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變型保單
」 利變型保單 升息 保險 投資型保單 宣告利率3房總市值4000萬「不留給兒子」 33歲媽想退休卻怕錢不夠
「想退休,但不確定錢夠不夠?」一名33歲的女網友透露,名下有3間房產,因為通貨膨漲的關係,總市值大約在4000萬左右,房貸則落在約在1200萬左右,存款、儲蓄險、股票跟房貸金額剛好打平。所以她已經等不及要退休了,但她也好奇「不考慮留任何房子給我兒子的情況下,想活到80歲就可以掛了,我大概還要存多少錢?」她也直言,感覺50年很長,所以其實不太夠,文章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一位女網友近日在Dcard上以「想退休但不確定夠不夠」為題發文表示,她目前33歲,育有一名3歲兒子,並且名下有3間房子,因通膨影響,3間房子的總市值大約為4000萬。她補充,房貸還有1200萬左右,「存款、儲蓄險、股票跟房貸金額剛好打平。我算過我去年實際總花費(去除房貸)總共落在45萬左右。」原PO續稱,由於老公那邊的所有資產都會留給小孩,因此她也好奇,在不考慮留任何房子給她兒子的情況下,想提早退休享受人生,假設到80歲就可以掛了,「我大概還要存多少錢?或者每個月維持賺多少錢就可以了?很多人跟我說夠了,但其實我覺得50年很長,感覺不太夠」,因此想問大家怎麼看?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疑惑「靠老公養就好了,幹嘛工作」,原PO也解釋,「畢竟夫妻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說,血緣斷不了,況且我老了,他看我不順眼,我看他不順眼,都有可能發生啦。」其他網友則認為「可以退休啊,充實自己例如出國走走學些課程,說不定沒工作後妳就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想去工作,反正妳算有錢,也算不需要靠老公,也沒要留給小孩」、「房子又不是現金,能夠變現再說,沒變現以前都只是幻想而已。」許多人則建議,「問題應該是4000萬房產,可以產生多少被動收入,如果被動收入可以cover花費,應該已初步達成財富自由的階段」、「這取決於你的不安定感有多嚴重」、「如果沒有薪資收入或被動收入,只靠積蓄坐吃山空,很容易金錢焦慮,有些人焦慮到省吃儉用或亂投資大賠,最好每個月有個穩定的現金流,如債券或ETF配息或租金收入」、「老了行動不便要請外勞,生病要醫療看護費用,每個月絕對超過5萬元」、「個人保險/長照、失能、失智險可以先買起來/美金利變型保單現金給付型也可以加強,依照去年一年花費45萬,剩下50年還需要2250萬,到時不夠賣掉一間房就沒什麼問題啦。」
央行升息半碼…4族群首當其衝 千萬房貸1年要多繳逾7千元
央行理監事會議今(21日)決議升息半碼(0.125百分點),展現打擊通膨決心並讓市場大感意外,央行也上修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至2.16%、上調GDP至3.22%。本次升息也讓股民、保戶、存款族和房貸族首當其衝。股民升息理論上對股市是利空,可能促使民眾將資金放在銀行賺取無風險利息,而非投入高風險市場,但要注意影響股市因素繁多,利率絕非唯一。保戶升息利於利變型保單,目前保單大宗多為利變型保單,其會依利率水準變動,因此對利率走勢相對敏感,當市場處在升息循環,有機會調高宣告利率,增值回饋金也會隨之提升。貸款族升息使房貸者壓力增加,以央行今天公布5大銀行今年2月平均房貸利率2.077%計算足額反應之利率,房貸利率達到2.202%,換算30年期的千萬貸款,每年多繳超過7000元。存款族升息利於定存者,使其獲得較多存款息,以台銀目前1年期定儲機動利率1.59%;1年期定儲固定利率為1.60%,若銀行於央行升息後完全反應,1年期定儲機動利率來到1.715%、1年期定儲固定利率可望達1.725%。央行自2023年6月暫停升息後利率連3凍,本次升息半碼,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125,分別由年息1.875%、2.25%及4.125%調整為2%、2.375%及4.25%,並自3月22日開始實施。
不保證紅利1/蔡明興睽違13年賣「分紅保單」 富邦人壽搖旗衝陣為哪一樁
台灣保險市場再起騷動。這次是富邦人壽將停賣13年的「分紅保單」,全面重新上架,富邦金(2881)總經理韓蔚廷5月18日加碼喊話,年底前要賣上百億元。此舉,不但向壽險保費大池塘擲出巨石,震撼市場,也直球對決「分紅保單」大賣20年的英商保誠人壽。三天後,保誠人壽不甘示弱,財務長關永威公開叫陣,「連續十年分紅績效亮眼,分紅保單專家地位屹立不搖」,「保誠的投資策略,避免短期投機性操作」,「在匯率曝險及高風險投資比重上,均低於同業水準」,並強調「有集團跨國資源提升投資報酬」。這場壽險市場的新戰事,起於今年4月11日,富邦人壽主動發布一則消息,推薦新上市的四張「分紅終身壽險」保單為「資產配置新解方」,正式向廣大投資客戶招手,欲藉此搶吸市場資金。英商保誠人壽在台灣主打「分紅保單」,已連續銷售20年。右四為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圖/保誠人壽提供)CTWANT記者調查,近十多年來,「分紅保單」幾乎被保險公司及保戶打入冷宮,早在2004年以前,壽險公司推過「強制分紅保單」(舊有分紅保單),之後,富邦人壽、中國人壽等改推「自由分紅保單」(現行新制分紅保單),隨後陸續停賣,甚至商品下架銷聲匿跡,主要是受到金融風暴投資績效腰斬、低利率等影響而難獲保戶青睞。為何富邦人壽重新搶進「分紅保單」市場?「今年壽險業面臨『投資型保單』首季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衰退53.9%,『利變型保單』銳減六成的業績困境!」保險公司主管分析,富邦人壽可說是第一家展開自救行動的大型壽險公司。利變型保單原是熱銷商品,雖非分紅保單,但持有3年保本(拿回總繳保費),持有6年IRR(保單的投資報酬率)超過定存利率,具有「洗定存」效果,但在利率低迷之際,擔憂儲蓄險弱化壽險財務體質,金管會監管緊盯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勿過4%,去年還有多家人壽遭警告,甚至商品被要求下架。金管會出手後,「利變險少了儲蓄保本又領息的亮點,賣得比去年差很多,這是很多家人壽都面臨的問題。」「中壽、台壽等的利變險的宣告利率才2~3.8%之間,還比銀行給的美元定存4~5%低,保戶資金就這麼多,錢也多往銀行端流,壽險公司拼不過。」華瀚保經副總蘇桔明說。再者,台灣2026年即將接軌兩大國際制度IFRS17跟ICS,從舊制接軌新制,對保險業衝擊大,其中投資型保單雖風險資本低,但基本上沒法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IFRS 17基礎下預期未來的死差益與費差益合計數),而且繳費年期通常比較短,分紅保單因為不保證分紅,計算出來的ICS風險資本比利變型商品要低。多推分紅保單,逐年累積CSM有助富邦人壽資本,也有利於VNB(新契約價值)跟CSM增加,也能對富壽EV(隱含價值)有正面影響。因此,富邦人壽今年積極推動商品轉型,5月18日富邦金第一季法說會上,總經理韓蔚廷特別提及,「剛發行的分紅保單初年度契約保費收入(FYP)占比並不高,目前內部團隊訂定目標為今年底能有10%以上。」以富邦人壽今年初年度契約保費目標1,000億元,估算分紅保單至少要賣出100億元。對於富邦的大動作,這一個多月來,壽險同業還在觀望,遲遲未跟進。CTWANT記者詢問其他家人壽公司,包括國泰、南山、中國、新光人壽等,都表示「目前沒有推新的分紅保單」或是「正在研究中」。自許為「分紅保單專家」英商保誠人壽則老神在在,自2004年在台推出第一張「英式分紅保單」,迄今近20年,在「分紅保單」市場幾乎獨領風騷,累計推出140張分紅保單(含新台幣、外幣計價,52張已停賣)。「這場『分紅保單』土洋大戰,等一年後見真章!」保險業主管說,就看富邦人壽新招能否獲業務員及保戶支持。(富邦人壽分紅保單的紅利,係於契約屆滿第2個保單年度起開始有機會分配)
不保證紅利2/買分紅保單要比二個%數 保誠人壽這一項硬是「高」2成
在國內本土壽險公司消失逾十年的「分紅保單」重現江湖!「分紅保單滿六年後解約,沒法拿到優於銀行定存利息報酬,讓愛買儲蓄險保本的國人『不滿足』!」保險公司主管告訴CTWANT記者,富邦人壽在躉繳型、期繳型的終身壽險,增加保費收入,逆勢重推「分紅保單」,主要也是因為接軌IFRS 17與積極推動產品轉型等。考慮買最新推出的分紅保單之前,可以先了解以前該類保單的分紅表現。CTWANT記者採訪到一對52歲謝氏夫婦,他們在13年前分別向中國人壽、富邦人壽各買了一張六年期、二十年期的分紅終身壽險保單,年繳保費各約5.7萬元,準備做為退休金。「中壽保單到期時,我們先打電話到公司問會領回多少元?想說應該會比總繳了約34.6萬保險費多些,沒想到還少了約2.4萬元。」(保單價值準備金、解約金皆約32.2萬元)「當時中壽也建議,若沒急需用到這筆資金,可先擱著不用領回,放愈久可以領愈多;迄今也13年了,這幾年給每年約給紅利4千多元,且有逐年增加一兩百元,累計以前未領計息儲存共逾4.1萬元。」謝太太並說,「我翻了保單,滿13年度可領回的保險金為37.3萬元,比總繳保費多了快3萬元。」再看他們向富邦人壽投保的分紅保單,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的預定利率為年利率2.25%,分配紅利盈餘率70%;迄今保費共繳了73多萬元,連續十二年每領1.25萬元生存保險金共15萬元,今年富邦通知還會加給1,118元的紅利增額/分享金增額。謝太太說,「我細看保單,載明今年解約金為42.2萬元,比我總繳保費扣掉已領生存保險金後的58萬元還少了16萬元,因此提前解約一定不划算。」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點出重返「分紅保單」市場,考量保戶風險性。(圖/報系資料照、CTWANT合成)「其實分紅保單就是類儲蓄險,保戶看重紅利與複利效果,保險公司則是透過收取大量保費,拿去市場找標得投資,賺取利差,再分享一些盈餘給保戶」,「這也是保險集中大眾資金去助人、自助的初衷,分紅保單的保費是需放進『專款專戶』專做投資,不能挪去做其他用途。」保險資深業務副總說。該資深副總分析,分紅保單為壽險公司在身故給付、解約金等傳統保證給付項目之外,還額外把死差益、費差益、利差益等紅利,依規定至少分紅70%給保戶,壽險公司最高只能拿30%。無論分紅保單的紅利來源與計算方式如何,一律載明「不保證每年分紅」,因此當分紅保單給的紅利愈少到沒有,漸漸失寵,本土保險公司也難再新推新商品。為何富邦人壽重返分紅保單市場?「它對客戶的風險介於利變型保單跟投資型保單之間,分紅保單的資產配置比較多在股票,保戶持有年期夠長的話,拿到的報酬率會多於利變型商品,報酬率的波動也不會像投資型商品那麼大。」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向記者解釋。富邦人壽目前上市的四張分紅保單,有躉繳型長紅及三年期、六年期的年年分紅終身壽險,首先強調「不保證給付紅利」,「年度保單紅利也是在契約屆滿第2年起,每一保單週年日給」,但每年紅利金額不同,依當時宣告為準;終期保單紅利則是等到保單屆滿第5保單年度起,因身故、完全失能、保障期滿或終止契約時給付。「不保證有紅利,滿期要三、六年,保戶會願意等嗎?還不如去買高配息ETF、債券等,不會被綁很久。」一名保險業幹部語帶保留地說,「分紅保單適合願意長期投資,重視壽險保障、傳承的保戶。」以富邦人壽今年最新推出的四張終身壽險分紅保單來看,有台幣與美元計價兩種,分為躉繳型與3年期、6年期,「保證給付」皆有壽險保障的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補助費、失能保險金以及保戶屆滿110歲仍活著的「祝壽保險金」。紅利則為「不保證給付」,來自分紅保單的死差、費差及利差,其中以利差益為主要來源,也就是分紅保單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保單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之預定利率;紅利數值為假設不同投資報酬率,據了解業界多會以低分紅3.0%、中分紅5.5%、高分紅6.0%來預估,且通常保險公司會以「中分紅」為目標。因此,當這一家保險公司經營投資好不好,攸關分紅保單保戶能不能拿到紅利,除了看會達到「低分紅、中分紅、高分紅」哪一階段,還要了解保險公司允諾分享給保戶的紅利盈餘%數,依法規不能低於70%。據悉,目前英商保誠人壽即拿出「連續十年逾100%中分紅成績」,而中分紅投資報酬率4.5%,加上保費預定利率,依保誠人壽揭露平均保戶實質總報酬約2.91%;而且,保誠人壽允諾紅利盈餘分配給90%,富邦人壽則是依法令規範保戶可分配盈餘70%以上,並明訂於保單條款。也就是說,當民眾投保「分紅保單」且看重「可分享公司盈餘的紅利」時,便可多了解富邦、保誠人壽會將「分紅保單」的保費拿去做的投資績效,以及紅利分配率的計算方式。
尹崇堯推健行拿寶石解壓! 南山人壽「升息」回饋保戶
今年南山人壽面臨許多挑戰!歷經淨值風暴、近23個月來首見10月單月虧損經營壓力,不僅決定恢復舉辦實體尾牙慰勞同仁,董事長尹崇堯也連續二年推廣健行並透過App於全台60條步道埋藏「虛擬寶石」,目前已有18名民眾完成任務取得抽iPhone 14 Pro資格;喜歡跑步的尹崇堯並完成初次半程馬拉松,鼓勵同仁培養運動習慣。南山人壽10月1日進行債券資產重分類後,淨值比回升到5%以上,但該月也在做財務調整實現部分虧損之下,稅後虧損19.27億元,12月起則調高200多張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回饋保戶。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今年「南山神壽任務」結合公益,邀請用戶下載,在活動期間內共有超過 1.3 萬名 App 用戶參與,並在10 天內累積近8億步,遠超過預期的活動目標,南山人壽也捐出20萬元予彰化縣水尾國小,支持水尾國小學童的空手道訓練,幫助小健將們勇敢逐夢,讓參與民眾的每一步更添意義。南山人壽「神壽任務—環台步道馬拉松」登山健走活動,10月22日起跑截至12月1日,已有近萬人報名參加活動,截止期至12月25日止。該活動係與健行筆記合作,於全台灣60條特色步道上放置「虛擬寶石」,只要下載「BAM活力洋溢App」報名開始任務,完成指定步道任務,就有機會抽iPhone 14 Pro、GoPro等好禮,還能累積步數做公益。
利變保單之亂1/壽險業集體亂升「宣告利率」 金管會開罰13家人壽下架21張保單
由於民眾發現利率變動型保單「宣告利率」不一,現售保單比停售保單高,掀起「利變保單之亂」,保險局8月18日重罰踩到「未公平待客」監理紅線的13家業者,勒令下架保單多達21張,祭出壽險界史上停賣處罰最大規模案。CTWANT記者調查,這13家業者簽具改善承諾書,而對「舊保戶權益」補償措施,就要看9月1日保險公司官網最新公布的「宣告利率」會是如何?保戶熱切關注。遭勒令停售的20張保單業者為元大、中國、台灣、南山、國泰、富邦、友邦、台新、全球、宏泰、第一金、遠雄與台銀人壽。其中,元大、富邦人壽各3張,中國、台灣、南山、國泰人壽各2張,其他家各1張,並包含台新人壽先前4月裁罰停售的1張;另外還有全球人壽在裁罰前自行下架的1張。金管會避免壽險業者「不當調高」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影響公司財務健全與保戶權益,繼四年前開罰7家人壽公司後,這次再出手整頓。圖為保險局長施瓊華。(圖/翻攝自金管會臉書)一名保險業資深主管說,「其實,受到升息、通膨的影響,隨著利率走升、美元變強,壽險業所推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從去年底迄今的吸金強度,可說是各保險公司保費來源主力,一旦遭到停售、被限制業務範圍的話,影響威力非同小可。」「投資型保單在今年已經大幅衰退近五成,整體保費收入減少超過15%,尤其在4月保險局展開調查後,儘管6月美國升息3碼,但壽險公司未再調升宣告利率,買氣受到衝擊」,保險業者指出,「只要影響到保戶權益,就是踩到監管主管機關金管會的紅線,一定要趕快補救改善。」這樁利變保單之亂,起因是4月間有保戶發現,「為什麼業者最新推出的美元計價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宣告利率』,已提高到3.3%,保戶一兩年前買的或已停售的舊保單商品的宣告利率理應提高,卻仍在2.7~3%左右,沒有變動。」因而向保險業者反映,並至金管會保險局陳情。保險局抽查後發現,「有調高」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共13家壽險,包括元大、富邦、中國、台灣、南山、國泰、友邦、台新、全球、宏泰、第一金、遠雄、台銀人壽,且確實對新、舊利變型保單商品「沒有」同樣反應利率,只調升現售保單、未調整停售保單,對新舊保戶「無」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符合公平待客原則。CTWANT記者調查,保險局準備開鍘「重罰」被抽查到的業者之際,保險局長施瓊華在8月10日與各家人壽公司總經理業務聯繫彙報會議中,允諾「只要大家承諾不再犯,可以從輕裁量」。隔日,也就是在11日下午4時許,保險局說明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處理結果的幾個小時前,13家壽險公司總經理具名簽署四項承諾書,讓「利變之亂」風波,先畫下句點。「已經要求保險公司全面檢討停售、現在架上銷售的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若不符利變保單應注意事項規定,可依《保險法》等相關規定,可以停售保單、保單簽署人員記點及限制業務等」。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11日表示。這四項「包含兩不」承諾書為,「不以同業競爭作為宣告利率的考量因素」、「不以市場預期利率作宣告考量因素」、「宣告利率公式設定明確」、「同一區隔資產調整宣告利率時,現售與停售保單要採一致標準,以符合公平待客原則」。業者已於12日將改善計畫書提交給保險局。接下來,保戶及主管機關將緊盯,9月1日22家人險公司公布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宣告利率」,有無落實「保證不會亂哄抬數字」承諾,以及如何補償過去按標準「應」同步調整宣告利率的停售商品,做到公平待客原則。
利變保單之亂2/壽險大方發「升息紅利」 貴婦富商爭相領錢改買美元利變險
美國FED啟動升息後,台灣利變型保單同步大賣,但在金管會緊盯業者有無亂喊「宣告利率」下,各家反應不一。CTWANT記者調查,6月起,多數業者「凍漲」未調整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富邦、新光人壽7月間則調高200多張的宣告利率,「升息紅利回饋給保戶」;但也有業者反而調低多檔的宣告利率。金管會早在今年4月,就已裁罰台新人壽並停售1張利變保單,8月又再出手「記點」處罰13家壽險公司的12名簽署保單商品人員,以及連同業者在「未受罰」前自行下架的商品,共停售達21張利變型保單。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就強調,這一次對壽險公司違規行為的裁罰,並非要阻止業者調升宣告利率,而是期望透過裁罰提醒業者應記取經驗與教訓,清楚了解自身違規行為對公司財務與保戶權益影響,並確實改善,建立穩健之宣告利率政策。市場對官員此番話感覺有弦外之音,「只要符合規定,該升、該降的宣告利率,就是要做!」依壽險公會統計資料看來,2022年上半年壽險業有兩類保單保費收入呈正成長,一為「利變型壽險」新契約保費1,82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4.57%;另一是「傳統型壽險」(包含儲蓄型保單),也是因為有採取固定利率或自由分紅,今年1~6月的新契約保費249.2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6.71%。CTWANT調查,高資產端民眾在今年上半年期間,有將部分新台幣或美元現金轉買利變型美元保單,「很多人就是看準保險公司勢必會調升宣告利率!」一名銀行理專分享觀察的情況。所謂的利率變動型壽險保單,分外幣計價(以美元為主)及新台幣計價,包含壽險保障(身故金、完全失能保險金、保費豁免附約等)與每年反應市場利率,收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業界又將此類保單分為理財型與保障型,「理財型」保單換算的年化複利率(IRR)較「保障型」的高,但在「壽險身故金保障」部分,「保障型」比較高。磊山保經御謙特許事業部業務總監吳柏增表示,受到美國升息所致,確實從2021年底起至金,許多保戶非常關切「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是否調升受惠。(圖/李蕙璇攝)磊山保經業務總監吳柏增說,「買利變型保單要看懂兩個『利率』,一個是『預定利率』,在保單上就會載明利率數字,是固定的,一個是保險公司官網每月1日公布的『宣告利率』,會隨著市場利率調整,兩個利率相減的幅度愈大,每年可領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也就愈高。」舉例來說,40歲民眾買了一張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額給付型)保單商品,基本保險金額50萬美元,繳費年期為20年,年繳1.5萬美元保費,該保單預定利率為2%,假設前五年的宣告利率以3.30%計算,第五年度末可領到的「增值回饋分享金」為668元,第十年度末則為1.748元;若宣告利率低於預定利率的話,「增值回饋分享金」為零。因此,「保戶多會希望保險公司『宣告利率』要大於『預定利率』,差距愈大,獲得的固定收益更高。」另一名保險公司主管說,「這類保單有壽險保障與累計增加保險金額空間,隨著升息利率走升,加上美元升值,去年底就受到理財保守型民眾的青睞。」「本身有外幣需求的人,像是台商在中國做生意就會買人民幣計價的保單,或者是做為未來子女出國留學基金,就會買短年期像是6年期、10年期的美元計價利變型保單。」吳柏增說。「只是,金管會一直是引導鼓勵保險業者多推廣保障型商品,這幾個月也在調查與監督利變險的狀況,多數壽險業者不敢大幅度拉高宣告利率,買氣也稍微降溫一點。」另一名銀行理專說。購買「利變型保單」的保戶,可以從壽險公司的官網得知每張保單各年度的宣告利率。(示意圖/李蕙璇攝)
開鍘13家壽險業者 金管會要求「停售20張利變型保單」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近期因發現壽險業辦理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業務有將同業競爭、市場預期之利率趨勢作為宣告利率考量因素、宣告利率公式參數設定未具體等不符法令規定之缺失,已對案關13家公司處以停售商品及對商品簽署人員予以記點之處分,並要求案關公司確實改善,以確保業務穩健經營及維護保戶權益。被處停售利變型保單共20張,而13家壽險業者包括宏泰、元大、友邦、中國、台新、台灣、全球、第一金、遠雄、台銀、南山、國泰、富邦等,其中元大跟富邦被停售3張保單,中國、台灣、南山、國泰各2張,其餘都停售1張,但台新人壽在4月已被先行下架,全球人壽主動下架。金管會指出,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具有額外提供宣告利率累積部分保單價值之特性,倘該保單對應之區隔資產投資績效良好,保戶有機會額外享有增加保單價值回饋。壽險業對於宣告利率如未能穩健宣告,或公司投資績效無法滿足所訂宣告利率,將可能導致其商品利潤為負值,除不利於接軌IFRS17及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CS)等制度外,亦可能使公司產生虧損,從而影響其財務健全,增加公司之營運風險。因此,金管會採取即時導正措施,避免業者因市場競爭目的,不顧長期穩健經營,不當調高宣告利率,影響公司財務健全與保戶權益。金管會本次對案關公司違規行為之裁罰,其目的並非為阻止業者調升宣告利率,而是期望透過裁罰提醒業者應記取經驗與教訓,知悉自身違規行為對公司財務與消費者權益之影響,並確實改善,建立穩健之宣告利率政策。此外,金管會亦提醒消費者在選擇投保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一)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之本質仍為保險商品,保險公司會收取提供保險保障之保險成本及附加費用,且宣告利率非保證利率,民眾購買時應慎選適合自己的保險商品。(二)各保險公司宣告利率雖有高低差異,然消費者購買時不宜僅以宣告利率高低作為唯一考量,宜先向保險公司索取保單條款樣張,詳細檢視商品保障範圍是否符合自身需求。(三)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雖具有宣告利率機制,但因其為長期契約,若保戶欲提前辦理解約,保險公司仍會收取解約費用,保戶可能因提前解約而導致無法拿回所繳保險費之全部金額。(四)外幣收付之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其保險費及保險金等款項給付之幣別均為外幣,購買前應特別注意匯率風險。金管會呼籲,保險是以人為本的產業,每張保單都代表保險公司對於保戶長期的承諾,也是對於保戶的使命及責任。因此保險公司的經營,不應為追求短期業績不當調高宣告利率或同一區隔資產調整宣告利率對現售與停售商品調整幅度採取不一致標準,忽略未來長期之穩健發展,而應以行穩致遠、永續經營為目標與價值,以回應保戶對保險公司之信任與期待。
金管會二度對「利變險」開鍘! 亂升「宣告利率」停售21張保單
金管會嚴管壽險業「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平穩機制,繼三年前出手開罰整頓之後,今天(18日)再次就抽查13家違規人壽公司,宣布停售20張保單,另有1家是業者在被罰前已自行下架停賣,而這些保單有三張是今年送審的商品;保險局同時並對簽署人員記點處分。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近期因發現壽險業辦理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業務有將同業競爭、市場預期之利率趨勢作為宣告利率考量因素、宣告利率公式參數設定未具體等不符法令規定之缺失,已對案關13家公司處以停售商品及對商品簽署人員予以記點之處分,並要求案關公司確實改善,以確保業務穩健經營及維護保戶權益。對於停售保單的保戶權益,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強調「不會受到影響與變動」,停售的21張利變型保單商品的宣告利率,仍會每月如期公布;至於「被處罰的保單是不是都是熱賣的?」「今年新售的保單?」張玉煇僅說有3張是2022年送審的保單商品。遭處罰停售20張保單的業者有元大、中國、台灣、南山、國泰、富邦、友邦、台新、全球、宏泰、第一金、遠雄與台銀人壽。其中,以元大、富邦人壽「災情最多」各有3張保單需下架停賣;中國、台灣、南山、國泰人壽則是各有2張保單須停售;其他家業者則都是各1張利變險保單停售,包括台新人壽的在先前4月裁罰時即停售,全球人壽已先自行下架停賣。金管會8月18日公布裁罰13家壽險、停售20張保單的名單,其中台新人壽的是在4月裁罰;另有一張是全球人壽的保單因在未裁罰前已自行下架而未列出。(圖/翻攝金管會新聞稿)金管會8月18日公布裁罰13家壽險、停售20張保單的名單,其中台新人壽的是在4月裁罰;另有一張是全球人壽的保單因在未裁罰前已自行下架而未列出。(圖/翻攝金管會新聞稿)
國人死亡保險金平均僅190萬 台新人壽蔡康:保障缺口高
台新人壽董事長蔡康認為國人依舊喜愛買保險,只是透過壽險、增加保險保障的缺口仍高;中國人壽則以壽險具有保障的功能,是人生必買保險之一。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20年我國家庭平均每戶消費支出為81.5萬元,對照壽險公會最新統計2020年國人平均每人身故給付為190萬元,一旦遇到意外與疾病死亡的保險金,只能支撐一家人2年多的基本生活費用,若無其他積蓄等財產配置,恐怕讓家庭生活面臨經濟窘困,也就是台新人壽董事長蔡康提到國人保險保障不足之例。台新人壽董事長蔡康指出,以瑞士再保最新Sigma報告來看,2020年台灣的壽險滲透度(保費收入佔全國GDP的比率)為14%,與2019年同樣居於全球第二;但2020年平均每人每年的壽險密度(壽險保費支出)為3,861美元,由2017年4,195美元、全球排名第3位,逐年緩步下滑至2020年的第7位。其實,國人買保險意願與觀念在世界各國中居於領先地位,只是多偏愛儲蓄險,相對來說純壽險保障額度就有提高的空間,也因此金管會、保險局大力整頓儲蓄險的投保規則,新型儲蓄險於去年7月上路,主委黃天牧還建議民眾可多了解「利變型保單」。華瀚保經副總蘇桔明就分析說,喜歡儲蓄險的民眾目前多轉進到躉繳型、短年期的美元幣計價的利變險,遂因其有保本機制,解約金大於實繳的保費,受到民眾青睞,也是保險公司力推保單商品之一。民眾在了解壽險公司所推的「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中,首先了解其「高保障身故給付」內容,譬如說除了身故保險金之外,有的還會理賠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並提供2至6級失能豁免保險費機制(意即可免繳保險費)等。還要看懂「增值回饋分享金」給付方式,也就是保單的宣告利率隨市場情況調整,民眾可從利息與匯率變動爭取到息差空間。通常保險公司會說,讓保戶「有機會」享有以宣告利率(非固定,實際宣告利率以保險公司公告為主)為基礎,並會強調「年年享增值回饋分享金,非保證給付項目」等,買保險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保險金給付約定與理賠保障範圍,避免日後發生爭議。
女立委大調查2/財委會女將理財不一樣 她坦承沒買健康險
眾多保單中,儲蓄險可說是女性立委的最愛。本屆立委財政委員會裡的三位女性立委都有買儲蓄險,高嘉瑜有1張,同黨籍林楚茵買7張,國民黨籍李貴敏也有5張儲蓄險。「其實我個人沒有很積極理財規劃,甚至可以說是月光族,多虧之前在三立財經線同事的督促,提醒我可以用保險強迫儲蓄,媽媽也幫我買了幾張,才有這幾張保單。」林楚茵跟本刊記者坦言。法學博士出身的立委李貴敏表示,擔任立委以來為了避嫌省麻煩,完全不碰股票,至於保險規劃,「過去在國外法律事務所工作時,常是晚上12點離開辦公室,清晨6點又進公司,就跟著公司買了很多高額醫療險等。辭掉律師工作後,這些保險也停掉」。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買的儲蓄險中,有幾張是為了幫銀行理專升等做業績。(圖/報系資料照)李貴敏說,買這5張儲蓄險並非她主動規劃,一是幫忙業務員攢業績拚升等,一是母親的擔憂而幫忙加買的。「我覺得健保應該足夠,就沒想再買任何醫療險,現在就是好好照顧自己,沒有會期時,晚上9點多就寢,清晨4、5點起床後,平常會在跑步機快走健身。」她解釋沒有買醫療險的原因。事實上,以往熱銷的2%利率儲蓄險,去年7月起幾乎絕跡。金管會為遏止銀行通路以「理財」話術推銷佣金較高的高利儲蓄險,助長保險偏離轉嫁生活風險的歪風,因此大力整頓一番。儘管如此,儲蓄險仍大受歡迎,不僅立委偏愛,就連官員、準備退休等民眾,也是儲蓄險長銷族群之一,其佣金優,更是保險業務員熱推主要商品。為此,立委賴士葆今年曾為民請命,詢問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有沒有可能恢復2℅利率的儲蓄險?」面對立委詢問是否恢復2%利率儲蓄險,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堅定回絕。(圖/報系資料照)只是黃天牧態度堅持地說,「不鼓勵保證收益型的保單」,並建議民眾可多了解「利變型保單」。這類保單的宣告利率隨市場情況調整,有的甚至高過定存,也是金管會可以接受的保險商品。本刊調查,喜歡儲蓄險的民眾目前多轉進到躉繳型2或3年短年期、美元幣的利變險,且有保本機制,也就是解約金大於實繳的保費,利率多在3%左右,民眾可從利息與匯率變動爭取到息差空間,因此成了許多壽險公司力推的保單商品之一。
台灣人愛儲蓄險!中華郵政固定利率壽險 新增契約保費64%奪冠
上半年各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多衰退5~55%,但有家公司「異軍突起」,逆增64%,即只賣單純傳統壽險保單的中華郵政壽險部,以新契約保費140.87億元,排名第11,但卻是上半年成長最大的公司。據壽險公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新契約保費4,712.92億元,同比衰退33.5%,6月雖出現微幅的停售效應,但單月新契約保費也僅935億元,並沒有如往年的停售業動輒上千億元的新契約保費,雖然比2020年5月增加276億多元的業績,增幅近42%,但若比起2019年6月仍是衰退7.8%,即停售效應並不如預期。由於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不僅各銷售通路要接觸客戶難度提高,更因為市場利率急降,保單宣告利率跟著降低,利變保單買氣也就跟著下滑,上半年利變壽險新契約保費僅2,128.74億元,年減46.8%,利變年金也只有188億元,衰退近39%,且整體利變型保單(含萬能壽險)上半年新契約保費近2,321億元,占整體新契約保費49.25%,未如往年占率破五成。投資型保單也一度因3、4月資本市場波動,及2020年金管會對目標到期基金保單3月起有新規定,市場上幾乎無新的目標到期基金保單,另外銷售大戶南山人壽上半年仍在停售投資型保單,所以上半年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僅1,472億元,衰退29%以上,但仍是維持新契約保費占率三成以上。主要是多家壽險公司為了降低利率與投資負擔、同時滿足客戶資產增值需求,銷售主力或一部分主力是放在投資型保單,如國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安聯人壽、法國法黎人壽、安達人壽等,所以還是能維持投資型保單有一定的業績。而上半年成長力道最強的就是固定利率的傳統儲蓄險,如二到六年繳費終身還本壽險,因為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不斷下降,保戶想鎖住利率,因此這類保單去年開始就大賣,甚至有百億元保費是遞延到2020年入帳,上半年傳統壽險新契約保費645億元,比2019年同期成長49%以上,是上半年成長幅度最大的保單類型。中華郵政壽險部即主要銷售這種分年繳傳統壽險,在6月單月新契約保費甚至衝出38億元,可排名市場第九大,是中華郵政壽險部自壽險業競爭利變保單後,再重新擠入單月前十大的行列。而2020年健康險也因停售及保費可能調漲議題,上半年新契約保費214.2億元,亦比2019年同期成長11%以上,6月也銷售37.68億元。反觀意外險(即傷害險)則因為新冠肺炎,旅平險大衰退,2020年上半年新契約保費56.29億元,同比衰退8.5%。
一包退休金?台灣人壽總座莊中慶:個人所得替代率計算 專款專用
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公開表示,國人可以考慮過往認為退休金就是一包的概念,可以採取專款專用的規劃,依「退休金」、「長照醫療金」、「銀髮生活」等多用途功能做資產配置,如果準備時間可以提早做越好。莊中慶表示,當年紀愈長愈在醫療層面花費較多時,就可能準備安養終年的退休金拿來應急,最後出現東牆補西牆,退休經濟失衡狀態,難以掌握原先規劃的生活品質。許多人會覺得當退休時就會就一筆退休金養老,以現金財務規劃觀念會較是舊型的想法,已有部分民眾開始調整為「規劃未來的生活」,思考未來想過甚麼樣的退休生活,也就是以「個人所得替代率」計算退休資金。莊中慶分享未來退休自我儲備的新觀念有3點供民眾參考。1、職業勞退金自行提撥部分:建議充分提撥到最高的6%。2、商業保險:可考慮改變過往75%高度依賴儲蓄所得作為唯一的退休金來源,而以如分期繳的投資型保單、利變型保單商品,依照退休時間長短及個人資金充裕度,選擇規劃可創造穩定現金流,轉嫁長壽風險。3、社會保險保障為最後一道防線。莊中慶指出,2018年健康退休認知大調查以及2019年6月底公布的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市調,國人退休財源與長照醫療現況,隨著台灣「變老」,民眾憂心自己的3R準備不足,即擔心Retirement「老了沒錢花」、Recovery「健康亮紅燈」及Relationship「生活怕孤單」,現實狀況是民眾認識的退休,仍大幅依賴社會保險,認為只要準備一大筆錢的觀念即可,恐怕這已難以因應長壽社會帶來的需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