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
」未成年少女染性病數增!醫憂七夕後性病潮 警告「3異狀」看到快跑
有感染科醫師指出,近期臨床觀察年輕性病個案增加,而且暑假期間接連有好幾個15、16歲的女孩子,與交友軟體認識的網友發生性行為而染病,接下來又是七夕情人節,根據以往經驗恐怕又有一波染病潮。醫師提醒年輕人,要發生性行為前,最好多了解對方狀況。倘若進行性行為時,發現對方生殖器有分泌物、聞到異味或者出現潰瘍等情況,最好趕快跑。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直言,很多人會藉七夕情人節等節日的名義「放縱青春」,往往導致節日過後因為性病來就醫的人數增加。黃高彬指出,其實從暑假以來,他就接連碰到很多15、16歲的年輕女孩因為性病就醫,其中又以淋病、梅毒為多,這些少女大多懵懂無知,透過交友軟體與網友見面沒幾次就發生性行為。他提到其中一個病例,是雙方已經發生關係2、3次,對方才告訴她自己有淋病,嚇得少女趕緊就醫,事後檢查也確實「中鏢」。還有一名少女是被見面沒幾次的網友強迫發生性關係,來就醫時已經下體潰爛,檢查後確認感染梅毒。黃高彬指出,性傳染病其實相當難預防,即便使用保險套提供保護,如果年輕人動作相對粗暴,依然可能有感染風險。他建議年輕人交往,應該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對象是否有不好習慣,性行為前如果發現對方有生殖器潰瘍、分泌物、異味等情況,最後快跑。即使當下拒絕可能會有困難,甚至有些品行不佳的對象可能會有暴力行為,但還是要冷靜想辦法安全脫身。另根據疾管署疫情監測數據,國內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疾病確有增加趨勢。統計2023年整體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941人、淋病8257人,和2022年相比分別上升2%、3%;其中增幅最多是15歲至24歲的年輕族群以及女性,去年梅毒的新增個案分別比前年上升約20%,「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疾管署提醒,梅毒常見症狀包括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皮疹等,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晚期則會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或「神經性梅毒」;此外,孕婦感染梅毒未接受適當治療,梅毒可透過胎盤傳播給胎兒,導致胎兒死亡或感染先天性梅毒等不良結果。至於淋病,疾管署表示,常見症狀包括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女性感染後大多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造成不孕;也可能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外的感染,如:直腸、咽喉部的感染、淋菌性結膜炎等。疾管署也提醒,若有患者一旦確診,務必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篩檢及治療,避免互相交叉感染。
2月大嬰染先天性梅毒 疑似母親生產前「不安全性行為」
疾管署今(21)日表示國內確診1例先天性梅毒確定病例,為2個月大嬰兒,6月上旬因發燒至40度就醫,就醫時因有皮膚紅疹、色素沉著及長骨出現骨質異常症狀,醫師通報為疑似先天性梅毒,後經檢驗確診先天性梅毒;醫生進一步對案父及案母抽血檢驗梅毒均為陽性,一家3口一起接受治療中。案母雖於孕期第12週、第32週定期做產檢,梅毒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32週後至生產前的不安全性行為因而感染梅毒所致。國際間近年梅毒及淋病疫情呈現上升趨勢,且新生兒先天性梅毒數亦也上升,以美國為例,2022年先天性梅毒病例增加超過3,700例,較前一年上升755%。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我國去(2023)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941人、淋病8,257人,「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與前(2022)年相比,梅毒上升2%、淋病上升3%;依年齡層分析,15-24歲族群梅毒、淋病增幅最為明顯(梅毒2023年1,480人,較2022年1,239人,上升19%;淋病2023年2,783人,較2022年2,594人,上升7%)。而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感染人數雖相對較少,但增加幅度卻明顯高於男性(女性梅毒2023年1,862人,較2022年1,535人,上升21%;女性淋病2023年891人,較2022年828人,增加8%)。另我國近年每年約1至2名先天性梅毒確診個案,未有增加趨勢,有賴我國防治政策包括孕婦定期產檢梅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疑似個案追蹤通報等執行措施與民眾的配合。疾管署說明,梅毒和淋病都是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之性傳染病。梅毒常見症狀包括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皮疹等,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晚期則會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或「神經性梅毒」。孕婦感染梅毒如未接受適當治療,梅毒可透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導致胎兒死亡或先天性梅毒等不良結果;淋病常見症狀包括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女性感染後大多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造成不孕;也可能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外的感染,如:直腸、咽喉部的感染、淋菌性結膜炎等。疾管署呼籲,梅毒及淋病雖屬可治癒之疾病,但是無法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不論是陰道交或口、肛交等,都有可能感染性傳染病,由於性傳染病症狀不一定明顯,預防性傳染病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措施,包括: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搭配水性潤滑液、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定期篩檢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孕婦須定期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感染先天性梅毒風險。一旦確診,務必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篩檢及治療,避免乒乓感染(意指像打乒乓球一樣來回重複感染),多管齊下才能有效的預防感染性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