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產業
」 通膨 升息 疫情 電價 蘇貞昌工業電價調漲12.5% 李彥秀憂將轉價消費者
經濟部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確定10月16日起工業用電調漲12.5%,立委李彥秀1日表示,雖然此次民生與相關產業電價凍漲,但最後仍將轉價給消費者,政府除了要懲罰無良商家趁機漲價外,也應規劃更多的配套措施,以免加速通貨膨脹。李彥秀指出,這次決定工業用電調漲,而民生內需產業與國內物價關係密切,如食品、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商及超市等則凍漲,同時針對用電或產值衰退的產業,採凍漲或減半調漲。但她提醒政府,羊毛出在羊身上,雖然此次民生與相關產業電價凍漲,但是生產成本增加,仍將轉嫁給消費者,此次電價調漲對於物價通膨的間接影響,仍需要密切關注。李彥秀表示,今年4月電價平均調漲11%,此次再調漲12.5%,短時間內如此巨幅的電價調漲,再加上明年開徵碳費,對台灣整體出口與景氣的影響,需要政府更多的關心與配套措施;美國聯準會(Fed)九月下旬降息兩碼,預計十一月可能會再降息兩碼,台灣中央銀行再透過「預防性升息」抑制通膨的政策空間消失,明年軍公教將調薪3%,也將帶動民間的加薪,通膨壓力加大,如何平抑物價、預防通膨,政府應該拿出更多的辦法。李彥秀提醒,此次與內需及國內物價相關產業電價凍漲,然而對於「趁火打劫」「藉機漲價」的不肖業者,政府必須拿出魄力與具體的方法懲罰,遏止無良的商家藉機大發「電價財」;而在個別產業部分,醫療院所歷經3次上漲,累計漲幅高達46%,再次苦吞增加12.5%的電費成本。而民國113年總額成長率為4.7%,114年最高則不過5.5%,醫療投資不僅不足還要醫界倒貼。另外,李彥秀指出,此次民生消費凍漲的範圍也不包括「觀光慘業」,民進黨政府執政後,觀光產業持續低迷,遲遲盼不到春暖花開,此次產業電價再次大漲,恐怕對觀光業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政府應該端出更多的政策,救救觀光產業,以及龐大的就業人口。
漲定了!工業用電10/16漲12.5% 商總籲「這產業」不可轉嫁
經濟部9月30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由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宣布,這次民生用電不漲、產業用電平均漲12.5%,調價後產業用電平均價格為每度4.29元,大約影響CPI約0.15個百分點,但食品相關等民生內需產業凍漲,新電價將於夏月電價結束後的10月16日開始實施,今年約可因此多補進150億元。因台電目前電價未足額反映成本,審議會綜合考量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決議本次住宅、小商店(約1,452萬戶,占95.2%)累進電價各級距不調整,未調足部分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民生內需產業方面,食品產業,含加工及零售、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商及超市等凍漲;農漁、幼兒園至大學及社福團體漲幅部分由事業主管機關循年度預算程序編列支應。儘管全國工業總會與工商協進會事前多次表達目前全球景氣不確定性逐漸提高,近期內勿再調漲電價,但經濟部表示,目前台電公司每賣1度電就虧損0.4元,為落實使用者付費,調整產業電價12.5%,調價後產業用電均價為每度4.29元,仍低於主要出口競爭國家韓國的工業電價。但產業若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凍漲,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未達15%者,及用電衰退未達5%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減半調幅為7%,以緩和電價調整對產業影響。連錦漳表示,這次會議共識很高,也有不少人提到,建議台電做低碳電力,以及電網韌性、燃料購置成本、節電等。台電總經理也允諾會帶回去做討論。有記者問到目前國際能源價格已經跌下來,為何還漲價,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今年震盪幅度還是比俄烏戰爭前高。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因為這次會議提到重視經濟、更要顧民生,所以食品加工、零售、批發,以及傳統市場與超市超商等都是凍漲,而漲價的工業用電大多是外銷產業,所以不會直接轉嫁到台灣的消費者,所以「拜託店家不要找理由把物價拉高、造成通膨,如果店家還是故意漲價,下次審議就會放開讓它們漲。」
去年10.6萬勞工退休創新高 主計總處曝原因
高齡化社會,職場環境也產生連鎖變化;主計總處27日公布112年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顯示該年退休勞工數達10.6萬人,刷新歷史新高紀錄;高齡勞工退休、年輕勞工又來不及遞補,勞工平均年齡維持40.4歲,續居歷年最高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近10年來每年勞工退休人數由9.4萬人攀升至10.6萬人,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是受人口高齡化的影響,由於民國35年至53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當時每年新生兒眾多,現在年齡陸續達職場退休時刻,退休人數才會持續升高。主計總處統計顯示,去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總人數為842.3萬人,全年進入及退出人次分別為230.4萬及230.7萬人次;退出原因最多的是自動辭職,占87.2%,其次是解僱或資遣的4.7%,退休反相對較低,只占4.6%。主計總處解釋,退出多是個人意願自動辭職,但解僱或資遣易受各產業景氣波動影響,106年至110年均維持在4.8%至4.9%之間,直到疫情趨緩、內需產業回溫,降至4.6%;不過,去年受全球景氣放緩、終端需求減弱影響,廠商用人需求趨於保守,被解僱或資遣者占退出人次比率為4.7%,年增0.1個百分點。值得留意的是,這份僱用狀況調查也揭露,雇主負擔的非薪資報酬所占成本比重,112年升至14.2%,較前一年提高0.3個百分點,主因勞保費率屆期調整0.5個百分點。主計總處說明,企業僱用員工除薪資、獎金外,還得負擔勞保、健保、退休金提撥等,又稱為企業的「隱形成本」。
無人機國家隊3/國防預算只增不減 台廠急結盟搶飛行器「去紅化」千億商機
隨九月間美國無人機業者將訪台,台灣無人機業者燃起希望。萬寶投顧執行長王榮旭表示,總統賴清德希望2030 年無人機產值達到400億,國防部已編列 5 年近 66 億預算採購軍用商規無人機,在美國的要求下,國防預算未來只增不減,將推動軍工概念股持續上升。台灣無人機國家隊有谁?依經濟部去年底公告,5大類無人機系統共9家整合主導廠商入列,包括神通資訊、自強工程、雷虎、經緯航太、中光電、富蘭登、智飛、長榮航太、佳世達;今年2月公告3大類、4家防禦系統整合主導廠商,包括創未來、雷昇、捷恆、創思達。事實上,之前大疆DJI的台灣供應商包括聯詠(3034)提供影像處理晶片,盛群(6202)是微控制晶片,群電(6412)是無人機的鋰電池,群光(2385)負責空拍用的攝影鏡頭模組,新唐(4919)也供應微控制器,雙鴻(3324)與文曄(3036)轉投資的杰西迪(JCD)提供鏡頭模組,佳邦(6284)提供天線,等,也都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當國產無人機產量大時,可望增加其業績進帳。這也帶動近期業界結盟風潮,亞航(2630)與碳基(7719)合作開發台灣製無人機解決方案。雷虎(8033)與邑錡(7402)簽署無人機載具航拍縮時相機系統合作備忘錄。緯創入主經緯,切入無人機國家隊。(圖/報系資料照)緯創(3231)則在4月宣布斥資10億元,參與認購經緯航(8495)私募取得45.18%股權,經緯前董座羅正方改任總經理,他說,緯創入主後,將朝AI無人機方向布局,在緯創協助下,經緯的無人機將可大量生產,成為發展優勢。預期上市櫃公司未來投資或合作的無人機案,將會愈來愈多,先在台灣練兵後,目標是進軍全球,共同開拓「抵制紅色供應鏈」的無人機市場商機。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各國研發以及部署在2025年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可成長至343億美元,不過因軍用型無人機研發門檻較高,商用無人機為全球業者的發展重點,據美國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指出,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成長至2025年將達1292.3億美元。而最常被分析師提到的中光電 (5371),其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在去年美中貿易戰時,美國大城市警消部門開始替換中國品牌的大疆無人機,讓中光電成為最大贏家,去年中光電出貨3000台,預計今年可增至1萬台,中光電也取得台灣的軍用商規微型、監偵型無人機的合格認證,預期監偵型將交付155台、微型無人機將交付635台,將貢獻營收 6.4 億元。亞航與碳基合作,爭取切入中科院軍用無人機計畫。(圖/翻攝自碳基科技官網)萬寶投顧王榮旭表示,目前雷虎已送出 5 款無人機參與競標,搶在今年底小量出貨;此外,雷虎7月也與美國無人機 3D 列印大廠 RapidFlight 簽訂合作意向書,要在台灣設立研發生產基地。群益投顧則點名亞航,今年第一季產品組合改善,獲利恢復成長,而第二季的軍規無人機等新產品逐步出貨,營運維持高檔。無人機在現代戰爭的地位性越來越強,雖然國內的軍工股大多為內需產業,但俄烏戰爭還沒結束,中東衝突頻發,加上先前的美國國防團來台,預期軍工股仍有題材利多。
11月PMI跌至46.8%連9月緊縮 中經院:產業未來展望佳
中華經濟研究院周五(1日)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11月經季節調整之PMI微跌0.3個百分點至46.8%,已連續9個月緊縮;但新增訂單指數和未來展望指數微幅回升,部分指標略有好轉。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今年景氣是逐季好轉,目前整個產業就是「等」字,等待曙光到來。未來展望部分,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已連續19個月緊縮,惟指數回升2.7個百分點至42.5%。PMI以50%做為榮枯線,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反之則代表緊縮,包含5項組成指標,11月經季調之生產、新增訂單、供應商交貨時間、人力僱用、存貨皆呈現緊縮。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葉俊顯表示,近幾個月來景氣上下波動,11月和10月PMI的組成指標,變動都在1個百分點左右,幾乎與上月持平,現在製造業氛圍就是一個「等」字。葉俊顯分析,近期中國拯救房市及房企,並增發國債等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使得基礎原物料產業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的未來展望轉佳,使得產業未來展望有些許回升。包括年底的中國大陸振興政策及美國輸入轉為正數,歐美市場是台灣製造業的終端需求,美國的輸入自今年第三季開始逐季往上走,可望持續到2024年第三季,有助於我國接下來的出口。至於非製造業,11月未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13個月擴張,已擴大3個百分點至56.2%,為去年8月以來最高、出現最快擴張速度。其中,新增訂單、商業活動及未來六個月展望等指數皆呈現擴張,且速度加快。葉俊顯表示,內需產業持續暢望,主因內需產業進入年底結案旺季,再加上股市回漲以及歐洲貨櫃和散裝運價回升,與製造業聯動高的產業未來展望指數由緊縮轉為擴張,只有資通訊產業設備與批發業對未來看法相對保守。中經院分析,NMI組成的八大產業中,六大產業NMI呈現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為教育暨專業科學業(61.1)、營造暨不動產業(60.8)、零售業(57.3)、住宿餐飲業(56.7)、運輸倉儲業(56.7)與金融保險業(56.1)。僅有資訊暨通訊傳播業(44.5)與批發業(47.9)回報NMI為緊縮。
經濟部拍板10月電價凍漲 「這5行業例外」補漲達15%
受通膨壓力影響,經濟部今(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後,宣布10月電價不漲,維持現行每度3.1154元。但結束百貨、大型餐飲、電影院、健身房、外燴團膳共5行業因去年疫情凍漲優惠,補漲幅度達15%。另金屬加工、紡織等製造業減半調漲部分,因出口景氣不佳仍維持。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近期全球燃料價格有緩降趨勢,煤價自去年每噸366美元降到150美元,中油電業天然氣價從年初每度20.36元,降至16元,使台電預估燃料成本較年初預估降700美元,加上8月底降雨量良好、水力發電較上半年增多,也降低成本,另政府也以特別疫後預算撥補500億元。不過,當時考量疫情導致內需產業生意不佳,特別給予農漁、食品、百貨、大型餐飲、電影院、健身房與外燴團膳凍漲部分,因考量內需復甦,決定結束百貨、大型餐飲、電影院、健身房、外燴團膳的凍漲。
都更進步幅度賴清德不滿 提老舊房屋符「進步條件」給更多容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全國不動產產業賴清德後援會成立大會」,重申他的居住三政策,主張以蔡英文總統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為基礎,未來8年再增加興建13萬戶社宅、包租代管17萬戶,並增加租金補貼至50萬戶,解決台灣100萬戶的租屋需求,並檢討提高容積獎勵,大力推動都更。賴清德宣示他若當選總統將持續推動都更,讓「30年以上」老舊房屋透過都更改善居住安全與周邊環境,帶動內需產業發展。如果老舊房屋大量都更,包括水泥工、板模、裝潢、運輸業、玻璃等各行各業都會蓬勃發展。賴清德說,他過去擔任閣揆時,曾經都更容積獎勵提高至50%,建構簡便的行政程序,給予都更住戶租金補貼、稅制減免等,運用公權力面對釘子戶問題,雖然近年來都更持續進步,但進步幅度他並不滿意。賴清德認為,都更無法大幅進步原因在於並非每個都更案件都能「一坪換一坪」,導致都更戶都更後分回的新房子坪數縮減、空間變小,但協助都更的建設公司也想要分配利潤。他承諾,未來這些問題都會一一檢討改進,例如「如果有達到某些進步性的要求」,將給予更高容積獎勵,讓大家住得更舒適,願意參加都更。立委私下指出,賴清德點出都更「無法一坪換一坪」確實是目前全台都會區老舊防屋都更「龜速」的重要原因,但許多精華地帶、面臨大馬路的老舊房屋,如果願意都更,配合容積率獎勵、綠建築獎勵等,其實都更後總坪數已貼近一坪換一坪。但住戶卻仍不願意都更,抱怨公設比太高,而期盼「室內面積也要一坪換一坪」,進而卡住都更進度。此外,都會區非大馬路兩側的老舊公寓,例如被狹窄巷道包圍的老舊公寓,因為都會景觀、天際線等考量,難以適用最高比例的容積率獎勵,這部分老舊房屋「都更卡住」情況更嚴重,對都會區的公共安全、老人妥善照護都相當不利。立委說,其實大家都清楚都更卡住原因在哪,綠營自家立委也曾在立院為了放寬公設比,舌戰內政部官員,不過,公設比牽涉公安、建商層面太廣,蔡政府任內都未降低公設比,賴清德如今再拋出「符合某些進步性的要求」就給予更高容積獎勵,雖聽起來讓推動都更又多了一絲希望,但「進步性條件標準」為何?公設比是否有機會合理降低?會不會仍然只有大馬路兩側老舊房屋受惠,其它老舊房屋看得到拿不到?都讓外界好奇。賴清德今天也推崇蔡總統的居住政策,強調當年蔡總統訂定8年內興建社會住宅與包租代管達到20萬戶的目標,包括新建12萬戶、包租代管8萬戶,明年5月20日之前將兌現政見、不會跳票,未來若他當選總統,8年規劃社宅30萬戶,其中新建13萬戶到25萬戶,包租代管新增17萬戶到25萬戶,租金補貼至少增加到50萬戶,等於16年期間規劃100萬戶,完整解決台灣社會的租屋需求。
各種負面影響…今年2月職缺率2.57% 創近13年來新低
歐美去年急速升息,我國出口表現衰退、製造業用人也大受影響,主計總處昨公布2月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為21.6萬個,換算成職缺率為2.57%、年減0.5個百分點,官員坦言,受這波景氣影響,職缺率創近13年新低,上次低點是民國99年、職缺率為2.4%。主計總處官員解釋,當景氣好時,廠商用人需求增加,職缺數會上升;去年俄烏戰爭,全球飽受通膨、升息等負面夾擊,景氣於下半年趨緩,導致商品需求減弱,國內外經貿減緩,衝擊我國出口表現,廠商用人需求顯得保守,職缺數、職缺率從去年的25.8萬、3.07%,降至今年的21.6萬以及2.57%。主計總處統計顯示,今年2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年減4.2萬個,其中,製造業年減2.9萬個最多,官員分析,這是廠商調整庫存,導致用人轉趨保守有關,營建工程業職缺數也年減9900個,與央行升息、《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打擊不動產有關,而各行各業職缺數多呈下降。相反地,內需產業隨邊境解封、服務業復甦,職缺數不減反增,例如,住宿及餐飲、批發及零售業,職缺數年增700、1700個,職缺率分別上升0.13、0.1個百分點;官員解釋,職缺率的計算公式,分母是受僱員工人數加職缺數,分子是職缺數。主計總處昨也同步公布去年經常性薪資調整的概況,受疫情數位商機蓬勃、出口成長等影響,去年有近3分之1、33.3%比例的廠商調升員工經常性薪資,比例創90年以來新高;若以行業或廠商規模來看,金融及保險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等,以及規模愈大的廠商,調薪幅度與比例是最顯著。官員分析,去年調整經常性薪資比例創22年新高,與疫後復甦、廠商獲利提升有關,加上基本工資也調漲,都會帶動廠商加薪的意願;不過,去年下半年景氣反轉,統計截至3月底止,今年已調升或預計調升經常性薪資的廠商比例為28.2%,官員預估,最終結果比例不會相差太遠,今年廠商加薪比例很可能創近3年新低。
誰是總統人選?蔡明忠:沒飯吃就沒得說「產險業三千億理賠助內需消費」
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鄭文燦今天(23日)聯袂出席《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對於媒體詢問「心中屬意哪位總統候選人」,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趕忙笑答說「秘密,我不能用言論影響大家的投票」,但他強調「要做好經濟,沒飯吃,就沒甚麼話好說的」。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於《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致詞後接受媒體採訪,就美債、外銷訂單連八黑的國內經濟、總統選舉人選與經濟優先等議題,提出他個人的看法,他也特別提到「產險業就貢獻3000億元賠款,對台灣消費力稍有貢獻」,再次提到防疫保單對社會的影響,其中產險龍頭即是富邦產險理賠給付鉅額。蔡明忠表示,大家期待今年台灣GDP能不能「保2」,儘管電子業庫存還沒有100%解決,國內內需產業(像是餐飲、旅宿、觀光業等)則是解封後帶給消費市場暢旺,這其中還有產險業理賠3000億元的貢獻,對於內需市場也幫助了消費力。蔡明忠還說,他跟台灣人每個人對未來總統期許都一樣,都是希望國家社會繁榮發展,而且經濟很重要,沒飯吃,還有甚麼話好說,並提到民主選舉投票,像他這樣的老百姓和大家都有自己的選擇,可以留在心裡,他看好的總統人選是秘密,不能影響大家的投票。至於美債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由於美國國債協商最後期限6月1日到期,市場緊張,外資還示警美股恐有拋售潮,蔡明忠對此則說,「美債是核彈級危機,我們遠在台灣霧裡看花,美國不是第一次面臨這個問題,美國在成熟民主制度下一定有解決方法,相信美國即使有複雜政治程序,最終仍須從人民和社會全球福祉來考慮。」
飯店股春燕飛1/晶華、寒舍、雲品開外掛 Q1表現亮眼有望超越2019
歡慶國境解封,觀光飯店股成了台股勁旅,今年初以來表現亮眼,龍頭晶華(2707)股價創8年新高,到寒舍(2739)、雲品(2748)多次漲停,各家公布Q1營收創高,春燕滿天飛,一掃疫情陰霾。今年股價一度衝破300大關的飯店龍頭晶華,近期公布2023年4月合併營收為5.37億元,年增率35.11%,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成長12.16%,累計今年前4月合併營收為22.7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達25.16%,並較2019年同期成長5.36%。「今年第一季及每個月份營收都是歷史新高,觀看目前表現與下半年發展態勢,有望超越2019年水準!」晶華集團行銷公關部副總張筠和CTWANT記者分享營運好消息,晶華的營收主力,台北晶華酒店的外國旅客,已經從2022年10月的3%成長到50%,逐步接近疫情前的85%,住房率來到8成,接下又有端午連假及暑假檔期,未來還有北投晶泉丰旅預計2024年下半年開幕迎賓,後市相當看好。晶華於疫情前集團年營收規模約60~70億元,受疫情衝擊,同業業績約下滑40%,晶華僅掉約20%,主因休閒飯店受惠國旅需求增加,而晶華的休閒飯店都是區域內的第一、二名,優勢明顯,再加上同時將商務飯店快速轉型為城市休閒飯店,並頻繁推出各項行銷專案,因此受創輕,每年都還維持淨利。過去3年在媒體上頻喊「飯店業如躺在加護病房,需要急救」的晶華集團董事長潘思亮,今年以來也因業績表現亮眼,除了出席工商協進會餐敘提到缺工議題,以及3月參與捷絲旅位於日本大阪新點開幕活動外,未再有公開活動向政府喊話,公司營運漸上軌道後顯得格外輕鬆。寒舍表示,旗下各餐廳今年積極與海外客座主廚與知名餐飲顧問合作提升餐飲實力,住房方面將持續經營歐美商務客,重點開發韓國、日本、新加坡等觀光客群。圖為礁溪寒沐酒店。(圖/寒舍提供)去年營收僅次晶華的寒舍集團,今年股價也是翻倍飆漲,雖波動震盪,但也一度來到74.4元的歷史高點。不過仔細翻開寒舍財報,不像晶華3年來都還有淨利坐收,寒舍受到疫情影響不小,疫情下連年虧損,唯去年第4季受惠國境解封、新飯店寒居酒店挹注、年底聚餐需求增溫助攻,才開始由虧轉盈。近期寒舍公布2023年4月合併營收為3.59億元,年增率72.77%,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成長11.34%,累計今年前4月合併營收為15.5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達52.50%,並較2019年同期成長4.74%。寒舍表示,旗下飯店2023年第一季平均住房率為65%,平均房價約7000元,相較2019年同期,住房率已恢復9成,平均房價持平,其中礁溪寒沐酒店平均房價2023年第一季較2019年同期成長了3成。雲品今年也繳出漂亮成績單,儘管營收主力日月潭雲品溫泉酒店在3月有13天休館進行改裝,4月分區施工也減少開放5成的客房,仍不影響營收表現,累計今年前4月合併營收為7.8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達15.13%,與2019年僅5%差距。雲品國際總管理處處長曾景宏表示,雲品溫泉酒店改裝升級飯店公設與餐飲、休憩空間與全新SPA芳療品牌進駐,在7月全面裝修完成後,有利進一步提升客單價和在中台灣休閒旅遊市場的頂級飯店領導地位。雲品近年在館外餐飲事業上表現突出,君品collection透過產業整合方式讓宴會場地有著更多元的選擇。(圖/雲品提供)對於改裝後是否有機會超越一旁全台最貴飯店涵碧樓每晚平均房價1.6萬元,曾景宏沒有正面回應,僅表示仍依據原定價策略再依照供需採浮動房價。不過根據元富投顧表示,公司透露已有預估住房率及平均房價下半年有望提升,去年雲品溫泉酒店平均房價為14,563元,預估調漲至15,500元。雲品旗下三大事業包含日月潭雲品溫泉酒店、君品酒店以及館外餐飲事業,營收占比分別為46%、33%以及21%;然而若以飯店住房及飯店內外餐飲合併計算,有39.38%來自住房、60.6%來自餐飲收入,雲品的餐飲管理知識及品牌紅利,才是集團發展真正的金雞母。目前受理餐飲委託經營共有10處,其中以君品Collection品牌營運的委託經營和自營宴會共有7處,雲品宴會規模總桌數已達900桌。餐飲管理事業預估今年業績成長至少5成,成為拉升業績的最強引擎。曾景宏表示,台中總太水湳「圓觀」於本月20日開幕投入營運,預售期接單已突破100場,訂單能見度已到2024年12月;新北市烏來紅河谷一案仍在籌備興建中,最快將會在今年底與消費者見面。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觀察,疫情期間郊區度假旅館受惠較大,都市飯店則難經營,但國境解封後,都市飯店今年應該都可走出疫情陰影。(圖/趙世勳攝)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觀察飯店股2022年表現發現,營收相較疫情前雖然下降,但獲利卻是增加,分析原因有3,疫情陰霾下團客少,散客增加;產品多樣化,單價提高;疫情來到第3年,人事成本管控得宜,「今年應該都可走出疫情陰影。」對於近期飯店股飆漲又暴跌震盪頻繁,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觀光股疫情後以餐飲復甦最快,再來是飯店業的餐飲,到飯店的住宿,最後才會來到旅行社。有些個股股價、營收持續創新高,因內需產業暢旺,目前觀察一、二季營收都還是會表現很好,唯要留意股價偏高、進入整理。他也提醒,股價都是領先反應,預期解封後營運會大好,當營運稍微有點下坡不如股價漲幅表現時,或是住房價格突然漲不動了,就要特別小心。
觀光醫療服務業苦於「缺工」 黃教漳:可參考日本新移民政策
睽違一年後舉辦的「工商早餐會」將在明天(30日)登場,由行政院長陳建仁與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共同主持,三位副理事長黃教漳、高國倫與駱怡君與常務理事潘思亮、徐旭東、林明成、陳進財等30多位企業家出席,就經濟、金融、兩岸關係、能源政策等提案與政院財經部會首長面對面溝通。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黃教漳為臺隆企業集團董事長,同時也擔任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理事長與中華民國東亞經濟協會理事長,3月下旬訪問日本,與熊本縣商工會議所連合會會長久我彰登、熊本縣商工會連合會會長笠愛一郎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宣示全面拓展台灣與熊本縣的經貿交流合作。日前八大工商團體拜訪總統蔡英文,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曾當面提出建議引進國外長照專業人才到台灣服務等方案,而國內從食品業、餐飲業、旅館業、觀光產業到製造業、醫療相關產業等普遍也遇到「缺工」問題,行政院部會對此是否會在「工商早餐會」中給予更具體的說明與回應,備受注意。由於台灣生育率低到堪稱為亞洲之首,國發會預估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依賴人口(幼年、老年)超過青壯年的時間點提前至2060年到來,人口紅利結束則在2028年,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也開始低於三分之二,意謂當這些有利社經發展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更不若以往充足,社會經濟負擔也更為加重。對此,黃教漳則跟CTWANT記者說,過去三年受到疫情影響大家不能出國到海外旅遊,也因此開創出台灣內需產業包括觀光業等一個嶄新前景,現在唯一擔心的即是「人力資源不足夠」問題,疫情發生後,讓許多人學習獨立作業,或離開公司自行創業,或去做美食外送、部落客等,就業與工作選項多樣化。黃教漳說,因此企業界也跟政府建議在人才的開放、引進,或者是招募優秀人才層面擬定新的移民政策,可以參考日本政府做法,在前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約在七、八年前時即提出一項移民政策,對於具有技術及可達到溝通的語言程度兩個條件者,引進到日本國內發展與服務。這項移民政策的重點為語言方面,像是看護工、服務人員要有一定的語言程度,要能夠溝通,就是考量不要因為語言交流的誤差而造成生活困擾,「我覺得這樣協助產業的發展,可以給台灣做個參考」黃教漳說。黃教漳也接著說,還有最重要的一個重點,大家也會想,「他們會不會搶了我們的工作?」「其實不會,反而是透過這些有技術的人才來協助我們,就可以讓家裡主要的經濟收入者可以出外工作」。
噴發股拚高價1/自由行刺激飯店旅遊股輪番漲 觀光業復甦動能還有很大空間
從虎年到兔年,上市櫃觀光類股指數一路走高,在解除室內口罩、開放港澳自由行政策20日上路激勵下,漲勢未歇。「資金流輪番湧入飯店餐飲股、旅行社航空等觀光類股,進場避追高價且須看未來發展。」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與財經部落客股魚皆有同感。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向CTWANT記者表示,政府預計4月每人將普發6,000元現金紅包,勢必刺激內需產業,「對於今年第二季營運帶來的貢獻,值得期待。」隨國內外疫情政策鬆綁、去年下半年明顯復甦,國內上市櫃40家(不含KY股)觀光業2022年交出營收成長21.13%的成績單,增幅超越半導體業的15.31%,僅次於油電燃料業的33.63%,表現亮麗。光是以去年12月營收來看,40家上市櫃觀光股有35家均較前一個月成長,其中老爺知本2022年營收較疫情前2019年成長超過35%,拿下冠軍,夏都的營收也比2019年成長逾10%,拿下第二名。「老爺知本、晶華、雄獅等,在今年1月營收都有年增、月增的佳績。」黃文清說,「由此可見,近一周三大法人買進帶動交易量能,股價雖也跟著上揚,單看老爺知本股價在兔年開關的49.95元,持續飆升到2月22日的70.5元,三個多星期以來就狂升了20.55元。」國內旅行社龍頭雄獅股價2月連漲三天,16日收盤價137元為目前2023年以來最高點。(圖/報系資料照)以上市觀光類股指數,從今年1月的117點一路漲到2月22日的142.2點,直逼2014年145點:上櫃觀光類股指數則已上揚逾98.7點,遠勝於疫情前2019年7月的79點之外,還直追2014年6月113點。旅行社龍頭股雄獅(2731)從2月14日起連漲三天,16日以137元作收為目前今年以來最高點,當天交易爆量逾3.79萬張,燦星旅(2719)17日跳空漲停到45.25元,一路飆升到22日的60.1元;飯店股則像是夏都(2722)、老爺知本(5704)、寒舍(2739)、雲品(2748)、晶華(2707)、國賓(2704)等也都漲了一波。依據中華徵信所CRIF統計分析,這五年上市櫃觀光業營收總額比較,2022年觀光業營收總額857.32億元,相較疫情前2019年營收總額的高峰1307.35億元,短少了450.03億元,營收總額僅僅相當於2019年的65.58%,「可見得整體上市櫃觀光業的復甦能量,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旅遊人潮復甦,除了看好旅行社個股之外,帶動觀光第一線的飯店入住率,餐飲需求也同步挹注飯店營收,等同有雙引擎加速起飛。」黃文清進一步提醒,「看好飯店個股今年上半年表現,但也要留意大戶高點獲利了結的拋量,避免追高價。」老爺知本股價從2月16日的55.4元,17日一開盤漲停60.9元,22日收盤價70.5元。(圖/翻攝自知本老爺酒店臉書)
估4月電價漲3成!經濟部:以工商業為主
通膨壓力鍋又來!經濟部下月將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討論4月電價調整方案。雖然國際油氣煤價有較去年回落,但初估台電今年燃料支出仍高達6000億,根據評估,4月電價需大漲3成以上才夠。經濟部對此認為還要觀察,如燃料有走跌,加上超徵稅收彌補台電,可望做最小變動。據了解,應會以工商業為主要調漲對象,只是漲幅可比去年低,民生用電則未確定。 發展台灣科技島,節約能源不可少。 節約能源度危機,共創經濟新契機。 基隆市政府與您共同節能減碳不堪原物料暴漲,台電去年7月調升電價,平均漲幅8.4%,由於民生用戶僅月用千度以上才調,因此轉嫁工商業用電大戶調高15%。不過每度新價2.8元,台電還是「賣1度虧1.2元」,等於含淚在賣。2022年決算後,全年大虧2650億元,把現有電價穩定基金剩餘404億元拿去填補,稅前還是負2271億元,史上最慘。台電正著手編制電價費率檢討方案,預計月底提報經濟部,相關細節尚未確定。但根據公開市場燃料觀察,澳洲煤價每噸約在220美元,比去年300多美元低,可還在相當高點。氣價部分,中油以每度21元高價售給台電,與國際氣價16美元(每百萬英制BTU)成本接近,仍比過去不到10元貴很多。如此,評估台電今年整體燃料支出仍將超過6000億元,雖可比去年低,但相較過去還是翻倍。根據公式計算,目前電價每度均價2.84元,須至少再調30%,提高到3.6元,台電才能獲利。由於這對民生物價衝擊將相當巨大,經濟部方面審慎看待。內部認為,近期油價從逾百美元回落到80美元左右,國際天然氣價成本與中油目前售價相當,煤價這個春天已較去年大幅下降。所以還要觀察後續景氣、戰爭狀況,希望趨勢能走落,讓電價調整有彈性。即使如此,經濟部不諱言,燃料成本還是高,4月電價確實有漲價壓力。不過政府今年已幫台電增資1500億,現在稅收超徵也可能再撥補500億。即使要調漲,漲幅應也不會比去年大。比照去年以高壓特高壓工商大戶調整是大方向,至於民生用戶是否一併調升,還未精算不知道。不過去年考量疫情衝擊,共有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等6類內需產業凍調。經濟部指出,去年餐飲零售營業額創新高,顯示內需產業已走出疫情衝擊,所以這次電價如果要漲,可能不再有豁免產業,會一併檢討調整。【基隆市政府廣告】
經濟沒好轉 去年12月景氣續亮藍燈
國發會昨公布2022年12月景氣燈號,連續亮出第二顆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維持12分;由於領先、同時指標續呈下跌,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坦言,經濟仍處在下行風險中,藍燈代表景氣低迷,經濟疲弱,預估下半年出口改善後,才有觸底反轉機會,仍須密切關注後續景氣變化。美國通膨趨緩,聯準會2月升息1碼,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美國自去年3月以來累計升息達18碼、達4.5個百分點,歐盟區通膨仍嚴重,近來主要央行持續升息2碼,由於升息影響具累積、遞延性,當歐、美消費動能不足,我國外銷訂單、出口就不可能好轉,預估景氣燈號低迷的藍燈,會一路亮到今年6月以後才有機會轉為黃藍燈。值得關注的是,美元借款利率太高,吳大任表示,若大型企業1年前有大額美元負債,現在還款壓力大增,尤其我國科技、製造業供應鏈關係緊密,彼此有相互交易,當關鍵性企業爆發債務違約風險,連鎖反應恐怕會引爆系統性金融危機,從近來企業獲利表現,都顯示債務違約這顆未爆彈風險提升,嗅出蠢蠢欲動的跡象。吳明蕙表示,領先指標連續13個月下降,累計跌幅8.1%,同時指標連續10個月以來的跌幅更達12.1%;雖然景氣、領先指標仍呈下跌,但好消息是,近期領先指標的跌幅已經縮小,吳明蕙表示,只要下跌縮小持續下去,領先、同時指標進而反轉上來,景氣就有機會好轉。影響景氣燈號9項構成項目中,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由藍燈轉黃藍燈,分數增1分,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綠燈轉呈黃藍燈,分數減少1分,其餘7項燈號不變。吳明蕙解釋,受惠於防疫政策鬆綁,批發、零售、餐飲等內需產業的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尾牙、採買、跨年節慶商機,有助於提升零售與餐飲業表現;機械設備進口值下滑,主要是整體出口不佳,電子零組件的需求也減弱。
蘇貞昌將率內閣總辭 民眾黨:拖2個月的歹戲終於落幕
台灣民眾黨今(27)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拖了2個月的歹戲終於落幕」,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審完112年度總預算後正式提出辭呈,並將率內閣總辭。也在今天,總統蔡英文宣布由陳建仁前副總統接任行政院長。希望接任的陳建仁院長,能真正做到溫柔堅韌,而非一灘爛泥。民眾黨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拖了2個月的歹戲終於落幕,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審完112年度總預算後正式提出辭呈並將率內閣總辭。也在今天,總統蔡英文宣布由陳建仁前副總統接任。蘇貞昌將率內閣總辭,民眾黨發文表示,拖2個月的歹戲終於落幕。(圖/翻攝自民眾黨臉書)民眾黨指出,民眾黨團早在九合一大選後隨即呼籲蘇貞昌院長順應憤怒的民意,立即內閣總辭。細數蘇貞昌院長4年任期中,在疫情衝擊之下,內需產業重創、物價飛漲、薪水倒退,貧富差距10年以來最嚴重,加上政府打房不力、社宅進度跳票,放爛勞保年金改革寶貴時間,台灣青年的未來岌岌可危。但是面臨兩岸問題的嚴峻,不得不再度延長兵役,重擔又壓在年輕人肩上。蘇貞昌院長卻屢次帶頭反質詢、在國會殿堂對立委嗆聲,護航高端疫苗、護航NCC審查鏡電視執照,都令人民對內閣團隊失望。民眾黨表示,蘇貞昌院長現在才辭職,民進黨內部顯然有諸多派系與權位的算計。隨著接連補選的敗北,普發現金的「閣揆保衛戰」失效,才不得不下台走人。回顧2018年地方選舉民進黨大敗,當時剛敗選的蘇貞昌卻華麗轉身接任閣揆,與敗選的陳其邁、林佳龍、李進勇組成「敗選聯盟」。4年執政下來,卻讓人感覺傲慢、不謙卑也不專業。民眾黨表示,走了傲慢的蘇貞昌前院長,希望接任的陳建仁院長,能真正做到溫柔堅韌,而非一灘爛泥。
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年增3.02% 實質「倒退嚕」年減0.11%
通膨怪獸來襲,吃掉今年受薪階級的加薪成果!主計總處昨公布,今年上半年(1至6月)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262元、年增3.02%,不過,自今年3月以來,物價上漲幅度都超過3%,通膨抵銷薪資成長,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1452元、年減0.11%,為近6年以來首見負成長。薪資成長速度追不上物價漲幅,令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嚕」。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今年1至6月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4262元,年增3.02%,是民國90年以來新高,很多行業把營業成果,回饋到員工的薪資上;不過,今年上半年物價平均上漲幅度達3.13%,物價、加薪平減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呈年減0.11%。6月全體受雇員工人數較上月淨增加1000人,但各行業別不一樣,製造業增加9000人最多、住宿餐飲業雖然月減5000人,但與上月減幅相比已有趨緩,批發零售業受雇員工月增3000人,已由負轉正,顯示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預估7月暑假期間,內需產業勞動市場將持續改善。1111人力銀行公布22至25歲、近2年更新6.7萬筆求職會員履歷統計顯示,國立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3萬2487元,相較於私立科大碩士畢的3萬1961元,兩者差距並不大;不過,國立大學碩士畢業即有3萬7691元,起薪明顯比學士多5204元,兩者相差幅度16%。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新鮮人的學歷是企業核薪重要依據,國立大學畢業生起薪略高於私立科大碩畢,足以說明在企業人資眼中,對於國立大學的人才實力較具信心,台灣科技業職缺多,若在學生欲躋身科技大廠,研究所學歷是基本求職門檻,就業市場相當重視跨領域專業,建議攻讀研究所時,選擇系所必須與大學區隔、累積多元能力。
台6月CPI攀升至3.59% 勞長:基本工資有望調漲逾5%
6月通膨率逼近14年來新高,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第三季將討論明年的基本工資。被問到明年調幅是否會比今年5.21%低時,勞長許銘春6日透露,「還不一定」,疫情期間薪資調幅會比承平時期更困難,但應不會讓勞工太失望。此話似暗示調幅仍有機會突破5%水準。行政院主計總處已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91%,卻上修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67%,物價高漲讓民生很有感。許銘春6日出席網路媒體專訪時強調,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基本工資連六年調漲,去年月薪漲幅為5.21%、時薪調幅為5%,但今年因通膨,讓大家還是感到薪資減少,各界也更期待今年基本工資審議,但調幅仍須交由勞資政學四方組成的審議委員會,在第三季參考CPI等各項經濟數據討論決定。由於6月CPI年增率攀升到3.59%,今年以來年增率逾3%快變成新常態,外食費持續走高,讓不少勞工大喊吃不消。許銘春表示,一定會斟酌這些經濟數據,但今年經濟成長沒有像去年表現那麼好,且這幾年因為新冠疫情,談到薪資要調整確實比平時更困難。每年基本工資審議的社會經濟狀況都不同,許銘春解釋,2020年疫情剛爆發時,製造業都受到影響,其實那一年如果沒有調整、大家也能體諒,但最後仍有象徵性地調一下,代表政府照顧勞工的態度。許銘春指出,去年經濟成長率非常好,主要是製造業在支撐獲利,而餐飲業等內需產業歷經疫情三級警戒,狀況很糟,考量經濟成長率頗佳,不調基本工資交代不過去,所以後來委員會仍決議調高基本工資逾5%,卻也是有史以來首次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附帶決議通過給予受疫情影響企業補貼。今年雖有疫情,但考量到通膨,若沒調整薪資就等於實質減薪,許銘春坦言,「勞方期待非常高」。她透露,從最近資方反應,「他們也不是說不能調」,只是希望在基本工資調幅上能兼顧產業困境,如果產業真需要幫忙,都可透過基本工資委員會討論,若真有困難也有過去建立起來的補貼機制,「不排除有任何可能」。
電費漲不漲 最新電價公布平均漲幅8.4%「住宅千度以下凍漲」
電價漲定了,根據經濟部今(27)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公布最新電價方案,宣布平均漲幅8.4%。這場由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今主持的「111年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審議111年上半年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在會後的記者會上,公布最新電價方案,確定平均漲幅8.4%。《中時新聞網》報導,由於3月舉行的上半年審議會結論為「暫不決議」,經濟部今日召開111年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審議上半年(4月至9月)的電價費率,考量到燃料價格居高不下,造成台電營運的巨大壓力,應適時反映成本,以支持國家供電穩定,審議會決定,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同時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住宅1000度以下、小商店及低壓用電、高壓以上6類產業及高中以下學校不調整。據經濟部表示,審議會決定將針對高壓和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電價15%,高壓用電均價將從2.6990元/度調漲為3.1039元/度,特高壓從2.2354元/度調整為2.5707元/度,但考量內需產業受疫情衝擊,為使其順利復甦,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6類產業的高壓用戶將不調漲,這次調整估計影響約2.2萬戶。為了顧及民生物價,小商店、低壓用戶和高中以下學校的電費將不調漲,住宅用電1000度以下、約占97%(1272萬戶)不會調漲。為提高節能誘因,住宅用電1001度以上(排除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電價將調漲9%,例如每月用電量1001度,只有超出的那1度會調漲,其餘1000度不調,如以繳納電費試算,為非夏月每期(兩個月)6592元、夏月7904元以下之家庭用戶,不受影響。經濟部也表示,其實國外電業針對這波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已陸續進行電價調整,調漲幅度介於13%至45%間,國外民營電力公司更因考量成本影響供電穩定,台電公司面對燃料價格居高不下,預計今年燃料成本將較去年增加約3000億元,將面臨極大財務壓力。這次是通盤考量燃料成本、台電財務、疫情衝擊及穩定物價等因素下,認為有必要讓台電公司維持供電穩定的營運模式,以最低影響限度進行電價調整。
央行升息變數大 推估半碼接受度較高
中央銀行周四將舉行第二季理監事會,升不升息出現拉鋸,由於當天聯準會(Fed)至少會升息2碼,市場估央行升1碼機率仍大,不過因疫情衝擊內需,全年GDP恐難保4,也有「折衷式升息」,也就是升半碼,抑制通膨之餘也顧及經濟成長的聲音,甚至建議暫緩升息,堪稱最「難料」的一次。俄烏戰事未歇,推升糧食與能源價格,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再衝高至8.6%,創1981年以來新高,核心CPI年增率也高達6%,均高於預期,通膨壓力未見和緩,加重經濟成長威脅,利率決策會議添新變數,原預估升息2碼,擴大至3碼的呼聲再起。不只美國,歐洲央行(ECB)上周會議,也為對抗高通膨轉向鷹派,並預計在7月升息1碼,英國央行(BoE)在升息4碼後,本周再升息1碼機率高。各國央行炮口一致對準通膨,台灣通膨仍處高點,都讓央行面臨跟進壓力。根據主計總處上周公布,5月CPI年增率持續上升至3.39%、創逾9年半新高,儘管與美歐相比,仍算是小巫見大巫,但未見轉折,且央行總裁楊金龍多次示警輸入性通膨壓力增加,預估升息仍然是主旋律,在於到底升多少。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認為,主要國家央行都在升息,我央行「升息是必然」,預估半碼起跳。不過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卻示警,升息將對經濟成長產生副作用,最後可能造成經濟衰退,畢竟疫情仍然處於高原期,升息恐與刺激消費政策牴觸。林啟超以「艱難的抉擇」,形容央行到底要不要升息的決定,與前次差別是,這兩個月疫情對內需產業影響。吳大任則說,台灣通膨並無美國嚴重,相對於物價,台灣下半年經濟表現更令人擔憂,非得升息就升半碼。金融圈認為,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實質負利率延續,利率正常化仍有必要性,且若央行放棄升息,將拉大台美利差,資金外逃恐讓新台幣轉趨弱勢,進而加重輸入性通膨,權衡各方面得失條件,央行還是要有些動作。金融圈認為,聯準會鷹式升息,經濟付出代價將於下半年顯現,倘若失業率上升,9月極有可能停止升息,明年甚至降息,台灣整體情勢波動相較美國穩定,不妨把對匯率的「柳樹理論」應用在利率政策上,升息半碼或許是不失不過的作法,也較能被各方接受。
拜登示警「美通膨將持續一段時間」 台學者:升息恐付高昂代價
美國近期因具有政治敏感性的物價壓力近幾週意外飆升,總統拜登在以色列裔美國籍億萬富翁、媒體大亨薩班(Haim Saban)於比佛利山(Beverly Hills)舉辦的民主黨募款活動中提出警告表示,「我們將忍受這種通膨一段時間。通膨會逐漸下降,但我們要忍受一段時間。」根據《路透社》報導,拜登政府在11月8日期中選舉前面臨的壓力逐日增加,使得民主黨同僚對國會的控制出現危機。據報導,拜登政府與眾多經濟學家最初認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緩解,經濟亦逐漸復甦之際,通膨壓力僅是「短暫的」。豈料,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石油和糧食供應從本已緊繃的全球市場中段,物價壓力擴更是擴大到全球其他商品和服務。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美國年增8.6%,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油價也創下歷史新高,糧食價格更是一路狂飆,成為拜登政府的一個大難題,雖已嘗試多種措施壓抑物價,但卻未見成效。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對於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突破40年新高,是否牽動央行理監事會議利率決策,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貿然升息恐將排擠消費,應審慎思考背後可能付出的高昂代價。吳大任認為,美國通膨問題嚴重原因在於俄烏戰爭導致能源與糧食價格居高不下所,進而使得供給出現問題,影響全球物價,加上中國日前因疫情封控,讓供應鏈斷鏈,也加大美國物價壓力,預估美聯準會下週將升息2碼。而台灣央行將在16日舉辦第2季理監事會議,是否將跟進美國升息,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則指出,央行升息將考慮包括國內通膨情勢、疫情對內需產業與消費的影響,以及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動向等3項條件,目前關鍵落在近兩個月的疫情對內需產業影響。 林啟超表示,近期其他主要國家央行一次升息2碼,可預見央行下週理監事會議決定升息是必然之舉,但吳大任警告,升息將對經濟成長產生副作用,讓民眾的房貸、車貸成本提升,恐影響其他民生消費,最終導致經濟衰退。對此,吳大任建議,台灣應暫緩升息,除了國內疫情仍在高原期、內需衰退,與政府希望刺激消費的政策牴觸外,目前台灣通膨並不如美國嚴重,若堅持升息恐讓許多家庭經濟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