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成員國
」 北約 烏克蘭 俄羅斯 俄烏戰爭 瑞典北約秘書長警告川普:若烏克蘭割地停火 將鼓勵「中朝伊」策劃攻擊
北約新任秘書長、前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警告川普,如果烏克蘭被迫讓步以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美國將面臨來自中國、伊朗和北韓的「可怕威脅」。呂特對當選總統川普的和平協議計劃提出警告稱,這將導致西方的敵人「相互擊掌」,並準備策劃接下來的攻擊。他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當與俄羅斯談判時,烏克蘭必須達成一項「好的方案」,同時他呼籲美國繼續提供軍事支持。川普承諾迅速結束烏克蘭戰爭,他的盟友表示他可能會要求基輔向俄羅斯割讓領土以換取停火。然而,包括英國首相施凱爾爵士在內的烏克蘭支持者皆認為,西方必須繼續提供武器。呂特於11月23日會見了川普及其外交政策團隊,討論了「北約面臨的一系列全球安全問題」,並在討論期間警告對方,戰爭將急遽結束。呂特向《金融時報》表示:「我們不能達成1項對烏克蘭不利的協議,因為這將導致金正恩和普丁、習近平及伊朗互相擊掌,從長遠來看,這不僅對歐洲,對美國也構成可怕的安全威脅。」這位10月甫上任的北約秘書長補充,俄羅斯、中國、北韓和伊朗之間存在著深厚的軍事和經濟聯繫,加劇了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事實上,伊朗、北韓、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如此密切地合作……這意味著世界上發生衝突的各個地區……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呂特的干預表明,北約和其他西方國家可能會試圖說服川普繼續支持烏克蘭,理由是這樣做符合美國的利益。然而,川普的幾位外交高層團隊表示,他們認為烏克蘭是歐洲問題,美國的重點應該放在中國和伊朗。儘管共和黨內部反對對烏克蘭進行高額軍費開支,但呂特試圖將全球的地緣衝突連結起來,可能對川普更具說服力。此前,川普已呼籲北約成員國將國內軍費開支增加到GDP的3%,比目前的水準還要高出50%。
疑是間諜?俄羅斯涉嫌測試將「爆炸包裹」送往北美航班 於英國DHL爆炸起火
英國伯明罕、德國萊比錫的DHL物流中心曾在7月分別發生火警,經確認是引火裝置爆炸,當時英國當局懷疑是俄國間諜今年在歐洲各地執行的行動之一,而西方安全官員也認為這2起事件均為俄國的秘密行動,目的是讓飛往美國和加拿大的貨運及客運航班引發火災。目前DHL正在與當局進行合作,希望能追查出嫌疑人。根據外媒《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CNN》報導,起火原因是有個裝有電動按摩器的包裹,該按摩器經過改造後,在內部添加了高度易燃的鎂,並從立陶宛被運往英國,似乎是為了測試如何將此類設備帶上前往美國的航班。德國一名安全官員指出,這份包裹被標記為運送到英國伯明罕一處虛假地址,而另一位調查員也稱,同個寄件者還準備將包裹運送到美國及加拿大,但不含有易燃物,「他們(寄件者)想測試包裹能到達多遠的地方」。《華爾街日報》要求俄羅斯對此發表評論,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否認指控,並表示「我們從未聽到任何國家政府公開指控俄羅斯參與犯案,這些都是媒體未經證實、毫無根據的猜測」。DHL發言人告訴CNN,該公司已深入了解近期發生的2起貨運事件,也正在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及合作。當被問及所謂的俄羅斯陰謀時,一名美國政府官員也告知CNN,「目前,沒有針對飛往美國航班的主動威脅」。波蘭國家檢察官辦公室10月曾表示,有4人因涉嫌參與國際攻擊行動被捕,並開始對另外2名嫌犯展開國際通緝,而波蘭當局也在聲明中說到,嫌疑人以快遞方式將「偽裝成包裹的爆炸物和危險物質」寄往英國和歐盟國家,並在陸運及空運過程中自燃或引爆,「相關組織的目的是測試此類物品的運輸途徑,這些貨物最終將送往美國和加拿大」。英國反恐警察發言人則向CNN證實,他們正在調查位於一起7月22日發生在伯明罕的爆炸事件,當時有1個包裹著火,幸好快遞公司員工和消防人員迅速進行處理,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物損失,但當局仍在調查該起事件,也正在與其他歐洲執法機構合作,以確定是否與歐洲其他類似事件有關聯。另外,CNN 7月曾報導稱,一名北約高級官員透露,俄羅斯過去6個月以來在北約成員國內積極進行「大膽」的破壞行動,特別是針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補給線及背後的決策者。歐洲各地多位安全官員也描述,這種威脅正在蔓延,隨著俄羅斯間諜的行動越發受到安全部門監視,部分俄國間諜會選擇雇用當地的業餘人員來執行高風險且往往可以脫罪的犯罪活動。
北約、美國證實「北韓派兵援俄」 烏克蘭中將:11月將開赴庫斯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發言人23日聲稱,北約成員國已掌握北韓派遣部隊到俄羅斯的證據。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J. Austin III)也坦承存在相關證據,但目前還不清楚部署目的。北約及美國此前已示警,如果北韓與俄羅斯共同與烏克蘭交戰,問題將非常嚴重,因為這將標誌著俄烏戰爭的危險升級。北約發言人達克拉雅(Farah Dakhlallah)在聲明中表示,該軍事聯盟握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調遣部隊到俄羅斯的證據,而且相關證據已得到確認,「如果這些部隊預定前往烏克蘭作戰,將代表北韓給予俄羅斯非法戰爭的支持明顯升級,也是俄國在前線損失慘重的跡象之一。我們正在聯盟內部就此事積極協商,北大西洋理事會(North Atlantic Council)將收到韓國的通報,並進一步討論此事。」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23日也指出,有證據顯示北韓部隊在俄羅斯,但他們在當地的目的為何,以及平壤能透過此舉獲得什麼來自莫斯科的回報,都還有待觀察,「這是我們得搞清楚的問題。」奧斯汀補充,「如果他們是共同交戰方,那北韓的意圖就是代表俄羅斯參與這場戰爭,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它不僅會影響歐洲,也會影響朝鮮半島的局勢,甚至整個西太平洋。」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23日晚些時候也向記者聲稱,美國相信至少有3000名北韓士兵正在俄羅斯接受訓練。南韓情治單位先前已表示,北韓派兵前去協助俄國盟友跟烏克蘭作戰。這是美國政府及北約首度證實南韓方面的警告。南韓國家情報院則告訴南韓國會議員,北韓已增派1500名士兵至俄羅斯,並預計於12月底前在俄國部署1萬名軍人,這些人在俄羅斯受訓後可能會投入在俄烏戰爭之中。1名匿名美國政府高官23日也聲稱,「數以千計的」北韓軍人正在俄羅斯準備受訓,但美方不知道他們的任務為何,以及是否會去烏克蘭作戰。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中將也表示,目前在俄羅斯接受訓練的北韓軍隊將於「11月1日」做好準備,而且部隊將使用俄羅斯裝備和彈藥。布達諾夫補充,第1批2600名朝鮮士兵將開赴俄羅斯庫斯克州,應對烏克蘭的入侵。
9月開學當天「戰火仍不停歇」 俄羅斯導彈空襲烏克蘭基輔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新學年的開學日當天,俄羅斯對基輔發動一系列導彈襲擊,導致當地學校、基礎設施受到嚴重損壞。基輔市長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表示,俄軍導彈擊中水處理廠和一個被當作避難所的地鐵站入口。除此之外,另外還有2所學校和1所大學也在襲擊中受損。烏克蘭軍方表示,已成功擊落了22枚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但還是有三人因導彈殘骸受傷。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即便開學當天遭遇空襲,讓基輔市民在新學年的首日充滿不安。但教師、家長還是努力保持正常的氛圍,讓孩子們順利迎接新學年的到來。一名母親耶夫赫尼婭(Yevheniia)在空襲期間先是與女兒一起在家中躲避,等到空襲結束後,就帶著女兒出門上學。然後帶她去上學。耶夫赫尼婭表示,儘管經歷了這樣的危險,孩子們的心智依舊堅定。報導中也提到,在空襲來臨之際,基輔當地大學裡的學生立刻躲進防空洞,隨後空襲警報持續將近兩個小時。學生阿琳娜(Alina)表示,在聽到爆炸聲後,就在四周看到爆炸產生的火光,這讓不少人都十分驚恐。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開學日對於孩子們、家庭和教師們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而在空襲發生之後,仍能正常運作的學校、大學,證明了烏克蘭人民的韌性和力量。而這次襲擊不僅影響烏克蘭基輔,同時也引發鄰國北約成員國波蘭的注意。波蘭在俄軍空襲期間部署自家與盟軍的飛機來保護領空。據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和法新社(AFP)的分析資料顯示,俄軍在上月推進了477平方公里的烏克蘭領土,這是自2022年10月以來的最大增長。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俄軍已經有很長時間沒能用這樣的速度在頓巴斯地區推進。烏克蘭方面同時也在進行反擊,先前就在俄羅斯庫爾斯克(Kursk)地區發起突襲。烏克蘭方面宣稱已經控制1,294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包括100個定居點。
俄軍發動最大規模空襲 導彈、無人機空轟炸烏克蘭釀7死
俄羅斯近期對烏克蘭發動了自戰爭爆發以來最猛烈的一次空襲,烏克蘭空軍司令奧列什丘克(Mykola Oleshchuk)表示,這次攻擊是俄羅斯「最大規模的空襲」,烏克蘭全國超過一半地區遭受攻擊,至少7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另外也因為大量基礎建設遭到破壞,烏克蘭當地發生大規模的停電和供水中斷。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根據烏克蘭方面的報告,這次攻擊是從半夜開始,並持續到隔日清晨。俄羅斯共發射了127枚導彈和109架無人機,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了其中的大部分目標,擊落102枚導彈和99架無人機。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導彈和無人機成功擊中目標,導致了基礎設施的嚴重破壞。目前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多個城市都面臨水電中斷的局面。根據報告,基輔北部的一座水力發電站也是這次攻擊的目標之一,目前損害情況仍在評估中。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就一直在針對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進行打擊,最近幾個月更是加強了對烏克蘭電網的攻擊,導致該國頻繁停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6月表示,自俄羅斯開始針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的攻擊以來,該國一半的發電能力已被摧毀。為了應對能源危機,烏克蘭先前就一直從歐盟購買能源,但這仍然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因此烏克蘭大多數地區每天都會進行計劃性的全國性停電,以保障醫院和軍事設施等關鍵場所的運作。此外,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此次攻擊還包括對烏克蘭的天然氣設施,以及存放西方武器的地點進行打擊。俄羅斯國防部發表聲明表示「所有指定目標都已被擊中,導致電力中斷,武器和彈藥的鐵路運輸也受到了影響。」北約成員國波蘭報告稱,在這次襲擊期間,一個疑似無人機的物體進入了波蘭領空。波蘭軍方發言人戈瑞謝夫斯基(Jacek Goryszewski)表示「根據飛行軌跡和速度,我們認為這很可能是一架無人機,而不是導彈。」北約發言人達赫拉拉(Farah Dakhlallah)也批評俄羅斯的攻擊,並表示俄羅斯飛行器進入北約領空的行為是「不負責任且具有潛在的危險性」。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對這次攻擊表示強烈譴責,並呼籲西方盟友提供更多支持,尤其是在烏克蘭對俄羅斯進行反擊方面。他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表示,「能源基礎設施再次成為俄羅斯恐怖主義者的攻擊目標。為了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城市的野蠻轟炸,有必要摧毀俄羅斯導彈的發射地點。我們期待盟友的支持,並一定會讓俄羅斯付出代價。」在攻擊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也發表了聲明,強調烏克蘭不會被這些攻擊所擊倒,並呼籲國際社會對俄羅斯採取更嚴厲的制裁。澤倫斯基表示「就像之前的大多數俄羅斯襲擊一樣,這次攻擊同樣卑鄙無恥,目標是關鍵的民用基礎設施。」報導中也提到,俄羅斯在這次攻擊中,還試圖對烏克蘭位於莫斯科東北部的雅羅斯拉夫爾市的一座煉油廠進行攻擊,據該地區州長報告指出,這次攻擊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烏克蘭的未來在北約! NATO峰會稱基輔入盟之勢「不可逆轉」
前挪威首相、北約(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於美東時間10日在美國首都舉辦的北約峰會上發表聲明,強調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不可逆轉」之勢,更聲稱該軍事同盟對基輔的承諾「構成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橋樑。」據《基輔獨立報》的報導,史托騰伯格10日指出:「北約盟國發出了強烈的訊號,那就是我們確實希望烏克蘭加入,也正在與基輔合作以實現該目標。我們與烏克蘭達成的一攬子協議、長期承諾、更多武器的交付(包括更多F-16戰機),以及雙邊安全協議,都構成了加入北約的橋樑,這些具體行動將使烏克蘭更接近會員國資格。」在北約成員國10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中,NATO也確定了烏克蘭「實現歐洲-大西洋全面一體化的不可逆轉道路,包括加入北約」。北約盟國強調,在峰會與「北約-烏克蘭理事會」(NATO-Ukraine Council)上所做出的任何決定,以及盟國正在進行的行動,皆構成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橋樑。聯合聲明中寫道:「烏克蘭的未來在北約」、「烏克蘭與NATO的互通性和政治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歡迎烏克蘭自2023年維爾紐斯峰會(2023 Vilnius Summit)以來,在民主、經濟和安全改革方面取得的具體進展。當盟國同意,且烏克蘭滿足這些條件和要求時,我們就能邀請烏克蘭加入該聯盟。」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歡迎北約盟友進入白宮。(圖/達志/美聯社)不過與此同時,在與美國國會議員舉行的1場小組討論中,民主黨參議員沙欣(Jeanne Shaheen)也坦承,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之際,「不可能加入北約」,「我認為目標是為加入北約提供一座橋樑,這是美國和烏克蘭簽署之安全協議的一部分。」在北約峰會的前幾天,北約盟國才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最低400億歐元基準資金的計劃,並在德國設立1個新的軍事指揮部以訓練和強化烏克蘭軍隊,同時更進一步提供防空承諾。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表示,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將在基輔任命1名新的北約高級代表,以「深化烏克蘭與該聯盟的機構關係,並作為北約與烏克蘭高級官員接觸的據點。」基輔過去曾表示,希望今年的北約峰會能針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發出更明確的訊號。對此,美國官員則明確表示,該國不太可能收到正式邀請。負責歐洲和歐洲大西洋一體化事務的烏克蘭副總理斯特凡尼希娜(Olha Stefanishyna)聲稱,合作夥伴向基輔保證,該場峰會將確定烏克蘭在NATO中的具體地位,即烏克蘭不可逆轉性地入盟路線圖。
普丁掌權時間恐超越史達林 專家分析他未來6年將做「這些事」
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預計將持續3天,包括俄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也會設立投票所。現年71歲、執政24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自2000年以來就算更換職位,也沒有離開過莫斯科的權力核心,故被外界認為是俄羅斯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他這次幾乎毫無懸念將繼續連任,有望統治俄羅斯至2030年5月,掌權時間恐長達30年,屆時他將成為俄羅斯執政時間最長的統治者,超越共產黨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和18世紀的凱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有如21世紀的沙皇。對此,研究後共產主義政治的康奈爾大學教授羅森菲爾德(Bryn Rosenfeld)也點出:「俄羅斯總統選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據《美聯社》的報導,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高級顧問詹金斯(Brian Michael Jenkins)表示:「俄羅斯領導人現在正在談論『鞏固整個俄羅斯社會,以滿足其國防需求』它表明俄羅斯領導層明白普丁所描述的戰爭將持續很長時間,因此必須動用所有資源,換句話說,俄羅斯社會必須組織起來,以進行永久的戰爭。」因此普丁當選後,很有可能下令進行第2次軍事動員,以支援烏克蘭戰爭。第一次發生在2022年9月21日,引發了小規模抗議,更有部分俄羅斯人逃離該國以避免被徵召入伍。無論第2次軍事動員有多不受歡迎,它或許可以安撫18個月前應徵入伍的士兵及其親屬。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圖/達志/美聯社)此外,由於西方國家支援烏克蘭的行動正在減弱,普丁對俄羅斯戰勝烏克蘭充滿信心,也讓他堅持結束俄烏衝突的唯一途徑是烏克蘭重返談判桌,實際上意味著基輔將割地求和。因此,哈佛大學戴維斯中心俄羅斯和歐亞研究執行董事瓦克魯克斯(Alexandra Vacroux)認為,俄羅斯可能在幾年內嘗試評估北約(NATO)對《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共同防禦的承諾,也就是對其任何成員國的攻擊應被視為對所有人的攻擊。如果普丁試圖攻擊北約國家,但NATO反應溫和或充滿不確定性,「那麼你就表明,北約只是一隻紙老虎。」她也認為,這種嘗試代價很小,俄羅斯可以在不採取公開軍事行動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測試,「你可以想像,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網路攻擊算構成對北約國家的進攻嗎?」目前,由於俄羅斯在摩爾多瓦分離主義的德聶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地區駐有約1500名士兵作為名義上的維和部隊,因此摩爾多瓦一向被視為是俄羅斯的下一個目標,尤其它還不是正式的北約成員國。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圖/達志/美聯社)接著在俄羅斯國內,儘管反對派支持者和獨立媒體已經選擇保持沉默,但普丁新任期內可能還是會採取更多鎮壓措施。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史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表示,普丁本人並不推行鎮壓措施,但他批准其他人實施此類行動,「俄羅斯領導階層都在努力生存和適應,他們互相競爭,而且往往有著相互矛盾的利益,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努力維護自己的優先事項,那就是政權的穩定。」對此,倫敦大學學院俄羅斯政治學副教授諾布爾(Ben Noble)則認為,LGBTQ+社群在普丁新任期內恐面臨進一步的鎮壓,在克里姆林宮眼中,它們被視為「來自墮落西方的進口產物。」事實上,俄羅斯在去年就禁止了名義上的LGBTQ+「運動」,並宣布該運動為極端主義。此外,俄羅斯法院也禁止民眾和醫師施行變性手術。
匈牙利國會同意!瑞典成北約第32會員國 3大背後含意曝光
早在一月底左右,當時就傳出土耳其國會已經批准瑞典加入北約成員國,當時僅剩下匈牙利尚未點頭,匈牙利總理維克多(Viktor Orban)也表示,在二月中新的會期就會針對此事進行討論。而如今,匈牙利國會在新會期中也同意了瑞典的加入,這也代表瑞典成為北約的第32個會員國。根據《法新社》報導指出,匈牙利國會於26日已188票贊成、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這也形同瑞典將成為北約組織第32個會員國。獲知此消息後,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也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表示「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天。所有北約成員國的議會現已投票贊成瑞典加入北約。瑞典準備好承擔起對歐洲-大西洋安全的責任。」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也表示,瑞典的加入,將使北約整個組織更加強大也更加團結。而對於北約的主力國家美國、英國、德國,均對瑞典的加入表示歡迎。而瑞典放棄過往立場、加入北約,《法新社》認為背後有其三個重大意義:放棄原有的中立外交政策從19世紀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瑞典就一直採取中立外交政策,在冷戰時期結束後,甚至提升為軍事不結盟政策。事實上,瑞典也是近200多年來少有戰爭的國家,上一次的戰爭還是1814年的挪威戰爭。雖說瑞典一直沒有加入北約,但其實過往與該組織關係密切,國內雖然對於北約並不反感,但也沒有太強烈加入的慾望。這樣的情況一直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止,瑞典民眾開始認為由於地緣政治的關係,必須要加入北約才能有效保護瑞典,瑞典國會才在2022年5月打破過往中立的慣例,選擇申請加入北約組織。瑞典對北約的幫助最直接的幫助就是戰力的增加,瑞典過往的國內政策是必須要擁有強力的軍隊來維持國家的中立性,但是隨著冷戰的結束,瑞典也不斷地衰減國防預算,國防預算從1990年的2.6%GDP,到2020年縮小至1.2%。但這一切也是因為俄烏戰爭而有所改變。俄烏戰爭發生後,瑞典於2022年3月提高國防預算,宣布國防支出對GDP的占比將會盡快提升至2%,而到2024年有望直接突破2%。報導中也提到,瑞典當地各式不同兵種約有5萬人,其中過半為現役軍人,瑞典本身也擁有90多架國產的JAS-39「獅鷲」戰鬥機(Gripen),另外在海軍部分也有幾艘小型護衛艦與潛艇。北約對瑞典的幫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北約會幫忙解決問題」,北約組織成員國內素來有相互協防的約定,一國遭襲,各國協助。過去身為中立國的瑞典,其實老早就習慣即便跟北約組織交好,但大多事情都是自己搞定居多。再加入北約之後,北約除了會給瑞典直接性的幫助外,瑞典也是要遵守北約的團體守則。瑞典國防研究院分析家達斯歐(Robert Dalsjo)也表示,瑞典加入北約之後,就要學著如何團隊合作,過去是指要保護好自己本土領土,而如今是要捍衛整個北歐盟國的領土。
大逆轉!美參院通過953億美元軍援台烏以法案 眾院議長放話將否決
美國參議院13日凌晨表決援外法案,出現大逆轉,投票通過一項對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等提供953億美元的軍援經費,這項法案接下來將送交眾議院審議。不過,美眾議長強生(Mike Johnson)12日在參議院表決前就放話,日後會在眾議院封殺這項法案。該法案能否順利在眾議院通過,仍有很大變數。美國總統拜登去年提出補充預算案,內容涵蓋對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軍援,再加上強化美墨邊境安全經費,金額高達上千億美元。這項包裹法案,包含援助烏克蘭600億美元、援助以色列141億美元、用於美墨邊境安全等多項移民政策202億美元、提供迦薩走廊及約旦河西岸和烏克蘭難民123億美元,以及支持包括台灣在內印太地區夥伴48.3億美元。拿掉邊境安全條款 兩黨妥協美國參議院兩黨經過近4個月協商後,終於敲定包裹法案總值1180億美元,不料在參議院7日表決前,前總統川普卻跳出來,反對包裹法案裡的邊境安全條款,影響了強硬派的支持態度,而被封殺。川普敦促共和黨人反對擬議中的移民管制措施,稱其力度不夠,並表示若他在11月大選中重新當選總統,將實施更嚴格的規則,阻止移民進入美國。川普10日還辯稱,美國不應提供外國援助,除非是貸款,他甚至還稱,自己將「鼓勵」俄羅斯對任何未履行財政義務的北約成員國為所欲為。援外加邊境法案7日在參院鎩羽而歸,使得對烏克蘭和以色列這兩個美國重要盟友的援助岌岌可危。因此,美國兩黨參議員進行一輪緊急會談,拿掉邊境安全條款,僅就援外部分展開協商,最後敲定單獨的援外法案。據《法新社》和《CNN》報導,由民主黨人主導的參議院於13日凌晨,以70票贊成、2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向烏克蘭、以色列、台灣提供援助的953億美元對外援助法案。雖然這項表決引來共和黨強硬派強烈炮轟,但從結果來看,參議院有51名民主黨人,共和黨49名參議員中,有22人投贊成票,其中包括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澤倫斯基聲明 感謝舒默、麥康奈美眾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事後發言慶祝該法案的通過,稱「自參議院通過一項法案以來,已過去數年,甚至數十年,該法案不僅影響我們的國家安全,也影響我們盟友的安全,更是西方民主的安全。」他說,「我相信,如果強生議長將此法案提交給眾議院,它將在兩黨同樣強有力的支持下獲得通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2日聲明表示,感謝舒默、麥康奈和「在我們爭取自由、民主和我們所珍視的價值觀的過程中,支持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每一位美國參議員」。他還說,「對我們烏克蘭人來說,美國的持續援助,有助於從俄羅斯的恐怖攻擊中拯救人們的生命。」共和黨認為 國內問題比援外重要雖然參議院通過包裹法案,但接下來要在共和黨占微弱優勢的眾議院通過,恐存在相當變數。事實上,共和黨強硬派之一的強生與川普一樣,對法案持反對立場,他在參議院表決前就表示,「參議院的對外援助法案,對我們國家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保持沉默,現在,在參議院沒有收到任何邊境政策變化的情況下,眾議院將不得不繼續在這些重要問題上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強生在聲明中說,「眾議院共和黨人從討論一開始就非常清楚,任何所謂的國家安全補充立法都必須承認國家安全始於我們自己的邊境。」
北約75周年舉行「冷戰後最大軍演」 預估9萬人參與「劍指俄羅斯」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2024年上半年即將舉行「堅定捍衛者2024」(Steadfast Defender 2024)軍事演習,恰逢北約成立75周年,也是北約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實彈演習,演習範圍將從波羅的海國家一直延伸到波蘭和德國。除了31個北約盟國,正在申請加入的瑞典也將參加演訓,部隊將同時在多個國家開展行動。據《路透社》的報導,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卡沃利(Christopher G. Cavoli)於美東時間18日表示,大約有9萬名士兵即將參與這場在5月落幕的「堅定捍衛者2024」軍演。此外,該演習還會投入航空母艦、驅逐艦等50多艘各式艦艇;80多架戰鬥機、直升機和無人機,以及至少1100輛戰鬥車輛,其中包括133輛坦克和533輛步兵坦克。卡沃利續稱,該場軍演將演練北約執行其地區計劃的目標,此為該聯盟幾十年來制定的第一個防禦性計劃,詳細地說明了該軍事集團如何應對俄羅斯的進犯。北約雖然並未在聲明中提及莫斯科,但其最高戰略文件還是將俄羅斯視為對北約成員國最重大且最直接的安全威脅。北約指出,最近幾次類似規模的軍演包括1988年冷戰期間的「返德者」(REFORGER)演習,約有12.5萬名士兵參與,以及2018年的「三叉戟接點」(Dubbed Trident Juncture)演習,約投入5萬人。「堅定捍衛者2024」軍演的第二階段,將特別聚焦於軍事聯盟東翼向波蘭部署北約快速反應部隊(NATO Response Force),演習的主要地點則位於波羅的海附近國家,它們被視為最容易遭到俄羅斯潛在進攻的國家,其中包括扮演著軍事增援樞紐的德國,以及挪威和羅馬尼亞等北約邊緣國家。
若烏克蘭承諾「關鍵條件」 俄外長:可能同意停戰
俄烏戰爭持續進行中,而克里姆林宮一位高官表示,如果烏克蘭滿足關鍵條件,俄羅斯可能會同意結束戰爭。對此,學者表示,他不確定俄方能不能做到,因為戰爭的巨大傷亡,是否值得達成這樣的協議。據《Newsweek》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說,如果基輔承諾不要加入軍事聯盟,俄羅斯會在入侵前承認烏克蘭的邊界。據了解,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去年2月24日發動戰爭以來,他和克里姆林宮官員為戰爭找了各種理由,最常被提及的原因是普丁反對北約的擴張,他極力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成員國。拉夫羅夫表示,莫斯科在1991年通過《獨立宣言》承認烏克蘭的主權,「對我們來說,如果烏克蘭是不結盟國家,就不會加入任何軍事聯盟,在這情況下,我們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喬治梅森大學政策與政府學院教授卡茨(Mark N. Katz)表示,烏克蘭1990年的國家主權宣言,確實宣布他們是不參加軍事集團的永久中立國家。澤倫斯基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卡茨強調,拉夫羅夫的聲明確實暗示,如果烏克蘭放棄北約成員國資格,莫斯科將承認烏克蘭1990年的邊界。從戰爭爆發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一直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想得到北約主要官員的支持。卡茨說,如果莫斯科只想結束戰爭,它也許可以將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一場勝利,即使這意味俄羅斯放棄佔領烏克蘭領土,「但我不確定普丁能否做到這一點,因為俄羅斯在衝突中造成的巨大傷亡,是否值得達成這樣的協議。」
俄烏戰爭後…戰機對峙事件倍增 北約14國「波羅的海」展開大規模軍演
隨著俄烏戰爭陷入僵局,北約成員國9日在波羅的海展開大規模海軍演習。德國海軍發布聲明指出,共有來自14個國家的3200名士兵參與了這場由德國主導的「北部海岸23號」(Northern Coasts 23)演習。據《阿拉伯衛星電視台》援引《法新社》的報導,本次軍演共有30艘艦艇與潛艦、19架飛機,以及各種登陸部隊參與。參演的國家包括德國、義大利、法國、芬蘭、愛沙尼亞、丹麥、加拿大、比利時、拉脫維亞、立陶宛、荷蘭、波蘭、瑞典和美國。該次演習負責人、德國海軍少將海什(Stephan Haisch)指出,這是德國海軍第一次被要求「規劃並實施如此大規模的演習」,且今年首次「在(北約)聯盟防禦框架內演練現實情景」。據悉,北部海岸系列演習由德國海軍於2007年發起,每年會由德國、丹麥、瑞典和芬蘭輪流規劃,而此次演習的地點則集中在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沿海及其境內。報導指出,俄羅斯也會定期在波羅的海舉行海軍演習,通常是為了回應北約在該地區的演習。此外,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期間,涉及俄羅斯和北約飛機的對峙和攔截事件也在黑海和波羅的海上空倍增。
北約「東進亞太」再前進!日韓紐澳簽約升級合作關係 日首相:新的高度
北約組織(NATO)11日起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兩天峰會,日、韓、紐、澳為北約的「亞太4夥伴國」(AP4),今年連續第二年與會,預計分別與北約簽署「個別化夥伴計畫」(Individually Tailored Partnership Programme,ITPP),升級彼此合作關係,令北約「東進亞太」再邁進一步。據日媒先前報導,日本與北約將根據ITPP在16個領域合作,包括提高北約部隊和日本自衛隊的協同工作能力,以及軍備標準化等。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統尹錫悅與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舉行會談,簽訂涵蓋11個領域的ITPP,為加深對彼此安全挑戰的理解,雙方將例行召開工作層、高級政治和軍事會議,韓國將參與北約的新興技術、網路防禦、混合動力等議程。韓國和北約還將建立旨在加強反恐力量的協商機制,韓國將參與北約的反恐演習、工作小組等。另據日媒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透露,日本與北約將公布文件,把雙方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岸田指的亦是ITPP,預計寫入海洋安保、防制假訊息對策、太空領域等方面合作。而鑒於持續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與中國關係不斷加強,岸田打算在北約峰會上表明,歐洲與印太地區的安全不可分割。北約的成員由歐洲和北美國家組成,但它以各種方式與包括AP4在內的非成員國合作。澳洲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高級講師葛吉克(Gorana Grgic)指出,中國的崛起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促使歐洲與大西洋和印太地區之間加強協調。ITPP將讓北約與AP4的合作關係進一步提升,而ITPP中的「Individually Tailored」意為量身定制,北約會與各國分別簽署ITPP文件,合作領域亦有些差異。據《日經亞洲》近日報導,日本與北約將在16個領域合作,其一是提高北約部隊與日本自衛隊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即協同工作能力),以及軍備標準化。一旦日本的防衛裝備採用北約標準,將有助於彼此造船廠、機堡的維修、保養工作互通互用。不過,北約成員國本身之間就面臨互通性問題,如各成員國部隊的技術、準則和資源落差。
北約秘書長稱:土耳其已同意瑞典加入北約
北約(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在美東時間10日指出,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終於同意支持瑞典加入北約,且未來會將瑞典的入盟申請轉交給土耳其大國民議會(Grand National Assembly of Turkey)審議,但這並不意味著瑞典即將成為北約成員國,因為艾爾多安已將「歐洲國家需協助土耳其加入歐盟」作為先決條件,且匈牙利也尚未投票批准瑞典入盟。綜合CNN、《半島電視台》的報導,史托騰伯格10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與艾爾多安和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會談後,宣布土耳其已同意支持瑞典加入北約,「我很高興地宣布……艾爾多安總統已同意盡快將瑞典的入盟議定書提交給土耳其大國民議會,並與議會密切合作以確保申請獲得批准。」史托騰伯格還補充「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不過艾爾多安的態度轉變,並不意味著瑞典將立刻成為該聯盟的正式成員國,首先史托騰伯格並未點出土耳其何時會將入盟申請提交給大國民議會,且議會能否批准該文件仍是未知數。此外,匈牙利也並未批准瑞典的入盟申請,儘管史托騰伯格10日聲稱,匈牙利已明確表示它不會是最後一個批准瑞典入盟的國家。對此,艾爾多安也指出:「如果歐盟能為土耳其『敞開大門』,像土耳其支持芬蘭加入北約一樣,那我們就可能允許瑞典加入北約。」他也認為,土耳其加入歐盟已經等了50年,且幾乎所有北約國家都是歐盟成員國,因此安卡拉也應當加入歐盟。由於北約是採取共識決,只要有一個成員國反對,其他國家就無法加入,因此安卡拉已在過去1年持續杯葛瑞典入盟,該國認為瑞典政府窩藏了土耳其境內的庫德工人黨(PKK)及葛蘭運動(Gülen movement),且瑞典政府還默許伊拉克難民默米卡(Salwan Momika)在6月28日於斯德哥爾摩大清真寺前焚燒及踩踏可蘭經(Koran),這些事件都為瑞典的入盟之路蒙上陰影。
瑞典默許「焚燒可蘭經」!駐伊拉克使館遭示威者闖入 國徽還被拆
瑞典警方批准伊拉克難民默米卡(Salwan Momika)在6月28日於斯德哥爾摩大清真寺前發起焚燒及踩踏可蘭經(Koran)的抗議活動,不但引起土耳其、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穆斯林國家齊聲撻伐,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的瑞典大使館更在30日遭到數十名示威民眾闖入,瑞典國徽也一度遭到拆除。據悉,此次抗議活動是由伊拉克什葉派神職人員薩德爾(Muqtada al-Sadr)發起的,他還呼籲政府驅逐瑞典駐巴格達大使。此次抗議活動是由伊拉克什葉派神職人員薩德爾(Muqtada al-Sadr)發起的,他還呼籲政府驅逐瑞典駐巴格達大使。(圖/達志/美聯社)綜合BBC、CNN的報導,5年前移民到瑞典定居的伊拉克難民默米卡曾申請過2次焚燒可蘭經的示威活動,但都遭到瑞典警方以「社會秩序」和「維安問題」駁回申請。然而,瑞典斯德哥爾摩上訴法院(Stockholm Court of Appeal)卻在6月裁定警方不得駁回申請,因此當局隨即便以「保護言論自由」為由,批准這場示威活動。警方事後也補充,抗議雖不會構成直接的安全風險,但他們仍將針對默米卡展開「煽動反對少數民族」的相關調查。對此,號召伊拉克民眾在瑞典駐巴格達大使館前抗議的薩德爾則放話稱,「如果伊拉克和伊斯蘭世界也有言論自由,那麼信徒們就有權利針對瑞典駐伊拉克大使館發起大規模示威,以此宣洩他們對聖書遭到焚燒的怒火。」報導補充,由於示威活動恰逢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宰牲節(Eidal-Adha),因此時機點相當敏感,此舉也幾乎得罪了所有穆斯林國家,包括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由於北約是採取共識決,只要有一個成員國反對,其他國家就無法加入。因此自俄烏戰爭爆發後就亟欲成為北約一份子的瑞典,恐因惹怒土耳其而被拒之門外。土耳其外交部長也於6月28日譴責了該起抗議活動,「以言論自由為藉口允許這些反伊斯蘭的行為是不可饒恕的。對這種令人髮指的活動視而不見,就是同謀!」除此之外,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Islamic Cooperation)、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也分別對瑞典政府表示強烈譴責。伊朗則聲稱瑞典此舉「充滿挑釁」,科威特也表示這是「危險的挑釁行為。」
核威脅成真 拜登自誇外交功力可比季辛吉
在譴責俄羅斯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幾天後,美國總統拜登19日出席活動時表示,他早已說過俄羅斯總統普丁使用戰術核武的威脅是「真實的」。他因此自誇對美國外交政策的理解堪比任何人,甚至不亞於美前國務卿季辛吉,更稱自己從事外交已207年。另外,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北約成員國不會在7月中旬舉行的維爾紐斯(Vilnius)峰會上正式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白俄上周已開始接收俄羅斯戰術核武器,白俄總統魯卡申科13日表示,白俄得到的核武器威力,是轟炸廣島和長崎炸彈的3倍。據《路透》報導,拜登19日在加州阿瑟頓(Atherton)的募款活動上,告訴競選資金捐助者,「大約兩年前我出來跑競選行程時,我說我擔心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會乾涸時,每個人都看著我,好像我瘋了一樣。」拜登進一步說,「當我說我擔心普丁使用戰術核武時,他們也看著我,這是真的(威脅)。」80歲的拜登還拿自己的年齡開玩笑,還說「我現在要說一些駭人聽聞的事。我認為,我對於美國外交政策的了解不亞於任何現在活著的人,包括季辛吉。這是我在過去207年畢生從事的事業。」不久前季辛吉才剛滿百歲,雖然年事已高,但季辛吉的外交立場仍被歐美及其他國家關注。與此同時,史托騰柏格19日在柏林會見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後表示,北約不會在7月中旬的維爾紐斯峰會上正式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他表示,「在維爾紐斯峰會的籌備過程中,我們沒有討論發出正式邀請的問題」,但北約領導人將討論如何讓烏克蘭更接近該組織。史托騰柏格還警告,不要接受在烏克蘭凍結衝突的提議,「我們都希望這場衝突結束,但公正的和平並不意味著凍結這場衝突和接受俄羅斯要求達成的協議」。
土耳其持反對票 北約祕書長:瑞典是否入會7月前將討論
北約組織(NATO)祕書長史托騰柏格訪問土耳其,4日在伊斯坦堡會見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雙方就瑞典「入約」談判未取得突破。但史托騰柏格會後表示,瑞典加盟的協議,有望在北約7月召開峰會前達成。他呼籲土耳其放棄反對瑞典入約,稱瑞典已經設法回應了土耳其的安全擔憂。史托騰柏格與艾爾多安舉行了約1小時的閉門會議。史托騰柏格透露,艾爾多安與他同意,土耳其、瑞典和芬蘭之間建立的聯合常設機制應在6月12日當周再次開會,以解決懸而未決問題。他表示,「瑞典加入北約將使瑞典更安全,北約和土耳其也會更強大。」北約希望7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峰會前,促成瑞典加盟,但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和匈牙利迄未對此開綠燈。芬蘭已先於瑞典,在今年3月成為北約的第31個成員國。按照規程,北約必須在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吸納新成員。史托騰柏格對記者說:「瑞典已採取了重要的切實步驟應對土耳其的擔憂。瑞典已經履行了義務。」他指出,自一年多前申請加入北約以來,瑞典修改了憲法,加強反恐法律,並解除對土耳其的武器禁運。5月3日,瑞典國會通過更為嚴格的反恐法,新法律已於6月1日開始實施。土耳其政府指責瑞典對恐怖組織和安全威脅過於寬容,要求瑞典採取更具體的步驟來阻止「庫德工人黨」(PKK)在其領土上的活動。PKK主張在以庫德人為主的土耳其東南地區謀求獨立建國,長期主張武裝抗爭方式,因此被認定為恐怖組織。土耳其《每日新聞》報導稱,最近,PKK在瑞典的示威活動引起了土耳其人的不安。4日,數百名民眾聚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示威,抗議新反恐法的實施。這場示威便是由與PKK關係密切的團體主辦。抗議者揮舞PKK旗幟,以及「對北約說不」的標語。瑞典前國會議員卡卡巴威(Amineh Kakabaveh)質疑道:「加入北約會讓艾爾多安予取予求。」
馬克宏大轉彎 改挺烏克蘭加入北約
法國總統馬克宏5月31日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第斯拉瓦(Bratislava)呼籲西方,對烏克蘭提供「切實可靠」的安全保證,讓基輔擁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安全保證符合西方利益,他並呼籲制定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路線圖」;外媒就此指出,馬克宏在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立場上,發生急劇轉變,或為俄烏談判提供條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昨(1)日表示,烏克蘭已經準備好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一員,同時基輔正等待北約接納他的國家。但德國外長則表示,不能接受在戰爭中的國家加入北約。馬克宏5月31日在智庫「全球安全論壇」(GLOBSEC)主辦的活動上發表演說時表示:「我們今天需要用一切手段幫助烏克蘭進行有效的反攻。我們必須加緊努力,為持久和平提供機會。」被問及是否支持將烏克蘭納入北約時,馬克宏表示,討論正在進行中,並將在7月於立陶宛舉行的北約峰會上繼續。但他也承認,很難就正式成員資格達成共識,因此他提倡採用一種新方法,可能與之前美國通過多年承諾、提供特定武器來支持以色列一樣。馬克宏說,烏克蘭需要「強而有力、具體和切實的安全保障」,因此盟友將不得不(對烏克蘭)提供如以色列般的安全作法上,和(讓烏克蘭獲得)正式成員身分之間,建立某種東西。「我們需要更實質性的東西,我們需要一條(讓烏克蘭)通往成員資格的道路。」《金融時報》報導,馬克宏呼籲烏克蘭加入北約,代表著法國立場的改變。今年初法國與德國和美國,一起拒絕了英國、波蘭和其他東歐成員國,提供「切實道路」、讓烏克蘭在7月北約峰會上成為成員國的要求。馬克宏在會上也坦誠地說,他在2019年12月曾對北約說了嚴厲的話,即北約已經「腦死」。但今天俄羅斯總統普丁用最嚴重的電擊把它(北約)驚醒了。針對烏克蘭獲得西方哪種安全保障的形式,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北約成員國地位是我們的首要保障,我們向夥伴國家提交了一項具體建議。總統澤倫斯基已授權制定《基輔安全協議》,這份文件考慮了當前局勢,列出我們能夠得到的潛在保障。其中特別指出了我們在成為北約成員國之前,不談(北約)「第五條款」(對北約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攻擊)。因此,這些保障是具體和現實的。」
土耳其百年來首見總統決選 艾爾多安執政可望延至2028年
土耳其28日迎來百年首次的總統決選。根據選前民調,已執政20年的69歲保守派現任總統艾爾多安以52.7%支持率,領先74歲對手的基里達歐魯(Kemal Kilicdaroglu)約5個百分點。若無意外,艾爾多安將贏得此次大選,並執政至2028年。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艾爾多安的對外政策卻與西方盟國不同調,與中、俄關係越走越近,他再次當選,對西方國家來說,恐非好消息。土耳其在5月14日進行首輪投票,艾爾多安獲得49.51%選票,基里達歐魯拿到44.88%,由於2人皆未到達當選總統所需的過半門檻,在28日進入第二輪決選。據路透社報導,總統決選投票於台北時間昨天下午1時,在全國81個省展開,並於昨晚10時結束,決選結果至截稿前尚未公布。親西方色彩濃厚、中間偏左的基里達歐魯,是由6個反對黨組成的「民族聯盟」總統候選人,同時也是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創立的共和人民黨(CHP)黨魁。由於首輪投票落後艾爾多安,基里達歐魯的反對派陣營努力在決選前恢復其聲勢,但由於在第一輪投票取得第3高票、主張強制遣返難民的極右翼候選人歐根(Sinan Ogan),在決選前表態支持艾爾多安,有助於艾爾多安贏得選舉。西方國家對土耳其總統選舉相當關注,因為土耳其身為北約一員,但艾爾多安在很多對外政策上卻與美國不同調。土耳其2019年向俄國購買S-400防空飛彈系統後與美國關係急凍,美方憤而將土耳其踢出F-35匿蹤戰機計畫。在俄侵烏後,土耳其拒絕譴責俄羅斯,還不時為俄國總統普丁說話,除拒絕制裁俄羅斯外,還杯葛瑞典加入北約,這讓同是北約盟國的西方國家感到難堪與不安。有觀點分析,土耳其大選被外界視為選民對國家「變與不變」的抉擇,艾爾多安日益傾向專制的統治、違反經濟學的舉措及對中俄的親近,一直引起西方盟友的不滿。艾爾多安若再當選,相信將延續他的「平衡外交」,平衡土耳其與西方和俄羅斯的利益,保持土耳其在北約的成員身分之際,同時加強與俄羅斯的貿易和地緣政治關係,對西方國家而言,雖非好消息,但也必須接受。
北約中將3月底悄訪台 國防大學證實了
3月下旬,外界都在關注總統蔡英文跟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的歷史性會面,外媒近日爆料,北約防衛學院校長里提曼(Olivier Rittimann)中將也在3月底悄悄訪台,訪問國防大學。據《中國項目》(The China Project)報導,里提曼訪台的消息,沒有台灣媒體沒報導,台灣軍事學院的網站上也沒有放出消息。對此,北約國防學院證實了里提曼訪問的消息,他於3月27至31日,基於學術目的訪台,而國防大學也證實此消息,但拒絕作出回應。除了里提曼的訪台,報導稱,國防部曾在1月告訴《路透社》,他們派不止一名軍官到北約國防學院。一位不具名的北約官員說,多年來,北約國防學院和北約學校,和印太地區的參與者進行了接觸,包括台北。據了解,北約和台灣的互動範圍很神祕,而雙方都守口如瓶,然而隨著大陸對台造成威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更加關注印太地區。美國前國安官員簡以榮(Ivan Kanapathy)說,此互動凸顯台灣對北約成員國的重要性,「北約承認里提曼的訪問,在斯托爾滕貝格的警告之後,即大陸對台灣的威脅缺乏正當理由」,對台動武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蕭條,因此威懾大陸符合所有北約成員國的利益。據《中央社》報導,軍方人士說,國防大學校長劉志斌上將2月跟捷克國防大學簽合作備忘錄;捷克國防大學校長3月底也訪台,里提曼隨團拜訪。據了解,國防大學之前的新聞稿中,只有提捷克,沒有提到里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