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
」大陸「人才、研發經費、時間」佔優勢 未來5年拼成為全球科創中心
據新浪科技近日專訪中國經濟國際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大陸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表示,「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科創中心」,看好大陸包括人才隊伍構成、研發費用以及研發時間優勢。但他也指出,大陸的創新活力不足等問題,如何引導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像是當初研發「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一樣值得思考。就大陸官方政策來看,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科技體制改革3年攻堅方案(2021-2023年)》,要展開科技體制改革攻堅,目的是從體制機制上增強科技創新與應急應變能力,突出目標與問題導向,加快建立保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魏建國表示,這是有十分重大影響的一個3年行動計畫,更是科技人員早就盼望的計畫,認為該行動將吹響整個企業跟科技的結合,提醒企業該好好抓住這次機遇。據中國科學院統計,大陸科研人才隊伍裡有66%以上都低於44.6歲,研發費用是全球最多,已達到4兆元人民幣以上,研發人員投入的整體研究時間也是全球第一。魏建國更分享3個趨勢,第一是全球的資金已東移集聚香港,這樣的資本被叫做創投融合,包含大數據、雲端計算、5G、半導體等新材料、新技術、生命科學、生命醫學、養老健康等,都會釋出更多專案。而項目會招引更多資金,資金帶來人才、人才帶來創新的循環。第二在談及創投時,魏建國表示,大陸創投也就是風險投資基金要做到自由進出,金融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改革。最後則是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大陸要成為全球的科創中心,「我們應該舉雙手擁抱這個科技中心的到來」,但科技創新的生態要改善、創新的活力還不足。
防堵中國獲取頂尖科技非首次 美國曾在50年代禁止「他」返國
從川普執政末期開始,美國政府明顯的往掌控管理半導體產業相關技術的方向前進,目的就是要杜絕中國掌握半導體產業,進而有機會把控全球市場。但這也並非是美國首次針對中國進行科技技術的封鎖,早在1950年代,當時在加州理工學院任教的「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就曾被禁止離開美國、返回中國。據悉,錢學森在1934年從交通大學畢業後,1936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學位,1939年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之後從1946年至1949年這段期間,錢學森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與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一職。但是當他要離開美國、返回中國時,1950年代美國開始盛行麥卡錫主義(可以解釋為用不充分的證據,公開指責對方政治上的不忠,或者是用不公平的調查或指責來打壓反對人士),這也導致錢學森被臨時拘留在特米諾島監獄裡15天,之後雖然很快被交保候傳,但他就與美國政府展開5年的法庭訴訟戰。直到1956年,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與國防部認為,錢學森所掌握的技術很有可能已經跟不上最新的研究,這才同意錢學森離開美國。而當時加州理工學院院長則表示「錢學森返回中國絕對不是去種植蘋果樹的」。事實證明也是如此,錢學森返回中國後,先後主持創立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出任所長和院長。自己編寫《工程式控制制論》當作教材,培育出不少英才。在錢學森的帶領下,中國開始了導彈的研製,因為錢學森認為,未來戰場必定是導彈當作主力。他甚至發明了「助推滑翔彈道」(又稱為「錢學森彈道」),該理論是以「桑格爾彈道」為基礎,將導彈射入大氣層後,不再飛出大氣層,在大氣層下方滑翔,這也成為中國導彈發展的重要技術。之後,中國在1960年代開始進行飛彈與衛星的試射,1970年中國首次用自己打造的火箭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中國在「兩彈一星」(核彈、飛彈、人造衛星的合稱)的發展領域中,錢學森的貢獻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當時包含錢學森在內的23名科學家,在1999年獲頒「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而錢學森本人後來則是在2009年10月31日病逝,享耆壽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