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憑證
」 綠電 台電 台積電 RE100 再生能源綠電自救隊1/最大用電戶台積電苦惱「水很深」 科技廠下海自建光電廠自用
「最近很多中小企業問我,要去哪裡買綠電?」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去年上路,台灣8月底開始收碳費,科技大廠被歐美客戶要求的RE100追著跑,「碳焦慮」全面襲來,大亞電線電纜電通事業群總經理莊博貴5日在一場能源論壇上透露,「我都說『自救』!建議大家自發自用,自己的屋頂先蓋光電板吧。」能源政策讓政府燒腦不已,在民進黨「非核家園」、產業缺電、2050要淨零碳排等拉扯中,急向產官學及民團尋求共識及解方,8月8日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後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淳涵轉述挺核科技大老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話,因深刻了解企業購買綠電面臨的挑戰才發言挺核電,「不該被誤解為反對綠電。」「核電不是再生能源,不能算在RE100,大家困擾的是『綠電』嚴重不夠用!」一位半導體業者向CTWANT記者說。依台電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發電2454.6億度,火力發電占81.8%,再生能源9.9%,抽蓄水力1.2%,核能為7.0%,同一時間,護國神山台積電用電約230億度,約當全國8%用電。台積電去年使用約25.9億度的再生能源,買下全台近7成的再生能源憑證。(圖/CTWANT資料照、取自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台積電用光台灣的綠電?依台電統計,去年太陽能、風力、水力與垃圾及沼氣等再生能源發電量242.9億度,占總發電量近一成,台積電2023年使用約25.9億度再生能源,占總用電約11.2%,這還是到處買來的,據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統計,每一張再生能源憑證(T-REC)等於1千度綠電,台積電去年購自T-REC的綠電為10.5億度,占全國T-REC 總量15.06億度約69.7%,將近七成。 隨先進製程與新廠不斷建置,台積電預估2030年總用電量會成長,占到全台用電的11到12%左右,尤其2040年要達成RE100「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就算把全台綠電通通給台積電也不夠。綠電大缺的窘境,審計部在7月30日公布的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全都露,「太陽光電未達成整體預期目標,且差額逐年擴大」,政府規畫2025年綠能要占總發電量之20%,目前才10%,太陽光電去年累計裝置容量目標1.4萬MW,但最後只有1.24萬。對出口企業來說,台積電用剩下的綠電,可說是杯水車薪,與其等著被重視ESG的歐美客戶萬箭穿心,有的業者選擇自救。台大化工系特聘教授藍崇文表示,「太陽能最快上手」,隨著中國大陸補貼和過度投資,太陽能目前設備相當便宜,加上技術進步,發電效率也在增加;大亞的莊博貴表示,用自家屋頂做光電,少了最大的「土地取得成本」,一度電成本不到3.5元,對於急著到處找綠電買的台廠,他通通建議不如先自發自用。「在台灣廠區,聯電的太陽能系統總裝置容量為台灣晶圓代工業界之冠!」晶圓代工二哥聯電,8月初得意地對外公布,除了跟外界購買綠電,自家工廠的屋頂已被太陽光電系統「極大化」全部鋪滿。集團安裝峰值發電容量超過13700瓩之太陽光電系統,預估每年發電量可達1.6萬MWh以上。聯電的太陽能系統總裝置容量為台灣晶圓代工業界之冠。(圖/聯電提供)。除了屋頂的太陽能板,「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我們有自己的太陽能電廠!」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跟CTWANT記者說。嗅到歐美減碳的野心,宏碁早在2017年就在旗下桃園市的龍潭渴望園區,建置龍顯太陽能發電站,這個地面式太陽能光電量達2400瓩,是當時北台灣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總計宏碁集團自設發電廠並發電售回當地電網的綠色電力為352.6萬度,營運使用的再生電力達到1333.4萬度,佔資訊產品事業相關營運達65%,佔全集團範疇二用電的44%。台達電研發超高能源轉換率的變流器,成為自建太陽能利器。(圖/黃鵬杰攝)「我們是做電源解決方案的,『節能』就是我們的主業嘛!」今年8月第一次以台達電董事長身分主持法說會的鄭平,在被法人問到缺電議題時信心滿滿,畢竟台達電在全球廠區使用再生能源比率已76%,台灣則高達80%,可說是全台灣最接近RE100目標的第一名。以台達電在加州的美洲區總部為例,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再加上自家研發的超高能源轉換率的變流器,每年可產生超過140萬度再生電力,已能滿足建物百分百需求。至於「吃電怪獸」台積電,一直有環保團體點名該多裝太陽能板自發自用,但台積電表示,他們有裝在辦公室的車道上,但考量廠區安全,無法在廠房屋頂全面設置太陽能板;畢竟日賺斗金、關乎全球晶片供應命脈的台積電,實在不敢在頭頂上「增加風險」。而去年股東會時,就被股東問到是否該自蓋電廠,當時董事長劉德音坦承,「綠電不足,確實會影響競爭力」,過去確實評估過蓋電廠,但「光是土地徵收碰到很多抗爭,就很麻煩了」,不蓋是因「太複雜了」,網友聞訊紛紛笑稱,「畢竟光電『水很深』,連台積電都不敢碰」,這也可看出在台灣做綠電的複雜度。
經濟部擬修法「大水力認證綠電」 賣價能提高
翡翠水庫可以被認定是綠電了!經濟部著手修法,首度要將「大水力(水庫)」發電認定為綠電,發給再生能源憑證(綠電憑證),可以當作較貴的綠電買賣,滿足企業RE100(100%再生能源倡議)需求,或是申報ESG永續與減碳。不過大型水庫有生態衝擊問題,有些需拿到國外「環境永續驗證」,要等細項配套完成才會公告。翡翠水庫每年平均發電2.2億度,但卻不被認定為「綠電」,無法拿去賣給企業或當碳權,只能低價賣給台電,去年遭到台北市議員群起抗議,質疑政府淨零碳排喊假的。當時經濟部回應,基於水庫及壩堤涉及水土保持等環境生態影響,所以大型水庫發電未列入獎勵對象,水力發電目前只有2萬瓩以下的小水力,才符合綠電申請資格,享有台電每度躉購價4到5元。面對地方政府要求,以及碳權開徵在即綠電抵減需求,經濟部也順應情勢,著手修改《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表示為了接軌國際,已預告把大水力(不包括抽蓄水力)列入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可以取得再生能源憑證。只是正式公告時間尚未確定。經濟部標檢局表示,因RE100對水力納入綠能有嚴格標準,大型水庫需有「環境永續驗證」才行,因此相關標準細節仍在討論中,等規畫清楚才會公布。以去年台電統計慣常水力(非抽蓄式)共發出36億度電來說,相當可發放綠電憑證數高達360萬張。目前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已發放500萬餘張綠電憑證,只是其中台積電囊括走約9成。一旦發放憑證,除台電自己大甲溪電廠外,擁有翡翠、石門、曾文、牡丹等的台北市政府、水利署都都可受惠,畢竟扣除掉電力本身成本外,一張憑證至少有1到2.2元價值。雖然如此,標檢局提醒,如果水力發電已經躉售給台電,或是已申請環保署減量額度,就不能再拿去申請發放綠電憑證。依照此標準,如果台北市政府不滿翡翠每度賣台電只有1.52元低價,就得解約,自行將此綠電拿去賣給有需要的企業或單位。握有多數水力發電的台電表示,即使未來有憑證,也不會拿出來賣,因為公司有電力排碳降低需求。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則說明,手上水庫與台電簽有購售電合約,將來憑證發下來,到底此碳權給台電、水利署或是農田水利署,不太確定,會尊重政府統一規定。經濟部標檢局進一步指出,未來大水力綠電憑證,會有不同等級。符合RE100的,水庫要取得國外「環境永續驗證」,但如果不須符合RE100高標準,就不需要驗證。
台股19日中一度狂殺千點 雲豹能源逆勢漲停單周飆漲12%
台股昨(19日)盤中一度大跌千點,終場崩跌重挫774點,收19527.12點。不過,能源整合服務商雲豹能源(6869)卻不受大盤影響,自開盤逆勢直奔漲停價156.5元,創下歷史新高,尾盤還高掛買單2594張,單周大漲12.19%。雲豹能源本周取得台灣證交所核准通過函,力拚第二季轉一般板上市,可望成為全台第一家自創新板轉上市的企業。該公司指出,根據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所發行憑證張數統計,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憑證中心所發放太陽光電之綠電憑證數量排名,雲豹能源旗下售電業子公司天能綠電在國內眾多售電業者中坐二望一,光是今年第一季達近3萬張太陽光電憑證,位居台灣第二大售電業者。美股周四一片跌勢,科技股幾乎收黑。其中台積電ADR下跌將近5%,拖累台股周五大跌並失守兩萬點關卡,盤中一度下殺1009.32點,終場收跌774.08點,跌3.81%,來到19527.12點,成交量7047.88億元,創下32個月以來新高,週線結束連8紅,3大法人合計賣超835.28億元。不過,雲豹能源憑藉在循環經濟與綠能領域的亮眼表現,股價仍逆勢飆漲,以141.5元下跌開出不久,股價就由黑翻紅直攻漲停,上漲14元至156.5元,並一路鎖住到收盤,創下掛牌以來新高價。三大法人方面,外資昨日買超267張、自營商賣超10張,合計買超257張,而外資4月以來買超已達672張,成為雲豹股價強力支撐。雲豹今年3月12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申請轉列一般板上市案,更取得簽證會計師出具「內部控制制度審查確信報告」,4月17日再獲台灣證券交易所核准通過函後,由於相關程序幾乎都完成,最快第二季就能轉一般板上市,可成為全台首家從創新板轉上市掛牌的公司。
台電第二波小額綠電15日上架開賣!首增10萬度商品 24日前歡迎上網競標
為協助企業接軌國際邁向淨零碳排,並提供國內企業多元綠電選擇,台電再次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聯手合作,15日於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綠電媒合平台第二次上架綠電商品,台電表示,協助小額綠電需求企業買到所需綠電是這次持續推動小額綠電銷售計畫的核心目標,為兼顧及回應市場需求,除了原「一萬度」、「五萬度」商品持續上架之外,綜合首次競標結果與建議,第二批將新增「十萬度」商品,歡迎有綠電需求的企業,把握機會參與競標購買,本次競標到24日截止,只有十天,要買要快!歡迎有綠電需求的企業,把握機會參與競標,本次競標到24日截止,只有十天,要買要快(圖/台電提供)!台電說明,因應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國內企業對綠電及憑證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為讓企業可以買到所需要的綠電以及協助企業開始學習進行再生能源管理,經綜合參考第一次綠電銷售媒合結果,以及多場實體與線上說明會企業建議,「1萬度」、「5萬度」商品本次持續上架,並新增「10萬度」的綠電商品,3款商品搭配「1年期」及「5年期」,六種組合共有193件綠電商品投入綠電市場交易,不僅提供國內企業更多元綠電選擇,讓國內綠電市場交易更加活絡,也協助台灣企業滿足國際供應鏈要求,提升公司企業形象,落實ESG永續發展。台電進一步說明,本次購買方式與首批標售方式相同,企業須先到綠電媒合平台註冊及登入T-REC會員後,即可選擇1個電號,依企業自身需求評估投標價格進行出價及填寫志願序,最終售價將透過平台媒合作業程序決定,預計於2024年開始轉供。為兼顧及回應市場需求,本次將新增「十萬度」商品,歡迎有綠電需求的企業,把握機會參與競標購買(圖/台電提供)。台電表示,首批得標的47家企業,目前已陸續與台電各區處密切聯繫進行簽約。針對企業關心首批得標後是否能參與本次標售,台電指出,11月6日首批得標的47個電號不得再參與本次投標,但首批得標的統一編號,如果還有其他電號,則可以另一個電號購買本批商品。台電補充,用戶若有小額綠電商品相關問題,請上台電官網查詢,或撥打(02)2366-5865、(02)2366-5864、(02)2365-1234轉15147業務諮詢服務專線進一步了解;若有綠電媒合平台使用問題,請上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官網查詢,或撥打(02)2343-1850、(02)2343-4529、(02)3343-2266洽詢。台電廣告
金融新擂台戰2/蔡宏圖看到外商的苦 國泰人壽率先推「綠色租賃」團購綠電
各大金控拚「綠色金融」招式不一,身為台北市信義區商辦大樓「包租公」的國泰金旗下的國泰人壽,則是力拚「綠色租賃」,光是2022年全年就採購650萬度綠電提供給承租企業戶,減碳達3千噸,成了最大「綠房東」。「今年底前的示範四棟大樓將完成近30張租約(提供團購綠電的綠色租賃服務)要完成,明年更是擴大範圍到外縣市。」國泰人壽副總郭文愷告訴CTWANT記者。國泰金是首家加入RE100的金控業,自2021年以來,除了國泰人壽不動產部門力推綠色租賃,還成立國泰電業自籌綠電來源,國泰金包括子公司已經在2022年100%使用綠電,去年國壽為服務租客更揪團買綠電,領先其他保險業同業。CTWANT調查,國泰集團早在2016年,即在自有建物上評估與設置太陽能板,並結合自有不動產租賃業務,透過出租倉儲物流屋頂,提供能源業者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目前累計裝置容量超過6,950kw;國泰人壽為了自籌綠電,也設定自發自用太陽能板建置目標,2025年為500KW、2030年為850KW。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今年7月曾公開表示,發展再生能源(綠電),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是每一個追求淨零碳排的企業都很重視的議題,但也因為受限於資金跟資源的有限,中小企業或者是在台灣設立營運辦公室的外商,想要單憑自己的力量,採用再生能源不容易。「國泰人壽擁有許多不動產、商辦大樓,提供綠色租賃服務,責無旁貸。」國泰人壽副總經理郭文愷表示,國壽更是承諾要在2030年全台服務據點100%要使用綠電,並以位於北市信義區的國泰金融中心、國泰置地廣場、國泰敦南信義大樓為重點。在台北101的外商企業承租戶因大樓共同使用一個電號,申購綠電程序上遇到執行的複雜性。(圖/CTWANT資料照)由於依經濟部相關規定,企業要自行購買綠電,必須要有自己的電號(電表),才能取得綠電憑證,即是一種綠電身分證,2020年經濟部推出「再生能源憑證單一電號多用戶交易輔導示範計畫」,讓商辦大樓中非電號持有人的承租企業取得綠電。三年前,台北101大樓裡外商承租戶購買綠電,因整棟大樓是共用一個電號,因此須找101與綠電廠商簽一個三方契約,完成第一張綠電憑證。只是,避免額外衍生相關法律情況,2022年7月,在101、國泰人壽相繼將外商租客痛點與經濟部改良設計為「綠色租賃方案」,開啟商辦大樓房東跳出來代為團購綠電新模式。即由房東協助大樓租賃客戶引進綠電或再生能源,並分配與承租戶,解決單一電號多用戶之承租戶使用綠電難題,且承租戶無須另外與電力供應商、台電、房東簽訂多方合約,即可使用再生能源。「其實,國泰人壽在五年前,得知加入RE100法商迪卡儂承諾全球各辦公室需100%使用綠電承諾,卻面臨購買再生能源不足的窘困,國壽也開始解決方案」「如今到年底,還有近30張租約完成,很高興能為承租企業提供了一些解方。」國壽副總經理郭文愷說。國壽領頭羊的作法,已在這一波外商辦公室大遷移取得先機。除了國泰為首批轉供「綠電服務」給承租戶的房東,截至2022年底,已引進約650萬度綠電,減碳約3千噸之外,新光人壽持有的新光摩天大樓等也是其中一員。CTWANT調查,國泰人壽不動產部門力拼「綠色租賃服務」,除了可向集團旗下的國泰電業購電,還可向陽光伏特家等綠電仲介平台購買綠電,此外,國泰證券還為陽光伏特家發行國內第一檔的陽光綠益債務型STO,進而推動綠色金融商品。另一大壽險業包租公新光人壽則是力推綠色建築,從2017年起,新板金融大樓、新光南港軟體大樓、新光人壽新板傑仕堡C棟、見潭傑仕堡、水漾傑仕堡、總統傑仕堡等,已有七棟樓取得綠建築,像是鑽石級、黃金級、銀級,還有一張美國LEED證書,包括起家厝東南大樓的重建,去年動工及規劃中還有6案,也都是綠建築。全球第2大運動用品零售商法商迪卡儂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2026年減碳目標需比2021年達到20%占比。(圖/報系資料照)
台電第二波小額綠電競標 改推大包裝「10萬度」瞄準科技業
因應產業淨零減碳所需要的綠電需求,台灣電力公司10月25日首發的小包裝綠電1000萬度競標,反應不如預期,只有50家廠商參加,據了解是「不夠用」且廠商還在觀望價格,所以11月15日推出的第二波競標,推出大包裝的「10萬度」商品,鎖定對綠電有急迫性需求的製造業、科技業廠,預計競標到24日截止。在先前「台電首賣小額綠電」記者會上,當時鎖定的是中小型製造業、金融業,所以首批上架1萬度、5萬度,搭配1年期、3年期、5年期等六種商品,合計共360件、1000萬度作為競標,沒想到最後只有50家廠商參與,最後47家得標,投標金額大致落在每度4.9元至5.5元間。業內人士透露,因為這次試辦分兩次,得標一次後就不能再加碼,所以同業都還在觀望,想看看大家出價的合理範圍大概在哪,加上1萬度、5萬度電對於工廠來說不太夠,所以才興趣缺缺。台電表示,為協助企業接軌國際邁向淨零碳排,並提供國內企業多元綠電選擇,台電再次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聯手合作,15日於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綠電媒合平台第二次上架綠電商品,協助小額綠電需求企業買到所需綠電。
解決中小企業碳焦慮 台電釋出5千萬度綠電上網競標
節能減碳將是出口的剛性需求,為解決中小企業買不到綠電的「碳焦慮」,經濟部13日宣布,推出「小包裝綠電銷售試辦計畫」,年底前釋出自建綠電約5000萬度,第一批1000萬度將於10月25日上架,有六種組合、共360項商品在網路上公開競標,價高者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上路,到2026年時,若沒有進行碳盤查與減碳的企業,出口到歐盟貨物將面臨高額碳稅、甚至被拒絕下單,由於歐盟是台灣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很多企業用電大戶積極布局採購綠電,中小企業在這方面就相對弱勢。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灣很多企業是國際供應鏈的一員,很多中小企業有減碳需求,但他們常說很難買到綠電,經濟部就跟台電商量,設計多元化跟有彈性的購賣綠電機制與平台,今年分兩批進行,試辦後看成效如何再進行調整。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台電首度推出小額綠電銷售試辦計畫,選擇自建的兩大案場,包括台南鹽田光電及彰化彰濱光電,合計釋出約5000萬度綠電,分兩階段上架開賣。考量中小企業的少量需求,推出「1萬度」、「5萬度」兩款,搭配「1年期」、「3年期」、「5年期」,共六種組合的小包裝綠電商品投入市場交易,第一階段的1000萬度綠電於10月25日上架,第二批是11月15日上架,有需要的人可以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綠電媒合平台上競標,價高者優先依其選擇商品排序結標,預計於2024年開始供電。台電也表示,一個電號僅能得標一個商品,且得標後就不能再參與第二批投標,就是為了讓更多企業能買到綠電,而不是被特定的用電大戶收購走。不過這些都是嘗試,未來會依需求滾動式調整。
造紙龍頭正隆H1營收205億年減逾9% 總座:傳統旺季將到看好下半年市況
工紙龍頭正隆(1904)上周五(18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張清標表示,隨著中元節、中秋節及雙11檔期等傳統旺季即將來臨,加上國人消費力不減,下半年台灣市場營運可望漸入佳境;至於越南及中國市場,受到歐美及當地需求景氣不佳影響,預估最快明年才會回溫。正隆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新台幣205.57億元、年減9.85%,歸屬母公司淨利3.26億元、年減83.54%,每股稅後淨利(EPS)0.29元,毛利率加上折舊利息攤提等衰退2%。張清標表示,上半年市場需求不振、競價難免,成品售價達谷底、跌幅高達18%,業界已有察覺,將盡量維持售價或緩步下調。其中,雖然越南外銷不佳出乎意料,但正隆仍看好未來發展潛力。張清標指出,越南平陽二期工紙廠、濱吉紙器廠及北越北江紙器廠上半年陸續投產,初期產能稼動率較低,不過8月起設備運轉率已提升至8成,但受到歐美及當地需求不佳影響,預估越南及中國市況最快明年才會逐漸回溫。為緩解台灣外送暴增造成的食品紙類容器垃圾,正隆近年積極投入紙容器再生,在大園廠新設6.6萬噸再生白漿線,再結合大園沼氣發電系統,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廢紙容器的再生量能,並幫助工廠完成綠能轉型;同時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正隆作為唯一取得風力再生能源憑證紙業,累積擁有11917張風力再生能源憑證,后里廠新設光電也在申請綠電憑證。展望後市,正隆對下半年整體表現保持樂觀態度,由於台灣進入中元節、中秋節及雙11檔期等傳統旺季,加上民眾消費力不減,看好台灣營運漸入佳境。
經濟部推企業綠電信保機制 9月上路!輸銀攜手台電擔「雙保險」
全台灣除台積電1家信評夠力外,其他企業買綠電,銀行都怕倒掉,為此經濟部9月將推出首個「企業綠電信保機制」,由中國輸出入銀行攜手台電擔任「雙保險」,保證原企業買家如中途倒閉,「空窗期」由信保以原價8成繼續收購電量,剩下2成損失則由銀行吸收,以大約「4、4、2」負擔比,讓賣電的開發商可以繼續收到電費,如此銀行也敢於融資借錢給他們蓋風場。現行再生能源發電多數由台電收購,但是隨著風電0元標售價出現,未來綠電將走向「企業購售電合約」 (CPPA),也就是由綠電開發商自己找企業買家,簽下長達20年的長約。由於期限非常長,一家企業能否營運那麼久誰也無法保證。經濟部表示,除了台積電有可被外商銀行接受的國際信評外,其他大廠並無法讓銀行放心,而每座離岸風場開發幾百億元,連帶讓銀行對借錢給開發商產生疑慮。未來政府的綠電信保機制,結合「保險支付」加「台電收購」雙重保障。首先由國家融資保證中心主責,找來中國輸出入銀行做信用擔保,規畫出資幾十億元,未來購電企業與開發商都可以付保費購買綠電中斷保單。一旦買家未來營運困難,無法繼續購買,綠電信保機制將介入。此時第二重台電保人角色就很重要,公司預計以近5年迴避成本(不含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均價來收購,以最近來說一度是1.89元,但台電希望能拉長到近10年均價,把基本收購價再拉低。經濟部官員指出,開發商當然也會繼續找接手買家,但這個空窗期,依照經驗約有1到2年,這也是綠電信保介入時間。舉例來說,某離岸風電開發商與需要綠電企業,簽下每度售價4.5元的CPPA,假設後來這家企業無力付款,這時由銀行吸收2成損失,其餘8成,先由台電以迴避成本基本價約1.8元收購,輸銀再吸收剩下的1.8元。至於台電承接「無主綠電」後,可以留下來自用(電力減碳),或是拿到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的平台去兜售。台電說,拿出去賣可能性最大,因為一度收不到2元,去賣可賺錢。經濟部官員表示,綠電信保機制已草擬差不多,但有台電基礎收購價、保費費率、擔保期限等機制還要討論,預計9月對外公布上路。經濟部初期會先媒合幾家大型科技公司來使用此機制,希望有助打破綠電都被台積1家買走風氣,讓更多人能買到綠電。
台電購電成本高爭取漲價 行政院推平台讓企業自購綠電
台電上周五股東會上預估今年虧損恐仍在1500億以上,表態10月將再爭取合理調漲電價,輿論批評,台灣購買綠電成本高於售電價格,是虧損的主因。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20)日出席「2023綠電交易高峰會」時表示,未來企業透過「綠電交易平台」直接向再生能源發電業或售電業採購綠電,經濟部也將推出「中小企綠電平價專案」,預計2025年前可提供逾億度綠電,協助中小企業順利取得綠電。根據台電官網資料,到今年4月底為止,台電購買風電成本為每度7.03元、光電4.88元,平均的再生能源購電成本為5.6元,整體購電成本為4.51元;同時,台電的售電價格,民生用電為每度2.63元、工業用電為2.58元。外界批評,台灣購買綠電的價格遠高於售電價,是長期嚴重虧損的主要原因。鄭文燦昨天出席活動時表示,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於2026年起正式實施;美國亦簽署了史上最大因應氣候變遷投資的《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倡議100%使用再生能源,我國目前亦有台積電、台達電等多家重要企業參與,也讓資源減碳及促進綠能使用成為新潮流。政府於去年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訂定2030年階段性減碳目標,減碳目標也是每一位領導者的責任,不僅是台灣面對全球的共識,也是跨國界、跨產業、跨世代的轉型工程。鄭文燦指出,我國採取「電證合一」的制度,於2017年與2019年分別完成《電業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開放綠電自由交易,並建立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來負責執行的台灣再生能源憑證(T-REC)制度;而「綠電交易平台」讓綠電不再只躉售台電,企業可透過「企業購售電合約」,向再生能源發電業或售電業採購綠電,滿足企業社會責任及減少碳排放等目標。鄭文燦指出,政府的目標是提供可接受的綠電價格,讓想買的買得到,讓想賣的賣得出去,為照顧中小企業,經濟部也將推出「中小企綠電平價專案」,由公有或國營土地招租太陽光電案場,並保留3成綠電上平台標售,預計2025年前可提供逾億度綠電,協助中小企業順利取得綠電,因應淨零轉型趨勢。他表示,現在還在建立制度的階段,歡迎各界提出更好的政策建議,經濟部及行政院各單位都會儘量納入考量。
BBC《地球脈動II》影像音樂會登場 鄭崇華:氣候變遷生物也受害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與聯合數位文創共同主辦之《地球脈動II》影像音樂會,周六(10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演出,希望藉由《地球脈動II》音樂會的視聽饗宴,喚起社會大眾對生物多樣性銳減的關注。台達集團創辦人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指出,人類與許多生命物種共享自然環境,但氣候變遷帶來的諸多衝擊,正威脅地球上所有物種的生存,光是2022年上半年,世界各地便接連遭逢森林野火、極端熱浪、豪雨致災及乾旱等環境災難,不只讓人類受苦,許多生物的族群都遭受極大衝擊。延續台達50周年舉辦《藍色星球II》影像音樂會,廣受好評迴響,今年音樂會播映《地球脈動II》也是英國廣播公司BBC最受歡迎的經典紀錄片之一,不但是BBC首部超高畫質(UHD)影集,更運用了無人機、空中與遠端攝影等多項前瞻技術,帶領觀眾穿越島嶼、高山、雨林、沙漠、草原及城市等多重地景,累計穿越40個國家,捕捉到許多以前從未被拍攝過的野生動物,如花費四個月才在喜瑪拉雅山拍到雪豹母女、或在非洲草原上記錄下將獅群踢散的長頸鹿群,奠定生態紀錄片拍攝的全新里程碑。透過台達超高畫質、亮度高達37,000流明的8K DLP雷射投影機,搭配800吋超大銀幕播映,並結合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及合唱團,現場演繹由國際知名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及其團隊譜寫的動人樂曲,提供視覺及聽覺上的雙重震撼,讓觀眾感受到如臨實境的生態美景與壯闊自然影像。民眾也目賭許多難得一見的物種奇景與壯闊畫面,包括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山脈的雪豹、巴拿馬群島上會游泳的樹懶。製作人麥可・岡頓表示:「《地球脈動》是以近乎「上帝般」的視角讓我們俯視地球。」拍攝手法採用特殊穩定技術,使攝影機脫離三角架,直接跟隨動物足跡,與牠們一起旅行,感覺狐猴就像是跳過觀眾肩膀,從動物角度帶領觀眾重新認識在地球上和我們共同生活的豐富生命樣態。延續台達50周年以「節用.厚生」倡議回應氣候挑戰,今年迎向51年更揭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策略新篇章,將「生物多樣性」列入台達永續策略,呼應聯合國將在年底於加拿大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會中預計發表未來十年的保育目標及搶救計畫,台達以實際行動及企業核心能力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台達除了舉辦音樂會推動生態教育,亦採取具體行動實踐生物多樣性。自50周年啟動珊瑚復育計畫,攜手海科館與民間保育團隊投入東北角珊瑚復育,號召台達員工擔任海洋志工,協助復育基地的例行維護及水下作業;經過一年努力,已完成第一階段育苗並於今年8月將部份珊瑚種苗移植至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台達基金會也與專家合作,嘗試運用台達LED與自動化技術及設備,協助耐熱珊瑚種苗的培育與挑選;另與海生館合作訓練企業志工,成為由美國加洲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發展的國際珊瑚監測網絡CoralNet合格成員。此外,台達也暨去年透過採取相關節能措施並使用再生能源憑證,連兩年以打造成「零碳音樂會」為目標,持續力減舉辦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也盡到減緩氣候變遷的責任。
台灣綠電跑哪?1/台電隱身收購大戶 台積電風力發電大買家
一到夏季用電尖峰期,全台最敏感的話題是「缺電」,但一位半導體材料供應商營運長對CTWANT記者說,中小型企業更苦惱的是「買不到綠電」,「我們公司規模小,只能盡力做好節能,綠電不好買,只能看看客戶能不能稍微放寬一下標準。」不只這位營運長無奈,就連股王大立光(3008)董事長林恩平、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都曾公開表示,「台灣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其實背後關鍵因素是台灣綠能市場失衡,台灣本身綠電供應不足,在綠能躉售政策下,太陽能發電多被台電購回,其餘綠能發電才流入市場,僧多粥少下,小廠搶不贏大廠,只能徒呼負負。產業人士分析,主要跟國內鼓勵綠電發展的政策有關。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的資料顯示,截至7月底,已發放的綠電憑證張數為146萬張(一張憑證代表1000度電),其中風力發電約110.7萬張,太陽能發電約35.2萬張,比例相當懸殊,也跟民眾一般印象太陽能發電為主的認知有差異。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曾公開表示,「台灣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但實際的大買家其實是台電。(圖/報系資料照)發電商微電能源(6883)指出,「這是因為先前太陽能發電大多都是將電力回售給台電,因此這些被台電購回的綠電,並不會有綠電憑證。」對於太陽能發電廠來說,台電回購電力,會讓電廠比較容易預估可能的收入狀況,如果要向銀行融資,也因為是跟台電做生意,授信額度會比較過關。而風力發電相較於太陽能發電,單一電廠的發電量大,也多是資本相對較為雄厚的企業,台積電本身的用電量大,就可以一次跟電廠洽談買下所有的綠電,自然也推升了台積電的綠電購買比例。流入綠電平台交易的電量有多少?據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統計,2020年全年綠電憑證總交易數為51791張,其中台積電買走51659張,比例99.7%;2021年全年總交易數大幅成長到753537張,台積電買走747249張,而2022年前7月總成交數401562張中,台積電佔了349849張,比例為87.1%。根據台電官網統計,光是2022年上半年,台電回購的再生能源總電量達50.93億度,其中太陽能發電電量達40.1億度,風力發電則為6.31億度,相較於今年前7月的綠電憑證交易量所表彰的綠電也才約4億度,也就是說,頭號綠電大買家,其實是台電。經濟部原本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2成,儘管今年初已下修到15.2%,但可以預期的是,台電仍須購買更多的綠電才能達標。台電則回應表示,這是因為之前的綠電在政策引導下,多是由台電收購,現在已經開放綠電發電商,可以跟台電解約,將綠電投入到交易市場中。不過包括輔助服務費、電力調度費及轉供電能費,原本是由台電吸收,如果投入自由交易市場,這些費用就要由發電商來負擔。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馮嘯儒則指出,目前企業買綠電的「願購價格」其實比台電高,以光電案場而言,台電躉購價格平均每度電約4.2元,而目前企業的願購價格可到每度電約5.5元,賣給企業明明可賺更多,發電業仍然走不出台電躉購,原因就在「銀行融資」及「法規程序」。 股王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曾指出,期盼政府能創造更多綠電讓企業購買。(圖/張文玠攝)「而台積電大量購入綠電的狀況,其實在外國也很常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經理王孟傑分析,畢竟大廠本來就有較大的需求,也有比其他廠商更大的購買力,像是國外大廠如蘋果(Apple)、谷歌(Google)、Meta等,也都是綠電的購買大戶。林恩平曾在大立光股東會上呼籲,「購買綠電是國際趨勢,公司內部也已經研究2、3年,結論看來,還是購買綠電最可行,但大部分的綠電都被買光,期盼政府能創造更多綠電讓企業購買。」「在環保法規持續緊縮及國際趨勢發展下,使用綠能成為企業能否在世界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競爭力,誰握有綠電,誰就握有下個10年,對於努力走向國際的臺灣企業來說,做好準備,已刻不容緩。」綠電中盤商瓦特先生一針見血的點出綠電的關鍵地位。
台灣綠電跑哪?2/買不到綠電先拚節能 大廠拚2030年達成100%再生能源目標
「購買綠電就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企業的最後手段,企業本來應該還是要先提升自身的能源使用效率,才是根本之道。」熟悉ESG規範人士指出,而購買綠電應該是用來彌補其在節能之後仍有不足之處的方式。從蘋果要求供應商全面使用再生能源,到台灣用電大戶條款,以及企業們對自身ESG行動要求,購買綠電成了企業的顯學。據 2021年經濟部公布的用電大戶條款,優先規範契約容量5000kW以上之用電大戶,必須在2025年以前完成契約容量中10%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也就是說,用電大戶只剩三年可努力。產業人士指出,一般是先由能源技術服務公司為客戶評估可行的節能改造措施(EnergyConservation Measures,ECMs),協助工商業界擬定節能計畫,所需的費用,或是由廠商自行編列預算,或是由改善能源使用所節省能源的費用,在合約期限內分期來償還。友達攜手台達,為太陽能電廠客戶提供高效能整合式解決方案。(圖/報系資料照)在國內科技大廠中,台達(2308)可說是節能模範生,早在2017年就承諾2025年的碳密集度相較2014年下降56.6%,2019年台達全球據點用電已有45%是採用再生能源,2021年3月,台達更宣布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識RE100,承諾全球據點將於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及碳中和的總目標。台達執行長鄭平曾表示,「台達會以自主節能、並運用太陽能自發自用與自蓋電廠等能力為主,同時評估當地綠電市場的交易成熟度,搭配購電協議(Power Purchase Agreement;PPA)或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RECs),致力達到RE100承諾目標。」而傳統產業中,新纖(1409)對綠能及減碳提出不少也規劃,包括氫能取代化石燃料、研發碳捕抓技術,及碳儲存技術,同時也投資風力發電、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新纖子公司新光幼獅公司董事長羅時銓指出,「綠能是全球趨勢,企業要超前部署,不能等到客戶要求了才動作,那不僅時間慢了、成本也高了。」 微電能源董事長王愍迪分析,綠能就是電流、數據流、金流等「三流」的串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圖/微電能源提供)面板廠友達(2409)也在今年正式成為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會員,承諾於205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元太科技(8069)也展開零碳排行動,制訂三大階段性目標,逐步於2025年達成40%再生能源使用,2030年使用100%再生能源落實RE100目標,並於2040年實踐淨零碳排承諾,協助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產業界的綠能需求暴增,成了不少新創業者眼中的新商機。微電能源(6883)董事長王愍迪分析,綠能就是電流、數據流、金流等「三流」,串連了能源技術、機構投資人、銀行、綠電憑證、用電戶、電網、儲能應用、電廠管理的多種面向,「這也造就出很多可以切入的機會,其中像是整合用電戶及發電戶之間的供給與需求,就是一個很大的發展領域。」
三地集團搶進兆元綠能市場 聯貸82億元新建漁電共生場
近年來作風低調卻大動作不斷的三地集團,旗下的高雄客運在3月初先是採購鴻海電動巴士Model T,29日宣布獲得12家銀行共82億元的聯貸,正式進軍綠電市場,搶食未來兆元商機的綠色能源市場。三地集團為了進軍再生能源業,透過旗下北基國際(8927)轉投資設立100%持股的三地能源,將跨足綠能光電、能源儲備、電動車充電以及綠電、憑證銷售,29日在高雄萬豪酒店舉行「品牌發布暨聯合授信簽約典禮」,與12家銀行簽訂82億元的聯合授信合約。漁電共生的作法是將太陽能板架在魚塭周圍或者上方,以最不影響收穫的情況下,讓養殖戶能夠增加被動收入。(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董事長鍾嘉村指出,近年來電力和能源一直是集團關注的民生議題,政府也設立2050年後的淨零排碳目標,陸續推出再生能源和車輛電動化等相關綠能政策,這也是成立三地能源最大的原因目前再生能源建設的相關原物料,不僅價高也常缺貨,三地能源早在2022年已經開始針對光電建設開始動工,預計有150MW(150兆瓦特)規模,就連儲能也有15MW(15兆瓦特),預計在今年就能上線,不過鍾嘉村強調「給旗下團隊的目標是2年內達到1GW(1,000兆瓦特)的規模」。此件聯貸案主導銀行為永豐銀行,早在2012年永豐銀行就開始針對綠能相關產業積極支持,一直到2020年簽《赤道原則》後更是不遺餘力,在2021年先是主辦雲豹能源62億元聯貸案,接著又主辦中租156億元綠能聯貸,此次也是三地能源82億元聯貸案的主辦銀行。高雄客運年初向鴻海集團採購電動巴士Model T,緊接著大動作宣布進軍綠色能源市場。(圖/張文玠攝)而目前三地集團主導綠電的關鍵人物正式北基國際副董事長何佳璟,他私下不諱言地透露,會進軍綠電當然有政府相關單位所釋出的期望,但更重要的是為了永續環境。何佳璟指出,目前三地能源進行中的光電案場規劃有688MW,包括七股區、鹿耳區、安南區、將軍區共489MW的漁電共生,還有獅子鄉、高樹區199MW的地面型光電。除此之外,儲能案場已經有15MW正在建置,並取得了245MW的儲能許可,預計總儲能容量可以達到400MW;電動車充電站部分已經建置在高速公路西螺休息站建置第一座超充站,預計到2022年底將完成22站大功率超充站以及20站目的地充電站的建置目標。業內人士透露,三地集團成立三地能源,除了配合政府的綠電政策外,還可以增強正面的企業形象符合ESG等目標,更重要的是可以賣綠電、再生能源憑證。他強調「雖然現在多數企業已經開始在採購再生能源憑證(每張1,000度綠電),其中台積電近幾年都吃下超過90%的比例,不過還有很多企業在撐,想要等憑證便宜時再進場,而目前每張憑證價格約落在1千到2千2元,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未來只漲不跌,預期三地能源應該在幾年內就會回本」。
台灣首創家用綠電訂閱制上路 四口家庭一年電費最多省5,177元
綠電科技新創公司奇異果新能源(KiWi),1日正式宣布推出全台首創家用綠電訂閱平台,以AI與區塊鏈技術,讓民眾3分鐘輕鬆完成綠電訂閱;採台電直送、並協助診斷家戶用電行為外,只要每月度數使用700度以上,1年可以節省約 5% 電費。為了拯救地球,世界各國已經訂下2050年零碳排的目標,使得各大企業已經開始採用夠綠電,英、日、美、星國皆已出現提供 100% 再生能源的售電業者,讓民眾能享受多元的綠電訂購方案,而台灣的新創公司奇異果新能源(KiWi)近期推出綠電訂閱平台,讓家戶也能使用綠電,且扣除月租費,每個月繳交費用也會降低。創辦人黃偉哲表示:「奇異果新能源(KiWi)全數綠電來源都擁有再生能源憑證,確保訂閱者使用的都是可信任的綠電」經濟部能源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組長黃志文解釋,「再生能源憑證的概念就是『綠電身分證』,每1000度電會發行1張,不僅能為綠電驗明正身、更透過與各國相同的憑證運作模式,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政府樂見民間企業積極響應政府政策推動」。奇異果新能源指出,目前推出的家用綠電訂閱平台,有三大優勢:「台電直送」、「智慧綠電管家服務」、「親民電費」。奇異果新能源供給的綠電,直接由台電輸配電網產地直送,讓民眾在使用綠電的同時,仍可確保供電穩定性。並搭配免費優先換裝智慧電表服務,不需要額外施工、更免綁約,訂閱後可無痛轉移。並利用「智慧綠電管家服務」,以獨家的AI技術針對家戶進行用電分析,會計算出巔峰電費的時間,並改採綠電輸送,以減少每個月需付的電費;舉例來說,傳統電力的痛點在於尖峰電價高昂,如夏季尖峰每度 6.2 元,用電超過 2,000度,加收0.96元。且全台用電需求成長,電價年年漲,2025 年全台平均電價(工業/營業/非營業)將漲破每度3.39元。反之,綠電越來越平價化,預計 2025 年就會比市電更有競爭力;以四口家庭夏季用電約1,200 度來舉例,將 30% 轉換成綠電,大約一年可約省下 5,177 元。
台達電執行長鄭平獲頒成大名譽博士 宣示2030將達碳中和目標
國立成功大學今(11)日舉行9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名譽博士學位頒贈典禮,由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授予台達電(2308)執行長鄭平名譽工學博士學位。成大表示,鄭平任內除帶領台達營收穩定成長、市值成長3倍,主導台達轉型進入工業品牌領域,整合事業群面向深具潛力的關鍵市場,品牌價值逐年提升達到2020年的3.31億美元,因此授予榮譽博士學位,表彰其以創新研發之力。成大校長蘇慧貞指出,鄭平積極投入產業創新科技研發,同時為呼應全球暖化問題而致力發展各項綠能解決方案,這份決心充分展現企業社會責任與使命。成大在實踐環境永續亦有相當作為,在台南市安南區啟用國內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成立智慧半導體永續製造學院、首度透過點點簽電子簽署合作備忘錄等。未來也將透過更多智慧化科技,持續打造永續校園。鄭平在致詞中表示,十分感謝成大對台達經營績效的肯定,成大的學術能量與實力有口皆碑,今日備感榮幸能成為成大校友。台達20年前就在成大設立了李國鼎科技講座,這些年來台達跟成大進行了非常多的合作,除了產學聯合研發之外,包括設立講座以獎勵先端研發計畫、設立產碩專班及泰國泰達電子的國際人才專案、設立新領域學院並捐建教學大樓等。成大多年來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其中在台達服務的成大校友同仁占比為國內各校最高,並且表現優異,這對台達近年來的轉型與成長都是很重要的後盾。台達與成大早在2009年即開始共同執行為期10年的「成大台達聯合研發計畫」,此計畫為成大和產業界第一件「關鍵投資研發(matching fund)」的產學合作;2020年,台達與成大共同成立先進技術研究中心,台達除提供實驗設備外,研發人員及工程師也進駐成大,與電資學院、工學院共同研發具產業價值的先進運動控制及品質診斷等軟硬體科技,共同扮演全球工業先進技術的關鍵角色。台達長期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於日常營運中,在2015年的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1參與”We Mean Business”承諾,2017年通過科學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SBT),藉由落實自主節能減碳、建置自發自用太陽能系統以及購買綠電或國際再生能源憑證三大方式,到2020年公司碳密集度已下降超過55%,連續三年超越SBT年度標準。2021年進一步承諾RE100目標,宣布全球廠辦將在2030年100%使用再生能源及達成碳中和。
台達電50週年8K超高畫質800吋巨型螢幕慶生 BBC曠世大作《藍色星球2》亞洲首播
時隔16年才誕生,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世界海洋影集《藍色星球》第二部《藍色星球2》承襲喚醒人類對地球環境重視的醒思為精神,今年在台達電子(2308)50週年慶下,以影像音樂會的慶祝方式呈現在國人面前,透過8K畫質的投影技術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800吋螢幕播出,搭配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共譜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體驗響宴。今年滿50週年的台達電,以「台達50影像音樂會」方式慶祝,找來有史詩級生態紀錄片美名的《藍色星球2》精彩選集,與80人編制的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現場演出知名配樂大師Hans Zimmer專門為本片譜寫的樂曲,也是本片在亞洲首次演出。這場影像音樂會由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伉儷、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伉儷、共同出席參加,並由生態學者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全現場解說串場。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出席「台達50影像音樂會」慶祝活動時透露,節能減碳趨勢帶動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台達電正在興建的中壢5廠,甚至6廠就是為電動車市場準備。(攝影/李宗明)《藍色星球2》透過台達電自家8K DLP雷射投影機播放,投放舞台上800吋超大巨型螢幕,解晰度高達 33,177,600像素的8K超高畫質與37,000流明高亮度,可以說放大了人類眼睛最對視覺最細緻的體驗。鄭崇華表示,台達電希望傳遞「節用厚生」的理念,節用即是對能源的珍惜;厚生是厚待萬物與環境。台達電今年稍早已經宣布全球各廠區將在10年內達成碳中和目標、5年內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特別一提,這場音樂會相關的設備、空調、交通、用電、工作人員與觀眾之交通產生的碳排放、彩排、燈光等,台達電全部全部進行碳揭露,並購買再生能源憑證來抵消碳排,以實現加入RE100的承諾。《藍色星球2》歷經4年拍攝,於2017年拍攝完成播出,拍攝團隊出訪125次、拜訪過39個國家、超過1500天水下作業、水下拍攝時間長達6,000多個小時;本場影像音樂會內容共分16小段,透過多種海洋生物的生態變化,訴說著這顆藍色星球海洋生態的美妙,它同時也因為人類正在改變的故事。
極端氣候+零碳排 法人:綠金商機ETF有這三類
國內今年先遭受百年大旱,7、8月又暴雨成災,促使政府近期積極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的相關政策,並表示未來將研擬碳定價制度,也因此讓三類題材成為投資人關注的綠金商機。中信基金經理人張士琳指出,台灣為全球工業生產重鎮,人均用電量高居全球第12名。雖然為全球用電大國,但台灣能源高達98%仰賴進口,提高自產能源的比例有其急迫性,且自產能源將降低國外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另一方面,政府已設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達20%的目標,目前距離該目標仍存在顯著缺口,意味綠電具成長潛力。就電動車而言,張士琳表示,今年上半年汽車產業由於車用晶片短缺,廠商將生產資源配置於特定車款,尤其優先生產電動車,刺激電動車銷售揚升,目前車用晶片供應缺貨情況已逐步緩解,被壓抑的需求釋放將進一步刺激車輛銷售, 加上第四季為汽車產業旺季,全球電動車預料於2021年、2022年將分別成長78%、47%,台股相關電動車供應鏈的財報於第四季仍具上修空間。目前包含歐盟已有64個國家設有碳定價機制,涵蓋全球超過5分之1的碳排放,全球淨零排放的共識下,「碳稅」正逐漸於國際普及。歐盟預計在2026年起徵收「碳關稅」,並規定若原產國實施「碳定價」,則可減少對於碳關稅的支付,等於鼓勵尚未設立碳定價制度的國家加緊腳步跟上;碳定價有利政府稅收之餘,將強化企業減碳動機,未來碳排放的成本可能越來越高。張士琳進一步分析,能源消耗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7成以上,能源消耗又以電力、交通相關的排放為大宗;對於前者,企業可透過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或直接採用再生能源等,達成碳中和目標;對於後者,電動車成為最佳替代方案。也就是說,「綠能、電動車、再生能源」這三類題材,為全球淨零之戰的主要賽道。
LG宣誓2030碳中和205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
LG 電子公告最新《LG 電子永續報告書》,當中最大亮點是宣示在2050年前達成全面使用再生能源的永續發展目標,承諾於 2030年實現「碳中和」並將製造階段的碳排放量減少至2017年的一半。LG規劃能源轉型計畫將從北美開始,採分區執行,預計今年內,所有辦公室與製造廠將全面改採再生能源供電。在韓國以外的LG廠房則盼能在未來四年內,實現以50%的再生能源供電,目前LG在全球擁有140個營運中心。做法上,包括在公司建築物安裝LG高效太陽能板、允許公司與發電商簽訂購電協議、使用「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Credit,REC)以及參與韓國當地的「Green Premium」計畫,直接向韓國電力公司(KEPCO) 購買乾淨能源。此外,LG透過參與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計畫,投資開發中國家的減碳行動,取得已驗證減量額度(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ER)。LG將透過CER的交易、買賣與使用,以達到京都議定書的碳排減量目標。舉例來說,LG在印度諾伊達(Noida)工廠安裝裝置容量達3.2MW(千瓩)的太陽能模組,發電提供LG辦公室使用。
走過半世紀台達提「節用厚生」使命 攜手BBC《藍色星球II》影像音樂會
1971年成立的台達電子,將在4月4日這天邁入50週年,為慶祝這半世紀的歷程,台達電子以「影響50 迎向50」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及合唱團合作「台達50影像音樂會」,以自然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II》做為活動序幕;並以「節用厚生」呼應「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台達電子慶祝成立50週年,以「影響50 迎向50」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並以「節用厚生」呼應台達經營使命「環保 節能 愛地球」,希望透過對能源的珍惜、提升能源效率、關心水資源及海洋生態。慶祝活動更將以影像音樂會形式揭開序幕,5月21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這場影像音樂會將首度以800吋的超大螢幕、8K投影技術,播放BBC耗費4年時間、125次遠征、1,500天水下作業及6,000多個小時的潛艇拍攝所製作的《藍色星球II》4K自然紀錄片。並由80人編制的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及合唱團,現場演出知名配樂大師Hans Zimmer為此片譜寫的樂曲。台達電子表示,公司全球所有據點,將於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及碳中和的總目標,成為台灣高科技製造業中,首家承諾於2030年達到RE100目標的企業。台達執行長鄭平指出,早在2017年,台達電子就通過科學減碳目標(SBTs),承諾2025年的碳密集度相較2014年下降56.6%,去年即已經達到碳密集度下降超過32%,主要是藉由自發自用太陽能、自身減碳以及購買再生能源憑證等方式,連續3年達到SBTs階段性目標,2019年主要生產廠區的再生能源比例達44.1%,共產生 23.2 百萬度太陽能、購買 170 百萬度再生能源憑證。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也已達到全球據點用電約45%。全球製造廠區的內外部碳成本訂定,2021年內部碳價為每公噸300美元,將依此計算的碳費將運用於節能專案及再生能源的取得,此目標由董事會及永續委員會通過,並自年開始實施,目標朝向零碳排放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