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話
」網紅模仿手遊在吳哥窟上演《神廟逃亡》 保育人士痛批:踐踏聖地
東南亞國家柬埔寨西北部的吳哥窟(Angkor Wat),是吳哥世界遺產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其中一座廟宇,以宏偉的建築和浮雕聞名於世,未料近日居然有網紅為了重現經典手遊《神廟逃亡》(Temple Run)場景,來到吳哥窟等世界文化遺產狂奔,甚至拍下影片後上傳到Tiktok。對此,專家就怒批,此舉恐對這些世界遺產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網紅瘋在吳哥窟內跑酷。(圖/翻攝自X、 Tiktok、達志/美聯社)根據《每日星報》等外媒報導,近日有許多網紅為了重現遊戲場景,來到吳哥窟等世界文化遺產狂奔,並將過程拍成影片上傳到Tiktok,並寫下「現實生活中的神廟逃亡」,掀起一股模仿潮,而參與這股風潮的TikTok用戶獲得數百萬觀看次數瘋傳,但網紅們的做法卻引起專家怒批,「是踐踏近900年歷史的宗教聖地」。根據投入吳哥窟保育工作30年的文化保育人士沃拉克(Simon Warrack)就表示,「你不會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或任何西方教堂內狂奔,那為何在柬埔寨就可以?」他認為,這股風潮不只可能對這個歷史遺址造成物理損壞,也可能破壞神廟的精神與文化價值。網紅瘋在吳哥窟內跑酷。(圖/翻攝自Tiktok)另一位曾主導吳哥窟保育計畫的萊森(Hans Leisen)也批評,「如果你在神廟裡狂奔,你將無法欣賞到精美雕刻。而且如果你跌倒或絆到,你會觸碰到牆壁來穩住自己,進而危及脆弱的雕刻」。不過,也有人抱持不同看法,像是暹粒省旅遊部主席界認為,這些網紅們胎社的影片,也助於向世界宣傳古寺,前提是遊客得注意個人安全。據了解,12世紀時的吳哥建築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峰。當時建造的吳哥廟,所有的牆壁、平台周圍的長廊,連接神殿、角塔和階梯,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話故事的精美浮雕。精美細膩令人望之興歎,吳哥王朝前後用了400多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築600多座。據中國元朝使節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所記載,13世紀末年吳哥城繁華熱鬧,建築物金碧輝煌,較當時元朝城市毫不遜色。吳哥窟之後被高棉人遺棄,逐漸被森林復蓋變的漫無人煙。大多數考古學者認為,吳哥窟毀於外族入侵,1431年慘遭阿瑜陀耶大城王朝(Ayutthaya,泰國舊古都)劫掠而衰落。隔年,當軍隊又捲土重來時,卻意外地發現這裡已經人去樓空了。這似乎說明了,吳哥窟的居民因爲無法忍受軍隊的侵略,只好忍痛放棄家園,逃亡別處了。但這種說法也遭到了部分考古學家的質疑,因為即便遷都,也不至於上百萬人全部遷走,甚至連牲畜都沒有留下。而且,在吳哥遺址中,他們也沒有發現任何遭受戰亂破壞的跡象,可見「外族入侵說」並不十分準確。網紅瘋在吳哥窟內跑酷。(圖/翻攝自X)
小酌食趣3/走入「雲川水月」侘寂風空間 感受當代亞洲蔬食與七大行星調酒的碰撞
根據統計,台灣已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蔬食友善國家,推估蔬食人口超過300萬人、市場產值約達每年600億元,更有許多人是考量健康或關注永續議題而成為彈性蔬食者。歷經近兩年籌備、甫於6月下旬在台北市富錦街開幕的「雲川水月Clavius」,便主打當代亞洲蔬食餐酒料理,希望跳脫傳統對蔬食的刻板印象。在約130坪的室內外空間中,包廂與一般座位加起來不過39席,約一半空間都讓給翠綠老樹環繞的庭院,雲川水月邀來於國內外獲獎無數的新興團隊「李陳國際設計」操刀,特別於前院悉心打造四處裝置藝術,結合在印度佛教中珍貴能量石的象徵「琉璃」,加上手洗缽、共生花園與月球造型燈等設計,讓來客從踏入庭院起便能感受隔絕塵囂、內心沉澱下來的平靜感。「醬香肉排手炒小圓麵」(前,450元)使用小直徑的義大利細麵,使每根麵條都吸飽醬香,後為無酒精調飲「夜光之繹」。(300元,圖/焦正德攝)品嘗「日月潭栗香雙金炒三菇」時建議用湯匙由上往下將每一層涵括其中,可吃到綿密南瓜泥與酸香炒菇的不同口感。(320元,圖/焦正德攝)「埃及芝麻茄泥紅醬魚排」以特製紅咖哩新魚排搭佐低溫烘烤的日本米茄茄泥與埃及芝麻醬,並以檸檬、九層塔提味,香料風味與清新感兼具。(420元,圖/焦正德攝)店名中的「雲川」意指銀河,「水月」則取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希望透過月亮與江水倒影之間的意境,延伸出「自我映照」的概念;而英文名「Clavius」則源自月球上的古老撞擊坑「克拉維斯環形山」(Clavius),NASA首度在月球此處發現「水」的蹤跡,以此命名也象徵水與月交集的珍貴。說到與月亮呼應的還有必嘗料理「核桃甜椒小脆餅」,將烤至酥脆的印度脆餅做成半月形,帶出月亮圓缺意象,可以用脆餅搭配蘸取用紅甜椒、煙燻紅椒粉、腰果等食材製成的甜椒泥,撒上的黑糖核桃碎讓風味與口感更具層次;另外「娘惹果島沙拉」亦讓味覺充滿驚喜,底層鋪上鳳梨、青蘋果、芒果丁等製成的水果醬,再放上綠火焰萵苣、紅橡木生菜、蓮霧等多種蔬果與碎花生,並淋上自製高粱糖蜜娘惹醬與辛香料製成的叄巴醬,具有鮮明的南洋色彩。其實雲川水月主理人李怡明過去曾於日本、溫哥華等國跨產業工作,並於返台後任職知名連鎖餐酒品牌副總經理;負責把關風味的主廚王朝萱,則陸續於松珍科技、悅素軒、大人山養等餐廳顯露才華,至今已累積30年料理經歷。在設計菜單時,兩人除了訂下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的大框架,亦盡可能選用在地食材,連豆腐乳、蔥蒜醬、金桔等元素也巧妙化用,並融合法、義、日等不同菜系手法及擺盤美學。像是以法式薯泥出發的「日月潭栗香雙金炒三菇」,融合日本與台灣兩種栗子南瓜,再鋪上以日月潭自然醋醬汁翻炒的季節野菇,微酸中又有綿密口感;結合台、韓風味的「醬香肉排手炒小圓麵」,則將手打的新豬肉排加上韓式辣醬、自製蔥蒜醬煨煮,交織著辛辣與鹹香的多層次風味。提供沉浸式體驗的的調酒「向彼此內在神性致敬」,融入海軍強度琴酒、四季春與海帶等,上方還加入帶有梔子花香氣的浪花泡泡。(450元,圖/焦正德攝)調酒師張庭維從印度神話發想酒單,圖中正在調製的是代表金星的「幻影模仿者」(450元),透過松露醬油香氣與莓果香氛噴霧平衡龍舌蘭蒸餾酒Mezcal的煙燻與辛辣感。(圖/焦正德攝)空間從天然石窟發想,可見大量不對稱的弧線與拋物線式的帶狀光源,並透過現代侘寂風格演繹寧靜氛圍。(圖/焦正德攝)此外,雲川水月還特聘具有亞洲50大酒吧Indulge、EAST END及Liquid Art等知名酒吧經驗的調酒師張庭維(Chris)坐鎮,首發系列酒單「吠陀行星」從印度神話中的諸神、七大行星背後的故事發想,共有對應的7杯調酒與7杯無酒精品項。其中代表木星的調酒「潔白的羽翼」,張庭維將牛蒡乾、新鮮茭白筍與水同煮並萃取氣味,再以鷹嘴豆糖霜形塑在印度神話中代表木星神祇的背後的翅膀;若消費者點選象徵水星的調酒「向彼此內在神性致敬」,服務人員還會讓你聆聽一段海浪的聲音,並欣賞庭院「水中倒影」裝置藝術,彷彿進行一場沉浸式體驗;在無酒精調飲部分則可試試「夜光之繹」,因傳聞月亮之神昌德拉擁有27位星宿女神為妻,因此特別加入27種材料代表27個星宿,並以表面凝結的椰子油比作月亮、酒液代表月光。雖主打蔬食,但大約晚間8點後,燈光調暗、庭院裝置藝術亮起,更像是置身在氛圍輕鬆的小酒館裡,也吸引不少25~40歲女性族群前來。主理人李怡明也預告,團隊現以蔬食餐酒館做為「水月」品牌起點,也開始著手規劃其他類型的蔬食店家,未來還將擴及與身心靈相關的商品與體驗,讓大家由內到外都獲得療癒。庭院透過綠意植栽與長型小水塘象徵生生不息的「動」,並以蜿蜒的伊氏礫石地面建構「靜」,在動靜之間塑造一處共生花園。(圖/焦正德攝)DATA電話:(02)2514-0356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120號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四12:00~20:00;週五至週日12:00~00:00,週一休線上訂位:https://lihi1.com/hOy0i備註:目前平均消費客單價為800~900元,用餐需加收10%服務費※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搜奇/百萬人一夕消失 昔日帝國因氣候變遷滅國
柬埔寨西北部的吳哥窟,是吳哥世界遺產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其中一座廟宇,以宏偉的建築和浮雕聞名於世。但是,這個中南半島上曾經盛極一時的「高棉帝國」(Khmer Empire),為何在歷史上一夜之間消失,人去城空呢?吳哥窟是東南亞極為重要的世界遺產。(圖/達志/美聯社)吳哥窟是東南亞極為重要的世界遺產,由蘇利耶跋摩二世(King SuryavarmanII)在1100年代初至中期之間,正值高棉帝國政治和軍事力量最興盛時期,耗費了約35年來興建。12世紀時的吳哥建築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峰。當時建造的吳哥廟,所有的牆壁、平台周圍的長廊,連接神殿、角塔和階梯,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話故事的精美浮雕。精美細膩令人望之興歎,吳哥王朝前後用了400多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築600多座。大多數科學家認爲,吳哥窟毀於外族入侵,1431年慘遭阿瑜陀耶大城王朝劫掠而衰落。(圖/達志/美聯社)據中國元朝使節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所記載,13世紀末年吳哥城繁華熱鬧,建築物金碧輝煌,較當時元朝城市毫不遜色。吳哥窟之後被高棉人遺棄,逐漸被森林復蓋變的漫無人煙。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吳哥窟毀於外族入侵,1431年慘遭阿瑜陀耶大城王朝(Ayutthaya,泰國舊古都)劫掠而衰落。隔年,當軍隊又捲土重來時,卻意外地發現這裡已經人去樓空了。這似乎說明了,吳哥窟的居民因爲無法忍受軍隊的侵略,只好忍痛放棄家園,逃亡別處了。考古學家在吳哥窟遺址考察後有驚人的發現,認為吳哥王朝的滅亡可能氣候變遷有很大的關係。(圖/達志/美聯社)但這種說法也遭到了部分考古學家的質疑,因為即便遷都,也不至於上百萬人全部遷走,甚至連牲畜都沒有留下。而且,在吳哥遺址中,他們也沒有發現任何遭受戰亂破壞的跡象,可見「外族入侵說」並不十分準確。有部分學者則提出了「疾病說」,他們認為,可能是一場可怕的瘟疫襲擊了吳哥城,導致居民大量死亡。倖存者在焚燒了死者的屍體後,就離開了日漸凋敝的城市。不過經考古學家在吳哥窟遺址考察後有驚人的發現,認為吳哥王朝的滅亡可能和氣候變遷有很大關聯。考古學家在吳哥窟遺址考察後有驚人的發現,認為吳哥王朝的滅亡可能氣候變遷有很大的關係。(圖/達志/美聯社)專家表示,由於當時歐洲面臨冰河時期,高棉帝國可能是在當時氣候劇變下,亡朝滅國。據專家說法,當時恰逢歐洲的冰河時期,當時歐洲人口稀少,以倫敦為例,只有1萬8千人,而亞洲的東南亞地區,已經蓬勃發展,人口眾多;但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乾旱,成為搖搖欲墜吳哥王朝的最後一擊。考古團隊認為當時的柬埔寨,很有可能出現大型的乾旱,當地的水利系統遭受打擊,為了配合乾濕分明的季節,高棉帝國一直嚴格的在境內實施分流灌溉計劃,但是一場世紀乾旱,卻讓堅固的水利設施毀於一旦。1千多年前的全球性氣候異常,毁掉了曾經強大的高棉帝國,如今全球依舊面臨氣候暖化問題威脅,吳哥窟的悲劇,是否會再次上演,也引發學者和專家的關注。
印度不過情人節改推「抱牛日」 官方神操作被罵翻急撤回
印度人愛牛,常在街頭餵牛及摸牛,印度動物福利委員近日宣布,為了提升國人「情感豐富度」,以及避免西方文化導入後對當地傳統文化造成衝擊,把2月14日的情人節改為「抱牛日」(Cow HugDay),就在聲明發布後,瞬間引發印度民眾與在野黨抨擊,面對宛如海嘯般的負評,政府在10日宣布撤回這項政策。印度計劃將今年情人節改為「抱牛日」引發抨擊。(圖/達志/美聯社) 根據《美聯社》(AP)引述印度媒體報導,為了推廣和保護當地印度教傳統,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6日公開發文,呼籲民眾別過西洋情人節、改過「抱牛日」,藉此突顯對印度教文化的重視;聲明指出,奶牛是印度文化與農村經濟的支柱,牠不僅是萬物的給予者,同時還為人們提供了豐厚的財富,而擁抱奶牛是吠陀和神聖印度教的傳統。在印度街頭常常看見牛隻怡然自得的逛大街,也是源自印度教的信仰。(圖/達志/美聯社) 為了避免印度民眾忘掉如此重要的傳統,當局決定將今年的情人節改為「抱牛日」,「擁抱奶牛不僅會為國人帶來情感富足、增加個人和集體的幸福程度,還能更好地弘揚印度傳統價值觀,避免印度良好的文化遺產在西方文化入侵後,被新一代拋諸腦後」,未料聲明曝光後隨即遭到網友群起嘲笑,各種諷刺惡搞漫畫也隨之出爐。聲明曝光後隨即遭到網友群起嘲笑,各種諷刺惡搞漫畫也隨之出爐。(圖/翻攝自推特) 像是在社群平台上能見到將知名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中,傑克在船首擁抱蘿絲的經典畫面,改成人們擁抱牛隻的「Cowtanic」,展現對印度網友嘲諷的態度。其實在印度街頭常常看見牛隻怡然自得的逛大街,也是源自印度教的信仰。在印度神話中,牛是濕婆(Shiva)的坐騎,是宇宙的象徵,也代表健康和豐產,部分的省邦更明定,若不小心或蓄意傷害牛隻,可判處拘役甚至7年以上有期徒刑。不過這次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遭群眾嘲笑的主因,是該委員會過度解釋、同時過度強化西洋情人節的影響,除了遭民眾訕笑也引起反對黨吐槽,認為當前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根本是轉移焦點,想藉此減少民眾對重大議案的關注程度,才有這種令人噴飯的做法。在輿論壓力下,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10日突然宣布「撤銷」這項新政策。印度計劃將今年情人節改為「抱牛日」引發抨擊。(圖/翻攝自@guardian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