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
」北京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鎖定2025年完成
香港文匯網報導,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今天(8日)召開《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畫》新聞發布會,官員稱,到2025年,北京市PM2.5濃度將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賢姝在發布會上表示,剛剛發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畫》(以下簡稱「十四五」規畫)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將消除劣V類水體;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穩步提升。劉賢姝表示,在「十三五」規畫的收官之年,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首次進入「30+」,5年降幅超過50%,8個區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占市域面積約80%;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國控斷面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土壤環境狀況保持良好。「十三五」期間,在北京生活的市民都有切身感受,頭頂的藍天變多了,身邊的碧水更清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了。劉賢姝表示,「十四五」規畫從發展更低碳、空氣更清新、水體更清潔、土壤更安全、生態更宜居5個維度,共設置了16項規劃目標指標,包括受關注的碳排放強度、PM2.5年均濃度、優良天數比率、重污染天數比率,劣V類水質河長比例,地表水國控斷面達到或好於Ⅲ類比例,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等。
中共最新交通規畫綱要終點有「台北」 陸媒強調:修路到台灣認真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自出爐後就引起廣泛討論,各地網友紛紛尋找自己家鄉、所處城市在這一交通網絡中的戰略位置。其中一個規劃點引起中國網民議論,據瞭解,規劃綱要有6條主軸,「台北」被規劃在京津冀—粵港澳這條主軸當中,甚至有中國媒體報導標題形容,「修路到台灣是認真的。」根據陸媒《澎湃新聞》報導,看著這份《綱要》的規劃期從2021年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網友們紛紛笑說「快了」。而從這份《綱要》規劃「京津冀—粵港澳」的交通主軸佈局中可見,海峽對岸的台灣台北市也出現在規劃當中,台北市所在的支線路徑為,從阜陽經黃山出發、福州至台北。(圖/截自《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04年,國務院審議通過《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終極」的高速公路骨架佈局,同時也是中國公路網中最高層次的公路通道。在首都北京7條放射線中,其中有一條規劃到台北。這7條線分別是: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薩、北京-烏魯木齊、北京-哈爾濱。2008年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福州到台灣的通道就顯示為「規劃研究鐵路」,也是第一次出現關於台灣的交通規劃。而最近一次規劃出現在本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這一交通網的主骨架由「最為關鍵的線網構成」,包括6條主軸、7條走廊、8條通道,而臺北就被規劃在京津冀—粵港澳這條主軸當中。最早期2004年大陸國務院審議通過《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圖/翻攝中國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司)報導指出,這條主軸包括2條路徑,路徑1:北京經雄安、衡水、阜陽、九江、贛州至香港(澳門),支線則是阜陽經黃山、福州至台北;路徑2:北京經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至深圳。追溯中國過往交規規劃綱要,2009年3月,鐵道部就曾致力建設「369海峽鐵路網」,積極謀劃福建與台灣的鐵路連接,2011年3月發佈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福州至台北段在中國「國家快速鐵路網」和「國家高速公路網」中均顯示為「規劃研究路段」。直到2016年3月,將台北作為交通建設重要節點城市,出現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正文當中,京台高鐵一度成為兩岸輿論關注的焦點。陸媒《觀察者網》標題甚至強調「搞基建,我們是專業的;把路修到台灣,我們也是認真的。」並且強調根據不完全統計,相關規劃已持續了十幾年時間。
陸連續11年為「世界最大製造業國」 將全面開放一般製造業外資
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3月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表示,「十三五」時期,大陸工業增加值由23.5兆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31.3兆元,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對世界製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30%,更強調大陸將全面開放一般製造業,並有序放開電信領域外資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外資高端製造業專案落地。大陸工信部發言人田玉龍更強調,晶片產業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需在全球範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打造晶片產業鏈使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給予大力扶持。大陸「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肖亞慶表示,工信部為此要在4個方面發力,第一是緊扣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鏈的創新能力。主要是聚焦新領域如積體電路、關鍵軟體、關鍵新材料、重大裝備、工業互聯網等;第二是保持完整產業鏈體系,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第三是緊扣擴大內需,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提升製造業供給體系品質,第四是緊扣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準。
深怕蝗災!陸11部門聯合下令 「蟲口奪糧保豐收」維持社會穩定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許多產業都受到衝擊,紛紛有國家宣布限制出口糧食,近日非洲地區更出現了第二波的蝗災,也因此糧食危機問題也受到大家關注,而中國大陸為了保護農產品不要遭到蝗災侵襲,包含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聯合發出通知,希望加強各地防災減災,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的目標。根據《新京報》報導,目前第二波的蝗災正在東非蔓延,數量約是第一波的20倍,粗略估計非洲地區最少會有2,000萬人受到影響,而中國大陸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大陸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表示,大約6月份時,中國大陸將會進入蝗災的高風險期。對此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11部門日前聯合發出《關於2020年度認真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通知》,希望能夠加強糧食應急、保障能力的建設。此份通知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因此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可以確保穩定供給,對整體局勢有重要特殊意義,也避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糧食供給出現問題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列出5個「年度重點任務」,希望能夠確保不會受到蝗災影響。這5個年度任務分別是,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基本穩定、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做好糧食市場和流通的文章以及加強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國家儲糧局也特別召開會議,希望能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北京緊急召開商務工作回憶 商務部長:要過緊日子
昨(29)日中國大陸緊急召開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商務部表示過去1年來在面對中美貿易戰時,堅決維護人民與國家利益,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過起勤儉節約的「緊日子」。中國大陸昨日在北京緊急召開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商務部長鍾山在發表工作報告時表示,商務部確實執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與工作,而面對中美貿易戰,為了要讓中國大陸的國際經濟地位更加穩固,推行了促消費、穩外資及穩外貿的工作。鍾山強調明年是「十三五」計畫的收官之年,要加強黨對商務工作的領導,發展高水準的商務,還要讓資金更有效率的應用,落實大商務要求,更要厲行勤儉節約過「緊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