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學家
」 冰川法國最高峰變矮了!2年低2公尺 成2001年開始測量後最低數據
法國東南部首席幾何學家德加雷(Jean des Garets)的團隊,每2年都會測量白朗峰的高度。沒想到今年測量完後發現,高度竟比去年少了2公尺,成了自2001年開始測量後的最低數據。根據《BBC》、《路透社》等報導,法國東南部首席幾何學家德加雷(Jean des Garets)的團隊,日前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夏蒙尼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過測量發現,目前白朗峰的高度為4805.59公尺,比上次2021年測量時低了2.22公尺。對此,德加雷解釋,此次測量發現下降2.22公尺,可能是因為夏季降水量減少所致。並表示,自2001年開始測量以來,他和團隊對於白朗峰有了更多了解,「峰頂的海拔和位置不斷變化,變化幅度可達5公尺,兩年後,白朗峰很可能會長得更高。」而冰川學家呂克(Luc Moreau)也表示,「這並不代表全球氣候變暖,因為白朗峰頂峰的氣候條件相當於極地。」
全球暖化問題嚴峻!奧地利冰川進入生命倒數階段 預計2050年底「完全消失」
近年來有多位科學家表示,全球暖化問題幾乎已經進入不可逆的狀態。現在又有科學家表示,奧地利的賈姆塔弗納冰川(Jamtalferner glacier)的生命已經進入倒數階段,而當地其他冰川,預計在2050年底就會完全消失。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奧地利科學院(ÖAW)冰川學家費雪(Andrea Fischer)表示,根據他與團隊測量冰層的結果來看,目前奧地利境內的冰川都有明顯退縮的跡象,在此之前,冰川僅有崩解,但從未出現退縮的情況。其中賈姆塔弗納冰川有可能再幾年內就會完全消失。據了解,冰川是冰雪經過幾個世紀壓實形成的冰塊,然後緩慢地流過陸地,所以才稱之為冰川。而過往以來,都認為冰川的溶化是彰顯氣候變遷最明顯的跡象。先前就有科學家估計,按照目前的氣候變遷趨勢,到本世紀末,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冰川將消失。而冰川學家費雪表示,幾年前團隊還預估,冰川至少能存活至21世紀末,但如今的狀況看起來,在2050年底時,奧地利所有冰川將會全數消失。報導中也提到,奧地利本身擁有大量的冰川,甚至以此吸引了為數眾多的觀光客,如冰川實際真實消失的話,屆時將會嚴重打擊當地的觀光、農業,甚至是商業行為。
南極冰層消失中…面積竟是「不列顛群島」5倍大 專家示警:絕對世界災難
衛星資料顯示,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遠低於歷史冬季水平,這對一個曾經能夠抵禦全球暖化的地區來說,非常令人擔憂。專家指出,若沒有冰來冷卻地球,南極洲可能會從地球的冰箱變成散熱器。英國冰川學家也坦言,「我們正喚醒南極洲的巨人嗎?這絕對將是世界的災難。」據BBC的報導,南極洲巨大冰層調節著地球的溫度,白色表面能將太陽的能量反射回大氣,並冷卻冰層下方與附近的海水。然而,目前漂浮在南極海洋表面的冰面積不足1700萬平方公里,遠比9月份的平均值少了150萬平方公里,換算下來,消失的冰面積大約是不列顛群島(British Isles)的5倍之多。海冰在南極大陸的冬季(3至10月)形成,接著大部分會在夏季融化,它們是由冰山、陸地冰、巨大冰架互相構成的系統,這些覆蓋在陸地上的海冰可以充當保護套,防止海洋升溫。不過,「英國南極調查」(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的卡洛琳霍姆斯(CarolineHolmes)博士則示警,隨著季節過渡到夏季,海冰萎縮的影響可能更加明顯,屆時冰融化可能會形成無法阻擋、互相反饋的循環。隨著更多海冰消失,海洋黑暗區域暴露出來,吸收陽光而非反射陽光,就會讓更多的熱量被吸收到水中,反過來融化更多冰,科學家稱之為「冰雪反照率效應」(ice-albedo effect),這可能給地球增加更多熱能,破壞南極洲作為全球溫度調節器的作用。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of Exeter)冰川學家西格特(Martin Siegert)教授也坦言,「我們正喚醒南極洲的巨人嗎?這絕對將是世界的災難。」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地球科學家霍格(Anna Hogg)教授也感嘆,「有跡象表明,南極冰蓋已符合最悲觀狀況的預測。」
南極布倫特冰架巨大冰山崩離! 面積比休士頓還大
根據科研組織「英國南極勘測」(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的數據,南極一座面積相當於大倫敦地區的冰山於22日從布倫特冰架(Brunt Ice Shelf)崩離。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這座冰山22日從150公尺厚的南極布倫特冰架崩離。科學家們首次在10年前於冰架上發現了明顯的裂縫,但在過去2年只有兩次重大的崩離。英國南極勘測估計,這座冰山面積大約有600平方英里(1550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大倫敦地區(1572平方公里),略大於美國休士頓。對此,BAS冰川學家霍奇森(Dominic Hodgson)指出,這次布倫特冰架崩裂是預料中的情況,並非氣候變遷所造成,「這次的崩離事件是可以預期的,這只是布倫特冰架的自然現象,與氣候變遷無關。我們的科學團隊將繼續實時監測冰架。」
南北極同時出現熱浪 科學家驚「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了」:絕對不是好預兆
本應「季節相反」的南北極近日都出現罕見高溫,且均溫還高出30至40℃,部分地區甚至打破當地的最高溫紀錄,令科學界大感驚訝,這人類歷史上從未經歷過的極地氣候現象,不僅改寫了氣候學,科學家甚至直言此事非比尋常,「絕對不是好預兆」。綜合外媒報導,全世界最冷地區之一的南極冰穹C(Dome C)本應在3月開始「入秋」,卻在18日於海拔3,489公尺的觀測站沃斯托克(Vostok)測得-17.7℃,高出過去3月均溫的-57.9℃整整40.2℃之多;至於季節相反的北極,則在18日測得比1979年至2000年均溫高出3.3℃的溫度,而每年3月本應是北極結冰達到頂峰的時間,卻與南極一樣出現破紀錄的高溫。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氣象學家拉扎拉(Matthew Lazzara)對於南極的破紀錄高溫直言:「這種現象發生,絕對不是個好預兆。」剛返回南極研究的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冰川學家斯坎博斯(Ted Scambos)也說:「從未在南極觀測過這樣的事。」南極研究員巴蒂斯塔(Stefano Di Battista)甚至形容,「被認為不可能的事已經發生了,南極氣候學將因此被改寫」。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的科學家邁爾(Walter Meyer),也對北極的高溫感到驚訝,表示「南北極有相反的季節,南北同時融化的現象被認為是不可能發生的」,更指出「這絕對不是正常現象」。且隨著地球溫度升高與「北極暖化速度較地球其他地區快2至3倍」和北極冰蓋逐漸減少,將導致地球海洋面積增加,並在反射率效應下使北極地表與海水的升溫速度加快,恐使人類再也無力阻止全球暖化。雖然邁爾和拉扎拉均認為這次南極異常高溫是偶發事件,但若再次或反覆發生,將「令人非常擔憂」。
印度山洪暴發至少32死!衛星照曝疑因「雪崩」導致而非冰川斷裂
印度喜馬拉雅山畔的北安查爾邦(Uttarakhand)7日早上無預警發生山洪爆發,至少奪走32人的性命、約有197人失蹤。國際地質學家及冰川學家根據衛星照指出,災害主因似乎是山崩或雪崩導致。綜合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喜馬拉雅山畔的北安查爾邦山洪爆發,挾帶冰、雪、岩石的急流,讓附近水力發電工程的工人、中下游尋找柴木或放牧者全遭滅頂。當地政府已啟動災難響應機制,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相關地區也發布災情警報並採取緊急救援措施。這場事故普遍被認為是喜馬拉雅山冰川斷裂,沖垮水力發電大壩所引發,但據當地媒體《The Print》8日報導,專門研究高海拔冰川及地質環境的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of Calgary)舒格博士(Dan Shugar)比對災害發生前後的衛星照,研判是雪崩引發阿勒格嫩達河(Alaknanda)及道里根加河(Dhauliganga)山洪爆發,才引發這場災難。先前有報導指出,此次的洪水是因為冰湖潰決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簡稱GLOF)引起,這是由冰川融化形成的天然湖泊而成,但現有的衛星照並未顯示洪水前有出現堰塞湖。冰川學家與地質學家發現一塊陡峭懸垂的冰川,很可能形成裂縫,引發雪崩和後續的洪水,哨兵2號(Copernicus’s Sentinel 2)衛星圖也顯示南達德維冰川(Nanda Devi glacier)上的一條裂縫,可能就是引發雪崩的原因。目前已發現32名罹難者遺體,約有197人下落不明。此外,有一支海軍陸戰突擊隊也抵達災難現場,投入搜尋救援的工作。
為研究而喪命!格陵蘭冰層融化無法逆轉 氣候學家凍死於冰隙中
世界著名的氣候學家史蒂芬(Konrad Steffen),日前傳出在格陵蘭的冰層破裂意外中去世,享年68歲。而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指出,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格陵蘭的冰層融化問題,已經達到了不可逆的程度。根據國外媒體《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氣候學家史蒂芬是聯邦理工學院的冰川學家,是最早提出全球暖化概念的學者之一,研究氣候變遷長達40年,同時也在格陵蘭進行數十年的研究,證明格陵蘭的冰層融化速度加快,是因為氣候變化所導致。而他在8月8日時,因為墜入了格陵蘭「瑞士營」研究站附近的冰隙中,遭底下的冰水凍死。研究人員表示,最近的風雪太大,遮住了冰隙,所以他們在沒有注意到的狀況下,釀成此次的意外。而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氣候科學家尼利三世(Ryan R. Neely III)認為,全球暖化導致格陵蘭冰層脆弱,這也讓冰隙越來越多。1952年出生的史蒂芬專攻氣象學,於1984年獲得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90年成為博爾德科羅拉多大學的氣候學教授,2005年至2012年,擔任環境科學研究所(CIRES)所長。他曾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在席間表示,每年格陵蘭島因為融化損失的冰量,可以淹沒哥倫比亞特區,因此吸引美國政治圈的注意。而他同時也發現,南北極是全球暖化最嚴重的地方,近20年,極區冬天的溫度上升4度,所以導致冰層鬆動。而冰層會因表面受熱融化,逐漸滑向大海,產生劇烈的崩塌。而冰層中因融化而滲出的雪水,也會加速冰層的滑動。在史蒂芬不幸逝世後,CIRES主任阿卜達拉蒂(Waleed Abdalati)對外發表聲,「大家都感到難過,但知道史蒂芬是在他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而離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奉獻給研究,又感到有些安慰。」而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透過研究1985年至2018年、橫跨北極234個冰川,共計34年的數據發現,格陵蘭的冰川已經過了關鍵期,每年的降雪量已經不足以補充冰川在夏季融化而流失的份量。而如果格陵蘭的冰層全部融化的話,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公尺。
熱浪侵襲!南極洲高溫破紀錄 短短9天融化20%積雪
近日熱浪襲擊南半球,繼本月6日監測溫度達攝氏18.3度,9日再測得攝氏20.75度的高溫,打破自1961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溫。從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的衛星照片顯示,南極洲東北方的鷹島(Eagle Island),竟在短短9天內就融化了20%的積雪。根據《CNN》報導,美國太空總署的陸地衞星8號(Landsat 8),於2月4日至13日,拍攝鷹島的變化,為期9天的熱浪侵襲南極大陸,可以清楚見到大量積雪一天天地被消融,形成融池(melt ponds),即衞星圖像上淺藍色的區域,使得長年被雪覆蓋的土地暴露在外。這次的高溫導致鷹島的冰雪融化了4英吋(約10.16公分),相當於全島的20%冰雪。美國麻省尼科爾斯學院冰川學家佩爾托(Mauri Pelto)表示,「我從未見過南極的融池發展得這麼快,你可以在阿拉斯加或格陵蘭看到這種情況,但南極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