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
」 柯文哲 民眾黨 NCC 王維菁 林麗雲精神科名醫曝「6類職場不法侵害」:台灣職場霸凌完全模仿日本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39歲公務員疑遭分署長謝宜容霸凌,而在辦公室內輕生,但勞動部調查後竟在19日公布報告稱「管理方式非輕生直接原因」、「無法證實有遭受霸凌」。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呼,這是因為球員兼裁判、自我調查,當然查不出所以然,「勞動部是勞工職業安全主管機關,職場霸凌是勞安重點項目之一,竟然處理得荒腔走板,可見台灣職場霸凌問題有多嚴重。」沈政男昨(20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職場霸凌的正式名稱為「職場不法侵害」,發生這類事件,必須依據標準流程向專責部門通報,並視需要通報外部單位。以此事件來說,勞動部若無法中立客觀處理,應由行政院介入與接管,才能有公信力。職場霸凌牽涉勞動、管理、法律、身心衛生等專業,處理小組應由專門人員組成,而非只有原本機關人員參與。此外,他補充職場不法侵害有6類,包括肢體暴力、言語威脅謾罵、孤立排斥、不合理或不必要的業務、業務太低階與侵犯私人生活等。以此事件來說,北分署長官有謾罵下屬、下屬超時工作、人力配置不合理、讓下屬孤立無援等行為,至少涉及3種職場不法侵害,勞動部卻說無霸凌情事,根本牛頭不對馬嘴。更離譜的是,受害員工已逝,竟說查無遭霸凌證據,殊不知霸凌往往發生在陰暗角落,沒有其他人知情。沈政男也表示,「事實上,台灣的職場霸凌定義,完全是模仿日本!這一點知道的人不多,但我查過日本的相關法規,因此了解。」他舉例,日本最近有一位地方政治人物因為職場霸凌,導致員工死亡,而被迫去職,只是,那人重新參加選舉,竟然又選上了,「日本與韓國的職場霸凌,大家看日劇與韓劇就知道,他們是會打人踢人的!在台灣,這類職場霸凌比較少。這是第一類職場霸凌。」「第二類沒有打人,卻同樣可怕!」沈政男解釋,因為,等於是毆打一個人的靈魂,也就是謾罵、羞辱、威脅,「這在公務機關有沒有?幾年前我就在臉書幫忙打抱不平,結果第二天馬上接到那個機關的人寫私訊跟我解釋。」第三類是類似小孩子的霸凌,「用離間、分化、刻意安排,讓你在職場被孤立起來,讓大家排斥你、歧視你。」第四、第五類跟工作安排有關,沈政男指出,這一點,好多公務機關尚不知道!「主管有權力安排工作沒錯,問題是,沒有根據業務需要與工作能力來安排,而是發洩個人的控制與打壓慾望,把下屬安排到無法勝任的職位或工作,或者刻意安排太簡單、太低階的工作,或者胡亂調動職務,都算是職場霸凌。」第六類則是公私不分,下了班也在當主管,要你聽命行事,或者刺探你的個人生活與行為。沈政男續稱,台灣社會處理性騷擾與學校霸凌已有成效,但職場霸凌仍未獲重視,事實上相關受害者數目遠遠多過前2者。俗話說,「為五斗米折腰」,極多職場霸凌受害者為了混口飯吃,被欺負也不敢吭聲,長此以往難免悶出失眠、焦慮與憂鬱等不適,嚴重者更可能出現自殺傾向。要了解職場霸凌的嚴重程度,沈政男建議應大規模調查盛行率,但台灣至今尚無類似官方報告,防治策略當然只能流於形式。以此事件來說,據聞涉及霸凌的單位,短期內已有數十名員工因此離職,上級卻無動於衷,顯見官僚窠臼多麼嚴重。沈政男也感嘆,他還沒看到有誰把職場霸凌的定義講清楚。勞動部這幾年有在推行職場不法侵害預防,但顯然做得遠遠不夠,還需要多加努力。這,其實也是一種廣義的覺醒運動!就跟性騷擾與學校霸凌一樣,唯有當事人知道「上司正在霸凌我」,而且「我有反制管道」,職場霸凌才可能減少。沈政男指出,閣揆今天有提到友善職場,這當然是職場霸凌防治的基本工作,問題是非常困難!因為,在台灣的職場,尤其在公務體系,大家還是有濃厚的階級觀念,以及相關的官場文化,而這些都是職場霸凌的溫床,「你的上級,有可能跟你當朋友嗎?你自己,看到上級,就忍不住要鞠躬哈腰了,不是嗎?」他也感嘆,真的要珍惜當同事的緣份,這是兩百年修來的福氣,同時警告那些霸凌者,「不要以為別人好欺負,到時候人家反擊,你就會吃不完兜著走!」他解釋,機關屬性與職場文化是職場霸凌的危險因子,在講求服從、管制言論的地方,員工有不滿也不敢說,尤其容易出現霸凌事件。台灣公務體系雖經多年改革,至今比起民間單位,風氣仍舊保守,主管常有威權態度,難怪發生嚴重霸凌也沒人敢吭聲。預防職場霸凌的關鍵之一,就是破除迂腐的職場文化,提倡彼此尊重、相互溝通的工作倫理,而不是凡事長官說了算,講不聽就謾罵與打壓。機關組織應跟專精職場霸凌與身心衛生的專家保持聯繫,讓他們協助舉辦教育宣導,制訂職場霸凌處理流程,並參與相關事件調查與處理。俗話說,「人在公門好修行」,台灣的公務部門卻釀成嚴重職場霸凌事件,連公務員的權利都無法保障,也讓沈政男質疑,如何為人民謀求福祉?「此事不能以單一個案看待,該是全面檢視台灣公務體系職場文化與職場霸凌問題的時候了。」
何佩珊指謝宜容「僅霸凌」輕生公務員長官 陳菁徽嘆公信力已盡失
勞動力發展署北區分署發生職場霸凌導致公務員輕生,外界等待兩週,勞動部調查昨日才公布報告,但內容卻遭外界高度質疑官官相護,背後有綠營高層介入,逼得勞動部長何佩珊鞠躬道歉,今天也在立院改口,承諾會重啟調查。不過,針對勞動部長何佩珊宣稱謝宜容僅霸凌已往生的公務員的長官,沒事證顯示該往生公務員是因被謝霸凌才輕生,還說謝宜容心情不好才沒出席昨日記者會,卻又再度激發眾怒,連綠營名嘴都忍不住示警,此案與當年的洪仲丘案如出一轍,勞動部若任由案件這樣發展下去,最終結果恐將由賴清德總統承擔所有苦果。立委陳菁徽指出,勞動部調查報告雖出爐,但網友強烈質疑內容荒腔走板,甚至留言痛批,她也因此在今日質詢何佩珊時,提醒部長要去看一下網友留言。陳菁徽說,該案目前仍有許多貓膩必須查下去,包括勞動部公務員涉嫌申報工時不實等指控,勞動部要求全國各單位都要注意員工工時不能超時,卻連自己都做不到,這如何能保障勞工權益,真是太諷刺了。至於勞動部報告宣稱調查結果無法證實謝宜容有霸凌員工,陳菁徽說,何佩珊今天在立院已經改口,謝宜容曾霸凌該往生公務員的主管,而非公務員本人,但這種說法,社會根本無法接受,他昨晚就接到許多深喉嚨爆料,也包括檢舉何佩珊事發後致電民進黨副秘書長何博文,請何代為聯繫一直質疑此事的民進黨新北市正國會議員,意圖「封口」,何佩珊也認了確實打電話,但只是想向該市議員告知「處理方式」。陳菁徽說,任何人想聯絡新北市議員都應該不難,只要打到議員辦公室留言,不可能找不到人,何佩珊為何卻寧可打給何博文找人,難道真不知此舉會引發外界懷疑「關說施壓」嗎?還是何佩珊已經做類似事情做到很習慣?何佩珊雖否認施壓,但身為全國勞工業務最高主管,全無警覺,不惜被罵施壓還親自下場,這說得過去嗎?至於立委要求勞動部主動移送謝宜容讓監察院調查,何佩珊卻以「監察院已經主動調查」為由拒絕,陳菁徽更是不滿表示,現在外界已經懷疑,謝宜容背後就是「菊系」力挺,何佩珊不願主動將謝移送監院調查,寧可冒著讓監察院長陳菊主動查愛將的作法,這樣能給死者家屬、民眾交代嗎?她要求勞動部一定要重啟調查,重行繳交調查報告,而且要讓大家都能接受的第三方公正進行調查,才能讓民眾信服。
24歲女星爆冷奪金雞獎影后 1烏龍事件被疑得獎名單早外洩
第37屆大陸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昨(16)日晚間舉行,除了有劉德華、奚美娟和趙麗穎等頂流演員出席,典禮結束後仍話題不斷,先是有地方官媒發文搞烏龍爆得獎名單外洩,後有24歲新生代女星李庚希打敗一眾資深女星獲影后殊榮,甚至連演技派男演員雷佳音奪影帝,卻因沒太多表現遭質疑為何得獎。這屆金雞獎爭議不少,結果也讓部分網友嘆「毫無公信力」。24歲新生代女演員李庚希以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受肯定,獲得第37屆大陸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也成為第一位得到此殊榮的00後女星。在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中飾演一名尿毒症患者,與罹重病的男主角契約結婚,兩人彼此依靠,展開互相救贖的一段生死虐戀。李庚希的演技被網友稱讚進步很多,但大多數人對她是否值得拿獎存疑。大陸演技派女星趙麗穎。(圖/翻攝自趙麗穎工作室微博)本屆頒獎典禮不只影后有爭議,影帝得獎者演技派男星雷佳音,因為在電影《第二十條》中沒有太大發揮,同樣讓外界質疑為何是他得獎。在典禮結束後,「金雞離譜」一詞更衝上微博熱搜,許多網友在各種爭議下不免質疑典禮有黑幕,喊話以後別辦了,「得獎名單一堆資源咖,看不下去」、「睡醒看到金雞影帝影后還以為是做夢呢」。廈門廣電官方微博在金雞獎頒獎典禮開始前,就發布一則貼文恭喜趙麗穎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但火速刪除,事後廈門廣電解釋手滑,這行為也遭質疑得獎名單提前外洩。(圖/翻攝自微博)不僅如此,有網友發現金雞獎頒獎典禮前,地方官媒廈門廣電微博就突然發文道賀趙麗穎以《第二十條》獲得女配角獎,但文章火速就被刪除,令外界不禁質疑得獎名單外洩;而最烏龍的是,最後趙麗穎沒有得獎,廈門廣電也發聲解釋,小編會「準備所有人的」道賀貼文,只是手滑不小心發錯,為造成誤會致歉。
凱特王妃抗癌成功掀陰謀論 皇室記者報導「關鍵詞」疑暗示內情
近日凱特王妃(Kate Middleton)罹癌經歷出現陰謀論的說法,凱特王妃先前透露自己罹癌,並且接受了化療,隨後又在今年9月宣布自己已經「沒有癌症」。然而這一消息卻引發了陰謀論者的質疑,部分人甚至懷疑她是否真的曾經患有癌症。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這些陰謀論的起源與天空新聞(Sky News)高級皇家編輯萊安農米爾斯(Rhiannon Mills)的報導有關。米爾斯是一名資深皇家記者,負責撰寫凱特王妃在三月份宣布康復的消息。根據米爾斯的報導,王妃在接受腹部手術後發現了「癌前細胞」,隨後開始了一系列預防性化療。然而報導中的「癌前細胞」這一詞語引發了廣泛討論,部分人對凱特的診斷產生了疑問,尤其是因為米爾斯作為英國王室記者享有極高的公信力。有醫學專家對米爾斯的報導也提出了質疑。一名受訪醫生對《每日野獸報》(The Daily Beast)表示,「癌前細胞」和「癌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不能互換使用。這一說法加劇了陰謀論者的猜測,他們認為凱特可能根本沒有癌症,而是利用這一說法進行公眾形象操作。事實上,凱特透露她於今年三月接受了腹部手術,手術後的檢查發現了癌症,因此她的醫療團隊建議進行預防性化療。在治療期間,凱特逐漸淡出公眾視野,僅在少數幾次重要場合中露面,例如六月的英國閱兵儀式和七月的溫布頓網球公開賽。隨後今年9月凱特在X(前稱Twitter)上再次強調自己「沒有癌症」,並表示她已經完成了化療,但仍需時間恢復。她還透露,自己正專注於遠離癌症,並表示「治癒的道路還很漫長」。威廉王子則在最近的公開訪問中也談到了過去一年家族經歷的困難,特別是凱特和查理三世國王都先後被診斷出癌症的挑戰。威廉表示,儘管過程艱辛,但凱特目前狀況良好,並預計在2025年將參加更多王室活動。隨著凱特逐步回歸公眾視野,陰謀論並未消退,特別是在凱特化療期間,有人質疑她為何突然缺席公開活動,以及她的母親節照片是否經過過度編輯。這些質疑在網絡上蔓延,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她病情的猜測,她的健康狀況也將繼續受到外界密切關注。
雲端發票「4人重複中獎」移請調查局立案 財政部:獎品暫不發放
為提升民眾以載具儲存雲端發票、使用網路通路兌獎之比率及捐贈雲端發票之意願,並鼓勵民眾下載及使用財政部統一發票兌獎APP(以下簡稱兌獎APP),以落實發票從開立到領獎全程無紙化,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財政部臺北國稅局於113 年度舉辦「雲端種樹趣 e 起集點樹」網路活動,活動期間為113年6月6日至9月30日,共分3期,每期結束後辦理抽獎,並於10月25日進行終極抽獎,媒體報導前開抽獎活動有4人重複中大獎,引發爭議。財政部表示,為昭公信,本案交由主辦機關臺北國稅局主查,調查過程中並請該部賦稅署、財政資訊中心、政風處、統計處協助,行政調查結果如下;考量行政調查或有不足,已移請法務部調查局立案調查,俟有結果,再對外說明:一、抽獎資格設定本活動內容規劃早鳥來報名、老朋友動起來(新增載具歸戶、設定領獎帳戶、使用網路通路兌獎及邀請好友參加活動)、新朋友看過來(首次下載並登入兌獎APP、新增載具歸戶、設定領獎帳戶且儲存1張以上合格雲端發票)、儲存雲端發票、種樹遊戲及捐贈雲端發票等任務。民眾只要持續且積極參加本活動且完成上述任務,即可取得抽獎機會或活動點數,累積抽獎機會越多,中獎率也會隨之提高,以養成民眾以手機條碼等載具索取雲端發票的習慣,尚符合本活動目的。二、抽獎程式設計邏輯承辦廠商係參酌本活動目的撰寫抽獎程式,其未依一般隨機抽奬方式(即積極參加者享有較多抽奬機會,每次抽奬機會均享相同中奬機率),而採調高積極參與者的權數值及給予優先抽獎機會、調整系統產生亂數的區間、以該亂數與參與者的權數值比大小等方式,希望提高積極參與者的中奬率,以提升民眾對雲端發票的黏著度。上述抽獎程式設計邏輯是否有逾越本活動目的必要範圍,尚待司法調查確認。三、4位重複中獎人參與抽獎是否適格經查4位重複中獎人均非本部與所屬機關及承辦廠商的員工、配偶或其三親等以內的親屬,尚無外界質疑中獎人內定的情形;且於活動期間每日平均約取得雲端發票2張至5張,平均每張發票消費金額逾百元,難謂有大量取得小額統一發票參與抽獎活動的情事,另該4人載具歸戶亦無異常情形,就目前資料分析,尚符合本活動抽獎條件。財政部表示,未來將規劃多元租稅宣導方式,如有辦理抽獎活動的必要,將參考本活動調查結果研提公平、合理及具公信力的抽獎方式,並於事前、事中及事後就每一個管控點建立安全查核機制,以確使抽獎結果符合活動目的及外界期待。針對相關爭議,財政部政務次長李慶華今(6)日表示,「雲端種樹趣e起集點樹」活動不會重新抽獎,但4位重複中獎人第3期獎品暫不發放,待司法調查釐清後,確認未涉及違法再行發放。
雲端發票4人重複中獎? 財政部說明「調查結果」:抽獎程式設計邏輯導致
日前,財政部舉辦雲端發票抽獎活動,4人重複中大獎,引發外界疑慮。財政部今(6)日召開抽獎活動說明,表示經台北國稅局行政調查,財政資訊中心政風處統計處協助。行政調查擔心有不足,移請司法調查局調查,最終認定4名重複中獎人雖然平均日拿2至5張消費金額逾百元以上的發票,但沒有「洗發票增加中獎率」的爭議,也不是活動相關人員親屬,在行政調查上符合規定。不過該活動抽獎程式設計邏輯並非一般認為的隨機抽獎模式,調高了積極參加者之權數值及給予優先抽獎機會,是否逾越本活動目的之必要範圍,尚待司法調查確認。會中,財政部對於4位重複中獎人「參與抽獎是否適格」,提出2大澄清:一、重複中獎人陳○祥、吳○玹、梁○邦及高○君4人,經查均非財政部與所屬機關及承辦廠商之員工、配偶及其三親等以內親屬,尚無外界質疑重複中獎人內定之情形。二、依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資料分析,該4位重複中獎人於活動期間,每日平均約取得雲端發票2至5張,且平均每張發票消費金額逾百元,難有所謂「大量取得小額統一發票參與抽獎」之情事,另該4人載具歸戶亦無異常情形,故依目前分析,尚符合本活動抽獎條件。財政部同時揭露抽獎程式設計邏輯,表示據承辦廠商說明,由於參考了活動目的編寫抽獎程式,因此並非一般認為的隨機抽獎模式,程式會調高積極參加者之權數值及給予優先抽獎機會、調整系統產生亂數之區間、該亂數與權數值比大小等方式,希望提高積極參與者之中奬率。財政部指出,因為程式邏輯不是一般認為的隨機抽獎模式,因此抽獎程式設計邏輯是否逾越本活動目的之必要範圍,尚待司法調查確認。財政部表示,未來將規劃多元租稅宣導方式,如有辦理抽獎活動的必要,將參考本活動調查結果研提公平、合理及具公信力的抽獎方式,並於事前、事中及事後就每一個管控點建立安全查核機制,以確使抽獎結果符合活動目的及外界期符。
「大獎門」究責恐甩鍋電腦?立委仍要官員交代「怎沒錯到你我身上」
網友踢踢爆財政部雲端發票抽獎活動,竟有個人重複中了8種獎項。包括iPad、iPhone等大獎,藍委羅智強質疑,統計學教授告訴他,要達到這種中獎機率小到難以分辨,他自己將問題拋給ChatGPT(人工智慧程式)推算,結果機率是十萬億分之一,幾乎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有媒體人預言,最後財政部究責恐推給電腦系統程式出錯,硬扯「程式迴圈如何如何」,立委洪孟楷則直言,果真如此恐再度重創政府公信力,質問「如果真是程式出錯,為何都這幾個人領獎?這些人身份為何?為何沒錯到你我身上」?網路節目「吃飽來打臉」邀請洪孟楷與媒體人單厚之與主持人媒體人朱凱祥針對財政部雲端發票抽獎爭議「大獎門」進行討論。單厚之說,到目前為止,財政部官員似乎還低估「大獎門」的殺傷力,但如果看到實際中獎名單,民眾相對剝奪感就會油然而生,他認為,雲端發票中獎名單會如此離譜,不是國稅局編列抽獎活動400多萬元標案,有廠商要討好相關官員,要不然就是有相關人員自己想拿走獎品,不論原因是哪種,都已經達成弊端的要件,國稅局更有監督不週的責任。單厚之並直言,此事雖看似不嚴重,但實際上卻嚴重傷害政府公信力,也更凸顯憲法法庭日前釋憲,剝奪立院調查權、聽證權的錯誤。對照財政部官員現在仍一問三不知,檢調單位若啟動偵辦,沒人知道要辦到哪天,就算立院決議移送監院調查,也已經被大法官認定有違憲之虞,監院調查也不會給人期待。但如果國會有調查聽證權,立院就能馬上邀請得標廠商到立法院聽證會上說明,不致於要等官員慢慢自己查自己、還引發官官相護的疑慮,檢調更不用面對「袒護自己人就慢慢辦」的質疑,綠營前立委林濁水都PO文大罵大法官?原因就在此。朱凱祥則擔心,會不會官員又將「大獎門」責任甩鍋給抽獎電腦程式出錯?例如指程式設計錯誤,才導致開大獎集中在特定對象身上?不過,洪孟楷及單厚之異口同聲的說「不可能」,因如果真是電腦程式出錯,「為何沒有錯到你我的身上,讓我們都能領獎」?洪孟楷還說,其實若有私心,頒給特定人一個大獎也許還不會被發現,如今卻是同一人連三度中大獎,就算財政部要甩鍋電腦,也請官員對外公開「電腦程式究竟要如何跑,才能錯到都是這幾人反覆中大獎?」,並請說明如何懲處廠商及官員監督不週之責。洪孟楷解釋,如果政府抽獎,只給特定人士一個大獎,也許網友還看不出貓膩,但就是有人貪心到非要每個大獎都要,才會出現重複領到大獎的情況,而且這些人可能還涉嫌「挑禮物」,不是只要中獎就好,而是「每個大獎我都要」。他也提醒財政部,不要以為頭過身就過,過兩天就會被颱風新聞或政治新聞蓋過去,如果一直拖,最後演變到網友自力救濟,肉搜這幾位中獎者,殃及無辜,財政部也要扛責。他並呼籲財政部,徹底查辦此事,畢竟外傳中獎活動的得標者之前也曾在類似抽獎活動中得標,財政部也不是第一次舉辦抽獎活動,過去是否已經有類似離譜狀況,會不會只是特定人士輪流中獎,外界才沒有察覺,財政部應該調出過去的中獎名單,與這次雲端發票的中獎名單比對,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單厚之也懷疑,如果是新手公務員第一次辦抽獎,膽子應該不會這麼大,他懷疑背後不排除有資深人員指點「越中獎心越大」。朱凱祥表示,其實無法排除有人真的是運氣好,每期中獎,問題是抽獎活動除了大獎,還有小獎,理論上,中小獎機率應該遠高於專中大獎,但引發爭議的中獎名單中,「高0君」居然跳過小獎,在第二期、第三期都中大獎,凸顯該民眾可「專門中大獎」,這樣的機率非常不合理,畢竟如中了小獎就不可能同時中大獎。
醫學中心8家變10家遭監察院糾正 林靜儀:尊重委員
監察院27日指出,衛福部未依公告《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辦理112年醫院評鑑,將臺北區醫學中心由8家增加為10家,有違醫學中心評定原則,傷害建立不易的醫院評鑑公信力。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尊重委員,但不影響已經完成的評鑑結果。監察院指出,《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已明定一級醫療區域醫學中心上限家數,其中「臺北區」上限家數為「8家」。但衛福部卻無視作業程序規定,逕行增額評定臺北區醫學中心至10家,已傷害醫院評鑑的公信力。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於113年10月16日通過監察委員林郁容、葉宜津、蕭自佑對衛生福利部所提的糾正案。監察委員表示,衛福部自辦理醫院評鑑以來,對於醫學中心評定家數超過規定上限家數時,是在評定會議中,按評鑑委員評分結果排序,將序位在上限家數以內之醫院評定為醫學中心。此評定機制運作多年,縱然未能符合所有醫院期待,但方法客觀、公正與公開,尚為各級醫院信服。此次,衛福部以分數接近為由,增額評定醫學中心,實不符合行政作業一致性原則。此外,監察委員指出,衛福部增額評定臺北區2家醫學中心,可能衍生諸多問題,包括:使國內醫學中心更集中於雙北地區、新增醫學中心地區醫療院所競爭護理人力、醫學中心家數增加使健保點值再遭稀釋、影響至該醫院就醫民眾的部分負擔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這是監察委員就112年醫中的評鑑結果,今年6月,監委已約詢衛福部,衛福部也僅能就當時原有的會議記錄說明,並提供相關資料審查,其他狀況並不清楚,已無從確認。衛福部對監察院的糾正予以尊重,也會虛心檢討,並將監察院意見提供給醫策會。林靜儀強調,由於評鑑已經完成,因此對於已經完成的評鑑結果不會有任何更動,臺北區醫學中心維持10家。至於,目前正在針對中區、南區及高屏區醫學中心進行評鑑,是否也會增設醫學中心的家數?林靜儀說,目前尚未收到醫策會評鑑結果,沒有聽說會增設,若醫策會認為需要增設,仍會予以尊重。一名醫界代表表示,監察院算是寫出醫界心聲,切中要害,衛福部任意修改評鑑辦法,是破壞公信力外,醫學中心過度加速膨脹,導致民眾就醫負擔增加,根本不是民眾之福。另外一名醫界代表則認為,對於今年正評鑑的中區、南區就「很衰」,因去年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表示,如果今年評鑑分數很近時,仍會採同樣標準「增額錄取」,但衛福部這次被糾正,中南部評鑑再出現分數接近的情況時,包括爭取準醫學中心的義大醫院,恐怕就要皮皮挫,沒這麼幸運可以被增額晉身醫學中心了。
衛福部有違程序辦理醫院評鑑 監察院提出糾正
衛福部112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將臺北區醫學中心家數從8家增為10家,違反既定的《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規定的家數上限。監察院27日表示,經調查後已針對衛福部的提出糾正,指出該部無視作業程序進行增額評定,傷害評鑑公信力。監察院表示,衛福部112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將臺北區醫學中心家數由8家增加為10家。經監察院調查後發現,該部公告之《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中,已明定醫學中心評定原則,且該作業程序之附件六亦列明各一級醫療區域醫學中心上限家數,其中含括宜蘭縣、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連江縣及金門縣之「臺北區」之上限家數為「8家」。不料,衛福部無視作業程序規定,逕行增額評定臺北區醫學中心。 監委表示,過往衛福部對於醫學中心評定家數超過規定上限家數時,係於評定會議中,按評鑑委員之評分結果排序,將序位在上限家數以內之醫院評定為醫學中心,此評定機制運作多年,縱然未能符合所有受評醫院之期待,但此方法客觀、公正與公開,尚為各級醫院信服。監委說明,衛福部辦理112年醫院評鑑,由評鑑委員依據公告基準進行實地查證及評分,最終以總成績擇優評定醫學中心。然而,經調查揭露,部分醫院雖分數差距甚微,但依規定仍應依總成績擇優評定。衛福部以分數接近為由增額評定醫學中心,違反行政作業之一致性原則,且未尊重評鑑委員的專業,損害醫院對評鑑結果的確信,並違反已公告的評鑑程序。監委指出,衛福部增額評定臺北區2家醫學中心,可能衍生諸多問題,包括使國內醫學中心更集中於雙北地區、新增醫學中心地區之醫療院所競爭護理人力、醫學中心家數增加使健保點值再遭稀釋、影響至該醫院就醫民眾之部分負擔等。衛福部增額評定醫學中心,卻未進行完整之評估或提出配套措施,決策品質粗率,均應檢討改進。
大學短報招生缺額 4校校長開罰金額出爐
今年大學分發入學文化大學、真理大學、大葉大學與佛光大學共4校遭教育部認定短報招生缺額,教育部今(9)日對4校校長做出行政裁罰,真理大學前校長陳奇銘、佛光大學前校長何卓飛非初犯,因此個別開罰60萬元;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及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則個別開罰40萬元。大學分發入學於8月中旬放榜後,爆出文化大學未如實將申請入學、繁星推薦等招生管道缺額回流到分發入學,教育部進一步調查後發現,真理、大葉及佛光大學也有類似現象,引發軒然大波。事發後,真理大學校長陳奇銘及佛光大學校長何卓飛均已下台,文化大學及真理大學也表示將進行檢討,負起該負的責任。教育部原訂上周要對這4校校長進行行政裁罰,但因颱風來襲,所以延到今天才做決定。有關4校人員懲處部分,教育部說明,大學校長依法有綜理校務之責,經綜合判斷4校校長陳述意見後,因學校確實未依規定回流繁星推薦及申請入學缺額至分發入學招生管道,已然紊亂大學招生秩序及整體招生公信力,因此對他們進行行政懲處。教育部依《私校法》第80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懲處初次違反規定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各40萬元;非初次違反規定之真理大學前校長陳奇銘、佛光大學前校長何卓飛各60萬元。至於學校懲處部分,教育部表示,已糾正4校在案,並扣減4校114學年度招生名額總量;至於獎補助部分,則預計於明年5月核配114年度私校獎補助時納入扣減參據。
米其林主廚心中的夢幻逸品 頂級日本酒品牌SAKE HUNDRED正式登台
近年來日本酒的面貌愈加時尚摩登,風味也有了更深奧、富有層次的變化,甚至不乏進軍高端市場的酒款。2018年於日本創立的品牌「SAKE HUNDRED(サケハンドレッド)」,一直以來嚴選日本在地原料加上優質水源進行釀造,與全日本8間酒廠憑藉頂尖技術共同研發出細膩多樣的酒款風味,還曾被《日經新聞》譽為「日本酒品牌之王」,認為是高級奢華日本酒產業的創新開拓者。SAKE HUNDRED從2021年起,陸續進軍香港、新加坡、中國、美國、法國、泰國和墨西哥等地,在國際上嶄露頭角。自今年9月起,專為精緻料理與品酩愛好者提供頂級日本清酒的「威登酒藏」,正式將SAKE HUNDRED獨家引進來台,為台灣消費者帶來奢華品酩體驗。SAKE HUNDRED品牌創辦人生駒龍史因為在釀造領域的傑出貢獻,2024年榮獲日本釀造學會年輕人會頒發的第13屆釀造文化獎,是史上第二年輕獲獎人。(圖/魏妤靜攝)SAKE HUNDRED品牌創辦人生駒龍史現年38歲,在創立SAKE HUNDRED前先於2014年創建日本酒媒體平台「SAKETIMES」,也是目前日本規模最大且具公信力的日本酒與品飲紀錄網站。生駒龍史表示,SAKE HUNDRED一開始便定位在高端奢華品牌,因為他放眼在國際市場商機、而不單純只看重日本境內銷售,而該品牌自創辦以來也成為日本酒銷售成長最快的品牌。接下來他將著力在世界上做各種推廣活動,除了酒款本身,還會推廣與清酒相關的各種極致體驗,例如今年他便推出搭私人專機到熊本當地酒造進行奢華之旅,讓清酒愛好者從釀造源頭感受頂級風味的誕生過程。威登酒藏率先引進SAKE HUNDRED代表性酒款包括氣泡日本酒「深星|SHINSE」(左起)、「百光| BYAKKO」、「百光 別誂|BYAKKO BESPOKE」。(圖/魏妤靜攝)「百光|BYAKKO」適合在5-10℃品嘗,可以搭配海鮮、白肉與蔬菜料理,亦適合搭佐日式甜點。(21,000元/720ml,圖/威登酒藏提供、魏妤靜攝)SAKE HUNDRED品牌旗下擁有10款各具特色的頂級產品,由威登酒藏引進、於高端酒店與精緻餐廳推出的有3款代表性酒款,其中以照耀下一個100年為理念釀造的「百光|BYAKKO」,上市不到一年即於國際具權威的葡萄酒品評會「IWC 2019」中獲得金獎,且連續五年獲得各種國際獎項,還被選為G20國際論壇相關會議的乾杯酒,提供給世界各國企業領袖及政府高層人士。「百光」選用有機栽培酒米「出羽燦燦」,經過逾200小時精密研磨,使精米率達到18%,入口伴隨如百合花般優雅的香氣,及梨子、白桃、荔枝等香甜果香,口感細膩柔滑,並有適度的苦味與旨味,餘韻悠長。「深星|SHINSEI」入口具有薄荷、白色花香等清新氣息,以及暢快氣泡感和微妙的礦物質風味。(15,500元/720ml,圖/魏妤靜攝)另外保留「百光」精髓、是旗艦系列延伸酒款的「百光 別誂|BYAKKO BESPOKE」,更加提升在佐餐方面的表現,其使用被譽為「酒米之王」的「山田錦」,並對酵母進行精細調整,以平衡甜味、旨味與酸味。同樣經過逾200小時研磨,使精米率達到18%,引出米粒本身的鮮甜旨味,品飲時可感受到散發出來的白桃、梨子等水果香氣與草本清新氣息,口感如奶油般圓潤,並有舒適的酸感在口中延展,適合搭配口味濃郁的海鮮、烤白肉或帶有酸味醬料的料理。第三款「深星|SHINSEI」則於第77屆坎城電影節上大放異彩,是電影節期間派對上唯一的氣泡酒。其晶瑩剔透的酒體下蘊藏豐富層次,特色在於瓶內二次發酵,透過將未精製的清酒與已完成的清酒混合,引發額外發酵,自然產生的氣體形成輕微宜人的氣泡,增添品飲時的層次感。其採用來自山梨縣白州町的甲斐駒岳伏流水,賦予柔和清新的風味。建議在8℃下飲用,尤為適合搭配海鮮特別是甲殼類料理,與蒸煮的雞肉或豬肉料理亦十分契合,另外其絲滑的泡沫與奶油般的質地,與酥脆油炸食物搭配也相得益彰。「慕赫16年單一麥芽威士忌」充滿複雜層次與宛如肉脂般鮮甜的醇厚風味,特別適合搭配肉類料理,圖為慕食宴套餐菜色。(圖/六福旅遊集團提供)另外坐落於南港車站四鐵共構的台北六福萬怡酒店「粵亮廣式料理」,將於10/1至11/30與「Mortlach慕赫單一麥芽威士忌」聯手打造Mortlach慕赫「慕食宴」,推出售價3,000元+10%的期間限定套餐。除了以風味醇厚的慕赫單一麥芽威士忌入菜,設計威士忌蒜香牛仔粒、慕赫酒燒烏魚子、玉露櫻花蒸東星斑等美饌,還可品嘗到世界三大名鮑吉品鮑、粵亮廣式料理招牌掛爐烤鴨,隨餐再搭配慕赫16年單一麥芽威士忌佐餐,創造令人難忘的味蕾體驗。※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柯文哲遭爆料6800萬投資媒體 民眾黨酸鏡週刊抹黑造謠
今(24)日《鏡週刊》刊出多篇報導,直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就是民眾黨資金的實際操盤手,更不惜違背「黨政軍退出媒體」,堅持動用民眾黨資金投資媒體。民眾黨今對此澄清「從未投資媒體」,並酸《鏡週刊》抹黑造謠,有如科幻小說般週週連載。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今發布聲明指出,有關《鏡週刊》今早的「科幻報導」,民眾黨痛批通篇含沙射影、標題殺人,並強調從未投資媒體,消息究竟又是檢廉人員洩密帶風向,還是道聽途說含沙射影的抹黑民眾黨?社會大眾自有公評,《鏡週刊》早已失去媒體公信力。吳怡萱表示,《鏡週刊》未提出具體事證,也未向民眾黨查證,就編造故事、抹黑造謠抹黑民眾黨,週週刊出類似科幻小說的報導,早已讓《鏡週刊》的報導失去了媒體公信力,「媒體自律」對《鏡週刊》而言只是笑話,也不配作媒體第四權,而是淪落為放話抹黑的綠營打手。吳怡萱強調,《鏡週刊》的報導內容蓄意誤導視聽大眾,執意拿錯誤資訊混淆視聽,意圖以檢廉人員的口吻影射民眾黨,這也突顯了民進黨執政下,「黨檢媒」一體的共生集團,已成破壞民主法治的根源。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今也說,他已多次表明,《鏡週刊》報導欠缺事證基礎,對於這類不曉得又是哪裡聽來的消息、寫出來的科幻小說,真的沒有什麼評論的必要。民眾黨團主任陳智菡也說,對於這種科幻小說,民眾黨團無法評論。《鏡週刊》稍早也發聲明回應,一、 本刊報導皆有所本,接獲相關爆料後,隨即逐一檢視爆料內容與證據,並作若干查證,證實爆料內容為真,始為報導。二、 監督政治人物為媒體的天職,民眾黨一再誣衊本刊,企圖削弱媒體監督的力量,永遠不會得逞。三、 吳怡萱代表民眾黨信口開河,發出毫無事實根據的聲明,只能證明他非民眾黨核心。
河南女騎單車自摔「控10公尺外汽車肇逃」 警方判車主:有責任
車禍肇事逃逸須負法律責任,但這樣的狀況算嗎?中國河南鄭州有一名女子,日前在騎自行車突然摔倒,正巧位於一輛汽車之後,雖然兩者相距大約10公尺,但她仍報警指控車主肇事逃逸,結局也曝光了。事故發生在一個雙向四車道的馬路上,道路兩側非機動車道,最外側機動車道被違規停放的車輛占據,使得通行空間大幅縮減,僅剩中間兩車道供車輛通行。行車紀錄器畫面顯示,一輛汽車緩緩行駛,後方騎自行車的女子突然剎車並失去平衡倒地,認為是車輛害她摔倒,報警堅稱車主應承擔責任,不過警方調查後,發現前車因輕微壓線行駛,須承擔次要責任,女子自身為主要責任方,但女子不滿結果,認為路邊停車的車輛和前車都應該分擔責任。前方車輛與女子距離10公尺。(圖/翻攝自中華網)對於警方的結論,網友紛紛感到傻眼:「別開車了,這樣都能背責任,以後1公里外的可能都要背上」、「這也次責?」、「我覺得我那天在上海放了個屁,可能我也有責任,我自首」、「這是什麼交警啊」、「公信力就是這麼沒有的,這都能睜眼說瞎話」、「這是什麼迷惑判法?」此外,也有網友分析,認為這是後車未能充分注意前方,並保持安全距離的結果,不應涉及非機動車就放寬標準,同時也提醒,幸好前車有裝行車紀錄器,否則車主恐面臨無法自證清白的困境。
廢死釋憲案周五宣判 審議式民調八成反廢死
由37名死囚共同聲請的「廢死釋憲案」判決結果將於20日出爐。中華人權協會與台灣審議民主協會18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審議民主公民會議成果,調查發現,參與公民會議的公民仍有8成以上反對廢除死刑,主張廢死者從17%大幅降為9.2%,未表態者由1.4%提升至10.6%。此次成果發表會由高思博主持,前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引言,台灣審議民主協會理事長朱雲鵬、政治大學教授廖元豪、中研院教授楊文山進行結果分析,計畫於5月20日啟動,6月20日完成第一階段大樣本民調,共有3003位樣本;7月13日進行第二階段審議式公民會議,有141位公民參加並進行後測。經調查發現,參與公民會議後,主張廢死者從17%降為9.2%,反對廢死者由81.6%下降80.2%,未表態者由1.4%提升至10.6%,顯示反對「廢除死刑」者超過8成。高思博表示,經過審議會議後,反對廢死者的比例維持在80%左右,反而是支持廢死者明顯減少,轉為不表態,可見廢死與否,對民眾而言,仍屬於過度理想化的概念,需要停一停,並期盼大法官以司法公信力為念,切莫執著於政治或個人價值而與社會價值觀對立。高思博指出,這屆大法官的任期將屆,他呼籲大法官應該以司法公信力作為最核心的考量,並對大法官被提名人喊話,司法積極主義不能濫用,否則將傷害司法公信力;尤其如果要依憑特定的政治力量貫徹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對立,是自毀司法公信力之舉。高思博呼籲立法院,此次民調跟審議民主的結論都顯示,民眾絕大多數支持死刑,但也認同死刑制度有改善空間,將來不論憲法法庭如何判決,立委都可以思考如何改善,讓司法制度更加完善。
北檢自己查自己!洩密案「7天」就破案 律師狠酸:這樣都可以?
北檢偵辦京華城案頻傳洩密!親綠媒體多次透過獨家報導披露案情,其中《三立新聞》記者馬郁雯更自爆,自己經營檢調線7年,對消息來源有200%的信心,引發外界對北檢違反偵查不公開,以及檢調收賄勾結媒體的質疑。對此,林智群律師也分析,北檢本月9日交辦洩密案,16日就發新聞稿說,記者消息來源不是地檢署、廉政署,「一個禮拜就破案」,狠酸「這樣都可以,也可以找民眾黨調查柯p有沒有圖利了。」針對北檢洩密案一事,媒體人樊啟明昨(16日)在臉書發文痛批:「北檢對違反偵查不公開調查結果,還真不讓人意外!」他列出馬郁雯赴北檢約談的時程表,「早上0930被約談的三立記者現身北檢,一個小時後三立記者搭車離開,北檢10點30分到12點上班工作,12點到13點30分午餐兼午休時間,13點30分到15點調查結果出爐,連新聞稿都準備好,我就問到底查了些什麼?」媒體人謝寒冰昨也在臉書貼出北檢的新聞稿感嘆:「不出所料,北檢果然給你來個查無實據、絕無洩密,還恐嚇不能再質疑北檢洩密⋯⋯我從來沒質疑北檢啊,我根本認定你就是洩密!」林智群律師更在臉書發文質疑,北檢本月9日交辦洩密案,16日就發新聞稿說,記者消息來源不是地檢署、廉政署,一個禮拜就破案,「結論是犯人不在檢調,北檢辦案效率真的高,讚!」他也不忘狠酸「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這樣都可以,也可以找民眾黨調查柯p有沒有圖利了。」相關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看來新聞稿早寫好了」、「北檢自己查自己,自證清白,年度大笑話」、「三立辦案比北檢還厲害!」「笑死,尊嚴都是自己丟得」、「台灣的司法檢調你相信嗎?」「這只證明一件事,政治干預司法,北檢東廠化」、「記者說謊,瞎扯不用負責!?」「就問北檢一句,這案是抽籤分案?還是指定分案?如果沒有公正的分案,就沒有公正的調查,也就沒有公正的結果。如果連最基本的公正都沒有,北檢廢一廢好了。」還有民眾不滿稱,「真的是都一條龍,進去打招呼,發個新聞稿敷衍一下即可」、「自已查自已,請記者來,不就請鬼拿藥單」、「自己人200%沒事」、「輕輕放下!果然…連檢調都很會演!」「不意外!自己人辦自己人,能辦出個鬼?難道資料會自己跑到女記者手上。北檢早就沒啥公信力了」、「早上傳訊,下午就偵查終結查無實據,台北地檢光速欸」、「球員也是自己,裁判也是自己,連球場都是自己。能不贏嗎?」許多人更跑到馬郁雯的粉專留言狂酸,「馬檢加油,謝謝妳讓我再次相信中華民國的司法,上鏡不要臭臉效果應該會更好喔!」「馬議員好」、「怎麼辦,老馬,檢調說沒給你耶?你經營七年是經營誰?負責檢調辦公室的清潔員嗎?」「根本沒金流證據,妳指控人家貪污可以?人家懷疑妳靠陪睡獲得情資不行? 所以我就問,檢調能不能先將妳收押,妳再慢慢證明如何獲得非法資訊?」「請問想當檢座的話是要先進三立,還是要國考?」
亡羊補牢1/偵查不公開失守 立委修法讓辯方律師「被動」澄清不實爆料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案遭收押禁見,偵辦過程引發「偵查不公開」論戰。立委羅智強指出,偵查不公開攸關「無罪推定」,涉及被告人權,如今卻已形同具文,他提案修改刑事訴訟法,將「偵查不公開」從「辦法」提升位階,另訂「偵查不公開人權保障法」規範,並納入明確罰則;另外,為避免柯P近來遭媒體似是而非的爆料抹黑的情況再發生,將增定檢方與辯方律師即時釐清傳言的機制。檢方偵辦「京華城案」,各種柯文哲「偵辦黑料」,最近從特定媒體密集流出,琳瑯滿目、真偽難辯的「類洗腦式」爆料,遭疑摻入政治操弄、民粹渲染,形同「認知作戰」試圖影響法官心證,而檢方站在「偵查不公開」後面,表示無法證實、卻也不否認,間接助長了傳言的殺傷力。柯文哲太太陳佩琪日前受訪針對「保險箱疑雲」說明時也狠酸,檢廉警告她謹記「偵查不公開」,結果,隔天就看見不實報導、撲天蓋地而來。羅智強指出,擬訂的「偵查不公開人權保障法」要求檢方必須對「原本不應公開卻外洩」的偵查訊息,適度澄清,並將規範賦予疑犯、被告的辯方律師在檢方偵查期間有「被動防衛權」,一旦「偵查大公開」,律師可合法回應,避免被告人權遭到損害,法官心證受「認知作戰」影響,確保審判公平、公正、公開。為了聲援柯文哲,民眾黨規劃多場集會、戶外開講,首場在立法院外舉辦的集會,仍有上萬名小草到場參與,引發外界矚目。(圖/報系資料照)根據「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第5條規定,「應遵循偵查不公開原則之人員,指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辯護人、告訴代理人或其他於偵查程序依法執行職務之人員」。陳佩琪應訊,原本不受「偵查不公開」約束,可選擇是否對外說明,但檢方卻警告她「偵查不公開」,結果卻是偵查內容經媒體披露而外洩,陳佩琪喪失主動說明先機,外界則質疑她「問哪才講哪」、誠實度再打折扣。律師蔡坤廷分析,現行「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規定,只要符合第8條「符合公益原則檢方可適度說明的偵查中事項」,檢方得適度揭露;但同辦法第9條述明第8條的例外要件(禁止揭露事項),當這些禁止揭露事項在偵辦過程中前被流出公開,就應適度賦予被告辯護人代替已被羈押禁見的被告澄清。他也呼籲立委修法時,更明確訂定辯方律師代為「平衡報導」指引,避免律師誤踩紅線,還未替被告辯護、已先遍體鱗傷。法務部在2012年引用《刑事訴訟法》第245條「偵查不公開」,訂定作業辦法」,但效用不彰屢遭批評,2017年蔡政府司法國是改革會議,曾承諾「落實」違反偵查不公開的行政、刑事處罰,嚴予究責。但根據法務部統計,過去五年,違反偵查不公開檢討案多達7255件,卻沒任何人因違反偵查不公開被起訴,連綠營監委都看不下去,糾正法務部。北檢在偵辦柯案過程中,各種偵辦過程中不利柯文哲的負面訊息滿天飛,北檢雖然分案說要查,仍再度引發外界對於檢方是否恪遵「偵查不公開」原則的疑慮,圖為北檢搜索柯文哲辦公室帶走電腦主機等證物。(圖/報系資料照)羅智強說,查明「偵查公開」,要不是曠日廢時、就是檢方自己查自己無疾而終,但偵查訊息走漏,卻已立即損及被告權益。基於「無罪推定」原則,原本嫌疑犯、被告應視為無罪之身,但在被告已遭羈押禁見、無法捍衛清白時,其律師卻被「偵查不公開」所約束,若代替被告澄清,可能面臨「洩密罪」懲處、吊銷律師執照,造成「司法天秤」向檢方嚴重傾斜。他因此提案,適度保障被告「防衛權」,一旦「偵查不公開」變成「偵查大公開」,辯方律師可徵得被告同意、經向法院申請獲准後,適度針對已被公開不利被告的「偵查訊息」澄清,不構成洩密罪。羅智強說,報導是媒體天職,內容妥適與否應憑藉自律,而非政府管制,媒體也「不是」偵查不公開的約束對象。反觀,若偵查資訊遭特定媒體獨佔,仍將引發報導是否基於「公益」、「新聞自由」之辯,萬一成為特定檢方與特定媒體配合,打擊對手、打擊政敵,甚至經營個人「檢媒關係」工具,後果更不堪設想,最後陪葬的仍是司法及媒體公信力。
民調曝500萬人質疑羈押柯文哲裁定 民眾黨批司法自毀公信力
民眾黨13日表示,當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對司法正義存疑,對照京華城案,台北地檢署動作頻頻,卻提不出有力證據,只會加深人民對司法的不信任。身為前台北市長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關於土城看守所已超過一周。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高達54.6%的民眾並不同意「柯文哲遭迫害」一說,只有28.6%同意,另有9.6%沒意見。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主流民意並沒有上綱到賴清德政府帶頭迫害柯文哲,不過民眾黨的悲情訴求與柯文哲過去的鮮明人設,已成功引起部分社會共鳴,並沒有落入「國人皆曰可殺」的過街老鼠窘境。此外,民調也詢問受訪者,9月5日台北地方法院號稱在「不採計新證據」情況下,居然一百八十度改成對柯文哲裁定收押禁見的問題中,有40.3%民眾認為柯文哲有獲得法院公平審理,26.4%則對此認為柯文哲沒有獲得法院公平審理,另有12%認為難以下決定, 21.4%不知道、拒答。對此,民眾黨回應,有高達二成六的民眾,也就是超過500萬人對柯文哲案抱不平,這是非常大的力量,從此可看出不少人對司法公正性是持負面或質疑的態度,對照相關單位動作頻頻卻仍提不出有力證據,只是自毀官箴,加深人民對於司法的不信任。民眾黨說,自從檢廉偵辦至今,屢見特定媒體自稱取得檢廉放的消息,藉以操縱社會輿論,而遭收押禁見的柯文哲百口莫辯,只能無奈讓錯誤的輿論消息一直燒,司法單位與特定媒體相互配合,對柯文哲人格謀殺,民眾黨強烈譴責。據了解,該調查由游盈隆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而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台灣民意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而訪問期間是 2024 年 9 月 9日至 11 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 dual frame random sampling ),市話 70%,手機 30% 。有效樣本 1016 人,市話 710 人,手機 306人;抽樣誤差在 95% 信心水準下約正負 3.07 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CTWANT提醒您: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皆應推定為無罪。
摸女警下體還搶警胸前無線電 噁男被制止竟揮拳打人遭壓制畫面曝光
新北市潘姓男子日前無故拍打巡邏警車,警方下車盤查,潘男竟藉機觸碰女警下體,還搶奪放在警員胸前的警用無線電,警方則將他壓制逮捕並依送辦,檢方調查後提出公訴,法院則依妨害公務罪判處他有期徒刑3月,可易科罰金,全案仍可上訴。據了解,潘男曾有前科,而他2月7日晚間8時許,刻意靠近巡邏警車,車上的警員下車進行盤查,潘男見女警靠近,竟趁著女警未能及時反應時,隔著外褲觸摸女警的生殖器數秒鐘。潘男更變本加厲,將手伸進巡邏車內搶奪另名員警放在胸前的警用無線電,歐姓員警見狀立刻制止,潘男竟攻擊歐員臉部,導致歐員眼鏡鏡框斷裂,潘男則立刻被壓制逮捕,並依妨害公務罪嫌偵辦。檢方調查後予以公訴,法院則認為潘男行為已符合刑法第135條第1項妨害公務罪及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意圖性騷擾罪的構成要件,並考量其有前科紀錄,行為嚴重嚴重貶損了公務員執法的尊嚴與公信力,並對受害女警造成了身心傷害,判處潘男有期徒刑3個月,可易科罰金。可上訴。
柯「USB 1500」傳聞惹議 游淑慧批北檢:天下第一大嘴巴
日前部分媒體指出,檢廉搜索柯文哲住家時,搜出關鍵的USB隨身碟,其中有一檔案記載:「2022/11/1小沈1500沈慶京」,不禁讓外界聯想,柯文哲曾收取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1500萬元等相關說法,但北檢表示不予置評、無法證實。對此,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表示,北檢不應讓媒體放話卻又不承認,到最後凌遲的則是自身的名譽。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捲入京華城爭議案,遭北檢認定涉嫌《貪污治罪條例》的違背職務收賄及圖利等罪,裁定羈押禁見。期間,有關《鏡週刊》、《三立新聞》等媒體指出,檢廉在柯住家搜出的隨身碟中,發現「2022/11/1小沈1500沈慶京」之爆料,瞬間引發轟動。部分民眾認為相關指控實為影射柯文哲收取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1500萬元,質疑該行為已違反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表示,柯文哲陷入京華城案風暴,傳出北檢查獲USB檔案顯示「1500沈慶京」,讓外界質疑柯文哲涉收賄1500萬元。「1500之亂」鬧得沸沸揚揚,北檢應好好內部調查、檢討自己,質疑為何辦案的人反而不被信任?游淑慧指出,無論是圖利財團或司法不公,社會大眾都一樣討厭,倘若北檢有什麼證據、有什麼掌握,羈押庭可以提,未來起訴書可以提,但不應讓媒體放話卻又不承認。「有些媒體不在乎自己公信力,但司法不能不在乎」。游淑慧指出,不守程序正義的司法,本身也是一種違法,到最後被凌遲的則是北檢自己的名譽。
柯文哲隨身碟記載「收沈慶京1500萬」! 民眾黨要司法單位說清楚 北檢回應了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及京華城弊案,日前被台北地院裁定收押禁見,稍早《鏡週刊》等媒體指出,檢廉專案組在搜尋柯文哲住處時,意外查獲一隻關鍵USB隨身碟,其中記錄顯示2022年收取了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1500萬元,涉嫌賄賂罪。對此,民眾黨表示,請北檢說明該新聞之真實性,不要想只以一句「不予證實」,撇清責任。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及京華城弊案,稍早《鏡週刊》等媒體指出,檢廉搜索柯住家搜出USB隨身碟,其中記載收取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1500萬元。(圖/劉耿豪攝)據《三立新聞》及《鏡週刊》報導,先前檢廉第一次搜索柯文哲住家時,扣走關鍵的USB,裡頭有「神秘帳冊」,USB上標註「2022/11/1小沈1500沈慶京」,顯示柯文哲2022年時收取沈慶京1500萬元。這筆記錄與京華城改建建照核發的日期高度吻合,這份以EXCEL檔記錄的關鍵帳冊,內容密密麻麻,帳冊內還包括集團總裁以及科技業大老,顯示柯文哲的政商關係非常好,專案小組因此對柯文哲的賄賂嫌疑提出質疑。按照政治獻金法,個人捐獻以10萬元為上限,營利事業則是100萬,遠遠都低於柯文哲帳本中所記載的1500萬,除此之外,北院裁定,柯文哲明知將容積率提高到超過560%,違反法令仍堅持推動,讓沈慶京跟京華城獲取超過200億元的不法利益,檢廉也懷疑1500萬的帳疑似出現對價關係。民眾黨進一步表示,若檢方掌握此證據,為何不在聲請羈押時提出。(圖/周志龍攝)柯文哲若違背職務收賄,最重得面臨10年以上甚至無期徒刑,柯文哲自行記下的這筆帳,也間接讓檢廉對於京華城案金流輪廓逐漸清晰。對於相關報導,《中時》引述民眾黨回應,目前案件仍在偵查中,卻看到《鏡週刊》與《三立新聞》搶獨家,以未經證實的消息,影響社會輿論與法官心證。民眾黨也試問,中華民國司法「偵查不公開」原則,是否已經完全被視為無物、踐踏腳下?請北檢說明該新聞之真實性,不要想只以一句「不予證實」,撇清責任。民眾黨還痛批,若檢調如此大膽,公然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恣意與媒體勾串違法,如何讓人民信任司法還有基本可信與尊嚴?民眾黨也質疑若檢方掌握此證據,為何不在聲請羈押時提出,而是「趁柯主席無法自辯的時間,製造操作這種片面扭曲的不明資訊」,傷害柯文哲名譽,更讓台灣民主法治與司法公信力再度重創,另外要求司法單位應即刻說明自清,不要只躲在媒體背後操縱輿論,或放任媒體道聽塗說,戕害司法尊嚴。對此,台北地檢署表示「不予置評、無法證實」,並表示無法確認相關細節,對於台北地院決定將柯文哲收押禁見,主要理由是涉及圖利罪,犯罪嫌疑重大,且存在串證風險。案件目前仍在偵辦中,檢察官將依據調查結果釐清相關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