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食品
」 新冠肺炎促進兩岸貿易 國台辦宣布:15日起「恢復白帶魚、凍竹莢魚輸陸」
我國生產的白帶魚、竹筴魚先前因被大陸驗出外包裝殘有新冠病毒,遭對岸暫停輸入。大陸國台辦15日宣布,為促進兩岸貿易健康發展,海關總署決定自3月15日起,恢復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3月15日表示,2022年6月,大陸海關在臺灣地區輸大陸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樣本。基於生物安全風險防範的考慮,海關總署自2022年8月3日起暫停了臺灣地區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已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取消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環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監測檢測等措施。為促進兩岸貿易健康發展,海關總署決定自3月15日起恢復臺灣地區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
澳門政府:台灣芒果3天2次驗出新冠病毒 全數封存銷毀
澳門市政署昨(2日)晚間表示,一批由台灣進口的芒果外包裝樣本於1日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隨即啟動應急預案,將5箱共重50公斤的涉事芒果全數封存,沒有流入市面,將作銷毀處理;即日起,市政署暫緩涉事品牌商的入口申請,為期一周。澳門市政署指出,此是3天內第2次在台灣芒果發現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本署一直參照國家對冷鏈食品新冠核酸抽樣檢測的相關技術準則,嚴格執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措施,已先後在來自阿根廷、波蘭、越南、印尼、香港的冷鏈及奶製品的食品、內外包裝發現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相關措施的推行是為了保障澳門市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並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市政署表示,將繼續嚴格落實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堅持把好入口關,嚴密篩查冷鏈食品及水果一類需衛生檢疫的貨品,做好防疫檢測,盡一切努力降低輸入風險,對澳門居民健康負責。市政署提及,已對存放該批貨品的周邊環境進行徹底消毒,將曾接觸貨物的人員資料交衛生部門調查跟進。市政署一直要求商號嚴格對進口食品外包裝作清潔消毒,並呼籲市民要勤洗手,共同做好防疫工作。市政署強調,自本波疫情爆發後,持續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及水果的外包裝清潔消毒,每周平均消毒的數量約10萬箱,加大對檢疫食品的抽檢樣本數量,一月至今已抽檢了55000個樣本;此外,按照衛生局的防疫指引,冷鏈食品從業員每48小時需接受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中國大陸疾控專家:武漢新冠疫情來源 可能是外國冷鏈產品傳入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專家馬會來表示,去年發生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肺炎疫情,或是境外其他國家通過冷鏈輸入中國。馬會來表示,去年6月和7月,先後在北京新發地市場、大連海鮮公司發生聚集性疫情。專家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病毒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等方法,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流向也開展系統追溯排查。同時開展分子流行病學溯源,對確診病例和檢測陽性的冷鏈產品等展開了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綜合多項溯源調查證據,均證實了病毒都是從境外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冷鏈輸入中國。」馬會來稱,在去年10月發生於青島的新冠疫情,溯源調查不僅再次證明了疫情源頭同樣是通過境外冷鏈輸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專家還首次從冷鏈產品的外包裝上成功分離出新冠活病毒,成為新冠病毒冷鏈傳播的直接證據。此後,中國多地發生的數次本土疫情溯源調查結果也反覆證實,新冠病毒能夠通過冷鏈運輸途徑實現遠距離傳播,「而且一旦引入到海鮮銷售市場或水產品加工企業等特殊的場所,能夠引起本土疫情的爆發」。此外,2020年上半年,分佈在全球多個國家的至少30家大型肉聯廠、屠宰場、海鮮加工廠等,發生過新冠疫情,存在病毒可能通過進口冷鏈運輸、造成感染並導致擴散的共同特徵。馬會來表示,這些證據進一步表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病毒可以通過進口冷鏈食品等途徑,被重新傳入沒有疫情的國家和地區。這些證據高度提示,2019年末發生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肺炎疫情,存在通過冷鏈引入病毒的可能。
又一國喊卡!加拿大憂血栓風險 暫停55歲以下接種AZ疫苗
由於擔心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藥廠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下稱AZ疫苗)與血栓案例有關,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NACI)29日建議55歲以下成人暫停接種AZ疫苗。曼尼托巴、魁北克、愛德華太子島等省份決定遵照該委員會的新指導方針,宣布暫停為55歲以下人士接種。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副主席迪克斯表示,55歲以下民眾施打AZ疫苗有潛在風險,其潛在益處有重大不確定性,建議暫停為上述人士接種。迪克斯表示,委員會是依照來自歐洲的新數據來修訂建議。該數據顯示,接種後出現血栓的風險或高達十萬分之一,遠高於以前數據提出的一百萬分之一。迪克斯指出,歐洲接種AZ疫苗後出現罕見血栓的患者,大多數是55歲以下女性,而這些患者的死亡率更高達40%。加拿大衛生部發表聲明,指加國迄今並未接獲血栓案例通報,但知道歐洲收到血栓個案報告,當局將增加AZ疫苗的批准使用條件,包括要求阿斯特捷利康藥廠就不同年齡和性別接種疫苗後的風險進行詳盡評估。此外,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小組年初在中國湖北武漢多地展開調查後,秘書長譚德塞表示,已收到專家關於病毒起源的報告。根據傳媒取得的報告草稿,專家小組認為,新冠病毒由蝙蝠透過中間宿主傳予人類的可能性最大,實驗室洩漏病毒則「極不可能」。專家小組在報告草稿列出4種新冠病毒出現的可能性,其中透過蝙蝠再經其他動物傳給人類的可能性最大,也有可能是動物宿主直接傳染人類。至於經冷鏈食品包裝傳播病毒,以及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分別是「有可能但機會不大」和「極不可能」。惟愛丁堡大學的流行病學家伍爾豪斯批評上述結論牽強,認為可能永遠無法確定病毒源頭。
冬季新冠肺炎恐再大爆發 專家點名這次務必慎防「物傳人」
大陸多地接連出現散發疫情,冬季疫情防控難在哪兒?面對嚴峻的國際疫情防控形勢,「人、物」同防外防輸入的重要性被大陸官方及專家學者屢次提及。要做好「物傳人」疫情防控,需要關注的還不僅僅是冷鏈。而大陸已有藥企向大陸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25日在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記者會上表示,國內發生一些零星散發的病例也是常態化防控中的常見現象,如果想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難的,但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把聚集性的散發事件減少。此外,隨著高風險人群的識別,應急性的疫苗應用也可以預防類似現象的發生。他說,近期國際疫情嚴重,境外貨品被汙染風險大,且冬季氣溫低,病毒在物品表面存活時間會延長,接觸這些物品感染風險隨之增加。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談及「冬季多地現本土病例後的抗疫新態勢」時表示,從防控效果來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範圍,並未有連續性的社區二代病例發生。未來防疫挑戰的艱鉅性和長期性可能會超出大多數人的想像。應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尋求最具成本效益比的抗疫策略。如何應對零星散發疫情?隨著冬季來臨,疫情會不會二度爆發?專家解讀說,謹慎但不必過慮。張文宏認為,廣大民眾是防疫部隊的親密戰友,通過遵從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三原則,就可以阻止病毒擴散,減緩傳播速度。把防輸入作為重中之重,堅持人、物同防,嚴格落實遠端防控、入境人員閉環管理等措施,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等等,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大陸24日新增確診病例5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本土病例(在內蒙古)。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例(境外移入4例)。近30天,大陸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數病例來自群聚感染,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其中,以「中國陸運口岸最大國門」著稱的內蒙古滿洲里市新增本土疑似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24日開始滿洲里市公交線路全部臨時停運,全市嚴禁大規模集聚活動,公共活動場所暫停營業;學校、幼稚園及培訓機構暫停教學活動。目前滿洲里市已累計採樣20萬3326人,完成核酸檢測14萬5428人。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24日發現一件外地銷往唐山市的進口冷凍牛肉製品外包裝標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經調查核實,該批涉事冷鏈食品並未流向市場。據新華財經25日消息,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晟怡表示,國藥集團已向大陸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國藥集團研製的新冠肺炎疫苗已經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埃及、約旦、秘魯、阿根廷等10個國家開展國際臨床三期實驗,現在入組的人員已接近6萬人,其中4萬多人已經完成兩針免疫後14天的採血,各項表現非常好。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也指出,在緊急使用方面,現在已經在近百萬人上使用,沒有接到一例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只有個別的有一些輕微症狀。此外,到世界上150多個國家的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外交人員、留學生等,在打完疫苗後,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一例感染的病例。
新冠第二波疫情北半球蔓延中 鍾南山:中國目前非常安全
新冠肺炎病毒難纏,不僅可人傳人,病毒也能藏在食品外包裝。大陸山東已有乳山、煙台、文登、安丘等地政府發布關於冷凍豬肉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抗疫專家鍾南山則表示,不認為大陸會有第二波疫情,也不會出現像第一波幾萬人感染的情況。10月29日,煙台市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1份外地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經29日至30日晚共採集人員、產品、外包裝、外環境等樣本3097份,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未發現陽性案例。10月29日,乳山市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1份外地銷往乳山市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安丘發布」10月31日也通告,稱外地冷鏈食品中一批巴西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抽檢核酸檢測呈陽性,有15件流入安丘市鑫牛市場某肉品批發零售中心門店。目前,豬肉經營業戶、外包裝廢品收購人、物流運輸人員及其家人和市場全體人員、外環境樣本全部進行了核酸與血清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文登也發布重要通告稱,因外地冷鏈食品中一批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巴西進口冷凍豬去骨頸部肉(俗稱梅花肉、1號肉)流入,已請到此就餐的市民及其家人;購買過上述肉類的市民及其家人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屬社區和單位登記報備。另外,大陸公布10月31日31個省區、直轄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例,但新疆病例數卻仍在升高。當日新疆新增確診病例3例(均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1例,其中疏附縣46例,相鄰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15例,均為接受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全大陸新增確診病例24例中,境外輸入病例21例(甘肅7例,上海5例,內蒙古3例,廣東3例,福建1例,四川1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3例(均在新疆)。截至10月31日18時,喀什地區相關人員的第二輪核酸檢測已全部完成,除已公布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外,其餘人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為何會新增61例無症狀感染者?大陸流行病學專家表示,新增的61例感染者可能因第一輪核酸檢測時處於感染早期而未能檢出,這次被檢出或許是「掃除死角」的必經步驟,因此重覆檢測很有必要。專家也提醒當地需高度警惕,相關的防控死角和病毒源頭需要靠詳盡的流行病學調查來找到。克州跟疏附縣一樣在疫情早期就採取了居家隔離措施,雖然疫情有早期在社區傳播的跡象,但是現在這些潛在的病例被檢測出來了,「只要被檢測出來了疫情就可控」。而防疫專家鍾南山近日幾度在演講場合談到新冠疫情,他不認為大陸今年底還會有第二波疫情。他指出,從全球來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現在隨著天氣的變冷,特別是北半球情況會加重。按照現在大陸防控的制度以及執行強度,不認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會在大陸爆發。鍾南山舉出數字說,新冠肺炎在大陸患病的平均人數每100萬人只有3人,但是在美國每100萬人有500人。「我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中央採取在「震中」集中封堵、在外圍群防群控的上游防控戰略,這是我們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關鍵。」他也說,「目前中國的環境是非常安全,來之不易。」
摸一下就中!青島從冷凍食品找到活新冠病毒 全球首證「物傳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10月17日發佈消息稱,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上的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新冠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根據陸媒《澎湃新聞》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本次從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病毒,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意味著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無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發生感染,感染風險人群主要為冷鏈物品從業人員。本項發現顯示,在防範境外感染者輸入的同時,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鏈物品將病毒輸入的風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10月17日發佈消息稱,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上的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新冠活病毒。(示意圖,與本文無關/pixabay)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現有研究和防控實踐顯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迄今為止,也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污染的冷鏈海鮮產品而感染的病例,因此中國消費者的感染風險極低。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仍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同時中國相關部門已經加大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監測、消毒等措施,一般民眾只要注意保持清潔、生熟食分開,仍然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進口生鮮食品。此外,對於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日常防護建議,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近期印發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已要求各地落實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的日常防護、健康監測和核酸主動篩查,改進生產、加工和交易環境衛生條件,降低從業人員感染風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建議,工作中經常與具有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鏈產品密切接觸的行業從業人員,如從事冷鏈產品裝卸、加工、銷售等的人員,需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做好日常防護,避免讓皮膚直接接觸可能被污染的冷鏈產品。在接觸冷鏈產品後,尚未脫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並洗手消毒前不要摸口、鼻、眼部,工作完成後需立即洗手消毒,並定期進行核酸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