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需求
」 半導體 台積電 台股 營收 外資台灣綠能無法滿足半導體需求 郭智輝:支持建電廠就是支持台積電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受訪時直言,台灣沒辦法滿足未來的半導體需求,是因為台灣沒有充足的綠電跟水源。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強調,若按照計畫進行,2030年為止,電是充足的,綠電也一樣。他也喊話「如果大家都支持台電建廠、支持綠電發展,那麼就是支持半導體在台灣做更大的發展,如果大家支持護國神山,也請大家支持台電」。郭智輝今(29)日前往立法院備詢前受訪表示,我們和美國是互補關係,彼此都有深度討論,如果按照計畫進行,2030年為止,電是充足的,綠電也一樣。他也喊話「如果大家都支持台電建廠、支持綠電發展,那麼就是支持半導體在台灣做更大的發展,如果大家支持護國神山,也請大家支持台電」。媒體追問是否考慮核能?郭智輝說,之前行政院長卓榮泰有表示,對先進科技我們都不排除,在這方面的研究發展都高度關注,但目前有核管法在,核電是否能延役或再起,這都有法令規定。郭智輝說明,經濟部是執行單位,當然是依法執行,不過會保留核電廠員工,因為要關注未來科技發展,現在有新型核電發展,全世界都關注,台灣不能夠沒有專家判斷,所以這些人才都會保留。另外,美國總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頻頻強調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產業,甚至要求台灣應該繳納保護費;對此,郭智輝表示,國際友人在選舉前發言都給予尊重,美國對台灣是長期穩定發展的關係,而美國兩黨都對於台灣抱有相同態度。
護國神山救眾生!盤中衝上1100元新高 彭博讚「緩解AI榮景焦慮」
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15日發布財測欠佳,台積電(2330)卻在17日的法說會上交出耀眼成績,法人詢問只花1小時就結束,但會後《彭博社》以「成功緩解AI榮景焦慮」形容這場法說會。今(18)日,台積電早盤上漲65元至1100元,市值也增加1.68兆元至28.52兆元,隨後漲幅收斂,收盤以1085元作收,上漲50元或4.83%。芯片行業經歷了堪稱「冰火兩重天」的動盪一周,先是ASML業績暴雷拖累半導體股重挫,當天ASML美股狂跌17%,創下1998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並且拖累芯片股集體下挫,導致美國上市芯片制造商和亞洲大市值芯片股的市值總損失超過4200億美元。市場開始質疑AI需求到底還行不行?好在僅隔一天就公布的台積電財報沒讓投資者失望。17日公布的台積電三季報全線超預期,第三季營收增加了39%創歷史新高,凈利年增54%,毛利率也創歷史新高,台積電還上調了業績指引。隔夜美股盤中,台積電一度漲超12%,總市值一度突破1兆美元,收盤漲幅回落至9.79%。台積電的強勁業績讓投資者重拾信心,包括輝達在內的多隻半導體股上漲。台股18日在台積電的帶領下也表現驚艷,18日收盤加權指數收在23487.27點,上漲433.43點,漲幅1.88%。盤中最高來到23713.70點,最低觸及23378.36點。成交量為4849億元。市場呈現漲多跌少態勢,上漲股票354家,下跌642家。半導體類股領漲大盤,漲幅達3.77%。《彭博社》報導稱,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試圖消除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震驚市場的財報疑慮,而台積電的前景應該有助於緩解投資者誤判人工智慧和半導體需求的擔憂。外媒指出,當魏哲家表達「AI需求是Real的」,對市場帶來振奮效果,Lasertec等日本晶片設備製造商的股價在東京跌幅收斂,而德商英飛凌(Infineon)在歐洲的股價與業內同行一起上漲。
台積電終場上漲25元市值重返27兆元! 法說會前利好狂噴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將於下周四(17)召開法說會,此外近期輝達、超微等大客戶也持續釋出AI晶片需求強勁的展望。多家外資法人也看好AI半導體需求的增長,紛紛給予台積電「買進」評等,同時調升目標價。台積電今(11)日終場以1045元作收,股價最高衝上1050元,創下近三個月高點,進一步靠攏前高1080元,市值也回升衝過27兆元。台積電今日早盤開盤走高,股價一度觸及1050元,漲幅達30元,增長2.94%。隨著股價上升,台積電的市值也達到27兆元,助推台股一度上漲至23011點,增長超過300點。然而,隨後台積電的股價在1045元至1050元之間波動,最終以1045元收盤,漲25元,漲幅為2.45%。超微(AMD)10日也再度重申與台積電的緊密夥伴關係。執行長蘇姿丰在舊金山ADVANCINGAI2024活動上,不僅發表新一代AI晶片,更表態AMD現階段不考慮台積電以外的晶片代工廠生產其先進AI晶片。另外,蘇姿丰表示公司將擴大使用台灣以外的生產線,尤其著重於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新建廠房。台積電9月合併營收約為2518.73億元,躍升史上第2高,第三季營收達7596.93億元,也創下單季新高,累計今年1至9月營收約為2兆258億4700萬元,也是歷史新高。台積電將於17日召開法說會,法人預估,台積電下半年將可望逐季成長,全年營收挑戰新高。
美股科技七雄拉抬電子股重返榮耀 台股9日開盤跳空大漲200點
前一日美國科技股大漲,讓9日的台股也以電子權值股最為風光,正在舉行科技日的鴻海(2317)重新敲向200元大門,台積電(2330)也開盤大漲15點、在1025元左右,讓台股9日開盤以22637.17點,小漲25點開出後,急速拉升200點,最高曾到22885.95點;不過塑化、航運等相對弱勢,跌約1%。台股8日遭遇亂流,電金傳齊跌,盤中一度重挫284點,不過四大基金等國家隊進場拉抬,讓台積電逆勢翻紅,整體跌勢收斂,最後終場指數下跌91點、收在22611點,力守所有均線之上;9日則重點戰火,一開盤跳空上拉200點。在9點半左右,台積電漲20元、在1030元;其他電子權值股方面,鴻海漲5元、在199元,台達電(2308)漲3元、在385元;第3季營收寫下歷史新高的廣達(2382),股價漲9.5元、在275元,緯創(3231)第三季營收也創歷史新高,漲3元、在105元;高價股的聯發科(2454)漲30元、在1255元,大立光(3008)則在平盤起伏,跌5元在2470元。受惠於AI伺服器的強大需求,廣達9月營收1551億元,月增6.8%、年增57%,第3季營收4245.49億元,創下史上最強單月、單季紀錄,預期第3季非PC產品的營業額將超越整體營收的7成。緯創9月營收969.04億元,年增24%,創單月歷史次高,第三季營收2729.14億元,也是歷史單季新高,累計今年前9月營收為7520.74億元,年增18%,同樣是寫下歷史同期新高。台積電因應全球先進製程半導體需求,高雄市長陳其邁8日證實台積電高雄P3廠預定10月動工,P4與P5廠也將按期程啟動環評。美股在科技七雄領軍之下,收復上一交易日部分跌幅,投資人將注意力轉回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和第3季財報季,不過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已經轉而下挫。美股8日的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26.13點,或 0.3%,收在42080.37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59.01點,或1.45%,收在18182.92點。S&P 500指數上漲55.19點,或0.97%,收在5751.1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69.30點,或1.33%,收在5266.10 點。
多事之秋!才爆全球大裁員 三星又傳「這主顧」想換人「恐重創代工業務」
近期三星集團可以說是進入多事之秋,雖然先前三星電子股價一度上漲,但由於外資拋售,導致三星集團總市值在短短2個月內跌破600兆韓元,蒸發近130兆韓元(折合新台幣約3.39兆元)。除此之外,外界也傳聞三星電子將在全球的部分部門裁減最多30%的員工。在印度當地,三星員工也因為低薪關係爆出大規模罷工事件。而最棘手的是,目前傳聞Google有意將晶片生產的工作交付給台積電,取消與三星的合作。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有消息人士表示,三星總部已指示全球子公司在今年年底前,將銷售和營銷人員削減約15%,行政人員則削減高達30%。報導中提到,這項裁員計劃將影響到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員工。雖然具體裁員人數和最受影響的國家及業務部門尚未明確,但有6名熟悉內情的人士確認這一全球裁員計劃的存在。而根據三星最新的永續發展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三星共僱用267,800名員工,其中超過一半(147,000名)位於海外。在這些員工中,製造和開發部門佔據大多數,銷售和營銷人員約25,100人,其他領域則有27,800人。與此同時,根據《Businesskorea》報導指出,截至9月11日收盤,三星集團17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跌破600兆韓元大關,降至593.874兆韓元,與2023年年底的657兆韓元相比,不僅明顯下降,三星集團的市值在短短2個月內蒸發了近130兆韓元。報導中也提到,三星電子在7月時曾透過優異表現,將股價持續推高,集團市值一度突破720兆韓元。但隨後由於外資持續拋售,從9月3日到11日這段時間,外資淨賣出額接近3.6兆韓元,股價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11日當天,三星電子股價更跌至64,900韓元,市值降至387兆韓元。之所以會有這次明顯下跌,主要是PC和移動記憶體等半導體需求疲軟,多家證券公司因此下調了對三星電子的目標價。分析師們預計,由於半導體需求低迷,三星電子第三季度的業績可能會低於市場預期。而根據《Businesskorea》另一篇報導指出,這次Google Pixel 9系列手機是採用三星4奈米製程,但Google可能會因為良率問題,會將Pixel 10系列的手機處理器轉移給台積電製造。報導中提到,有專家分析表示,Google之所以會考慮更換代工廠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三星電子的良率問題。據了解,三星的3納米製程良率僅有20%,遠低於台積電的的水平。而如果此傳聞屬實,會對三星電子的代工業務將造成重大打擊。除此之外,報導中也提到,有跡象顯示,Google可能會連未來的Pixel 11系列,都會採用台積電的2納米製程技術Tensor G6處理器,這代表Google接下來可能會與用台積電取代過去有長期往來的三星電子。而在罷工方面,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三星位於印度清奈附近的工廠,因為其員工不滿長期低薪,就於6日爆發大規模的罷工抗議,參與員工人數多達800人,接近原本1800名員工的一半。而雖然勞資雙方曾進行溝通過,但由於雙方並未取得共識,所以讓罷工行動持續進入到第5天。報導中指出,根據印度工會中心(Centre of Indian Trade Unions,CITU)的調查發現,在印度的電子產業並沒有幫員工進行適當的薪資調整,而且員工處於弱勢,幾乎沒有集體談判的機會。而其中,三星給予印度員工的平均月薪為2.5萬盧比(折合新台幣約9500元),而CITU則要求三星應在三年內幫員工加薪至3.6萬盧比(折合新台幣約1.3萬元),但雙方並未取得共識,因此罷工行動持續進入到第5天。報導中提到,三星印度廠每年可幫三星集團帶來120億美元的收入,占其在印度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這次三星印度廠罷工事件是目前印度外資中最大規模的罷工,同時也為印度總理莫迪的「印度製造」計畫上蒙上一層陰影。
AI激勵半導體今年銷逾6千億美元 SIA:「這地區」年增4成買最多
全球半導體市場穩定成長,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超過6000億美元,且已連續9個月高於上一年,特別是因為生成式AI帶動的相關需求,7月年成長最多的第一名地區為美洲,年增40.1%,銷售額達到154.1億美元;第二名是中國大陸,年增19.5%至152.3億美元。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曾在2022年秋季陷入下滑,主因是新冠疫情的居家生活而走強的電腦和智慧手機需求告一段落,導致大量庫存積壓,讓各廠商進行減產措施,直到2023年11月後才重回成長態勢。SIA最新的產業報告表示,隨著週期性市場低迷的結束以及對半導體需求強勁,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超過6000億美元,半導體產業處於長期成長的有利位置,全球創新不斷增長,以半導體為創新基礎的需求同步增加。SIA表示,去年全球銷售近1兆個晶片,相當於每人擁有100多個晶片,銷售額約5270億美元,而美國半導體製造能力可望提升2倍以上,據統計,自美國國會提出晶片和科學法案後,半導體廠已在美國宣布90多個新的製造項目,預計投資總額接近4500億美元,預計可創造數以萬計的直接就業機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增加。數據顯示,7月的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513.2億美元,月增2.7%、年增18.7%,已是連續9個月高於上年。若以地區來看,美洲7月年增40.1%、為154.1億美元,中國大陸年增19.5%至152.3億美元,但歐洲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滑12.0%至41.6億美元,日本也是年減0.8%至39億美元,其他地區則是年成長16.7%至126.3億美元。
台股ETF上半年績效排行榜出爐 「這2檔」漲勢最猛漲逾4成
上半年台股ETF績效排行榜出爐,據CMoney統計,國內54檔台股原型ETF以富邦科技ETF(0052)上半年漲幅48.77%奪下績效冠軍,元大電子(0053)則上漲逾四成拿下亞軍;至於其他科技主題ETF,則以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00904)以29.74%的含息報酬,優先取得國內5檔半導體ETF績效第一佳績。根據CMoney統計,截至6月27日,今年績效前十強「台股ETF」分別是富邦科技(0052)、元大電子(0053)、富邦台50(006208)、永豐智能車供應鏈(00901)、元大台灣50(0050)、國泰台灣5G+(00881)、富邦摩台(0057)、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富邦公司治理(00692)、FT台灣Smart(00905)。其中,又以投資台積電佔比超過5成的富邦科技表現最為亮眼,上半年已繳出41.62%報酬率,元大電子以41.17%緊追在後。投信法人表示,國內ETF規模上達5兆元,成為國人最愛的理財工具之一,上半年全球AI火紅,帶旺台股強勢表現,領先全球其他主要指數,目前台股重要權值股均線格局好轉,指數緩步墊高,下半年持續看好半導體及AI供應鏈兩大產業,尤其是重量級半導體權值股,直接受惠於「全球AI產業化」、「全球產業AI化」兩大轉型趨勢,代表半導體產業景氣直接受惠AI主流大行其道。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經理人詹佳峯指出,今年台灣整體半導體產業維持和緩漸進的復甦,但下半年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業績行情不淡,不少廠商鎖定AI PC、AI伺服器應用為目標,好新品準備好要在下半年衝刺業績成長。詹佳峯並看好未來全球AI、半導體需求趨勢不止,現階段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是全球AI的最佳盟友,短期間內台廠相關產能仍供不應求;另外,7月份是台股除權息旺季,預估今年上市櫃公司將陸續發放約2926.1億元現金股息,可望增添台股資金活水,有助於提供第三季半導體類股大添資金柴火,半導體ETF股價有機會繼續向上攻堅,股價維持有基之彈。
全球半導體產能向上 掌握半導體黃金十年
2024年多數半導體產品有望恢復年增長表現,推升整體產值轉為正成長,並再度開啟上行周期,今年下半年受惠AI手機與AI PC開啟換機潮,需求預期將優於今年上半年,也推升半導體產業動能向上,進而帶動2025年將進一步向上,而在AI帶動第四次工業革命引領半導體需求持續成長下,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估2030年產值將可見到達一兆美元亮眼成績。日盛全球關鍵半導體基金研究團隊表示,衡量全球經濟榮枯的重要指標-美銀美林Global Wave指標目前正開始反轉向上,該指標一旦觸底反彈後,全球股票未來半年之報酬率及上漲機率均優,而其中半導體股票更將會是領先表現的板塊之一;因此短線半導體類股如遭遇震盪或進入整理,反而將會是較佳的中長線進場布局時機。觀察1988~2024年迄今Global Wave指標走勢,一旦美銀美林Global Wave指標觸底反轉之後,按照統計經驗顯示,一般全球股票後續一季、半年及一年的報酬率可達4.9%、8.4%和16.1%不等,且上漲機率逾80%、甚至90%,表現優異。若統計12個月累計報酬率表現,半導體類股以40.9%的漲幅居所有類股之冠,顯示在股市回彈過程中,半導體類股以高利基性、長天期的優勢引領表現。日盛全球關鍵半導體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展望2024年全球半導體庫存調整接近尾聲,終端產品需求可望逐漸回溫,車用、高效能運算(HPC)及AIoT等長期需求支持下,半導體市場預期可回復成長軌道,觀察目前全球半導體製程由上至下的每個環節如:邏輯IC、晶圓代工、NAND Flash及DRAM記憶體等,整體產業資本支出規模皆是受惠於客戶訂單動能強勁。由於半導體明星隊主要分布於全球美、歐、亞洲地區,建議投資人可透過投資全球半導體主動型基金,抓住半導體黃金起飛期的投資機會。
AI需求旺 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估成長12.5%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由主要半導體製造商組成的「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4日發布預測稱,2025年半導體市場將比上年增長12.5%,達到6873億美元。由於面向人工智慧(AI)的半導體需求旺盛,將創歷史新高。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出現衰退,除AI和汽車相關領域外,均呈現低迷狀態,較上年下降8.2%至5268億美元。相比之下,2024年市場狀況有所恢復。據悉,用於保存數據的存儲器和負責計算和處理圖像的邏輯半導體部分出現迅速擴大。市場預測已從上次公布的增長13.1%上調至增長16.0%(6112億美元)。預計2025年也將延續這一趨勢,市場將連續2年擴大。對於2025年的預測從地區來看,美國增長率最高,達14.8%,亞洲太平洋地區緊隨其後,將增長12.3%。預計日本面向純電動汽車(EV)的需求將回升,增長9.3%,達7.5088兆日圓(約合新台幣1.4734兆元)。
台股雙王法說時間拍板 雙指標股捍衛多頭
隨台積電法說會日程逼近,外資近期對台積電討論度本就開始加溫,現又碰上台灣遭逢花蓮強震侵擾,以及英特爾長期打算降低委外代工比例等二大事件,會對台積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迅速成為法人討論焦點。摩根大通與瑞銀證券等大型外資券商,最近迅速對地震影響半導體產業程度做出初步判斷。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指出,大地震並不會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鏈的生產造成長期重大干擾,更重要的是,當市場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地緣政治與集中風險時,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正展現強大韌性。英特爾最新釋出,將持續透過委外代工做為策略的一環,不過,比重將從現行的約3成,至2030年降至2成以下,對此,瑞銀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Randy Abrams)直言影響有限。另外,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也提出,台積電法說會尚有另外四個焦點:一、台積電成本上升後的定價策略。二、2奈米製程需求前景與毛利率。三、AI半導體需求的續航力與未來的產能配置。四、美國晶片法案對台積電財務的確切影響與美國廠毛利率。大立光方面,放眼即將到來的法說會,外資提出以下關注焦點:一、是否有更多客戶採用潛望鏡設計,且下放到中階機種。二、智慧機鏡頭規格升級狀況。三、對高階智慧機終端需求展望的看法。四、鏡頭產品單位售價前景。
半導體需求飆升! 路透社:傳台積電要在日本建CoWoS先進封裝廠
隨著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全球對先進半導體封裝的需求激增,刺激台積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英特爾(Intel)等晶片製造商提高產能。據路透社今天(18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考慮在日本建立先進封裝產線,若該計畫施行,將為日本重啟其半導體製造業務增添動力。匿名消息人士表示,台積電相關計畫仍處於早期階段,尚未就這項潛在投資的規模或時間表做出決策。截至目前,台積電的CoWoS產能全部都在台灣,這家晶片製造商正在考慮將其CoWoS先進封裝技術在日本建立產線,此舉將為日本重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增添動力。不過台積電對此不進行評論。CoWoS是一種先進封裝技術,原理是在基板上堆疊晶片,以提高運算能力、節省空間及降低功耗。而隨著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全球對先進半導體封裝的需求激增,刺激包括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等晶片供應商加強布局先進封裝產能。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今年1月曾表示,公司計畫今年將CoWos產能提升一倍,2025年將再進一步增加。建立先進封裝廠將擴大台積電在日本不斷增長的業務,而因為台積電才剛在日本完成了熊本晶圓廠第一期的興建,日前又宣佈第二座工廠的興建計畫,將由台積電與日本企業 SONY半導體與豐田汽車合作投資,總投資金額將超過200億美元,並採用6/7奈米先進製程。不過,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TrendForce分析師Joanne Chiao表示,若台積電在日本建立先進封裝產線,規模可能受到諸多限制,且台積電目前多數CoWoS客戶都在美國。知情人士也表示,台積電的競爭對手英特爾也考慮在日本建立先進封裝研究機構,以加深與當地晶片供應鏈公司的聯繫。其他競爭對手如三星,也在政府的支持下,於日本橫濱建立先進封裝研究設施。而且,三星也正在與日本和其他地方的企業洽談材料採購事宜,準備推出其與SK海力士使用相同的封裝技術。
台積電開盤跳空下跌18元 拖累大盤下挫120點19700點失守
受到美股4大指數8日收黑影響,台股今(11日)指數開盤跌113.42點失守19700點整數關卡,下探至19659.57點,隨後拉回,成交金額新台幣93.08億元;權王台積電(2330)開盤跌18元至766元。所幸AI、金融與傳產逆揚,指數跌幅收斂,早盤跌80點左右,指數在19700點之上整理。美股4大指數上周五(8日)全面走跌,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下跌68.66點或0.18%、收38722.69點;標普500指數下跌33.67點或0.65%、收5123.69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88.26點或1.16%、收16,085.11點。受輝達重挫5.55%、台積電ADR也跌1.9%影響,費半下跌208.05點或4.03%、收4957.78點,跌勢最重。台股今日承壓,加權指數開盤跌113.42點,開在19671.90點,失守19700點大關。台積電開盤跌16元至768元;鴻海(2317)開在105元平盤;聯發科(2454)漲5元至1235元;大立光(3008)漲15元至2515元;台達電(2308)漲0.5元至312.5元。半導體類股指數下挫逾1.7%,影響電子類股指數下跌超過1%;食品、汽車、航運及觀光等傳統產業股表現相對強勢,類股指數同步上揚逾1%。雖然台積電上周衝高後拉回,不過法人對半導體前景仍然看好,認為2024年以來在人工智慧新興應用幫助下,全球半導體需求逐步好轉,有助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出口動能,推升台灣加權指數行情向上,預期短線走勢震盪,但中長線多頭格局仍不變。
巨漢最快Q2掛牌上櫃 受惠半導體支出建廠需求復甦
系統工程業者巨漢系統(6903)周五(23日)經證券櫃買中心董事會通過上櫃案。主辦承銷商為富邦證券,預計最快今年第二季掛牌。巨漢展望今年營運,受惠AI、HPC推動半導體需求成長,且12吋晶圓廠、儲能工程等案件發酵,加上今年也取得南亞科(2408)訂單,高科技業資本支出回升,營運成長可期。巨漢成立於1989年,主要從事高科技廠整合工程服務,以承攬無塵室及機電空調工程為大宗,並跨足特殊且技術層次較高的公共工程,如特高壓供電系統,鑽石級智慧型建築等,客戶包括半導體、光電、綠能、生技及商辦民生等多項產業。目前資本額約6億元,去年全年合併營收28.68億元、年減 39.2%,每股稅後純益10.31元。巨漢長年深化運用專業建築資訊模擬系統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並結合 PLM 工程管理系統、ERP 企業資源規劃數位化管理平台,更將大量數位科技應用到工程管理技術、精準控制建置成本、優化施工效率。巨漢去年躋身12吋晶圓廠工程案,下半年跨入儲能電池領域工程案,效益有望在今年顯現。今年1月也取得記憶體大廠南亞科先進晶圓新廠13.15億元廠務設備工程合約,加上AI、HPC推動半導體需求成長,以及半導體資本支出復甦,全年營運成長可期。此外,隨著產業升級轉型,高科技產業資本支出擴大,並因應世界各國紛紛承諾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目標,採智慧化方法達成建築或廠房減碳之需求明顯,高科技產業「廠房智慧化」已成為不可或缺條件。巨漢憑藉過去參與中台灣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公共工程,因此取得國內首座鑽石級綠建築、鑽石級智慧型建築雙認證標的之承攬經驗,為其業績穩定成長持續挹注動能。
看好人工智慧!高盛一口氣上調目標價至800 輝達股價創新高
高盛看好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將大力提振輝達獲利,將該公司目標價一口氣調升至800美元,激勵輝達股價再創新猷。輝達股價繼5日收盤勁揚4.8%,升抵693.32美元紀錄高點。今年截至5日收盤,輝達股價累計躥揚40%,但高盛分析師Toshiya Hari認為輝達股價還有更多上漲空間。他表示,「鑑於輝達強大的軟硬體產品,更重要的是該公司持續創新步伐,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輝達仍是業界的金級標準。」高盛分析師團隊將輝達目標價由625美元一口氣調升至800美元,在追蹤輝達的分析師中排名第三高,意味著較5日收盤價還有15%的上漲空間。高盛將輝達股票維持「買入」評等,並將其保留在高盛的必買名單(conviction list)。高盛同時調升輝達2025會計年度(今年2月起)獲利預測,平均上調22%,主要理由是AI伺服器需求強勁與繪圖處理器(GUP)供應狀況好轉。Hari表示,在多方因素推動下,輝達數據中心收入在今年下半年將維持增長動能,該事業可望一直成長至2025年上半年。他指出,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繼續擴大AI硬體投資,且輝達的客戶群不斷擴大,同時該公司即將擁有多項新產品周期。另一方面,投資銀行Raymond James指出,強勁的AI半導體需求將讓輝達和艾司摩爾(ASML)受惠最多。Raymond James分析師Srini Pajjuri重申輝達和艾司摩爾股票「強力買進」(Strong Buy)評等,原因是大型科技公司自生成式AI計畫獲利逐漸取得進展。「強力買進」是該投行對個股的最高評等。輝達預計2月21日公布上季業績,根據倫敦證交所集團(LSEG)數據顯示,分析師預估上季營收201.9億美元,每股盈餘4.51美元。
竹科產值今年上半年衰退19%下半年重返成長 王永壯:2024將創新高
新竹科學園區上周五(15日)舉辦43周年園慶,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表示,今年受戰爭及消化庫存等影響,竹科營收上半年約衰退19%,不過在下半年重返成長。預估今年全年約衰退10%,但仍將是僅次於2022年的歷史第二高。王永壯認為,明後年將有機會回到高峰,並創歷史新高。王永壯表示,去年台灣因防疫控制得宜,讓產業得以持續發展,加上半導體需求旺盛,營業額達到歷史新高,營收約1.6兆元。今年雖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及消化庫存等因素,整體產值相較去年呈現小幅衰退19%的局勢,不過下半年除了光電業之外,多已慢慢回復,到目前為止衰退約10%。王永壯指出,這是整體大環境的影響,並非台灣落後其它國家成長。雖大環境仍未好轉,但半導體景氣下半年已慢慢回升,相信明年景氣將逐步復甦,2024有可能再回到高峰,且2025年大爆發,園區及竹科產值將再挑戰新高。另外,市場矚目位在寶山二期的台積電2奈米生產基地,目前建廠與公共工程同時進行,預估明年4月進機。王永壯強調,園區的廠商都很有競爭力,還有竹科X基地、竹北生醫園區等,也都有進度。
半導體需求反彈 提振韓國11月出口558億美元年增7.8%優於預期
在半導體需求反彈的推動下,韓國出口在11月加速復甦,提振了人們對該國經濟前景和明年全球貿易的樂觀情緒。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上周五(1日)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韓國11月出口年增7.8%,達558億美元,創2022年7月來最快增速,遠高於分析師預期成長4.7%。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貿易數據是全球貿易活動的主要晴雨表,讓人初步了解全球需求狀況。因為韓國出口的各種產品,包括遍佈全球供應鏈的機器、顯示器和成品油。該國2024年的經濟前景也取決於出口成長的強度。韓國央行(Bank of Korea)日前將2024年韓國經濟成長預期下調至2.1%。其中,11月晶片出口年增12.9%,至95億美元,為16個月以來首次成長。出口是韓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此前韓國出口在連續13個月下降後,在10月首次出現反彈。經濟合作組織(ECO)預計,韓國經濟明年將成長2.3%,高於韓國央行的預期。韓國央行在近一年的時間裡一直保持關鍵利率不變,以尋求在抑制通膨的同時保持經濟成長趨勢。部分晶片價格反彈提振了韓國的出口,而汽車、機械和無線通訊產品帶動了其他產品需求的成長。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萎縮3.5%之後,明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可能成長3.8%。不過,投資人仍有理由保持謹慎。經濟學家預計,明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放緩,這將削弱對韓國等國出口產品的需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一項預測顯示,隨著財政投資計畫帶來的好處逐漸消失,美國的消費可能會放緩。聯準會最新的褐皮書(The Beige Book)顯示,未來幾個季度,全球需求進一步放緩可能會抑制出口;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旗下BMI的經濟學家表示,「我們認為放鬆貨幣政策將為全球貿易的回升鋪平道路,韓國的出口導向經濟將整體受益。」
SEMI:半導體需求增+庫存水位正常 全球矽晶圓出貨量2024年將成長8%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上周五(27日)公布年度矽晶圓出貨量預測報告指出,全球矽晶圓出貨量在2022年以14565百萬平方英吋(MSI)達歷史高點,預計今年將減少14%至12512 MSI,隨後於晶圓和半導體需求復甦以及庫存量達正常水準後,出貨量將在2024年重返成長、估將年增8.5%,2025年出貨量更可望進一步創新高。SEMI指出,2023年的出貨量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到半導體需求持續疲弱,加上總體經濟條件仍面臨挑戰的影響,預期今年全球矽晶圓出貨量可能下滑至12512 MSI。不過,因應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5G、汽車和工業應用帶動晶片需求增加的情況下,2024年的全球矽晶圓市場出貨量可望成長8.5%,達到 13578 MSI。同時預估2025年將持續成長,增幅上看12.9%,出貨量將進一步攀升至15332 MSI,改寫新高,反彈動能可望延續至2026 年,致使晶圓出貨量創下歷史新高。SEMI說明,矽晶圓為打造半導體的基礎構件,是各式電子產品不可或缺之關鍵元件。矽晶圓經過高科技設計,外觀為薄型圓盤狀,直徑分為1到12吋,半導體元件或晶片多半以此為製造基底材料。
台積電19日法說受關注 英媒爆Q3淨利恐降30%…分析師估明年表現將強勁增長
台積電將於19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屆時將公布第3季度財報。英媒引述眾多分析師預測,台積電今年第3季度淨利將下降30%,而營收則預計下滑20%。然而分析師也對台積電未來持樂觀看法,表示隨晶片產業逐漸擺脫目前低迷,台積電明年表現將強勁增長。路透17日報導,倫敦證交所集團(LSEG)Smart Estimate綜合19名分析師預測,台積電將連續兩季出現淨利下降,第3季淨利將為新台幣1959億元(約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0%。此外,台積電今年第3季度的營收預計為17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0%,大致符合先前財務預測。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則預測台積電第4季度營收將年增10%,並稱因晶片在人工智慧領域需求強勁,漲幅或將超乎預期。全球半導體需求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下降,分析師宣稱電腦與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庫存正逐漸減少,需求有望再度回升;而淨利降幅部分則源自去年因成績出色帶來的較高基期數據。報導稱,因供應商延後交付設備,台積電憂心能否如期完成需求,部分機構因此作出相對保守的預測。富邦證券預測台積電2024開年增長緩慢,第1季度增長僅10%,且年底可能有訂單取消,需求不如其他分析機構所稱強勁,並於分析報告指稱當前市場共識過於樂觀。台積電長年於設備投入高額經費維持領先技術,除台灣確定新建2奈米廠,台積電預定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並在日本與索尼集團合作設立熊本園區。
台積電法說19日登場 外資看法分歧聚焦「8重點」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法說會本周四(19日)登場,但近來台積電消息多空交雜,法說觀點牽動各方看待2024年半導體、科技業等基本面論調。外資嚴陣以待,鎖定庫存循環、資本支出等八大面向。外資法人對於台積電預測第四季營收看法也產生分歧,部分看好營收將季增7到10%,部分估季減5到10%。台積電一舉一動皆牽動市場,外資券商對該更斯第三季法說會關注度可謂是近年最高。日前也給出報告,大摩看好台積電受惠半導體產業復甦和AI優勢,給出「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718元;瑞銀、美銀同樣給出「買進」評級,前者目標價740元,後者目標價760元。台積電周一(16日)股價趨弱,截至發稿,股價跌幅1.45%,暫報545元。至於各大外資觀察重點,有對半導體庫存循環看法、AI半導體需求與相關產品能否成為明顯成長動能來源、邏輯半導體復甦跡象是否浮現、2奈米製程量產時程、台積電明年資本支出展望、明年營運前景、海外設廠與布局進展、3與5奈米等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展望,這8大點。另外,據媒體報導,外資法人以台積電全年營收年減約10%的財測為基礎,來預測第四季營收在季增減2到3%之間。但看法多有分歧,部分較樂觀者,預估營收季增7到10%;較悲觀者則考慮到消費電子拉貨動能仍疲弱,以及半導體產業循環存有疑慮,預估營收季減5到10%。而日前業界才傳出,台積電6大AI客戶群,包括輝達、超微、特斯拉、蘋果、英特爾等大廠2024年投片需求將增加,有助挹注AI訂單比重年增6%,成有利營運動能。安聯投信團隊表示,台積電法說會中釋出的半導體庫存調整與科技業展望,將成為台股重要的觀察指標。接下來須留意法說會後所釋放的產業動態發展,有無正向等利多訊息。至於AI類股仍是維繫多頭人氣的關鍵,安聯投信團隊指出,隨著晶片產能開出,預期類股基本面表現有望逐季走高,在相關族群評價面已修正的情境下,基本面發展有利未來表現。
重返難!韓國GDP不振 跌出全球十大經濟體之外
韓國去年的名目GDP(國內生產毛額),在全球排名第13,是繼2019年之後,再度痛失全球前十大經濟體的地位,歸咎於美元強、韓元弱及整體經濟不振,而且今年重返前十大的機率渺茫。韓國央行(BOK)12日公布,韓國2022年名目GDP換算成美元為1.67兆,全球排名從前年的第10名滑落到第13名。2005年,韓國在全球GDP排名首度躋身前十大,但之後好幾年都落在前十大榜外,直到2018年才重新擠進去。2019年跌至第12名,2020年又回到第10名,2021年維持這個排名2022年美國名目GDP為25.46兆美元,穩坐全球最大經濟體寶座。中國以17.88兆美元屈居第二,日本4.23兆美元排第三,德國4.08兆美元排第四,英國3.08兆美元排第五。接下來6到12名,依序為印度、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義大利、巴西、澳洲。韓國的經濟規模倒退3個名次,要怪整體經濟表現不振,加上去年美元強勢、韓元相對疲弱,名目GDP換算成美元少了許多。去年韓國名目GDP為2,161兆韓元,比2021年增加3.9%,但換算成美元年減7.9%。韓國央行官員表示,去年美元走強的緣故,韓國的匯率換算指標大多不理想,導致韓國的名目GDP排名下滑。反觀出口天然資源的國家,其貨幣相對強勁。韓國2021年的名目GDP,還高過俄羅斯、巴西、澳洲等3個資源大國,但2022年已被這3國超車。另一個噩耗是,韓國今年想奪回全球前十大經濟體地位的機會不大。BOK5月將韓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由1.6%下修到1.4%,主要是半導體需求疲弱,拖累出口這個韓國重要成長引擎。韓國延世大學經濟學教授Sung Tae-Yoon分析指出,韓元弱勢導致韓國名目GDP排名倒退,韓元疲軟受累於韓國出口表現欠佳,連帶讓經濟承壓。他建議應著眼於半導體以外的產業,以及能驅動長期成長的部門,強化企業出口能力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