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債
」 疫情 兒科大陸「黴漿菌感染」為何大流行? 醫揭2關鍵原因:與抗生素抗藥性有關
大陸近期爆發呼吸道傳染病疫情,肺炎黴漿菌病毒病例急速上升,台灣也陸續有零星個案出現,而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就點出了對岸黴漿菌盛行的原因,包括封鎖越久,疾病開放時就越嚴重,以及該地民眾對於抗生素的抗藥性較其他地方高。姜冠宇在臉書粉專發文提到,大陸黴漿菌盛行可能有2種原因,首先是由於封鎖久,各種疾病於開放時會越嚴重,屬於事該區政策後遺症的呈現;其次是對第1線經驗性抗生素的抗藥性,根據2013年《自然》(Nature)科學期刊分析,從2008至2012年的追蹤發現,北京區域的抗藥性遠高於其他國家,甚至達到7至9成。姜冠宇進一步指出,流行病的節奏,細菌常常是在病毒後面,而依小兒科同事的經驗,台灣從今年8月開始就曾有黴漿菌案例出現,他並不認為台灣有相對這麼大的「免疫債」,再加上台灣對抗生素的抗藥性監測更加確實,限制社區抗生素政策推行也很嚴格,因此推測「對我們的影響不是那麼大」。另外,姜冠宇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這陣子在推行「AMR」(抗生素抗藥性),希望民眾能認知到抗生素濫用所帶來的抗藥性,並要適度監測反應,而該組織也將其列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1,已成為全球衛生的優先議題。
6病毒齊發「病人滿到床不夠」 醫示警:冬天不太好過…叮嚀1件事必做
新一波感染症狀開始流行,包括流感、腺病毒、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導致醫院和診所塞爆,病床快不夠住。醫師警告,今年因為免疫負債,同時有多種病毒,這個冬天不會太好過,因此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坦言,台大兒童醫院最近病床都不夠,每天晚上都有5~10人候床,今年病毒都跑出來,同時有多種病毒,因此這個冬天可能難過了。另外,接近冬季細菌疫情(如黴漿菌)也開始慢慢出現,是否產生抗藥性也不無可能。特別注意,小孩和老人家是秋冬疫情的高危險群,若染疫很多都需要住院、看診,但造成多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老人家會死傷慘重。小兒科陳信宏就在臉書分享,曾在1天的門診內,驗到新冠病毒陽性、RSV病毒陽性、A型流感陽性、腺病毒陽性、腸病毒陽性、病毒性腸胃炎,讓他驚呼:「真的是太誇張了!」還有4名RSV病毒陽性患者高燒、多痰、狂咳咳到吐,因此提醒有發燒症狀不能太大意,要盡快就醫。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師邱南昌也指出,隨著防疫措施鬆綁,傳染病大舉入侵,民眾因為缺乏抗體,求診人數創下今年以來的高峰,甚至一家人感染不只一種病毒,預估2~3年內「免疫債」跑不掉,且影響層面跨越全年齡層。繼新冠XBB疫苗開打後,公費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將在10月2日開打,邱南昌提醒,即使去年打過流感疫苗,今年仍應按時施打,以增加保護力,而且就算已經得過,還是有機會感染其他型別的流感。對此,衛福部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建議,11月27日前優先打流感跟新冠疫苗,符合對象者在11月27日後再施打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
夏天還有流感!兒科醫師驚呼「真的很詭異」 3重症前兆務必留意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和往年不同的是,夏天仍有流感病例,且在上週就新增了25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有8例死亡。兒科醫師徐嘉賢對此直呼「真的很詭異」,也提醒民眾注意流感重症的前兆,包括心跳快、呼吸喘、意識不清,若有異狀應當盡速就醫。都夏天了,怎麼還會有流感?徐嘉賢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這種情況「真的很詭異」,因為以往到了夏天,幾乎不會出現流感病例,「結果今年卻很反常,很多不應該這個時候出現的病毒,最近都出現了。」到底原因是什麼?徐嘉賢推測,「因為去年大家打新冠疫苗,打到都很厭世了,所以打流感疫苗的比例變少?還是因為這幾年大家的對於流感的免疫反應像白紙一張,免疫債?」但他指出,很多可能因素有待觀察。徐嘉賢表示,典型的流感症狀,像是高燒、肌肉酸痛、咳嗽、少數合併腸胃症狀;流感的重症前兆包括心跳快、呼吸喘、意識不清。他也提醒,現在已是7月中旬,記得留意9月底至10月,開始推出的公費、自費流感疫苗,「而且今年台灣市場會引進一種,專門給65歲以上長輩,施打的加強型流感疫苗(又名:佐劑型流感疫苗),因為老人家的免疫反應會衰弱的比較快,往往保護力會沒有理想中的好,所以有追蹤新的加強型疫苗來保護長輩。」此外,徐嘉賢透露,如今很多患者,對疑似確診新冠肺炎的態度很佛系,此為可被理解的事,但流感不同的是,有抗病毒的藥物可供使用,因此他提醒,「如果有疑似流感的症狀,請跟您的醫師討論。」(圖/翻攝自臉書/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5歲孩連3天高燒40度…竟是感染1病毒 醫嘆:這波看不到盡頭
小孩若突然高燒不退,會讓爸媽相當著急,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就指出,近日很多感冒的小孩,有些經常發燒超過三天,而會導致發燒的疾病包括A流、hMPV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腸病毒等,他只分享有個5歲的孩子連續3天高燒40度,送到急診後查出肺炎,後續再檢查確認是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住院一個禮拜才康復。顏俊宇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最近遇到很多感冒的小孩,有些常常燒超過三天,讓家屬們崩潰,「最近逼死家長們的高燒:A流、hMPV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腸病毒」,他表示有些孩子有輕微呼吸道症狀,但頭痛、喉嚨痛較明顯,快篩結果是A型流感;有些孩子則是單純發高燒、食慾不振,張開嘴會發現喉嚨有多處破洞、潰瘍,或是手腳、臀部出現紅疹,卻認為腸病毒;還有不少孩子流鼻涕、咳痰、高燒,但快篩新冠流感卻是陰性,吃感冒藥症狀也很難改善,後來才發現是最近流行的hMP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顏俊宇分享案例,指出有個5歲小孩連續3天高燒40度來看診,「痰極度濃厚,吃症狀藥沒有明顯改善」,媽媽帶到急診檢查,才發現感染肺炎,後續PCR檢查確認就為最近流行的「hMP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接受點滴藥物及蒸汽治療,一個禮拜才出院。顏俊宇感嘆說道「這世界感染病原體太多,好像沒有要輕易放過每個小孩和爸媽」,耳鼻喉科醫師張弘看見貼文後也留言回應,「這波免疫債看不到盡頭,各式病毒都來,往年此時不該是這樣」,顏俊宇則點出可能原因,「可能是近期民眾開始出國,才會讓各種新的流行病毒交互傳染。」(圖/翻攝醫師顏俊宇臉書)
免疫債擋不住? 兒科門診強強滾…醫一天看快200個小患者「累到趴桌」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已經接近尾聲,各項管制措施多數都已鬆綁,但對這幾年被保護得很好的嬰幼兒來說,開始進入嚴峻的償還「免疫債」時間了!根據《東森新聞》報導,有小兒科醫師表示,觀察從今年3月起,小兒科門診開始進入爆量階段,一天看診就能超過200人,多數孩子都有發燒還有拉肚子的症狀,讓小兒科醫師光是看診,都有疲於奔命的感覺。最近國內口罩令剛解封,加上春天氣候乍暖還寒,溫差極大,近期小兒科診間,隨時都有小朋友因為感冒、腸病毒、黴漿菌等感染問題塞爆診間。有小兒科醫師就直言,國內現在新冠疫情已經趨於穩定,小朋友的免疫債開始發酵,兒科門診數已經回到疫情前的80%。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就在個人臉書粉專上,曝光自己一張看診看到疲累趴桌的畫面,提到本月24日門診爆量,一整天就有多達197名小患者上門,讓他看診看到趴桌,「一堆發燒感冒、拉肚子、皮膚問題的病人,還好晚上有叫學妹來幫忙開個2診,幫我吸收45人,不然夜診再加這45人,不知道要幾點能結束」。貼文曝光後,吸引不少醫師同業回應,像是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指出「學長辛苦了,不知道是不是免疫債的關係…我今天也看了100多人」,林智葳醫師也稱「這個…197獨自完診我真的會崩潰」。
新冠改類有望在5月實施 專家籲同時鬆綁醫院口罩令
後疫情時代來臨,世界衛生組織(WHO)4月底召開委員會後,極可能解除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這將成為新冠走向地方流行的標誌性里程碑。世界走向正常生活之際,台灣也在時隔867天後,於明日解除大眾運輸口罩令,專家估計,下一步的新冠改類很可能在5月實施,專家呼籲醫療機構口罩令可同時解除。新冠肺炎列為PHEIC迄今已3年多,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WHO極可能在委員會後解除PHEIC,這對世界將是標誌性的里程碑。除WHO,日本、美國先前已預告在5月8日、11日解除緊急狀態,這意味著新冠走向地方性疾病,雖疾病存在,但已不是大流行狀態。目前台灣個案數,加上未通報的感染數約7成以上,洪子仁表示,從自然感染加上疫苗覆蓋率來看,再掀起大規模感染的可能性很低。另每日中重症數平均85例,如以過去輕症及無症狀感染者占9成以上的數據回推,每日總感染數應為1萬多人,代表社區正處於低度流行。洪子仁認為,依現有情況,台灣可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4類,推估5月就能實施,在改類之際,可一併將醫療機構的口罩令從強制改為建議,回歸正常生活。由於新冠仍是無法預期的新興傳染病,他呼籲在改類後,中重症的醫療申報費用仍應照特別條例支應,且至少實施到年底,別推給健保吸收,以免醫療點值被稀釋。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則表示,防疫期間,台灣出現免疫債務問題,尤其這3年出生的新生兒,面對流感、腺病毒、腸病毒的威脅都沒有抵抗力,醫療機構口罩令仍應繼續維持,民眾也要落實勤洗手等防疫措施。洪子仁則提醒民眾,至少都應打滿3劑疫苗,做好防疫基本功。
幼童界「最壞同學」是它!兒科醫師氣炸「公布全名」 家長淚:剛被霸凌完
台灣新冠肺炎的疫情才趨緩沒多久,國人雖然逐漸擺脫新冠疫情威脅,但免疫債持續反撲,許多大人小孩開始大小病痛感染不斷,今天小兒科醫師徐嘉賢,就在臉書上公布一名,最近狂騷擾幼兒圈的一名「壞同學」姓名,提醒幼童爸媽們,最近這位名叫「梅江俊(也就是黴漿菌)」的壞同學,開始到處出沒害人,提醒大家如果看到這位「壞同學」,記得不要靠近,直接通報,馬上釣出一堆受害者家長,含淚表示,「我們是剛被壞同學霸凌完的一家人」。徐嘉賢在粉專「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發文提醒各位家有幼童的爸媽們,「大會報告:梅江俊這位壞同學,最近有開始到處出沒害人。屢勸不聽。若各位在走廊上面看到他,請告訴訓導處,請不要自行過去圍毆,我們會處理。」而徐嘉賢醫師口中所指的這位「梅江俊」壞同學,其實是黴漿菌的諧音。他透露,最近診間遇到感染黴漿菌的患者真的很多,不分大人小孩,大家都咳個不停。徐嘉賢並提醒,最近還有A型流感一起發威,與黴漿菌的症狀也很像, 「A型流感的咳嗽跟梅江俊(黴漿菌)的咳嗽也很像,也是咳個不停。」不少家長看到醫師的警告後,紛紛跳出來承認,自己過去、現在都是黴漿菌感染的受害者,「梅江俊真的很討厭,真的很煩!!又很難除根」、「我身邊就有小朋友深受其害,已經咳了2個月了」;還有苦主現身表示,「目前全家正在被梅江俊霸凌中⋯⋯」、「剛跟黴先生交手完」。
RSV更狡猾…急診醫揭「兒童免疫債」問題顯現:比新冠凶險 8症狀曝光
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稍緩,各項防疫措施鬆綁。不過,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透露,因應COVID-19疫情的一系列防護措施,使得兒童的免疫系統錯過了成長過程中的免疫力訓練,對包括RSV(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內的多種呼吸道病毒傳播,產生了顯著影響,如今防疫鬆綁,「兒童免疫債問題開始顯現」。吳昌騰在臉書粉專表示,過去2年多,世界各國為控制疫情,實施了一系列的非藥物干預措施,包括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隔離、網路視訊上課等方式,「這些措施除了防止及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也對包括RSV在內的多種呼吸道病毒的傳播產生了顯著影響,但絕大多數在冬季流行的呼吸道病毒並沒有消失」。醫師說明,RSV是肺炎病毒屬(Pneumovirus)的成員,因為它與呼吸道感染有關,並能把感染的鄰近細胞融合起來,所以稱為「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途徑包括鼻黏膜或眼結膜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分泌物、吸入感染患者含病毒的呼吸道飛沫等,「接觸傳播中,RSV在皮膚上保持有傳染性的時間為20分鐘,在衣服和紙巾上能維持20~30分鐘,在物體檯面可長達6小時」。吳昌騰示警,「單就疾病嚴重度來說,RSV對於兒童威脅要比新冠病毒Omicron病毒株更凶險的。兒童人群普遍容易感染RSV,一旦感染,最容易侵襲影響呼吸系統,常常表現是,發燒、咳嗽、食慾下降、活動力不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呼吸衰竭或呼吸暫停。其主要致病機制為呼吸道阻塞、細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及隨後的氣道超敏反應。」「RSV很狡猾的!」吳昌騰提醒,「人類獲得免疫保護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自然感染的被動免疫,其次是疫苗接種。但RSV具有一個血清型,可分為A、B 兩種亞型,多數情況下,在一個流行季節中,孩子感染一次,但是有些不幸的孩子確實會感染2次。原因是,孩子感染後雖然能產生抗體,但是因為RSV兩種亞型之間的抗體缺乏交叉保護性,孩子是會感染了不同型的病毒。」醫師強調,「過去兩三年,由於這些呼吸道病毒流行規律被打亂,兒童可能會面臨免疫負債,而免疫負債仍會不斷累積,未來日子,對兒童來說,呼吸道病毒傳染會不會更頻繁,目前還無法預測,真的需要我們密切觀察注意。」
疫情下「免疫認知調查」出爐 僅65%民眾覺得打疫苗重要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延燒2年,逾2億5萬人確診,更導致超過5百萬人死亡。受到疫情長期威脅,世界看待健康與免疫的看法逐漸改變,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為了解全球民眾對免疫認知的變化,於2021年7月間,針對8個國家、超過1.6萬名的50歲以上民眾發起一項名為『疫情下健康與免疫認知大調查』的大型跨國研究。藥廠疫苗醫學顧問黃萬均醫師依結果指出,各國研究對象對健康狀態重視度由65%提升至76%;但疫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由44%增至65%。針對大調查的結果,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林應然理事長表示,「國人常以為疫苗是孩童才要打,成人不用打,也對自己的身體機能很有自信,但事實上,約50歲後免疫力就會開始快速下滑,加上幼時施打的疫苗,保護力也已隨時間降低,成人若無接種常規疫苗,無形間積欠『免疫債』,就會暴露於感染與重症的風險中!」發表於《EClinial Medicine》期刊中指出,投資疫苗1美元,可能減少未來20~50美元的疾病開銷。林應然理事長故建議民眾根據自身年齡與所處階段,如:懷孕、留學等,按照政府建議主動接種疫苗,累積健康保單。疫情下健康與免疫認知大調查顯示,男女性對健康重視有落差,相較女性高達81%將健康視為重要,男性則僅有71%。調查中也設計了自身免疫力衰退與老化認知的題組,結果十分值得探究,醫學顧問黃萬均醫師說,僅25%的研究對象覺得自己真正已經衰老到真實年齡的50、60歲,但卻有超過2倍、達52%的研究對象察覺自己免疫力變差,顯示民眾雖然認為自己還年輕、不服老,但事實上免疫力早已大不如前。在能幫助民眾提升疫苗施打意願方法的題目中,多數回答包括「提醒疫苗施打時間」、「說明為何要施打疫苗」、「說明疫苗副作用」等能增加50歲以上民眾的施打意願。醫學顧問黃萬均醫師分析,這些回饋反應出有些人不是不願意打疫苗,只是忘記了,但也有些人是因為對疫苗一知半解,對副作用存有錯誤的恐懼,所以才不敢施打。林應然分析,根據發表國際期刊AGE上面的結論指出,免疫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滑,進而造成未來潛在發生的殘疾及死亡,如依我國近期流感統計資料來看,重症幾乎為50歲以上者,甚至99%都沒有打當期流感疫苗,而新冠也是在50歲後,重症與死亡風險都急速上升。然而,國人仍未建立良好的疫苗施打觀念,由流感與新冠疫苗的覆蓋率,皆較日韓來的低可見端倪。首先,我國近幾年公費流感65歲以上施打率,都僅有5成出頭,大輸韓國的8成;再者,由新冠疫苗施打率觀之,我國竟是隨年齡越大施打率越低,75歲以上更是卡在7成3,反觀日本是50歲以上族群施打率幾乎都超過9成,年紀越高覆蓋率越高,90歲、甚至百歲人瑞施打率都超過9成,凸顯台灣最需要施打疫苗的族群,反而積極度較低!林應然說,人的身體機能在20多歲時達到高峰,爾後就開始走下坡,免疫力更是在約50歲時急速下降,這是因為免疫細胞在50歲後不僅數量衰退,甚至合作對抗傳染病的能力也下降。因此50歲後「超前部署」就變得很重要,也就是透過施打疫苗,教育免疫細胞辨認病毒樣貌,提前累積抗體大軍、鞏固防禦陣線,未來真正的病毒襲來時,才能及時反擊,有效預防重症與死亡。近來本土疫情趨緩,國內新冠疫苗的打氣因此較低,林應然直言:「台灣民眾往往很『現實』,新聞沒報、親友沒有發病,疫苗施打積極度都很低。以接種帶狀皰疹疫苗為例,常常可以發現,醫護人員說得再多,都不如親眼見到身邊親友發病後的慘狀,更來得有說服力。」林應然提醒,疫苗施打完保護力不會馬上產生,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生成抗體,產生足夠保護力,若總是等到傳染病爆發才搶著打疫苗,不僅可能根本來不及,甚至還因為要到醫療院所施打,徒增感染風險,建議還是應該依醫師建議按時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