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專家
」 澳洲 美國 蟒蛇 南非 動物園鱷魚與小鯊魚爭搶獵物…面對面開戰 目擊者近距離拍片網嚇瘋
大自然的動物之間有食物鏈關係,海洋中的鱷魚和鯊魚都屬於掠食者,最近澳洲昆士蘭有民眾在海邊直擊鱷魚和小鯊魚爭搶獵物,還面對面開戰;畫面曝光後令生物學家和動物專家很驚訝,人類能拍到這景象算罕見。許多網友則被民眾近距離拍攝的行為嚇瘋,因為他差點就變牠們的獵物。根據外媒《每日郵報》報導,有網友在抖音上分享一段在澳洲昆士蘭北部海邊的驚人畫面,一隻鱷魚和小鯊魚疑似為了爭搶獵物開戰,雙方一觸即發的樣子,讓眾人看了嘖嘖稱奇;而國際人道協會的專家桑德曼(Lauren Sandeman)指出,鱷魚和鯊魚以海洋動物為食,牠們搶獵物算稀鬆平常的事,但被民眾拍到就滿罕見。影片中一隻鱷魚在淺灘處耐心等待獵物,周遭出現多條小鯊魚來回游動,鯊魚追逐小魚一個猛衝,瞬間與鱷魚面對面看似一觸即發,但最後雙方沒有直接接觸,鱷魚只是繼續耐心準備掠食獵物。桑德曼解釋這種情形,推敲是人類過度捕撈,導致鯊魚需要到淺灘與鱷魚搶食。除此之外有許多網友被拍攝者的行為嚇瘋,紛紛表示,「兄弟,你離鱷魚太近了吧,這已經是攻擊距離內了」、「在海邊看到鱷魚和鯊魚,第一時間是先跑走吧」、「淺灘看到這個嚇爛,也太近拍攝了吧,好危險啊」。
北市動物園傳噩耗!白犀牛、孟加拉虎同日離世 最後1隻美洲野牛也走了
臺北市立動物園最後一隻美洲野牛「角娃」(24歲10個月)在6年多前陸續出現白內障、青光眼、胃腸道消化吸收效率逐漸變差等症狀。保育員及獸醫師觀察到牠的體重持續減輕、伴隨著腳部關節病變,「角娃」在今天(4日)平靜離世。另外,前幾日白犀牛「犀敏」和孟加拉虎「新春」同樣因年老多病也相繼離去,讓照顧與陪伴牠們一生的保育員及獸醫師們難過不已。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美洲野牛「角娃」(雌)1999年10月在園內出生,在動物園已度過了24個年頭邁入老齡,是臺北市立動物園老齡的個體之一。隨著歲月的增長,「角娃」視力漸漸老化、牙齒磨損且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加上年老運動量少,整體肌肉結實的程度不若年輕時的狀態。「角娃」6年多前被診斷出白內障、青光眼及胃腸道消化吸收效率差、體重減輕,照養團隊針對眼部疾病開始投與用藥降低眼壓,提供葡萄糖胺等藥物保養四肢關節。今年初,國際大動物專家米勒博士(Michele Miller)來臺進行野牛麻醉教學時,曾參與討論「角娃」照養狀況,建議提供老年動物在飲食及環境上需要的特別照顧,如每日給予新鮮狼尾草,增加適口性,引導動物能進食足夠的營養,添加草食獸益生菌,維持腸胃道健康。44歲的雌性白犀牛「犀敏」。(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園方在日糧添加綜合維他命、礦物質補充動物所需;地面保持乾燥,鋪設牛床墊緩衝趴下對關節的壓迫感,也考量其視力不佳,盡可能保持環境少變動,讓「角娃」可以透過其他感官,在熟悉的環境中穩定生活。可惜臺北動物園美洲野牛家族的最後一位成員「角娃」,仍於今天在平靜中與世長辭。保育員表示,「角娃」是隻很敏感的動物,動物園獸醫團隊中有位照顧牠特別長時間的獸醫師,在臺灣規定偶蹄獸打口蹄疫疫苗的年代,正好都是這位獸醫師在照顧「角娃」。每年到了打疫苗的時間,只要「角娃」聽到這位獸醫的車輛聲音靠近,馬上會躲到牆後面讓獸醫找不著。而其他獸醫過來看牠時,卻都一副沒事的樣子,可以觀察到牠所有正常的活動。這麼聰明的「角娃」今天離開了,讓長期照顧牠的照養團隊都非常難過。臺北動物園非洲區最資深的住民之一,44歲的雌性白犀牛「犀敏」,也是園內數一數二高齡的白犀牛,在今年1月開始出現進食障礙及營養狀況變差、體重減輕等問題,體重從去年8月1750公斤左右持續下降,單今年內就少了300公斤。孟加拉虎「新春」。(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犀敏」因為老化與吞嚥困難,在1月進行檢查發現牙齒磨損及口腔軟組織肥大,照養團隊調整食譜、定期投予營養劑及消化道粘膜保護藥物,持續監測評估健康狀況,期間也曾與國外大動物及犀牛專家透過線上及實地勘查討論「犀敏」病歷,直到前幾天「犀敏」開始出現呼吸囉音、食慾減退、行動緩慢及器官逐漸衰竭情形,在9月2日上午因呼吸器官衰竭離世。同日,熱帶雨林區也傳來令人難過的消息,保育員觀察到孟加拉虎「新春」(23歲8個月)右側髖骨再度出現褥瘡,食慾下降、體型跟體態自老化以來一直偏瘦。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新春」,終究走上所有高齡動物必須面對的生命旅程,在保育的陪伴下與世長辭。
新家在百公里外...如何搬運4噸重大象?埃及這獸醫有辦法
當談到搬遷大象這個小眾行業時,哈利爾(Amir Khalil )博士和他的團隊可能是最出色的。這位埃及獸醫的履歷包括了地球上可能最著名的大象遷徙項目。2020年,哈利爾的團隊將亞洲象卡瓦南(Kaavan)從巴基斯坦動物園多年的孤獨中拯救出來,並將其飛往柬埔寨一處保護區,讓牠與其他大象一起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當時,卡瓦南被稱為「世界上最孤單的大象」,拯救卡瓦南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並不是唯一需要幫助的大象。接下來是南非最後一頭被圈養的大象。查理(Charley)是一頭體重四噸的老齡非洲象,在南非首都普勒托利亞(Pretoria)的一座動物園裡已經生活了20多年,超過了其他同伴的壽命。野生動物專家表示,大象是敏感的動物,查理自從2020年它的伴侶去世後,就一直表現出在圍欄中非常不快樂的跡象。動物園官員決定讓查理「退休」到一個更適合一頭大象的地方 - 一處距離200公里外的大型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在那裡它可能會結識新的大象朋友。如果說有哪頭大象應該享受牠的黃昏歲月,那就是查理了。查理在20世紀80年代作為一頭幼象被捕獲於辛巴威(Zimbabwe) 西部,從獸群中被帶走,在南非馴養了16,然後在普勒托利亞國家動物園當了23年的動物明星。牠現在估計已經42歲了,其中40年都在圈養中度過。「我不知道有多少成千上萬的人和孩子見證和享受過查理,」哈利爾說。「我認為是時候讓它也享受生活,過上一頭大象的生活了。」搬遷一頭大象到新的生活環境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哈利爾主要不使用麻醉大象,因為這對這樣一頭大動物來說並不好。此外,四噸重的麻醉大象也很難搬運。因此,開始訓練這頭偶爾脾氣暴躁的老象自願進入一個大型金屬運輸箱,該箱將裝載在卡車上。哈利爾和其他兩位獸醫,他們也是卡瓦南遷徙團隊的一部分 , 在兩年前就開始與查理互動。這是為了評估它搬遷的準備程度,關鍵是要贏得它的信任。互動是經過精心控制的,但涉及教查理響應呼喚走到一面「訓練牆」前,團隊會通過牆上的縫隙給它食物獎勵。在查理的情況下,南瓜、木瓜和甜菜根是牠最喜歡的。最終,同樣的過程被用來引誘查理進入運輸箱。人們認為,查理可能需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愉快地進入箱子,但在上個月不到兩周的箱子訓練後,牠就已經準備好進去了。「牠很好奇,在想,『這是什麼新玩具?』」團隊中的獸醫說。經過一個小時的公路旅行,查理在8月底被引入了它在夏巴拉( Shambala )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新家。團隊表示,考慮到老象如此巨大的變化,牠將被隔離在主園區之外的一個區域待上幾周,以便讓牠安頓下來。該公園包含野生大象群,查理可能會加入其中。哈利爾說,被圈養的大象重新融入野外環境仍然非常罕見,並讚揚普勒托利亞動物園和南非環境部允許這個項目的進行。「這是南非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即使是一頭老象也應該得到新的機會,」他說。哈利爾的團隊計畫在10月進行另一頭大象的遷移,這次是在巴基斯坦。哈利爾說,大象是高度智慧和社交的動物,雖然查理不快樂,但牠也可能調皮捣蛋,玩耍,並露出一絲愉悅的神情。哈利爾將查理在動物園沒有任何同伴的最後幾年比作一個人每天獨自看同一部電影。在夏巴拉,查理將擁有自由,可以泥漿浴,在叢林中漫步,成為40年來第一次的野生大象,可以探索成千上萬公頃的土地。牠作為幼象被捕獲前的一些早期記憶可能仍然存在。獸醫們說,的確,大象有驚人的記憶力。查理已經從牠的圍欄開始與公園裡的其他大象接觸。大象有深沉的低吼聲,可以傳播5公里遠,以用來交流。「我聽到它在低吼,」團隊獸醫高興地說。「我們將幫助它再次變成一頭野生大象。」
世界最稀有鯨魚「200年只看過6次」 海灘見屍體…科學家當珍寶
紐西蘭南島海灘日前出現龐然大物,民眾發現一具形似大型海豚的鯨魚屍體,經過科學家研究鑑定為罕見的鏟齒中喙鯨,令他們驚訝又興奮,因為牠們極為罕見,更從看過活的。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Corporation,BBC)報導,本月稍早有紐西蘭民眾在南島的奧塔戈入海口沙灘,發現一具長約5公尺的鯨魚屍體;目擊民眾形容從未見過如此漂亮纖細的鯨魚,體型像是大海豚,親眼看過才能體會的視覺衝擊。在民眾即刻通報相關管理單位後,紐西蘭保育部和國立博物館的海洋哺乳動物專家鑑定,鯨魚屍體為雄性鏟齒中喙鯨,是相當罕見的物種;保育部的其中一位主管戴維斯(Gabe Davies)稱,鏟齒中喙鯨是現代罕見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從1800年代,全世界只有6個樣本記錄」,人類從沒見過牠活著的樣子。科學家表示鏟齒中喙鯨相當罕見,200年來只看過6次,且人類未曾見過牠活著的樣子。(圖/美聯社)而科學家也將透過鏟齒中喙鯨的屍體展開DNA鑑定,以保正確分類,戴維斯也直言,「以科學和保育角度,這是一項巨大發現」。據悉,尚未有鏟齒中喙鯨為何如此罕見的說法,但有一派看法認為,鏟齒中喙鯨生活在非常深層的水域,死後應該很難被沖上岸,所以牠們才會這麼稀有。
3年5度送到北極? 倒楣白化症灰熊「喬伊」傳奇又更新了
在網路傳聞中,加拿大北部有一頭患有白化症的倒楣灰熊「喬伊」,因為一身雪白的皮毛,多次被保育人士或野生動物專家誤認成北極熊,一次透過直升機被送往北極,害得牠每次都不得不在極端氣候中掙扎求生,成為網路知名笑談。該網路傳聞雖在2022年已經被證實為來源不明的不可信資訊,不過或許是因為創意實在太有趣,每隔一陣子就會重新在網路上復甦。最近印度媒體再度報導了「喬伊」的事蹟,並且為牠配上了新的圖片,喬伊被送往北極的次數也一口氣追加到了5次,為不死的喬伊傳說增添了新的一頁。據《印度時報》報導,喬伊(Joey)是一隻患有白化症的灰熊,首次是在2021年於加拿大一處茂密的樹林中被科學家發現,由於喬伊一身雪白的皮毛,導致科學家誤認牠是北極熊,出於對健康的考量,科學家們將喬伊麻醉後空運到北極放生。等到喬伊清醒後,發現自己身處陌生的酷寒環境,只好艱難在寒冷的水域中狩獵求生,還經常遭體型較大的北極熊追趕。據稱,不久後北極當地的野生動物專家意識到喬伊不是北極熊,不但行為習慣不同,外表也有明顯差異,因此經過一番調查後,發現牠是一隻來自加拿大的白化症灰熊,又用直升機將牠送回原本的棲息地。然而,喬伊在2022年又一次被自然保育人士誤認為北極熊,再度被送到北極,並且在接下來幾年內多次因為誤會往返於北極與加拿大,,被大家笑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熊」。根據「事實查核實驗室」2022年報導,這則故事2021年開始,透過以不同短片的形式在社群媒體上流傳,不過這些影片都沒有資料來源,影片中的配圖、片段往往來自多個不同來源剪輯而成,引此認定是「不實訊息」。歐美媒體也對這則故事進行了追蹤調查,非營利性北極熊保護組織「北極熊國際」 的研究和政策高級總監、野生動物專家傑夫約克(Geoff York)告訴媒體,將一頭……無論牠是棕熊、灰熊還是北極熊,從北美洲轉移到北極,是一件需要「不切實際的國際協調」才能辦到的舉動。約克解釋,一般來說,動物福利組織都不會參與動物運送遷移工作,因為組織本身缺乏達成這種全國性乃至於跨國性運輸動物所需要的權力與資金。光用想像就知道,將一頭熊運送過上述的距離將會非常非常昂貴,還需要國際間的通力合作。約克本人至少有許多年沒有見過這樣的合作案例了。
巨蛇「處男產子」生下14條小蛇 爬蟲專家驚呆:養蛇50年從沒看過
動物界偶有孤雌產子案例發生,但英國1條巴西彩虹蚺(Rainbow boa)竟罕見「孤雄產子」卵胎生產下14條小蛇,震驚飼養牠的英國樸茨茅夫市立學院(City of PortsmouthCollege)師生。據《太陽報》報導,這條6英尺(約183公分)長、研判已有13歲的巴西彩虹蚺「羅納度」(Ronaldo),日前以自然的無性生殖方式,產下14條沒受精但順利發育的幼蛇。該校爬行動物專家昆蘭(Peter Quinlan)指出,在他長達50年的養蛇生涯裡,從沒看過雄蛇「複製自己」產卵,且羅納度生產前只是「看起來比平時胖了一點」,任何人都沒想過羅納度其實懷有身孕。昆蘭也說,他們9年前從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接收羅納度以來,都沒讓羅納度與其他蛇類接觸,獸醫們也都判定牠是雄性,因此當學生例行檢查飼育箱,回報羅納度生下14條幼蛇時,所有人都被嚇壞。昆蘭坦言,目前還不清楚羅納度處男產子的原因,但這是極為難得的教學與學習經驗,14條小蛇雖然都是牠的複製品,但每條幼蛇的紋路都不太一樣。目前14條幼蛇仍在確定性別,且在校方替牠們找到新家前,都會被飼養在各自獨立的飼育箱中。此外,由於彩虹蚺平均壽命20年,平均產下15到25條幼蛇,所以羅納度不只是處男產子,還是阿公產子。
冷凍、微波都殺不死!聚餐「吃烤熊肉」慘住院 恐怖寄生蟲真面目曝光
野味讓許多饕客趨之若鶩,但食用處理不當的野味恐危及生命。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日前公布一起家族聚餐感染寄生蟲案例,報告指出,該寄生蟲不僅耐凍、耐高溫,就連醃漬、肉乾處理也殺不死它們。6位姓名受保護的染疫家族成員,2022年夏季在南達科他州的一場慶祝活動,與其他親友聚餐,一名獵人成員帶來同年5月在加拿大薩克其萬省(Saskatchewan)獵取、冷凍45天的黑熊肉,其他成員等肉解凍後,將熊肉連同疏菜做成烤肉串火烤。CDC指出,一般情況下冷凍可殺死熊肉內的寄生蟲,但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資料顯示,部分寄生蟲具有冷凍耐受性,且難以靠肉眼辨識是否遭寄生蟲感染,這也是野生動物專家警告,「必須考慮所有的肉都被感染」的原因。該家族6名染疫成員,便是食用未煮熟透的黑熊烤肉串感染旋毛蟲病(Trichinosis)。4名食用熊肉的成員回家後陸續不適,其中有3人住院,首個出現症狀29歲成員1個月內住院2次,並有嚴重肌肉痠痛、發燒、眼睛腫脹,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症狀。值得注意的是,另2名輕症成員雖挑掉串上的熊肉,只食用蔬菜,依然感染旋毛蟲病。CDC表示,6人治療後已全數康復,並建議民眾把生肉及其他食品分開儲存、製備,烹煮時也應把「肉內部的溫度」維持至少攝氏75度,未煮熟透或煙燻、醃漬、乾燥和微波都殺不死旋毛蟲,另旋毛蟲除會寄生在熊體內,野豬、松鼠、狼也是旋毛蟲的常見宿主,感染後依寄生位置會有腹瀉、腹痛、嘔吐、肌肉痠痛、發燒、眼睛腫脹等症狀。
世界最悲慘大象孤獨離世 馬尼拉動物園明星母象生前沒伴惹議
有「全球最孤獨大象」之稱、同時也是馬尼拉動物園的明星大象的母象馬麗(Mali)28日去世,享年49歲。馬麗幾乎一輩子在園內水泥獸欄裡孤零零度日,長期沒有同伴,曾有多位世界名人為牠的福祉發聲、呼籲園方把牠放回野地,最終仍孤身死於獸欄裡,對於馬麗的逝世,當地網友紛紛表達對悼念,而馬尼拉市長拉庫娜(Honey Lacuna)打算將她的遺體製成標本,未來在博物館展出。馬尼拉動物園明星母象「馬麗」,生前獨居超過30年。(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菲律賓星報》、《英國廣播公司BBC》、《法新社》29日報導,馬尼拉動物園的獸醫解剖馬麗遺體後表示,牠的死因是鬱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heart failure),而且罹患癌症,影響肝、腎、胰等多個器官,導致血液循環受限,另有子宮蓄膿、腎臟輕微發炎。根據園方表示,馬麗24日出現煩躁不安的跡象,不斷用鼻子摩擦牆壁,28日牠被發現側躺在地上呼吸沉重,獸醫幫牠注射抗組織胺與維生素,但當天下午就去世,「牠的死亡來得很突然,動物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無徵兆症狀(asymptomatic symptom)的狀況,牠可能正在經歷某種我們看不出來的疾病,動物不像人,無法透過交談問診得知身體狀況」。馬尼拉動物園明星母象「馬麗」,生前獨居超過30年。(圖/達志/美聯社)據菲律賓新聞社(PNA)報導,全名VishwaMa'ali的馬麗於1974年出生於斯里蘭卡,3歲時由斯里蘭卡政府送給時任菲律賓總統的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Sr.)夫婦。馬麗來到馬尼拉動物園時,園內還有一頭1977年就落戶的大象「濕婆」(Shiva),這位「前輩」1990年死亡,「馬麗」就此成了菲律賓唯一的大象,而馬麗因從小到大形單影隻而聞名於世。動保人士指出,馬麗長期獨居,讓牠缺少母象之間緊密聯繫的生命體驗,足部也有病痛。(圖/翻攝自PETA Asia)另外據動保人士指出,馬麗長期獨居,讓牠缺少母象之間緊密聯繫的生命體驗,有時會出現憂鬱、心理壓力的跡象,足部也有病痛,加上動物園硬體設施老舊不堪,包括知名野生動物專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200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南非作家柯慈(J. M. Coetzee)等人,都曾公開呼籲讓馬麗脫離動物園環境,不過園方認為圈養對於馬麗才是最好的安排。對於馬麗的死訊,動物權團體「善待動物組織」(PETA)表示,「由於漠不關心與貪婪,大象馬麗像她近50年的生活一樣,獨自死在馬尼拉動物園的水泥圍欄裡」,而菲律賓網友紛紛在社群平台哀悼,另外,馬尼拉市長拉庫娜宣布馬麗死訊時表示,到動物園看馬麗是她童年最快樂的回憶之一,「馬麗是我們珍貴的財產,馬尼拉動物園的明星」。拉庫娜也透物,長期照顧馬麗的飼育員在牠死後淚流不已,而牠的骨骸最終會在園內的博物館展示。全球最孤獨大象馬麗去世,菲律賓網友悼念。(圖/翻攝自推特)
雜交「超級豬」逼近美加邊境 生存能力強又不挑食恐釀生態危機
美國與加拿大正面臨野豬和家豬的雜交品種「超級豬」(Super pigs)入侵,來自加拿大的超級豬是一種體型巨大的動物,牠們絕頂聰明,非常難以捉摸,透過在雪下挖掘地道,能夠在寒冷的氣候中生存,這種動物正在準備進入美國北部,包括野生動物專家也示警,「超級豬」恐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雜交的「超級豬」在加拿大氾濫後,正大舉進逼美國。(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美聯社》等外媒報導,加拿大難以根除的「超級豬」數量激增,有可能蔓延至邊境以南,報導稱這些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和曼尼托巴省出沒的野豬已構成新的威脅,「超級豬」源自於加拿大農場主人在上世紀80年代雜交歐洲野豬和普通家豬培育而成,體型龐大,能提供更多的肉,不過當這些豬隻到野外環境後,問題就產生了。這些超級豬外流到野地幾乎沒有牲畜能與之抗衡,因此族群不斷擴大,加上體型越大的豬,在寒冷的環境下更容易生存,除此之外,超級豬非常聰明,學會各種在酷寒環境下生存的方法,例如在雪中挖洞以維持體溫,而且這些豬幾乎不挑食,能吃掉任何與牠們遇上的哺乳類動物乃至飛禽都不能倖免。專家預測牠們的生活範圍將從加拿大南遷至美國境內,會給當地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像是會破壞農作物及自然環境、入侵城市以及惡化水質,所攜帶的傳染病病原體,更會使人類、牲畜、寵物與本地的野生動物染疫。目前在加拿大記錄到有6.2萬起「超級豬」的目擊事件,這些超級豬出現在加拿大和北達科他州邊境兩側,甚至有目擊者在距離明尼蘇達州28公里範圍內的曼尼托巴省記錄了一次目擊事件,目前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北達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等北部州正在採取措施阻止這種豬隻的入侵,包括專家也表示,這些超級豬若不及早控制數量,自然環境將遭受嚴重破壞。雜交的「超級豬」在加拿大氾濫後,正大舉進逼美國。(圖/翻攝自推特)
野生猴現身人類好友葬禮 「五體投地跪拜」還伸手安慰逼哭親友
萬物皆有靈。印度農村一名男子因餵食住家附近猴子,與對方結下不解之緣,感情甚至延續到男子亡故之後,猴子在葬禮當天出現,五體投地與男子親友們一起哀悼,還伸手安慰傷心的家人,讓旁人看了既暖心又不捨。據《每日星報》報導,這隻猴子10日走到老朋友維爾馬(Chandanlal Verma)家中,掀開遮住維爾馬遺容的布,不斷凝視著老友臉龐,接著更把整個身體趴在地上,做出向維爾馬跪拜致意的動作,讓所有人大感意外。更令人驚訝的,是猴子還靠近其中一名哭泣女子,把手放在對方膝蓋上,似乎在安慰女子。死者家屬透露,維爾馬生前會特別在小屋裡留農作物,讓附近動物免於飢餓,每天還會在屋裡和猴子分享自己的食物。動物專家表示,猴子凝視維爾馬遺容的行為,是在確認對方是否真的離開人世。類似事件也曾發生在斯里蘭卡,一名每天餵食猴子的男子去世後,被餵食的猴子同樣出現並凝視棺材裡的好友,接著擁抱甚至親吻了對方,並在移棺時面露愁容。
爬黃山拍到大貓山峰爬跳疑「保育類雲豹」 動物專家神回應讓網友都笑了
有遊客在爬大陸安徽的黃山時,拍下山頂大石上有隻神秘貓科動物,不少人都認為有可能是保育類動物「雲豹」,甚至連黃山的工作人員都證實過去當地確實有雲豹聚集生活,不過這樣的照片就被專家無情打臉,認為只是吃太多的橘貓,並非是黃山雲豹。黃山清朝時曾有紀錄是雲豹聚集地,還曾有雲豹被醫治後飼養於家中。(圖/翻攝自微博)據陸媒《大皖新聞》報導,有網友在爬黃山時,拍下了兩段影片,他發現山峰大石上有隻橘黃色的貓科動物,拍攝當下遊客在幾十公尺外圍觀,看著牠自如在上方跳躍,遊客也都紛紛討論這麼大隻的貓是什麼?不少人都猜是「雲豹、大山貓、猞猁等」。影片在網路引發討論,不少網友都認為是「黃山雲豹」重現,並表示小時候黃山民眾都見多了,但有網友就認為近年黃山遊客眾多,早已沒有這些保育類動物,甚至近期只有在雲南或西藏觀測到野生雲豹。專家看完認為,黃山如今已沒有雲豹,山頂只有數隻被遊客餵養的胖橘貓。(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大陸媒體也詢問黃山的景區工作人員,對方表示黃山景區與周邊確實曾經有雲豹生活,不過近期並未聽說有雲豹被遊客拍到,認為景區人多,雲豹體型較小,通常不會出現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而安徽大學的動物專家虞磊則向媒體表示,他近幾年在黃山風景區開展地面監測,多次在山頂看到數隻橘貓,「因遊客投餵較多,這些橘貓的體型較大」,他認為根據自己的經驗可以初步判斷,「就是一隻大橘貓而已!」。
馬來熊直立站姿被質疑「太像人」 官方、專家現身說法:是真的
杭州動物園「人模人樣」的馬來熊安吉拉近期受到大量討論,由於牠的站立、揮手、皮膚皺褶太不自然,被質疑是不是有工讀生假扮,即使園方以出面否認相關謠言,許多網友仍不願相信。而在近日,有不少國外動物專家也跳出來幫忙澄清,直言那隻馬來熊真的是熊。根據英國《鏡報》(The Mirror)的報導,從網路上流傳的影片可以看到,有隻被稱為馬來熊的動物在動物園一處岩石上用雙腳站立,還向遊客們揮手,行動相當「像人」,也因此引發了熱議。其中,有網站發起了相關投票,有51%的人認為那不是真正的熊,就連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來湊熱鬧,轉推表示「熊不是真的(Bears aren’t real)」。隨後,園方模擬這隻馬來熊安吉拉的口吻發文澄清,稱「我好好的營業上班,居然有人懷疑我找替身」,解釋馬來熊為世界上最小的熊類之一,即使站立身高也大概不到150公分,並吐槽「這麼熱的天,如果真的是人類穿著皮套裝熊,那也根本承受不住啊」。「安吉拉」也曾因其皮膚皺褶被質疑是真人扮演。(圖/翻攝自推特/@BradleyMartyn)對此,馬來西亞野生動物生物學家、推動成立婆羅州馬來熊保育中心(BSBCC)的黃修德博士也出面證實,以他研究馬來熊多年的經驗來看,安吉拉真的是馬來熊,這種站立姿態則是為了能更好的觀察周圍環境,而在動物園中,則是藉由揮手來吸引遊客注意。不過,他也坦承,當他第一次看見馬來熊時也嚇了一跳,有隻雌性馬來熊雙腳站立,並用前肢抱著幼熊,就像是穿著熊套裝的人一樣。
巨蟒直衝13樓 全身遭水泥裹住險成活體雕像
近日,印度孟買傳出有條約120公分長的蟒蛇爬上高樓,一路衝向13層高的工地露臺,並被困在鋼筋之間未乾的水泥裡動彈不得,而經過及時救援,該蟒蛇已交給當地林業部門保護。不過,居民對這種異常的現象感到驚訝,一般來說蟒蛇應該生存在如樹林、河谷等自然環境中,如今卻神奇地出現在高樓上。卡在水泥間動彈不得的印度蟒。(圖/翻攝自YouTube/NDTV)根據印度媒體《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的報導,動物愛好者蘇拉吉(Soorraj Saha)提到,在當地時間25日,有人在一處高樓的露臺工地上發現了這條印度蟒(Indian rock python),這條蛇渾身濕透,被困在鋼筋之間未乾的水泥中,而他們也立即通知國家林業部門前來救援。蘇拉吉表示,很高興人們在發現這條蛇時,第一時間不是選擇試圖傷害牠,可能由於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提高,大家也明瞭傷害或殺害蛇類是違法的。最終,這條印度蟒也被安全救起,並移交給林業部門進行專業的保護。對此,野生動物專家解釋,在大雨傾盆期間(孟買地區5至10月為濕季,尤其6至9月會有強降雨),蟒蛇或其他爬行動物的自然棲息地可能會被淹沒,導致牠們需要尋找更高的地方躲避,尤其印度蟒更以其攀爬能力聞名,而通常牠們能夠在森林地區的樹木和岩石上攀爬。
「馬桶驚見哥吉拉」潑水嘶嘶叫 男子嚇壞:牠很不爽
廁所出現這動物真的嚇死人,美國一名男子在家中準備用浴室,不料廁所已經有動物使用了,一隻鬣蜥對他發出憤怒的嘶嘶,他直呼,「我走進浴室,發現哥吉拉在我的廁所裡。」男子在廁所發現鬣蜥。(圖/翻攝推特)據《每日郵報》報導,居住在佛羅里達州的58歲男子里德爾(John Riddle),要用浴室,馬桶卻有一隻巨大鬣蜥,讓他看了嚇壞。里德爾表示,有隻哥吉拉跑進他的廁所,「牠似乎一點也不高興,開始朝我潑水並發出嘶嘶聲。」之後,里德爾拿了清理游泳池的網子,把這位不速之客趕走了,他表示,他不會在幫狗留一扇門進出了,因為怕鬣蜥又來。報導稱,鬣蜥的原產地不在佛羅里達州,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東部的島嶼,在1960年抵達佛州,近年來牠們被人類討厭,因為牠們會損壞建築物和造成停電。據了解,鬣蜥在美國的數量不停增長,而牠會進入下水道也是游泳健將,所以出現在廁所的狀況並不少見。野生動物專家警告說,鬣蜥會將沙門氏菌傳染給家寵,還會侵蝕湖泊和運河,當氣溫下降時,邁阿密的國家氣象局就會發布鬣蜥掉落的警告。據悉,天氣變冷時,鬣蜥會進入假死模式倒在地上,在溫暖的陽光照射下醒來,去年1月,加州經歷12年來最冷寒流,癱瘓的鬣蜥從樹上掉下來。據了解,在台灣飼養綠鬣蜥需要登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曾在臉書發文說,「如果民眾發現綠鬣蜥的蹤影,可通報地方農業局,請勿自行驅趕到其他地方,免得族群生存區域擴大,呼籲大家不要隨意烹煮綠鬣蜥食用,因為牠生長在臭水溝等較差環境,身上難免會有寄生蟲,吃了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
花園散步驚見「迅猛龍斷爪」 專家看了也驚呆:是未確認生物
以龍作為「國旗」的英國威爾斯真的還有恐龍存在嗎?一名36歲女子日前與丈夫在自家花園散步時,在草地發現一隻帶有尖爪與蜥蜴鱗片般的斷爪,嚇得她趕緊拍下照片並諮詢專家們的意見,沒想到,動物專家們看了照片後,竟也無法確定它究竟來自哪種生物。據《鏡報》報導,來自弗林特郡(Flintshire)的勞拉(Laura Moorcroft)見到爪子時,立刻聯想到《侏儸紀公園》裡的恐龍,而網友們看到照片後則猜測爪子可能來自鱷魚、烏龜或是鳥類,還有人開玩笑說是電影《小精靈》的精怪,要她「不能讓爪子碰到水」。勞拉在尋求網友意見的同時,也諮詢附近獸醫甚至是切斯特動物園(Chester Zoo)的專家意見,只是專家們雖推測爪子來自鳥類,但也無法確定是火雞、野雞還是其他猛禽,但這答案卻令勞拉相當開心,因為她非常喜歡爪子來自迅猛龍的猜測,且最新復原的迅猛龍樣貌既有羽毛,大小及體態也非常接近現存的火雞。不過,勞拉也坦承他們到現在對爪子來自哪種動物、從何而來依然一無所知,且雖然家中有裝監視器,但距離花園太遠,根本看不清楚當時有哪些東西,或許只剩檢驗才能找出答案。
六福村認狒狒脫逃遭擊斃 新竹縣府回應了
新竹六福村昨日證實,通過結紮傷口比對,被槍殺的東非狒狒,確實是從自家園區內逃脫。對此,新竹縣政府今日發布聲明稿,強調將盡快釐清案情事證。新竹縣政府表示,對於狒狒於追捕過程中不幸受傷死亡深感遺憾,針對六福村動物園發布訊息指稱狒狒確定為其園區所脫逃,縣府農業處將待收到六福村清查報告後,盡速釐清案情事證,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查處,並邀集林務局和野生動物專家一同協助六福村檢討戶外放養場域的防逃設施,強化園區整體安全性。農業處指出,3月23日狒狒仍在桃園流浪時,縣府農業處即派員至六福村動物園現場了解園區狒狒飼養情形和防護措施。由於六福村的狒狒是早年即引進,又收養「ㄅㄆㄇ猴園」停止經營後之靈長類動物,數量龐大,現況鑑定種類和數量上有其難度,於是縣府函請園方盡速就所持有的保育登記卡與現場狒狒的種類數量,以科學、可執行且可精確計算的方式,於一週內將清點結果回報縣府。目前園方已休園清查中,待清查資料報縣府之後,進行後續查核工作。新竹縣府於3月25日發文請六福村動物園於一周內將清查資料報府,待園方清查報告呈報縣府,於釐清案情事證後,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查處。農業處說明,六福村動物園現況是採取大區域戶外放養模式,縣府將邀集林務局和野生動物專家等,共同協助檢視、討論園區戶外放養形式場域的防脫逃設施,並提供適當建議,期望強化園區飼養設施的安全性。
狒狒之死紅到國際外媒也報導 網友氣炸:丟臉到世界都知道了
桃園狒狒出逃半個月,27日遭到農業局夥同民間獵人圍捕,沒想到卻意外開槍殺害狒狒,這樣的狀況引發全台關注,甚至蓋過其他新聞議題,如今就連外媒都爭相報導,也讓不少網友轉發新聞直呼「真是丟臉丟到國際」。保育類的狒狒被射殺,不只台灣民眾關心,外國媒體也報導該事件。(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英媒《BBC》就報導狒狒死亡新聞,指出狒狒在台灣街頭逍遙兩週後被殺,引發了強烈抗議與虐待動物的指控,台灣民眾也質疑,為何要開槍射殺狒狒,誰指示開槍以及在圍捕時沒有看到狒狒身受重傷等問題,還有政府官員抓到狒狒後還拍照做秀,只因要給小孩看到爸爸抓到狒狒,被認為是狒狒延誤就醫的一大原因。並且指出台灣的動物園有教育部門管理,並非動物專家,在法律上是為社會教育機構,沒有充分讓動物園發揮功能,也導致這樣狒狒出逃的狀況。不少網友看到報導後,也紛紛轉發外媒新聞,直呼「丟臉到國外耶!」、「台灣有狒狒跑出去全球都知道了」、「國際動保團體要來了嗎?」、「狒狒到底誰下令殺的?」。
夫妻戶外泡澡「尪突被巴頭」 下秒轉頭一看:一頭美洲獅站在身旁
在野外容易撞見各種野生動物,若不小心恐會有性命危險!最近美國科羅拉多州就傳出一對夫妻在度假出租屋戶外的嵌入式熱水浴缸享受親密泡澡時光時,孰然被1頭美洲獅闖入還抓住人夫的頭部,所幸夫妻倆最後並無大礙。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這對夫妻18日在科羅拉多州以戶外活動聞名的納斯羅普(Nathrop)山區度假,夫妻倆當下到戶外的熱水浴缸泡澡時,附近竟出現一隻美洲獅,伸出前爪抓住丈夫的頭部,根據這名男子表示,當時感覺到有什麼東西抓住了他的頭,轉頭一看竟發現是美洲獅,於是他朝著美洲獅叫喊並對牠潑水,妻子也拿出手電筒照射美洲獅眼睛,最後這頭美洲獅是退到遠處看著兩人。這對夫妻隨後回到屋內,趕緊聯繫在科羅拉多州公園和野生動物部門工作的房東,這名人夫在清理傷勢時發現頭頂和右耳旁有4道抓痕,他認為傷勢並不嚴重,因此拒絕就醫。根據野生動物專家表示,美洲獅可能在黑暗中發現男子頭部在移動,但並沒有看到泡在浴缸裡的軀體,因此就跑了過去,而夫妻倆製造噪音和照射亮光驅趕美洲獅的做法相當正確,據了解,科羅拉多州自1990年以來至少有27人遭美洲獅攻擊受傷,其中3人傷重死亡。美國一對夫妻在戶外泡澡,孰料卻遭美洲獅抓頭。(圖/翻攝自@dailystar推特)
斑馬突抓狂!攻擊主人手臂遭咬斷 全因這原因
美國俄亥俄州72歲農民羅納德(Ronald Clifton)日前遭到自己飼養的斑馬攻擊,手臂遭到扯斷,立刻打電話通知911前來救援,幸虧最後警方成功將失控斑馬殺死,羅納德的手也無須截肢。綜合外媒報導,匹克威郡(Pickaway County)警方12日傍晚接獲報案,在瑟克爾維爾(Circleville)的一座私人農場發生斑馬攻擊事件,而農場主人羅納德(Ronald Clifton)的手臂更遭到斑馬扯了下來。警方抵達現場後,看見羅納德滿身鮮血倒在地上,而攻擊人的斑馬也站在草地中虎視眈眈的看著眾人,展現出非常強烈的敵意,隨後警方便將警車停在斑馬及羅納德的中間,防止斑馬再次做出攻擊。而羅納德的家人也表示,要是情況緊急,可以將斑馬擊斃,並提醒警方不要背對斑馬,以免遭到攻擊。不過斑馬在警方百般威嚇下還是持續靠近並展現出攻擊意圖,在員警大喊3聲後還是無法嚇跑牠,情況危急之下,警方便使用散彈槍朝斑馬的頭部開槍,將其殺死;並將羅納德立即送往醫院急救,所幸最後羅納德的手並不需要截肢,家屬也表示目前他的狀況非常穩定。對此,哥倫布動物園的一位野生動物專家研判,斑馬是為了保護雌性斑馬,才會做出攻擊的行為「牠們絕對是野生動物,並且仍然具有野性本能和行為」而動物管理總監彼特姆(Dan Beetem)也表示「雄性斑馬具有領地意識,牠們的工作是找到並留住一群他想要繁殖的雌性,牠會非常保護這些雌性免受任何挑戰」。
她家雞蛋跟橘子一樣大 「大巨蛋」被打開竟又有一顆蛋
大陸遼寧一名女子曬出自己家有一顆如橘子般大小的雞蛋,沒想到這一顆體型巨大的蛋剝開後,竟然發現裡面還包著一顆有蛋殼的蛋,讓她超吃驚。她也把「蛋中蛋」蛋剝開後又發現,裡面竟然也有蛋白和蛋黃,而這樣的案例近日常發生,專家也解析並認為,這種「蛋中蛋」是安全可以吃下肚的。打開大巨蛋裡面竟然還有小巨蛋。(圖/翻攝自微博)綜合陸媒報導,遼寧一女子曬出自己家中一顆如橘子般大小的雞蛋,在一眾親朋好友的圍觀下,這顆「大巨蛋」現場磕開,裡面除了有蛋白、蛋黃外,竟然還有一顆蛋在當中,女子再把裡面這顆蛋敲開,竟然又是一顆完整的蛋白與蛋黃。裡面的蛋中蛋還有完整蛋黃與蛋白。(圖/翻攝自微博)動物專家就透露,這樣的蛋中蛋是由於母雞的輸卵管出現「反蠕動收縮」現象,讓第一個蛋反方向移動和第二個結合,通常在母雞受驚才發生,這樣的狀況在野生與人工養殖都有可能發生,不存在基因變異和人工造蛋的說法,蛋白質的含量和普通雞蛋也無異,故不影響正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