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皮蘋果
」「炎」來是這樣! 醫揭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照護細節
為推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認知,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攜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日前於台北市長官邸辦理了《「炎」來是這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活動,病友及家屬們齊聚一堂,一起瞭解「發炎」在IBD當中的角色。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統稱,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楊式光理事長表示,許多病友們都與IBD相伴一生,大家積極治療的心情令人動容。本次舉辦病友會活動,除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及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煒晟分享疾病衛教,也因應疫情解封國境開放,安排疾病控制優良的病友分享IBD出國旅遊的注意事項,並規劃軟性課程,教導病友們探索自己的腸胃道張力,更有長達40分鐘的Q&A環節,讓病友們能將疾病照護大小事,諮詢現場專家,達成更好的疾病控制。免疫系統自己打自己 適當用藥有機會免開刀李柏賢醫師指出,腸道發炎性疾病是免疫系統自己攻打自己,而戰場就在腸胃道,造成發炎、潰瘍,以拉肚子、血便、肚痛的方式表現出來。若疾病控制不佳,免疫系統恐會攻擊腸道外部位,導致關節炎、皮膚病灶、心血管阻塞等問題。醫病溝通決策在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傳統藥物外,IBD目前也有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等治療武器。「統計資料發現,生物製劑的使用不只改變治療模式,更看到許多病人因此無需開刀。」李柏賢醫師補充,除生物製劑外,目前亦有健保有條件給付的小分子藥物,病友無需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注射治療,讓IBD也能達成「返家治療」的治療模式。IBD害怕大腸鏡檢查? 醫暴:有重要意義李柏賢醫師表示,IBD的治療目標為內視鏡黏膜癒合。當黏膜癒合,病人需要手術治療、反覆住院的機率會隨之下降,未來其他併發症及癌症風險也隨之降低。腸道反覆發炎與修復,若修復出錯就可能變成大腸癌,因此確認黏膜狀況相當重要,呼籲病友不要害怕大腸鏡檢查。「糞便鈣衛蛋白」是IBD的重要指標,李醫師進一步表示,當數值大於300,就能預測在未來一個月內會急性發作,因此若發現糞便鈣衛蛋白數值飆高時,建議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留意FODMAP 避免腹部脹痛問題林煒晟醫師分享,日常飲食中,病友們應有FODMAP的基本概念:意即可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及多元醇,若屬於高FODMAP食物,則食物分子小、滲透壓高、腸道不好吸收,水分容易跑到腸道,創造細菌發酵的環境,造成病人易腹脹、腹痛。林煒晟醫師指出,低FODMAP飲食較適合IBD病友,例如:胡蘿蔔、黃瓜、葡萄、雞肉、蛋、馬鈴薯等。隨着食物吃下肚,也有纖維素的考量。纖維素分爲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幫助減少膽固醇及血糖,並增加腸道好菌種,維持身體健康;而非水溶性纖維有助於排便更順利。許多病友可能遇到腸道狹窄問題,這時水溶性纖維對身體較有幫助,例如去皮蘋果、胡蘿蔔、黑豆等。研究顯示,克隆氏症病友注意纖維攝取,相較未注意者可減少40%的復發機會。林煒晟醫師補充,薑黃素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因其脂溶性特性,建議飯後攝取較佳。研究顯示,IBD維持期若能適度攝取薑黃素,有助於減少疾病復發及發炎問題,但薑黃素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且有服用降血糖藥、抗凝血劑的病友,需留意交互作用的產生。身心有狀況? 醫:IBD發炎有影響「我們常常以爲病人有憂鬱傾向,是因爲長期罹患疾病的結果。」林煒晟醫師指出,研究顯示,IBD患者有4成都會伴隨焦慮、憂鬱的身心問題,其實竟是與發炎時,整體循環較差,發炎物質跑到肝臟、腦部而造成的影響,因此可以推測,好好控制IBD,對身心狀況改善也有幫助。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王鴻源理事長表示,IBD有病情上下起伏的特性,病友常需要調整藥物,能與醫師緊密保持醫病溝通是最重要的。目前趨勢是跨科團隊照護,包含腸胃科、營養師、護理師、心理師等,協助病友及家屬更完善照護疾病,本次活動相當樂見病友們彼此交流,期待未來在多方資源投入下,能將病友IBD控制做到最好。
月經來狂拉肚子好崩潰 營養師建議:2種食物有利於止瀉
女生們每個月都要經歷生理期經痛的時期,如果又「狂拉肚子」想必會十分崩潰。營養師黃曉彤分析月經來會一直有屎意的2大原因,主要是與前列腺素及黃體素濃度有關,攝取富含果膠及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就能有利改善傾瀉症狀。營養師黃曉彤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生理期除了排便次數增加,糞便也會變得又稀又軟,但生理期一旦結束,腹瀉的症狀就會有所好轉,主要原因可分為2點:1.月經來時,子宮會分泌「前列腺素」,刺激子宮收縮(若過度就會造成經痛),幫助排出經血;而同樣位於骨盆腔內的腸道也會受前列腺素所影響,使平滑肌收縮,加速腸道蠕動,進而導致腹瀉的情況。2.排卵後,體內的黃體素濃度逐漸上升,使子宮內膜增厚且抑制平滑肌收縮,以利受精卵著床;同時也會影響腸道蠕動變慢,這個時候反而會出現輕微便秘的現象。而當月經一來,黃體素濃度下降,腸道蠕動自然也會變得活躍。月經來拉肚子,營養師建議可吃香蕉或去皮蘋果,都有助於改善輕微腹瀉症狀。(圖/iStock)黃曉彤建議,如果女生來月經會拉肚子,想改善這樣的情況,可以吃一些富含果膠及其他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像是香蕉、去皮蘋果就是不錯的選擇。具有保水能力,能幫助糞便成形,有利於改善輕瀉的症狀。但若腹瀉的次數太多,也要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台北博仁醫院海扶刀治療中心總監鄭丞傑也指出,生理期腹瀉有一部分為病理現象:「子宮內膜異位」。就醫前,除了可自行與過去5到10年間的生理期排便次數、軟硬度辨別,是否罹患子宮內膜異位以外,還可透過以下3點評斷:1.經痛經痛是否比過去5到10年間更痛,且痛的天數是否增長,若有就是不對勁。2.性交疼痛性交疼痛也是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見症狀之一,由於子宮內膜異位至骨盆腔底部子宮直腸凹陷處,這會造成性交時疼痛,原因在於陰道深處的撞擊疼痛。若發現最近的性交出現異於往常的疼痛感,也可以推測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所導致。3.沒避孕卻也沒懷孕根據統計,不孕症婦女中有3分之1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若女性發現一整年沒有避孕,卻也難以懷孕,就得做不孕症的檢查。鄭丞傑指出,其實子宮內膜異位症本身是良性疾病,但治療後復發機率很高,最天然的預防復發方法就是「懷孕」,還有0.7%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患,日後會罹患卵巢癌,因此子宮內膜異位不可大意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