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化
」 去中化 台股 川普 區桂芝 108課綱去中化商機! 格棋攜中科院+日商闖碳化矽市場
台灣本土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再添生力軍,碳化矽(SiC)長晶廠格棋23日宣布,斥資6億元興建的中壢新廠落成,將與中科院合作、強化在高頻通訊技術領域的應用,也與日本三菱綜合材料商貿株式會社簽合作協議,邁向日本民生用品和車用市場。格棋成立於2022年,專注於化合物半導體長晶等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工藝技術開發,是鋰電池廠格斯科技(6940)的關係企業,股東部分重疊,但沒有相互持股,專注在各自領域發展。格棋董事長張忠傑表示,中壢新廠預計2024年第四季滿產,其中6吋碳化矽晶片月產能可達5000片,2024年底,新廠將安裝20台8吋長晶爐及100台6吋長晶爐,因客戶需求大增,預計2025年8吋長晶爐擴產將達到200台規模。格棋也將由三菱綜合材料商貿向日系客戶提供6吋和8吋晶錠(INGOT)、晶圓(Wafer)與磊晶片(EPI Wafer)材料,格棋也負責整合台灣資源,向日本客戶供應6吋和8吋晶錠(INGOT)、晶圓(Wafer)與磊晶片(EPI Wafer)。格棋技術長葉國偉表示,碳化矽半導體有高效、高頻和耐高溫等特性,在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及5G通訊等領域有廣泛應用,隨著技術日益成熟,成本下降,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儘管中國大陸積極發展碳化矽,產量大、品質高、成本又低,還有各種多元化在地應用發展,未來免不了硬碰硬,但葉國偉表示,在去中化的浪潮下,就是台灣產業發展的機會,外國廠商陸續發現,雖然使用台灣的產品貴一點點,但可一次解決很多問題;儘管近期電動車市場有些低迷,但電動化仍是大趨勢,過程會用到更多更高階的電池,這就是台廠的優勢。格棋擁有獨特的碳化矽晶體成長技術,包括特殊的晶種結合方法、即時監控系統、塗層技術,以及原料控制和熱處理技術,其核心技術可有效提升晶體質量,降低缺陷密度,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可靠性的碳化矽晶圓。
川普投顧3/去中化產業成主流但降息恐成「警鐘」 專家:近期多觀察少操作
台股驚跌兩周,「大家會覺得川普上任好像會對股市不利,但其實他是對別的國家企業不利,對他自己的企業是很有利,因為他會減稅、保護生意,所以對美股來說,川普上任以後,『川普投顧』會重新開張!」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在7月25日的記者會上說。事實上,美股在7月26日的確全面起漲,加上7月底一連串的重量級科技股財報周,台股29日回神,開盤漲回300多點,但收盤時卻只剩小漲45.28點,而8月1日剛漲400多點收復季線後,2日就爆殺千點,收在21638.09點,創下史上單日收盤最大跌點。永豐投顧提醒投資人多觀察、少操作,或是轉到波動小的個股,近期變化頗多,美國總統選舉決勝遠在11月,不急於布局。統一投顧也表示,川普的政策方向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短線上容易出現震盪走勢。川普在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曾當過美國總統,儘管他引發了很多問題,但在他任內採取減稅、貿易戰、減少藥價干預,以及支持石化能源產業政策,也有不少受惠類股。川普在7月27日舉行的「Bitcoin 2024」大會上更表示,會讓美國成為「地球的加密貨幣首都」、「比特幣世界強權」,並希望比特幣能在「美國挖掘、印製並鑄造。」川普也承諾2024若當選總統,公司所得稅率會從21%降至20%,可為企業每年減稅達數十億美元,對當地企業是利多;也有媒體整理出來,台灣業者在川普任內,其實也有不少大漲股。第一名是世芯-KY(3661),在川普任內漲了2717%,第二名金麗科(3228)漲了1470%,第三名國巨(2327)漲了907%。川普若當上美國總統,法人看好對軍工股是利多,漢翔、雷虎、龍德造船等被點名。(圖/黃威彬攝)法人也預期台股將有5大產業將受惠,包含科技、傳產、軍工、生技、鋼鐵。在科技業,法人點名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正基(6546)、正文(4906)、啟碁(6285)、家登(3680)、金麗科(3228)、矽力-KY(6415)等8檔個股。傳統產業有4檔,包括聚陽(1477)、儒鴻(1476)、巨大(9921)、美利達(9914);軍工產業有4檔,包括漢翔(2634)、亞航(2630)、雷虎(8033)、龍德造船(6753);生技產業有4檔,包括康霈(6919)、保瑞(6472)、藥華藥(6446)、美時(1795);鋼鐵產業有2檔,包括榮剛(5009)、精剛(1584)。選這幾檔科技與傳統類股,大部分是因為這些公司在「去中化」方面頗有成效、或以美國市場為主力;而軍工和鋼鐵業受惠於戰爭、航太題材,而生技業者則是在美國當地有生意往來。不過孫明德提醒,像是川普不支持綠能、較偏向支持傳統能源,所以台灣最近在跟拜登政府做相關政策生意的重電類股族群,有些股價甚至超越台積電,但萬一川普上任後政策轉向,可能會受到影響。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提醒要注意金融問題。(圖/報系資料照)還有一個就是他的減稅,「減稅對債市不利、對股市有利,」孫明德說,企業降稅獲利提高、股市表現會好,但政府財政支出會出現更大的赤字,債務風險也會提高。孫明德也特別提醒,「降息不是喜訊,而是警鐘!」因為降息是有利於債市、對股市的刺激不強,反而讓大家開始居高思危,逢高出脫股票,這是今年下半年要特別注意的,「美國宣布降息未必是經濟下滑的開始,可能是金融市場變動的起點。」孫明德說,要特別關注金融業,今年上半年我們的臺幣弱、股市高,所以每一家金融公司都賺大錢,但若下半年剛好相反,股市表現不好,川普啟動「弱美元」導致新臺幣開始走強的話,對金融業來說,就要面臨巨大風險。中國信託投信表示,去年以來美國大型科技股漲幅驚人,但基期已高,近期投資人風險意識增強,開始出脫獲利部位,加上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漲多的科技股率先回檔,建議投資人可分散布局降低波動,例如有降息利多的債券ETF,或是逢低買進月配型的高股息ETF,減少股市大幅回檔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赴花蓮視導漢光演習 賴清德:讓世界看見守護國家的決心
賴清德總統23日上午赴花蓮地區,在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空軍司令劉任遠上將陪同下視導漢光演習空軍參演部隊實兵演練狀況,為國軍加油打氣,期勉官兵全力以赴,讓國人及全世界看到國軍守護國家的決心。賴總統首先抵達佳山基地,了解去中化指管作業、觀看潛力掛載演練;隨後前往花蓮基地,視導整體防空、跑滑道搶修,以及大量傷患檢傷、分類及後送作業等演練課目。賴總統表示,今天是漢光演習第2天,今年的演習,國軍以三軍兵力現況,採實兵、實地、實時,從實戰的角度設計晝夜連續想定及輔助狀況,誘導官兵24小時不間斷演練,著重三軍各級部隊共同執行作戰任務,驗證支援與被支援部隊採取聯合行動實施操演。「所有國軍弟兄姊妹,都是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戰力。感謝大家的努力和付出,並希望能持續精進戰力,不僅讓國人安心,更讓世界看見我們守護國家的決心。」賴總統說,看到參演官兵的演練成果與高昂士氣,對大家平時扎實訓練,隨時做好保衛國家準備的精神表達肯定,並期望在接下來的演習過程中,持續專注各項操演及訓練。
博物館醫美2/疑「去中」作祟 立委憂故宮恐步史博館後塵
台北市南海路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承載著許多民眾年輕時的記憶,歷經多年整修、重新開館,卻遭建築師及學者批評「自我矮化」,展場宛如縣市文化中心空間。立院教育委員會立委林倩綺因此辦理會勘,邀請學者專家與史博館長、整修工程建築師團隊對話,林倩綺也憂心國父紀念館、故宮和中正紀念堂未來修繕恐步上史博館後塵。 立委林倩綺強調,館方有權決定展出內容,但享譽國際的大博物館常結合「在地民意與記憶」,整修期間資訊也儘量透明化,讓外界瞭解整修進度與內容,畢竟多元、專業監督,才能避免「閉門造車」之憾。此外,國家博物館也甚少為修繕長期全面封館,而會兼採部份整修、部分開館,不致損及國際信任度與教育意義;反觀史博館從107年7月全館封館整修,完工時間長達6年,如今連國父紀念館也全館封閉整修,林倩綺質疑此舉違反國際博物館常軌,更難杜外界「避民意監督」的悠悠眾口,擔憂故宮或中正紀念堂會不會重蹈覆轍。 國民黨智庫教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說,文化部下轄老字號文化館所近期陸續整修,都有奇怪脈絡,先是全館封閉、長期整修,外界很難從旁監督,完工後才赫然發現館藏及內外空間大變,遭疑放棄「典藏品中心主義」,在「去中」陰影揮之不去,國家博物館展出常大同小異,減損國家博物館競爭力。 他舉例,史博館典藏主力原是漢代綠釉陶、唐三彩陶俑等河南出土古文物以及近現代書畫大家作品,整修後常設主展空間卻被新近崛起現代藝術家作品取代,藝術品是空高粱酒瓶、舊泰山八寶粥鐵罐、老式攝影機、以及「大同寶寶」、舊羽毛球等,認同者叫好史博館「朝氣重現」,異議者則直批「時空錯置」,建議上述藝術品應改由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收藏,並引爆「去中化」激烈論戰,恐降低不想捲入意識型態之爭民眾的觀展意願。 高中時代就讀建中的陳學聖說,爭議焦點的史博館陽台本身其實不特殊,但站在陽台遠眺北市大片荷花及扶疏綠意,就是許多老台北人記憶中的「偷得浮生半日閒」寫照。如今三、四樓陽台「無敵美景」已被禁錮,因「新」史博館以舊史博館咖啡廳「是違建」、「開門」不利文物防潮為由,用整面不透光毛玻璃門隔絕展場與陽台,謝絕民眾參觀。陳學聖當面向館長王長華建議,不妨展出防潮疑慮較低的藝術品,兼採防墜新建築工法,但史博館態度極為保留。修繕後的史博館,將三、四樓陽台封閉,許多老台北人盼能開放,重溫昔日站在陽台上鳥瞰植物園的無敵美景。(圖/趙世勳攝)林倩綺認為,史博館剛重新開館,包括軟硬體外界難免意見多,包括現代書畫大家張大千、溥心畬、常玉等大家作品掛在牆上,歷代珍品擠在史博館一隅狹窄空間,「放在C位」的是當代藝術作品;史博館則堅持這些安排是要凸顯當代藝術作品,是為回顧歷史、多元共融、展望未來,但說服力恐怕不足。 此外,史博館聲稱拆掉五樓原庫房改當展場,可以增加館內展示空間,卻將四樓原展場改對外餐廳營業,新庫房也仍無著落,徒增數萬件珍貴典藏品移動頻率及風險,而五樓的「史博館歷史」,只有文字、照片與影像,「充實度、必要性」皆惹議,盼史博館能從善如流參考修正,並藉此次經驗降低國家級文化館所未來類似修繕時的爭議。 史博館表示,史博館完成內部空間整建及外部庭園景觀更新之際,將秉持博物館專業,持續向前走,歡迎各界先進持續給予指教,並尋求社會多元聲音的最大共識。新史博館的空間變得比修繕前寬廣,但是館內展出空間仍引發議論,尤其張大千等藝術巨擘的畫作直接掛牆上,部份藝文界人士也抱怨燈光不符博物館級專業水平。(圖/趙世勳攝)
龍年抄底時刻1/台商看2024風向三大關鍵時刻 「三黨不過半兩岸可望破冰」
儘管不少政經名嘴大喊「中國崩潰論」與「去中化」,但兩岸經貿仍是台灣經濟主力,佔總出口三成五,也因此,16日的「2024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上,總統蔡英文領著一票官員拜年,對著在國際局勢夾縫求生的台商們說:「我們從未停下腳步,持續地尋求兩岸對話可能,希望逐步恢復雙邊有序的交流。」農曆春節過後,CTWANT記者就2024年牽動美中台三方政經關係的影響因素,與中國大陸北中南多地台商交流,整理出台商集體關注的三大重要轉折點,分別是3月中國召開「兩會」、5月台灣新總統團隊上任、以及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國「兩會」,指的是一年一度的「人民全國代表大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合稱,今年的人大在3月5日、政協在3月4日啟動,在北京聚集全中國的官員、商界與民間代表,傳達當年的重點政策,「誰能當代表」也象徵著政策重點。陸股年前出現「千股跌停」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被免職,改由前上海副市長吳清接任。(圖/翻攝自Google股市、中新社)「由於近年失敗的經濟政策,決策團隊開始轉換,大家都在看是否有改變的可能。」經營航運物流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說。這一波動盪,從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後採取「動態清零」封城開始,同一年加緊政府監管、內部維穩,尤其是網路科技、教育培訓業、平台經濟和數位經濟等產業,包括阿里巴巴與騰訊這兩大龍頭企業。「特別是上海封城,如同親手把會下金蛋的母雞掐死!」這位台商觀察。上海是中國經濟最開放的示範點,吸引外資企業總部、外國移民、富豪匯集,但2022年3月底封城、持續到6月中,解除後引發大量居民離開上海,儘管整個中國在2023年1月全面解封,但不見「疫後反彈的報復型消費潮」,因為百業受創民眾不敢消費。戴德梁行表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A級商辦空置率高達21.8%,租金則跌回10年前價格。據彭博報導,外國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FDI)金額在2023年為330億美元,年減82%,創下1993年以來最低。但中國外匯管理局18日連忙表示,去年「外商股權性質」直接投資中國為621億美元。但2022年時FDI為1833億美元,2021年更高達3440億美元,不管怎麼算都是慘跌。扮演經濟櫥窗的陸股上證指數,更是從2021年9月的3700高點,一路跌到今年2月5日的2700點關卡,跌回疫情前新低,為挽救市場低迷信心,證監會喊話,央行也在1月24日突襲式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大約新台幣4.43兆元的資金活水投放市場,但陸股漲勢曇花一現。就在陸股出現「千股跌停」後的兩天,也就是2月7日,「名字吉利」的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被免職,換上前上海副市長吳清,為要打擊「不法放空」,同時有多家官股銀行換將。一位物流業的台商樂看「換將」動作,並向CTWANT記者透露,「地方上傳出去年3月退休的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人馬有望重新回歸,借重他的財政經驗來救經濟。」這是傳聞或事實?就看3月的兩會會推出什麼財經政策。第二個重要時刻,就是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執政團隊5月20日就職。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倪永杰向CTWANT記者表示,「若仍堅持台獨路線,賴清德當政必然引發兩岸高度緊張,若政權不穩,多數溫和、理性的聲音力量就會起來,可能採取有限、局部的開放政策。」倪永杰也盼望,兩岸有辦法走出黎明前的黑暗,形成全新的兩岸局面。去年兩岸關係不佳,甚至向ECFA的關稅優惠開鍘,針對12項出口大陸的石化產品恢復高額關稅,又讓一些鷹派對台學者放話,表示會繼續針對紡織、工具機等產業下手,以顯示中方「能施壓的籌碼很多」,產業界都不希望傷害繼續擴大。在珠三角超過30年的東莞台協榮譽會長葉春榮跟CTWANT記者表示,雖然民進黨拿下總統寶座,「但現在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局勢,不再是一黨獨大說了算,預期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更多轉圜的餘地,也是兩岸破冰的契機。」美國總統大選將在今年11月登場,選舉結果也將持續影響兩岸的代工產業鏈。(圖/新華社)第三時間點就是美國總統大選,在美中貿易戰持續進行下,如果鷹派的川普當選,勢必會更加激烈,在對中國科技的出口禁令、以及供應鏈上會更嚴苛,影響兩岸的代工產業鏈,這是台灣出口大宗。依財政部統計,台灣2023年全年出口4324.8億美元,創下史上第三高,其中對中國出口1522.4億美元,占總出口35.2%,第二名的美國和東協都占17.6%,可見若中國經濟不好,台灣也會受影響。從事電子代工30多年的台商對CTWANT記者說,「中國仍是目前最好的製造基地,東南亞不管是哪個國家,成本至少都要多15%以上。」其實東協各國有各自不同的困境,像是越南已經出現缺工缺電等問題,若不是美國的選邊站的壓力,台商其實不需要如此匆促地轉移陣地。即使全球供應鏈已一分為二,不少台廠移出中國,「事實上,東南亞的貿易量大增,也是因為很多零件還是必須從中國進口,只是組裝改道東南亞去規避美國的禁令,實際上仍難以脫離中國製造。」這位台商道出真相及心聲,也希望兩岸政府能放下政治立場、好好思索如何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下,不要兩敗俱傷。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預期新政府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更多轉圜的餘地。圖為立法院臨時主席柯建銘(右)頒發當選證書予新任立法長韓國瑜。(圖/報系資料照)
台大畢業證書遭質疑「去中化」 陳文章:管中閔任內提出將檢討
台大於23日舉行校務會議,會中討論到本學期開始使用的新版畢業證書,先前台大社科院長蘇宏達質疑,台大新版畢業證書刪除中華民國紀元,要求台大校長陳文章應立即說明並修正。對此,校長陳文章表示,當初改版是在前校長管中閔任內提出,至到8月29日的行政會議通過,由於師生對於畢業證書有意見,將會在下學期第一次校務會議再討論。台大社科院院長蘇宏達於22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台大新版畢業證書經過陳文章核定後,中英文並列,但卻刪除了中華民國紀元,此舉就連台大學生在校內會議看到後都認為「在自己國家領畢業證書卻沒有中華民國字樣,怪怪的」,對此他要求陳文章應立即出面說明並修正,而非將中華民國字樣從畢業證書抹除。台大理學院學生會長王家康則說,新版畢業證書的排版,取消了中華民國紀年及系主任、教務長簽名,據了解是有學生持印有中華民國字樣的畢業證書在對岸有困難,校方從來沒有異動過排版,希望未來能讓學生參與、討論。對此,台大校長陳文章回應,這個版本的畢業證書改版,是在前校長管中閔任內提出,當初是為了與國際接軌而取消中華民國紀元,統一採用西元 ,自己上任後註冊組有提出新的版本,並在8月29日行政會議中選出最終版。但他也強調,若學生有意見,希望進一步修正,將由教務處調查學生意見並開會討論,會在下學期第一次校務會議再討論。
108課綱刪〈廉恥〉引爭議 柯文哲:反對文化去中化
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批評108課綱刪除包含顧炎武〈廉恥〉等多篇古文,是「無恥課綱」。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表示,他反對文化上去中化,畢竟民間信仰神明每一個都是外省人,且他不希望下一代搞不清楚張飛、岳飛,對三國認識完全出自電玩。區桂芝日前批判108課綱「去中國化」,大量刪減文言文,甚至刪掉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廉恥」,教育部澄清,108課綱並未廢棄文言文,文言選文以兼顧不同時代、不同作者、不同文類,依據普通型高中國語文課綱規定,文言文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外,課數的比率須符合3年平均35%到45%。柯文哲今天在競選總部舉行交通政見記者會,並於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提到日前108課綱刪除古文衍生的爭議,柯文哲表示,他反對文化上去中化,不希望下一代連張飛、岳飛都搞不清楚,對三國的認識完全出自電玩,從沒讀過三國演義、三國志。柯文哲提到,他也不贊成台灣社會把中華文化切出去,畢竟媽祖、關公、保生大帝、廣澤尊王、保儀大夫等民間信仰神明,每一個都是外省人。關於立法院長游錫堃指廉恥是君主政治產物,柯文哲回應,如果是網軍就會打「難怪民進黨既不清廉又無恥」,不過他跟游錫堃是好朋友,這種說法不必要。柯文哲並表示,存在2000年的東西還是要嚴肅以對,他很喜歡讀唐詩宋詞、古文觀止,若讓這一代跟中華文化完全切斷,他還是覺得怪怪的。
北一女師批108課綱「無恥」引迴響 真正問題卻失焦
北一女老師區桂芝痛批108課綱的內容引起廣大迴響,海內外的影片傳播已達千萬人次,它所討論的內容也在台灣社會引發廣泛的爭議。然而最多爭議卻集中在顧炎武的那一篇論〈廉恥〉以及文言文比例。這固然與區桂芝痛批新課綱「無恥」有關,但真正的問題反而失焦了。去中政策 扭曲語文真義問題的核心不在文言文有多少,或顧炎武的文章在不在,而是民進黨在「去中國化」的政策之下,不斷扭曲語文的真義。取消文言文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古文中所承載的價值觀,包括忠孝仁愛、禮義廉恥,都被新課綱的內容制定者視為舊禮教、封建道德。而新的語文課綱只強調語文的功能性,不再承載文化傳承的使命。這才是最致命的。講白了,一個不講禮義廉恥的政府,如何制定一個講廉恥的課綱?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的語文課程是和它的文化傳承脫勾的。日本的教科書裡會依古至今,節選重要文章,以使國民了解文化的血脈傳承,而英國文學也是如此。但現在台灣的語文課本,卻只講究易讀易懂,內容充滿雞湯文。不要說語文的音韻美感鮮少,連內容也只是一些勵志小品,根本沒有家國天下的觀念。更不用說有范仲淹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讀語文的作用,其實還隱念著閱讀一個作者的胸襟與情懷,一種人格的典範,讓後來者有所學習借鏡。更重要的是,學習到一種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學會清晰思辨的能力。並不是說古人的情懷就特別偉大,而是對一個年輕學子來說,他要一種為人處世的原則,生命的典範。如果自小所學習的人物,有一個更為高遠的理念,而不僅是個人主義的小確幸,或只是自我中心的抒情感懷,這將有助於在未來的人生中,懷抱理想,克服逆境,自我成長。區桂芝老師所談的另一個重點是,新課綱強調學習歷程,各種以素養為名的課業充斥。雖然教育部強調「要培養學生應對現代社會的基本素養」,但整個安排顯得支離破碎,缺乏系統。而過去原本應該有的美術、音樂、體育等基礎課程,反而變得非常之少。而所謂「學習歷程」還得靠家長不斷給孩子補習,加強各種課外的學分,以此作為申請學校的參考。其結果即是,有錢給孩子補修學程的家庭,先天占盡優勢,而窮人家的孩子,竟連這些素養都沒有機會學到,更不必說去補習了。教育的貧富落差,其實是在擴大。這是教育的不公不義。政黨輪替 扭轉喪失公義事實上,區桂芝老師的批判被廣傳之後,產生了許多爭議。可惜爭議只圍繞在文言文占多少比重上,卻未曾注意到整體的大問題。最重要的仍然要回到三個重大的原點:第一,「去中國化」之後,文言文被不當的去除掉。現在的選文甚至加入了日本作家所寫的漢文。設想日本人猶且到中國學漢文,結果我們的課文不選諸葛亮、蘇東坡、柳宗元,卻選上日本人寫的「二手漢文」,這是什麼愚行?第二,美育曾是蔡元培認為比智育更重要的教育核心,德國華德福學校認為從美育出發,人的智育發展才能得到均衡。更何況,台灣強調文化創意產業,如果美術與音樂的課程都被降到低點,人文、美育的基本涵養都被減少,試問學生能學到什麼美感呢?第三,課綱安排支離破碎,學生無法系統學習。這三大重點之外,最重要的還是人格的涵養。要知道未來世代將遇見諸多不可測的世界風暴,我們不可能為孩子準備所有的技能,我們所能努力的,也只有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善思辨的心智,一個勇於應對未來挑戰的胸襟,一個堅守禮義廉恥價值觀的生命。教育不只是學習生活與工作的技能,重視人格教育和生命教育才是核心,這也是我們回應區桂芝老師以及面對未來教育發展所應該有的省思。民進黨政府的「去中化」已把這個社會帶向無恥、缺德、不公、不義的惡劣環境,透過課綱也把年輕世代引向虛無、失去價值、找不到生命方向的歧路,要求服膺民進黨意識形態的教育部檢討已是緣木求魚,只有寄望政黨輪替,確實從根本改正課綱,才有可能救下一代,扭轉喪失公義的社會。
去中化成「無恥」課綱? 108課綱課審委員:投票2輪才決定比例
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掀起學界反彈,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一段5分鐘影片也狠批「108課綱刪掉明末清初文人顧炎武的《廉恥》,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這是個『無恥』的課綱!」影片被上傳到網路後很快引爆華人世界迴響。對此,當初參與審議108課綱的課審大會委員則回應,文言比例經折衝表決定案,15篇推薦選文是為讓出版社編書有依據。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日前在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舉辦活動中發言,批判108課綱「去中國化」,大量刪減文言文,甚至刪掉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廉恥」,讓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批評108課綱是無恥課綱。區桂芝也指出,文言文除了能提升語文能力,還有著高度生命哲學,現在竟然有對語言教育完全無知的人,說文言文是黨國遺毒,「為什麼有人可以因為意識形態,邏輯錯亂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影片被上傳到網路後也引爆華人世界迴響。在108課綱之前,普通高中國文的文言文比例為45%到65%,108課綱最大變革是減少必修時數、增加選修,方便學生適性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科時數普遍被砍,國文科能教的課文數相應減少,課審會高中分組一度建議將文言比例降到30%以下,引發社會議論。最終在民國106年9月課審大會,經過2輪投票,才決議文言比例為35%到45%。當年經歷「文白之爭」的課審大會委員李雅菁接受《中央社》電訪也指出,108課綱的特色是多元選修,強調素養導向,文白比例本不是太重要,即便全部都文言文,學生不願意學、沒興趣也不想懂,也無法達成教育目標。不過當時社會有很多不同聲音,經過一番折衝後,才以表決的方式敲定文言文比例。至於區桂芝所提的刪除顧炎武「廉恥」,是來自舊課綱原訂有30篇核心選文(廉恥為其中之一),108課綱減少為15篇推薦選文。根據教育部紀錄,考量選文要包含不同時代(每個時代3篇)、不同文類,因而有所取捨,李雅菁表示,當時審議時,一度有委員認為乾脆連15篇都不要列,讓出版社自行挑選。但多數委員認為還是要有範文,免得大家亂挑、遍地開花。不過15篇到底要選哪幾篇,李雅菁指出,主要是尊重研修小組專家的意見,課審大會只是訂出大方向。例如技職重視技藝學習,選文要與普通高中有差異,像是「天工開物」就很適合技職。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擔任課審委員,他回憶,當時文白之爭吵了很久,最終比較能說服大家的論述,是回歸108課綱的「素養」精神。課綱畢竟只是1個架構,教學現場仍保有一定彈性,教師如果覺得需要,也可多補充閱讀文本。侯俊良也認為,15篇推薦選文的目的,是讓製作教材者有一些依據,沒有框死。畢竟要教導禮義廉恥等價值觀念,本就可從很多文章切入,沒有說一定要哪一篇。
史博館將「台灣化」?藍指大都會博物館藏全球文物從沒聽說要「美國化」
媒體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打算將該館定位為「一座貢獻給理解台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的博物館」,此舉引發藍營憂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質疑,史博館此舉恐失去自己的優勢與特色。陳學聖說,近年來跟台灣相關的博物館太多了,包括台史館、台文館、台博館、史前館、原民館、客家館…等,各館之間內容重複甚多,而且展品的數量和豐富性有限。至於「唯二」以中華文化為主的「故宮」和「國立歷史博物館」,如果也跟著「台灣化」,只會讓展示更貧乏無趣。陳學聖強調,台灣在文化上追求主體性是對的,但並不表示要把內容侷限在台灣,排斥其他文化。例如大英、羅浮宮及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大文明的古物與藝術品,從來就沒有人要求這些博物館「英國化」、「法國化」或「美國化」。假如國內每個博物館都非得和台灣連結不可,那麼像中研院史語所收藏甲骨文是否也要「台灣化」?外傳國立歷史博物館也將轉型「台灣化」「近代史化」,引發藍營及藝文界的高度關切,陳學聖也呼籲史博館應博採眾議,勿一意孤行。(圖/報系資料照)陳學聖表示,史博館成立之初,有兩批主要典藏,一是來自河南博物館的文物,另一則是接收日本侵華時期掠奪的古物。陳學聖認為,史博館雖與故宮同樣是以中華文物為主要館藏,但做為台灣第一個展示藝術作品的「國家畫廊」,經營出以美術為核心的特色,這是與故宮稍有區隔的藍海策略,而且值得繼續延續下去。但是,王長華一方面認為史博館聚焦於美術是名不符實,另一方面,又要彰顯它對台灣美術史的貢獻,豈非自相矛盾?陳學聖表示,民進黨愛標榜台灣的海洋文化。但海洋文化的特色就是具有包容性,兼容並蓄,假如一味封閉自戀,那就不是海洋文化,而是狹隘的島嶼文化。他非常期待史博館整修後,可以彰顯台灣海洋文化恢宏的氣度,尊重博物館的專業,不要因為意識形態而削足適履。陳學聖建議,史博館應召開專家會議,確認重啟的方向,以免狹礙的決策,讓史博館跨出的第一步就侷限了自己的未來。藝文界人士私下指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其文物收藏跨全球數千年歷史而聞名,觀光客造訪,可在同一天遍賞完整的埃及墳墓、日本各時期的武士盔甲、中國歷代的瓷器精品等,是觀光客必到的文化重鎮。儘管美中關係近年緊張,也從沒有聽過美國人主張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去中化」「美國化」。該人士指出,國際知名博物館多有足以吸引全球觀光客的典藏及展出,歷史博物館既然是國家級的博物館,也應思考在現有館藏的基礎上,如何吸引全世界的觀光客朝聖,若觀光客到台灣看到的博物館內容都大同小異,不僅難以吸引民眾及觀光客朝聖,博物館「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四大功能恐難充分發揮,想收支平衡可能也會更困難。
阿北給你問1/選總統首為台海和平 柯文哲:兩岸關係好一切都沒有問題
中共軍機頻頻侵入我防空識別區,近期更有20多架軍機逾越海峽中線,兩岸緊張關係更趨緊繃,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日前公開表示,他這次參與總統大選的首要目標就是為了「兩岸和平」,同時也透露故總統李登輝曾當面教授他如何與對岸打交道。柯文哲接受CTWANT專訪時進一步說明,一旦他當選總統,將秉持兩岸「互相諒解」的精神,緩和大陸的敵意,降低台海戰爭的風險。CTWANT同時也透過街訪蒐集年輕人最想問柯文哲的30道題,讓雙方展開時空對話,其中包括為何對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新潮流系不滿、交通與電力、民眾喜歡追問的郭台銘獨立參選和「藍白配」問題,而年輕人對於柯文哲從上任到卸任台北市長所掀爆的「大巨蛋爭議」特別感趣,以下也透過問答方式來呈現這次的訪內容。兩岸關係近年持續僵持,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透露,故總統李登輝曾當面教授他以「戰略型模糊」的方式與對岸打交道。(圖/報系資料照)CTWANT問:請問您參選2024年總統選舉的目的?您如何落實日前提及的故總統李登輝教授與對岸打交道的方式,只要強調「特殊」就好,不要講「國與國」,所謂的「特殊」到底是多特殊?如何降低對岸的敵意?柯文哲答:我這次投入2024年總統大選的首要目標,就是為了「兩岸和平」,交流會增加善意,善意會促進更多交流,若我當總統,將秉持著兩岸互相諒解的精神,說服大陸促進兩岸關係和諧,讓戰爭風險下降,打造更好的經濟環境。李登輝曾跟我分享「特殊國與國關係」的看法,並教授我未來跟對岸打交道,只要強調「特殊」就好,不要講「國與國」。 我從2015年辦雙城論壇時,提出「5個互相」,包括互相認識、了解、尊重、合作和諒解等面向,其中最難的是互相諒解,今年去美國也發現「諒解」很難翻譯成英文。「諒解」一詞是華人文化圈才能理解的用語,兩岸之間一定有政治考量,但就是要互相諒解,雙方互相理解各自困難,共同解決問題。李登輝當時提到以後遇到大陸就多強調「特殊」、少談「國與國」,這就是一種「戰略性模糊」,有的話講清楚,反而沒辦法處理事情,這也是兩岸特殊的地方。這說法要看對岸買不買帳,但要試著去說服對方,尤其對岸有一句話蠻有意思,就是說「關係好一切都沒問題」,而民進黨跟大陸最大的問題就是「關係不好」,彼此不信任,甚至是仇恨。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若當總統,台海戰爭風險一定上升,台海之間理論上不應該有戰爭,中美之間都不敢打核子戰爭,最多就是區域戰爭,但問題是很多戰爭就是從擦槍走火開始。現在(中共)戰機整天飛來飛去,就很容易擦槍走火,造成戰爭風險上升,風險一上升,經濟就可能變差。雙城論壇是兩岸難得維持的例行性活動,就算是2022年疫情期間,時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仍透過視訊方式舉辦。(圖/報系資料照)根據投審會資料,外資的確跟去年同期(前7個月)相比,有大量減少跡象,去年前7月跟今年前7月,外資投資台灣差2.25倍,現在很多外資都在觀望明年1月選舉結果,才要決定動向。美國開始要求台積電在多國設廠,就是想分散風險,因此當民進黨政府在搞「去中化」的同時,全世界也在搞「去台化」。交流會增加善意,善意會促進更多交流。自己若當總統,一定會秉持著兩岸互相諒解的精神,說服大陸讓兩岸關係變好,讓戰爭風險下降,打造更好的經濟環境。我8年咬緊牙關辦完8場雙城論壇,還有世大運,過程中,讓兩岸保持對等、尊嚴互動,這就是很好的經驗。
禁止中國製造 印度軍用無人機「不裝大陸貨」…專家:反害自身發展受挫
中國製零件持續引發各國「後門」隱憂,並加速軍、民用設備去中化。多名印度國防及工業官員透露,該國已禁止軍用無人機使用中國製零件,避免發生安全漏洞。然而,由於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發展名列前茅,印度工業又依賴中國,此舉可能導致印度本土無人機發展受挫。匿名官員向《路透社》透露,該國政府已因安全隱憂,在幾個月前禁止國內無人機製造商使用中國製零件,以防止無人機通訊、無線電傳輸、鏡頭乃至軟體受影響。《路透社》也依據印度政府會議紀錄指出,印度軍方已在2月及3月的無人機招標會議,表示不接受來自「與印度有陸地接壤的國家」的電子設備及零件。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上任後,持續加強國防工業發展,即使需要外購,也會設法取得授權生產累積經驗,2023年至2024年的軍事現代化計畫,更預留75%預算給本土工業。但新的軍用無人機禁令除提高生產成本,也讓發展受到推遲。小型軍用無人機製造商NewSpa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ies創辦人喬希(SameerJoshi)表示,該公司供應鏈中有70%商品為中國製造。印度航空發展局(ADE)也表示,由政府主導的本土中長程無人機系統,因各方面都依賴外部商源,且缺乏部分專業知識,導致生產延後5年。另名高級國防官員更透露,即使從中國購買設備到印度製造,成本仍會暴增50%。俄烏戰爭開啟了新的無人機時代,數量龐大且極為廉價的中國製無人機曾替烏軍屢建奇功,但烏軍後來也表示,一旦在戰場使用中國製無人機就會受到干擾,促使各國在加大無人機發展同時,關注商源與安全問題。
IC設計決戰2026年3/去中化、去美化怎應對? 法人:不牴觸禁令下雙邊轉單可期
面對美中兩國在IC設計的強勢進逼,台灣廠商該如何應對?研究機構TrendForce分析師曾冠瑋向CTWANT記者表示,「夾在中國聯盟與美國聯盟間,要如何選擇,仍是各國IC設計業者的難題。」資策會MIC分析師楊可歆日前在「35thMIC FORUM Fall賦能」線上研討會指出,地緣政治將持續影響今年半導體產業,從晶片法案到CHIP 4聯盟倡議,在在都顯示美國希望獲得半導體業者支持,因此可預見台灣半導體廠商包括IC設計與晶圓代工廠的全球佈局都會受到影響。受總體經濟狀況不佳及庫存水位過高影響,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日前預估,全球半導體今年產值恐將衰退4.1%,而台灣半導體產值亦將衰退5.6%,至4.56兆元,其中IC設計業產值恐將衰退12.3%,將是表現最差的次產業,相較之下,IC製造估將年減3.4%,IC封裝年減3.4%,IC測試年減2.6%。「由於美國對於高階IC的掌控程度高,加上中國在中低階IC的奮力追趕,台灣IC設計在各領域需持續耕耘,並加強手機SoC、網通IC、ASIC(用於Server、Edge Computing、IoT、AI)或未來新興應用的處理器相關IC之研發。」曾冠瑋說。曾冠瑋指出,從IC供給端來看,各國將加速推動半導體供應鏈自主化,以求在晶片戰爭中,仍然保持自主性與彈性,以應對未來更多不確定性。另外從IC需求端來看,美系品牌、系統業者將持續推動IC採購去中化,將從IC設計業者的選擇以非中系為主,擴散到IC製造、封測、組裝等也以非中系供應鏈主。開放海外人才加入,將有利於廠商提升競爭力。(圖/聯發科提供)曾冠瑋指出,中系品牌、系統業者也想推動IC採購去美化,但高階IC產品因製造受限故仍難以達成,因此仍需仰賴全球IC設計業者的產品。不過長遠來說,也將促使中國積極追求中低階成熟IC產品的自主化,對於以中低階產品為主的非中系IC設計業者,也將成為隱憂。根據中華徵信所去年9月統計,台灣IC設計廠2021年合併營收50億元以上的家數共有31家,合計營收為1兆1689.89億元,而這些廠商的中國營收合計為6220.63億元,比重達53.21%。而聯發科去年11月也強調,公司向來採取多元供應商策略提供全球客戶需求,將持續以台灣強大的半導體供應鏈為基礎,積極拓展全球客戶與業務。「大陸拿不到先進製程設備,所以大陸的IC設計公司只能給台灣的晶圓代工廠,尤其是美國要從20奈米以下都禁,所以連聯電也受惠。」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告訴CTWANT記者。法人則指出,去中化及去美化的效應之下,對於台廠來說,關鍵就是如何在不牴觸美國的禁令,能夠拿到分別來自美國及中國客戶的訂單,但整體來看轉單應是可期的。 TrendForce分析師曾冠瑋認為,台灣IC設計廠應加強手機SoC、網通IC、ASIC或未來新興應用的處理器相關IC之研發。(圖/翻攝自財經新報官網)
台股2022第四季爆紅榜安控大廠晶睿奪冠 投資人瀏覽量翻倍的ETF是「這檔」
Yahoo奇摩股市App公布四大財經榜單,包括2022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五大爆紅ETF榜」,以及2022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五大熱門ETF榜」。回顧2022,台股上沖下洗,產業龍頭仍是股民關注焦點,年度熱門台股榜由話題不斷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穩居榜首;航運雙雄表現不俗,「長榮」、「陽明」新船陸續加入營運,業績和股價逐漸回到常態,而航空雙雄「長榮航」、「華航」則隨各國防疫管制鬆綁逐漸復甦。ETF因股市震盪增加投資人關注,Yahoo奇摩股市統計ETF總瀏覽量年增翻倍,年度熱門ETF榜由元大高股息連續三年稱霸。'Yahoo奇摩「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中,安全監控大廠晶睿(3454)受惠美中角力「去中化」的轉單效益湧現,重回市場目光焦點,奪下冠軍寶座;電動車長線持續看旺,宏碁旗下子公司建碁(3046)積極搶占歐美充電樁市場,躍升第2,近期更因跨足智慧醫療產業而備受矚目;國產車裕隆(2201)憑藉與鴻海合作電動車的話題以及國內超過五成的充電槍市占率受到投資人青睞,本季入榜第5名,第6名則是在電動車浪潮下趁勢崛起的鋰電池模組製造銷售廠新盛力(4931)。由於俄烏戰爭能源價格高漲,生產板式熱交換等熱能產品的高力(8996),業績、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本季排行第4名。此外,電子晶圓持續擔任產業要角,掌握關鍵技術中小型企業也攻占榜單,其中晶圓光罩大廠光罩(2338)、IP大廠創意(3443),分別占據排行第7、9名;投資人同樣關注的還有唯一得到INTEL及AMD伺服器新平台雙認證的銅箔基板廠金居(8358)及今年重回蘋果供應鏈的老牌軟板廠商嘉聯益(6153),分別名列第8與第10名。平時較少上榜的玻璃陶瓷龍頭台玻(1802)本季則是高居熱門股第3名,台玻今年即使端出史上最高額配息,仍因中國大陸低迷房市、能源危機衝擊,需求持續低迷,第四季終於迎來旺季、需求漸強而備受關注。2022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1.晶睿(3454)2.建碁(3046)3.台玻(1802)4.高力(8996)5.裕隆(2201)6.新盛力(4931)7.光罩(2338)8.金居(8358)9.創意(3443)10.嘉聯益(6153)Yahoo奇摩「第四季五大爆紅ETF榜」由國內目前唯一越南ETF富邦越南(00885)拿下榜首,受惠美中角力的轉單效益,加上越南政府持續放寬金融管制,股市出現外資買超現象,投資人看準逢低布局時機與越南發展前景,買盤強勁甚至還因此申購控管。高股息商品元大高股息(0056)以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分別拿下2、3名;隨著中國大陸防控政策鬆綁,投資人期待股匯市谷底反彈,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也受到關注,排行第4名。此外,由於台股大盤經過短期反彈略顯疲態,有意避險的投資人開始轉進反向型ETF,元大台灣50反1(00632R)也因此擠進第5。第四季五大爆紅ETF榜:1.富邦越南(00885)2.元大高股息(0056)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4.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5.元大台灣50反1(00632R)2022年全球政經局勢詭譎多變,同時受到俄烏戰爭、能源價格大漲及美國聯準會強力升息等衝擊,台股一路下探跌破一萬三千點,還出動國安基金進場護盤、祭出禁空令。Yahoo奇摩「2022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中,前十名被七大產業龍頭瓜分。疫情衝擊下,晶片一度奇缺,提高晶圓代工戰略地位,拿下年度第一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受美中角力及晶片法案影響,凸顯其產業關鍵地位,穩盤國內經濟、股市,加上股神巴菲特慧眼入股、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迎來美國總統拜登、蘋果執行長庫克等大咖站台仍穩坐排行冠軍;聯電(2303)同樣衝刺產能,營收可望挑戰歷史新高搶下第3。航運產業龍頭長榮(2603)、陽明(2609),業績和股價逐漸回到常態,也雙雙入榜,分別排名第2、4名;各國邊境管制放寬,航空業也逐漸復甦,長榮航(2618)及華航(2610)積極新開航線也換新飛機,分別入榜第6、7名。而電子組裝龍頭鴻海(2317),近年持續轉投資半導體事業,並積極推動電動車產業,拿下第5。面板龍頭群創(3481)與載板大廠欣興(3037)分別入榜第7、10名。不鏽鋼大廠華新(1605)則是積極擴大布局煉鋼事業帶動營運動能由年頭旺到年尾,加上中國大陸基建需求復甦,擠進榜單排行第9。2022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1.台積電(2330)2.長榮(2603)3.聯電(2303)4.陽明(2609)5.鴻海(2317)6.長榮航(2618)7.華航(2610)8.群創(3481)9.華新(1605)10.欣興(3037)從Yahoo奇摩「2022年度五大熱門ETF榜」來看,元大高股息(0056)連續三年拿下冠軍寶座,最受投資人青睞,今年將原先30檔成分股改為50檔後,預期也將減少週轉率與單一個股波動影響;同樣具有高股息特性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緊追在後,由2021年第5竄升至第2,成分股新增聯發科、瑞昱和中鋼等產業龍頭,並具有相對穩健、永續投資等概念;同樣元大投信旗下入榜的還包括第3、4名的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台灣50反1(00632R),兩檔ETF雙雙入列。具有高股息概念的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則主打成分股貼近市場真實配息,也頗受市場注意,排行第5。根據Yahoo奇摩股市統計,ETF年度總瀏覽量年增翻倍。(圖/Yahoo奇摩提供)2022年度五大熱門ETF榜:1.元大高股息(0056)2.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元大台灣50(0050)4.元大台灣50反1(00632R)5.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
戴爾「去中化」加速註銷中國分支機構 目標2024停用中製晶片
美國電腦製造商戴爾(Dell)日前被爆出,公司希望在2024年之前逐步淘汰中國製造晶片,該公司還要求其他組件供應商和產品組裝商,協備在越南等國家/地區建立產能。消息一出,引發外界關注。現有最新報導指出,戴爾已註銷其在中國多家分支機構。《日經新聞》日前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戴爾已於2022年底通知供應商,大幅減少產品中使用的中國製晶片,推動供應鏈產地多元化,回應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緊張局勢,當中包括非中國供應商在中國工廠生產的晶片。目標在2024年其產品中使用的所有晶片,都在中國以外的工廠生產,完全停用中國製晶片。根據中國訊息網站「天眼查」App顯示,戴爾在中國國内的關聯公司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旗下8家分支機構已被注銷或吊銷,當中包括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杭州辦事處、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等。對於戴爾近來頻頻動作,有市場人士認為,戴爾現在的生產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國供應鏈,若要去找替代方案,短時間不容易解決。且若造成供應不足的情況,則將對戴爾的發展不利,將造成競爭力下降的情況。消息人士指出,戴爾的美國國內競爭對手惠普也開始對供應商進行調查,評估將生產和裝配線撤離中國的可行性。不僅如此,戴爾還要求電子模組和印刷電路板(PCB)等零組件的供應商,以及其組裝代工廠籌備在中國以外國家如越南建立工廠。此舉再次證明,美國和中國之間科技戰爭正在促使電子產品製造商加速撤離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轉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出於國家安全的疑慮,華盛頓加大對中國晶片業的打擊力度。去年10月,美國公佈幾項管制對中國出口的嚴格措施。在此之後,中國最大晶圓代工中芯國際11 月表示,部分美國晶片開發商客戶對於是否下訂單猶豫不決。這些緊張局勢為美商轉變PC供應鏈(包括組裝)幾十年根深蒂固的中國供應鏈提供新動力。根據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戴爾和惠普2021年筆電和桌上型電腦總出貨量超過1.33億台,它們大部分都在中國江蘇省昆山市和四川省重慶市進行組裝。美國和中國之間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促使電子製造商現在更加認真執行在中國以外建立替代生產基地的計劃,涵蓋蘋果、其他美國電子製造商和品牌。區域生產中心將在印度、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出現,這種轉變將從產品組裝開始,擴及更多零組件,將是科技供應鏈的未來。
美中對立加劇影響 5成日企欲降低中國採購比重
據調查,近八成日本企業表示,因憂心中國入侵台灣及中國的「清零政策」,從中國採購零件等產品的風險攀升,有五成擬降低中國採購比重。據日經新聞1日報導,美中對立加劇,在中國不確定風險增加下,日本企業也正積極展開供應鏈「去中化」。日本企業正加速建構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例如零件等產品採購。日本經濟新聞今年11月中旬針對100家主要製造業問卷調查顯示,高達53%表示降低中國採購比重;78%的日本企業表示和半年前相比,從中國採購零件等產品風險攀升。還有近九成企業,將日本列為替代中國的新採購地。計劃降低中國採購比重的原因(可複選),高達80%表示「憂心台灣有事」,比重最高,67%表示「對清零政策感到擔憂」。目前中國採購比重,受訪企業34%為「5%至不到20%」,占比重最高,不過預估5年後占比將降至28%;「不到5%」企業占比5年後大增11個百分點至33%。取代中國的新採購地(可複選),高達86%受訪企業選擇日本,比重高於泰國(76%)、越南(72%)等東南亞國家,主因日圓走貶加上日本薪資升幅緩慢,和海外生產相比,日本國內生產更能抑制成本。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指出,2021年全球各國的中國進口額合計達3.3兆美元,日本部分,中國進口額占整體比重達26%。
巴菲特持股藏亮點1/全球知名基金2022第三季「標配」台積電 股神後續加碼空間大
「這次投資大師巴菲特新建立台積電ADR(TSM)持股部位,確立了半導體產業供應量能的確保,在疫情、地緣政治多重變數下,不管去美化、去中化還是去台化,將是全球主要國家國家安全的重要任務,尤其美國晶片法案通過後,半導體將是全球投資人最值得注意的產業。」一位科技基金經理人告訴CTWANT記者說。美國「13F持倉報告」(Form 13F)有美股風向球之稱,每季結束45天要揭露持股變化,而台灣投資人最耳熟能詳的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11月15日公布的9月底前第三季持股變化,包括新建倉的台積電ADR直接擠入其持股排行榜第10名,引起法人及小散戶高度關注。法人指出,從這次公布的13F持倉報告還發現,包括對沖基金橋水基金、老虎基金、索羅斯基金(George Soros)等,也都加碼了台積電,波克夏買入6010萬個單位的台積電ADR,橋水基金買入20.67萬個單位,老虎基金買入132萬個單位,索羅斯基金買入30.7萬個單位,「TSM的重要性,已成為全球知名基金的共識。」台積電美國新廠的任何舉動,都是市場的關注焦點。(圖/台積電LinkedIn)「讓巴菲特決定持有台積電ADR的關鍵,應該就是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則從產業角度分析,「台積電最大的風險不是技術,而是地緣政治,巴菲特也一定這樣想,隨著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明朗化,加上美國晶片法案,降低了台積電的地緣風險,才會讓巴菲特拍板定案。」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也認為,台積電不管是在競爭優勢、管理能力、獲利能力、研究發展、公司內部關係等,絕對都是台股投資標的的一時之選,「合理推論台積電決定到美國設廠,有很大可能就是促使巴菲特買進台積電的臨門一腳。」依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邏輯,「買進台積電,代表它是價值股,不是成長股」,財經專家游庭皓提醒,「這是否代表台積電獲利將趨於穩定?尤其台積電近兩年成長速度相當快,光是今年第三季營收202.3億美元,就已經超過第二名到第十名晶圓代工廠營收總和。」「未來還有兩個重點值得觀察,一是台積電中長期價位是否已經就是如此?二、將由成長股轉為低增長的價值股?」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認為,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巴菲特最後決定買入台積電的關鍵因素。(圖/翻攝自曲博科技教室臉書)另一位法人則強調,巴菲特肯定看好長期趨勢才會下手投資,就像之前的蘋果(Apple),原本不碰科技股的巴菲特,2016年5月「破例」買了蘋果後,便一路加碼,如今蘋果已成投資組合佔比最高的持股,達41.76%,「可預期,這次買入台積電,還有後續加碼動作才是。」依13F報告,巴菲特今年第三季新建倉的台積電ADR,平均每股75.2美元,以台積電1股ADR換5股台積電現股,乘上匯率,成本約在新台幣489元。「依過去經驗,巴菲特買進持股時,未必都是最低點切入,有時買入後還會有更低點。」一位法人告訴記者,台積電ADR報價今年7月初從75美元,先是向上在8月中走到91美元,後又跌落9月底跌到68美元,十一月中巴菲特買進消息激勵台積電現股飆升,才又帶動ADR跟著回升,「後續趨勢仍值得注意。」小辭典 13F持倉報告(Form 13F)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規定,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億美元的機構,需要在每季結束後的45天內揭露所有管理的股權資產(股票、ETF)多頭部位,被稱之為13F 持倉報告(Form 13F),也成為投資人觀察專業投資經理對於市場動向看法的參考指標。
國小社會課本首度出現3家被退回重編 書商:公文內容十分模糊
國教院近期審查112學年度小學5年級社會科課本,南一、康軒與翰林3大本土教科書商被要求將台灣史放在東亞史脈絡,包含上、下冊等已完成編行的6本教科書,將提供給明年9月升5年級的國小學童使用,首度出現3家被退回重編的情況,遭質疑是配合執行去中化政策。書商直說,收到的公文內容十分模糊,無法理解官方的想法,還有該如何調整課文?現只希望能盡快溝通,不要耽誤出書流程。外界好奇國教院要求書商調整之處為何?南一書局發言人黃安志表示,國教院來函內容十分模糊,主要是編審委員認為目前所編的教科書與課綱精神有段距離,因此要求將台灣、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等歷史放在東亞史脈絡,讓學生能理解歷史事件的連動關係,但國小學童不具相當程度的基礎文史知識,擔心不按照時間軸呈現內容,恐讓教學變得混亂。黃安志也說,編書還是得考量是否符合課堂需要,如今國教院10月底通知12月得完成重新編書的工作,各校又將在明年3到4月選書,實在很擔心無法如期完成任務。不過團隊還是會致力在12月底到明年初送審,希望能獲得審查委員認同。康軒出版社發言人許牧民提到,這是首度出現3家教科書商都被要求重編的情況,目前收到的公文並沒有清楚說明審查未通過的理由,「我們也很納悶,怎麼會這個樣子」,現在正全力爭取與國教院溝通,才能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一名曾在國教院任職的人員表示,教科書審查過程極度細瑣,行文給書商的公文也無法寫得很具體是哪裡不符合規定,但院方基本態度是不要「以審代編」,不過既然官方不敢清楚交代退書原因,想必就是與去中國化政策有關。教育部回應,社會課綱並未「去中國化」,而是要讓學生從單一區域的學習,導向全球互動關聯的系統思考與多元理解,還要讓歷史教育擺脫特定意識形態或國族觀念的灌輸。
馬英九批「去中化」 影響台灣引領中華文化
前總統馬英九今(15)日上午出席參加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活動,他致詞時表示,過去台灣在國際上扮演著中華文化領航者的角色,但如今卻在民進黨政府極力追求「去中化」的情況下,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書法藝術家傳承漢字的努力是至為重要。馬英九說,這兩年多來新冠肺炎肆虐,嚴重的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產業發展,同時也讓漢字的推廣傳承受到了阻礙,但更應該要堅持傳承漢字,因為在世界的各大古文明中,仍然保留象形文字的,就只剩下漢字。而漢字本身即是視覺的藝術,隨著時代演進下,更出現了篆、隸、楷、草等書體,各具不同的風格,彼此姿態萬千,在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的文字可以超越。馬英九指出,他一向非常關心漢字文化發展,以前任台北市長時,每年的元旦都會辦漢字文化節,讓萬人揮毫活動來帶動書法風氣,以正體漢字宣揚中華文化之美,在總統任內出訪時一定會帶著中華語文大字典送給有中文系的外國大學,並向對方解釋字辭的來龍去脈。馬英九同時表示,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所建立的品牌與口碑,使得系列活動得以持續發展,這是彌足珍貴,希望能繼續努力,讓中華文化持續在兩岸年輕一代中繼續深耕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