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高
」 台股 心肌梗塞 心血管疾病台股跌深反彈 台積電拉抬早盤飆漲逾530點站回2萬3千點
美國股市上周五20日反彈收高,台股周一23日一開盤也反彈狂飆超過400點,先以漲300點的22811.56點開出後,直上22935.7點,主要是台積電(2330)漲逾3%,帶領電子權值股全面反攻,電子五哥漲幅約2%,9點半左右站回2萬3千點,衝上23049.67點,漲逾530點。法人表示,從量價結構來看,台股指數自歷史高點24416點以來,多頭反彈高點一波比一波低,反覆測試季線與半年線,且因美國總統川普即將上任,逆全球化將成為施政主軸,決策難度升高,台股盤勢年底震盪難免。台股20日大盤終場下跌422點,收在22510.25點,季線失守,成交量4758.67億元。23日則是開盤大漲,除了航運股跌約0.3%,其他類股一片紅通通,主要還是以半導體產業漲逾2%最多,其他電子股也有近2%漲幅,塑橡膠、造紙、建材也漲逾1%。電子權值股方面,9點半左右,台積電漲35元、在1070元;鴻海(2317)漲6元、在187元;台達電(2308)漲8元、在420元;廣達(2382)漲9.5元、在287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漲20元、在1410元,大立光(3008)漲40元、在2555元。美股20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上漲498.02點,或 1.18%,收在42840.2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99.83 點,或1.03%,收在19572.60點。S&P 500指數上漲63.77點,或1.09%,收在5930.8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71.44點,或1.46%,收在4964.91點。
尚無理論解釋! 鄭明典曬1圖:氣候狀態似乎回不去了
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氣溫偏低,中央氣象署更持續發布低溫特報,氣象署指21日上午至23日上午,新北市及宜蘭縣局部地區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然而全球氣溫升高,今年8月平均溫度創175年以來歷史新高,已經連續15個全球平均氣溫月月創新高,冬天也偏暖。前氣象局長鄭明典22日分享即時海溫距平圖表示,高升不下的海溫是去年全球氣溫創新高的推手,今年持續的高海溫,讓今年氣溫又將再創新高,海洋一旦熱起來,氣候狀態似乎就是回不去了。鄭明典指,海溫距平圖是為了和氣候值比較,正的距平暖色系表示現況比氣候值暖,負的距平藍色系則表示現況比氣候值冷,在冬季的冷風吹拂下,海溫的確降了很多,但是和氣候值比較,海溫還是以偏暖的多,這不僅是我們這一區海溫的現象,全球來看海溫和氣候平均比較仍是偏暖。鄭明典表示,而高升不下的海溫是去年全球氣溫創新高的推手,今年持續的高海溫,讓今年氣溫又將再創新高,所以說海洋一旦熱起來,氣候狀態似乎就是回不去了,國際上,氣候學界都注意到海溫的升高,但是目前尚無理論來解釋最近海溫陡升的現象。
遭蜜蜂螫傷急送醫!61歲男意外發現心肌梗塞:感謝那4隻小蜜蜂
花蓮一名馬姓男子在整理家園時,被蜜蜂螫傷,因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意外發現罹患心肌梗塞,這也讓他忍不住直呼,「感謝那4隻小蜜蜂」。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這名61歲的馬姓男子近日在整理家園時遭到蜜蜂螫傷,因感到身體不適便前往就醫,結果意外發現自己罹患心肌梗塞。隨後門諾醫院醫療團隊隨即為他進行心導管手術,裝設支架並疏通血管,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恢復健康後,馬姓男子也在心臟病友會中感謝道,「感謝那4隻小蜜蜂,感謝門諾醫療團隊!」門諾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翰興表示,馬先生的心肌梗塞可能與多重因素有關,包括天氣溫差大、風災後壓力及蜂螫刺激等,這些因素可能誘發血管內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陳醫師進一步指出,心血管內的斑塊通常是慢性病「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累積的結果。在斑塊尚未導致明顯血管狹窄時,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事實上,衛福部曾指出,國人死於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死亡率遠超過肺癌與肝癌,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因素,三高中,高血壓會損害動脈,導致動脈阻塞,並阻止血液流向心肌而引發心臟病;糖尿病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過多積聚在血管壁,就會使得血管日漸狹窄,阻礙血液流通,不僅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等症狀,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症狀。為了避免暴露於急重症的風險下,鼓勵民眾在發生高血脂時,更要積極控制。此外,每當氣溫驟降與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國民健康署也提醒民眾,春季氣候多變,日夜溫差大,罹患心血管疾病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務必注意三高控制及低溫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並且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 困難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一定要儘速就醫。
安胎也能維持生活品質 自費口服安胎藥助減少孕吐、暈眩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懷孕早期出血是許多孕媽咪會經歷的過程,儘管看起來嚇人,但只要做好安胎,有高機率可以好好把寶寶生下來 !在過去,用黃體素來安胎容易造成暈眩、嘔吐等副作用,許多孕媽咪為了寶貝,只能咬牙苦撐過療程。「嚴重不舒服的孕婦可能完全無法離開她的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詹德富教授提及,「過去臨床曾有需使用黃體素安胎的孕婦,容易有頭暈、噁心甚至嘔吐等現象,導致孕婦只要㇐活動就想吐,嚴重影響日常,後來改採新型口服黃體素,終於大幅改善此症狀,恢復自身的生活品質。」懷孕初期出現出血 恐是流產徵兆應盡快就醫㇐般來說,生產時超過35歲以上即為高齡產婦,包括流產、胎兒異常及早產等機率也會隨之升高,詹德富教授解釋,當懷孕小於20週出現陰道出血、下腹痛等現象就是「先兆性流產」徵兆,「流產」的可能性就會提高,如果胎兒不幸被排出就叫「流產」,如果經歷兩三次以上連續自然流產則為「習慣性流產」;懷孕初期若出現出血跡象,就應盡快就醫,把握安胎重要時機。臨床安胎以黃體素藥物為主 醫:藥性易加重孕吐症狀臨床安胎時,最常用的安胎藥就是黃體素。詹德富教授指出,對於懷孕初期容易孕吐的準媽媽而言,在口服黃體素類安胎藥物後,因對於胃部刺激較大,容易引起嘔吐、噁心的狀況;就算改為陰道吸收的黃體素陰道塞劑,也因為黃體素本身副作用使然,仍無法完全避免嘔吐情況發生。新型黃體素改變藥物結構 大幅改善孕吐副作用詹德富教授表示目前已有新型口服黃體素可使用於臨床的安胎治療,比起過去常用的黃體素,新型口服黃體素的結構改變,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也就是說,可透過更低的劑量去達成㇐樣的治療成效,同時也降低副作用的發生。詹德富教授也分享,針對早期孕吐嚴重的準媽媽,會優先建議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也確實能大幅改善孕吐等症狀,同時新型口服黃體素對於部分慢性疾病的免疫調節也有所幫助,因此若有免疫異常的準媽媽,也是另㇐個安胎方式的選項。安胎藥物選項多 經醫師評估可使用新型安胎藥 有望助孕期更舒適準媽媽在懷孕過程除了例行產檢,若有發現任何疾病時,也應積極追蹤檢查並治療,尤其出血對於懷孕過程是危險的表徵,因此㇐旦有懷孕出血情況,就應提高警覺,盡快去醫院尋求醫師協助,目前臨床在安胎方式上,也有許多藥物可以選擇,透過醫師評估及建議,如有需要也可自費選擇新型口服黃體素來降低暈眩、孕吐等副作用,開心迎接新生兒到來。詹德富教授呼籲,除了使用安胎藥物外,平時也應多臥床休息,尤其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當身體出現許多變化時,心理壓力變大,因此心理上支持也刻不容緩,另㇐半與家人也應多給予關心與鼓勵。TWN2336929
北部校園爆百日咳群聚!再增2例 北部12歲男童「4症狀」曝光
疾管署今(19日)公布我國新增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北部一起校園群聚案件,指標個案為12歲男童,於11月30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有痰、食慾及活動力下降等情形,12月9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經採檢通報後於12月12日確診。衛生單位已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匡列,並針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其中家庭接觸者共3人均無症狀,已進行預防性投藥,另同校密切接觸者16人,1人有咳嗽症狀,該名有症狀者經採檢後於12月17日研判確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30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6起為家庭或學校關聯群聚),其中29例為本土病例,1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數為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與2019年並列)。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30、5、0、2、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全球多國出現百日咳疫情上升且趨勢嚴峻,其中中國自去年底疫情上升,今年5月報告高達9.7萬例(往年不超過5千例),目前疫情已稍緩至單月1萬餘例規模;韓國今年累計報告3萬餘例,遠高於往年水平(單年不超過千例),目前疫情仍處高峰;日本疫情自年初起持續升高,惟尚低於新冠疫情前規模;亞洲以外,南太平洋澳洲今年已累計3萬例,趨近2011年之歷史高峰,美國及歐洲之法國、捷克、西班牙等國疫情亦遠高於往年。疾管署提醒,近年百日咳疫情以3個月以下(含)嬰兒感染比例最高。由於尚未達可接種相關疫苗年齡的嬰幼兒,一旦感染百日咳,病情通常較為嚴重,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等重症。此外,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逐漸減弱,當青少年及成人的疫苗效力衰退後,感染百日咳的風險可能增加,進而將病毒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的新生兒,對嬰幼兒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疾管署再次提醒,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中嬰幼兒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疾管署強調,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另建議女性每次懷孕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並建議於懷孕第28-36週接種,以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進而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另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Tdap疫苗。
在實驗中不停尋求平衡 fine dining搭餐新寵IWA5清酒 前衛與傳統兼具的混釀工藝
日本多款清酒品牌這幾年陸續引進來台,逐漸成為fine dining搭餐的新寵,更有些誕生於日本的品牌融入法國香檳釀酒師的巧思,不約而同近期在台舉辦推廣活動。像是在台灣米其林餐廳常見、來自日本富山縣白岩酒造的IWA5清酒,是由香檳王的前首席釀酒師Richard Geoffroy於2019年打造,沒有固定配方的調和實驗,體現出每一版本皆具獨特性的清酒新體驗,也成為新世代清酒的代表品牌之一。歲末之際,富山縣白岩酒造迎來全新調配「版本5」(Assemblage 5),酒造創辦人之一的Charles-Antoine Picart也首次來台,揭露IWA5 Assemblage 5的獨特魅力。白岩酒造創辦人之一Charles-Antoine Picart(左)、台灣代理商久利酒藏創辦人楊詩晨。(圖/魏妤靜攝)IWA5 Assemblage 5入口後可以嘗到如洋梨、覆盆莓、肉豆蔻、茉莉、白胡椒、甘草與杏仁等多種香氣。(圖/魏妤靜攝)說起IWA5的誕生相當有意思,其背後有兩位法國人的大膽開創,原來現為白岩酒造代表取締役社長的Charles,曾於2000年在Moet Hennessy Japan任職,並於2003年轉任香檳王Dom Pérignon行銷部門,當時他遇見了釀酒師Richard,兩人共同在京都推出Dom Pérignon Vintage 1996傳奇年份酒款,大獲好評。持續推廣香檳產業的兩人,其後回到法國為Dom Pérignon品牌效力,當時Richard已是首席釀酒師,而Charles也成為亞洲及零售的業務總監。2017年,Richard向Charles提出一項從葡萄酒跨足清酒產業的冒險計畫,兩人雙雙離開Dom Pérignon,Charles更於2019年搬到日本,與滿壽泉酒造展開IWA5企劃,以清酒發源地日本為起點,讓新品牌「IWA5」邁向全世界。IWA5的數字「5」象徵著「調配」,意味著使用5個不同產地的山田錦、雄町、五百萬石酒米,以及5種酵母和生酛技法(傳統釀造酒母方式),Richard更提出以「調和」為骨幹,加上「瓶內熟成」支撐起重量感及豐富層次。該系列酒款沒有固定的調配配方,例如酒造可能會先釀造17瓶酒,再將酒款進行混調,逐漸在實驗中達到平衡。Richard表示:「會以搭餐需求為出發點,前段呈現細緻的香氣口感、尾韻則追求複雜度。」以品飲到的Assemblage 5來說,不同溫度帶各有趣味,例如5°C時可感受到飽滿果香與帶甜感的堅果香氣在口中迸發;20°C常溫時則相對柔和,具有如杏仁般的香氣,搭配甲殼類海鮮也能引出鮮味;加熱至45°C左右入口時則帶有較明顯香料氣息,口感比起常溫略微黏稠,可略待降溫後搭配豬肉類主食。Assemblage 5推廣餐酒會於fine dining餐廳「Orchid Restaurant蘭」進行,酒款常溫品飲時很適合搭配鮮甜的海螯蝦。(圖/魏妤靜攝)Orchid Restaurant蘭以主菜「究好豬、蘋果、蕪菁」搭配加熱後的Assemblage 5,清酒的乳酸味與豬肉搭配相對不膩口。(圖/魏妤靜攝)2020年底在台上市的Assemblage 1著重使用較高比例的白酒橡木桶來熟成清酒,因此帶有近似葡萄酒的口感;Assemblage 2則強調純淨香氣,特色在於隨著溫度升高後能帶來飽滿果香與豐厚的土質氣味;Assemblage 3注入永續概念,由蘆葦製成的全新環保包裝登場,並將重點放在細緻柔潤的口感與綿長尾韻;一開始IWA5系列主要由滿壽泉酒造釀製,Assemblage 4則正式由白岩酒造完全釀造,並透過熟成時間最長至2年的酒液調和,表現出杏仁蛋白霜、椰子、橘酒、山椒的豐富轉化。現在又迎來更能象徵調配意象的Assemblage 5,在發表前已歷經18個月熟成,酒液從40多種元素裡精選,最終使用多達20種已熟成1年、2年,甚至是長達4年的35%純米大吟釀進行調配,其中也採用不同酵母與較以往更多品種酒米。IWA5的混釀工藝看似前衛,其實依然是在基於保護傳統工藝的道路上探索全新領域,引進IWA5清酒的久利酒藏創辦人楊詩晨Chris也表示:「IWA5看似無國界,但又保有清酒與香檳的傳統堅持,與站在酒類代理商的角度,想要協助台灣Fine Dining更加升級的想法是一致的。」IWA5目前由久利酒藏獨家代理,在盈科、俺達の肉屋、壽司芳、Orchid Restaurant 蘭等米其林餐廳、預約困難店都可品飲得到。Orchid Restaurant蘭以融入清酒風味的甜點與濃醇巧克力塔,搭配絲滑中帶有酸度的Assemblage 5,相得益彰。(圖/魏妤靜攝)HEAVENSAKE純米大吟釀以黑色展現奢華與深度,水藍色瓶身的純米吟釀則意味著喚起日本水質純淨的意識。(圖/澤醇悠選提供)另外同樣來自日本的精品清酒品牌HEAVENSAKE前兩個月亦由代理商澤醇悠選引進登台,該品牌由八度榮獲國際葡萄酒競賽(The 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IWC)「年度最佳香檳和氣泡酒釀酒師」殊榮的法國釀酒大師Régis Camus打造,他也是第一位將香檳「調配(Assemblage)」工藝引入清酒世界的先驅者。HEAVENSAKE除了在台上市「楯野川 純米大吟釀Label Noir」、「浦霞 純米大吟釀 Label Orange」、「勝山純米吟釀 Label Azur」,以及瞄準當代低酒精、低卡路里市場需求誕生的「白雪 純米12」、降低入門門檻的「白鹿 Sake Baby!純米吟釀」共5款精選系列酒款,還推出由Régis Camus與日本傳奇杜氏農口尚彥合作打造的清酒「Noguchi Prestige 1」,台灣限量僅36瓶,一度掀起話題。※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突破舊框架!新一代生物製劑健保給付,嚴重氣喘控制再升級
【健康醫療網/呂佳恆報導】氣喘的臨床表現多樣化,為治療帶來諸多挑戰。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代醫學已成功開發出精準治療的生物製劑。由於不同患者的體質與誘發因子差異顯著,加上環境變遷的影響,氣喘的臨床表現變得愈加複雜。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指出,過去的生物製劑治療主要針對第二型發炎(Type 2 inflammation)患者,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於非第二型氣喘(Non-type 2 inflammation)患者的效果相對有限。隨著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問世,不僅能有效控制第二型及非第二型氣喘,甚至對於具有複雜混合型氣喘的患者,也展現出卓越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治療合併肥胖、鼻瘜肉及混合型複雜的氣喘患者 新一代生物製劑展現療效目前臨床上,透過生物標記已能為嚴重氣喘(Severe asthma)患者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治療方案。然而,由於氣喘的複雜性,例如患者抽菸、合併肥胖、鼻瘜肉、皮膚過敏或黏液栓塞(mucus plugging)等因素,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在某些情況下仍然面臨挑戰。陳彥甫醫師指出,有些嚴重氣喘患者的生物標記指數並非每項都特別高,甚至可能所有指數都不顯著升高。然而,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問世,為非第二型氣喘及混合型氣喘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陳醫師進一步說明,特別是合併肥胖的嚴重型氣喘患者,其病情難以控制通常與嗜中性球發炎密切相關。新一代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非第二型氣喘,對於合併肥胖的氣喘患者也能展現療效,為這類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希望。年輕媽因氣喘發作常跑急診 新一代生物製劑助控制氣喘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分享,臨床上曾遇到一名30多歲的年輕媽媽,體重約90公斤,屬於第二型嚴重氣喘患者。她幾乎每個月都因氣喘急性惡化頻繁前往急診室,主要症狀包括不斷咳嗽、痰多、喘息以及嚴重胸悶。特別是在生完孩子後,因孩子經常感染感冒,她也經常被傳染,進一步加重了氣喘症狀。治療過程中,她甚至一度需要依賴全身性類固醇來控制病情。考量到這名患者合併肥胖、鼻瘜肉,以及影像學檢查顯示多處黏液栓塞(mucus plugging)的情況,陳醫師為她申請了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在接受治療一個多月後,患者的類固醇使用量逐漸減少,氣喘症狀也得到了顯著控制,不僅緩解了不適,還大幅提升了生活品質。陳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上的嚴重氣喘生物製劑均已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證實其療效與安全性,並經由政府機構審核取得藥品許可證。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療時仍需留意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例如注射部位的腫脹或疼痛。若發生疑似藥物副作用,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新一代生物製劑擴增給付條件 嚴重型氣喘患者新福音目前健保對於嚴重氣喘生物製劑治療的給付條件仍存在一些限制,在臨床運用上可能帶來挑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指出,有些生物製劑其健保給付規定要求患者必須使用半年以上的口服類固醇才能申請。然而,類固醇治療對部分患者可能引發不適的副作用,例如肥胖、水腫、血糖難以控制、骨質疏鬆,甚至增加感染風險,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為了幫助更多嚴重型氣喘患者,健保今年進一步擴增了對新一代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陳醫師強調,透過早期使用生物製劑來有效控制氣喘症狀,不僅能減少口服類固醇副作用的累積,也能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這樣的治療策略更加貼近臨床需求,為患者帶來更大的希望。控制氣喘不二法門 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近幾年隨著更多新型生物製劑的問世,醫師在臨床治療上多了強有力的武器,能更有效地控制嚴重型氣喘。」陳彥甫醫師表示,生物製劑的進步,確實為不同嚴重型氣喘患者的治療帶來了顯著突破。然而,想要真正有效控制氣喘,關鍵仍在於患者是否能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並結合戒菸、適當減重、規律運動,以及減少暴露於過敏原的環境,才能有效預防不可逆的肺部損傷。陳醫師進一步指出,生物製劑作為過去10年來嚴重氣喘的新型治療選擇,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其對疾病控制的效果。然而,若患者中斷治療,氣喘相關的生物標記指數可能逐漸回升,並增加症狀惡化的風險。因此,他建議尚未完全控制氣喘的患者,應每3~6個月由醫師評估治療反應,根據病情調整氣喘藥物及生物製劑的使用方案,以確保疾病穩定。「氣喘雖然無法完全痊癒,但只要規律用藥,就有機會達到臨床緩解,並有效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陳彥甫醫師強調,規律用藥與持續治療是氣喘管理的核心,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建議,進而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重回正常生活。
冷氣團襲台「全台134人」猝死 醫示警:心梗發作時「這4件事」不能做!
近日受大陸冷氣團來襲與輻射冷卻效應影響,全台溫度驟降,也使得心肌梗塞和猝死的案例頻傳。根據消防署統計,全台3天就有134人OHCA(心肺功能停止)送醫。對此,重症醫師黃軒過去就曾提醒,冬天到了,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會升高,但心肌梗塞的黃金救治時間是發病後的「90分鐘」,因此如果真的遇到發病,民眾有4件事情「千萬不要做」,分別是「忍耐疼痛」、「胡亂拍打自己」、「亂服用藥物」、「到處亂問延誤病情」。過去,黃軒醫師曾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根據統計,一般治療心肌梗塞的黃金時間為自發作起的6小時內,其中6小時內就醫死亡率為6%、8小時內就醫死亡率7%、12小時內才就醫死亡率8%、但若超過12小時後才就醫,死亡率就會上升到16%。而根據世界心臟醫學會的共識,如果心肌梗塞發作後,黃金救治時間是發病後的「90分鐘」!黃軒指出,若遭遇心肌梗塞的民眾能在90分鐘內及時就醫、打通血管,對心臟的損傷較小;反之,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甚至拖到12小時或1天以上才治療,產生併發症的機率境很高,這些併發症包括慢性心臟衰竭、瓣膜逆流,甚至心臟破裂或死亡。但其實,一般民眾在發生心梗的時候,很容易發生延誤就醫的情形。其中最主要的延誤時間都是花在「胸痛到被送至醫院急診」這段時間,平均花費4.5小時,而延誤原因大多都是不把疼痛當一回事,或是過度忍耐疼痛,以及交通、醫療不便等因素。所以,為了避免心肌梗塞發作後延誤就醫,黃軒提醒4件事不可以做,以免喪失搶救的黃金時間。一、不要一直忍著疼痛典型的心肌梗塞仍以胸口緊、悶痛、像大石頭壓住等表徵為主。在冬天,那些高風險的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年紀大、慢性疾病患者,若有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千萬不要忍耐,超過15分鐘或20分鐘症狀依然沒有緩解,就必須就醫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性。那些不把胸部疼痛,當作一回事且非常耐痛患者,或認為忍耐一下,胸部疼痛即會自動消失而無需就醫者,都是延遲就醫常見的原因。拖延的時間越久,壞死的心肌會越多,死亡率的風險也越高,呼籲有典型的胸痛,千萬不能容忍!二、不要胡亂拍打自己黃軒指出,網路流傳的諸多自救影片如拍胸脯、打胳膊,按這按那或叫你大力咳嗽「都是偏方」,正規醫療指南並沒有提到過這樣是在急救心肌梗塞,以上方法不但不能緩解症狀,無法打通血管,還可能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梗反而惡化。三、不要自己亂服藥物當懷疑心肌梗塞,有人會趕緊吃阿司匹林自救。然而黃軒提醒,大家不要自己當醫生下診斷服藥。因為胸痛可能是心肌梗塞,但也可能不是,胡亂吃藥可能會增加風險。比如民間流傳「如果沒有低血壓,可以吃硝酸甘油1至3次,如果無效就不要再吃了,會導致低血壓的。」問題是,病人吃硝酸甘油前,往往根本沒有先量血壓的習慣,不知道自己身體當下的真實血壓,就不要吃硝酸甘油,因為可能會產生更低血壓,萬一是下壁的心肌梗塞壞死,血壓過低,就容易進入休克狀態,反而更危險。四、不要反覆打電話或上網查詢黃軒指出,有些病人感覺胸部疼痛,會一直找家人或親友反覆討論,還會到處打電話詢問「要不要去看醫生」。其實一般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會感到胸前有強烈的壓迫感,嚴重的甚至會轉移到左肩、下巴、手臂,也許還會伴隨喘、噁心感或冒冷汗。當感覺到悶痛持續,其痛如石壓,其位置又在胸前模糊地帶,且時間超過15分鐘仍然未緩解,可能就需要去看醫生,排除一下是否有急性心肌梗塞。不要一直反覆問身邊人,趕快去醫院檢查,才能在黃金時間內,搶救自己的生命。
喘禍要人命!台灣200萬人患氣喘 5成病況差1成恐命危
台灣換季氣溫變化大,每到季節轉換之際、常讓人有胸悶、喘吁吁的感覺,這竟可能是氣喘前兆!據統計,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約1成左右,其中5成控制不佳、1成恐會危及性病。由於氣喘屬於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終身與疾病共伴以外、更隨時可能面臨突發性惡化的危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指出:「嚴重型氣喘患者雖約僅占氣喘人口的3-10%,但疾病引發的住院與死亡風險更高,使治療成本約佔氣喘總醫療成本的60%,顯見提升嚴重型氣喘的治療效益是目前醫學界面臨的關鍵問題。」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傅彬貴醫師以過去協助病友劉小姐治療的經驗分享。劉小姐因飼養寵物,導致嚴重型氣喘發作,肺功能一度下降至僅剩40%。使她在家中僅爬到二樓都氣喘吁吁,也無法繼續自己最喜歡的教學工作,而放棄一手打造的事業、提早退休。研究顯示,嚴重型氣喘患者使用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後,不僅可有效降低67-77%氣喘急性惡化發生率、更降低患者85%因急性惡化而住院風險,顯示新型藥物有效協助患者穩定疾病、降低症狀發作,提供廣泛表現型的嚴重型氣喘患者更全面、精準的治療選擇。嚴重型氣喘患者若無穩定管理疾病,不僅可能引發呼吸急促,嚴重更可能引發昏迷、意識混亂、胸腔靜息等狀態,此時即須緊急安排住院治療,以免危及生命。劉小姐便曾在新冠疫情期間,因呼吸道阻塞,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和血壓升高,情況危急下最終由家人緊急送醫治療。傅彬貴醫師分享,劉小姐的病情經過轉換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後,獲得了穩定的控制。過去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的喘鳴、咳嗽和呼吸困難等症狀有了顯著改善,肺功能也迅速提升至70%。目前已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甚至能進行中強度的運動。最重要的是,目前也不再需要仰賴急救型藥物以及口服類固醇等輔助治療,幫助劉小姐重拾生活步調、回歸職場。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說明,氣喘治療發展是我國重要的醫療投資,嚴重型氣喘患者治療權益更是首要關注目標,新型生物製劑近日已納入健保給付範圍,相信將可使醫療資源運用效益更大化,讓患者未來可積極與醫護團隊討論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氣喘為全球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台灣盛行率約為10%-12%、意即我國竟有高達200萬人深受氣喘所苦!陳育民理事長說明:「氣喘無法完全治癒,加上受患者個人習慣,以及環境中的氣候變化與製造、能源、化工業汙染源等影響,都可能誘發氣喘發病與進一步惡化,因此建立患者長期控制與追蹤疾病的正確觀念,是影響氣喘治療成效的最大關鍵。」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副主委林鴻銓醫師表示:「近年新型生物製劑加入,有別以往的生物製劑作用機制,是由上游阻斷訊息傳導、不須特定生物標記,並可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嚴重氣喘患者。患者無須累積口服類固醇的健保給付條件及其所帶來的副作用,更可大幅提升治療效益。」石崇良署長指出,於今年6月將新型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完備嚴重型氣喘患者治療權益,也提供患者更可近的治療選擇,未來也期許有需要的患者積極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藥物。
老翁意識混亂!以為失智症 檢查竟是「跌倒」致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
一位82歲邱爺爺,起初因脊椎退化安排入院手術,但住院期間,醫師發現該患者意識混亂,家屬以為是長輩失智症造成。經神經外科醫師診斷後,進一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爺爺的腦部有「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經由即時手術處理後,邱爺爺也恢復原先的生活狀態。事後邱爺爺對於人、時、地也能開始清楚描述,才知道之前爺爺曾走路跌倒,不小心撞到頭而造成的症狀。頭部外傷事發久遠 以致忘記曾受傷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在影像檢查診斷方面,經由頭部電腦斷層掃描就能分辨。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主任蔡孟洋提到,在評估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診過程中能夠問出有頭部外傷病史的比例不高,大約佔1/2或1/3左右,那是因為大多這類患者本身都有大腦退化記憶缺損,或者是距離受傷日期已有一段時間,患者早已不記得,或者是顱內壓的升高而使得大腦回憶不起先前頭部受傷的病史;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頭部外傷的情況非常輕微,讓病人不在意,也忘記了自己過往有頭部外傷的經歷。顱骨鑿洞術治療可痊癒 殘存血水需開顱手術在治療方面,一旦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就需要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神經外科醫師會在頭骨上面鑿洞約一至二個洞,也就是顱骨鑿洞術,需要劃開腦部切開硬腦膜,引流下面的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病人經顱骨鑽孔引流手術就可痊癒,而有少部分會有殘存血水或復發的患者,就需要進一步做開顱手術,將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內膜打開來,使大腦能夠膨脹起來,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長輩這些情況出現超過3週 當心是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蔡孟洋提醒,若被延誤診斷,則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甚至死亡。因此,當長輩在家中發生以下情形請多注意:頭痛、嘔吐、食慾變差、視力模糊、單側肢體乏力、步履不穩、頭暈失衡等徵象,或是記憶力喪失、步態緩慢、尿失禁,也許有失眠、日夜顛倒、精神異常表現而被認為是有失智症、知覺失調症或是疑似中風;更嚴重的情況會出現意識不清、嗜睡、昏迷,讓人懷疑有急性顱內出血的問題,其實也很有可能是發生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發生時間超過三週導致腦部積瘀的血塊或血水而造成上述情形。建議即早診斷、即早治療,可以讓患者生活品質提升,恢復原先的生活狀態。
7歲女孩「天生異瞳」一眼黑一眼灰藍 醫生揭原因:1情況快就醫
大陸一條「7歲異瞳女孩在學校受到同學喜愛」的消息近日迅速衝上熱搜。網傳影片顯示,這名來自江西的7歲女孩天生異瞳,兩個瞳孔顏色不一樣,一個是黑色的,另一個則呈現灰藍色。對此,眼科醫師表示,類似情況為虹膜異色症,是虹膜色素分布異常所致,大多數無害,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也不需要治療。《極目新聞》報導,該名7歲女孩天生異瞳,一側瞳孔為黑色,另一側則是灰藍色,先前媽媽很擔心她上學後會被取笑,所幸女兒相當受同學歡迎,下課後還會特地找她玩。女孩母親透露,自己帶女兒去醫院做過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除了外觀和多數人的眼睛不一樣,其他情況都正常,並不影響視力和健康。湖北愛爾眼科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醫師孫重說明,女孩的情形為虹膜異色症,是虹膜色素分布異常所致,普遍指眼睛虹膜呈現不同顏色,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虹膜異色症是自身基因組織決定的,導致發育過程中虹膜色素不同的分布,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無害的,也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不需要治療。醫師指出,如果是由於虹膜炎、外傷等原因導致後天形成的虹膜異色症,則有可能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出現失明,需要積極治療。比如,部分患者因炎症導致眼壓升高後,虹膜可能出現顏色變化,表現為淡色或發黃,屬於青光眼的警訊。所以當出現虹膜異色症情況時,最好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看是否存在活動性炎症。
男陪妻檢查「垂體瘤」醫一眼認出:你才是! 外貌有這些改變要注意
大陸上海市一名38歲的林姓女子(化名)1個多月前出現間歇性頭痛,視力也開始下降,懷疑是垂體瘤,於是在丈夫朱先生陪伴下,來到上海瑞金醫院垂體泌乳素腺瘤診治中心看診。一番問診後,主任醫師卻轉頭問朱先生,「這幾年有沒有感覺自己相貌變化很大?可能你才是患有垂體瘤的人。」夫妻倆頓時面面相覷。《新民晚報》報導,林女6年前出現月經紊亂的症狀,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泌乳素水平升高,頭顱MR提示垂體瘤。遵照醫囑定期服藥後,患者的月經逐漸規律,並順利生下寶寶。此後幾年都風平浪靜,直到今年複查懷疑垂體瘤伴出血可能,並出現了頭痛、視力下降等症狀,這才來到瑞金醫院主任醫師吳哲褒的門診。醫師詳細了解林女病史並閱片後,判定她患的拉克氏囊腫,而非垂體瘤。「拉克氏囊腫是一種先天性良性垂體病變,大多數囊腫很小並不引起症狀,但症狀明顯或囊腫較大的患者,需要手術切除,通常採用經鼻微創的方式,患者恢復快,併發症也少。」在吳主任的解釋下,夫妻倆總算鬆了一口氣。「你有沒有感覺這幾年相貌變化很大?」誰知,吳哲褒轉頭對朱先生說,「可能你才是患有垂體瘤的人。」一番追問下,朱先生坦言,近年來他一直深受疲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困擾,前後跑了5、6個科室,用了睡眠呼吸機,也做了頸椎、心臟等檢查,卻沒查出毛病,治療也沒效果。」然而,朱先生自己包括家人,都沒意識到他近年來面容變醜、眉弓突出,嘴唇肥厚,兩側鼻翼較寬、手指變粗、鞋碼變大等細微變化。其實,從朱先生一進診室,醫師就注意到他肢端肥大症的特徵,建議對方進行激素和垂體增強磁共振檢查。結果真如醫師所說,朱先生腦部長了一顆直徑約7mm的垂體微腺瘤,且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的水平都高於正常值上限,考慮為垂體生長激素腺瘤。最後,夫妻倆先後接受了神經內鏡下經鼻鞍區腫瘤切除術。吳哲褒團隊通過微創手術的方式,囊腫和腫瘤被乾淨俐落地剝離。術後病理證實,林女士所患確為拉克氏囊腫,術後泌乳素水平、朱先生的生長激素均降至正常數值,不僅達到腫瘤全切目的,也達到生化緩解治癒標準,夫妻倆開開心心出院回家了。醫生說明,肢端肥大症病人絕大多數是由於垂體上長了一個小瘤子,導致生長激素過度分泌,使身體出現一系列的變化。由於成年人已生長發育完全,骨骺閉合,過量分泌的生長激素可導致患者「豎著不長橫著長」,誘導全身組織器官病理性肥厚,最明顯的就是外貌改變,比如前額斜長、眉弓外突、下頜前突、齒疏和咬合錯位、鼻翼增厚肥大、嘴厚舌大等。
吃和生活習慣很重要 營養師推10種食材讓你遠離脂肪肝
有脂肪肝的人通常沒有感覺,有將近8成以上的人是在進行健康檢查時無意中發現,少數的症狀多半只是ㄧ些非特異的腸胃道症狀,例如上腹部不適或有輕微疼痛;有些人則是出現食慾不振、疲倦、腹脹、上腹壓迫感及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人有肝腫大或肝功能異常等現象。營養師程涵宇指出,會導致形成脂肪的原因,不外乎是飲食、睡眠、運動、抗氧化壓力等出了問題,所以,要解決內臟脂肪的問題,除了要改變生活習慣之外,也要多注意飲食控制,才能發揮效果。所以,想要跟脂肪肝說再見,先做到以下三件事,包括健康飲食且吃得剛剛好就好、減重和運動,並分享了降低脂肪肝的10種好食材。1.咖啡研究指出,咖啡可能與肝臟酵素的活性降低相關,這可能有助於緩解脂肪肝的發展,肝臟酵素的升高通常與肝臟損傷有關;另外,咖啡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例如咖啡因和多酚,這些成分對於減緩氧化作用和減少細胞損傷可能有幫助,進而降低脂肪肝風險。也有研究表明,咖啡可能影響脂肪和醣類代謝,並促進脂肪氧化和減少脂肪累積,皆對降低脂肪肝有幫助。這樣吃:建議無糖黑咖啡,每天最好不超過2杯超商大杯(480ml)美式,以避免咖啡因過量造成頭暈、頭痛或心悸等問題。(一杯大杯黑咖啡的咖啡因約200~300mg,台灣建議一天咖啡因不超過300mg,美國及歐盟建議不超過400mg)2.綠色蔬菜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常見的如菠菜、高麗菜和芥蘭菜,膳食纖維有助於提升飽足感、控制體重,同時也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膽固醇,進而減少內臟脂肪堆積。綠色蔬菜也含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A及多酚這些成分有助於抵抗自由基,減緩細胞損傷,並保護肝臟細胞;蔬菜中的維生素 K、維生素 B和礦物質鐵、鈣、鎂等,對於肝臟功能和整體健康都很重要。這樣吃:建議食用蔬菜時不要過度烹煮,才不會讓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建議可以用無水快炒方式來烹煮蔬菜,減少營養素流失。3.豆類黃豆、鷹嘴豆等蛋白質豆類,不但低脂,又含有豐富的植化素,同時含有抗性澱粉,有助於減重、減脂,並能保護肝臟,減少肝臟脂肪的堆積。另外,比起肉類,豆類多了膳食纖維,而且鉀含量高,也相當適合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人。這樣吃:一般來說,20g的乾蛋白質豆或50g生鮮蛋白質豆(例如毛豆)就含有7g蛋白質,約等於30g的肉類的蛋白質含量,所以若是大量想補充蛋白質,蛋白質豆類或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都是非常優質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記得選擇無糖蛋白質豆類製品,例如無糖豆漿、無糖豆花等避免攝取進過多的熱量。4.魚類大多數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魚油,能抗發炎、減少肝臟發炎反應,還能降低肝臟脂肪的堆積,同時能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HDL,並降低三酸甘油酯和壞膽固醇LDL,對於預防脂肪肝有幫助。這樣吃:比起豬肉、牛肉或雞肉等肉類,魚類的肌肉纖維組織比較短,咀嚼之後較容易被分解,更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但常聽說魚的體內容易累積重金屬,吃下肚對健康不利;其實只要正確選擇例如鯖魚、秋刀魚、圓鱈、扁鱈等低重金屬汞安全來源的魚更安心,同時建議一週吃魚貝類兩次以上更佳。5.燕麥許多人發現自己的膽固醇超標,會把燕麥當成早餐來享用,的確,全穀類、高纖的燕麥,營養價值非常高,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對於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降低膽固醇和控制血糖都有幫助,還有助於提供長時間的飽足感,對於體重管理也有幫助。另外,燕麥中含有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 E,有助於對抗體內自由基,減緩氧化反應,進而幫助降低脂肪肝的風險。這樣吃:除了和許多人一樣,不管是用開水沖泡燕麥片,或是把燕麥片加入牛奶、豆漿或咖啡等飲品中都可以,就是用來取代麵包、饅頭、稀飯等傳統早餐;另外,也可以將燕麥加入白米一起煮,增加主食的纖維量,對於體重管理或降低脂肪肝都有助益。6.堅果堅果是富含健康脂肪的食材,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對於心臟健康相當有益處,而心臟健康與脂肪肝的發展有一定的相關性;堅果同時富含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E,有助於對抗體內的氧化反應,減緩細胞損傷的發生。這樣吃:堅果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腰果、核桃、杏仁果……等都很棒,每天建議量20公克,在運動後吃堅果還能達到輕鬆增肌、幫助修復的效果。7.薑黃薑黃素是抗氧化、對抗體內自由基的好幫手,不但能刺激血液循環,也有產熱的效果,還能幫助護肝,降低肝指數;也有研究指出,薑黃素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疾病。這樣吃:大小朋友都喜歡的咖哩飯、咖哩麵,就是攝取薑黃素最好的料理,或是近來很流行的薑黃粉,可以單獨灑在食材上或打進蔬果汁,就能輕鬆吃進營養。8.橄欖油別因為怕脂肪堆積就不吃油,其實只要攝取好油,像是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多,讓飽和脂肪酸減少,就能調整體內的體脂肪,因此選對好油,也能幫助體內的脂肪代謝。這樣吃:橄欖油直接作為烹調的主要用油,若要保留最多的橄欖油多酚營養,低溫或是輕烹調也是較好的方式。9.大蒜研究發現,多吃大蒜跟降低脂肪肝有關,大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硫化合物,有助於對抗體內自由基、減緩細胞損傷,進而有助減輕肝臟損傷,甚至能減少脂肪肝的形成。另外,大蒜中的蒜素可以提升免疫力,其中的硫化物還有殺菌、預防腫瘤增生、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這樣吃:烹煮大蒜之前,先將蒜頭的薄膜剝掉,與空氣稍微氧化一下,蒜素才可釋放出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熬煮太久,蒜素功能會減弱,建議除了在料理初期放入大蒜增加香氣,在食物起鍋前也放入大蒜能增加蒜素攝取,蒜頭雞湯、蒜片義大利麵,都是攝取蒜素的可口料理。10.黑木耳黑木耳是相當熱門的健康養生食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可說是腸道的清道夫,能幫助潤腸排便,預防減重時宿便的累積。其中的水溶性纖維質,有研究證明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而且因為黑木耳熱量很低,又能提供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很有幫助。這樣吃:可以自製黑木耳露(一把黑木耳對4倍的水,打成汁,若要甜味,可加入鳳梨或枸杞),既能增加飽足感,又有對排便有幫助,進而降低體內的脂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天寒地凍想要食補暖身嗎? 營養師推6食物「保暖又護心」
近期由於寒流來襲,氣溫明顯的下降,相信不少民眾都會想要在這時候來碗暖呼呼的熱食,除了可以滿足口腹之慾外,還能讓身體暖活起來。營養師張珮蓁就列出6種食物,指稱這些食物都能達到促進血液循環、身體產熱,以及保護心血管的效果。營養師張珮蓁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深海魚是首選之一,因為它富含Omega-3脂肪酸,能保護心血管,維持血液循環順暢,讓四肢不容易感到冰冷。營養師張珮蓁也提到,辣椒也是暖身食材,所含的辣椒素可以促進腎上腺素分泌,進而提高體溫,寒冷時適量食用能帶來溫暖感。除此之外,老薑同樣擁有暖身效果,薑辣素能活化體內的辣椒素受體,促進腎上腺素分泌,達到升高體溫的效果。有研究指出,飲用薑茶可以改善女性四肢冰冷的問題。不過,飲用薑母茶時需注意糖分的攝取,過多糖分可能導致三酸甘油脂上升及肥胖問題。而味道濃厚的蒜頭,則含有大蒜素等硫化合物,這些成分可以刺激棕色脂肪細胞,幫助身體加速消耗熱量並產生熱能,達到暖身的效果。許多人喜愛的香料肉桂,當中的肉桂醛也有類似的功能,它能刺激交感神經,促進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加速棕色脂肪產熱並增進心律。在茶或咖啡中加入少許肉桂粉,不僅增添香氣,還能有效提升體溫。營養師張珮蓁也提到,紅茶也因為含有茶黃素,有助於提高身體的產熱能力,使體溫維持在舒適的範圍。平日飲用紅茶不僅暖身,也能帶來舒適的口感,成為冬天保暖的好選擇。
一貫道教徒赴陸遭逮 侯友宜籲主管機關具體行動助台人返家
3名一貫道教徒赴中國大陸後遭逮捕並失聯至今,引發社會關注。陸委會警示台灣民眾,前往中國大陸前務必謹慎評估,切勿以身涉險;海基會則呼籲,台北市長蔣萬安應在即將舉行的雙城論壇中向陸方反映此事。相關事件顯示兩岸過去建立的互信基礎逐漸弱化甚至瓦解,如何重建正常的交流與對話機制,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國台辦日前證實,3名台灣一貫道信徒(周姓、江姓、謝姓),在中國涉嫌「組織、利用會道門破壞法律實施罪」,被廣東省公安機關逮捕;目前3人均已聘請律師。相關人員於10月上旬在中國大陸失聯,至今下落不明。據悉,海基會等相關部門日前已積極展開了解,並多次透過各種管道試圖了解當事人的情況,但均未獲對岸回應。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兩岸關係在中美角力的影響下,對抗形式愈演愈烈。自澎湖大進滿88號漁船遭扣留、金門胡姓長官遭扣押,以及陸籍高校師生團訪台爭議等事件發生後,如今再度爆發3名台灣民眾滯留中國的案件,凸顯出在兩岸緊張態勢下,跨境活動的風險正持續升高。如何在此背景下降低風險、維護台灣民眾的安全,已成為政府與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對此,侯友宜表示,宗教自由必須要得到保障,尤其在這個事件裡面,呼籲中國大陸要尊重、包容不同的宗教信仰。他呼籲,在台主管機關如陸委會、海基會,一定要拿出更有具體的行動,協助國人能夠順利返國。
一貫道信徒赴陸遭逮失聯 陸委會警示台人切勿以身涉險
3名年介70至80 歲的台灣一貫道信徒在中國大陸被被逮捕至今失聯中,引發兩岸關注。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今(14日)表示,台灣民眾應該認清,在中共的體制下,中國大陸沒有宗教自由,呼籲我方宗教人士在赴陸前務必三思,切勿以身涉險。國台辦日前證實,3名台灣一貫道信徒(周姓、江姓、謝姓),在中國涉嫌「組織、利用會道門破壞法律實施罪」,被廣東省公安機關逮捕;目前3人均已聘請律師。相關人員於10月上旬在中國大陸失聯,至今下落不明。而這也是自澎湖大進滿88號漁船遭扣留、金門胡姓長官遭扣押等案件後,再有台人滯留大陸,凸顯兩岸關係緊張態勢下,跨境活動的風險正在升高。陸委會表示,陸方必須儘早釋放這3名一貫道國人回台,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妥善保障當事人人身安全,並強調,中共這一年來已多次對我方赴陸的宗教界人士,非法逮捕、拘禁、處罰;台灣民眾應該認清,在中共的體制下,中國大陸沒有宗教自由。陸委會指出,中共假借宗教交流之名,對台統戰滲透,絕不樂意台灣宗教人士在中國大陸宣揚傳教,呼籲我方宗教人士赴陸請三思,切勿再嘗試以身涉險。
AI伺服器帶旺銅箔基板需求 外資連10買「這檔」電零股創天價
美系外資高盛證券上周點名銅箔基板大廠台光電(2383),台光電11月業績報喜,股價連日走揚,13日終場上漲4.54%,收599元,創歷史新高,2024年以來股價漲幅近6成。隨著新型AI伺服器採用M8等級銅箔基板,推升高端銅箔基板的需求,高盛預測台光電將成為AI伺服器升級趨勢的主要受益者,2025年營收、獲利有望持續提升。台光電11月營收63.36億元,月增8.91%、年增49.98%創新高,主要成長力道來自CSP客戶需求推升。在外資連10日買下,台光電近日股價走揚,13日成交量突破1萬張,榮登強勢股王。6個交易日漲幅達13.66%。根據兆豐證資料統計顯示,個股股價連5漲以上,且昨日成交量在萬張以上只有1檔台光電(2383),台光電股價已連6漲,昨日收在599元,上漲4.54%,成交量達1萬333張,為昨日的強勢股王。展望12月,儘管面臨年底盤點因素,惟美系CSP業者ASIC平台11月積極下單,訂單能見度至2025年第一季,並且採用M8等級的材料,產品平均單價(ASP)顯著提升使產品組合優化,預期台光電12月營收將維持高檔。
美東碼頭罷工升溫SCFI連3紅 台航運股發威「這2檔」納入ETF
在美東碼頭工人罷工風險升高下,遠東到美西、美東運價止跌大漲,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3紅,大漲127.94點到2384.4點,再漲5.67%。除了美國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主張的加徵關稅政策,川普日前會面國際碼頭工人協會工會(ILA)主席並表態支持工會,美東碼頭工人罷工風險升高。市場表示,美東碼頭工人罷工風險屢屢升高,有機會帶動農曆年前後運價推升。最新SCFI運價指數來到2384.4點,上漲127.94點,漲幅5.67%,連3紅。四大主要航線中,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運價大漲21.57%;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上漲11.57%;遠東到歐洲每TEU(20呎櫃)下跌2.21%;遠東到地中海每TEU(20呎櫃)則較前一期下跌0.39%。觀望台股高股息ETF發威,航運股族群開始走出轉強行情,如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等千億級ETF持股都進行持股轉換,加入貨櫃股如長榮(2603)及陽明(2609)等。ETF資產規模合計逼近兆元,市場繼續關注其牽動投信資金買盤。台股貨櫃三雄13日股價收紅,陽明(2609)9日收盤大漲9.79%,不過之後連3天股價拉回,昨日終結連3黑漲2.29%,本周周漲幅達6.35%;長榮(2603)周漲0.88%;萬海(2615)本周共下跌2.14%。分別收至80.4元、230.0元、82.2元。高股息ETF發威,航運股族群開始走出轉強行情,如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等千億級ETF持股都進行持股轉換,加入貨櫃股如長榮(2603)及陽明(2609)等。ETF資產規模合計逼近兆元,市場繼續關注其牽動投信資金買盤。
性侵醜聞餘波未平!藝人秦偉第3度申請假釋遭駁回 悔意不足成關鍵
知名藝人秦偉因性侵多名女性而受到法律的制裁,這起事件成為演藝圈的一大醜聞,自2020年4月入監服刑以來,秦偉至今已申請假釋3次,但每次都無法如願,最新的假釋申請在法務部矯正署的審查下被駁回,原因在於其尚未表現出悔過的誠意,這也讓此事件的爭議再度升高。秦偉於2016年首度被指控,案件曝光後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據悉,事件始於1位女造型師的控訴,指秦偉在2010年邀請其至其住處做造型,卻趁機強暴,隨後更多受害者陸續勇敢發聲,控訴秦偉的惡行,包括1位年僅14歲的少女以及受到性侵的女編劇和女粉絲。法院審理後,對於多名受害者的指控,最終認定秦偉對女編劇、女粉絲和女造型師的性侵行為成立,並判處其7年8個月的有期徒刑,對於其他5名受害者的指控,則因證據不足而判決無罪,這一判決結果令許多觀眾憤懣不平,認為法律的標準應更加嚴格,以更好地保護受害者。在監獄中,秦偉雖曾表現良好,但其假釋申請仍被拒絕,主要是因為其未與受害者達成和解,也未見到任何補償的行動,矯正署在評估時指出,這樣的行為顯示秦偉對於自己所犯之罪的認知仍然模糊,未能展現出悔過自新之態度。因此,假釋申請再次遭到駁回。目前秦偉將在2025年1月再度申請假釋,其是否能贏得自由仍然是未知數,此案對演藝圈的影響不單止是秦偉的個人名譽受損,更是對整個社會性侵防範意識的提示,多數人呼籲受害者應該勇敢站出來,並要求法律能更實質地保障她們的權益。《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智慧手機Q3產量3.1億支季增7% 集邦:未恢復疫情前水準
根據集邦(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4年第3季適逢智慧手機銷售旺季,加上各大品牌接連推出旗艦新機,帶動季度生產總數季增7%,約達3.1億支,與去年同期持平。從旺季產量的角度分析,第3季的表現尚未恢復疫情前水準,顯示全球消費市場仍缺乏明確復甦動能。展望2024年第4季,由於Apple新機生產進入全年高峰,以及Android陣營依慣例於年末衝刺市占,預估季度總產量將季增近7%,與去年同期表現相仿。第4季品牌商仍採取謹慎的備貨策略,以免庫存壓力加劇金流負擔。2024年第3季全球主要智慧手機品牌廠產量。(圖/TrendForce提供)TrendForce表示,第3季全球前六大智慧手機品牌排名未有變化,合計市占近80%。其中,Samsung第3季產量近5,900萬支,季增9%,以19%的市占排名第一。該季產能增長主要受摺疊機系列進入量產,以及中低階A系列因應節慶增加備貨所驅動。Apple第3季手機產量約5,100萬支,季增15 %,以近17%的市占率位居第二名。第4季Apple進入新機生產高峰,市占排名將躍升為全球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其新機的AI話題未能在中國引起迴響,加上品牌競爭激烈,導致在當地的銷售表現較去年同期衰退。排名第三的Xiaomi(含Xiaomi、Redmi及POCO品牌)第3季產量近4,300萬支,季增2%,市占率為14%。由於Xiaomi較其他中國Android品牌更早進軍海外市場,近期海外市場的表現亦成為推動其成長的主要動能。預估第4季Xiaomi的手機產量將與前一季持平,除了回補庫存,也將提前規畫生產,以舒緩農曆新年假期停工的影響。TrendForce表示,Oppo(含Oppo、OnePlus及Realme品牌)第3季生產約3,700萬支智慧手機,季增5%,反映電商促銷旺季和新品衝刺備貨的情況;該品牌市占率為12%,排名第四。預計其第四季的產量將與前一季相近。排名第五的Vivo(含Vivo及iQoo品牌)第3季生產約2,700萬支智慧手機,同樣受惠於新品推出和因應電商促銷的備貨需求帶動,季度增長4%,市占表現為9%。預估第4季產量也應以持穩上季表現為主。Transsion(含TECNO、Infinix及itel品牌)擺脫第2季庫存調節的低潮,第3季產量約2,500萬支,季增7%,排名第六。預計其第4季生產同樣以維穩為目標,避免重蹈覆轍升高庫存。隨著AI風行,市場開始關注AI智慧手機表現。TrendForce認為,這類手機應具備在裝置端執行AI運算的能力(On-Device AI),包括機器學習及生成式AI。由於須在具備一定規格的處理器晶片及記憶體上才能實現上述效能,因此,目前AI手機仍以旗艦機為主,預估2024全年AI手機占比落於10%至15%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