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產險
」 防疫險 增資 金管會 產險 理賠刑事局聯手兆豐銀行 共建防詐守護圈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金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兆豐銀行與警方攜手合作,於今年上半年成功攔阻近1億元詐騙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24%,為持續守護民眾的財產安全,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建立更完善的防詐機制,共同打造讓民眾安心的金融環境。刑事警察局攜手兆豐金控30日上午以「金融阻駭反詐暨資安聯防」為簽署合作意向書目標,由刑事警察局局長周幼偉率及預防科科長林書立等相關幹部,與兆豐金控董事長董瑞斌、總經理蕭玉美、兆豐銀行總經理黃永貞、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兆豐票券董事長廖美祝、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兆豐資產董事長林永堅、兆豐投信董事長陳佩君等人,共同舉行簽署儀式,現場除簽署MOU外,也播放兆豐銀行與刑事局以「假投資詐騙」為主題拍攝的反詐宣導影片,未來該影片將會運用雙方所屬的媒體平臺擴大投放,喚起全民防詐知能。刑事警察局及兆豐金控未來將強化雙方資安聯防、異常通報、及資源互助的機制,共同展現攔阻詐騙的決心及強化防護能量,並整合最新識詐資訊,針對不同目標族群進行防詐宣導,加強民眾識詐知能,刑事警察局也持續致力激勵更多金融業者加入警銀合作行列,共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存股族焦慮2/重壓金控股散戶變心!壽險型要等一等 國泰金仍在名單是這因
金控股還是存股族的心頭肉?今年多家金控面臨保單虧損及保費收入衰退下要增資,就連績優生兆豐金(2886)10月24日也通過增資3.5億新股,立馬引來理財達人陳重銘在臉書點名開轟,「過去大方發股利,沒錢了再來辦理現增?發股利給股東,再來跟股東要錢,錢又回到公司,不奇怪嗎?」引發網友熱議。CTWANT記者採訪到一名原本重壓數百萬元在金融股的蔡小姐,她說,「我已經賣掉富邦金,國泰金還在等好一點股價」「第一金、兆豐金都是在好幾年前,20幾元買入的,會繼續放著」,「已經出脫過半的金融股,改買AI等電子股,比較有賺到價差,也把賺來的一些錢給兒子拿去練習買ETF。」蔡小姐打算出脫富邦金、國泰金,與這二家是壽險型金控股有關,「我這幾年一直關切壽險業要接軌IFRS17會計準則等政策,再加上防疫險的鉅額理賠,升息、債券利率等的變化影響,我就思考選金融股的初衷是看配息殖利率,那麼可以改買其他變因比較少的高息股,感覺比較單純點。」確實,光是看今年3月壽險業公告的2022年財報,其中有14家本國壽險公司總計虧損1兆1,111億元,帳上還高掛著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再看壽險公會最新公布的前9月業績,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達1兆6,158億元,較去年度減少8.8%;其中新契約保費為5,158億元、年減17.6%,續年度保費1兆999億元、年減4%。「保費新錢進不來,是壽險業艱困挑戰!」保險業者高層日前向CTWANT記者表示,期盼年底前相關保單險種放寬等政策出爐,給業者一條新出路。兆豐金董事會也在10月24日通過將增資3.5億新股,主要是挹注被防疫險拖累的兆豐產險。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認為,金管會此時出手監管配息來源政策,提醒投資人選股仍要著重基本獲利面。(圖/CTWAN資料照)此事引發理財達人陳重銘公開在臉書上質問兆豐金,有網友問他是否會繼續買進?他回答說「現在太貴了!」但對增資新股抽籤,網友問他要不要抽?他也很肯定回覆說「抽!」存股理財達人小車則就此跟CTWANT記者說,她也會去抽籤。為何玉山金等其他家金控增資未引起議論,起因是公民營金控對於盈餘股利政策的配發率兩極化,前者多是在8成以上,而像富邦、國泰、中信金等是在35%~50%之間,「其實我也不贊同玉山金的增資,去年EPS衰退,配股後再增資讓股本膨脹。」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則提醒存股族與金控業,「莫忘初衷!」「金管會給金控業碰個軟釘子,讓業者不要太期待使用資本公積配息當常態,要好好去賺錢」,「操作金融股當存股標的,從基本獲利面來看,銀行股最為穩健,還有台新金較無受到債券影響,與玉山金都是偏重消費性金融服務,可以多加關注。」「至於壽險型金控,我個人認為,還是先等法說會公布債券投資狀況再議。」陳唯泰建議說。Andyworld則說,「壽險型金控股對我而言,偏向為『做價差』的選項」,尤其經過去年股債雙跌、防疫險影響,「更讓我確信用壽險型金控做價差操作較宜,若想存壽險型金控,買在過去歷史相對低點,可能更為安全」,他也以國泰金為例,現在就在十年線和五年線之間徘徊,若是有長期平均價位作為參考,可以觀察的個股。存股達人小車也是持壽險型金控做價差的看法。
保費衰退拼出路2/苦了快90歲老董燒腦拚增資 三商壽業務部隊強韌獲利回穩
產壽險公司今年前三季罕見的增資發債超過1700億元,延續去年防疫險理賠風暴,以及準備2026年接軌「大魔王」IFRS 17與ICS 2.0版。據最新公布的半年報資料,21家壽險公司中,新光人壽與三商美邦人壽(2867)、宏泰人壽的資本適足率RBC都未達到標準200%門檻,面臨增資經營財務壓力。金管會保險局統計,壽險業今年前三季增資的公司有台銀人壽6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25.25億元、中華郵政18.03億元及遠雄人壽1.24億元,截至9月底共增資104.52億元。核准6家壽險公司申請發債1110億元,用於資金需求,提高清償能力等,分別為國泰人壽350億元、富邦人壽250億元、南山人壽150億元,新光人壽與台灣人壽各130億元,及中國人壽100億元。產險界增資的則有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00億元、富邦產險160億元、兆豐產險60億元、中信產險50億元、和泰產險45億、南山產險15億元,共增資達530億元,扣除南山產險,其他五家皆為防疫險苦主。CTWANT採訪到保險局長施瓊華,她說,新壽準備發行130億次順位債,允諾年底前完成;宏泰人壽則原本要出售在淡水的土地,雖還未完成買賣交易,但在淡水的一些大樓出租收益來看,有機會在年底前達標。至於三商壽要在年底前完成五億股(以25日收盤股價5.09元粗估,可能約25億元)增資到位,賣地或策略投資人、私募等籌資也還沒有具體進展,89歲董事長翁肇喜也多次被找到金管會討論,是保險局認為年底前能否達到RBC標準200%,相對另二家較為棘手。三商壽2021年投資元大台灣50反1、俄羅斯債失利,重創營運,稅後虧損一度高達67.2億元,EPS為負2.31元,資本適足率(RBC)190%未達到法定標準,面臨開業近30年以來最大虧損財務困境,遂於去年10月3日,由三商行創辦人、88歲翁肇喜親自掌舵出任三商壽董事長,迄今也滿一年。保險局長施瓊華(左)表示,今年壽險業受到傳統避險成本超過4%導致獲利減少,但在新台幣貶值的匯兌利益則有投資獲利表現。圖為2023年8月產險公會會員大會,中為產險公會理事長、泰安產險董座李松季。(圖/李蕙璇攝)「三商壽的保單商品、業務部隊都是有競爭力的,前三季首年度新契約保費28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已經看到第三季獲利回穩,單季稅後淨利25.8億元,前三季累積稅後虧損20.6億元,較去年同期已縮減36億元。」壽險同業主管觀察說。但這名壽險主管也坦承地說,「如果沒有通過大魔王壓力測試,業界也不敢輕易出手投資或是併購三商壽!」三商壽儘管也有受到登錄業務員減少影響,但在轉型以投資型商品為銷售主力商品,持續培訓考照及激勵方案促使,業務部隊仍拚出較同業的好成績,不僅在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26%,保障型商品的健康險、傷害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也成長逾11%,自結RBC與今年度第二季相比亦回升至150%以上。此外,保險局統計,壽險業去年10月起連續6個月稅前虧損,直到今年6~8月受到新台幣重貶匯兌利益,恢復獲利動能,只是台美利差擴大,今年前八月在避險工具成本累計高達2291億元,光是8月就315億元,不僅都是史上新高,還等於是「花掉了,有去無回的」,嚴重衝擊壽險業獲利。財委會立委吳秉叡、高嘉瑜等10月16日在立院質詢該如何因應壽險業獲利減少,三家壽險資本適足率RBC不達標是否「會接管?」保險局長施瓊華答詢證實壽險業受到傳統避險成本超過4%,導致獲利減少,但在新台幣貶值匯兌利益有投資獲利表現,「還須等待台美利差縮小,降低避險成本。」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答則強調,穩定金融市場秩序,會在平常透過監管要求業者準備金充裕等配套措施,作事前預防,「而非事後接管」,期盼能降低未來使用保險安定基金的可能性。CTWANT進一步觀察擁有大型壽險金控獲利表現,今年前九月獲利成長力度最多為中信金(2891),幅度高達50%,旗下的台灣人壽(包含子公司中信產險)累計稅後淨利達144.6億元,較去年同期100.2億元大增了44億元。國泰金(2882)旗下的國泰人壽的保費收入表現,雖仍是業界第一,但在前九月的稅後淨利303.3億元,較去年同期467.6億元減少了164億元,且比疫情前2019年賺的305.6億元略少;產險則從今年6月起轉虧為盈,累計獲利9.6億元。至於今年前九月最賺錢金控的富邦金(2881),子公司富邦人壽累計稅後淨利431.3億元,則較去年同期的836.1億元減少快一半;產險虧損額度則是從去年同期的逾百億大幅縮小到24億元。中國人壽累計合併稅前盈餘12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的230.6億元減少;新光人壽則虧損79.1億元,但去年同期則獲利達53.5億元。這五家金控僅有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的獲利呈現成長,國泰、富邦、中國人壽都是衰退,新光人壽虧損狀態,看樣子要恢復往昔水準還須繼續覓新出路。
防疫險衝擊7家保險公司「資本不足」 金管會點名這5家要增資
防疫險理賠突破2600億元,加上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金管會周四(6日)公布,到去年底國內共有7家保險公司資本不足,已緊急發函要求提出財業務改善計畫,另外包括富邦產、中信產、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及和泰產險這5家產險公司是「資本嚴重不足」,即淨值已為負數、或資本適足率(RBC)低於50%,必須立即增資,否則恐有被接管之虞。壽險、產險業去年財報通通出爐,金管會也完成RBC與淨值資產比二大監理指標檢視。金管會自2020年4月起,在RBC之外,新增淨值比做為保險業財務監理指標,依保險局法規規定,保險公司淨值比連續二期(每半年為一期)低於3%,即是資本不足。檢視結果,淨值資產比低於3%的則有8家,產險、壽險各半。產險業是兆豐產、新安東京海上、和泰產、中信產4家;壽險業則是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安聯人壽、第一金人壽4家,淨值比低於3%。其中連續二期未達最低門檻3%有三家,包括新安東京海上、三商美邦人壽與宏泰人壽,連二期未達標這三家,都屬於資本顯著不足,要立即提改善計畫。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亦表示,去年防疫險風暴理賠2100億元大幅虧損,儘管六家防疫保單承保較大的產險公司,至今已完成1125億元的增資。其中除兆豐產險2月完成60億元現增已達標外,像新安東京海上去年增資280億元,今年增資80億元,RBC還是不到200%,需要增資。其他4家產都有規畫新一輪增資,內部正在進行程序中,需在半年報之前拉高到200%以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目前富邦產、中信產、新安東京產及和泰產都要在上半年完成新一波的增資,產險公司應都可以完成增資、達標。
金管會點名5產險「資本嚴重不足」 4家必須今年增資
防疫險理賠破2,600億元,及股債雙跌,保險局6日公布,到去年底共有七家保險公司資本不足,已緊急發函要求提出財業務改善計畫,其中五家產險公司是「資本嚴重不足」,即淨值已為負數、或資本適足率(RBC)低於50%,必須立即增資。五家產險即中信產險、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及兆豐產險,其中兆豐產險已在2月完成60億元增資,RBC已拉上200%以上,另外四家產險公司必須在今年上半年以前完成增資。而壽險公司則是三商美邦人壽是RBC低於200%,且淨值已連續二期不到3%,宏泰人壽是連續二期淨值比低於2%,都是限期提出財業務改善計畫,尚未被限期增資。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亦表示,去年至今,六家防疫保單承保較大的產險公司,已完成1,125億元的增資,其中國泰世紀產二次增資共200億元,中信產險三度增資共155億元,富邦產增資一次150億元,新安東京產已分階段增資共280億元,和泰產也是分次共已增資260億元,兆豐產連同2月的增資合計80億元。目前富邦產、中信產、新安東京產及和泰產都要在上半年完成新一波的增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產險公司應都可以完成增資、達標。另外,3月防疫保單理賠再增22萬件,理賠金額81.66億元,已比2月少72.15億元,減幅近47%,在疫情指揮中心定義,3月20日之後新冠肺炎必須確診重症住院,才算法定傳染病,從理賠金額中亦可看出,防疫險大幅理賠應已告段落。
防疫雙險理賠破千億 產險界淨值較去年縮水39%
金管會今天(27日)公布防疫保單與疫苗險的理賠金額,兩種保單加計起來,產壽險公司今年九個月來已支付保險金達1070.41億元,今天單日確診再升至4.58萬例,業界預估理賠總額恐上看1500億元;不過,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日前則認為「這是一次性理賠,防疫險到明年5月全數到期,對產險經營不會有長期影響」。兆豐金(2886)今天則是公告本公司擬參與認購子公司兆豐產物保險現金增資新臺幣20多億元,董事會經查核之111年6月底每股淨值為參考價值,取得或處分有價證券標的每股淨值14.08元。這也繼國泰世紀、富邦、中信、新安東京、和泰產險宣布增資後的第六家,目前產險界整體淨值不僅低於千億,最新至8月底統計為943億元,則是再低於950億元,並較去年同期減少597億元達38.8%。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23日出席臺北醫學大學醫療體系蔡萬才癌症大樓冠名揭牌暨北醫質子中心啟用儀式後,接受媒體聯訪時提到,防疫保單的巨額理賠影響及對政府期待,產險業都已透過產險公會反映。蔡明興相信疫情會慢慢好轉,並談到身旁朋友也幾乎得過,大家染疫後會逐漸變成自然免疫,各國也都歷經高度感染後疫情慢慢下來,就可恢復正常生活,而防疫保單到明年5月就到期,這應算一次性理賠事件。金管會保險局今天(27日)公布統計,今年1月1日累計至9月26日為止,產險公司所銷售的「防疫保單」保險商品的承保件數為485.90萬件,保費收入45.22億元,理賠件數219.11萬件,理賠金額840.97億元,今年單是這一張防疫險累計理賠金額,已逾所收保費收入18.6倍。在產壽險公司皆有銷售的疫苗接種相關保險商品,今年1月1日累計至9月26日為止的承保件數為241.29萬件,保費收入10.15億元,理賠件數55.28萬件,理賠金額229.44億元。產險公司為了支應防疫險理賠已展開第二波增資案,目前第一波增資潮中,已獲金管會核准的有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147億元,國泰世紀產險增資100億元,中信產險增資40億元,增資金額共437億元,再加上中信產9月宣布的二度增資案50億元,共達487億元。其中國泰、中信金完成增資案,富邦金也宣布8月底完成增資,和泰產大股東和泰車宣布將分三次完成私募130億元,兆豐金則是認購現增100%持股的兆豐產險20億元;另有3家產險申請融通借款。
兆豐金前八月獲利148.73億 旗下產險虧逾29億總座換將
兆豐金(2886)今天(8日)公布8月自結合併盈餘,單月稅後盈餘為30.86億元,累積前八個月稅後盈餘148.7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07元,兆豐金控至8月31日每股淨值為21.66元。兆豐金8月獲利30.86億元,較去年同期26.66億元成長14%;但在累積前八個月稅後盈餘148.73億元,較去年同期178.96億元則減少20%,每股稅後盈餘也從1.32元減少到1.07元;每股淨值也從23.66元降為21.66元。兆豐金子公司兆豐產險則受到防疫保單理賠鉅額影響,累積稅後盈餘為負29.1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負9.70元;董事會也在7日全面完成改選,董事長梁正德續任,總經理游建烽改由副總經理翁英豪出任,該人事案待金管會核准後生效。這也是在爆發「防疫保單風暴」以來,繼和泰產、中再保後,第三位總經理異動消息。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布,兆豐金控8月稅前盈餘35.60億元,稅後盈餘為30.86億元,累積前八個月稅前盈餘為161.82億元,稅後盈餘為148.73億元,累積每股稅後盈餘1.07元。
想玩沒防疫險3/僅「醫療險」有賠Omicron 照飛出國先看「這二種」保障夠不夠
今年初累計到7月25日,12家產險防疫險理賠金額319.4億元,面對龐大保險現金支付壓力,產險業者四處籌錢,增資、動用重大事故準備金甚至向外借款。「看樣子,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不易重新上架,大家出國玩,也只能自求多福了!」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說。一位資深保險界主管向CTWANT吐露4月「防疫保單之亂」以來的心情,「每天水裡來火裡去,不眠不休追核保理賠,被客戶追著罵,同事們加班趕工,染疫確診率算起來還高於全國平均;眼看年終績效獎金無望,大家早出晚歸,假日也還在公司做工讀生工作,家人不解,自己也懷疑人生,到底怎麼了!」確實,保險界三個月來,從外勤業務員到內勤核保、理賠部門到經營團隊董總、大股東,個個精神緊繃,長期工作負荷,身體跟心理的壓力,目前和泰產險賣樓籌錢付理賠金、總經理7月請辭,其他家保險公司則是看在眼裡,苦在心裡,繼續承受輿論與網友留言開罵。一名服務公關公司26歲的Fammy跟CTWANT記者說,「因為我有確診過,知道輕症狀況很快就康復,等到國門大開我就會買機票出國玩,產險公司有他們的經營理賠壓力,買不到海外突發疾病險也無所謂!」70多歲退休董事長也是類似看法,「輕症治療的費用應該不會太高,但若在海外染疫中重症要到負壓病房住院的話,那要準備多少現金與保險,就很難估算了。」另一名30多歲生技業主管則是說,「買不到海外突發疾病險,就只能靠自己的醫療險了,這幾年悶壞了,出國玩是一定要的,只能回頭先檢查自己的保障夠不夠了。」包括和泰等產險公司,已恢復與旅行業者簽約的旅責險。(圖/趙文彬攝)對於目前「買不到」可理賠新冠肺炎疫情的旅平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兆豐產險總經理游建烽、華瀚保經副總蘇桔明都提醒,「國內大部醫療險都可理賠海外醫療費用。國外醫療費用通常高於國內許多,國人於出國前可投保醫療險日額型或實支實付以支付高額費用,至於投保額度則建議至少30萬元以上。」台灣人壽則建議國人優先檢視既有保單的保障項目及保額,其中醫療保險商品(包含:日額型、實支實付型)保障範圍不分國內外可替代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商品,考量國外就醫費用較高,故建議可優先選擇實支實付型商品,每人可投保3張實支實付醫療險及1張自負額型實支實付醫療險,以滿足保障需求。出國前了解當地的疫情狀況,評估風險缺口,如尚有保障缺口,建議除國內市場的個人保險商品外,亦可考慮加購旅遊當地提供之保險商品,較可貼近該國家的醫療狀況及發生疾病或意外時的需求。新光人壽則是提醒,針對疾病部分之醫療保障,保戶可檢視自身已投保的醫療險額度是否足夠,檢視保險以實支實付商品為優先,並搭配住院日額保障,以109年「全民健康保險統計自墊醫療費用核退狀況」之國外醫療統計資料,粗估算平均每件核付案件申請金額約13萬多,但會依不同國家醫療水準及疾病嚴重程度仍有所差異。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提到,由於大多醫療險有「等待期」要求,建議若有需要投保者,應在行程出發前投保相關保險。至於依現行規範,國人無法於台灣購買國外的防疫險,需至當地後才可購買,建議務必注意保障範圍,避免因語言差異造成保單及理賠認知錯誤,對此,南山產險也提出相同建議。南山人壽並表示,民眾不論是否出國旅遊,平時皆應定期檢視健康醫療與意外險的保障內容,可以透過保險業務員進行保單健檢,檢視保障是否充足,為可能的風險缺口預做保險準備。
六家產險「不瞞」防疫保單客訴量 金管會:已發函業者官網應公布
立委林楚茵等要求金管會公布各家產壽險銷售防疫保單統計被申訴件數,金管會今天(16日)表示,已發函各家保險公司自行於官網公布。CTWANT記者實際上網了解,包括富邦、國泰、中信、新安東京海上、泰安、和泰產險都有公布在途件、理賠件與爭議件數;兆豐產險則未公布各項數據,但各家產險公司都提供民眾可以身分證字號查詢案件核保等處理進度。對於立委郭國文、林楚茵、鍾佳濱等召開記者會,建議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應將處理的案件評議資料於官網公布,且應公布各家產壽險公司的名字,便於民眾查詢,出席的保險局代表表示,目前《金保法》是由業者與民眾雙方達成共識和解後就不會公布業者名稱,可朝修法予以研議。CTWANT記者調查,目前有銷售防疫保單的產壽險公司,皆在官網設置「防疫險客戶關懷專區」、「防疫保單服務專區」等,就受理的防疫保單的核保、出單、理賠與保戶提出申訴的爭議案件,公布統計件數與進度查詢,還有最新的聲明、防疫險市場動態等。點入富邦產險官網的「防疫險客戶關懷專區」來說,可以看到5月防疫保單數據統計,簽單達45萬5,230件,簽單保費達8億300萬3千元,理賠案達3萬5,562件,理賠保險金達13億3,645萬6千元;保戶申訴共2,153件(理賠類申訴106件、非理賠類申訴2047件)。6月的在途件(審核核保中)達50萬件,有效契約件數153.7萬件。國泰產險官網「防疫保險服務專區」(防疫及疫苗保險投保理賠綜合服務查詢),5月統計在途保單件數1.8 萬件,簽單核保件數8.4 萬件,簽單保費金額7,471.6 萬元,理賠件數1.9 萬件,理賠金額3.4 億元,有效契約件數87.9 萬件,客訴件數157件。目前擔任產險公會理事長李松季,為泰安產險董事長,該產險大股東為萬海航運陳家(陳致遠現為泰安產險副董事長),其官網設置的「泰安防疫專區」中,統計到6月12日止,共收到243件申訴案(理賠類14、非理賠類229件)。中信產險的「防疫險服務專區」也有揭露5月防疫保單數據統計,在途保單件數28.9 萬件,簽單核保件數11,516 件,簽單保費金額879萬元,理賠件數2,621件,理賠金額6,910萬元,有效契約件數14 萬件,共收到申訴案77 件(理賠類14件、非理賠爭議63件)。另至6月15日止,在途保單件數24萬8,482 件,簽單核保件數17萬1,676 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法定傳染病綜合保險」服務專區中,則有揭露統計至6月15日的承保受理總件數達94萬3,505件,處理完成85萬4,057件,有效保單件數84萬3,015件,處理進度91%,審核在途件數8萬9,448件;統計到6月10日的理賠件數為5萬8,383件,處理完成5萬1,150件,處理進度88%,審核中7,233件;申訴達255件,處理完成188件,處理進度74%,審核中67件。和泰產險則是在「防疫險進度查詢」專區的「注意事項」中,可連結到「資料下載」欄目中公布的防疫保單相關數據,根據統計至6月16日止的數據,待核保單12.2萬件,有效保單65.6萬件,理賠1.3萬件,理賠金額5.77億元,受理申訴件共782件(理賠類56 件、非理賠類726件)。
防疫險之亂「行政減災」被破功 五家產險「承認」可重複投保
金管會保險局今天(7日)再次強調,包括和泰、中信、明台與新安東京產險,不可以拒絕已經投保多家防疫險的保戶案件;兆豐產險也於傍晚在官網宣布「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之同類商品。至於「非親簽」要保書案件,保險局也說,產險公司會對有疑慮案件通知民眾,確認是否有意願投保及重新簽名即可。一名資深保險界官員跟CTWANT記者分析說,防疫險之亂爆發以來,其中可以看到產險公司欲透過「行政減災」方式,來降低承保防疫保單數量與理賠金額,譬如在保險公司可做的審核範圍內,對民眾投保防疫險的家數、張數設定上限的「核保」政策。如今看來,透過民眾與保經代等業務通路合力,提供產險公司招攬業務相關規定QA網頁截圖與教育訓練資料,部分公司不僅未設限,甚至還說可以接受「重複投保」且不限家數與張數,依照民法契約精神與規定,產險公司理應履約而非招攬收件後單方面毀約。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像是和泰、中信產險,就是因為在其產險公司的官網或是保經代等業務通路,有說明表示可接受投保多家防疫險的保戶,即表示同意「重複投保」;明台產險則是有與業務通路約定「上限3張」;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防疫險保單則是在今年1~2月銷售,非為4月確診率驟升時期,更應儘速核保。兆豐產險則於今天(7日)則是在官網公告最新聲明,對於國內防疫政策由清零轉為共存,隨著「居家照護」、「自主通報」、「數位健康證明」、「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後視同確診」⋯等防疫政策的調整,兆豐產險秉持著官股企業精神,放寬理賠條件,以減輕醫療量能負擔,全力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兆豐產險並說,現經評估防疫保單風險胃納量造成之整體財務影響,於疫情依然嚴重之際,提供民眾充足保障,本公司於核保綜合考量時,將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之同類商品。兆豐產險將持續關注國內疫情發展,善盡社會企業責任,動員一切資源,全心全力加速出單及理賠作業,若有延遲及耽擱,尚請見諒!至於「非親簽」要保書案件,保險局長施瓊華則表示,由於停賣效應與疫情所致,業務員搶時效而便宜行事,因此可能為保戶代簽名,雖違反《保險法》規定,但難將責任全由保戶承擔,業務通路也與有責任,因此先前就已請保險公司就有疑慮案件,聯繫保戶本人確認投保意願重新簽名補件。
獨家/兆豐產與保代教育訓練QA曝光 證明可以招攬「重複投保」件
目前和泰、中信、明台等產險公司陸續宣布,會依照原來「可多家、上限3家投保防疫險」等對保經代業務通路、保戶等的承諾,也就是不會藉此限縮核保政策;而兆豐產對此雖未完全鬆口,但CTWANT記者今天(7日)收到民眾提供其內部教育訓練常見QA截圖,讓該案可能因此有重大轉折。立委郭國文、蔡易餘與高嘉瑜,也正就此展開調查,希望釐清兆豐產目前審核防疫險的相關措施。CTWANT調查,今年4月趕在兆豐產險準備下架防疫險保單之際,而透過數家保經、保代業務通路購買兆豐產險的防疫保單民眾,由於部分迄今仍未收到兆豐產的核保確認受理通知,因此在LINE社群集結共組一個「兆豐防疫險未核保討論群」,透過團體力量展開自救。「兆豐防疫險未核保討論群」成員今天則是向CTWANT記者說,兆豐產是否可以拒絕「重複投保」之件,有重大突破。根據該民眾提出一張兆豐產常見QA截圖,發現其中有針對「已投保過『全民防疫』或同業防疫險、疫苗險,是否可再投保?」提出詳細解釋說「可以,防疫再升級,保障多更多」。CTWANT記者遂將此截圖,請教兆豐產,稍後兆豐產公司主管回覆說,該截圖下方印有一行「本資料僅供教育訓練使用,請勿轉載或使用於其他用途」,經內部了解應是與台新保代做內部產品介紹/教育訓練所用,並非是直接提供給保戶。兆豐產物保險也就將如何處理4月中旬停售前大量湧入的防疫險在途核保件,公司會不會因「重複投保」問題而婉拒承保,提出二點說明,並強調不斷從寬認定的重複投保樣態下,最後有可能被婉拒承保的,已是非常非常的少數。第一,「重複投保」核保審核部分,兆豐產僅對於少數被保險人,已擁有同業防疫保單且保單生效期是在111年1月1日(含)以後(即今年才投保同業,且其保障期間最快要到12月31日才會屆期者),兆豐產才可能會婉拒承保。也就是要確保客戶在台灣疫情高峰期間仍有適當的保險保障。第二,對於「網路投保件 」、「企業代員工投保(團體件)」、「尚未核保的在途件但已發生保險事故之案件(意即已隔離、確診、接受治療者等)」、「於兆豐產重覆投保一張以上不同專案件」等以上種種樣態,兆豐產強調也都不會主張「重複投保」而予婉拒承保,請民眾安心。CTWANT記者與「兆豐防疫險未核保討論群」成員細看兆豐產的說明後,確實並非完全拒絕重複投保的案件,但扣除第二點範圍內之外,可能是透過「保經代業通路、臨櫃投保、未隔離確診」的新進件,就是其可能會被拒保的範圍,恐怕也包括台新保代通路招攬的防疫險案件。「到底兆豐產是否可以內部教育訓練非直接對保戶為由,不用依以上常見QA同意可以受理已買同業防疫險的保戶?」記者去電採訪曾任台中地院、台南地院法官出身的律師王有民,他說,依照《民法》規定,兆豐產委託台新保代銷售防疫險,其業務員即為兆豐產公司代理人。兆豐產既然教育訓練台新保代業務員,可就「已投保過『全民防疫』或同業防疫險、疫苗險者再招攬投保兆豐產的防疫險,而未因此在招攬時,先加以過濾是否為「重複投保」者,就等同兆豐產「同意」受理,不能收件後再以重複投保為由拒保。記者再將以上法律見解提供給兆豐產、立委郭國文等了解,稍後總經理游建烽表示,經下午開會已決議全面開放(不再主張重複投保),既然公司確有在保險代理通路做過這類似的承諾,兆豐產當然就會信守承諾,逕予承保,以解除民眾的疑慮與不安。
防疫保單理賠扛不住? 12家產險公司「有5家討論增資」
財務壓力逐漸顯現。保險局2日表示,12家有開賣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有10家已向董事會提報因應計畫,富邦產險及兆豐產險是6月才提董事會,而承保防疫險前六大公司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有二家是以資本適足率(RBC)低於250%,就會啟動增資。但保險局表示,因為理賠高峰會落在6到7月,上半年這些公司應來不及增資,會等半年報出爐及理賠金額更確定一些,才能更精準規劃增資金額。估計增資高峰期可能落在8到12月之間。12家有推出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前六大是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明台產、中信產及兆豐產,其中有五家公司已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相關指標,有一家則認為件數不多,6月仍不會影響財務指標,所以尚未擬定增資計畫。另外六家公司則是泰安產、明台產、華南產、新光產、南山產及旺旺友聯產險,因承保件數都不大,理賠對財務影響亦不大,即應不需要增資。據金管會先前公布的統計,到5月30日為止,12家產險公司承保的防疫保單已逾296.7萬件,6月初就會破300萬件,且還有近百萬張保單在陸續核保、消化中,因多家公司過去在官網、業務通路DM或投保問答集中,都有標示已投保其他家產險公司防疫險者,亦受理投保,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若有承諾保戶者就要依約核保,若沒有相關承諾,就回歸各公司核保機制。但目前看來,如和泰產、新安東京產、中信產都已表示,不會將已投保其他公司防疫險作為核保依據,即不會因複投保而拒保,兆豐產則是以生效日在2022年1月1日之後的防疫險才會列為重複投保的考量。這樣仍在核保中的保單應會有大部分會納保,今年到5月30日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已逾40億元,且光5月就賠近32億元,估計6月及7月理賠金額會更高,屆時就有公司會觸及增資的指標。
新冠肺炎防疫險理賠金 恐飆逾410億元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攀升,防疫保單理賠海嘯來了!國內防疫保單有效契約630萬件、在途保單100萬件,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在立法院財委會推估,若以未來確診率15%,每個理賠案件平均金額3.6萬元估算,產險公司防疫保單的曝險高達410億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坦言,恐怕會高於這個數字。黃天牧表示,防疫保單讓整個產業付出很大的代價,目前確診數增加、各家產險公司承保數量不同,若未來理賠金額過高,每間公司將面臨不同的增資壓力,但已有大股東表達增資意願,而且產險業有其韌性,金管會將關心整個產業穩定發展;不過,站在監理角度,防疫政策、理賠數字都在變動,現在不適合對外多說明。立委江永昌表示,若確診率達25%,防疫險理賠恐落在1000億元至1250億元,面對現金的缺口風暴,是否動用安定基金?黃天牧表示,產險安定基金僅50億元、金額不高,傾向業者增資來解決。立委郭國文也指出,目前產險業重大事故準備金有161億元、危險變動準備金有320億元,金管會是否會讓業者動用?黃天牧回應,準備金是產險公司先前自行提列,且未來要應付可能重大事故,是否動用金管會將再斟酌。防疫保單亂象多,立委林楚茵認為,面對在途保單,有些產險公司故意拖延,先等別家承保後,再以重複投保為由婉拒承保,要金管會拿出魄力來,要求所有產險公司6月底前完成核保;金管會表示,各家在途保單的數量不同,已要求保險公司加派人力核保,並對外說明核保處理原則。立委曾銘宗近來則接受民眾陳情,民眾向公股背景的兆豐產險以現金投保防疫保單,少了信用卡的時間差,產險公司同樣以拒保處理;黃天牧表示,不針對個別公司,將對整個產險業進行了解,是否有私下刁難的情況發生;待防疫保單事件平息後,金管會將針對業者公平待客情況進行分析。由於理賠申請有遞延效應,國泰產險表示,近日單日的理賠金額約為1100萬元,坦言人力負荷相當大,富邦產險單日理賠金額則達5000萬元,在遞延效益下,預期5、6月理賠金額還會再增加;而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保險理賠也暴增,單日申請的理賠案件最高達到4000件。
防疫險「核保可限一張」?保險局長施瓊華親上火線說明白
防疫險之亂成為全民焦點,不僅有網友拿產險公司作梗圖,數周來立委也猛烈砲轟,質疑「理賠、核保」等政策恐將損及保戶權益之外,金管會是否有做好監管督責也成議論焦點。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天(19日)則再次親上火線,強調金管會維護保戶權益、監督保險業者履行保險契約的立場。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對於富邦、兆豐等產險表明在防疫保單的「核保」政策僅限一張的「重複投保」爭議,首先說明就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是定額給付,有健康險、綜合險等的人身保險,並不適用《保險法》的「複保險」規定。至於產險公司是否可以拒絕賣給已經買一張以上防疫保單的保戶?施瓊華指出,這即是牽涉到各家保險公司在同意賣保單給保戶前的「核保政策」,也就是說由各家保險公司所做的內部控管,了解可受理保單件數的風險胃納,這也非《保險法》所稱的「複保險」。因此,照施瓊華所說的,過去有民眾可以買到多家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應是當時保險業者採取較為寬鬆的核保政策;如今隨著隔離、確診人數遽增,部分保險業者則開始採取較明確、緊縮的核保政策。施瓊華也進一步說明,保險局本周一也已兩度了解富邦產險續保、核保爭議,富邦產險也透過聲明說明處理方式,解決民眾疑慮;至於有立委擔心兆豐產險也只限投保一張的核保政策,會擴及到疫苗險部分,施瓊華了解後說「兆豐產的防疫保單沒有包括疫苗險」。但施瓊華也提到,有的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為綜合險,確實有包括疫苗險,除了理賠接種疫苗的不良事件,也擴及到突破性感染的確診治療費用的保險金,因此有部分保險公司有此核保政策,「只要在保險契約未成立之前,不論是投保、續保,保險公司都可以先做核保,這是商業保險常常在做的方式」施瓊華說。那麼,金管會又是如何監督產險公司所推的防疫保單?施瓊華指出,我國第一張相關防疫保單是在2020年4月核准制通過(富邦產險所推的),之後的相關防疫險則是採取備查制。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今年1月初見到國外爆發Omicron時,保險局即重新檢視當時有上架共34張防疫險保單(皆為備查制)的14家業者,並從1月起至3月就多次去函上述保險公司,提醒要符合保險商品的「損害填補原則、額度的合理性、風險對稱性」三項要點,據了解此類「示警」公文多達二十張。施瓊華也提到,由於這一類防疫保單的隔離、確診的定額補償金相當高,14家產險公司扣掉未賣的臺產(即臺產的防疫神單,已於2022年1月到期終止合約,並非為續保保單)以及與星展銀合作的安達產險(並無隔離、確診等理賠金),因此有理賠隔離、確診的則為其餘12家產險公司所推出的防疫保單。而在這段公文往返期間,多家產險公司將高額理賠金的防疫保單下架,雖改為較低理賠金額的防疫保單,但仍抵擋不了「非清零」政策下的暴增隔離人數與確診率,讓多家產險公司也坦承到「與病毒共存」的疫情環境,非為防疫保單的計算費率基礎,也因此衍生此場「防疫險之亂」的風暴。國內產險界此次理賠金額是否會如外界所推測的上百億元?由於攸關金融秩序以及避免排擠到非防疫險保戶權益,保險局長施瓊華說,已請保險公司大股東召開董事會了解及研議增資等方案,各家董事會討論結果的資料還待5~6月的董事會召開後彙整中;至於各家理賠金額、壓力測試等統計結果,也還需時間統計。
「產險聯盟區塊鏈」首創共享模式 一站式審核更快速!汽機車強制險先啟動
疫情影響下,金融市場的數位科技需求明顯提升,產險公會因而首創全台第一個「產險聯盟區塊鏈」,攜手14家業者,將區塊鏈應用延伸至實務作業,並獲金管會核准試辦,5月起開啟資料共享新模式。首波應用範圍,主要針對汽機車強制險與任意險,一站式完成案件審核、給付及追償,將能大幅降低理賠作業時間。「產險聯盟區塊鏈」成員幾乎涵蓋整個業界,包括台灣產險、兆豐產險、富邦產險、和泰產險、泰安產險、明台產險、南山產險、第一產險、旺旺友聯產險、國泰產險、新光產險、華南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中國信託產險,合計14家,並整合各會員公司資源。目前「產險聯盟區塊鏈」已獲得金管會核准試辦,同時借助國泰金控所創立的區塊鏈團隊,提供技術開發。運用區塊鏈即時、可信任、資料不可竄改與匿名等特性,聯盟成員能在鏈上安全無虞的傳遞數位資料,加速資訊共享與保險服務的數位化進展,也強化風險控管能力。產險公會預期,區塊鏈的試辦,將有助於各產險公司加速理賠服務,優化理賠審核作業,而成員公司也能攜手共築保險創新生態圈,透過共享技術獲得更大的數位資產運用與管理彈性,進而強化風險控管能力,並且進一步提升對消費者的服務效率。
兆豐產險防疫保單臨時喊卡 只給續保戶30分鐘緩衝
由於近期本土疫情持續升高,原本推動防疫相關保險的業者們,因為湧入大批新保戶、超過胃納量,因此紛紛對相關保險喊卡。目前也傳出,兆豐保險「防疫保單」在25日下午4點30分才臨時通知客戶,指稱5月份到期的保單「只收到下午5點整」,沒有將保費匯款進帳就自動停止續保,只給續保戶30分鐘的緩衝。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指出,有保險業者投訴表示,近期防疫保單太多,根本忙到沒空看手機,但兆豐產險卻選擇在25日下午4點30分通知,自己看到訊息時已經是下午4點55分,急忙通知客戶趕快匯款,其中不少客戶是壓線完成,但也因為銀行手續問題,有些客戶的入帳時間是5點01分,保險業者也憂心忡忡「不知道是否有成功續保」。而報導中也指出,其實在此之前,兆豐產險的保單續保都沒有問題,原則上有收到續保通知,再加上有繳費的就可以完成續保。但是在5月份到期的保護中,因為還沒有滿期,所以大部分都沒有寄出續保通知,但有部分業務員提早寄出,換句話說,如果客戶沒有收到業務員提早寄出的續保通知,同時也沒有提前匯款完成的畫,基本上成功續保的機率就很低。為此,兆豐產險表示,兆豐產險「全民防疫」、「防疫兆護」專案之保單條款第3條約定,其保險期間為1年且不保證續保。由於防疫政策由「清零」調整為「重症防護」,且輕症及無症狀確診者佔比逾99%,公司整體風險胃納承受額度已逾保險商品原預估之風險,故不再承接原專案續保業務 。但兆豐產險也強調,之後會因應疫情的變化,在近期推出新防疫保險商品專案,如客戶仍有意願,可以挑選新專案商品進行投保。
防疫險「賣太夯」已停售15張! 富邦、和泰、明台產更改生效日
受到單日確診例持續升高到破千,近期民眾投保防疫險的意願增高,大量進件讓多家產險公告官網暫停受理或是停售某一張防疫險,並準備重新上架改版新防疫險。由於業界觀察有民眾一買了防疫險即很快確診,避免理賠爭議,因此富邦、明台、和泰等多家產險將網投的生效日,延長至投保當天後的第5天生效。金管會保險局統計,截至4月14日止,可供民眾購買的防疫保單66張,已較11日公布的81張,在短短三天內,多達15張保單停售或暫停銷售。加上指揮中心15、16日公布確診例,連續兩天單日皆破千人,各家產險皆緊急備戰,加班趕工盡速設計新款防疫險保單重新上架。民眾搶購投保防疫險效應湧現,各家產險、保經保代公司的保險業務員非常忙碌地為民眾辦理防疫險投保,「過去民眾多會想比較各家保單保費、理賠項目的差異,現在看到疫情擴散度加溫,多說能先買到就好」業務員透露說,富邦、國泰、和泰產險官網等還可供民眾上網投保。金管會統計,截至4月11日防疫保單銷售達191.3萬件、保費收入12.1億元,理賠為1萬2,614件,累計理賠金額達6.1億元,主要是匡列隔離人數增加的防疫保單理賠金。目前已有新安東京海上、中國信託、泰安等多家產險公告官網暫停受理。今天(16日)兆豐產險也宣布兩款商品停售,明台產險則先是關閉防疫險投保功能。明台產險表示,由於4月起疫情趨於嚴峻,剛上線的防疫險熱銷,近期每日均有上萬人投保、甚至半夜12點也都有數千人掛在線上等候投保,因此整體投保累積件數超過原先設定的風險管控胃納標準、並造成網路流量與作業人力超載。明台產險遂自本月14日起停止線下業務員人工送件方式、統一改由官網網路投保,目前正進行費率重新精算調整商品、同時擴充網站頻寬,未來重新開放投保後亦將定期動態調整投保方案。明台產險還表示,有鑑於產險同業已經發生不少投保後隨即因為隔離或確診而申請理賠出險的案件,若透過傳統線下通路進件,由於層層轉送時間及流程較為冗長,難以判斷要保收件、保險生效及出險時間之先後,因此容易產生核保或理賠爭議,而透過網路投保即有明確記載的系統時間得以釐清。明台產險進一步說明,Omicron潛伏期更短一般為3天,為了避免已接觸確診者的高風險民眾逆選擇投保,影響其他保戶權益,同時為了避免理賠爭議,網路投保的生效日設定在投保當天之後的第5天生效,若是在生效日前遇到隔離或確診仍無法理賠。
疫苗險好不好3/打了疫苗後還隔離、確診住院 會理賠嗎?
全民期待的BNT疫苗即將開打,相關的疫苗保險也跟著熱絡,各家產險公司推出的疫苗險規格不一,民眾購買前還需多比較。根據調查,目前市售疫苗險,大多只受理國內接種疫苗(不保障在國外施打的疫苗),且需是施打疫苗前的投保。若民眾在打疫苗前,曾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且經治療康復,在接種疫苗時想投保疫苗險,則有兆豐、安達產險等公司受理投保。在理賠方面,市面疫苗險住院理賠範圍,大致分兩類:「不良反應」與「不良事件」,民眾投保時要特別注意。所謂「不良反應」,是指接種疫苗後產生有害的個別反應,此項反應與疫苗接種之間,須具有合理的因果關聯性,也就是說,需經醫師診斷是因施打疫苗所導致的身體不適等疾病情況,才予以理賠。「不良事件」則是指接種疫苗後出現身體上負面的症狀或疾病,不管醫師是否判定為疫苗所致,只要在施打疫苗後出現發高燒、暈眩等症狀需要住院診療,皆在理賠範圍內。因此,「不良事件」的保障範圍大於「不良反應」。指揮官陳時中提到AZ和BNT混打,基本上專家認為是可行的。(圖/翻攝自BioNTech官網)市售疫苗險保單中,富邦、國泰、南山、和泰、旺旺友聯、兆豐產險等的住院理賠範圍為「不良事件」;安達理賠則屬「不良反應」,需醫師診斷證明載明為「施打疫苗所導致……等需住院治療」時,才會依保單條款給付保險金。此外,各家疫苗險理賠的疫苗接種劑數、出現症狀時間的規定也大不同,多數以投保一年內,每次施打疫苗後的14天、28天或最高90天內,出現需住院診療疾病時,會依約理賠,上限為接種二劑疫苗內。富邦產險的疫苗保單則不限劑數,也不限制種類,除了新冠肺炎疫苗,還擴及流感疫苗等其他法定傳染的預防接種和防疫需要疫苗在內。有的疫苗險還額外理賠「隔離」、「確診染疫住院」保險金,以富邦產險為例,當保戶在疫苗險有效期間內接受隔離處置,或接種疫苗後180日內仍確診住院治療,便會獲賠實支實付的住院醫療保險金;兆豐產險也有類似的理賠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