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國家
」 俄羅斯 美國 烏克蘭 北約 普丁台灣國防預算比北約國家高 林憶君:美國是台海和平的受益者
日前美國前總統川普表示,台灣拿走了所有的晶片事業,又接受美國的保護,認為台灣應該要付美國保護費,民眾黨立委林憶君18日表示,雖然台灣的國防預算尚未達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提倡的3%,但台灣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國防努力,而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僅是台灣民眾的安全問題,美國更是最大受益者。 林憶君指出,從經濟面來看,過去幾十年間美國確實因為貿易全球化與科技發展的關係,製造業外移,所以從川普到拜登都試圖以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重振美國製造業。然而,在政治面來看,情勢卻完全不同。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僅是台灣民眾的安全問題,也是符合全球利益,實際上美國更是當前國際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無論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應該都不會希望現有的國際秩序出現變動。當然,這需要美國跟包括台灣在內的地區盟友共同合作才做得到。林憶君說,川普曾於任內點名北約國家領袖,若不付錢,屆時遭受俄國攻擊,美國將不會出兵保護;更於今年初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稱駐南韓美軍正置身險境,南韓應該多付錢。川普時期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也建議,台灣應該考慮至少把GDP的5%用於軍事支出,才能跟上中國軍事擴張的速度。林憶君表示,台灣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國防努力,2024年台灣國防總預算編列6,068億元,大約是年度GDP 2.5%,雖然還不到柯文哲提倡的3%,但也已經普遍比北約國家還高出許多。台灣也一直都是美國主要的軍事裝備出口對象之一,台灣的防衛力量完全不輸多數先進國家。林憶君認為,我們應該還是要站在有效使用國家整體資源的角度,因應全球局勢與威脅變化,謹慎而永續的編列「最適合」的國防預算。
國防專家警告 西方國家恐面臨致命四國挑戰
在上週落幕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上,地緣政治與國防專家警告,西方國家必須準備面臨來自俄羅斯、中國、北韓和伊朗等「致命四國」所帶來的威脅與系統性挑戰。前北約秘書長羅伯森(George Robertson)在英國國防部「戰略防衛檢討」(SDR)媒體簡報會上到,英國及其盟友正面臨「致命四國」(a deadly quartet)的威脅。他說,這四國目前正持續加緊合作,英國與北約國家必須做好準備,以期能與它們進行抗衡。雖然羅伯森並沒有直接點名「致命四國」為那些國家,但外界多認為應是俄羅斯、伊朗、北韓與中國大陸。北約在上周發布的《華盛頓峰會宣言》中,對於中國的強硬措辭,為歷來峰會首見。北約將中國定調為俄國入侵烏克蘭的「關鍵助力者」(decisive enabler),並且對歐洲-大西洋區域安全造成「系統性挑戰」。宣言中還指出,中俄的「深化戰略性結盟」著實令人感到深憂,雖然俄烏戰事目前仍是北約最立即與關切的議題。此外北約還指控北韓、伊朗對俄國提供的軍事協助,讓俄國得以侵犯烏克蘭,並嚴重衝擊歐洲大西洋地的安全。然而西方國家究竟如何應對這些致命威脅還有待觀察。俄國、北韓和伊朗目前都已面臨大量的國際制裁,不過這些對貿易和關鍵領域的限制,也無疑使這些國家更加緊密聯繫在一起。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 Bank)首席經濟學家施密丁(Holger Schmieding)指稱「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全球西方的自由與先進民主國家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他認為「全球西方」擁有優越資源,若能發揮這些力量支持烏克蘭,並在國防上提供資助與長久堅持,那些挑起事端的國家最後將會自嘗苦果。
普丁掌權時間恐超越史達林 專家分析他未來6年將做「這些事」
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預計將持續3天,包括俄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也會設立投票所。現年71歲、執政24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自2000年以來就算更換職位,也沒有離開過莫斯科的權力核心,故被外界認為是俄羅斯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他這次幾乎毫無懸念將繼續連任,有望統治俄羅斯至2030年5月,掌權時間恐長達30年,屆時他將成為俄羅斯執政時間最長的統治者,超越共產黨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和18世紀的凱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有如21世紀的沙皇。對此,研究後共產主義政治的康奈爾大學教授羅森菲爾德(Bryn Rosenfeld)也點出:「俄羅斯總統選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據《美聯社》的報導,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高級顧問詹金斯(Brian Michael Jenkins)表示:「俄羅斯領導人現在正在談論『鞏固整個俄羅斯社會,以滿足其國防需求』它表明俄羅斯領導層明白普丁所描述的戰爭將持續很長時間,因此必須動用所有資源,換句話說,俄羅斯社會必須組織起來,以進行永久的戰爭。」因此普丁當選後,很有可能下令進行第2次軍事動員,以支援烏克蘭戰爭。第一次發生在2022年9月21日,引發了小規模抗議,更有部分俄羅斯人逃離該國以避免被徵召入伍。無論第2次軍事動員有多不受歡迎,它或許可以安撫18個月前應徵入伍的士兵及其親屬。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圖/達志/美聯社)此外,由於西方國家支援烏克蘭的行動正在減弱,普丁對俄羅斯戰勝烏克蘭充滿信心,也讓他堅持結束俄烏衝突的唯一途徑是烏克蘭重返談判桌,實際上意味著基輔將割地求和。因此,哈佛大學戴維斯中心俄羅斯和歐亞研究執行董事瓦克魯克斯(Alexandra Vacroux)認為,俄羅斯可能在幾年內嘗試評估北約(NATO)對《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共同防禦的承諾,也就是對其任何成員國的攻擊應被視為對所有人的攻擊。如果普丁試圖攻擊北約國家,但NATO反應溫和或充滿不確定性,「那麼你就表明,北約只是一隻紙老虎。」她也認為,這種嘗試代價很小,俄羅斯可以在不採取公開軍事行動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測試,「你可以想像,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網路攻擊算構成對北約國家的進攻嗎?」目前,由於俄羅斯在摩爾多瓦分離主義的德聶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地區駐有約1500名士兵作為名義上的維和部隊,因此摩爾多瓦一向被視為是俄羅斯的下一個目標,尤其它還不是正式的北約成員國。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圖/達志/美聯社)接著在俄羅斯國內,儘管反對派支持者和獨立媒體已經選擇保持沉默,但普丁新任期內可能還是會採取更多鎮壓措施。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史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表示,普丁本人並不推行鎮壓措施,但他批准其他人實施此類行動,「俄羅斯領導階層都在努力生存和適應,他們互相競爭,而且往往有著相互矛盾的利益,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努力維護自己的優先事項,那就是政權的穩定。」對此,倫敦大學學院俄羅斯政治學副教授諾布爾(Ben Noble)則認為,LGBTQ+社群在普丁新任期內恐面臨進一步的鎮壓,在克里姆林宮眼中,它們被視為「來自墮落西方的進口產物。」事實上,俄羅斯在去年就禁止了名義上的LGBTQ+「運動」,並宣布該運動為極端主義。此外,俄羅斯法院也禁止民眾和醫師施行變性手術。
北約75周年舉行「冷戰後最大軍演」 英派2萬人、航母戰鬥群參與
英國國防部於當地時間15日指出,英國將派遣2萬名軍事人員參與2024上半年在歐洲各地舉行的北約(NATO)大型軍事演習「堅定捍衛者24」(Steadfast Defender 24),預計將投入部署在東歐的英國航空母艦戰鬥群,以及F-35閃電II戰鬥機(F-35 Lightning II)在內的各式軍艦與戰機。據《路透社》的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24年上半年即將舉行「堅定捍衛者24」軍事演習,恰逢北約成立75周年,也是北約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實彈演習,演習範圍將從波羅的海國家一直延伸到波蘭和德國。除了31個北約盟國,正在申請加入的瑞典也將參加演訓,部隊將同時在多個國家開展行動。英國國防大臣夏普斯(Grant Shapps)。(圖/達志/美聯社)英國國防大臣夏普斯(Grant Shapps)15日在蘭卡斯特(Lancaster)發表演說稱,「我今天可以宣布,英國將派遣約2萬名軍事人員參加北約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部署」,包括預計將從2月至6月駐紮在東歐的1.6萬名英國陸軍、一個航母戰鬥群,以及F-35閃電II戰鬥機、P-8海神式海上巡邏機(P-8 Poseidon)等。夏普斯續稱:「我們正處於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以威懾我們的敵人、引領我們的盟友,並隨時保衛我們的國家。世界秩序的根基正在動搖,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我們的軍隊將與來自30個北約國家和瑞典的軍隊聯合作戰,為應對普丁的威脅提供重要的保證。」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北約聯盟增加了可隨時投入戰鬥的軍隊數量,並繼續通過軍事、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支持基輔。上周,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宣布,英國將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將對烏克蘭支援增加到25億英鎊(約合新台幣989億元),比前2年增加了2億英鎊。
不滿鄰國加入北約 普丁警告將與芬蘭「出現問題」
目前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疑似不滿鄰國芬蘭加入北約組織,竟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俄羅斯之後會與芬蘭「出現問題」,同時也表示,俄羅斯已經在西北部建立一個新的軍區,外界有擔憂,芬蘭是否會因此成為俄羅斯下個目標。據了解,芬蘭與俄羅斯有著長達1340公里的邊境接壤,過往都與瑞典一樣維持著軍事中立政策。但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兩國便放棄軍事中立政策,申請加入北約,其中芬蘭在4月成功加入,變成北約第31個會員國。根據《CNN》報導指出,針對芬蘭加入北約一事,普丁在17日的採訪中表示「他們(指西方政權)帶走了芬蘭,將其拖入北約。為什麼?我們與芬蘭之間有任何爭端嗎?包括20世紀中期的領土性爭端,早就全部解決了」但之後普丁話鋒一轉,表示「以前沒有問題,但之後會有,因為我們現在將在那裡建立列寧格勒軍事區,並一定會在那裡集中軍事部隊」。其實在此之前,普丁一直就對北約組織警告,指稱其不要一直擴張,先前更曾表示「俄羅斯沒有理由、沒有興趣、沒有任何地緣政治利益與北約國家會產生衝突」。即便是在俄羅斯進軍烏克蘭之際,普丁也一直不斷對北約組織放話,但芬蘭總理奧爾波在加入北約組織時,就明確的表示,俄烏戰爭的出現,是芬蘭想要加入北約組織的原因。報導中也提到,芬蘭也在上周關閉了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閘口,芬蘭總理奧爾波也表示,俄羅斯在邊境策畫了一場人工的移民危機,有數百名沒有簽證的難民,企圖透過俄羅斯邊境來進入芬蘭。為此,芬蘭有計畫斥資1.43億美元,要在與俄羅斯接壤最長的東部邊界上建造圍牆。
歐美情報聯盟點名俄羅斯駭客組織 2成員遭美國懸賞3億…背後有俄軍情單位支持
俄羅斯一個名為「Star Blizzard」(Seaborgium、TA446、ColdRiver)的駭客組織,近日遭到歐美情報單位「五眼聯盟」點名,指稱該組織聽命於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過去曾發動多次網路攻擊、干預選舉,美國甚至針對其中2名成員發布價值千萬美金的懸賞令。根據外媒報導指出,五眼聯盟(澳洲、加拿大、紐西蘭、英國、美國等五個國家情報單位組成的情報同盟)於7日發表聲明,其中點名俄羅斯駭客組織Star Blizzard於2019年起,就針對美國、英國、北約國家的學術界、國防、政府、政治人物進行網路釣魚攻擊。而從2022年起,攻擊範圍更擴大至國防工業,美國能源部的設施也成為該組織的攻擊目標。聲明中表示,該組織主要是透過「網路釣魚」的方式來接近目標,接著透過冒充各領域的專家,透過社群平台與目標接觸,接著趁隙發送活動邀約、會議通知等信件,最後達到攻擊的目的。除此之外,五眼聯盟的聲明中也直接表示,該組織聽命於俄羅斯的聯邦安全局(FSB),其中甚至有成員就是聯邦安全局的官員。目前美國司法部已經起訴該組織內的2名成員,分別是Aleksandrovich Peretyatko、Andrey Stanislavovich Korinets,美國政府也對兩人寄出千萬美元的懸賞金。
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恐釀全球糧食價格失控 外媒分析「普丁拿糧食當武器」
近期由於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的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遭到攻擊,造成2死1傷的慘劇。同時,俄羅斯宣布退出允許烏克蘭穀物在戰時經由海上安全通道出口的「黑海穀物協議」(Black Sea grain deal)。而外媒分析,普丁退出黑海穀物協議,除了有回應克里米亞大橋遭攻擊的含意外,另外也有將穀物拿來當武器的想法,企圖用穀物來給全球施加遠超過烏克蘭的痛苦。根據《CNN》報導指出,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此舉可能導致非洲嚴重的糧食短缺,並使開發中國家的食品價格直線上升,這對美國而言,可以說是個致命傷,因為這有可能讓去年出現的高通膨再次發生。《CNN》認為,普丁似乎試圖將成本轉嫁給西方,以此回應世界各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推測普丁可能認定「食品通脹危機可能有助於分裂北約國家」,如屆時真的發生此事情,這些國家可能再也無力營救、支持烏克蘭。而且部分發展中國家如遭遇穀物短缺,民眾可能會對國家支持烏克蘭一事不滿,這也讓支持烏克蘭的國家被迫面臨國內的壓力。為此,西方社會也對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感到憤怒,這也側面應證了先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警告「普丁試圖使用飢餓來當作武器」。美國國務卿部林肯就表示「俄羅斯試圖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將食物用作工具,並說這種策略會使食物在匱乏之處變得更難以取得、價格會持續上漲,這是個不道德、不應該發生的行為。」由於地處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土耳其是黑海穀物協議的中介國,多年來,土耳其也一直保持著兼容並蓄的外交政策,除了對西方社會保持友善外,同時也與莫斯科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近期土俄兩國之間近期也開始出現一些意見上的分歧,像是俄羅斯不滿土耳其控管出口配額,兩國對敘利亞的態度也有明顯出入。報導中指出,如果俄羅斯能說服土耳其給予更大的出口配額,這將使得普丁有能力恢復,或是增加對非洲等貧困地區的糧食出口,此舉也讓他有足夠能力對烏克蘭施壓。如屆時真發生如此情況,將會是俄羅斯策略性的勝利,同時也有助於改善普丁在國際上的形象。但報導中也提到,如果俄羅斯是打著這樣的算盤,當中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包含土耳其是否願意配合、國際社會是否會接受。除此此外,由於對敘利亞的態度上,土俄兩國幾乎是呈現對立狀態,土耳其是否會同意協助俄羅斯,仍不得而知。
北約秘書長稱:土耳其已同意瑞典加入北約
北約(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在美東時間10日指出,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終於同意支持瑞典加入北約,且未來會將瑞典的入盟申請轉交給土耳其大國民議會(Grand National Assembly of Turkey)審議,但這並不意味著瑞典即將成為北約成員國,因為艾爾多安已將「歐洲國家需協助土耳其加入歐盟」作為先決條件,且匈牙利也尚未投票批准瑞典入盟。綜合CNN、《半島電視台》的報導,史托騰伯格10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與艾爾多安和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會談後,宣布土耳其已同意支持瑞典加入北約,「我很高興地宣布……艾爾多安總統已同意盡快將瑞典的入盟議定書提交給土耳其大國民議會,並與議會密切合作以確保申請獲得批准。」史托騰伯格還補充「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不過艾爾多安的態度轉變,並不意味著瑞典將立刻成為該聯盟的正式成員國,首先史托騰伯格並未點出土耳其何時會將入盟申請提交給大國民議會,且議會能否批准該文件仍是未知數。此外,匈牙利也並未批准瑞典的入盟申請,儘管史托騰伯格10日聲稱,匈牙利已明確表示它不會是最後一個批准瑞典入盟的國家。對此,艾爾多安也指出:「如果歐盟能為土耳其『敞開大門』,像土耳其支持芬蘭加入北約一樣,那我們就可能允許瑞典加入北約。」他也認為,土耳其加入歐盟已經等了50年,且幾乎所有北約國家都是歐盟成員國,因此安卡拉也應當加入歐盟。由於北約是採取共識決,只要有一個成員國反對,其他國家就無法加入,因此安卡拉已在過去1年持續杯葛瑞典入盟,該國認為瑞典政府窩藏了土耳其境內的庫德工人黨(PKK)及葛蘭運動(Gülen movement),且瑞典政府還默許伊拉克難民默米卡(Salwan Momika)在6月28日於斯德哥爾摩大清真寺前焚燒及踩踏可蘭經(Koran),這些事件都為瑞典的入盟之路蒙上陰影。
郭台銘屢惹爭議造勢 綠營批誠信有問題、頻失言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日打出一縣市一核電廠、恢復警總、政府擋疫苗等議題,與民進黨政府隔空交火,想藉此造勢,疾管署今(10)日凌晨還為疫苗問題發新聞稿澄清;對此,綠營政治人物也發起反攻,痛批郭台銘誠信有問題,並指稱郭要競選國家領導人,卻頻頻失言,恐釀國際社會的認知錯誤。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說,外國媒體都曾戳破郭台銘的大泡泡,過去承諾投資美國威斯康辛州百億美元設廠也跳票。他認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就是誠信問題,未來郭的8萬個機器人、一縣市一核電廠這要怎麼實現,會不會跟美國設廠投資一樣跳票呢?希望人民要看清楚,避免被誤導。行政院顧問陳冠廷則批評,郭台銘近期頻頻失言,指稱郭要競選國家領導人,對外頻失言恐釀國際社會的認知錯誤。他也說,郭台銘號稱要當一個「CEO總統」,但私人企業治理與國家治理不一樣;私人講求利益、效率極大化,但國家治理不可能如此操作,社會有各種不同聲音,也有弱勢團體,單單追求政治服務經濟不符合國家治理模式。陳冠廷也表示,郭台銘選總統的起手式為「別買武器就不會被打」,這是對於總統職權、兩岸國防上最大的政策謬誤,這種說法如果成立,韓國、以色列和烏克蘭等國何須要建軍強國。他表示,正因為這些國家有軍事力量,特別是烏克蘭,在得到美國、北約國家的武力協助之後,才有辦法維持其主權獨立、力抗俄羅斯,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此外,陳冠廷指出,郭台銘的中美等距概念,是誤判全球地緣政治情勢,台灣在外交上邦交國被拔掉,台灣高科技人才也被對岸刻意挖角,台灣很遺憾必須因應情勢在外交策略做調整,中美等距的概念在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後,已經無法實施,郭台銘對戰略上有誤判。
烏克蘭敗象已露? 美媒:華盛頓與基輔出現嚴重分歧
美國是俄烏戰爭中最堅定支持烏克蘭反攻的北約國家,不過美國知名媒體引述美國高級官員及專家說法指出,如今戰爭已持續一年多,華盛頓和基輔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美烏兩國的潛在衝突似乎正在暗示這場戰爭將以何種方式落幕。據美國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於12日的報導,美國眾院外委會主席、共和黨籍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近期批評拜登政府在烏克蘭沒有明確的政策目標,「這些軍援只是為了讓烏軍維持一線生機而已嗎?我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可以讓烏軍取勝的政策,如果沒有這個劇本,那我們到底在幹嘛?」報導援引了10位美國高級官員及專家的說法,點出了美烏兩國關係緊張的主因,包括:烏軍不聽從美軍建議,執意死守烏東頓內茨克州城市巴赫穆特(Bakhmut);美國將去年9月底的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推給親烏克蘭團體;基輔政權堅持要收復克里米亞等。烏軍執意死守巴赫穆特烏克蘭地面部隊指揮官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先前表示,每堅持捍衛巴赫穆特一天,烏軍就能多一天時間訓練後備部隊、準備未來反攻,同時間,俄軍也持續損失最精良、最具戰鬥力的主力部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美東時間8日播出的一段預錄訪談中也告訴CNN主播布利澤(Wolf Blitzer):「俄軍拿下巴赫穆特後便可長驅直入,他們可以去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若俄軍拿下巴赫穆特,他們去頓內茨克州的其他城市將變得輕而易舉。」不過華府擔憂烏軍在巴赫穆特消耗太多人力及彈藥,恐進一步削弱他們在春季展開反攻的能力。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General Lloyd Austin III)就表示:「我當然不想低估烏克蘭士兵和領導人保衛巴赫穆特的決心,但我認為該城市不具有太多的戰略價值。」報導稱,基輔目前仍忽視華府的建議。美國情報聲稱北溪天然氣管線的爆炸是親烏團體所為曾經揭露越戰美萊村大屠殺、巴格達黑牢虐囚醜聞的美國知名調查記者、普立茲獎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在2月援引白宮線人爆料,美軍早在2022年夏季北約「波羅的海行動」演習期間,就派遣潛水員在北溪管道下安置了炸藥,並在3個月後由挪威引爆。對此白宮雖極力否認該項指控,但也有美國媒體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其實早在去年2月7日俄烏戰爭爆發以前,就公開警告,「如果俄羅斯的坦克或軍隊越過烏克蘭的邊界,北溪2號將不復存在。」如今美國又透過情報部門的最新報告聲稱,1個親烏克蘭團體必須為2022年9月的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負責。報導稱,這份由《紐約時報》率先披露、缺乏細節的最新情報,推翻了先前美國和部分北約國家指控的「莫斯科破壞說」。雖然美國官方也指出,澤倫斯基及其幕僚並未參與這起破壞事件,但拜登政府還是向基輔表示,不會容忍暴力行動在烏克蘭境外發生。華府抱怨基輔不斷要求軍援、澤倫斯基未表達感激之情報導稱,軍援有時也是造成美烏兩國關係降溫的原因。美國至今已將大量武器及裝備送往前線,不過基輔永遠在「為下一批軍援作打算」,儘管華府多數官員都能體會基輔的心情,不過2名不願具名的白宮官員就透露,確實有人在抱怨基輔「不斷要求美國軍援」的做法,而且澤倫斯基有時並未適當展現「感激之情」。報導還指出,美國政府並未提供烏克蘭遠程導彈,是因為美軍自己的庫存也相當吃緊,另外還有部分人士擔心烏克蘭在絕望之際可能會使用遠程導彈襲擊俄羅斯本土,從而使戰爭升級,加劇核戰風險。如何結束俄烏戰爭,恐是美烏最大分歧報導指出,美烏兩國在戰爭如何結束上呈現越來越大的分歧,尤其澤倫斯基堅持要收復2014年開始就被俄羅斯實質佔領的克里米亞,這讓華府認為,這場戰事將永無止盡的持續下去,但美國過去已向基輔表明,它不可能無限期地為烏克蘭提供資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先前就表示,奪回克里米亞恐踩到普丁的紅線,進一步使莫斯科有藉口將戰事升級。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近日也拒絕了澤倫斯基訪問基輔的邀請,還公開喊話稱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提供「空白支票」。此外,五角大廈也質疑,即便烏軍配有西方先進武器,也無法具備奪回克里米亞的能力,畢竟俄羅斯已在當地部署了將近10年的防禦工事。報導指出,現階段拜登仍堅持將戰爭的決定權交由澤倫斯基,不過華府內部已有許多耳語。如今隨著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疑慮,民眾支持戰爭的輿論逐漸轉向,這些都將衝擊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拜登還能支持烏克蘭多久已成為一項未知數。
盲從鼓吹戰爭 媒體人要有良心
台灣號稱是新聞自由國家,但各式各樣傳播媒體呈現的聲音,卻多在幫執政當局幫腔,擔當其宣傳喉舌或者政治打手的角色。媒體和名嘴淪為宣傳工具,其實正是毀棄新聞自由的行徑,他們日以繼夜在愚化民眾對環境變化與真實情況的認知,毒化民主政治體系中自由而開放的公共論壇機能,弱化體系趨吉避凶的自我調適能力。這正是台灣國安的一大危機,長此以往,不無產生「毀台」效應之虞。綠媒鼓譟 不顧身家性命最近爆出的美國「毀滅台灣」計畫的傳聞,暴露了台灣綠媒及其附隨名嘴實已深度淪為官方應聲蟲,嚴重干擾民眾對國家安全相關議題正確而完整的認知,從而扭曲民眾對事與理的判斷,以及對國家生存發展之道的明智抉擇。由於這幫媒體和名嘴彌天蓋地的催眠與洗腦,以致在此烏克蘭戰爭爆發周年之際,仍有許多民眾未看清美國推台灣走向烏克蘭的事實,不知美國處心積慮利用台灣引發台海戰爭,硬把台灣推向戰爭漩渦,讓台灣成為削弱中國大陸整體實力的工具,即使台灣慘遭浩劫也在所不惜。台灣對美國拖垮中國的利用價值近似於烏克蘭,協防過程可對中方產生牽制與拖垮作用,一旦抵擋不住,則予以毀滅,這是完全符合其利益的最壞狀況想定。最近爆出的「毀台計畫」,雖尚未獲得證實,但一如先前傳出的美國在最後關頭不惜炸毀台積電以免為中國所用的計畫一樣,有其明確的來源,並非空穴來風,值得台灣朝野警惕。然而,綠媒及一幫無良名嘴仍然不分青紅皂白,毫無保留地附和官方說法,並且不遺餘力地攻擊傳播這個訊息的人。他們企圖剝奪民眾知悉事實真相的權利,不容許有一絲「疑美」的思維,只要對美國及民進黨政府盲信、盲從就好。然而這樣跟著鼓吹台海戰爭,難道不知道戰爭的慘狀,不在乎家人親屬的身家性命?其實,蔡政府及綠媒、名嘴對於「毀台」計畫近乎歇斯底里的反應,正是極度心虛的表現。俄烏戰爭之後,全球地緣政治對抗加劇,烏克蘭的勇猛抵禦與北約國家的順從跟進,使得美國的戰略自信更強,美國更加確信利用台灣牽制中國之計可行,美中戰略對抗隨而益加上升。表面上看,美國對台灣的防衛支持趨於堅定,實際上將台灣打造為刺蝟島以消耗中國的意圖更加清晰。然而,民進黨政府的「親美反中」路線是其票房保證,其正確性一旦被懷疑,必將造成民眾支持度的崩解,所以必須全力否定與駁斥。適度疑美 才能趨吉避凶國與國間交往合作都是立基於國家利益的盤算上,而各國自身與他國的利益有別,即使不衝突,也不盡相同,即使是鐵桿兄弟,如英美或是美日之間,國家利益殊異也是天經地義的,美台之間的歧異可能更大。為此而站在自身的主體性立場上,衡量彼此之間是否有利害衝突,研判對方政策動機是否確實有利於我,都是正常而必要的,也不必然妨礙雙方共同戰略利益的合作。民進黨卻把「疑美」視為罪惡,不容探究「毀台計畫」的可能性與潛在的危害性,無非是其愚民政策的具體表現,要民眾跟官方一樣盲人騎馬。俄烏戰爆發一年,眾多民眾已經看穿美國根本是把台灣當作美中爭霸戰裡可用的棋子,必要時可以棄之。台灣的政府、傳媒和民眾都應有自保意識,牢牢站在全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立場上,把握最高國家利益之所在,深切體認美國與台灣的國家利益無法在不同時空環境下始終保持一致。因此,認清兩方國家利益之間潛在的分歧,保持警覺,隨時審視,機動調節,毋寧是趨吉避凶之所必要,斷無對他國承諾盲信之理。美國是否真有「毀台計畫」難以證實,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又再度放話,說全球非常擔心台海爆發危機,還鼓吹這並非中國內政問題,刻意把台灣問題國際化,這正是引燃戰火的意圖之一。提醒台灣朝野必須戒慎恐懼,知所辨析,因此不但要「疑美」,也要對政府宣傳和媒體、名嘴的諸多妄言保持懷疑,不要對他們可能造成的「毀台」惡行盲目跟進,否則可能為國家與人民帶來難以彌補的災難。
俄烏戰爭將滿周年 波蘭總理:將與美討論增加駐軍
從2022年2月24日起,俄烏戰爭即將屆滿周年,面對纏鬥不休的戰事,也讓周遭國家備感危機。目前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就對外表示,他將會在美國總統拜登參訪波蘭之際,趁隙與其討論在波蘭當地增派駐軍,以及延長美軍駐軍時間的可能性。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將於21、22日訪問波蘭,並參加北約布加勒斯特9國特別峰會,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也預計在下周訪問波蘭。而就在2國領袖將參訪波蘭之際,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在受訪時強調「烏克蘭必須獲勝,俄羅斯必須被擊敗,我相信拜登的言論可以讓歐洲民眾放心,美國在這場為自由與和平的戰爭中,與我們同在」。而在談論到波蘭將作為北約盟國接待1.1萬名輪替的美軍人員時,莫拉維茨基表示,目前正在與拜登政府尋求增派駐軍以及加長駐軍時限的可能,「但也感謝他們送來新的愛國者系統與現代化的武器、彈藥」。莫拉維茨基表示,他堅信北約國家都是非常安全的,但現在的情況不僅只有我們,北約也要為周圍國家創造穩定。他認為「如果不把烏克蘭納入北約與歐盟,那麼烏克蘭將永遠成為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區,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專為烏克蘭提供無人機 拉脫維亞美企工廠爆失火
日前,美國Edge Autonomy設在拉脫維亞里加郊外的無人機工廠驚傳火警,當局獲報後隨即派出24輛警車、9輛消防車以及5輛救護車到場救援,現場火勢猛烈還不停冒著大量濃煙,消防單位呼籲附近居民關閉門窗。在大約50名消防員的努力之下,火勢在延燒幾個小時後就受到控制,拉脫維亞緊急服務部門表示共3人受傷,其中2人送醫,另一人則在現場治療。據悉,該廠專門生產偵查用遠程無人機,且產品供應給烏克蘭和北約國家,目前尚不清楚具體起火原因,當地警方正在深入調查中。
北約秘書長:對中國挑戰「保持清醒」!但北京不是敵人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於當地時間11月30日出席北約外長會議時表示,該軍事聯盟將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保持清醒,但強調北約不認為中國是敵人(adversary),會在符合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繼續與北京接觸。據Macau Business的報導,史托騰伯格11月30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與北約成員國外長討論了北京「雄心勃勃的軍事發展、科技進步以及日益增長的網路和混合情報活動。」,並聲稱該軍事聯盟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保持清醒。但史托騰伯格也強調,「我們不認為中國是敵人。我們將在符合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繼續與中國接觸,特別是傳達我們對俄羅斯非法入侵烏克蘭的統一立場。」史托騰伯格續稱,「我們當然會繼續與中國進行貿易和經濟往來,但我們必須意識到依賴性,減少我們的安全漏洞並管理風險。」北約國家越來越擔心中國對各國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以及盟友有可能過度依賴北京提供的重要礦產和技術供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則聲稱,在應對中國挑戰的層面,美國與歐洲盟友「越來越趨同」(growing convergence)。布林肯還表示,「我們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相反,我們要避免它,我們不想要新的冷戰,我們不打算讓美中經濟脫鉤,我們只是想清楚地瞭解中國帶來的挑戰。」不過美國政治外交戰略雜誌《國家利益》卻持不同看法,認為華府的對中政策言行不一,表面上聲稱不尋求與中國衝突、無意與中國開展新冷戰,但私底下卻又組建各種反中的政治和軍事同盟,並針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西班牙外長岡薩雷斯(Arancha González)則表示,「我們必須決定什麼時候與中國競爭,什麼時候該與中國成為合作夥伴,比如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就可以與之合作,而北京也可以為烏克蘭的和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對話。」北約領袖峰會曾在今年6月29日批准「北約2022戰略概念」,首度將中國列入「系統性挑戰」,並稱「中國與俄羅斯急速成長的夥伴關係」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俄烏談判何時成局? 專家:關鍵在「這州」
烏克蘭和俄羅斯官員近期多次發表公開聲明,表示願意重新進行談判。但專家表示,目前的客觀條件距離有意義的實質停火仍非常遙遠。一邊是烏克蘭尋求在進入談判桌前收復更多失土,一邊是俄羅斯期望透過冬季和歐洲的能源斷供,削弱北約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烏軍反攻的決心,因此雙方都還在為談判爭取更多籌碼。另有專家稱,赫爾松地區的命運可能決定談判的進展。據《半島電視台》的報導,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2006年至2009年)威廉泰勒(WilliamTaylor)表示:「現在拖延談判是有道理的,烏克蘭軍隊仍在繼續反攻,他們正在赫爾松進一步推進,這個發展態勢將為任何談判奠定基礎和有利條件。」由於俄軍考慮烏軍可能攻擊第聶伯河上游的水壩,因此於當地時間11日正式從南部戰略要地赫爾松西岸撤退。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美國和歐洲中心高級研究員、1998年至2000年擔任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的史蒂文皮弗(Steven Pifer)指出:「現在談判的問題是俄羅斯沒有提出任何實際可行的條件,即使他們在當地遭受了更多的損失,在俄羅斯認清現實並考慮戰場情勢之前,不可能進行談判。」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列出了5項「脫離現實」的談判條件,包括恢復烏克蘭的領土完整、賠償所有戰爭損失、懲罰所有戰爭犯等。雖然澤倫斯基本次並無重申「只要普丁還是俄羅斯領導人,就不會與其談判」的強硬論調,但他提出的5項條件還是只有在俄羅斯徹底戰敗、普丁政權垮台時才有可能實現,不過比起前述言論,澤倫斯基的態度有所放軟。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歐亞項目主任阿納托爾利文(Anatol Lieven)則指出,展望未來,赫爾松地區的命運可能將影響實現談判的速度,「拜登政府已經暗示,如果烏克蘭收復第聶伯河以東的赫爾松州,烏軍就應該停止反攻並接受停火。因為有強烈的跡象表明,若烏克蘭試圖佔領克里米亞,俄羅斯動用核武的機率非常高。」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安全專家拉斐爾洛斯(Rafael Loss)則認為,現在討論談判還為時過早,因為雙方都有太多的進展和損失。烏克蘭近期在烏東烏南戰區皆有斬獲,他們還想收復更多失土,但烏克蘭的基礎設施、軍人和平民也損失慘重。與此同時,俄羅斯更多地依賴政治戰略,而不是軍事戰略,也就是透過能源危機和冬季來引發歐洲的動盪,破壞西方對基輔當局反攻的支持。
北溪爆炸事件陷羅生門!美國9月初派兩棲攻擊艦進波海引聯想
9月底,連接德國和俄羅斯的北溪(Nord Stream)1號及2號天然氣管道有4處連續在幾天內遭到人為破壞。事件發生後歐美各國及俄羅斯也互相指控對方,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更宣稱這是西方國家的蓄意破壞,對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則於9月30日反駁,稱普丁的言論是「荒謬」、「粗暴」的指控。北溪天然氣管線在波羅的海洩漏大量甲烷,不僅導致天然價格再度飆漲,還釋放大量溫室氣體,但各國目前尚無法確定誰是破壞天然氣管道的主謀,導致歐美國家及俄羅斯各說各話,互相指控。布林肯表示,「對普丁的荒謬指控,我真的無話可說」,並譴責莫斯科「可恥、粗暴的錯誤訊息及虛假訊息活動」。布林肯補充,關於引爆北溪管道的兇手還不明朗。他說:「華府將查明事件發生原因。一旦找出真相,我們將盡快提供資訊,但我不想趕在調查結果出爐前就這麼做。」布林肯表示與丹麥和瑞典一直「密切保持聯繫」。不過據美國媒體ABC News的報導,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基薩奇山號(USS Kearsarge,LHD 3)在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後,便於9月初進入波羅的海參加國際軍演,再加上爆炸地點靠近北約國家的管轄範圍,使俄軍潛艦及飛機難以進入該區,讓人懷疑先前就一直反對北溪管道的北約成員國美國及波蘭等「自己人」,可能就是幕後的主使者。北溪管道爆炸地點。(圖/達志/美聯社)
烏克蘭久攻不下!俄羅斯揚言「如遭遇生存危機不排除動用核武」 北約警告:白俄即將參戰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已進入第28天,雙方戰況依舊膠著。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如果俄國「面臨生存危機」,將不排除動用核武。與此同時,北約與美國接獲情報,表示白俄羅斯很有可能出兵支援俄羅斯,參與攻打烏克蘭的戰爭。根據《CNN》報導指出,在詢問到俄羅斯總統普丁會在怎樣的條件下使用核子武器,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直言表示「如果俄羅斯面臨國家生存危機,屆時就有可能會使用核子武器」。但至於怎樣的情況叫做「國家面臨生存危機」,佩斯科夫並沒有做出解釋。但佩斯科夫卻表示,目前俄羅斯尚未在這場戰事中完成任何的「軍事目標」,但是之後的「特別軍事行動」還是會依照計畫繼續執行。報導中提到,其實早在俄烏戰爭開打之前,俄羅斯總統普丁就曾在2月時表示「無論是誰世足阻撓我們,或是對我們的國家、人民造成威脅,這些人都必須知道俄羅斯會立刻做出反應,後果就是讓你見識到在整個歷史中從未見識過的模樣」。而在俄烏戰爭之初,面對北約的侵略性聲明,普丁也表示「主要北約國家高級官員對俄羅斯發表攻擊性言論,因此我命令國防部長和(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將俄羅斯軍隊的威懾力量轉移到特殊模式執行戰鬥任務」。這些言論都是普丁暗示要使用核子武器,以此來恫嚇各國政府。而根據《CNN》另外一篇報導指出,一名北約官員在22日表示,北約與美國都認為白俄羅斯可能「很快」加入俄羅斯的陣營,對烏克蘭發起攻擊。該名官員表示,目前這個可能性是越來越高,而白俄羅斯所欠缺的是一個「合理的進攻藉口與環境」。但也有北約的軍事官員認為,白俄羅斯是否參戰,決定權是在普丁身上,而不是在白俄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身上。但該名官員認為,如果白俄介入俄烏戰爭,一定會嚴重破壞白俄境內的穩定,屆時普丁日後可能又要面對附近一個不穩定的國家與政權。
專家稱「烏撐10天可逼俄談判」 芬蘭外長提醒:普丁恐動用核武
自24日開打以來,俄烏戰爭目前進入到第5天,現在有歐盟官員爆料,俄軍一日的軍費高達150億英鎊(折合新台幣約5600億元),只要烏克蘭能撐過10天,就可以把俄羅斯逼上談判桌。英國外交大臣擔心俄羅斯會使用「更致命武器」來對付烏克蘭,而芬蘭外交部長則是直言「俄羅斯恐動用核武器」。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愛沙尼亞前國防部長、歐洲議會議員特拉斯(Riho Terras)26日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根據現有情報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開戰之前,認為這場戰事能夠以「閃電戰」之姿,在1至4日內結束並取得勝利,所以俄軍所攜帶至烏克蘭境內的火箭數量,僅夠俄軍使用3至4天。而普丁原本的計畫是希望用「誤射」來造成烏克蘭民眾的恐懼,透過恐懼讓民眾與武裝部隊投降。但實際戰況卻遭遇烏克蘭猛力抵抗,無法符合計畫完成閃電戰一事普丁感到憤怒。特拉斯也爆料,俄軍蘭每日所花費的軍費大約是150億英鎊,而不僅耗費巨大,缺少補給一事也讓俄軍戰力無法發揮。他認為,烏克蘭只要撐過10天,就可以把俄羅斯逼上談判桌和談。面對目前膠著的戰況,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日前受訪時表示,他擔憂俄烏戰爭變成一場持續數年的長期戰爭,雖然烏克蘭軍隊持續抵抗俄羅斯的攻擊,但根據目前情報顯示,特拉斯認為局勢與先前並沒有太大差異,而他十分擔憂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會動用「更致命武器」來打破現在與烏克蘭之間的僵局,呼籲烏克蘭方面要做好應對的準備。對於「更致命武器」一事,芬蘭外交部長哈維斯托(Pekka Haavisto)也表示,俄羅斯很有可能會在這場戰爭中使用核武器,尤其在出兵之前,普丁的演說中曾提到「別忘了俄羅斯擁有核武器」,這被外界認為俄羅斯已經做好動用核武器的準備,哈維斯托認為不可以遺漏俄羅斯使用核武的可能。對於使用核武的傳聞,其實普丁在一次的電視談話中就曾表示「主要北約國家高級官員對俄羅斯發表攻擊性言論,因此命令國防部長和(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將俄羅斯軍隊的核威攝部隊轉移到特殊模式執行戰鬥任務」。此舉也被外界擔憂,是俄羅斯打算動用核武的前兆。
普丁不爽「北約國家攻擊性聲明」 命令核威懾部隊進入「特別警戒任務」
俄羅斯總統普丁揮軍攻打烏克蘭,不料遇到烏軍頑抗,俄國又遭北約及世界各國制裁。現在普丁將矛頭指向北約,27日他會見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時並簽署命令,要求軍隊將「核威攝部隊」至於「特別警戒任務」,以回應北約國家的「侵略性聲明」。根據《衛報》報導,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時與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今日稍早於會議上發布相關命令。普丁於電視談話中表示「主要北約國家高級官員對俄羅斯發表攻擊性言論,因此我命令國防部長和(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將俄羅斯軍隊的威懾力量轉移到特殊模式執行戰鬥任務」。普丁還稱「西方國家不僅在經濟領域對我們的國家採取不友好的行動,而且北約主要成員國高級官員,也對我國發表咄咄逼人的言論」。報導也指出,目前外界尚不清楚「特別警戒任務」含意為何。
曾讚普丁天才…川普大轉彎「批俄侵烏令人震驚」 改讚烏國總統勇敢
俄烏戰爭引發許多人焦慮,面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軍事行動,美國領導人如何反應?也受到外界關注,24日凌晨俄軍開始進攻烏克蘭,美國前總統川普竟大讚普丁「天才」,引發輿論譁然,26日他終於改口,譴責俄羅斯可能引發世界大戰,美國必須祭出強有力的制裁。態度大轉彎!本月22日普丁突然單方面承認,烏東2地區頓內次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gansk)獨立,同時派遣軍隊「維和」,進而引爆俄烏戰爭。當時川普大讚普丁「真是天才」,還稱可以效法於美墨邊境,不過綜合外媒報導,川普26日出席保守政治行動會議(CPAC),一改先前態度表示對俄國入侵烏克蘭一事極為震驚,並稱「這種事無論在什麼情形下都不應該發生,我認為澤倫斯基留在基輔非常勇敢」。美國總統川普出席CPAC,一改過去言論,稱對普丁入侵烏克蘭一事深感震驚。(圖/翻攝自Steve David Youtube頻道)普丁也表示,如果戰爭持續下去,可能會波及其他國家「你很可能突然就被捲入一場戰爭,我認為現在對我們國家而言,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期」,他也強調「美國現在該做的不僅是制裁」,制裁措施必須「強而有力」,同時也不忘批評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對戰爭的反應軟弱無力。美國總統拜登眼見俄國出兵烏克蘭,強調不會出兵,而是透過制裁因應,引發外界諸多質疑,對此他26日接受Podcast節目採訪,表示美國只有2個選項,一個是讓違反國際法的國家付出代價,也就是祭出制裁,另一個是直接出兵開戰俄羅斯,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他同時也強調,確實目前還沒有可以直接針對普丁發揮效用的制裁措施,因為這些制裁很難針對個人,但這次制裁行動是「有史以來最廣泛的制裁行行動」,包含政治與經濟層面。拜登補充,他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確保所有北約國家與歐盟都站在同一陣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