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家
」 美國可可西里「網紅狼」暴肥!帶12同伴路邊討食 專家揭嚴重後果:別再餵
最近1年,大陸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1匹向人類乞討食物的野狼成了青藏公路旁的常客,隨著網路傳播,牠也成為了1匹網紅狼。不過,這匹野狼現在的狀況卻讓人擔憂,因為不斷被人進行投餵,這匹最初毛髮淩亂、瘦到皮包骨頭的狼,現在不但體型變得滾圓,還會向過往車輛撒嬌討食。央視報導,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的民警介紹,大約1年前,這匹野狼開始出現在青藏公路附近。為了近距離拍到野狼,有人給牠投餵食物,引誘牠靠近。久而久之,這匹狼嘗到了甜頭,看到有人停車,還會主動上前討食。隨著投餵的人多了,這匹狼還會挑食。現在這匹狼已經習慣了與人類親近,並且開始依賴人類的投餵。由於食物充足,這匹狼肉眼可見地胖了起來,這也引起了動物學家們的擔憂。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連新明表示,給野生動物投餵人類的食物,相當於讓牠攝入高鹽,容易給健康帶來隱患。不僅如此,這匹狼不但自己在青藏公路邊過上了被人投餵的生活,還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同伴,形成了一個在路邊討食的狼群。最多的時候,工作人員在網紅狼經常活動的周邊,發現了12匹野狼。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里管理處負責人尼尕介紹,狼依賴投餵的方式生存,野性和生存規則就會發生變化,對整個生態的平衡和原真性造成破壞。隨著近年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過去難得一見的狼、旱獺、藏羚羊等頻頻現身,人們投餵野生動物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專家和管理人員指出,這種現象不僅會損害野生動物的健康狀況和捕食能力,也會對生態鏈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當狼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最糟糕的結局即狼全部患病,不能捕捉野生動物,就會導致藏羚羊等有蹄類動物數量激增,從而對草場形成破壞。」連新明介紹,對於可可西里這個脆弱的生態環境來講,一旦地表上草的覆蓋度降低,很容易造成沙化等一系列生態學問題。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等部門已經多次發布通告,嚴禁人們投餵野生動物,並在相關區域設立了警示牌;同時,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已經在重點區域加派了警力,加大巡護力度,及時勸阻路邊停車和投餵野生動物的行為。
四川2800公尺高山見「瑞獸白鹿」身影! 20秒珍貴畫面曝光
大陸四川一處高山上,日前發現了稀有「白鹿」的蹤影,後經動物學家查看證實,這隻動物為白化毛冠鹿,也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更有著吉祥的象徵。根據陸媒《紅星新聞》11日的報導,四川涼山木里縣野保協會7月1日藉紅外線相機,在木里境內的原始林區拍攝到一隻罕見的「白鹿」。經動物學家核實,畫面中的野生動物為雌性白化毛冠鹿,在2021年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而這也是木里境內首次以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白色毛冠鹿的影像。從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畫面可以看見,一隻全身白色的毛冠鹿緩緩走過,不時四處張望的樣子。據了解,毛冠鹿的毛髮在夏季通常呈現褐色,冬天則為黑色,而這種白化的狀態可能屬於基因突變導致,相當罕見。四川涼山木里縣野保協會的紅外線相機捕捉到白化毛冠鹿的蹤影。(圖/翻攝自微博/四川生態環境)報導指出,這段影片是於木里縣海拔2800公尺的高山灌木叢中拍攝到,這部相機還曾捕捉到黑熊、中華鬣羚、森林狼等大型動物的身影。另外,在古代傳說中,白鹿被視為「瑞獸」,是吉祥的象徵,無論是福、祿、壽仙,或是麒麟,其實都與白鹿有著密切的聯繫。
從動物園投奔自由 紐約中央公園人氣貓頭鷹驟逝…粉絲聚集哀悼
近期紐約中央公園進行了一次哀悼活動,許多民眾都聚集於此,哀悼一隻名為弗拉科(Flaco)的貓頭鷹,因為牠從動物園逃離出來後就定居於此,而且成為不少愛鳥人士與民眾心中的吉祥物。(圖/達志/美聯社)根據《THe Seattle Times》報導指出,弗拉科其實是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所飼養的貓頭鷹,而在一年多前,弗拉科所待的鐵網柵欄遭到不明人士破壞,弗拉科就這樣從鐵籠中飛出來,開始在中央公園區域內生活。由於弗拉科從13年前還是雛鳥的時候,就來到這個動物園。原本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擔心弗拉科飛出去後,可能會不具備生存能力,因此一度希望將弗拉科誘捕回原本的籠子中。(圖/達志/美聯社)但由於後續弗拉科用實際行動,證實自己可以在中央公園的區域內進行老鼠之類的動物捕捉、進食,再加上動物園工作人員數次誘捕計畫均以失敗告終,所以最後動物園方面決定讓弗拉科就此生活。而整起消息傳開後,就有不少愛鳥人士與民眾前往中央公園欣賞弗拉科的身影,這也讓弗拉科的人氣持續暴增,甚至成為中央公園的吉祥物。(圖/達志/美聯社)但是在2月23日,弗拉科因不明原因撞上上西城( Upper West Side)區域內一棟建築物而受傷,最後不幸身亡。有動物學家檢驗弗拉科的屍體後,確認其是受到外傷性撞擊而身亡,但同時也計畫進行更多檢測,以便判斷弗拉科是否有生病的情況。最後有單位在3日下午舉辦對弗拉科的紀念哀悼聚會,現場聚集了不少喜愛弗拉科的民眾與愛鳥人士,不少過去曾拍過弗拉科身影的民眾,也在網路上分享弗拉科過去在中央公園樹梢、水塔等地溜搭的身影,也有分享其展開近6英尺(約1.8公尺)翅膀、發出響亮聲響的畫面。報導中也提到,截至目前為止,尚不清楚一年多前到底是誰破壞了弗拉科的鐵網,目前警方還在追捕該名不明人士中。
11歲男童遭「英國最危險蜘蛛」咬傷 虛弱到無法行走還出現幻覺!
英國薩里(Surrey)一名11歲男童,日前腿部突然出現不明傷口,且非常疼痛。原先家人不太在意,僅替男童抹藥防止感染,沒想到幾天後男童竟發燒,整個人虛弱到無法行走,還出現了妄想症。後續緊急送醫後,發現原來是被英國最危險蜘蛛,假寡婦蜘蛛(False widowspider)咬傷,所幸最終經過治療後,男童順利出院。根據《每日星報》報導,英國薩里一名11歲男童馬修(Matthew),25日聖誕節當天晚上,發現腿部莫名出現一道傷口,不過當時他僅覺得腿部很酸,所以家人並不以為意。但才過了不久,馬修就開始感到傷口疼痛,於是母親莎拉(Sarah)就替他塗了一些藥,以防感染。沒想到27日晚上,馬修突然發了高燒,燒到39.7度、腿部傷口發紅,虛弱到無法行走,還出現了幻覺,於是莎拉便立刻將他送去醫院。後續經過醫生檢查才發現,原來馬修是遭到英國最危險蜘蛛「假寡婦蜘蛛」咬傷,才會出現這些症狀,之後馬修接受了靜脈注射抗生素療程,第2天便出院返家休養。根據牛津大學動物學家克萊夫(Clive Hambler)2020 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稱,高貴的假寡婦蜘蛛「被廣泛認為是英國最危險的蜘蛛品種」。然而,除非被激怒或被困在衣服和皮膚之間,否則牠們不太可能發動攻擊。事後莎拉也呼籲其他家長「如果我能提供任何建議,那就是檢查衣服和床鋪,檢查任何附屬建築,因為牠們通常出現在車庫和室外小屋中,也檢查裂縫,因為牠們非常小。」
尼斯湖水怪真的存在? 科學家分析環境DNA 不排除水怪是「藻類」
英國蘇格蘭尼斯湖(Loch Ness)水怪之謎流傳千年,先前有科學家根據湖水樣本,以及依據環境DNA樣本,推測水怪有可能只是一隻體型巨大的鰻魚,不過如今又有一項奇怪的說法,稱水怪是一種「以藻類為基礎的生物」。早在西元565年,已有目擊者聲稱在尼斯湖看到巨大生物。(圖/翻攝自推特)根據《每日星報》報導,尼斯湖水怪獵人49 歲的馬蒂懷爾斯 (Matty Wiles) 和 42 歲的阿加巴林斯卡 (Aga Balinska),這次和紀錄片製片人、蜻蜓電影公司(Dragonfly Films) 一早就來到尼斯湖現場,就是要拍攝新紀錄片《怪異英國》(Weird Britain) ,他們拍攝了照片和影片,並與此次餐與搜索的尼斯湖探勘組織分享了他們的發現。根據報導,這個探勘組織同時收集現場水質和藻類進行分析,根據尼斯湖水怪獵人們表示,所有生物體所到之處都會留下自己的痕跡,無論是頭髮、皮膚、血液、尿液、細菌、糞便還是其他碎片,環境 DNA分析就是一種放大動物在其棲息地留下足跡的方法。另外,尼斯湖勘探組織認為,外界所好奇的尼斯湖水怪,有可能是「以藻類為基礎的生物」,根據報導,藻類是非常特殊的生物體,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但卻可以兼具兩者的功能。儘管藻類會進行光合作用而通常被認為是植物,但藻類的正式名稱是原生生物,甚至有各種奇怪形狀和大小,從單個細胞到數十公尺長的巨大海藻,但目前尚未發現任何跟尼斯湖怪物有關聯的形式。儘管如此,電視節目主持人兼神秘動物學家肯格哈德( Ken Gerhard)認為,「這些測試只檢測到了藻類,如果我們考慮到尼斯湖水怪是一種巨大的藻類怪物,這當然是令人興奮的消息」。根據《路透社》報導,2018年6月,也曾有科學家團隊在尼斯湖採集了環境DNA樣本,科學家們表示,分析結果排除了恐龍等大型動物的存在,但是尼斯湖中有很多鰻魚的DNA,懷疑尼斯湖水怪可能是一條巨大的鰻魚。尼斯湖水怪堪稱世上最知名的傳說生物之一,據傳牠生活在蘇格蘭的尼斯湖(Loch Ness),根據傳說,牠有長長的脖子、圓弧形的背部,類似蛇頸龍的樣貌。早在西元565年,已有目擊者聲稱在尼斯湖看到巨大生物,1934年4月21日,《每日郵報》頭版刊出一張「獨家照片」,這也是史上第一張公開被媒體報導的「尼斯湖水怪」照片,經專家辨識,這張照片未經修改,加上人們對醫生的信任,很快被視為尼斯湖水怪存在的證據,尼斯湖也因此揚名世界英國紀錄片團隊和尼斯湖怪獵人以及探勘組織,到當地釐清尼斯湖水怪真相。(圖/翻攝自推特)
流浪英國150年 4具原住民遺骨要回家了
醫師兼作家陳耀昌在某次的計畫中發現英國愛丁堡大學收藏4具可能和「牡丹社事件」有關的台灣原住民頭骨,原民會透過交涉後獲得愛丁堡大學同意,昨天舉行遺骨返還儀式,也是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要求國際返還祖先遺骨的首例。原民會表示,基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第11、12及第31條精神,原住民族有權將遺骨送回原籍,且各國應設法讓原住民族能夠取得國家持有的遺骨,並將其送回原籍;秉持這樣的精神,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2021年11月代表族人致信向愛丁堡大學正式提出返還要求,2022年7月愛丁堡大學透過外交部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轉達同意返還。夷將‧拔路兒表示,希望遺骨返還的過程以及傳統祭儀的進行,部落族人及社群集體能夠從中得到撫慰,自傷痛與失落中療癒,扭轉殖民遺緒及其複雜歷史對當代的影響,以實際的歸還行動,促成人類社會更重視原住民族的人權。據文獻記載及調查研究,愛丁堡大學所收藏的4具原住民遺骨是1870年代由當時任職於日軍的美籍軍人取得後,交予美籍醫師,後又輾轉交給出身愛丁堡的動物學家,並由他於1887年帶回到故鄉愛丁堡,愛丁堡大學校長William Turner 1907年發表4具遺骨的研究,遺骨也自此停留在愛丁堡大學解剖學科收藏至今。原民會教育文化處副處長Biung Takisvilainan表示,4具遺骨推測是高士佛部落或牡丹部落遺骨機率最大,將於11月6日暫時安置於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等候牡丹鄉各部落研商共識後續安置的措施。夷將‧拔路兒強調,原住民族要求返還遺骸的權利是明載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條文,盼透過遺骸及文物的歸還議題,提醒國際社會共同關注、尊重並落實原住民族的倫理價值及文化權利。
母親眼皮底下奪走女嬰 烏干達黑猩猩再傳「攻擊人類」!原因曝光了
非洲烏干達一隻黑猩猩,日前竟從一名母親懷中奪走2個月大的女嬰,後來救援隊將她救出,仍被宣告死亡。專家指出,由於人口不斷增加,自然棲地的消失,導致野生動物與人類的衝突不斷上演。有鑑於此,烏干達當局祭出相關政策,力求改善這個危機。綜合外媒報導,當時黑猩猩從灌木叢中冒出,奪走正在母親懷中熟睡的2個月大女嬰阿羅霍阿胡穆扎(Aroho Ahumuza)。後來搜救隊獲報展開行動,救出頭部重傷的阿羅霍阿胡穆扎,不幸的是,她被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表示,由於人口不斷增加,大量使用自然資源,導致野生動物的棲地逐漸消失,才使牠們與人類的衝突不斷發生。根據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JGI)指出,烏干達約有5000隻黑猩猩,儘管牠們很少直接帶給人類威脅,攻擊性仍不容小覷。荷蘭靈長類動物學家弗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透露,黑猩猩的暴力行為通常包括毀損面部、四肢、生殖器官,都是外界看來非常惡劣的行徑。由於烏干達不時傳出人類與黑猩猩的衝突,儘管死亡人數很少,一直都是當地民眾關切的問題之一。有鑑於此,當局加大力度改善黑猩猩帶給人類的危機,祭出黑猩猩保護策略(The Chimpanzee Conservation Strategy),旨在吸引外界支持人類應與黑猩猩和平共存的計畫。
全球唯一一隻! 無斑紋長頸鹿誕生於美國
長頸鹿一格一格的斑紋是鹿爸爸、鹿媽媽遺傳下來的,但美國田納西州發生一件相當罕見的事情,在布萊茲動物園(Brights Zoo)誕生了一隻沒有斑紋的長頸鹿,也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一隻純棕色的長頸鹿!生物學家暨長頸鹿專家達格(Anne Innis Dagg)認為,長頸鹿身上的斑紋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包括斑紋的形狀、數量、面積大小和顏色。目前已知所有長頸鹿都有獨特的斑紋,儘管過去曾有純色長頸鹿,但幾乎都是白變症所致,罕見的是,布萊茲動物園的這隻沒有斑紋的小長頸鹿是棕色的。專家認為牠是世界上「唯一一隻純棕色」的長頸鹿。(圖/截自MariettaDaviz推特)據當地媒體報導,這隻沒有斑紋的小長頸鹿出生於7月31號,目前身高182公分,由長頸鹿媽媽及動物園工作人員一起照顧。同時布萊茲動物園宣布舉辦一場公眾競賽,為小長頸鹿命名。目前入圍的選項是「Kipekee」,在非洲史瓦希利語中解釋為「獨特」,還有意為不尋常的「Firayali」,以及代表最美麗的「Shakiri」及「Jamella」。斑紋對於長頸鹿而言,與牠們的生存、繁殖能力有關,可以幫助躲避肉食性動物、調節體溫、辨認親人或個體,並且動物學家德瑞克李(Derek Lee)深入坦尚尼亞北部花了4年的時間研究長頸鹿的斑紋,德瑞克李表示,長頸鹿的膚色是均勻的深灰色,但每一隻長頸鹿的斑紋花樣差異很大幾乎是各種形狀都有,且長頸鹿身上的斑紋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所以可利用斑紋來辨識長頸鹿。同時他們也發現,斑紋面積越大、斑紋形狀越接近圓形的小長頸鹿,存活率比較高。布萊茲動物園也表示,希望這次可以藉由罕見純棕色長頸鹿的誕生,去突顯「長頸鹿在世界上面臨的挑戰」,在過去30年裡,受到非洲棲息地破碎化以及非法偷獵的威脅,野生長頸鹿族群正在悄然走向滅絕,一共有40%的野生長頸鹿族群消失。
被「英國最危險蜘蛛」咬傷 50歲男手指腫脹潰爛:疼痛指數11級
看到請遠離!英國一名50歲男子在花園被咬傷,原以為是一般的昆蟲,因此沒有太在意,怎知傷口嚴重惡化,痛到他受不了,才乖乖去看醫生,結果發現傷口是蜘蛛咬的,還是英國最毒的蜘蛛,差點就要截肢了。根據《每日星報》、《每日郵報》報導,傑森(Jason Missey)當時正在布羅德斯泰爾(Broadstairs)花園裡搬木頭,突然感覺到一陣刺痛,起初以為是被馬蠅咬傷,認為沒什麼好擔心,怎料手指開始腫脹流膿、疼痛加劇,甚至開始腐爛,整整拖了6個星期,最後才到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證實傷口是蜘蛛咬傷,而且是「假寡婦蜘蛛」(False widowspider)。牛津大學動物學家克萊夫(Clive Hambler)在202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提到,該物種被認為是英國最危險的蜘蛛品種。傑森的手指腫脹潰爛,疼痛指數破表。(圖/翻攝自每日郵報)傑森的傷口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蜘蛛的毒液侵蝕皮膚,原本只是一個紅點,但是慢慢擴大,疼痛等級1到10級,他竟透露有11級。醫生告知,他必須先讓傷口腐爛,每隔2天就可以把死掉的皮膚給拔掉,「這很痛苦,因為牽連到肌腱和肌肉,當你拉動的時候,是相當痛苦的」。傑森和父親經營一家建築公司,在等待手指痊癒的過程中,只好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他不希望民眾因此害怕蜘蛛,但提醒大家熟悉假寡婦蜘蛛的模樣,以後看到才能避開。
海灘驚見謎樣屍體「牙齒超尖」 是可怕海怪?動物學家解答
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省一個家庭近日去海灘玩,發現一個可怕的海怪屍體,男子被嚇到目瞪口呆,而他將照片貼上社群尋求解答,一些人說是鮪魚、鮭魚。對此,當地動物學家解釋,牠是海豚屍體。據《鏡報》報導,26歲的沃克(Terran Walker)和家人去愛德華王子島的海灘玩,發現了謎樣生物,而沃克拍照記錄下來。從照片中可見,這種生物有一排尖銳的牙齒和黑色身體,模樣看起來有點恐怖。沃克將照片貼到臉書社團後,網友紛紛留言「牠是惡夢之物」、「這就是牠不在海裡游泳的原因」,沃克表示,他對此震驚,因為想到牠是怎麼到這,又受到了哪些痛苦,原本以為是小鯊魚,因為牙齒很利,聞起來像腐肉。沃克說,牠的頭部嚴重腐爛,你可以看到下面的肉,牠看起來好像在笑,或是在咬東西,因為嘴張很大,牙齒都露出來了,「很多人給我意見,也有人說是鮪魚或是鮭魚,我知道都不是。」對此,野生動物病理學家布爾克(Laura Bourque)說,這屍體不可怕,牠很可能是海豚,其實那魚看起來沒那麼大,只是照片看起來很可怕,牠的屍體在冬天被保存,現在開始被分解,所以看起來很髒。布爾克強調,她查了一下海豚牙齒,就立刻搞清楚狀況,特別是牠嘴巴的形狀。
搜奇/母女釣魚聽到怪聲 下秒驚見卡美拉巨獸浮出水面「尖爪緊抓漁網」
1965年電影《大怪獸卡美拉》故事描繪一隻暴露於核武器而發生變異的巨大、噴火史前烏龜怪獸,隨著電影的進展,卡美拉扮演了人類們的保護者,尤其是兒童免受外星侵略者、其他巨型怪獸或是任何敵役的傷害,而現實生活中,堪稱是龜界霸者就是原生於北美洲的鱷龜,在美國,就有一對母女在密西西比河,划獨木舟在河裡釣魚時,居然巧遇身形非常巨大的鱷龜,伸出「巨腳掌」插進船邊的魚籃。美國一對母女到河裡釣魚時,竟遇見一隻巨型鱷龜,似乎想搶她們的漁獲。(圖/翻攝自@Shala Holm臉書)根據《CBS》報導,67歲霍爾姆(Shala Holm)2021年夏天和女兒艾弗莉(Avery)到密西西比河釣魚,當時她們划獨木舟來到河中央,艾弗莉先是聽到呼吸聲,起初以為是人,趕緊抬頭查看,才發現附近浮出一隻鱷龜,緩緩向她們前進,「這隻鱷龜寬29英吋(約74公分)「直到牠靠近時,我們才意識到牠有多大隻」。由於事發突然,這對來自明尼蘇達州的母女倆都未將鱷龜模樣拍下,隔天再次造訪,沒想到鱷龜又出現了,這才順利捕捉到牠的身影,當時獨木舟旁還掛著裝有魚的網子,鱷龜似乎注意到裡面有食物,緊抓著魚網不放,還露出牠尖銳的爪子,據霍爾姆回憶,第一次遇到鱷龜很緊張,因為牠的體型大且咬合力驚人,不過鱷龜並未做出任何攻擊舉動,她們才放心,霍爾姆汁後將照片PO在臉書上,吸引5千多名網友分享,有網友就留言表示,「如果牠游到我的皮划艇上,我會嚇瘋」、「希望你能餵牠一些食物」、「這好像一隻嚇壞的恐龍」、「那不是烏龜,那是哥吉拉」、「哇!這讓我更想在河邊划船,真想看到這頭野獸」。經動物學家確認後,確定此生物為擬鱷龜(Common snapping turtle)。擬鱷龜大多分布在美州,體型大也因其攻擊性強,在泛舟時須多加注意,一般的鱷龜原生於北美洲,屬大型淡水龜,體重可達110公斤,背甲上具有明顯的3列鋸齒狀突起,鷹嘴狀的嘴喙具有強大的咬合力,堪比老虎、鱷魚等大型猛獸,食性為雜食偏肉食性,平常會潛伏在水底,利用口腔類似蠕蟲的紅色舌頭,張嘴引誘魚類靠近捕食。由於長相外型獨特,鱷龜在台灣寵物市場中算熱門物種,常吸引民眾購買幼龜飼養,但幼龜的體型成長快速,加上兇猛習性、較不親人,其壽命可長達數十年等因素,經常被棄養。美國一對母女到河裡釣魚時,竟遇見一隻巨型鱷龜,似乎想搶她們的漁獲。(圖/ 翻攝自@Shala Holm臉書)
被關籠內29年 黑猩猩「香草」第一次看到天空「笑了」
29歲的黑猩猩香草(Vanilla)這輩子第一次看見天空時露出了笑臉,牠從出生起就被關在實驗室裡,甚至只能生活在1.5公尺高的籠子中,而當牠被轉移至佛羅里達州的黑猩猩保護區時,一隻黑猩猩朋友來迎接牠並張開了雙手,香草也激動地投入懷抱,並像是敬畏一般難以置信地凝望著天空。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雌性黑猩猩香草最初生活在紐約現已關閉的靈長類實驗室(LEMSIP)中,每個籠子的長寬均只有約1.5公尺,沒有設置戶外飼養和運動區域,黑猩猩們只能成天被關在籠子裡無法和他人互動。直至香草2歲時,牠被送往加州的野生動物轉運站,與其他約480隻動物(含42隻黑猩猩)一起居住,相比過去的環境雖略有改善,黑猩猩們仍只能被關在圍欄中,也因而產生了幽閉恐懼症。報導指出,在2019年,香草又經歷了一次庇護所的關閉,救援人員開始為靈長類動物重新安置住所,香草和牠的家人們一起被轉移到了佛羅里達州的黑猩猩保護區,而牠們必須先進行隔離,再慢慢被引入大家庭中。香草一踏入保護區,就得到了雄性黑猩猩領袖德懷特(Dwight)的擁抱,並難以置信地看著天空,而其他黑猩猩朋友也前來迎接牠。拯救黑猩猩組織(Save the Chimps)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安德魯(Andrew Halloran)表示,黑猩猩保護區總面積達150英畝(約18.3萬坪),會依照黑猩猩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分別匹配到12個島嶼中,而香草現在能在3英畝(約3672坪)的島嶼上快樂地奔跑,並與其牠18隻黑猩猩一同生活,特別的是,香草沒有先去探索整座島嶼,而是選擇坐在3層高攀爬架上觀察這個新環境。
鬚鯨「海灘擱淺亡」竟成打卡夯點!英國警方「禁湊熱鬧」拉封鎖線
英國一頭鬚鯨擱淺死亡後,意外成為當地網紅打卡點,當地政府展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清除行動。據英國《衛報》6日報導,一頭重達30噸、長17米的鬚鯨在英國約克郡的小鎮布里德靈頓擱淺。當地人表示,這頭鯨魚一開始還活著,噴水孔能噴水,尾巴還在拍打,不過最終未能成功返回大海。巨大的屍體引發遊客的興趣,成為海灘上一處「網紅景點」。有些遊客為了一睹鯨魚的風采,不惜跋山涉水趕來自拍留念。安保人員不得不拉起警戒線來限制前來湊熱鬧的民眾。最終,政府工作人員選擇將鯨魚屍體運走。動物學家表示,他們將對這頭幼年雄鯨進行屍檢,以確定其擱淺原因。鬚鯨是體長僅次於藍鯨的動物,很少出現在淺水區。
黑熊選在人類住家後花園「冬眠」 屋主:讓牠去吧
居住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28歲女子達舒克維奇 (Tyler Dashukewich) ,近日在自家後花園的地板下發現野生黑雄的蹤跡,這頭黑熊似乎有意將此處變成牠冬眠的所在地。而達舒克維奇雖然害怕,但在通報有關單位後,達舒克維奇決定讓黑熊就在此地冬眠,甚至還將黑熊取名為馬蒂(Narty),拍攝影片紀錄他與馬蒂「共處」的過程。根據《鏡報》報導指出,達舒克維奇受訪時表示,當時他是與自家的小狗在後花園遊玩時,小狗突然出現很景張的情況,不斷地開始對後花園的某個地方叫吠,而達舒克維奇仔細一看後,發現小狗吠叫的方向,竟然坐著一頭也生的黑熊。達舒克維奇表示,當時他看到這頭黑熊時簡直嚇傻了,但是這頭黑熊卻是「十分冷淡」,對於小狗的狂吠,自己甚至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之後達舒克維奇聯繫了能源與環境保護部(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沒想到該部門的人員給出的建議竟然是「就讓牠在那度過冬天」。能源與環境保護部對達舒克維奇表示,只要黑熊沒有製造出任何的混亂、干擾到人類生活,就讓牠在那過冬吧。該部門的野生動物學家霍利(Jason Hawley)也表示,這在康乃狄克州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每年大概都會收到15至20通的類似通報的電話。霍利也表示,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打擾黑熊、不要一直查看牠,不要讓小孩與小狗靠近牠。而目前為止,達舒克維奇也接受了專家的建議,打算讓黑熊就在自家度過整個冬天,而他甚至還幫黑熊取名為馬蒂,開始在網路上上傳一些黑熊的日常生活畫面。 @marty.the.bear Hi I’m Marty the Bear. Happy New Year !! ♬ original sound - Marty.the.Bear
被盜獵者射中5槍倖存 非洲60歲傳奇母象「季風」不敵乾旱殞命
非洲60多歲傳奇母象「季風」(Monsoon)因曾被盜獵者射中5槍後倖存,還平安生下小象而一度聲名大噪。可惜牠在1個多月前因乾旱昏厥多次,於肯亞桑布魯國家公園(Samburu National Park)被安樂死。綜合外媒報導,季風在10多年前象牙盜獵仍相對猖獗時期,失去2頭象寶寶,並曾因被擊中5槍的槍傷,而遭獸醫判定無法再生育。但季風卻出乎專家們預料,於9年後生下小象,之後幾年又產下另外6頭象寶寶,其堅韌生命與孕育下一代的力量,令專家們嘖嘖稱奇。曾因槍傷被判定無法生育的季風,後來成功生下7頭象寶寶。(圖/翻攝自janewynyard IG)而季風「打臉」動物學家們的事蹟,還有帶領象群登上桑布魯公園境內最大的山丘,讓2006年的「象群會傾向離開陡峭地形」研究黯然失色。遺憾的是,年事已高的季風今年因乾旱多次昏倒,後在健康不斷惡化情況下,專家們不得不對牠進行安樂死。當地「拯救大象組織」指出,這波乾旱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他們當前的任務便是和政府與當地社區合作,防止季風的悲劇再次上演。非洲象因上世紀大規模盜獵,數量從70年代的130萬頭縮減至50萬頭,而肯亞在2016年進行反盜獵改革後,盜獵的行為幾乎消失,大象數量也倍增至4萬頭以上。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Jane Wynyard (@janewynyard)
巴拉圭凱門鱷聚集海灘 專家打臉天有異相說
日前有民眾拍到巴西最大的濕地潘塔納爾沙灘,有上百隻巴拉圭凱門鱷聚集,遭外界認為是否要發生大事。對此,加拿大動物學家威爾萊夫博士打臉這項說法。他表示這些巴拉圭凱門鱷,原本就住在這裡,根本不是入侵。
寵物金魚放生後成61公分巨獸 大吃其他生物造成環境破壞
近期有英國動物學家發現,民眾飼養的寵物金魚如果野放的話,會在野外成長到61公分的大小,而牠們本身貪婪又貪吃的個性,會吃光野外溪水中的昆蟲與蝌蚪,對當地生態造成極大的衝擊。該名動物學家也表示,民眾千萬不要隨意野放金魚。根據《鏡報》報導指出,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研究人員迪基(Dr James Dickey)對野放後的金魚進行研究調查。迪基發現,當寵物金魚進入到寬廣的野外水域後,體型會一直不斷成長,最大可以長到61公分左右。而他同時也注意到,寵物金魚的個性大膽、貪婪、又不容易滿足,在野外的溪水生存時,會沒有節制的瘋狂吃掉水中的昆蟲、蝌蚪,甚至破壞底部的沉積物,導致植物無法順利生長,嚴重破壞當地環境,壓縮當地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報導中也指出,《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曾於2013年報導指出,指稱有研究人員在湖中進行撈捕時,竟然意外捕獲一條長約46公分、重量1.9公斤的金魚。也曾有Reddit網友分享過,他將金魚野放到住家附近的池塘後,金魚竟然長到接近半個人的長度。
美國第一家庭迎接新成員 喵星人「威羅」正式入住白宮
近日美國第一家庭迎來一位新成員,是來自喵星的2歲灰色短毛虎斑母貓,名字叫做威羅(Willow),是以第一夫人吉兒(Jill Biden)的故鄉賓州威羅格羅夫市(Willow Grove)來命名。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歷任美國總統中,多少都有飼養寵物的習慣,但大多是以狗類居多。距離上一次白宮出現第一家貓,可以追溯到小布希(George W. Bush)執政期間,他當時飼養一隻名為印度(India)的黑色母貓。灰色短毛虎斑母貓威羅,正式入住美國白宮。(圖/達志/路透社)而拜登原本是飼養2隻德國牧羊犬「冠軍」(Champ)與「少校」(Major),在當選總統後,也曾將這兩隻牧羊犬帶到白宮。但不幸的是,「少校」(Major)因為對陌生人、環境比較敏感,發生多次咬傷人的事件,最後在動物學家與獸醫的評估下,拜登決定讓「少校」回到比較安靜的故鄉居住。而13歲的「冠軍」因為年紀衰老,在2021年6月過世。後來拜登也在2021年12月時,收養了另一隻德國牧羊犬「司令」(Commander)。而這隻第一家貓威羅,是在2020年選舉期間,吉兒在某個競選場合相遇,當時威羅跳上選舉造勢活動的舞台上,因此吸引到吉兒的目光。而且吉兒其實早在2021年4月時透露,威羅已經暫居在熟人家中好幾個月,隨時都會將牠接來白宮。灰色短毛虎斑母貓威羅,正式入住美國白宮。(圖/達志/路透社)
Google地球在南極拍攝到「神秘骸骨」 專家推測:疑為單身海豹孤獨死
YouTube頻道「MrMBB333」先前曾上傳一段影片,表示他透過Google地球的搜尋,在南極的偏遠地區發現了神祕的骸骨,雖然骸骨的形狀看起來很像是海豹,但由於當地距離最近的海岸有70公里,海豹根本無法生存,所以這個理論馬上就被推翻了。但近日有日本動物學家解釋,這副神秘骸骨很有可能就是配偶爭奪戰中落敗、又逃錯方向,最後悲慘的孤獨死在內陸的海豹。MrMBB333於2021年1月4日在YouTube上傳影片,表示一名網友提供一組坐標「77°31'53.0"S 161°43'59.0"E」給他,他透過Google地球檢視後,在該處發現神秘的骨骸,MrMBB333也在影片中表示,這看起來是具非常大的骨骸,推測整體長度大概是3.65至6.1公尺。而由於該處附近並沒有冰雪,MrMBB333推測,這具骨骸有可能是史前生物遺留下來的骸骨,因為冰川融化後才跑出來。也推測這具骨骸有可能是恐龍的遺骨。但不少看到影片的網友,對於MrMBB333的神祕生物論表示不置可否,留言表示「這看起來像海豹的骨骸」。但由於該處距離最近的海岸有70公里之遠,所以這番論點隨即就被推翻。但日本動物學家今泉忠明日前在NHK的節目上解釋,從畫面上來看,神秘骸骨的地點應該是個會隨著季節變化的窪地或是河川,而神祕骸骨的真身應該是公的「南象鼻海豹」。他解釋說道,南象鼻海豹是個一夫多妻的社會,每每到了交配季節,公海豹都會大打出手,開始爭奪與母海豹的交配權力。而這隻海豹很有可能就是在配偶爭奪戰中落敗的公海豹,在逃離其他公海豹的攻擊過程中,不慎逃錯方向,結果反而往海岸的相反方向逃到內陸中,最後在原地孤獨的過世。
別被嬌憨外表欺騙 科學家首次發現「海豹會吃鯊魚」
一般認為,鯊魚應該是海洋生物中的食物鏈頂端,但近日卻有科學家表示,他們首次發現外表嬌憨的豹海豹竟然有吃鯊魚的習慣,這讓海洋生物的食物鏈頂端的位置要換個生物了。根據《太陽報》報導指出,長年追蹤研究豹海豹(leopard seal)的動物學家范德林德( Krista van der Linde),日前與研究團隊在豹海豹的排泄物中發現鯊魚的殘骸,同時豹海豹身上也有與鯊魚搏鬥的痕跡,種種跡象都證明,豹海豹會以鯊魚當作食物,而且是會主動攻擊狩獵後進食。豹海豹隸屬於海豹科豹海豹屬,與水族館中常見的夏威夷僧海豹分屬不同屬,而且雖然外型同樣嬌憨可愛,但豹海豹體型明顯比一般海豹還大,肌肉結實,背部呈深灰色,腹部呈淺灰色。頸部白色有黑色斑點,看起來有點像豹紋,故因此得名。而且豹海豹個性較為大膽兇猛、行動也較為敏捷。在過往紀錄中,學界普遍認為豹海豹是以企鵝作為主食,而非鯊魚。范德林德表示,其實除了一般鯊魚外,就連象鯊、幽靈鯊等體型較大的鯊魚,似乎也是豹海豹的攻擊目標,因為研究團隊在豹海豹的身上發現了疑似被象鯊身上尖刺所造成的傷口。范德林德表示,在生物界中,鮮少看到有掠食者會以其他掠食者作為食物目標,這可能會對食物鏈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