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大
」搶人大作戰2/小股東盼台新新光金控合併 憂若破局「新光股價將回到10元以下」
美國聯準會FED在9月19日宣布降息二碼,當天旗下有壽險公司的富邦、國泰、新光、台新等金控股價都漲,「相信這是新新併一個時機點,我支持台新金新光金合併,不想再等下去了。」一名新光金小股東告訴CTWANT記者,「市場議論,中信金現已停止收購計畫,以昨(23日)收盤價來看,若與台新合併成功股價14.05元;若破局,新光股價將回到10元以下。」新光金近來成了市場焦點,更牽動廣大小股東的心。從今年第一季繳出轉虧為盈的成績單開始,新光金股價從8元多谷底起漲,股價一路走高,到8月19日台新金及新光金兩家總經理拜會金管會,報告合併計畫後,新光金股價一舉突破11元,隨著收購價出爐,更衝高到13.55元,直到中秋節後,中信金退出搶親,新光金股價跌回12元以下,如今有小股東轉而寄望合併案。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1986年過世後,四個兒子吳東進、吳東賢、吳東亮、吳東昇各自努力家族事業或創業,長子吳東進承接新光人壽、新光銀行創辦新光金控;次子吳東賢掌管新光紡織;三子吳東亮創辦台新銀及台新金;四子吳東昇則承接新光合成纖維、大台北瓦斯等。二十多年前,新光金吳東進邀請台新金吳東亮於2002年首度談合併案,後無進展;2020年間一度重啟「新新併」也無下文,直到2023年6月,新光金以洪士琪(洪文棟之子)結盟吳東亮為主的「改革派大股東」與吳東進派展開經營權之爭,經過一場激烈的公開徵求委託書大戰,改革派取得多數席次,遂再開啟與台新金談合併契機。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在8月22日合意併購換約說明會中提到,此案歷經二年終於有了新進展。根據CTWANT調查,這段期間,兩家金控為了解財務與業務確實花費了一段時間,新光金控除了在2023年、2024年相繼執行新光人壽增資,實現對金管會的承諾。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右)於9月16日在記者會一開場,立即宣布「緩議」即是不同意中信金申請收購新光金一案。左為銀行局長莊琇媛。(圖/報系資料)這也是中信金收購新光金一案遭金管會否決的關鍵之一,對照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保險局長王麗惠在審核說明中就提及,「中信金對新光金控壽險子公司新光人壽財務狀況掌握不足,也未提出增資承諾書具體內容,補件時也沒有再提供相關資料……」可見在併購新光金控這一部分,主管機關非常看重新光人壽的營運與對保戶的保障。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曾公開說,「台新金合意併購新光金就是已端出牛排,看得到也吃得到」,那麼,小股東們到底看到新光金被併購之後,會產出哪些效益呢?主要即是台新新光合併兩家各子公司的互補性高,且文化相近,展現綜效提升EPS及股價,指日可待。台新金面對中信金遞件申請非合意公開收購新光金時對外強調「雙方早已從2022年開始就合併交易進行商談」,並提出三主軸「提高資產規模、均衡業務發展、提升獲利動能。」林維俊說,雙方業務上互補性高,帶動更均衡的業務佈局,未來綜效明顯,增強及多元化分銷管道,資本市場籌資能力提升。「合併之後,在資產上,躍升為第四大金控,總資產規模將超過八兆。」排名則是在富邦、國泰與中信金控之後。進一步來看「銀行、壽險、證券」這三根引擎業務支柱,合併前稅後淨利,台新業務以銀行占比76%、新光業務以壽險占比73%為較大的比重,合併後稅後淨利,則是「人壽51%、銀行38%、證券11%」,台新與新光業務高度互補,合併後將建立均衡的盈利組合,點燃三大業務引擎。除了在「提高存款、放款及支付的日常金融需求市場滲透率,成為客戶主要往來銀行」,通過新光人壽14,000多個業務員團隊,以及與台新銀行銀保渠道,均衡通路及增強擴大總保費和新契約保費的市佔;合併後能提供客戶更豐富的保險產品,可增加有效行銷基金、信用卡、貸款等多 面向業務的機會。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業務營收各自以銀行、壽險為主要引擎,合併後的綜效能夠互補,而近期新光銀行成立工會將與資方協商「員工安置計畫」。(圖/新光銀行提供)市值將在台股及金融股中達到跳躍式提升,合併後的市值達到4450億元,成爲市值排名第4的上市民營金控公司,並晉升台股前20大,在全行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5。並保障新光金控及其子公司之員工的三年工作權;雙方業務互補,善用雙方團隊之長處。合併後對經濟規模、經營效率及競爭能力之影響,成為臺灣第四大金控;銀保證三大引擎規模名列市場前段班,金控獲利來源更均衡,規模擴大將提高營運效率,且未來實現綜效後,獲利能力也將提升,有助於提升臺灣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攜手台商拓展全球業務、助力臺灣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林維俊也強調,台新金帳上尚有處分彰銀未使用資金,新光金亦剛完成138億現金增資及新光人壽20億無擔保次順位金融債,可充實未來子公司發展所需資本,且擬制合併後資本比率皆在法定標準以上,財務狀況健全。
金融史上第二樁!新光金:合併後可共創三贏
新新併拍板定案;新光金、台新金兩家金控公司22日召開董事會後,雙方隨後於證交所召開重訊說明會,由台新金控財務長賴昭吟、新光金控發言人林宜靜主持,合併後更名為台新新光控股公司;賴昭吟表示,新新併今天就開始,攜手合作共創未來,不僅是台灣排名第四大金控公司,也擠身台股市值前20大;林宜靜則指出,雙方合併後將共創公司、股東、員工等「三贏局面」。賴昭吟表示,台新金為存續公司,新光金為消減公司,合併後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公司」,採每股0.6022普通股換新光金1股,特別股為1比1,董事會也訂定10月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經金管會核准後訂定合併基準日;賴昭吟分享,金金併有助於厚實資本、提升籌資能力,雙方業務互補、市佔率提升後,進而成為政府亞洲金融科技中心的一大助力。林宜靜也提及,這是國內第二樁金融合併案,合併後,新光金的經理人以及員工將全數留用,由於雙方採合議、對等方式合併,能創造三贏;林宜靜提及,新光金的核心是保險,台新核心是銀行,雙方互補、客戶重疊性低,可同步壯大財富管理、壽險市占率,優化獲利結構後,進而提升整體股東報酬率。林宜靜分析,未來集團資源結合可交叉銷售,提高服務廣度及深度,合併後國內外營運據點也增加很多,可提供客戶更便捷服務,擴展大型擴國合作機會,經營規模擴大後,也可提供員工更寬廣的職涯發展。
台股最夯20檔ETF佔6檔! 00878超車中鋼成人氣冠軍
根據集保公司昨(18日)公布最新股東人數排行,前20名中共有6檔ETF、多為高股息主題,顯見帶來穩定現金流的高股息主題仍受到國人青睞;其中,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股東人數正式超車中鋼(2002),以近127萬股東成為名副其實的「台股人氣冠軍」。細看最新股東人數榜單,中鋼目前股東人數為126.49萬人,與第一名00878兩者之間僅相差約5000人。至於股東人數前20大標的,多達6檔為ETF,除了00878外,還有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元大台灣50(0050)。00878自4月底迄今累計增加2.1萬人,目前來到 126.99萬人,登上台股股東人數第一大標的。00878上月底揭曉第二季每單位配發0.51元,掀起一波除息行情,投資人積極進場卡位或加碼持股,帶動股價屢創新高,規模更直接突破2800億元大關締新猷,股東人數亦呈上升趨勢。第6至第10名則依序為開發金、聯電、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鴻海、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第11名至第20名有元大台灣50(0050)、玉山金、台泥、群創、中信金、兆豐金、國泰金、台新金、第一金、友達。全台ETF市場於4月29日至5月3日之間再增加超過2萬名受益人,總受益人數來到1129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出道即巔峰的00940以10元發行價推出,引發民眾熱烈搶購,上市後股東數一度攀升至99.8萬,但近期呈現連兩週下滑,目前來到99.1萬人。
法餐型男主廚2/雙金牌師生傳佳話「吳定祐天分加執著」 還讓總裁粉絲變成SENS秘密客
今年28歲的SENS法式料理餐廳主廚吳定祐,已在台灣餐飲界寫下一段精彩的青春故事。他從年幼自學到大學學西餐,畢業後短短五年從助理晉升到主廚,不但打破一般主廚十年歷練之路,25歲就被擢升到法餐主廚,還拿下米其林一星。吳定祐近日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特別感謝兩位貴人,恩師陳寬定及新東家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給了他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機會。吳定祐說,中租總裁辜仲立給予他和SENS團隊極大的信任,會分享世界各國許多餐廳影片等,開拓視野。(圖/吳定祐提供)這位經典法菜主廚吳定祐,來自高雄鳳山,雙親貿易自營商,小學四年級10歲翻閱母親的《西洋名菜》、甜點食譜萌生餐飲興趣;12歲國中時花了近半天時間烹調三道西餐料理、一道甜點,受到家人耐心等候鼓舞一頭栽入烹調;16歲到日本料理店打工,並進入高雄三民家商餐飲科,開始接觸博大精深美食世界。就讀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西餐廚藝系期間,在海內外賽事嶄露頭角,2015年取得第45屆全國技能競賽西餐烹飪全國決賽金牌,同年亞洲規模最大廚藝競賽「HOFEX香港國際美食大獎」獲得青年廚師組雙人組銅牌,隔年再獲TCAC台灣國際廚藝挑戰賽青年廚師組銅牌。 2017年更上一層樓,於HOFEX賽事拿下職業廚師組銀牌、青年廚師組「最高分雙金牌」與「最佳青年廚師獎」三獎殊榮,當時他於1個小時內完成烤羊排、燉羊肉及羊肉捲優異廚藝摘金;大三則在L'Atelier de Patrick派翠克法式餐廳實習。2017年6月畢業後,吳定祐進入台北Orchid蘭餐廳服務,受到主廚Gildas Périn本格派法式料理路線影響,加深他對食材的認知與運用;2020年到de nuit法式餐廳,隔年擔任主廚。今年農曆春節前,吳定祐接受CTWANT採訪,談到他一路成為法餐主廚遇到貴人,一是獲得教育部「師鐸獎」、「中華民國10大技術楷模金技獎」及國內目前唯一在IKA德國法蘭克福奧林匹克廚藝競賽「雙金牌」紀錄的名廚、今年剛退休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西餐廚藝系主任教授陳寬定,是引領他浸淫西餐文化的指導老師。CTWANT採訪到陳寬定,他給予這位學生極高讚譽「擁有天分與努力執著」「追求料理美味熱情」,對其在法式料理界獨當一面深感欣慰。SENS主廚吳定祐建議,法餐入門菜色可從法式鄉村菜開始研究,例如紅酒燉牛肉Beef Bourguignon、紅酒燉雞Coq au vin、油封鴨腿Duck confit、法式鹹派Quiche、尼斯沙拉Salade Nicoise,或是巧克力舒芙蕾Soufflé au Chocolat。(圖/侯世駿攝)「吳定祐大二開始上我的課,對他所完成的作業報告印象深刻,圖文並茂深度廣度都有,顯示他的全力以赴,讓教師們看到他未來可為的寬闊格局」「我很注重學生參加世界大賽,可以打開視野,吳定祐出賽態度沉穩有自信,臉上看不出得失心,這些都是他成長吸取養分重要過程。」陳寬定說。陳寬定還為得意門生報名教育部「職技之光」獲得競賽卓越獎,那時吳定祐已畢業,他領獎時身著學校廚師制服,令陳寬定感到榮耀;此外,吳定祐獲選「500Young獎項」,將陳寬定列為「領路人」,感謝老師指導。「還有一位就是總裁辜仲立!」也就是吳定祐的新東家。吳定祐2020年加入法式餐廳de nuit,很快地即以25歲年輕之姿擔任de nuit主廚,隔年摘下米其林一星,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為座上賓,對吳定祐印象深刻,雙方談了四個月拍板合作,2022年5月中租企業旗下艾斯奇餐飲開了首間法式料理餐廳SENS。中租企業旗下艾斯奇餐飲首家SENS法式料理餐廳,期待透過經典法式風味重新演繹,結合在地風土食材,創造令人愉悅用餐時光。(圖/艾斯奇餐飲提供)很多人好奇辜仲立在SENS經營上,會不會親自下指導棋給予建議與看法?對此,吳定祐給了答案,「總裁會參與討論菜單,在食材上面,沒有直接推薦」「做菜本來就是要在各個不同的口味上面取得平衡,加入SENS,帶給我在對法式料理與餐廳經營管理上,有許多成熟度的增長。」根據CTWANT調查,SENS從無到有迄今一年半,辜仲立全家就是SENS最忠實支持者,2024年跨年就在SENS;此外,辜仲立還親自當起秘密客,隨時分享最新的國際美食訊息。吳定祐說,「總裁在國外餐廳吃飯,會傳照片給我看,也會分享一些網友在西餐廳體驗的影片,從用餐環境的空間裝潢、桌邊服務流程、主廚現場料理秀等,這對我們是很棒的參考觀摩」「雖然現在透過網路無遠弗屆,可以觀看到世界各國料理,畢竟我和SENS團隊在廚房工作,同時有總裁親身體驗的資源即時進來,對發想菜色是很有幫助的。」SENS甜點主廚歐蘊薇製作這一道法式鄉村經典甜點,呈現「漂浮島」山水概念,且以歐當歸入味罕見手法,搭配抹茶口味注入啤酒溫暖調性,作為冬天層次感。(圖/侯世駿攝)「總裁非常尊重專業,讓我感受到他非常支持SENS空間,最重要的是,我覺得能夠把這樣的信任度,交給一個人,這對整個團隊的工作態度上面,有很大的幫助。」吳定祐說。「做料理要很注意細節,廚房是一個很靈活的工作,不是每天做一樣的工作,完成就好,要去思考,可以做哪些調整,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大家要一起腦力激盪teamwork,非單靠個人,SENS團隊要一起成長,激發夥伴個人的想法,一起進步。」吳定祐如此期勉。來到SENS享用法式料理,邀請主廚吳定祐合照,只要他有空檔,他非常樂意;也或許哪天,還會奇遇身價破千億的台灣前20大富豪、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與你在相同場域,品嘗讓他為傲的台灣團隊製作的法式料理。
拓展AI功能+樂觀情緒高漲 輝達1月市值大暴漲近3000億美元
晶片巨頭輝達1月份市值暴增近3000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月漲幅,這主要受惠於市場對人工智慧(AI)的樂觀情緒高漲、分析師的積極預測以及該公司宣佈擴大AI產品範圍等因素。輝達股價1月多次刷新歷史新高,當月累計上漲24.24%,市值史無前例地增長了2965.2億美元,超過了2023年5月創下的增長2482.3億美元的紀錄。截至周四(1日)美股收盤,輝達市值約爲1.52兆美元,是全球第五大上市公司。1月上旬,輝達發佈了具有高性能生成式AI功能的桌面端GPU「GeForce RTX 40 SUPER」系列,包括RTX 4080 SUPER、RTX 4070 Ti SUPER和RTX 4070 Super,並且在AI相關零組件和軟體方面也取得了進展。此後,輝達股價不斷攀升至新高。輝達CEO黃仁勳周四受訪時也表示,多個國家正尋求在本國建立並運行自主AI基礎設施,這將推動對輝達產品的需求增長。與此同時,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微軟市值也強勁增長,當月市值增加了1593.6億美元,這主要歸功於市場對其zure雲端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該公司本周公佈了2023年第四季財報業績,營收和利潤均超出預期。不過,投資者對微軟不斷上升的成本持謹慎態度,預計成本將持續大幅增加。Meta是另一個市值大增的贏家,截至周四收盤,該公司市值約1兆美元,自2021年9月以來首次突破兆元大關。Meta周四公佈了超預期的第四季業績和第一季指引,同時宣佈回購500億美元並首次發股息。受此提振,Meta周五(2日)美股盤前一度大漲17%。不過,有贏家自然也有輸家,特斯拉上月成為全球市值前20大公司中,表現最差的公司,股價累計下跌24.63%。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警告稱,儘管實施降價策略,但今年銷售增長將明顯趨緩。除了特斯拉之外,美股「七巨頭」中的其餘6家市值都超過了1兆美元。
全台23萬人罹糖尿病不自知 陷心腎多重共病危機
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全台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1%,推估目前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50萬。然而近期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台灣2012到2020年人體生物資料庫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數據的研究,發現未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化盛行率平均約落在1%,意即每年平均約有1%未確診的潛在糖尿病患者,照此比例推算,以現年截至9月底、全國2340萬的人口數預估,恐約有23萬人實際未察覺自己已罹患糖尿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提醒,糖尿病事實上為一全身性疾病,容易引發心衰竭及腎臟病等多重共病!據統計,台灣每3位糖友就有1位衍生慢性腎臟病;每5位就有1位合併心衰竭問題,這三者疾病不但名列國人前十大死因,更是全民健保醫療支出的前20大疾病,糖尿病及相關共病已然成為全民健康最大危機。健康識能在慢性疾病照護與預防上有舉足輕重的關係,然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過去兩年針對全台近7000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發現,其中約76%糖友雖已可列為慢性腎臟病的中高風險族群,但卻有高達51.1%的糖友從未認知自身風險7,顯見糖尿病患者的共病認知明顯不足!有鑑於此,今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提出「Goal 50+超越50」升級計畫,將提升疾病識能率,列入糖腎共病照護指標之一。蔡世澤指出,防治共病需要醫病及各界共同努力,然而,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共病風險、病況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血糖控制目標、用藥、自我健康管理方式都須量身打造,加上在糖友自身認知不足的情況下,醫事人員在診間往往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回溝通,自我管理及支持的成效也就因而大打折扣。若能提早建立患者對於疾病的完整認知,就有機會縮短醫病間資訊落差、大幅提升溝通效率,讓防治措施發揮最好的效果。為了提醒糖友控制血糖之餘、也要及早預防腎心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近年推動「今天你有控嗎?請問糖三臟」宣導運動,鼓勵糖友於回診時主動與醫護人員詢問三臟狀況,確實追蹤共病風險及照護績效:第一問「胰臟」:血糖控制狀況?第二問「腎臟」:腎臟功能如何?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落在哪個分級?第三問「心臟」:如何預防心臟衰竭?平常是否有出現喘、累、腫等症狀?適逢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為了響應今年由國際糖尿病聯盟訂定的「知所風險,知所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主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特別推出「快向糖三臟取經」升級版衛教網站,除了可自我檢測共病風險外,糖友亦可透過「周遊糖腎心照護地圖」的問答方式,一步步掌握飲食、運動、治療等面向的錦囊妙計,知曉適合自己風險的照護方法,並進一步與醫護團隊討論出最適治療選擇,及早建立控糖、顧腎、護心的全方位照護實力!
台灣1.4萬人叫「家豪」神奇巧合曝 這姓氏老化指數最高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姓名統計,全台灣10大姓氏人數超過1233萬人,占總人口數一半以上,以陳姓最多,而老化指數以郭姓最高,至於最常見的名字為「家豪」與「淑芬」,人數分別是1.4萬及3.1萬,作家也分享神奇巧合,掀起一番討論。內政部指出,「淑芬」跟「家豪」分別自2010年及2012年起,連續奪得台灣最常見名字,今年的統計中,光是淑芬就有31879人,家豪則有14038人,再次蟬聯第1。而名字取用疊字的排名,男性前3大分別是彬彬(55人)、安安(49人)、明明(45人);女性前3大則是婷婷(4536人)、玲玲(3834人)、莉莉(3735人)。據了解,台灣人前3大常見名字,男性為家豪(14038人)、志明(12719人)、建宏(12196人);女性為淑芬(31879人)、淑惠(30420人)、美玲(27487人)。對此,作家謝知橋指出,他可以作證,因為有朋友叫做家豪,上次遇到車禍,去做筆錄的時候,發現撞他的人,正好也叫家豪。叫淑芬和家豪的人,多達4萬人。(圖/翻攝自內政部臉書)另外,內政部統計今年6月30日全國總人口數2337萬3283人,前10大姓人數為1233萬9778人,占總人口數52.79%,依序為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其中黃姓減少2萬3980人最多,蔡姓減少2186人最少。內政部指出,老化指數是老年人口相對幼年人口比例,今年6月30日全國老化指數為149.05;而全國前20大姓的老化指數,以郭姓最高為158.64,劉姓次之為157.68。
風電貴森森3/離岸風電正當紅 外商強勢壓境本土廠難出頭
2016年蔡政府上台後,在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20%的目標政策下,風力發電也是重要發電來源之一,不過相較之前台灣風力發電主要集中在陸上風電,蔡政府對於離岸風電的推動力道更為加大。以建置成本而言,離岸風電多了海洋到陸地這一段電路輸送,加上海底打樁更深,成本遠高於陸域風電,每1MW是陸域風電的一倍以上。但離岸風電機組的發電容量數倍於陸域風電,一般陸域風機的裝置容量平均每支為3MW左右,而離岸風機目前已可達每支10MW以上,若以提高再生能源比率為前提,推動離岸風電確有其必要性。行政院於2017年6月在行政院第3551次會議通過「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106-109年),規劃「先陸域、後離岸」策略,逐步推動風電設置。預計在4年內達成風力發電累計1334MW設置量,並建立中長期治本措施,優化設置環境,進而達成2025年6.8GW(陸域1.2GW、離岸5.6GW)的設置目標,希望藉此促進能源多元化及自主供應,並帶動內需與就業。台灣確實有很好的發展離岸風電的條件,因為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offshore的資料顯示,全球前20大最好的風場,台灣海峽就佔了16處。而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問題,其實也是跟一開始發展陸上風電一樣,缺乏技術,只能由外國廠商來主導。儘管蔡政府有所謂的風電國產化政策規劃,但是深究台灣的產業狀況,能夠做到國產化目標的,其實只有部分領域,例如基樁、水下工程等,這些是台灣既有產業已經有基礎的,像是鋼鐵業,就可以延伸下去做,至於關鍵的風機等,就不是台廠可以吃得到的,還是只能靠外商。離岸風電因為裝置容量高、發電量大,成為再生能源中不可或缺的來源。(圖/台電提供)隨著政府積極推動離岸風電計畫政策,自2013年經濟部公布第一階段「示範風場」起,2018年完成第二階段「潛力場址」遴選、競價作業,至2019年底海洋風場全面完工商轉,並於2021年公布「區塊開發」選商機制,宣告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正式步入第三階段。第三階段將分三期核配風場,每期共配發兩年的裝置容量共3GW,每家業者最多獲配500MW,本階段第一期預計於2026、2027年完工併網。「官方有所謂的風場規劃,在規劃的建置容量中,分配給數家廠商來建置風機,但是官方所做的事情,就是分配,但是其他需要的作業,像是環評、行政流程等,還是由廠商來處理,在同一個風場裡,大家各自做環評,這其實有點難以理解,同一個環境做出來的環評會有差異嗎?如果有,那也很神奇,但你要接政府的案子,就是要做環評。」風電廠商告訴CTWANT記者說。風電廠直言,國產化的目標是很好,但是就目前的環境來看,外商挾豐富的經驗,一定會比台廠強,只是最近的狀況也可以看到,一個風場所需要的資金龐大,都是需要銀行專案融資,在沒有做出來完整的財務模型之前,銀行是不可能會貸放的。而國內銀行能不能、願不願意支持台灣廠商,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外資股東行動主義1/貝萊德「反對」這些董事候選人 搶日韓董事席次吹進台灣?
「過去一年來,日本、南韓的上市公司改選時,遭投資機構基金提名並取得董事會席次的狀況,可說是前所未有,『股東行動主義』活動已在全球與亞太地區日益增加,相信台灣也已是『進行式』!」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如此提醒。中華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駱秉寬表示,我國台股上市櫃公司迄今雖尚未出現外資、投資機構提名董監事候選人案例,但全球興起的「股東行動主義」風潮早已吹進台灣,主要關注在公司治理、永續經營ESG、氣候變遷等政策;譬如長榮海運(2603)船舶回收作法受到挪威主權基金質疑而在2018年被列為投資黑名單,促使長榮改革廢船政策加速ESG進展後,才於2020年被剔出黑名單。不過,李鴻基提到,近期外資股東對機殼大廠可成(2474)股東會提案,對公司經營方針表示意見,即為一項訊號,在明年(2024年)約有400多家上市櫃公司將進行董監事改選中,有240家的董監事持股低於20%,且外資持股高於10%的上市櫃公司即有70家,避免發生經營股權等爭議,台灣企業仍須加以關注。根據寬量國際QIC Research分析,截至外資在今年4月20日前對台灣台股上市櫃公司投資總市值統計,台灣前5大的外資股東中,以先鋒集團投資市值達464.5億美元最多,其次為貝萊德集團的459.4億美元、美國資本183億美元、挪威央行的182.2億美元、新加坡政府基金157.6億美元等。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認為,以往國內上市櫃公司股權爭議分為創辦家族、大股東、外部禿鷹等3大類,現在還要關注日韓等國轉趨活躍的股東行動主義活動吹向台灣。(圖/寬量國際提供)在總投資台灣前20大的外資基金、機構中,以象限基金顧問投資台股的1103家上市櫃公司居冠,其次為先鋒集團投資的501家公司,挪威央行則投資495家公司,貝萊德集團為427家,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有406家,富達FMR LLC有314家,其他介於107~174家之間。其中,有三家外資投資台股家數雖僅有雙位數,卻是「重壓」持股,例如美國資本集團只投資23家公司,投資總市值卻排第三名,新加坡政府基金則投資32家公司,投資總市值居第五名。CTWANT調查,貝萊德集團透過貝德萊投信多以視訊出席股東會及線上投票,以2022年上半年來說,對在台灣投資公司中的4家標的共計7位董事候選人投下「反對票」,並對部分公司章程修訂案或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修訂案,認為修訂案有損股東權利,或修訂案會為公司造成不必要風險,而未予支持。貝萊德也清楚揭露對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投反對票的理由,候選人長期任職該公司董事而致使董事會獨立性不足;對於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擔任過多上市公司董事職務、缺席董事會會議情況嚴重,相當關注,因此候選人數多於選舉人數時,考量董事會多元性、背景、專長等眾多因素後,會以支持其他董事候選人以代表中小股東利益為主。全球最大投票委託書代理徵集公司Georgeson執行長Cas Sydorowitz表示,觀察歐美與亞太地區股市,今年上半年共有138起股東行動主義活動,是2019年以來歷年新高紀錄,也是創亞太地區新高。依Georgeson分析,2023年上半年股東提案等內容,46%涉及併購議題占比最高,有股東向董事會施壓出售子公司特定資產,或對企業部門分拆出售,也有股東要阻止併購或改善交易條款等,甚至出現積極股東行動主義的基金公司,透過提名支持董事人選推動董事會改革。例如荷蘭退休投資資產公司APG,目前在台灣投資總市值52.8億美元,在台灣前20大外資股東中排名第11,共投資台股上市櫃139間公司。「大家通常不會聯想APG是股東行動主義的基金公司,但在南韓2022年上市公司股東會中,APG出動兩次提案,是關於氣候變遷、公司治理的議題,顯見即使是投資機構,對於投資標的經營上不是很滿意時,也是會主動提出建議案,表達股東行動主義。」Cas Sydorowitz表示。
黃仁勳、蘇媽接連來台點燃AI風潮 緯創市值飆破4千億今年翻漲3.86倍
自從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來台,另外一家大廠AMD執行長,被市場稱為「蘇媽」的蘇姿丰也在本周訪台,連接引爆台股AI風潮,緯創(3231)也成為最大受惠廠,股價從今年最低29元,最高來到145元,也推升公司市值從847億元,一路飆升4117億元,大幅成長3.86倍,更擠入台股前20大市值公司,來到第19名。在AI話題引爆之前,緯創的市值其實也低於主攻伺服器領域的子公司緯穎(6669),根據證交所資料,緯穎公司市值在2019年衝上1000億元大關,就一直在1000-1985億元之間,也同樣受惠於今年AI題材,讓市值最高來到3400億元,在台股排名也升至28名。緯創董事長林憲銘也在今年6月股東會後指出,過去台廠本益比不到10倍,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早期電子產業、複雜電子產業本益比大概都是在20倍上下,換言之,10-20倍的本益比區間並沒有理由說不合理。林憲銘也表示,台灣一年的ICT產值約4000億美元,佔全球ICT產值6000億美元的將近7成,雖然產業毛利沒有那麼高,但周轉快速,因此大家都有獲利,而隨著美系、歐系品牌廠商搶攻利基市場,台廠經驗相對豐富,有一定領先的時間。儘管緯創因股價漲幅過大,而被證交所列入處置股票,在7月14-27日進行分盤交易,每5分鐘撮合一次,儘管股票交易受到限制,但是市場對於遭到分盤交易的股票,往往都願意追價,推升緯創在17日繼續創下145元的掛牌高點。
雙A吃資安軟飯2/華碩拼台版ChatGPT 施崇棠:「台灣出得了聯發科,為什麼出不了SaaS」催生台智雲
相較於宏碁旗下軟體資安的布局,華碩則是將主力放在高速算力的子公司台灣智慧雲端服務(台智雲)。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告訴CTWANT記者說,「台灣杉二號」是科技部在2017年花費4年時間、耗資50億元,並曾打進全球前20大超級電腦。他參與了台灣杉二號的建立,最後在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支持下,成立台智雲,讓台灣超級電腦的發展能夠進入產業界。台智雲為華碩旗下子公司之一,成立於2021年,推出亞洲第一台服務產業的商用高效運算AIHPC超級電腦,以打造AI數位經濟生態系為目標,協助產業快速取得高效益、低門檻的AI智慧應用及雲架構解決方案。台智雲本周也將發布台灣第一個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並力邀AI產業鏈夥伴共談AI 2.0新革命與新商機。1974年次的吳漢章是華碩布局雲端市場的主要推手,一路從建中、台大電機系到台大電機研究所,吳漢章在30歲就開始創業,從創立全球聯迅開始,就持續耕耘雲端市場,一開始鎖定醫療領域,也獲得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的1000萬元的資金,但5個月後就宣告計畫失敗,不過他仍持續耕耘雲端。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力挺,讓台智雲得以順利成立。(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台智雲FB)後來經由台大學長牽線,被施崇棠看中、2008年併入華碩,成立華碩雲端,便開始負責華碩雲端事業,以自有技術發展AI雲端平台。後來包括華碩雲端、華碩健康、台智雲等,都由吳漢章一手打造。「吳漢章對於雲端的堅持,真的是超乎想像,也是他總是這麼樂於工作的原因。」一位雲端企業主管說。2008年起雲端議題開始興起,施崇棠曾說:「台灣出得了聯發科,為什麼出不了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服務廠商?」也奠定了華碩發展雲端的契機。對於雲端市場,吳漢章認為,企業在面對混合型態的 IT 數位辦公與OT工控應用,兼顧資料安全治理與高效協作,透過應用及服務虛擬化、雲端化逐步實現淨零碳排目標。因此華碩雲端以自有技術發展AI雲端平台,提供全球數千萬用戶雲端儲存服務、高資安檔案協作儲存平台與國家級AI雲端系統建置。「AI也需要資安,就跟一般的電腦一樣。」資策會MIC產業顧問潘建光說。(圖/翻攝自資策會網站)對於ChatGPT所引發的AI風潮,台智雲也在2月正式宣布,成為全台灣第一個成功建置 1,760 億個參數的BLOOM(BigScience Large Open-scienceOpen-access Multilingual Language Model)大模型,推出「AI 2.0 大算力顧問服務」。台智雲年度科技論壇也將在本周登場,今年以「AI 2.0 · 超算 · 新生態」為主軸,搶先發布台灣第一個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的技術與全新的商業模式。「AI也需要資安,就跟一般的電腦一樣。」資策會MIC產業顧問潘建光告訴CTWANT記者說。擁有20年雲端服務經驗的吳漢章也透露,AI的資安需求並沒有不同,其實華碩也是很早就有設立所謂資安長的職位,只不過相對於其他廠商成立公司,華碩還是以內部為主,並設有不同的專責單位來負責集團的資訊安全。
淨零排放進逼2/碳費最快明年起徵 費率入氣候變遷法引朝野激辯
立法院本會期將《氣候變遷因應法》列入優先排審法案,並可望完成三讀。根據環保署版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廠商製造產品出口前都將被徵收「碳費」,排碳大廠最快2023年就實施,不過細數目前朝野立委提出的版本中,針對碳費費率是否納入母法意見仍分歧,將是未來朝野爭論焦點。各國為避免國際碳關稅貿易制裁,紛紛宣佈2050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總統蔡英文去年4月22日也宣布加入全球超過120個國家淨零排放的行列。環保署將原本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明確入法,並增訂碳費徵收機制。不過對於碳費費率,環保署擬留待子法訂定,並未在修法條文中明訂。以全球最早實施碳定價的歐盟來看,碳交易市場的碳價每噸約新台幣2000元。環保署目前已對我國高碳排的287家企業進行碳盤查,可完整掌握約2.27億噸碳排放,約佔台灣整體碳排放的八成,是首波鎖定的碳費徵收對象,未來再擴及其他產業。歐盟開徵碳關稅在即,全球競爭力前20大國家都積極佈局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與風電等,台灣一旦落後,不但吸引不了投資量能,產業更可能因而喪失國際競爭力。(圖/報系資料庫)針對碳費費率,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認為,對照法國、瑞士等國家,碳價費率都清楚寫在母法中,政府若想透過碳定價有效促進企業減碳,就應修訂碳費起始費率每噸300元,並逐年調升至歐盟水準,才能有效減碳;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也呼應,認同徵收費率可以先由每噸碳排300元起徵,每年調漲10%,十年後才可與國際碳價水準接軌。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則認為,母法中應明定碳費徵收原則,且定價必須接軌國際,避免業者出口產品至其他國家,又會被課徵碳關稅;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則主張,國際上碳費多是針對燃料徵收,台灣的碳費應比照新加坡擴及所有產業,以電費附加費率徵收,包括住商、交通及企業費率應該一致,才能達到全民減碳的目的。綜觀立法院九個修法版本中,包括民進黨洪申翰、吳玉琴及蘇治芬,國民黨則有吳怡玎、謝衣鳳和洪孟楷,加上時代力量陳椒華、民眾黨團等提案,對於碳費機制是否要明確在溫管法母法中訂定,朝野立委版本各有不同。民眾黨團與吳玉琴修法版本皆有明確訂定費率,前者主張碳費起徵費率應為每公噸300元,並以每兩年為期,滾動式檢討調升;後者則針對進口化石燃料與原料業者,及排放溫室氣體來源徵收碳費,每公噸徵收10元至30元;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碳定價主要有碳費、碳稅及碳交易三種方式,但是碳價要訂多少,面臨「捏驚死放驚飛」窘境,太低沒辦法減碳、太高又怕產業承受不了,政府必須要用科學基礎來說服民眾,不能用喊價的;洪申翰則認為,就像油價和電價有變動性,碳價不適合放在母法裡,應待《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透過子法或辦法制定碳價。所謂的「碳費」,是由環保署訂出向企業收取每公噸碳的費用。環保署初步研擬以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的業者為收取對象,像是電力、鋼鐵、石化、化材、水泥等產業為主,類似隨油徵收空污費,至於徵收費率則尚未訂出。綜觀國際上碳定價主要有二種類型,一種是「碳排放交易系統」,也就是對各業者碳排放量設定限制,允許排放量低的行業將額外的配額,出售給排放量大的業者;另一種則是實施「碳稅」,針對造成碳排放的商品或服務,依排放量課稅,類似垃圾袋隨袋徵收。
戰爭讓資產蒸發2.2兆 俄羅斯富豪呼籲軍官快叛變…祭2800萬懸賞普丁人頭
由於俄烏戰爭的關係,世界各國政府與企業紛紛對俄羅斯施加制裁,這讓不少俄羅斯當地的富豪苦不堪言,目前傳出富豪們的資產已經在短時間內蒸發了8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24兆),而推估隨著制裁陸續生效,富豪們的損失應該會持續增加。目前也有富豪公開呼籲俄羅斯總統普丁「快停戰」,甚至有人祭出1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800萬元)懸賞普丁的項上人頭,企圖策反俄軍前線官兵叛變,將普丁當作戰犯逮捕。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 Index)》,由於戰爭的關係,再加上全球大規模制裁、俄羅斯盧布與俄羅斯境內經濟崩潰,再加上部分富豪遭到他國政府宣布制裁,俄羅斯前20大富豪財產大幅度縮水30%。其中名列歐盟與即將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的俄羅斯富豪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其名下的巨型遊艇已經遭到扣押,整體財富已經減少17億美元,目前來到195億美元。俄羅斯首富波塔寧(Vladimir Potanin)雖然沒有在制裁名單中,但他的資產也縮水到只剩下250億美元。而控制著伏特加集團(Volga Group)的俄羅斯富豪帝姆琴科(Gennady Timchenko),其名下資產直接砍半,目前僅剩11億美元。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Novatek的執行長米赫爾森(Leonid Mikhelson)的資產也僅剩下220億美元,粗估俄羅斯前20大富豪的資產在這段時間蒸發800億美元。也由於普丁下令戰爭的影響實在太過巨大,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Rusal)創辦人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表示,俄羅斯目前所面臨的經濟危機十分嚴峻,甚至比1998年的盧布危機還要恐怖「這是俄羅斯前所未有的挑戰」。德里帕斯卡認為,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形成新的鐵幕,切開了俄羅斯與西方社會國家,他呼籲普丁應該即刻停止戰爭,俄羅斯必須盡快達成和平協議,以免面臨可預期的經濟危機。除了呼籲停止戰爭外,也有俄羅斯富商認為一切的兇手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丁,俄羅斯富商科納尼欣(Alexander Konanykhin)日前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表示將祭出100萬美元來懸賞普丁「生死不論」。科納尼欣係屬普丁過去數年的罪刑,認為他取消自由選舉、謀殺競選對手,已經違反了俄羅斯憲法,讓俄羅斯「納粹化」,他認為作為俄羅斯公民,應當醋勁俄羅斯去納粹化,應該要協助烏克蘭對抗普丁。他甚至呼籲前線俄軍士官兵叛變「根據俄羅斯法律與國際法,逮捕普丁」。
富豪新列傳/辜仲立身價破千億入台灣前20大 全台最大太陽能電廠出自中租
中信辜家三兄弟金牛年閃閃發光,兩兄長辜仲諒、辜仲瑩所持有的中信金(2891)、開發金(2883),2021年繳出漂亮成績單,中信支持職棒長達22年終於在「中信兄弟」奪冠,開發金則是完成100%併購中國人壽,喬遷新總部大樓。排行老三、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更威,他掌管的中租-KY(5871)大賺超過1個股本約216.43億元,每股EPS高達14.80元,並以38億美元(約952億元)身價登上美國《富比士》(Forbes)2021年台灣富豪第12名;截至今年1月27日總資產更攀升44億美元(約1200億元),排名上升到第11名。中租以租賃業獲利亮眼,54歲的辜仲立還晉身為最年輕的台灣前20大富豪,成了中信辜家唯一上榜人,緊跟在富邦集團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及國泰集團蔡宏圖及蔡政達之後,這榮景絕非10年前所能預期或想像。辜仲立(前排左一)在1997年,進入父親辜濓松(後排)創辦的中租,從接手到中租控股上市迄今,經營成績愈亮眼。前排左二為辜仲瑩、右為辜仲諒。(圖/報系資料照)鹿港辜家為台灣知名五大望族之一,由辜振甫、辜濓松叔姪檔撐起和信集團,2001年起順勢分家,辜濓松一脈的中信集團,由長子辜仲諒打理中信金,次子辜仲瑩入主開發金,三子辜仲立則管理中租企業。中租企業源自辜濓松年輕時赴美就讀紐約大學MBA,在銀行工讀接觸到融資租賃業務,返台後遂於1977年成立「中國租賃」,辜仲立在1997年進入中租,為要拓展業務,中租成了第一家西進的租賃業,辜仲立比兩位兄長早一步卡位大陸市場,為要拓展業務,中租2007年11月以「仲利控股」在新加坡上市。怎料,才上市就遇到史上最大金融海嘯,仲利股價低迷,辜仲立感到非常委屈心想不如歸去,與經營團隊商議後決定改回台上市,期間還遇到不實黑函攻擊。經過這段漫漫長夜後,中租順利改組,2011年4月於新加坡下市,但也比預期提前半年,以中租控股於同年7月11日在台上市。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中)與中實控股董事長黃炳彰(左),長期深受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右)倚重,圖為2017年共同宣布中租集團啟動「東協大躍進行動計畫」。(圖/報系資料照)為了這次上市,辜仲立親自打包白米食材,帶著大同電鍋和團隊一塊搭飛機繞地球展開密集的海外ROADSHOW(法人說明會),只因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每天一定要吃白飯。「公司和家是一樣的,同仁是家人,公司是大家共同夢想,企業成長自有生成原因,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辜仲立在2017年中租40周年時,如此說。回首辜仲立進入中租這20年來,企業獲利成長逾12倍,市值逾900億元,總資產達3,000億元。2021年底,恰好是中租回台上市10年,在新冠疫情考驗下,中租不但連續四年大賺超過一個股本,股價從掛牌上市的25元,到去年9月底一度飆上高點283.5元,市值逾3,800億元,翻漲近19倍。中租團隊再一次打出美好的仗。「中租會成功,就是因為有這一群資深主管不斷幫著中租!」辜仲立再度將功勞歸給團隊,將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等一起打天下的團隊推上檯面。中租從租賃業務、零卡分期再切到太陽能電廠,擴展能源投資領域。(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中租企業官網)接下來,中租還切入到投顧、餐飲觀光、生技與醫療業,並快速從融資進入太陽能電廠能源產業。1月14日,全台最大的台南七股太陽能電廠舉行開工儀式,預計2023年6月完工,該電廠總面積287公頃,年發電量約4.2億度,即由中租控股旗下中租能源與力暘能源合作推出,並擴及屏東兩太陽能電廠也掛錶開工,如同辜仲立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我們還在累積能量,還沒有完全釋放!」
Meta市值蒸發逾2千億美元 祖克伯全球富豪排名跌至第12名
財報失色導致Meta市值3日蒸發逾2000億美元,創下美國上市公司單日市值失血紀錄,執行長祖克伯身家一夕驟減290億美元,全球富豪排名跌至第12名,反觀亞馬遜業績亮眼,創辦人貝佐斯4日可望增加200億美元財富,穩坐全球第三富豪位置。受業績疲弱拖累,Meta 3日股價收盤崩跌26.4%,祖克伯的身家財富嚴重縮水。根據《富比世》即時富豪榜顯示,持有Meta 12.8%股權的祖克伯身家降至850億美元,全球富豪排名滑落至第12名,排在印度信實董事長安巴尼(Mukesh Ambani)之後,這也是祖克伯自2015年夏季以來首度跌出全球十大富豪榜。相較之下,亞馬遜上季業績優於預期,持有亞馬遜9.9%股權的貝佐斯身家可望增加200億美元,穩坐全球第三大富豪。祖克伯身家3日蒸發290億美元,創下單日財富第二大縮水紀錄,僅次於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的350億美元。2021年11月穆斯克在推特詢問網民是否應該出售10%的持股,引發特斯拉股價重摔。Meta第一季財測遜於預期,加上示警蘋果改變隱私政策可能造成100億美元損失,引發股價狂瀉,市值蒸發2376億美元,創下美國企業單日市值流失紀錄,刷新蘋果在2020年9月創下的1820億美元失血紀錄。標普500指數前20大企業的市值蒸發紀錄,大多發生在過去兩年,包括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微軟與蘋果市值曾各自流失1780億與1560億美元。在2020年前,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縮水紀錄是2018年臉書的1190億美元,那次亦是因為營收預測遜於分析師預期。
中世紀古宅驚見「6尺幽靈」 目擊者:伴隨莫名惡臭現身
一支幽靈獵人團隊,在「英國最鬧鬼建築」之一的Bolling Hall中,驚見有個6英尺高(約183公分)高的幽靈,清楚地出現在他們眼前,還伴隨著難以形容的惡臭現身。不過,這場奇遇並沒有嚇到一夥人,反倒讓他們更加期待能在這棟當地歷史最悠久的古宅中,發現更多幽靈存在的證據。鬼影呈現上紅下藍。(圖/翻攝自推特)據《太陽報》報導,一支由幽靈獵人組成的探險團隊「CRACK」,最近在西約克郡布拉福(Bradford)地區的最古老建築中,與幽靈進行特殊的近距離接觸,有20年探險經驗的巴克利(Dean Buckley)表示,當團隊在深夜於古宅內進行超自然活動時,突然出現這個有6英尺高、半透明狀的鬼影出現,而他的搭檔薇蘿妮卡(Veronica)也立刻拍下幽靈的照片。出現鬼影的房間在白天時的樣貌。(圖/翻攝自Bolling Hall官網)只見照片裡的幽靈呈現「上紅下藍」的特殊顏色,巴克利還說,當鬼影出現的時候,他們都聞到一股難以形容的惡臭,巴克利表示,那股味道幾乎只能用「好幾天沒洗澡」來形容。起初,他在鬼影現身的床邊先是看到「1個女人的身影」,接著在凌晨1點40分左右,那張有男性臉孔的惡臭鬼影,就在床的右側出現。而另一位攝影師羅伯茲 (Adele Roberts) 也在舊大廳的壁爐內,捕捉到1張鬼臉的照片。另個鬼影在壁爐內出現。(圖/翻攝自推特)這場探險曝光後,引來網友們熱烈討論,有人認為巴克利他們真的遇到幽靈,但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不過,巴克利本人倒是開心地說:「這棟建築已經是我心目中最佳的前20大探險地點。」建於14世紀的Bolling Hall,是當地最古老的建築之一,目前已被改為博物館,開放民眾參觀。
總統2022年新年談話 蔡英文:台灣將重返全球前20大經濟體
總統府依照慣例,在1月1日元旦當天,由總統蔡英文發表新年談話。蔡英文在談話中表示,台灣在2021年撐過疫情、公投考驗,而且當年度經濟成長創下11年來新高,預計將在2022年重返全球前20大經濟體。但蔡英文仍強調,面對目前全球肆虐的疫情,以及中國的外交與軍事壓力,呼籲人民「當我們團結一致、相信民主機制,台灣就能克服種種挑戰。」總統蔡英文在2022年新年談話中表示,過去一年對台灣是十分獨特的一年,台灣民眾歷經了疫情的陣痛、4項公投的連署到投票,尤其是公投一事,在英文認為台灣正逐漸成為成熟的公民社會,當挑戰來的時候,大家對於該怎麼做、怎麼回應也許會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但當台灣透過民主機制解決問題,社會就會很快恢復平靜,運作如常。而在2021年,台灣的的經濟成長率達到11年來的新高,股市大盤指數在1年內上漲23%,同樣也是創下歷史紀錄。而全國人民在2021年的年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就從數值來看,台灣的每人GDP已經超過許多OECD國家水平,而IMF也估計台灣在2022年可以重返世界前20大經濟體的行列中。雖然台灣在2021年有不錯的表現與收穫,但總統蔡英文表示,目前台灣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目前嚴峻的疫情,讓復甦充滿不確定性,再加上通膨、房價,隨時可能再次爆發的疫情,都是在經濟成長的同時,所需要面臨的課題。蔡英文也表示,如何在下半年激烈選舉競爭中,保持穩健的政經腳步,如何在中國不斷增加軍事和外交壓力之下,堅持守住自由民主,堅持走向世界的共識,也都是我們2022年台灣必須積極面對的挑戰。對於2022年,蔡英文也提出穩定執政的4大主軸,包括持續走向世界、維持經濟發展動能、鞏固社會安全體系、堅守國家主權。在2022年,台灣仍會就國際經貿多元佈局,為走出單一市場而做更多努力,其中也包含與新南向國家的深化交流,也希望台美TIFA對話更加深入,為將來台美FTA打好基礎,也會全力爭取成為CPTPP會員國,同時也會提出強化歐洲鏈結計畫,促進台歐之間的密切交流。
聯合國大會14日紐約開議 美2議員要求美駐聯大使挺台入聯
第76屆聯合國大會即將於14日在紐約總部開議,2名美國聯邦眾議員9日致函給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表達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認為台灣沒道理被排除在聯合國體制外長達50年之久,應該獲得同等於會員國的權利和待遇。根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裴利(Scott Perry)、帝芬尼(Tom Tiffany)於美國時間9日致函給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表達強力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呼籲美方應該透過自身影響力,確保台灣地位獲得提升。議員表示,台灣是全球前20大左右的經濟體,還是美國第10大商品貿易夥伴,並在半導體產業佔據重要地位,卻無法取得聯合國會員身份,同時美國卻承認古巴、北韓、伊朗等支援恐怖主義國家,有違常理;議員強調,雖然他們傾向讓台灣取代中國於聯合國中位置,但他們也明白目前的「政治決心」有限,無法達成此一目標,所以美國至少要讓台灣能享有聯合國會員國同等權利、待遇和責任。裴利與帝芬尼強調,台灣地位提升後,與中國並列對比,將會是民主國家、國際秩序的勝利,他們要求湯瑪斯-葛林斐德必須在14日聯合國開議之前回覆「美國如何協助台灣加入聯合國」。
全球前10大最受到監控的城市排名出爐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Statistics調查一項關於全球那個城市最受到監控(涵蓋最多、最密集監視器(CCTV))?根據調查顯示,前10大監視器最多、最密集的城市有9個城市都位於大陸,其中監視器最多、最密集的城市監視器多達46萬5千多個,平均每千人有約120個監視器「盯」著市民看。電影「全民公敵」中隨時被到處都可能被監控的情況,引發侵犯隱私權的問題,讓人還在思考怎麼樣的監控才是合理時,市調機構Statistics公布全球前50大監視器最多、最密集的城市,其中監視器最多、最密集的前10大城市,有9個都在大陸,以太原每千人平均有約120個監視器排名最多、最密集,受到最多的監控。單以監視器數量做為統計,以北京的115萬個最多,其次是上海的100萬個,倫敦則以62.7萬個名列第3位。以全球各大城市的監視器數量來看,大陸可以說是相對監控度較高的屬性。全球前20大最受到監控的城市排名。(製表/胡華勝)監視器最多、最密集的前10大城市中,倫敦以第3名名列前茅,每千人有約67部監視器監控,成為唯一的西方國家城市。台灣的新北市以全市3.5萬個監視器,加上439萬人口數條件,每千人平均約有8個監視器監控,全球排名第41位。調查中也特別將犯罪率放進去,試圖找出監視器的數量多寡是否與犯罪率有對等關係,以新北市的犯罪率29.03%,與第7名的昆明29.17%接近為例相比,昆明每千人約有45個監視器監控,新北新只8個監視器監控,有可以看出犯罪率的高低似乎也不是唯一讓監視器數量增加的原因。目前大陸的監視器已經可以相當多個人資訊匹配的功能,大陸大華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殷俊表示,只要監視器、傳感器的密度夠多,就可以針對每一張臉孔進行身份比對、回溯過去一週路徑比對、交通工具、甚至親屬關係匹配。
2020年全球最佳航空公司!長榮奪第八 國泰航空表現意外
全球知名航空公司評鑑網站 AirlineRatings.com 於日前公布2020年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行榜,紐西蘭航空重回冠軍寶座,新加坡航空、全日空航空分居2、3名,長榮航空維持水準名列第八;因為香港動亂影響營運的國泰航空,排名第5,不跌反升,對國泰航空公司來說是一大鼓舞。AirlineRatings.com每年評比全球400多家航空公司,以獨有的7顆星評選系統選出前20大最佳航空公司,該評比由7位編輯負責,評比標準包括運營安全性、旅客評論、獲利能力、投資評級、機上創新、機隊年齡和座艙產品選擇等。2020年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行榜中,去年輸給新加坡航空的紐西蘭航空,拿回冠軍桂冠,這是過去7年來第6度奪冠。台灣人常搭乘的長榮航空名列第八,維持一貫優異水準;至於國泰航空名列第5,較去年只有第9名來說,排名大躍進,實際上,自從香港反送中抗議發生後,國泰航空財政狀況不穩,發生裁員、高層下台等事件,排名前進對國泰航空來說是一好消息。2020年全球最佳20大航空公司分別為:1. 紐西蘭航空2. 新加坡航空3. 全日空航空4. 澳洲航空5. 國泰航空6. 阿聯酋航空7. 英國維珍航空8. 長榮航空9. 卡達航空10. 維珍澳洲航空11. 德國漢莎航空12. 芬蘭航空13. 日本航空14. 荷蘭航空15. 大韓航空16. 夏威夷航空17. 英國航空18. 阿拉斯加航空19. 美國達美航空20. 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