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顯
」 劉致顯空汙害過敏1/台灣學童患者暴增10倍 「轉大人」更惡化!4成青少年受苦
由於東北季風會帶來境外汙染物,台灣每年10月至隔年3月的空污都較為嚴重,今年3月3日高雄興達電廠發生意外導致停電,為了穩定供電,台中火力發電廠7部機組火力全開,更加開燃油緊急備用機組運轉發電,導致污染排放增加11%。台中小兒科診所醫師施勝桓表示,不少民眾這幾天鼻子過敏症狀變得更加嚴重,求診患者人數明顯增加2~3成。鼻子是人體呼吸道的入口,具備呼吸、感覺及免疫器官的功能,如果吸入的過敏原與體內的特異性IgE(免疫球蛋白E)抗體結合,就可能會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導致鼻黏膜發炎,也就是過敏性鼻炎。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統計,在PM2.5濃度達到紫爆的期間,因鼻子過敏而就診的人數最多會增加3∼4成。不只是空氣汙染,近來忽冷忽熱,溫差動輒相差10度以上,也讓鼻過敏患者激增,國泰醫院耳鼻喉科劉致顯醫師表示,近來適逢季節交替,溫度劇烈變化容易引發鼻過敏,因此每年春天時求診患者都較平時增加3~4成。在空汙、季節變化的雙重壓力下,台灣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也逐年增加,台中市中醫師公會鼻過敏防治委員會曾進行調查研究,發現近30年來,台灣學童鼻過敏盛行率爆增10倍,1987年中台灣6至15歲鼻過敏盛行率為5.1%,1994年為12.46%,2002年為27.59%,2017年針對2868名台中市6至12歲學童調查,發現盛行率高達49.6%。台灣潮濕的氣候很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尤其近年來空氣汙染嚴重,更讓患者人數持續增加。(示意圖/侯世駿攝)劉致顯則說,過敏性鼻炎不分男女老幼,成人約佔2~3成、10歲以下約佔2成多,10~20歲青少年所佔比例最高,約佔整體4成多。「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正在青春期階段,推測可能是體質改變,所以容易引發過敏。」鼻過敏症狀相當多,其中鼻塞、打噴嚏、流鼻水是最常見的三大症狀,劉致顯說,根據門診經驗,鼻塞最令患者難以忍受,主要是因為常常會干擾睡眠。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說,如果孩子常常在半夜發生鼻塞、張口呼吸、打呼而中斷睡眠,睡不飽的孩子除了白天沒精神之外,還可能會影響各種生理機能,例如免疫力下降,減少生長激素分泌影響發育,絕不是只有過敏而已。
空汙害過敏2/長期失控恐釀6禍害 「黃綠鼻涕要警覺」最慘雙眼會失明
過敏性鼻炎不像氣喘會因為呼吸道阻塞缺氧引起生命危險,若症狀不嚴重,許多人會因此輕忽,認為就是打噴嚏、流鼻水罷了。國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劉致顯說,「事實上,如果鼻過敏長期不治療,恐怕會衍伸出其他疾病,甚至引發細菌感染。」最常見的就是鼻竇炎,人體有額竇、蝶竇、篩竇、上顎竇四對鼻竇,鼻竇內黏膜會持續分泌腺體,滋潤及過濾吸入的空氣。正常情況下鼻腔暢通,分泌物能自行排出,若鼻黏膜腫脹,造成鼻竇開口堵塞,就可能因病毒、細菌增生引發鼻竇炎。「鼻竇位於鼻腔周圍,所以如果鼻過敏長期不治療,鼻腔總是充滿各種鼻涕、黏液,很容易就會導致鼻竇炎。」劉致顯說,由於鼻竇炎也會造成鼻塞,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常常不易發覺鼻竇已經發炎,長期下來也會影響鼻過敏的治療,造成惡性循環。鼻竇炎的症狀還包括黃綠、暗褐色鼻涕,有時還會造成口臭、頭痛、眼睛痛,若發炎情形惡化、擴散,恐引發眼窩蜂窩性組織炎、顏面蜂窩性組織炎、海綿竇栓塞等併發症,除了失明,更會危及生命。劉致顯說,若確診為鼻竇炎,會先以口服抗生素治療,若鼻竇堵塞嚴重,有可以採用內視鏡手術治療,大約1~2小時就能處理完畢,治療好鼻竇炎之後,才能進一步好好治療鼻過敏。鼻過敏會影響睡眠品質,不只造成白天精神不佳,長期下來也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利長高。(示意圖/123RF)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說,過敏性鼻炎會導致許多長期的後遺症,首先是容易影響睡眠,除了會影響白天的工作、學習狀況,也會影響各種生理機能;其次是影響孩童長高,睡眠品質不佳導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再加上鼻塞常常聞不到味道,容易讓孩子食慾不佳,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另外,經常打噴嚏、流鼻水,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進一步影響工作與學業表現;而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鼻過敏容易導致長期的「口呼吸」,會讓牙齒缺乏支撐,排列變得雜亂無章,不僅外觀不好看,也容易卡住食物碎屑造成蛀牙。最後,如果同時患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當鼻過敏控制不佳時,也很容易誘發氣喘發作,進一步威脅生命安全,所以建議要積極控制好病況,才不會讓身體的免疫系統持續失控。
空汙害過敏3/用錯鼻噴劑「病況反彈」更嚴重 別怕類固醇!醫證實它最有效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資料顯示,1985年孩童過敏性鼻炎的比例為7.84%,2007年竟增加至50%,20年之間人數飆漲7倍。林口以及台北長庚醫院也在2017年針對台北市學童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國小一年級學童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為42.5%。國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劉致顯表示,長期鼻過敏容易引發鼻竇炎,也可能會影響耳朵導致聽力下降,甚至因鼻涕倒流到咽喉造成慢性咳嗽的情況,另外,最令患者困擾的就是鼻塞會影響睡眠。「許多人會自行到藥局購買鼻噴劑,萬一不小心使用到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長期下來除了會產生抗藥性,甚至可能造成病況反彈,鼻塞變得更加嚴重。」劉致顯說,鼻噴劑主要分為3種,分別為抗組織胺、類固醇、血管收縮劑。一般治療鼻過敏以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為主,「其中類固醇鼻噴劑的治療、控制效果都比較好,但多數人一聽到類固醇就會害怕,所以往往會拒絕使用。」劉致顯說,事實上這些類固醇噴劑都相當安全,就算長期使用也沒問題。至於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除非患者強烈要求才會開立,並且也會說明其風險性。「它能快速收縮鼻腔黏膜血管,改善鼻塞、流鼻水狀況,適合用於救急或短期使用,不建議使用超過7天,過度使用恐導致鼻腔血管疲乏彈性,反而使鼻塞更嚴重」。劉致顯說,就算每次使用都沒有超過7天,但一次次累積下來,長期之後還是會導致病況反彈,所以使用這一類的鼻噴劑要格外當心。洗鼻器並沒有治療效果,醫師建議搭配藥物一起使用,或等病況穩定時再用。(示意圖/報系資料庫)另外,有些人不想使用藥物,認為勤用洗鼻器保持鼻腔清潔即可,「洗鼻器不是一種治療方式,它只能當成輔助。」劉致顯說,很多患者鼻腔內塞滿鼻涕、乾掉的鼻屎,就可以使用洗鼻器清潔鼻腔。不只如此,也可以在使用鼻噴劑之前先洗鼻子,如此可讓藥效更充分地進入鼻腔內,治療效果更好。等到病況穩定之後,才能只用洗鼻器維持鼻腔清潔,否則都要搭配鼻噴劑一起使用。如果想要預防或根本治療鼻過敏,劉致顯建議要先找出過敏原,可利用抽血檢驗,「知道對什麼物質容易過敏,才能進一步避免接觸,就能降低過敏機率。」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說,台灣的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刺激物是塵螨、空氣汙染物等,想要改善過敏,一定要先避開過敏原,例如是對塵螨過敏,就要多整理環境,減少接觸塵螨的機會。另外,規律的作息和運動有助於維持免疫機能運作,能降低過敏發作機率,坊間的相關保健品如益生菌、魚油和維生素D等,陳映庄認為可以試試看,但重點還是要先避開過敏原,同時也要搭配藥物治療,否則效果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