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
」 癌症 糖尿病 飲食 健康 黃軒唱完高雄巨蛋再奔花蓮 羅志祥坦言:很大的挑戰
全台唯一連續兩天的跨年晚會,將於12月31日、1月1日在花蓮東大門廣場登場,跨年夜在高雄巨蛋開唱的羅志祥,元旦將趕回家鄉花蓮演出,看得出他對於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花蓮是我成長的地方,能在新年的第一天回到家鄉,感覺特別有意義。每次回來都像是給自己的心靈充電一樣。」唱完高雄巨蛋後,不到24小時又將馬不停蹄直衝花蓮開唱,宛如鐵人般高密度、高壓力的工作,被問到體力上該如何調配?羅志祥說:「連著演出確實是很大的挑戰,但我的方法就是抓緊時間休息,尤其在移動中補眠。讓自己快速休息。體力上也會靠運動和健康飲食支持,確保能在舞台上給大家最好的表現。」並霸氣承諾:「當然一定要嗨的呀!」回到最熟悉的地方,羅志祥迫不及待品嚐家鄉美食,好好犒賞辛苦的工作,「回到花蓮,最想吃的當然是家鄉的傳統小吃,像扁食、花蓮麻糬。這些味道不僅是美食,也是滿滿的回憶和情感。這次演出後,會好好慰勞一下自己!」孝順的他擔心羅媽媽跟著跑太累了,就讓媽媽在高雄玩得開心再回家。蕭煌奇預告會帶來動感舞曲。(圖/花蓮縣政府提供)演出嘉賓還有金曲歌王蕭煌奇,他表示:「非常榮幸可以再次在花蓮演出唱跨年!與花蓮的朋友感情非常深厚!有很多道地小吃是讓人家最懷念,這次跨年一定要好好地唱,把最好表現呈現花蓮。」更搶先預告演出內容,「我會帶來新專輯歌曲,比較少看到載歌載舞的樣子!這次會演唱動感舞曲、新歌、經典歌都會在這次跨年唱給大家聽。」
吃和生活習慣很重要 營養師推10種食材讓你遠離脂肪肝
有脂肪肝的人通常沒有感覺,有將近8成以上的人是在進行健康檢查時無意中發現,少數的症狀多半只是ㄧ些非特異的腸胃道症狀,例如上腹部不適或有輕微疼痛;有些人則是出現食慾不振、疲倦、腹脹、上腹壓迫感及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人有肝腫大或肝功能異常等現象。營養師程涵宇指出,會導致形成脂肪的原因,不外乎是飲食、睡眠、運動、抗氧化壓力等出了問題,所以,要解決內臟脂肪的問題,除了要改變生活習慣之外,也要多注意飲食控制,才能發揮效果。所以,想要跟脂肪肝說再見,先做到以下三件事,包括健康飲食且吃得剛剛好就好、減重和運動,並分享了降低脂肪肝的10種好食材。1.咖啡研究指出,咖啡可能與肝臟酵素的活性降低相關,這可能有助於緩解脂肪肝的發展,肝臟酵素的升高通常與肝臟損傷有關;另外,咖啡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例如咖啡因和多酚,這些成分對於減緩氧化作用和減少細胞損傷可能有幫助,進而降低脂肪肝風險。也有研究表明,咖啡可能影響脂肪和醣類代謝,並促進脂肪氧化和減少脂肪累積,皆對降低脂肪肝有幫助。這樣吃:建議無糖黑咖啡,每天最好不超過2杯超商大杯(480ml)美式,以避免咖啡因過量造成頭暈、頭痛或心悸等問題。(一杯大杯黑咖啡的咖啡因約200~300mg,台灣建議一天咖啡因不超過300mg,美國及歐盟建議不超過400mg)2.綠色蔬菜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常見的如菠菜、高麗菜和芥蘭菜,膳食纖維有助於提升飽足感、控制體重,同時也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膽固醇,進而減少內臟脂肪堆積。綠色蔬菜也含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A及多酚這些成分有助於抵抗自由基,減緩細胞損傷,並保護肝臟細胞;蔬菜中的維生素 K、維生素 B和礦物質鐵、鈣、鎂等,對於肝臟功能和整體健康都很重要。這樣吃:建議食用蔬菜時不要過度烹煮,才不會讓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建議可以用無水快炒方式來烹煮蔬菜,減少營養素流失。3.豆類黃豆、鷹嘴豆等蛋白質豆類,不但低脂,又含有豐富的植化素,同時含有抗性澱粉,有助於減重、減脂,並能保護肝臟,減少肝臟脂肪的堆積。另外,比起肉類,豆類多了膳食纖維,而且鉀含量高,也相當適合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人。這樣吃:一般來說,20g的乾蛋白質豆或50g生鮮蛋白質豆(例如毛豆)就含有7g蛋白質,約等於30g的肉類的蛋白質含量,所以若是大量想補充蛋白質,蛋白質豆類或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都是非常優質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記得選擇無糖蛋白質豆類製品,例如無糖豆漿、無糖豆花等避免攝取進過多的熱量。4.魚類大多數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魚油,能抗發炎、減少肝臟發炎反應,還能降低肝臟脂肪的堆積,同時能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HDL,並降低三酸甘油酯和壞膽固醇LDL,對於預防脂肪肝有幫助。這樣吃:比起豬肉、牛肉或雞肉等肉類,魚類的肌肉纖維組織比較短,咀嚼之後較容易被分解,更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但常聽說魚的體內容易累積重金屬,吃下肚對健康不利;其實只要正確選擇例如鯖魚、秋刀魚、圓鱈、扁鱈等低重金屬汞安全來源的魚更安心,同時建議一週吃魚貝類兩次以上更佳。5.燕麥許多人發現自己的膽固醇超標,會把燕麥當成早餐來享用,的確,全穀類、高纖的燕麥,營養價值非常高,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對於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降低膽固醇和控制血糖都有幫助,還有助於提供長時間的飽足感,對於體重管理也有幫助。另外,燕麥中含有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 E,有助於對抗體內自由基,減緩氧化反應,進而幫助降低脂肪肝的風險。這樣吃:除了和許多人一樣,不管是用開水沖泡燕麥片,或是把燕麥片加入牛奶、豆漿或咖啡等飲品中都可以,就是用來取代麵包、饅頭、稀飯等傳統早餐;另外,也可以將燕麥加入白米一起煮,增加主食的纖維量,對於體重管理或降低脂肪肝都有助益。6.堅果堅果是富含健康脂肪的食材,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對於心臟健康相當有益處,而心臟健康與脂肪肝的發展有一定的相關性;堅果同時富含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E,有助於對抗體內的氧化反應,減緩細胞損傷的發生。這樣吃:堅果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腰果、核桃、杏仁果……等都很棒,每天建議量20公克,在運動後吃堅果還能達到輕鬆增肌、幫助修復的效果。7.薑黃薑黃素是抗氧化、對抗體內自由基的好幫手,不但能刺激血液循環,也有產熱的效果,還能幫助護肝,降低肝指數;也有研究指出,薑黃素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疾病。這樣吃:大小朋友都喜歡的咖哩飯、咖哩麵,就是攝取薑黃素最好的料理,或是近來很流行的薑黃粉,可以單獨灑在食材上或打進蔬果汁,就能輕鬆吃進營養。8.橄欖油別因為怕脂肪堆積就不吃油,其實只要攝取好油,像是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多,讓飽和脂肪酸減少,就能調整體內的體脂肪,因此選對好油,也能幫助體內的脂肪代謝。這樣吃:橄欖油直接作為烹調的主要用油,若要保留最多的橄欖油多酚營養,低溫或是輕烹調也是較好的方式。9.大蒜研究發現,多吃大蒜跟降低脂肪肝有關,大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硫化合物,有助於對抗體內自由基、減緩細胞損傷,進而有助減輕肝臟損傷,甚至能減少脂肪肝的形成。另外,大蒜中的蒜素可以提升免疫力,其中的硫化物還有殺菌、預防腫瘤增生、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這樣吃:烹煮大蒜之前,先將蒜頭的薄膜剝掉,與空氣稍微氧化一下,蒜素才可釋放出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熬煮太久,蒜素功能會減弱,建議除了在料理初期放入大蒜增加香氣,在食物起鍋前也放入大蒜能增加蒜素攝取,蒜頭雞湯、蒜片義大利麵,都是攝取蒜素的可口料理。10.黑木耳黑木耳是相當熱門的健康養生食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可說是腸道的清道夫,能幫助潤腸排便,預防減重時宿便的累積。其中的水溶性纖維質,有研究證明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而且因為黑木耳熱量很低,又能提供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很有幫助。這樣吃:可以自製黑木耳露(一把黑木耳對4倍的水,打成汁,若要甜味,可加入鳳梨或枸杞),既能增加飽足感,又有對排便有幫助,進而降低體內的脂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這樣一直吃,癌就來了」 專業醫點名「6大飲食惡習」
許多人都知道,身體的健康維持,其實與日常飲食有很大的關係。重症醫師黃軒日前就發文表示,有6種飲食惡習如果不多加改善的話「你這樣一直吃,癌就來了」。黃軒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許多民眾喜歡吃加工食品,這類食品含有大量鹽分、糖分及人工添加劑,長期食用會引發體內發炎反應,並增加自由基,進而提高癌症風險。特別是加工肉類,像是香腸、培根等,與大腸癌的關聯已被多項研究證實。根據研究,每日攝取超過50克加工肉類,大腸癌風險會增加18%。黃軒醫師也提到,過量食用紅肉也需注意。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類列為致癌物,未加工的紅肉被列為可能致癌物,每天攝取紅肉超過100克,會使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提高17%。黃軒醫師解釋,紅肉在高溫烹調時,容易產生多環芳烴(PAHs),這類物質會損害DNA,引發基因突變。此外,紅肉中常含有亞硝酸鹽,經胃酸或高溫烹調後,可能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Nitrosamines)。纖維攝取不足也是一大隱憂。長期缺乏蔬菜、水果及全穀類的飲食模式,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降低腸道防禦功能,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一項韓國研究發現,男性若每日攝取大量植物性食物,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可降低23%。而美國癌症研究所則指出,每天攝取80克全穀類食物,大腸癌風險可減少17%。高糖飲食習慣也是危險因子。長期食用高糖食品容易導致肥胖及胰島素抵抗,這與乳癌及胰臟癌的發病密切相關。研究顯示,乳癌患者若攝取過多糖分,死亡風險也會增加。除此之外,黃軒醫師也提醒,不規律的飲食模式和暴飲暴食,也會引發代謝紊亂和肥胖,進而提高罹患乳癌、大腸癌和胰臟癌的機率。飲酒過量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根據2019年數據,美國有5.4%的癌症病例與飲酒相關,尤其是頭頸癌、肝癌和胃癌。若成年早期就大量飲酒,50歲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提高150%。因此,黃軒醫師建議,女性每日飲酒量應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為了降低罹癌風險,黃軒醫師表示,根據多項研究,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罹癌風險。1.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a. 高纖維飲食:蔬果和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促進有益菌群的生長,降低大腸癌風險。• 建議:每天至少攝取5份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並選擇全穀類如糙米、燕麥等。b. 抗氧化劑和植化素:蔬果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E、多酚類和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有助於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 推薦食物:西蘭花、菠菜、莓果類、番茄等。2. 減少加工肉類與紅肉的攝取a. 針對 加工肉類: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加工肉類(如香腸、培根)列為致癌物,特別是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建議:每周加工肉類攝入量應低於50克。b. 針對 紅肉:過量攝取紅肉可能增加大腸癌風險,烹調方式(如燒烤)也會產生致癌物如多環芳烴(PAHs)。•建議:每周紅肉攝入量不超過500克,並以蒸、煮方式取代燒烤和煎炸。3. 限制糖和高熱量食品a. 高糖飲食:長期攝取高糖食品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這是乳癌、胰臟癌等癌症的風險因素。• 建議:避免含糖飲料和甜點,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如全穀類和豆類。b. 高熱量食物:過量攝取高熱量食品,會增加肥胖風險,而肥胖是多種癌症的高危因素。• 建議:控制份量,注意總熱量攝入。4. 增加健康脂肪的攝取a. 健康脂肪: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降低某些癌症風險。• 推薦食物:深海魚(如鮭魚)、亞麻籽、核桃。b. 避免反式脂肪:反式脂肪與慢性炎症和癌症相關。• 建議:避免油炸食品和含人造奶油的產品。5. 控制飲食時間與規律性a. 規律飲食:生理時鐘的紊亂可能影響代謝,增加癌症風險。• 建議:定時進餐,避免夜間進食。6. 避免過量飲酒a. 酒精的致癌性:酒精被列為1類致癌物,與口腔癌、食道癌、乳癌等多種癌症相關。• 建議:女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7. 多喝水,減少含糖飲料a. 水的作用:多喝水有助於促進代謝,降低尿路癌症的風險。• 建議:每日飲用2-3升水,避免含糖飲料。8. 增加益生菌和發酵食品的攝取a. 腸道健康:優質的腸道菌群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減少癌症風險。• 推薦食物:優酪乳、味噌、泡菜等發酵食品。9. 減少高鹽食品的攝取a. 高鹽飲食與胃癌:高鹽飲食會損害胃黏膜,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胃癌風險。• 建議:每日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內。10. 維持健康體重a. 肥胖與癌症:肥胖與乳腺癌、結腸癌、腎癌等多種癌症密切相關。• 建議:透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將BMI維持在18.5-24之間。黃軒醫師最後也提醒,健康飲食,仍是降低罹癌風險的重要策略。選擇天然、未加工的食品,控制熱量和鹽分的攝取,同時保持飲食規律和均衡,能顯著改善身體健康並降低癌症風險。你們做好嗎?
上海60歲「摩登奶奶」好身材引熱議 曝16+8及運動是關鍵
許多人25歲過後代謝變差,身材便開始逐漸圓潤,想要維持好的體態,除了健康飲食,適度運動也很重要。近日中國上海,有1名奶奶的好身材引起熱議,60歲的她卻擁有20歲般的體態,這名奶奶受訪時也大方分享,飲食方面以16+8為主,加上規律的運動,是她保持好身材的祕訣。隨著年齡增加,想要維持身材變得越來越難,不過近日在中國上海,卻有1名60歲的奶奶因好身材受到關注。這名奶奶被網友稱為「摩登奶奶」,9日她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表示「我愛美一輩子了,改不掉」,並透露自己從34歲開始注重身材管理,她也大方分享自己健康的秘訣「飲食方面我以16+8為主,就吃自己種的菜;運動則是1天運動1天休息」。至於何謂「16+8」飲食法呢?其實指的是1天當中只進食8小時,剩下的16小時不能吃有熱量的食物,但是可以喝水、無糖茶、咖啡等0熱量的東西。可以進食的8小時,能依照個人需求調整,例如上班族從早上10點到晚上6點是可以進食的時段;若是中午才起床的人,可以從中午12點開始進食,直到晚上8點。「摩登奶奶」的好身材引起網友熱議,就有人幽默表示「我現在20歲,也沒這種身材」也有人悟出道理「大家都知道運動很重要,但其實『吃』這一塊更重要」。
女生必看6個生理期保養秘訣!幫助舒緩每月經痛、皮膚乾燥以及私密處搔癢
你也是每到生理期,身體就會開始出現各種症狀例如:長痘痘、肌膚乾燥、經痛或私密處悶癢不適嗎?台灣女孩超愛團購的愛康衛生棉就替大家統整出6招生理期保養秘笈,包含肌膚保養、飲食指南及挑選衛生棉的撇步,一起戰勝經期不適吧!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1 招:加強肌膚保濕緩解暗沉、粗糙感生理期因內分泌變化使肌膚保水度降低,容易出現暗沉、粗糙、冒痘等狀況,建議經期間要比平時更注意肌膚保養,選擇保濕度高的產品,加強皮膚保水度,如果是敏感肌膚質,更需要謹慎挑選保養成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2 招:健康飲食能舒緩經痛不適建議多攝取富含鐵、維生素 E、B、鎂、鋅及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例如菠菜、牛肉、雞蛋、鮭魚和堅果等,可幫助新陳代謝、舒緩經痛不適。此外,飲酒、油炸或過鹹的食物,容易引起身體發炎,建議盡量少吃這類食物。另外也可適度補充益生菌,尤其是富含A型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成分,有助於維持私密處健康。乖乖生技蔓越莓GABA益生菌/1,380元 (圖/品牌提供)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3 招:充足睡眠、維持良好的作息生理期身體會容易出現疲倦感、嗜睡等現象。這段時間建議讓自己早睡早起,至少有 8 小時的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幫助肌膚代謝加速運作,如果仍覺得無法好好休息,建議可以善用生理假,讓自己待在家好好睡一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4 招:加強四肢保暖、多喝溫熱飲排卵期身體體溫上升,經期來臨時,體溫會下降至正常狀態,這個時候容易感到手腳冰冷,建議可以加強四肢的保暖,如:暖暖包(貼式暖暖包可用於腹部)、熱水袋、長襪,還可以藉由泡腳幫助身體血液循環。或者可以選擇含莓果、蕁麻、玫瑰果、覆盆子葉成分的熱花茶,尤其覆盆子葉更是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必備良伴。Angel's Brew漾澤美顏莓果茶 12包入/1,050元 (圖/品牌提供)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5 招:挑選舒適的衛生棉並定時更換挑選衛生棉建議從吸收力、舒適度及輕薄度三方評估,如過去選用衛生棉常會使私密處悶熱不適或出現搔癢的狀況,建議嘗試更換衛生棉。推薦選用日本極輕棉及超透氣底膜以及有涼感的愛康衛生棉,每片吸收力可達 100~150c.c.,讓女孩不再因外漏、悶熱感到不適。愛康衛生棉以全面頂規設計,讓女孩經期不再因外漏、悶熱搔癢感到不適。(圖/品牌提供)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6 招:使用私密處專屬保養品維護私密處健康生理期私密處健康更容易發生感染狀況,建議此段期間避免發生性行為,並選擇寬鬆的衣物、私密處專用清潔,清潔時避免以灌洗陰道方式或過度清潔,破壞私密處環境。建議可選擇私密處專用清潔,幫助穩定私密處酸鹼環境。愛康私密處清潔系列「私沐涼感慕絲」及「私沐淨護凝露」貼心守護私密處健康。(圖/品牌提供)
抽脂手術發生意外 中國33歲網紅留10歲子猝逝
中國江蘇鹽城的女網紅「劉大美麗」,日前傳出猝逝的消息,瞬間引發不少網友關注。據了解,劉大美麗曾於11月26日上午進入鹽城曼麗莎整形醫院手術室進行抽脂手術,當天下午不幸去世。目前,當地衛健部門、警方及相關機構已介入調查處理。綜合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劉大美麗」生前在鹽城經營一家足療店,並經常在短影音平台分享生活點滴,深受當地網友喜愛。今年33歲的「劉大美麗」,膝下還有一名十多歲的兒子。事發後,其家人從老家趕至鹽城,並與醫院展開交涉,但相關事宜尚未完全解決,所以「劉大美麗」遺體至今未火化。事發當日,「劉大美麗」於11月26日上午9點50分進入手術室,預計接受抽脂手術。但在下午2點50分便傳出死亡的消息。後續曾有媒體詢問鹽城市鹽都區衛健委,相關人員表示目前正依照程序展開調查。當地派出所也表示曾接獲通報,也曾派員趕赴現場調查。後續透過網路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11月9日,該整形醫院曾因違規診療被罰款人民幣1萬元。事後也有醫美專家指出,抽脂手術雖然技術相對成熟,但與醫生經驗及操作手法十分重要,而且還伴隨一定風險。杭州市一醫院美容科副主任王宇燕解釋,抽脂原理為通過小切口吸取皮下脂肪層,以達到局部塑形效果。但單次抽脂量不宜超過3000毫升,否則將顯著增加手術風險,對人體造成傷害。此外,王宇燕醫師也強調,抽脂手術僅針對局部塑形,並非全身性減重方案,也無法改善由肥胖引起的代謝疾病。如需全身性減重或健康改善,專業醫師建議選擇代謝減重手術,如袖狀胃切除術,適合健康受肥胖威脅者。而對普通人而言,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仍是首選的減肥方式。
張惠妹現身周杰倫演唱會瘦身成果曝光,同步公開減肥菜單3大重點一次看!
昨晚是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場的最終場,進場的觀眾們應該都覺得值回票價,包括五月天、林志玲、山下智久、陳傑憲都到場聽演唱會,連即將接棒的張惠妹也即興先上了『三天三夜』,簡直high翻全場!眼尖的網友們應該都有發現,張惠妹久未露面,昨天在現場穿上短裙,窈窕的身材、緊緻的曲線,還有高亢的賞音,讓大家大喊:『太瘦了吧!身材好好!』(圖/張惠妹ig、讀者提供)其實幾個月前張惠妹就在社群平台發布了她這個月的演場會大紅色主視覺照片,照片上她的身材和腿都回復到以前最纖細的狀態,讓大家大喊:『跪求減肥菜單!』過去張惠妹也多次靠著自己自創的「演唱會專屬套餐」回到最佳狀態,所以大家也很期待她的瘦身方式!瘦身法1:生酮飲食張惠妹之前就說過自己採用生酮飲食,平時她會以高蛋白和高纖維的攝取為主,盡量減少澱粉,她每天只吃4片、涮牛肉一碗燙青菜、一碗蛤蠣,精簡的菜單讓她短時間就有瘦身成果,吃東西全部壓在下午3:00前。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瘦身法2:餐前會先喝一大杯溫開水張惠妹說自己在飯前,都會先喝一杯大杯的溫開水,可以增加飽足感,且能更快消耗體內脂肪,溫水能促進消化運作,更有效達成吸收和排出!(圖/張惠妹ig)瘦身法3:邊跑步邊練唱運動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減肥方式,張惠妹也不例外,她說自己一邊跑步一邊練唱,不但能增加肺活量、心肺功能外,也能讓她在舞台上表現更穩定,同時進行有氧運動和訓練歌唱,沒有什麼比這樣的方式更快提升唱歌的穩定技巧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Styletc小編也要推薦給你生活中吃的、用的一起輔助,才能幫助你真正控制體重、吃得健康、活得漂亮!現代人比起想吃飽,更想要吃得健康、吃得精緻,許多人開始不想吃這麼多澱粉,卻又怕沒有飽足感。健康飲食創新品牌ALL IN新型態全食物提出新型態的全食物飲食理念,讓你健康飲食同時享受原型食物的美味!一瓶濃郁豆漿搞定健康朝食ALL IN將我們台灣人平時愛吃愛喝的豆漿、饅頭等變身為更健康的原型食物飲食法,打破我們一般覺得豆渣難以入口消化的印象,透過獨家專利的微米化技術將黃豆豆漿中的黃豆均勻細化成口感細膩香醇濃郁的飲品,推出首款熱賣明星品項『全食飲』,兼顧飽足感同時兼顧原型食物的營養!全食飲除了有黃豆豆漿口味外,也特別為女性研發「紅棗核桃」口味,非常好喝好入口,帶有紅棗的自然甜味,一瓶就能攝取整日所需能量,受到許多熱愛天然愛原型食物有SENSE的健康男女喜愛。ALL IN全食飲有『黃豆』和「紅棗核桃」口味(圖/品牌提供)另外同步推出『小全頭系列』和『厚果醬系列』。『小全頭系列』把饅頭的麵粉比例降低,用專利技術將三種口味的饅頭黃豆、毛豆、南瓜的食材比重加重,所以一顆饅頭保留更多原型食物的原本豐富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天然營養,加上無添加任何油、糖、鹽,依然能維持Q彈的澱粉口感。ALL IN小全頭系列的小饅頭有毛豆口味、黃豆口味、南瓜口味,都很健康!小小一顆15克,六小顆小全頭等同於兩顆蛋與一整顆高麗菜的膳食纖維,最適合正在飲控的你!小全頭也是幼兒與銀髮族群的主食好選擇,只要放進電鍋或微波爐就能快速方便食用,當早餐、點心或宵夜不發胖。(圖/品牌提供)讓抹醬人飲控也滿足的『厚果醬系列』『厚果醬系列』則是單吃一口就知道是全部用真正的腰果、堅果製成,品牌表示不添加植物油、香料等任何添加物,讓你吃起來真的可以感受每顆堅果的濃郁感,無論是健身愛好者或健康飲食者、甚至單純喜歡拿堅果醬來抹麵包、拌沙拉、拌麵還是沖泡成堅果奶、提升咖啡香氣,厚果醬都能搭配!ALL IN『厚果醬系列』濃郁的口感充滿純正的腰果和堅果味(圖/品牌提供)刮痧板助你一臂之力另外,想要瘦身,其實排除水分、避免水腫浮腫也很重要,平時在家裡可以自己用刮痧板刮痧,多餘的水分一掉,整個人就可以掉好幾公斤。來自美國的美膚儀之王PMD Beauty,推出擁有六種獨特設計弧度和獨家防滑矽膠握把的絕美晶石刮痧板,除了可完美貼合臉部、身體各部位的線條也非常適合,讓你的刮痧按摩輕鬆更省力。PMD 心形玫瑰晶石刮痧板/1,680元(by PLUS+純淨佳)(圖/品牌提供)瘦身也要搭配美臀霜用起來,大加分!Nidéco絲滑瞬間美臀霜除了能在冬季為臀部帶來深層潤澤外,也能滿足您對漂亮美臀的需求,解決缺乏彈性等問題質地輕盈好吸收,無論是針對臀部還是其他身體部位的粗糙小粒粒問題都適合喔!Nidéco 絲滑瞬間美臀霜/980元。(by PLUS+純淨佳)(圖/品牌提供)
每天有42人發現罹患乳癌! 專家曝「護乳5招」讓癌退散
乳癌連續19年為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每天有42人被宣告罹患乳癌,當中約有9人因乳癌失去寶貴生命。乳癌可謂為國人女性公敵,尤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其中以45至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213人為最高,這年齡也剛好是家庭支柱角色,常身兼照顧長輩及兒女的多重角色,如不幸罹患乳癌,往往造成家庭的嚴重打擊,在經濟或是心理支撐上都陷入危機!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近100% 末期則僅剩約39.4%台灣癌症基金會蔡麗娟副執行長呼籲,乳癌雖然恐怖,其實只要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其5年存活率接近100%,但如果遲遲不篩檢,不幸拖到第4期(末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則僅剩約39.4%。「護乳5招」有效降低7成乳癌風險 定期篩檢最重要乳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從生活中落實「護乳5招」,就可以有效降低7成的乳癌風險:第1招:蔬果彩虹579蔬菜水果含有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可增強免疫力、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促進癌細胞凋亡、阻斷癌血管增生、抑制癌細胞分裂訊號的傳遞及抗氧化等作用。蔬果彩虹579是:12歲以下兒童每天攝取5份新鮮蔬菜水果,12歲以上女性每天攝食7份蔬菜水果,男性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菜水果,且蔬菜比水果需多1份。第2招:規律運動運動很重要的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尤其乳癌病友如有規律運動比沒運動的病友可有效降低復發率以及降低40%乳癌死亡率。第3招:避免晚生育女性愈來愈晚婚、晚生育,一生中身體受雌激素影響太久,當心包括乳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也跟著增加。第4招:定期乳癌篩檢預防乳癌最重要就是透過X光乳房攝影定期篩檢。政府免費提供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提升乳癌存活率。第5招:遠離菸檳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檳榔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癌症的死亡約有30%和抽菸有關。提醒女性戒菸並避免二手菸害,就可以減少乳癌風險。
中山美穗因心肌梗塞昏迷浴缸溺斃 醫師示警:出現「7種症狀」盡速就醫
日本知名女星中山美穗6日傳出猝死消息,震驚各界。據日媒報導,中山美穗死因初判為因熱休克引起的心肌梗塞,導致她昏迷在浴缸內不幸溺斃。有急診醫師指出,民眾若發現自己身體出現「7種症狀」,就有很高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請務必盡快就醫檢查。健康科醫師則表示,想遠離心肌梗塞,平常就該做好「5種」護心工作。此前,衛福部金門醫院急診科主任戴克穎曾表示,心臟所需的氧氣主要靠三條分枝的冠狀動脈供給,而「心肌梗塞」則是指冠狀動脈血管阻塞,使供應心臟肌肉的血液和氧氣中斷,造成心肌受損甚至壞死。當心臟收縮功能變差,就會造成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之變化,嚴重時甚至會有昏迷、休克、猝死的可能。戴克穎指出,心肌梗塞前往往有7大症狀:一、胸痛或胸悶:左胸和胸口正中心悶、痛,自覺心臟受到擠壓,有壓迫或燒灼感,且反覆發生。二、呼吸不順暢、會喘:平時走路、上下樓梯都不會感到喘,最近卻開始覺得喘。三、心絞痛,發作時可能有胸痛或在胸部中心會有像重物壓迫及呼吸困難的感覺。四、上腹痛:心肌梗塞導致的上腹痛,很容易與一般腸胃不適混淆,因此容易被輕忽;若是心肌梗塞高危族群者,若有相關症狀更須謹慎。五、冒冷汗。六、頭暈。七、噁心、嘔吐。戴克穎強調,其實民眾若發現自己有心肌梗塞可能也不要太過於驚慌,只要經由專業醫師依據個人詳細病史,並藉由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等檢查,進行早期診斷,提早投藥控制,以及進行心血管繞道手術,就能有效預防悲劇發生。另據《HEHO健康》報導,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蔡聰聰醫師說明,預防勝於治療是不變的道理,與其發生症狀時慌張的手足無措,一定要平常做好護心工作。想遠離心肌梗塞有以下5大招:一、健康飲食:重油、重鹹、高糖的飲食,除了造成肥胖,也會使血管裡的油脂增加、堆積,害血管壁越來越窄,最後形成血栓。建議民眾平常就要多選擇好油、拒絕攝入反式脂肪,並攝取足夠水分,讓血管保持暢通。二、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因此透過積極治療來控制病情,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三、規律運動:重訓、有氧運動都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並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進而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但蔡聰聰醫師提醒,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者,或心臟不適者不宜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否則會對心臟造成很大的負擔,應該循序漸進的運動。四、注意保暖:天冷時,特別是早上剛睡醒,交感神經活動旺盛,血管比平常更容易收縮,出現心肌梗塞機率更大。因此民眾早晨起床別急著起身,因為身體未甦醒,被窩外溫度又比較低,冒然起身可能導致心臟受到刺激、負荷不了。五、戒菸拒菸:蔡聰聰醫師指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讓血液變得黏稠,並且加快動脈硬化,當血管缺乏彈性、血液又難流通的時候,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自然會增加。
麋先生當空中飛人忙翻 曝心聲「忘記自己身處何地」
金曲樂團麋先生去年展開〈都是浪漫害的〉巡迴演唱會,短短9個月內飛越14000公里、造訪15座城市、舉行19場演出,今年以新巡演〈馬戲團運動CircUs〉再度啟航,9月首度登上台北小巨蛋,緊接著高雄巨蛋以驚人速度完售,讓熱情如火的歌迷瘋狂留言「跪求加場」,更塞爆官方信箱,私訊每天如雪片般湧入,甚至有人直接打電話到公司,掀起一波熱潮。近日,麋先生熱門歌曲〈長成什麼樣子算愛情〉MV在Youtube突破千萬觀看次數,再創一部千萬點擊佳作,而早已是千萬夯曲的〈嗜愛動物〉,日前也推出小巨蛋演唱會版Live MV,溫馨記錄下萬人合唱的震撼場面。日前鼓手逸凡在演出中度過生日,他也特別將生日願望獻給麋先生:「〈馬戲團運動CircUs〉巡演我們準備了很久,雖然沒辦法把每一首歌都搬上舞台,但我們把最棒的精華呈現給大家,希望接下來每一場巡演都能順利平安,也希望有更多的海外的歌迷來見見我們。」演出行程滿檔的麋先生堪稱「空中飛人」,日前結束台南的音樂節活動,回到台北後隔天立刻飛往上海,擔任五月天演唱會的開場嘉賓,短短24小時內穿梭3個城市,幾乎沒有休息的空檔。面對如此密集的表演行程,團員們坦言巡演時的確十分消耗體力,甚至會一時忘記自己身處何地,不過也笑說演出日都會特別注重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反而比日常的生活還健康,「我們五個沒有把表演當作一個工作負擔,因為學生時剛組團,玩音樂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享受,走到現在能夠帶著音樂到各地演出,是我們當初很羨慕的事情,所以很珍惜。」麋先生當空中飛人忙翻天。(圖/相信音樂提供)
55歲女罹肺腺癌「天天吃1菜」5年沒復發 醫揭飲食關鍵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1位,但健康飲食可能對預防復發和提升生活品質起到關鍵作用。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近期分享了一個病例,一名55歲女性患者在術後透過飲食調理,5年過去該患者的肺腺癌未再復發,健康狀況也明顯改善的經歷。洪永祥在節目《健康新生活》中分享自己接手的個案,一名55歲女性患者體型微胖,患有高血壓,並有肺腺癌家族病史,其父親因肺腺癌過世。病患因咳嗽長達半年回診,洪永祥立即安排其接受胸腔科檢查,結果顯示右肺上葉發現一顆直徑0.7公分的結節。胸腔科醫師診斷後認為該結節可能為惡性腫瘤,建議進行手術切除。術後患者向洪永祥詢問如何調理身體以促進康復。洪永祥建議患者多攝取以下三類食物,蔥薑蒜辣椒、五顏六色的蔬果以及十字花科蔬菜。患者按照建議,每日攝入大量十字花科蔬菜。而後5年過去,該患者的肺腺癌未再復發,且體重和血壓也有所下降,整體健康狀況明顯提升。洪永祥進一步說明,十字花科蔬菜之所以具有強大的健康效益,是因為其含有「硫代葡萄糖苷」,這種成分經人體代謝後,會轉化為具有抗癌性質的「異硫氰酸酯」或「葡萄硫素」。洪永祥表示,食用十字花科蔬菜不僅有助於防癌,還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預防骨質疏鬆、保護視力、保護腸胃道、抗發炎、抗衰老以及穩定血糖等八大優點。洪永祥建議,民眾可以將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白蘿蔔等納入日常飲食,以增強健康防護力並降低疾病風險。
最有愛媽媽!德州女捐母乳破2000公升創紀錄 數十萬寶寶受惠
母乳被認為是寶寶成長最好的營養來源,但並不是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母乳提供給孩子飲用。美國德州一名36歲女子奧格特里(Alyse Ogletree)在14年前生下第一個孩子後,發現自己母乳異常多,決定把多的母乳捐贈給需要的人;奧格特里這些年來捐贈超過2000公升母乳,創下金氏世界紀錄外,更有多達35萬名寶寶受惠。根據外媒《衛報》報導,來自美國德州的3寶媽、36歲的奧格特里,14年前她生下大兒子凱爾後,意識到自己的乳量比一般人多,當時醫院的護理師建議她,可以將母乳捐給乳量稀少的媽媽們;自此奧格特里聽取護理師的建議,開始她的捐母乳之路,之後生下二兒子和小兒子時,也繼續捐贈母乳。事實上奧格特里在2014年就以捐贈1569.79公升母乳創金氏世界紀錄,直到2023年7月又以2645.58公升改寫個人捐贈最多母乳的紀錄,她很高興自己的善舉幫助不少人,北德州母乳銀行告訴她,每公升母乳可以餵飽11名早產兒,若這個說法準確,她捐贈的母乳量能幫助超過35萬名寶寶。另外,奧格特里表示,自己沒有診斷出患有任何會影響乳量的疾病,她相信自己的豐沛乳量,靠得是她大量攝取水份和健康飲食。關於創下金氏世界紀錄,奧格特里則強調,她想藉此呼籲其他女性,都能夠在不勉強的狀況下幫助其他媽媽和他們的小孩。北德州母乳銀行高層斯坦克斯(Shaina Stanks)也公開感謝奧格特里的善舉,謝謝她的母乳提供給許多脆弱的寶寶得以健康成長,「她創下的紀錄證明她不一般的大方和同理心」。
停經後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 無有效篩檢工具如何及時發現、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每年新診斷的子宮體癌患者有9成以上都是子宮內膜癌。不過,目前子宮內膜癌還沒有有效的篩檢工具,民眾該如何預防、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呢?為提升民眾對子宮內膜癌的認識,國健署針對民眾最常見的3個問題一一解惑。常見QA一: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症狀?與子宮相關的癌症包括子宮體癌、子宮頸癌等。國健署表示,其中子宮體癌又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它好發於50-70歲女性,而且大多數都是停經後的婦女,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新發個案中50歲以上女性就占了73.5%。國健署指出,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常見QA二: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危風險因子?如何預防?國健署表示,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包括糖尿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有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等。其中,肥胖是子宮內膜癌很重要的關聯因素,國健署表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BMI正常者(18.5-24)的2-10倍,在澳洲有超過25%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是因為肥胖所致,而美國也有高達57%的病例歸因於肥胖。因此,在子宮內膜癌預防上,國健署提醒,民眾應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及適當的體重,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規律運動、健康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20-30%子宮內膜癌風險。常見QA三: 子宮內膜癌如何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過,目前子宮內膜癌還沒有國際科學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若要及時發現子宮內膜癌,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強調,女性應關心自身健康狀況,及時警覺身體異狀。吳昭軍署長提醒,女性若發現有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依照醫師指示進一步檢查、診斷、治療,以阻斷疾病進展。
有望回到疫情前水準!台鐵便當目標全年賣千萬 營收衝7.4億元
台鐵便當今年平均每天賣2.5萬個便當,前九月已賣出693萬個、營業額為5億9,277萬元;台鐵表示,今年便當營收可望回到疫情前水準,目標全年賣出千萬便當、營收衝至7.4億元。台鐵並指出,過去主要銷售60元、80元的台鐵經典排骨便當,考量價格數量已到瓶頸,因此開發新商品突破既有市場,推出高價精緻的「重磅雙主菜」及平價健康的「均衡營養餐」常銷款式,將是未來台鐵便當的趨勢。「台鐵便當」受國人歡迎,讓台鐵有「被鐵道耽誤的便當店」封號。不過,台鐵指出,長期深植國人印象的台鐵經典排骨便當,已經走到了成熟市場,在便當價格及銷售數量上面臨瓶頸,因此,台鐵近年致力於開發短期新款特色便當,也在今年宣布推出常銷型的新款便當,盼開拓不同客群,為台鐵公司助攻產品線與營收雙成長。在便當開發策略上,台鐵近年來和觀光署、縣市政府及日本鐵道等單位聯名合作,今年統計至9月底,共開發特色便當30款短銷特色便當,創造了3,447.6萬元銷售營收。除特色便當外,台鐵宣布將推出新款常銷型便當,嘗試以精緻化的「重磅雙主菜」及健康飲食的「均衡營養餐」雙路線模式齊發;台鐵說明,前者以高價食材為特色,後者則是與國健署合作,提供平價限量健康便當。台鐵公司說明,今年5月在南部推出120元的「好事成雙便當」試水溫,在沒有任何宣傳之下,銷量表現意外亮眼,每月都有超過百萬元營業額,相當於每天都賣出500個便當,這讓台鐵看到了新的可能。針對北部市場,台鐵台北餐旅分處今年10月推出100元平價健康餐「茶香燻雞便當」,在營養配比依國建署健康餐研製,增加蔬菜量25%、纖維增加76%、脂肪下降32%,相關食材均經營養師認證。台鐵表示,今年便當日銷量穩定在2.5萬個,截至9月已售出693萬個便當,正逐步擴大主要廚房的產能,以滿足便當銷量的增長需求,目標今年全年銷量將超過千萬個、營收拚7.4億元。台鐵目前在台北、七堵、花蓮、台東、台中及高雄車站均設有廚房,並計劃在台北車站地下室新增一處廚房,將現有廚房產能提升至1.5倍,日產量預計從2.9萬個增加到3.1萬至3.2萬個;此外,花蓮、高雄也都將陸續擴建新廚房,以應對需求上升。
「自綠生活節」綠能DIY體驗、低碳飲食!讓永續生活成為日常
在氣候危機下,「永續意識」成為人們日常行動的重要原則。今周刊舉辦第三屆「自綠生活節」,響應聯合國的ACT NOW氣候行動,鼓勵民眾為地球未來貢獻自己力量。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表示,地球正面臨氣候變遷重大危機,下月將舉行年度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9,今年夏天溫度又創新高,人類生存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響應北市淨零新生活運動!」本屆「自綠生活節」安排三大精彩活動:沙龍講座、室內特展、自綠商店街,希望讓民眾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為地球出一份力。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圖片提供/今周刊)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分享自身「自綠行動」經驗。他提到最近的一次日本會議上,主辦單位鼓勵與會者脫下西裝和領帶,讓冷氣溫度調高,從而降低能耗。針對城市在氣候變遷中的調適需求,北市積極推動多項綠色政策,為實現「降溫城市」目標,北市不僅在平地增加綠化,也鼓勵建商在建物陽台種樹,預計此舉能讓降溫約1°C。此外,市府推出的TPASS通勤月票,也在減少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李四川指出,因應極端氣候現象,北市近年暴雨頻率增加。為此,市府加強水資源涵養措施,提升城市韌性,應對未來氣候變遷挑戰。崇越集團永續長室副總孫格偉。(圖片提供/今周刊)企業、劇團響應自綠生活節崇越集團永續長室副總孫格偉表示,將永續發展融入核心業務運作。他指出,集團以「高科技」「環保綠能」和「大健康」三大主軸,推動綠色創新,與北市府合作華亞科學園區建設再生水處理廠,實現水資源再利用。大健康事業方面,提倡「從產地到餐桌」的健康飲食理念,優先選擇無農藥在地食材供應。針對花東地區因交通受阻而影響經濟發展,崇越團隊計劃將當地農產品帶回台北,持續推動綠色行動精神。環境部綜合規劃司司長洪淑幸則介紹中央政府推動2050年「綠色成長」與「淨零轉型」的政策,指出政府設立永續長機制,將以碳排盤查、減碳行動、綠色採購為三大目標,逐步落實綠色政策,落實永續理念。蘋果劇團企劃部經理吳玟慧說,未來期望透過戲劇向小朋友傳遞永續理念,為未來世代共同守護地球。低碳飲食不困難,在超商就能實踐統一超商此次也參與自綠生活節,為滿足消費者飲食蔬菜需求,統一超商提供環保的低碳飲食,包括天素地蔬、Simple Fit、在地蔬果、低碳植米、燕麥奶拿鐵等低碳水和低碳排商品。公共事務部品牌溝通Team經理薛思彥表示,為支持在地農業發展,推出「低碳植稻團」計畫,與農委會、屏東科技大學及米商供應商合作,運用大數據分析,採用益生菌加有機質肥料的創新灌溉方式,節省30%灌溉用水,活化農田生態系統,減少施肥次數,實現省水、省肥、減藥、降碳的效益。旗下的和逸飯店、慕軒飯店及台北國泰萬怡酒店三大品牌國泰飯店,在人才培育部分向下紮根,推動「小樹苗培育計畫」,實踐永續行動及企業社會責任。海運受損品、智慧林業都是永續另外,恆隆行旗下永續品牌restyle2050負責人卞文俊分享循環創新消費理念。他指出,傳統企業常從自身角度看待顧客需求,忽視商業運作中常見的「不完美」商品。有些商品雖功能完好,卻因箱損、外觀瑕疵或拆封後退貨等原因面臨報廢命運。為此,恆隆行於2023年成立以「不完美經濟」為理念的restyle2050平台。室內特展中NBL諾貝爾生技公司專注於瑚礁魚類培育;而好日子(agooday)則開發出竹牙刷和Pockeat食物袋等環保產品,推動永續生活風格。此外,為解決剩食問題,Tasteme良食共享平台攜手逾千家商店,提供優惠良食福袋減少浪費。自綠商店街有,綠色冀泉社企推動台灣高經濟原生樹種的再生,致力於推動智慧精緻林業和創新的樹循環經濟。另有永續議題刊物《小永報》將鼓勵他們從小學習永續理念。此次沙龍講座為「DIY水動力車」和「DIY風力發電機」,分別邀請到新北市中園國小輔導主任梁哲霖、台北市興雅國小教務主任丁文欽親自帶領參與者學習簡易製作過程。展現水動力車主及風力發電機的主要原理。
喜愛這類食物「大腦恐變漿糊」 醫示警:容易得糖尿病
吃錯東西竟會讓大腦變笨!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有研究指出食用高油高糖飲食,幾個星期就能使大腦神經發炎,腦神經細胞外基質變得「漿糊化」,進而阻擋胰島素進入大腦,容易得糖尿病。黃軒也分享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讓胰島素發揮作用,就能有效預防糖尿病且保持好腦力。黃軒醫師近日在臉書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提出國外有研究發現,人只要幾個星期內不健康飲食,容易使大腦神經元發炎,導致腦神經的細胞外基質(ECM)重塑變得厚又黏;簡單來說,只要常吃高糖油脂食物,就是在破壞大腦神經,使其變得像一片漿糊。而大腦變漿糊後,阻攔胰島素進入下丘腦神經元,去下達旨令磷酸化處理,造成更多血糖堆積,就變成「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不敏感」,很快就會導致糖尿病。不過黃軒透露,澳洲墨爾本大學研發人員在對小白鼠的實驗中,發現一種消除粘膠質的酶「氟胺的分子」,可以成功消除動物大腦中因漿糊粘性造成的堵塞,增加大腦飢餓神經元對胰島素的攝取,能有效降低血糖控制;若將來能應用於人類,就是一種新的治療模式。最後黃軒表示,「高油高糖食物,就會高黏高稠,漿糊化了你的腦袋瓜」,健康飲食習慣才是保護大腦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式,呼籲「好的習慣,你就是天堂!不好習慣,你就得上天堂!」
吃飯「這壞習慣」恐增肥胖、糖尿病風險 醫:每餐至少進食15至20分鐘
現代人因生活節奏快速,進食時常常狼吞虎嚥。對此,家醫科醫師魏士航也提醒,長期進食過快其實會對身體帶來諸多危害,包括易造成胃脹氣、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提高肥胖風險;引發胰島素阻抗並導致第2型糖尿病。因此建議每餐至少花15至20分鐘進食,用餐時避免使用手機或電腦。魏士航昨(12日)晚在臉書粉專「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發文表示,口水(唾液)不僅是幫助吞嚥的液體,它還在我們的消化和抗菌防護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沒有讓它好好發揮功能時,對健康也會有極大影響。魏士航表示,自己曾遇到1個個案,她是43歲急診護理師,長期受到胃食道逆流和腹脹的困擾,動不動就感覺腹部脹氣,隨身都攜帶制酸劑,一有不舒服就馬上服用,但她對這樣的頻繁用藥感到非常無奈,擔心這樣下去會引發慢性疾病,常常嘆氣說:「每次都得靠藥物,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魏士航發現她的消化系統已經因長期進食過快而增加了許多的負擔,並且有代謝問題的早期徵兆,建議她也許可以從「放慢進食」開始,細嚼慢嚥慢慢吃,一頓飯至少要吃15至20分鐘,「在這樣微小習慣的調整下,她也開始逐漸甩開那些藥物了。」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多數人用餐習慣都是囫圇吞棗,沒能夠好好在用餐時刻品嘗食物帶給我們的美味。魏士航對此也提醒,「雖然吃太快並不會直接引發糖尿病,但這樣的飲食習慣會讓我們更容易肥胖,進而提高糖尿病的風險。」魏士航補充,肥胖本身就是引發第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進食速度過快的習慣,可能加速這個過程,對我們的代謝健康造成長期危害,「長期進食過快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原本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中,更容易加速糖尿病的發展。」魏士航還列舉了吃太快對健康的危害:影響血糖調控:吃太快可能導致餐後血糖急速上升,增加胰島素負擔,久而久之可能引發胰島素阻抗,導致第2型糖尿病。肥胖風險提高:吃太快會讓我們不自覺地攝取過多熱量,這些多餘的熱量難以消耗,導致脂肪堆積,逐漸引發體重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快速進食使食物在口腔內沒有得到充分咀嚼,食物分子過大,進入胃部後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胃脹氣、消化不良等問題。飲食失控:吃飯吃太快通常會忽視食物的品質與均衡攝取,增加了不健康飲食習慣的風險。魏士航也示警,其實不要小看狼吞虎嚥這件事,若唾液(口水)中的澱粉沒有辦法幫助食物好好做澱粉消化,當這些不完全消化的澱粉進到胃時,就會加重胃的負擔,延長胃排空的時間,這時候很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胃脹情形,沒有被良好消化的澱粉到了腸道,也會加重腸道負擔,讓細菌發酵,進而引發脹氣或排氣增多。千萬別忽略唾液的重要性,魏士航解釋,它是維護消化、抗菌和保護口腔健康的好幫手,要從生活面著手,靜靜生活、好好睡覺、「慢慢吃飯」,除了避免進食過快,培養細嚼慢嚥的習慣外,也可以設定用餐時間,每餐至少花15至20分鐘進食;用餐時避免使用手機或電腦,專心享受每一口食物;學會在感到7、8分飽時停下來,不要等到完全飽足才結束用餐。
「台灣萬人飲食研究」首登國際期刊 FLC飲食8周減重12.5%
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共同來源,台灣十大死因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皆與肥胖有高度關連,成為社會家庭隱憂。減重品牌Cofit與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謝榮鴻院長合作,進行台灣18-65歲萬人減重飲食研究,針對使用手機App「Cofit-我的專屬營養師」的1萬多名使用者,分兩組進行減重成效分析。一組導入減重名醫宋晏仁推廣「FLC彈性低碳飲食法(Flexi-Low-Carb Diet)」,並有營養師線上指引個人實行計畫,另一組為控制組,僅使用Cofit App,進行每日體重記錄、六大類均衡飲食參考以及飲食記錄/飲食照片上傳追蹤等自我減重管理;結果發現有營養師介入指引的參與者減重成效明顯優異,多數在8週內有效減重約5.42 - 8%,還有參與者在8週內甚至減重達12.5%。對比控制組參與者的減重僅減少1.54%,證實FLC飲食因為有專家指引,減重效果更好,台灣萬人減重大型研究首登國際營養期刊《Nutrients》於今年七月接受發表,堪為台灣之光。這項研究顯示:使用者運用App 並接受營養師的飲食指導,達成的減重成績,比僅使用 App 自主管理飲食和體重者,能多甩掉四倍體重(8% vs 1.54%),值得重視。宋晏仁醫師指出,這項台灣首度進行的萬人減重大型研究成果彌足珍貴,由於每個人的荷爾蒙體質不同,需要有包括營養師在內的醫學專家提供個人減重飲食指引與適度心理支持,才能快速達成個人精準減重成效。研究顯示,FLC飲食是由Cofit營養師線上指引,採用以211餐盤(蔬菜佔餐盤的1/2,蛋白質佔1/4,以及全穀類佔1/4,比例2:1:1),不需要計算熱量,彈性調整個人飲食比例,相較於減少熱量攝取的傳統減重方式,FLC飲食儘管吃的多、熱量略高,但是注重飲食比例的正確性,減重成效反而比傳統熱量控制法更有效且成功,格外值得醫界重視。參與本次研究的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謝榮鴻院長指出,此次研究徹底突顯出營養專家衛教指導及飲食行為正確改變的重要性,更進一步說明4個不使用藥物,僅靠營養師介入就能在8週成功減重的關鍵因素:1.飲食行為改變的重要性:對體重控制有決定性作用,無需藥物即可顯著降低體重。2.專業指導避免復胖:透過專業營養指導建立正確飲食習慣,達成持續減重效果,避免減重過程中反覆受挫。 3.避免盲目嘗試流行飲食:搭配專業指導,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遠比跟隨流行飲食法更有效。研究亦顯示,專家結合線上App指導飲食的減重效果更優。4.健康飲食知識需終身學習和實踐,如同其他生活技能。此外,為期8週減重比較不同飲食方法的成果差異,台灣萬人減重研究採用FLC飲食法的參與者平均減重達3.4公斤,相較於國際文獻研究,受試者分別在地中海飲食、在得舒飲食(DASH),在低脂飲食(Low Fat Diet)平均各減重2.2公斤、1.42公斤以及0.99公斤:結果顯示,FLC飲食成功超越了被譽為「全球最佳飲食法-地中海飲食」,相對多減除55%以上的體重,減重成果最卓越。這項台灣大型研究涵蓋10,297名參與者,參與人數是過往同類型最大研究案750人的14倍,參與者下載 Cofit App 後,營養師會根據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體重及預期效果,提供以精準控糖的彈性低碳飲食為核心的客製化「211餐盤」用餐指南,例如想要增肌者建議增加餐盤中蛋白質的份量,但同步減少相同份量的澱粉;外食族可將澱粉類從白米飯改為超商烤地瓜或馬鈴薯。此外,在營養師介入指導的組別進行8週飲食控制管理方面,以男性表現尤為出色,平均減重6.24%,甚至有20%的男性減重超過8%;女性平均減重4.63%雖略遜於男性,但部分女性參與者透過堅定配合營養師的課程和飲食控制,並每天上傳飲食紀錄,減重成效高達12.5%。一名35歲的女性業務員,由於三餐幾乎都在外食,尤其偏愛超商微波食品和手搖飲當下午茶,導致體重超標。為此,營養師特地為她量身打造了一份超商飲食攻略,建議她從健康餐盒搭配茶葉蛋和無糖豆漿開始,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並增加蛋白質的比例。手搖飲也逐步從半糖調整為微糖,最終改為無糖茶飲。透過循序漸進的飲食控制,這位業務員在短短兩個月內成功減重10公斤,甚至因腰圍縮小,原本上班穿的窄裙都需要重新購買一批。「Cofit我的專屬營養師」醫學研究團隊強調,彈性低碳飲食法(FLC,Flexi-Low-Carb Diet)並非以嚴格控制食量為手段,「減肥就要餓肚子」的觀念已經過時。相反,該方法以「戒斷對醣的渴望」為出發點,讓參與者在合理的營養配比下,降低胰島素阻抗,改善體質。而靠App與營養師介入,更不僅是為體重把關,最重要的是讓每位使用者更加清楚「何謂對的食物」、增加選擇「對的食物」的機會並提高對食物的警惕性。不會因為錯誤的減重方式或不正確的飲食習慣,無形中增加健康風險。該份重要論述刊載於國際頂尖醫學營養期刊《Nutr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