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紹懷
」骨折冠軍1/銀髮族9成陷中高風險 竟僅有2%接受骨鬆治療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以雲林縣為例,老年人口已近13萬,佔縣市總人口約19%,相當於每五人當中就有一名是超過65歲的長者!年長者罹患慢性病的機率高,骨質疏鬆症更是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國人罹患的慢性病排行第四位。不只如此,台灣65歲以上婦女人口因骨鬆引起的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高達15%,約等於乳癌3、4期的死亡率,且每年至少有2萬名髖部骨折患者,發生率為全亞洲第一名。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有鑑於此,從去年起便與臺灣楓城骨科學會、台灣安進攜手合作,推動雲林縣老年族群骨折風險暨骨質疏鬆篩檢計劃,深入四十間長日照機構,篩檢千名長者,並針對骨質疏鬆患者主動追蹤治療,持續為雲林地區長者骨質健康把關。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醫師傅紹懷帶領醫護團隊,除了針對40間長照、日照機構長者進行評估篩檢之外,也和長者們分享日常保健課程。傅紹懷醫師表示,透過本次篩檢調查竟發現,雲林縣長照、日照機構中,高齡族群有9成以上身處骨折中高度風險,但卻僅有2%長者接受骨鬆治療,仍有許多暴露於骨折風險的長者並不自知。骨質疏鬆症依發生原因分為兩大類,其中較常見的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常見症狀有三項:第一:彎腰駝背,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鬆質骨組成,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形成駝背;第二,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導致身高變矮4公分以上;第三,下背疼痛,會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減少骨折的發生,一旦發生過骨折,有50%患者會再發生第二次骨折,不只伴隨急性疼痛、增加住院臥床機率及需要長期復健等,有可能影響未來生活品質,也會增加死亡風險。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劉宏輝副院長表示,下一步更希望透過遠距與數位方式,提供更多長者骨質問題諮詢,主動出擊前進社區替長者健康把關,提高醫療的可近性,如果發現需要更進一步處理的狀況,便能直接聯絡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即時諮詢並安排轉介治療,真正落實「活潑、快樂、健康與在地老化」願景。
骨折冠軍2/隱形殺手恐奪150萬條命 8成患者渾然不知罹病
骨質疏鬆症是隱形殺手,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只要輕微跌倒,或是突遇過猛外力,就可能造成嚴重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與行動限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50歲以上民眾約有95.6萬名婦女以及36.3萬名男性罹患骨質疏鬆症,且有高達8成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未察覺罹病,未來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後,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更預估會有高達150萬人罹患骨質疏鬆症,相當驚人!身體骨骼分為造骨細胞、破骨細胞兩種,負責骨質的製造和分解,若受到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會使得分解速度高於製造速度,造成骨質流失,也就是所謂骨質疏鬆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醫師傅紹懷表示,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減少,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0.5%,到了80歲骨質更會加速流失。如果骨質流失過多,會讓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可能會大幅增加骨折風險。國外研究更指出,高齡骨鬆患者的骨折風險是一般高齡者的3倍,若高齡者本身又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發生骨折的機率更是大幅提升,但大部分高齡患者都是實際發生骨折之後,才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症,卻早已錯失治療良機。因此,傅紹懷醫師呼籲,高齡長者更應該積極進行骨折風險評估及骨質疏鬆篩檢,若有需要,應積極配合到院檢查治療,目前骨鬆藥物使用方式有口服及針劑型,若高齡長者擔心無法每日按時服藥,可以跟醫師討論、選擇自己適合的藥物類型,以降低往後骨折與可能產生不良於行的風險。傅紹懷醫師分享,去年在某長照中心服務時遇到了一位阿公,原先因中風而站立困難,經篩檢後發現為骨鬆高風險族群,院方與長照中心立即安排阿公到院檢查、進行治療,一年過後重新檢測骨質密度,已大幅提升17%之多,而阿公站立時,也不再感覺雙腳痠軟、站不住,這不但大大改善了他的生活品質,更讓他重拾希望,目前仍持續積極治療骨質疏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