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電視台
」 以色列 哈瑪斯 加薩走廊 伊朗 巴勒斯坦新加坡1周內處死3毒販!今年已8人被執行 聯合國痛批:死刑對遏止犯罪毫無作用
新加坡中央肅毒局22日表示,當日以絞刑處死了一名因販毒遭定罪的55歲男子。這是該國1周內執行的第3件死刑,然而聯合國20日才喊話,要求新加坡立即停止執刑,認為將死刑作為打擊販毒的手段,不僅違反國際法,且實際嚇阻效果也受到質疑。根據外媒《法新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聯合國與人權團體指出,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死刑在遏制或防止毒品問題上有優於其他刑罰措施的效果,同時呼籲應廢除死刑。聯合國專家強調,應該轉而採取基於人權的方法來改善現況。不過,新加坡官員堅稱,死刑反而讓星國成為了亞洲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據新加坡中央肅毒局(CNB)公告,被執行死刑的人是55歲的阿布杜拉(Rosman Abdullah),他因向東南亞地區販運57.43公克的海洛因而被定罪、處決。而新加坡濫用毒品法令規定,若販運超過15公克的海洛英,一旦罪名成立,就可判處死刑。中央肅毒局在聲明提到,這是依據法律、且有充分正當程序的判決,整個過程中都有律師代表,「國家僅對最嚴重的犯罪行為判處死刑,例如販運大量毒品,這些犯罪不僅對吸毒者個人,更對他們的家人和更廣泛的社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據悉,阿布杜拉於2010年7月首被判刑,22日在樟宜監獄伏法,此前他已用盡所有上訴機會,包括請求總統赦免。而在本月15日,另有2名男性同樣因販毒而遭處刑,分別是39歲的馬來西亞人、53歲的新加坡人。阿布杜拉是新加坡今年第8位被執行死刑者,其中有7人罪名是販運毒品,1人則是謀殺。
想念她的懷抱!加薩男孩每晚「睡在母親墓前」 曝:在這裡比較安心
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11月公布的統計數據,自從2023年10月7日爆發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已經有4.3萬人在加薩走廊死去,其中70%是婦女和兒童。近日,一則關於加薩男孩深夜在母親墳墓旁睡覺的影片在網群媒體上轉傳,引起網路討論。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一名叫做薩利赫(Saleh)的巴勒斯坦記者在11月5日晚間發現,一名叫做澤因‧約瑟夫(Zein Yousef)的男孩竟在深夜走進次墓園。當他走近才發現,這名男孩正在墓園裡睡覺。當他採訪這名男孩時,男孩告訴他「只是想跟母親在一起」。約瑟夫表示,這裡是他母親的墳墓,他的母親2個月前在加薩努塞拉特難民營(Nuseirat Camp)附近接受腎臟疾病的治療時,遭遇以色列發動的空襲,並在空襲中犧牲。後來他想母親的時候,就會來到母親的墓地,「我很想她,我每天都來這裡。跟她睡在一起讓我感覺到安心。」約瑟夫的父親告訴半島電視台記者,兒子本來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這樣他就可以治好母親的疾病。但在母親死後,兒子告訴他現在只想再見到媽媽一面。
58年政權一夕變天!波札那總統承認敗選 經濟問題是選戰關鍵
非洲南部國家波札那政局變天,當地媒體1日引用過半選區計票結果,稱執政的「波札那民主黨」(Botswana Democratic Party ,BDP)在選舉中輸掉國會多數,結束長達58年的執政地位,尋求連任的總統馬西西(Mokgweetsi Masisi)也已坦承敗選,表明會下台。波札那在10 月30日舉行國會選舉。(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半島電視台》等外媒報導,波札那在10 月30日舉行國會選舉,據外媒引述當地媒體的說法,最大反對黨「民主變革之傘」(Umbrella for Democratic Change ,UDC)大幅領先,在國會61席中確定拿下25席,當地媒體Mmegi報導,波札那61個選區中的36個選區計票結果,在野黨加起來已贏得國會過半席次,包括國營電台也報導相同數據,執政的波札那民主黨在36個選區中僅拿下1個選區。波札那10月30日舉行大選,總統馬西西11月1日承認敗選。(圖/達志/美聯社)另據《法新社》指出,現任總統馬西西也在記者會上表示,「我想祝賀在野黨勝選,並承認(我們)敗選」,2018年就任總統的馬西西同時表示,他會「展開所有行政工作,以便順利交接政權」。盛產鑽石的波札那是非洲最穩定的民主國家之一,擁有230萬人口的波札那在1966年脫離英國獨立,就由波札那民主黨掌權至今,更被視為是脫離殖民的政治模範,不過波札那也因為全球對鑽石的需求減少導致收入銳減,失業率高達27%,尤其是青年失業率問題,經濟問題成了這次選舉的主軸,也是波札那民主黨會丟掉執政地位的主因。根據熟悉波札那政局的專家表示,這次選情激烈,原先波札那民主黨以為在野勢力分裂,將有利於BDP繼續執政,如今確定UDC勝出,其候選人、就讀過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人權律師波柯(Duma Boko)將成為下一任總統。波札那10月30日舉行大選,總統馬西西11月1日承認敗選」。(圖/翻攝自X)
以色列空襲加薩北部至少143死 醫院院長怒斥:數十名醫護人員遭拘留
以色列29日對加薩北部發動2次空襲,造成至少143人死亡,其中包括數十名婦女及兒童,一家醫院院長指出,院方無法及時救治傷員,係因以色列軍隊在周末就發動攻擊,導致數十名醫護人員被拘留。根據外媒《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橙縣紀事報》(Orange County Register)報導,10月初以來,以色列為加強剷除哈瑪斯武裝分子的力度,軍方不斷升級空襲規模,並在加薩北部發動了更大程度的地面行動,這樣的情形也引發人們的擔憂,認為加薩北部數十萬巴勒斯坦人的人道主義正日益惡化以色列28日立法通過2項法律,切斷與分發食品、水和藥品的聯合國主要機構之聯繫,嚴格禁止近東救濟工程處在以色列境內進行任何活動,其中可能包括在被佔領的西岸開設學校和診所,也不允許國家當局和近東救濟工程處進行聯繫,而以色列目前正控制著進入加薩和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的通道。 近東救濟工程處和其他國際組織表達了對此決定的憤慨,但以色列聲稱,近東救濟工程處已被哈瑪斯滲透,該激進組織奪走了援助,並利用聯合國設施來掩護其活動,但聯合國機構否認了這項指控。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和斯洛維尼亞也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以色列針對該機構的舉動,稱該機構的工作「對數百萬巴勒斯坦難民至關重要且不可替代」。近東救濟工程處通訊主任朱麗葉特(Juliette Touma)則說,沒有任何聯合國機構或外部團體能夠填補近東救濟工程處在巴勒斯坦領土上的深遠作用,聯合國大會需要批准對該機構任務進行授權。加薩衛生部緊急服務部門表示,加薩北部城鎮拜特拉希亞遭受襲擊,釀成至少70人死亡、23人失蹤,且一半以上的受害者是婦女和兒童,其中一名母親和她的5個孩子,以及另一名母親帶著6個孩子,均因這場空襲喪生。醫院院長霍薩姆(Hossam Abu Safiya)透露,附近的醫院因大量受傷婦女和兒童而不堪重負,包括許多需要緊急手術的人,但由於以色列軍方周末突襲了該醫院,拘留了數十名被稱是哈瑪斯武裝分子的醫務人員,醫院裡唯一剩下的醫生是兒科醫生,「從任何意義上來說,情況都是災難性的,醫療保健系統已經崩潰,需要國際進行干預」。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也在IG發文喊話,「我們根本無法接受像平常一樣殺害巴勒斯坦兒童的行為,每個被殺害的孩子都是某人的一切,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和夢想」。
以色列巴士站疑遭恐攻!卡車「衝進人群」釀33傷 肇事者遭擊斃
以色列大城特拉維夫27日疑似發生恐攻事件,一輛卡車在當地時間上午10時08分(台灣時間下午4時08分)衝進一個人群聚集的公車站,造成至少33人受傷。外媒指出,由於該地區靠近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總部和幾個以色列國防軍情報單位的所在地,因此這起事件被認為可能具有恐怖攻擊性質。半島電視台還指出,有當地記者向他們透露,該名卡車駕駛已經被目擊該起事件的持槍平民擊斃。綜合外媒報導,以色列大城特拉維夫(Telaviv Yafo)的格利洛特(Glilot)社區,發生疑似「車禍式恐怖攻擊」,一輛大卡車刻意在上午10點左右的交通繁忙時段,開車衝進阿哈朗雅瑞夫大道(Aharon Yariv Boulevard)上的一處公車站。外媒指出,由於事發當時,公車站內等車的人潮眾多,還有1輛巴士正停靠在巴士站等候乘客下車,其中甚至有許多是反應緩慢的老人家,因此這輛卡車的衝撞造成至少33人受傷,其中6人傷勢嚴重,甚至有1人有生命危險。以色列紅大衛盾會(MDA)發言人指出,目前已知有6人傷勢嚴重、7人傷勢中度、20人輕傷,另外有4人因為目擊事件感到身心不適,列為嚴重焦慮症。所有傷者都已經被送往附近醫院救治。以色列警方發言人埃赫羅尼 (Asi Aharoni) 告訴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襲擊者「已經遭到制服」。而半島電視台的報導則表示,一名來自以色列雅法的記者阿貝德‧阿布‧沙德(Abed Abou Shhade)告訴他們,卡車司機是一名來自特拉維夫北部的巴勒斯坦公民,且「目擊這起事件的平民一看到司機是誰就殺死了他。」不少外媒指出,由於事發地點靠近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總部和幾個以色列國防軍情報單位的所在地,因此這起事件被認為可能具有恐怖攻擊性質。
賴清德任內首次國慶演說!多家外媒也高度關注:語氣堅定且謹慎
總統賴清德在昨(10)日發表任內第1次國慶演說,他以「團結台灣,共圓夢想」為題,強調中華民國已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共無權代表台灣,但也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盼兩岸能對等尊嚴且健康有序的對話交流,願意和對岸合作應對氣候變遷等全球問題。多家外媒也對此進行評論報導,包括《路透社》便認為「演說語氣既堅定且有和解味道」。英國廣播公司(BBC)BBC以「台灣總統矢言抵抗『併吞』」(Taiwan's president vows to resist 'annexation')為題指出,與前總統蔡英文相比,賴清德對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他誓言「堅持抵制吞併或侵犯我們主權」,也承諾將與北京在氣候變遷、對抗傳染病、維護區域安全等議題進行合作。BBC稱,賴自大選以來多次演說內容被一部分人視為「挑釁」意味,但他日前曾對賓客表示,他的國慶演講「不會有驚喜」。任教於台灣大學的政治學者南樂(Lev Nachman)提到,賴的國慶演說與他最近的演講相比要溫和許多,「這讓中方用來砲轟他的火藥少了很多」,但南樂認為,北京政府仍會找理由對這場演說表達不滿,未來幾天內可能舉行軍演來做出強烈回應。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以「台灣總統賴清德說北京『無權』代表台北」(Taiwan’s President Lai says Beijing ‘has no right’ to represent Taipei)為題,稱賴清德在今年5月就職以來,常常在與台灣地位有關的發言挑戰界線,引來北京強烈譴責,但國慶演說也提出願意進行兩岸合作。《華盛頓郵報》也說,賴清德提及身為總統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2300萬台灣人民」,也要「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報導認為賴清德對自己的發言愈來愈有自信。而各界也正密切關注,擔憂中國在未來幾天是否會在台灣周圍發動「聯合利劍-2024B」軍演。路透社《路透社》以「賴清德總統:中國不能代表台灣,應與台北合作因應全球挑戰」(China cannot represent Taiwan and should work with Taipei on global challenges,Lai says)為題進行報導,描述賴清德演說語氣既堅定並有和解味道,承諾捍衛台灣主權的同時,也表達出兩岸合作態度。不過,台灣總統府一位高階官員匿名受訪稱,賴以正面口吻提及北京政府,等於向對岸遞出橄欖枝,而挑釁或改變現狀的不是台灣,中方不需要為軍演找藉口。美聯社《美聯社》以「台灣在中國威脅之下慶祝國慶假期」(Taiwan celebrates its National Day holiday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Chinese threats)為題報導,提及台灣今年的國慶遊行包括閱兵,並沒有像過去幾年那樣的重型軍事裝備。賴清德採取了堅定但謹慎的立場,同時提出在從對抗傳染病到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等領域進行合作。中東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半島電視台》以「台灣總統賴清德表示將『抵制吞併或侵犯』」(Taiwan’s President Lai says will ‘resist annexation or encroachment’)為題進行報導,認為賴清德這場演說大多內容仍屬務實,也提及他敦促北京利用其在外交上的影響力來解決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日經亞洲》(Nikkei Asia)《日經亞洲》以「賴清德在國慶演說,稱中國『無權代表台灣』」(China has 'no rightto represent Taiwan,' Lai says in National Day speech)為題,稱賴在演說中強調,面對全球衝突及混亂,台灣將繼續扮演負責任的角色,也同時捍衛自身的主權和民主。報導也說,賴清德的演說可能被解讀為試圖向美國和全世界承諾,台灣並不會挑釁中國,但也不會屈服於中國的擴張野心。
CNN、BBC記者揭露新聞編輯室「偏袒以色列」 男子白宮外自焚抗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英國廣播公司(BBC)這兩家全球知名的新聞媒體,報道加薩戰爭的10名記者自10月7日起,揭露了這些媒體新聞編輯室的內部運作,指控報導偏袒以色列、雙重標準和經常違反新聞原則。5日一名《CBS》記者用汽油點火自焚手臂,大聲高喊:「我們散播假新聞!」送醫後已無大礙。5日在華盛頓特區白宮附近拉法葉公園舉行聲援巴勒斯坦集會上,一名《CBS》攝影記者梅納點火自焚,大聲高喊:「我們散播假新聞!」以抗議美國媒體對以色列在加薩的種族滅絕戰爭的偏見報導。梅納手臂燒傷,送醫後無大礙,他在集會自焚後已被《CBS》解僱。一名記者在集會上點火自焚。(圖/達志/路透社)《半島電視台》節目《情報站》(The Listening Post)專訪這些記者,他們指責新聞編輯室的高級主管,未能追究以色列官員的責任,並干涉報導淡化以色列的暴行。在《CNN》的一次事件中,儘管工作人員事先發出警告以色列的宣傳內容不實,但還是照常播出。《CNN》的記者亞當(化名)表示,在10月7日之前,他真心地信任媒體的新聞實踐,「但10月7日之後,我頻繁看到支持以色列敘述的新聞報道,讓我感到震驚。」他感嘆記者們的處境非常清楚,這些報導並不完全符合事實。去年11月一次報導中,《CNN》國際外交編輯羅伯遜(Nic Robertson)隨以色列軍隊參觀了加薩被炸毀的蘭提西兒科醫院(Al-Rantisi Pediatric Hospital), 進入醫院後,以軍發言人哈加里聲稱找到了哈瑪斯利用醫院藏匿以色列俘虜的證據。哈加里向羅伯遜展示了牆上用阿拉伯語寫的一份文件,他說這是一份看守俘虜的哈瑪斯成員名單:「這是一份守衛名單。每個恐怖分子都有自己的輪班。」亞當說:「這根本不是哈瑪斯的名單,這是一本日曆,用阿拉伯語寫著一週中的日子。」《CNN》的阿拉伯語製作人早就已經提出這一點,但報導仍未被修正。沒有證據顯示俘虜被關在蘭提西醫院。《BBC》前記者薩拉(化名)指責該機構在審查採訪對象時,對巴勒斯坦支持者進行了過度審查,而對以色列發言人則給予了自由發揮空間,幾乎沒受到任何阻力。過去的一年裡,專家和資深記者指責西方媒體長期以來對以色列偏袒,弱淡化了巴勒斯坦的苦難,《紐約時報》和《BBC》等媒體有不少記者公開辭職,其他留下來的記者,則試圖透過活動和內部會議從內部改變現狀。這些記者的揭露讓外界質疑,西方媒體在報導以色列與加薩衝突時,是否真正維持了新聞應有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對於上述指控,《CNN》和《BBC》全盤否認。
法國馬賽23歲囚犯買兇殺敵對幫派15歲成員 檢察官痛批「前所未有的野蠻」
法國馬賽近日發生一起與毒品相關的兇殺案件,一名15歲少年被刺了50刀後遭人活活燒死,當地檢察官貝索內(Nicolas Bessone)甚至用「前所未有的野蠻行為」來痛批兇嫌的行為。貝索內也提到,該名少年是遭人買凶殺害,主謀是被囚禁於艾克斯-呂恩斯監獄(Aix-Luynes)的23歲囚犯,而買兇的代價為2000歐元(折合新台幣約7萬元)為報酬。但原本該名囚犯是計畫恐嚇對手幫派成員、放火燒對方的門,但是在犯案過程中遭敵對幫派成員發現,所以才痛下殺手。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該名遭關押的23歲囚犯是「DZ黑幫」(DZ Mafia)的成員,此幫派在馬賽眾多毒品幫派中之一,近年來一直在爭奪這座城市高利潤的毒品市場控制權。報導中也提到,馬賽是法國第二大城市,但同時也是最貧困的城市之一,毒品暴力事件頻繁,媒體將其稱為「毒販謀殺」(narco-homicide),並指出該市日益成為毒品幫派的鬥爭場地。而在15歲少年遭殺害後,主謀並未就此罷手。根據檢察官貝索內的消息,該名23歲主嫌在15歲少年遭殺害後,隨即再次雇用另一名14歲的少年進行報復攻擊,而這次目標是要殺死敵對幫派的一名成員,並承諾支付5萬歐元(折合新台幣約177萬)。後續該名14歲少年與另一名同夥搭乘出租車前往目標地點,而抵達目的地後,少年要求36歲的出租車司機在現場等候,結果遭到拒絕,沒想到該名14歲少年便直接開槍射殺司機後逃逸。報導中提到,這些毒品幫派之間的暴力行為,已讓馬賽今年的毒品相關謀殺案件數量達到17起,而2023年全年的數字更是高達49起。檢察官貝索內強調,在這些案件中,參與者和受害者的年齡都越來越年輕,這樣的趨勢令人擔憂。
才傳聞準備接任 真主黨繼任領袖人選下落不明
真主黨在前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遭刺殺後,就傳出慧遊執行委員會的主席薩菲丁(Hashem Safieddine)來繼任領導人的位置。但以色列在4日對黎巴嫩貝魯特達希耶(Dahiyeh)地區發動空襲後,薩菲丁就下落不明。也有媒體報導指出,在空襲事件後,黎巴嫩及真主黨官員隨即派遣救援隊進入空襲地點尋找失蹤者。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在前領袖遭斬首之後,許多真主黨高層領導一直處於「影子」狀態,而薩菲丁的名字之所以浮出水面,是因為他被認為可能接任納斯魯拉擔任真主黨的秘書長。在空襲事件發生後,真主黨媒體辦公室發表聲明,指稱有關組織內部「官員性命」的消息僅為「無意義的謠言」,並強調只有由他們媒體辦公室發表的聲明才具權威性。但多家媒體透過各方管道確認,基本上證實真主黨已經失去了與薩菲丁的聯繫。報導中也提到,以色列之所以能精準定位並攻擊真主黨的高層領導人,極有可能是真主黨內部存在情報洩漏的漏洞,半島電視台政治分析師比沙拉(Marwan Bishara)表示,真主黨接連失去與領導人的聯繫,顯示出情報網遭到滲透的危機。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中東與伊斯蘭政治副教授哈什米(Nader Hashemi)則認為,失去與薩菲丁的聯繫是對真主黨「另一個嚴重且重大的挫折」,哈什米也提到,「失去聯繫」的措辭可能是在為宣布薩菲丁死亡的消息做準備。而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中校納肖沙尼(Nadav Shoshani)表示,以軍正在評估這次空襲的結果,並確認此次攻擊針對的是真主黨的情報總部。到目前為止,真主黨尚未對薩菲丁的狀況進行任何正式的回覆。自兩週前以色列在黎巴嫩全境展開猛烈轟炸後,目前以色列已將焦點轉向北部邊境,目的是確保國民能夠安全返回北部家園,同時打擊真主黨的據點。在這樣的情況下,以色列於4日在加強空襲黎巴嫩南部和貝魯特南郊的同時,對黎巴嫩南部發動了「有限地面行動」。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截至目前為止,以色列軍隊在與真主黨武裝的地面交火中,有9名士兵喪生。黎巴嫩公共衛生部則表示,以色列的猛烈轟炸已經導致超過2,000人喪生,並迫使120萬人流離失所。
甲烷外洩釀伊朗煤礦坑爆炸 至少51死20傷「24工人受困」
伊朗東部21日晚間9時一處礦井發生爆炸意外。當時至少有69位工人正在礦井的隧道中工作,豈料其中2區發生甲烷外洩,最終導致爆炸,目前已知至少造成51人死亡、20人受傷,且還有至少24名工人受困。據半島電視台報導,礦井爆炸是由於伊朗首都德黑蘭東南約540公里處塔巴斯(Tabas)的一個煤礦發生甲烷氣體洩漏所致,當時至少有69人正在礦井的隧道中工作,此事故造成至少51人死亡,另有20人受傷,且還有24名工人受困中。準備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表示,他下令盡一切努力營救被困人員並援助他們的家人,強調目前已經對該事件展開調查。事實上,這並不是伊朗採礦業第一次發生災難事件。早在2009年,多起事件中造成至少有20名工人喪生;2017年一次煤礦爆炸造成至少42人死亡;2013年2起採礦事故導致11名工人死亡。伊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礦產生產國之一,該國擁有約68種礦藏,位列15個主要礦產富饒國家之一。
剛果大規模越獄爆129死 女囚揭暴亂中「過百女囚遭性侵」
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DRC)首都金夏沙(Kinshasa)的馬卡拉中央監獄(Makala Prison),日前發生大規模越獄事件,混亂中至少有2000名囚犯失蹤,129名囚犯遭槍擊或因推擠窒息死亡。如今傳出在混亂中有大批男性囚犯闖入女囚區,持刀威逼性侵女囚犯。據目擊女囚估計,恐怕有百名女囚淪為在混亂中受到性暴力的受害者,惡行令人髮指。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一名女囚愛麗絲告訴媒體,9月1日晚間9時左右,監獄便無預警斷電了。由於該監獄位置靠近軍事基地,斷電況狀可說是極不尋常。愛麗絲表示在午夜左右,聽到一輛車駛入監獄大門,隨即傳出破門聲,混亂隨即發生。目前媒體仍無法確定這輛車載的人是誰,它是如何進入監獄,又車上的乘客是否與越獄事件有關。剛果政府發言人穆亞亞(Patrick Muyaya)表示,「在當地政府的調查徹底結束前,當局不會提供任何的詳細資訊。」根據網路流傳的越獄影片,有囚犯試圖在混亂中擠過牢房的柵欄,也有人在彼此大聲交談,提到有許多人已經逃跑,而且牢房建築的大門開始,大家應該趕快出去,還有人提到「那些往大門跑的人遭到了伏擊」。一名化名吉恩(Jean)的囚犯告訴半島電視台,當天晚上非常悶熱,人們滿頭大汗,在混亂中焦躁不已。有些囚犯試圖砸開一堵牆,但倒塌的牆體壓住了他們,不少人因此死去。另外還有些人試圖衝擊大門,但都被守衛擊斃,還有許多人在逃跑時遭到射殺。愛麗絲表示,當大批囚犯衝擊大門時,另外有一批人襲擊了女囚區。他們打破女性牢房的大門,然後帶著刀與刮鬍刀片闖進女囚區,開始性侵她們。倘若有女囚膽敢反抗,他們就會用刀威脅要殺死對方。愛麗絲親眼目擊一名女囚遭到十多名囚犯強暴,另外還有一名老年女囚遭到攻擊。她談起來還餘悸猶存,「太可怕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愛麗絲表示,自己當時把芥末塗抹在身上,佯裝生了皮膚病,告訴囚犯們倘若對自己出手可能會被感染;還把牢房裡的金錢和其他財物全都交給對方,這才逃過一劫。不過她估計,當天在混亂中恐怕有超過100名女囚遭到強暴。國際人權觀察組織接觸了這些遭到性暴力的女囚,轉達了這些人全都沒有接受適當治療的惡劣處境,穆亞亞則表示政府將會提供她們一些援助。馬卡拉中央監獄建於1957年,設計中可容納1500名犯人,但如今該處卻關押著約15000名的囚犯,遠超出設計負荷量的10倍,因此犯人生活環境極其惡劣。監獄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與乾淨的飲用水,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囚犯睡覺,囚犯常死於營養不良與各式疾病,而睡眠時甚至得睡在彼此身上,只有少數有錢的犯人可以付出高價給獄警或監獄老闆,換取一小塊可以睡覺的地板。根據曾被關押在馬卡拉中央監獄的人權活動人士指出,「馬卡拉的不人道條件會讓人感到絕望」、「惡劣的條件會把囚犯逼上越獄逃亡之路」。雖然穆亞亞宣稱沒有囚犯從上週的越獄事件中逃亡,不過剛果非政府人權組織「比爾柯林頓和平基金會」(Bill Clinton Peace Foundation)指出,監獄的行政大樓連同存放囚犯檔案的地方都已經在混亂中被摧毀,使確認監獄囚犯人數與身分變得相當困難,而他們宣稱目前馬卡拉監獄的囚犯,比事件發生前減少了近2000人。據當地媒體報導,企圖越獄又被阻止的囚犯正接受軍事法庭審判,他們的刑期可能會延長。而馬卡拉的典獄長馬利基(Joseph Yusufu Maliki)已經遭到停職通緝,如今正在逃亡。人權人士指出,目前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普遍存在的監獄資源不足,以及司法不公的問題,才是越獄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我們的監獄人滿為患,但那裡大多數的囚犯從未有機會站上法庭接受審判。」因此,人權人士一致譴責守衛在暴動中「過度使用武力」造成的死傷,並呼籲成立一個獨立的委員會來重新調查並追究相關人士的責任,「囚犯應該享有生命權並且獲得基本的尊重,讓那些侵犯基本人權的人承擔責任吧!」
柯文哲上銬送土城看守所!「台灣政壇風暴」吸國際媒體關注
民眾黨主席、前北市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弊案,2日無保請回後,北檢抗告,昨(5)日再開羈押庭,被羈押禁見送往土城看守所。柯文哲雙手上銬走上囚車的畫面,隨著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外媒體報導,標題為「前台北市長因貪污調查被拘留」,登上國際版面。柯文哲上周歷經三天三夜的審訊後,北檢依貪汙治罪條例圖利與違背職務收賄罪,對柯文哲聲押禁見,2日凌晨北院對其裁定無保飭回;3日北檢不服裁定,於下午5時許提起抗告,高院4日撤銷北院裁定,發回更裁,5日確定羈押禁見,在土城看守所過夜。柯文哲遭羈押的消息不僅全台關注,連國外媒體香港、法新社、新加坡亞洲電視台(CNA)、日經亞洲、半島電視台等,也都報導台灣政壇風暴。日本《東洋經濟》周四發布記者高橋正成的專文以「台灣政壇『怪人』引發醜聞內幕」為題,報導柯文哲可能由白轉黑;從8月30日檢方突襲柯文哲住處搜索談起,並以「第三勢力主角逮捕大戲」,形容京華城弊案進展。高橋正成指出,從新竹市長高虹安涉詐領助理費案件以來,民眾黨支持者逐漸不安,日前又因黨內選舉補助款帳目不清引起騷動。接著威京集團京華城弊案爆發,在柯文哲擔任北市長任內獲准拉高容積率,柯文哲的白色力量染黑,民眾支持率下滑。高橋正成認為,隨著案情持續發展,此案有可能成為台灣政治史上最大的貪污案。柯文哲昨晚上囚車,送往土城看守所。(圖/劉耿豪攝)
巴基斯坦朝聖巴士伊朗大翻車 釀朝聖者28死23傷
巴基斯坦一輛載有53名什葉派朝聖者的巴士於伊朗時間20日晚上,在伊朗中部翻車,造成至少28人死亡、23人受傷,傷者中有6人已出院,7人情況危急。據當地警方的初步調查,車輛煞車系統的失靈導致了這起事故。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這起事故發生於伊朗時間20日晚間在中部省份雅茲德發生,巴士在前往伊拉克卡爾巴拉參加重大節日阿爾巴因(Arbaeen)紀念日儀式中翻車,據官方媒體報導,當地警方初步調查,事故原因為車輛煞車系統的失靈。不幸的是,車上載有53名乘客,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包括11名女性和17名男性,另外有23人受傷,其中7名傷者情況危急,6名傷者現已出院。目前有數百萬的什葉派穆斯林正在參加朝聖活動,他們通常開車穿過伊朗到達目的地。
內容審查命令嚴重影響員工安危 馬斯克下令關閉X平台巴西業務
由於與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莫瑞斯(Alexandre de Moraes)要求對社群網站X的內容進行內容審核,甚至揚言逮捕X平台在巴西的公司代表。為此,馬斯克表示,基於員工安危,決定關閉巴西辦公室,但巴西當地的使用者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社群網站X。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兩者發生衝的原因主要源自於今年稍早時候,當時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莫瑞斯對X平台發出命令,要求封鎖一些被指控傳播虛假新聞和仇恨言論的帳戶,這些帳戶中包括一些支持巴西前極右翼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的人。博爾索納羅在2022年緊張的選舉之前,多次散布有關巴西電子投票系統易受欺詐的虛假言論。在他敗給左翼總統達席爾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幾個月後,一群博爾索納羅的支持者因對選舉結果不滿,對巴西的最高國家機構發動襲擊。作為巴西高等選舉法院的主理人,莫瑞斯強調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攻擊的自由,也不意味著可以自由地捍衛暴政,他的行動目的是在打擊網上虛假信息。莫瑞斯更揚言表示,如果X平台不願意配合的話,將會逮捕X平台在巴西的公司代表。為此,X平台於近日宣布,將關閉在巴西的分公司,同時也會結束在巴西當地的業務運營。但當中也強調,巴西當地用戶仍可正常的使用X平台。執行長馬斯克也在X平台上發文表示「由於巴西『正義』的莫瑞斯要求我們『私下』違反巴西、阿根廷、美國與國際法律的關係,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關閉在巴西當地的業務」,馬斯克更在文章中痛批「這根本就是對正義的嚴重汙辱」。(圖/翻攝自社群平台X)
孟加拉革命後亂象叢生!年輕民眾指揮交通 警察局、印度教神廟成攻擊目標
孟加拉國父兼首任總統拉赫曼(Sheikh Mujibur Rahman)的女兒哈西娜(Sheikh Hasina)已擔任孟加拉國總理,獨裁統治長達15年之久,沒想到該國7月時因公職配額問題引爆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哈西娜最終也被迫在8月5日宣布辭去總理職務,並乘坐直升機離開首都達卡(Dhaka)逃至印度第2大城德里(Delhi)附近。孟加拉銀行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則在示威學生團體的推薦下,成為代理總理。卡達《半島電視台》(Aljazeera)的報導也指出,在總理哈西娜倒台後,總人口2000萬的首都達卡街頭,擠滿了歡呼雀躍的人群,但車流量和行人明顯減少了,也看不到警察或交警在指揮交通,取而代之的則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在負責,尤其在通往機場和議會的主要十字路口 ,大約有5到6個年輕人,用竹棍或是板球棒在指揮交通,使得往返特吉岡(Tejgaon)商業區的車輛各個井然有序。孟加拉國國父兼首任總統拉赫曼(Sheikh Mujibur Rahman)的女兒哈西娜(Sheikh Hasina)。(圖/達志/美聯社)莫哈哈利(Mohakhali)的十字路口也出現了類似的場景,這是首都達卡另一個典型的繁忙街區。年輕人在當地指揮交通,其中1名並未透露姓氏或年齡的年輕人笑稱:「沒有警察,因為他們都被嚇到躲起來了。」幾天前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以及隨之而來的強力鎮壓,才剛導致300多名抗議者死亡,另有2萬多人受傷、1萬多人遭到監禁。其中攻擊和平示威者及學生的,都是哈西娜派出的警察、軍隊以及反恐部隊。至於曾經矗立著的孟加拉國父拉赫曼的標誌性銅像,也在5日晚間被民眾用繩子拉倒,就連雕像的底座也遭到拆除。隨後熱情的民眾也紛紛湧入收集散落一地的雕像碎片,有民眾也回憶,「這讓我想起了伊拉克獨裁者海珊(Saddam Hussein)的雕像被推倒的影片。」孟加拉國父拉赫曼的標誌性銅像被民眾拉倒。(圖/達志/美聯社)不過當地秩序的崩塌也引發了治安問題,在5日晚間慶祝哈西娜倒台的大批人潮散去後,1群攜帶棍棒和鋒利武器的團體在達卡各地活動,並襲擊哈西娜的支持者,以及過去的執政黨「孟加拉國人民聯盟」(Awami League)的成員。暴力事件就這樣持續了1整晚,數百部發生在全國各地的攻擊影片也在社群媒體上瘋傳,更有印度教徒的住宅、辦公室和神廟被穆斯林縱火焚毀。報導指出,5日全國各地的衝突導致至少119人死亡,也是為期1周的抗議活動中死亡人數最多的1天。由於示威民眾認為哈西娜政府的警察系統極度貪腐,因此多間警察局當天成為抗議者的攻擊目標。此外,有鑑於哈西娜與印度政府的密切關係,示威群眾也鎖定任何與印度教徒有關的建築物下手。對此,法學院畢業生、網紅阿卜杜拉(Saiyeed Abdullah)也呼籲政府立刻恢復法律和秩序:「我們已經成功推翻了獨裁者,並渴望建立一個公正的國家。雖然我能理解群眾對人民聯盟和哈西娜的不滿,但放任憤怒的暴民控制街道是不可接受的。」28歲的汽車修理工沙庫爾(Abdus Shakur)5日晚間也徹夜未眠地駐守在達卡的達克什瓦里國家神廟(Dhakeshwari temple),他告訴《半島電視台》,公民志願者將確保在沒有警察或執法人員的情況下,阻止任何破壞公物、社區暴力及犯罪行為,「我們期待新政府不僅能恢復法律和秩序,還能伸張正義。在那之前,我們將在街上持續保持警惕。」
停不了暴亂!孟加拉總理宣布辭職「轉頭光速搭機逃亡」 官邸下秒遭示威群眾佔領
孟加拉學生團體日前要求廢除公務員缺配額制度,在境內進行大範圍的抗議,結果最後竟演變成暴力衝突。而這股示威抗爭勢力越來越大,目前有消息指出,孟加拉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已於5日請辭,並隨即搭乘軍機逃往印度,而其總理官邸隨即遭到示威民眾闖入佔領。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孟加拉總理哈希納於5日已經宣布請辭總理職務,隨後並與自己的妹妹搭乘軍機離開孟加拉,據悉期前往目的地是印度。而目前也傳出,哈希納的總理官邸已被示威者佔領,估計人數有數千人之多。(圖/達志/美聯社)據了解,整起事件的主因,是源自於孟加拉政府恢復了公共部門職位配額制度,其中包含為1971年獨立戰爭戰士家屬預留的30%配額。由於孟加拉近年面臨高失業率,1.7億人口中有近3200萬年輕人沒有工作,如此偏頗的配額制度引發學生的不滿。這場抗爭活動原本是由大學校園內的學生團體發起,主要抗議重新引入具有歧視性的公務員職位配額制度,這場抗爭活動也是孟加拉近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但隨著事態的發展,抗爭活動變成針對現任總理哈希納政府的抗爭運動。哈希納被指控大搞專制主義、放任警察暴行和腐敗。報導中也提到,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孟加拉的經濟遭遇嚴重衰退,數千萬人失業並面臨創紀錄的通貨膨脹。而在示威衝突爆發之初,就有當地媒體估計,有數千人受傷,死亡人數突破百人。而隨著事態的升級,單是在4日當天就有91人死亡,截至目前為止,這場示威活動的死亡人數已經突破300人。(圖/達志/美聯社)
美股大跌帶動美元貶值 日圓強升「0.2276」創今年新高
美股2日再度收黑,美元指數大幅下跌,這也帶動美元貶值,日圓兌美元進一步升至146價位,導致日圓換匯更為昂貴,今(3日)台灣銀行日圓現鈔賣出價達到0.2276元,創今年以來新高,相較於近年以來的低點0.2046元,相差了0.023。在美元大跳水的情況下,日圓兌美元從149.766升至146左右,而日圓兌新台幣匯率升回「0.22」字頭,並向0.23元靠近。今日台灣銀行日圓現鈔賣出價達到0.2276元,創今年以來新高,相比7月11日的低點0.2046元,如果都以換取新台幣5萬元來計算,當時能換24萬4379日圓,現在只能換到21萬9683日圓,比7月11日少換2萬4696日圓。事實上,今年以來日圓不斷貶值引起廣泛關注,先前《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日圓疲軟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利率差距巨大,荷蘭國際集團的韓國和日本高級經濟學家Min Joo Kang認為,「美國與日本之間的利率差距,導致了日圓兌美元的疲軟」。此外,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反應也是原因之一,報導中提到,兩國的利率差異反映了截然不同的通脹環境:日本在長期經濟停滯後致力於提高物價和工資,而美國則在強勁經濟增長後努力壓低物價。對投資者來說,美國的高利率意味著投資美國政府債券的收益遠高於投資日本。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賣出更多日圓以投資美國資產,導致日圓價值持續下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過近期美股下跌也導致美元走弱,這反而讓日圓兌美元匯率出現上升趨勢。
哈瑪斯領袖遭暗殺身亡 發言人揚言發動公開戰爭「不惜代價」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eh)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人暗殺,對此,哈瑪斯發言人祖赫里(Sami Abu Zuhri)揚言,將發動公開戰爭以解放耶路撒冷。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哈瑪斯聲明提到,哈尼亞在參加完新任伊朗總統的就職典禮後,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住所遭到猶太復國主義叛徒襲擊,遭暗殺身亡。不過未提及,哈尼亞是如何死亡、何時死亡等。至於哈瑪斯發言人祖赫里(Sami Abu Zuhri)將哈瑪斯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eh)遇刺事件,描述為「嚴重升級」。祖赫里揚言,哈瑪斯將發動公開戰爭以解放耶路撒冷,整個哈瑪斯將準備為此付出各種代價,不惜一切。針對哈瑪斯領袖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人暗殺事件,以色列政府尚未就這次攻擊發表正式聲明。哈尼亞現年62歲,一直以來都是哈瑪斯的長期政治領袖,於2004年被任命為秘密「集體領導」成員之一,並於2017年成為哈瑪斯的首領,並被美國列為「特別指定的全球恐怖分子」。
參加新任總統就職典禮 哈瑪斯領袖伊朗首都遭暗殺身亡
目前有消息指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eh)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人暗殺身亡,但哈尼亞是何時死亡、如何死亡,目前尚不得而知。根據《CNN》報導指出,目前哈瑪斯政治領袖哈尼亞遭到殺害一事,已經由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證實,並且由伊朗國家媒體Press TV報導。哈瑪斯在事後發出一份聲明,表示哈尼亞與其保鑣是在參加完新任伊朗總統的就職典禮後,在德黑蘭的下榻處遭到以色列的暗殺。但報導中並未提及哈尼亞是如何死亡、何時死亡進行說明。據了解,現年62歲的哈尼亞是哈瑪斯的長期政治領袖,其出生在加薩走廊當地一個難民營,在1983年加入了哈瑪斯的前身組織伊斯蘭學生聯盟。後續組織改制,成為如今的哈瑪斯,哈尼亞也成為哈瑪斯聯合創始人之一,隨著哈瑪斯勢力的增長,哈尼亞也在哈瑪斯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地位。哈尼亞於2004年被任命為秘密「集體領導」成員之一,在2006年成為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總理,到2017年成為哈瑪斯的首領,並被美國列為「特別指定的全球恐怖分子」。除此之外,哈尼亞也負責哈瑪斯的外交工作,多年來參與了多次談判,包括與前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的談判,同時也與許多國家的領導人會面過,過去就曾會見過卡達的阿勒薩尼(Sheikh 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和中國外交官王毅。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在2024年4月,哈尼亞的3個兒子、4個孫子死於以色列的空襲。當時哈尼亞就曾表示,兒孫的死亡不會影響正在進行的停火和人質談判,哈尼亞同時也強調,如想要透過威脅其子嗣的方式來迫使哈瑪斯放棄要求,這些行為均屬癡心妄想。在過去,哈尼亞一直被加薩走廊人民視為「可以達成停火協議的談判代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也視哈尼亞為一位個性較為溫和的領袖(相較於其他哈瑪斯領袖而言),因此他也廣受兩地的人民歡迎。但如今哈尼亞死於德黑蘭,目前外界也擔憂,加薩走廊的停火協議,有可能因為哈尼亞的身亡而變得遙遙無期。
賀錦麗有望代表民主黨參選 挑戰美首位黑人女總統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1日在社群媒體平台X宣布,他不爭取連任,會全力支持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代表民主黨參選。賀錦麗有望挑戰首位有亞裔血統的黑人女總統,而她的背景也曝光。據《CNN》報導,賀錦麗說,她有幸得到總統支持,計劃尋求民主黨提名。據悉,民主黨內部經歷數周混亂,拜登宣布放棄競選連任,他表示,要把提名人選給賀錦麗,這是他做過最好的決定。不過,儘管拜登支持她,但不清楚賀錦麗是否真會成為提名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哈里森(Jamie Harrison)指出,未來幾天黨部會採取透明程序,希望跟能擊敗川普的候選人一起前進。最近的民調還顯示,賀錦麗在對抗川普時,表現優於其他潛在的民主黨競爭者,而她在擔任副總統期間,處理了投票權和中美洲的移民潮等棘手問題,儘管投票權法案在國會失敗了。據《半島電視台》報導,59歲賀錦麗出生於加州奧克蘭,母親是印度人,父親是牙買加人,加州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擔任檢察官工作,2016年成為美國參議院議員,是川普的主要批評者。據悉,賀錦麗是當過舊金山地區檢察官、加州總檢察長、加州參議員和副總統的黑人女性,也是第一位當副總統的移民女兒。不過半島電視台記者費雪認為,她不一定會得到民主黨支持。至於賀錦麗對以巴衝突的態度,她支持拜登政府的立場,捍衛以色列的自衛權,本周她也要跟以色列總理納塔雅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