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菌
」 寶林茶室 食物中毒 沼氣 SRF 碳權一次2款抗生素出包!市占5成「菌巴達懸液用粉」驚見結塊 食藥署下架回收
抗生素藥品接連出包!衛福部食藥署6日公布2款藥品回收資訊,其中「菌巴達懸液用粉」因民眾反映有結塊情形,共計下架回收4590瓶,該藥品市占率逾5成,但廠商尚有庫存,食藥署評估沒有缺藥疑慮。另「意欣可利制菌凍晶注射劑」則是因為實驗數據完整性不足,遭食藥署要求回收2020瓶,另有2批庫存須銷毀。「菌巴達懸液用粉」主要用於革蘭氏陽性、陰性及厭氧菌引起包括支氣管炎及肺炎的下呼吸道感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及性傳染病。有民眾向地方衛生局反映該藥品潮解結塊,食藥署檢驗確定未符合原核准規格,因此要求啟動回收作業。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經調查僅有1批號產品出現問題,批號221123已銷售4590瓶,已要求廠商應於6月13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該藥品去年健保用量共5萬2160瓶,市占率53%,由於廠商仍有庫存可供應,預估無缺藥疑慮。「意欣可利制菌凍晶注射劑」適用於一般抗生素無效、具多重抗藥性的革蘭氏陰性菌嚴重感染。王德原說明,該製造廠前次嚴重違反GMP規範,食藥署前往複查,雖已改正缺失,但又發現該藥品的效價試驗數據不完整,電腦登載不清楚,紙本記錄未妥善保存,難以證明數據真實度。王德原說,其共有3批號藥品數據不完整,其中2批仍在庫存須銷毀,另有1批已出貨,批號900060AA001共2020瓶,回收期限為6月24日。該藥品去年健保申報量僅17支,市占率低,且有9張同成分、同劑型、同含量的「三同藥品」許可證,因此不影響藥品供應。
寶林茶室中毒風暴2死!醫揭3關鍵 何美鄉:健康年輕人往生「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
「寶林茶室信義A13」疑食物中毒案件擴大,累計通報案例至少10例,其中2人死亡、2人命危。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推測,食物下毒或者誤用有毒的食材比較有可能。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直言,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蘇一峰分析,食物中毒死掉兩個人,這真的很不可思議,就算是仙人掌桿菌也沒有這麼毒,絕大部分是吐一下就沒事了,細菌也不太像,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等的敗血症,一般也沒這麼快速,「食物下毒或者誤用有毒的食材比較有可能。」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則表示,從用餐時間,到發病的時間僅數小時,最有可能是食物中毒,可以確定非感染性腸胃炎,通常需48小時才會發病,而死亡案例是一位39歲男性,若無共病,則是相當罕見,因為通常高風險族群是老人、兒童、及懷孕女性,當然或許沒有此類高風險族群用餐,但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何美鄉指出,若肝衰竭是一指標症狀,則需朝仙人掌桿菌毒素(有氧或無氧都可繁殖)、肉毒桿菌毒素(雖為神經毒素,仍可早成肝臟病變,屬厭氧菌)、及菇類中毒探索,考慮這些病菌的屬性,事關培養的效率,以上兩種毒素只要產生,其毒性就很難被中和,就是高溫雖可殺菌但無法中和已產生的毒素,在炎熱的夏天確保食安,就是要預防毒素的產生,而最關鍵的是,確保食物的保存在適當的溫度,通常在25度以上的室溫,這些病菌就繁殖得很好,繁殖過程必會產生毒素。何美鄉說,若媒體資訊屬正確,病例中有食用粿條或河粉者,這就更趨向於仙人掌桿菌,澱粉被發酵之後的結果,所以此時,衛生局最需要釐清的事情為,食物保存的SOP,也就是粿條或河粉在被烹調前,置放於室溫多久?還有冰箱溫度的管理、冰箱容量的管理,太滿則無法保證每樣食物都是在適當的低溫下保存。何美鄉也提到,據悉,北市府衛生局稽查發現三缺失,含餐具疑似有蟑螂排泄物、刀具夾放於流理台、未提員工健撿資料,卻沒看到最至關重要的資訊,食物在被至烹調之前保存溫度的SOP,還有這些粿條及河粉的來源為何?她盼此食安事件儘速落幕,並能藉此機會讓食物保存SOP的細節,列入餐飲業重要管理項目,還有衛生單位在調查食安事件時,隨時都要保留有可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思維,不慎發生的食安意外是食安問題,人為的蓄意破壞則是國安問題,兩者處理的方式不盡相同。
「寶林案」人心惶惶 蔣萬安下令寶林台北分店即刻先停業
信義區寶林茶室爆發疑似食物中毒的案件,已經釀成一死三命危,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指出,北市衛生局在3/24中午接到新北的通知後,立即前往寶林茶室稽查,採集從業人員檢體等等。現場稽查時發現的缺失,也馬上依規定要求改善,因此事件仍未確定原因,北市府昨天已對信義區的寶林茶室勒令停業,所有在台北的寶林分店,從即日起也先勒令停業,北市府並派遣食藥人員與疾管人員同步處理此事。蔣萬安說,醫院端確認因為寶林事件而就醫的民眾已經有7位,另外還有1999通報以及媒體報導的可能受影響民眾,在還未由衛政系統確認之前,北市府都會先行掌握、釐清其與寶林茶室案的關係。他也要求衛生局啟動調查程序,儘快提出調查報告,釐清真相,讓人民安心,同時啟動消費者保護機制。他還說,北市府同步針對食材進行追溯,也已經追溯到新北市供貨廠商,也向同步通報新北市,跨縣市合作聯防,並指示必須確認該廠商是否供貨到台北其他餐廳,即時依程序明快處理。蔣萬安說,衛生局已經回報,在「可能的致病源及疑似造成死亡的結果」,目前一般食物中毒常見的細菌都還未驗出來,但不論是罕見的細菌,或者是厭氧菌所產生的毒素,又或者是其他人為原因造成,衛生局都已協同食安官、疫調人員、以及檢警來進行調查,希望能盡快向外界說明。蔣萬安也提醒民眾,如果過去幾天,曾經到信義區寶林茶室餐廳用餐,請特別注意身體狀況,如果發現噁心、腹痛及腹瀉等等症狀,請第一時間到醫院或診所就醫、通報,方便醫師判別是不是食物中毒案件。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疑似食物中毒,造成顧客1人死亡,多人身體不適,外傳包括死者在內已經有9人受害。
寶林茶室爆疑食物中毒!40歲男用餐中毒亡 暫訂下周解剖遺體釐清
台北市信義區A13的餐廳「寶林茶室」疑似爆發食物中毒事件,來自新北市三重區的40 歲呂姓男子,22日午間和友人前往餐廳用餐,兩人返家後竟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其中呂男在三重醫院就醫,好轉返家後再度不適,由救護車送往北市馬偕醫院急救,經搶救11小時仍不治身亡。呂男25日經檢警報驗,初步未發現外力介入或他殺情事,目前呂男遺體暫冰存,暫定4月2日解剖,以釐清確切死因。目前呂男遺體暫定下周二(4月2日)在新北市立殯儀館解剖。(圖/三立新聞網)呂男和友人當時前往「寶林茶室信義A13」用餐,返家後卻雙雙出現身體不適,呂男隔天下午4點21分先叫救護車送往三重聯合醫院救治,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院方表示當時立即進行醫療相關處置,包括注射克多炎注射液和美托拉麥注射液,同步進行必要檢查,急診採檢傷寒是陰性,並在下午5點32分向主管機關進行疑似食物中毒通報。呂男經過初步治療後再當天晚間6點48分可下床活動,步態穩無不適主訴,在醫師評估下決定出院,晚間7點28分由家屬陪同離院,不過呂男返家後病情惡化,本周日凌晨5點左右又上救護車被送往台北馬偕醫院急救。儘管呂男進行緊急救治,仍因病情變化很快而不幸離世,但當天還有做「厭氧菌」檢驗,不過培養要5天左右,預計29日結果會出爐,會主動將報告寄送家屬。檢警25日赴台北馬偕醫院對呂男遺體進行報驗,初步未發現外力介入(跡證)或他殺情事,而呂男遺體暫時冰存,暫定下周二(4月2日)在新北市立殯儀館解剖,藉此釐清呂男確切死因。
女子私密處反覆發炎! 就醫發現竟是親密伴侶傳染惹禍!
一心想求子的32歲徐小姐(化名),因陰道反覆感染發炎,擔心對求子之路造成影響,因此前往婦產科診所求診。門診中主述自己已持續陰道發炎長達半年,每次治療好轉後沒多久又再次感染,因一直有保持個人私密處清潔與保養習慣,實在無法理解問題出在哪裡?天氣炎熱 陰道發炎患者大爆發!收治個案的婦產科診所院長郭安妮醫師指出,陰道炎一直是困擾許多女性的常見健康問題。造成陰道炎的常見原因包括流汗、使用護墊或衛生棉、穿著緊身衣物等造成私密處潮濕悶熱,尤其最近天氣悶熱,造成陰道發炎患者激增不少!此外,親密伴侶間的反覆傳染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若加上有熬夜習慣、生活壓力大等原因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細菌就有機會大量孳生,成為陰道炎的發作時機!私密處感染非小事 生育能力恐受影響郭安妮醫師說明,陰道炎主要有兩種常見型態,分別是念珠菌感染和厭氧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的陰道炎表現為起司或豆腐渣狀的分泌物,經常伴隨紅腫和搔癢等症狀;而厭氧菌感染的陰道炎則表現為分泌物增加且變稠,陰部可能出現較重的魚腥味。如果女性不及早就醫治療,可能導致尿道炎、膀胱炎及骨盆腔發炎,甚至會影響生育能力。反覆感染竟與過度清洗私密處和伴侶性行為有關郭安妮醫師説,許多女性認為頻繁清洗私密處,或多使用清潔液,就可以避免陰道炎上身。事實上這樣做只會使私密處變得更加脆弱,進而加重陰道炎的嚴重程度。此外,如果伴侶有一方感染披衣菌,就可能透過性行為不斷反覆傳染給彼此,治療時最好是雙方一同就醫檢查和治療,避免反覆感染的風險。陰道炎找上門別緊張 找出病因杜絕再次感染根據臨床經驗與觀察,超過八成的病例屬於單純性念珠菌造成的陰道炎,郭安妮醫師表示,若患者的免疫力功能正常,且不是頻繁地反覆發作,只要使用短期抗黴菌藥物即可治癒;但若患者罹患較嚴重的發炎症狀,或經常反覆發作,則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其他交叉感染的問題。郭安妮醫師提醒,建議女性平常應穿著寬鬆、透氣的衣服,讓私密處保持通風,降低陰道感染及發炎的機率。若已經感染陰道炎的患者,也應盡早與伴侶一同就醫接受專業檢查治療,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雷文虎克與臺大醫院吳明賢團隊簽署合作協議 共同研發次世代益生菌 AKK
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於 2023 年 5 月 25 日與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吳明賢實驗室研究團隊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就「次世代益生菌 AKK 的研發」展開長期的合作,期望能成功運用 AKK 菌作為新一代人類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策略。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KK)是一種與人類共生的次世代益生菌,在維持人類腸道微生態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別與傳統益生菌多歸屬於食品的範疇,次世代益生菌如AKK 更具醫療的潛力。AKK 在影響人體健康與疾病的相關研究中發現與許多疾病有關聯性,包括抗肥胖、抗第二型糖尿病、抗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展現其對改善代謝與發炎性疾病的強大潛力(Cani et al.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2)。此外,研究顯示 AKK 可以影響 PD-1 臨床腫瘤免疫治療的效果 (Derosaet al. Nature Medicine 28, 2022)。目前美國、韓國、荷蘭、中國等國的藥廠與保健食品商都已開始投入 AKK 菌株的篩選保存和產品開發。雷文虎克將與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研究團隊共同開發 AKK 菌, AKK AKK 在美國歐盟都已有相關產品上市。(圖片提供/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雷文虎克成立至今,成功從台灣本土健康人群中篩選出 66 株 AKK 菌,此本土 AKK菌種資源庫可說是全世界第二大。雷文虎克於 2021 年八月成立,是由國立臺灣大學研發成果衍生的新創事業。雷文虎克的技術團隊擅長進行標靶及非標靶代謝體分析、腸道厭氧菌的分離與培養、無菌小鼠實驗技術和臨床前功效測試,致力於開發具有臨床實證功效的「次世代益生菌」生醫產品,並透過調節腸道微生態以改善宿主健康。除此之外,雷文虎克將與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研究團隊共同開發 AKK 菌,作為新一代人類疾病預防及治療策略。臺大醫院一直堅守著守護國民健康的使命,持續培育卓越的醫療及研究人才,並長期投入於醫學研究和創新。吳明賢院長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腸道菌轉譯醫學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發實力,此次合作將雷文虎克公司的專業技術和吳院長團隊的研發能量結合,為 AKK 在疾病預防及治療方面開闢新的前景。會後吳明賢院長表示,台灣在食品和藥品的規範常跟著歐美走,而 AKK 在美國歐盟都已有相關產品上市,相信在台灣除了雷文虎克外的其他業者也對次世代益生菌相關研發有興趣,吳院長特別呼籲台灣相關單位應該正視次世代益生菌法規的建立。雷文虎克創辦人徐丞志副教授與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吳明賢實驗室研究團隊簽署合作意向書。期望能運用 AKK 菌為新一代人類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策略。(圖片提供/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腸道健康已成為廣大關注的議題,雷文虎克與臺大醫院吳明賢研究團隊均深知腸道菌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這次合作旨在進一步探索腸道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並積極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隨著對人類基因體的了解日漸深入,以及對微生物組的進一步研究,未來的疾病預防與治療將越來越個人化。我們堅信,AKK 菌將成為未來促進健康和預防及治療疾病的關鍵菌種,並為台灣開發相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產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蔓越莓」有助女性私處?營養師打破常見迷思:沒效 可預防1感染
台灣氣候潮溼悶熱,調查顯示約有75%女性曾有過私密處不適困擾,其中高達45%的私密處問題更會反覆發生,造成私密處搔癢難耐、分泌物不斷、與難聞異味等令人不適情況。針對「蔓越莓對女性私密處有幫助」的迷思,營養師陳怡錞說明,雖然蔓越莓含有特殊花青素,有助於預防泌尿道感染,但對陰道感染沒效。營養師陳怡錞在臉書粉專表示,「蔓越莓含有特殊的A型前花青素PACs,可以降低尿液的 PH 值、預防大腸桿菌鞭毛附著於泌尿道黏膜,所以有助於改善泌尿道感染。但要注意的是,市售有些蔓越莓汁,有的果汁含有率是10%,剩下90% 是糖跟水,有效成分很低,且含大量精製糖,喝了反而可能讓發炎更嚴重。」專家解釋,「陰道感染大約50%是細菌性(加德納菌),另外還有25%是黴菌性 (白色念珠菌)和25%滴蟲。女性陰道上皮細胞中含有肝糖,乳酸桿菌利用肝糖產生乳酸,可以維持陰道酸性藉以抑制致病菌生長。且乳酸桿菌還能產生過氧化氫,有助於抑制厭氧菌和其他致病菌生長」,而當乳酸桿菌數量減少,其他細菌就會開始增長,進而引發感染。陳怡錞提到,「若想終止細菌性陰道感染,要從源頭腸道菌相失衡去處理,改變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加上補充乳酸桿菌會有幫助。另外有些酵母益生菌可以改善白色念珠菌造成的陰道感染。而蔓越莓,對陰道感染的這些細菌或黴菌並沒有幫助。」(圖/翻攝自Donna營養師-陳怡錞 保健營養專家臉書)
過年口臭看過來!不是只有漱口水、口香糖 「這類食物」也能除臭
過年期間大魚大肉、熬夜打牌火氣大,非常容易引起口臭,不過一項新研究表明,多吃優格、味噌湯和酵母麵包等含有益生菌的發酵食品可能有助於改善令人討厭的口臭。綜合DairyReporter、Everyday Health的報導,當舌頭表面細菌過快分解蛋白質時,就會生成有臭味的揮發性含硫化合物,導致口臭發生。除此之外,舌頭和牙齒上的牙菌斑也是造成口臭的主因。目前已知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漱口水、嚼口香糖、洗牙和刮除舌苔等。雖然這些都可以改善口腔衛生、抑制口臭,但不良習慣或遺傳因素有可能導致口臭復發。而現在漱口水和口香糖並不是掩蓋口臭的唯一方法了,一項新研究表明,在各種發酵食品中發現的益生菌等好菌也有助於抑制難聞的口臭。中國成都四川大學國家口腔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公布了7項臨床試驗的數據,這些試驗研究了益生菌對口臭的影響。在所有研究中,共有278人被隨機分配安慰劑藥片或含有唾液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reuteri)、唾液鏈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或魏斯氏菌屬之一的Weissella cibaria的補充劑,以觀察這些好菌是否能減緩口臭。研究結果表明,當人們服用益生菌2至12週後,他們體內與口臭相關的揮發性硫化合物的含量明顯降低,可測量的口臭也得到改善,這是因為「益生菌可以抑制口腔中厭氧菌分解氨基酸和蛋白質,從而抑制臭味副產物的產生。」所以優格、酵母麵包和味噌湯等發酵食品確實有助於消除口臭。不過,研究也表明發現,益生菌對於抑制口臭的效果相對短暫,約4周後就沒有明顯差異,因為使用益生菌雖然可在短期內降低揮發性硫化物的濃度水平,但對於其他引發口臭的來源,例如牙菌斑和舌苔方面沒有顯著影響,「未來需要更多高品質的隨機臨床試驗來驗證結果,並為益生菌治療口臭的功效提供證據。」
曾格爾駁造假 美女律師點出「遲遲不放金氏世界紀錄」原因:怕惹世界性軒然大波
有「登山女神」稱號的曾格爾爭議不斷,日前被登山好手質疑13小時攻頂世界第8高峰紀錄疑似造假。曾格爾反擊,「如果我有需要造假的話,那麼今年一月前往冬攀K2便是個最佳的時機。」美女律師李怡貞則在留言處直言,大家質疑的是妳聲稱的金氏世界紀錄,遲遲不敢放出來的原因,應該是怕惹起世界性的軒然大波吧。曾格爾昨(6日)發文表示,出身並非一名專業的運動員或登山家,但相信任何愛山的人都會明白,山的魅力是會讓你無法自拔地愛上,甚至會讓你願意付出一切,而自己對山的熱愛更讓她願意付出生命,去挑戰所有高難度與高死亡率的山,這種執著與投入無關乎從何時開始爬山,自己只知道現在的我是全心全意投入。她直言,「雖然所有的山都是我一步一腳印爬上去的,但或許因為過程比一般人所理解來得快,再加上自己從這兩年才開始學習成為一位公眾人物,在很多事情的處置上也許不是那麼周全,也因此造成很多的誤解或誤會。」針對有人質疑造假,曾格爾說,「如果我有需要造假的話,那麼今年一月前往冬攀K2便是個最佳的時機,因為從頭到尾只有我們一個團隊,冬攀K2難度更高,紀錄更難取得,且此次的經費更是以往的好幾倍。募款的過程非常辛苦,不斷去演講、企業簡報也與許多合作廠商販售聯名商品,雖然最終募集了冬攀K2的經費,但命運弄人,最後在K2頂峰前僅剩幾百公尺,卻因氣候關係只能放棄登頂,那時忍痛哭著下撤,依舊歷歷在目。」她也進一步解釋,與K2不同的是,Manaslu在2019年完登,是她攀登生涯中的第一座8000公尺巨峰,也是她認為相對簡單的一座,因去年發現新頂峰才會再度攀登,因此相對其他座山峰更加的熟悉地形,所以這次才考慮嘗試速攀來完成對自己的挑戰,同時也是對開啟攀登人生的一個新里程,「我完全不需要以造假來完成對自己的肯定,造假對我而言不但沒有任何意義,更會難以對支持我的朋友與贊助商交代,我只是純粹希望能夠藉由不一樣的環境與挑戰去提升自己。」不過對此,律師李怡貞點出關鍵,其實,造假可以帶來更多的利益輸送,沒有人質疑妳一步一腳印的爬山,質疑的是妳聲稱的金氏世界紀錄,妳應該已經拿到證書,遲遲不敢放出來的原因,應該是怕惹起世界性的軒然大波吧。李怡貞認為,如果清白,就拿出實在的反證,攤出來給大眾檢視,把金氏世界紀錄甩出來讓世人檢視,有本事的人,任何稽核都扛的住,真的永遠假不了,實證都攤在眼前,誰敢嘴?如果妳其實是厭氧菌,那麼真的就是台灣之光,真正名副其實,全台灣人都會為妳捍衛,如果不是,就不要濫以訴訟來先發制人,畢竟當初募資是來讓妳好好登山的,不是來訴訟的,台灣是個容易原諒人的國家,妳自己在板上有感受到吧!凡事都是一念間爾爾。
「最後發現的器官」國衛院掌握控制機制 改善腸炎新希望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涵蓋潰瘍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CD)兩類腸道慢性發炎疾病,因為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與藥物,對患者生活及醫療財務負擔有長期的影響,在全球各個國家都是重要醫療問題。在台灣IBD也有顯著增加趨勢,同時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與神經與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機會較高,可預見將會對健保支出造成衝擊。近年來大家逐漸了解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總重量不到0.2公斤,總菌數卻比全身總細胞數還多,默默地影響身體健康與生理平衡,被認為是「最後發現的器官」。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副研究員團隊研究腸道菌相多年,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並篩選出可能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leaky gut)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研究成果於110年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研究團隊自2012年起便利用dusp6基因敲除小鼠進行腸道菌相研究,發現缺乏dusp6基因的小鼠大腸上皮細胞上微絨毛生長增加,有較強的大腸上皮緊密連結與屏障完整性,進而對於小鼠結腸炎產生保護作用。運用次世代定序轉錄體學與磷酸化蛋白質體學等多體學技術和細胞分子生物學分析,發現缺乏dusp6基因抑制了腸道上皮細胞的醣酵解路徑,同時提升脂質的利用,造成粒線體耗氧率提高,維持腸道中的極低氧環境,能夠保持絕對厭氧菌的含量,維持了腸道微菌叢的平衡。針對dusp6基因敲除小鼠具有較能抵抗腸炎的上皮屏障和菌叢,尤其是能夠保留絕對厭氧菌的特點,研究團隊進一步將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菌叢轉殖到一般小鼠上同樣較能夠抵抗腸炎發生,接著利用微生物體學與培養體學分析方法,在菌叢中篩選出一株Duncaniella屬的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並證實這株NHRI-C1-K-H-1-87細菌具有減緩腸炎的作用。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腸漏和腸道微菌叢失衡與相當多的疾病皆有關聯,藉由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團隊的新發現,不論是透過腸道微菌叢,從基因調控上著手,或是利用單一株細菌作用,都可望為治療或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帶來新契機,不但能改善腸炎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相關衍生疾病的醫療支出,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同時也降低相關疾病的衍生,在相關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擁有強大的可塑性與應用前景。
激進減碳1/化學博士接任永豐餘新董座 喊「明年替代50%煤」
2021年近尾聲,地球村最夯的話題,從疫情、元宇宙來到了碳權,碳排放大戶都神經緊繃。「2022年的目標是有點激進!煤的替代率可以達到50%,這是一個不容易達到的目標,是大家在努力做的目標。」永豐餘投控(1907)董事長劉慧瑾信誓旦旦地說。在環保署的《2019年碳排放量企業名冊》288家年排放量逾2.5萬噸排碳大戶業者中,紙業龍頭永豐餘旗下的中華紙漿、工紙、消費品實業即佔了8廠。然永豐餘成軍97年來,全面改由專業經理人公司治理的首位女性董事長劉慧瑾11月22日在永豐餘台北大樓辦公室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神情篤定。「替代煤50%」的高標準,算是國內碳排大戶之冠,要如何達成?「除了永豐餘工紙新屋廠利用沼氣、SRF(固體再生燃料),達到完全零碳無燃煤鍋爐,也將投入設備資金,於中華紙漿、永豐實等,設置可使用SRF燃料棒的鍋爐,進而達到減煤目標。」劉慧瑾有備而來地說,並以循環經濟思維朝特殊材料科學研發產品,以及將智能化應用在生產環節,減少能源耗損。永豐餘新屋廠建置全台最大沼氣發電設施,包含厭氧塔與厭氧菌。(圖/永豐餘提供)劉慧瑾攻讀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工程碩士、化學博士,被延攬至永豐餘時為法商施耐德電機策略客戶副總經理,是一家跨國的能源管理公司,並擔任過台達電技術長辦公室處長,經手過與台大的產學合作專案等,並在IBM出任過全球企業諮詢服務協理與IBM Research業務發展協理。今年4月1日,永豐餘公告董事提名候選人名單中,第一次出現「劉慧瑾」,獨不見原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二代創辦人何壽川董事, 5月17日股東會後改選,選派劉慧謹擔任董事長,創辦人何家退出,宣告永豐餘「去家族化」,邁入所有權、經營權分離。劉慧瑾進入永豐餘之前,「真的不認識何壽川先生,不曉得中間推薦的人是誰。」她提起接到邀請緣由。「的確一開始覺得很驚訝,因為是不同產業,多次接觸後,了解何先生對於企業就是有要去做下一個一百年的願景,涵蓋到能源管理與轉型,還有利用資訊科技持續孵化上下游合作創新商機等,跟我先前的背景是有相合的。」永豐餘倡導循環經濟達到碳中和理念,從這一幅「木、紙、水、再生能源」的圖可清楚了解。(圖/報系資料照)「我學的是奈米半導體,雖非研發人員,物理化學數學是科學的基體,仍是熟悉的,當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必須要做能源轉型,對每個企業都一樣,是未來趨勢,且須持續努力才能完成。此時能參與能源轉型,真的是躬逢其盛。」劉慧瑾提到這份使命感。永豐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家族,延攬有能源管理背景的劉慧瑾加入,與環保署將修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2023年起對光電半導體、鋼鐵、造紙等產業碳排大戶收取碳費的新政策有關。上任7個月,劉慧瑾已訂下目標,「中華紙漿關鍵客戶為國外顧客,華紙很早就開始做碳的盤點,其他重要子公司也在做碳盤查,正是因為做了碳盤查,知道徵收碳費對成本的衝擊,明年才會訂出很高的50%替代煤的標準,永豐餘努力準備好,有信心做得到。」「永豐餘是一個有99家公司的集團,永豐餘投控的業務商業模式,未來新課題就是能源轉型與材料創新,並持續加強孵化新的子公司上市,尋找下一個集團金雞母。」劉慧瑾自我期許。
激進減碳2/老牌永豐餘衝減碳最前線 何壽川把廢棄物當再生能源拚碳匯獎勵
「永豐餘已經97歲了,將要跨入100年,在下一個100年,要靠甚麼企業才可以永續,競爭力與時俱進,也就是我們在12月要成立『永豐餘學院』的初衷。」今年5月上任的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劉慧瑾說,「我加入前,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先生已經在籌劃這件事情。」「永豐餘學院以能源轉型、循環經濟與未來的醣經濟時代為主軸,不但對內也對外,還要與國際接軌,結合國內外世界級學者、學校,讓許多創新靈感研發落地商品化,使想法完整具體化,協助企業ESG永續發展。」劉慧瑾擔任ESG召集人,永豐餘學院院長則是何壽川。76歲的何壽川,為永豐餘千億事業的二代掌門人,四年前因內部吹哨人檢舉疑永豐金租任放貸逾50億元給三寶建設等,遭金管會解除永豐金董事長職務,去年11月一審遭判決有罪,何壽川除了上訴捍衛清白,還連同兒子何奕達全面退出永豐餘投控董事會,何壽川僅任永豐紙業董事長,何奕達則任永豐實董事長。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劉慧瑾可以喊出明年煤替代50%目標,最大功臣即是工紙新屋廠的「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所使用的SRF鍋爐。(圖/馬景平攝、報系資料照)面對官司危機,何壽川退出投控及金控兩大事業體的董事會,但在碳中和、碳排放、減碳及碳匯、碳權交易等議題上,這位紙業老將毫不退讓,親自站在第一線倡議。今年十月,全國工業總會與環保署、國貿局等召開的碳中和議題線上座談會,何壽川都親自出席。「何董談了許多循環經濟,是一個有許多技術的重要關鍵。」與會的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觀察。「何先生提到,台灣沒有辦法能源自主,90%以上的能源需要靠進口,現在能源價格高漲,國際環保趨勢及疫情帶給大宗原物料價格的波動之際,台灣須要有一個更好的能源政策來幫助企業維持競爭力。」也參與該座談會的劉慧瑾轉述。「台灣既然是一個能源進口的大國,現在全球要減碳,政府可以抽很多的碳費,但也要回過頭來看,能源供應鏈的混亂現況,台灣本身是有一些資源可以來用的,例如『森林覆蓋的面積』,森林可以經營FSC(設於德國非營利組織森林管理委員會的一種認證,材料是來自於被認可的「良好管理森林」),拿來活化、運用,需要政策上的配套。」台灣森林面積近220萬公頃,永豐餘投控董座劉慧瑾延續大家長何壽川的理念,認為這是台灣減碳的極佳優勢。(圖/翻攝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全球資訊網站)劉慧瑾進一步說重視森林的一個態度,「台灣森林覆蓋面積大是台灣優勢,像是歐洲、西方國家的FSC,森林是可以幫助我們去固碳、降低對煤炭依賴。有了更多的FSC,政策上給予獎勵。」何壽川的第一項建議是活化森林資源「固碳」,第二項是鼓勵民間廢棄物資源化。「由於能源是產業成長的必需品,能源的成長幅度可預測GDP的成長,因此要把能源看成戰略物資,(為達成減碳目標)要降低台灣能源進口的依賴,在廢棄物資源化的部分,例如把廢棄物拿來做汽電共生,就需要有政策上的獎勵及相應配套措施。」劉慧瑾接著說,「像是(永豐餘)每年產生的木質素發電有二千萬瓦,以及擁有全台最高的沼氣發電量,秘密武器就是厭氧菌,四小時即可沼氣發電,每年售出3,200萬噸到東南亞,還有廢棄物發電、汽電共生……。」「如果說它發出來的電,不叫做綠電的話,應該是不需要繳碳稅的,因為它已經是廢棄物資源化,非用石化原料產生出來的,現在是看政府如何具體化,企業就會有更快替代煤方式,永豐餘也持續與政府溝通。」劉慧瑾說,「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廢棄物資源化,是可以抵碳稅,希望政府應該是有某程度的獎勵。目前永豐餘將產生的綠電,回售給台電,」「永豐餘的減碳優勢,有許多替代煤能源部分,可以當作抵銷徵收碳費的額度,政府政策應該有獎勵才能起引導的作用。」何壽川1969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學機械碩士學位後,進入永豐餘,從上游到下游,擠入世界前五十大造紙企業,環保汙染爭議不時找上門,因而更重視環保減碳,莫怪看見新拐點的他要站上第一線,「希望政府全面地來看碳權交易」。
激進減碳3/擁1190座大安森林公園 何壽川勤造林「生物資產」逾30億
造紙龍頭永豐餘不只是碳排放大戶,更是「碳匯」超級大戶,光是該集團旗下華紙在兩岸擁有約三萬公頃的森林,每年可吸附51萬公噸二氧化碳,再加上碳匯價值的話,法人粗估光生物資產估值即逾30億元。而這筆人人稱羨的「家傳之寶」,是在永豐餘創辦人何傳起的頭,由何傳兒子何壽川發揚光大。「如果把企業比喻為人,九十多歲的永豐餘應該是一位歷練足、功夫紮實、具膽識的先行者吧!」何壽川如此形容永豐餘,他自己也就是種樹的先行者。永豐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在永豐餘投控團隊眼中是「大家長」,受到三寶案影響深潛練心養身,可是他對三年後成為百年企業的永豐餘,以及如何走到下一個百年的願景,早就了然於心,如同他給予自己的期許「超越,再創輝煌」。中華紙漿在兩岸栽種的廣闊森林,其可為永豐餘集團挹注可觀的「碳匯」。(圖/華紙提供)他說過一個故事,「曾有永豐餘造紙久堂廠屆齡退休的員工,陪我巡廠,我望著原本生產傳統文紙、現在生產具有高附加價值特殊紙的機台,成為同業間的翹楚,又感動又驕傲。」台灣第一個抽取式平版衛生紙,第一間民營紙廠,都出自何壽川。永豐餘創辦人何傳時代便開始推動的造林,到了何壽川時期,他還親自到菲律賓引進銀合歡樹種,發現源自南美樹種不適宜台灣氣候才感受到對生態的影響等,因此自1990年代起,造林策略調整專注種植可強化水土保持及生態保育樹種的保育林,如肖楠、烏心木和台灣櫸等,目前已在台種植超過200餘萬株林木,即是何壽川口中一再強調的減碳努力。為永豐餘下一個百年,何壽川在9年前將永豐餘造紙分割紙與紙板事業部予中華紙漿,更名為永豐餘投資控股,華紙名下在兩岸的森林面積三萬多公頃,超過1190個大安森林公園,種植4千多萬株林木。如今每年可為地球吸附超過51萬公噸的二氧化碳,以造林可扣抵碳權價值估算,外界預估其資產價值就超過30億元。永豐餘集團旗下控股公司,從紙業跨足到金融、科技與生技醫藥食品,從衛生紙到有機火鍋、超市,多達近百家公司。圖為永豐餘生技GREEN&SAFE推廣無添加健康飲食活動。(圖/馬景平攝)何壽川多次提到的固碳與醣經濟,就是植物藉由光合作用,結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形成多醣體生質物,可為地球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每一張紙都有其固碳的價值;若以紙纖維含碳的成分計算,一本400 克重的平裝書相當於為地球固定超過500 克的二氧化碳。換句話說,正當政府要向碳排大戶徵收碳費的同時,森林也是固碳的一項資源,也難怪何壽川多年來一再倡導未來將是醣經濟時代來臨,而這也與國際間為了2050年達到零排碳的目標,展開碳關稅與碳權交易趨勢,開啟新的能源碳匯經濟契機。不過,台灣建立碳權交易制度之前,永豐餘投控、華紙對此碳匯的估算,一直未對外鬆口說明,態度仍是維持「先儲存,不銷售」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