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
」 全球暖化 北極海 北極熊 極端氣候 海象物種恐大滅絕?AI列出11種「可能在2050年消失的動物」…牠從35年前便失去蹤影
隨著人們用掉更多地球上的資源,導致自然空間減少、生物數量下降,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的《2024年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已下降了73%,目前有超過4.1萬種動物面臨滅絕威脅。對此,人工智慧「Gemini」就列出了11種「預測將在2050年滅絕的動物」,並分析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根據外媒《每日星報》(Daily Star)報導,人工智慧「Gemini」表示,有幾個物種正面臨嚴重威脅,被認為是高度脆弱,因此「Gemini」在每個動物群中,點出了最為突出的例子。1. 北極熊:從哺乳動物來看,由於氣候變遷影響,北極海的冰山融化,影響北極熊的食物來源,故可能在2050年消失。2. 西部大猩猩:隨著森林砍伐影響,以及人類與花豹的獵殺、伊波拉病毒,西部大猩猩成為了「極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3. 蘇門答臘虎:由於過度砍伐森林及盜獵問題,蘇門答臘虎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目前野生個體數量約剩下400至500隻。蘇門答臘虎。(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4. 加灣鼠海豚:又稱為「小頭鼠海豚」,雖然從未被直接捕獵,但由於牠們經常被困在流刺網中,早在1996年便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根據2018年夏天收集的聲學數據,全世界只剩下最多22隻、至少6隻幼年小頭鼠海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預計約有10隻左右。加灣鼠海豚。(圖/翻攝自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官網)5. 皇帝企鵝: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牠們的繁殖地、食物供應成了問題,2022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將皇帝企鵝納入「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保護名單。6. 北極海鸚:大西洋唯一的本土品種海鸚,由於其主食沙鰻開始向北邊較冷的水域遷移,導致吃不飽,數量下降。北極海鸚。(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7. 紐西蘭本土鴞鸚鵡:唯一不會飛行的鸚鵡,由於外來掠食者的威脅,人們自1989年開始便運行鴞鸚鵡復育計劃至今。8. 加拉巴哥象龜:現存體型最大的陸龜之一,由於外來入種入侵、棲息地喪失、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加上18至19世紀的捕鯨者及海盜經常捕捉象龜作為在船上的糧食,目前加拉巴哥象龜數量仍在銳減。加拉巴哥象龜。(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9. 科摩多巨蜥:現存世上體型最大的蜥蜴,由於棲息地環境逐年惡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保護級別從「易危」升為「瀕危」。科摩多巨蜥。(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10. 金扁蟾:由於全球暖化和環境污染,金扁蟾自1989年以後便再也沒有被發現過。至2006年,金扁蟾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狀況被改為「絕滅」。 金扁蟾。(圖/翻攝自Animal Diversity Web)11. 巴拿馬金蛙:屬於「極危物種」,由於棲息地喪失、壺菌擴散(為兩棲類的一種傳染病),當人們發現其野生群時,已接近「滅絕」,急需進行保育工作。巴拿馬金蛙。(圖/翻攝自Smithsonian's National Zoo)
絕跡2百年…灰鯨再度現蹤大西洋 專家嗨翻卻曝警訊
是驚喜也是警訊!美國麻薩諸塞州新英格蘭水族館日前宣布,被認為在大西洋絕跡200多年的灰鯨,再度現蹤該州南部海域,推測是氣候變遷令這美妙生物再度暢遊大西洋。據《NBC》報導,水族館透過新聞稿表示,海洋館航測隊上週五在南塔克特以南30英里(約48公里)處,發現這頭浮出水面並疑似正在進食的極罕見嬌客,並在海域上空跟拍約45分鐘。館方表示,身體特徵為沒有背鰭,有斑點、背駝峰以及明顯背脊,皮膚呈灰色和白色的灰鯨,自18世紀後有長達200多年消失在大西洋,但在北太平洋非常普遍。因此這頭灰鯨的出現,令研究人員驚呼「我的大腦嘗試處理眼前所見,這頭動物不應該存在於這個海域」,但最後「我們笑了,這太瘋狂和令人興奮—看到1種幾百年前消失在大西洋的動物」!但館方也指,灰鯨重新出現在大西洋很可能與氣候變遷有關,且過去15年已有5次在大西洋、地中海目擊到灰鯨出現。過去有部分原因因濫捕消失的灰鯨,因為氣候變遷再次出現,難免令人百感交集。此外,氣候變遷或許讓灰鯨重返大西洋,卻也多次造成灰鯨迷航,法國南部2021年出現1頭從太平洋迷航到地中海的灰鯨,震驚當時專家,專家們推測當年北極海提早融化,可能使灰鯨誤入大西洋再進入地中海。
躲避夏天異常高水溫 日本鮭魚博物館「沒有鮭魚」
由於鮭魚習慣回流產卵的關係,日本新潟縣村上市過往素有「鮭魚之鄉」的稱號,當地甚至有一座「鮭魚博物館」。但由於今年日本夏季水溫過高的因素,導致鮭魚繞道避開高水溫,結果進而讓村上市當地過往的鮭魚產卵盛景不付存在,鮭魚博物館也面臨著無魚展覽的窘境。根據《soranews24》報導指出,根據博物館的公告表示,由於今年夏季的異常高溫,導致水溫也異常偏高。許多魚類都紛紛迴避日本海域,這也讓日本海域的漁獲量大幅下降,像是北海道的漁獲量下降至平均值的60%,而在這一季,僅有1200條鮭魚被捕獲,所以鮭魚博物館遭遇到無魚可以展覽的情況。報導中也指出,鮭魚喜歡在15度以下的水溫生存,因此他們冬季的時候會待在寒冷的北極海域,等待產卵時,才會前往較為溫暖的水域進行產卵,所以每到夏秋之際,就會有大量鮭魚南游到日本。但由於今年日本夏季氣溫、水溫異常偏高的關係,這也讓鮭魚們改變了原本的路線,幾乎沒有來到日本。博物館方面也表示,如此異常的情況也可能影響到明年的展覽,但即便如此,博物館還是希望能有正常的資訊展覽,同時也希望大自然能在明年幫日本人最愛的魚類帶來涼爽的水溫。
極端氣候衝擊全球健康 AI預警氣候及早應對傳染病威脅
全球暖化引起層出不窮的極端氣候災難,例如中國受到杜蘇芮颱風引發的洪水,夏威夷面臨乾燥高溫造成的野火災難,甚至全球蟲媒分佈的變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帶領研究團隊在《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節目中說明,人工智能AI技術不僅在經濟領域引起關注,近期《自然》(Nature)也報導了人工智慧(AI)應用於氣象預警,及早應對全球極端氣候與疾病衝擊。▲全球暖化引起持續的高溫現象,並且造成極端氣候災難。(圖/擷取自《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極端氣候衝擊全球健康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確認今年7月是有記錄以來地球上最熱的1個月。全球暖化引起持續的高溫現象,並且造成極端氣候災難,南北極的冰川亦快速消融。北極的格陵蘭海冰正在以每10年13%的速度迅速消融,對整個氣候系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衝擊全球的永續健康。陳秀熙團隊分析,根據不同的碳排放情境預測顯示,在最嚴重的情況下,2030年夏季北極海冰可能會完全消失;南極目前正處於冬季,也觀測到異常高溫現象,冰穹C地區往年冷到攝氏-50度左右,今年7月卻比往年平均熱40度,造成南極冰層快速消融,平均每年融化3200億噸冰冠,南極海冰面積也減少了260萬平方公里。全球暖化還造成日本腦炎傳播與蟲媒分佈的變化,受到雨量和溫度影響,豬隻被蚊蟲叮咬後造成日本腦炎的傳播。現今暖化速度加劇以及地緣政治對立,一些地區甚至超越了氣候指標的極限。▲全球暖化引起層出不窮的極端氣候災難,例如中國受到杜蘇芮颱風引發的洪水,夏威夷面臨乾燥高溫造成的野火災難。(圖/擷取自《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人工智慧如何預警氣候?如何預警極端氣象事件,成為當前科學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也影響全球國家對於氣象監測資源之合作共享議題,AI對於氣象預警也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電影《氣象戰》提出緩解全球氣候災難之衛星科技,透過封堵水壩上的小洞,成功地阻止災難。片中全球合作運用衛星技術結合人工健康與智能健康應用,實時監測氣象情況,提前發出預警與調控。提升大眾對於科技預測氣候災難的意識。例如為了預防火災,近地衛星OroraTech可監測地面溫度,並利用SensaioTech的IoT物聯網數據設備來測量森林數據,可精確預測野火的發生機率與區域,避免大火、降低全球暖化衝擊。為了緩解暖化多重威脅,首要重點是考慮全球碳排放量的變化。目前碳排放情境不僅惡化暖化速度,也增加氣候變遷敏感疾病(CSDI)風險。陳秀熙團隊表示,除了建立全球夥伴關係以大幅減少CSDI的風險,人工智能也能應用於疾病預測,包括氣候指標疾病預測工具CLIMSEDIS、傳染病傳播預測模型Insights、蟲媒疾病預估模型Mosqlimate以及登革熱風險預測工具DART等模型。WHO全球永續發展指標透過AI應用,在全球面臨極端氣候事件時,確保工作和經濟成長發展目標。在工業化過程中,利用AI達到零排放降低石化燃料造成潛在風險,並減少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地區以及脆弱族群,受極端氣候影響而遭受的傷害,進一步減少不平等現象。全球也可透過共同的氣候行動,解決氣候變遷問題。▲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至2080年將增加23億登革熱感染風險人口。(圖/擷取自《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AI預測蟲媒疾病 減少登革熱爆發風險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至2080年將增加23億登革熱感染風險人口,全球60%人口居住於登革熱流行區域,經濟弱勢地區如非洲、東南亞將面臨持續嚴重登革熱流行爆發威脅,已發展國家如歐洲、美洲疾病風險亦上升,發展全球夥伴經濟合作以降低碳排放有助於減少全球登革熱流行爆發風險。陳秀熙團隊引述一項研究利用哥斯大黎加資料探討中美洲極端氣候登革熱風險,登革熱傳播氣候因子包括:溫度、降雨、濕度,其他因子則包含:病媒蚊密度、蟲卵指數、孑孓指數等。登革熱氣候預測因子預測,可利用5平方公里高解析量測值觀察氣候災害監測站資料、北大西洋洋流海溫異常指數,了解洋流區域海洋表面溫度每週間監測,結合人工智慧方法,建立登革熱流行傳播機器學習模式,運用氣候因子,預測區域層級不同時間之登革熱風險變化,以及各區域登革熱時序風險演進。不過,部分極端風險區域Queopos(極低風險)、Montres de Oro(極高風險)於學習階段之預測略為偏離。顯示該研究運用AI預測登革熱流行傳播風險果,僅局部地區預測較接近,原因在於沒加入病媒分佈、人口特性、社經地位分佈等非氣候因子。過往人工智慧氣象因子預測台灣登革熱風險,運用聖嬰現象因子、海溫監測、降雨量、短波輻射環境溫度遙測,等氣象預測因子,同樣未能達到精準預測之目的。因此,陳秀熙團隊認為,後續在發展人工智慧運用時,若能納入生物與疾病特性考量,將有助於提高區域登革熱風險預測準確度。團隊先前運用氣象、區域傳播特性以及疾病特性發展日本腦炎預測模型,結果顯示5月到8月為日本腦炎發生高峰期,因此採取3月前完成疫苗施打將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而前2週溫度上升與前一週降雨量增加將提高日本腦炎發生風險,此為環境對於病媒蚊生態影響所致。此為運用疾病、環境,結合氣象資料達到準確預警疾病之範例模式。人工智慧即時氣候預警成效評論為了因應極端氣候發生,陳秀熙團隊指出,需要進行即時氣象預測,因此需要空間精準、時間精準、變化精準以及強度精準,主要著重於變化上的準確性,其中受影響的決策領域包括:緊急應變服務與資源配置、能源供應管理、洪災應變措施規劃、航空交通規劃、海上航線引導以及貨運零售倉儲管理。過去幾十年間,氣象預測主要仰賴於傳統數值天氣預報(NWP),雖然準確度非常高,但速度較為緩慢。近十至二十年間,AI崛起發展出不少預測模型,Google DeepMind於2021年發布人工智慧生成模型DGM(Deep Generation Model),預測能力佳;FourVastNet優點為速度提升,但準確度不如預期;而盤古氣象模型,則兼具速度與準確性,其優異性能也讓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將其系統納入考量,期待在未來天氣預測可降低氣候災難之衝擊。 節目這裡看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全球暖化與蟲媒傳播登革熱威脅 (I)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AI即時氣象預測與疾病衝擊 (II)
來自加拿大的頂級食材 台菜餐廳端出「野生北極參」饗宴 涼拌、爆炒還做成酒家菜
如果說起辦桌常見的名貴食材或滋補享用的海味乾貨,「海參」必定榜上有名,最近欣葉國際餐飲集結旗下欣葉台菜、鐘菜和欣葉小聚共3個品牌聯手出擊,以來自加拿大東岸海域的「野生北極參」為主食材,加上經典的台式風味與創新手法,設計出一系列當代手路台菜,7道海參菜色於即日起至年底共分兩階段限量推出。「北極紅參涼拌時蔬」帶有脆彈口感,沙茶香氣更是神來一筆。(480元/2~3人份,圖/欣葉提供)「福菜醬悶北極紅參」把福菜連同香蒜、絞肉快炒爆香,加入水、米酒、胡椒粉、糖等調味後煮勻收汁,為爽脆的海參增添甘酸滋味。(480元/2~3人份,圖/魏妤靜攝)橫跨台菜、日本料理、馬來西亞風味、粵菜等不同菜系的欣葉國際餐飲,原本就選用過加拿大龍蝦、甜蝦與牛肉等入菜,以及農產品類的加拿大野米,而7年前開始獨家代理的加拿大野生藍莓汁,更成為不少熟客的愛用好物。本身熱愛烹飪也重視養生的欣葉創辦人李秀英,在友人推薦下接觸到加拿大野生北極參,其來自擁有全世界最長海岸線的加拿大,加拿大三面為太平洋、大西洋、北極海所環繞,境內遍佈淡水湖泊,孕育了160餘種魚類及海鮮。李秀英董事長看中野生北極參生長在寒冷潔淨海域,造就出獨特口感與好品質,因此決定引進,由欣葉廚師團隊經過半年研發測試,最終推出7道菜色,活動期間在欣葉台菜、鐘菜和欣葉小聚都可嘗到。在這些菜色中,記者認為有兩道菜特別有意思,其一為罕見以涼拌手法料理的「北極紅參涼拌時蔬」,結合藤椒油的麻與沙茶香氣,微辣風味讓人停不了口;還有取台灣在地發酵食「福菜」、醃製剝皮辣椒引味的「福菜醬悶北極紅參」,鹹甘香氣讓人想再叫一碗地瓜粥來配。濃縮食材精華的「頂湯鮮燒北極紅參」搭配蠔油、醬油調出的濃醇湯醬,入口盡享滿滿的濃醇鮮。(180元/1人份,圖/魏妤靜攝)「北極紅參燉燒白菜」。(280元/1人份,圖/魏妤靜攝)當然也少不了傳統台菜中以宴客菜樣貌呈現、講究製程細節的菜色,例如「頂湯鮮燒北極紅參」便考驗主廚烹調技法,甘美醇厚的「頂湯」是這道料理的靈魂,精選豬後腿、老母雞、雞爪等食材熬煮10小時,讓食材的精華及膠質都融入湯中;而欣葉台菜的白菜煲向來深受客人喜愛,此次也特別推出升級版的「北極紅參燉燒白菜」,以清甜白菜結合香菇、肉絲、扁魚酥、蛋酥等食材,再加入北極紅參後,更是集甜味、鮮味、乾鮮海味為一體,上桌時加入少許烏醋更是美味;還有發想自酒家菜的「北極紅參鑲海鮮茸」,包覆於海參中的海鮮茸使用新鮮蝦漿、豬肉末、清脆荸薺等食材,反覆拍打出筋性後,鑲入北極紅參中蒸煮,再淋上少許蠔油醬汁,吃起來脆口且鮮味十足。此道菜在欣葉小聚採1份3條供應(540元),在欣葉台菜、鐘菜採1人份位上提供(180元)。「北極紅參鑲海鮮茸」以北極紅參取代傳統使用的刺參,吃來外彈內脆鮮。(圖/魏妤靜攝)另外還有結合台菜爆香手法的「雙椒辣炒北極紅參」,這道菜突破傳統框架,以川式宮保料理手法為基底,將乾辣椒結合台灣獨有的剝皮辣椒爆香,再連同北極紅參快炒,最後滴入藤椒油及花椒油提香,上桌後辛甘鮮香的味道撲鼻而來;而溫潤回甘的「北極紅參剝皮辣椒雞」,則是在微辣湯頭中,嘗得到土雞肉的鮮美、北極紅參特有的鮮美海味,融合剝皮辣椒獨有的鹹甜甘辣,帶來豐富味覺層次。「北極紅參剝皮辣椒雞」。(圖為1,500元/10人份,另供應180元/1人份,圖/魏妤靜攝)其實海參「泡發還原」的過程繁複且至關重要,欣葉廚師耗時4~6天將帶有濃郁鮮味的北極參乾,以水、手工逐步發製還原,直到脹發5至6倍大始完成。處理內臟時還要特別小心,保留可食用的部位並確保參體形貌完整,較往常更為耗時,清洗完成後也要用蔥、薑、酒等煨出味道,才算完成前置作業。「欣葉知味 野生北極參」分兩階段限時限量推出,第一波為即日起至10月22日,推出「北極紅參涼拌時蔬」、「福菜醬悶北極紅參」、「頂湯鮮燒北極紅參」;第二波10月23日至12月31日推出「北極紅參燉燒白菜」、「雙椒辣炒北極紅參」、「北極紅參鑲海鮮茸」,而「北極紅參剝皮辣椒雞」則是兩階段皆供應。
北極海要沒冰了! 國外研究稱北極海的冰最快2030年全部融化
科學家6日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報告表示,北極海的冰最快在2030年9月會完全消失,就算人們從現在開始遵守《巴黎氣候協定》,將全球暖化限定在攝氏1.5度的範圍內,最晚在2050年,北極海的冰也將全部融化。根據《法新社》報導,漢堡海洋大學教授諾茲(Dirk Notz)表示,現在將北極海以景觀及棲息地的標準來保護已經為時已晚。隨著冰層的減少,天氣、人類、生態系統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南韓浦項工科大學研究人員閔升基向法新社表示,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永凍土層融化,順勢加速全球暖化。厚達數公里的格陵蘭冰層若融化,其產生的海水量足已讓海平面升高6公尺之多。閔升基也指出,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最快在2030年9月北極海的冰會全部消失,這比先前的預測提早了10年。一般而言,若北極海冰層覆蓋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里,科學家將此狀態稱為「無冰」狀態,2012年北極海海冰面積為340萬名方公里,創下冰層面積最小的紀錄。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發表1則報告指出,在21世紀中葉,北極海將出現至少1次幾乎無冰的狀態。
冰川、珊瑚、咖啡 全球暖化恐讓「這些東西」消失
隨著全球暖化和極端氣候日漸嚴重,一切都變得岌岌可危,從冰川、珊瑚,到你手上的那杯咖啡等,都可能因為氣候危機消失。據《CNN》報導,全球暖化讓大家走向不可逆的氣候臨界點,甚至有可能超越臨界點,讓一些具指標性的物種或東西可能無法挽回。1.大西洋海雀:大西洋海雀是北大西洋的著名海鳥,隨著世界逐漸變暖,海雀的食物沙鰻正在變少,而牠們可能無法餵養雛鳥,這讓總數量開始下降。2.阿拉比卡咖啡:如果全球氣溫繼續攀升,巴西米納斯吉拉斯適合種植咖啡的土地面積可能會減少大約20%到70%。氣候危機可能讓咖啡和海龜消失。3.北極冰層:在挪威和北極之間,有個斯瓦爾巴群島,那裡是全球暖化最快的地方。科學家說,即使世界減少了導致地球暖化,也不會阻止北極在2050年之前在出現夏季無冰的狀況。4.海龜:澳洲雷恩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龜築巢地,而現在該處的海龜數量正在下降,氣候變遷對海龜有很大的影響。5.鹿角珊瑚: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說法,鹿角珊瑚現在很危險,因為海洋變暖導致了廣泛的珊瑚白化,化石燃料汙染也導致海洋溫度升高。6.熊貓:熊貓是世界瀕危物種的象徵,現在全球的野生熊貓不到2000隻,牠們的棲地被破壞,氣候變化更縮小居住地,讓牠們更難交配。全球野生熊貓目前不到2000隻,圖為泰國清邁動物園的熊貓。7.猴麵包樹:馬達加斯加的猴麵包樹,壽命可達3000年。但哥倫比亞氣候學院氣候學副教授道格拉斯(Kristina Douglass)說,猴麵包樹正在生病或死亡,而科學家們認為氣候危機是原因之一。8.太平洋海象:2019一部紀錄片中,一群太平洋海象在俄羅斯海灘上的懸崖頂單墜落,紀錄片將死因歸咎於氣候變化,因為氣候變化正在融化冰層,迫使海象離開海洋,來到陸地上。科學家表示,隨著北極海的無冰期的延長,海象處於危險邊緣。9.思韋茨冰川:思韋茨冰川又被稱作「世界末日」冰川,因為它的消亡可能對海平面有災難性影響。科學家警告說,隨著海洋變暖和冰層融化,跟佛羅里達州一樣大的思韋茨冰川,正勉強維持防線。10.帝王蝶:每年冬天,數以百萬計的帝王蝶穿越北美過冬前往墨西哥森林,而現在牠們的數量大幅下降,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在2021年至2022年內,帝王蝶在墨西哥森林的數量下降了22%。
英國小鎮突宣布取消跨年煙火 背後原因超暖心!決策引網讚
一隻北極海象在跨年前夕突然現蹤英國斯卡布羅港口,讓當地民眾相當驚喜,還將牠取名為「雷神(Thor)」,許多居民甚至特地前往港口只為了一睹這難得的景象。專家指出,海象只是短暫停留,休息結束後牠將繼續游向北方。因擔憂煙火巨大的閃光和聲響可能會讓海象受到驚嚇,當局也根據專家建議,宣布取消12月31日晚間的跨年煙火表演。
新北歡樂耶誕城搶先看 雙燈區共同閃耀 Disney+光雕秀躍上市府大樓
每年一度、全台最受矚目的冬季活動「2022新北歡樂耶誕城」將於本週五11/11正式點燈開城,記者參與媒體試映活動,搶先一睹燈區亮點。今年活動集結Disney+旗下六大人氣品牌陣容,規劃了雙主燈區,包括新板主燈區的「雪白之城(市民廣場)」、「銀白之森(站前廣場)」、「皮克斯經典重現(萬坪公園)」,以及府中主燈區的「國家地理極地(府中商圈)」,共設立超過45座燈飾裝置與光廊,還可看見以極光意象打造的氛圍感與雪花紛飛場景,試燈時首篇光雕動畫「Disney+嘉年華篇」Disney+角色及經典場景也躍上市府大樓,路過民眾紛紛駐足搶拍。活動將一路持續至2023/1/2,創下史上最長的53天紀錄。雪寶歡快登上由竹筍地標化身的耶誕樹,吸引民眾搶拍。(圖/趙文彬攝)2022新北歡樂耶誕城設立超過45座燈飾裝置與光廊,並集結Disney+旗下六大人氣品牌。(圖/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從市民廣場的「雪白之城」出發,第一眼就能看見《冰雪奇緣》的雪寶高舉雙手登上由竹筍地標化身的雪白耶誕樹,民眾在與雪寶合影時,還可看見後方市府大樓絢麗的光雕投影。在市民廣場上也有「迪士尼冰派對」快閃店,方便大小朋友帶回漫威、星際大戰等電影的人氣商品。圍繞市府廣場的四條人行道,也分別打造成充滿米奇意象燈飾的「米奇燈區」、象徵粉紅浪漫的「米妮燈區」、散發超級英雄力量的「漫威燈區」及以冰雪童話世界為主題的「冰晶大道」,讓人感受銀白耶誕風情。此外,市民廣場上除了有讓小朋友瘋玩的「冰宮旋轉木馬」外,還有今年首次出現的「冰屋戲雪池」,南國冰屋造型內部也以仿真白雪打造戲雪池,可一次容納12名遊客,推薦民眾可以穿著雪衣拍照,不用出國就彷彿來到了南極。「水晶球屋」裡有燈球和雲朵裝飾,一走進去就能感受零下的體感溫度。(圖/趙文彬攝)站前廣場則有以數千顆雪白燈飾妝點而成的「銀白之森」燈區,映入眼簾的是由銀色圓球串聯成迎賓大門的「銀色派對」,有逗趣的耶誕老人裝飾歡迎大家到來。燈區內有披覆著銀色光芒的「水晶球屋」,只要踏入屋內就能感受到維持在零度以下的體感溫度,最能直接感受冬季氛圍。這裡還有每年受小朋友期待的「冒險鋼鐵車」、「驚奇小火車」等遊樂設施免費暢玩,也提醒民眾兩項設施適合12歲以下兒童,身高未滿100公分之孩童則需由家長陪同。到《青春養成記》打卡點前和角色們一起合影,回味感人片段。(圖/趙文彬攝)而在萬坪公園展區,則集結全球耳熟能詳的《腦筋急轉彎》、《玩具總動員》、《青春養成記》、《怪獸電力公司》以及《天外奇蹟》等五大經典皮克斯動畫電影打卡點,來到這裡可重溫經典動畫電影中令人感動的內容,一旁還有「皮克斯玩聚工作室」快閃店可選購周邊商品。有著呆萌表情的北極熊就位於府中捷運站出口商圈,吸引民眾拍攝。(圖/趙文彬攝)以寶特瓶打造的「北極海」,讓民眾彷彿置身北極海的蔚藍之中。(圖/趙文彬攝)另外也不妨再到府中燈區走走,一出捷運府中站便能看見「北極熊」一家溫馨團聚的場景,傳遞幸福感之餘,也提醒大家透過節能減碳、減緩地球暖化,才能讓更多物種延續下去;而運用寶特瓶打造而成的燈光空間裝置「北極海」,藉由白天與夜晚的光線穿透,產生不同視覺效果,打造出如同北冰洋中海潮波動的氛圍,站在該作品下方,彷彿置身於蔚藍海洋之中;另外還有整合新北市AI數據轉化為藝術聲光展演的「雪國耶誕」,及用大型氣膜塑造的冰山洞窟「Iceberg」,能讓你感受置身於極地的零下冷度。今年為豐富府中地區活動,自11/12~1/1每週六、日13:00~20:00舉辦耶誕創意市集,包含輕食小點、文創商品、創意手作等攤位;15:00~17:00府中小舞台帶來吉他彈唱、炫技舞蹈、街頭互動魔術、精彩雜技表演等歡樂互動演出。此外,11/19~11/20還將舉辦府中「白色派對」,當日將以白色夢幻為主題,邀請民眾一同參加Dress Code派對,更多「2022新北歡樂耶誕城」相關訊息,可上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活動官網或新北旅客粉絲團查詢。
別爾哥羅德號回北極海 傳俄將測「末日魚雷」
據義大利《共和國報》(la Repubblica)報導指出,北約組織情報部門發出一份報告,他們公佈俄國首艘可搭載核魚雷的,「別爾哥羅德號」(Belgorod,K-329)核潛艦動向,北約擔心俄羅斯準備進行史上,第一次的「海神」超級魚雷測試。海神為遠程核動力無人水下載具,譯名波賽頓(Poseidon)又號稱「末日武器」,它可攜帶100枚百萬噸(megaton)的核彈頭,能對8000公里外目標發動攻擊,而別爾哥羅德號是全球最長潛艇,全長182公尺且可搭載6枚海神,該報告指出它目前又回到北極海,消息曝光讓不少人感到擔憂。
歐美遭遇嚴重熱浪侵襲 研究指出北極暖化速度達全球平均4倍
歐洲和美國今夏遭逢嚴重熱浪侵襲,氣溫迭創新高,科學家指出,除了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北極暖化、噴射氣流遷移、熱穹現象也都是發生熱浪主因,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北極正在迅速變暖,但隨著研究時間範圍和北極地理區域構成定義不同,估計值也有所不同。根據11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北極過去40年來的升溫速度比地球其餘地區快近4倍。北極暖化速度不斷加快。(圖/達志/美聯社)芬蘭氣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11日於《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雜誌中,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內容提到從1979年到2021年間,北極的暖化速度已達到全球其他區域的4倍,這項新發現遠超過於科學家過去所評估的的2至3倍。舉例來說,在挪威斯瓦巴群島(Svalbard)和俄羅斯新地島群島(Novaya Zemlya)附近的歐亞部分(Eurasian)北極海,每10年升溫高達攝氏1.25度,比世界其餘地區快7倍。研究小組發現,即使最先進的氣候模型預測北極暖化速度,也比他們觀測到的數據低了約1/3。北極過去40年來的升溫速度比地球其餘地區快近4倍。(圖/達志/美聯社)研究小組認為,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先前的模型估計值因持續進行北極相關建模而過時了,據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芬蘭氣象研究所(Fin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學者李波寧(AnttiLipponen)表示,「文獻中的觀點是,北極變暖速度大約是全球平均的兩倍,所以我們估計的暖化速度比一般數值要高這麼多,我覺得有點驚訝」。北極放大效應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吸熱排放所引起。(圖/達志/美聯社)李波寧指出,下一步是檢視這些模型,研究團隊很想釐清為什麼這些模型不能重現觀測中看到的東西,以及這對未來的氣候預測會有什麼影響,另外,根據《CNN》報導,研究人員透過計算4組涵蓋約40年的衛星數據之平均值,發現北極正以每10年攝氏0.73度的幅度快速暖化中,全球其他區域的平均氣溫則是每10年增加約攝氏0.19度。這個現象也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 Arctic Amplification),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吸熱排放所引起。北極暖化速度不斷加快。(圖/翻攝自Nature Asia)
今年7月寫破史上最熱第2高溫! 南極海冰面積創44年新低紀錄
近年來,極端氣候現象所造成的衝擊日趨頻繁,夏季氣溫更是屢創新高,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週二(9日)表示,上個月的全球溫度比平均高出近半度,創下有紀錄以來第3個最熱7月份。與此同時,歐盟衛星監測組織表示,7月份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寫下44年以來最低紀錄。據《法新社》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努利斯(Clare Nullis)在記者會上表示,「全球剛剛經歷了有紀錄以來,第3個最溫暖的7月份之一。」努利斯引述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的最新數據指出,2019年的7月氣溫創下新高紀錄,2022年7月氣溫居次,2016年7月則是排名第3高溫。另外,努利斯更指出,西班牙在今年7月份也寫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努利斯表示,自2016年至2022年期間,共創下3個最暖7月份,「但這3個月之間的差異真的很小,偏差值小於誤差範圍。」她進一步說明,今年7月全球氣溫比1991到2020年的平均值僅高出0.4°C。值得注意的是,「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發現,今年7月的南極海冰範圍約1530萬平方公里,相較於1991年至2020年的7月份平均值低了7%,約縮減110萬平方公里,創下近44年有衛星紀錄以來,最低冰層覆蓋面積;此外,北極海冰覆蓋面積也比平均水平低4%,寫下歷來第12低的7月份海冰範圍。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氣候變遷增加了極端熱浪和乾旱的發生機率,歐洲部分國家降雨量甚至打破歷史低點。
海象悠閒躺在船隻上曬太陽 可愛畫面曝光
隨著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許多動物都受到影響離開原生環境,近日挪威竟出現一隻600公斤的海象,居民將牠取名為芙雷雅,事實上芙雷雅第一次露面是在2019年,當時牠常爬到小船上曬太陽,芙雷雅也會在充氣艇上打瞌睡,可愛的模樣每次都會引起民眾圍觀,不過動保團體推測牠從北極海,在一塊浮冰上睡著而漂流到挪威,世界自然基金會希望當地居民不要太靠近牠,否則會給芙雷雅帶來極大的壓力。
餓壞被迫踏上陸地殺戮 科學家首次錄下北極熊獵食馴鹿過程
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層加速融化,這也使得北極熊面臨生存危機,北極熊原本都是在海裡捕獵海豹,但日前被科學家在挪威捕捉到北極熊獵殺馴鹿的畫面,凸顯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恐怕生活也大不易!《每日郵報》指出,位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的波蘭極地站生物學家,捕捉到一頭雌性北極熊沿著海岸線步行,牠發現附近有6頭馴鹿低頭吃草,打算展開掠食,未料馴鹿也發現異狀,馴鹿們於是四處逃竄。隨著全球暖化,導致海豹數量減少,北極熊跑到陸地覓食,科學家還目擊到牠們掠食馴鹿的畫面。(圖/翻攝自www.iflscience.com)其中一頭倒楣的馴鹿原先跳入海裡求生,沒想到反被北極熊盯上,最終慘被壓入海中溺死,北極熊再將其屍體拖回岸邊享用,過程僅花了15分鐘。這樣的場面讓科學家驚呼,因為根據2000年前紀錄,北極熊並不會攻擊馴鹿。研究團隊透過1年的研究,將這項報告發表於生物期刊《Polar Biology》,根據報告指出,過往,北極熊以油脂豐富的環斑海豹(Ringed Seeal)和髯海豹(Bearded Seal,)為主食,但這兩種物種數量越來越少,加上自1979年以來,提供北極熊們狩獵的海冰每10年縮減13%。研究顯示,北極熊平均得游泳3天才能找到海豹,或者尋找能量密度較低的陸域食物來源,因此牠們得走更多路來覓食。除了因為冰層減少,迫使北極熊跑到陸地上覓食,尋找新的掠食目標,另外,在過去30年裡,北極地區的馴鹿受到政府保護,使數量大增,因此容易成為北極熊的獵捕對象。根據科學家表示,「一隻北極熊需要消耗大約1.5頭馴鹿(Caribou)、37隻北極紅點鮭(Arctic charr)、74隻雪雁(Snow Goose )、216顆雪雁蛋(約54個巢)或是3公尺的岩高蘭(Crowberry),才等於一隻成年環斑海豹所能提供的熱量」。全球暖化進而導致整個北極海洋生態系統迅速變化,接下來,恐甚至影響到依賴海冰的哺乳動物及其獵物產生連鎖反應,造成數量下降等危機發生。
美國核潛艦北極海破冰浮出 結果吸引北極熊「強抱狂舔」
美國海狼級核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SSN-22)2日在南海因為碰撞到不明物體,結果導致十多名官兵受傷。而美國海軍研究所(USNI)後來也發文補充,表示這並非是康乃狄克號首次發生意外,2003年康乃狄克號在北極海破冰上浮時,就意外吸引北極熊,結果船艦被北極熊強抱、狂舔。根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報導指出,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柯林頓(Bill Clinton)表示,康乃狄克號於2日執行水下作業時,疑似碰撞到不明物體,導致船艦受損,其中有11名船員也因此受到輕傷。目前調查後確認康乃狄克號的核動力設備並沒有受到影響,目前正在進行裝置損壞的評估。另外有一名官員表示,這起事件發生在南海,而康乃狄克號同時正在駛向關島,近日即將抵達。消息傳出後,美國海軍研究院的官方推特也發文,表示這並非是康乃狄克號首次意外。早在2003年時,康乃狄克號因為任務從北極海中破冰上浮,結果造型奇特的船艦卻意外吸引一旁的北極熊,北極熊猛抱著潛艦的舵,不斷地狂舔。最後這頭北極熊可能終於知道自己所強抱著的並非食物,最後就這樣悻悻然地離去,而這有趣的一幕也被拍攝下來,美國海軍研究所也貼出這逗趣的照片。
災難電影恐真實上演 大西洋環流「千年最弱」
2004年的科幻災難片《明天過後》講述氣候變暖、北極冰川消融導致北大西洋暖流中斷,全人類的生存環境都遭到嚴峻威脅的故事。現在,德國科學家警告說,北大西洋暖流真的已經到了失穩的邊緣,一旦崩潰失穩,將導致全球氣候系統發生劇烈溫度波動與氣候變化,歐洲、北美地區恐陷入極度寒冷。北美東海岸 料有極端災害據德國之聲6日報導,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的學者在8月份《自然氣候變化》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對全球氣候具深遠影響的「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正越發趨於不穩定。該洋流一旦中斷,歐洲將不再擁有溫和的氣候環境,北美東海岸地區也將遭遇更頻繁、更極端的洪澇災害。AMOC包含北大西洋暖流,將熱帶地區溫暖的表層海水輸送到北美東北部、歐洲西部水域。洋流抵達靠近北極海域時,溫度降低、密度增大,從而下沉,形成海洋深處的寒流,將北極的冷水輸送回熱帶水域,與表層的暖流構成循環。大西洋環流示意圖北極冰川融化 是為因素之一論文作者伯爾斯(Niklas Boers)說,AMOC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洋流系統之一;在地質史上,AMOC一直在強弱交替,但1000年以來「從未像現在那麼弱過」。他警告,AMOC很有可能接近崩潰失穩的邊緣,一旦失穩,將會出現一些不可逆轉的變化。當務之急是要確定當前洋流減弱究竟是周期性變化,還是本質性失穩。研究團隊指出,多項因素造成當前這一趨勢,與氣候變化關聯密切。比如,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含鹽量較低的淡水相比含鹽量較高的海水密度更小、更不易下沉,干擾了本應該在極地水域下沉的大西洋環流。局部地區降水增多、河流水量增大也同樣干擾AMOC。溫室氣體的排放 影響AMOC伯爾斯說,他從未料到淡水量增大「已經到了能夠如此影響AMOC的程度」。他呼籲,現有的氣候、洋流模型必須根據最新觀測數據進行修正,從而能夠準確預測這一洋流的穩定程度。伯爾斯表示,北大西洋暖流失穩的跡象出現地比人們預想的更早、更清晰;每多排放一公克溫室氣體,該洋流在今後幾十年內徹底中斷的可能性就越大。「目前還很難預測該洋流何時會中斷,因為這取決於還會排放多少溫室氣體、全球氣溫還將上升幾度。」
疑冰山上睡著被迫漂流 愛爾蘭海岸隔17年驚現北極海象
愛爾蘭一對父女艾倫(AlanHoulihan)與5歲的女兒穆利安,23日在海邊發現一頭巨大的海象,由於擔心牠的狀況,艾倫立即連絡了相關單位前往救援。據悉,距離愛爾蘭最近的海象群應是格陵蘭島與斯瓦爾巴特群島;有專家據此推測,該海象應是在冰山上睡著後,一路漂流到了愛爾蘭。根據《Dilymail》報導,艾倫與女兒穆利安近日外出散步時,在海邊發現一頭疑似走失的巨大海象。只見牠似乎剛剛睡醒,一臉迷濛的仍不知自己目前身處何處。由於此次是愛爾蘭自2004年來首度發現海象,讓父女倆振奮之餘,卻也相當擔心海象的健康,因此趕忙連絡了相關當為前往救援。據悉,海象通常僅在北極一帶活動,海洋生物學家弗蘭納裡(Kevin Flannery)為此推測,該頭海象可能是不小心在冰山上睡著,被載著一路往南漂流,自格陵蘭(Greenland)橫越大西洋抵達了愛爾蘭。由於距離當地上一次有海象出沒已有17年之久,使得附近民眾顯得相當興奮,甚至替海象取名為「威利」(Wally)。當地的動物福利慈善機構RSPCA在發現威利後,立即幫牠進行健康檢查,所幸威利除了體重稍輕之外,並未受傷。然而,就在發現威利的6天後,當RSPCA打算再度前往替其進行檢查時,卻發現威利已不見蹤影。據報導指出,由於海象遷徙過程中危險重重,除了須考量食物是否足夠之外,旅程中也有可能力竭而死,因此不大會輕易冒險南下,目前相關單位仍在針對海象離開原生地的原因進行調查。
原因曝光!超強寒潮襲陸 「極地渦旋」在作怪
整個大陸這一波寒潮大地像冷凍庫,冷成這樣,究竟是為什麼?大陸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第一就是北極海冰減少,極地渦旋減弱,冷空氣隨之南下。而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第二個原因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反聖嬰現象(大陸稱拉尼娜事件),對大陸冬季氣候有明顯影響。宋連春指出,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冬季冰上大拉網捕魚是新疆烏倫古湖的傳統捕魚方式,出水的魚很快被冷凍。(圖/新華社)反聖嬰現象 全球低溫影響大陸的冷空氣最初源地來自北極,盤踞在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會將冷空氣「鎖」在極地。同時,北極地區又是全球氣候變化回應最敏感的區域,其地表氣溫的增暖速度是全球的2倍到3倍,這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2020年9月北極海冰達到歷史第二少,極地渦旋減弱、分裂,偏向歐亞地區,難以「固定」冷空氣而由其南下。近期北美地區偏暖和歐亞地區偏冷都與此相關。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圖為大陸北極科考隊觀測冰雪厚度。(圖/新華社)宋連春說,一般而言,受聖嬰現象(大陸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暖冬概率較高;受反聖嬰現象影響,冬季全球溫度偏低的概率較大。反聖嬰現象會有利於冷空氣從高緯度地區南下,同時,影響大陸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也會發生變化,難以阻擋冷空氣南下。幾十年來 陸冬季趨暖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宋連春表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畢竟冬季還沒有過完,暫不能下定論。從過去幾十年全大陸冬季平均氣溫的歷史序列來看,宋連春指出,整體呈增暖趨勢,並且1980年代以來,多數冬季氣溫都較常年同期偏高。在近十年以及2010年、2011年、2012年冬季都比常年同期明顯偏冷,其中最冷的是2011年冬季;2017年和2018年冬季全大陸平均氣溫基本接近常年同期,這兩年大陸北方和南方地區都出現了較大範圍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的特徵。今冬確實像大家感受到的那麼冷嗎?宋連春說,根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全大陸平均氣溫為-4.4℃,較常年同期氣溫(-3.8℃)偏低0.6℃,為2000年以來第6冷。具體來說,今年冬季以來,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1981年至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大陸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區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偏低2℃以上。全球暖化 極端冷頻發根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後期大陸還會有冷空氣活動,可能達不到過去這幾次籠罩全大陸型寒潮的強度,但冷空氣活動還是會比較頻繁,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會持續偏低。宋連春說,極端冷事件頻發,正是對全球變暖的典型回應。從長期變化趨勢來看,氣候變暖已經導致了極端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強。
聖經災難的血河!西伯利亞河流鮮紅如血 疑遭化學物嚴重污染
俄羅斯西伯利克麥羅沃市(Kemerovo city)的一條河流的河水突然變成紅色,連專家都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河水變紅。根據《太陽報》報導,這處位在西伯利亞西南部的克麥羅沃市,近日出現被當地媒體形容有如「聖經災難的血河」,出現血河的伊斯基蒂姆卡河(Iskitimka River),甚至被民眾稱為「宛如羅宋湯」一般,有居民懷疑,是遭人惡意向河流排放不明化學物,他們擔心河水受污染會危害健康和飲用水的安全。位於西西伯利亞的克麥羅沃市政府稱,該市河水被染紅,政府正在尋找污染源頭。(圖/翻攝自@mudakoff Twitter)血河出現後,就連原本在附近棲息的鳥類或動物也不敢入河覓食,其實類似的事件也曾發生在今年5月29日,莫斯科2900公里外、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工業城市諾里爾斯克(Norilsk)附近一座發電廠的柴油流進安柏那亞河(Ambarnaya River),河流顏色也像染了血一般的鮮紅,遠遠望去就像是「血流成河」。由於安柏那亞河提供水源給當地一個湖泊,而這個湖泊另一條河流的水源會進入生態十分脆弱的北極海,加上事故發生後,相關單位並未通報,俄羅斯總統普丁在6月初才得知消息,氣到直接在視訊會議中痛斥負責經營發電廠的主管!今年5月29日,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工業城市諾里爾斯克也發生類似事件。(圖/翻攝自@zloy_geyzer Twitter)至於伊斯基蒂姆卡河為何變成「血河」,俄國官方已從河水抽取樣本化驗,嘗試釐清河水變紅的原因,當地的水務部官員則表示,他們正在確認河流是否被企業棄置的汙染物影響,但暫未公布檢驗結果。
史上第一次 北極海未正常結冰
北極海一直是海冰主要的供給來源,被稱為海冰出生海域的拉普捷夫海(是北冰洋的陸緣海之一。位於西伯利亞東海岸、泰梅爾半島、北地群島和新西伯利亞群島之間。),今年10月中卻沒有和往年一樣,海水開始出現結冰的情形。拉普捷夫島每年都是10月開始結冰,隔年的5、6月開始融冰,一年只有8月及9月可以通航,另外10個月都是被冰封閉的地方。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究氣候科學的雷伯(Zack Labe)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提供的資料發現,拉普捷夫海在10月20日為止的海冰量和之前的資料相比,顯示2020年還沒有開始結冰,雖然下旬時好不容易開始結冰,但以往應該是海冰量最大值的時期,今年卻出現延遲的情形。會出現結海冰遲緩的情形,推測和地球暖化有關,西伯利亞附近的平均氣溫,也一年比一年上升,尤其是今年5、6月時,出現不尋常的高溫,而海水釋放出來的熱氣到了大氣層,可能也因此讓海冰變稀,並減少海冰攜帶養分給北極圈的浮游生物,從而可能破壞海洋的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