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狀硬化
」 心肌梗塞 腦中風 心血管疾病「這些服藥方式」都危害腎健康! 藥師警示:不要自己當醫師
常常在發藥窗口聽到民眾詢問:「聽說藥都會傷腎 ,這些藥能不能不要吃?」 也曾經聽到民眾問:「上次我肌肉痛,去買消炎止痛藥吃,效果很好。我牙痛1星期了,可以再去買來吃嗎?」擅自決定停藥或減量 恐加劇腎臟負擔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范思驊指出,以上是民眾常有的用藥迷思,以為所有藥品都會傷腎,於是自己決定停藥或是減量,此舉可能延誤病情;當身體不適時,又自行買藥或調高劑量,自己當起醫師,反而造成腎臟的負擔。謹慎使用消炎止痛藥 避免損害腎功能范思驊說明,一般常聽到的Ibuprofen(依普芬)、Diclofenac(克他服寧、服他寧)、 Indomethacin(炎達益、炎得效),屬於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透過「抑制前列腺素」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而長期服用此類消炎止痛藥,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會造成腎臟血流量不足,因此損害腎功能。范思驊表示,若您已患有慢性腎臟病,應避免長期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如您為腎臟病後期的腎友,應完全避免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而一般民眾到藥局購買藥品,也要特別注意成分。常見的綜合感冒藥或是止痛加強錠等,可能含有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成分,務必諮詢藥師正確的服用劑量。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應遵循專業醫藥人員指示范思驊強調,拒絕遊覽車上、地下電台、夜市販賣的藥品以及來路不明的中草藥 ,絕對是愛腎顧健康的法則。藥品並非一般商品,來源不明的藥品或偏方可能摻雜有害身體健康的成分,不只症狀無法獲得改善、拖延治療, 也可能造成身體其他損傷,得不償失。如有用藥需求,務必就醫或到合格藥局詢問藥師,並依照專業醫藥人員的指示服用。愛腎顧健康 控制三高為首要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因之一。血壓過高影響腎臟排除廢物以及調節水分的機制。高血脂可能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慢性發炎。高血糖會增加腎臟過濾廢物的負擔,長期下來使腎臟逐漸失去過濾廢物的能力,無法清除身體代謝的有害物質,引起蛋白尿、腎衰竭、尿毒症,最終需要洗腎。因此,范思驊提醒,三高的病友務必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用藥物,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採行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定時回診,才能有效控制三高。
學走路摔跤!1歲寶寶竟然「腦中風」專家分析原因
不小心摔了一跤後,大陸1名1歲2個月的男嬰竟半身偏癱,送醫檢查後發現,小小年紀的他罹患了中風。所幸經武漢兒童醫院的救治,孩子病情很快好轉,術後第2天,手臂、腿能抬起來;術後3週,肢體運動協調能力恢復正常。住在大陸湖北省宜昌市的1歲2個月大男嬰言言(化名),出生後一直很健康。3週前,言言學走路時沒站穩,不小心摔到了頭,家長見言言沒有外傷,精神也不錯,以為沒什麼問題。沒想到,幾個小時後,言言突然變得不想動,也不開口「說話」了;喝奶時,奶還會從右側嘴角流出,右邊的手臂和腿也都失去力氣,抬不起來。對此,家長急忙將他送到當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言言右下肢和右上肢肌力很差,完全不能活動,評級僅為1級,正常情況為5級,且伴有語言減少。根據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醫師懷疑言言腦部有梗塞,可能是中風了。這麼小的年紀中風實屬少見,因病情危急,當地醫院建議將言言轉至武漢兒童醫院救治。結合病情資料,武漢兒童醫院專家們考慮言言是「急性腦梗塞—缺血性腦血管病」,也就是孩子大腦血管出現梗阻,導致了腦部缺血,必須儘早行介入手術疏通血管。該院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副主任醫師劉新獻表示,一旦錯失時機,腦組織將很難恢復,可能留下偏癱等後遺症。因為孩子年紀小、血管細、腦部組織本身複雜,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專家操作導管「前進」十分謹慎。幸運的是,因手術及時,言言腦血管的「堵塞點」被打通,沒有出現後遺症。術後隔天,寶寶已能抬起手臂、腿,術後第5天,癱瘓的右手已能抓物,並能在地上簡單活動。腦中風是中老人常見疾病,這麼年幼的孩子,怎麼會得「老年病」?雖然與成人相比,兒童腦梗人數相對較少,但每年醫師也會遇到幾個案例。成年人和兒童不同,成人可能因為一些潛在疾病例如高血脂、高血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血管阻塞導致腦中風。專家分析,言言發生中風,與先前摔角撞到頭部有一定的關係,但背後具體的發病機制仍不清楚。醫師也提醒,兒童不會像成年人一樣主動訴說自己的病情,不會主動就醫,因此,家長要多留心觀察孩子,及早辨識中風徵兆。部分中風兒童早期會出現抽筋、一側肢體的活動減少、失語、口角歪斜、眼裂不等大、意識水平改變、共濟失調(ataxia)、頭痛、噁心嘔吐等,一定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並及早就醫,盡快把患童送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筋膜槍放鬆好舒服!醫師示警「6情況」應避免使用 最嚴重恐引起中風
現代人工作繁重,不少人會使用筋膜槍來緩解惱人的肌肉緊繃、肩膀痠痛。然而復健科醫師指出,筋膜槍雖然適合用於緩解肌肉與筋膜的緊繃纏繞,但對如神經痛、局部發炎等其他症狀則沒有效用。此外,還有「6種情況」不適合使用筋膜槍,尤其血管附近應該特別避免。有些長者本來就有血脂高、動脈粥狀硬化等問題,要是血管內壁上堆積的脂肪斑塊被筋膜槍震到脫落,恐怕會有引起中風的危險。筋膜槍的原理,主要是透過高頻震動,加速酸痛部位的血液循環及震鬆肌肉,以達到按摩的效果,相較一般的徒手按摩,筋膜槍的高頻率震動,可將力道傳送至較深層的肌肉,適用於肌肉較大的部位,像是大腿前側外側、小腿後側及肩膀等。但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嘉義長庚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許宏志表示,筋膜槍的適應症為肌肉緊繃、筋膜纏繞等情況,他形容,筋膜纏繞就像是外套縐折「糾在一起」,需要用熨斗去熨平,而筋膜槍就是扮演熨平的角色,可以幫助改善相關疼痛。但是對於常見的神經疼痛、關節積水、腫脹等局部發炎造成的疼痛就沒有效果。許宏志特別指出不適合使用筋膜槍的幾種情況,其中最要格外小心的脖子兩側、後頸耳下的「血管附近」。許宏志解釋,血液不通暢也會造成疼痛,但是包含脖子氣管兩旁部位、後頸耳下風池穴的部位,都不要用筋膜槍去震動。特別是年長者,本身血脂高、動脈粥狀硬化,使用筋膜槍恐怕使血管受損,或者若血管內壁上的脂肪斑塊掉下來,順著血流跑到腦部,就可能會形成腦中風。其它應該避免使用筋膜槍的狀況還包含:神經周邊、凝血功能有問題者、長者骨鬆、小朋友的關節生長板,孕婦與月事中的婦女也要避免使用於腹部。許宏志說明,如果本身有吃抗凝血劑、凝血功能不好,使用筋膜槍恐怕造成出血問題;骨鬆者在筋膜槍的震動下恐怕會讓骨頭受傷;月經時期如果讓子宮受到外力震動,恐怕會出血更多。談到筋膜槍使用方式,許宏志指出,筋膜放鬆的使用方式可以來回滾動,包含背部、下背部等部位都算安全,若是使用於大腿、小腿等肌肉放鬆,也可以用球狀的頭做單點壓按,每次約10分鐘至15分鐘。是否達到效果則是看是否「變得不痛」,許宏志指出,如果使用完變得更痛,這是不對的,另疼痛部位有周邊化、往外擴散,也是錯誤使用的情況,應該立刻停止。
高三生遭九曲洞「巨石壓腿1天」恐截肢 醫分析若導致腔室症候群:腎臟也會壞掉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7日統計,花蓮403強震共造成13人死亡、1140人受傷,尚有6人失聯。其中1名17歲黃姓高三生被巨石壓住雙腿1天後,於九曲洞獲救,但目前仍然命危急救中,且雙腿有截肢可能。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表示,這孩子若截肢,「冤枉的是,下肢截肢者未來代謝症候群機會更高,雙側截肢患病率高於單側,所以復健工作相當重要,要有足夠運動量。」據悉,該名高三生在花蓮晶英酒店建教實習,地震當下正和同事一起搭巴士上班,沒想到途中卻被大石砸中,無法動彈,忍痛一夜之後,才被救難人員從九曲洞救出,但目前情況危及,一度失去呼吸心跳,如今依然昏迷,裝葉克膜搶救中,且有截肢可能。姜冠宇昨(8日)晚在臉書發文稱,巨石壓腿若導致「腔室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講白話是壓空間擠細胞,不只大量鉀離子,本身就是橫紋肌溶解,肌紅蛋白隨血流,腎臟也會壞掉,保腎功能是很重要的治療目標。他也認為,如果有截肢,血液循環動力會發生改變,「未來孩子復建上要多花一點心力預防慢性病提早到來。為這孩子祈福。」姜冠宇隨後也貼文底下的留言區補充,截肢後,心血管疾病機會上升、高血壓和動脈粥狀硬化的傾向是較為明顯的,截肢末端形成動脈瘤機率也大,「這孩子冤枉的是,下肢截肢者未來代謝症候群機會更高,雙側截肢患病率高於單側(有文獻是21.9% vs. 14.9%),所以復健工作相當重要,要有足夠運動量。」姜冠宇還指出,其實要更精確說,這也接近「擠壓症候群」(crush syndrome),但擠壓症候群本身可由急性腔室症候群誘發,所以到此案例程度,無論定義何者結果相差無幾,施救方針也一樣。此外,姜冠宇也以2010年的電影《127小時》(127 Hours)舉例稱,腔室症候群典型症狀5P網路查就有,大家也可以看到電影中主角手臂被石頭壓住,呈現的就是隨時間上肢腔室症候群的症狀,主角自己用刀截肢,除了逃脫,其實也是最嚴重下、必然的救治方式。他也解釋,其實腔室症候群還是有程度之分,「我們打石膏如果很不舒服,整個很刺痛了,也要小心腔室症候群喔,要解開,但是情況就不若巨石壓腳是急性的。」至於有網友詢問,若在腔室症候群發生前送醫,有辦法避免或減輕腔室症後群的併發症嗎?姜冠宇回應,當然越早送醫、越早解壓越好,基本上有發生此狀況是筋膜切開,真的保不住了,或太嚴重了,像是此案例,「才考慮斷尾求生(截肢)啊。」
增肌減脂要多吃「蛋白質」? 最新研究:攝取過多很傷動脈
2月19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雖然攝取足量蛋白質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因為蛋白質不易分解,身體需要消耗更多卡路里才能消化,但攝取太多蛋白質會增加脂肪、膽固醇和其他物質在動脈壁內外積聚,也就是血管出現斑塊,恐引發動脈粥狀硬化。據《紐約郵報》的報導,該項研究的資深作者、匹茲堡大學心臟病學教授拉札尼(Babak Razani)指出,「我們的研究表明,為了追求更有效的新陳代謝率而增加蛋白質攝取量,並非健康萬靈丹,因為此做法很可能對動脈造成傷害。」很多人認為蛋白質的攝取對健康至關重要,但從長遠來看,攝取過多恐是有害的。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攝取過量蛋白質會讓脂肪、膽固醇與其他物質累積在動脈壁,形成粥狀斑塊,使得血管硬化、狹窄、甚至阻塞,當粥狀硬化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時,可能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疾病。倘若超過22%的飲食熱量來自蛋白質,可能導致免疫細胞活化程度增加,並對動脈血管斑塊的形成發揮關鍵作用。拉札尼與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的新陳代謝專家米登多弗(Bettina Mittendorfer)合作的研究團隊,也經由小鼠研究發現,人體必需胺基酸「白胺酸」(leucine)會透過特定訊息機制引發疾病,改變特定細胞新陳代謝,例如血管系統稱為巨噬細胞(macrophage)的小型免疫細胞有可能因白胺酸出現異常,進而觸發動脈粥狀硬化的發展。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數據,要維持正常的體重,女性平均每天應攝取2000卡路里的熱量,男性每天應攝取2500卡路里的熱量。因此平均來說,如果女性攝取超過440卡路里的蛋白質,男性攝取超過550卡路里的蛋白質,就可能有對動脈造成損傷。然而,根據過去10年收集的數據顯示,美國人攝取大量蛋白質,且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近4分之1美國人每天從蛋白質獲得的熱量佔比超過22%。雖然雞蛋、肉、魚和豆類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但研究顯示,植物性蛋白質與動物性蛋白質之間的白胺酸濃度差異,可能就是對心血管、代謝健康產生不同影響的原因。這項研究結果對於營養師尤其重要,因為他們經常建議罹患重病者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維持肌肉量與體力。拉札尼也建議:「也許盲目增加蛋白質攝取量是錯誤的。更重要的是,要從整體角度看待飲食、均衡膳食,這樣才不會在無意間加劇心血管負擔,特別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他也非常興奮地表示,該項研究能激發針對如何以精確方式改變飲食的討論,並為未來的飲食指南提供極具潛力的資訊。
張誌家心肌梗塞猝逝 醫揭10大恐怖症狀:年輕人也要小心
前職棒球星張誌家2日驚傳在對岸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年43歲,近幾年心臟疾病已成為國人十大死因前2名,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最可怕,醫師提醒,若有幾大典型症狀包括胸悶、胸痛一整片、呼吸困難等,就應提高警覺、立刻就醫。根據張誌家母親透露,張誌家前陣子血壓有點高,這陣子有回台但又赴陸,對於兒子驟然離世悲痛不已,國健署資料指出,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包括左前胸有壓迫感、胸悶、胸痛、心悸、喘、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及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提醒,女性患者也可能有手麻、背痛等看似和心臟無關的症狀,且可能合併噁心、呼吸不順等情況,若有上述異狀應提高警覺並就醫,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趙書平還表示,40歲以上因冠狀動脈逐漸硬化,因此患病率會提升,其中男性發生率略高,但女性停經後患病率也會提升;此外,愛抽菸者因尼古丁會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不可不慎;肥胖者則會加重心臟負荷,加速動脈硬化。另據《今健康》引述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說法,心肌梗塞的發生主要在於血管受阻,或血管因收縮而狹窄進而阻塞,除了氣溫變化所引起外,相關風險族群還包括不可避免的老化、家族遺傳、三高糖尿病族群等慢性病及心臟疾病族群;另外,飲食重口味譬如高油高糖高鹽、不愛喝水等飲食不正常,或是無運動習慣、抽菸酗酒等生活習慣不佳者皆須留意。
中年男三年中風四次! 檢查竟發現是心房顫動惹禍
一名51歲、無抽菸、慢性病史的中年男子,因左腳無力至急診就醫,經心電圖檢查,顯示心跳明顯不規律,確診是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即使積極復健、治療,左腳仍無法正常行走,更令人難過的是初次中風後三年來,該名男子前後還經歷四次中風,不僅導致他智力下滑、視野缺損,甚至左半身癱瘓,終身都得靠輪椅代步。醫師提醒,預防腦中風,除了控制血壓外,心房顫動患者更要當心,因為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心房顫動者注意!再次中風機率多9倍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第四大死因,且腦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更是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風中心孫穆乾主任指出,吸菸、運動量不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及中風家族病史為腦中風主要的危險因子,其中,心房顫動者中風的機率不僅是一般人的5倍,死亡率多2倍,二度中風的機會更是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且風險還會隨著年紀增加而變大。心房顫動者中風,預後較差、死亡率更高!心房顫動是心臟內產生節律訊號的功能異常,導致心跳異常或不規則,無法有效將血液排送出心臟,導致血液淤滯形成血栓,而當血栓隨著血流進入大腦,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孫穆乾主任進一步說明,部分腦中風是因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阻塞引發血流不順所引起,但心房顫動引起的腦中風很直接,和膽固醇造成動脈粥狀硬化所導致的血栓,位置、原理不同。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後容易產生較嚴重的臨床症狀,預後較差,死亡率也更高,而且很容易出現再發性腦中風,若再合併抽菸或三高等危險因子,則每年發生中風的風險還會再增加。比電燒有效,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更有感!該如何避免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孫穆乾主任強調,透過口服抗凝血劑抑制血塊形成,是目前預防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有效治療方式,因為即使電燒治療好心房顫動,仍無法完全預防陣發性心房顫動,術後患者部份還是得吃抗凝血劑。然而,傳統口服抗凝血劑出血風險較高,需要患者定期回院追蹤凝血時間來調整劑量,加上容易與其他藥物及綠色蔬菜等食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上較不方便。因此,除風濕性心臟病合併心房顫動或裝有機械性心臟瓣膜,大部分患者已轉而開始使用新型抗凝血劑。反觀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因作用於單一凝血因子,穩定性高,效果較可預期,且幾乎不受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影響,可大幅降低出血風險,能夠有效預防腦中風,使用上更安全、方便。擺脫失能風險,別等中風才發現!孫穆乾主任呼籲,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可能平常好好的,但有時會突然頭暈、無力、胸悶、呼吸急促或莫名的心悸,提醒若上述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進行評估,一般只要照心電圖就可以確診。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建議有家族病史的民眾,可以摸摸看自己的脈搏,觀察是否有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的情形,畢竟心房顫動容易引發腦中風,不可不慎!
頭重胸悶肩頸緊繃愛注意! 天氣轉冷6族群小心「心肌梗塞」
天氣轉冷,對於某些族群來說,天氣變化大時反而不是好事,根據腎臟科醫師林軒任表示,如果出現頭重重的、胸口有點悶、肩頸緊繃不太舒服等症狀,一定要特別小心!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圖/翻攝自林軒任醫師粉專)林軒任特別在粉專提醒,111年台灣十大死因,心血管疾病高居第二名;然而,很多人會把「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肌梗塞」這兩個名詞搞混,其實兩者的因果關係,心肌梗塞是源自於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產生斑塊,當血栓把血管塞住,使得心肌無法獲得養份,就會導致心肌壞死。另外,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疾病最危急的狀況,若未及時就醫,恐延誤治療時間,林軒任也分享在臨床上遇到的案例,大約有兩到三成到院前就心肺停止,死亡率高達10%;即使送到醫院時心肺功能正常,也可能因為長時間心肌未得到足夠供氧量壞死。林軒任醫師也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導管室副主任盧炯睿醫師,在粉專談「冷酷的殺手:冠狀動脈疾病」的三大重點。一、哪些人是高危險群1.年紀大2.有家族遺傳史3.抽菸者4.肥胖5.A型人格6.藥物濫用二、發病前會出現徵兆1.活動性胸悶、胸痛2.呼吸困難3.不規則的心絞痛三、什麼時候要緊急就醫1.突然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2.臉部表情突然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和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林軒任還提醒,由於心肌梗塞的病程相當快速且致命,假如你是高危險群,生活中只要跑步、爬樓梯一下子就開始喘,需要停下休息才能緩解;或是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一定要到醫院檢查,避免遺憾發生。若突然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請儘速就醫。(圖/翻攝自林軒任醫師粉專)
女比男長壽原因找到了 醫曝5關鍵讓男人更短命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一直是各界關注的話題。對此,有多名醫師指出女性在生理、行為、飲食、情緒和面對疾病的選擇等關鍵因素上,都比男性更有優勢,進而造成女比男長壽的客觀事實。據《鏡報》報導,心臟病專家席格醫師(Dr Robert Segal)表示,雌激素讓女性先天就比男性有優勢,雌激素能擴張血管和維持血管健康,在改善血液流動同時又能降低動脈粥狀硬化風險,且雌激素有降低壞膽固醇,與提升好的高密度膽固醇、減少發炎特性,降低心臟病、中風等重大死因機率。芝加哥國際心臟科醫師伍普魯里(Rohit Vuppuluri)也說,男性更容易有抽菸、飲酒、吸毒和不良飲食等習慣,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在內等多種慢性病風險。此外,男性往往比女性從事更危險工作,或在駕駛時做出更多魯莽行為導致壽命縮短。營養師加西婭(Blanca Garcia)強調,良好與營養豐富的飲食,以及維持足夠的運動是延長壽命關鍵,有研究表示,女性在飲食和運動上都比男性更健康,不過,男性如果維持同樣習慣,壽命就可能比女性長。心理學家列夫(Abigail Lev)則從社會面切入,指出男性面對來自社會的壓力,更傾向壓抑負面情緒,相反的,女性會透過比男性更龐大的社交圈來應對。心理健康會反映在睡眠、心血管數值和免疫系統,進而影響生理的健康狀態。伍普魯里在最後補充,男性面對疾病或可能的健康問題,比較不會尋求醫療協助,例如遇到胸痛或呼吸急促,男性更常把這視為會沒事的小症狀錯失治療機會,研究更發現,男性比女性更不遵守醫師的醫療建議,造成不可逆的健康危害。
別忽略健檢報告「2數值」 及早挽救可避免洗腎
67歲的楊女士長期有三高問題,起初在健康檢查時發現有蛋白尿卻沒有放在心上,不料隨後腎功能跟著三高控制狀況不佳而急速惡化,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第3期,確診8年以來頻繁出入急診、住院治療,今年因血尿及劇烈腹痛住院,經醫師評估因為腎功能嚴重受損,必須接受洗腎治療。另一位飽受洗腎之苦的85歲汪奶奶,同時有糖尿病及心血管共病,確診兩年內因腎功能惡化而反覆住院,今年再度住院時,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第5期,需要接受洗腎治療,反覆住院的生活讓她的身體機能日益衰退,多數時間只能臥病在床,仰賴家人照料,心理也因為自責成為子女負擔而終日鬱鬱寡歡。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慢性腎臟病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近6成被診斷時已是晚期(3-5期),此時腎功能已受損且不可逆;腎功能下降恐讓病人加速面臨住院、洗腎、死亡等問題。過去用於治療慢性腎臟病的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第二型受體阻斷劑或配妥西菲林等藥物,對於延緩腎功能下降仍有侷限,值得慶幸的是,目前SGLT2抑制劑可以幫助延緩腎功能下降,進一步降低住院、洗腎或死亡的風險。全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已突破200萬,換算約平均每8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而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多年以來也高居全球之冠,在這個背景下,台灣每年新發生的洗腎人數更是超過12,000人,足足可以坐滿一座小巨蛋。當腎臟因為疾病受損,導致腎功能出現超過3個月以上的持續損傷,就稱為慢性腎臟病,此時腎功能已不可逆。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說明,慢性腎臟病帶來的腎功能下降與住院、洗腎、死亡三大危機息息相關,不但容易引發心衰竭、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心肌梗塞等高危險性的心血管疾病,隨著腎功能越差,將大幅增加住院與死亡的風險,根據統計顯示,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因為腎功能惡化而面臨每年平均掛2次急診、每次住院天數長達10天,且每5位患者就有1人在住院後一個月內會面對再次住院,甚至死亡的威脅。台大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趙家德指出,延緩腎功能惡化,以進一步減少未來住院、洗腎與死亡風險是慢性腎臟病的重要目標,為此,臨床上十分重視及早診斷、定期追蹤、積極治療、危險因子控管的治療策略。舉例來說,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三者密不可分,約有5成心衰竭患者、4成糖尿病患者會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所以應安排多專科團隊模式以顧及腎糖心的共病照護。在藥物治療方面,除了過往常用的藥物,國際腎臟醫學會也於2023臨床指引中,將SGLT2抑制劑列為慢性腎臟病治療建議使用藥物,趙家德醫師提醒,讓腎功能惡化的因素非常複雜,已知具有腎臟病危險因子病人接受篩檢比率卻只有兩成,呼籲本身具有三高、肥胖、吸菸、長期服用未經醫師處方藥物、高齡(65歲以上)、腎臟病家族史等高風險因素的民眾,應定期安排腎功能檢查,若出現「泡(泡泡尿)、水(下肢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典型症狀時,則建議儘快就醫。此外,健康檢查中抽血與尿液報告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與「尿中白蛋白尿/肌酸酐比值(UACR) 」容易被民眾所忽略,卻是評估腎功能的2項關鍵指標,建議民眾可以對照國際腎臟醫學會推出的慢性腎臟病風險分級表,依據低風險的綠燈到非常高風險的紅燈,到腎臟科門診就醫並安排對應的腎功能追蹤與治療方案。
猝死不分年齡「65歲前後僅差3%」 高血脂患者風險增3倍
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結果,國內十大死因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這四種疾病直接或間接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態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18 歲以上成年人,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脂,而造成血管阻塞的主因之一,便是高血脂以及其延伸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健保署長石崇良也指出,近十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病人數持續增加,其中,高達79%源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據108年其延伸的住院醫療費用約佔健保支出10%、將近638億元。所幸,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約80%心血管疾病可以預防,提升國人對高血脂的病識感與血脂數值的重視刻不容緩。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柏勳表示,許多中壯年族群存在「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是長輩才會有的疾病」的迷思,但事實上絕非如此,檢視各年齡層的心臟疾病死亡比例,更發現驚人的結果,25至64歲的青壯年、中壯年族群,其死亡比例竟與65歲以上長輩激似、僅相差3%左右。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暨成大內科部部主任劉秉彥指出,高血脂病人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為健康民眾的3倍,而主要原因就是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多。低密度脂蛋白如同亂丟垃圾的壞人,會把膽固醇丟在血管壁上,隨著「垃圾」越來越多,血管便會變得越來越狹窄。隨著可以通過的血液變少,體力變差、頭暈嗜睡等症狀便會接踵而來,血管堵塞的機率也會隨之增加,且「堵哪裡,壞哪裡」,若堵塞在心臟血管,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在腦內,會造成腦中風;出現在周邊動脈,則會造成周邊血管阻塞等。除此之外,其他三高疾病、脂肪肝、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會有所增加。黃柏勳說,每年定期篩檢、了解自身血脂數值是血脂控制最關鍵的第一步。然而,我國高血脂診斷率僅有52%、僅半數國人知道自己罹病,對比同為三高的糖尿病與高血壓,前者診斷率高達77%、後者也有63%。放眼亞洲地區,更是遠低於日本的80%、韓國的63%。在血脂控制想要贏日、韓,國人仍需努力。劉秉彥秘書長進一步提醒,許多長輩會誤以為服藥對身體健康不好,用保健食品降血脂即可,但事實上,約7成5的膽固醇問題是源於基因影響,僅有2成5與飲食有關,保健食品對控制血脂的成效有限,若誤信偏方,還可能導致肝功能變差,健康、經濟都受全面衝擊。黃柏勳指出,想要擊退高血脂的陰霾,先了解自身血脂是最重要的事。若忘記自已血脂數值或控制標準,只要打開《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即可快速檢視相關數值與衛教資源。根據過往經驗,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療程展開一年後,高達三分之一的病人中斷服藥;兩年後,更有超過一半病人放棄治療。提醒民眾,若對療程有任何疑慮,也切莫聽信偏方或中斷治療,透過與醫師配合,才能奪回人生主導權,享受暢心無阻的「心」健康。
他無慢性病史!就醫卻見急性心肌梗塞 醫揭「1徵兆」難自覺
一名自稱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中年男性,過去沒有就醫記錄,第一次到急診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及時打通血管救回一命。不過住院後抽血發現,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190mg/dL,也就是罹患高血脂症。高血脂受遺傳、環境影響 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異常升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醫師陳郁安表示,血中脂肪主要是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TG)所組成,而高血脂症顧名思義就是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異常升高,這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影響之下的結果。無法改變的先天性危險因子包括:老化、男性、家族遺傳、以及部分遺傳性肥胖等。後天性危險因子則包括:高熱量的精緻飲食、缺乏運動、壓力與不正常作息、抽菸、以及過度飲酒等,而這些是可以靠改變生活型態來調整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恐形成斑塊阻塞血管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台灣18歲以上成人,約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脂症。高血脂並不容易察覺,卻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所以稱它為健康的無形殺手。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升高是形成斑塊阻塞血管的主因,呼籲民眾不可輕忽。糖尿病、慢性腎病罹高血脂 動脈粥狀硬化風險高陳郁安說,2022年臺灣高血脂治療指引公布,極低風險且LDL-C ≥ 160 mg/dL者、低風險且LDL-C ≥ 130 mg/dL者、中風險且LDL-C ≥ 115 mg/dL者,應開始非藥物治療,若治療3個月後未達到治療目標,應考慮藥物治療;糖尿病、非透析慢性腎病、LDL-C ≥ 190 mg/dL者,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的風險很高,因此需要立即進行降脂治療,且目標為LDL-C < 100 mg/dL;急性或穩定冠心症患者的LDL-C目標是< 70 mg/ dL;至於近一年發生心肌梗塞、既往有2次(含)以上心肌梗塞、多血管冠心症或伴隨的周邊動脈阻塞(包括四肢或頸動脈)者,LDL-C可考慮降至55 mg/dL以下。
看到人抖腳就狂罵不雅? 研究發現抖3分鐘=健走20分鐘
常聽長輩說「男抖窮女抖賤」,但沒想到抖腳反而對身體是健康的?知名網紅也是物理治療師的三個字SunGuts在粉絲專頁中指出,事實上抖腳就是墊腳尖,研究更發現抖腳三分鐘,相同於健走20分的運動效果。日本研究發現抖腳3分鐘,等於健走20分鐘。(圖/翻攝自三個字SunGuts臉書)三個字SunGuts在社群網站上表示,抖腳就是讓腳踝反覆墊腳尖,對於久坐者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日本研究更發現,連續抖腳3分鐘對於下肢血液循環的幫助,幾乎相當於健走20分鐘的效果。他也解釋抖腳等於運動的原因。(圖/翻攝自三個字SunGuts臉書)他也強調,若血液循環好,可以降低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雖然抖腳的刻板印象不好,但對於身體健康是正面的,但也提醒在外還是小心不要影響他人。
外傳劉文正心肌梗塞逝「6大危險因子」曝 醫:搶救期僅10分鐘
傳奇巨星劉文正驚傳於今(15)日驚傳過世,經紀人夏玉順悲痛證實,劉文正於2022年11月的生日前夕因心肌梗塞離世,享壽70歲。衛福部統計,近幾年心臟疾病已成為國人10大死因前2名,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最可怕,心臟科醫師表示,造成心肌梗塞主要有6大原因,其中2類無法改善,除了留意天冷外也要注意溫差變化,誤踩「恐怖地雷」也易暴露於風險中。根據台北榮總內科部心臟科特約醫師陳雲亮表示,心肌梗塞是心臟冠狀動脈組塞引發的結果,一旦心臟血管阻塞,會在很短的時間造成心律不整(VT、VF),可能會在幾分鐘或1小時內死亡。「黃金救援期只有10分鐘」,陳雲亮表示,當大腦完全無血流輸入的話,6分鐘就會失去功能,超過10分鐘小腦、延腦就會停擺。陳雲亮提到,現在許多公共場合都設有心臟去顫器(AED),當心律不整發生時,民眾可透過電擊救援,或者施作體外心臟按摩(CPR)等待救護人員到來。至於心肌梗塞好發原因,有2項無法透過改善,像是家族遺傳史與年齡。陳雲亮提到,高齡者若有菸癮又有高膽固醇、高血壓與糖尿病,「血管就會被沈澱物堆積起來」,建議民眾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透過勞動性活動自我覺察,譬如打球或爬山等運動時,胸口感到壓力或絞痛,就要提高警覺。另外據《今健康》引述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的說法,心肌梗塞發生主因在於血管受阻或血管因收縮而狹窄阻塞,除了氣溫變化所引起外,相關風險族群還包括不可避免的老化、家族遺傳、三高糖尿病族群等慢性病及心臟疾病族群;另外,喜愛高油高糖高鹽、不愛喝水等飲習慣,或是無運動習慣、抽菸酗酒等生活習慣不佳者須要多留意,包括年輕人。《健談》也曾提到,心肌梗塞隱藏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家族遺傳、抽菸、肥胖、相關疾病」,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及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醫師指出,由於40歲以上因冠狀動脈逐漸硬化,患病率相對提高,其中男性發生率略高,而女性停經後患病率也會提升;此外,像是也菸癮者因尼古丁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需要多注意,還有肥胖者則會加重心臟負荷,加速動脈硬化。
喝「1湯品」好處多多!醫曝「熱量超低」:還能減肥、防癌
冷颼颼的天氣,不少人都會想喝碗熱湯來暖暖身子,牙醫師劉馥萱就分享了喝味噌湯的四大好處,不僅熱量低,內含的益生菌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還能夠降低膽固醇、預防癌症,好處多多。牙醫師劉馥萱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指出,由於台灣曾受到日本統治,而現在許多店家都會販售的味噌湯,就是從日本傳進的美食,且喝味噌湯還有4大好處,包括減肥排毒、降膽固醇、預防癌症、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狀。1.減肥排毒 :以市面上常見味噌湯碗為例,多數味噌湯的熱量皆不超過100卡,因此在攝取蛋白質、澱粉這類熱量較高的食物之前飲用味噌湯,能增加飽足感減少進食。味噌含有一種叫做「米麴菌」的益生菌,研究證實這類益生菌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並且緩解腸道的消化症狀。2.降膽固醇 :黃豆所含有的皂素、不飽和脂肪酸與磷脂質,能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增加高密度膽固醇,對於預防高血脂、動脈粥狀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許多幫助。3.改善女性荷爾蒙 :黃豆製品如味噌、豆腐、豆漿等食物皆含有大豆異黃酮,可幫助身體產生雌激素,改善女性更年期缺乏荷爾蒙所出現的問題,如熱潮紅、盜汗、心悸、頭痛與情緒不穩等。4.預防癌症:黃豆發酵後的味噌所含有的類黃酮,具有高度抗氧化能力,可避免發炎反應及細胞基因突變,進一步達到預防癌症的效果。牙醫師劉馥萱就分享了喝味噌湯的四大好處。(圖/翻攝臉書)
頭暈、流鼻血、手指麻小心腦中風前兆 醫曝:溫差大是大魔王
「醫生,我頭好痛呀!是不是快中風了?」「醫師我腳麻頭暈?是不是快中風了?」天氣一冷,上了年紀的朋友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常常緊張過頭以為自己快要中風,中醫師康涵菁笑說,提高警覺是正確的,但不要過度緊張。出血性或缺血性腦中風,均可能以急性頭痛開始,身體血管有阻塞或視神經有壓迫,通常也是以手麻腳麻為表徵。不過中風除了身體的不適感以外,常常還會伴隨其他神經症狀,如半邊肢體無力、單側感覺異常、語言障礙、行為變化或意識改變,當有這些狀況出現,要盡快去急診,若是習慣尋求中醫者,康涵菁醫師建議可先以針灸治療,改善微循環。久坐不動氣血運行不順 血瘀體質容易中風現代上班族久坐、運動量少,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這多半與氣滯血瘀體質相關,凡離開經脈的血液,若不能及時排出或者消散,而滯留於人體內的血液與淋巴,或因為血液運行不暢或是淋巴回流不佳,而囤積於經脈或臟腑組織器官之間,都統稱為血瘀。康涵菁醫師表示由瘀血內阻而引起的病症,大多與心臟與血管的循環有關。 如何觀察自己有氣滯血瘀的體質呢?首先觀察舌下絡脈是否有瘀斑、面色是否晦暗唇色是否紫暗。嚴重的血瘀容易成為血栓、出血、腦中風、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血瘀會產生實質性的病理產物,就是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康涵菁醫師解釋,斑塊從早期病變、形成、生長變大,直到最後崩潰堵塞血管,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很多中老年人都是在斑塊生長到一定程度,嚴重阻礙血液流動,出現頭疼、頭暈等症狀的時候才來就診,其實在這之前斑塊已經存在很久了,只是沒有人注意。年紀增長也會造成管腔狹窄,所以斑塊塞到哪,就是哪裡中風,如果被診斷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也正是下肢動脈血管被斑塊阻塞導致血流不暢,而形成腿的酸脹疼麻。中藥對於斑塊的處理常用丹參、 天麻、三七、山楂、烏藥、桃仁、紅花,其中地龍與水蛭對於斑塊的處理效果是最佳的,如中醫很有名的方劑抵擋湯與補陽還伍湯裡面就有這類型的蟲類用藥。蚯蚓即是中醫俗稱的地龍,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地龍性不寒不燥,有清熱、怯風活絡、活血化瘀、治療氣虛血滯、氣喘胸悶、 心悸氣促之效」。康涵菁醫師提醒,活血化瘀的中藥在使用前,建議先諮詢醫師,如果本身有服用抗凝血劑,不建議再重用,怕而造成出血及溶血的狀況。如果四肢容易瘀青、皮膚容易冒出細小紅點的人也要注意,這代表血管比較脆弱,不適合再補充具有通絡血作用的保健品。慢性病患者也要注意本身是否有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否有在吃活血化瘀的中藥配方。包括冬季進補常用的當歸、丹參、川芎、川七、紅花、洛神等食材也都具有活血的效果,食用前都應先諮詢專業合格的中醫師。控制三高多運動 預防中風飲食均衡是關鍵要預防腦中風,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肪等危險因子外,平日飲食也要注意均衡。康涵菁醫師指出,蔬果的攝取要大於肉類,選擇動物性食物時,請記得:魚肉優於禽(如雞、鴨)肉,禽肉優於豬、牛肉。對於魚類之外的海鮮,則要謹慎的選擇和食用,因為這一類的食物如蝦、蟹、魷魚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平日應注意攝取富含鉀、葉酸、抗氧化物和鈣的食物,及含豐富可溶性纖維的燕麥和豆類等。最重要的就是留意鹽的攝取量,過量的鹽分攝取,會使人體內的水分滯留,引起血壓上升,其他像是味精、罐頭、加工食品等,也都含有較高含量的鈉鹽,應盡量少食用,加工過的湯品或火鍋,湯中的鹽分也很高,盡量避免飲用。若患者覺得低鹽的飲食降低了胃口,可使用八角、花椒、肉桂等天然辛香料來調味,減少鹽分的攝取來預防中風。
男子以為胃食道逆流 AI及時判斷「血管堵塞72%」逃過猝死
75歲陳伯伯平日生活習慣良好,有高血壓病史,有一天起床時陳伯伯忽然感覺胸悶心悸,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尋求協助,經消化內科再轉介到內科部心臟血管系,吳宏彬醫師建議陳伯伯使用運動心電圖檢查心血管狀態,運動心電圖顯示陳伯伯運動最大心跳每分鐘139下,ST段輕度下降呈現缺氧,依傳統人工判讀與風險因子評估僅為冠狀動脈中度風險(冠狀動脈血管嚴重阻塞程度50%),屬於後續追蹤觀察,無需介入檢查。為幫助精準評估陳伯伯的心血管健康狀態,吳宏彬醫師採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年五月起推行的「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同步判讀,透過大數據交叉比對心電圖的資訊,AI報告顯示:陳伯伯的冠狀動脈血管嚴重阻塞機率已高達72%。於是吳宏彬醫師進一步建議,應進行心導管冠狀動脈攝影作內部精密檢查,結果顯示,陳伯伯左前降支狹窄竟已高達99%,吳宏彬醫師當下立即經皮冠狀動脈介入,並緊急置入心臟支架於冠狀動脈治療,陳伯伯萬幸逃過心肌梗塞一劫。陳伯伯出院後,胸悶狀況明顯改善,且配合飲食調整、運動養成及藥物控制,目前心臟狀況良好,持續在門診穩定追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液系吳宏彬醫師指出,心臟本身所需的氧氣主要透過三條分枝的冠狀動脈供給,讓心臟保持完整的功能;當供給心肌血氧的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時,就會阻斷心臟的氧氣及養分供給,導致心肌缺氧,抑制心肌收縮,使心臟無法搏出正常血液量,嚴重者引起心衰竭或心律不整,一般而言,心絞痛、心肌梗塞是中高齡常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更是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吳醫師分析,冠狀動脈阻塞通常是由於多重因素,例如抽菸、年紀大、糖尿病、高血酯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瘢塊而限縮血管的管徑。當病人運動的時候,因為管徑縮小造成供應心臟的血流不足,病人因而會有胸悶、呼吸喘等癥狀,臨床上稱為「冠狀動脈疾病或心絞痛」。當動脈粥狀硬化瘢塊發生破裂與血管內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交互作用,快速形成血栓便完全塞住了血管,造成血管下游的心肌損傷甚至死亡,就是臨床上的急症「急性心肌梗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影像科梁馨月主任說,衛福部統計民國110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依然是高居國人第二大主要死因,僅次於癌症,且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每年持續上升,顯示國人心血管健康議題,需要被重視,梁馨月主任進一步分析,運動心電圖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傳統的人工判讀十多張心電圖不僅耗時,且往往難以區別細微的差異性,人工分析準確率臨床上只有40%-50%。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中心蒐集四年來近千筆冠狀動脈阻塞達70%以上的運動心電圖像,並與心導管資料結合,設計「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許凱程主任表示,「AI透過深度學習架構進行訓練,透過擷取運動心電圖3個時間點的訊號,使模型學習由靜態至動態運動心電圖訊號的變化;此外,AI模型也挑選10個量測特徵和2個衍生特徵訊號,如過去病史、最大做工等,一同輸入至模型中進行訓練,用以判別患者冠狀動脈是否嚴重狹窄超過70%。目前模型準確度約80%,敏感性為88%,分析後的數據可突破傳統人工判讀的限制」。梁馨月主任進一步建議,中高齡族群為了瞭解與維持自身心血管健康,每年健檢不妨增加運動心電圖,進一步分析心臟運作,若增加透過人工智慧輔助分析,更能精準地預測心血管疾病演變,及早給予治療,防範未然。
大數據公布!鋰鹽可減低躁鬱症患者死亡率 同時降低失智風險
躁鬱症是一由躁期及鬱期交錯發作為主要表現之慢性精神疾病,躁期的主要症狀為情緒高昂、異常充滿活力、和過度自信,鬱期則為失去樂趣、心情低落、疲累、負面思考,無論躁期或鬱期嚴重時會影響生活作息、人際關係、與工作,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國內外研究皆顯示,躁鬱症病患的平均餘命較一般族群短少十至二十年,除自殺和意外死亡外,與生理疾病相關的自然死亡亦是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減少躁鬱症病患自然死亡,已成為重要的醫療照護及研究議題。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和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團隊跨院合作,利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以世代追蹤和時間相依共變數存活分析方法,探討躁鬱症最主要的治療藥物-情緒穩定劑與躁鬱症病患自殺及自然死亡的風險,相關研究成果已於最近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https://doi.org/10.1111/acps.13519)。此研究為國內外少見使用全國大數據資料,除具有其學術價值外,亦能提供此族群臨床醫療照護、自殺防治、以及自然死亡預防的重要參考,盼望能藉此促進躁鬱症病患的身心健康。第一作者北醫陳抱寰醫師表示,過去研究發現鋰鹽能減低躁鬱症病患自殺風險,近年研究顯示鋰鹽可能減低躁鬱症病患腦中風、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等生理疾病發生率,但關於鋰鹽是否對躁鬱症病患之自然死亡具有保護作用尚無相關研究。本次研究探討四種常用來治療躁鬱症的情緒穩定劑和自殺及自然死亡風險之相關性,發現鋰鹽除在自殺死亡的風險最低外(危險比為0.39),自然死亡的風險亦為四種情緒穩定劑中最低者(危險比為0.37),此結果除能提供醫師在臨床照護上選擇躁鬱症治療藥物的參考依據,亦讓學界重新思考鋰鹽對於躁鬱症病患生理疾病的保護作用及可能機轉。通訊作者郭千哲醫師表示,鋰鹽為老藥,在世界使用已超過70年以上。至今,鋰鹽為治療躁鬱症病患之主線用藥,以穩定情緒症狀。鋰鹽對不少病患均有很好的療效,且許多病患已使用多年。如今,此大型研究證實鋰鹽可以減低自殺及自然死亡,提供更進一步的療效證據;而其他國際大型研究亦證實鋰鹽可以減低肺炎,減緩認知功能退化及延緩失智等療效。
大學生體檢1/膽固醇超標2倍「眼皮還長瘤」 醫驚喊:以前只有老人家才有!
年輕世代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如今少子化已讓勞動人口逐漸吃緊,但更令人憂心的是連健康狀況都拉警報,本刊調查全台6000多位大一新生的體檢報告,發現膽固醇超標是最嚴重的紅字冠軍。甚至有一位同學眼皮甚至長出黃色瘤,讓醫師大吃一驚,直呼「以前只有老人家才有!」專家憂心表示,從大一新生的體檢報告中,「完全理解心血管疾病是如何年輕化」,若不及早改善,未來恐怕愈來愈多30-40歲爆發心肌梗塞的案例!最近各大學新生陸續收到體檢報告,若發現有紅字,千萬記得進一步回診,或許就能救自己一命!吳同學(化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因體檢報告顯示低密度膽固醇數值異常,因此至家醫科就診。「我第一眼看到他時,真是嚇了一大跳!」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表示,吳同學眼皮上方、手肘、手掌都長了黃色瘤,仔細查看報告,發現他的低密度膽固醇竟然高達350mg/dL,正常值應在100mg/dL左右,換句話說,吳同學足足超標2倍多,而身上那些黃色瘤也是因為膽固醇過高而沉積的後果。盧泰潤說,過去這種黃色瘤一般都發生在年長者身上,如今卻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因此讓他印象深刻,尤其吳同學體型瘦瘦的,實在難以想像體內如此「油」,一問之下,原來是吳同學有高血脂家族史,再加上本身飲食不忌口,所以年紀輕輕就膽固醇超標。膽固醇嚴重超標時,會沉積在皮膚表面形成黃色瘤,過去比較常在老年人身上見到,如今竟有年輕學生患者,讓醫師相當驚訝。(圖/翻攝自林旻憲醫師部落格)根據台南市立醫院進行的2000多位大一新生體檢結果,顯示紅字前三名分別為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尿酸。台大醫院針對台大約4000多位大一新生的體檢抽血報告,同樣顯示約有2-3成學生膽固醇偏高,是最常見的異常項目,其次依序為蛋白尿、尿酸等。盧泰潤說,膽固醇可細分為低密度膽固醇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會將膽固醇由肝臟帶往血管堆積,使得動脈管壁狹窄,導致動脈粥狀硬化,並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和周邊動脈疾病的風險。高密度膽固醇則被稱為「好膽固醇」,主要功能是將週邊組織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有助於清除血管內皮發炎產生的血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體檢報告結果,台灣大一新生普遍血脂都偏高,「看到報告,就知道為何台灣心血管疾病會年輕化了!」盧泰潤說,以前心肌梗塞大多發生在60-70歲的年齡層,但現在卻愈來愈多40多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但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不會是40多歲時才發生,往往是更早之前,例如大學時期就可能已有跡可循。盧泰潤以上述吳同學為例,「幸好他還有回診,如果他不理會體檢報告的提醒,繼續讓膽固醇肆無忌憚的累積下去,一定很快就會爆發心血管疾病,那可能就是無法挽回的情況了!」
病毒會直攻心臟! 研究揭新冠死者「組織與DNA遭破壞」曝驚人變化
隨著新冠變種病毒的重症患者比例降低,外界預期疫情可能朝流感化發展。但一項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不會是流感」,解剖結果表明,新冠確診死者的心臟組織及其DNA都受到傷害,這影響是過去嚴重呼吸道病毒上所看不到的。綜合外媒報導,澳洲昆士蘭大學 (UQ)的研究團隊發現,新冠雖與流感一樣均屬嚴重呼吸道病毒,但新冠病毒「會直接攻擊心臟並破壞組織的DNA」。團隊在解剖7名未接種疫苗的巴西確診死者、6名普通死者及2名流感死者遺體後,確認僅有新冠確診死者的心臟組織DNA受到損害。率領這項研究的庫拉辛哈博士(Dr Arutha Kulasinghe)指出,儘管受損心臟組織內檢測不到病毒粒子,不過受損組織出現過度發炎反應,以及發生DNA受損及修復相關的組織變化,均能指向是由新冠病毒造成這些反應。此外,DNA受損及修復機制的變化促使基因不穩定性發生,這通常出現在癌症、動脈粥狀硬化、神經性退化疾病和糖尿病。所以從這些層面來看,「新冠不會是普通流感,它會讓健康的人出現心血管問題」,其長期影響及對心血管的傷害,超越了2009年的H1N1流感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