可再生能源
」 川普 再生能源 氣候變遷 能源 石油國泰金控COP29國際氣候領袖圓桌論壇 高達20位跨國專家與會 共商氣候投資與能源轉型新解方
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9)於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展開,國泰金連續兩年主辦場邊會議「國際氣候領袖圓桌論壇」,17日邀集超過20位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氣候組織、企業與政策制定者,召開跨國際、跨領域、跨產業的對談,探討氣候金融與能源轉型的挑戰與解方。此次圓桌論壇以「氣候金融與能源轉型的挑戰與解決方案」為主題,為公私部門合作提供了一個推動變革與創新的重要基礎。此次圓桌論壇有來自台灣、亞洲、歐洲的代表,例如:串聯全球超過80,000公私部門,且為國泰金控合作夥伴的世界氣候基金會(World Climate Foundation),建立國際氣候債券標準和認證機制的氣候債券倡議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成員來自11國、管理32兆資金的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sia Investor Group on Climate Change,AIGCC),有28個國家加入的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全日本最大金融機構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MUFG)、新加坡淡馬錫國際基金會(Temasek Foundation)等,以及台灣氣象署、國合會、台大林管處等公私部門代表皆出席與會。各國氣候行動專家齊聚國泰金國際氣候領袖論壇,盼加速能源系統脫碳、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以及推動公正轉型的迫切性。圖左4為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右4為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圖/國泰金控提供)。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風險以及全球氣候行動盤點的推進,會議強調加速能源系統脫碳、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以及推動公正轉型的迫切性。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強調:「COP29被稱為『金融COP』 (Finance COP),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引導私有資金注入氣候行動,加速氣候轉型並減輕氣候風險」;他認為金融業的集體努力,可以將前瞻願景轉化為具體的氣候解決方案,合作與創新是解鎖系統性變革的關鍵。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今(2024)年全球能源投資預計將首次突破3兆美元 。然而,要實現2030年前三倍提升可再生能源產能及使能源效率加倍的目標,仍需大幅增加資金注入氣候行動。AIGCC總監Anjali Viswamohanan分享亞洲做為氣候投資熱點的成長潛力,並指出受託責任(fiduciary duty)、監管變革(regulatory shifts)及客戶需求(client demand)是主要推動力;她同時也強調監管不確定性與目前缺乏淨零碳排框架是主要挑戰。國際能源署能源及氣候分析師Luca Lo Re向與會者介紹G20針對開發中國家的乾淨能源投資路線圖,強調需要將目前的資金提升六倍才能應對能源需求並實現2050年淨零目標。另外,氣候債券倡議執行長Sean Kidney認為,有科學基礎的綠色債券標準對於擴大氣候金融十分重要,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流程能降低投資風險並加速進展。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經營企劃部部長石川知弘指出,在難減部門施行減碳舉措帶來的成本問題難以忽視,並提議使用標準化融資範本及混合金融模式來簡化氣候投資流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圖左)認為,COP29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引導私有資金注入氣候行動,加速氣候轉型並減輕氣候風險。圖右為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圖/國泰金控提供)。會中各國氣候行動專家也進一步聚焦於以自然為基礎(Nature-based)的創新方案在氣候行動中的關鍵角色。淡馬錫國際基金會(Temasek Foundation)副總監Shruthi Kumar分享如何引進銀行資金運用於印尼的永續棕櫚油種植專案,在免除森林砍伐(deforestation)的風險之下,又能達到銀行跟農民雙贏的局面。台灣氣象署副署長呂國臣認為人工智慧在針對土石流與地震等自然災害進行預警,將起關鍵作用,凸顯科技在提升氣候韌性中的作用。台大林管處處長蔡明哲除了感謝國泰在森林保育方面付出的努力與合作,也提出以生物碳信用量化生物多樣性增益的創新方法,提供保育努力的新衡量標準。在此次圓桌論壇擔任主持人的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表示,國泰在台灣再生能源專案與永續金融產品的融資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過去大家總是強調「No ESG, No Money」,現在也逐漸聽到了「No Money,No ESG」的聲音,而國泰截至2023年已投入超過500億美元於永續融資領域。她說:「面對看似無法克服的挑戰,透過創新與合作,我們可以將不可能化為可能。」在這場集合了全球優秀氣候行動人士的會議上,程淑芬再次強調,攜手合作,才能推動系統性變革,為全人類確保永續的美好未來。
川普找石油業CEO當能源部長 再生能源將受限?市場看法分歧
川普16日宣佈將提名油田服務公司(Liberty Energy)執行長克里斯·萊特(Chris Wright)擔任下一屆能源部長,並表示將設立國家能源委員會來推動美國的能源生產。萊特表示,化石燃料對促進經濟繁榮和使人們擺脫貧困至關重要。他還表示:「在我們建立一個新的能源系統之前,就阻礙現在的油氣能源系統是沒有好處的。」根據美媒分析表示,待萊特上任後,他將會大力推動化石燃料的發展,結束拜登政府長達一年的天然氣出口許可審批擱置狀態。川普表示,國家能源委員會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將參與美國所有形式能源的許可、生產、發電、分配、監管和運輸。該委員會將通過減少繁瑣手續、加強私營部門對經濟各個領域的投資,以及通過專注於創新來監督美國繼續處於能源主導的地位。市場認爲,美國能源政策重點將放在發展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上,和拜登的政策相悖 。在競選期間川普承諾將廢除拜登政府旨在減少碳排放的法規,將撤銷《通膨削減法案》,收回未使用的資金,並終止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市場分析師Richard Valdmanis指出,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國的能源政策將重新聚焦於最大限度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產量,而不再關注應對氣候變化,但不太可能大幅減緩美國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
川普走馬上任 首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11日將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登場,然而美媒8日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政權交接團隊已準備好一系列行政命令,其中包括再次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與此同時,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透露她與川普的通話內容,指歐盟考慮進口美國天然氣,以避免川普對歐洲貨品加徵關稅。美國現任拜登政府一直強調綠色政策,並在可再生能源項目上投入數十億美元。他在上任首日,即簽署美國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的命令,以扭轉川普在2017年任內退出協定的決策。《紐約時報》報導,在川普勝選後,其團隊已備好一系列行政命令,好讓美國退出這項要求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條約。不僅如此,其他行政命令包括,縮小《古蹟法》給予永久保護的一些土地或歷史古蹟的規模,以允許更多的鑽探和採礦活動。川普預計還將結束向亞洲和歐洲龐大市場出口新的液化天然氣禁令,並撤銷一項允許加州和其他州實施更嚴格汙染標準的豁免。紐時援引匿名消息指出,政權交接團隊部分成員正討論將環境保護署總部遷出華盛頓。這些舉措在在顯示,川普意圖推翻拜登的環保政策。川普政權交接團隊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回應路透稱,川普會「履行競選中的承諾」。值得注意的是,范德賴恩8日在歐盟領袖非正式會議後說,歐盟目前仍從俄羅斯進口大量液化天然氣,「我們為何不以價格更低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取而代之呢?這將降低我們的能源價格。」川普在競選期間,曾揚言美國應就進口產品加徵20%關稅。范德賴恩7日致電川普,認為若要免徵關稅,必須進行多項舉措,「首先是接觸,再討論共同利益,然後談判」。她表示,進口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是歐盟在明年1月川普宣誓就職後,有可能採取的貿易策略,也是她與川普通話時,提到的話題之一。法國廣播電台指出,美國已是歐洲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但從俄羅斯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仍穩居第二。隨著俄烏戰爭持續,歐盟官員正想方設法遏制莫斯科,但俄羅斯的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不在制裁範圍內。
美國大選鹿死誰手 「這些行業」影響最大
美國大選將至,政治不僅佔據了新聞頭條,也是美國股市的關注焦點。大選最終結果對美國某些行業的影響要大於對整個股市的影響,政治因素有時會給成功的投資帶來阻力,分析師表示無論誰贏得大選,股市通常都會上漲。Wolfe Research分析師埃馬紐埃爾·羅斯納(Emmanuel Rosner)指出,川普獲勝尤其利好福特,因爲該公司在墨西哥的製造業務比其他汽車公司少。羅斯納認爲,無論誰贏得大選,特斯拉都有可能成爲大贏家。如果賀錦麗獲勝,特斯拉將繼續受益於電動汽車友好政策,但也會因爲在墨西哥沒有製造業務而受益。投資者認為若川普獲勝,石油股可能會出現膝跳式上漲,如果賀錦麗獲勝,太陽能、風能和電動汽車公司的股票將獲得提振。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安德魯·珀科科(Andrew Percoco)看好太陽能製造商第一太陽能(FSLR.US)、可再生能源開發商新紀元能源(NEE.US)和AES發電(AES.US)、能源設備製造商(GEV.US)和燃料電池公司(BE.US) 。對於參與《平價醫療法案》的醫療保險公司和醫院來說,通過醫保市場購買醫療保險的人的補貼將於明年年底到期。補貼獲得延續將利好醫療保險公司;對於製藥公司而言,川普獲勝意味著併購氛圍更加友好,進而為大型製藥公司、生物技術公司鋪平道路。2024年大選結果將對金融服務業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在涉及到銀行間併購活動和廣受爭議的客戶收費規則——被稱爲「junk fee」(隱藏收費)等問題時。非營利倡導組織Better Markets的執行長丹尼斯·凱萊赫(Dennis Kelleher)說:「我可以肯定地說,大選會對區域性銀行和社區銀行產生重大影響。」科技行業一直是監管機構關注的焦點,美國司法部也盯上了科技行業的重點目標,最近,美國地方法院裁定Alphabet (GOOGL)旗下的谷歌在互聯網搜索領域存在非法壟斷。投資管理公司Bailard執行副總裁戴夫·史密斯(Dave Smith)說:「反壟斷監管帶來的威脅確實增加了某隻股票或某家公司的不確定性,我們認爲,這可能會限制它們的估值增長。」
95後研究員擁4博士2博後!超狂學經歷曝光 官方發聲:暫停聘任
大陸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近日公布該院多名研究人員的簡歷信息,其中顯示「95後」研究員趙子健擁有4個博士學位、2段博士後經歷以及22項社會兼職,引發輿論關注。對此,研究院工作人員強調,趙子健的學歷是真實的,但含金量有待考查,目前決定暫停聘任關係,對其學歷學位開展核查。綜合陸媒報導,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簡歷信息顯示,「趙子健(1995出生),男,安徽淮南人。藝術學博士,心理學博士,教育學博士,聖經研究博士。技術管理(藝術科技)博士後,心理學博士後。亞洲人文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媒介文化、藝術科技、消費者行動及智能傳播等。」此外,該簡歷還披露了趙子健的22項社會兼職,包括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IICSE大學學術督導、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康覆醫學會會員、中國藥學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員、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會員、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員、中國翻譯協會會員、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會員、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會員、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會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員、中國航空學會會員、長江技術經濟學會會員、中國基本建設優化學會會員、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員、中國化工學會會員、北大博雅民營企業家智庫特聘專家、元培專家人才庫高級智庫專家、中華兒童藝術促進會語言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對此,研究院工作人員表示,招聘時,趙子健提供了電子版的學歷證書,但是沒有提供中留服(即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信息,另外其有些學歷也是通過網路學習獲得的。該工作人員強調,趙子健的學歷是真實的,但含金量有待考查,機構主要是看他核心論文發表較多,應該研究水平過關。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10日晚間發聲明稱,我院為自收自支社會組織,所聘人員均為兼職。2024年8月18日,我院依照章程規定,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兼職研究人員招聘信息;10月1日,經審驗趙子健本人提供的有關資料,擬聘任其為兼職研究人員;10月8日,我院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其個人簡歷信息。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指出,關注到媒體對趙子健學歷信息存疑的報導後,院方決定暫停與趙子健的聘任關係,對其學歷學位開展核查,同時將進一步加強兼職研究人員的資格審核和管理工作。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建築永續 」講座10月登場!荷蘭頂尖建築事務所,分享零碳建築的挑戰
台灣碳費時代即將來臨,實現零碳建築是當今建築界,面臨的最急迫且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之一。由麗寶集團旗下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綠色建築,建築永續」國際建築公益講座,即將在10月2日和3日登場。主辦單位特地邀請來自荷蘭的國際知名建築事務所MVRDV的合夥人暨策略長楊‧可尼克(Jan Knikker)建築師,以及建築師事務所副董事暨台灣總監廖慧昕(Hui Hsin Liao)建築師,分享前瞻的建築觀點。即日起開放免費報名,座位有限,額滿為止。MVRDV 合夥人暨策略長楊.可尼克,主導 MVRDV 的策略方向,透過建築、城市化和計算等多方面方法來制定應對全球挑戰的解決方案。MVRDV 合夥人暨策略長楊.可尼克於2008 年加入MVRDV,積極推動業務發展和公共關係,其中包括 MVRDV NEXT 的氣候和運算專家,並主導 MVRDV 的策略方向,透過建築、城市化和計算等多方面方法來製定應對全球氣候挑戰的解決方案。在公司裡,可尼克負責監督 MVRDV 的作品,並親自參與一些專案,例如台灣的度假村和莊園、法國莊園的整建,或是重新開放 20 世紀 60 年代海牙運河的總體規劃。位在阿姆斯特丹Zuidas社區的「山谷」,榮獲七項世界建築大獎,2021年被評為全球最佳新摩天大樓。(照片來源:MVRDV建築師事務所,Ossip van Duivenbode攝。)另一位講者廖慧昕是MVRDV 的建築師 (M.Arch)、副董事暨台灣總監,他在公共建築、城市規劃、露天市場和展覽等廣泛建案類型中展現卓越設計的貢獻。作品包含台南新化果菜市場、忠泰演講廳、台北雙子星大樓和台南河樂廣場。台南河樂廣場設計理念就是將廢棄的購物中心改造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公共戶外空間,使用者可以在涼爽的水基景觀中緩解台南的炎熱和潮濕。「台南之泉」是一項公共空間設計,總體規劃復興了台南運河以東的“T軸”,創造了一個新的景觀策略。該設計也榮獲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照片來源:MVRDV建築師事務所,Daria Scagliola攝。)本次講座MVRDV將深入探討如何在個案中為達成創造永續建築的目標必須克服的諸多複雜性和障礙。創新的材料、先進的技術以及最前端的設計策略,這些正在重新定義人類對建築和能源使用的思考方式。從採用環保材料、實施可再生能源系統到翻新現有建築和確保建築高效運行,在邁向零碳的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規劃、執行和承諾。綠色建築,建築永續 國際建築公益講座報名網址:http://www.lihpao.org.tw/register1.php活動日期/主題:10/2 建築的重新定義MVRDV :RedefineArchitecture10/3 邁向零碳建築面臨的艱難挑戰The difficult way to thezero carbon architecture 活動時間:13:30 -16:30活動地點:誠品松菸B1表演廳
輪到「她」來主導市場? 華爾街加速調整美大選賭注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據最新預測,賀錦麗在全美範圍內的支持率爲48.4%,領先川普的46.9%,且越來越多州開始出現搖擺形勢,進一步凸顯賀錦麗的強勢。這也讓華爾街開始重新調整押注。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客戶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表示:「短期內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波動性加劇,引發定價異常,但這也爲主動投資者帶來重新平衡選舉風險的機會。」這一轉變將直接導致了「川普交易」的沒落,許多與川普深度綁定的行業與公司正在股票市場上被重新定價。與此同時,賀錦麗也提振了新的交易。Tuttle Tactic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兼創始人Matthew Tuttle表示,總統不會影響整體市場,但會影響某些行業。與特朗普相比,賀錦麗的上臺將明顯利好可再生能源公司及其上下游,包括電動汽車製造商及公用事業公司,這與特朗普倚重傳統能源業大不相同。此外,賀錦麗在關稅和貿易政策上更加溫和,這代表着任何嚴重依賴於亞洲經濟的行業都可能出現緩解性反彈。華爾街認爲,賀錦麗獲勝代表着白宮對商業的政策干擾將降低到最小程度,而這是業界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節能正夯! 台積電去年用25.9億度再生能源 聯電屋頂蓋滿「這個」
身為用電大戶的晶圓廠,近來陸續宣布自家的節能成果,台積電(2330)7月31日公布最新的《永續報告書》提到,除了自家減碳,也與關鍵排放源供應商合作、提出90萬公噸減碳方案;聯電(2303)8月2日表示,集團2023年總裝置容量已超過1萬3700峰瓩,能滿足約4500戶家庭一年用電量,台灣廠區的太陽能系統總裝置容量更為台灣晶圓代工業界之冠台積電統計,在2023年使用約25.9億度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升至11.2%,預計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60%、2040年達到100%目標,將持續購買再生能源及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且因應先進製程技術演進可能增加的能源消耗,台積電新成立綠色製造部。台積電表示,將藉由整合節能減碳、資源循環與水回收再利用等各項永續行動,協助節能團隊落實各項節能專案。台積電中科「零廢製造中心」於2023年12月正式運轉,攜手5家供應商啟動廢溶劑回收、污泥再利用、電子級化學品回用等多項資源再生專案,並規劃於南科及竹科建置零廢製造中心。聯電則表示,2023年集團再生能源使用占比達11.1%,較2022年5.1%翻倍成長,並在台灣簽訂181MWp的再生能源採購合約,自今年起供電。除向第三方採購能源外,聯電能源轉型策略還包括評估投資可再生能源、導入新興發電技術及自建綠電案場,2010年陸續於各廠區建置再生能源系統並躉售給台電,在2021年宣告RE100承諾以來,聯電將廠區屋頂太陽光電系統極大化,除了新設太陽光電系統全部採自發自用,亦規畫今年底將所有躉售契約轉為自發自用。聯電表示,台灣廠區的太陽能系統總裝置容量為台灣晶圓代工業界之冠,並將此成功經驗拓展至海外,包括新加坡、中國大陸及日本等地廠區皆已陸續建置太陽能系統,並納入新建廠房的標準設計項目,擴大集團綠電使用量,這些經驗也會透過節能服務隊出團,分享給中華大學及清華大學,協助評估設置太陽光電方式。
產量不足+需求復甦 外媒:銅價漲勢不斷每噸上看1.5萬美元
外媒報導,銅生產大國智利創下一年多來最低的月度銅產量,對今年突破1萬美元重要關卡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價格來說,可謂一大利好。全球銅產量不足,加上需求可能因全球經濟復甦、能源轉型以及全球企業佈局AI的大浪潮而增加,供不應求這一預期可能將刺激LME銅價不斷上漲。華爾街大行高盛將今年銅價的預期從每噸1萬美元上調至1.2萬美元,表示銅價明年必須漲到每噸1.5萬美元才能避免不斷擴大的供給缺口。高盛指出,全球精煉銅供應日益緊張,而終端市場需求卻持續穩健,可能導致將來出現銅供應急劇短缺。隨著國際社會對高碳排放的採礦行業抵制越來越強烈,現有礦山產量將在未來幾年大幅下降,以及高質量銅礦越來越難找到,且開採成本高昂,全球銅供應不足可謂持續發酵。全球最大規模銅供應國智利統計局,在上週五(5月31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智利礦商們在4月份的銅金屬產量比3月份減少6.7%,一舉降低至一年多以來的新低。包括全球最大規模銅供應商「智利SQM」在內的礦商們仍在努力應對銅礦投資不足、礦石質量低下和經營挫折等難題。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旗下的Radomiro Tomic在3月份發生致命的礦災事故後,仍在逐步重啟。此外,跨國礦業公司英美資源集團表示,將在2024、2025年大幅削減銅產量,以降低經營成本。LME銅期貨價格為全球銅價基準,在全球銅供應不足、AI熱潮持續火爆以及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等因素催化之下,今年5月份突破1萬美元大關,且險些突破1.1萬美元,但是自5月20日以來有所回調,目前徘徊在1萬美元附近。全球最著名的大宗商品交易員之一、有「原油交易之神」稱號的避險基金經理安杜蘭(Pierre Andurand)預計,由於供應難以跟上需求激增,銅價仍有巨大上漲空間,在未來幾年內或將翻兩倍,達每噸4萬美元。另一華爾街大行花旗目前的基本預測是,未來三至六個月銅價將盤整,但認為銅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這取決於聯準會的寬鬆程度和全球製造業的復甦。表示銅價可能在未來12至18個月漲至每噸1.2萬美元,在該行牛市預測中,銅價將漲至每噸1.5萬美元。
高盛:避險基金降低科技股曝險 新增金融股配置達12年新高
上週五(5月31日),高盛的策略師Ben Snider等人表示,避險基金繼續減少對大型科技股的曝險,並增加了對金融股的配置,曝險提升至自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對人工智慧領域投資的深入和擴大,避險基金還轉向了公用事業類股票,進入第二季,對該類股票的淨曝險達到了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可再生能源巨頭NextEra Energy(新紀元能源)和美國最大的電力生產商和零售能源供應商Vistra被納入高盛的避險基金青睞股票名單。市場人士指出,Vistra這類股票在經歷了暴漲之後,仍相對其它AI概念股更便宜,因此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對其持積極態度。其他獲得避險基金增持配置的行業包括非必需類消費品、金融和能源。高盛還表示,美國股票多頭類避險基金今年迄今的回報率為8%,低於標普500指數同期表現。截至上週五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的漲幅約11%。高盛指出,在過去一個月內,25%的逼空效應對整體避險基金表現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
普丁連任總統後「首度出訪」選擇中國 凸顯對華關係優先
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將於5月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今凌晨他也抵達北京,計畫將出席慶祝中俄建交75週年暨中俄文化年的開幕晚會。對此,《路透社》指出,莫斯科希望藉由此次的領袖峰會,深化與美國的地緣政治對手中國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據《路透社》的報導,普丁曾在2022年2月訪問北京,並與習近平共同發表中俄「不封頂、無上限、無止境」的夥伴關係後,隨即揮兵攻打烏克蘭。如今在基輔政權節節敗退之際,普丁也在宣誓就職第5個總統任期後,選擇將首次出訪的國家定在北京。普丁在接受中國《新華社》採訪時,讚揚習近平協助中國與俄羅斯建立基於國家利益和深厚互信的「戰略夥伴關係」,「正是中俄兩國之間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戰略夥伴關係,使我決定選擇中國,作為我正式就任俄羅斯聯邦總統後,第一個出訪的國家。」普丁也補充:「我們將致力於在工業、高科技、太空、核能、人工智慧及可再生能源等各項創新領域中,建立更密切的合作關係。」據悉,71歲的普丁和70歲的習近平,稍晚將會出席慶祝中俄建交75週年暨中俄文化年的開幕晚會。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在1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在普丁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將與普丁總統就中俄建交75週年背景下雙邊關係、各領域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我們會及時發布此訪有關具體情況。」俄羅斯總統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則表示,普丁此次訪中是對習近平去年訪俄的回訪。克里姆林宮也透露,除北京外,普丁還會出訪有「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哈爾濱,並出席第8屆中俄博覽會和第4屆中俄地方合作論壇開幕式,同時也會參觀哈爾濱工業大學並與師生進行交流。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的報導,克里姆林宮還強調,2國元首計劃簽署聯合聲明與多份雙邊文件。雙方將詳細討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所有問題,確定進一步發展中俄務實合作的主要方向,並就最緊迫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報導也分析,此次訪華符合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以及與西方全方位的戰略博弈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加快推動所謂「東轉南近」的對外戰略佈局的再調整。凸顯俄羅斯外交關係當中,對中關係所佔據的優先地位。
AI熱潮蔓延至能源股 高盛:美2030年電力投資達500億美元
隨著AI數據中心對電力需求急劇增加,能源股成為AI投資的焦點,本週可再生能源股迎來了春天。外媒週日(5日)報導,根據高盛的最新研究,由於AI數據中心運行帶來的電力需求激增,將為公共事業、可再生能源生成和工業部門帶來下游投資機會。高盛預測,2023年到2030年,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以15%的年複合增長率成長,這一增長軌跡預計將使數據中心2030年佔美國總電力需求比例,從目前的約3%上升到8%。並預計這一趨勢將在2030年,推動美國約500億美元電力投資。美國電力需求可能會經歷一代人未見的增長,自本世紀初以來,美國電力需求在八年內增長了2.4%,而過去20年美國年度發電量的平均增長率不到0.5%。到2030年,為滿足美國數據中心電力需求的增長,將需要額外增加約47 GW的發電容量,這一需求預計將由大約60%的天然氣和40%的可再生能源來滿足。值得注意的是,作為AI領域的領導者,微軟表示將需要大量電力來構建AI應用。上週便與布魯克菲爾德公司(Brookfield)達成協議,計劃在2026年至2030年間共同開發約10.5 GW的新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這一交易的規模,是迄今為止簽署的最大可再生能源合同的近八倍,Brookfield股價應聲大漲。微軟也與美國最大的核電站所有者Constellation Energy等企業合作以確保電力來源。除可再生能源之外,目前沒有比核能更好的能源來源,過去一年鈾價上漲了70%,超過了同時期晶片股的漲幅。投資者認為,隨著需求的增長,核能將成為更重要的能源。Constellation Energy因支持數據中心供電,而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可,過去一年其股價飆升了143%。此外,投資者在積極購買核能和鈾股時,一併關注美國市場上財務狀況良好的大型科技集團的業務趨勢。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從2024年到2027年,電力需求將增加318 TWh,這幾乎相當於一個人口密集國家的需求。
G7聲明「2035前逐步淘汰煤電」 台電回應了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部長會議預定4月30日通過聯合聲明,同意「在2030年代前半期」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廠,向擺脫化石燃料的能源轉型邁出重大一步。對此,經濟部能源署長神隱不願回應;台電則表示,本就正在執行「增氣減煤」,2035年後,燃煤發電將僅剩林口電廠;至於會不會提前退役,須看到時候的政策而定。G7氣候、能源及環境部長會議4月29至30日在義大利杜林舉行。路透引據會後聯合聲明說,G7承諾致力於「在2030年代前半期」逐步淘汰各國能源系統中現有燃煤發電方式,或者是「制定一個有望達成攝氏1.5度控溫目標、也符合各國實現淨零排放路徑的時間表」。有關何時棄用煤電?G7聲明中提及的「2030年代前半期」是具體時間表,先前報導指有一國家表示反對。聲明中因此列出另一選項,亦即符合《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溫控目標。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承諾,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的1.5度之內。外交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G7聲明中提出另一表述,是為了給德國和日本留下迴旋餘地,因為這2國對煤電依賴度較高。去年全球燃煤電廠發電量成長了2%,主要是受大陸新建電廠的推動,而歐盟國家和美國關廠速度亦有所放緩。關於可再生能源,G7提出,為了到2030年將全球發電裝機容量提升2倍,將蓄電池等儲能規模設定為1500吉瓦(GW),為現有規模的6倍。另聲明中也首度點名紡織業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承諾正視「快時尚」(fast fashion)對環境和氣候造成的嚴重影響。3月14日,法國國民議會投票通過遏止快時尚發展的法案,主要措施包括禁止為最廉價的紡織品做廣告,以及對低價商品徵收環保費。
力保「雲端運算帝國」 外媒:亞馬遜15年內將砸1500億美元擴建全球數據中心
據國外媒體報導,雲端運算巨頭亞馬遜正計劃在未來15年內,投入約1500億美元用於全球數據中心的建設與運營,以應對人工智慧應用和其他數字服務需求的激增。據悉,亞馬遜數據中心的大部分擴建都是滿足文件存儲和數據庫等企業服務需求的增長,但主要是為生成式AI的迅猛發展提供龐大的計算能力支持。目前,在雲端運算服務市場上,亞馬遜仍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其占比是微軟的兩倍,且亞馬遜在數據中心方面已揭露的投資規模也遠遠超過了微軟和谷歌。據媒體統計,亞馬遜過去兩年已承諾投資1480億美元用於全球建設和運營數據中心。負責監管該公司數據中心的AWS副總裁Kevin Miller向媒體表示,「正在大幅擴容數據中心,我認為這讓我們有能力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在AI繁榮時代到來前,亞馬遜正不遺餘力地打造「雲端運算帝國」。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亞馬遜旗下包括數據中心和辦公空間漲了一倍。據悉,亞馬遜的第一個數據中心建立在維吉尼亞州,該地區至今仍是影片串流媒體和企業及政府數據存儲的關鍵樞紐;隨後,亞馬遜在奧勒岡州開設了第二個數據中心,充分利用當地廉價的水力發電和稅收減免政策優勢。不過,亞馬遜數據中心近年來面臨的「電力問題」浮現。為了滿足AI熱潮下不斷激增的電力需求,亞馬遜不得不想方設法擴建數據中心,包括但不限於投資密西西比州已有的數據中心園區、斥6.5億美元投資核電站附近的數據中心園區、收購兼有數據中心和變電站的土地等。但擴建數據中心的行為同時招致越來越多的反對聲浪,主要涉及對環境和資源的擔憂。比如,據媒體報導,維吉尼亞州的居民控訴自己常年飽受數據中心的噪音污染,還有環保主義者稱數據中心園區佔用了歷史遺址,且其龐大的電力需求會加大化石燃料使用、加劇全球變暖。儘管亞馬遜一直是企業可再生能源的全球最大買家,並承諾到2025年所有運營都將部分採用可再生電力,但這些項目似乎並不包括數據中心。Miller表示,公司正在持續評估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以外的清潔能源項目,包括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發電廠的電池存儲和核電。他承諾與公益公司合作,找到一種用可再生、無碳電力來滿足公司對能源的需求的方法。
世界最大「再生能源園區」5年後竣工 總面積將是巴黎5倍大
印度阿達尼綠色能源有限公司(AGEL)目前正在靠近巴基斯坦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建設「卡夫達再生能源園區」(Khavda Renewable Energy Park),預計5年後竣工。屆時,園區總面積有望突破517平方公里,不但是巴黎的5倍大,更能成為地球上唯一肉眼可見、世界最大的能源園區,每年預期將產生約810億單位電力,足以供應印度超過1600萬戶家庭使用,相當於瑞士整個國家的電力需求。據CNN的報導,AGEL的執行董事,據悉為薩加爾·阿達尼(Sagar Adani),是亞洲第二富豪、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創辦人兼董事長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的侄子,後者於1988年創立了阿達尼集團,其業務包含了資源、物流、能源、農業、國防和航空航天等領域。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創辦人兼董事長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圖/達志/美聯社)阿達尼集團的清潔能源子公司AGEL目前正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建造名為「卡夫達再生能源園區」的龐大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園區,預計將斥資約2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356.9億元),大約5年後竣工,屆時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園區,總面積會是法國首都巴黎的5倍大,且電廠將完全配備無水機器人模塊清潔系統,每年預期可產生約810億單位電力,足以供應印度超過1600萬戶家庭使用,能源產出可滿足比利時、智利、瑞士等整個國家的電力需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誇口在未來10年內,將透過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滿足印度50%的能源需求。(圖/達志/美聯社)報導指出,卡夫達再生能源園區的建設,對於印度減少碳排污染及實現其氣候目標至關重要,同時此項浩大的再生能源計劃也可滿足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及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爆炸性增長的能源需求。目前,煤炭發電仍佔印度總發電量的70%。2021年,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經承諾該國將在2070年實現淨零排放,並誇口在未來10年內,將透過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滿足印度50%的能源需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誇口在未來10年內,將透過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滿足印度50%的能源需求。(圖/達志/美聯社)對此,薩加爾·阿達尼也表示,該園區距離世界上最危險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邊境僅19公里,無論能源來源為何,都將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發電廠,「一個如此廣闊的地區,一個如此不受阻礙的區域,沒有野生動物,沒有植被,沒有居民。這片土地沒有更好的替代用途了。」
年度能源會議在美舉行 石油大亨嘲諷能源轉型政策
美國德州休士頓本周舉辦「CERAWeek」年度能源會議,各國石油與天然氣公司領導層紛紛在會中對各項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政策表示嗤之以鼻,並稱全球「試圖以不切實際的速度」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是一項「明顯失敗」。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Aramco)執行長納瑟(Amin Nasser)表示:「我們應該放棄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氣的幻想,並對對其進行充分投資」,贏得會場的大力掌聲。納瑟駁斥國際能源總署(IEA)日前對全球石油和天然氣需求將於 2030年達到峰值的預測,聲稱能源成本上升代表人們需要「石油和天然氣安全的重要性」,而不是轉向可再生能源。納瑟補充說:「事實上,在現實世界中,當前的轉型策略在大多數方面都明顯失敗」。他批評太陽能、風能和電動車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影響微乎其微。他抱怨:「儘管我們在全球繁榮中發揮關鍵作用,但我們的行業卻被描繪成能源轉型的頭號公敵」。本次會議聚集了政界人士和石油行業領袖,納瑟的質疑也得到其他業界人士的聲援。伍德塞德能源集團(Woodside Energy Group)首席執行長奧尼爾(Meg O’Neill)預測清潔燃料可能需要長達40年時間才能開發完成。上述言論立刻就遭到氣候倡議人士的譴責。國際環保組織350.org北美分部主任奧道爾(Jeff Ordower)批評:「石油業界日以繼夜地努力妨害向再生能源的過渡,然後又厚顏無恥地批評過渡本身的緩慢」。奧道爾補充,外界應該對石油行業吹捧的任何解決方案持懷疑態度,因為他們明顯對阻止氣候危機完全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氣候倡議人士19日集結於休士頓會場外模擬葬禮遊行,代表因石油和天然氣開發遭受損害的族群,藉此表達對石化行業的不滿。
曾痛批比特幣「毫無價值」 對沖基金巨鱷認錯:幣價可能無上限考慮買入
美國知名對沖基金巨鱷、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CEO艾克曼(Bill Ackman)曾痛批比特幣毫無內在價值,絕對不會投資比特幣。但他日前改口稱,比特幣價格沒有上限,能源價格飆升,經濟崩潰,也許他應該買一些比特幣。艾克曼於2021年5月表示,「如果市場認為我不了解比特幣,那我道歉,但我還是認爲加密貨幣最大的不足之處在於它沒有實在價值。」他補充道,如果自己或者朋友大量買入加密貨幣,會為此而擔憂。如今這位華爾街巨鱷似乎改變了他的想法,他改口稱自己正考慮買入比特幣,還預測比特幣價格沒有上限。這件事始於周日(10日),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強調,過去一段時間加密貨幣價格上漲導致礦商消耗大量能源。艾克曼對此貼文回應稱,比特幣價格上漲導致挖礦人數增加和能源使用量增加,這會推高能源成本,導致通膨上升、美元貶值。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被認為是主權貨幣的替代品,其需求量和挖礦人數將會增加,這會導致這種循環繼續下去。艾克曼在推文表示,比特幣的價格沒有上限,能源價格飆升,經濟崩潰。也許他應該買一些比特幣。他又補充道,問題是它也可能轉為下跌。引發了比特幣社區的激烈討論。有些觀點認為,比特幣的能源使用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問題,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相比之下,支持者認為對方需要更深入地與加密貨幣社區接觸,以了解採礦的複雜性及其對能源行業的潛在好處。比特幣持幣量霸主MicroStrategy的創始人塞勒(Michael Saylor)也加入了這場討論,他認為比特幣挖礦實際上可以帶來更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並通過創造對更便宜、更可持續的能源的需求來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塞勒還表示,艾克曼需要購買比特幣,但原因不是他說的那些。他指出,與大眾的看法相反,比特幣礦工幫助降低了其他消費者的電力成本。MicroStrategy現持有19.3萬枚比特幣,塞勒表示如果艾克曼不介意,他願意就此事進行一對一的討論。
經長:全球再生能源衝刺氫氣 中日德三國搶製造設備主導權
氫氣作為新一代能源而備受關注,儘管需求尚未爆發,但國際競爭已開始。經濟部長王美花5日表示,今年除了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也將氫能與地熱列為新能源開發的兩大重點,先前也曾表示,氫能是台灣非常希望和日本合作的領域;日媒報導,目前在不使用化石燃料的「綠氫」所需要的設備,包括中國、德國都積極投資研發,日本企業正在搶爭話語權「氫能是最近每個國家交流時都會提到的項目,」王美花在年終記者會上表示,氫能將由國營企業帶頭做,在發電、工業、運輸推動氫能示範。台電也將以5%混氫發電,用於興達電廠發電驗證,中鋼會以長時間運轉驗證鋼化聯產。研究單位也將會開發「去碳燃氫」技術給商用機組供料試驗,持續研究再生能源產氫;中油今年也會逐步設置加氫站作為商業營運示範,在南部縣市開始試行氫能巴士,接下來評估液氫接收站。國發會日前也指出,氫能部份導入混/專燒發電技術,布局國際氫能進口料源,發展自產技術,穩定氫氣來源,外商西門子、三菱重工都和台灣簽署示範混燒技術,2025年進行第一批混氫發電示範。然而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佈2023年全球氫能源市場報告,提到中國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的氫需求國。目前以利用化石燃料製氫為主,關於製造氫的電解槽,預測中國的裝機容量到2023年底將佔全球的5成,若取得進展,在利用可再生能源製造的「綠氫」領域也可能掌握主導權,不能小覷。《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德國提出到2030年裝機量至少達到1000萬千瓦的目標,日本政府也制定到2030年使日本相關企業的水電解設備裝機量達到1500萬千瓦的目標,力爭搶佔10%左右的全球市佔率。像是德國西門子能源於2023年11月與法國大型燃氣公司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共同出資,在柏林啟動製造設備工廠,到2025年將把産能擴大到300萬千瓦。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企業、中國隆基綠能科技預計2025年將製氫設備的産能由現在的250萬千瓦提高至500萬到1000萬千瓦,2023年10月該公司還宣佈將在美國建設工廠。日本化學材料企業旭化成(Asahi KASEI)和東麗(TORAY)分別以2025年為目標,打算將製氫設備的産能擴大至約兩倍。但最大的問題是成本。美國調查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報告顯示,中國製造設備的引進成本,比歐洲同行便宜7成左右,行業人士表示,日本企業的技術實力具有優勢,問題是能否在量產後降低成本。
西班牙敲定2035前逐步淘汰核電 調整再生能源競標制度
西班牙於美東時間27日敲定按計畫逐步淘汰核電直到2035年關閉該國所有的核電廠,同時提出了若干的能源措施,包括延長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最後期限,以及調整再生能源競標制度。據《路透社》的報導,西班牙政府指出,放射性廢棄物處理,以及2027年起逐步關閉的核電廠拆除作業,將耗資約202億歐元(約合新台幣6891億新台幣),且該費用將由核電廠營運商提供的基金支付。西班牙於美東時間27日確定逐步淘汰核電直到2035年關閉該國所有的核電廠。(圖/達志/美聯社)約佔西班牙總發電量1/5的核能發電,是近期該國大選期間最熱門的議題,西班牙最大在野黨、中間偏右保守主義政黨「人民黨」(Partido Popular)也承諾將「扭轉」逐步淘汰核電的計劃。此外,主要的商業遊說團體之一最近更呼籲延長核電廠的退役年限。至於其他能源措施方面,西班牙政府還更改了新綠色能源項目及再生能源競標制度的發展管理規則。包括同意延長新項目的關鍵行政期限,例如獲得建築許可證的最後期限被延長了6個月,達到49個月。西班牙能源部在聲明中指出,再生能源競標制度如今可能加入考慮社會和環境標準的定性規範,以「承認歐洲產品的附加價值。」
揭開「環灘島」面紗 信義企業集團復育珊瑚、海龜、造林有成
信義企業集團2019年買下馬來西亞沙巴首都亞庇西北方60公里外海的環灘島,被網友喻為「沙巴絕美必去島嶼之一」,購入之後,將優先環境復育,未來打造為「世界第一的零碳島」;歷經2年實驗,於生物多樣性面向取得初步成果,已復育近2千隻海龜,並與沙巴州政府合作杜絕非法炸魚行動,保護海洋生態。為了實踐零碳目標,信義企業集團購入環灘島後,不急著開發,而是先做全面性的動植物、水文調查,並與國際顧問公司共同研究,最後定調從造林、保護海洋與珊瑚、復育海龜等面向著手。造林的部份,於島中央進行,目前選擇島上原有且固碳量較高的樹種,而因環灘島也是每年3月與10月候鳥停留地,也選擇部分果樹提供侯鳥遷徙的食物來源。而海洋與珊瑚的部分,與馬來西亞沙巴大學的海洋學院以及台灣中山大學的宋克義教授合作,進行了海洋珊瑚礁、海草和海龜的調查。環灘島的珊瑚礁之前因非法炸魚而受損,停止破壞行為後,珊瑚可自然恢復生長,並獲得沙巴野生動物部批准,在環灘島設立海龜孵化場。成功釋放近2千隻小海龜回到海洋。環灘島上進行海龜復育,已有不錯成果(圖/信義企業集團提供)。為了照顧海龜,信義企業集團更有8名同仁考得沙巴野生動物部海龜監察員培訓,學習沙巴受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相關法律與法規、如何處理野生動植物等知識,在環灘島,海龜監察員的主要職責是參與海龜孵化場的運作,包括移置海龜蛋以及孵化、釋放小海龜回到海中。復育過程中,仍有難題需一一突破,信義企業集團觀光旅遊事業群總監周君澔表示,環灘島生態破壞嚴重,造林的部分,因為地下水位高且土壤養分有限,實驗苗木難以存活,對此,計劃利用島上的有機廢物,例如漂流木和廚餘,進行高溫發酵轉化成堆肥,以改善土壤質量,並與相關專家討論如何控制地下水水位以促使植物生長,海洋的部份則是在環灘島周圍仍存在非法炸魚活動,因此將持續與馬來西亞邊防海事單位合作,共同監視及打擊這些非法活動。周君澔表示,環灘島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永續旅遊零碳島」,未來島上除了規劃高端酒店外,島上有9成面積將做為復育,未來也將規劃可再生能源、節能設備、廢水回收、雨水回收、廢棄物管理、太陽能系統等,有效減少對環境的衝擊。環灘島基本資料(圖/信義企業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