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委員會
」 原住民北市跨年舞台工安事故「樂團主唱」墜亡 蔣萬安:事發隔天就有派人慰問
台北市政府跨年晚會會場在去(2024)年12月25日搭建時,驚傳有一名工人墜落身亡,而死者被證實是樂團「救贖方舟」的36歲原民主唱阿利克(Lawai Arik)。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今(4)日表示,廠商確實有疏失,事發隔天就有派相關單位去慰問家屬,並提供慰問金,也有進行後續協助幫忙,強調一定會究責到底。據了解,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的跨年晚會舞台搭建過程中,從事燈光音響舞台已有10年經驗的阿利克意外從15公尺高墜落,送醫後仍傷重不治身亡。阿利克的朋友2日則透過臉書粉專「Wild Tree Lab 野樹實驗」發文表示,「我的朋友,Lawai Arik,為了台北市政府的跨年晚會架設燈光,在聖誕節當天上工,戴著安全帽,身著防護與安全裝置,卻從15~20米的高處墜落,就在面對舞台右手方觀傳局字樣的燈光處」。「Wild Tree Lab 野樹實驗」也感嘆,「人當場沒了呼吸沒了心跳,重大工安事故,該停工的卻能夠在24小時內完成勞檢申請復工並被核准施工,但相關部門卻跟家屬說勞檢報告需要30天?」蔣萬安今日上午出席2025年台北母娘文化季「甲辰年歲末冬令救濟暨頒發清寒獎助學金」活動,針對跨年舞台意外事故,在會前受訪指出,他感到非常遺憾,一定會究責到底,事故當天他就要求相關單位到現場去清查,調查原因後,一定是要究責到底。蔣萬安透露,第一時間他也要求原住民委員會、觀傳局、社會局、勞動局、法務局啟動關懷機制,隔天前往慰問家屬,提供慰問金,並給予後續協助跟幫忙。勞動局初步回報廠商確實有疏失,一定追究責任,勞動局會就後續相關詳細內容,再對外進行清楚說明。台北市長蔣萬安。圖為去年12月24日出席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第8次委員會議。(圖/劉耿豪攝)
長老教會拿族語經費辦「青鳥宴」? 高金素梅批拿國家錢推罷免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6日表示,長老教會近日舉辦罷免在野黨立委的「青鳥宴」如此盛大遍地開花,原來是拿了原住民委員會一年新台幣近5,000萬的經費,不禁讓人想起,政府是否又「花錢養網軍」。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日前舉辦「青鳥宴」,在立法院旁的北市濟南路一段舉行台北分場,席開100桌場面盛大。高金素梅對此揭露,其實原民會2023年編列6,830萬捐助教會「推廣族語」,長老教會申請高達整體的7成,難怪底氣這麼足,卻跑去全台各地辦「青鳥宴」,主軸根本是罷免在野黨立委。高金素梅直言,11月底長老教會總會在濟南路「青鳥宴」中,主持的總會牧師上台第一句話驚言「各位1450大家好」,而1450是前些年農委會編列預算養宣傳及政治攻擊「網軍」的代稱,等於長老教會承認拿政府的錢攻擊在野黨,如今全台到處辦桌的長老教會總會,「到底拿政府的錢幹嘛」?高金素梅批評,過去無法想像有人要掏空原民會,因為原民會是弱勢部會根本「沒有油水」,如今看到原民會、長老教會總會與綠營幾名原住民立委的作為,才驚覺到掏空原民會早已是進行中。長老教會第69屆總會議長Fuyan Suda(張培理)牧師對此反擊,長老教會按聖經教導公義憐憫,以先知角色在國際上為台灣發聲、參與民主實踐、維護人權、維護族群尊嚴;過程中遭遇無數次的攻擊與抹黑,正如這次高金素梅為了自己聲量、利益,對長老教會不實指控、抹黑一樣,無視於長期在部落推動族語復振工作者的努力與付出,「這非常令人痛心!」
原保地難民2/權屬釐不清先漲補償費 專家批誘發檢舉潮本末倒置
全國55個含有原住民保留地的鄉鎮意外因「禁伐補償」金額提高,引爆原、漢不同族群累年衝突與矛盾,不少在地居民直斥原民會,動輒興訟、剝奪居住權且毫無補償,拿小老百姓生存權刷存在感、充業績,激化原住民鄉鎮衝突。10月底康芮(Kong-Ray)颱風來襲前夕,台中市和平區家戶正緊急搶收茶葉與甜柿而忙碌不已,但在善後風災,身心俱疲之際,後續竟還有來自政府「追殺」,對簿公堂甚至流落街頭的壓力,只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居住的建地,多屬於公有土地,必須向土地管理機關承租或承購,當時政府因應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原住民有增加土地面積的需求,便於1988年把原民拿來蓋房的國有地劃編為保留地。看似理由正當,但是當時人力不足,不少劃設者根本沒去現場,直接依照鄉鎮分野,訂頒了《台灣省原住民原居住使用公有土地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和作業計劃後,粗畫了涵蓋55鄉鎮區、面積高達26.4萬公頃的「原住民保留地」,佔台灣島土地面積7%。2019年,不少山區漢人因不滿耕作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手持標語到行政院前抗議,要求修法解決爭端,讓住民依據耕作事實,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而非依照「血緣」對原民與漢人「大小眼」。(圖/報系資料庫)然而在1972年《農業發展條例》早就獎勵民眾拓墾開荒地,不少閩、客、外省人等非原民紛紛入山開發,鋪設馬路與建築渠道,並搭建房屋就地在「原保地」生活。原本相安無事,但在近年土地價值高漲與原住民權益抬頭之下,竟反因搶地問題,釀原鄉原民與非原民矛盾,衝突一觸即發。受災戶之一的鄧小姐說,以新社水底寮地區來說,260公頃多達400多筆地號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區」,但其間戶籍人口「通通是閩、客籍漢人」。她說,漢人在55原民鄉鎮區首長的參選權被剝奪,只能由原住民內部自選。此外,漢人更因不是保留地上承租人,即使是實際耕作人,仍不能參加農保,如今11月怪颱康芮侵擾,正「當時」卻採收不及的甜柿與下月即將上市的「白毛台」一期葡萄冬果受損,投入心力打水漂,農民將毫無農保理賠。自家被地政機關畫為「原保地」卻多年求助無門的鄧小姐泣訴,坊間一直傳出外地有心人對原住民「借名登記」想做休閒園區牟利,但其實不少人因憂心新法,深怕自己胼手胝足搭建的房子,身故後會被政府收回改配發當地原住民,子女將顛沛流離,好一點的與原住民通婚取得正式身分,若走投無路者,「只能借名登記,大家只想活下去,根本沒心力圖謀發財,卻得面臨一波波妖魔化攻擊」,她無奈。和平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拿出法條憂心直指,過去法條沿革下來,相關法條原本「山地人民」的稱呼,陸續被改成「原住民」,也就是過去「屬地」照顧到全體居住山區者,如今卻變成「屬人」只照顧有原住民血統者,更有不少老早搬去都市的原住民,眼見機會「搶地」難得,因著身分大辣辣地回山區搶地,反倒是世居山區的閩客與外省籍拓墾者變成裡外不是人,苦不堪言。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憂心,因著《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而生的《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目前僅是「行政命令」位階便可動輒趕走世居非原民,興訟問題也叢生,未來若依照原民團體與原民立委要求,進一步躍升成法律、條例位階,原鄉「非原民」更是活在「楚門的世界」,只要被原民發現稍有不當利用土地舉報,馬上就面臨終止土地合約掃地出門窘境,再由當地原住民協調優先購地,若未來修法成功「政府將帶頭保障土匪行為」他直斥說。1972年頒布的《農業發展條例》獎勵拓墾荒地,不少人響應紛紛入山開墾荒地,如今山區基礎建設完備,拓墾者與後代卻連自己住的地方都可能被收回,實在諷刺。(圖/黃威彬攝)中央大學助理教授鄭揚宜直言,過去政府獎勵拓墾而找來了不少榮民和各路壯丁,但「誰把人帶來就要顧好」,比方退輔會有責處理榮民住屋、農業部有責解套拓墾者農保,如今卻依照族群意識,把責任推給了原民會,政府長期放任原鄉土地所有權不明,放生原鄉非原民成了「難民」,現在肥滋滋的禁伐補償來了,卻沒先把地籍歸屬理清,激化原民與非原民衝突,簡直本末倒置。鄭揚宜說,《禁伐補償條例》其實非常容易誤導民眾,因為只要一定面積70%禁伐,就能領到全額補償,充其量只是「限伐」,另外30%土地就可拿來養蜂、養菇或生態旅遊等低傷害環境生產。他呼籲,政府若真要正視此問題,與其肉桶式地「補貼」,不如先派員走訪現場,過濾出「生計」所需的農業活動者與大宗商人之別,進一步利用林地農用與獎勵造林措施輔導轉型,發展不影響林木生態的「林下經濟」,不要老想著靠土地與補助發財,才能走得長久。原住民委員會對此回應,並非僅原住民能舉發土地超限利用,且是否超限利用涉及跨機關認定,若該筆土地租約遭收回且恰巧為「原住民保留地」,修法後當地原住民將有優先承購權,但詳細承購規則未定,絕非謠傳「抽籤」為之。至於何以在原鄉興訟不斷升高對立?原委會則推稱此類興訟屬於地方公所提出,原民會無主導權。
融合藝術與地方文化 大地藝術節十週年盛大開幕
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管處)辦理的「2024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於21日盛大開幕。恰逢大地藝術節十週年,東管處處長林維玲表示,部落透過吟唱、舞蹈去呈現紀錄部落生活的日常,並結合駐地創作將東海岸的生活作為藝術呈現,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珍視及愛護這片土地。交通部觀光署副署長林信任、所屬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洪志光處長、原住民委員會、台東縣議會、成功鎮公所、成功鎮代表會等各界代表紛紛到場相挺,為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啟動意義非凡的10周年。林信任指出,第一屆大地藝術節正是在時任東管處長所推動,希望未來能持續結合在地文化,讓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成為一個創作平台。林信任指出,大地藝術節的作品都是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因此盼望能留住人才,並帶動人潮長駐在這塊土地。林維玲說明,部落都是透過吟唱、舞蹈去呈現紀錄部落生活的日常及大小事,並善於運用大自然給予的素材去生活與創作,就算是來自國外的藝術家,在東海岸駐地創作也都是以在地素材和這塊土地給與的靈感,與在地藝術家合作協力,將東海岸的生活作為藝術呈現,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珍視及愛護這片土地。 觀光署表示,「月光.海音樂會」首場吸引近3000名遊客參與,雖然天空偶爾飄下細雨,卻也為燠熱的天氣帶來一絲清涼。22日更邀請到圖騰樂團、葛西瓦 Kasiwa、Saya張惠春、黃大煒、滅火器 Fire EX.與觀眾嗨炸月光海。,歡迎各地的遊客共襄盛舉。
原住民王光祿案爭訟11年 最終無罪確定
布農族族人王光祿因持槍打獵遭判刑3年6月定讞,蔡英文總統特赦免除其刑之執行,檢察總長2度為他提非常上訴,最高法院14日認定,王是撿到土造長槍後獵捕保育動物供家人食用,改判無罪確定。王光祿獲悉判決結果,欣喜之情難以言喻,除感謝大家幫忙,也告慰母親在天之靈。王光祿創造台灣司法多項罕見紀錄,在被判刑確定後,檢方從未發監執行;檢察總長還2度提非常上訴,最高法院也曾為此裁定停審聲請釋憲,大法官並作成憲法解釋,王光祿更獲總統特赦,最後改判無罪確定。王光祿2013年聲稱因年邁母親想吃肉,用撿拾到的槍,在台東山區獵得保育類台灣長鬃山羊、山羌,檢方起訴,他未否認,但主張狩獵是原民文化並未犯罪。王被依槍砲、野生動物保育法判刑3年6月定讞,檢察總長為他提非常上訴,最高法院法官2017年裁定停審聲請釋憲。大法官2021年作成釋字803號解釋,認為《槍砲彈藥管制條例》合憲,原住民不是用經過許可的「自製獵槍」打獵,仍須受行政罰或刑罰究責,且獵捕、宰殺或利用的野生動物,不包括保育類。大法官作成釋憲案後,蔡總統對王光祿特赦,但2021年底最高法院認為,依803號解釋內容,檢察總長主張原住民只要基於傳統文化、祭儀或自用,不具營利性者,就可獵捕保育野生動物,難認為有理由,判決駁回。檢察總長再提非常上訴,最高法院認定,王持有的是土造長槍,非制式獵槍,且在原民地區撿到,以此獵殺動物,雖未事先取得許可,仍不適用槍砲條例有關刑罰規定。而王所獵獲的動物是供家人食用,且基於其傳統文化的需要,不受《野生動物保育法》限制,撤銷有罪判決,改判無罪。但無罪理由震撼法界,認為大法官解釋視同法律,這次無罪判決逾越法律,且未來有心人士以此鑽法律漏洞,恐讓非法槍枝流入社會。王光祿在台東老家得知判決結果後表示,感謝很多人默默幫他,而王母前年因新冠確診離世,王望向牆上掛著母親與兒孫的合照,淚眼婆娑地說:「我沒有罪了」,告慰母親在天之靈。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判決結果回應蔡總統尊重原住民文化的主張,並已與內政部、國防部討論修法,讓原住民可以使用安全的獵槍。
促進地方創生 《國土計畫法》有望放寬原民土地商業活動
《國土計畫法》修正將於2025年上路,並確立原住民族土地使用管制規範。外界憂心原民區新建築將自此無望合法,恐扼殺原鄉地方創生。案經本刊批露後,內政部國土管理署7日一改過去嚴格立場正面回應,將與原住民委員會共商,有望透過《原住民族土地使用管制規則》拚解套。本刊2月專題報導,國土署在推動《國土計畫法》第23條研議中,針對原住民土地將出手造冊管理,國土署並多次重申必須同時符合「屬於原住民族土地」且「於2016年5月1日前的既有建物」2項要件,才可依規定申請作為住宅使用,包含司馬庫斯等觀光景點原住民憂心民宿、商店等賴以維生的建築「沒辦法合法化」。對此,國土署表示,可同理地方原民心中的不安,但國土署在推動《國土計畫法》時,針對原民土地既有建物合法化,必須考慮推動量能,若一下照單全收,甚至為未來的原民地新建築開便門,恐怕變成政府帶頭添亂,因此經盤點後,初步以「2016年5月1日」前的建築量體規劃輔導合法,是國土署有把握能做到的目標。而針對原住民族委員會與新竹縣府原民處多次呼籲,《國土計畫法》應通案考量原民土地商業行為合法化,而非一刀切押定建築合法時間,以保障原民土地合法可能與地方創生彈性。國土署表示,國土署理解不少原民在原鄉以雜貨、民宿等小型商店維生,目前已請原住民族委員會評估各縣市實際需求,有望納入《原住民族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訂定,以符合日常生活、居住及產業發展需求「不會通盤扼殺,請大家放心」。國土管理署強調,《國土計畫法》對於土地的管理是以「容許使用」方式來替代現有區域計畫法的「變更使用」的機制,未來就各種國土功能分區及分類賦予適當使用項目,可讓國土能夠因地制宜的適性發展,像這次針對該法第23條有討論,便是修正以貼近民眾生活的好機會,國土署也會照顧居民居住權益及整體經濟發展。對此,原民立委高金素梅8日向CTWANT記者緩頰表示,自己辦公室關注此案多年,國土署並非有意卡原鄉發展,只是對開放量能態度較保守,透過近期本刊報導揭露這個問題,未來應可朝地方原民所期待的方向開放,以兼顧基礎謀生需求,自己樂觀看待,也將持續監督。
牡丹社事件4戰士遺骨回台了! 落葉歸根寄藏南科考古館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3年前向英國愛丁堡大學爭取返還149年前牡丹社事件遭屠殺的4具戰士遺骨,屏東縣牡丹鄉排灣族人5日順利將4顆頭骨帶回台灣,完成台灣史上國際遺骨返還首例。這4顆頭骨6日送抵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寄藏,作形態學研究,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認為,以實際歸還行動反省歷史的不正義,促人類社會更重視原住民族人權。1874年發生的排灣族原住民與日軍開戰的牡丹社事件,日軍將12顆戰死族人頭骨帶回日本,其中4顆頭骨輾轉流落到英國愛丁堡大學,台大醫學系教授陳耀昌在研究論文時發現,告知官員須迎回這些遺骨。「這是台灣的國際遺骨返還首例。」夷將.拔路兒6日表示,原民會委託學者調查,證實有4顆牡丹社戰士頭骨被保存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立即以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的精神寫信給該校要求返還。校方2022年7月回信同意。原民會尊重部落族人的傳統與意願,10月底陪同屏東縣牡丹鄉長潘壯志與族人,一行19人飛往英國,展開超過1萬公里迎回祖先骨骸任務。此趟任務需有排灣族祭儀,所需的檳榔與豬骨等祭品,卻無法經過機場海關入境,外交部以跨國網購方式寄送檳榔到英國,在當地採買豬骨處理,順利提供祭品,由排灣族巫師張順枝當場完成祈福。4顆頭骨各以紙盒包裝,覆蓋族人衣物,一同放入長盒帶回,5日返台,6日抵達南科考古館。南科考古館主任田詩涵說,南科館是台灣保存最多人骨的博物館,又有研究體質人類的學者,未來4個月將根據頭骨外型作形態學紀錄、分析,包括調查4具骨骸的年齡、疾病與外傷,再根據授權,提供DNA鑑定溯源,不會對外展示。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指出,清朝治理台灣初期,曾對外宣稱台灣番界以東為「化外」,1871年恰有琉球國宮古島一艘船隻擱淺在台灣恆春半島東海岸八瑤灣,因船員誤入高士佛社領地,遭當地原住民殺害,日本認為既然清朝無力管理台灣番界以東領地,以此事為由出兵侵略台灣,才有了「牡丹社事件」,也在當年促使清朝強化對台灣主權控制。
「剖半檳榔+石頭」擺詭秘陣法!內行急籲:路邊看到不要碰
信仰習俗雖各有不同,但應予以理解、尊重,以免不慎誤觸禁忌,一名男網友於臉書分享3張照片,畫面中可見,路面被多粒剖半的檳榔擺成了2條平行線,並放置一顆大石頭,看似像在進行某種神祕儀式。一名男網友於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發文表示,「看到不要去觸碰喔!」並附上3張照片示警,原來這是卑南族的祭祀文化。對此,不少網友感到相當好奇,紛紛留言回應,「遠看以為是蛋」、「好像荷包蛋軟糖喔」、「什麼摩斯密碼啊?」、「這是什麼?為何擺這樣?」對此,有內行網友解釋,這是卑南族的「檳榔陣」,是巫師在做法辦事的祭儀,而法陣上的檳榔則是做為法器使用,「路邊有看到的話就不要碰上面的物品,靜靜離開就好。」根據原住民委員會網站資料指出,以卑南族的習俗而言,除了收穫祭期間巫師不能以檳榔進行巫術外,其他祭祀活動的物品,絕不能缺少檳榔,該族認為檳榔的蒂頭代表人的頭部,綠色果實則是身體,只要往對應的部位紮針,就能加害某人頭痛、腹痛致死,直至今日一直備受原住民流傳。
最高檢與原住民委員會攜手 拍微電影、放竹炮反賄選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昨(11月13日)到台東地檢署主持原住民反賄選微電影首播典禮,他表示東台灣藍天白雲,大地鬱鬱蔥蔥,生活在這美麗天地,善良純樸正直的「達魯馬克(意為:山林的勇士)」,一定也會支持反賄選,呼籲大家攜手讓這塊安身立命的土地更乾淨、更美麗。昨天台東地檢署前舉辦反賄活動,先由伊濘文化健康站的迎賓舞揭開序幕,「達魯馬克」耆老進行告知天神、祖先、祖靈的祈福儀式,用水澆息不安定的心,勿躁勿動,讓這次選舉平安順利完成,隨後點放竹炮,聲聲巨響震攝全場,展現堅定反賄決心。最高檢察署還與原住民委員會合作,商請原住民16族聘用委員,各自用族語、族服拍攝反賄選影片,其中台東地區是多元族群的地區,有7個原住民族共同聚居,昨天特別在原住民最多的台東地檢署播放阿美、排灣、布農、卑南、雅美、魯凱、噶瑪蘭等各委員所拍攝微電影的首播典禮,請鄉親支持反賄選,一起建立乾淨選風。
失戀女縱火辯「原住民驅鬼習俗」 原民會打槍後判刑
台中李姓女子失戀,在家開瓦斯爐縱火後,離家並關閉大門,李女向法官宣稱是阿美族原住民,因家中鬧鬼,依習俗「以火驅鬼」,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則函覆法院:「未有相關學術研究成果」,法官認定她故意縱火,但考量無再犯之虞,依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未遂罪判刑2年,緩刑5年。判決書指出,2019年6月18日下午,住在中市社區7樓的李姓女子,點燃瓦斯爐後,燒紙張和衣物,火勢觸發社區火災警報器,保全人員敲門,李女不回應,保全離去之後,她就離家關上大門,消防員只好破門滅火,所幸火勢未波及其他住戶。檢警調查時,李女承認因失戀而縱火,但台中地院審理時,改口辯稱自己獨居,家裡鬧鬼,「我印象中鬼好像怕火」,遂依原住民傳統習俗,縱火驅鬼,因火勢太大,「我自己也嚇到,就衝出家門」。法官為求慎重,詢問原委會,「阿美族人有無以瓦斯爐火焚燒衣物、紙張藉以驅鬼之儀式或習俗」,原委會答覆並無此研究成果,法官認定李女「以火驅鬼」習俗之說,無稽而不足採信,據此判刑2年,宣告緩刑5年,條件是提供120小時義務勞務,參加10場次法治教育,可上訴。
周美青現身力挺 《聽見臺灣》鄒族戰祭驚喜入鏡
被形容為「400年來最美麗音緣」的音樂紀錄電影《聽見臺灣》,藉77歲的音樂大師鮑元愷在臺所見所聞,展現出連臺灣人都未察覺的臺灣之美。片中除驚人呈現難得一見的鄒族戰祭(Mayasvi)的歌舞祭,更包括達邦社族人祭歌傳承教唱、修繕祭典現場及整修庫巴(Kuba,男子集會所)等過程,並經部落長老們審閱同意後收錄片中。由於題材太過珍貴,導演崔永徽還另剪了一支〈達邦節日〉交響樂MV,回饋給達邦社的庫巴文化協會作為典藏。特別的是,原定春節期間(2/15)舉辦的Mayasvi戰祭,今年因為疫情取消(改以夏天的Homeyaya小米收穫祭),使《聽見臺灣》收錄的這段達全片十分之一的畫面更形珍貴。《聽見臺灣》今天(2/18)舉行試片,前總統夫人、現任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榮譽團長周美青亦前來支持欣賞,大家看完都被該片展現出不同於以往的臺灣之美深深感動。《聽見臺灣》的第八景〈達邦節日〉中,清楚呈現了鄒族人生活裡,最重要的「Mayasvi」(鄒族戰祭)。(圖/原住民委員會提供)周美青表示:「很像上了一堂課,時間太短了,需要學習的太多了,以前都不知道這些知識,很多音樂內容很想趕快拿筆記抄下。透過鮑老師的音樂作品,能夠更了解台灣文化如此深刻,台灣人能透過這個音樂作品跟電影,更了解我們的台灣。非常推薦大家要去看。印象深刻:龍山晚鐘、玉山日出,幾個音但非常打動我的心。」《聽見臺灣》是曾以《只有大海知道》風靡全球的臺灣女導演崔永徽,所執導的最新音樂紀錄電影,並藉77歲的音樂大師鮑元愷在臺的所見所聞,展現出連臺灣人都未察覺的臺灣之美,被形容為「400年來最美麗的音緣」。片中描述這位音樂大師在臺任教10年間,深入臺灣風土人文,不僅以音樂展現人情溫暖,更依「臺灣新八景」,創作出膾炙人口的〈玉山日出〉、〈安平懷古〉、〈宜蘭童謠〉、〈恒春鄉愁〉、〈泰雅情歌〉、〈鹿港廟會〉、〈龍山晚鐘〉、〈達邦節日〉等八個交響樂章的感人歷程,並以一位外來音樂家的觀點,提供給一個從世界看臺灣的角度,不僅讓觀眾發現截然不同的臺灣之美,更進而對自己擁有的臺灣文化感到珍貴及驕傲。《聽見臺灣》18日試片,前總統夫人、現任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榮譽團長周美青前來支持打氣。(圖/海鵬影業提供)在電影《聽見臺灣》的第八景〈達邦節日〉中,清楚呈現了鄒族人生活裡,最重要的「Mayasvi」(鄒族戰祭),該活動是鄒族部落的3大祭儀之一,片中出現的男子聚會所「Kuba庫巴」更是生活、文化與情感的交流核心。儀式除維繫鄒族的團結意識,分享天地諸神的智慧,更賦予男人和女人的責任,將鄒族的倫理、生活規範、歌舞與宗教觀,藉戰祭祭歌達到音樂、文學與史歌的傳承。在鄒族逐漸漢化,生活、語言與傳統習俗不斷改變的今天,「Mayasvi」更擔起喚醒鄒族人重回傳統文化的重責大任。為拍攝〈達邦節日〉,導演崔永徽早於2013年祭典前一個月,便進入鄒族部落溝通說明,除取得頭目和長老們的同意,彼此更建立了高度的信任。鄒族戰祭(Mayasvi)拍攝當天,達邦社甚至更友善提供她祭典中最好的攝影位置。而為取得最完整畫面,崔永徽總計出動了五台攝影機,其中一機甚至獲准進入最神聖的Kuba庫巴中拍攝。「Mayasvi」是鄒族最重要最神聖的祭典,崔永徽從祭典前一個月就開始進行全程拍攝記錄,包括將達邦社族人上山砍竹 砍芒草、砍五節芒、祭歌傳承教唱、修繕祭典現場觀眾看台、修建Kuba屋頂等過程盡收眼底。影片最後更請部落長老們審閱修正,以期符合鄒族的文化規範,並將一個多月的紀錄片,全都提供給達邦的庫巴文化協會作為典藏,連長老們都被她滿滿的敬意與誠意所感動。這部精采動人的音樂紀錄電影《聽見臺灣》,將於3月5日起全台上映。
【原民烏龍圖3】北商大剛爆發校長自肥爭議 學者:只想把經費花掉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日前爆出校長張瑞雄日前被爆涉拿公帑自肥的弊端,該校管理學院申請《109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補助,邀請原住民學生、原住民工作坊業者等相關人士,舉辦說明會,發出的通知文宣上卻使用北美印地安人的圖樣,遭質疑只想申請經費,沒有認真對待原住民事務。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認為,無論是政府單位或是政府標案的得標者,在執行公部門經費的時候應該要審慎,以原住民相關標案來說,承辦人應該跟原住民委員會或是原住住文化專家聯繫,確認細節。他指出,這個宣傳海報看起來就是沒有好好把關,只想把經費花掉就好。張瑞雄日前被爆涉拿公帑自肥的弊端,外傳是因為張尋求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席次,因而遭到對手爆料;內部相關人士指出,張瑞雄與政界多有往來,這次的「原住民商品聯合數位行銷、原鄉部落人才數位創新創業輔育計畫」是經前立委高潞.以用辦公室建議而提出。高潞.以用告訴本刊,她並不清楚這個計劃的細節,但高潞表示,自己最關注的議題一直都是原住民的教育,她認為,北商身為頂技職體系的頂尖大學,在數位行銷領域也有領先地位,如果能舉辦相關輔育計劃,當然是美事一椿;只可惜未能注意細節問題,這種張冠李戴的錯誤,不僅會讓台灣的原住民感到不舒服,更可能讓上北美的原住民覺得不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