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
」 中國 人民幣政策扶植看好中國股市! 高盛:股票便宜估值可望提升20%
陸媒「華爾街見聞」報導,高盛集團近期表示,在最近的客戶交流中,股息和股票回購相關話題被頻繁提起,被認為因先前跌到谷底的中國股市「太便宜」,加上政府開始推出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以最樂觀的情況下,中國上市企業估值提升可能高達40%,就算是平均水準,也有20%的上升空間。陸港市場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近期已連續多個交易日淨買入陸股,4月26日甚至爆買224.49億元人民幣,創下滬深港通開通以來單日新高。報導提到,中國股市上週出現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佳周回報率成績,一周內MSCI中國指數上漲了8%,科技股領漲13%,中國離岸股票1月底以來反彈19%,表現優於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基準。高盛認爲,近日反彈主要是因爲第一季的宏觀經濟數據表現超出預期,加上有關支持資本市場的新政策陸續推出。高盛分析師Kinger Lau領導的團隊在4月29日公佈的報告指出,在最樂觀的假設下,如果中國股市在股東回報、公司治理標準,以及長期投資者持股比例上能與全球領先水準相當,那其估值提升可能高達40%,即使在不那麼樂觀的假設下,這些指標僅提高到全球平均水準,其估值仍有20%的上升空間。高盛表示,從歷史角度來看,中國股票的估值仍然偏低,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的交易市盈率分別爲9.6倍和11.4倍,仍低於長期平均水準的1個標準差,這將對中國股市形成支撐,預測MSCI中國和滬深300每股收益(EPS)將在2024年分別到達8%和9%,2025年上升至10%和11%。香港《信報》也引述外電報導,瑞銀報告稱,MSCI中國指數的成份股中,消費和網路行業比重居高,因此盈利未明顯受到房地產市場逆風的影響,隨著消費出現初步回暖跡象,預計公司的業績有更佳表現,因此瑞銀調高中國股市評級至「增持」。
人民幣「破7」陸股三大指數重挫 法人倒看好「政策紅利」
人民幣重貶,中國A股三大指數全面大跌,「北向資金」淨流出45.12億元。中國人民銀行9月15日宣布,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8%調降至6%以拉抬人民幣,這已是人行半年內二度出手,仍擋不住人民幣的頹勢,資金依然加速從中國外流,導致人民幣在本周雙雙「破7」陸股重挫,相關投資是否可切入仍備受矚目,國內唯一聚焦中國高股息的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上市以來,儘管面臨市場波動,仍持續受到投資人青睞。截至9月8日,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規模由2021年底的新台幣243.4億元增加至265.6億元,成長9.1%;總受益人數由年初的10萬 9458人成長至12萬9349人,成長幅度達18.2%。法人表示,00882成立才一年半,日前二度獲准追加募集,此次金額甚至高達195億元,後續規模將有機會挑戰500億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外股票ETF,由此可以看出陸股受惠政策紅利,存股族逢低搶進,陸股未來不悲觀。陸股自7月5日以來一路下修,再大幅修正的空間有限,且疫後經濟復甦與政策將合力推動消費相關板塊的基本面進一步,居民收入預期回穩,下半年消費板塊的盈利有望明顯改善。中國政府同時加速基礎建設,設立5000億人民幣基建基金,投入以新基建為主的建設,可望提振鋼鐵價格回升,挹注中國經濟後市看漲。在全球廣受升息與通膨雙向衝擊下,高股息產品仍為防禦型投資標的首選,建議投資人加速優化策略,迎向紅利先機。法人表示,人民幣全線急貶,也讓中國官方祭出一系列穩增長、保交樓政策,政策紅利可望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中信投信表示,除大陸外,各國對於疫情的影響接近尾聲,邊境逐漸開放。疫情重創大陸經濟,陸股7月歷經爛尾樓風波相對疲弱,有了政策護城河護體,金融、地產及基建類股可望受惠,投資人可鎖定以中國高息標的為主的ETF,盡早布局。
6月中國股市逆勢拿全球第一 法人:H2將持續領漲
受到通膨及聯準會加速升息拖累,6月全球股市普遍走跌,僅中國、香港及俄羅斯股市上漲。在中國政府政策刺激及解封後經濟活動恢復的推動,深圳成分股指數6月漲幅甚至達到11.64%,上海綜合及香港恆生指數,漲幅也分別有6.8及2.65%。中國股市表現笑傲全球,帶動大中華基金近一月績效亮眼。根據晨星數據,境內37檔大中華基金,近一月平均報酬率為9.11%。統一大龍騰中國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中國封城政策解除後,6月經濟活動回溫。市場最大利空消除大半,6月外資北向資金淨流入達730億人民幣,創今年來最大單月買超。除了外資以外,內資信心也明顯恢復。觀察過去A股價量,行情熱絡時,單日成交金額至少維持在1兆元人民幣以上,近日已回到1.2兆左右。陳朝政指出,中國為了達成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積極推出寬鬆貨幣政策及財政刺激,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需時間發酵,預期下半年中國經濟情勢將優於上半年,外資回流潮也有望延續。陳朝政表示,在其他國家多面臨貨幣政策緊縮的背景下,中國寬鬆的資金環境及下半年加速的經濟成長,使中國股市有機會成為全球股市的「偏安之地」;布局方向看好高通膨環境下的剛性需求,包括新能源、電動車、基建、醫療產業等。
外資大買A股?今年已逾370億人民幣 尤偏愛藍籌龍頭
進入2021年以來,隨著大陸A股市場交易的活躍,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也加速流入A股市場。1月15日,北向資金全日淨買入人民幣(下同)8.01億元,為連續第8個交易日淨買入,2021年以來,北向資金月內累計淨買入額已高達370.86億元。證券日報16日報導,同花順統計指出,歷史上北向資金淨買入A股金額最高的交易日是2019年11月26日,當天淨買入214.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8日,北向資金當日淨買入206.15億元,創其歷史第二大單日淨買入額,為最近一年多新高。另外,北向資金近三個月以來持續淨買入,2020年10月份、11月份、12月份淨買入額分別為0.23億元、579.29億元和572.39億元。對於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岩表示,隨著A股市場熱度不斷升高,北向資金流入的速度和力度都會不斷向上,一方面是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A股市場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比例;另一方面是在A股市場,外資有機會獲得遠超過歐美成熟市場的超額收益。乳酪基金經理人莊宏東表示,北向資金從2020年11月就開始持續流入。流入的驅動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人民幣持續升值,第二是中國經濟基本面復甦的持續性和確定性都比較強,A股資產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在不斷提升。外資流入後,對A股的定價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外資對藍籌龍頭明顯偏愛,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部分核心資產的價格。
誰能拯救世界經濟 高盛:再次取決於大陸
高盛在最新發佈的一篇報告中指出,如果全球經濟再次下滑,儘管美國聯準會必當全力以赴,但由於美元霸主地位岌岌可危,拯救世界的重任將再次取決於大陸,就像2008/2009年那樣。與此同時,據《券商中國》報導,高盛針對重倉中國股票解釋稱,中美貿易摩擦不會對大陸股市造成太大影響,將繼續維持「超配大陸股票」的觀點。值得注意的是,資料顯示,1-7月,北向資金淨流入金額接近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4月和6月成為外資流入高峰,分別淨買入532.58億元和526.79億元。高盛在這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央行在2020年上半年實施的貨幣政策寬鬆類型有三個特點值得注意。首先,一些政策工具是非常短期的流動性準備金。其次,其中一些資料指的是貸款總額,而非淨貸款額。第三,許多寬鬆措施本質上是有針對性的。這些資金專門用於受疫情嚴重打擊的部門、在獲取信貸方面面臨最大挑戰的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而且是在疫情對經濟影響最嚴重的時期。有鑑於此,這些寬鬆措施對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綜合影響並不是很大,且可能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大中華股滙市牛氣爆棚 上海證最威單日狂飆5.7%
國際熱錢湧入新興市場,6日大中華股匯市報復性飆漲,其中,又以本波最落後的大陸A股氣勢最旺,上證指數放量收漲5.7%至3300點之上,創近2年半新高,也是近5年最大單日漲幅;香港恆生指數大漲近1000點,漲幅3.8%;台股加權指數上漲超過200點,指數突破12000點,不僅重返農曆年前高點,並持續看好向台股歷史高點12682點邁進。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CNY)收盤大漲350點,創逾3個半月新高,離岸人民幣(CNH)6日盤中亦一度大漲近400點,升破7.03元關口。據路透報導,外匯交易員稱,大陸經濟復甦進展良好,股市暴漲的樂觀情緒吸引更多境外資金流入,助推人民幣大幅走強;若A股牛市情緒延續,短期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或繼續靠近7元關口。外資6日大幅加碼台股新台幣201億元,激勵新台幣飆升,一度衝高逾2角來到29.39元,尾盤央行進場阻升後,漲幅收斂至5.8分,終場收在29.551元兌1美元的逾2年新高。 統計資料顯示,6日從香港北向淨流入A股資金合計136.53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滬股通淨流入51.01億元,深股通淨流入85.52億元。統計發現,北向資金連續3日淨流入,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71.16億元,131.94億元,136.53億元,合計439.63億元。「A股大漲,外資跑步進場啊,這種外資持續流入的情況下,估計人民幣還會繼續偏升值一陣子」一中資行交易員稱。滬深300指數6日也暴漲5.67%,凸顯出6日行情中大市值權重板塊的帶動作用。滬深兩市6日總成交金額突破1.56兆元,創5年新高。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當前A股的低估值補漲特徵本質在於無風險利率的下行,促發的動力在於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降低,進一步強化資金追逐資產的現象。由此看好後市,滬指突破3300,靜待3500。群益金融集團(6)日舉辦「2020下半年台股投資展望說明會」,群益審慎樂觀預估下半年台股指數有機會突破歷史高點12682點,挑戰13000點。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說,台股歷史高點12682點是歷史遺跡不須過度在意,今年指數上攻原因是全球科技業的高成長與低利率環境,且資金行情漲勢聚焦在中小成長股,成長股漲勢大於指數與權值股。至於何時能達到13000的高點?蔡明彥保守地說,若是疫苗逐漸明朗,則在Q3末至Q4初。
經濟領先全球 北京鮭魚事件影響陸股有限
上周大陸北京再度出現因新發地市場鮭魚事件,爆發新一波確診疫情牽動市場視線,關注是否再對大陸A股造成衝擊。對此大陸中信證券分析,A股大環境是大陸國內經濟領先於全球,企業獲利恢復和人民幣年內走強機率仍大,看好年內全球資金加速增配大陸資產趨勢不變;申萬宏源證券則認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反覆,還不會構成傷害A股中期基本面趨勢,但坦言對短期預期的市場擾動仍是難免,不過預計調整空間有限。另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反覆影響,也導致最近大陸生物醫藥板塊的市場關注度較高。上周A股醫藥股板塊指數上漲4.94%,從醫藥板塊的子板塊來看,醫療器械、化學製藥、生物製品板塊等漲幅居前。而中金公司醫藥研究團隊近日報告也說,第2季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考慮到疫情需求與醫藥行業本身的防守性,市場預期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第2季的財報有一定的優勢。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申萬宏源團隊還指出,在短期調整空間可控的情況下,回檔建構布局中期的契機。觀察大陸上周的政策面一個重要變化是,創業板註冊制推進時間表基本明確,中期風險偏好支撐因素驗證。根據Choice數據統計,儘管6月12日北向資金小幅淨流出A股8.98億元(人民幣,下同),但上周的北向資金仍然累計淨流入49.15億元。觀察回溯從今年3月下旬以來,北向資金已經連續12周對A股產生淨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