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感染
」西班牙醫護打3劑「20天確診2次」 研究人員:目前最短的感染間隔
西班牙研究人員表示,一名31歲醫護人員在20天內2次感染新冠病毒,這是已知最短的感染間隔。測試顯示,這名婦女感染了兩種不同的變體,分別於12月下旬的Delta和1月的Omicron。研究人員說,這表明即使你以前感染過新冠病毒,或是完全接種了疫苗,你仍然可能再次被感染。根據BBC報導,該名醫護人員第一次PCR檢測呈陽性後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不到三周,又出現咳嗽和發燒。這促使她進行了另一次檢測,結果進一步分析,顯示已感染了兩種不同的冠狀病毒株。西班牙醫學博士雷西奧(Gemma Recio)在歐洲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大會表示,該案例強調Omicron可以逃避先前從其他變體自然感染或疫苗中獲得的免疫力,換句話說,感染了Covid-19的人不能假設他們可以避免再次感染,即使他們已經完全接種了疫苗。她指出,儘管如此,以前感染其他變種和接種疫苗似乎確實可以部分保護Omicron患者免受嚴重疾病和住院治療;她認為,監測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的再感染很重要,這將有助於尋找逃避疫苗的變種。報導也指出,在英國,再次感染在2次陽性檢測之間需要90天。根據這一定義,衛生官員表示,截至4月初,已有近90萬人可能兩次感染新冠病毒;不過很難確定一個確切的數字,因為只有全基因組定序才能確認感染是由不同的菌株引起的。另外,在更具傳染性的Omicron變種出現後,感染人數在2021年12月急遽上升,並且在3月初出現了另一個略有不同的版本BA.2時,再次增加。而在此之前,英國所有病例中,有1%被標記為二次感染,但現在這一比例已上升到 11%,大多數人很可能是被Alpha或Delta變種感染,然後又再被更具傳染性的Omicron感染。科學家們預測,最終每個人都會感染新冠病毒2次,而且在他們的一生中可能還會感染更多次。
拇指姑娘真人版!450克「巴掌小公主」努力長大 養了100天「激勵人心」成果曝光
拇指姑娘真人版!山東日前出現了一名,出生體重僅有450克的小女娃,母親在懷孕23周時,發生胎膜早破,導致腹中的公主「小丹丹」提早出生,刷新了當地體重最輕的新生兒紀錄。據《閃電新聞》報導,山東威海的一名王姓婦人,在懷孕23周時,發生胎膜早破現象,原本緊急安胎3天,但還是無法順利把孩子留在腹中繼續長大,只好被緊急轉送到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隔天急產她的「公主」小丹丹。小丹丹剛出生時,體重僅450克,就跟一個便當一樣重,身體就跟成人的手掌差不多大,皮膚薄如蟬翼,呼吸微弱,有輕度窒息。因為這個週數的寶寶,皮膚等許多器官,都還沒發育完成,醫師利用臍帶建立靜脈和動脈導管,不斷地給予寶寶輸液營養,同時監測血壓,防止低血壓引起的腦損傷。小丹丹度過了兩次感染、多次肺炎,且因早產導致視網膜病變,醫生還為她進行過雙眼玻璃體腔注藥術。山東一名女嬰,在23周大就緊急出生,身形大小跟成人手掌差不多,經過100天搶救,成功變胖存活出院。(圖/翻攝閃電新聞微博)而在小丹丹剛出生後的這100天,她在專業醫護人員照顧下,挺過了「呼吸關」、「餵奶關」、「感染關」,最後成功撤掉了呼吸器,她終於會了自主呼吸與吸吮牛奶。而在本月28日,她的矯正週數來到了37+6周,體重從一出生的450克,變成了體重2600克的肉感小女嬰,順利出院回家,而她的頑強生命力,也為山東當地寫下,體重最輕、胎齡最小而成功存活的新生小寶寶。
港男子二次感染新冠肺炎 WHO:可能隱藏新的示警
先前傳出有香港男子兩次感染新冠肺炎,而且感染的病毒兩次都不同。世界衛生組織日前表示,感染兩次新冠肺炎的機率十分的低,這次的事件背後可能暗示著一些新的警告。根據《聯合國新聞》報導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哈里斯(Margaret Harris),根據目前共計2300萬病例來看,沒有人連續兩次感染新冠肺炎,唯獨這位香港男子在痊癒後遭到二次感染,這並不是一個常見、也不是正常的事情,背後可能隱藏了一些重要的警告。而世衛組織景及項目技術負責人凡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體內的確會產生免疫反應,但目前仍不清楚免疫反應的強度,以及能夠維持的時間。哈里斯認為,其實關鍵點在於人體對的免疫反應,目前已經很多研究人員在追蹤、測量,了解痊癒病患體內的天然抗體能夠提供多久的免疫效果。其實早在傳出香港男子二次感染的消息前,就有國外媒體曾報導過,在比利時與荷蘭,就有傳出有人受到兩次感染,而經過當地的病毒學家在檢測後,也都發現兩次感染的病毒核糖核酸譜有所不同,有足夠的差異引發第二次感染。
香港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 33歲患者遊歐返港確診
香港衛生署24日公布一名全球首例的重複感染病例,這名年約33歲的患者,曾在3月底確診並在4月康復,不過這名資訊工程師,8月由西班牙返港後被確認二次感染!根據綜合港诶報導,港大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團隊發現,患者體內的病毒基因序和首次感染明顯不同,屬於全球首例的「二次感染」病例,而非「復陽」病例。研究團隊認為,在兩次感染的病毒基因序當中,發現到明顯差異,足以證實就算患者康復、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還是有再次感染的可能,不過他們推斷,這有可能是歐洲的病毒已經變種,無法讓患者本身的免疫力發揮效用。袁國勇強調,雖然二度感染的症狀不明顯,但還是有傳染風險,有機會在人群中傳播,更可能造成社區感染隱憂。根據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這名患者在返港後多數時間留在家中,但仍提醒港民若有相關症狀應立刻就醫,降低社區感染的風險和新一波疫情的隱憂,而這名患者的病歷個案將做為新的個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