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
」 歐盟 蘋果 反壟斷 微軟 輝達美司法部反壟斷官員「要求Google母公司強制出售Chrome」
根據《彭博社》美東時間18日的報導,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官員決定在20日建議地方法院法官梅塔(Amit Mehta)強制Google母公司Alphabet Inc.出售Chrome網頁瀏覽器,此外,反壟斷官員也在尋求數據許可、人工智慧等措施阻止谷歌的壟斷。《彭博社》報導指出,美國司法部計劃請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法官梅塔(Amit Mehta)做出裁決,梅塔今年稍早裁定谷歌在搜尋引擎市場非法壟斷。報告顯示,司法部官員還計劃要求梅塔對Alphabet Inc.施加數據許可要求,並解決其人工智慧和Android作業系統計劃。目前反壟斷執法人員已放棄了1項更嚴厲的懲罰,也就是強迫谷歌出售Android作業系統。如果梅塔接受這項提議,有可能重新塑造線上搜尋市場和人工智慧產業。這標誌著20年前未能成功拆分微軟後,美國政府對科技公司進行的最激烈打壓。Chrome是目前反壟斷官員的關注重點,因為它是許多人使用谷歌搜尋的主要方式。該網頁瀏覽器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瀏覽器。根據網站流量分析工具Statcounter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Chrome的市佔率為66.65%。擁有Chrome對谷歌的廣告業務至關重要,因為谷歌能夠查看已登入用戶的活動,並利用這些數據更有效地定向推播廣告,這些廣告正是Google大部分收入的來源。並且,Google也利用Chrome瀏覽器將用戶引導到其旗艦AI產品Gemini。對此,Google的監管事務副總裁穆荷蘭(Lee-Anne Mulholland)表示:「司法部繼續推動1項激進的議程,遠遠超出了本案的法律問題。政府以此種方式施加壓力,將會損害消費者、開發者和美國的科技領導地位,而這1點正是此時最為需要的。」在《彭博社》發布相關報導後,Alphabet Inc.股價在盤中下挫1.8%,不過截至美東時間18日18:28止,Alphabet Inc.收復了大部分的跌幅,僅跌了0.5%。
「捷藍航空」併購失敗 美國廉航「精神航空」申請破產
由於市場競爭加劇、不斷增加的虧損,以及與另一家廉航「捷藍航空」(JetBlue Airways)合併失敗,美國廉價航空公司「精神航空」(Spirit Airlines)已別無選擇,正式在美東時間18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根據法庭文件,該航空公司在紐約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其資產和負債總額在1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之間。精神航空表示,公司已就全面資產負債表重組的條款達成協議,公司將能夠在明年初重組,減少債務,提高財務靈活性。此外,精神航空還宣布,由於申請破產,預計近期將從紐約證券交易所摘牌。根據重整協議,精神航空已獲得現有債券持有人3.5億美元股權投資的支持承諾,以資助其在破產程序中的運作。並將完成一項去槓桿化交易,將7.95億美元的融資債務股份化。在重整債務期間,精神航空將繼續運作。乘客可以繼續預訂和飛行,相關服務不受影響,且可以正常使用所有機票。精神航空是美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總部位於佛州米拉馬爾(Miramar),成立於1980年,主要經營加勒比海地區、拉丁美洲等定期國際航線。在美國,航空公司經常申請破產。在過去的25年裡,包括美國航空、聯合航空和達美航空這3大航空公司在內的大多數美國主要航空公司,都曾申請過破產。近年來,精神航空曾嘗試過2次合併,一次是與廉航「邊疆航空」(Frontier Airlines)合併,另一次則是最近的捷藍航空。自從聯邦法官阻止了捷藍航空以38億美元收購精神航空的交易後,精神航空一直在與債權人進行談判,法官裁定,該合併將推高整個行業的機票價格,損害注重成本的旅客的利益,因此聯邦政府以反壟斷為由,對這項合併提出質疑。新冠疫情爆發後,精神航空陷入困境。美國大型航空公司越來越多地使用基礎經濟艙票價來吸引旅客放棄購買精神航空。該公司自2020年以來一直虧損,截至今年11月15日,其股價已暴跌93%。航空分析公司Cirium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精神航空國內往返經濟艙的平均票價不含稅費為136美元(約合新台幣4400元)。這比美國航空業的平均的水平低61%,也比美國航空、聯合航空、達美航空和美國西南航空等全美4大航空公司的平均值低69%。
臉書母公司Meta違反歐盟壟斷法 遭罰款273億「將提上訴」
Meta(臉書母公司)因在其社交平台中嵌入Facebook Marketplace違反競爭法,被歐盟委員會處以7.98億歐元(約273億台幣)的罰款。歐盟委員會指出,Meta非法將分類廣告服務「Marketplace」與其旗艦社交平台綁定,並對其他線上分類廣告服務提供商施加不公平交易條款,歐盟要求Meta立即停止這類行為。根據外媒《BBC》的報導,歐盟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Facebook利用其市場優勢,妨礙了其他線上分類廣告服務提供者的競爭機會,讓自家的Facebook Marketplace獲得了不合理的優勢。她強調,Meta必須停止這類行為,並警告不得再犯。此外,Meta也被指控單方面對在其社群媒體平台(特別是熱門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上投放廣告的其他廣告服務商施加不公平交易條件,藉此獲取這些廣告商的相關數據,以便為其「臉書市場」(Facebook Marketplace)謀取利益。除了罰款,歐盟還命令Meta停止對其他服務施加這類不公平條件。而Meta已表示不接受該裁決,並將提起上訴。Meta回應稱,歐盟委員會的決定缺乏證據,無法證明對競爭對手或消費者造成損害,並批評該決定無視市場現實,旨在保護現有競爭者免受挑戰。據悉,這項罰款是歐盟於2021年對Meta展開調查後的結果,當時Meta的競爭對手抱怨Facebook Marketplace獲得了不公平的優勢,這也是Meta首次因違反競爭規則而在歐盟被罰。不過先前Meta在2017年收購WhatsApp時,也因提供不正確資訊被罰1.1億歐元。事實上,Meta近年來在隱私和數據傳輸問題上也面臨多項罰款。今年愛爾蘭資料保護專員就對Meta處理歐洲與美國之間的數據傳輸問題不當,處以超過 10億歐元的罰款。
蘋果恐成歐盟數位法首家被開鍘科技巨頭 罰金高達400億美元
路透5日報導,蘋果可能成為首家因違反歐盟「數位市場法」(DMA)而遭到開罰的大型科技公司。最快將11月內被開鍘。按照DMA規定,蘋果最高可能被重罰近400億美元天價罰金。據知情者透露,歐盟可能在本月內被開罰,但就目前事態發展來看,這個時間點仍有可能出現變化。蘋果拒絕評論相關報導。歐盟執委會未即使回應路透的提問。依照法規,違反DMA的科技公司,最高罰款為其全球一年營收額10%。以蘋果2023會計年度營收將近3,833億美元來看,若被歐盟開鍘最高罰款,罰金即高達約383億美元,這絕對會給蘋果造成嚴重影響。歐盟執委會6月指控蘋果,已經違反其旨在阻止科技業壟斷的DMA法規,讓蘋果成為首家遭執委會指控違反DMA的科技巨頭。歐盟針對科技巨頭壟斷行為不斷出手,目的是讓較小型科技公司能在市場有生存空間。早在3月期間,歐盟就以蘋果透過其App Store各種限制,壓制其他音樂串流對手的競爭力為由,對蘋果重罰18.4億歐元(逾20億美元)。若歐盟再以違反DMA來對蘋果開罰,只會令蘋果面對反壟斷的壓力不斷大增。DMA在2022年11月1日生效。歐盟執委會根據該法,指定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臉書母公司Meta、和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等6家科技巨頭,從2024年3月7日起必須完全遵守DMA規定。其中,蘋果必須讓用戶在其iPad上,可根據自己選擇來設定預設網頁瀏覽器、蘋果在作業系統上允許其他替代性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讓其他廠牌耳機和智慧筆能應用iPad作業系統上的功能。
美國大選鹿死誰手 「這些行業」影響最大
美國大選將至,政治不僅佔據了新聞頭條,也是美國股市的關注焦點。大選最終結果對美國某些行業的影響要大於對整個股市的影響,政治因素有時會給成功的投資帶來阻力,分析師表示無論誰贏得大選,股市通常都會上漲。Wolfe Research分析師埃馬紐埃爾·羅斯納(Emmanuel Rosner)指出,川普獲勝尤其利好福特,因爲該公司在墨西哥的製造業務比其他汽車公司少。羅斯納認爲,無論誰贏得大選,特斯拉都有可能成爲大贏家。如果賀錦麗獲勝,特斯拉將繼續受益於電動汽車友好政策,但也會因爲在墨西哥沒有製造業務而受益。投資者認為若川普獲勝,石油股可能會出現膝跳式上漲,如果賀錦麗獲勝,太陽能、風能和電動汽車公司的股票將獲得提振。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安德魯·珀科科(Andrew Percoco)看好太陽能製造商第一太陽能(FSLR.US)、可再生能源開發商新紀元能源(NEE.US)和AES發電(AES.US)、能源設備製造商(GEV.US)和燃料電池公司(BE.US) 。對於參與《平價醫療法案》的醫療保險公司和醫院來說,通過醫保市場購買醫療保險的人的補貼將於明年年底到期。補貼獲得延續將利好醫療保險公司;對於製藥公司而言,川普獲勝意味著併購氛圍更加友好,進而為大型製藥公司、生物技術公司鋪平道路。2024年大選結果將對金融服務業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在涉及到銀行間併購活動和廣受爭議的客戶收費規則——被稱爲「junk fee」(隱藏收費)等問題時。非營利倡導組織Better Markets的執行長丹尼斯·凱萊赫(Dennis Kelleher)說:「我可以肯定地說,大選會對區域性銀行和社區銀行產生重大影響。」科技行業一直是監管機構關注的焦點,美國司法部也盯上了科技行業的重點目標,最近,美國地方法院裁定Alphabet (GOOGL)旗下的谷歌在互聯網搜索領域存在非法壟斷。投資管理公司Bailard執行副總裁戴夫·史密斯(Dave Smith)說:「反壟斷監管帶來的威脅確實增加了某隻股票或某家公司的不確定性,我們認爲,這可能會限制它們的估值增長。」
AI需求很瘋狂 台積電董座:明年健康成長但「這問題」不容忽視
全球注目的晶圓龍頭台積電 (2330)第三季法說會在17日舉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過去幾年成長非常健康,今年因AI的強勁需求,包括智慧型手機等,3奈米需求非常大,將轉移部份產線去因應,預計第四季也會持續成長,產能利用率提高,整體半導體產業都在復甦,2025年會是健康成長的一年,且「關鍵客戶說,現在AI需求很瘋狂,且才剛開始、將持續數年」。有外資分析師質疑AI需求是否為實,魏哲家表示,「答案是Real」,現在所有的AI創新者都和台積電合作,台積電自己也在研發、並在廠區使用AI,就算效率只提升1%,就相當於10億元的提升,影響驚人。也有人詢問是否面臨反壟斷問題,魏哲家表示,晶圓代工已經進入2.0版本,市場規模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封裝、測試等,這樣算進去,講壟斷還為時過早,且我們是資本密集行業,毛利高才能持續發展,跟其他公司不同。有人問到台灣的能源問題,魏哲家表示,台灣電費今年以來已上漲兩次,的確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電價跟過去比起來已經漲了一倍,看起來明年在台灣的電價,是我們於全球經營中最高的,電價與通膨成長對毛利率會有1點的影響。晶圓廠確實需要土地和電力,會跟政府繼續討論需求和規劃,水和電已獲得政府「某種程度的保證」,但仍希望能多多發展綠電。台積電17日公佈2024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7596.9億元,年增39.0%、季增12.8%,稅後純益約3252.6億元,年增54.2%、季增31.2%,每股盈餘為12.54元,毛利率為57.8%,營業利益率為47.5%,稅後純益率則為42.8%。目前3奈米製程出貨佔台積電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的20%,5奈米製程出貨佔32%,7奈米製程出貨則佔17%。總體而言,先進製程包含 7 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69%。台積電2024年第四季的業績展望,包括合併營收預計261億美元到269億美元之間;若以新台幣32.0元兌1美元匯率,毛利率預計介於57.0%到59.0%之間,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46.5%到48.5%之間。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測,由AI應用帶動高效能運算晶片需求強勁,預期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值將迎來20%成長,而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表現仍將一枝獨秀。
有外部壓力?傳將收購英特爾 分析師:高通持保守態度
美國無廠半導體公司高通傳出將收購英特爾,不過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高通內部對於收購案持保守態度,證實了高通在無法控制的外部壓力,謹慎探索收購英特爾的可能性謠言,產業專家也直言,收購案不太可能成功,除非英特爾已經開始拆分,但也強調,英特爾絕對不會倒。郭明錤指出,高通目前在AI手機、AI PC的晶片有顯著的優勢,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蘋果,唯一的弱點在AI伺服器晶片也是英特爾的,但如果高通真的收購成功,從業務到財務都是災難性的影響。為了迎接AI的時代,郭明錤表示高通最佳的策略是從AI手機的晶片中快速產生現金流,並推動AI PC晶片的發展,建立設備端的生態系統,透過策略性投資、收購,以增強本身AI伺服器晶片的效能。如果真的收購英特爾,僅對於AI電腦晶片的業務有利,不過,目前微軟承諾在最新的平板電腦中將會使用高通ARM架構的晶片,高通的未來成長性可期,即使沒有收購英特爾,依舊可以增加AI PC晶片的市占率。由於收購案可能涉及反壟斷調查,且出售英特爾部分業務需要時間,因此郭明錤認為收購案要在短期內完成具挑戰性,可能不利於公司的財務;並強調高通的收購動機並不強烈,因為對高通會是災難性的後果,也證實高通是在外部壓力下才去評估收購可能性的謠言。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林偉智直言,高通完全收購英特爾的機率相當低,除非英特爾自己先拆分部分業務,但即使沒有完成收購,英特爾也不會倒閉,後果對科技業的影響太大,屆時美國政府或者與英特爾有密切關係的公司一定會出手相救。
英特爾股價一度大漲9%「有好消息」? 外媒:高通將收購部分業務
週五美股英特爾(Intel)收高3.31%,成交56.64億美元。股票尾盤拉升,一度漲近9.5%,最高報每股23.14每元,創8月新高。近期有報道稱,高通(Qualcomm)就收購事宜跟英特爾進行了接洽,這筆交易有可能會在晶片行業創紀錄。半個月前,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高通已有收購英特爾部分股權的可能性。該公司正在尋求收購英特爾的設計業務,以豐富其產品組合。英特爾目前正努力創造現金流,並希望剝離業務部門並出售其他資產。根據《CNBC》報導,英特爾曾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但近年呈現「螺旋式下滑」,邁入2024年後,英特爾的處境更加艱難,在8月發佈了令人失望財報,並宣布裁員15%並停發股利,一度引爆股價單日大暴跌26%,創50年最大跌幅。該公司正在艱難應對銷售的疲軟和虧損的擴大。若雙方確實談成併購,將會是歷來最大科技公司合併案之一;英特爾目前市值超過900億美元,高通市值約1,881億美元。目前雖離達成協議還很遠,儘管被視為加強美國晶片競爭優勢的機會,這種超大規模的交易肯定會引起美國司法部門的反壟斷審查, 而據研調機構Omdia 18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預估今年Q3全球半導體產業總營收可達1758.66億美金,季增8.5%,而南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SK Hynix)在Q3的銷售額有望首次超車英特爾,成為全球第3。
輝達能笑到何時? 標普分析師曝「2大隱憂」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1日出席高盛舊金山科技會議(Communacopia + Technology Conference)中表示,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需求強勁,供不應求情況令部分客戶不滿。公司將晶片生產外包給台積電,供應商正努力趕上生產並取得進展。標普分析師認為「輝達股價至少還能再漲一年」,卻曝2大隱憂。根據財經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黃仁勳在高盛科技會議上談到,因為客戶對輝達最新一代Blackwell晶片的需求太旺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第一批拿到,使一些客戶感到惱火,關係陷入緊張。標普分析師Andrew認為黃仁勳這一段話證實了他們的觀點,「至少在未來12 個月內,輝達擁有強勁的走勢。」不過輝達股價在過去5年上漲2514%,許多投資人憂心輝達的成長不可能持續。甚至一些分析師警告,未來幾年對輝達晶片的需求可能不會保持強勁。 根據報導,輝達GPU的兩大客戶蘋果和微軟正在開發自己的人工智慧晶片。如果微軟和亞馬遜沒有看到他們預期的投資回報率,他們就會減少訂單,所以超大規模的需求波動是我們真正擔心的問題。另外Andrew也指出,投資者還需要關注對人工智慧更嚴格的監管;根據《彭博社》報導,輝達在一項新的反壟斷調查中成為司法部的目標,其他國家會效仿並試圖監管該技術只是「時間問題」。
歐盟最高法院宣判「蘋果敗訴定讞」 需補繳4620億台幣稅金
歐洲法院(歐盟最高法院)日前宣判蘋果公司敗訴,要求蘋果向愛爾蘭補繳高達130億歐元(約新台幣4612億元)的稅款,並且是最終裁決,不能再上訴,也為這場長達10年的官司劃下句點。根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蘋果將歐洲總部設在愛爾蘭,而歐盟執行委員會自2014年開始調查蘋果的納稅情況,並於2016年表示,蘋果透過愛爾蘭非法將稅率降低至僅0.005%,要求蘋果繳回130億歐元的稅款。對此,蘋果與愛爾蘭政府都表示反對,蘋果認為,歐盟的裁決不合理;而愛爾蘭則強調,低稅率政策是吸引跨國企業的重要手段。蘋果和愛爾蘭政府也於2019年共同對此裁決提出上訴。2020年時歐盟普通法院判蘋果勝訴,撤銷追繳稅款的命令,理由是無法證明愛爾蘭為蘋果提供了非法稅務優惠。然而歐盟執委會不滿該判決,向歐洲法院(歐盟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日前歐洲法院推翻了2020年的裁決,維持了2016年的命令,要求蘋果補繳稅款。蘋果對判決表達失望,指出「歐盟執委會忽略了國際稅法的規定,我們的收益已在美國納稅」。除了蘋果公司以外,Alphabet旗下的Google也敗訴,需繳納24.2億歐元(約新台幣858億元)的反壟斷罰款,且這兩項判決皆為最終裁決,無法再上訴。
「輝達」遭美司法部發傳票調查 股價狂跌近10%
美國司法部近日對AI龍頭企業輝達(Nvidia)發出正式傳票,調查該公司是否違反反壟斷法。消息曝光後,輝達股價也暴跌近10%,並連帶拖累美股市場。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反壟斷官員正在審查輝達是否使其客戶難以轉向競爭對手的圖形處理器(GPU)或其他支持AI的晶片。官員擔心,輝達正在增加客戶轉向其他供應商的難度,並對那些多元化採購AI晶片的買家進行「懲罰」。根據業界估計,輝達的資料中心AI晶片市場占有率已超過80%,且其頂級客戶包括了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亞馬遜和特斯拉等雲端服務提供商及網路巨頭。這次調查主要關注輝達在GPU市場的壟斷地位,特別是該公司是否對雲端服務提供商施壓,要求他們購買多項產品,或對採購競爭對手晶片的客戶收取更高的價格。報導中指出,司法部此前已向企業發送了調查問卷,現在則是發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傳票,要求企業提供相關資訊,且其他晶片公司也收到了相關傳票。輝達的發言人則表示,「輝達憑藉實力取得成功,這體現在我們的基準測試結果和對客戶的價值上,客戶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強調其業務運作符合競爭法規。美國司法部對輝達發出正式傳票的消息曝光後,輝達股價也暴跌近10%,並連帶拖累美股市場,美股4大指數收黑,道瓊工業指數3日重挫626.15點,跌幅達1.51%,收於40,936.93點;標普500指數下跌119.47點,跌幅為2.12%,收於5,528.93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大幅下跌577.33點,跌幅達3.26%,收在17,136.3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是大跌399.82點,跌幅高達7.75%,收於4,759點。
馬斯克「X平台」政策嚇跑廣告商! 他怒告數家大企業:涉嫌合謀抵制
前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社群媒體企業X公司(X Corp.),正在美國德州聯邦法院控告幾家大公司,並指控他們合謀非法抵制該社交平台,剝奪該社群平台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據悉,X公司的控告對象包括「世界廣告商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英國跨國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丹麥再生能源公司「沃旭能源」(Orsted)、美國世界級食品加工公司「瑪氏食品」(Mars, Inc.),以及美國醫療保健公司「CVS健康公司」(CVS Health Corporation)。該訴訟稱,廣告商透過名為「全球負責任媒體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Responsible Media)的世界廣告主聯盟行動,集體扣留了X公司「數十億美元的廣告收入」。X公司認為,他們的行為違背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共謀反對該平台,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對此,世界廣告商聯合會、聯合利華、瑪氏食品、沃旭能源、CVS健康公司皆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X公司的執行長雅克里諾(Linda Yaccarino)在該訴訟的聲明中表示:「當思想市場受到限制時,一般民眾會受到傷害,不應該讓一小群人壟斷能賺錢的行業。」報導補充,馬斯克於2022年收購Twitter,並改名為X平台後,該公司的廣告收入就開始下滑。部分廣告商始終對馬斯克的政策持謹慎態度,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廣告會出現在該平台的有害內容旁邊,導致品牌形象受損。而這些有害或誤導性內容在馬斯克還沒收購前,是幾乎會被刪除的。該廣告集團於2019年發起了負責任媒體倡議,以「幫助該行業應對數位媒體平台上的非法或有害內容,及其透過廣告賺取利潤的種種挑戰」。X公司目前並未尋求具體的損害賠償,並要求法院下令,阻止任何繼續密謀扣留廣告費用的行為。對此,法律專家認為,此訴訟不太可能成功,原因是證明這些公司進行聯合抵制具有挑戰性,而且此類行為可能受到美國憲法第1修正案的保護。
搜索功能遭判「非法壟斷」 Google恐面臨拆分與天價罰款
許多民眾都知道,知名科技巨頭Google是仰賴著搜索引擎功能起家的,但如今這個創始核心功能遭到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裁定屬於「非法壟斷」,明顯違反美國的反壟斷法。屆時,Google有可能因此面臨到拆分與天價罰款的命運,而目前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已經揚言絕對會上訴到底。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法官梅塔(Amit Mehta)在其意見書中表示,Google通過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打造了非法壟斷的搜尋引擎功能,甚至因此成為世界默認的搜索引擎。梅塔法官明確表示「Google是壟斷者,並且一直以壟斷者的身份行事,以便維持其壟斷地位。」在裁決中,特別提到了Google在Android和蘋果設備上的「獨家搜索」安排,法院認為認為這些安排過於鞏固Google的反競爭行為和市場主導地位。法院也發現,Google控制著約90%的搜索市場和95%的智慧型手機搜索市場。但值得一提的是,法院並未認定Google Adsense存在壟斷行為。在這項判決出爐後,美國司法部長加蘭(Merrick Garland)表示,這是「美國人民的歷史性勝利」,強調沒有任何公司能凌駕於法律之上。白宮新聞秘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也抱持著共同想法,更認為美國人民應該擁有一個自由、公平和開放競爭的網際網路。至於這項判決,會影響到Google什麼事情呢?范德比爾特大學法學教授阿倫斯沃思(Rebecca Allensworth)指出,法院可能會強制Google實施新政策,讓用戶可以理解到還有其他可用的搜尋引擎。美國反壟斷官員甚至認為,Google未來有可能因此面臨到拆分的命運,後續甚至還有天價罰款等著Google。進步政策研究所競爭政策副總裁兼主任莫斯(Diana Moss)甚至拿過去AT&T電話壟斷、標準石油公司的拆分等知名司法事件來比擬這次的案件。而目前也有消息指出,Google母公司Alphabet計劃對這一裁決提出上訴。Alphabet全球事務總裁沃克(Kent Walker)強調,Google提供的搜尋引擎是最好的搜尋服務,同時也對法院的判決提出質疑。但即便如此,Google敗訴的消息,還是讓其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在5日下跌了4.5%。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判決有可能還涉及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微軟CEO納德拉在審判中提出警告,表示Google的搜索壟斷可能使其在AI領域獲得不可撼動的優勢。Emarketer高級分析師沃爾夫(Evelyn Mitchell-Wolf)表示,如果法院取消Google成為許多設備上預設搜索引擎的協議的話,這可能會在極其關鍵的時刻傷害Google公司的核心,特別是在面對如OpenAI的ChatGPT等AI驅動的搜索替代品時。報導中也提到,雖然如今判決結束,但要等到正式執行,還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完全執行,畢竟Alphabet已經揚言準備會上訴到底,推估有可能會因此纏訟數年。
快訊/法反壟斷監管機構證實正對輝達進行調查 如成立將罰全球年營業額10%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在AI浪潮下股價狂飆,顯示卡也是供不應求。日前傳出法國反壟斷監管機關將對輝達的提出反壟斷指控。7月15日,法國官方首度證實目前已經在對輝達進行調查中。據《路透社》報導,法國反壟斷監管機構15日證實,正在對輝達展開調查,釐清是否有涉嫌反競爭的行為。法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的總裁伯努瓦 (Benoit Coeure) 表示,如果調查取得成果,輝達將面臨指控。《路透社》報導指出,其實早在2023年9月,法國當局就進行了一次圖像晶片的突襲檢查,但當中的主要檢查對象就是輝達。報導中也提到,法國監管機構在6月28日發布一份生成式AI競爭的報告,報告當中表達對晶片供應商可能濫用市場地位的擔憂。如果此次法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輝達真的違反法國反壟斷規定,輝達將會面臨全球年營業額10%的天價罰款。
蘋果做出讓步! 批准Epic Games在歐洲市場推出應用app
蘋果公司(Apple)上週五(5日)表示,已批准電子遊戲公司Epic Games的遊戲市場應用程式在歐洲的iPhone和iPad上使用。此前,《要塞英雄》(Fortnite)的製作方Epic Games與這家科技巨頭的矛盾升級,指責蘋果阻礙其在上述設備上建立遊戲商店的努力。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上個月針對蘋果為驗證側載app和第三方app商城之舉而採取的檢查和審查程序的調查,但拒絕置評。應用開發者和反壟斷監管機構批評蘋果對iOS應用生態系統的嚴格控制。蘋果則回應稱,此次糾紛涉及Epic Sweden AB Marketplace,與已經獲批的Epic Games Fortnite應用程式無關。在蘋果宣佈這一消息之前,Epic表示,iPhone製造商已兩次拒絕該公司提交的文件,原因是這些文件中某些按鈕和標籤的設計與蘋果App Store中使用的設計相似。Epic在社群媒體X上連番發文表示,「公司使用『安裝』和『應用程式內購買』這樣的命名,是比照多個平台上各種熱門app的命名慣例,並且遵循iOS app中按鈕的標準慣例」。並強調,蘋果駁回的決定是「具有阻礙性的」,並且違反歐盟數位市場法案(DMA),因此已向歐盟委員會回報。自2020年遊戲公司Epic指控蘋果在其iPhone操作系統設備上對應用內支付收取高達30%的佣金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規以來,Epic和蘋果一直在打官司。
Google欲減少對蘋果依賴? 外媒:以應對反壟斷訴訟風險
面對法院可能裁定美國搜尋引擎龍頭谷歌(Google)停止支付費用,以成為iPhone默認搜索引擎的風險,谷歌正積極嘗試減少對蘋果的依賴。據此前美國司法部起訴谷歌反壟斷案的報導,如果法院判定司法部勝訴,蘋果公司每年可能損失200億美元。然而,一份新的報告則集中討論了這一裁決對谷歌的潛在影響,以及該公司為應對此所採取的措施。據外媒報導,谷歌通過iPhone Safari瀏覽器搜尋獲得的廣告收入中,有36%被蘋果抽成。剩下的64%是谷歌從iPhone上的Safari瀏覽器中獲得了約560億美元的收入,約佔其全部搜尋收入的四分之一。實際上,在司法部提起訴訟指控谷歌在iPhone交易中的反壟斷行為之前,谷歌就已經在努力減少通過Safari進行的搜尋次數。該公司推出了自己的谷歌Chrome瀏覽器,並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嘗試讓iPhone用戶改用Chrome瀏覽器。為此,谷歌大力推廣其瀏覽器,並不斷推出新功能。最近,這些功能包括將谷歌Gemini人工智慧技術整合到瀏覽器中。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和TikTok風格影片等措施的實施,谷歌試圖進一步說服用戶使用其應用程式,這使得該公司獲得用戶的需求變得更加緊迫。據悉,谷歌內部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有一半的搜尋通過其應用程式完成。消息人士還透露,自2023年中期以來,搜尋量的增長已經停滯。減少對蘋果的依賴也會降低法院要求終止協議的可能性,同時,這也會使谷歌在下次與蘋果談判時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此外有消息稱,谷歌已經在與蘋果公司談判,為iPhone提供谷歌Gemini的授權。
AI教父歐洲遇麻煩 法國將對輝達提「反壟斷控訴」
由於在AI領域鋒頭太健,法國有關單位認為輝達(Nvidia)涉嫌反競爭行為,法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即將對輝達提出反壟斷指控。這也使法國成為首個對輝達採取反壟斷控訴的國家。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其實早在2023年9月,法國當局就進行了一次圖像晶片的突襲檢查,但當中的主要檢查對象就是輝達。目前有消息人士表示,法國當局明確正在調查輝達,有關當局的指控聲明將於近期發布。在2023年一份官方文件中也顯示,目前除了法國外,歐盟、中國等國家的監管機構,已經向輝達要求提供其圖像晶片的相關資訊。而雖然目前傳出法國要對輝達提出反壟斷控訴,但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委員會似乎無意擴大這起事件。報導中也提到,法國監管機構在6月28日發布一份生成式AI競爭的報告,報告當中表達對晶片供應商可能濫用市場地位的擔憂。報告中也直接指出,由於輝達CUDA晶片的開發軟件是唯一一個完全與加速計算必要的GPU兼容的系統,所以目前整體行業對其有著重度依賴。報告中也提到,輝達近期曾有與AI雲服務供應商,像是CoreWeave投資案表示不安。如屆時法國對輝達提出的反壟斷控訴成立,除非輝達與有關單位協商、讓步,否則輝達將面臨最高達全球年營業額10%的罰款。除此之外,由於聯邦貿易委員會也分配大公司審查的關係,目前美國司法部也正帶頭調查輝達。報導中認為,美國司法部的行為代表著,在這生成式AI快速發展普及的時代,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都在加強對其相關企業的監管力度,以此來確保整體市場的公平性與健康性。
微軟130億美元投資OpenAI交易 外媒:將面臨歐盟反壟斷審查
據外媒報導,微軟向生成式人工智慧(AI)公司OpenAI投資130億美元的交易,將受到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的進一步審查。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準備就OpenAI獨家使用微軟雲技術一事展開調查。報導中提及,歐盟反壟斷專員Margrethe Vestager宣佈,將更多地詢問微軟的競爭對手和客戶,以了解這家美國公司與OpenAI簽訂的排他性條款,以及這些條款是否可能對競爭產生負面影響。根據微軟與OpenAI的協議條款,微軟的Azure是OpenAI的獨家雲端提供商。消息人士透露,歐盟監管機構希望對此進行更多調查。今年早些時候有報導稱,兩家公司之間的交易將避免歐盟的正式調查;微軟在交易中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以獲得OpenAI的技術。本月早些時候,OpenAI與甲骨文簽署了一項協議,將使用甲骨文的雲端基礎設施,並擴展微軟Azure人工智慧平台。OpenAI和微軟之間的協議受到了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監管機構的審查。另外,歐盟委員會本週早些時候指控微軟違反了歐盟的反壟斷規定,將Teams視頻會議應用與其他商業軟體捆綁在一起。違反反壟斷法的罰款最高可達公司全球收入的10%。
找不到工作!陸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市場嚴峻 僅47%收到錄取通知
受到科技、房地產、補教等行業減少徵才影響,大陸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市場,截至4月中旬,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收到工作錄取通知。大陸人力資源公司智聯招聘稍早發表報告顯示,僅47.8%的應屆畢業生收到錄取通知,較2023年同期下降2.6個百分點。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收到工作錄取通知的大陸應屆畢業生比例一直維持在75%左右。但是到了2022年春季,由於大陸政府為了防疫而封鎖上海,該比例跌破50%。另一方面,隨著大陸政府分別以反壟斷、防範市場泡沫等理由,加強監管科技、房地產、補教等行業,造成這些屬於應屆畢業生主要就業去處的行業獲利惡化,相關企業因此減少徵才人數。此外,汽車業也在裁員,分別與德國福斯汽車和美國通用汽車共組合資企業的上汽集團,於2019年至2023年間裁員約9,000人。智聯招聘稍早發表「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簡稱報告)指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職計畫的應屆畢業生中,47.8%已收到工作錄取通知,與2023年同期的50.4%相比略有下降,但與2022年的46.7%相比提升。整體來看,近幾年的錄取通知獲得率維持在50%左右的穩定水準。
歐盟DMA首位開鍘對象 蘋果恐面臨年營收10%天價罰款
歐盟對社群媒體臉書母公司Meta以及美國蘋果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將在8月前提出初步調查報告。消息人士透露,雖為遵守歐盟前不久剛生效的數位市場法(DMA),蘋果已經做出一系列改變,但仍因涉嫌反市場競爭行為,沒能逃過歐盟指控的命運,恐面臨高達其全球年平均營收 10% 的罰款,成為歐盟第一個開鍘對象。據《路透》14日引述3名知情人士說法,歐盟執委會3月根據數位市場法,要求科技巨頭公司,給予較小規模對手競爭空間,並且讓用戶易於在彼此競爭的社群媒體平台、網路瀏覽器,和應用程式商店等線上服務之間轉換。並對蘋果、Meta,以及Google 公司展開調查。消息人士表示,歐盟主管機關將在8月夏季休假前,發布類似反壟斷指控的初步調查結果,首先針對蘋果,之後是Meta公司。蘋果被指控在其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設限,阻礙應用程式開發商引導用戶到蘋果以外的第三方平台下載App,以及針對在蘋果系統使用第三方瀏覽器的選擇。至於Meta公司則是聚焦臉書、Instagram上的付費換取無廣告的訂閱服務。蘋果先前已開放 iPhone 用戶自第三方應用程式商店側載 app,也可使用在非 WebKit 引擎上運行的第三方瀏覽器。DMA 還允許開發者為消費者提供應用程式內支付選項,繞過蘋果的應用程式內支付平台。這麼做也意味著蘋果無法收到最高可達 30% 的應用程式商店抽成。知情人士表示,遭指控公司可以提出補救措施,處理調查結果的疑慮。若經歐盟調查確認,蘋果公司未能履行「允許 app 開發者引導用戶前往 App Store 外的優惠,同時不收取額外費用」的義務。如果蘋果被裁定違反 DMA 規定,將面臨高達其全球年平均營收 10% 的罰款。蘋果2023 財年營收為 3830 億美元,代表它可能面臨 383 億美元的巨額罰款。根據上週五(14日)最新消息,歐盟委員會接下來幾周可能正式宣布對蘋果提出指控,但當前僅釋初期調查,因此蘋果可能仍有一些時間對 iOS 進行必要的更改,以找到令歐盟委員會滿意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