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汙名化
」 去汙名化痲瘋病全台年僅十例 醫籲:應去汙名化!
漢生病(痲瘋病)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麻風分枝桿菌自有歷史以來就與人類共生共存,由於細菌基因有缺陷,只能在細胞內生長繁殖,尤其喜歡寄生在神經髓鞘細胞許旺氏細胞(Schwann cell)及巨噬細胞(Macrophages),善於閃避免疫系統,全世界90%的人類對其有自然免疫力,只有少數人會進入感染狀態。「漢生病」大多可以免疫力對抗 台灣年僅十例樂生療養院漢生防治科主任葉倩妤解釋,發病者部分可依靠自身免疫力對抗成功,部分患者則持續有症狀,依時程及個人免疫狀態會發展成各型別典型症狀。初期漢生病患者會有不痛不癢脫色斑疹或環形紅斑,中期則會有區域性至全身斑塊或丘疹合併有神經損傷,晚期則出現不可逆的後遺症,如顏面神經痲痹、兔眼、塌鼻、爪形手、馬蹄足及慢性潰瘍,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而全世界每年仍有12萬餘人確診,所幸目前已有抗生素治療,臺灣目前已非盛行國家,每年新發生病例約為10例左右。重要「癩反應」 發現漢生病的契機歷經新冠肺炎,大家應該已經體會到個人免疫力對疾病的反應差異很大,漢生病也因個人免疫力的多變而造成不同的發展,其中癩反應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是發現漢生病的契機,也是損傷神經的重要關鍵,若未即時治療,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早期治療不留後遺症 消除恐懼及歧視葉倩妤表示,目前漢生病已有標準的多重藥物治療,早期治療不留後遺症,每年1 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是世界防治漢生病日(World Leprosy Day),讓我們一起重新檢視漢生病,消除人們對於漢生病的恐懼及歧視。
宜蘭女國中生遭霸凌墜樓亡 家長要求真相控此案無究責
宜蘭縣某國中女學生「安安」(化名)2020年11月間墜樓身亡,在宜蘭縣議會單位質詢中引起議員重視,「安安」的家長也出面指控,「安安」離世前被導師貼上歧視標籤,縣府教育處包庇吃案,讓這起霸凌事件經過2年半,還是一樁無真相、無究責的霸凌懸案,對此教育處表示,已給予該校校長申誡1次、導師考績乙等,縣府會持續關心此案,並避免憾事再次發生。「安安」家長表示,2020年5月女兒因為失眠等問題,主動要看身心科,卻因此被班導貼上歧視標籤、視為麻煩製造者;同年11月「安安」墜樓身亡,嚴重的校安失職,讓家長無端失去孩子,還要遭受學校及教育處諸多抹黑與不友善的對待。「安安」家長指控,女兒過世前在校受傷,但有2次學校未告知家長;班導霸凌「安安」,在女兒過世後還形塑成惡劣的學生,學校串證串供滅證,教育處吃案包庇、知法玩法,一個女學生的枉死,鐵證如山的諸多疏失,縣府壓案消音,教育部甩鍋不理。「安安」家長表示,從安安事件中看到師長霸凌、輔導知能差、未落實點名機制、未啟動三級高關懷學生防護網、荒唐的校安疏失,學生的教育安全及兒少保護,在安安事件上蕩然無存;這是失敗教育體系下的祭品,還給「安安」該有的公道與去汙名化。縣府表示,對此事件深表遺憾,該墜樓事件後縣府就給予校長申誡1次處分,導師考績乙等,要求學校就該校安事件檢討策進;教育處與縣府皆已完成相關行政調查,也要求學校改善點名及巡查制度,加強生命教育宣導、請輔導專責人員進駐等。縣府表示,有關家長提出導師未落實通報,教育處經確認屬實,今年3月30日核予導師申誡1次處分,教育處事後多次行文請縣府所屬學校,應積極落實通報及校園安全檢核及防護機制;家長提告過失致死及民事賠償部分,因已進入司法程序,縣府靜待司法調查結果。★《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專線:1925(依舊愛我)、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勇於求助,遠離網路霸凌!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02-33931885、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 1953。
台灣青少年每7人就有1人憂鬱! 研究揭「這關鍵」可提高求助意願
新冠肺炎疫情前,經董氏基金會調查,台灣青少年平均每7人就有一人達到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的程度,但多數青少年沒有接受治療。根據2022年2月《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與憂鬱治療相關宣導倡議短片,有助於青少年減少憂鬱症的汙名感(stigma),提升其尋求專業協助治療的意願。透過同理心態 提高治療意願該研究招募1,183名年齡介於14-18歲的青少年,隨機將他們編入介入組與對照組,請他們觀看短片,每部約100秒。結果發現,介入組在憂鬱汙名感量表(Depression Stigma Scale),相較對照組的污名感顯著降低;而根據一般求助問卷(General Help-Seeking Questionnaire)的測量結果發現,介入組尋求治療的意願也顯著增加。研究也顯示,短片中的主角和參與青少年的種族(無關性別)是否一致也影響結果。與片中主角相同種族的青少年,其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減少更多,且尋求治療的意願更高。憂鬱症去汙名化 提升專業求助資源陳質采醫師建議,臨床工作者、家人可先了解和聆聽青少年對憂鬱症的觀點和想法,他們可能連憂鬱是可以處遇治療的想法都沒有,或是有錯誤認知,覺得罹患憂鬱症就完蛋了。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憂鬱症,降低因不了解產生的害怕,以及減少他們對憂鬱症的污名感,有助於提升求助意願。老師、家長認知態度需更精進 建立正確面對疾病觀念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老師和家長與青少年的相處最密切,實務上學校老師發現學生有憂鬱情緒,在和家長溝通時常因不了解而被拒絕,建議老師和家長的認知態度需要更精進,學習同理憂鬱青少年,家長的反應容易成為憂鬱症是否被標籤化的關鍵,可針對家長提供相關的講座、課程或影片,幫助其建立正確面對憂鬱症的態度。
女作家罹「多重精神疾病」被嘲笑辱罵 哽咽吐絕望心聲:有很多誤解
一般人對精神疾病存在許多刻板印象和誤解,因此作家洪子如(April Hung)正積極推動精神疾病去污名化,近日也在節目上分享心路歷程,希望可以幫助外界更加理解精神疾病。April在《新聞挖挖哇》分享,自己患有憂鬱症、躁鬱症和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她發現自己躁鬱症發作狂躁3個月,做出很多沒辦法控制的事,例如不斷直播狂罵痛恨世界的言論,或是每秒發文,嚇走很多情人、朋友、同事和客戶,這些事情在她的腦海中都是沒有記憶的,但是她清醒後要面對這些事,卻是很陌生的殘局,因此希望身旁的人理解,只能幫自己貼上精神疾病患者的標籤,親自打造一個可以談論病的空間,才會活得比較自在。April坦言,她本來的性格不是這樣,但是躁症發作的時候,會變得很狂妄自大,覺得很不可一世,認為所有人都不如她,這其實是生病的反應,而她之所以推動精神疾病去汙名化,是因為世界上對精神疾病患者有很多誤解,主要分成3種。April認為外界對精神疾病有3種誤解。(圖/翻攝自新聞挖挖哇!YouTube)第1個是對精神病患有標準的模樣和想像,好像病人一定要是什麼樣的形象,大家才覺得生病了。在躁症發作的時候,April的世界不斷地重建和崩塌,個性變得自大狂妄,下一秒又變得楚楚可憐求人原諒,因為如此反覆被很多網友嘲笑辱罵,「我才發現,很多人以為痛苦只有一種姿態跟樣貌」,只能將過程用文字記錄,再去回憶拼湊生病的過程,過去她曾把個人粉專名稱改為「我就是極品」,現在看來是很痛苦的,「因為我覺得我是很糟糕的」。第2種誤解是藥物,很多人覺得吃藥不好,但她個人支持藥物控制,「精神疾病就是大腦疾病,是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異常,需要靠藥物調整腦袋中的血液濃度」,精神科藥物就是慢性藥物,只要尋求專業的醫生開藥,依照劑量服用,對身體負擔不大,和保健食品是相同的概念,是補充身體缺少的元素,「我希望大家對精神疾病藥物,可以像是保養品那樣寬心,正視情緒問題和身體。問題,其實是一樣的」第3種則是負面情緒汙名化,「負面情緒」這個詞對她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汙名化,認為不論是開心快樂,或者是悲傷痛苦,都一樣是情緒,「為什麼在哭的時候,大家要遞給你衛生紙,總是叫你不要哭?」她覺得這樣的情形很奇怪,因為哭也是一種情緒釋放,「我覺得哭跟笑一樣,發出聲音都是正常的」,這個世界卻要我們去收這個情緒,反而讓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感到孤單。April成立可以談論病的空間。(圖/翻攝自新聞挖挖哇!YouTube)April自生病以來,發現身邊也有很多和她情況類似的人,精神疾病需要不斷溝通和理解,讓人家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才可以更寬心地面對,因為嚴重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痛苦的事情還是存在,不會因為不談論就不存在,她希望可以創造一個談論病的空間,讓大家不斷討論,讓嚴重的事情講起來,很久以後或許就變得不嚴重了。
2022勞動金像獎得獎名單 首獎《海與岸》直擊酒店公關真實生活
北市勞動局主辦的「2022勞動金像獎影片徵選競賽」27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頒獎典禮,不分類首獎由趙若彤執導的《海與岸》獲得,並拿下獎金35萬元。該片記錄三位酒店工作者及經紀人的真實生活面貌,及他們爭取平等工作權、投身職業去汙名化倡議、到組織工會及與社會對話的過程。勞動局局長高寶華於頒獎時表示,《海與岸》導演趙若彤連續兩年參加勞動金像獎徵件都入圍且得獎,無論是探討教師的勞動權益,或特殊娛樂業從業者的勞動處境,觀點深入且鞭辟入裡,尤其《海與岸》題材破格新穎,挑戰了社會的即定印象,獲得由學者紀文章、工會代表鄭雅慧及導演曾文珍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認可、肯定其紀錄視角。導演趙若彤執導《海與岸》獲得勞動金像獎不分類首獎,抱走最大獎 35萬元。(圖/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提供)本屆勞動金像獎總獎金為75萬元,除不分類首獎外,長片組第1名由伍心瑜執導的《臨演人生》獲得,本片描述外表光鮮亮麗的影視娛樂幕前工作者,成名前須面對低薪、長工時及未知的工作機會;長片組第2名為黃麗如、鄭治明執導《臺灣紳士》,描述菲律賓移工在臺打拼之餘,也不忘推廣選美文化,展現回歸本我、勇敢做自己的各種生活面貌;長片組第3名是鍾庸執導《阿義》,以外送員這樣非典型勞動工作者為主角,在勞資關係模糊環境下該如何爭取自我權益。3部影片分別獲得10萬、7萬及3萬元獎金。導演伍心瑜《臨演人生》 拿下勞動金像獎長片組第一名。(圖/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提供)而短片組第1名為蔡佳璇執導的《有時mama,有時mimi》,記錄一群離鄉背井的移工媽媽及無國籍孩子的故事;短片組第2名《司機on the road公車》由張偉翰執導,透過公車司機的視角,呈現運輸勞動業的辛勞;短片組第3名為陳文枋執導《阿母ㄟ柑仔店與它的關係企業》,描寫早年女性勞動者的堅韌及為母則強的一面,如何讓家庭溫飽、讓生活得以延續,在夾縫中希望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3部影片也分別獲得10萬、7萬及3萬獎金。
「看診被拒」已成就醫日常 6成HIV感染者權益受損
「牙痛到不行,去到診所卻被醫師用一袋止痛藥打發」、「不管多早到候診室,都是最後一個接受檢查」、「看診前要先等診療椅被包膜才可以坐上去」、「明明診所就在住家附近,總要千里迢迢去到生活圈外的地方就診」,這些看似不可思議、不合常理的就診經驗,卻是HIV感染者的日常!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調查發現,超過6成感染者,曾於就醫時因感染者身分受到權益侵害;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露德協會的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也發現,每4名HIV感染者就有一人曾因身份被拒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隨著藥物的進步、疾病知識普及,社會對於HIV感染者也應更加友善。」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分享:「醫療環境對HIV感染者的不友善,主要來自於不理解而造成的恐懼;友善醫療環境需要醫病雙方一起努力打造。」為表揚致力「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的第一線健康照護者,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IAS)發起、吉立亞醫藥(Gilead)支持的「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今年首次納入亞太區案件申請,台灣共有4組優秀的HIV健康照顧者入選躍上國際,特於今(3)日舉辦頒獎典禮,期望藉由他們成功經驗鼓勵更多人加入HIV友善醫療照護的行列,使HIV感染者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由臺灣感染誌協會、台灣關愛基金會、台灣新滋識同盟與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共同協辦。他們長期關注感染者的醫療與生活處境、幫助大眾認識HIV並為愛滋平權發聲;臺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陳威圻表示,雖然現在感染者就診時,不太會被直接拒診,但軟性勸退的案例仍層出不窮,例如「這個狀況我們無法處理,請你去大醫院就診…」。獲獎者之一的馬偕醫院個管師Ivy也指出,醫事機構常因各種原因婉拒HIV感染者就診,導致感染者更加為自己貼上負面標籤,自我汙名化情形也越來越嚴重。甚至臨床上也觀察到,HIV感染者經常「捨近求遠」求診的特殊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擔心若在居家附近醫事機構就醫遭遇有色眼光時,又被熟人看見會更顯得尷尬不堪。過去經常站出來呼籲感染者應積極就醫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經過多年來的努力,HIV感染者經穩定治療便可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與常人無異,社會也應對於他們更加友善。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名列亞洲第一;早已達到3個90的防治目標,很開心這次看到台灣醫療團隊故事在活動中勝出,期待醫病關係更多相互理解,下一步邁向『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愛滋防治三零願景。」積極倡議多元共融與社會平權的吉立亞醫藥總經理彭國書表示:「很高興這個活動讓台灣的團隊躍上國際舞台,我們很榮幸能夠與政府、專家學者、社群團體一同努力,期盼透過這個活動拋磚引玉,促進更友善的醫療環境,讓台灣更加邁進終結愛滋的終點。」在跟HIV抗戰的長期旅程中,醫療人員的協助與陪伴是HIV感染者很重要的支持力量,作為此次活動評審之一的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提到:「台灣在多年前就建立起良好的個管師制度,他們不僅身為專業醫療人員,更是關鍵『領航員』;從感染者確診開始一路陪伴,到就診、追蹤,甚至一起面對家庭與工作等各方面的難題。在這次評選過程中,評審們都被感染者與醫療照護者間的深厚情感感動。」陳威圻秘書長分享:「在這次提名收件活動中,共收到了23件HIV感染者提名他們照護者的參選申請。我們同時也看見感染者受到友善的醫療服務後,從被幫助的對象轉換成為幫助別人的角色,讓友善的對待形成影響力更大的正向循環,很是感動。」打造友善的醫療環境需要醫病雙方一起努力,在長期社會給予HIV的負面標籤的陰影下,感染者都很努力練習走出HIV的櫃子,但每一次的坦承也要克服許多緊張與擔憂,還要承擔被拒絕的風險。得獎者之一,平時協助許多感染者處理醫療侵權問題的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社工張正學表示:「我們一直鼓勵感染者在遇到不舒服的狀況時要提出來,讓醫護團隊有機會可以了解他們的想法,但同時也需要醫療體系願意針對感染者的反饋進行討論,互相對話、建立信任才有機會逐漸修正讓就醫環境越趨友善。」洪健清理事長建議:「不友善對待來自於不理解而造成的恐懼,透過教育可以讓我們的醫療環境更加友善;讓醫療工作者了解到感染者經過穩定藥物治療,病毒量測不到即不具有傳染力,不需要擔心在提供醫療服務時受到感染。另一方面也要向下扎根,讓醫學生們將HIV看作是一個平常的疾病,未來當他們踏入職場時就可以平等對待每個病人。期許在未來無論何種疾病,都可受到平等且溫暖的醫療對待。」「我與我的健康照護者」活動始於 2016 年,是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AS)所發起,是 IAS「不遺漏任何人」 (Nobody Left Behind) 行動的一環,期待透過本活動能促進愛滋零歧視與去汙名化的最佳醫療服務。活動表揚為愛滋感染者提供零歧視與去汙名化之醫療服務,並改善愛滋醫療困境的醫生、護理師、診所員工、 藥師和其他第一線的健康照護者,也希望透這些優良的健康照護人員所分享的個人經驗和故事,讓更多健康照護者開始嘗試「做對的事」。今年活動首次納入台灣與香港提名並有獲獎。台灣第二屆提名活動也即將展開,期待未來我們能看見更多感染者與照護者間感人故事。
艾成墜樓亡/憂鬱症急遽「年輕化」 未接受治療原因曝
藝人艾成昨天(17日)於租屋處墜樓身亡,據了解,深受憂鬱症困擾的他,近期因餐廳副業受疫情影響有症狀加重的趨勢。而根據研究指出,近年來焦慮和憂鬱在美國和全球的發生率都有急遽上升的現象,特別在年輕族群中更是,且多數罹患憂鬱症的年輕人卻沒有接受治療。一篇2022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JAMA Network)的研究顯示,費用問題、不知道向何處求助、與害怕承諾是罹患憂鬱症的兒童青少年和年輕成人不尋求心理健康照顧的主要原因。精神醫療治療 健保治療費給付低臺大醫院兒童精神科醫師丘彥南表示,上述研究結果與台灣的研究和臨床現象所見相同,在台灣,全民健保雖然可降低就醫負擔,但健保治療費在精神醫療治療項目的給付相對較低,導致精神醫療資源相對地發展不足,加上社會文化對精神疾患的負面標記仍強烈,建議可加強社群對精神疾患的去汙名化、系統性地改善健保對精神醫療資源分配。設計減輕就醫負擔 增醫療資源可近性丘彥南醫師指出,尤其初入社會的年輕成人,平均收入較低、休假較少,可思考如何為經濟能力相對弱勢者設計減輕就醫負擔的補助方案;另外兒童青少年是經濟依賴人口,身心仍在成長中,自覺與求助的經驗與能力不足,因此特別需要關懷,建議可朝著促進社區環境的友善關懷、增加心理諮商及精神醫療就醫資源的可近性及有效性來努力,有助於提升憂鬱症年輕族群的就診率。校園心理健康資源使用率低 心情頻道聊天室即時求助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6月於《自殺防治學》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校園心理健康資源使用率仍偏低,但相較於其他資源,其可近性與信任度是青少年重要的求助管道,學校應多結合心理健康單位提供的資源,有助於正確辨識有情緒困擾的學生,並幫助他們及時求助,如果他們不想向身邊親友分享壓力與情緒,建議可使用董氏基金會的線上諮詢平台「心情頻道聊天室」,由專業人員回應,以及相同困擾的網友一起傾聽,以從經驗分享中獲得同理、支持與建議。
LV首位印度籍品牌大使「Deepika Padukone」妳一定要認識!不但IG坐擁高達6600萬粉絲!更被譽為寶萊塢最美女演員!
作為路易威登首位簽約印度籍品牌大使的Deepika Padukone,或許台灣的時尚迷對她還有點陌生?但其實這位身兼演員、製作人、慈善家及企業家等多重身分的斜槓女星,可是大有來頭喔!Deepika Padukone曾出演過30多部備受好評的劇情片,包含《釋然》、《帕德瑪瓦蒂:愛無所懼》和最新的《Gehraiyaan》,值得一提的是,她更被任命為今年第75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的一員;而2015年,她也創立了「Live Love Laugh Foundation」,該基金會的專案和計畫旨在為精神病去汙名化,同時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重要性的意識;Padukone向來被譽為印度電影圈至今最受喜愛和最成功的女演員之一,在2018年《時代》雜誌更曾將Padukone評選為「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以此表彰她對電影領域和娛樂產業的貢獻。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Deepika Padukone (@deepikapadukone)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Deepika Padukone (@deepikapadukone)這位屢獲殊榮的女演員在與品牌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後,包括現身Nicolas Ghesquière以小說為靈感的2020早秋形象廣告,開啟了她與路易威登旅程中令人熱血沸騰的全新篇章-由Deepika Padukone以及品牌代言人Emma Stone和周冬雨共同精采演繹最新Dauphine手袋形象廣告!由Deepika Padukone、Emma Ston和周冬雨領銜主演的最新Dauphine手袋形象廣告,Ethan James Green掌鏡拍攝。(圖/品牌提供)在簡潔的白色和漸層藍的背景下,Dauphine化身為三位國際知名女星,各自獨立體現充滿女性魅力的特色配件。Deepika Padukone生動演繹手袋自由奔放的天性,完美貫徹Dauphine在手,及時行樂的精神;合作已久的品牌大使,同時也是奧斯卡影后的Emma Stone,向手袋的雋永優雅致敬,展現經典又不失當代氣息的百搭魅力;而作為當代中國電影支柱的周冬雨,期待能帶上精緻幹練又具有力度的手袋,悠遊路易威登的世界。由Deepika Padukone詮釋Dauphine手袋形象廣告。 (圖/品牌提供)由Emma Stone詮釋Dauphine手袋形象廣告。 (圖/品牌提供)由周冬雨詮釋Dauphine手袋形象廣告。 (圖/品牌提供)
美軍機至少11次「險撞UFO」 五角大廈報告約400次目擊記錄
美國眾議院睽違半世紀,舉行不明飛行物(UFO)聽證會,五角大廈官員17日表示,目前有近400份來自軍方人員遭遇不明飛行物體的報告,顯示過去20年似乎有越來越多不明飛行物出現在天空。雖然海軍情報局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這些不明飛行物「源自非陸地」,但該局副局長布雷(Scott Bray)也坦言,美國軍機至少有11次差點與這些不明空中現象(UAP)相撞。根據「abc News」報導,美國海軍情報局副局長布雷(Scott Bray)在聽證會上表示,自2000年代初期以來,有越來越多未經授權和不明的飛行物體報告,出現在軍事控制的訓練場所和其他空域,他透露UAP的報告數量已經增加至約400份,根據去年報告指出,2004至2021年間有144份相比,有顯著的增加。布雷表示,此一現象數量增加歸因於「美軍努力去汙名化通報目標和遭遇行為」,以及科技方面的進步;他也透露,這些現象目前都沒有任何證據,可能暗示「他們來自於非陸地」,但海軍情報局目前對這些不明空中現象的真身做出任何假設。此外,布雷也公布部分影片,顯示美國軍機和這些不明空中現象曾有11次差點相撞,五角大廈也提供其他影片,如一個在夜空中發出陸光的三角形;布雷表示,雖然這個發光的三角形之前有好一段時間無法被解釋,但最終已經被證實是無人機。報導指出,議員卡森(André Carson)於聽證會中警告「不明空中現象是潛在的國安威脅,太久以來,汙名化阻礙了情報分析」;紀錄片製作人柯貝爾(Jeremy Corbell)也稱讚,這場聽證會是對公眾議院的直接回應「公眾渴望了解並找出不明飛行物對人類代表的真相,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故事,最後我們開始在沒有嘲笑和汙名的情況下,對這個話題進行科學的探索」。
萬華阿公店復活了 44家申請核准
終於!台北市年中經歷疫情大爆發,萬華「阿公店」因而背負破口汙名,多達172家業者勒令停業,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16日指出,北市府現已受理82件復業申請,今起有44家經現勘核准的萬華茶室今起復業,營業場所外也會張貼自律公約,與色情畫清界線,至於其他尚未核准者,經複查符合規定後即可復業。蔡炳坤今在臉書發文指出,萬華茶室業(阿公店)因為疫情,北市於5月間公告172家重點列冊輔導的業者停止營業,不過經稅捐單位確認128家有營業課稅後,北市依循「溝通宣導」、「復業輔導」、「稽查督導」3階段積極輔導。蔡炳坤指出,經書審、現勘等逐一檢視後,確認有90家業者有意願復業,目前共受理82件復業申請,經現勘符合公共安全,包括都市計畫、建管及消防等項目,和防疫作為等,現有44家符合規定,今起即可復業,其餘仍有改善項目者,須經複查符合規定後,始可復業。「去汙名化,浴火重生!」蔡炳坤表示,期待業者復業後能依自律公約自我規範管理,市府相關單位也將持續查察落實督導,共同維護完善的營業環境。此外,被核准復業的業者,也將在營業場所外張貼自律公約,與色情畫清界線。
萬華阿公店可望「9月復業」 北市府點頭:專人進場協助
台北市3日開放餐飲業內用,讓曾是疫情熱區的萬華茶室蠢蠢欲動,更傳出北市府有意規畫復業,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證實,會透過溝通宣導、復業輔導及稽查管理3階段,預計8月會先進行書審、現勘,9月則視疫情情況,讓準備完全的業者先行復業。今年5月中旬本土疫情爆發,萬華一夕間成為北市重災區,許多確診案例幾乎都有「阿公店」足跡,北市府也立即公告名為小吃店、清茶館等172家業者停業,復業則由北市府另行公告,在此之後柯市府決議成立專案小組,重整萬華茶室的管理SOP。「萬華重出發,重現萬種風華,阿公店再生,洗淨情色污名!」蔡炳坤指出,專案小組的定調十分明確,未來將透過溝通宣導、復業輔導及稽查管理3階段協助業者。在溝通宣導部分,蔡說有4點很重要,首先是去汙名化,畢竟阿公店在萬華已有一甲子的歷史,期盼找回讓長者聊天的功能,第二則是色情零容忍,第三則是名實相符,商業登記跟實際營業名目間必須相符合,屬於酒吧、酒家等有侍者陪伴的要說清楚,最後是符合防疫規定。蔡表示,預計在2周溝通期後,進入復業輔導階段,並由專人進場協助,包括商業處、都發局及建管處,處理商業登記、土地使用分區與使用執照等,市府單位將一家一家拜訪,只要業者來申請,我們就會輔導並審查資料,接著就會到場現勘。至於最後稽查管理階段,蔡說重點會在公安聯合稽查,並針對3點強化管理,第一是色情行為,首次查獲會處罰鍰20萬以上,第二次則是30萬以上並斷水電,第二是違規陪侍,按照8大條例查獲3次就斷水電,第三是違規使用、使照不符或違建,就罰6至30萬罰鍰,違建就拆除。蔡表示,8月中旬將完成書面審查、現勘,9月再視疫情狀況,若在可控範圍內,會讓準備好的業者先上線,復業時必須配合實名制與室內容留人數規範。業者也提及服務生接種疫苗、使用疫苗護照的需求,未來將透過造冊方式,替尚未施打疫苗的業者接種。蔡說,3日他帶領團隊去和萬華分局跟業者溝通時,他看到這群業者成立自治會,不僅對此事高度配合,還嚴謹地制定公約與防疫作為,這是很好的開始,期待透過大家努力,讓萬華茶室業在這次復業中能與民眾、地方期待相符。由於中央尚未開放8大行業復業,外界好奇茶室是否會搶先在8大前開放?蔡則說,這172家並非每家都在做8大的範圍,有些不是。也強調會配合中央政策,因為開放與否不是個別縣市的問題,市府在做的事與其說是振興,不如說希望讓業者有工作、有錢賺。
【王之道】綠營謬論壓垮台灣
總統選舉決定未來四年的國家方向,本應是公正、理性、展現台灣民主素質的競賽。遺憾的是,民進黨以「大陸威脅論」為競選主軸,拚命操作「芒果乾」與「抹紅」策略。近日,更假造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訪問高雄市長韓國瑜的五項提問,影射韓國瑜立場親中、賣台。這種以偏執形塑對兩岸情勢理盲、對國際現實無知、恐懼逃避大陸崛起的心態,民進黨即使勝選,台灣也將付出繁榮與安全的代價。民進黨執政以來,台海危機擴大、統獨對抗加重、外交情勢嚴峻、行政威權獨斷獨行,國家主權加速流失,令人不禁擔心兩岸對抗會把台灣推上戰爭的火線。民進黨嘴裡喊著中華民國,卻以國安五法阻斷兩岸交流,更在教育文化上植入獨派史觀,民眾憂心民進黨若是再執政下去,中華民國只會被掏空。藉著香港反送中話題,民進黨操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趁機大打反一國兩制牌,稱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談話是強迫台灣接受「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企圖激化兩岸對立。韓國瑜請假從屏東縣出發,再度捲起庶民風潮,民進黨和泛綠媒體對韓國瑜的抹黑、抹紅更加粗暴。莫健訪問韓國瑜,正是對韓國瑜的高度重視,並主動提及韓國瑜的「高雄經驗」,顯見美方對韓市長任內表現的肯定。韓國瑜即使一時之間不能赴美國訪問,和美方之間的溝通不存在任何障礙,也沒有美國不信任的問題,綠媒卻在莫健拜會韓國瑜後,假借莫健的五個提問,硬扣韓國瑜立場親中的紅帽。事實上,我們絕不能因美國總統川普過去一段時間的對中政策,就論斷美中一定走上對抗,而無視於美國長期堅守和大陸的「一法三公報」;當日本、印度、澳洲、紐西蘭都和大陸減少對抗、促進合作時,川普總統也開始修正,偏偏只有泛綠媒體執意渲染偏執的觀點,企圖誤導閱聽者認知。接觸不是投降,韓國瑜為推銷高雄農漁產品拜會香港中聯辦,有藍綠十位市議員隨團監督,民進黨陳菊及賴清德也曾拜會國台辦,以及比中聯辦層級更高的大陸黨政要員,韓國瑜、陳菊、賴清德都是去「接觸」,而不是去「投降」的。根據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專論指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就是一國兩制去汙名化的過程,匯聚各種意見、觀點、思想和逐步達成共識,綠營不應把解決兩岸紛歧的討論,硬扣是大陸要急統、迫統台灣。面對大陸崛起、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潮流,旺中集團提出無色覺醒十大主張,其中第四條「願以開放態度,討論未來兩岸人民能接受的統一步驟與模式」,強調的同樣是共識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台灣在中華民國體制下運作逾七十年,中華民國憲政是公民的共識與保障,統一方案必須經過憲政程序完成,才符合習近平說的「心靈契合」。換言之,大陸統一並不代表中共統治。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中華認同未受動搖,兩岸分治七十年,更證明台灣和大陸不論血緣、歷史、文化都無法切割。若蔡英文連任、民進黨立院席次過半,台灣將走上對抗、孤立的綠色威權專政之路,政經命懸一線;選擇韓國瑜與國民黨,兩岸有機會重啟協商、陸客及兩岸交流可望恢復常態、政經結構有機會重整。明乎此,民眾自會拒絕綠營粗魯、抹紅的恐中言論。
【思覺失調症回歸社會1】每年增加近2千患者 人手不足恐疏漏
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台灣約有15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雖然初發生率始終不變,但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就診率增加,所以每年持續增加1至2000名患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說,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疾病,不是任何人的錯,但台灣社會普遍仍不夠認識這個疾病,「去汙名化」始終是努力目標。除此之外,台灣醫療資源也相當不足,賴德仁說,澳洲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治療採取分級制度,每位個案管理師大約照顧4至6人,但台灣沒有分級制度,竟是1比350人,差距甚大。賴德仁說,患者回歸社會,需要各方資源的協助,包含醫療機構及民間機構的相互配合協助、相關人員的訓練、個案的追蹤輔導、患者的醫療費用、社區照護、支持及復元制度的建立等等才能達成,如此複雜多樣的資源配合,對照衛福部公告的精神健康照護預算,平均1人的精神健康預算僅有22.08元,實在相當不足。林口長庚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就算發病,只要積極控制也不用害怕。「就算發病,只要積極控制也不用害怕。」林口長庚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過去曾有研究顯示,第一次發病到接受治療大約需要2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如果愈頻繁發病、大腦就傷害愈嚴重,若能在5年的黃金治療期內積極治療,思覺失調症患者也能走入人群、正常工作。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
【見鬼人生6】回歸職場不敢洩漏病情 就怕異樣眼光
第二次發病,讓演勇狀況糟透了,幸好醫師給予強大的支持力量,醫師還教他分辨幻聽的方法,「只要聲音是從腦海裡出來的,就是假的。」演勇說這個小技巧真是幫了大忙,尤其他現在已經回歸職場,工作上難免有壓力,所以偶爾還是會出現幻聽,也幸好還有佛教信仰的幫忙,當他感到情緒紛亂的時候,就會開始默念經文,工作時一邊手壓模具、一邊唱誦經文,成為一個固定節奏。眼前的演勇有禮貌又活潑,平時他愛爬山也愛逛跳蚤市場,結交了許多朋友,甚至還與好友一起登上玉山、泳渡日月潭,生活多采多姿,但其實陽光下仍藏著一片烏雲。思覺失調症患者積極接受治療,仍能回歸社會與職場,演勇即是成功例子之一。「我擔心別人會用異樣眼光看我。」演勇說,公司同事、好友們都不知道他是思覺失調症患者,他也希望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說,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疾病,不是任何人的錯,但台灣社會普遍仍不夠認識這個疾病,「去汙名化」始終是努力目標。就連患者自己也陷入迷思,演勇說自己不排斥再婚,但絕對不生孩子。「我怕小孩也會生病。」賴德仁說,思覺失調症患者是多因素的疾病,遺傳當然有關係,但並非絕對,其他如環境、壓力等因素,有時還比較直接影響。富有藝術氣息的演勇,喜愛逛跳蚤市場尋寶,再拿來妝點自己的房間。演勇正在努力工作存錢,計畫與好友一起騎單車環島,他期待未來能抽中社會住宅資格,搬出去獨自居住展開新生活。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
【見鬼人生1】辦離婚手續那天 她在老公身上看見第一隻鬼
農曆7月剛過,鬼門已關,但對思覺失調症患者來說,幻聽、幻覺讓他們彷彿天天見鬼。其實,無論是小燈泡案件,還是最近的嘉義殺警案,當大眾撻伐兇手冷血時,其實也該了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無奈,他們無從選擇地展開見鬼人生,又無可奈何地被大眾誤解,最後的最後,竟發現政府對他們全然忽視。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應思聰,因事業不順遂,壓力過大之下罹患思覺失調症。為了去汙名化,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衝進幼稚園挾持小孩的「應思聰」,就是此疾病患者。本刊記者前往位於桃園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康復之家,傾聽病患經歷的患難與無助。採訪當天,負責人楊佩珊前來迎接,她的身後是願意受訪的丁丁與演勇,記者連忙打招呼,並介紹一旁的攝影師。「咦?今天還要照相啊?」丁丁略為驚訝地問。「那可以嗎?」記者趕緊徵詢她的意見,最後丁丁無所謂地聳肩說,「好吧!」桃園思覺失調症患者康復之家負責人楊佩珊。丁丁30歲那年與老公結婚。「我跟他在同一家工廠上班,就這樣戀愛結婚,那時他對我真的很好。」新婚甜蜜的日子不久,丁丁立刻被催促著生孩子,但將近13公分的子宮肌瘤一次次讓兩夫妻失望,丁丁不敢開刀,絕望之餘便對老公說:「沒關係,是我不好,生不出孩子,你可以去找別的女人。」不久,丁丁果然在家門口看到女人的鞋子,她明白老公真的帶女人回家了,「從此之後,我只要看到門口有女鞋就不回家,到處去洗碗、打工,晚上看到鞋子不見才回家。」丁丁表情調皮地講著往事,彷彿這只是場貓抓老鼠的追逐遊戲,不過最終結局是老鼠被捉到了,而且從此走入惡夢。「有一天,我聽說那女人生了一個兒子,所以我跟老公說現在已經沒有第二條路走了,我們離婚,讓小孩有個戶口。」就算現在病況穩定,丁丁仍然堅信康復之家裡的「冤親債主」相當多。聽丁丁這樣說,老公沉默不說話,第二天便開車載著丁丁去辦離婚手續。「汽車搖搖晃晃間,我老公的頭也搖來搖去,突然間後腦杓有兩隻眼睛瞪著我,竟然是一隻鬼!我知道那就是我老公的冤親債主。」老公從此消失了,但大鬼小鬼卻開始走進丁丁的世界。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