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物種
」 新物種可以同步生活在陸地與水中的新品種老鼠 秘魯發現27種全新物種
秘魯西北部阿爾托馬約(Alto Mayo)地區近期成為科學界矚目的焦點。一支由「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主導的探險隊從2022年起便在當地進行調查。後續在調查約190萬英畝的森林與農業區域後,意外發現27個全新物種,包括擁有奇特頭部的「腦袋腫脹魚」和一種可以同時在水陸兩棲、腳上長有蹼足的老鼠。根據《CNN》報導指出,研究團隊調查記錄的2000個物種中,其中有4種哺乳動物、8種魚類、3種兩棲動物及10種蝴蝶被認定為新物種。據了解,這些物種雖生活在人類活動深刻影響的環境中,但此前從未經過正式命名。其中一種半水生老鼠因其蹼狀腳趾而備受關注,但這種老鼠僅出現在一片受農業威脅的沼澤森林中,也因為這種水生老鼠的出現,該片沼澤森林成為優先保護地區。另一個引起關注的新物種是「腦袋腫脹魚」。該款魚類以其巨大的腫塊狀頭部,目前科學家對這部位的用途仍不甚了解。負責此次調查的拉森(Trond Larsen)推測,這個腫塊可能與魚類覓食行為有關。拉森也提到,這種獨特的特徵,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而研究人員的報告也指出,當地有49個物種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面臨滅絕風險。研究人員認為,森林砍伐與農業擴張是當前最大的威脅,呼籲進一步採取行動保護當地生態。調查團隊強調,這些新發現不僅填補了學術空白,也為制定保護策略提供了必要的科學基礎。研究人員希望,透過與原住民社區的合作,能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尋求平衡發展的解決方案。
喜馬拉雅山發現新蛇種! 專家命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原因曝光
西喜馬拉雅地區近日發現一種全新的蛇類物種,雖然這款新蛇種的基因與已知蛇類有相似之處,卻屬於完全不同的物種。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將這款新蛇種命名為「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之蛇」(學名:Anguiculus dicaprioi),原因是為了表彰李奧對環境保護付出的心力。根據《紐約郵報》引述在10月21日發表於《自然》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科學家最初是在2020年發現這款全新蛇類物種,目前為止僅在尼泊爾和印度喜馬偕爾邦地區目擊,科學家分析該蛇的DNA後,發現雖然具有其他蛇類特徵,但卻是一個全新物種。這種新蛇體型細小,僅有22英吋,約56公分長,頭部短,鼻孔大,牙齒眾多,還有圓頂狀的鼻部,在頸部略顯一圈淡灰色的領圈。專家表示,當時是在在泥濘的山地上發現這款蛇,直到被捕捉才動了一下,完全沒有試圖咬人。專家認為,這種蛇可以在海拔高達6100英尺,約1859公尺的地方生存。至於為何以好萊塢男星的名字命名,專家表示,這是因為「狄卡皮歐身為美國演員、電影製片和環保人士,一直積極參與提高全球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意識」。據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在2016年接受《People》雜誌訪問時表示,由於從小就接觸環保主義,「年輕時,我對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物種感到非常難過,所以這讓我展開一段漫長的旅程,投入環境議題」。李奧納多在1998年成立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基金會(Leonardo DiCaprio Foundation),支持全球35個創新的保育計畫,保護脆弱的生態系統和關鍵物種。全球最高峰喜馬拉雅山區近日發現全新蛇種,以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命名。(圖/翻攝自X)
厄瓜多世界最大蛇類! 6.1公尺「北方綠水蚺」與生物學家共游
厄瓜多雨林中發現新物種!亞馬遜研究人員在當地發現這款「北方綠森蚺」(NorthernGreen Anaconda,學名Eunectes akiyama),科學家預估這種蛇長約6.1公尺,重達200多公斤,有望成為當今體型最大的蛇。從影片畫面可見,負責研究亞馬遜生態的荷蘭生物學家馮克(Freek Vonk)團隊在厄瓜多雨林段的水中驚喜和這條超巨大蛇類合照,研究團隊原以為為發現全球最大蛇類之一的「森蚺」(green anaconda學名Eunectes murinus),結果發現是全新物種。根據《路透社》引述科學雜誌《多樣性》(Diversity)上所公布的一項研究,這條巨蛇雖然與森蚺看起來非常相似,基因差異卻高達5.5%。最後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北方綠森蚺」另外,據20年來一直在研究南美發現的水蟒物種的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學教授弗萊(Bryan G. Fry)也表示,「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遺傳差異,特別是當人類與黑猩猩只有2%差異時」,他認為這項發現證明,北方綠森蚺和森蚺在1000年前就已分離成兩種物種。過去已知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蛇,是穿梭在亞馬遜叢林的亞馬遜森蚺,最重可達250公斤以上,但是新發現的北方綠水蚺有可能取而代之,雖然兩個物種在亞馬遜雨林經過約1000萬年的分道揚鑣,北方綠水蚺與亞馬遜森蚺在樣貌和習性上仍有許多相似之處。據研究顯示,牠們都是靠驚人的力氣並利用肌肉擠壓殺死獵物的無毒蛇;大多生活在水中,因此兩者的鼻孔和眼睛都已經進化到頭頂,可以潛在水中一邊呼吸,一邊在水面上搜尋獵物。亞馬遜發現世界最大的蛇「北方綠森蚺」。(圖/翻攝自X)
粉絲催生「雙金神仙組合」 許富凱曝新作計劃
金曲歌王許富凱18日推出新單曲《伊的身邊已經有別人2023》,這首新歌具有不同意義,耳尖樂迷一聽就會覺得旋律相當熟悉。原來是富凱決定再度把這首2017年曾推出的作品進化蛻變,特別邀來金曲樂團血肉果汁機跨界合唱成全新物種,許富凱這麼形容:「歌曲主要精神都在,但多了血肉進來,整首歌曲更撕心裂肺。」血肉果汁機則推薦:「原版就很好聽了,新版有了血肉味的粗殘,帶給大家是另一種過癮!」關於這首歌合作緣分來自於2023年初許富凱首度站上台北市跨年晚會舞台,當時攜手血肉果汁機首次跨界合作,演出相當合拍。許富凱說:「2023台北跨年首次跟血肉合作,有了那次的經驗,後續的錄音更容易上手。血肉的團員們都非常有愛,錄音時我們很自由且天馬行空發揮,非常喜歡跟血肉的合作。」更稱讚,「血肉在舞台上非常有自己音樂態度及吸引力,私下每位團員都很溫暖且很能聊天,完全沒有距離感,所以跟他們合作非常舒服,他們一直在自己的音樂耕耘,堅持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我很佩服」。許富凱目前正在籌備新專輯,是否有機會挑戰重金屬的撕裂嗓音?他保守回應:「偶爾可以挑戰一下,但需要有專業的訓練才能不影響喉嚨。」這次MV突破框架不走真人入鏡,以浮世繪風格的插畫創作來呈現,由春沐國際導演林士鈞操刀,不僅曾製作過血肉果汁機多支MV,更有許多作品獲得國際影展動畫獎項肯定。許富凱相當滿意作品:「實在是太喜歡了,跟我以往的MV 完全是不同的呈現。我很喜歡二次元,這次的畫風又是我很喜歡的浮世繪風格,所以愛上加愛,但辛苦導演了,動畫MV要花很多的時間,很謝謝他。」
中國北盤江洞穴發現全新物種 奇異「獨角盲魚」現蹤貴州
全球的洞穴魚類約有1/3分佈在中國,其中有的種類更因為對洞穴生活的高度適應,眼睛和視力幾近退化直至消失,因此也被稱作「盲魚」。不過才剛進入2023年,又有研究人員在貴州盤州市紅果鎮北盤江流域漆黑的洞穴中發現了一種長著「獨角」的盲魚新物種「長角金線䰾」(Sinocyclocheilus longicornus)。綜合英國《太陽報》、《黑魚周cnWATERS》的報導,貴州師範大學周江教授及林業工程師藉著形態學分析以及DNA條碼技術比對,確定這隻長著「獨角」、身長10.4至14.4公分的盲魚是一個全新物種,他們更透過其頭部突出且發達的角狀結構,將其命名為「長角金線䰾」。報導稱,長角金線䰾與角金線䰾同樣分佈於貴州六盤水盤州市,但分別分佈在北盤江和南盤江流域,兩者的頭部均具有角狀結構,但長角金線䰾的角更為發達,且長角金線䰾的體色雪白,眼睛大多退化成一個僅能感光的眼點,甚至有的個體完全喪失了眼球,但牠們的前端有兩根觸鬚可以感知周遭環境。而角金線䰾大多棕黃色有黑斑,也具有完整的眼睛,只是比較小,極少數退化為點狀。從系統發育關係來看,長角金線䰾和同住盤州的鄰居角金線䰾並不是最近的親戚,與雲南東部分佈的透明金線䰾、犀角金線䰾親緣關係反而更為密切。金線䰾屬所有物種均為中國特有,主要分佈於中國西南岩溶地區,即正在創建中的「西南岩溶國家公園」內,物種多樣性非常高,本文共統計了77種,全部為洞穴魚類,為適應演化、基因組學、生物地理等研究方向的熱點生物類群。但它們通常分佈狹窄,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也極為苛刻,因此,金線䰾屬整體在2021年初被列入國家2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角金線䰾在發表後也自然被納入保護名錄。
國際太空站出現「外星生命」 科學家嗨翻:人類殖民火星出現重大進展
伴隨歐洲人進入美洲的細菌,曾讓許多當地部落滅絕,但跟隨人類登上太空的細菌,卻因此演化出全新物種,這些在艱困環境中誕生的新生命,很可能替人類殖民火星、甚至未來的宇宙旅行提供重大幫助,而發現新細菌的地點,正是將在2030年底退役並「回歸」地球懷抱的國際太空站(ISS)。美國太空總署(NASA)去年在距離地球400公里遠的國際太空站上發現4種新的細菌菌株,且其中3種是「全新物種」,雖然科學家為證明生命可在太空中傳播,而將異常球菌屬(Deinococcus)散布在太空站外,且太空站上也有培養少量食用植物,在站內發現微生物不足為奇,但全新發現的細菌為近似羅氏甲基桿菌(Methylorubrum rhodesianum)卻又不同且未知的全新物種。研究人員也在名為IF7SW-B2T的細菌菌株上,發現與植物根、芽細胞分裂有關的生長基因,NASA科學家尼汀(Nitin Kumar Singh)與卡斯圖里(Kasthuri Venkateswaran)認為,這些新生命可能改變「太空作物」的遊戲規則,尤其是來回超過1年的地球–火星旅行,與未來的火星基地運作,勢必需要太空人身兼農夫培養作物,而能在太空站這類艱困環境中存活的細菌,很可能替作物種植的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然而,這項研究可能需要抓緊時間,因為國際太空站在2030年底退役後,就會墜回地球的海中。不過好消息是,人類已在太空站上培養並發現上千種細菌、真菌,當這些微生物被帶回地球時,或許能有更多新發現。而當年科學家散布異常球菌屬的研究也證實,微生物能在極端低溫與充滿輻射的太空中存活。
漁夫發現稀有「白色海膽」 網笑:好像刺蝟
大自然無奇不有,每當人們覺得自己已熟知世界上的所有生物時,時不時又會自地球的某個角落出現全新物種,讓人驚嘆。外觀看起來長滿了嚇人的尖刺、通體呈現黑色,一顆約有人的拳頭大,這是大家所熟悉的海膽模樣,但日本卻有漁夫,在上個月(8月)24日捕獲了一顆珍稀的白色海膽,照片曝光後,引起廣大網友熱烈討論。1名日本網友日前在社群平台分享一張照片寫道「弟弟今天早上撿到的白色海膽,就連當了60年漁夫的爺爺也是第一次見到。」最後該名網友更打趣表示,水族館的員工應該很快就會來家中拜訪,將這顆珍奇的白色海膽帶回展示。日本漁夫捕獲一顆白色海膽。(圖/翻攝自ryo_ma_0515 Twitter)根據《J-town.net》報導,該名網友的爺爺接受訪問時表示,發現海膽的當天,自己正在進行例行的撈捕作業,隨後便意外發現了這顆難得一見的白色海膽,「牠的大小和成年女子的手掌差不多,之後我就將牠放入冰冷的鹹水中保存,牠還在容器內瘋狂蠕動,這也是我60年的捕魚經驗中,第一次看到如此珍稀的海膽。」報導指出,捕獲海膽當日,網友的爺爺便將牠交給小樽水族館帶回。原來,館內原本已有一顆白色海膽,工作人員將此次捕獲的白海膽帶回後,把兩顆海膽放在一起展示至8月底,「遺憾的是,前幾天原本飼養的那隻(海膽)不幸死亡,而漁夫捕獲的仍繼續保育中。」館方人員表示,每年都會有一兩顆白色海膽或者海參被人發現送到水族館,至於其呈現無色素的原因則仍待研究觀察,推測應是缺乏色素所導致。新聞一出,立即引起網友熱議,「純白外表,不知道體內的構造如何」、「唯一能判斷牠是海膽的依據,只剩下外表的刺了」、「覺得蠻像刺蝟的」、「太奇妙了,第一次看到」、「這是海膽白化症吧」、「這是標本吧。」
重大發現!雲南出土「3歲小恐龍化石」距今2億年前 專家曝:是全新物種
日前考古學家在中國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盆地」的早侏羅世地層中,發現了一個體長約1.7尺的恐龍幼體化石,經判斷為年約3歲,且是全新物種的小恐龍,是一項重大發現。微博《南京地質博物館》貼文指出,英文版雜誌《地質學報》刊登了雲南大學脊椎動物演化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的研究成果,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盆地」的早侏羅世地層中,發現了一個體長約1.7米的恐龍幼體化石,其中一名作者艾天宇還發現其部份頭骨、完整的頸椎、背椎、掌骨以及股骨、脛骨等,依照骨骼組織來判斷,這隻小恐龍正處於個體發育早期階段,年齡為3歲左右,且小恐龍化石牙齒呈葉狀,是一類植食性恐龍,食物以蕨類和松柏類為主。(圖/翻攝微博南京地質博物館)經考古學家分析,此化石屬於大足龍類,但與其他基幹蜥腳型類恐龍幼體演化關係較遠,不屬於任何已知物種,因此可能是一個全新物種。其實祿豐地區的蜥腳型類恐龍化石群富含大量的古脊椎化石,其中包括先前所發現的11種蜥腳型類恐龍,而該項研究還首次針對祿豐「紅層」的年代學、生物地層等資料進行了整理,此區化石大多生活於晚侏羅世,距今約2億年前,目前是雲南省中生代含化石最豐富的地層,且這次也是此區第二次發現小恐龍化石。
地球生態亮紅燈!最深海溝驚見「新物種」 體內藏大量塑膠纖維
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全球最深的海溝,其海平面深度甚至大於聖母峰的高度,在如此神秘的海域中,卻發現了一項全新物種,經研究過後,竟發現牠的體內充滿了塑膠微粒,可見塑膠的禍害已經嚴重汙染地球生態,就連海洋深處也遭受其害。綜合外媒報導,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在海平面下近7公里處發現新物種,並採集4隻帶回研究分析,沒想到竟在其中1隻體內發現塑膠纖維,與寶特瓶材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相似度高達60%,因此將這新物種命名為「塑膠鉤蝦(Eurythenes plasticus)」。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德國海洋計畫主任維斯普(HeikeVesper)強調,這項驚人的發現證明了「廢棄塑膠」已經嚴重汙染海洋,儘管物質已變成細小微粒,但還是充斥在空氣、飲用水之中。這項研究已刊登在動物生物分類學科學期刊《Zootaxa》,警示人們應立即採取行動,阻止傷害繼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