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條件
」 習近平 中國 美國 俄羅斯中法歐盟領導人三方會談 習近平: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5月6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在巴黎愛麗舍宮同法國總統馬克宏、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舉行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習近平強調,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中歐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雙方在綠色和數位轉型中有著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間,雙方應該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照顧雙方合理關切。習近平指出,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將歐洲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夥伴,希望中法關係、中歐關係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歐作為兩支重要力量,應該堅持夥伴定位,堅持對話合作,深化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凝聚戰略共識,開展戰略協作,推動中歐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為世界和平和發展不斷作出新的貢獻。習近平強調,中歐關係有著強大內生動力和廣闊發展前景,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希望歐盟機構樹立正確對華認知,制定積極對華政策。雙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維護中歐關係政治基礎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雙方要籌辦好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以及戰略、經貿、綠色、數位高層對話,打造穩定互信的產業鏈供應鏈夥伴關係。用好中國對歐洲國家免簽政策和外籍人員來華便利安排,鼓勵民間和地方交往、教育和科研合作,改善中歐關係的民意基礎和輿論氛圍。習近平指出,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膨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中歐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雙方在綠色和數位轉型中有著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間,雙方應該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照顧雙方合理關切。馬克宏表示,今年是法中建交60週年,法中合作取得許多重要成果。很高興在習近平主席對法國進行第三次國事訪問期間舉行法中歐領導人三方會晤。這既是以往幾次法中歐領導人三方會晤的延續,也是應對各種國際挑戰的緊迫需要。當前世界面臨重大挑戰,國際局勢處於關鍵轉折點,法國和歐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同中國加強合作,這事關歐洲的未來。法方希望同中方加強對話合作,增進法中、歐中之間的互信和友誼。歐方不認同「脫鉤」,歡迎中國企業來歐投資合作,希望同中方加強合作,共同維護歐洲價值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法方希望同中方緊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海洋多樣性等全球性挑戰。范德賴恩表示,歐中關係良好,明年是歐盟同中國建交50週年。中國在全球事務中地位作用舉足輕重,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對歐盟至關重要,也將決定能否更好應對氣候變化、烏克蘭危機等全球性挑戰。歐盟希望和中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增進互信,避免誤解,共同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促進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繁榮。歐方贊賞中方在綠色轉型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認同中方在維護自身發展方面的正當權利,希望同中方持續坦誠對話,加強合作。關於烏克蘭危機,習近平指出,中方、法方和歐方都希望盡快停火止戰、歐洲恢復和平,都支持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我們要共同反對戰事外溢升級,共同為和談創造條件,共同維護國際能源糧食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方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當事方,一直為勸和奔走,為促談盡力。中方的客觀公正立場和建設性作用,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同。中方願繼續同有關各方保持溝通。關於巴以衝突,習近平強調,當務之急是盡快實現全面停火止戰,重中之重是確保人道主義救援,根本出路是落實「兩國方案」。中方支持接受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中歐在巴以問題上有很多重要共識。中方願同歐方一道,支持盡快召開更大規模、更具權威、更有實效的國際和平會議,制定落實「兩國方案」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決。三位領導人認為,此次三方會晤增進了彼此瞭解,凝聚了合作共識,明確瞭解決問題的思路,願繼續共同努力,促進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王毅曼谷會晤蘇利文 強調:台海和平最大風險是台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於26日至27日在曼谷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舉行雙邊會晤。王毅在會上向蘇利文強調,台灣選舉改變不了一中原則,台海和平穩定及中美關係的最大風險都是台獨。美方必須將不支持台獨承諾落實到行動上,支持中國和平統一;蘇利文則向王毅強調維護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表示兩國都需要防止競爭演變成衝突或對抗。新華社27日晚發布通稿稱,王毅與蘇利文這兩天圍繞落實兩國領袖在去年11月於舊金山會晤的共識,就妥善處理中美關係重要敏感問題進行了坦誠、實質性、富有成果的戰略溝通。中方提台灣大選 無法改變一中王毅在會上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台灣地區選舉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風險是台獨,中美關係的最大挑戰也是台獨。美方必須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將不支持台獨承諾落實到行動上,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王毅說,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雙方應以此為契機,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平等相待而不是居高臨下,求同存異而不是凸出分歧,切實尊重而不是損害對方核心利益,共同致力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構建中美兩國正確相處之道;各國都有國家安全關切,但必須正當合理,不能搞泛政治化和泛安全化,更不能藉此遏制打壓他國的發展。白宮27日晚發布聲明稱,雙方談及兩岸問題時,蘇利文向王毅強調了維護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蘇利文也強調,雖然美國和中國存在競爭,但兩國都需要防止競爭演變成衝突或對抗。經貿制度的國安界限 將進行討論聲明稱,此次會議是按照領導人指示,努力負責任地維持開放溝通管道,及管理美中競爭關係的一部分;雙方承諾維持這項戰略溝通管道,並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鍵領域開展更多高層外交和磋商,其中包括透過拜登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通話。新華社稱,雙方同意就國家安全和經濟活動之間的邊界進行進一步討論。同意兩國領袖將保持經常性聯繫,對雙邊關係進行戰略引領;推進中美各領域各層級交往,用好目前的戰略溝通管道及外交、兩軍、經濟、金融、商務、氣候變化等領域一系列對話磋商機制。並於近期啟動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及在今年春天舉行中美人工智慧政府間對話機制首次會議;採取進一步措施,擴大兩國人文交流。中美恢復軍方溝通 取得進展白宮聲明稱,雙方認可近期在恢復軍隊間溝通方面取得的進展,並指出維持這些管道的重要性。雙方討論了春季舉行美中人工智慧對話的後續步驟,並歡迎在禁毒合作上取得的進展,包括1月30日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小組。雙方也就包括俄烏戰爭、中東、北韓、南海和緬甸等全球和地區問題進行了坦誠、實質和建設性的討論。《中國日報》英文版27日報導,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表示,華盛頓迫切希望與北京合作,緩和當前以巴衝突和紅海危機的緊張局勢。如果美國在紅海問題上需要中國,華盛頓就必須拿出誠意,尊重台灣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相向而行,為兩國關係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睡覺狂翻身?醫曝:正常人一晚翻「20次」 太多次可能藏警訊
每個人的睡眠習慣皆不同,有人一旦睡著了,就幾乎像死豬一樣一動也不動,但也有人會不斷翻身。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人正常「每晚睡覺時,大約會翻身20次左右」,但這也因人而異,在睡眠狀態中,一般都是無意識的翻身,而這種翻身動作不僅會提高睡眠品質,也為維持健康身體,但其實過度翻身,卻也可能是種睡眠障礙的現象。黃軒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晚上睡覺時會翻身的4個主要生理現象有:1調整皮膚溫度身體與寢具一直以同一面接觸的話,這一面的皮膚就會聚集熱量,然而由於緊貼寢具導致皮膚無法正常排汗,從而無法進行體溫調節。這樣一來,就會導致皮膚溫度升高,刺激睡眠深度,進入淺睡狀態。而睡時翻身的話,可以避免一面皮膚溫度過高,消除不舒服的感覺,這樣一來就可以維持深度睡眠的狀態了。2促進血液流通一直以同一姿勢睡眠的話,身體對床墊施加了壓力,而由體重產生的壓力及重量會導致血液及體液循環不暢。特別是後背、屁股之類容易產生重量的部位,與床墊貼合的太久將會更不利於血流及體液的循環。翻身有助於改善血流及體液的循環,也可以調整血液的不均衡狀態。3睡眠週期轉換睡眠深度可以分為:快速眼動睡眠(身體休息,腦活動)和非快速眼動睡眠(身體和腦同時休息)。睡時翻身,可以調節睡眠週期,使之進入良好的睡眠狀態。如果沒能掌握好睡時翻身的節奏就會導致睡眠週期紊亂,從而得不到良好的睡眠,晨起時也就沒有一個良好的狀態。4為好夢創造條件每個睡眠週期,都會伴隨一個夢。香港大學的學者研究稱,夢境與睡眠姿勢也有關,研究人員發現,「趴著睡更容易做噩夢和春夢」。如此看來,翻身也可以幫助人體調整到最舒適的睡眠姿勢,為進入好夢創造條件。睡眠一直過度翻身,而且是不由自主的一直在翻身的障礙,常見的包括:患有不寜腿症候群或週期性肢體抽動症等疾病,可能會導致睡眠期間的非自願腿部一直反覆運動,導致一直在翻身。1不寜腿症候群是指夜間休息或睡覺時,會有不自覺的腿部抽動情形,長期下來影響睡眠,也可能引起憂鬱症或焦慮症,臨床上雖常見,卻也常被忽略。2週期性肢體抽動症,是一種在睡眠期間發生的疾病,患者的四肢在睡著時發生不自主抽動,這會導致一個晚上每小時數十次的睡眠中斷。 然而因不自覺覺醒的關係,隔天日間就是整天精神不濟、昏昏欲睡。 目前真正的病因不明,推測與多巴胺系統分泌有關。3環境引發的睡眠障礙噪音、光線或不舒服的床上用品會擾亂睡眠,導致某人翻身,試圖找到更有利的睡眠環境。環境因素對睡眠品質有著深遠的影響。噪音、光線或不舒適的床上用品可能干擾睡眠,促使人們不自覺地翻身,以尋找更適合的睡眠環境。黃軒表示,大部分人翻身,都是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和維持健康身體狀況,但是如果一直翻身,干擾到自己的睡眠品質,例如明明睡飽了,隔天仍然昏昏沉沉的,或是憂鬱症或焦慮發作愈來愈明顯,就要去看醫生,這些有可能是睡眠障礙引發的,而不會只是睡眠的生理現象而已。
首度公開表達!中國駐歐盟大使:支持烏克蘭收回全部領土
俄羅斯甫遭逢瓦格納兵變後,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表示,中方不反對將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並支持烏克蘭收回其1991年獨立時畫定的全部領土目標。這是大陸首度公開表達克里米亞與烏東四州屬於烏克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8日在回應相關問題時,僅表示,「關於烏克蘭危機,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非常明確的,我們認為各方應當通過對話談判為政治解決危機創造條件。」克里米亞半島原為烏克蘭領土,遭俄羅斯普丁政府於2014年併吞,但西方國家普遍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中國對克里米亞主權歸屬問題,向來謹言慎行,不輕易表明立場,也因如此,傅聰斬釘截鐵的說法,加上俄國日前爆發瓦格納武裝叛亂,是否意味北京當前在俄烏衝突的立場有所改變,備受矚目。法國廣播電台引述半島電視台網站27日報導,傅聰在接受半島電視台和其他媒體的訪問時,被問及是否支持烏克蘭收回失土,包括被俄羅斯占領的其他烏克蘭地區時,傅聰表示,他「看不出」有什麼理由,可以反對烏克蘭重新獲得它在1991年獨立時獲得的所有領土。法國BFM電視台27日也報導說,傅聰在媒體詢問時表示,北京可以支持烏克蘭收回其1991年獨立時畫定的全部領土目標,其中包括2014年被俄羅斯併吞的克里米亞半島。傅聰說,「我們尊重所有國家的領土完整。當中國與前蘇聯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時,我們也就是這樣主張的」。半島電視台報導說,傅聰4月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曾表示,北京不承認莫斯科吞併烏克蘭領土的努力,包括克里米亞和烏東頓巴斯。這一次更進一步,強調應歸還烏克蘭。有鑑於反對台獨、新疆、西藏及香港獨立,尊重各國領土完整,北京向來反對民族公投自決,烏東四州俄軍占領區透過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聯邦後,雖然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曾指出,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至今大陸未承認烏東四州為俄羅斯所有。中國地圖出版社和自然資源部公開的世界地圖上,以及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主流地圖軟體至今仍將克里米亞、烏東四州畫為烏克蘭領土。
「決心維護和平與穩定」 美示警:台海若發生衝突將帶來毀滅性後果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發表談話。(圖/路透)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香格里拉對話」上警告,台海若發生衝突將帶來毀滅性後果,但美方有決心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他也表示,美中對話對於避免可能導致衝突的誤判「至關重要」,批評中國不願參與軍事危機管理。對此,中國代表團則逐一反駁,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容不得任何妥協退讓,解放軍隨時能戰,並指稱美方不斷挑釁示強,中美兩軍關係面臨困難「責任在美方」。奧斯汀稱 台海穩定攸關全球利益新加坡「香會」於3日早上舉行第一場全會,奧斯汀以「印太地區的共同願景」為題發表演說。而在此之際,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表聲明指出,美軍飛彈驅逐艦「鍾雲號」與加拿大護衛艦「蒙特婁號」一起「例行性」穿越台灣海峽,「展現美國及盟友和夥伴對自由開放印太的承諾」。美加軍艦一起通過台海,實屬罕見,恐再刺激北京敏感神經。我國防部則表示,美加兩艦由南向北通過台海期間,國軍全程掌握我周邊海、空域相關動態,狀況均正常。針對台海情勢,奧斯汀表示,美國長期遵行「一中政策」及履行《台灣關係法》的義務,致力維護台海現狀,反對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他也強調,台海衝突既非迫在眉睫,也非不可避免,「我們不尋求衝突或對抗」。美國情報評估曾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解放軍在2027年前具備攻台能力,奧斯汀對此表示,這不等於習已決定對台動武。奧斯汀說,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攸關全球利益,全球商業航道及供應鏈、自由航行皆與此有關;台海若發生衝突將帶來毀滅性後果。他表示,美國有決心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許多國家亦復如此。在演說後的問答環節,奧斯汀否認所謂美國有意刺激中國武力攻台的說法,強調正竭盡全力確保自由開放的印太。中共東部戰區則稱已組織海空兵力全程跟監警戒。美中保持溝通管道 可避免誤判談到中美關係,奧斯汀強調,華府不尋求新冷戰,競爭「絕不能演變成衝突」,區域不應分裂成互有敵意的區塊,而應強化「護欄」以防止衝突。他也批評解放軍最近以咄咄逼人和不專業的方式攔截美國軍機,並重申美國將繼續支持盟友和夥伴自我防衛,遏阻「脅迫」和「欺凌」,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控制共享的水道。奧斯汀還表示,美中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防務與軍方高層之間。他向中國喊話說,現在就是合適時機,「對話是必須的,不是獎賞。晚宴上親切握手,無法取代實質互動」。他對中國不願與美國軍方建立更好的危機管控機制深感憂心,「我們有多一點的對話,就越能避免恐導致危機或衝突的誤解、誤判。」此前,中國正式拒絕中美防長在香會場邊舉行雙邊會晤。在2日的歡迎晚宴上,奧斯汀與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同坐一張桌子,並禮貌性握手致意,但五角大廈表示兩人只進行了簡短交談,未展開「實質性交流」。解放軍批 關係困難責任在美方3日中午,中國代表團在香會舉辦場地「香格里拉酒店」召開記者會,針對奧斯汀的演說內容,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景建峰中將逐一反駁。他堅定表示,台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容不得任何妥協退讓,解放軍全時待戰,隨時能戰,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景建峰並指,當前中美兩軍關係面臨的困難,「責任在美方」。他批評美國,一邊呼籲要溝通交流,一邊在損害中方利益關切;一邊聲稱要加強危機管控,一邊又不斷挑釁示強,「世上沒有這樣的道理」。景建峰說,溝通應當是良性的,基於相互尊重的,美方一系列的錯誤言行並沒有為兩軍溝通交流創造條件、營造氛圍。
美韓展開11天聯合軍演!中方拋3大點警告:加劇北韓緊張局勢
觀察者網21日報導,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美東時間20日消息,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朝鮮半島核問題公開會兩輪發言,指美國在朝鮮半島及周邊舉行空前規模的聯合軍演,導致矛盾激化。耿爽表示,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加劇,對立對抗上升,中方注意到北韓日前的發射活動,也注意到有關國家近期在本地區持續軍事活動。當務之急,是各方均保持冷靜克制,避免交替示強,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甚至失控。半島形勢發展至此,事出有因。朝方曾於2018年作出以棄核換安全的積極舉措,但美方未按「行動對行動」原則善意回應,導致錯失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的重要機遇。今年以來,美等繼續在半島及周邊舉行空前規模的聯合軍演,計畫加大部署戰略武器,這種威懾施壓作法嚴重加劇了朝方的不安全感,導致矛盾激化。北韓外務省最新聲明也強調,朝有關行動系「針對美敵對活動所採取的反制措施」。耿爽稱,國際社會應正視半島問題的癥結,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堅持推動問題的政治解決。中方強調三點:一、各方都應保持克制,相互展現善意,在平和、冷靜、穩定的狀態下探求破局之策,爭取形成良性互動,逐步建立互信。美國代表說,美方一直尋求與北韓方面對話,致力於外交努力。但美方一邊這麼說,一邊卻又在半島製造緊張,這種作法既危險又虛偽。美方應展現誠意,採取主動,提出現實可行的方案,正面回應朝方合理關切,為形勢轉圜創造有利條件。二、中方支持安理會為推動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安理會開展的討論、採取的行動應當有助於緩和局勢、恢復對話、促進團結,不能為了體現存在而開會發聲。中方之所以對推動安理會通過決議或發表主席聲明的作法持保留態度,正是因為認為這種作法不具建設性,很可能為本已緊張的半島局勢注入新的刺激因素。美方如果真心希望能打破僵局,就應該認真對待中俄在安理會共提的涉朝決議,在緩解人道局勢和推動政治解決等方面釋放一些積極訊號,鼓勵朝方恢復對話,為局勢緩和創造條件。三、剛才美國代表說我們必須維護安理會的權威和信譽,但是美國一面打著防擴散的旗號要求北韓棄核,一面卻向無核武器國家轉讓數以噸計的武器級濃縮鈾,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這種雙重標準才是對安理會信譽的嚴重損害。美國等三國開展的核潛艇合作破壞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刺激軍備競賽,危及地區和平安全,也不利於國際社會說服朝方放棄核武計畫、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中方呼籲個別國家傾聽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呼聲,摒棄冷戰思維、集團政治,停止政治操弄,切實履行自身核不擴散義務,撤銷開展核潛艇合作的決定,以實際行動為政治解決半島問題樹立正確導向。中方呼籲,有關各方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承擔各自應盡責任,通過有意義的對話均衡解決各自合理關切,實現共同安全。中方將繼續按照「雙軌並進」思路和分階段、同步走原則,為推動半島問題政治解決作出努力與貢獻。
大陸就「解決烏克蘭危機」提12點立場 籲:啟動和談停火止戰
中國外交部網站2月24日消息,中國外交部提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十二點中國立場:一、尊重各國主權。二、摒棄冷戰思維。三、停火止戰。四、啟動和談。五、解決人道危機。六、保護平民和戰俘。七、維護核電站安全。八、減少戰略風險。九、保障糧食外運。十、停止單邊制裁。十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十二、推動戰後重建。一、尊重各國主權。公認的國際法,包括《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應該得到嚴格遵守,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切實保障。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各方要共同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國際法應當得到平等統一適用,不應採取雙重標準。二、摒棄冷戰思維。一國的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地區安全不能以強化甚至擴張軍事集團來保障。各國的合理安全利益和關切都應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複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辦法。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著眼世界長治久安,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反對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防止形成陣營對抗,共同維護亞歐大陸和平穩定。三、停火止戰。衝突戰爭沒有贏家。各方應保持理性和克制,不拱火澆油,不激化矛盾,避免烏克蘭危機進一步惡化甚至失控,支援俄烏相向而行,盡快恢復直接對話,逐步推動局勢降級緩和,最終達成全面停火。四、啟動和談。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得到鼓勵和支持。國際社會應堅持勸和促談正確方向,幫助衝突各方盡快打開政治解決危機的大門,為重啟談判創造條件和提供平台。中方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五、解決人道危機。一切有利於緩解人道危機的舉措都應得到鼓勵和支持。人道主義行動必須遵守中立、公正原則,防止將人道問題政治化。切實保護平民安全,為平民撤離交戰區建立人道主義走廊。加大對相關地區的人道主義援助,改善人道主義狀況,提供快速、安全、無障礙的人道主義准入,防止出現更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支援聯合國在對衝突地區人道援助方面發揮協調作用。六、保護平民和戰俘。衝突當事方應嚴格遵守國際人道法,避免襲擊平民和民用設施,應保護婦女、兒童等衝突受害者,尊重戰俘的基本權利。中方支持俄烏交換戰俘,各方應為此創造更多有利條件。七、維護核電站安全。反對武裝攻擊核電站等和平核設施。呼籲各方遵守核安全公約等國際法,堅決避免出現人為核事故。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為促進和平核設施的安全安保發揮建設性作用。八、減少戰略風險。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應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防止核擴散,避免出現核危機。反對任何國家在任何情況下研發、使用生化武器。九、保障糧食外運。各方應均衡全面有效執行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和聯合國簽署的黑海糧食運輸協定,支援聯合國為此發揮重要作用。中方提出的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為解決全球糧食危機提供了可行方案。十、停止單邊制裁。單邊制裁、極限施壓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會製造出新的問題。反對任何未經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有關國家應停止對他國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為烏克蘭危機降溫發揮作用,也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創造條件。十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各方應切實維護現有世界經濟體系,反對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共同減緩危機外溢影響,防止國際能源、金融、糧貿、運輸等合作受到干擾,損害全球經濟復甦。十二、推動戰後重建。國際社會應採取措施支持衝突地區戰後重建。中方願為此提供協助並發揮建設性作用。
季辛吉談美中關係 直言美國「不應口稱一個中國,卻製造兩個中國」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17日在2023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指出,美中應權衡兩國發生衝突的風險,對於台海議題,美中兩國有必要採取具體措施,改善關係,台海兩岸應避免立即攤牌。綜合外電報導,99歲的季辛吉是以視訊方式,對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WEF發表演說。他稱,美中兩大世界經濟體不僅在發展人工智慧方面有競爭,也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應該權衡兩國發生衝突的風險。季辛吉長期關注美中關係,他指出,當各方思考使用破壞性武器,以及如何對應時,都應該意識到破壞性武器對人類生存的威脅,而對於台灣問題,兩岸應避免採取「即將攤牌」的行動,並應降低威脅性語言,為對話創造條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甫敲定於2月5日至6日訪問中國,季辛吉建議,美國不得一邊口稱堅持「一個中國」,又一邊試圖在事實上製造「兩個中國」,應避免中美之間的直接衝突。他話鋒一轉,指中方「應該放棄軍事集結的行為,為改善兩國關係創造基礎」。去年7月19日季辛吉在紐約受訪談到美中關係、俄烏衝突時表示,在地緣政治問題上,現在需要「尼克森式的靈活性」,以化解美國和中國、俄羅斯與歐洲其他國家之間的衝突等。他提醒美國總統拜登,不要與中方「無休止的對抗」。他對達沃斯論壇演說時,也談及俄烏衝突,他一改之前的看法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將是「合理的結果」。季辛吉說,在俄烏開戰前,他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就是擔心會引發戰爭,事態既已至此,烏克蘭保持中立已「不再有意義」。不過,季辛吉還是說,在衝突持續的同時,要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如果烏克蘭能夠奪回去年2月24日衝突爆發後,被俄方控制的領土,即可與俄討論「解決衝突」,阻止戰爭升級成針對俄羅斯的戰爭,必須給莫斯科重返國際體系一部分的前景。在2022年5月上一屆世界經濟論壇,季辛吉建議將2014年遭俄羅斯併入的克里米亞,及親俄人士控制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割讓給俄羅斯。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譴責這不啻為1938年對希特勒採取的綏靖政策。
小三通春節專案啟航 邱太三對外界失望回應「會滾動檢討」
農曆春節假期將屆,小三通春節交通專案今天也正式啟航,陸委會及金門縣府也鄭重其事的在金門水頭碼頭舉行「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金廈航線首航儀式。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時致詞時表示,新的一年,總統呼籲以對話、合作,讓更多人得到安全和幸福,他也希望在金馬民眾春節交通專案推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臺灣人民對恢復兩岸交流的信心,也逐步增加兩岸相關部門的互信。至於國民黨主席呼籲政府應該進一步解除對小三通旅客身分、航班數量等專案限制,並且常態性的恢復小三通,部分民眾也對小三通春節專案內容不滿意。邱太三說,他瞭解外界對於小三通春節專案的內容仍有點失望,但面對疫情風險與威脅,考量金門鄉親健康和安全,是政府推動政策時的最優先考量。邱太三也說,未來將會同相關機關,根據小三通春節專案運作情況,以及疫情等相關情勢變化,對「小三通」客運進行滾動檢討,希望大家能配合政府,做好防疫、防堵非洲豬瘟等工作,為下階段的開放創造條件。邱太三指出,今天的首航,是啟動「小三通」客運復航的起點,也是在疫情可控下,推動兩岸有序交流起點。在大陸疫情仍嚴峻的當下,政府還能推動春節專案復航小三通,讓金門鄉親回家,已經十分不容易,他要特別感謝中央相關機關和金門縣政府團隊的共同努力,讓金門鄉親可以在春節期間,利用「小三通」交通專案,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好年。
G20習近平指責加國總理 打斷談話「要創造條件」
11月16號印尼峇里島舉辦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落幕,當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他表示不應該向媒體洩漏,兩人在G20場邊閉門會談的內容。據英國《衛報》報導,加拿大《CTV國家新聞》畫面顯示,習近平強調雙方應互相尊重,才能進行良好溝通,杜魯道則回應「在加拿大,我們相信自由、公開和坦誠的對話」,他將繼續期待能進行建設性合作,雖然雙方難免會有意見不同的事,但杜魯道的話還沒說完,習近平就看似不耐煩地打斷他,習近平表示「要創造條件,好嗎」,露出笑容與他握手後離開。
G20習近平罕見動怒畫面曝光 勸加國總理杜魯道:要為溝通「創造條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6日當面指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說他不該向媒體洩漏兩人在20國集團(G20)高峰會場邊閉門會談中的談話內容,更提醒杜魯道要為兩國的溝通「創造條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6日當面指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圖/翻攝自推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加拿大《CTV國家新聞》播出的畫面顯示,習近平和杜魯道當時透過一位翻譯員進行溝通。習近平笑著說:「把我們聊天的內容告訴報紙了,這不合適啊。而且我們也不是那樣做事的。如果有誠心,咱們就應互相尊重的態度來進行很好的溝通。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對此,外媒普遍分析習近平指的是,日前有加拿大媒體聲稱,杜魯道在前天舉行的兩國元首3年多來的首次峰會上,指控中國對加拿大進行「間諜活動」和「干預選舉」。對於習近平的指責,杜魯道則回應:「在加拿大,我們相信自由、公開和坦誠的對話,我們將繼續這麼做,我們將繼續期待能進行建設性合作,但總是會有我們意見不同的事情。」不過杜魯道話還沒講完,習近平就看似不耐煩地打斷他說:「要創造條件,要創造條件,好嗎?」習近平隨後露出笑容,與杜魯道握手後離開。由於兩國關係仍然緊張,杜魯道也被排除在與習近平的任何正式雙邊會晤之外。習近平在巴厘島抽空會見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澳大利亞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
中共二十大後改變明顯 習近平積極展開大國外交
中共20大後習近平大國外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起,啟動中共二十大後大國外交。習近平15日在印尼峇里島20國集團(G20)峰會場邊行程滿檔,一天之內接連會見法國總統馬克宏、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南韓總統尹錫悅及荷蘭首相呂特等,17日還將在曼谷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這些會談被視為中國與相關國家改善關係的契機。美國智庫專家:習有意進行微笑外交習近平14日在峇里島與拜登舉行眾所矚目的面對面會談,華府專家普遍認為,儘管中美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皆未做出讓步,但拜習會結果比預期好。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指出,「我認為習近平在黨代會(二十大)結束後,似乎希望進行一點微笑外交,試圖解決中國在對外關係中遇到的一些挑戰,不僅是與美國,還有與其他一些主要民主國家的關係。」昨天,習近平先與馬克宏在G20峰會場邊會晤。據法國總統府聲明,法中一致表達對烏克蘭衝突降級的迫切需求,並重申應防止在烏克蘭使用核武。烏克蘭衝突帶來的後果超出歐洲邊界,應該透過法中之間的密切合作加以克服。習近平則強調,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明確一貫,主張停火、止戰、和談。國際社會應為此創造條件。他還說,希望法方推動歐盟繼續奉行獨立和積極的對華政策。中澳2017交惡後 首度領袖會晤接著,習近平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舉行會談。艾班尼斯會後說,他與習就中方對澳實施的禁運措施,進行積極討論。習也回應稱,中澳在經濟和貿易合作方面有很大潛力。這是2016年以來中澳領導人首次舉行雙邊會晤,這標誌著中澳重大的外交轉變。2017年起,中澳關係就逐漸惡化。昨天下午,習近平還會見荷蘭首相呂特。習強調,各國應該相互合作,而不應該尋求「脫鉤」,習同時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以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呂特則稱,希望與中國密切交往,保持雙邊關係發展的強勁勢頭。美國目前正向荷蘭施壓,要求停止向中方輸出先進晶片設備。會尹錫悅談貿易 接受訪韓邀請習近平接著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會晤。尹錫悅呼籲中方在遏制北韓挑釁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習近平則稱將加快中韓兩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習還表示,等疫情趨緩後,他樂意接受訪韓邀請,希望尹錫悅在雙方方便的時候訪華。這是尹錫悅就職以來首次與習近平正式會談,也是中韓領導人自2019年12月以來,時隔3年再次舉行會談。15日下午,習近平還會見南非總統拉瑪佛沙、塞內加爾總統薩爾、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及西班牙總理桑傑士。APEC領袖會議 中日首腦會談登場自10日起,東南亞連續舉行柬埔寨金邊東協系列峰會、印尼峇里島G20峰會,及泰國曼谷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非正式會議。當中,拜、習出訪行程只在G20峰會重疊,此前拜登參加東協系列峰會時,北京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與會,而拜登則將缺席11月18至19日舉行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由副總統賀錦麗代表參加。可以預料,習近平還會在APEC場邊積極展開外交會談。17日,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在曼谷會談,這將是中日領袖自2019年12月以來,時隔約3年再次進行面對面的會談,也是岸田與習近平的首次首腦會談。其間,中日兩國關係因台海和北韓問題不斷激化,以及島嶼主權爭端等歷史問題揮之不去而陷入困境。觀察人士說,中國希望借助今年是中日關係正常化50周年的機會,管控甚至推進中日關係的發展。
中法G20場邊會晤 馬克宏喊話習近平聯手因應俄烏戰爭!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15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20國集團(G20)峰會場邊展開雙邊會晤。外媒報導稱,馬克宏喊話,中國應該和法國團結起來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進行的「軍事行動」,習近平則表示,中國希望俄烏雙方能展開和平談判。據CNN-News18的報導,馬克宏和習近平在媒體鏡頭前握了很久的手。馬克宏向習近平喊話:「我們必須聯合因應…國際危機,例如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法國總統府也在14日表示,馬克宏將告訴習近平,施壓克林姆林宮並敦促他們就烏克蘭衝突回到談判桌,「符合中國的利益」。習近平則強調,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明確一貫,主張停火、止戰、和談。國際社會應為此創造條件,中方也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他還呼籲中法、中歐應「秉持獨立自主、開放合作的精神」,「推動雙邊關係在正確軌道上行穩致遠,為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習近平14日剛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會晤,歷時約3小時。G20峰會為新冠疫情以來習近平第2度出訪外國,稍後他也將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會面,而英國新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也曾經表示,願意與習近平舉行會談。
20大前夕!習近平回復金正恩賀電:兩國合作比以往更顯重要
北韓官媒16日聲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舉行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前,致函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表示北京與平壤加強溝通、團結與合作,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據《路透社》的報導,這封信是回應金正恩對20大的賀電。習近平預計將在20大取得第3個中共總書記的5年任期。北韓官方中央通信社(KCNA)指出,習近平表示願意加強中國的北韓的關係,並「為兩國及其人民帶來更大福祉,為維護區域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巨大貢獻」。習近平對北韓表達支持,正值北韓試射了創紀錄數量的彈道飛彈,且不排除重啟自2017年以來的第7次核試爆,近期首爾和華盛頓的官員不斷示警,平壤進行核子試爆的時間點可能在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結束之後。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於7日譴責北韓的導彈試射後不久,北韓官員與該國的民航局便發出聲明稱,導彈試射沒有損害國際民航安全,也未對任何鄰國構成威脅。平壤當局表示,國際民航組織通過的決議案是一個「美國與其附庸勢力的政治挑釁,企圖侵害北韓主權」、「北韓的飛彈試射是一項例行且有計畫的自我防衛行動,以保衛國家安全與區域和平,免於美國持續超過半世紀的直接軍事威脅。」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呼籲各方避免局勢升溫,並努力為重啟對話創造條件。
今天「小滿」容易生病感冒 吃這兩種東西增強免疫力
2022年5月21日09時23分節氣來到「小滿」,是24節氣中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解釋,「小滿」在過去農耕時代,代表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沒完全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此時也是梅雨季節開始,天氣越來越熱,日照也越來越長,楊登嵙提醒,此時節好像夏天但仍未到夏天,反而是最容易生病感冒的時候,因此在食衣住行育樂仍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食1. 中醫認為「夏養心」,而心喜涼,也可以適量食用一些帶有酸味的飲食,如檸檬、梅子等。養生方面應該以健脾、清熱、祛濕的清淡飲食為原則,避免辛辣、重口味的飲食。初夏濕熱的天氣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適合多吃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筍、秋葵,或甘涼屬性的食材如絲瓜、冬瓜、西瓜、小黃瓜、綠豆、決明子、綠茶、薏苡仁、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番茄、山藥、生薑等,來消暑、降火氣,少吃肥膩、生濕助濕的食物。不過,身體屬寒者注意飲食方面還是要適量食用一些性溫或性熱的食物來調整體質。2. 苦瓜能「除煩熱,解勞乏,消心明目」,苦瓜能消暑解乏,刺激人的食欲,開胃健胃助消化,有利於提高免疫力,可以多食用。值得提醒的是,苦瓜性寒,大便溏瀉、脾胃虛寒者應少食。3. 中醫認為,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等功效,生薑能把體內寒毒排出體外。此外,夏天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影響食欲,很多人胃口不好,有「飯不香、吃生薑」的說法,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以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欲。4. 少喝冷飲: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癥,由於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身體屬寒性者以及身患重病者猶應注意,因貪圖冷飲冷食容易引發全身各種疾病,或使已有病情更加嚴重。5.注意衛生飲食:溫度比較高,而且濕度比較大,這樣給了細菌、病毒繁殖創造條件,而且隔夜的食物是容易變質,生冷的食物是容易損傷脾胃,這樣就是會造成我們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疾病。二、衣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時冷時熱,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著裝宜寬鬆舒適,不僅活動方便,而且通風透涼,有利於散熱,要保持下身衣著寬鬆透氣,以免陰部患皮膚病。中醫認為,濕邪有重濁、趨下的特性,易侵襲陰部、下部。服裝覆蓋身體面積越小,體溫散失越快,但在炎熱的夏季,不要誤以為穿的越露就會越涼快,因為只有當外界氣溫低於皮膚溫度時,暴露才會有涼快感。當外界氣溫高於皮膚溫度時,暴露面積不宜超過人體總表面積的25%,否則熱輻射就會侵入皮膚,反而更熱。三、住夏季天氣濕熱,易滋生蚊蟲,晚上睡覺時,要注意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夏天受寒於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貪涼臥睡必將引發風濕疹、濕性皮膚病等疾病。注意居家和個人的衛生,勤換洗曝曬被褥和貼身衣物,剷除病菌在濕熱天氣滋生蔓延的「溫床」。四、行夏季日長夜短的規律,早起晚睡,但要睡眠時間充足,以保持精力充沛。在炎炎夏日預防內熱的有效方式,就是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如果長期熬夜,造成人的生理機體和新陳代謝系統的紊亂,導致內熱上火,很容易引起便祕、口腔潰瘍、咽痛等上火症狀。五、育夏天身體陽氣旺盛,應該要出些汗,使身體過盛的陽氣能宣通開泄於外,要適當的到戶外活動,因應「夏長」之氣來調養身體的。可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為宜,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實際狀況來安排鍛煉事宜。天熱人易出汗,中醫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易消耗心臟陰液,導致心陽更加虛亢,人也會覺得疲累,這叫「壯火食氣」,也就是火太壯會消耗掉我們身體裡的氣,所以運動要適量。六、樂氣溫升高,陽光較強,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意外等,可多參與一些怡養性情的藝文活動,如下棋、書法、畫畫等。
單日確診破千 南韓改變策略擬「與新冠病毒共存」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不少國家在提升疫苗接種率後,就決定改變防疫政策,開始與新冠病毒共存,像是美國、新加坡等國家都是如此,如今韓國媒體也報導,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第一統制官李基日呼籲民眾盡速接種疫苗,以利國家未來執行「分階段恢復生活秩序」時間表,換句話說就是逐漸放寬防疫策略,新冠病毒共存。南韓過去14天新增3萬多名確診案例,過去7天的平均確診新增2600多例,疫情似乎仍止不住,不過截至上月30日止,南韓已有76.6%民眾至少打了第一劑疫苗,另有50.1%已完全接種疫苗,而這也降低了危重症的比例;根據統計,雖然南韓確診人數持續上升,但近4週危重症患者人數,從389例陸續降至363例、342例、324例。《韓聯社》報導,雖然疫情持續,但南韓政府決定改變策略,昨(1日)確定了在11月向分階段恢復生活秩序的所謂「與新冠共存」機制過渡的防疫時間表;中央認為,未來2周是籌備分階段恢復日常生活的關鍵,因此呼籲民眾趕緊去施打疫苗,並且遵守防疫規定。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第一統制官李基日昨天在記者會上也指出,之後會因應疫情狀況以及疫苗接種情形來調整防疫級別,預計從11月起啟動分階段恢復生活秩序的防疫機制,而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去提升疫苗接種率,阻斷未接種人群的感染,做好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為11月防疫轉型創造條件。目前不少國家提升疫苗接種率後,都決定逐步放寬防疫策略,開始「與新冠病毒共存」,像是美國、泰國、新加坡、智利、丹麥等國家亦是如此,南韓未來似乎也打算跟上腳步。
拜登通話普丁 同意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5年
美國總統拜登26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儘管雙方同意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不過拜登沒在客氣,上任首度與普丁通話就把新仇舊怨攤開來談,諸如俄方干預美大選、插手烏克蘭事務、俄駭客對美機構發動網攻、毒害反對派領袖納瓦尼等,他都表達警告與關切。這次通話最大的成就,是拜、普就美國希望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達成共識。該條約2010年簽署,效期至今年2月5日,是美俄僅存唯一有效的主要軍控條約。條約規定,兩國須全面削減冷戰期間部署的核彈頭與飛彈,在條約生效7年後,把各自核彈頭削減至1550枚。兩方就延長條約已舉行多回合談判,但沒有重大進展。美方的立場是,希望延長5年。諸多議題待解據俄媒報導,普丁當天已向國家杜馬(下議院)提交草案,建議批准延長條約,國家杜馬27日展開快速審議,有望在本周內完成條約延長的必要程序。但上任才1星期的拜登在其他議題的立場,顯然與避免和俄方槓上的川普政府不同。白宮新聞祕書薩琪表示,雙方討論了跨領域的雙邊事務,以及美國資訊業者SolarWinds旗下網路管理產品,遭疑似俄國駭客利用,對美聯邦機構發動大規模網攻;有關俄羅斯祭出懸賞,以殺害駐阿富汗美軍的報導;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俄國當局涉嫌干預美國大選,以及俄反對派領袖納瓦尼被下毒事件。美力挺烏克蘭薩琪引述,拜登表明美國對烏克蘭主權的堅定支持,並指美國將堅定捍衛國家利益,以回應俄國危害美方或華府盟友的行動。但克里姆林宮發布的普、拜對談,絕口不提上述爭議,僅表示普丁祝賀拜登就職,強調「俄美關係正常化,符合兩國利益」、「考量到兩國對維護世界安全和穩定的特殊責任,這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利益。」克宮並指,兩人討論到經貿、合作對抗新冠疫情的可能性等;普、拜都同意,往後繼續保持接觸,「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對話,坦誠且有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中方歡迎美俄就《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延期達成共識。條約延期有助於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中方希望雙方盡早完成條約延期的相關程序。他說,美俄核武器數量仍占全世界90%以上,雙方應按國際共識,切實履行核裁軍特殊、優先責任,進一步大幅、實質削減核武庫,為最終實現全面徹底核裁軍創造條件。
疫苗是全球經濟V彈起點 高盛:商品市場進入持久牛市
美國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近日表示,受到美元走疲、投資不足的影響,加上各國政府推出經濟刺激措施與能源轉型趨勢帶動下,全球商品市場正步入「持久牛市」,而近期表現疲弱的石油也將從中受惠。高盛商品研究部門主管柯瑞(Jeffrey Currie)8日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除了小麥之外,所有大宗商品市場今日都處於投資不足狀況。」他舉石油為例,石油業今年上半年資本支出史無前例地暴跌40%,凸顯原物料市場投資不足的事實。柯瑞認為,綠色能源基礎建設也會消耗到石油,因此隨著能源轉型支出提升,石油需求也將獲得提振。他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可望迅速復甦,2021年底油價可能升至每桶65美元,全球每日需求2022年預估達到1.025億桶。周三盤中,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報每桶45.77美元,布蘭特原油期貨報49.04美元。而新冠疫苗問世可望拉抬明年經濟反彈,屆時商品產能恐難以因應復甦所需,而這將為商品牛市創造條件。柯瑞表示:「展望2021年,我們預期疫苗將創造經濟V型復甦,我們相信這將是結構性牛市的起點,不僅在石油領域,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皆然。」另一方面,為了減緩新冠疫情衝擊,各國政府先後推出振興經濟措施,這些政策著重於提振需求更勝於金融穩定,而這有助於拉抬大宗商品需求。他表示:「由政策驅動的需求將創造資金支出循環,此次規模也許不及70年代,但仍比2000年時期金磚國家來得大。」柯瑞指出,美元走弱也將助攻大宗商品產業,黃銅與鐵砂價格近日飆漲便是最明顯例子,後者7日價格一度觸及七年新高。在能源轉型方面,柯瑞預測不如同業樂觀。後者大多主張,在電動車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電池技術可望進步神速,但柯瑞對此持懷疑態度,同時認為鋰金屬未來恐出現供給短缺問題。
【王之道】期許韓國瑜 堅持無色覺醒
韓國瑜通過艱苦試煉,在全民調中獲得多數民眾認可,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國民黨初選的勝利,將獲國民黨提名參選第十五任中華民國總統。這不是韓國瑜個人的勝利,而是庶民力量的崛起,是民眾反民進黨掏空中華民國的意志呈現。韓國瑜從去年競選市長到今年參加國民黨初選,不斷呼籲庶民經濟的重要,獲得眾多民眾熱切的支持,正反映民生困苦的深重程度。如果讓民進黨政府繼續執行其重政治而輕經濟、重電子產業而輕民生經濟的偏頗路線,可以預見台灣庶民的困苦將有增無減。過去二十多年來,台灣始終在政治口水中打轉,政府效能日益低落,庶民陷入低薪困境;權貴們卻一心操控政治與經濟運作,眼光偏窄,看上而不看下,汲汲營營於權力與利益的追求,漠視廣大庶民百姓的經濟與生活困頓,既誤國又誤民。現在是庶民表達強烈不滿,要求打破權貴壟斷政經要津的時候了,「庶民選總統」的呼聲在全台各地響徹雲霄,庶民們以實際行動擁戴自己的代表人,如今一個全民奮起翻轉台灣的大變局正迎面撲來。這是菁英政治時代的結束,是庶民政治時代的崛起,是庶民掌握自己命運的開始。韓國瑜是庶民的化身,更是社會大眾希望之所繫。不過,當前台灣各方面的問題盤根錯節,且棘手難解,絕非韓國瑜隻手可以翻轉,需要全民奮起,眾志成城,共同解救中華民國面臨的存亡危機,化解自由民主衰頹的燃眉之急,解除兩岸可能引爆的戰禍引信,並為提振庶民經濟創造條件,從權貴手中奪回人民失落的權力。韓國瑜並非完美的政治人物,他一路走來碰撞不斷,被汙衊抹黑更是變本加厲,但他為國盡忠、為民謀福的赤誠無可懷疑,為庶民拚搏的決心更超越其他政治權貴。他最讓人稱道之處在於,能用庶民聽得懂的語言,說清楚民進黨執政的錯誤及國家當前的危機,激發民眾熱情,煥發群眾鬥志,引領時代風潮。成為第一個簽署旺中集團無色覺醒宣言的政治人物,期許韓國瑜獲得國民黨提名後,能繼續堅持無色覺醒初衷,雖出身國民黨但要超越國民黨,建立跨越藍綠的社會支持基礎,同時帶領台灣走回正確道路。看更多↓↓王之道:柯P出鞘 藍綠拉警報王之道:黃國昌踐踏新聞自由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5期《周刊王》和2161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7/17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
王之道:去中國化 掏空中華民國
蔡總統以「民主台灣照亮世界」──「台灣共好」做為今年國慶演說主題,希望以「中華民國台灣」的國家定位,團結2300萬台灣同胞。對照泛綠營對「中華民國」及兩岸關係「脫意識形態」的務實轉變,台灣政局似乎出現新的蛻變氣象與機會。蔡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曾提及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北京當時希望蔡總統「補答」對「九二共識」的立場,蔡總統在該年的國慶演說重述兩岸政策的大原則,當時大陸涉台智庫負責人雖曾公開表示,中方注意到演說中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具有「統一概念」和「一個國家兩個地區」涵義,「有彈性的一面」,為兩岸破冰創造條件。遺憾的是,後來的發展卻造成兩岸關係直轉急下,對抗性不斷增強。面臨困境 求同存異 究其因,不但泛藍質疑蔡政府是借殼上市的台獨,中華民國已名存實亡;北京也認為民進黨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和去中國化政策,尤其不接受九二共識,是讓台灣脫離中國的第一步。當前兩岸及美中關係都陷入空前緊張,總統府在雙十前夕對外釋放訊息,稱蔡總統將在此次演說中清楚表明:「捍衛中華民國台灣的永續發展,維持台海和平跟區域穩定,是全體台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但蔡總統的實際演說採取更大的彈性。依據府方說法,今年8月薩爾瓦多斷交,蔡總統首度提到:「以中華民國台灣之名的外交關係被破壞,就是挑戰我們共同的底線」、「中華民國台灣是現狀,是現階段最大公約數,也是台灣人民團結的基礎。」認為大陸近年步步進逼,試圖改變現狀,讓中華民國消失;此時政府應該採取主動,而「中華民國台灣」就是對中國大陸畫下紅線。蔡政府顯然認為,雖然國內對國家定位有不同聲音,但政府要做的是建立各種聲音都能接受的基礎,凝聚台灣共識。「中華民國台灣」介於「中華民國在台灣」或「中華民國是台灣」兩者之間,應可求取現今對國家定位不同聲音的最大公約數。此次,蔡總統以「中華民國台灣」定位,希望台灣的民主也許吵吵鬧鬧,但要因中華民國台灣而團結。綠營棄獨 號召團結 蔡總統的國慶演說提及「中華民國」6次,其中2次是「中華民國台灣」,「台灣」48次,而且稱大陸「中國」,難免予人「偷渡台獨概念」的疑慮。然而,從民進黨中央切割喜樂島活動,禁止黨公職及九合一參選人出席或參與「全民公投反併吞大遊行」動員,與時代力量漸行漸遠;前副總統呂秀蓮也在臉書強調「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民眾最大的公約數」;足見綠營往統獨中間移動的現象。蔡總統希望用「中華民國台灣」最大公約數號召團結,用心可以理解。面對中國崛起後的統一召喚,台灣無法置之不理,捍衛中華民國可以消弭統獨爭端和虛耗,促進台澎金馬2300萬人的團結,讓華人社會唯一的民主體制發揚光大,才有最堅實的談判籌碼爭取最佳生存發展條件。不過,「中華民國」不能只在口頭宣示,實質卻推行「去中國化」。失去中國,豈有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