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
」 詐騙高普考1萬考生「只錄取300人」 過來人揭關鍵
許多人認為公職相對於私營企業工作來說,擁有較高的工作穩定性,不易因為經濟波動而失業,因此公務人員也被稱為「鐵飯碗」。然而大家都想考,但職缺卻沒那麼多,日前有考生發現,「一般行政類別」共有1萬多人報考,但總缺額卻只有300多人,讓他感嘆,「這…到底要人怎麼考嘛」。該名網友在Dcard以「一般行政也太多人報考」為題發文表示,自己在人數公布的當下,沒有急著看公告,結果今天一看真的驚呆了,他指出,高考的報考人數有4千多人,普考的報考人數6千多人,但錄取人數分別是100多和200多,且還是增列之後,這也讓他感嘆,「這…到底要人怎麼考嘛」。文章曝光後,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很多都是炮灰啦,不用在意報名率,要怕的是來刷單位的,像我已經二刷成功,換過三個單位了,認真覺得考上後比較辛苦」、「大概一半都是炮灰」、「國考永遠都是前面幾成的人在競爭而已,扣掉缺考、練筆、高普同時報考重榜之類,其實對手真的沒想像中多,大概就5%至10%左右的人在爭取名額罷了」、「司法行政來了近1400人,取7人」。但也有人認為可以選擇別的類別,「看到一般行政的單位跟業務後,就不想考一般行政了」、「那就別選一般行政啊,就一堆人去補習班諮詢,他們首推就是一般行政,然後讓人變萬年考生,每年才有固定收入」、「不只是補習班,那些教授學者及補教老師都藉此賺得盆滿缽盈。但對於用人機關而言,這些考科及題目應該是不敢恭維」、「公務人員考試是一個利益非常龐大的市場,為了要保護、維持這些教授學者、補教老師及補習班業者的利益,考選雙盲絕對不會去更動、改變的」。
外資狂買台股讓買超創史上第2大紀錄 台積電就被刷單11萬張
台股在總統大選後震盪,外資觀望後讓本週前4個交易日賣超1411.72億元,也讓台股重挫到1萬7161點,但隨台積電(2330)18日舉行法說會後,今(19)日跳空領漲,加權指數暴漲453點,收在17681.52點,漲幅也多達2.63%,外資買超801.69億元,創下史上第二大買超紀錄。台積電的法說會報喜,也激勵ADR狂漲9.8%至113.03美元,今日成交量也受到影響,暴增16萬張大量,據證交所資料,外資就大舉買超台積電11萬2955張,為外資買超第1。台積電股價尾盤更是來到626元,零股交易也明顯升溫,盤中零股交易成交股數達1086萬股,較18日大增超過10倍,成交金額67.28億元,多出11.3倍。另外AI概念股指標緯創也爆出大量,26.8萬張直奔漲停,收在107元。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台積電(2330)112456張、緯創(3231)64433張、廣達(2382)29749張、元大台灣50(0050)18123張、英業達(2356)13702張、欣興(3037)10963張、元大台灣50反1(00632R)10481張、元大滬深300正(00637L)9248張、技嘉(2376)8014張、國泰台灣5G+(00881)6896張。台積電、緯創、廣達都讓外資狂買。(示意圖/CTWANT攝)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長榮航(2618)27672張、華航(2610)12047張、友達(2409)10544張、宏碁(2353)9467張、開發金(2883)9152張、中鋼(2002)9085張、台泥(1101)6665張、第一金(2892)6185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6070張、台新金(2887)5685張。台股19日大漲453點,創下去年1月底以來最大漲幅,成交量達4231億元,收在1萬7681.52點。三大法人籌碼動向也出爐,外資認錯大買801.69億元,自營商(含避險)與投信也站在買方,投信買超40.09億元,自營商買超6.11億元,累計三大法人買超金額為847.9億元。
星國男剛認識美女網友 就被迷暈花24萬買下12條裙
一名新加坡男子在網路上認識了一名美女網友,才聊幾天後就認定對方是一個「勤奮的人」,甚至幫對方買了12條價值新幣一萬多元(約台幣24.1萬元)的裙子,直到對方表示帳戶遭到凍結,要他幫忙多匯一些手續費,他才驚覺可能遭到詐騙。男子被美女網友詐騙購買了24條高價連身裙,直到對方稱他帳戶被凍結,他才驚覺可能遭詐騙。(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據新加坡媒體《新明日報》報導,一名邱姓男子在上個月收到一名女網友的私訊,兩人聊天後就交換了電話號碼,對方透露自己來自馬來西亞,生長於單親家庭,都靠自己努力工作賺錢等等的身分資訊,也讓男子認為對方相當上進。但女子隨後就開始要求他「幫忙」銷售業務部分,要他向一名網路賣家支付購買裙子,剛開始表示會全額退款給他,並加上5%的傭金酬勞,男子當下沒有答應,美女網友就有點生氣,新加坡男子還道歉並要請對方吃麥當勞補償。最終男子開始幫忙購買,並在不久後收到了一筆73.5元星幣(約台幣1737元)的轉帳,並照女網友要求把錢退還給商家,第一次他還沒有花到錢,只是幫忙刷單。但接下來女網友要他幫忙購買一件850元星幣(約台幣20088元),他照做後卻被客服人員要求,所提供的銀行帳號購買數量不夠,需要再多買5條,照做後對方又說第一批貨操作有問題,需要再多買6條,就這樣他買了12條高價連身裙,花了24萬多台幣。隨後他又接到女網友稱帳戶遭凍結,必須多付手續費才能解凍,這時後他打電話時說出帳戶凍結,被身旁的妹妹聽見,他才被提醒可能是騙局,因此沒有相信對方的謊言,立刻向警方報案,但買的12條裙子所付出的24萬多恐回不來。
韓「毒氣包裹」通報3604件 檢測後:不含危險物質
韓國近期不斷發生民眾收到從台灣發出的「詭異包裹」,這些不明包裹有民眾打開後竟然出現呼吸困難與暈眩等症狀,韓警也呼籲民眾如果收到可疑包裹要通報警方,韓警統計全國上下收到報案的件數高達3604件,不過國防科學研究所對這些包裹檢測,發現當中並沒有危險物質。據《韓聯社》報導,截至27日上午韓國全國收到的不明包裹報案,高達3604件。經過國防科學研究所檢測後,認為這些包裹並不含危險物質的結論,在化學、生物、放射性檢測雖顯示均無異常。韓警研判,這些國際包裹可能是為了網拍評價的「惡意刷單騙局」,目前正在調查該行為是否涉及擅自收集個人資訊等嫌疑。警方認為,這些可疑國際郵件絕大多數來自大陸,經台灣轉機後進入韓國,已請求大陸公安部門協助調查。
4天通報2千「台灣可疑郵包」 南韓外交部要求中國查明
近期南韓當地收到多個從台灣轉運過去的可疑包裹,其中甚至有包裹疑似內藏毒氣,造成蔚山市一間身障福利設施的員工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而南韓在短短4天內,就接獲2000起可疑包裹的通報。目前追查寄送源頭是中國深圳,南韓外交部已經要求中國當局進行調查與說明。綜合媒體報導指出,自從日前南韓蔚山市收容機關收到可疑包裹、導致員工發生呼吸困難情況緊急送醫後。從20日起至今日,南韓當局已經接獲2058起可疑包裹的通報。其中警方收集了645件包裹進行調查,另外有1413件被確認是錯誤通報。報導中也指出,這些包裹都用氣泡紙包裹,而且全是由中華郵政轉運過去,包裹內大部分都是空的,或是裝一些潤唇膏等廉價物品。南韓警方認為,這些包裹很有可能是「刷單詐騙」。早在2020年7月時,美國與加拿大也發生過類似的不明包裹,裡面則是被放置了不明植物的種子。而經由南韓警方調查後,發現這些寄件地址不明確的包裹,均是來自中國深圳,目前南韓外交部已經要求中國針對此事件進行調查,並且要給予明確的說明。中國政府也回應將會全力配合調查。
二婚女「刷單賺奶粉錢」被騙光積蓄 老公氣到帶女兒離家出走
全職媽媽想靠刷單賺奶粉錢,結果慘遭詐騙落得「夫離女散」下場。中國大陸江蘇一名媽媽,2018年在網路上認識現任丈夫並再婚後,與老公和兩人所生女兒過著怡然的生活,直到她今年遭遇刷單詐騙、被騙光大筆積蓄,一切才全變了調。據《荔枝新聞》報導,這名在家當全職媽媽的呂姓女子,最近因為想賺奶粉錢而被拉進「刷單賺錢」的微信群組並下載APP,靠假扮顧客對電商及商品留下好評或分享點讚來獲取報酬,並在4天內賺了8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564元),怎知之後竟會在2小時內被騙15萬4千多元(約新台幣69萬)。女子丈夫帶著兩人的女兒離家出走。(圖/翻攝自荔枝新聞微博)呂女聲淚俱下表示,她發現投入的本金和幫刷單的回饋金都拿不回來後,立即打給群組裡的幹部,卻驚覺號碼無人使用,她的帳號也立刻被群組拉黑封鎖,這才驚覺自己受騙上當。而她的丈夫得知後,則被氣得帶著兩人所生的女兒離家出走,讓她落得人財兩失、夫離女散下場,呂女也感歎:「這一切都是我活該。」電商利用「刷單」吸引顧客的行為,曾在中國大陸創造一波「創業潮」,有些人還靠成立刷單公司致富,但也衍生出不少詐騙事件,由於參加刷單通常要先付本金,有些公司還會要求刷單者每次刷單前先付錢,確認刷單後再返回並付報酬,導致不少人因此被詐騙而血本無歸。
31歲男被催婚「上網找副業賺錢」 慘被詐45萬「每天50%利息」崩潰
賠了夫人又折兵!中國湖南長沙一名31歲男子,為了賺錢結婚而急著找副業,沒想到誤入電信詐騙圈套,陸續用貸款軟體借了10萬人民幣(約45萬新台幣),因為逾期未還,每天產生50%的利息,讓他瘋狂被催債電話和簡訊轟炸,影響到正常工作和生活。根據《瀟湘晨報》報導,男子和女友交往多年,有結婚的計畫,加上家裡催得緊,他決定找一份副業賺錢好辦婚禮,幾個月前開始在網路瀏覽招聘資訊,結果無意間點進網頁彈出的一則廣告,聲稱只要輕鬆刷單就能賺錢,讓他心動了,雙方加微信聯絡,對方要求他下載各類APP,「每下載一個就能返利幾十元(人民幣)」。男子起初確實賺了幾百元人民幣,但突然出現「系統出現錯誤,要貸款才能重開、提現」,他毫不懷疑立刻轉了幾千元人民幣過去,在對方的勸告下,又下載了相關貸款轉體,陸續貸款10萬人民幣,一心只想獲得更高的返利。隔天突然驚覺自己可能被騙,想再次聯繫幫他刷單賺錢的微信好友,對方卻已經失聯了。男子被騙了10萬人民幣。(圖/翻攝自瀟湘晨報)無奈之下,男子只好報警處理,警方調查後發現,對方可能正在境外,錢款很難追回,而在借款到期後,他頻繁收到催債的電話和簡訊,走投無路下將情況坦白告訴父母和女友,最後女友幫他還清了一共14萬人民幣的貸款。好在,男子和女友的感情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只是結婚的計畫必須延後。目前的他暫時不打算再找副業,打算先在服務行業工作一段時間,同時也借款紀錄、和「刷單」對接人的聊天紀錄全部刪除,以免留著徒增傷心。
不只柬埔寨西港!菲律賓這區也是就業陷阱 入職後天天遭電擊、毒打
近日台人被誘騙到柬埔寨案件層出不窮,甚至有人被性侵、毆打或是強摘器官,引起社會關注,其中「柬埔寨西港」堪稱「詐騙大本營」;然而不僅是柬埔寨,菲律賓也傳出誘騙事件,求職者入職該國冠南物業大樓某公司後被迫從事詐騙,除行李、手機都會被沒收,還每天都會遭到毆打、電擊。跟據《環球博訊》報導,一名網友揭露朋友入職菲律賓冠南物業大樓6樓某公司後,遭囚禁、被迫從事詐騙的悲慘經驗;文章稱,受害者在友人介紹下入職做刷單詐騙,「工作強度高,每天都有人挨打。組長人手一根電擊棒,提出離職不予回覆,用他們的話講就是好好賺錢,其他的不要想了,就是沒個一年半載你別想出去」。該名網友稱,自己的朋友鐵了心不想做詐騙,突然在今年7月19日晚間,與幾個也決心想離開公司的受害者被管理人員一起叫到會議室,主管好聲好氣的稱同意他們離職,但要先檢查手機,並到2樓的大樓管理處簽署協議,證明自己沒有被綁架或虐待等。沒料一行人簽署完後,直接被公司行政連同許多保鑣帶到冠南務業大樓門口,預計將他們強押到公司總部「交接處理」,受害者不但不准帶行李、也不給手機,當然工資也沒有結算給他們。一行人在移動期間被銬上手銬,公司主管不斷威脅他們「如果反抗就要弄死你們」。眼看越來越接近大樓門口,受害者趁機轉身逃跑,結果還是被幾個保鑣抓回來押上車,幸好由於事件越鬧越大,最終引起警方注意,將受害者接手帶到警局才讓他們幸免於難。報導最後提醒,涉案公司位於菲律賓冠南務業大樓6、15、16和18樓,希望所有求職者擦亮雙眼,避免落入險境。
連續送餐到公寓7樓…餐點「放到發霉」繼續訂 樓下鄰居嚇吐:根本沒人住
外送風潮正夯,許多民眾都會透過手機APP點餐,然而除了消費糾紛,有時甚至傳出難以理解的詭異事件。大陸福建省廈門市一位外賣小哥透露,他經常到一棟民宅的7樓送餐,奇怪的是,每次他送外賣時,都沒看見有人出門拿餐,且先前送達的食物也沒被取走,放在門外都已經發霉,讓他深感納悶。綜合陸媒報導,該名外送員聲稱,自己經常往一棟公寓的7樓送外賣,然而奇怪的是,每次他送外賣時,都沒有看見住戶出門拿餐點,走廊及樓梯間也一片漆黑,看起來實在不像有住人,而且他先前送達的餐點,也根本沒被取走,就一直放在房門外,裡頭的食物早已經發霉、臭酸。直到有一次,外賣小哥送完餐準備返回時,被6樓的住戶攔住了,對方告訴他,7樓以前是出租房,但已經很久沒有人住了。得知此事後,外送員趕緊查看送餐記錄,赫然發現先前配送的油條有退款記錄,決定打電話詢問商家,誰知業者卻說「你們不用管,這是跟顧客商量好的。」外送員連續送餐到公寓7樓,餐點放到發霉卻沒人取。出於害怕,6樓的住戶決定報警,不料報警過後,點外賣的客人只是換了帳號,依然繼續點餐。針對外界懷疑是餐廳刻意刷單,業者回應,自己沒必要出錢刷單,而且更不會往一個已經被懷疑的地址連續刷單。對此,外送員懷疑,可能是房東跟之前的租客有過節。消息曝光後,不少網友推測「說刷單的簡直不可能,商家刷單,騎手就走個路線就行,不用拿實物的」、「有可能是以前的租客報復房東,故意送油條營造鬧鬼的氣氛,讓房東租不出去房子、「去年做外賣期間也遇到過類似情形,最後知道,原來是一個男的追求女的,每天為她點外賣,又不願讓她知道是他。」
自認反詐技巧高超 他想「騙詐騙集團」反被騙到崩潰…警:居然主動送上門
不少民眾都有被詐騙集團找上門的經驗,甚至還有人「我詐騙你的詐騙」反將對方一軍。但中國大陸江蘇一名男子,最近卻因為想從詐騙集團騙取金錢,結果反被對方騙走高達人民幣4.6萬元(約新台幣21萬元),令男子不得不報案求助,員警聽聞他遭詐騙的原因後無奈表示:「第一次看到主動找騙子送錢的」。綜合陸媒報導,這名自認反詐騙知識充足、對詐騙手段瞭如指掌的男子,最近「主動找上詐騙集團」,在挑選幾個目標後加入一個「刷單兼職群」,準備展開他的反詐大業。男子起初循著將計就計方式,成功從對方得到人民幣105元(約新台幣478元),卻因見獵心喜而失去戒心,以為「只要再多下幾單,騙子就會繼續變現」,渾然不覺已步入詐騙集團的陷阱。本著能撈則撈、放更長線釣更大魚的男子,持續下了好幾張大單,最終一共轉匯大約新台幣21萬元的金額,想來個一網打盡,沒想到,先收網的反而是詐騙集團,讓男子從獵人變成已宰的獵物。眼見詐騙不成反被騙的男子,立刻前往警局報案,而不知是他本身就很耿直,還是被詐騙的心理創傷太深,居然如實向警方透露自己的反詐騙大計。員警解釋,這種下單給錢的釣魚式詐騙是詐騙集團慣用的手法,男子想放長線釣大魚,對方也在放長線釣大魚,結果就是誰先投錢誰先輸,更說:「:第一次看到主動聯繫騙子送錢的。」而員警詢問男子從哪學習反詐騙知識時,對方竟回「從宣傳上看來的」,令員警錯愕又無奈。
遊戲玩家鑽APP平台漏洞 盜刷買「天堂M」藍鑽海削3千萬
桃園1名林姓男子(37歲)原是「天堂M」遊戲玩家,去年間他和其他網友以「假刷單、真詐鑽」方式,利用Apple Store與Google Play平台退刷卡的2天時間差,取得遊戲藍鑽,再轉賣得利,1年間造成國內知名遊戲公司「遊戲橘子」損失逾台幣3千萬元。刑事局循線追查,逮林男等5人,查扣不法所得約1千萬元,依《詐欺罪》嫌送辦,且擴大追查有無其他共犯。據了解,遊戲中的「藍鑽」是指虛擬遊戲點數,可購買遊戲裡面珍貴虛擬寶物或者是提升遊戲的等級,消費者可從Google商店或者是Apple的商店刷卡購買,比值跟新台幣比約1:1.3,也就是1千元可取得1300個藍鑽。經查,林姓男目前無業,他是「天堂M」遊戲玩家,資歷約4年左右,林男發現APP漏洞,竟利用人頭門號認證遊戲帳號再以境外線上商家退刷或否認交易之時間差,藉此取得藍鑽後,再以市價6折買給不知情買家銷贓洗錢。警方調查,林男等人從去年8月至今年9月止,此犯罪集團以相同手法已經成功詐取上萬筆成功交易,取得不法藍鑽至少超過4,000餘萬顆,不法獲利約新臺幣3千萬元。遭專案小組追查金流鎖定林男,在其桃園住處將他逮捕,扣押不法所得1000萬元,包括家中金庫4百多萬以及銀行存款6百萬元,以及手機、電腦、存摺等證物,詢後將林男等5嫌移送辦。
37歲男詐取「藍鑽」轉賣牟利 知名遊戲公司損失逾3千萬
37歲林姓男子,利用Apple Store與Google Play平台刷卡交易,以「假刷單、真詐鑽」方式取得遊戲藍鑽,再轉賣牟利,造成國內知名遊戲公司損失超過3000萬元。刑事局電信偵查大隊獲報,與桃園市、台北市、台南市警局共組專案小組,報請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廖榮寬指揮偵辦。警方調查,林嫌從去年8月至今年9月止,以相同手法成功詐取上萬筆成功交易,取得不法藍鑽至少超過4000餘萬顆,約不法獲利近3000萬元。警方循線將林嫌等5人逮捕到案。(圖/翻攝照片)警方表示,遊戲中的「藍鑽」是虛擬遊戲點數,可購買遊戲裡面珍貴虛擬寶物或者是提升遊戲的等級,消費者均從Google商店或者是Apple的商店刷卡購買,比值約1:1.3,1000元可取得1300個藍鑽。林嫌利用退刷或否認交易,並結合國內人頭門號認證遊戲帳號來收取不法藍鑽,經詐騙取得後立即快速轉移到其他遊戲帳號,然後再利用8591虛擬遊戲交換平台、臉書等通訊工具尋找交易對象,以市價6折費用兜售給不知情買家銷贓洗錢。嫌犯雖利用遊戲帳號與銀行帳戶層層遞轉逃避追查,仍遭專案小組鎖定,將林嫌等5人逮捕到案,查扣約千萬元不法所得,全案訊後,依詐欺罪嫌移送法辦。
熊貓外送綁定信用卡 美女主播「帳戶遭駭、瘋狂盜刷」8526元!
現今點餐外送愈來愈方便,許多民眾會直接綁定信用卡自動付款。但主播巫嘉芬卻碰到Foodpanda外送帳號被連續盜刷4筆訂單,總金額高達8526元,且對方還特別留言給外送員打另一支電話,並新增其他地址,不想讓被害人發現。巫嘉芬直呼,盜刷過程實在太縝密!巫嘉芬昨天在臉書PO出foodpanda帳戶被連續盜刷4筆訂單的經過,首先是收到E-mail通知她取餐,金額359元,在新莊某超市買了3盒雞蛋跟一盒板豆腐,正要點進去看發生什麼事時,第2筆盜刷又來了,這次金額更大,刷了2689元,地點在天母某藥局,正當她確定是被盜刷後,接著第3筆在熊貓超市盜刷2789元訂單又進來了,第4筆藥局2689元,讓她氣到吐血,「那個盜刷的人在跟我拼耶!我在逐一跟送餐人員說是盜刷單,他在另一頭瘋狂不斷的重新盜刷新的單⋯。」主播巫嘉芬碰到Foodpanda帳號被連續盜刷4筆訂單,金額高達8526元。(圖/翻攝自臉書/主播巫嘉芬)巫嘉芬說,她當時用手機通知外送員,不要送餐這是盜刷時,卻看到盜刷的人傳訊息跟外送員說「到了請打09-XXXXXXXX這支電話」目的就是不讓她發現。這點也很可怕,整個盜刷過程非常縝密。且第一筆359元買雞蛋的訂單是付現金,藉此先駭進foodpanda帳號,然後用取貨付現金的方式試水溫,測試她有沒有發現被盜刷。事後巫嘉芬聯繫客服後,客服只跟她說,「請更換密碼,把信用卡換掉,然後可以去報警」,讓她質疑,是她的foodpanda帳號被盜,導致個資外洩,「對方還偷改了我的電話,用我的帳號去訂餐,盜我的帳號改了我的電話,也才能有我的所有個資,進而去盜刷我的信用卡不是嗎?」讓她只好無奈地提醒大家小心,「這個盜刷的人絕對不是第一次,手法太過熟練,還會先試你有沒有發現,我一定不會是最後一個」。網友紛紛在貼文下方留言:「天啊!2789元,也要我一天的薪水欸」、「電子支付雖帶來便利也是時代的趨勢,但相對的也存在不確定的隱藏性風險」、「這應該是foodpanda的資安或是內部管理出了問題,不僅要報警,還要向消保官提出申訴,不能讓foodpanda客服僅僅要求消費者改密碼換信用卡了事,不然類似的事情還會發生」、「還是鈔票比較好」。
尪過世5年突收「詭異包裹」!妻一看傻眼:8公斤磚塊 驚人祕密曝光
中國上海一位李姓女子日前收到一個詭異包裹,打開後發現裡面是重達8公斤的3塊磚頭,且更奇怪的是,收件人竟是已經去世5年的丈夫,經李女聯繫快遞公司並循線追查,才發現此事背後竟有驚人祕密。根據《新民晚報》報導,上海一位李姓女子日前收到一個用牛皮紙袋包裝的詭異包裹,收件人是她的丈夫,但她的丈夫早在5年前就已過世,包裹打開後,竟是重達8公斤的3塊磚頭,令李女相當震驚。為查明真相,李女決定透過包裹單號聯繫快遞公司,得知寄件人是某電商平台的一家網路商店,李女也向平台客服投訴。沒多久,李女便接到一通陌生來電,稱自己是寄件人,並表示快遞原本應該是要寄去另外一個地址,但過程中不慎選錯地址,這才導致李女收到了快遞。該報記者透過李女取得寄件人聯繫方式想了解事情始末,對方表示李女丈夫的帳戶是他們買來的,並不知道註冊人已經離世,他們只是負責提供網店「刷單服務」,至於為何要郵寄磚塊,對方沒有正面回應,僅模糊表示「有這個需求」。「刷單」指的是花錢請人假扮成顧客,以作假方式提高銷量以及商家信譽,並非真正購物。涉事電商平台也表示,被李女投訴的網路商店涉嫌刷單,目前已對該商家處以永久關店處罰;且平台還發現,李女丈夫的個人資料被多個刷單團夥掌握,目前平台已禁止該帳號登錄,後續也會引導李女將丈夫的帳號註銷。李女表示,希望後續網購平台加強資訊保護管理,可以凍結逝者的帳戶,不要讓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
直播流量大泡沫 85元買百名「觀眾」
因疫情影響,大陸許多行業備受衝擊,如何利用「直播帶貨」提振消費成為企業「新戰場」。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大陸直播用戶規模達5.6億,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2.62億。然而,巨大的市場亦衍生諸多問題,許多企業、直播主,為了KPI考核、金錢利益等,不斷購買假流量,共同堆起巨大泡沫,為直播市場帶來虛假繁榮。6月2日,石家莊市深澤縣小堡村,家紡布藝廠農村婦女轉行當主播,線上銷售產品。(圖/新華社)各種帶貨「神話」,吸引一波又一波的網紅、明星湧入直播間。與此同時,被吹上風口的直播帶貨,也正在成為虛假流量肆意生長的巨大溫床。大陸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6月因直播帶貨實現6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銷售奇蹟。機器人用戶 無孔不入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5月11日發布的新職業資訊中,互聯網營銷師這一職業下的「直播銷售員」格外受人關注,直播帶貨從未像如今這樣火爆。各種帶貨「神話」,吸引一波又一波的網紅、明星湧入直播間。與此同時,被吹上風口的直播帶貨,也正在成為「虛假流量」肆意生長的巨大溫床。在社交平台上,可以找到大量提供抖音、快手等影片直播平台「數據業務」的商家。成熟的演算法程序讓機器人用戶在各大平台上無孔不入,1萬個播放量被以5元的低廉價格售出。6月6日,廣州啟動「首屆直播節」活動,主播在天河區分會場直播帶貨。( 圖/新華社)而在下游廠商與小直播主,為面子工程、KPI考核、金錢利益等各種買方需求堆起巨大的泡沫,共同製造這場直播帶貨流量的虛假繁榮,而「虛假的流量生意,有互聯網就不會消失」。許多大陸商家都表示可以提供「點讚」、「播放」、「評論」等影片和直播相關的數據服務,且價格低廉。以其中一家為例,在快手上,1萬個播放量只要5元,花15元就可以購買50人在直播間觀看一整天,量大還有優惠,20元(約新台幣85元)可以買到100人。隨著「直播帶貨」越來越火,主播費用也水漲船高。「直播帶貨市場泡沫非常大」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指出,泡沫一方面表現於頭部帶貨網紅經紀公司的估值泡沫,更加表現在「全民皆帶貨」的瘋狂。產業鏈成熟 分工明確目前,甚至發展出專門的「電腦病毒」造假流量。知情人士表示,病毒透過感染其他設備,完成刷量點擊、觀看等行為。這種病毒隱蔽性更強,因它們感染的多是自然用戶,不容易被平台發現,不像機器水軍的特徵明顯會被識別。據了解,「虛假流量」來自專門從事刷單的廉價勞動力,更大的量來自機器程式。目前這個產業鏈已非常成熟且分工明確,這類技術團隊相當於程式工廠,甚至細分出專門的配套服務,例如,從事驗證碼收取的公司,以滿足完成大量賬號登錄的驗證碼需求。數據看直播熱。(圖/旺報張語庭製表)2017年大陸發生首例因影片網站「刷量」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件。愛奇藝公司在後台數據分析中發現,部分影片出現訪問數量急劇升高後,又恢復平穩的反常情形。經核實後發現,數據異常來自於一家專門針對影片網站提供刷量服務的公司「杭州飛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愛奇藝公司認為,飛益公司的行為嚴重損害其合法權益,破壞行業的公平競爭秩序。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二審判決指出,本案中,虛構影片點擊量是相關經營者進行「虛假宣傳」的一項內容,故應當按照虛假宣傳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