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腹瀉
」30歲男瘋狂腹瀉2週!糞便驚見「鬼臉」在蠕動 竟和家中1成員有關
大陸男子小舟(化名)今年30歲,2週前開始出現反覆腹瀉,糞便呈現異樣的黃綠色糊狀乃至水樣,還時不時伴隨著一陣陣令人難耐的噁心感,讓他苦不堪言。為了緩解症狀,小舟嘗試了吃藥及網路上的各種偏方,卻未病情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改善,最終只好到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就診,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福建衛生報》報導,孟超肝膽醫院感染二科副主任醫師劉路接診後,詳細詢問了小舟的病史,從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就是患者家中飼養了寵物,初步判斷小舟可能感染了某種寄生蟲病,於是安排了糞便寄生蟲檢查。不出所料,在小舟的糞便樣本中,醫生驚見有「鬼臉」在蠕動,證實患者感染「藍氏賈第鞭毛蟲」。醫生說明,藍氏賈第鞭毛蟲是一種全球性分布的寄生性腸道原蟲,主要寄生於人和多種動物的小腸、膽囊或膽道系統中。牠引起的藍氏賈第鞭毛蟲病(也稱賈第蟲病),以腹瀉和消化不良為主要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醫師進一步解釋,貓、狗等常見家庭寵物,常常是藍氏賈第鞭毛蟲的攜帶者。該病是全世界危害人類健康的10種主要寄生蟲病之一,旅遊者很容易被感染導致腹瀉,因此也稱「旅遊者腹瀉」。在確診病情後,劉路迅速為小舟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對症治療,小舟的腹瀉症狀得到了明顯緩解,再也沒有復發。報導指出,藍氏賈第鞭毛蟲的蟲體宿主包括家畜(如牛、羊、豬、兔等)、寵物(如貓、狗)和野生動物(如河貍)。水源傳播是感染藍氏賈第鞭毛蟲的重要途徑,水源污染主要來自人和動物的糞便,同時也可以通過糞口傳播。任何年齡段的人群對藍氏賈第鞭毛蟲均易感,尤其是兒童、年老體弱者和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藍氏賈第鞭毛蟲後多為無症狀帶蟲者,但部分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急性期症狀主要表現為爆發性惡臭水樣性腹瀉、腹痛、腹脹、偶有嘔吐、發熱、厭食等。若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亞急性期和慢性期,其主要症狀為周期性惡臭稀便,可伴腹脹、腹痛、噁心、厭食、頭痛、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此外,藍氏賈第鞭毛蟲可侵入膽道系統,引起膽囊炎或膽管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與腸胃炎大不同! 反覆腹瀉還會提高腸癌機率
動不動就想跑廁所、經常腹瀉,甚至一進辦公室、學校,都還沒坐到椅子就先坐到馬桶上,這些症狀聽起來很像腸躁症,但事實上極有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林敬斌表示,這兩種疾病症狀雷同,但若未鑑別診斷與治療,後果可是大相逕庭,尤其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會造成肛門膿瘍、肛門瘻管、腸道狹窄,需要開刀治療,還可能大幅提升罹患腸癌的機率。腸道發炎致關節、皮膚、關節有問題 提高腸癌機率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屬於免疫失調疾病。林敬斌主任表示,在台灣,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高於克隆氏症,好發於20多歲年輕人,男性機率高於女性,且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都會增加4.8%病患,有增加的趨勢。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缺陷、不當使用藥物有關,林敬斌主任認為,與飲食西化導致腸道菌相失調也有關。若未及時診治,還會附帶引起全身性反應,除了肛門瘻管、肛門膿瘍、腸道狹窄等腸道症狀之外,皮膚、關節、眼睛也可能出現合併症。特別的是,由於腸道慢性發炎,容易導致黏膜變性,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尤其罹病時間越長、腸道侵犯越多、合併症多者,腸癌風險更高。雖然同屬發炎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與潰瘍性結腸炎仍有不同,林敬斌主任進一步解釋,潰瘍性結腸炎發作侷限於直腸大腸段;克隆氏症則是全腸道(大、小腸)都會侵犯,發生併發症的機率較高,需要腸道整形手術機會高。生物製劑持續緩解症狀 助黏膜癒合降低手術風險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由於需經常跑廁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工作、交友、心情都會受打擊。幸好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藥物越來越多元,從傳統抗發炎藥物到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等,還有較新的生物製劑,且健保多數都有給付,可以幫助病友治療達標,亦即持續緩解症狀,影像與病理學檢查顯示黏膜癒合,手術、住院與復發機率降低,有機會減少或停用類固醇,病友也能擁有正常的生活。其中,針對較嚴重、預後差的潰瘍性結腸炎病友,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採取倒金字塔方式,一開始就先以生物製劑治療。目前臨床可用的生物製劑種類多,包含半個月、一個月、三個月一針等不同施打頻率;皮下注射與靜脈注射等不同施打方式;也有針對不同發炎細胞激素作用的不同機轉藥物,醫師會根據病患病況、生活習慣職業與療效而調整藥物。然而囿於健保資源,林敬斌主任坦言,目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使用傳統藥物的療效反應不佳,導致病情反覆發作,或對傳統藥物無法耐受時,才能使用生物製劑。健保停藥期間復發率高 醫籲延長生物製劑給付時間健保針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給付生物製劑,實屬一大德政,然而對比其他乾癬、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使用年限為2年,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處在劣勢。林敬斌主任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使用生物製劑僅給付1年,時間到,無論症狀輕重都必須停藥,很多病患反而在這段停藥時間復發,甚至不得不加重使用類固醇,影響病況長期的穩控性,呼籲政府能再多給病友一些關懷與幫助。民眾若有反覆性腹瀉、有便意卻便秘等異常排便狀況,林敬斌主任建議應就醫檢查,只要進行鈣衛蛋白檢查、膠囊內視鏡進行全腸道的影像學檢查,便可找出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一旦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也不用怕,隨著醫藥進步,目前有很多藥物可幫助降低發炎、穩控疾病,實現腸道黏膜的目標。
20多歲嫩男瘋狂腹瀉…斷層一照驚見「肝臟長病灶」 美女醫心疼:末期了
癌症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長達39年,其中大腸癌更是連續13年成為癌症之王,雖然年輕族群患病比例較低,但也不能忽視警訊,如果排便出現異常,最好盡快就醫。小兒科醫師唐子涵分享罕見案例,一名20多歲的嫩男反覆腹瀉,伴隨著下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看醫生吃藥也不見改善,後來竟被確診大腸癌末期。唐子涵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表示,「這幾天看到一個讓人很傷心的案例…一個20幾歲的年輕人,反覆腹瀉、下腹痛好幾個月,去了好幾次診所跟醫院,吃藥都沒有明顯改善,病人同時合併食慾下降、腹脹、噁心感、常常有便意卻又大不出來,後來幫他掃腹部超音波、卻意外發現肝臟長了很多顆hypoechoic lesions(低迴音的病灶)」。貼文提到,患者後來到大醫院檢查,「電腦斷層一樣看到肝臟長了很多顆病灶,因此病人被收住院做檢查。之後主治醫師安排大腸鏡,發現大腸有一顆很大的腫瘤,最後病理報告確定是大腸癌,核醫顯示多發性轉移,最後病人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也沒辦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病人也很驚訝,他以為只是腹瀉」。醫生指出,30歲以下罹患大腸癌的機率不高,且初期常常沒有症狀,一般有症狀可能都已進展到二、三期,所以若出現排便型態改變或直徑改變、排便有血絲或黏液、不規則腹痛或絞痛、有便意卻大不出來、不明原因體重減輕、不明原因疲倦、腹部腫塊等情形,要盡快就醫檢查,避免延誤黃金治療時間。另外,唐子涵也公布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有家族史者、50至85歲、愛吃紅肉或高脂肪低纖維飲食、三高患者、肥胖者、吸菸喝酒、長時間罹患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患者,都必須多加注意,建議改善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戒菸戒酒,並定期接受篩檢,有助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增加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