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科
」 糖尿病 大陸 性早熟 性別 血糖血糖健康新指標!妥善運用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降低併發症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盛行率約25%,也就是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每4人就有1人正處於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中。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控制不良,可能會增加視網膜病變、膀胱炎、腎臟炎、血管、神經病變等併發症風險,需特別注意。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表示,如果一個糖尿病個案血糖是120mg/dL和160mg/dL,另一個糖尿病個案血糖是70mg/dL和210mg/dL,單就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評論,這兩位個案的表現相同;但以血管風險來說,會是120mg/dL和160mg/dL的糖尿病個案比較低,這其中的關鍵是血糖變異度。血糖變異度 血糖健康新關鍵CV(Coefficient of Variation,變異係數)是項用來評估血糖波動性的指標,計算公式是血糖的標準差除以血糖的平均值後,再乘以100以得到百分比。CV數值越高,表示血糖的波動性越大,這可能會影響到糖尿病的控制和管理。一般建議CV應該低於36%,將血糖的變異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範圍內。CV過高可能預示著患者的血糖穩定性相對不佳,需要調整飲食、運動或藥物治療來改善血糖穩定性; 而定期監測血糖和計算CV能有助於患者了解自身的血糖變化,並進行適當的調整與管理。如何監測血糖變異度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簡稱CGM)在2017年被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認可為重要的血糖管理工具。有別於傳統血糖機每次扎針只能得知當下的血糖數值,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在皮下組織植入軟針後,能持續監測數天組織間液中葡萄糖濃度,再將估計的血糖數值回傳到手機App上。因此連續性葡萄糖監測系統( CGM )的優勢在於可以長時間觀察血糖數值變化與趨勢; 再透過這些數據去計算各項血糖管理的指標表現,讓使用者在App上就可以即時查看! 因此CGM這個新型的數位血糖管理工具,可說是目前最簡便,在家就可以查看血糖變化全貌的工具。妥善運用CGM 就從TIR判讀開始馬醫師表示,有些人覺得自己很認真遵從醫囑,回診時糖化血色素卻沒有達到預期,這種狀況可以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來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許多糖尿病患者在安裝了連續性葡萄糖監測系統(CGM) 看到自己的血糖變化後,卻往往不知道如何應用這些數據,著手調整自己的飲食、運動或用藥。其實 CGM 最常用的追蹤指標為TIR(目標範圍的時間佔比),代表著在監測的這段時間中有多少時間血糖是達標的,一般建議讓第一型與第二型的糖友,血糖目標設定在70-180 mg/dL,且TIR維持在70%以上,血糖控制的穩定性較為理想。當TIR的數值越高,代表血糖達標的時間越長,通常血糖變異度就會越小,也可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數據會說話,CGM是您最佳控糖夥伴過去傳統血糖機的時代,血糖數據的蒐集全仰賴糖尿病患者扎針測量;現在,連續葡萄糖監測技術的發展使得患者不再需要頻繁扎針,即可隨時輕鬆查看自己的血糖數值,甚至可以回顧血糖是如何變化,患者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飲食、用藥或是運動對血糖控制的效果; 而透過資訊的整合分享,醫療團隊也能根據完整的數據記錄,協助患者揪出控糖的盲點,進而輔助醫療決策。安裝CGM之後,糖尿病患者不再侷限於三個月定期回診才能檢視這段時間的血糖表現,而是能夠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續追蹤控糖指標。
台灣335萬慢箋長者 逾半有多重用藥問題
台灣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門診處方28天以上慢箋的長者,從2018年的256萬人,2023年增至335萬人。其中,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從130萬人增至178萬人,增加了36.9%。健保署統計,國人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2018年至2023年,占率從51%提升至53%,即每兩名領有慢箋的長者,就有1人有多重用藥問題。進一步分析去年335萬慢箋長者使用的藥品,降血脂藥最多,達54%,180萬人使用。其次依序為治療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糖尿病的腎素-血管收縮素(51%),以及抗凝血藥(34%)、糖尿病藥(34%)及降血壓的乙型阻斷劑(30%),都是慢性病用藥。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指出,人口老化、醫學進步下,病人年紀一定是越來越大,面臨的問題也相當多。他舉例一名心臟科病人,還需到腎臟科、內分泌科、腸胃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就醫,6科必須回診,無法一天看完,得分散在一周或一個月內,平均一科開立5種藥,領取的藥物共達20~30種。台北市藥師公會顧問、前理事長張文靜分析,多重用藥是高齡社會一定的趨勢。年紀大、患有糖尿病的人,若沒有照顧好,可能會併發腎臟、心血管問題,一些長者因腎功能不佳,沒辦法吃太多蛋白質,將會導致肌肉不足、活動減少,但若都吃澱粉,又會造成血糖問題。張文靜進一步舉例,另一些長者牙齒不好,無法咀嚼,只能吃糊狀食物,長期下來不僅營養不足,還會連帶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年紀越大,健康狀況通常都會越不好,國健署、健保署必須聯手,從營養、運動的方向來改善。
他婚後不育一查竟「無蛋蛋有子宮」 醫揭真相:影響性別判斷
中國大陸一名結婚三年的男子因婚後不育問題前往醫院就診,意外發現自己無睪丸卻有子宮,經過專家會診後確診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其實他生理上是女性。該病屬於性發育異常(DSD)疾病,會導致患者外生殖器呈現不明顯的性別特徵,影響性別判斷。根據陸媒《澎湃新聞》的報導,上海市兒童醫院表示,這位患者的病情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異常有關。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因腎上腺分泌過量雄激素,導致外生殖器男性化,雖然外觀上被視為男性,但實際上內生殖器屬於女性特徵。患者多年來未能正確診斷,直到婚後不育就診才發現這一事實。為了改善生活品質,患者在專家指導下進行了多次治療,包括外院的生殖器手術以及雄激素補充治療,並使用藥物抑制腎上腺過度分泌的雄激素。目前患者按照男性身份生活,治療過程仍在進行中。該院內分泌科首席專家李嬪教授指出,性發育異常疾病雖不常見,但在臨床上並非罕見,國內對這類病的認識和診療資源相對有限,許多患者輾轉多個醫院,求醫過程艱辛。李嬪強調,性發育異常疾病患者和家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僅需要面對醫療挑戰,還需應對社會對性別與身份的誤解與偏見,因此社會應給予更多寬容與支持。針對這類疾病,上海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篩查中心主任田國力提醒,許多性發育異常疾病可以通過新生兒篩查及早發現,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可以透過檢測「17羥基孕酮」確診,及早治療可以避免性別判斷錯誤,減少患者後期的困擾與不適。
雙管齊下「即時監控血糖、精準給予胰島素」 糖尿病童免扎針之苦
長期需要監測血糖變化的糖尿病人,除了可仰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外,配合胰島素幫浦更可以達到精準胰島素給予,避免血糖的過度起伏、降低低血糖風險、增加病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一名剛入小學的小豪(化名)就是以這個方式,取代定時注射胰島素,入學一個多月來血糖控制平穩,學習能力良好,一點都看不出來他是第1型糖尿的病人。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小豪在10個多月大的時候,奶量雖然每餐可以喝到200 ml,且副食品的食量也很好,但體重卻不增反減,一開始家長以為是奶量不足,試圖想要增加,後來因為一次嚴重感冒,嘔吐、呼吸急促與難以安撫的哭鬧,緊急就醫抽血後才發現竟是糖尿病酮酸中毒。進入加護病房治療,情況穩定後,改為皮下胰島素注射,但是血糖起伏極大,一天內的血糖值可以從50到400 mg/dL間產生劇烈變化,所幸經醫療團隊仔細調整胰島素劑量、並詳細教導小豪父母糖尿病控制技巧,總計住院10天後,血糖才獲得控制順利出院。然而出院後,由於嬰兒每日用餐間隔時間短,餵食前需頻繁採血確認血糖值,遇上孩子哭鬧不打緊,「採血針扎在兒身、痛在娘心」,更常讓家長於心不忍。於是與家長商討治療計畫後,讓小豪在左上臂處裝置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可以每5分鐘自動監測記錄血糖值,並即時顯示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平均一天共可測得288個血糖值,完全清楚掌握血糖變化趨勢。丁瑋信表示,第1型糖尿病為一緩慢漸進性的自體免疫疾病。病童體內存在著會破壞自己胰島細胞的自體免疫抗體。胰島細胞是分泌胰島素的細胞,胰島素是體內維持血糖穩定、幫助細胞成長、抑制肝醣分解很重要的荷爾蒙,當80-90%左右的胰島細胞被破壞後,臨床上便漸漸出現糖尿病的症狀。而第1型糖尿病的治療,即規則監測血糖,並且定時補充胰島素。小豪在以往只能仰賴家長定時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穩定。由於第1型糖尿病患者非常依賴胰島素的適時補充,為考慮小豪上學後注射胰島素的不便,加上生活作息的調整可能成為血糖不穩定性的影響因子,於是在和醫師充份討論後,決定於就讀小學前選擇能與CGM密切搭配的胰島素幫浦。胰島素幫浦是一種可以精確控制劑量,透過導管定時向體內輸注胰島素的小型裝置,模擬胰島細胞功能的正常運作。常安裝於腹部、臂部或大腿等皮下脂脂較厚之處。最新的胰島素幫浦可以同時接收CGM的血糖訊息,並根據血糖的變化來調胰島素的劑量,在血糖高時自動增加、在血糖低時自動減少甚至停止胰島素的輸注,達到減少血糖波動、穩定控制血糖的目的。但上述醫療器材並非健保給付的範圍且需定時更換耗材,平均每月需負擔2萬多元。丁瑋信表示,小豪在使用CGM與胰島素幫浦後,透過「即時監控血糖、精準給予胰島素」,回診時發現血糖控制情況良好,小豪的家長與學校老師充分溝通,也給孩子正確的觀念。雖然第1型糖尿病人必須終生在血糖控制這件事上努力,但也因正確的觀念與醫療科技的進步,讓孩子的生活及學習力完全不受影響,也可以和一般孩子一樣,盡情享受人生。丁瑋信表示,研究顯示保持血糖在目標範圍(70-180 mg/dL)內的時間比例(Time in Range, TIR)與減少糖尿病併發症有密切關係。血糖控制講求的是「精準度」與「即時性」,使用CGM的病友,因有血糖的即時監控,可以大輻降低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此外,由於CGM可以配合飲食、運動等記錄,讓患者可以彈性調整生活步調,也有助於醫師更科學地調整治療方案,以避免長期併發症的發生,丁瑋信也提醒,使用者應與醫師充分溝通,經由專業評估後再決定治療計畫。
40歲男半年減重17公斤 有望逆轉糖尿病!醫曝關鍵4招
近來有越來越多民眾從健檢中發現血糖異常,特色都是年紀輕輕、糖化血色素過高且有體重超標的問題,時常還伴隨如血脂、血壓等數值異常,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范綱志主任提醒,這類患者若能從體重控制下手,通常三高數值都能明顯改善、還有機會逆轉糖尿病。一位40歲出頭的科技新貴,體重110公斤,BMI(身體質量指數)已經超過30 Kg/m2 且糖化血色素高達9%,高出正常值5.6%許多,確診為糖胖症。經過醫病互相討論,患者除了開始積極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管理、使用健保給付之降糖藥物,還搭配兼具體重下降以及血糖控制的自費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等4個方法。在這過程中,患者也主動進行血糖監控,短期配戴連續葡萄糖監測管理血糖,積極調整飲食及生活型態,經過約半年後,體重降幅高達近17公斤,血糖值隨之下降,趨近正常值,病人狀況穩定後,降糖藥物逐漸遞減,目前已經過了9個月後仍維持良好之血糖管理。范綱志主任補充,「這類患者需要積極提供個人化的精準糖尿病衛教並搭配合適藥物介入治療,由於他年紀輕,剛確診不久,若能針對體重有效控制,就能改善血糖、甚至逆轉疾病。」根據研究顯示,糖胖症患者減重5%可以改善血糖與共病、體重減輕10%可以減少藥量、減輕15%更有機會逆轉糖尿病,不再用藥。范綱志主任進一步說明,針對糖胖症患者,會以第一線標準藥物二甲雙胍類(Metformin) 再依照患者需要減輕體重的幅度或是否有其他共病管理的需求來選擇藥物,例如口服與針劑的腸泌素(GLP-1)或口服排糖藥(SGLT-2)。醫院內實施醫病共享決策,透過衛教說明,針對患者的治療目標與期待、用藥方便性等不同面向與患者討論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但若只依賴藥物的效果,卻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段時間之後仍可能會復胖或是血糖失控!」范綱志主任說明,除藥物外,臨床上也會運用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科技輔助患者,讓患者即時了解各類食物、進食份量或運動對於自身血糖的影響。「很多糖胖症患者都是長年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所致,在透過自費藥物減重後,為了小心翼翼維持瘦身、降糖後的好效果,許多患者願意自費配戴一段時間的連續葡萄糖監測,透過即時的血糖監測了解自身進食的時間、量、食物的種類對血糖的影響。」就有患者發現早餐食用過多的燕麥飲,讓他血糖超過目標值,也有患者發現晚餐後血糖數值較易上升,開始注意晚餐澱粉份量並搭配運動幫助血糖回穩。范綱志主任提醒,糖胖症為糖尿病合併肥胖症,比起單純的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問題的患者胰島素阻抗性更高,血糖更難控制,風險也不只單一面向,心血管、腎臟、神經併發症風險都比未過重之糖尿病患者還要高,更會提升死亡的風險,不可不慎。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運動員睪固酮「男女濃度有重疊」 專家:不宜論斷性別
中華隊拳擊好手林郁婷在巴黎奧運期間捲入性別爭議,遭國際拳擊總會(IBA)指控其性別檢測異常,不符合女性選手參賽資格。過去有國際研究針對近700位菁英運動員的睪固酮濃度分析,顯示兩性的睪固酮濃度範圍有明顯重疊。專家指出,若以睪固酮濃度論斷性別,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巴黎奧運期間,英國作家J.K.羅琳更暗指林郁婷、阿爾及利亞選手克莉芙為男性,有性別分化差異(DSD),一席話引發國際間關注及爭論。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許美智表示,睪固酮的量主要由性腺的發育和功能決定,而不是由Y染色體所影響。有些擁有Y染色體的人,如果性荷爾蒙合成不良,則睪固酮的濃度較低,而有些人雖然睪固酮濃度高,但因為雄性素的接受體不敏感,無法有效感受這些荷爾蒙,因此也無法發揮作用。「不宜以睪固酮高低作為判定男女性的標準。」許美智指出,一般男性正常的睪固酮濃度為每公升10到35奈莫耳之間,而女性正常範圍則較低,為每公升2.5奈莫耳以下,但這些範圍可能會因實驗室和測試方法不同而有所變化。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一項針對693名菁英運動員荷爾蒙的研究顯示,16.5%的男性運動員睪固酮濃度低於正常範圍,而13.7%的女性運動員則高於正常範圍。許美智說明,這顯示出兩性之間睪固酮濃度範圍有明顯重疊,因此,若認為睪固酮高就不是女性,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成大附設醫院小兒部遺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蔡孟哲指出,個人運動表現的影響因素很多,例如營養、訓練、基因、心理、疾病等等,而DSD影響的是性發育,並不是直接造成運動表現好壞的單一原因。蔡孟哲說,性發育過程有太多的基因調控,這些基因也還沒完全被科學解答,除了已知SRY基因(睪丸決定基因)在Y染色體上,有更多基因在XY染色體以外的「體染色體」上,也會影響性發育,但目前沒辦法單靠染色體檢查得知。
15歲萌妹沒來月經 就醫檢查竟是「男兒身」!醫生揪出罪魁禍首
養了15歲的女兒竟是「男孩」!由於女兒一直沒來月經,大陸深圳市1名蘇姓女子近日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然而診斷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因為甜美可愛的女兒竟然是男兒身。通過檢查,醫生發現朵朵的體內缺乏一種特殊的酶,也就是「17α-羥化酶」,導致人體內的性激素合成出現障礙,雄性激素缺乏。《南方都市報》報導,蘇女士的女兒朵朵(化名)今年15歲,平時聽話懂事,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近2年來,蘇女留意到朵朵一直沒來月經,胸部也不見發育跡象。透過線上諮詢了解到,女性在13歲仍無任何青春期表現者為青春期延遲,可能與遺傳、營養及內分泌等因素有關。蘇女相當納悶,認為「我和老公都發育很正常,而且我們家朵朵平時營養也很好,發育應該沒問題啊。」於是,她帶著朵朵到南山醫院檢查,婦科彩色超音波顯示,孩子沒有子宮和卵巢發育;染色體檢查結果竟然為46XY,是正常男性的染色體。經過醫生再三確認,朵朵的染色體確實是46XY,意味著他在染色體性別上是男性。「這怎麽可能?十多年來,朵朵一直是個女孩,包括性格、外貌及外生殖器特徵(女性外陰)都是女孩。」這個結果給朵朵媽媽當頭一棒。朵朵攜帶的是Y染色體,本應該發育成一個有睪丸、陰莖的男兒身。而且醫生檢查發現,她的確有睪丸,隱藏在腹股溝內,但其外生殖器卻表現為女性。蘇女帶著朵朵來到南山醫院內分泌科進一步治療。通過檢查,醫生發現朵朵的體內缺乏17α-羥化酶,使性激素合成出現障礙,導致雄激素缺乏。內分泌科主任楊靖介紹,胎兒在胚胎的發育過程中,雄激素對男性胎兒性別的正常分化和陰莖生長發育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缺乏雄激素的作用,即便是46XY染色體,胎兒也會自發向女性的方向變化,表現為男性假兩性畸形或性反轉。同時,17a-羥化酶缺乏還會導致糖皮質激素合成減少及鹽皮質激素前體物質合成增加,患者會表現出高血壓、低血鉀、皮膚色素黯沉等情況,而目前朵朵的血壓就處於正常的高值。南山醫院制定了治療方案,目前朵朵已經接受雙側隱睪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未來只要定期回診,各項指標都可以調整到正常的範圍內。
亞太醫院專科評比「台大獲8個台灣第一」 小兒科名次最高
美國《Newsweek》新聞周刊與統計資料庫公司Statista合作進行了第二屆年度亞太地區最佳專科醫院排名。針對澳洲、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臺灣和泰國的領先醫療機構的九個專業領域進行排名,包含心臟外科、心臟內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神經外科、腫瘤科、骨科、小兒科和胸腔科。臺大醫院在此次專科評比中,高達八項位居臺灣第一,胸腔科更是亞太地區中,唯一入圍的臺灣醫院。排名評分標準來自30個國家的8萬5000多名醫學專家,包括醫師、醫院管理人員等參與線上調查、病人滿意度以及納入世界最佳醫院計畫評分模型的PROMs調查。臺大醫院名次最高的專科是小兒科,在臺灣排名第一,亞太地區排名第十六,臺大醫院兒童醫院李旺祚院長表示:「臺大兒童醫院目標就是亞洲兒童醫療的領航者,感謝國際的肯定。」骨科及神經科也是臺灣第一,在亞太地區則為第十八名,骨科部王廷明主任表示:「很榮幸臺大醫院骨科部在Newsweek亞太區最佳專科醫院排名中榮獲第十八名。我們深知這項殊榮的背後有著嚴謹的評分系統,不僅需要獲得來自國內外醫療專業人士的推薦,更重要的是病患的滿意度調查也是評分的重要項目之一。」神經部說明:「臺大醫院神經部除了提供病患更有效的治療外,也深入研究神經疾病的基礎醫學,本次很感謝獲得國際肯定,未來也將繼續致力於神經醫學的研究與發展。」腫瘤科一樣在臺灣排名第一,亞太地區第十九,腫瘤醫學部葉坤輝主任表示:「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是『臺灣第一個』腫瘤醫學部,秉承臺大優良傳統,具體實踐『醫療卓越、培育良才、創新研究』的三大使命,持續追求『健康守護、華人頂尖、世界一流』的永恆願景。」美國Newsweek新聞周刊提到亞太地區(APAC)是地球上最多元化、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人口約有47億,約佔全球人口的60%,根據報告顯示亞太地區醫療保健產業具有強勁的成長潛力。臺大醫院本次在醫院專科排名中,獲得八項臺灣第一,醫療實力受到國際肯定,未來也將立足臺灣與亞太地區,放眼國際,在守護臺灣民眾健康及推廣國際醫療而努力。
普丁長女罕見現身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討論生物技術創新
71歲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與前妻柳德米拉(Lyudmila Putina)所生的女兒們很少公開露面,但本週他的長女沃龍佐娃(Maria Vorontsova)及小女兒吉洪諾娃(Katerina Tikhonova)參加了俄羅斯聯邦政府主持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PIEF)。據CNN的報導,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沃龍佐娃和科學家吉洪諾娃,過去都曾參與1年1度的聖彼得堡論壇,但只有小女兒吉洪諾娃擔任過發言人。2004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與前妻柳德米拉(Lyudmila Putina)。(圖/達志/美聯社)據悉,該論壇由電視主持人、著名的普丁政治宣傳家索洛維耶夫(Vladimir Solovyov)主持。回顧過往,在2022年4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吉洪諾娃因支持俄羅斯國防部的工作而受到美國、歐盟、英國、日本、加拿大的制裁,她當時在論壇發言中提及了創新及取消進口民用和軍事領域相關技術等議題。6日,吉洪諾娃在討論如何確保俄羅斯軍工複合體掌握「技術主權」的論壇主題上發表了1段影片。她作為莫斯科國立大學國家智力發展基金會(NIDF)的總幹事被列入論壇發言人名單。同樣受到上述國家制裁的大女兒沃龍佐娃則首次在7日的論壇上,親自發表了有關生物技術和生物生產創新的演講。對此,許多分析師認為,普丁的部分財富可能藏匿在其家庭成員的銀行帳戶中。例如,俄羅斯已故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建立的非營利組織反腐敗基金會(ACF)今年1月就聲稱,根據他們的調查,沃龍佐娃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擔任1家醫療公司的僱員,並賺取了超過1000萬美元。不過CNN無法獨立核實這項說法。報導認為,普丁對他的女兒和家庭生活保密到家,恐怕是因為他不想展現出可被利用的弱點。他先前也表示,他的女兒們不會參與政治,將繼續過著平凡人的生活。此外,克里姆林宮始終否認普丁在前段婚姻之外還有更多小孩的傳言,這些孩子據傳都生活在西方國家。
婚前健康檢查…27歲準新娘驚覺是「男兒身」 殘酷真相曝光
正常人的第一性徵明顯,出生就可以判斷性別,不過中國有一名27歲女子李原(化名),準備和男友結婚,做婚前檢查才發現,自己其實是男的,問題全出在罹患罕見的「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相關併發症可能危及生命。據《極目新聞》報導,李原青春期時,同儕都已經來月經,自己卻遲遲沒有,胸部也沒有發育,18歲曾到醫院檢查,發現雌激素水平和孕酮都不正常,超音波顯示是始基子宮,有先天性卵巢缺陷的可能,醫師猜測是卵巢早衰,建議檢查染色體,但他和家人並不在意。直到今年,李原打算和感情穩定的男友結婚,徹底做了婚前檢查,醫生聽聞他過去的就診驚例,初步診斷不是卵巢早衰、原發性閉經這麼簡單,可能是腎上腺增生症中罕見的17α-羥化酶缺乏症,於是完整做了一系列檢查,1個月後結果出爐,證實是46xy 17α-羥化酶缺乏症,因為沒有及早診斷治療,還存在嚴重的骨質疏鬆、維生素D缺乏問題。換句話說,李原的社會性別是女性,但染色體性別是男性,由餘罹患罕見的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中的17α-羥化酶缺乏症,對於基因型為男性核型46,XY的個體,這種酶的缺乏會導致身體不能正常生產足夠的男性激素,來發展典型的男性性徵,因此個體可能出現性徵不明確會更偏向女性的外表。李原得知真相後晴天霹靂,但他必須盡快解決問題,因為隱藏在腹中的睾丸極易癌變,需要盡早手術切除。由於46xy 17α-羥化酶缺乏症,他比一般患者更容易出現醜樹感染和出血,以及腎上腺機能不全,醫療團隊為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和藥物治療,手術3天後順利出院,但他得定時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同時定期到內分泌科和婦科回診。
爸媽公司春酒辦喝水比賽...國三生狂灌6000c.c冷泡茶 急性水中毒差點就傷腦
沒事多喝水,但也要適量!一名15歲國三男同學日前參加父母公司春酒聚餐,因餐會舉辦了喝水比賽,男同學為了獲得獎金,在短時間內喝下6000c.c.的茶水,順利贏得6000元獎金,但回家後馬上出現頭暈、嘔吐、抽搐等水中毒的症狀,緊急送醫搶救,所幸並無大礙。收治個案的的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成人腎臟一天最多可排出18公升的尿液,因此,三小時內最好不要攝入超過2公升的水,而男同學在短短10分鐘內喝了6000c.c.的冷泡茶,身體無法及時排出過多的水分,茶水中缺乏電解質,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急性低血鈉引發神經症狀,屬於急性水中毒個案。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趙彥鈞表示,急性水中毒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心跳減慢、體溫降低、嗜睡、頭痛、嘔吐,煩躁不安、腦內壓增高等,還好家長警覺性高,警急將男同學送醫,才免於對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男同學已恢復健康順利出院,並表示,再也不敢喝水喝這麼急了。趙彥鈞指出,國外曾發生過家長逼迫孩童喝水,造成水中毒死亡的案例。丁瑋信呼籲,低血鈉可能造成病人腦部傷害的後遺症,就像溺水時,若缺氧時間過久,對腦部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要秉持「補水而非灌水」的原則,適當補充水分是必要的,但千萬不要因爲短時間過度飲水,而造成水中毒。
國三生喝水比賽嘔吐抽搐 急性中毒差點傷腦
多喝水真的對身體百利而無一害嗎?一名15歲國三男學生日前參加父母公司舉辦的春酒聚餐,餐會中的娛興節目舉辦喝水比賽,男孩在短短時間內喝了約6000C.C.的茶水,領到6000元現金獎,當天晚上返家後就出現頭暈、嘔吐、抽搐,送至馬偕兒童醫院急診時意識模糊,經緊急處置並轉至加護病房治療後才化險為夷,順利出院返家,由於搶救得宜,並未造成腦部永久性傷害。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男孩在餐會現場的活動中,短時間足足喝了餐廳6000C.C.的冷泡茶,喝的速度又急又快,當場領到獎金非常開心,由於開水與清淡的茶水中缺乏電解質,短時間內大量飲用,身體水分無法即時排出,導致電解質不平衡,餐敘結束後不到5小時,凌晨因頭暈、嘔吐等神經學症狀送醫,急診抽血報告結果鈉離子偏低,屬於急性水中毒個案。丁瑋信表示,成人腎臟一天最多可排出18公升尿液,換算下來,3小時內最好不要飲用超過2公升的水,以這位小男童參加的活動,短短不到10多分鐘,已讓他的身體承擔不起,雖然沒有立即產生不適,但因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急性低血鈉導致男孩引發神經學症狀,所幸因家長警覺性高緊急送醫,男孩恢復情況良好順利出院,並且說「再也不敢這麼急的喝水了!」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趙彥鈞表示,急性水中毒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心跳減慢、體溫降低、嗜睡、頭痛、嘔吐,煩躁不安、腦內壓增高等,國外更曾發生過家長逼迫孩喝水造成水中毒死亡的案例。嚴重急性低血鈉可能造成病人腦部傷害的後遺症,就像溺水時,若缺氧時間過久,對腦部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名男孩經過加護病房的緊急處置與密切觀察,住院一天半後,意識才漸漸恢復。丁瑋信提醒,寶寶在4-6個月接受副食品之前不建議另外喝水,慢慢接觸副食品後,建議以寶寶體重每公斤一天攝取量約20C.C.為標準,由於水分也會來自於食物,仍應掌握「補水而非灌水」的原則,人體適當的補充水分有其必要,但切勿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以免導致體內鈉離子快速變化而造成水中毒。
家長狂問「小孩能喝純果汁?」 醫揭3後果示警:1歲內不宜飲用
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所有爸媽關注的重點,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近日就發文表示,他發現各個年齡層的家長都會一個共同的疑惑,那就是「小朋友究竟能不能喝果汁呢?」對此,陳奕成醫師特別提醒,雖然純果汁 算是健康的飲食選擇之一,但若攝取過量,孩子可能會出現「3大問題」,建議年紀較小的孩子,多以開水或是鮮奶滿足孩子的水分需求。陳奕成醫師在臉書粉專「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指出,對於剛開始嘗試副食品的嬰兒來說,有些家長會想了解能否用果汁作為一種引介;而對於那些「只喝開水覺得無聊」的大小孩,有些家長也好奇能否用果汁當成替代品,同時補充水分和營養,因此會詢問醫師「小朋友究竟能不能喝果汁呢?」對此,陳奕成醫師說明,此處提到的果汁指的是100%純果汁,不包括市面上號稱「果汁」的含糖飲料,而果汁的主要營養成分為水分、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其中碳水化合物所佔的濃度,大約為每毫升0.44千卡到0.64千卡不等,是母奶或配方奶的1倍半到2倍。陳奕成醫師提醒,愛喝果汁的小朋友常會出現3大問題,第1個是「體重增長異常」,因為果汁攝取過量,不僅可能導致孩子體重過重,也有可能造成營養不良,讓孩子體重過輕;第2個是「腸胃道症狀」,陳奕成醫師表示,若孩子有慢性腹瀉、過度排氣或是常腹痛腹脹,要注意是否有果汁攝取過量的狀況;最後第3個問題為「蛀牙」,若是一整天頻繁喝果汁,或是睡前喝果汁,都是容易造成蛀牙的危險因子。陳奕成醫師指出,雖然純果汁還算健康的飲食選擇之一,但最新版的《美國人飲食指南》中,也提出與兒童飲用果汁相關的具體建議,包括1歲以內嬰幼兒不應飲用果汁,因為在這個階段,母乳或配方奶足以滿足營養需求,喝果汁無任何營養益處,此外,1歲以上兒童建議可適量飲用果汁,1至3歲每天不超過120毫升、4至6歲每天120~180毫升、7至18歲每天以240毫升為上限。最後陳奕成醫師也提醒家長們,提供孩子果汁時,要避免用「易攜帶的有蓋容器」,以防孩子整天持續地飲用,陳奕成醫師強調,雖然純果汁可以作為均衡飲食的選項之一,但《美國人飲食指南》同時也建議,「還是以開水或是鮮奶來滿足孩子的水分需求,並且多多鼓勵孩子吃水果而非喝果汁,以獲得更多的纖維並促進健康飲食習慣」。
豆漿、雞肉是促發性早熟因素?內分泌醫師揭真相 戰犯是它們
性早熟流言滿天飛,當父母的無不擔心孩子吃到不該吃的影響到健康,對此小兒遺傳內分泌醫師許鈺敏日前在臉書特別PO文打破性早熟飲食迷思,依「可以延緩青春期發育」、「適度碰觸不影響青春期」,以及「真正要避開的性早熟大敵」作為分類各別介紹數款食物、物質,讓民眾可以放心,有效避開NG的飲食。許鈺敏醫師在貼文中依分類各列舉數種飲食供民眾參考,將豆漿、優格、膳食纖維、維他命D,以及地中海飲食歸類在「可以延緩青春期發育」;把山藥、牛奶、雞肉、精油分類在「研究證實適度接觸不影響青春期的食物跟物質」,以及最後家長務必要注意避免的「紅燈區:真正需要避開的性早熟大敵」,內容有:含糖飲料、高加工飲食、高脂肪飲食、環境荷爾蒙、肥胖。許鈺敏醫師在貼文中指出,不少民眾受到流言影響認為常食用豆漿、牛奶、雞肉會增加性早熟風險,然而經研究發現根本不是如此,例如:雞肉是經過育種得以快速成長,沒有施打生長激素,且因為屬白肉、油脂又少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可以適度食用;豆漿則被傳有植物性雌激素難免讓人聯想是性早熟的因素,不過經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會搶走雌激素作用的位置,反而會延緩青春期的起始,並且含有膳食纖維可以進一步減少性早熟風險。針對紅燈區的飲食,許醫師提到經研究顯示,肥胖,特別是短期內劇烈地體重增加,容易誘發性早熟;此外太少的身體活動,也會增加性早熟風險,因此會增加肥胖的高脂肪飲食、高加工飲食,以及含糖飲料要確實地避開,而包含雙酚A或塑化劑等等環境賀爾蒙,都會影響孩子的內分泌,增加性早熟風險,身為家長不能不謹慎,希望家長更好地選擇食物,減少不必要的焦慮,也讓孩子吃得更安心,若有擔心性早熟相關問題,建議尋找專業醫師做諮詢比較恰當。小兒遺傳內分泌科醫師許鈺敏一張圖破解性早熟飲食迷思(圖/擷取自粉絲專頁Dr.180 小兒遺傳內分泌許鈺敏醫師)
女童7歲胸部發育「提早轉大人」! 中醫介入幫助逆轉性早熟
10歲陳小妹,於7歲多時胸部發育,起先於他院兒童內分泌科追蹤,近期骨齡檢查發現已達12歲,至醫院中醫部門診就醫,醫師以中藥抑制骨齡,同時追蹤生長,經過近一年治療,陳小妹的骨齡仍保持在12歲,初經也未提早來,身高逐步增加,目前仍持續於門診追蹤。小心坊間轉骨方 亂補恐成反效果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醫師指出,近年孩子生得少,而家長往往希望小孩不要矮人一截。當孩子身高不理想,蠻多家長帶孩子尋求中醫協助並希望轉骨。受到飲食西化及環境荷爾蒙影響,我國兒童性早熟的比例逐漸增加,且女孩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男孩,尤其這群小朋友體質也不適宜傳統轉骨方。現代中醫兒科醫師的角色在於為孩子的生長把關,針對體重過重或對身高不滿意的小朋友,除了生長曲線變化、第二性徵發育,也會視病況安排骨齡的X光或抽血檢查,綜合評估孩子的生長階段,提供適當衛教,並開立量身訂做之中藥處方。兒童性早熟比例增 傳統轉骨方不適宜莊照宇醫師說明,性早熟的診斷標準為:女生八歲前胸部發育或是十歲前來月經;男生在九歲前睪丸變大。以中醫角度與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特質有關,明確病因不明,但可能與肥胖、環境荷爾蒙接觸、或誤服滋補藥物有關。坊間轉骨方常含促進荷爾蒙分泌的補腎藥物,較適用發育遲緩及骨齡落後孩童;若誤服反而骨齡加速,生長板過早閉合。不同性早熟型態 中醫治療處發大不同莊照宇醫師提及,性早熟可區分為不完全性與完全性兩種,前者指只有第二性徵開始發育(例如乳房發育、睪丸變大),但骨齡尚無超前,這時中醫會開立大劑量麥芽,搭配夏枯花、黃柏等中藥協助延緩骨齡成熟;後者則指骨齡明顯超前,下視丘-腦下垂體-性線軸開始啟動,中醫配合清瀉相火藥物,如知柏地黃丸等。若治療過程,生長速度不理想、體重過輕或過重,可配合中藥健運脾胃,搭配四肢引經藥物,如四神藥帖、柴胡桂枝湯、九層塔頭等。影響兒童成長 健康生活型態莊照宇醫師建議,針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仍需以飲食、睡眠、運動為核心,減少熬夜、三餐定時,避免攝取含糖飲料或高熱量加工食品,以穩定血糖,控制體重;同時,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如牛奶、豆漿、蛋,等、加強跳繩、投籃等縱向運動,每次至少15至30分鐘,不只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幫助身高發展,也能改善心肺功能,更能有助學業表現。
陸每年400多萬人罹癌 專家:40%癌症可避免
大陸專家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記者會上說,大陸每年有400多萬人罹癌,儘管人數多,但發生率不是全球最高,在世界平均值,而大約有40%的癌症可靠控制危險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據陸媒《健康時報》報導,國家癌症中心黨委書記張勇說,根據大陸腫瘤年報估算,全國每年的癌症約有406.4萬例,因為人口多,所以罹癌的人多,但還是在世界平均值。據了解,大陸癌症排名,依序為肺癌、大腸癌、胃癌、肝癌、乳癌,男性前3名為肺癌、肝癌、胃癌,女性前3名為乳癌、肺癌、大腸癌。張勇表示,目前已知的人類致癌物質有127種,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而可能的致癌物有95種,所以類型很廣,但癌症是可預防控制的病,約有40%可靠控制危險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大陸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曾在《柳葉刀》發表一篇論文,其中大陸常見的致癌風險有23種,可以區分為5大類,一是不吸菸和喝酒,最好滴酒不沾,二是三餐確保吃4大類食物,也要攝取優質蛋白質和蔬果。研究指出,三是改善代謝,而不讓身體肥胖和遠離糖尿病是有效方法。內分泌科醫師方紅娟談到,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得癌症,可能是肥胖生活習慣又不好,易讓胃腸道長腫瘤。四是遠離污染,如果遇到霾害最好戴口罩,煮飯也要記得用抽油煙機,也要避免陽光曝曬。最後,則是遠離感染,如HPV人類乳突病毒的子宮頸癌,和幽門螺旋桿菌的胃癌,也要預防B肝和C肝的肝癌,以及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的鼻咽癌。
1歲女嬰罹糖尿病…媽崩潰「1顆糖都沒吃過」 醫生給答案:沒有直接關係
一般人總以為,糖尿病是飲食不節制造成,不過中國有一名女嬰,才1歲卻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讓家人大崩潰,因為孩子連一顆糖都沒吃過,不解怎麼會患病。對此,醫生也做出解釋了。據《澎湃新聞》報導,1歲女嬰是家中第1個孩子,被家人呵護在手心,怎料前幾天出現精神委靡的症狀,而且不愛喝奶,呼吸變得愈來愈急促,嚇得趕緊到去醫院,做了初步檢查,並開具了常規化驗檢查,半小時後結果出爐,顯示危急值報告,因為女嬰的血糖竟高達30mmol/L,遠遠超過正常值,當下立刻辦理住院手續,醫生告知孩子可能得了糖尿病,需要胰島素治療。女嬰隨後很快入住浙大兒院內分泌科,經過多次血糖檢測,發現數值都明顯高於正常值,胰島素自身抗體陽性,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家人聽到這個消息震驚不已,又表示難以理解,因為孩子這麼小,連一顆糖都沒吃過,「怎麼會得糖尿病?這診斷真的對嗎?」女嬰的血糖遠超過正常值。(示意圖/翻攝自pexels)醫生說明,這幾年浙大兒院接診約200名糖尿病患者,其中有9成是1型糖尿病。很多人印象中,糖尿病都是攝取過多糖分導致,但其實在兒童患者中,多數都是1型糖尿病,和吃糖沒有直接關係。事實上,1型糖尿病目前確切的發病機制仍不清楚,可能是在遺傳易感性基因的基礎上,由於環境因素(比如病毒感染、化學毒物等)的作用,體內產生了會破壞胰島β細胞的抗體,導致胰島素不能產生,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沒辦法降血糖了,體內血糖越來越高,最終表現為糖尿病。醫生提醒,孩子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糖尿病,從臨床治療來看,只要控制好血糖,就像正常孩子一樣,有些患者已經長大成人,正常工作,也有人已經結婚生子。醫生指出,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包括「五駕馬車」,包括藥物治療、飲食管理、運動、血糖監測和健康教育。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兒要少吃高熱量的食物,注意營養均衡,並適量運動。如果已經確診糖尿病,要根據醫囑,該打針和吃藥的,都不能疏忽。早期發現糖尿病,可以提高對糖尿病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減少許多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首次就診出現嚴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的發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健康。
內行人才懂!醫師曝專業術語 聽到「這2字」:代表病情嚴重了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若不是相關從業人員,很難了解其對應的意思,像是到醫院或診所看診時,聽到醫護人員間的對話,經常會聽得一頭霧水。對此,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特別發文,分享數個內行人才懂的醫療術語,例如聽到「吸ㄟ」就代表是癌症的意思,「很ㄔㄨㄚ」代表病情嚴重。「你想聽懂醫療人員在講什麼嗎?」醫師陳志金近日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以此為主題,貼心地整理了數個只有「巷子內」的人才會懂的醫護用語,給民眾參考,包括:【學~】代表學姐,第一字拉長音,第二字不發聲,通常是有事要求學姐的時候會用到。【從頭唱】唱:表示交班。休假回來,面對陌生的病人,就要「從頭唱」。【摸咪/摸咪挺】morning meeting,晨會。【挨毆】I/O,水份進出身體的總和。【偷/偷挨毆】Total I/O,即計算水份進出身體的總和。【內(ㄋㄟ)多少 】Negative,指水份進出身體的總和是「負」多少?【潑(ㄆㄛ)多少】Positive,指水份進出身體的總和是「正」多少?【掐/ 掐水 】fluid challenge,指快速輸液(給水)。【吸ㄟ 】Cancer,代表癌症。【摳龍吸ㄟ 】Colon cancer,大腸癌。【ㄎㄧˉ莫】Chemo(therapy),化療。【咻】Suture,縫合,例如:咻哪裡?咻幾針?【妞胚】 New patient,新病人,「接妞胚」意思就是新病人來了,要去問病史做檢查。【很馬】Malignant,原意是惡性腫瘤,用指態度惡劣、擺爛。【很ㄔㄨㄚ】Trouble,很忙碌、病情嚴重。【飛ㄇ哩】Family,病人家屬,這個應該「全家」都會。【很ㄇ】Murmur,愛碎碎唸,意指愛碎念、很挑剔。【殺一下】Suction,抽一下痰。【阿浪】Alarm,生理監視器的警報或者叫人鈴。【滂】Puncture,指穿刺。【滂嘎死】Puncture Gas,指抽動脈血的意思。【賽奇】Psychic 指有精神疾病或無法理解的行為。【灰累】Failure,失敗。用在插管或procedure處置時。【AP】 Antepartum,指生產前,也就是「懷孕中」,要照Portable,AP趕快躲一下。【Portable】Portable X-Ray,指移動式X光,放射師會推著X光機,到病人的病床來攝影。【彈】指彈休,就是突然被告知可以「提早下班」或是「不用出來上班」。【發漏一下】Follow 指追蹤檢查,或是密切留意。【杯葛】Bag,指點滴袋。【IV彿拉噓】IV Flush,指動靜脈導管不太通,快速沖液一下。【咖】Culture,指培養。【U咖】尿液培養。【不辣咖】血液培養。【掰一下】Biopsy,指切片。【Bonjour】台語,意即碎石術。【客羅特】Clot,代表血液檢體凝固了,需要重抽。【牛肉西施】Neurosis,指很容易擔心焦慮。【史咖逼】不是咖啡,是Scabies,是癢死人的疥瘡【漏屎】Loss,IV/IC 漏屎,表示靜脈注射導管不通了,要重打(重置一條)。【狹客】Shock,休克,指病人血壓低,器官灌流不足。【做浪吧】Lumbar puncture,指腰椎穿刺,抽取脊髓液。【尾錐欣】Wet dressing,指用濕的紗布覆蓋。【歐卡】OHCA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指到院前心跳停止。【豆一下EKG】貼上貼片,把心電圖監視器接上。【滴頭】Ditto和上次一樣,通常在開藥(依上回開立)或是交班內容一樣,沒有變化。【噢鼻屎(台) 】OP site,一種透明的膠帶。【妹塔】Meta,可以是Metastasis(癌症轉移),或是Metabolism(內分泌科)。此篇貼文一出,立刻獲得廣大網友迴響,不少人紛紛留言直呼「太專業了」、「好可怕,也太完整了,整個歷歷在目回憶湧現」、「太厲害了!完全懂!」、「之前家人住院遇到醫生來巡房時一開始都會想努力聽醫護的對話,但沒幾秒這些名詞出來後就放棄了」、「我在美國學的nursing,回台灣花了好幾個月才適應」。
吃水果害血糖飆!醫曝4大食用撇步:「這時間」前吃完無負擔
吃水果有益身體健康是普遍共識,不過隨著飲食新觀念抬頭,不少人也知曉水果「富含果糖」,應適量攝取不宜多吃。對此,新陳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李晨瑜分享「4大食用水果」守則,建議水果盡量在中午前吃完,比較不易造成身體負擔。醫師李晨瑜在粉專表示,不少相關文獻發現,果糖(Fructose)是一種單糖類,若攝取過量恐導致三酸甘油脂過高、代謝症候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尿酸等疾病,包括含糖飲料手搖杯、精緻糕點、麵包等都隱藏大量的果糖,就連水果也含有一定程度果糖。針對減重或是糖尿病族群,她也建議把握吃水果的4大守則,才能讓自己享用水果健康無負擔,第一、食用時機:水果盡量在中午前食用完畢;第二、不空腹吃水果:吃水果前,先吃一些蛋白質、蔬菜、油脂類,減緩果糖的吸收代謝;第三:每餐一拳頭份量,一天最多攝取2拳頭大小的水果;第四、選擇較不甜的水果:例如芭樂、小番茄、檸檬、藍莓。對此,李晨瑜提醒,水果除了含有果糖成分外,同時也富含像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素,若完全不吃恐有損健康,但也要小心不要攝取過多份量。
夏日飲品果糖陷阱 攝取過多糖分恐影響身體機能
炎炎夏日讓人更渴望冰飲,每天一杯飲料或甜冰品已成多數人的日常,但通常忽略了這些飲品中,添加的糖多為「高果糖糖漿」,攝取過多不僅導致體重增加、腰圍變寬,還可能引發例如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老化等多種健康危機。飲料糖份超標 影響身體機能 38歲的蕭先生因急性胰臟炎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住院治療,出院後於門診進行追蹤,由內分泌科收案加入糖尿病共照網,並轉介營養諮詢。覺嘉欣營養師詢問後發現,蕭先生每天喝飲料所含糖量非常驚人,例如早餐500毫升的含糖紅茶及榛果拿鐵,下午是700毫升水果茶等手搖飲,晚上喝一瓶可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熱量需求2000大卡計算精製糖攝取應少於50克,理想值為25克以下,而經過飲食評估,蕭先生每日累積攝取的精製糖恐怕已超過100克,因此,覺嘉欣營養師建議蕭先生改喝微糖甚至是無糖飲料與咖啡,避免攝取過多糖份導致血糖不穩定,影響身體機能。小心「高果糖糖漿」 甜度比蔗糖高 覺嘉欣營養師進一步說明,一般被廣為使用於汽水、飲料、糕點、麵包等做為甜味劑的都是「高果糖糖漿」,因為這種以澱粉為原料製成的人工甜味劑,甜度比蔗糖高,即使用較少的量也能達到甜度效果,但因為高果糖玉米糖漿的主要是經由果糖激酶在肝臟中代謝,容易增加肝臟內生性脂質合成,導致脂肪肝、血脂異常等問題,其中間產物「腺嘌呤」會代謝成尿酸,增加痛風及泌尿道結石風險,且也會對內分泌產生影響,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發炎反應、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等問題,對於健康的危害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