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業
」 光電 綠能 陳啟昱 台南 七股揭光電圍事挨告獲不起訴 黃國昌要蘇治芬為濫訴道歉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5日表示,前立委蘇治芬2023年對自己控告加重誹謗,台北地檢署已予以不起訴處分,這就是北檢重重打臉蘇治芬與民進黨,如果蘇治芬還有做人的基本廉恥,請出面為浪費司法資源的行徑向社會道歉。黃國昌4月在臉書指控蘇治芬涉入替光電業者圍事案,指民進黨2014年提名光電業者許忠富參選麥寮鄉長後,是如何與英系金主蔡宗融合作,偷偷摸摸地把麥寮鄉4個區域提報為光電專區,之後再由蔡宗融攬下其中3個區域經營,其中也包含總統蔡英文2021年出席剪綵的「天機太陽能電廠」。黃國昌說,面對這些臭不可聞的官商勾結,蔡總統選擇沉默不語,倒是曾和許忠富聯手「踐踏麥寮民主」的蘇治芬突然急忙地跳出來替許忠富圍事,同時也為蔡英文模糊焦點,動作之大其心昭然若揭。蘇治芬在臉書發文怒斥抹黑,並對此到台北地檢署控告黃國昌涉嫌加重誹謗。北檢偵辦後認為,黃國昌言論屬言論自由範疇,予不起訴處分。黃國昌回應,自己過去公開批判民進黨的黑金光電弊案,沒想到民進黨不僅不知反省,還由蘇治芬率眾在民進黨立委簇擁下,一群人跑到北檢濫行提起告訴,用能源政策包裝攻擊,就是「顛倒是非黑白」。黃國昌說,5日檢方正式作出不起訴處分,重重打臉蘇治芬與民進黨,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就算民進黨政府濫行提起告訴,也無法遮掩光電弊案與黑金貪腐,如果蘇治芬還有做人的基本廉恥,請出面為浪費司法資源的可恥行徑向社會道歉。
陳啟昱涉弊案遭收押 前妻曾姿雯發文揭心聲
台鹽實業前董事長陳啟昱因涉及台鹽綠能光電弊案,在潛逃24天後於11月25日向南檢投案,現已被法院裁定羈押禁見,並送往台南看守所收容。而陳啟昱的前妻、高雄前民政局長曾姿雯也在臉書發布一段法師開示的話,引起網友熱議。根據檢調調查,陳啟昱在擔任台鹽綠能董事長期間,涉嫌與土地開發商鴻暉國際及晁陽開發簽訂上百公頃的光電租賃契約,過程中涉及不法行為。此外,他被指控與光電業者共謀浮報工程款,非法獲利上千萬元,並安排人員進駐下包的光電工程公司,以「違約賠償」等名義從台鹽綠能轉移資金,最終導致子公司及母公司台鹽實業損失慘重。檢方自11月4日對陳啟昱發布通緝後,隨即註銷其護照並確認其無出國紀錄,推測其仍藏匿國內。陳啟昱最終於25日在律師陪同下投案,但面對檢方訊問,供詞避重就輕,拒絕透露逃亡細節及可能的協助者。檢方表示,將繼續追查是否有共犯涉嫌藏匿行蹤。陳啟昱過往仕途及婚姻生活也因本案備受關注。他曾於2012年與高雄市前民政局長曾姿雯結婚,兩人被視為高市府團隊的明星夫妻。然而今年11月傳出兩人早於去年已完成離婚,且曾姿雯近期一系列社群媒體動態引發熱議。曾姿雯日前在臉書上發表感言稱「凡事都有原因,但不一定都有對錯」。11月30日曾姿雯又引用唐朝禪門居士龐蘊的詩偈,「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似乎展現面對風波的坦然心境。她同時也刪除與陳啟昱相關的所有照片,引發外界諸多聯想。
陳啟昱落跑25天投案!檢察官聲押禁見 台南地院火速裁准
台鹽實業前董事長陳啟昱涉嫌利益輸送掏空子公司台鹽綠能,台南地方法院11月1日重開羈押庭時,陳卻落跑不知去向,台南地檢署4日發布通緝後,陳啟昱25日上午10點在律師陪同下主動到台南地檢署報到,經檢察官訊問後,傍晚向台南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禁見,法官晚間9點多火速裁准。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蔡宗聖表示,11月4日對台鹽綠能前董事長陳啟昱發布通緝後,25日上午他在律師的陪同下自行到該署報到,隨即由檢察官進行訊問;經訊問後,認為陳啟昱涉犯《證劵交易法》特別背信等罪嫌,犯嫌重大,且有逃亡、湮證及串供之虞,依法當庭逮捕後,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蔡宗聖還說,南院10月24日的羈押庭諭知陳啓昱等5人無保請回後,南檢檢察官同日隨即發函相關單位對5名被告限制出境、出海;11月1日南院重開羈押庭,陳啟昱失聯,檢方也隨即派員持拘票全力緝捕他到案,但因一直無所獲,11月4日對陳啓昱發布通緝後,同日檢察官隨即發函外交部註銷陳啓昱的護照,專案小組初步查證發現,陳啓昱並無出國紀錄,仍應藏匿在國內。至於陳啟昱逃亡期間的行蹤,檢方也說,由於他的供詞避重就輕,拒絕吐露真相,可能擔心連累掩護的友人,但檢方仍將深入追究涉及藏匿人犯的共犯。檢調發現,陳啟昱在擔任台鹽綠能董事長任內,涉嫌與鴻暉國際、晁陽開發等2家土地開發商,在簽下上百公頃的光電租賃契約過程中,涉嫌不法;還另涉與光電業者共謀浮報工程款項,從中獲利上千萬元,並安插人馬在下包的光電工程公司,再透過「違約」、「賠償金」等名目,從台綠「左手換右手」搬錢賠給自家廠商,導致台綠及母公司台鹽實業虧損嚴重。南檢10月23日以陳啟昱等5名被告涉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與刑法背信罪、犯嫌重大,且有串、滅證與逃亡之虞,向法院聲押禁見;台南地院24日凌晨以罪嫌不足駁回,當庭無保釋放陳啟昱等5人後,當天南檢即對陳啟昱等5人境管、限制出境,隔天再向台南高分院提起抗告。台南高分院10月28日撤銷發回重新裁定,台南地院原訂10月31日11點開庭重裁,但因為颱風來襲法官延到11月1日11點開庭,但陳啟昱直到晚間都沒有出現,當晚台南地院與南檢即分頭展開拘提行動。至於此案台鹽綠能前總經理蘇坤煌、台鹽綠能前副總經理郭政瑋、鴻暉公司負責人蘇俊仁、晁陽公司負責人戴妤倩等4名被告,均已分別被台南地院裁定羈押禁見。
旅館環評擬回歸地方惹議 環境部急轉彎喊卡
環境部修法大轉彎!原本涉及環境敏感區位的觀光旅館由環境部環評大會審查,其餘給地方政府處理,但環境部日前修法,擬將所有旅館開發案交地方審議,外界憂心審查放水,環境部昨取消上述規畫,但仍維持將30公頃以下太陽光電開發案的環評審查權限下放地方政府,專家直言,此舉只是助長地方首長、頭人索求回饋金,恐使賴政府再生能源2030年30%無法達標。環境部10月預告修正環評法施行細則,調整部分開發行為環評主管機關的環評審查、監督權責。環境部環境保護司代理副司長呂雅雯解釋,原本草案規畫,明年7月起將所有旅館開發案交給地方審議,現因外界有諸多疑慮,環境部暫不修正,未來涉及環境敏感區位的旅館仍然交由環境部審查。不過,她表示,本次草案仍規畫將漁港、學校、太陽光電開發案交予地方政府審查,舉例來說,根據現行規定,太陽光電開發案皆由環境部審查,草案則要求在山坡地的太陽光電開發案,只要開發面積小於30公頃,就予地方政府審查,這段期間持續蒐集各界意見,預計12月召開研商會,希望草案明年7月上路。前環保署副署長、環境律師詹順貴則指出,環境部修法理由是統一交由地方審查較一致,但地方政府只會為了當地發展放水,中央環評案太多、人力不足也不該是理由,應從改善審查效率、調配人力著手,無論如何都不該棄守敏感區位。對環境部取消上述修法,他給予肯定,但仍無法解決其他問題。詹順貴直言,將30公頃以下光電開發案環評交地方,將是再生能源的大災難,這幾年光電業者飽受地方政府無理要求回饋金,被地方頭人、黑道索賄,早已苦不堪言,地檢署更已偵辦起訴不少鄉鎮長、議長、議員、鄉鎮代表,將光電環評權限下放地方,只會更讓光電業者投資卻步。
陳啟昱落跑 賴士葆批南院替他佈下天時地利人和機會
前民進黨中執委、台鹽前董座陳啟昱涉光電弊案,1日召開羈押庭卻未到庭,南檢4日發布通緝。對此,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日批台南地院,簡直替陳啟昱佈下天時地利人和機會,讓他可以從容逃亡,如果陳最後人間消失,執法機關怠惰失職不作為應該受到追究,政府要肅貪,卻對自己人雙重標準。賴士葆指出,南院這次對陳啟昱「捉放曹」,結果陳啟昱行蹤成謎、憑空消失,檢警、海巡人員動員上百人進行搜查。南院更被質疑放水,包庇人犯,發回更審「聲聲慢」,從23日南檢提出聲請羈押,並指出陳有逃亡可能,結果南院判無保請回,到28日原裁定撤銷,又拖幾天才通知31日開庭,前後9天的時間,加上颱風,簡直是南院替陳啟昱佈下天時地利人和機會,可以從容的逃亡。賴士葆表示,這件案子不單純,因為陳啟昱當過立委、高雄副市長,後來擔任台鹽董座及成立台鹽綠能公司,涉嫌與光電業者官商勾結,兒子任職涉案下游廠商,父子上下其手,導致台鹽損失11億元。賴士葆續指,2021年陳啟昱就曾突然請辭,其實就有蹊蹺,媒體報導當時蘇貞昌任閣揆,接到檢舉台鹽綠能違約金被修改為工程費的10倍,背離行情,陳啟昱被經濟部調查卻無法交代清楚,匆忙請辭,經濟部發現有問題,只有將資料移送,未提告、求償,一切都很低調進行。陳啟昱請辭或是「被請辭」,都可以控管對政府損害最小的程度,但其實也是一種包庇,因為這樣不會讓更多內幕被掀開。賴士葆說,現在台鹽綠能涉案的蔡姓包商每個月匯款百萬給陳啟昱,累計已達千萬元,蔡姓男子被查出和民進黨中執委郭再欽涉及的土地超貸案是夥伴關係,可以說光電弊案盤根錯節的糾纏在一起,牽連的人數更多,或許是經不起查,否則全部掀開來只會扯出更多黨政要員。賴士葆強調,如果陳啟昱最後人間消失,執法機關怠惰失職不作為,替嫌疑犯開拓逃亡之路應該受到追究,因為這對司法又是再次重創,政府要肅貪,卻對自己人就是雙重標準。
神山痛腳1/台積電超強法說會竟暗藏「這風險」 業者:缺電會讓台灣經濟崩盤
「很少看到神山法說能夠在一個小時解決的,表示分析師不知道該問什麼。」知名分析師陸行之這句話,象徵台積電「一人救全村」的氣勢,全球科技業、投資人注目的晶圓龍頭台積電10月17日法說會,超標業績驚艷全場。2024年前3季營收2.02兆元、大賺7985.88億元,加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數度提到「AI需求真實且瘋狂」,讓在場提問的外資分析師們,過往經典題目如競爭對手、產能利用、甚至連地緣政治都拿不出手,美股與台股同步大漲,一片歡騰下,其實法說會中有一段很短、卻「不容忽視」的對話,成為護國神山腳下的定時炸彈,那就是電。法說會上,外資分析師提問,台灣面臨能源不足的挑戰,特別是台積電將推出2奈米製程技術,未來新竹與高雄新廠量產,擔憂電力供應問題,並提到世界大廠紛紛轉用核電,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他甚至問,台積電是否也考慮過自己設核電廠。「這的確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魏哲家表示,台積電確實在台灣建設許多新廠,需要大量水電資源,所以我們與政府保持非常密切的溝通,並告知他們需求和計劃,「核能、綠能都是電力選項之一,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準備好揭露用電計劃,但我們有政府的保證。」這話也讓大家想起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在去年股東會上的名言:「台灣的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他」。因AI產業極度耗能,連比爾蓋茲都創辦起核電公司。(圖/翻攝自TerraPower官網)缺電問題像「定時炸彈」,是因台積電去年9月宣布,將提前10年、於204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而2030年由40%提升為60%。經濟部能源署數據顯示,2023年全台灣總用電量為2765億度,其中台積電一家就花了247.75億度,台積電用的再生能源是25.92億度,11億度是在台灣發的,若以2030年台積電要用300億度電、還要RE60的目標,等於是要打造180億度的再生能源。台積電用電量約占台灣整體8%,預期2030年將會達到11到12%,「8%是真的超高,要是缺電,台灣經濟直接崩盤」,業者說。「我上次去台積電開會,他們說現在的問題不是缺電,是『大缺電』!」一光電業者跟CTWANT記者表示,「台積電說要在2030年達到RE 60,但現在才RE 12,這根本就是沒辦法的事,說要蓋電廠,但問題是臺中以北沒有地,地、電、水這3個條件都達不到,才會連屏東都傳出來要設廠。」全台綠電已用到最緊繃,就連水庫都要「斤斤計較」,知情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雖然今年因雨量大增,各大水庫有超高的蓄水量,但「台電不敢任意放水,因為晚上用電吃緊,要做好準備隨時上場救援發電。」因能源問題,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常被立委圍剿。(圖/黃威彬攝)為挺「全村希望」台積電,經濟部早已火燒眉毛,甚至不惜推翻過去政策,早在法說會前一個月,風電業者就因放鬆國產化政策一事狀告行政院,但能源署立場堅定,副署長李君禮跟記者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如期併網,因為半導體、AI都需要綠電,如果國產化會影響風電的建設進度,那就可以不做國產化」最迫切的目標:把缺的電補齊。經濟部長郭智輝10月14日、15日出席活動時,一席「將在菲律賓設置電廠,把綠電輸回台灣」言論,讓他16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被連番砲轟而道歉。不具名的業者跟CTWANT記者提到,「這是缺電缺到,要把能源議題,上升到外交軍事層級了,先不論海底電纜光是耗損率就超過三成,把發電命脈放在一個跟我們沒邦交的國家,電纜更是在領海衝突頻發地區,隨便一艘漁船就能讓我們斷電!」為此,一向標榜「民不與官鬥」的企業界也坐不住了,電電公會近期聯合產業界,拜會經濟部、行政院,就是要談電力和碳費問題。「綠電在台灣發展肯定遇到很多瓶頸,畢竟地這麼小。」業者表示。南臺灣的魚塭已被設置大量光電設施。(圖/報系資料照)「台積電沒辦法靠魚電、農電共生去匹配,也沒辦法買發展最快的屋頂型發電,因為他用電量太大。」光電業者跟CTWANT記者說,台積電美國廠陽光充足,日本九州廠綠電過剩,「只有台灣的綠電是沒ready的,今年新的綠電併聯量,大家很清楚會比去年少,如果沒有大型地面站開出,明年還會比今年更少!」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能源合作組織最新的白皮書也提到,去年全台灣的再生能源僅7%由企業直接購買,若維持現有趨勢,2030年只能提升至約35%,台灣製造業對綠能缺口170到390億度,若半導體業與電子業配合1.5°C路徑調整目標,缺口還會擴大至360到700億度。電力問題,已成新政府的「阿基里斯之踵」。
大撈光電財!台鹽綠能涉弊案 前董事長等5人聲押禁見
台鹽子公司台鹽綠能近日爆2年虧了2.5億,被立法院民眾黨團踢爆前董事長陳啟昱、前總經理蘇坤煌等人撈光電財,檢調22日搜索,訊後將陳啟昱等5人聲押禁見。南檢22日搜索歸仁區台綠公司、南區台鹽實業等32處,陳啟昱等人和15名證人被傳喚。據悉,陳啟昱疑似和光電業者浮報工程款,獲利上千萬元,在下包的光電工程公司也有陳的人,透過「違約」、「賠償金」等左手換右手的方式,賠給自家廠商。經濟部官員指出,台鹽綠能相關問題去年被黃國昌等人揭露,就主動要求台鹽提供涉案人員的資料給檢方,至少移送2次以上。據悉,陳啟昱2016年接台鹽董事長,隔年成立台鹽綠能,而他自己就是董事長,2021年請辭,去年他被控在農牧地蓋豪宅,當時他就退出民進黨,不參與政治事務。知情人士表示,陳啟昱、跟總經理蘇坤煌還把多個土地開方案,以高於行情的價格給開發商,這是「不平等條約」,新團隊接手發現周圍沒有台電饋線,解約還要開發商同意。台鹽實業表示,22日上午臺南地檢署指揮法務部調查局到臺鹽公司調取臺鹽綠能相關資料,臺鹽表示全力配合檢調調查,公司營運一切正常。臺鹽公司已於去(112)年和今(113)年主動將資料移送檢調,今配合檢調釐清案情,尊重司法偵查不公開。
半導體新綠能1/老舊茶村迎來高科技加值 寶晶推光電結合地方創生三農共好
「日本過去也堅守農地農用,但搞到最後,和尚跑走了、沒人來敲鐘,廟再大有什麼用,荒蕪而已,台灣不該步上日本的後塵,現在有『低碳經濟』選項、千載難逢,我們可以為農村多做一些事,引進高科技做互補、產業品牌加持。」寶晶能源(6987)董事長蔡佳晋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一語道出台灣綠能與農業發展的困境及解方。 「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10月4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60歲的蔡佳晋在自家攤位上受訪時,不斷有業者前來打招呼及邀約,因為寶晶已有近130MW電廠併網,若屏東地方創生計畫開發案啟動,寶晶可望成為屏東最大的光電業者。事實上,能源周開展前夕,颱風山陀兒罕見地從南台灣直衝登陸,重創當地,連貨櫃都被吹走,但在屏東林邊鄉、台灣首座水面型太陽能案場,只有部分浮筒被風浪翻轉,電力設備完好無損。「我們一開始就用比較貴的H型鋼,還有結構技師去設計,可抗17級陣風,成本要花在對的地方!」通過這場颱風暴力大考後,蔡佳晋鬆了口氣地說。一旁的寶晶總經理陳來進告訴記者,因為一開始就打算做長久的能源生意,而不是靠轉賣案場為生,寶晶都是砸下重本,「我們的太陽能案場投資,堅持百分之百持有電廠,自己設計自己蓋,後續的營運維護也都自己來,雖然一開始很花工夫,但後續比較沒有糾紛,甚至連監控與管理系統都自製,所以毛利能高達49%。」屏東林邊鄉的水面型太陽能案場,已經安然度過5次颱風(圖/翻攝自solar edge官網、寶晶能源臉書)。寶晶能源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太陽能案場的開發、投資、興建、維運並長期持有,今年上半年營收約4.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毛利率約49%,稅後純益1.13億元,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57元。目前87%的營收來自售電收入,8月26日起登錄興櫃,預計明年4月將送件申請上市櫃。而近來備受南部半導體業者關注的「完整大規模綠電」,正是寶晶下一個大案子,坐落在屏東縣內埔鄉、隸屬於台灣農林公司的屏東老埤農場,這座茶園的產量從2022年的470公噸、縮減面積至原有1/4,仍可維持產量水準達331公噸。但荒廢竟比種茶還省錢,至少不會虧錢,因為種植成本太高、打不贏越南茶,也造成農林公司近年來連年虧損。因此,農林去年決定改造老埤而招標,由寶晶能源取得標案,蔡佳晋在展場攤位上,秀出「屏東縣內埔鄉光與農新農村規劃」3D模擬動畫,跟記者解釋,「過去農園是封閉茶園,土壤酸度高達4.4,礫石為主、地力不佳,排水也有問題,並非良好的耕種區域,若做好觀光與旅宿設備,就能讓一般民眾參與進來,成為屏東大武山下的新秘境。」依寶晶目前規劃,佔地717公頃的老埤農場,26%保留原始生態、21%做生態復育、21%為茶園,光電廠佔地約28%,另1.4%為休閒農業用地,總投資預計200多億,太陽能占園區不到3成,預估興建至多450MW光電案場,每年可提供5.76億度電給半導體業者,而實際興建將依主管機關核准為準。動畫展示的老埤農場,鳥瞰綠地有一半為原始生態,130公頃茶園,一小隅規劃三層樓的低碳飯店及休閒農業區,有溫室、餐廳及假日市集,還有農產品與食品加工廠、冷鏈物流等。寶晶能源支持台灣在地農業(圖/翻攝自寶晶能源臉書)。「農業要有經濟性、環保性與社會需求,所以我們選擇跟屏科大合作農地再生的研究,生態跟有機農法一樣,沒有所謂的『太陽能板下不長草』這回事,反而能恢復地力,」除了種植相關的高經濟作物,如瓜果與香草,也會特別種植蜜源植物,讓方圓3公里的農地都能有蜜蜂來巡邏、增加收益,推動綠色旅遊,也能培育附近的學生、居民當導遊,讓他們在農閒時增加工作機會。「我們其實想在這做一個小型的地方試驗,讓農村有hightech的加值,不是競爭,而是互補」蔡佳晋說,「農業交給專業的去做,我的強項是資本募集、營運管理、品牌行銷,這才是資本家該做的事;否則一味想著堅守農地,沒有產業群聚、技術不到位,無法吸引人力,生活環境也沒有辦法改善。」「經濟部需要電,農業部需要農,農村需要就業人口,這3者要平衡,而不是只想保護其中一個,這不是台灣之福。」蔡佳晋正領著團隊,以國發會的「地方創生」政策為基礎,要在保留茶園的屏東老埤農場上,打造全台最大太陽能發電廠,走出一條農業、地方及光電共存三贏的新出路。
半導體新綠能2/「電不綠、企業臉就要綠了!」新技術加持光電成晶圓廠稱霸世界靠山
經濟部宣布10月16日開始,產業用電平均調漲12.5%、每度電來到4.29元,創下歷史新高。「漲電價不是最大的問題,對半導體業者來說,買不到綠電比較麻煩。」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跟CTWANT記者語重心長地說,「萬一業者因此把工廠搬走,台灣要付出的代價更大!」 CTWANT記者實地觀察,因颱風延後到10月4日舉行的「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雖有大量廠商參展設攤,還有超過700位國際買家,但和月前半導體展的火熱積極氛圍比起來,能源展上,記者聽到不少業者私下唉聲嘆氣,簡直是冰火兩樣情。「我們有半導體、電子產業等再生能源最大的採購使用者,也有提供綠色能源、節能減碳解決方案的供應者,平台能讓兩邊需求直接對接。」曹世綸說,太陽能電池本身就是半導體產業,為此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及旗下、去年剛成立的「 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今年共同辦能源周的活動。半導體產業撐起台灣經濟半邊天,經濟部9月24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數據,金額502.2億美元,年增9.1%,連六紅,主要就是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需求強勁所帶動。半導體產業是推動對外出口、投資興業、以及上市櫃公司營收屢創新高的主因,AI時代要更多的半導體、同時也要更多的電。然而,當各國政府爭相砸大錢發展AI及綠能減碳措施,以台積電目前國際佈局的美國、日本和歐洲,都提供了充足的綠電選項,反倒是台灣自家不夠。台積電在全球多國設廠,在台灣的廠卻要煩惱綠電不夠(圖/CTWANT資料照)。擔任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TPVIA)理事長的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曾直言,「台灣不僅是電要足夠,更要夠綠;電不綠、企業臉就要綠了,因為貨就出不去。」甚至連標準普爾最新報告也提出警訊,台積電作為台灣的用電大戶,隨著先進製程與產量大增,預計2030年用電量將占台灣總用電量的23.7%,但台灣發電量成長緩慢,恐導致台積電的供電風險。「以台積電2030年需要RE60的綠電需求來說,先前主要寄望在離岸風電,但目前距離目標還有很大一段差距,需要靠太陽能來補上。」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向CTWANT記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能源周上,國內重量級光電業者都不約而同看淡今年市場,茂迪總經理葉正賢和友達光電能源事業群總經理林恬宇都提到,今年台灣太陽能裝置量將約1.6GW至1.7GW,較去年減少逾3成,甚至預見明、後年的展望保守,各廠商開始努力拓展外銷市場。事實上,以聯合再生、元晶、茂迪等光電三雄為例,今年前八月營收分別年減60%、42%、24%,不若以往強勢。為何半導體產業綠電需求孔急,光電業卻成長急遽放緩?業者們私下告訴記者,「主要是政策出現轉變,不像過去有行政院副院長的層級親自主掌,甚至審核時間開始放慢。」對於十月中產業用電電價大漲,外界將電價成本上漲元兇算在光電業者頭上,業者認為是背黑鍋。「其實台灣的太陽能大型電站已不靠台電的躉售電價在生存,幾乎都是直接賣給半導體為主的大企業,不會增加全民負擔。」蔡佳晋解釋。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認為太陽能電池效率會越來越好(圖/報系資料照)。太陽能電池模組大廠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跟CTWANT記者透露,在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大幅提升,及設備成本不斷下降,「太陽能發電在歐洲,已經比火力發電便宜了。」廖國榮還報了個好消息,過去以P型矽晶片作為基板的鋁背面電場太陽能電池,有光衰減問題,近期已發展到新型、以N型矽晶片為主的穿隧氧化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TOPCon),相比於傳統的電池效率、10年前產品的17%,大幅提升至24.5%,而下一世代TOPCom+鈣鈦礦堆疊的電池模組,更可提升電池轉換效率到39.5%。20年前的太陽能電池,每公頃土地只能裝置0.8MW的太陽能系統,現在太陽能系統進步到1.4MW,預估10年後,可裝置2.25MW,「等於只要花全台灣土地面積4.1%,就能供應台灣約5千億度、且百分之百的太陽能。」廖國榮說,比被列為「廢耕地、休耕地及不利耕作區」約6%的土地,還要少。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認為綠能是護國神山的靠山(圖/方萬民攝)。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走多元化,包括太陽能、風能、氫能、地熱、海洋能等,在時間、成本分析下,「太陽能是近十年來均化能源成本下降最多的能源,2023平均每kwh LCOE相較 2010年下降了90%,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電力來源。」蔡佳晋說,「台積電是臺灣的護國神山,綠能業者則是台積電的靠山!當務之急,是滿足台積電RE100的要求,這對於台灣半導體根留台灣至關重要。」
黃仁勳下周來台概念股再颳旋風 慧友連2天攻漲停飆漲14元
台股16日開高大漲,受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可能來台參加自動化展消息影響,「黃仁勳概念股」慧友(5484)也跳空上漲,最終鎖死漲停價,成交量達近6000張,漲停委買張數約4000張,連續兩天飆漲14元,展現出強勢反彈的態勢。慧友主要業務為工業電腦、影像分析,所屬產業為光電業,近年往車載領域轉型,聚焦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旗下智聯電腦、車載應用等部分產品採用輝達晶片,並發展AI邊緣運算的影像處理功能,其中,AI相關產品占整體營收比重3成,看好AI需求未來愈來愈強,將能提高營運規模。慧友在6月初被黃仁勳列為合作廠商之一,股價曾一度飆升,僅花1個多月股價就從25.8元一路飆上118.5元,並寫下歷史股價新高。但隨著短線題材熱潮退去,7月股價迅速回落。然而,隨機器人及AI相關概念再度受到市場關注,慧友股價重新反彈強勢回升。慧友至2023年已經連虧7年,今年力拚轉盈,不過慧友今年以來財務表現不如預期,第二季稅後虧損達322萬元,每股稅後淨損為0.05元,這已經是該公司連續第五季出現單季虧損,但營運虧損還是有逐步收斂的跡象。從全年表現來看,慧友今年上半年稅後虧損為1,746萬元,每股稅後淨損為0.26元。然而,其今年前7月累計營收為2.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由於慧友與黃仁勳的合作被視為市場利多消息,使得慧友股價在短期內快速反彈,連續兩天飆漲14元。
綠電自救隊2/綠能發電裝置未達標 外資怨土地難取得+透明度不足「罵光電有聲量」
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8日開了4個小時,環境部長彭啟明說總統考慮編訂「調適」和「減碳」預算,綠能產業看似將迎來一波政策「優惠」。對此,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光電業者,他們反倒疾呼,土地取得難、行政流程冗長和民眾教育這三大問題必須解決,甚至連外商都忍不住建議「該透明化」了。依前總統蔡英文政府規畫2025年的綠能要占總發電量之20%,其中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目標要達20GW,不過依照審計部總預算報告,兩個數字都沒有達標,綠能占總發電量目前不到一成,太陽能裝置容量去年底才12.22GW未達標,另依台電統計,去年太陽能發電量只有4.58%,淨發電量比前一年減少18.66%,未增反減。光電被視為能同時解決RE100再生能源與國際減碳需求,近期卻卡關連連,對外資來說,台灣光電發展的問題,不是只靠灑預算就能解決的,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光電業者,他們談起拖延光電進度的阻力,都感慨萬千。台灣的再生能源需求量大,政策目標明確,加上「目前在亞洲,還有躉購費率的國家,應該只剩下台灣了。」天鷹亞太潔淨能源平台台灣區執行長張為策8月5日在一場能源論壇上不諱言,外資看上台灣有保證20年的躉購費率,但真正進場後才發現,市場不如想像地好做。張為策以德國再生能源商的外資角度吐露心聲,「再生能源在台灣的投資成本,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來說比較高,我們也在找原因,確定的是『地方成本』很大,整個申請程序也很冗長。」「業界一定都知道,就算開發商今天開始收地、準備建置光電案場,但到真正能掛表發電,也是四、五年後的事了。」他說的時候,其他的光電業者也都頻頻點頭。辰亞能源董事長目賀田好弘表示,政府在綠能政策及配套措施上相當明確。(圖/CTWANT資料照)來自日本的辰亞能源董事長目賀田好弘說,「為什麼總是有些廠商的案場能申請成功、有些則失敗?這些案場到底要花一年、還是三年的時間申請?這些都是不確定的事情。」辰亞能源母公司就是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丸紅株式會社,從農業到太空都有涉略,能源事業更是全球佈局,對跨國集團來說,「不確定性」是難以忽視的風險。目賀田好弘談到台灣經驗,行政審查與資訊流通上不夠透明、也沒有效率,他認為可參考美國成立線上平台,除了讓廠商申請、追蹤案件進度,也可公開每個光電案場的狀態和延誤原因,「面對不適合的光電案場,應該直接拒絕,而不是用延宕的方式面對!」目賀田好弘也提到,台灣的電網基礎設施已經老舊,難以支持大規模的再生能源併網,再生能源如光電、風電等,都面臨供電間歇性的問題,對電網的穩定構成挑戰。台灣電網面臨再生能源有供電間歇性的問題。(圖/李宗明攝)他也提到,不管是日本或台灣,在地方推動再生能源時,經常面臨反對聲音。「其實我們並不認同每一個反對意見,有些是來自於對能源的不了解。」目賀田好弘表示。台灣光電業土地取得困難的原因,除了完整大面積土地不多、土地價格貴、產權分散與利益分配不均等老問題之外,就是民眾的能源教育還有待改進,這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不具名的光電業者表示,「我問環保團體,為什麼對光電意見這麼多,他回道『罵你們才有聲量呀!』,罵光電不用證據,但澄清需要很多證據,」他感嘆地說,很多民眾不了解就跟著罵,加上業者的確良莠不齊,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要來包工程」,導致目前民眾一聽到光電,就是負面印象。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期盼光電能讓更多人有感獲益。(圖/報系資料照)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向CTWANT記者表示,台灣光電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取得,日本也擔心糧食危機,對農地的敏感度高,但他們了解務農人口下降是不可回復的事實,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等問題也會對農地造成危害,不像台灣,就算是幾乎不能耕種的貧瘠土地,只要談到「保護農地」光電案就會「陷入黑洞」,無法繼續。蔡佳晋務實地說,「在光電開發時,通常抗爭的人,不是因為受害、而是沒有受益的」,現在國內的稅收以中央稅居多,如營所稅、個人所得稅,即使光電業者將公司登記在地方,縣市政府也沒辦法有相應稅收,「變成我們在做建設,鄉村的感受卻不大。」他建議,政府必須設計制度,提高地方收益、讓地方有感,才能鼓勵再生能源好好做起來。「太陽能到底是不是環保?不是台灣說了算,要看國際怎麼講,歐盟規定審查太陽能案子不能多於一年,他們的重點,是能源安全和人類永續。」蔡佳晋說。
川普投顧2/「台灣絕對逃不掉!」台商憂東協跳板被廢 連馬斯克都掃到颱風尾
六年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開啟美中貿易戰,台灣廠商因應全球製造業「再平衡」,調整生產基地,鄰近大陸的東南亞成第一順位,如今川普參選再喊新貿易計畫,令不少台商憂心,私下向CTWANT記者透露,「被視為中國跳板『洗產地』的東南亞可能不太安全」,且「若川普當選,恐怕連台灣科技廠前進的墨西哥,都可能掃到颱風尾。」三三會在7月17日舉行例會,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以「我個人的中國論」為題演講,當天剛好爆出川普對台灣不友善言論,引發企業大老們憂心,紛紛詢問他的看法。「若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將提升亞洲地區的不確定性,」片山和之說,倘若中國當前的社會體制繼續下去,美中關係仍不樂觀,呼籲不管是台灣、美國、中國和日本,都必須要正確理解對方意圖,不要發生誤解,但「在政治及安全保障層面上,短期應無解方。」「最近感覺連東南亞都不太安全,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中國製造的跳板,簡單來說就是『洗產地』,逃避美國的關稅。」在大陸廣東做傳產製造業30多年的台商告訴CTWANT記者,他們的工廠也早就移到東南亞去,「大家都知道川普是個生意人,不能硬槓、只能順著他的毛摸。」產能過剩,加上恐面臨貿易壁壘,讓在東南亞設廠的大陸光電業者陸續關廠停損。(圖/翻攝自longi solar臉書 )因為美國太陽能製造貿易委員會今年4月提交調查請願書,希望對東南亞四國,包括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進口太陽能電池發起「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就是認為這些地方的主要金主就是中國,10月1日將進行反傾銷初裁,全球業者屏息以待。除了有傾銷問題,太陽能產品也產能過剩,讓在東南亞設廠的大陸業者陸續關廠停損,像是隆基在越南、馬來西亞的生產基地停產,晶澳在越南與馬來西亞也停產,晶科越南廠轉向印度、馬來西亞廠,天合在越南與泰國廠也宣布停產,準備將設備轉往印尼。在廣東做五金製造出口的台商表示,看到太陽能業者的慘況,所以他也準備擴大墨西哥的廠,來轉移風險,但就怕連墨西哥與美國有簽經貿協定,也會被多加關稅。《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數家AI科技巨頭要求台灣夥伴赴墨西哥設廠,富士康和其他台灣廠商已經響應,加大對墨西哥的投資,想利用2020年生效的美墨加三國自由貿易協定(USMCA),以墨西哥為「近岸外包(nearshoring)」跳板,將製造業務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雖多次公開提到尊重美國的民主制度、不對特定候選人作評論,但他也跟記者私下聊到,台灣廠商大約4、5年前開始往印度、墨西哥等地移動,除了因中國少子化與工資高漲,也是因應全球製造業「再平衡」趨勢。童子賢表示,「台灣代工廠不是純粹的製造業,是以服務業為核心,用製造業的手段去實踐」,所以為了服務美國的客戶,客戶協商往哪裡前進,供應鏈就必須考量轉移地點。儘管墨西哥有犯罪、供電不足,以及工資競爭等問題,但已有超過300家台灣企業在墨西哥設廠,除了高科技廠商,還有汽車、玩具、球鞋、家具及布料等製造業;而日韓、甚至中國企業也都大舉投資墨西哥,特別是汽車製造廠最多,試圖讓墨西哥取代中國,成為重要生產基地。墨西哥布局恐生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緊急暫停投資建設中的工廠。(圖/翻攝自特斯拉臉書、維基百科)不過,川普日前又有新想法,為吸引車商在美國境內生產汽車,將對從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徵收高額關稅,嚇得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緊急在7月23日的法說會上表示,暫停投資建設中的墨西哥工廠,「要等到 11 月總統大選結束後,再對狀況進行評估」,不然若川普落實這項政策,那「巨額投資將失去意義」。「台灣絕對逃不掉!」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川普早在2017年到2021年當美國總統,各國業者就已熟悉他的風格,「現在大家都知道,誰花美國的錢、誰賺美國錢、誰搶美國人工作,誰就是川普的眼中釘。」若川普當選,孫明德整理出台灣「馬上面臨」的三大挑戰,就是半導體投資、軍武採購、以及美國留學與就業問題。他說,中國跟墨西哥這兩國因為賺他錢、搶他工作,影響最大,川普放話要將中國關稅調到60%,台灣也跑不掉,因為晶片生意賺太多錢,勢必上下游與供應鏈會被要求更多在美國投資,且會被檢視軍費支出是否符合美國要求等。「川普是生意人,會在生意上跟中國好好洽談,」片山和之認為,目前不管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對中國的觀點都是越來嚴格,美中仍是競爭關係,不管誰當選都一樣,「穩定健全的經濟關係很重要。」
批監察院放水聯合再生光電弊案 張啓楷:得利億來億去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啓楷26日表示,核三廠一號機即將在27日除役,堅持廢核的民進黨政府將以火力全開燃煤燒天然氣,不只導致發電成本激增、增加碳排、污染危害人體,太陽能光電更是弊案叢生。其中,台南88槍力暘光電弊案,檢察官起訴了經濟部能源署官員、台南市政府經發局長,起訴書更載明,光電業者從台電取得的不法所得高達91億元;近日監察院低調糾正的聯合再生案,全民損失也逼近百億,但監察院與經濟部後續的處理上,卻讓人嗅到了要輕輕放下的態度。張啓楷表示,監察院最近悄悄的將彰濱工業區設置光電標租案的相關調查報告於監察院官網上線,內容重點在聯合再生等三家廠商,以明顯低於其他廠商之電價回饋金得到彰濱工業區光電案場,外加評選過程中明顯不符邏輯的給分,導致政府短收約70億台幣,作為主管機關的經濟部難辭其咎。張啟楷說,聯合再生,作為一家台灣的光電廠商,打著「綠能國家隊」的旗號,董事長洪傳獻,為蔡英文2019競選總統全國綠能產業後援會的會長。這些頭銜加在一起,顯示出聯合再生是多麼的「根正苗綠」。聯合再生於2021年以3.3%(20年)的超低回饋金標到彰濱工業區約89公頃的光電案場,與隔壁相連的另一塊由華暄綠能標得的案場相比,兩個場址大小差不多,但華喧綠能回饋金卻是前十年20%,後十年30%,聯合再生僅以華喧綠能約十分之一的回饋金得到標案,「低回饋、高評分」,到底是誰做的決策?張啓楷強調,這其中的巨大價差導致政府短收38.17億元,聯合再生討了這麼大的便宜,卻沒有真心投入建置案場。在簽約後的八個月後,即將股權全數賣出。這一個轉手,完全不費吹灰之力,就套利2.63億元,即使聯合再生於投標之興辦事業計畫書載明:「不會標租案場之後轉售,做短期套利行為」,得標後簽訂的契約,也載明「不得將承租土地全部或一部轉租、出借或以其他方式供他人使用」,聯合再生卻大剌剌的將股權出售炒短線。張啓楷抨擊,在事情爆發後,經濟部僅要求聯合再生將股權買回,沒想到聯合再生再擺經濟部一道,買回的股權都是特別股,不但價格便宜且多數無表決權,整體表決比重僅有10%,經濟部卻對此毫無反應,這樣的行為,恰恰證實了「朝中有人好辦事」這句話,「那麼,到底是誰在掩護聯合再生?」張啓楷說,從聯合再生這案例中,可見台灣光電產業的縮影,就是政府相關政策操之過急,為了完成難以企及的目標,給出了太大的利益,揠苗助長的同時,培養出來的不是「綠能國家隊」,而是一群「綠能蟑螂」。張啓楷指出,早在4月台電決定漲電價之時,他就強烈疾呼「沒有改革,就沒有漲電價」這個訴求,經濟部應正視這些年來嚴重的光電弊案問題,不僅須將聯合再生的違約行為直接做解約處理,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更要快速重新檢視過去所定下的政策是不是有問題,才能杜絕光電弊案叢生,避免台電持續擴大虧損導致漲電價,這才是政府所必須負起的責任。
核電延役2/藍營將提核電延役法案 賴政府順水測風向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將排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為核電延役解套。《美麗島電子報》1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對於「賴總統新政府未來4年提供足夠用電,及電力穩定性,整體來講有無信心」,有50.2%民眾沒有信心,另有64.1%認為有必要「延長國內核電廠使用期限」。在野黨痛批,民進黨政府別再對能源政策畫大餅,有義務說清楚、講明白,法規解套後是否延役核電廠。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說,民進黨政府要尊重民意,民眾現在確實受到停電、跳電之苦,他甚至想要提案,若以後一周有超過1萬戶跳電,每周二、五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部會首長到立法院時,就把議場的冷氣關掉,落實責任政治,讓官員也「苦民所苦」。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出,這次的修法主要是解除「核電廠必須在5年前提出延役」的規定,提出的程序也合法、合理,卻遭民進黨指控是「強行排審」。她也批評,民進黨反核電是為了炒股票,疫情期間蔡政府擋疫苗、擋BNT,讓高端股價短短幾個月飆漲了四倍之多,雲豹能源股價飆漲跟高端幾乎如出一轍,自6月19日以每股142元上市以來,如今股價翻倍指日可待,成為不折不扣受惠「非核家園」政策下的飆股。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尊重立法院對《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的審議,但核安、核廢料處置、社會共識都須充分討論。圖為核二廠燃料池(圖/台電提供)日前爆出的力暘光電弊案,被查到主事者為「新竹小英之友會」副秘書長古盛煇,也坐實外界批評民進黨反核電、擁光電是為了賺錢的指控;而光電業者也不時傳出遭地方人士甚至政治人物索賄的情事,日前一家外資綠能業者被揭露,遭不肖人士假冒前民進黨立委的名義索取近新台幣2千萬元的「服務費」,案經調查局介入調查,但身為被害人的新加坡商卻對媒體記者接連提出民事、刑事告訴,要求撤下報導,凸顯了綠能產業擔心被貼上標籤的窘境。「如果有一天,真的有比較安全而可儲藏核廢的地方,或是民意改變,民進黨也會跟著民意,民主政黨一定是順應民意。」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說,雖說使用綠電才是永續能源的根本解方,但在綠電充足之前,過渡時期要如何解決供電,可以由社會討論,政黨可以對人民提出解決方案,由民意來做裁判,但是前提是必須給人民充足的資訊,而不是透過現在這樣的錯誤訊息來蒙混過關。立委鍾佳濱說,核電廠有設計的使用壽命,要評估延長的時限是科學問題,並不是更改法律就可以解決。(圖/報系資料照)鍾佳濱說,每當國民黨在野時,都用國會多數要求執政者編列預算建核電廠,但是史上兩次停建核四:一次在前總統李登輝時期、一次則是前總統馬英九任內,都是在國民黨執政。他說,執政當家不只要面對電夠不夠,更要面對台灣沒有地方存放核廢料的問題,所以國民黨在執政時不敢建核電廠,在野時才喊著要核電。依《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核電廠運轉執照之有效期間最長為40年,位在屏東縣恆春鎮的核三廠,其中一號機將在今年7月27日到期、二號機則為2025年5月17日,若要延役,依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必須在5年前提出,早已來不及。國民黨提出條文修正案版本,取消提前申請的規定,改為「於執照有效期間屆滿前」,放寬換照申請時間;另外,核一、二廠運轉執照已到期,為了讓它們也有機會「重生」,也新增規定,對運轉執照已屆滿的核電廠,可經主管機關審核後,重新申請再運轉執照。《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本周若順利出委員會,最快可望在八月的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視朝野最後審議的版本,如果僅修正「取消提前申請延役」,屆時核三廠二號機的限制就可解套;如果大幅放寬規定,就可讓運轉執照已屆滿也可重新申請運轉。不過,無論法規如何解套,要不要提出核電廠延役的權力在執政黨手上。雖然總統賴清德早在選舉期間就多次表態,不排除運用安全且沒有核廢問題的核電,近日郭智輝、童子賢也放出「挺核言論」試水溫,而近來多項民調也顯示民意支持延役核電的聲量愈來愈大,但最後賴團隊能否整合黨內意見,避開「打臉小英非核家園政策」風險,還有待觀察。
雲林縣議長黃凱「涉嫌收賄」 遭法院羈押禁見
雲林縣議長黃凱驚傳涉嫌收受綠能廠商賄賂,新北地檢署於4日指揮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南下搜索雲林縣政府、縣議會及黃凱住所,並約談黃凱、另一名縣議員及業者共21人。經過整夜偵訊後,黃凱因涉嫌貪污治罪條例的收賄罪,於今早被法院聲請羈押禁見。據悉,雲林縣政府對綠能光電業者申請「種電」用地設有嚴格規定,業者需取得廠址當地許可後才能向經濟部能源署申請建廠。新北檢調接獲報告指出,黃凱與另一名議員涉嫌向某綠能光電業者索賄,金額至少上百萬元,並利用議員職權協助取得地方許可。黃凱為雲林縣第3選區(虎尾、土庫、褒忠、元長)議員,自第17屆起連任4屆,去年前議長沈宗隆因涉綠能收賄案被起訴,請辭後由黃凱補選為議長,沒想到黃凱如今也涉入綠能貪污弊案。同案中,雲林縣建設處處長李俊興以20萬元交保,其他被告則被請回,而王姓、黃姓及周姓三名業者分別以10萬元至20萬元交保,另一名連姓業者則被請回並限制住居。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受訪時證實,雲林縣政府有3名員工被新北地檢帶回應訊,但她對案情並不了解,並要求相關同仁配合調查。雲林縣長張麗善目前正在日本中部考察,而她在聽聞此事後表示,尊重檢調機關的調查職權,並強調案件處於偵查階段不便評論,她也已責成雲林縣政府相關局處人員全力配合司法調查,希望司法機關能公正嚴謹地釐清事實。
雲林縣爆「種電」弊案!縣議會、業者20多人遭帶回 縣長張麗善說話了
雲林再傳綠能光電業者涉勾結民代弊案,新北地檢署今(4日)上午指揮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動員百人搜索40處地點,並約談雲林縣議會議長黃凱、1位縣議員與綠能業者共20多人,其中黃凱為被告身分。雲林縣政府也證實有3名人員北上應訊。對此,縣長張麗善表示:「尊重檢調機關的調查職權。」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新北地檢署偵辦綠能光電業者涉勾結民代弊案,4日上午指揮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動員上百人,直奔雲林縣搜索40處地點,包含雲林縣議會議長黃凱辦公室、住家,並約談黃凱、1位縣議員與綠能業者共20多人,全數搭高鐵北上帶回新北市調處訊問,其中黃凱為被告身分,將漏夜偵辦。據悉,雲林縣政府對於綠能光電業者申請「種電」用地,設有重重規定,尤其業者需取得廠址當地許可,才可向經濟部能源署申請建廠。新北檢調查出,雲林縣議會有縣議員涉及向綠能光電業者收賄,再利用議員職權護航、幫忙關說獲得地方許可等弊端,引此發動搜索約談。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受訪時證實,雲林縣政府有3名員工遭新北地檢帶回應訊,但自己對案情並不了解,均請同仁配合調查。雲林縣長張麗善目前率團在日本中部進行考察行程,接獲消息,表示尊重檢調機關的調查職權,相關案件現已處於偵查程序之中,不便評論;但已責成雲林縣政府相關局處人員均需配合司法調查,也希望司法機關能透過公正嚴謹之司法程序,盡速釐清事實。
力暘案風暴打擊公務員士氣 能源署澄清:通案性審查非圖利行為
台南地檢署2024年4月26日起訴力暘案官商15人,經濟部能源署林姓組長也在起訴名單,能源署對此說明指出,本案起源為農委會(農業部前身)在2020年7月28日增訂農變要點,限制小於兩公頃(通稱「小二甲」)農地作光電使用,但農業部原先所要求的審查資料,在實務審查中難以執行,能源署才與農業部及各縣市政府研商後,建立通案審查原則,協助地方政府續行審查。不宜將全國一體適用的通案性政策視為圖利行為,以免打擊公務員士氣。經濟部能源署指出,農業部2020年7月28日增訂農變要點,規定小二甲農地不同意以用地變更方式設置太陽光電,並於同年7月31日生效。經濟部、農業部及各縣市政府研商後,建立全國各縣市申請案「一體適用」的審查原則,「通案性」審查所有光電業者的申請案,政策上並無偏袒特定縣市、特定業者,不宜將全國一體適用的通案性政策視為圖利行為。經濟部將配合法院審判程序辦理,但也呼籲應秉持勿枉勿縱原則,以免打擊公務員士氣。能源署指出,就跨部會、中央地方研商後,所提出下列3種審查樣態中,業者都需要有土地明確範圍。1.採地政機關意見書,須在2020年7月31日前函詢地政機關且附明確土地清冊;2.採台電併審系統衝擊範圍,須有2020年7月31日前,經台電公司受理審查,且農地變更土地已有明確範圍;3.採土地整合之直接或間接佐證證據,亦須取得2020年7月31日前地主使用意向書、租約證明、法院公證證明文件等文件。能源署強調,農業部原先所要求的審查資料,因為在實務審查中難以執行,例如台電公司的輸電等級併聯審查意見書並「沒有」要求業者應檢附土地清冊規定,而6.5GW達標計畫也是上位推動政策,同樣「沒有」相關對應案件清冊,因此經濟部能源署才與農業部及各縣市政府研商之後,建立通案審查原則,以協助地方政府配合前述規定續行審查。
寒蟬效應席捲光電業? 力暘全國發電1.38億度恐因起訴停歇
力暘公司擁有20多年豐富的電力營造經驗,卻因台南七股案場依法取得併聯審查意見書辦理送件,遭公務員增加無法源依據之要件及審查意見,申請過程遭受諸多不合理限制,依法陳情後,員工卻在2024年4月26日被起訴貪污圖利等罪。不少光電業者擔心恐怕引發寒蟬效應,也擔心全國發電量已達1.38億度的力暘公司,將因此案而停歇綠電腳步。據了解,力暘以太陽光電案場開發起家,綠電產業案場包括地面型即屋頂行等不同類型,現已併聯太陽光電案場包含屏東縣佳冬鄉、新埤鄉、新園鄉及金門縣,總計101.49MW,年發電量達1.38億度,可提供4萬戶家庭用電,力暘是否會因為員工遭起訴而影響推動綠電產業意願,各界都很關注。以力暘在屏東縣佳冬鄉的天權等4案光電場(天權、玉衡、瑤光、開陽光電場)為例,併網共97.88MW。第一期和第二期光電案場啟用後,將是全台最大的分散式太陽能光電場,約可提供每年1.18億度電,更可直接投入綠電交易市場,解決用電大戶燃眉之急。力暘董事長黃志文曾表示,在太陽能光電場籌設之初,土地的取得是最困難的一部分。力暘同仁花費數年時間,逐一拜訪地主,持續不斷地溝通以取得信賴,才能有今天的併網成果,也代表了力暘能源長期深耕地方的努力與決心。透過與在地居民共同參與太陽光電的方式,實踐綠能,也使他們多一份穩定且永續的收入,讓原本貧瘠鹽化的土地,重新找回經濟價值。黃志文指出,為了讓佳冬太陽能光電場能順利併接台電電網,解決在地饋線缺乏的問題,力暘能源斥資6億元興建天權升壓站,占地總面積達1150平方公尺,這是民間少數業者同時擁有技術與資金,可自行興建大升壓站。去年底已正式完工,並負責該區光電場的電力併聯,是屏東邁向綠能城市的重要里程碑。
力暘案成綠電業者歷史共業 小二甲施工難度高、竟被誤解容易開發
力暘光電案遭檢方起訴,引起光電業者極大震撼。有業者指出,力暘案其實是台灣推動綠能光電的歷史共業,力暘案所在的台南七股地區,其中的非都市土地零碎狹小,當單一地主具光電開發意願,但周邊地主當時並無意願,開發者尊重地主意願,又整合期長短影響開發成本,僅能就單一土地先辦理開發申請,才會衍生所謂2公頃以下申請案(即「小二甲」)問題。業者指出,綠電開發申設時程約為2年,若以工程施作困難度反而2公頃以下案件較高,因面積小施工動線不易且較易產生周邊鄰地陳抗,開發者承擔阻力與成本更高於2公頃以上開發案件,故外界誤解小面積開發比較快速,與事實嚴重偏頗不符。業者進一步指出,如果光電業者選擇等候周邊無意願的地主回心轉意,若1年後原無意願地主轉意念同意光電開發時,其實已錯過整合時期,亦僅能依單一土地開發申請,這就和都更案整合時面臨的困境一樣。然而多年後回顧開發區域,以結果論雖有多數開發土地毗鄰,但非開發者故意為之,實為私有地地主受憲法保障行使土地所有權之自由。主管機關制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規定開發土地面積大對於周邊環境影響程度大,因此另訂定2公頃以上《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作業規範》之審查規定與流程。不過,七股區非都市土地私有地形狀狹長且面積小為事實,且經濟部依實際狀況評估2公頃以下土地開發對周邊環境開發影響較小,故訂定《非都市土地申請變更為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適用小面積土地,光電開發案視實際土地規模遵循不同規定,且中央地方單位皆具實質審查權,且跨部會單位委員皆具專業性謹慎審查。
力暘光電案遭起訴很冤 業者不平:私地零碎狹長、只能鎖定小二甲
台灣私有土地多為小面積,約3000平方公尺以下,尤其非都市土地更為零碎狹長,多維持農牧、養殖等使用方式,較不易整體發展,受限於各自獨立使用,使得光電業者整合私有土地時,經常面臨土地零碎狹長問題,當周邊地主無意願時,土地未達2公頃,業者僅能先行申請開發。有業者透露,力暘案並非單一個案,被迫轉為2公頃(亦稱「小二甲」)以下申請,這是全台光電業者困境,力暘案凸顯所有業者面臨的問題。有業者指出,以力暘公司為例,申請相關「小二甲」光電案,就是礙於台灣私有土地多為小面積,而且非都市土地更為零碎狹長,不得不然的結果,現在檢方認為力暘公司刻意違反小二甲禁令,申請多筆小二甲光電案,其實有點倒果為因,因為民間業者通常只能協調到小二甲的土地,並非刻意鎖定小二甲。檢方2024年4月26日起訴力暘案,案發地點為台南市七股地區,當地因屬農、漁、閒置型態,土地多為狹長零碎,地主若有光電開發意願,於簽約時期僅能遷就既有面積進行規劃光電案場,為求開發效能,前置整合期仍會探詢周邊地主意願,可是地主通常有繼承人眾多、彼此意見不一的情形,業者考量開發時程與成本,及同意光電開發地主之開發權益保障,無法讓已同意開發地主等候多時,所以當周邊地主無意願時,土地未達2公頃,僅能先行申請開發。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曾直言,土地取得困難、收地越來越慢,以及台灣事實上廢除小二甲,這是國內太陽能面臨的重大挑戰。他呼籲,政府應該要規劃太陽能專用土地,而非讓業者背負「滅農」的黑鍋,同時,他也建議,行政院核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區域共134處,讓太陽能產業推動再生能源,更促進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