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齒不清
」 中風 腦中風 心肌梗塞 頭暈 中醫42歲男起床「左手發麻」竟是心肌梗塞 醫示警3症狀盡速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而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的廖茂芳醫師也提醒,近年來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民眾只要感覺到「胸悶、胸痛、喘」就可能是警訊,千萬不能輕忽。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廖茂芳醫師分享自己經手的個案,台中一名42歲的林先生某天早上起床時,發現左手發麻,雖然當時仍能正常行走和對話,但仍家人的勸說下就診。廖茂芳表示,雖然林男沒有明顯的胸悶或胸痛,但自左胸延伸至肩膀和手臂的刺痛感,讓醫師不敢大意,經檢查後確診為心肌梗塞併發中風,所幸治療後沒有大礙。不過廖茂芳也指出,其實患者在一週前就曾感到輕微胸悶和喘,但並未重視。廖茂芳解釋,心肌梗塞並不一定會像電視劇中那樣劇烈發作,只要出現胸悶、胸痛或喘的症狀,就應提高警覺,特別是吸菸者和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問題的人更需注意。隨著心肌梗塞年輕化的趨勢,廖醫師呼籲年滿40歲的中壯年人應定期測量血壓,並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費成人健檢,追蹤血脂和膽固醇,以預防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發生。事實上,衛福部也曾在官網表示,每當氣溫驟降與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因此日夜溫差大時,罹患心血管疾病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務必注意三高控制及低溫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並且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一定要儘速就醫。衛福部提醒,如發生疑似心肌梗塞的急性發作,須牢記保命兩要訣,第一點是搶時間,第二點是打119正確就醫。一旦懷疑是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急性發作,應該打119,並以最快速到達醫院,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送醫急救處理,有助於搶回寶貴性命及減少後遺症。此外,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服務內容包括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以及早發現身體異常,俾能及早調整不良生活習慣及控制三高等危險因子,遠離疾病威脅。
頭暈、手腳麻木要多加注意! 中醫調理預防秋冬心血管問題
隨著秋天的到來,變化頻繁的天氣常常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許多中風患者在中風之前其實就發生過「小中風」徵兆,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表示,小中風可能的症狀包含突然出現單側手腳麻木無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口齒不清或突然失去平衡感持續時間僅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大部分的人在24小時內會完全恢復正常。因為症狀短暫,許多人會忽略這些警訊,但其實這些症況很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未來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要高上許多倍。頭暈、手腳麻木可能是警訊!中醫調理有助預防中風風險如果本身已經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或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因子,更要提高警覺,賴睿昕中醫師建議,如果能儘早進行中醫調理,可以有效避免未來中風的發生。他常使用天麻來改善短暫性腦缺血的情況,由於天麻有鎮靜和增加腦部血流量的作用,對於舒緩手腳麻木、頭暈耳鳴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由於小中風患者的血液循環系統常出現神經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等障礙,天麻可以幫助調節,並延緩中風的發生。天麻入藥膳 中醫日常保健預防秋季小中風此外,天麻還可以入菜,成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賴中醫師分享了一道簡單的天麻杏鮑菇雞湯,不僅美味,還能幫助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有效保護大腦。特別適合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或肥胖問題的族群。材料:天麻10克,杏鮑菇500g,黑木耳50克老母雞一隻,水4000cc,薑片蔥段適量,胡椒粉,鹽8克。做法:1. 天麻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備用2. 杏鮑菇,黑木耳沖洗乾淨,切片備用;老母雞切塊3. 加入4000cc水,下杏鮑菇、黑木耳、老母雞、薑片蔥段大火煮到滾,開蓋沸騰5分鐘4. 因為天麻久煎則無力,所以轉文火候再下天麻,燉1個小時,加鹽和胡椒調味就可以喝了。除了藥膳,賴睿昕中醫師還建議,平時常按揉百會穴與四神聰穴也能有助於預防小中風的發生;從頭部鼻尖往上和耳尖往上至頭頂的交會點,有一微現凹形處的百會穴,與分別在百會穴的前、後、左、右一寸處的四神聰穴,各用雙手指按壓七秒、鬆手,連續七次,對於預防記憶力損害與短暫性腦缺血具有積極的效果。
王子邱勝翊首搭温貞菱 迸出愛的火花
《男言之隱》2024年最新版,邀來温貞菱與邱勝翊(王子)搭檔演出,兩人首度合作,外型及默契都非常到位,私下還約過一起打籃球、排球,讓不少觀眾光看整排畫面就直呼火花十足,期待正式演出。全台巡演台北場將於9月20日至9月22日在城市舞台純愛加演。温貞菱與邱勝翊(王子)首次合作,都給了對方相當好的評價,王子分享:「原以為温温是比較文靜的女生,相處後發現她很活潑,也很佩服她每次都能迅速消化執行導演給出的指令,在對戲時她總能給出很充足的情緒,可能上一秒還在笑,下一秒馬上落淚大哭。」《男言之隱》王子邱勝翊(前)時隔11年再次挑戰舞台劇。(圖/故事工廠)温貞菱則稱讚邱勝翊的溫柔個性,「他是一個相當體貼的人,也很容易受到感動,和他一起工作很愉快、很喜歡每一次的表演火花。」兩人相處融洽,除了為戲劇組相約到籃球場練習打籃球,私下温貞菱也約演員們一起去打排球,王子笑說:「她真的很迷戀排球!」這次的《男言之隱》將翻新採用360度旋轉舞台,帶來跟以前版本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官感受,除了大量的技術需求,演員必須更加熟練戲劇節奏,回想這幾次整排過程中的趣事,温貞菱自曝:「大家講台詞時偶爾會口齒不清,像是男言之隱可能會講知影,常常出現ㄣㄥ不分或是ㄢㄤ不分,不然就是戴上麥克風後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唱歌大走音,讓大家笑個不停。」《男言之隱》温貞菱飾演擁有「聽見男人心聲」超能力的雜誌主編。(圖/故事工廠)談到演喜劇的最大挑戰,邱勝翊(王子)說:「我想應該是要忍住不笑吧!因為我們劇場有太多優秀的喜劇演員,每次在排練都會被他們逗笑。」
消防員問嬤…85歲尪「還要急救嗎」 她這回答讓萬人淚崩:放手也是一種愛
警消以及醫護人員常會見到生離死別的瞬間。近日,有位消防員分享,婆婆在面對老伴臨走時,被問及「還有要急救嗎?」,她選擇即時放手。此舉讓他大為感動,直呼「是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消防員「林二狗Two Dog」27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分享近日1個OHCA案件,當下他邊貼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邊詢問「婆婆,妳還有要急救嗎?」一旁的學弟則在幫忙壓胸。對此,婆婆則回答「不了,讓他好好走吧。我老公身上一堆病痛,85歲夠了。」說完牽著老伴的手,止不住淚水,瞬間淚崩。林二狗見到眼前景象,也有感而發,直言「是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發布僅1天,就逼近3萬個讚,網友紛紛留言「有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愛」、「放手是對另一半最不捨的依戀」、「需要調適多久需要多大勇氣才能說出這話,公公會謝謝婆婆的」。此外,也有人分享親身經歷,「很有感觸,這讓我想起當年阿公快不行的時候,爸爸說:放手很痛,但不放手,阿公會更痛。有時候,愛的真正意義,就是選擇讓對方解脫。」、「上個月也是被問到了這個問題,那時其實腦袋是一片空白的,傻傻的回救護人員:還有救嗎?對方回答什麼其實已經記不清了,好像是什麼都涼了,然後要我看心電圖平平的一直線,當下過了也不知道是幾秒或是幾分鐘才口齒不清的說出了我想是這輩子最艱難說出口的一句話:不用了」。
中年男喝綠豆湯…隔天手腳無力「竟是腦中風」 醫點名4族群超危險
綠豆湯是消暑聖品,炎炎夏日來一碗相當過癮。不料,中國有一名40歲男子喝完冰鎮綠豆湯後,竟狂拉肚子,隔天發現走路不穩、口齒不清,緊急就醫驚覺中風了。據悉,這名男子發病前一天晚上,滿頭大汗回到家,喝下一碗冰鎮綠豆湯,但沒多久就肚子痛,一連拉肚子好幾次,感覺快要虛脫。一天的疲憊加上腹瀉導致身子虛弱,他開冷氣入睡,但隔天醒來手腳無力、走路也不穩,漸漸地手腿抬不起來,連講話也口齒不清,送醫診斷為「中風」。對此,中醫師蔡昕霈在《健康2.0》專欄中說明,夏天吃冰消暑或沖冷水澡降溫,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讓血管收縮或心跳變快,導致血壓出現急速變化。另外,民眾在大熱天的戶外活動時,血管會擴張,並大量出汗,人體也會流失水分,而脫水會使得血液濃度變黏稠,此時再進入冷氣房,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若本身有血管動脈硬化、長期抽菸史,或者其他慢性疾病,可能造成血液流動速度變慢,血壓波動過劇,發生「血管性頭痛」,甚至腦血管阻塞而中風。夏天腦中風的4大危險族群,包括三高病患、常喝含糖飲料、不常運動以及高溫環境工作者。1.三高病患三高患者本身即是中風危險族群。2.常喝含糖飲料的人市售飲品經常使用果糖,果糖不僅會引起三高問題,還有利尿作用;長期飲用,可導致身體水分的流失。3.不喜運動者運動會增心肌含氧量,促進代謝,增加血管對溫度的調節。4.高溫環境工作者包括建築工人、送貨員、運動員、廚師等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者,建議隨時補充水分。
班傑誤把金爐當垃圾桶「以為是地球日」 黃靖倫曾因星座讓戀情告吹
《WTO姐妹會》日前邀請新住民分享「台灣人讓他們不解的特殊行為」主題,來自美國的班傑提到剛到台灣時,因不了解燒金紙文化,誤把拜拜用的金爐當成是垃圾桶,他說當時看到路上沒有垃圾桶,但家家戶戶門前都放了一個桶子,以為是地球日要大家集中垃圾,於是便將車上的垃圾收集後往桶子丟,「我沒有把垃圾都給同一家,怕桶子很快就滿,便分散丟在每一家……」後來才明白那是拜拜用的金爐,他也趕緊將垃圾拿走,回想當下無知行為,認為實在很糗。來自南非的Wade表示台灣人超愛聊星座。(圖/八大)來自南非的Wade表示台灣人超愛聊星座,來賓黃靖倫分享曾因星座導致戀情告吹,他說以前遇到一位心儀的女生,兩人無話不談,卻在聊到星座時,對方突然表示兩人不能交往,「就說因為我是金牛座,她是獅子座,金牛座跟獅子座是No.1不合的,我們還是不要開始好了。」讓他無奈表示兩人根本都還沒有開始,對方就憑星座覺得不合。黃靖倫曾因星座讓戀情告吹。(圖/八大)另外,台灣人很愛發明新用語,讓新住民非常苦惱,Wade笑說:「最近學到的新詞是『你要不要來我家看我貓,我家貓會後空翻』我想說這個也太厲害了吧,我真的想去看!」但主持人郭彥均解釋:「其實這是帶有性暗示。」眾人瞬間恍然大悟,連主持人莎莎也沒聽過,「當下聽到我也會想去看耶,因為很難得。」來自智利的芭蒂誇讚台灣店員的聽力。(圖/八大)此外,來自智利的芭蒂誇讚台灣店員的聽力,自己口齒不清,但佩服他們都聽得懂,還舉例說自己曾因想喝肉羹湯,一時忘記羹怎麼唸,便含糊帶過說:「肉~~湯。」想不到店員秒懂,也正確上餐,令她備感神奇。
7旬老翁突發顏面麻痺 中醫針灸一周後好轉
71歲王先生今年5月某個早晨起床刷牙時,發現漱口水會從嘴角流出,右側上下嘴唇及臉頰感覺麻麻的,右側耳後也有輕微疼痛感。太太發現王先生的臉部左右不對稱,右半邊明顯鬆垮,閉眼時右眼無法完整閉合。隔天王先生至西醫檢查,被診斷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醫師開立類固醇及B群控制發炎、減少神經受損、幫助修復神經,並建議至中醫針灸,增強療效。因此,王先生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尋求治療,經過一個禮拜的針灸治療,臉部左右不對稱的狀況有明顯改善,持續追蹤治療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廖皓涵指出,王先生的狀況是典型的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狀,包括急性、嘴角不自覺流水(口水或漱口水)、嘴角歪向正常的那邊(表情不對稱)、法令紋消失、眼皮無法閉合、臉部有麻鈍感、有些人會耳後疼痛、聽覺異常或味覺異常。要非常注意的是,如果伴有半邊肢體無力和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抬頭紋沒有消失(可完整閉眼),需馬上到醫院求助,很可能是腦中風。另外一種情況是伴隨耳朵疼痛、耳朵附近出現水泡,這是由帶狀皰疹造成比較嚴重的顏面麻痺,稱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需要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造成貝爾氏顏面麻痺的原因與病毒感染有關,黃金治療時間是72小時,八成的病人在三個月內會復原,比較嚴重的患者有可能拖到1-2年才痊癒,也可能留下後遺症。中醫觀點認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正氣不足,風邪入中。二,痰濕內生,阻於經絡。三,氣虛血滯,經脈失濡。治療常用針灸疏通經氣,頭部穴位可取翳風、魚腰、攢竹、陽白、瞳子髎、顴髎、迎香、地倉、頰車、人中、承漿、風池、下關。遠端可取合谷、足三里、外關、太衝、內庭,更可在慢性期加電刺激神經幫助肌肉收縮、消除水腫、增加循環,以縮短復原時間,也可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開立中藥,加強祛風、清熱、利濕、化痰、補氣血等,幫助局部循環改善,加速神經修復。並調養體質,提升免疫力,避免再次發作。廖皓涵說明,患者平常可以多做嘟嘴、抬眉、微笑、閉眼等表情動作,或是嚼口香糖,訓練神經與肌肉。同時應注意面部保暖,可用溫毛巾熱敷。避免臉部吹風、洗冷水。若眼睛因無法閉合而乾澀,可用人工淚液維持濕潤,睡覺時可用透氣膠布黏住眼皮幫助閉合,或是用紗布沾生理食鹽水覆蓋保濕。飲食上避免辛辣烤炸食物,如麻辣鍋、麻油雞、蔥、蒜、炸物等。應注意均衡飲食,多吃綠色蔬菜。最後,請保持心情輕鬆,避免過度勞累及緊張。貝爾氏顏面麻痺大多數會痊癒,不必過度焦慮擔心,以免心理負擔影響恢復力。
小嫻破相驚悚傷勢曝光 她慘摔跤門牙凹陷「咬裂嘴巴爆血」送急診
女星小嫻(黃瑜嫻)24日起床時撞傷門牙、嘴唇,不過她仍看完醫師縫針後,負傷出席公益活動,今(26)日她發文還原事發過程,同時曝光自己的傷口,一連喊了多次「對不起」,對於必須延後已安排好的工作感到相當自責。小嫻曬出傷口照,透露未來3個月都得配戴維持器。(圖/翻攝自小嫻IG)從小嫻公開的照片可見,她的嘴唇內外都有明顯傷口,躺在病床上一臉愁容,小嫻26日稍早發文,透露日前因為跌倒受傷,緊急送醫縫合傷口,透露目前是受傷的第3天,已經逐漸慢慢在復原,並在社群平台上還原事情來龍去脈。小嫻曝光傷勢照並表示,當天因為要出席屏東創世基金會的公益活動,人住在屏東市,「早上六點半左右,因為外面陽光太亮,就起床去拉窗簾,想轉身走回去繼續睡,就不小心跌倒,下巴撞擊導致門牙咬到嘴巴裡面,連嘴唇外面也有傷口」,撞擊的力道很大,整個人好暈,眼冒金星。當下小嫻告訴自己,「要冷靜,不要哭」,先拿出衛生紙加壓止血,然後等不暈的時候,趕緊到醫院急診,所幸在醫院遇到熟識的醫師,照了X光確認腦部沒事,然後安排整形外科的醫師縫合傷口,小嫻很感謝醫護人員細心照顧,「很幸運當天早上剛好整形外科醫師在,也還好傷口的位置在嘴唇下方,之後只要好好照顧,應該是看不太出來」。小嫻透露,目前嘴唇很腫、傷口有點緊繃,也因為戴著維持器稍微口齒不清,飲食部分則是要選擇清淡、軟嫩的食物,她也為工作延後一事感到抱歉,同時承諾會加緊努力復原,並提醒粉絲多留意居家安全。小嫻曬出傷口照,透露未來3個月都得配戴維持器。(圖/翻攝自小嫻IG)
突然大小眼、吞嚥困難! 小心恐是「重症肌無力」
有一位17歲少女單側眼皮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以為只是疲累,一年後症狀變嚴重,吞嚥困難,嚴重時一粒米飯也無法嚥下,從眼科追查原因後,轉到神經內科,確診為「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肌少症雖然都有個「肌」字,但重症肌無力發病的原因卻是完全不同。肌少症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或活動不足,造成肌肉快速流失的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重症肌無力則是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的疾病,會影響全身肌肉,且依發病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圖片來源: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重症肌無力」早年致死率高達4成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邱浩彰教授說明,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疾病相同,都是因為免疫系統不當攻擊正常器官所導致。重症肌無力發病年齡以20-30歲女性為主,50歲以上則以男性為主,且早年致死率竟高達4成,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有22人罹患重症肌無力,現在領有重大傷病卡者約6千人,其中約2成屬於頑固型重症肌無力,傳統治療效果有限。「重症肌無力」有哪些症狀?發病初期主要影響眼睛肌肉,9成病友會出現明顯的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眼肌型」症狀。患者常在早晨起床時肌肉力量正常、活動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就斷電,出現肌肉無力的症狀,雖然休息或睡眠後能改善,但就像是一顆健康度不佳的電池,「充電量」往往不到滿電量的20%,甚至只有5-10%。嚴重的情況,約5-8成病友會在2-3年內惡化為「全身型」重症肌無力,出現無力咀嚼、吞嚥困難、口齒不清、聲音沙啞、四肢無力、頸部無力而難以抬頭、走路爬梯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疾病急遽惡化,嚴重時恐會導致呼吸衰竭,有高度致死風險,且病情反反覆覆,讓病友身心俱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分享:「重症肌無力發展到後期全身型、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發病風險會變得難以掌握,病友常常反覆進出加護病房,所以早期診斷出來能夠幫助到更多病友,這個也是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努力推廣的方向,希望醫師們對這個疾病症狀能更敏銳辨識出來,減少誤診斷、誤治療機率」重症肌無力治療選擇葉建宏理事長表示,台灣重症肌無力的現行治療方式,包括:俗稱「大力丸」的抗乙醯膽鹼酵素劑、類固醇、快速調節免疫機能的血漿置換術(俗稱「換血」)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胸腺切除手術等。大部分重症肌無力病友可在這些傳統治療、心靈與生活照護之下,穩定控制病況,預防復發與延緩惡化,不過,目前仍有2成左右的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無法使用傳統免疫藥物,效果不如預期,治療陷入困境。研究顯示,頑固型病友因吞嚥困難而使用鼻胃管的比例高達85倍,在住院方面,一年內急診與住院治療的比率超過5成,嚴重需進加護病房醫治的比例甚至高達3.5倍。值得期待的是,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繼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自體免疫疾病陸續有標靶藥物問世,重症肌無力也邁向生物製劑輔助個人化精準治療的時代。葉建宏理事長說明,生物製劑依作用機轉,主要分為抑制補體、減少抗體、打壓T細胞、打壓B細胞等4種,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有機會幫助病友快速且長期穩定病情,從而達到長期緩解的目標。期待未來台灣能加速引進相關的生物製劑,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納入健保給付,幫助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況。籲民眾有大小眼、吞嚥困難症狀,先別急!邱浩彰教授表示,門診曾有不少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眼皮下垂、大小眼,優先尋求眼科與醫美診所的協助,甚至接受提眼瞼肌手術,但一陣子後復發才驚覺有異。此外,也有不少病友因吞嚥困難求診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查無病因;因四肢無力求助骨科或復健科,勤做運動,病症依然反覆發作,影響工作效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梁采葳理事長就是重症肌無力病友,確診迄今40年,從發病到確診共花了2年時間,歷經眼皮睜不開、無法吞嚥、呼吸困難、兩年內住院7-8次與2次加護病房命危、插管、急救等過程,沮喪到一度想輕生,直到後來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與心靈轉念,才逐漸走出陰霾,並且投身協會志工行列,與病友相互交流與鼓勵。重症肌無力雖然無法根治,只能持續用藥長期控制病況,且罕病藥費高昂,但對於傳統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身為病友的她非常理解健康的可貴,也期盼政府能看見患者的需要,給予治療的希望。
疫苗啟示錄1/接種新冠疫苗人生自此劇變 小蝦米痛斥「政府毀了我!」
立委廖偉翔日前陪同接種疫苗的受害者家屬召開記者會,他引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書內容,強烈質疑衛福部疾管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審議過程黑箱。但衛福部長薛瑞元立院答詢時,堅稱「全都是科學審議」堅持上訴,引發更多新冠疫苗受害者及家屬不滿,痛陳「人生全被政府給毀了!」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時,一劑難求,民眾爭相搶打剛獲得緊急授權的疫苗,事後卻發生不良反應的爭端,也讓受害人與家屬悔恨終生。(圖/黃威彬攝)衛福部統計,從民國110年迄今,3年多來各類疫苗受害申請案件總數約有9474件,其中以新冠疫苗申請案為大宗。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何建志統計顯示,到今年(2024年)4月底止,台灣已完成審議的疫苗受害申請案件數為4835件,核給救濟案505件,審議救濟通過率約10.44%,遠不如鄰近日本(通過率為90%),香港54.78%,紐西蘭42.39%,芬蘭32.94%,挪威28.2%,加拿大23.22%,通過率在先進國家倒數第二。從事教職的疫苗受害者C先生向本刊投訴,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審查過程漫長、不透明。他說,自己都熱愛教育工作,還曾獲教部頒獎,當年就是遵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打疫苗,當時規定可選定期快篩或打兩劑AZ疫苗後才能進校,快篩既貴又難搶,他只好選打AZ。C先生說,初打AZ已不適,AZ又禁混打,打第二劑後就口齒不清,手無知覺,醫囑多休息,但卻日益嚴重,相繼出現雙腿無力,健忘、視力減退(眼睛正常、疑受腦部影響),他自覺授課正常,學生卻說他上課喃喃自語「人像斷線」。「打疫苗前我沒三高、慢性病,無不良用藥、教學受肯定」C先生經醫院核磁共振(MRI)後,確認罹患急性腦髓炎,該病目前難癒,也無法預測餘命,惟過往案例多為「先天性疾病」,醫生驚訝之餘,要他定期追蹤。一般人年做一次MRI已是上限,但病發一年內他已MRI四次,還用盡國內醫院所有MRI顯像劑,並曾出現嚴重過敏,經醫護急救才搶回一命。C先生感嘆政府去年取消防疫假,但他卻需請假回診,校方最近告知他14天病事假已用完,再請假恐影響考績,連工作都難保。雖經3位醫師會診認定症狀「疑與疫苗有關」,但衛福部拒採納,兩年審查後僅給5萬多元救濟,與審議辦法明訂救濟金額差很大,而他發病迄今,已自費10多萬醫藥費,不僅耗光積蓄,連昔日購買商業健康險與疫苗險皆因「病因不明」全拒賠,也不能領殘障手冊,自覺彷彿「被政府丟包」,還因壓力大衝擊家庭關係「如今快家破人亡,只盼法院給答案,證明不是他自暴自棄」。北醫教授何建志認為,新疫苗的不良反應救濟應採取法律上的「特別犧牲」原則,修訂特別法和籌設專有財源,從寬從優協助受害者面對接下來的艱困處境。(圖/黃威彬攝)雖然C先生控訴被政府丟包,但衛福部喊冤,指疫苗開打後救濟金支出不斷增加,已入不敷出,保險、就業問題皆非衛福部能管。疾管署發言人羅一均曾說,到2023年底止,衛福部向新冠疫苗藥廠徵收救濟基金1.2億元,但給付卻破1.7億元,因基金「不夠賠」,每劑新冠疫苗原徵收1.5元救濟金,現已提高到每劑22元。不過,衛福部仍遭外界批評,以「多少錢辦多少事」態度面對全新疫苗不良反應,既消極也不負責任。
26歲女減肥不吃肉竟腦出血猝死 醫示警:這2道早餐少吃
少吃多動是許多人減肥的不二法門,但國外一名26歲女子卻在減肥過程中因突發性腦出血離世,讓家屬無比哀痛。醫師在瞭解女子生前的飲食習慣後認為,餐桌上常見的2道早餐可能是這起悲劇的主要原因之一。據《Phụ nữ &Pháp luật》報導,女子經過2個月幾乎不吃肉,只吃蔬菜、穀物與喝芋頭茶的減肥生活後,很快看到瘦身成效,之後卻在跳繩時感到劇烈頭痛並昏倒,女子丈夫見狀雖將她緊急送醫,但女子仍因腦出血不幸離世。醫師透過丈夫瞭解女子的生活作息後認為,她每天早餐吃的「鹹蛋粥」、「(炸)蛋餅」導致血管硬化、窄化,以及血液變得濃稠,最終引發憾事。醫師指出,鹹蛋粥、皮蛋粥或雞蛋粥拌豬肉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早餐之一,但鹹蛋及皮蛋可能含有金屬鉛且容易造成膽固醇高,長期食用會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血液容易濃稠、血管硬化。(炸)蛋餅配粥是許多人最愛的早餐搭配,但對肥胖者來說,吃(炸)蛋餅就像主動堵塞血管一樣,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變濃稠、血管堵塞以及增加動脈硬化風險。醫師表示,平時除要注意飲食狀況,如果突然出現語言能力下降或口齒不清、明顯噁心感、困倦或嗜睡或意識不清,就可能是大腦受到腦出血影響,最好盡快就醫檢查。
47歲男血壓失控引發腦中風 ROSA手術精準抽吸血塊
47歲的鄭先生在去年10月下旬出現莫名持續頭暈及嘔吐的症狀,嚴重時甚至頭暈目眩跌倒,儘管當時有去醫院檢查,卻無診斷出任何異常,10月底時突然出現左上肢無力偏癱、說話口齒不清等症狀,所幸當時正在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看診,醫護人員察覺異狀後立刻送鄭先生去急診,緊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發現是出血性腦中風,會診神經外科並轉入加護病房,經處置後,於11月中順利出院。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顯中表示,鄭先生為自發性出血性腦中風,經電腦斷層檢查,本次出血位置在腦部基底核區域,血塊大小雖不需要緊急開刀,但仍持續對腦組織造成壓迫,與家屬溝通討論後,決定先用降腦壓及降血壓藥物控制,並於11月1日進行ROSA機器人立體定位血塊抽吸手術,在機器人精準定位的輔助下,順利抽出血塊。兩天後鄭先生的上肢功能就逐漸恢復,講話口齒也變清晰,並於11月21日順利出院,開始展開復健療程,1月底時可自行至診間回診,如今恢復狀況相當良好。陳顯中醫師指出,在台灣,腦中風大致可分為出血性與梗塞性兩種,其中出血性的占比約莫三成,依病人出血大小、損傷區域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策略,但主要還是在血壓及腦壓控制,減少再出血的機會,而腦傷嚴重程度、後遺症也因此有所不同,因此,後續三至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間也得持續復健。陳顯中醫師表示,鄭先生屬於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最常見自發性腦出血的主因,與本身體質,或血壓控制不佳相關,初步判斷,早先的頭暈、嘔吐也可能與血壓控制不當有關,這次手術能順利完成並在短時間內復原良好,真的相當幸運,也建議鄭先生務必遵守醫囑控制血壓,避免二次中風。根據統計,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十大死因前段班,也是國人失能的主因,平均每年奪走一萬人的性命,也同時影響著無數的家庭,為避免陷入「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的窘境,民眾除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有問題快打119」的口訣來提升對腦中風的警覺外,更得重視自身健康,從防止腦中風發生做起。雖然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但卻能透過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型態來預防,實行「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有三高病人要定時服藥及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等,家中如有相關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有長期頭痛、頭暈或其他神經學症狀,建議前往神經外科門診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顏面神經麻痺後遺症 針灸、臉部運動、穴位按摩助回復原貌
冬春交際是顏面神經麻痺好發的時期,在台灣,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為每一萬人中會有一至二名,年齡分布大約在15-45歲。中醫師康涵菁說明,顏面神經是人體第七對腦神經,主要掌管臉部的表情肌肉及舌頭前2/3的味覺,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可能原因很多,包含臉部吹風、過度勞累、病毒感染或是腦部的損傷,都有機會引發,進而出現抬頭紋與法令紋消失、嘴角歪斜、眼睛不能閉、半邊臉部感覺麻木或遲鈍或是耳後疼痛等症狀。康涵菁中醫師提及,現在民眾普遍很有警覺心,看到臉部歪斜首先都會懷疑是不是中風,然而中風和顏面神經麻痺不同在於中風除了臉部表徵以外,還會有口齒不清、肢體無力及感覺異常的症狀,可藉此去作辨別。把握黃金期治療 中醫密集針灸有助益儘管近八成的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在數週到一兩個月內會漸漸回復,但也有些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會持續面部僵硬,單邊歪斜不自然的症狀長達1-2年之久,造成生活社交上的困擾。西醫治療在疾病初起之時會給予高劑量的類固醇及抗病毒藥物,後期的話則會建議復建治療搭配服用B群促進神經修復。中醫方面則是可以透過中藥與臉部美容針灸內外同步調理,若能發病兩周內的治療黃金期積極治療,回復速度會較快。康涵菁中醫師提醒,假使錯過黃金期才來治療,則需要更加密集的針灸,才有機會恢復正常樣貌。以中醫觀點來看,顏面神經麻痺可對應到古代典籍中的「面癱」、「口眼喎斜」及「歪嘴風」, 主要影響陽明經與少陽經所循行的位置,病因是由於風邪侵犯、痰瘀阻滯或是氣血失養所導致。用藥可視情況使用祛風、通絡、祛痰與補虛的方劑,像是使用補陽還五湯和牽正散去補養氣血,紓解筋攣,同時加入陽明與少陽經的引經藥如白芷與柴胡,去增強療效;若處於停滯期,則還需加上活血化瘀藥物例如丹參和三七,才能突破治療瓶頸。康涵菁中醫師說明,除了服用中藥以外,搭配美顏針灸能夠縮短病程並促進局部神經血管的修復。美顏針的針身比一般針具更為細滑,不僅可大幅降低痛感,還能針對失衡的肌肉筋膜去做調整,並且促進氣血循環,使得患側逐漸恢復自然樣貌,是現今治療臉部相關疾病的一大利器。臉部運動配合按摩穴位 疏通經絡早日康復顏面神經麻痺的患者最忌諱受到風寒,因此平時一定要做好頭面部的保暖,避免吹風著涼。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相當重要,不讓自己過度勞累,才能提升免疫力。康涵菁中醫師建議,患者可每天使用毛巾熱敷臉部僵硬的區域,並且早晚在鏡前進行張眼、閉眼、挑眉的眼部運動以及吹口哨的噘嘴動作,以刺激肌肉,避免萎縮。此外,也可依據神經肌肉走向去按摩以下三組穴位,幫助疏通經絡。1. 眼部-攢竹穴與太陽穴找法:攢竹穴位於眉頭凹陷處;太陽穴位於眉尾和目外眥的連線中點向後一橫指處。2. 顴部-顴髎穴與下關穴找法:顴髎穴位於目外眥直下,顴骨凹陷處;下關穴位於耳前一橫指,顴弓與下頷切跡中的凹陷處。3. 頷部-地倉穴與頰車穴找法:地倉穴位於嘴角旁約五分位置;頰車穴位於下頷角前上方一橫指處。
鳥山明「硬腦膜下出血」病逝 醫:症狀不易發現長輩需注意
《七龍珠》漫畫家鳥山明1日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病逝,享壽68歲。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家麟表示,50、60歲及較年長者,可能因為老化導致腦部萎縮,使得原本應緊貼著的硬腦膜和腦殼之間產生較大空間,此種腦萎縮並沒有明顯症狀,要避免會造成身體和頭部大力晃動的劇烈運動。 日本知名漫畫家鳥山明的經典作品包含《七龍珠》、《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等,其作品《七龍珠》於1984年開始連載,在日本國內銷量高達1.6億本,在國際銷量更突破2.6億本,成為家喻戶曉的漫畫作品,奠定其國民級漫畫家的地位,作品不只多次被改編為動畫、遊戲、電影等衍生作品,風靡全球,未料今年68歲的他,日前因硬腦膜下出血去世。 根據TVBS報導,硬膜下血腫的發生原因,廖家麟表示,50、60歲及較年長者,可能因為老化導致腦部萎縮,使得原本應緊貼著腦殼的硬腦膜和腦殼,產生較大空間;年輕人多半是遭到劇烈撞擊或是車禍,腦膜出血才會引起急性硬腦膜下出血。 明明外觀沒有明顯撞傷,患者只是跌坐在地上或是頭撞到門框或車頂,也可能會造成慢性出血,一至兩個星期後,甚至到一兩個月後,才會因血腫壓迫而引發症狀。 廖家麟 進一步解釋,人體腦膜有三層,最外層是硬腦膜,中間是蜘蛛網膜,內層是軟腦膜,其中硬腦膜和腦殼中間有橋靜脈等很多血管連接。原本腦殼和硬腦膜呈緊密貼合,但隨著老化、腦組織萎縮,硬腦膜和腦殼中間空間變大,大腦容易隨人的行動產生晃動。因此有時候不需要明顯撞擊,或是嚴重受傷,而只是產生較大的身體晃動,就可能把硬腦膜和腦殼間的橋靜脈等血管撕裂或扯斷。 最後,他提醒,這種腦萎縮的老化並無太明顯的症狀,需要精密的檢查才有辦法早期發現,因此年過60歲以上的民眾要避免會造成身體和頭部大力晃動的劇烈運動,若曾有往後跌坐的跌倒、搭車時頭頂撞到車頂、或開車緊急剎車等,曾引起頭部劇烈晃動的情況,事後若出現局部無力、身體無力、癲癇、口齒不清、嗜睡等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
苗可麗買房屋主自願打折 竟要求這件事「真的懶得罵了」
《阿姐萬歲》將播出「怎麼我就從少女熬成了阿珠媽?」主題,邀請徐小可、李維維、翊萱及陳子玄擔任嘉賓,陳子玄自認嬸味十足,到哪裡都愛殺價,出門會帶紅白塑膠袋,什麼都往裡面丟,自曝從25歲就開始這樣;主持人苗可麗則說她買房子有屋主自願打折,只求苗可麗「罵他」,這讓苗可麗反而不想殺價,因為真的懶得罵了。陳子玄愛殺價,苗可麗則在買房時遇到屋主自願打折。(圖/三立提供)網友們票選出5大「阿珠媽行為」,包括穿著邋遢、不施脂粉、大庭廣眾大聲喧嘩、買任何東西都要殺價、用塑膠袋裝東西、吃宴席一定會打包。翊萱笑說自己去吃宴席的時候一定會打包,以前完全不敢,可是現在真的完全不在乎。翊萱自認出去玩時嗓門很大。(圖/三立提供)陳志強也爆料,在拍八點檔時都會剩很多冷掉的便當,但同劇的夏語心不管剩多少都會打包,不浪費食物的行為讓陳志強覺得很感動。至於會在大庭廣眾大聲喧嘩,翊萱第一個點名李維維,特別是一票女生在嘰嘰喳喳時,本來很冷靜的李維維就會突然大聲爆出:「什麼?妳們在講什麼?」翊萱也承認自己嗓門大,每次大家出去玩一定要在包廂,有時還會找人在包廂門外聽聽到底自己嗓門有多大。苗可麗則說自己笑聲超大,笑起來就會忘我,搞笑說:「這樣怎麼會找到第二春啦!」陳子玄虧自己還有一個大嬸症狀,就是語義不詳、講話漏風 ,「以前我會笑我阿嬤講話漏風,但我發現我現在講話也會(口齒不清)!就會突然冒出『台灣國語』,而且我自己是後期才發現的,我怎麼會變成這樣。」
星搜包/宋燕旻錢塞口袋不用皮夾 包包裡必備品竟是「這個」
華視主播宋燕旻生活單純物慾極低,相較於許多女生喜歡買各款名牌包,她卻表示是個自己基本上絕不太可能花大錢去買貴包的人,每個包幾乎都是用到壞了才丟,所以可能一整年都只揹同一個包,跟許多人對主播光鮮的印象很不一樣;她的錢都放在衣服口袋裡或零錢包裡,連皮夾都不帶,要說非帶不可的東西,就只有「咬合板」,從日常中努力實踐輕而簡約的生活。宋燕旻選用的包包都偏小,而且不喜歡換來換去,每個都能用很久。(圖/宋燕旻提供)宋燕旻身上經常揹著看似裝不了什麼東西的小包,她卻表示自己以前其實也是大包一族:「我本來超愛用大包包,什麼都帶,舉凡衛生紙、濕紙巾、手帕、雨、ok繃、裝著各種藥物的藥盒,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她以前常自嘲「裡面的東西可以讓我活三天都不會餓死,但走起路來也很像扛了一大袋磚頭」,後來開始跑新聞,宋燕旻要幫攝影記者同事一起拿採訪包甚至腳架,再加上自己的大包包,她覺得東西重到快把自己逼死了,肩膀也越來越壯,因此她逐漸改掉揹大包包帶一堆家當的毛病,現在有時連小包包都索性不揹了。相較於一般女生習慣帶一大堆東西,宋燕旻的包包裡東西極少。(圖/宋燕旻提供)不過宋燕旻覺得自己不換包包一直用同一個,不是因為節省,而是因為懶得換,「其實也沒幾個包可換,通常就拿個幾支口紅、抓個幾包青汁粉丟進包包裡,會隨身攜帶青汁粉是因為覺得每天吃的青菜量太少,擔心容易便秘,因此沒事就抓個一把好幾小袋隨身帶著,提醒自己想到就喝。」不過她也笑說:「這對我好像沒有太大功效,純粹是喝心安的。」而包包藥盒裡也有裝有甲亢的藥物,「我長期都跟甲亢和平相處,不過看到大家大吃包海苔的手卷或壽司,真的很羨慕」。至於零食是因為她很怕餓,一餓就會生氣,放個幾包小零食會讓她身心愉快不少。前年底宋燕旻騎自行車自摔,導致腦震盪、左右蜘蛛膜下腔出血、左側眼眶骨折骨裂、左側顴骨骨折骨裂、雙手擦挫傷、左腳擦傷,傷勢非常嚴重,雖然恢復狀況看似神速,很快就重返主播台,但其實車禍後遺症還滿不少,「我當時因為受傷太多地方,臉部的骨折沒有發現,後來咬東西越來越痛,臉也明顯往一邊歪,去找顳顎關節醫生看電腦斷層,才發現臉部左右兩邊都粉碎性骨折。」因為之前發生嚴重車禍,顳顎關節有粉碎性骨折,宋燕旻現在一天得戴著六次咬合板。(圖/宋燕旻提供)但宋燕旻由於當下沒注意也沒做復健,現在骨頭長回來的形狀跟位置都不對,就像卡榫沒有卡在正確的位置,會一直磨損牙齒,因此她花了25000元買咬合板來矯正使用,醫生說必須戴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她表示:「說來好笑,我剛開始戴的時候,咬住咬合器基本上是完全無法講話的,但在路邊取出感覺很醜很噁,我就試著直接戴著去點餐購物,結果就是看到一個全身主播裝與化著大濃妝的女生,講話超級口齒不清,店員阿姨還很驚訝地抬頭盯著我,有點尷尬,還好現在都已經習慣。」她還用可愛的小熊盒子裝起來,使用時的心情會好一點。宋燕旻連皮夾都不帶,頂多用個小零錢包裝幾張卡就OK。(圖/宋燕旻提供)改掉帶一堆沒必要物品的壞習慣,宋燕旻表示是因為跑新聞還要「舉重」實在太麻煩。(圖/宋燕旻提供)宋燕旻也經常把錢直接放衣服口袋裡就空手出門。(圖/宋燕旻提供)宋燕旻近期外出揹的都是這個黑色小包。(圖/宋燕旻提供)
醉男打「迪士尼餐廳」女服務生挨告 真實身分曝超驚人
美國一名64歲男子日前去佛州迪士尼世界度假酒店吃飯,喝醉脫序打了19歲女服務生,事後他不僅當天被逮捕還挨告,而他竟然是豪華度假酒店的副總,目前已被休假,下月16日出庭受審。事發地點迪士尼佛州度假酒店。綜合外媒報導,一名南卡羅來納州64歲男子門羅(John Munro),去年11月去迪士尼度假村用餐,因為門羅穿泳褲跟短T,不符餐廳裝要求,餐廳要他穿正常服裝。據網站稱,客人應穿著適合服裝,要尊重餐廳精緻高檔的美學,也補充說不能穿泳裝。同行4人,只有門羅被一名19歲的女服務生擋住,不過他還是強行入座,一名同行的女生說,「請不要讓他和我們坐在一起,他真的喝醉了,今天是我的生日,他這樣穿我很尷尬。」這時門羅被告知不能跟大家坐時,他連拍女服務生額頭3次,念了女服務生的名字。雖然女服務生沒受傷也沒接受治療,還是堅持對門羅提告。當時門羅口齒不清、眼睛發紅,一直說他要告迪士尼,很明顯喝醉了,隨後被逮捕。據了解,門羅是海松度假村(The Sea Pines Resort)的行銷副總。度假村發言人回應,目前門羅正在受審,公司也安排他休假。也有消息指出,門羅已被解雇。根據佛州法庭記錄,目前還沒有該餐廳的監視器畫面,檢察官將使用警方密錄器做為證據。門羅下月16日要出席聽證會,而他將提無罪抗辯。迪士尼。
開票夜太嗨!阿嬤腦動脈瘤出血急送醫 嘴歪臉斜不忘喊「凍蒜」
選前焦慮、選後憂鬱!今天(13日)是2024總統大選投票日,慈濟醫院ICU女護理師林婷發文表示,曾遇過開票夜熱情支持者太激情,導致腦出血送醫,已經嘴歪臉斜,還在喊「凍蒜」,她呼籲大家要好好保重身體,也是保護醫護人員,她說:「各位親愛的台灣人民拜託大家了~守護醫護人員」!林婷今一早投完票後有感而發,在臉書粉專《林婷一下吧 icu護理師》發文表示,她投完票,還趕回去補眠因為今晚上夜班!她分享有一次開票之夜,遇到一名阿嬤情緒太激動,導致腦血管破裂,送來已經嘴角歪一邊,說話含糊不清,聽起來好像是在喊「凍蒜」、「凍~~」,一量血壓198/98,事動脈瘤破裂出血,緊急幫阿嬤做了腦部動脈瘤栓塞手術,最終成功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一命。(圖/翻攝自Facebook/林婷一下吧 icu護理師)她直言,阿嬤雖然救回一命,但真的得不償失呀,「在icu我們碰過各種因為活動及情緒激動引起的血壓波動,造成腦部動脈瘤破裂,例如:老公跟老婆吵架生氣、大媽打麻將胡了一把過於激動,中年男子在廁所上大號太用力、外遇男子偷情小三跑走,都是血壓突然升高的誘因,血壓超過血管壁所能承受的壓力,血管就可能會破裂出血造成中風。」林婷也強調,所以有三高患者拜託今天請規則的「量血壓!量血壓!量血壓!」,選票一張一張的出來,大喜、大怒、大悲,這時沒有注意血壓的控制會使得腦血管不堪重負而破裂,再加上天冷腦血管更容易發生狀況,持續緊張勞累、休息欠佳的情況下這些時候血壓會比平時明顯升高,因此三高患者一定要規律量血壓,定期吃藥,今晚更是一定要關心身邊的長輩!此外,中風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她表示「年輕人胸悶胸痛的也要注意」,並列出6大腦中風前兆,溫馨提醒大家要小心,「腦中風發生前有可能會有一些前兆,這些前兆很容易被誤以為只是一般的頭痛頭暈感冒…然後就跑去休息睡覺…跟你說很多這樣的一睡就『長眠了』。」她也彙整下列6大徵兆:口齒不清、嘴唇發麻而說話講不出來單手單腳出現麻木、舉不起來、手腳無力要拿東西抓不到、東西掉了撿不起來眼前天旋地轉,一直嘔吐眼神偏一邊看、手腳會抽筋視力模煳或看見雙影最後她提醒大家一個觀念:健康就是財富,「希望今天好事正在醖釀,願大家得償所願,就算就算沒有得償所願,就去路邊找一隻野狗問牠怎麼辦,狗狗一定會回你:忘忘忘忘忘忘,星期一還是要上班啊~旺。健康就是財富,平安。」
嘉義8旬翁離奇失蹤…凌晨拜拜完上山「5天沒回家」 樣貌特徵曝光
嘉義縣一名82歲賴姓老翁,前幾天凌晨到土地公廟拜拜,隨後就往梅山方向走,結果一去不復返,到現在還沒回家,警方出動25人進行搜救,但經過5天仍未找到人。據《記者爆料網》報導,警方本月26日接獲一起失蹤案件,得知老翁當天疑似睡不著,凌晨2點曾到一間小土地公廟拜拜,之後走上產業道路,再往梅山方向繼續走,就沒有再回來,老翁的表哥26日下午4時36分發現他還未歸家,於是前往警局報案。警方至今已出動25人救援,包括嘉義縣警方、嘉義縣消防隊、嘉義縣搜救協會,也請求台南市消防局特搜支援,然而經過5天的搜索,依然沒找到老翁,因此懷疑有跌落山谷的可能,目前正朝此方向搜救。老翁平常出門會持木製拐杖。(圖/翻攝自社團法人嘉義市救難協會臉書)對此,社團法人嘉義市救難協會也在臉書發布「尋人啟事」,文中提到賴姓老翁獨居,身高約168公分、體重72公斤,左側手指攣縮,平日出門會持木製拐杖、走路步態跛行、講話口齒不清,26日晚間出現於嘉義縣梅山鄉太平老街後就失去聯繫,失蹤前穿著外套、布鞋、持有木製拐杖。由於近日溫差甚大,家人擔心走失的老翁的安危,雖已報警協尋,也急需民眾的幫忙,如有相關消息可致電嘉義縣梅山鄉太平派出所(05-2571202)、中華聖母基金會賴社工(0978-618677)。
《窗邊的小荳荳》躍上大銀幕 役所廣司、小栗旬獻「聲」支持
全球銷量超越2500萬冊,被譯成20多種語言的日本經典兒童文學《窗邊的小荳荳》,1980年代曾在台灣掀起風潮,更被評選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如今終於改編成電影。繼日本釋出消息後,台灣也在今日公開前導預告、前導海報及劇照,將帶領觀眾走進小荳荳的世界,搭上電車教室,入讀巴氏學園。 小說原著黑柳徹子,是日本電視開播第一位女演員,也是出道後63年從未離開過螢光幕的第一位藝人。她的自傳隨筆作《窗邊的小荳荳》,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為背景,講述了一段頗為奇妙的童年生活。據黑柳徹子表示,她幼年時因為口齒不清,總是將自己的名字「徹子」(Tetsuko)發音成「荳荳」(Totto),故而主人公就變成「小荳荳」了。小說原著黑柳徹子,是日本電視開播第一位女演員,也是出道後63年從未離開過螢光幕的第一位藝人。(圖/台北双喜電影提供)這本充滿魅力的小說曾收到多次電影化的邀請,但黑柳徹子不想破壞讀者的想像,拒絕了所有提案。但著迷於原作的動畫導演八鍬新之介,多次帶著概念圖拜訪黑柳徹子,並說服她:「如果是動畫片的話,喜歡原作的粉絲或許也會很高興」,他的熱情最終感動了黑柳徹子,在原版出版的40年後,這部改編電影奇蹟般的誕生了。 電影由《哆啦A夢》系列導演八鍬新之介擔任導演及編劇,動畫導演金子志津枝擔任角色設定,並廣邀日本知名演員參與配音,改變小荳荳一生的小林校長由役所廣司獻聲,小荳荳的父母則為小栗旬及杏,大石老師配音則為女星瀧澤凱倫;主角小荳荳則是透過海選,由現年七歲的大野莉莉亞奈出聲。黒柳徹子對大野莉莉亞奈的表演讚不絕口:「當聽到她的配音時,我能感受到她的童心和活力。我回想自己以前也是這樣的,很高興她能如此完美地詮釋小荳荳。她已經非常貼近小荳荳了,不需要任何的建議。只要繼續保持活力就好。」黑柳徹子期望每位成人都能夠尊重孩子的個性,發掘他們的本質與才能,把孩子當做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至於該如何做到,或許大家能在電影裡找到答案。 《窗邊的小荳荳》將在12月29日全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