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腫瘤
」 腫瘤 肺癌 乳癌 癌症 化療剩最後2次化療!作家小彤突冒「最嚴重副作用」 吐抗癌心聲:願用2億換5年
百萬暢銷兩性作家小彤老師今年3月因罹患「癌王」胰臟癌,緊急入院開刀切除腫瘤,術後還需接受12次的預防性化療,如今只剩下最後2次化療,她竟出現「最嚴重的副作用」,若繼續惡化恐將落下終生殘疾。面對病魔纏身,個性堅毅的她,也向自己信心喊話,「沒事,我挺得過去的!」持續努力抗癌的小彤,透露剛開始化療時,主治醫師就曾提醒她,若出現手腳麻木的副作用症狀,一定要立馬反應病況,沒想到上個月進行完第9次化療後,果然指尖、手指開始有觸電般的刺痛感,不久發麻不適便蔓延至整個手掌。醫師診治後告知她,像是落髮禿頭、腸胃攪痛、噁心反胃、疲勞嗜睡等暫時性副作用,在化療結束後就會獲得改善,但只有「手腳發麻」症狀無法被復原,最壞狀況恐將終生留下3至4成麻木感覺,落下殘疾。從得知罹癌起,她一直以樂觀態度積極面對病魔,因化療大量落髮、手掌發麻無力,加上右側裝有人工血管,讓她忍不住幽默自嘲,自己現在看起來就像是「獨臂神尼」,即將迎來2025展新的一年,小彤也坦言,若能「拿錢換命」她會不假思索地去做,「如果可以用2億換5年,我會毫不考慮拿錢去換,換算下來一天是10萬,我現在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賺了10萬。」無論未來會有多辛苦,她都不會放棄拚存活率。
當12年的胖子減肥瘦到營養不良「肚子卻原封不動」 開刀才發現是27公斤巨瘤
挪威有名59歲的男子有整整12年的時間都深受體重問題所苦,醫生甚至為他報名了減肥和營養課程,還服用了減肥藥,他的體重也明顯下降,臉和手臂都看得出改變,肚子卻依然很大,到了2023年,醫生即將為他進行胃袖狀切除手術,未料醫生卻發覺他胃的堅硬表面並不是脂肪,經掃描顯示,他的腹腔內有個68公分、重超過27公斤的巨大腫瘤。而後,醫生花了10個小時切除腫瘤,儘管腫瘤已被完全切除,但他的腹部仍有一部分惡性組織,需要持續觀察。目前,他正在起訴十多年來未能檢測到癌腫塊的醫生,儘管訴訟最初被駁回,但律師提出了異議。據《每日郵報》報導,來自德國的59歲克勞特(Thomas Kraut)是名配鏡師,後於2008年移居挪威,他花了整整12年的時間與體重作鬥爭,並於2012年被診斷出患有2型糖尿病,醫生起初也一直認為他只是肥胖,並為他報名了減肥和營養課程,而後他也服用了減肥藥。克勞特表示,他透過飲食的改變和減肥藥,體重確實減輕了很多,臉和手臂都變得很瘦,醫生甚至說他營養不良,奇怪的是,他的肚子依然很大。到了2023年,克勞特即將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其中涉及切除大部分的胃,這時醫生竟發覺到他胃的堅硬表面並不是脂肪,而後花了2周的時間才診斷出他患有罕見的脂肪瘤,經掃描顯示,他的腹腔內有個68公分、重超過27公斤的巨大腫瘤,該腫瘤由較小的癌症區域組成,周圍被脂肪包圍,它也擴散到了他的右腎和部分小腸。 9月26日,醫生花了10個小時切除了腫瘤、腎臟和部分小腸,儘管腫瘤已被完全切除,但醫生無法從克勞特的體內取出所有癌組織,因他的腹部仍有一部分的惡性組織,醫生表示由於壓迫了多個重要器官,因此切除太危險。59歲的克勞特。(圖/Instagram)對此,克勞特說自己真的很震驚,「腫瘤被切除讓我鬆了口氣,但知道我體內仍然有一些癌組織,這讓我感到不安。」他現在每2週會去看心理師進行治療,且因為體內仍有正在生長的腫瘤組織,所以他每年還必須去看腫瘤科醫生2次。另外,克勞特現在正在起訴十多年來未能檢測到癌腫塊的醫生,他和妻子聲稱如果早點發現腫瘤,他本可以得到充分治療,儘管訴訟最初被駁回,但克勞特的律師提出了異議,克勞特也說,「一切總會有結果的。」
汪建民病逝/藝人汪建民罹癌病逝 「這些名人」同樣受肺腺癌折磨
藝人汪建民於去年11月檢查出罹患肺腺癌4期,他的妹妹8日午間證實,汪建民已在7日晚間逝世,享年56歲。根據衛福部數據,肺癌連續19年居國內死亡人數第一名,資料顯示,每5位癌症死者中就有1名肺癌患者,且最近十多年來,更有不少名人皆因肺腺癌辭世。據《三立新聞網》整理,最近十多年來,台灣因為因肺腺癌辭世的名人包含前立委盧修一、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台灣首位樞機主教單國璽、舞蹈家羅曼菲以及資深演員藝人孫越、文英、馬如龍、歌手鳳飛飛等。此外,前副總統蕭萬長、陳建仁也是肺腺癌的患者。2人皆有共通點:即不菸不酒、生活正常、無癌症危險因子,但是卻罹患肺腺癌。曾與汪建民開展相差13歲姊弟戀的資深藝人「寶媽」王美華,也曾在2019年底宣布罹患肺腺癌,已開刀切除腫瘤。國民黨籍現任台北市議員鍾沛君,也曾於健檢時發現罹患肺腺癌0期,不過隨即接受開刀治療。她透露母親也罹患肺腺癌,發現時已是末期,僅14個月就撒手人寰。走紅兩岸的知名魔術師劉謙,今年2月就醫檢查時也確診肺腺癌0期,在中國春晚演出結束後也接受手術,目前恢復狀況良好。民眾黨黨魁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12年前因為例行健康檢查,也意外發現肺腺癌第一期,後來透過手術切除了約20%的肺葉。陳佩琪曾提及,自己平常和家人都不吸菸,也沒有家族病史,對於自己為何會罹癌,至今依然想不透。,
治療乳癌釀「類更年期」! 中醫師曝「1茶飲+1穴位」可緩解不適
50歲的林小姐一年前確診乳癌第一期,經外科手術後持續接受化療並服用抗賀荷爾蒙藥物,身體卻開始出現潮熱盜汗等不適,不僅晚上不斷被熱醒,白天也因情緒暴躁讓工作受到影響,導致生活品質嚴重下降,因此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門診求助。經問診,醫師診斷為因乳癌治療造成的類似更年期症狀,透過中醫調理,林小姐的症狀明顯緩解,不僅能夠熟睡到天亮,情緒也變得平穩。乳癌化學治療與荷爾蒙療法 易致更年期提早發生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是一種和荷爾蒙息息相關的病症,體內雌激素影響過高是主要的成因之一,因此治療方面以切除腫瘤並抑制雌激素對乳癌細胞的刺激為首要。其中化學治療與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病友出現更年期症狀有著密切關連性,治療過程中會導致雌激素作用減少,甚至進而停經。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許雅婷醫師說明,雌激素的作用減少意味著女性逐漸進入類更年期狀態,所以乳癌病友在治療期間便容易出現潮熱盜汗、心悸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焦慮煩躁、陰道乾澀、排尿困難等表現。中藥調理+針灸穴位 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許雅婷醫師指出,此類提早發生更年期女性與一般按生理變化所出現的女性症狀相似,診斷上主要透過望聞問切的方式了解病人情況,但因為有乳癌病史,在中醫治療上,主要用來緩解上述各種不適,醫師也會視病人情況決定是否使用類雌激素的中藥。此外,也會搭配針灸穴位緩解症狀,如三陰穴能夠調理人體脾腎、補充氣血,太衝穴則可以舒緩精神、緩解緊張,至於肌肉痠痛的狀況則由醫師視其部位予以治療。自行保養舒緩 1茶飲+1穴位都有幫助而為了讓病友能夠在家自行保養舒緩,許雅婷醫師也提供保養茶飲以及舒緩穴位。一般民眾情緒緊張時也可用來舒緩身心。1. 保養茶飲-甘麥大棗湯:取甘草2錢、紅棗5顆、浮小麥6錢,放入鍋後加入1500cc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5至10分鐘,放涼飲用。甘麥大棗湯具有平撫焦慮不安、舒緩情緒起伏等功效,建議一天至多飲用350cc,不可替代開水。2. 舒緩穴位-耳神門穴:耳神門穴位於耳朵由上至下的第一個三角凹陷 處,藉由手指按壓至出現痠脹感,有平靜情緒、穩定睡眠的作用,建議每日定時按摩3至5分鐘。
肝癌晚期仍有機會! 口服標靶藥物有效助抗癌
肝病又被稱為國病,更是造成國人癌症死亡的第二名,臨床統計約三成患者就醫時大多已是晚期。台中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少喬表示,隨著藥物不斷地研發問世,即使是中晚期肝癌,現在也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及藥物,幫助病友控制病情,重拾抗癌成功的嶄新人生。七旬翁肝腫瘤太大難切除 口服標靶藥助縮小三成一名70多歲老翁,某次因拉肚子不舒服在住家附近診所就診,羅少喬安排做腹部超波檢查,沒想到超音波探頭一照,竟發現右肝有顆15公分大腫瘤。由於老翁女兒是護理師,她趕緊安排老爸特地從屏東北上到台中榮總檢查。收治這名個案的羅少喬表示,因其肝腫瘤已經侵犯到肝靜脈,加上腫瘤太大,第一時間無法手術。因此建議使用健保給付的口服標靶藥物來控制腫瘤,藉此換取更大的治療空間。老翁用藥追蹤1個多月後,不僅腫瘤體積明顯縮小三成,檢查後亦無發現肝外及肺部轉移,羅少喬判斷其適合再以手術切除腫瘤,老翁目前術後追蹤情況良好,穩定恢復中。晚期肝癌治療多元 醫:應依自身條件與醫師討論用藥「肝癌晚期並非絕症。」羅少喬說道,肝癌治療方式非常多元,透過不同的藥物組合及肝腫瘤栓塞作為前導治療,如同橋樑一樣,以時間爭取更多後續治療空間。待肝功能逐漸改善、或腫瘤縮小後,再搭配治癒性的肝臟移植手術或肝腫瘤切除、電燒等積極處置方式,即使是中晚期肝癌仍有機會成功治癒。羅少喬解釋,臨床常見的肝癌治療方式主要有五種,包括移植、手術切除、電燒、栓塞、藥物治療。前三種方式有機會治癒肝癌,但僅使用早期或腫瘤較小的患者;而藥物及栓塞屬於穩定控制病情的治療方式,它適用於中晚期肝癌,像是腫瘤太大顆、肝功能不佳、肝硬化嚴重等無法做手術的患者,透過藥物治療來縮小腫瘤,讓肝臟或心肺功能恢復,等到患者條件允許可以動手術,再做進一步積極性的治癒肝癌處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健保給付晚期肝癌一線用藥有口服的標靶藥及針劑注射的免疫藥物組合兩大類。患者可根據自身條件及用藥便利性來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例如年紀大就醫不便、往返醫院路途遙遠,或本身有胃潰瘍或胃食道靜脈曲張、心肺及腎功能不佳、容易出血或倦怠的人,就不建議使用針劑注射標靶藥,而口服標靶藥物居家治療,對生活影響小,又能持續穩定控制病情。此外,受限健保給付條件因素,如果患者使用免疫藥物組合的效果不明顯,可能會面臨不給付的窘境外,以及若後續有考慮做肝臟移植手術,需停藥一個月換肝等待期,建議患者可積極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羅少喬強調,中晚期肝癌患者千萬不要放棄希望,他鼓勵病友應積極努力治療,現有多元治療組合可搭配使用,讓中晚期肝癌治療也能跟上治療趨勢的腳步,有機會戰勝病魔、重拾癌後美好人生。
女子突在家中暈倒 就醫一查竟是右側升結腸長腫瘤!
八旬婦人在家突然暈倒,送到住家附近醫院急救,診斷為嚴重貧血,接受輸血後返家。婦人為找出貧血原因,至醫院就診,醫師安排詳細檢查後,發現婦人升結腸處有腫瘤,切片檢驗證實為大腸癌。右側大腸的管徑較大難發現症狀 貧血成為重要線索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方佳偉醫師解釋,臨床上常見的貧血多與慢性出血有關,尤其是腸胃道出血。婦人的貧血正是由於大腸癌腫瘤持續出血所引起。方佳偉醫師指出,右側大腸的管徑較大,因此腫瘤在早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只有當糞便通過並摩擦到腫瘤時才會出血。婦人的腫瘤位於右側升結腸,正是不容易察覺的位置,因此貧血成為發現腫瘤的重要線索!3D微創腹腔鏡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還好婦人發現得早,癌細胞尚未轉移到淋巴。方佳偉醫師為婦人進行3D微創腹腔鏡手術,成功切除腫瘤。3D微創腹腔鏡手術具有傷口小、恢復快的優點,特別適合年長病人。手術後僅五天,婦人就順利康復出院,只需定期回診追蹤即可。大腸癌初期症狀難察覺 早發現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方佳偉醫師提醒,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難以察覺,呼籲五十歲以上或有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都可達到九成。他補充,年長者貧血常被忽視,卻可能是腸道腫瘤的早期徵兆,千萬不可輕忽!
8旬翁不明腹痛多日「肚子痛到無法走」! 一查竟是罕見小腸癌 醫揭6徵兆:多數已晚期
苗栗一名85歲老翁因多日不明原因腹痛到處求診,卻都查不出病因,最後因肚子痛到無法直立行走,被家人送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其小腸處有個近10公分的大腫瘤,且已經破裂、內出血,所幸透過開腹手術,順利切除腫瘤和部分小腸連接處,而病理報告也證實為極罕見的「小腸癌」。85歲老翁因腹痛就醫,檢查出罕見的小腸癌,且已破裂造成內出血。(圖/大千醫院提供)這名廖姓老翁因多日不明原因腹痛到處求診,卻未被診斷出原因,最後因腹痛難耐,由家人送往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赫然發現其小腸處有一個將近10公分的巨大腫瘤,而且已經破裂,造成內出血,醫師於是緊急進行開腹手術,順利切除小腸腫瘤和部分小腸連接處。根據大千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表示,廖姓老翁的病理報告證實為非常罕見小腸癌,所幸病人術後恢復良好,並持續配合使用口服抗癌藥物。他繼續指出,一般腸胃道癌症最常見的是大腸癌,其次是胃癌和食道癌,小腸癌僅佔1%,實屬非常罕見,小腸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等部位,長度達3至4公尺,癌症初期較不易被察覺,且一般胃鏡或大腸鏡很難診斷出來,容易延誤病情。當出現明顯症狀,包含腹痛、腹脹、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貧血時,多數已是晚期。馮啟彥也表示,小腸癌發生原因不明,但可能造成的危險因子有許多,例如罹患其他腸道疾病(克隆氏症、大腸直腸癌、乳糜瀉)、淋巴水腫、遺傳、抽菸、飲酒和高油脂飲食等。由於小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馮啟彥同時提醒,民眾應避免小腸癌的危險因子,如有不明原因腹痛等相關症狀,一定要儘早就醫,安排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檢查,才不致於延誤病情。
台灣首富林百里罹肺癌 親曝抗癌秘訣「靠2飲食習慣」…19年沒復發
台灣首富「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今年75歲,原本有退休計畫的他,近日宣布延後到80歲再開始雲遊四海。林百里其實在2005年曾罹患肺癌,接受手術切除腫瘤,積極對抗病魔已19年沒復發,他本人也大方分享抗癌秘訣,就是改善飲食習慣。根據《健康2.0》報導,林百里在2005年傳出罹患肺癌,震驚商界,所幸他積極治療,先是接受手術將腫瘤切除,又到上海找名醫問診如何恢復健康,被建議要吃當季本地產的蔬菜,「少吃進口、人工調整產地的」;沒想到林百里直接買下2萬坪農地,開始種植有機蔬菜。林百里抗癌成功後,也大方分享自己的秘訣,就是飲食以清淡或全素為主;除此之外心理也會影響生理,他認為心情好非常重要,「心開了,氣就會開,內分泌也會變正常,身體自然也會健康。」而林百里罹癌至今,19年沒復發,更有好精力繼續經營廣達集團。對此,營養師黃淑惠認為,林百里的養生秘訣就是「回歸天然飲食」,無論什麼食物以原型天然的為主,她也建議,一般人每日飲食中,最好3/4是植物性、1/4是動物性;至於林百里的飲食習慣與有機飲食更相似,營養素與一般飲食的確有差。黃淑惠也指出,美國心臟血管學院有做一項大型研究統計,研究各個長壽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得到結論是,每日攝取2份水果(160克)、吃到3份蔬菜(240克),就可以達到長壽目的;另外,黃淑惠還有推薦6種食物,像是新鮮水果、十字花科蔬菜、全穀類、海魚如巴浪魚,以及多喝茶。
愛犬行為異常…竟是聞到癌症 2寶爸切除半邊臉「7年後現況曝」
狗狗的嗅覺敏銳,除了擔任緝毒犬的角色,還可能聞出癌症。英國有一名男子,罹患了第4期癌症,由於愛犬的不尋常舉動,讓他決定就醫檢查,結果發現自己若不治療,「只剩幾周生命」,但他幸運獲得了重生的機會。據《太陽報》報導,65歲的馬克(MarkAllen)是一間顧問公司的執行長,也是2個孩子的爸爸,愛犬在他檢查出癌症前表現異常,「牠的行為很奇怪,緊貼著我的腿,表現出以前沒做過的親密舉動」,但他不以為意,直到1年後身體出現毛病,「由於息肉,右鼻孔無法呼吸」,這才決定去看醫生。愛犬在馬克檢查出癌症前表現異常。(圖/翻攝自太陽報)馬克被診斷出侵襲性腫瘤「頭頸癌」,而且已經發展到第4期,假如不動手術,在幾周內就會死亡。2017年11月他在手術台度過10個多小時,切除腫瘤和右半邊臉,用骨盆骨、鈦板以及其他組織重建,同時也將眼窩、頸部右測的淋巴節和唾液腺切除,防止癌症擴散。手術完成後,馬克進行術後護理,接受放射治療,他失去所有的味覺,因此吃飯就只是為了活著,當時的愛犬在2019年去世,「幸運的是,7年過去了,我仍然在這裡講述這個故事」。馬克呼籲不要忽視症狀,如果有不對勁,就去尋求協助,「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希望和生活,但也是現實,你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進而改變你的生活」。
抗癌王被唱衰「日子剩不多」 作家小彤強撐嘔吐反擊:我要拚5年存活率
百萬暢銷兩性作家小彤老師今年3月因罹患「癌王」胰臟癌,緊急入院開刀切除腫瘤,目前正接受長達半年的12次預防性化療。豈料,竟有人在留言處唱衰「日子也剩不多了」,讓她無奈直呼「激勵我更加迎難而上」。小彤在臉書《兩性作家小彤》透露,第5次化療,噁心反胃突然異常劇烈,即使打了止吐針,加上每天一顆520元自費的止吐藥,胃裡翻攪洶湧依舊未減,只好請老公買來酸酸的梅肉,壓制噁心欲嘔的感覺,感謝好友們持續加油打氣。不過,卻有網友在底下唱衰留言「日子也剩不多了,加油」、「不可能的任務」。對此,小彤無奈回應,「親愛的,我絕不放棄,我要拚5年存活率,我信心滿滿,請祝福我喔,人因夢想而偉大,因勇敢而超越,因意志而成功,我全身充滿正能量,完全無懼任何打擊。」儘管有人不看好,小彤正面地說,「幸好人生一路走來,我早已習慣各種唱衰與不看好,這反而激勵我更加迎難而上、努力不懈。」貼文一出引起討論,不少人留言「吸引力法則,信念大於一切,一定可以抗癌成功的,心疼您的辛苦」、「小彤姐加油,妳一定可以的」、「祝你早日康復」、「正能量永遠可以戰勝一切,繼續加油,你終會反敗為勝」、「不用搭理這些網路酸人、幕後鍵盤俠,妳就是我們心中勇敢無懼的生命鬥士」。
女子肚子太大以為自己懷孕 醫檢查後竟是「巨石腫瘤」
俄羅斯一名36歲的女性因腹部腫脹以為自己懷孕,但經醫生檢查後,竟發現是因為女子的左側卵巢長了個巨石大小的腫瘤,隨後她被緊急送往手術室,所幸醫療團隊成功切除腫瘤,女子在手術後第10天就出院了,並將繼續接受化療。據《每日鏡報》報導,這位來自俄羅斯托木斯克(Tomsk)的36歲婦女因腹部腫脹以為自己懷孕,豈料在去醫院檢查後,得知了毀滅性的消息。經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女子的左側卵巢長了腫瘤,腫瘤大小為48公分x43公分。隨後,患者被緊急送往手術室,以便醫生切除腫瘤。所幸醫療團隊成功切除腫瘤,據當地媒體報導,該名女子在手術後第10天就出院了,並將繼續接受化療。
子宮肌瘤竟長至骨盆腔 恐壓迫輸尿管!達文西手術切除
一名36歲未婚女性,平常無不良嗜好,也沒有家族病史,亦無不適症狀,在例行性健康檢查的時候,發現骨盆腔有腫瘤,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產科吳秉忠醫師。吳秉忠醫師以超音波掃描,患者貼近直腸部位、骨盆腔左側腹壁有腫瘤達10公分,考量到患者年輕,生殖荷爾蒙活躍,腫瘤將持續增長並可能壓迫鄰近輸尿管、血管、神經叢,恐造成腎臟發炎等病症。跟病患討論過後,以微創單孔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手術過程約三小時,傷口約三公分,恢復快、疼痛度低,術後觀察一天就出院回家,安排持續追蹤。吳秉忠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子宮肌瘤若沒有造成症狀觀察即可,但少數肌瘤會造成患者不適,症狀因肌瘤大小跟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症狀,嚴重者會導致經痛、經血過多、經期過長,甚至會造成不孕症、排便困難、頻尿、解尿不順。有些肌瘤位置會延伸到骨盆側壁,壓迫輸尿管造成腎臟發炎及骨盆悶脹感等症狀,這種肌瘤手術過程較複雜,傷及輸尿管血管的風險高,建議如果腫瘤有增大時可考慮切除,避免開刀難度跟風險越來越大。吳秉忠醫師表示,女性更年期前後,肌瘤已漸漸沒有雌激素刺激,體積不會繼續增加,甚至會稍微萎縮,手術就沒有必要性。有症狀的患者建議跟婦產科醫師詳細討論,尤其是年輕想懷孕者,跟醫師擬訂合適計畫,保守藥物治療或是侵入性開刀治療等。吳秉忠醫師建議民眾培養良好生活作息,避免飲食過多肉類、酒精、加工食品攝取,而且要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可降低子宮肌瘤發生率,定期健檢,可及早發現肌瘤。
婦人頭暈、嘔吐持續2年!「每天暴瘦1公斤」 檢查竟是患十二指腸癌
62歲張姓婦人2年前連續數週出現嘔吐、頭暈、血便症狀,還吐到脫水「每天暴瘦1公斤」,輾轉治療都未好轉,直到掛急診胃鏡檢查時醫師決定「看深一點」,才發現病因竟是十二指腸被腫瘤堵住!出現3症狀 當心是小腸腫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葉俊杰指出,小腸腫瘤(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十分少見,盛行率僅約萬分之1至2,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血便或嘔吐,往往因為事先難以察覺,等到發現時都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往往得一併切除。標準惠普手術 需大範圍切除器官及重建葉俊杰指出,張姓婦人腫瘤位置恰巧在十二指腸中段,在胰臟、膽管、腸道交會點附近,十分險峻,標準作法是進行「惠普手術」也就是切除部分胃、胰臟頭、膽囊及全部十二指腸與重建,雖然可以徹底清除腫瘤,但大範圍切除器官及重建,會顯著影響手術後營養吸收,對於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量身訂做手術 保3臟器助享健康人生隨著醫療團隊技術日益純熟,手術及影像檢查器具更加進步,已經可以根據個別病患病況,量身訂做適當手術策略,做到「只切需要切除的部位,不作多餘破壞」,保留其他臟器功能,讓患者術後更快回覆生活機能。葉俊杰表示,針對張姓婦人的病情,醫療團隊根據術前詳細評估,決定採取「量身訂做」手術,手術過程中僅需切除三分之一的十二指腸,清除區域淋巴結,刻意繞過胃、膽管及胰臟等重要器官,不僅確保癌症治療效果,也保全原有器官功能,將術後影響降到最低,術後也安排輔助性化療,順利在切除腫瘤與維繫生活品質兩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這些情況都是高風險群 出現異常症狀快就醫葉俊杰提醒,若民眾長期有腸胃息肉問題,或者十二指腸潰瘍等前兆,都是高風險族群,萬一合併嘔吐、暴瘦等症狀,務必與醫師進一步溝通討論治療方式,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作家小彤罹癌王現況曝!女星探病「見1景象」險落淚:心在淌血
百萬暢銷兩性作家小彤老師今年3月因罹患「癌王」胰臟癌,緊急入院開刀切除腫瘤,目前正接受長達半年的12次預防性化療,本土女星林薇近日前往醫院探望,一看見對方現況,讓她差點忍不住落淚,直呼「我的心在淌血」。林薇昨(13日)在臉書曬出合照,發文分享探病經過,提及小彤向她展示對抗病魔的英勇痕跡時,自己一陣鼻酸險些掉淚,「當姊談笑風生毫不在意地讓我看她30公分的開刀傷口,我的心在淌血,差點忍不住噴淚!」林薇透露,當看見對方如此勇敢的抗癌,她瞬間也受到鼓舞因而轉念,「她的氣色、心態與意志力都比我們還要堅強,而且越來越美麗,與她相比我們凡夫俗子憑什麼哭?」並祝福對方能戰勝病魔早日康復。事實上,小彤昨天在臉書吐露近況,表示自己原本要做第3次化療,結果因白血球過低無法治療,只能先自費打白血球生長素,回家等候通知,醫生也提醒要多吃肉類補充蛋白質,才能提高白血球數量。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幫集氣,「白血球趕快長啊啊啊啊」、「馬上跟白血球好好溝通,照三餐努力生長!」、「努力吃!加油!蛋白質來吧!」
二手菸比吸菸毒!肺癌風險增2倍 醫曝「1絕招」避免癌找上身
64歲許先生是50年菸齡的老菸槍,退休後因為久咳不癒,在家人勸說下到醫院門診戒菸,醫師使用醫病共享決策輔助表和許先生討論可選擇的戒菸方式及輔助藥物,並轉介他接受免費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結果在其左上肺葉發現1.8公分的肺結節,馬上會診胸腔外科醫師進行胸腔鏡肺葉楔狀切除手術,證實是肺腺癌並成功切除腫瘤。菸草含15種國際認證一級致癌物 罹患這3種癌風險高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林文森主任表示,菸草燃燒產生至少有250種有害化學物質,吸菸者罹患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是2019年全球十大死亡危險因子的第二位。菸草中有15種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一級致癌物,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是未吸菸者的15-20倍,口腔癌是3-10倍,胰臟癌是2-9倍。焦油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元兇 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毒國健署調查2020年國人吸菸率為13.1%,仍有超過200萬吸菸人口。林文森主任說,菸品尼古丁令人上癮,會破壞維生素C吸收、增加皺紋,超過60毫克足以致死。焦油會造成手指及牙齒變黃,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元兇。值得注意的是,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毒,未經濾嘴及燃燒不完全的側流菸含更多有毒致癌物質。婦女因丈夫吸菸而吸到二手菸罹患肺癌風險增加2倍,子女因父母吸菸罹患肺癌風險增加1.7倍。三手菸是指菸熄滅後殘留環境的有害污染物,會增加孩童氣喘發作風險。至於電子煙和加熱菸含有致癌和毒性物質,同樣有成癮及二、三手菸問題。意志力戒菸成功率低 藥物輔助治療選擇多林文森主任指出,據統計,尼古丁成癮(菸癮)單憑意志力戒菸成功的比率低於5%,若接受專業戒菸衛教人員諮詢服務,搭配戒菸輔助藥物治療,6個月戒菸成功率則超過3成。戒菸藥物選擇多樣,包括:貼片、咀嚼錠及口服藥等,另建議癮君子可從日常生活中逐漸減少每日吸菸次數,透過運動轉移對抽菸的注意力,達成戒菸目標。戒菸好處立竿見影 僅是減菸效果不佳林文森主任強調,根據研究發現,戒菸的好處立竿見影,好處持久。戒菸20分後血壓心跳恢復正常,24小時後一氧化碳排除,戒菸1年後心臟病發作機會減半,10年後肺癌發作機會減半。如果只是減菸(少抽一點),就沒有上述好處,死亡率及癌症風險並未減少,所以鼓勵癮君子利用戒菸門診勇敢踏出第一步,戒菸永遠不嫌晚。
50歲男罹大腸癌擔憂「肛門不保」 達文西手術精準治療解套
50歲的王先生是一位上班族,於一年半前因大便習慣改變,總感覺解便不乾淨有異物感,直到出現血便,王先生健檢時被診斷為超低位直腸癌第三期,腫瘤有7公分大,經放射線治療縮小至4公分,醫師仍建議需開刀切除腫瘤但無法保留肛門。由於術後需使用人工肛門,王先生驚愕之餘對手術相當擔憂,轉介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尋求陳奕彰醫師門診,陳醫師建議進行化學治療6次,再決定後續治療方針。由於化療後腫瘤縮小有限,陳奕彰醫師亦建議手術摘除腫瘤,核磁共振顯示,王先生的直腸腫瘤非常接近肛門但並無侵犯括約肌,經陳奕彰醫師評估建議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腫瘤,能保留完整肛門。王先生於去(112)年10月接受達文西手術開刀,手術傷口五處,每處僅1公分,術後完整保留肛門,術後第8天出院,追蹤半年恢復情況良好,目前並無復發跡象。根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平均每年新增約1萬6千多人。陳奕彰醫師說明,超低位直腸癌是腫瘤距離肛門口六公分以內,貼近直腸肛門吻合線,一般手術可能會直接進行直腸肛門切除以及永久性人工肛門。對於超低位直腸癌病人如王先生,其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腫瘤已侵犯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有轉移情況,因此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化學治療,以降低術後腫瘤局部復發機會,也可以縮小腫瘤體積而進一步達到肛門保留手術。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代主任張伸吉醫師指出,相比一般微創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可提供高解析3D立體視野可放大至10倍,可填補因平面2D而無法區分手術位置深淺的缺點;機械手臂可達到真人手腕靈活和準確且可模仿雙手做旋轉、抓取、捏夾動作,消除不必要的顫抖,更重要的,相較於一般微創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可以在狹小骨盆腔進行複雜手術,例如低位直腸癌和攝護腺手術等,避免傷害到排便、排尿和性功能神經。陳奕彰醫師的論文研究也發現達文西機械手臂和一般微創手術相比能清除更多轉移淋巴結和較少的手術併發症,此論文也於今年美國內視鏡醫學會雜誌接受刊登,陳醫師並將於6月獲邀至美國醫學年會演講。健保署已於去年3月將達文西手術納入直腸癌部分健保給付後,成功案例約70台,陳奕彰醫師也呼籲,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晚期大腸癌發生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九成大腸直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之病人,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許多病人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體重減輕時,已經是第3、4期。許多病人因懼怕人工肛門而拒絕手術、延遲病情,達文西機械手臂可達到精準切割,保留完整肛門和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這些微小神經,加速術後恢復。
楊蒨時媽媽二度罹癌拒絕化療 背後原因曝光有洋蔥
楊蒨時當年曾參加《超級偶像》獲得亞軍,睽違歌壇7年她再度推出新歌〈呼求祢聖名〉。回想錄製前一晚,還緊張到失眠,楊蒨時說:「雖然在舞台上演出我很能夠掌握自己的狀態,但我其實是有錄音室恐懼症,因為錄音的機會真的不多,那這次剛好是很熟悉的製作人黃昺翔,所以就會一直聊天講話,討論歌曲,就讓我反而很放鬆,讓我很快進入大家一起工作的模式,有同心往一個事情邁進的感覺。」母親節將至,楊蒨時透露會帶媽媽去看場電影、一起吃個飯度過母親節。(圖/藝起發光提供)提到新歌,楊蒨時感謝上天帶給罹癌的母親奇蹟的希望,兩年前媽媽罹患乳癌後,透過開刀切除腫瘤,讓媽媽可以不用透過化療,仍能繼續治療癌症。楊蒨時說:「媽媽在剛罹癌的時候,就有說這是他第二次罹癌,之前是罹患皮膚癌,那時候完全好了,這次的心境就覺得很平靜,就如果真的要走就走,但是她說怕痛,就不想在一個很痛苦的狀況下離開,想要有尊嚴。」楊蒨時說媽媽非常坦然面對罹癌,這兩年只要有時間就會陪媽媽,不只相約到阿里山旅行四天三夜,還帶媽媽飛去美國探望家人,接下來計畫要帶媽媽回去雲南故鄉,楊蒨時說:「我跟姊姊就有問媽媽,還有哪邊想去,或是想要體驗的事情,就一起去體驗,要去哪裡旅行,還想做什麼事就去做,就把握每一個時刻。」至於母親節要怎麼度過?楊蒨時笑說:「會陪媽媽去看一場電影,因為我們家的儀式感,就是蠻單純的,就是簡簡單單的過,然後一起吃個飯。」另外也有在計畫要帶媽媽去近郊的海邊走走,可能是去淡水散散步,看看海,總覺得看得到出海口的地方,放鬆地吹吹海風,心情也會跟著開闊。
67歲翁耳朵「嗡嗡聲」以為退化! 就醫檢查竟是「聽神經瘤」險危及生命
67歲的李先生兩年前開始有左耳聽力下降的情況,時常聽不清楚家人說話的聲音,原以為是年紀漸長所導致的老化性聽力障礙,因此並不以為意。直到半年前情況越發加重,甚至時常聽見「嗡嗡嗡」的雜音,加上四肢出現麻刺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才就醫。透過小腦核磁共振檢查,確認罹患的是「聽神經瘤」。罹患「聽神經瘤」 嚴重恐致平衡異常、面部麻木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解釋,「聽神經瘤」指的是負責平衡神經形成的腫瘤,其發生原因尚不明確,但可能與年齡增長、遺傳因素、基因突變、輻射暴露、罕見血管增生疾病VHL症候群有關。聽神經瘤屬於常見良性腦瘤,根據不同地區和研究,聽神經瘤的盛行率大約在十萬分之一到二左右,多數發生在單側,且生長速度很慢,容易被誤以為是聽力退化。但當腫瘤生長大於2公分且壓迫到聽神經或顏面神經時,就可能會有聽力損失、耳鳴、耳朵有壓力感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平衡異常、面部麻木。若是沒有及時處置,使腫瘤進一步成長壓迫至腦幹,就會有危及生命的風險。「耳朵後入路手術」移除腫瘤 手術監測避免傷害重要神經一般而言,聽神經瘤的治療策略通常是抑制腫瘤變大或手術切除腫瘤。抑制腫瘤變大的方法為直線加速刀,是一種利用高劑量的輻射線照射腫瘤的放射線治療,但卻有造成聽神經遲發性聽力喪失的可能。而手術方式可以分為耳朵後入路手術、耳朵上入路手術以及中耳入路手術。術式選擇取決於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聽力狀況。大部分患者的術式選擇會是後入路手術。過程中需要隨時注意監測,避免傷害周圍重要神經,造成病患不可逆的傷害。初期症狀不明顯 出現聽力下降、雜音應儘速就醫聽神經瘤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與退化性聽力障礙相似,因此徐賢達主任提醒,若民眾自覺有聽力下降、雜音干擾等狀況時,建議先尋找專業耳鼻喉科醫師進行檢查,避免延誤疾病初期治療。
63歲女曝「搭機睡超好」 就醫查出每時呼吸中止70.5次
台中市一名63歲彭姓女子搭機出國超過80次,總能在逾10小時的航行途中一覺抵達目的地,因此沒在機上吃過任何一餐。不料她日前就醫健檢,發現罹患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每時平均中止70.5次,所幸經過正陽壓呼吸器治療,病情已獲明顯改善。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胸腔內科顧問醫師鐘威昇指出,擔任企業主管的彭女,常因公務搭機出差歐美等國,自曝總能一覺抵達目的地,因此沒在機上吃過任何一餐,卻在2年前健檢查出「心包油」,進而發現胃部良性腫瘤,又在晚上9時到隔天上午6時的睡眠檢查,得知罹患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彭女的健檢報告顯示,她在平均每時的睡眠之中呼吸中止高達70.5次,等於1分鐘呼吸中止1.2次,睡眠期間的血氧濃度最低甚至降到73%,遠低於正常的95%以上血氧濃度。鐘威昇表示,彭女隨後展開治療,包括胃切除腫瘤、積極瘦身、避免睡前過量喝酒、減少安眠藥服用、改善睡眠姿勢、使用減緩鼻塞的藥物,並於夜間配戴正陽壓呼吸器,睡眠呼吸中止次數回歸正常值(< 5/時),最低血氧也升高至92%,症狀明顯改善。鐘威昇提醒,夜間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併低血氧一旦未經診斷治療,日積月累下來就會增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粥狀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失智、甚至腫瘤等疾病,建議民眾要是出現類似症狀就該盡速就醫,尋求睡眠治療專科醫師檢查,早期診斷、治療,才能恢復健康。
李文儀突消失主播台…5天看4醫師「緊急切除腫瘤」 最新病況曝光
三立新聞台美女主播李文儀氣質出眾,擁有許多粉絲追隨。李文儀今(29日)透露,因為健康問題,必須得休假一周。消息一出,不少人獻上關心,祝她早日康復。李文儀今(29日)在臉書表示,不好意思,本周突然消失,讓大家擔心了,實情是,自上周開始,左眼就有點不舒服,本以為是太累長針眼,不以為意,沒想到看了醫生後,過了個周末,左眼突然腫到不行。李文儀指出,5天內看了4個醫生,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但最後的結論是,因為她的免疫力低下,竟然長了「眼瞼腫瘤」,還好是良性,手術馬上可以切除,但因為無法上妝,必須得休假一周。李文儀說,「這段時間感謝所有長官和同事的關心,還有溫暖的主管不厭其煩的調班,也謝謝男神的鼎力相助,請大家等我一下,最快下周一可以復出。」文末,李文儀還標註「炸毛圖說明本周心聲」、「嘴唇跟下眼瞼一樣腫」、「醫囑一天要睡10小時,但我沒有很愛睡覺啊」。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粉絲紛紛留言「好好休息,早日康復哦」、「美女主播,多多休息,保重身體」、「一星期後還是美美的,身體保重哦」。同業們也紛紛送上關心,主播古彩彥留言,「怎麼會這樣,千萬保重啊,好好休養。」黃倩萍則說,「天啊,太累了免疫力下降,好好保重,多多吃喝,快快好起來。」高毓璘也回,「保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