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失衡
」她「忽略1警訊」再求診已是胃癌第4期!醫嘆:當時有聽話也許能避免悲劇
2023十大癌症死亡人數中,胃癌位在第8名,死亡率為10.0(每十萬人口),共奪走2327人性命,其中有高達80~90%是由胃幽門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就透露,曾有一名40歲出頭的女子,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胃幽門桿菌感染,當時建議她服用2周抗生素以清除胃幽門桿菌,但對方自覺胃沒有不適而忽略,再次求診時已是胃癌第4期,這使他不禁感嘆「如果她當時有聽我的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悲劇的發生?」劉博仁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該名女子2年前曾因患有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就診,當時已用到生物製劑,係針對發炎因子來抑制免疫發炎的藥物,「不過也有報告指出,使用這類藥物,可能會增加感染、結核菌感染或是少數腫瘤案例的發生」。劉博仁說,當年檢查發現她體重偏輕,且有胃幽門桿菌感染,是為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的一級致癌物,便建議她可以考慮以2周抗生素清除幽門桿菌,「我擔心她免疫力低下後,會導致胃部病變……可是後來她就沒回診了」。劉博仁表示,女子此次回診,帶來的病理報告及腹部斷層光碟顯示,她已經是胃癌第4期,對方才坦言,雖然當時醫生建議將胃幽門桿菌先清除,是因擔心使用生物製劑會讓免疫力變差,「可是我當時胃也沒有不舒服,所以也就不當一回事。可是1個月前,我因為食慾不佳,體重下降,後來做了胃鏡,醫師告訴我得了胃癌,電腦斷層檢查出來居然已經是第4期,現在只有化療……我當初怎麼沒有聽你的建議先把這該死的幽門桿菌殺掉」。對此,劉博仁無奈道,眼前面對一位當初曾提醒要注意的患者,居然一語成真,免疫失衡加上身上帶的細菌導致胃癌,而且一發現就很嚴重,「如果她當時有聽我的話清除胃幽門桿菌,或是更謹慎使用免疫生物製劑,或是持續以營養醫學調理免疫力,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悲劇的發生?」
男孩反覆咳嗽半年以為是百日咳 檢查後發現竟是對蟑螂過敏
近日中國北京有1名男孩咳嗽半年仍未停止,前往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對蟑螂過敏,後來男孩父母購買殺蟑餌劑放置在家中,男孩的咳嗽症狀才有所好轉。據了解,目前在各大醫院的過敏原檢測中,蟑螂位居過敏原排行榜前列,是造成許多民眾過敏的罪魁禍首。北京有名男孩,反覆咳嗽不止,症狀長達半年,父母一開始以為男孩罹患百日咳,但試過許多治療方法仍不見好轉。後來父母想到或許是過敏,於是便帶男孩到醫院進行igE過敏原檢測,男孩也因此被診斷出對蟑螂、灰塵、塵蟎、貓毛、狗毛等物質過敏。事後男孩父母在家中放置殺蟑餌劑,男孩的咳嗽症狀也有所好轉。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沈凌指出,一般讓人過敏的物質,其本身是1種蛋白質,不同的生物體上,成分可能有所不同。蟎蟲是最常見的,而貓咪令人類過敏的原因,是牠們唾液裡含有的1種蛋白質成分,可能誘發過敏的反應。此外,沈凌也坦言,現代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過度使用抗生素而導致免疫失衡,是近年來全球人們過敏好發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各大醫院的過敏原檢測中,蟑螂位居前列,也有檢測機構對吸入性過敏原檢測案例做了統計,塵蟎以23%的占比排名第1,蟑螂和花粉以5%的占比排名第2。
黴菌鼻竇炎治療未見改善 詳細檢查竟發現是罕見免疫疾病!
陳小姐在2020年底出現複視、右眼腫脹及鼻腔出血等,就醫診斷有鼻竇黴菌感染,接受手術但術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因此轉院求診。台中榮總耳鼻喉科梁凱莉醫師表示,在陳小姐住院期間安排身體、影像及實驗室檢查等,發現陳小姐同時有肺部、肌肉神經病灶,綜合多方證據診斷陳小姐罹患台灣罕見的免疫疾病「肉芽腫併多發性動脈血管炎」。肉芽腫併多發性動脈血管炎 發生率低、無特異症狀血管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目前成因仍不明,發生率在不同人種或地域有很大的差異。根據健保資料庫數據顯示,陳小姐罹患的「肉芽腫併多發性動脈血管炎」在台灣的發生率為百萬分之0.37。梁凱莉醫師提到,由於肉芽腫併多發性動脈血管炎在台灣的發生率非常低,加上血管炎的臨床表現也缺乏特異性,患者可能以全身性症狀如:發燒、倦怠、肌肉關節疼痛等表現,也有可能會以皮膚、腎損傷、呼吸道、眼科或耳鼻喉科症狀來表現。因此,肉芽腫併多發性動脈血管炎在診斷上須以多項臨床症狀、病理組織學和免疫抗體檢查做綜合判斷,在臨床上其實並不容易診斷。黴菌與細菌鼻竇炎不同 免疫失衡感染嚴重恐致命而黴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每人每天吸入體內的空氣都可能含有黴菌。梁凱莉醫師指出,通常健康者可透過呼吸道清潔功能、免疫系統等,將吸入的黴菌排除,不過若是鼻腔清潔功能不佳、免疫功能失衡時,人體就無法排除黴菌,因此就可能會產生呼吸道的黴菌感染。像陳小姐的情況就是因為免疫疾病造成免疫功能失衡,進而受到黴菌侵襲導致黴菌鼻竇炎。梁凱莉醫師表示,這樣的情況若只處理鼻竇感染,沒有適當診斷、治療免疫疾病,狀況就無法順利控制。此外,同種黴菌在不同免疫狀況的患者身上會產生截然不同的鼻竇炎表現,這是黴菌鼻竇炎和細菌鼻竇炎的不同之處。梁凱莉醫師提到,免疫健全者黴菌可能只感染鼻竇造成症狀,但若是免疫不全者可能不只會造成鼻部感染,在免疫功能很差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到鄰近的眼睛、中樞神經,產生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所幸在免疫風濕專科、感染科等團隊會診下,陳小姐順利治好黴菌感染,免疫疾病目前也透過適當的藥物獲得穩定控制。
壓力山大!女主管一身病連走路都痛 只因「免疫失衡」致全身發炎
56歲的阿嬌(化名)在一家公司擔任主管,長期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她在44歲時罹患乾癬,除了皮膚癢之外,後續出現關節腫痛,兩腳關節的症狀嚴重到走路都不舒服,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進一步就醫檢查,才被確認是『乾癬性關節炎』。由於阿嬌的體態較為豐腴,BMI值高達28,加上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C肝等共病,且又是B型肝炎帶原者,一開始僅以消炎止痛藥等傳統方式治療;但效果不彰。所幸阿嬌符合健保生物製劑治療資格,在醫師建議下先經肝膽腸胃科醫師治療,清除C肝、並將B肝病毒量壓低,後續採用生物製劑治療,讓她多年來的皮膚問題得以大幅改善、關節炎症狀也消退許多,阿嬌終於能恢復正常生活。診治個案阿嬌的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世滋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衡導致的慢性發炎疾病,造成皮膚細胞增生過快,身體各處出現一塊一塊或一大片紅腫皮疹,讓患者感到不適,尤其冬天時常見厚厚的銀色白屑、脫皮,在中國被稱為「銀屑病」。此外,乾癬也有可能併發關節紅腫熱痛及著骨處病變,形成乾癬性關節炎。在性別屬性上,男女病患約1:1、任何年齡層都有,而以40、50歲以上中壯年較多些。據國外研究統計,全球約有1.25億人受乾癬困擾,全台則約有8到10萬名患者,其中約3成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如加上未經歷皮膚乾癬、直接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推估逾2萬人為乾癬性關節炎所苦。有此一說:「乾癬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只佔冰山的一小部份,臨床上看到的皮膚乾癬只是冰山表面一角,除了注意表面的乾癬症狀,更要留意冰山下的其他共病。蔡世滋醫師說,依疾病分類準則,患者有皮膚或指甲乾癬(包括點狀凹陷、甲床剝離、指甲板下角質增生、甲床鮭魚色斑…等),併有關節炎(紅腫熱痛),就可說是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可以侵犯任何關節,好發於手指或腳趾關節,甚至有時關節及旁邊組織整個腫脹,外觀形狀類似香腸。臨床上乾癬性關節炎可分為5種樣態,包括不對稱性多發或少發關節炎、對稱性多發關節炎、脊椎關節炎、主要遠端指間關節炎、削殘性關節炎(骨頭關節嚴重破壞變形)。也因為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多樣,容易混淆為其他疾病,一旦關節受損,往往不可回復,需要及時診斷與積極治療。若得到乾癬性關節炎,該先治療皮膚還是關節?蔡世滋說「兩者可以兼顧治療」。他解釋,皮膚乾癬可透過照光、外用藥膏及口服藥物進行治療;若引發乾癬性關節炎,治療選擇上除了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及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s)外,近20年來陸續出現多種「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後,更能達到皮膚及關節一起治療的效果。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健保已有給付上述藥物,可以改善患者關節症狀,並緩解關節破壞與變形。如患者經傳統治療方式無效或無明顯改善,經醫師完整的評估後,可使用這些藥物治療,以避免及減少關節變形,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即便是想懷孕或有生育計畫的女性患者,也有適合孕程及哺乳期間可以安全使用的生物製劑,可達到治療及懷孕兩全其美的目標。蔡世滋醫師呼籲,乾癬性關節炎是個長期疾病,患者要學會怎麼去共存,除了良好的生活型態、維持理想體重外,配合醫師的治療及家人支持皆很重要。選擇適合的藥物,可大幅改善症狀,並能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