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 大陸 ETF 半導體新疆國企董座遭雙開 13種畸形文化淪大「毒瘤」
澎湃新聞22日報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陸國有企業中泰集團,在董事長王洪欣遭開除黨籍、公職「雙開」,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偵辦後,赫然發現王洪欣的「浮誇文化」「奢侈文化」「投機文化」「封建文化」「獨裁文化」等十三種畸形文化,已對企業造成極大危害。創下國有企業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貪腐案細節,正陸續公布。大陸國企新疆中泰集團微信公眾號5月22日發布消息稱,21日上午,集團召開2024年巡察工作會議暨第一輪巡察動員部署會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平洋指出,2024是實現「十四五」規畫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中泰集團深化改革、肅清王洪欣流毒、重構現代企業治理體系至關重要的一年。他強調,要堅決杜絕「低級紅」「高級黑」現象,通過第三方機構入駐指導,研究中泰集團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扭轉異化「家文化」帶來的影響,清朗政治生態、重塑企業文化。誰是王洪欣?公開資料顯示,1965年出生的王洪欣曾任新疆中泰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23年4月轉崗自治區工信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後宣告落馬,被稱為「潛藏在國有企業的毒瘤」。澎湃新聞報導,王洪欣被查後,中泰集團眾多下屬公司開設「揭批改專欄」,要求徹底清除13種畸形文化流毒。有人撰文稱,王洪欣的「浮誇文化」「奢侈文化」「投機文化」「封建文化」「獨裁文化」等十三種畸形文化對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如:「利益捆綁」文化。大搞「飛地人才」「高管密薪」「天價培訓」和長期「吃空餉」,利益捆綁、蒙蔽群眾,設置福利陷阱,慷國家之慨,籠絡人心、誤導企業員工、離退休員工「家理念」,實質把國有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族企業。弱化、虛化、邊緣化黨建工作,違反選人、用人規定,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任人唯親、任人唯利,擅自增設經營班子、另搞一套,沆瀣一氣。還有內部職工一一點評道,「浮誇文化」和「奢侈文化」導致企業虛增營業收入、大搞「貿易運動」,以及追求超規格慶典活動和豪華享受等行為;「代理人文化」和「投機文化」延伸權力,唆使親屬或其他「代理人」掛名領薪、股票、期權等收受賄賂、充當「白手套」;「封建迷信文化」和「寄生文化」言不由衷、表裡不一、迷信風水等封建思想,尋找精神寄託,祈求神靈護佑;「個人崇拜文化」和「利益捆綁文化」將中泰集團的發展成績占為己有,散布虛假言論,推崇個人能力和關係網;「衛道士文化」和「獨裁文化」披著道德的外衣,掩蓋自己的錯誤言行和違法違紀行為。獨斷專行、壓制民主、打擊報復不同意見的員工。有人稱,縱觀王洪欣熱衷於拉「小圈子」,大搞團團夥夥、親親疏疏,私自增設經營班子,架空黨委班子,利用其「圈子」畫分「勢力範圍」,共用「利益果實」,「神化」個人能力,強調「家人文化」,嚴重破壞黨內民主集中制,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使集團內部政治生態嚴重惡化,各級幹部員工深受其害。有人披露,前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欣把公權當成私器,濫權妄為,大搞「貿易運動」「關聯交易」「靠企吃企」,大力推行票據業務,虛假貿易、空轉走單,肆意違規舉債融資,造成重大債務風險。喪失紀法底線,實施家族式腐敗,指使直系親屬成立19家公司,借用「公權」惠及「親屬」。還有人直言,王洪欣嚴重違法違紀案例以及「十三種」畸形企業文化隱蔽性之深、危害性之強、迷惑性之頑固,在自治區國有企業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此註定深入開展思想文化「揭批改」大討論活動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
中國公布2023年發展重點 李克強:恢復擴大消費需求優先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發布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就今年經濟發展上,將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圖/截自央視)大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上午9點舉行開幕式,由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布任內最後一次的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今年經濟發展重點,李克強在報告中指出,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並透過多種管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另外報告中也提到,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兆元人民幣,並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區域優勢互補、各展其長,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專案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在產業建設方面,李克強表示,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同時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水準,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完善現代物流體系並大力發展數位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準,支持平台經濟發展。
陸國防部:2022年共軍備戰水準不斷提升 作戰和訓練機制更趨完善
對於今年共軍軍事訓練工作,陸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今日總結,2022年,共軍各級堅決貫徹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聚焦備戰打仗,持續加強軍事訓練條件建設十四五規劃任務攻堅,全面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包括戰訓耦合格局加快形成。作戰和訓練一體化運行機制更趨完善,軍事鬥爭一線練兵形成常態,備戰懾戰水準不斷提升,隨時應對現實安全威脅能力有效增強。再者,體系練兵模式不斷深化。戰略訓練的政治性、實用性、靈活性、層次性有效提升,戰區聯合訓練依案驗案路子持續走開,軍兵種部隊訓練支撐聯合融入體系的練兵模式更加成熟完善,全軍部隊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進一步提升。他說,科技練兵質效更加明顯。新理念新技術新手段廣泛運用,基地化類比化網路化訓練形成常態,軍事訓練科技含量不斷提高,以科技之變主動應對戰爭之變對手之變的練兵方法更加豐富。最後是訓練條件建設持續改進。大力推進十四五規劃工程項目建設,體系推進訓練基地場地和類比藍軍建設,訓練保障整體佈局更加優化,為實戰化練兵提供有效支撐。
陸去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較2005年降5成
大陸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27日在10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據初步核算,2021年大陸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8%之多,同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6%,並成功啟動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扭轉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態勢。李高表示,未來5年是大陸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下一步要繼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並具體提出6大方向。第一是把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落實「十四五」碳強度下降目標任務,包含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轉變。第二是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的「1+N」政策體系,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第三是穩妥有序地推進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第四是展開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應對氣候變化宣傳普及,宣導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第五是推動落實《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加快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以及第六點的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實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合理訴求。
大陸「嬰兒潮」演進成「退休潮」 基本養老保險占比最高
大陸《中國經濟周刊》9月30日報導,60年前「嬰兒潮」,如今已演進成「退休潮」。公開數據顯示,大陸60後群體,正以平均每年2000萬人的速度持續退休。很大一部分是獨生子女的父母。由於缺少多子女供養,主要依靠養老金。目前中國建立由三個支柱構成的養老保險體系,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根據大陸人社部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養老金第一支柱占比65.76%,第二支柱占比34.23%,第三支柱占比0.01%。報導稱,中國養老重任主要由第一支柱承擔。據大陸人社部、全國社保基金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中國養老金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3億人,規模為6.8兆元,占比65.76%。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參保人數7200萬人,年金總規模為3.54兆元,占比34.23%。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規模為4億元,占比0.01%。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三大支柱的占比結構比較容易出現第一支柱獨木難支的局面。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參與度低,職業年金發展勢頭猛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第二支柱的發展,以緩解基本養老金的壓力。企業年金是指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公共養老金或國家養老金制度之外,企業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自願建立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制度。2016年退休的李志,此前在一家大型央企工作,每個月單位都會為其繳納「企業年金」。退休6年來,他每個月基本養老金7000元(人民幣,下同),加上企業年金每月給他補充養老金1000元,退休後每月實際收入8000元。第三支柱養老金兼具風險保障及投資屬性,近幾年加速推進。所謂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今年4月,大陸正式推出《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萬2000元。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並依規領取個人養老金。2022年7月初,成都已成為四川省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7月23日,天風證券刊發研究報告《個人養老金:需求、管道與產品展望》(《報告》)指出,第三支柱壯大或具備必然性。理由是,從實際來看,第一支柱可實現的替代率(指養老金替代率,是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準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準之間的比例)有限,第二支柱受眾面臨瓶頸,因此第三支柱的發展或成為必然。養老保險問題說到底是社會問題,對於那些有能力的高知退休人士,更多人選擇「老有所為」來解決退休後養老金與退休前收入形成的落差。目前,越來越多的低齡老年人有強烈的再就業訴求,希望能夠「老有所為」。目前中國的退休制度,男女退休的年齡不一樣。男性年滿60歲,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可退休。而大多數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截至2021年底,大陸60歲以上人口達2.67億。據測算,「十四五」時期,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為應對老齡化,今年2月21日大陸國務院印發《規劃》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指出,盡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意味著延遲退休越來越近,延遲退休也將給「老有所為」創造更多發展空間。
鼓勵生3孩 大陸17部門聯合發文催生
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16日發布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意見》要求,深入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和落實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積極生育支持措施,落實政府、用人單位、個人等多方責任,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綜合陸媒報導,指導意見提到,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推進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各省、市、縣級都應設置1所政府舉辦、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機構;加強高質量產科建設,全面改善住院分娩條件;推動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防治策略,健全縣級篩查、市級診斷、省級指導、區域輻射的出生缺陷防治網路,強化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聽力障礙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和診斷;加強生殖健康服務,擴大分娩鎮痛試點,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預防非意願妊娠,減少非醫學需要的人工流產。《意見》指出,加強0—6歲兒童和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基層兒童保健服務網絡建設,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兒童保健門診(兒童保健室)標準化建設,提高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從事兒童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的醫生配備水平。「十四五」期間,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開展10個左右兒科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推進兒科醫聯體建設,促進優質兒科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提高家庭嬰幼兒照護能力。鼓勵地方採取積極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護模式。擴大家政企業上門居家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鼓勵有條件的托育機構與家政企業合作,提供上門居家嬰幼兒照護服務。鼓勵有資質的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和專業人員,依托村(居)委會等基層力量,通過家長課堂、入戶指導等方式,提高嬰幼兒照護能力。《意見》指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意見》明確,2022年,全國所有地市要印發實施「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和引導,實施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和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帶動地方政府基建投資和社會投資。公辦托育機構收費標準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強對普惠托育機構收費的監管。拓展社區托育服務功能,完善嬰幼兒照護設施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降低托育機構運營成本。「十四五」時期,拓寬托育建設項目申報範圍,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大支持力度給予建設補貼。落實社區托育服務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各地要落實疫情防控期間托育企業紓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開設托育服務相關專業,加快培養專業人才。依法逐步實行托育從業人員職業資格準入制度。深入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加強托育崗位人員技能培訓。優化生育休假制度,完善生育保險等相關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系,促進公平就業和職業發展。要結合實際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擔機制,明確相關各方責任,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職工假期待遇。國家統一規範並制定完善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支付政策,強化生育保險對參保女職工生育醫療費用、生育津貼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險基金安全。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同步參加生育保險。未就業婦女通過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享受生育醫療待遇。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保障其生育權益,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列支。《意見》指出,強化住房、稅收、金融等支持措施,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傾斜,進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對促進積極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其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方面給予適當照顧;優化公租房輪候與配租規則,將家庭人數及構成等納入輪候排序或綜合評分的因素,對符合條件且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可直接組織選房;完善公租房調換政策,對因家庭人口增加、就業、子女就學等原因需要調換公租房的,根據房源情況及時調換。《意見》明確,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傾斜,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實際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積金;對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條件的城市可給予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相關支持政策。各地可結合實際,進一步研究制定根據養育未成年子女負擔情況實施差異化租賃和購買房屋的優惠政策。實施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建立對依法保障職工生育權益用人單位激勵機制。向提供母嬰護理、托育服務以及相關職業培訓、消費品生產的企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意見》指出,「十四五」期間,將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著力補齊農村地區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短板。《意見》指出,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切實落實各級政府發展學前教育責任,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其他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機制。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學前教育有質量可持續發展。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依法落實政府舉辦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確保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提供和政府購買學位方式提供。繼續落實「兩免一補」政策,降低學生就學成本。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嚴格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政策。加強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監管,規範培訓機構收費行為。《意見》指出,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環境, 鼓勵實行靈活的工作方式,幫助職工解決育兒困難。用人單位可結合生產和工作實際,通過與職工協商,采取彈性上下班、居家辦公等工作方式,為有接送子女上下學、照顧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職工提供工作便利,幫助職工解決育兒困難。推動用人單位將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係相關措施,納入集體合同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條款。實施母乳餵養促進行動。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孕婦休息室、哺乳室。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學校、社區、群團組織等開展寒暑假托管服務。推動完善促進婦女就業的制度機制,加強對女性勞動者特別是生育再就業女性相關職業技能培訓。持續開展就業性別歧視約談工作,依法查處侵權行為。督促用人單位依法依規落實對孕產期、哺乳期女職工關於工作時間、工資待遇、勞動強度等方面的特殊勞動保護。
美國波音眼紅! 陸3大航空團購292架空巴的背後盤算
7月1日,中國最大的3家航空公司南方航空、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宣布將向歐洲飛機製造巨頭空中巴士購買292架A320NEO系列飛機,此次交易是3大航空有史以來數量最多且金額最高的單筆訂單。對此美國軍工複合體波音公司隨即表示,中美在地緣政治方面的分歧將限制美國飛機的出口,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社論則回應,美國輿論「充滿了嫉妒」。據美國《商業內幕》、歐洲新聞台和中國成都商報的報導,此次購置飛機的金額共計高達372.57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以下將解釋中國3大航空為何要在此時完成史上最大筆「團購」?且為何是空中巴士的A320NEO機型?此次的採購案是否也傳遞出中國民航業的全面復甦?優化飛機的年齡結構並補充長期運載力,以及中國民航業復甦的訊號漸漸強烈,是3大公司在航空市場尚未恢復的情況下就合購292架客機的主因。另外3大航空也提到購買客機符合中國政府「十四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及市場需求,未來航空業市場巨大,需要不斷增加新的運載力,以保持航空公司機隊的年輕化,尤其在全球能源通膨高漲的情況下,新飛機在燃料的消耗上會比舊機型少很多。再加上疫情期間,全球航空公司不敢添購客機,使買方市場成形,此時購買也更具有議價權,例如空中巴士就有給予此批訂單較大的優惠幅度。但為何屬於窄體機的A320NEO可以獲得中國3大航空的青睞呢?因為單走道的窄體機是中國國內航線和中短程國際航線的主力客機,而且3大航空存在規模龐大的窄體機隊,占比為7至9成,所以本身就有舊型飛機的更新需求。再加上同是窄體機的波音737近年來頻頻出事,而搭載了新型發動機選裝方案(New Engine Option)的A320NEO系列又是空中巴士最新一代的機型。這筆交易也顯示歐洲的空中巴士和中國航空業的深化合作。此外,空巴在天津也有3個生產線,更體現了國際知名飛機製造商和中國國內航空工業良好的協同發展。空中巴士(Airbus SE)是1家總部位於法國土魯斯,並於1970年由德國、法國、西班牙與英國共同創立的民航飛機製造公司,也是歐洲最大軍火製造商空中巴士集團(Airbus Group)旗下的企業。
堅決反對「天價片酬」亂象 陸廣電總局:演員片酬將統一制度化
據大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10日發布,《「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已於日前印發。規劃指出,為促進電視劇市場公平競爭,堅決反對惡性競爭、不正當競爭和市場壟斷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鼓勵資本與產業良性互動,引導資本服務電視劇高質量發展。規劃稱,將引導電視劇製作機構科學合理安排製作成本結構,加強成本管理和收入覈算。規範包括演員片酬在內的收入分配秩序,推廣使用標準化、制度化、制式統一的片酬等勞務契約。規劃強調將加強片酬管理,並堅決反對「天價片酬」。將嚴格執行每部電視劇全部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 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演員總片酬 70%的製作成本配置比例規定,並會加強片酬契約備案與核查。行業組織制定標準化、規範化、制式統一的片酬契約示範文本,將在電視劇行業推廣使用。規劃指出,為持續優化電視劇市場環境,將健全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機制,嚴肅處理有偷逃稅、「陰陽合同」、「天價片酬」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演員和相關機構,禁止違法失德藝人通過電視劇發聲出鏡。
「嚴陣以對」聯準會態度 法人預料台股Q1淡季不淡看好「太陽能供應鏈」
中信投信基金經理人張苡琤分析,台股第1季預料淡季不淡,目前全球碳中和趨勢不變,2021年中國太陽能裝機量受原料價格大漲,導致裝機量不及預期,可多加關注綠能為十四五計劃的核心重點,預計需求將遞延至2022年、2023年,太陽能供應鏈存在受惠機會。中信投信整理新興亞股上周表現,僅港股跌深反彈,菲律賓、印尼勉強繳出平盤成績,其餘皆回檔修正。就資金流向來看,外資大舉贖回台股21.3億美元、南韓12.4億美元及印度10.8億美元;台股終結連四周淨流入,單周資金外流幅度為近4月新高。外資買入印尼趨勢不變,連四周淨流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將在台北時間周四1月27日凌晨舉行,目前市場對於3月升息的預期逐漸升溫,雖然美國上週公布的房市數據優於預期,但市場避險情緒強烈,黃金金價揚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更一度於上週創下2020年以來新高,顯示市場對於聯準會態度嚴陣以對。
北京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鎖定2025年完成
香港文匯網報導,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今天(8日)召開《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畫》新聞發布會,官員稱,到2025年,北京市PM2.5濃度將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賢姝在發布會上表示,剛剛發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畫》(以下簡稱「十四五」規畫)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將消除劣V類水體;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穩步提升。劉賢姝表示,在「十三五」規畫的收官之年,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首次進入「30+」,5年降幅超過50%,8個區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占市域面積約80%;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國控斷面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土壤環境狀況保持良好。「十三五」期間,在北京生活的市民都有切身感受,頭頂的藍天變多了,身邊的碧水更清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了。劉賢姝表示,「十四五」規畫從發展更低碳、空氣更清新、水體更清潔、土壤更安全、生態更宜居5個維度,共設置了16項規劃目標指標,包括受關注的碳排放強度、PM2.5年均濃度、優良天數比率、重污染天數比率,劣V類水質河長比例,地表水國控斷面達到或好於Ⅲ類比例,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等。
電動車三劍客9月銷量翻倍 法人:有利後勢股價反彈走揚
全球電動車概念股短期受到大環境利空事件而產生波動,法人分析長期趨勢相當明確,近期各大電動車廠也繳出亮麗成績單,交付量屢創新高,皆有利於後勢股價反彈走揚。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游凱卉表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181.3萬輛和179.9萬輛,年增率均超過1.9倍,造車新勢力月銷量破萬,電動車ETF轉動成長引擎。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之一的中國大陸,9月純電動車銷量更創下新里程碑,以中國電動車三劍客為例,小鵬汽車與蔚來汽車月交付量雙雙破萬,小鵬9月總交付10,412輛,年增率連續15個月翻倍;蔚來交車數達10,628輛,年增率125.7%,創下單月新高。理想汽車銷量則有7,094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則是在今年前8個月,接近11%,但在2020年時滲透率還不到5%,可見成長的速度之快,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達151.2萬輛和149.2萬輛,年增率為2.2倍和2.1倍。2021年8月整體新車銷量雖年減17.8%至180萬輛,但8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卻逆勢上升,達到32.1萬輛,創下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銷售滲透率更是提升至17.8%,逐步拉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計劃中的2025年新能源車滲透率20%目標。
電殺台商1/疫外催生缺煤缺電飆油價完美風暴 台商Q4惡戰
任誰也想不到,去年年初突襲全球的新冠疫情正在降溫之際,卻「疫」外醞釀一場完美的通膨風暴,從油價原物料飆漲,到兩大世界工廠中國、印度缺煤缺電以急漲電價25%,通過疫情考驗的台商,能否通過通膨風暴的挑戰,最快今年冬季揭曉。儘管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及其他官員不斷釋出:近期物價指數偏高只是短暫的,不急著立即Taper(縮減購債)及升息,但實況並非鮑爾所言「短暫」,市場憂心,中國20多個省份大規模限電,恐在今年冬季時掀開通膨壓力鍋,引爆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所謂停滯性通膨,是指經濟成長停滯與通膨物價上漲同時存在,恐導致企業獲利衰退和民間消費支出萎縮、失業率攀升等。Salesforce.com Inc.最新發布預測顯示,今年耶誕假期銷售旺季期間,全球消費者物價可能會上漲20%。(圖/報系資料庫)廣東省先開第一槍,10月1日起尖峰電價大漲25%,拉大工業用電離尖峰電價差,不含民生用電;浙江省則從10月15日起,調漲尖峰電價,尖峰時間從每日2小時,增為4-6小時;湖南、廣西省也跟進調漲20-25%。至於貴州、安徽省也是拉大離峰、高峰電價。內蒙古、寧夏、上海、湖南等地則是開放電力公司納入燃煤價格為參數,定期調整電價,最大漲幅不得超過10%。限電措施引發停工危機,電費大幅調漲更是台商揮之不去的陰霾,特別是昆山、江蘇、浙江等台灣主要電子零組件廠集散地,這使得已脆弱的電子供應鏈更加緊張。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限電漲電價措施,源自去年11月,中國將碳中和目標寫入「十四五計劃」,推行「能耗雙控」(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政策,未料8月17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點名江蘇、廣東等9個省份的能耗強度不降反增,9月16日更進一步提出《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回顧近廿年來,中國極力要從「製造的中國」轉型成「數位的中國」,為此陸續推出「騰籠換鳥」、「五險一金」政策,為著就是要擺脫世界工廠的形象,將高汙染、高人力需求的對於環境造成極大壓力的產業逐次移出中國,帶動產業升級,此次的「能耗雙控」更是對準2050年零碳排大目標而訂「綠色轉型」。中國動力煤價格從每噸約人民幣660元(約台幣2867元),今年9月時高點已來到人民幣1094元(約台幣4752元),電廠不堪虧損而限電要求漲價。(圖/新華社、新浪財經,CTWANT合成)目前中國火力發電占電力結構達72%,其中燃煤電廠居半,太陽能、風力等綠色發電僅占9%,而「能耗雙控」措施,就是為要致力於降低碳排放,達到產業升級的目的。「但此一措施遭疫情攪局,全球供應鏈去年上半年停擺後,大陸開工後加緊趕工,用電耗能火力全開,工廠密集的省分『能耗雙控』根本無法達標!」外資法人說。此外,中國動力煤(燃煤)近5年價格從每噸約人民幣660元(約台幣2867元),到今年3-5月瘋漲一波,夏季再漲一波,9月觸及高點人民幣1094元(約台幣4752元),電廠不堪虧損而限電要求漲價。突如其來的限電及漲電價,不僅衝擊台廠9月、10月的營收表現,還攸關全球供應鏈運作。「缺電問題引發供應鏈生產降載,供給不足及價格高漲問題,更可能抑制歐美耶誕消費旺季買氣。」元大投信說。同為世界工廠的印度,火力發電占比高達70%,同樣面臨缺煤窘境,截至10月1日,印度135家火力發電燃煤存量平均僅剩4天。雪上加霜的是,全球石油生產聯盟OPEC+重申,暫無更大的增產計畫,目前仍維持2022年4月底前,每月提高每日40萬桶產量的協議。這使得國際油價在去年因疫情減產下,隨疫後經濟復甦需求增加而一路走高,國際油價上看90美元,加劇通膨問題。線上客戶管理軟體提供商暨企業雲端運算公司Salesforce.com Inc.最新發布的預測顯示,今年11-12月耶誕假期銷售旺季期間,全球消費者物價可能會上漲20%,即便全球、美國的假期下單量將分別縮減2%、4%。台經院亦警告:「未來中國限電恐成常態,台商要做好中長期準備。」經濟學者表示,「高油價、高物價下,業者得承受原物料成本墊高,但不一定能完全轉嫁到售價,且要面對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對整體經濟傷害不容小覷。」看來今年冬季,除了極端氣候,還有一場通膨風暴。
陸股經歷「政策風險」激烈修正後 法人:投資人可以這麼做
中國近期實施一系列監管政策,包括對醫藥、地產、教育、網路科技等類股進行整頓,相關標的急跌修正後陸續展開反彈。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經理人盧正穎表示,陸股歷經激烈修正後,再大跌的機率降低,而監管政策皆朝共同富裕目標推薦,有助中國長線財富結構調整,目前全球貨幣環境仍處寬鬆,整體大中華市場仍處相對低檔,建議採取定期定額策略佈局大中華基金。盧正穎說明,今年對於大中華市場主要的影響來自,中美貿易局面的變化、總體經濟的下行及第三季監管政策的執行等,若以近期政策面的影響評估,長期對於縮小貧富差距的環境是好的,不過短線雖造成股市較大的動盪,但同時也提供長線投資人一個低檔進場的機會。今年以來大中華基金表現。(圖/永豐投信提供)盧正穎指出,習近平在近期會議提及,擴大中等收入族群比重,中國「共同富裕」目標並不是非自願的重新分配人們現有的財富,與過往的共產主義並不相同,中國政府喊出「第三次財富重分配」,也帶動企業自願性捐贈,如騰訊啟動的「共同富裕專項計劃」,宣布出資500億元人民幣扶助低收入者,預料中國政府會將由經濟成長轉向經濟分配,並且透過加強監管來反制大型企業壟斷市場的財富不均。針對中國近期厲行的監管風波,盧正穎認為再度讓投資人意識:「政策風險」與「政策紅利」是投資中國最重要考量。從中國長期的科技發展和經濟成長重點項目觀察,投資中國的長期主題包括:半導體、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鏈等,這些都不是1年、2年的題材,而是5年、10年以上的重要投資焦點。此外,監管所造成的新經濟題材修正壓力,但這些都還是整體環境消費的主流,修正達一定幅度後,仍是長線資金追蹤的重點。儘管近期監管政策干擾,今年以來大中華基金表現領先族群仍有5%以上的正報酬表現(見附表),大中華不少短、中、長期績效亮眼基金。盧正穎指出,中國十四五政策大力扶植如:新能源、電動車、碳中和等題材,持續受惠於政策利多,是現階段基金配置重點,研判在未來3至6個月,市場逐漸消化政策面干擾因素,大中華股市成長可期,建議把握股價低檔定期定額長線投資。
陸股資金向政策看齊 這四類ETF逆勢大漲最高42.7%
今年以來,由於中國大陸政策影響而受惠產業呈現逆勢成長,根據Bloomberg統計,以電動車ETF幅度最大,潔淨能源ETF次之,半導體ETF也創佳績,相較前三類來看,5G通信ETF就顯得緩慢些。台新投信表示,8月11日中國國務院發佈5年計畫「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文件中表示,中國將積極推動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和反壟斷等重要領域立法工作,以完善治理國家急需的法律制度,且從食品藥物、金融服務到教育培訓等與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領域,都將加強執法。亦即中國加大監管力度監管互聯網、補教,遊戲產業,衝擊相關股重挫,但反之,也促使資金湧向十四五政策大力支持的產業,今年來中國電動車、半導體、節淨能源等ETF大漲3至4成以上不等。未來唯有布局中國政策加持的產業,才能掌握財富關鍵。Bloomberg統計,受惠中國大陸政策成長ETF中,以半導體居冠,潔淨能源緊跟在後。(圖/台新投信提供)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經理人高依暄表示,自7月初以來,MSCI中國A股指數下跌逾3%,但相比之下,更廣泛的MSCI中國指數則下跌12%,主要是同樣被點名監管的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境外上市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股價重挫的拖累。反觀表現出色的是追蹤A股市場上新能源企業、半導體製造商和電動汽車公司股票的一些指數,自7月初以來上漲4%至18%不等,擴大了近幾個月的漲幅。隨著負面情緒釋放及投資者對中國政策方向理解提升,北上資金已恢復淨流入A股市場,市場情緒逐漸恢復,但資金未來布局重點將聚焦在政策受惠股。高依暄指出,中國「十四五規劃」啟動,制定未來五年經濟願景和發展目標,回顧過往政策受益產業,相對大盤都有明顯的超額報酬。展望未來五年,最值得關注的三大投資領域,分別為「消費、科技、綠色」,不僅政策受益,同時也因經濟和產業的轉變,加上政府傾力培育下,未來成長性值得期待,亦有機會反映在股價表現上,創造可觀的波段行情,是不可錯過的投資機遇。
受惠疫苗與長壽需求 永豐投信:中國創新科技、生醫動能強
全球新冠疫情依舊嚴峻,尤其是變種病毒肆虐,未來疫苗施打可能成為常態。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認為,全球推升疫苗施打覆蓋率,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醫藥概念股可望成為重中之重,新冠製藥、疫苗等醫療生技產業將持續成為投資焦點,COVID-19疫苗研發、用藥相關概念股成長動能強,中國創新科技近期深受矚目的生醫板塊,同時受惠疫苗與長壽醫療需求,成長前景持續可期。中國國家藥品監管局(CDE)於7月初祭出《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其中針對部分藥效重複與其同類型的藥物制定相關更嚴格的上市法規。對此,林永祥認為,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製藥大國,新政策影響不少新藥公司與生產企業,但站在創新醫療的角度之下,加大的監管政策反而更加利於龍頭藥廠的研發,穩定且有品質的創新療效方可帶來長遠的投資價值。(圖表/永豐投信提供)根據Wind數據統計中國生醫板塊企業2020年年報發現,中國近400家A股醫藥公司研發佔比較低,僅有部分藥廠投入超過10億的金額進行研發,如恆瑞醫藥、復星醫藥、邁瑞醫療等龍頭企業。林永祥強調,2021年是十四五計畫的開局之年,更是中國醫藥行業迎來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政策鎖定創新醫療升級和供應鏈完備等,此外,還有針對中國老齡化社會所聚焦的長壽醫療等研發及市場。近期陸股大盤指數受到國家監管政策影響,跨國掛牌網科股受衝擊大,中証科技50指數表現逆勢優於A50、上證、滬深300等綜合型指數,林永祥表示整體中國股市仍保持看好,包含貨幣政策降準、釋出長期資金等,皆有利於下半年市場資金流動性持續保持寬鬆狀態,建議投資人可保持樂觀態度,並把握中國境內具題材性、成長性的科技型陸股ETF為首選。
ETF挖寶戰略3/都想參與全球電動車 這一檔報酬率交出16.15%成績
永豐投信則在今年初搶推了3檔科技概念ETF─永豐美國科技(00886)、永豐中國科技50大(00887)和永豐台灣ESG(00888),「三檔ETF都參與全球電動車題材,分散風險,不單壓同一產業。」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強調。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進一步表示,永豐美國科技ETF(00886)的個股投資上限為4%,標的涵蓋雲端運算、電動車、科技巨擘(FAANG)、創新醫療等,前10大持股分別為谷歌、輝達、微軟、臉書、蘋果、亞馬遜、莫德納等。至7月27日,交出報酬率16.15%的成績單,暫時領先其他同類產品。大陸新能源電池大廠寧德時代(CATL)發布鈉離子電池,掀起「成本更低、更安全」的劃時代電池革命。(圖/新華社、翻攝自電車匯網站)永豐中國科技50大ETF(00887)則聚焦「中國十四五計劃」(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可說是中國版那斯達克,篩選滬深市值最大的50間科技與生技公司,最能反映中國科技股整體表現。」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說。永豐中國科技50大ETF(00887)的第一大持股,正是7月起向美國特斯拉供應鋰電池的車用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占比達10.08%。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認為,追蹤陸股的ETF預期走到10月的報酬率不會太差。(圖/永豐金提供)國泰智能電動車ETF(00893)經理人游凱卉則表示,該檔ETF追蹤30檔成分股,涵蓋電動車上中下游產業鏈,除了美國特斯拉、中國電動車「三劍客」(蔚來NIO、小鵬Xpeng、理想汽車Li Auto)等,還有電池製造商LG化學、三星SDI和松下電器等。富邦未來車ETF(00895)擬任經理人蔡宗勲則指出,該檔ETF以「未來智慧電網、車聯網、自駕晶片、新能源發展(固態電池、氫能車)與電池回收技術」為主,自駕車相關科技產業占比45.62%,個股以美國特斯拉19.61%的占比最高,台積電居次占18.84%,美股輝達(Nvidia)占18.60%,位居第三。
陸連續11年為「世界最大製造業國」 將全面開放一般製造業外資
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3月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表示,「十三五」時期,大陸工業增加值由23.5兆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31.3兆元,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對世界製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30%,更強調大陸將全面開放一般製造業,並有序放開電信領域外資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外資高端製造業專案落地。大陸工信部發言人田玉龍更強調,晶片產業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需在全球範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打造晶片產業鏈使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給予大力扶持。大陸「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肖亞慶表示,工信部為此要在4個方面發力,第一是緊扣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鏈的創新能力。主要是聚焦新領域如積體電路、關鍵軟體、關鍵新材料、重大裝備、工業互聯網等;第二是保持完整產業鏈體系,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第三是緊扣擴大內需,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提升製造業供給體系品質,第四是緊扣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準。
鋼市牛氣大爆發 中鋼董座:今年V型大反彈
中鋼1月合併稅前盈餘達36.1億,創8年來單月新高,中鋼董事長翁朝棟18日在新春開泰祈福典禮上表示,中鋼去年做足基本功,且產銷恢復正軌,樂觀期待3月營運再創佳績;他更認為,隨全球疫情獲控制,不僅上半年、尤其下半年鋼材需求大爆發,鋼市前景很有機會呈現V型大反彈,就像「人字形的一群雁子正在飛來!」翁朝棟強調,中鋼今年三大目標,就是落實高質化精緻鋼廠、綠能產業發展及節能減碳,為下一個50年奠定基礎。其中,節能減碳部份,中鋼已成立碳中和小組,將朝短、中、長程目標邁進,並積極協助下游升級轉型,以提升台灣鋼鐵產業競爭力。翁朝棟表示,去年受疫情影響,且美中貿易戰持續,全球經濟大崩盤,鋼鐵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所幸在全體同仁辛苦打拚下,公司營運拉尾盤,從去年8月開始小賺,到今年1月合併稅前獲利36.1億,已賺贏去年全年,加上去年做足基本功與改善體質,包括二號高爐提前大修,且轉爐石通過環評順利在台北港填海造陸,樂觀期待3月份再創營運佳績。展望未來,翁朝棟認為,最壞和最艱困時期已過,且最近全球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各國陸續施打疫苖,預期上半年、甚至下半年,鋼市有機會呈V型大反彈,尤其下半年反彈更大,因此鋼市前景就像「人字形的一群雁子正在飛來」,且不會迷路。至於未來鋼市需求的指標,翁朝棟說,去年從大陸反彈起,今年觀察重點在美國和歐盟,因美國總統拜登剛上任一定拚經濟,且歐洲也會振興經濟,另中國則是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會拚建設、日本在拚舉辦奧運、韓國也在救經濟;此外印度也是觀察重點,中鋼印度電磁鋼片廠去年12月開始轉虧為盈,希望今年在尋求與當地或日本鋼廠合作上能有突破,以解決關稅障礙問題。至於何落實高質化精緻鋼廠等三大目標上,翁朝棟認為,中鋼要扮演關鍵性角色和發展關鍵性零組件外,在電動車方面也希望持續提高「薄頂規」電磁鋼片產能,希望由現在每年10萬公噸,至2025年提高到23萬公噸。
疫情嚴峻返台成本高!台人在陸過年乖在家不「趴趴走」
由於返台過年一趟的成本實在太高,今年有許多台商、台青、台生留在大陸過年,無法與台灣親友團聚,大家都感到十分遺憾,雖然是頭一回在大陸過年,但是由於疫情緣故,無法出城旅行,「不敢亂跑,乖乖待在家」,是許多人共同的心情。以往每年約有10萬名在大陸工作、就學的台灣民眾返台過春節,兩岸的航空公司,通常要提前3個月開始規畫春節加班機,向兩岸民航主管機關遞件申請,然後接受旅客訂位、開票。海基會和陸委會預計,今年從大陸返台過年的台胞僅2萬多人,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北京台資企業協會祕書長陳哲彬觀察,目前兩岸對入境人員都要求必須隔離,台灣14天,大陸在14天的基礎上再往上加碼,返台過年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都很高,據他瞭解,約8成以上協會會員都決定留京過年。陳哲彬表示,大家都願意積極配合大陸的防疫工作,因為這些措施能夠保障自身的安全,協會原計畫的新春團體活動全部取消,大家會利用視訊問候台灣的親友。一名在北京的保險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Jerry表示,第一次留在北京過年,沒有絲毫置辦年貨的興奮感,「各個城市嚴格的隔離措施、核酸證明,幾乎每天都有最新規定,給出城度假增添不少難度。」Jerry說,原本打算帶妻小去海南三亞度假,但深怕計畫趕不上變化,「一旦機票、酒店預訂好了,信用卡也刷了,如果突然防疫政策改變,必須更改甚至取消行程,金錢損失加上善後處理,成本實在太高,還不如乖乖待在家裡。」住在武漢的台灣青年導演薛穎穜,在去年春節親歷武漢封城76天與抗疫過程,親身經歷了武漢街頭空無一人,每天只能待在家裡追劇打發時間、彈烏克麗麗自娛、創作音樂。今年春節他仍決定留在武漢,他說,很想念在台灣的家人,常與他們視訊通話;留在武漢過年也不會閒著,他的新電影正在籌拍,許多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薛導隻身一人在武漢工作,他透過微信視頻和屏東老家的父母報平安,也和心愛的女兒說聲:「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爸爸愛你喔!」他說,當地政府規定疫情不能群聚,要約一夥人在餐廳聚餐聊天有困難,但是已經約好了台灣朋友「線上圍爐」,透過微信視訊一起吃年夜飯。在廈門海滄區工作、來自新北市青年高碩亨春節也將留在大陸。他計畫陪女友回她福州的老家,過一個特別的團圓年,並對此充滿了期待。高碩亨說,「2020年,我參與了大陸的扶貧工作,也見識了各地發展建設的成就,希望2021年能發展得更好。」北京台青黃柏翔去年2月3日就從台灣返回北京,堅守在工作崗位,他還與許多台青夥伴們發起募捐,支援大陸抗疫。今年他將第一次留在北京過年。黃柏翔認為,2021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大陸正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之疫苗的上市與接種將對疫情防控發揮積極效用,台青在大陸也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成都台青、華燦工場負責人李偉國,今年第一次離鄉背井、準備獨自在成都過年。他表示,知道很多台青今年都決定過年不回台灣,他也錄製抖音短片向朋友們喊話,「2021年大家一起加油!牛氣沖天!」
軋空GameStop飆漲後押注白銀? 期貨ETF研究分析這樣看
近期兩起鄉民發起的戰爭,主要追溯美國流量第五大網站Reddit,其繼軋空GameStop造成飆漲後,再度展開攻勢,鄉民群眾力量推升白銀期貨3月合約1月28日至2月1日三日累計漲幅高達15.87%,收29.418美元,盤中最高達30.35美元,是2013年3月以來首次突破30美元大關,全球最大的白銀ETF-iShares Silver Trust(美股代碼SLV)1月29日亦創下2006年成立以來最大申購量。這場由散戶大軍對抗空軍的白銀之戰,隨著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宣布調高白銀期貨的保證金而歇息,元大道瓊白銀期貨ETF研究團隊指出,白銀市場龐大,光是近月期貨未平倉量約在新台幣5千億元,近期日成交額更在新台幣6千億元以上,而現貨市場更是期貨市場的數倍,光是SLV一檔ETF的資產規模就高達183.5億美金(截至2月1日),雖然單純倚靠散戶力量持續拉動市場的難度頗高,不過長線趨勢亦站在有利白銀的一方。白銀與黃金在古代同樣作為貨幣的一環,銀價、金價兩者相關性高,並皆與實質利率、美元強弱呈負相關。觀察近期美債殖利率雖有反彈跡象,不過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會議表示經濟不確定性仍高,趨近於零的利率及購債計畫將持續進行,因此實質利率仍續走跌,可望為銀價帶來支撐。影響美元匯價趨勢最重要的因素在於雙赤字表現,美國總統拜登上任首推的1.9兆紓困計畫若獲通過,將造成已經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更形惡化,亦將對美元帶來壓力,評估在經濟體擺脫疫情陰霾回復穩定之前,寬鬆貨幣政策及弱勢美元都將有利於白銀表現。元大道瓊白銀期貨ETF研究團隊指出,白銀與黃金最大的差異在於工業需求佔白銀總需求高達二分之一以上,因此當製造業成長時,白銀的表現可望相對優於黃金,此時金銀比(金價除以銀價之比率)也將降低,根據彭博資訊(2018/02~2021/01),可發現當IHS Markit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增長時,白銀價漲,連帶使金銀比走低。美國第四季經濟成長雖不若預期,但隨著拜登政府完全執政可望推行更積極的財政刺激政策及基礎建設,有助於經濟復甦,白銀工業需求也將連帶回升,且拜登綠能政策及中國十四五計畫均支持太陽能發展,白銀為太陽能發電板重要原材料,白銀需求前景看好。預期在疫苗普遍接種後,消費市場終端需求有望大幅成長,工業需求對白銀的推動將接棒演出。雖然單靠鄉民力量或許不足以讓銀價如同GameStop飆漲,價格亦難以持久,不過白銀長線擁三大利多,有意參與白銀市場的投資人,建議可逢低分批進場,惟目前透過白銀實體或期貨投入門檻較高,若透過用白銀相關期貨ETF,只需證券帳戶即可在集中市場下單,方便快速。元大道瓊白銀期貨ETF研究團隊指提醒,短線銀價波動大,建議投資前應謹慎評估、評量自身風險屬性,並留意金融市場變化,善設停利與停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