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國王學院
」 英國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台大全球第172、下滑20名 冠軍打破紀錄蟬聯9年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今(9)日公布了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前3名分別是英國牛津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其中英國牛津大學打破排行榜紀錄,已連續9年蟬聯世界第1。台灣大學為台灣排名最高的大學院校,世界排名在第172,與上一年相比退步了20名。據網站顯示,台灣大學在2023年的世界大學排行中,排名第187,2024年攀升到第152,進步了35名,而2025年再下滑了20名,來到第172。在2021年,台灣大學一度到達了第97名。從所有台灣大學院校來看,世界排名位於台灣大學後面的是中國醫藥大學,排名在301至第350名區間,其他入榜的如亞洲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則落在第401至500名區間。在世界排行榜方面,2025年世界排名前10的大學院校,依序是英國牛津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及美國耶魯大學。至於中國的大學院校,世界排名最佳的前3所大學依序是清華大學(第12名)、北京大學(第13名)、復旦大學(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並列第36名)。泰晤士高等教育認為,這代表著中國於全球學術影響力逐漸擴大。泰晤士高等教育指出,此次總計是對來自1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92所大學進行比較,其中澳洲前5名的大學排名都有所下滑,係因名聲和國際視野下降;而有3個新國家進入前200名,分別為巴西、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顯示出高等教育領域的崛起。
曾與SJ圭賢合作!南韓國寶級鋼琴家來台 門票秒殺加開高雄場
YouTube點擊量超過4億,被稱為最擅長描繪愛情的「靈魂之手」-南韓國寶級鋼琴家李閏珉(Yiruma),睽違六年將於明年1月二度來台,舉辦《2024 Yiruma李閏珉臻選音樂會》。Yiruma此度再來台獻技,規格、人數皆升級,榮登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5000張票一開賣不消多時,立馬秒殺售罄,主辦單位接到來自全台粉絲敲碗,今(21日)宣布加開高雄站,將於明年1月12日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盛大舉辦,他將帶來生涯所有經典曲目。Yiruma是新世紀音樂鋼琴家代表人物,曾就學於英國倫敦「The Purcell School」特別音樂學校,畢業於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主修作曲。5歲接觸鋼琴便一見傾心,之後移居英國,師從現代音樂巨匠哈理森卜特衛斯(Sir Harrison Birtwistle)。Yiruma在韓國流行音樂圈也享有極高的人氣,他本人極具親和力,眾多大牌明星爭相與他合作。其中Super Junior M的Henry與Yiruma的鋼琴演奏,為圭賢的〈At Gwanghwamun〉合作;SISTAR成員孝琳翻唱的〈Halo〉也請到李閏珉做鋼琴表演嘉賓,此外,更與樂壇實力唱將Ailee的新歌〈Higher〉跨界合作。李閏珉曾與多位韓國歌手合作。(圖/好滿意音樂提供)提到間隔6年再來台,他表示:「這6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又提到:「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選擇聽我的作品,透過我的音樂將世界各地的人緊密相連。疫情已經過去,我感恩可以和大家在音樂廳面對面交流。」此外,Yiruma表示在上次來台開演奏會之前,就曾隻身來台,為當時的專輯做宣傳,他回想:「當時來台灣跑通告,記得吃了很多台灣道地的小吃,非常好吃,也去了九份爬山,至今印象還是很深刻!」表示特別喜歡台灣的氣候和水果,還笑說:「之後等女兒放長假時,我會考慮帶她來玩玩。」當被問到1月來台時,有沒有特別想吃的美食,他毫不猶豫回答:「是雞排!一定要吃!」聽到台北場完售,高雄又加場的好消息,他深深感謝台灣的樂迷,「感謝大家親臨現場來看我演出,我一定會拿出最完美的表演,跟大家一起度過美好時光!」
5女學生集體「中邪」歇斯底里 有人目擊鬼魂出現
馬來西亞一所中學近日傳出校園鬧鬼和5名女學生集體中邪的恐怖事件,導致人心惶惶,不過根據當地的華裔州議員表示,整起事件最後受到控制。根據大馬《東方日報》等媒體報導,社交媒體廣傳位在森美蘭州唯一海港波德申的一所中學傳出鬧鬼,據瞭解,有5名學生突然在校園內激烈哭鬧等「歇斯底里」的現象,讓其他學生感到十分害怕。根據當地教育署發出的聲明也證實顯這起事件,聲明指出,這起集體中邪的事件發生於12月4日,5名女學生中有3名為馬來人,另2名則為印度裔,雖然只涉及印裔及巫裔學生,一些華裔學生的父母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情況下,也到華人神廟求取護身神符,讓孩子隨身攜帶到學校上課,校方也在事發當下立即請來宗教師為學生禱告,除了穩定幾名歇斯底里的女學生的狀況外,也安撫其他受影響學生的情緒。目前,整起事件已被平息。聲明也呼籲各界,尤其是父母們不需要過於擔憂,因校方時刻都做好應對措施,避免再有學生受影響。根據當地的華裔州議員朱建華表示,他在向波德申教育署瞭解情況後,教育署指在向校方瞭解後,事件屬實。另一方面,有學生反映,這間學校經常鬧鬼。事實上,「集體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的情形在馬來西亞校園內時有耳聞。根據《星洲日報》報導,2020年,柔佛州居鑾一所中學發生學生集體歇斯底里事件,導致校方清空該年級所有班級,也提早放學;據瞭解,該校已不是第一次發生集體歇斯底里事件。2016年,檳城彭加蘭的一所中學,學校有百名師生陷入「失魂」狀態,並且說自己被鬼附身,撞鬼傳言甚囂塵上,整座校園人心惶惶。對於「集體中邪」事件,BBC先前曾引述專家說法,這是一種在人群中毫無原因、突然蔓延開來的瘋狂舉動,其症狀通常為昏厥、心跳異常、頭痛、噁心發抖、癲癇。截至目前為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還沒有真正的解釋,但倫敦國王學院醫院的精神病專家威斯利(Simon Wessely)認為,這是一種「集體行為」失常,而這種現象的蔓延主要來自心理和社會因素。CTWANT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馬來西亞一所中學近日傳出校園鬧鬼和5名女學生集體中邪的恐怖事件,導致人心惶惶。 (圖/翻攝自大馬中國報臉書)
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台大 探討習近平第三任內的機遇與挑戰
「習近平第三任內的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明(17)日在台大集思會館柏拉圖會議廳舉行,由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主辦,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共同協辦。今年研討會的核心主題著重於習近平第三任期間的機會與挑戰,將從中國大陸內政、經濟、外交、社會、文教以及兩岸關係的多個層面,以深入探討習近平執政的特色與理念。研討會邀請到眾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參與,包括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研究習近平的權威學者Kerry Brown,將針對習近平的表現進行專題演講。鑑於美中台關係的重要性,主辦單位還特別邀請到美國知名學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以及前國安會秘書長、現任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博士,分別從美國和台灣的角度,深入分析當前美中台三邊關係。其他與會學者還包括美國丹佛大學趙穗生教授、淡江大學黃介正教授、台大政治系黃旻華主任、政大東亞所鍾延麟所長、日本法政大學福田圓教授、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趙建民所長等,一同出席與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聽到別人清喉嚨、吃麵就會動怒恐慌? 科學期刊:可能得了「這種病」
「恐音症」(misophonia,也譯作恐聲症)患者常會被生活常見的聲響惹惱或深感痛苦,從吸鼻子、清喉嚨、咳嗽、指關節啪啪聲,到情侶接吻發出的聲音,都可能「觸發」患者的強烈負面反應,而且有這種困擾的人遠比大家想像中的還要多。實驗證實,恐音症嚴重影響了18.4%受試者的生活,然而僅有2.3%的患者意識到自己患有「恐音症」,且只有13.6%的人聽過這種病症。據《每日郵報》的報導,這項3月發表在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的英國研究發現,772名受試者中有將近1/5分,大約18.4%的人患有恐音症,而且男女同樣常見,患者的平均年齡則落在43歲,但其中僅2.3%的受試者自認患有恐音症,聽說過此症的人更只佔13.6%。對此,研究作者之一、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維托拉圖(Silia Vitoratou)也指出,該項研究顯示,大多數恐音症患者根本不知道要用什麼名稱描述自己的感受。該項研究共列舉了咀嚼聲、噴嚏聲、時鐘滴答聲等37種常見噪音觸發源,以及25種反應,並以此辨識出恐音症的「危險訊號」,當患者聽到正常的呼吸聲或吞嚥聲時會備感壓力,那很可能就是患有恐音症,這類人通常都會有「應戰或是逃避」(fight or flight)的反應,並因此產生痛苦、憤怒、恐慌等情緒。對此,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研究員葛雷格里(Jane Gregory)博士則指出,「恐聲症患者不僅會被聲音惹惱,當人們無法擺脫不愉快的聲音時,恐聲症還會讓人產生無助感及備受束縛的感覺。」她在最近出版的新書「Sounds like Misophonia」中也探討了「恐聲症」背後的成因,以及如何幫助患者改善病症。
喝熱飲能降溫嗎、哪些情況不宜喝? 專家這樣說
當氣溫居高不下,來杯冰涼的手搖飲消暑暢快!不過有的國家偏好喝熱飲降溫,例如日本、孟加拉、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熱茶一整年都受到民眾歡迎。這聽起來似乎有違常理,喝下熱氣騰騰的飲料是否能讓人在炎熱的天氣裡降溫呢?倫敦國王學院研究體溫調節的藥理學教授彼得麥克諾頓(Peter McNaughton)表示,只要天氣不過度潮濕,喝熱飲確實可以降低人的體溫。熱飲和辣椒類似 刺激神經調降溫度許多人發現熱天喝熱茶可以提神,在傳統中醫中,特定茶飲即使泡熱飲也具有清涼的特性。熱飲真的能讓人在炎熱的天氣裡降溫嗎?麥克諾頓說明,如果飲料溫度比人體溫度高,一開始喝下去會讓人感到更熱。但是人類和所有恆溫動物一樣,會不斷調整體溫以保持恆定的內部溫度。熱飲和辣椒類似,會刺激人體神經中的一種名為TRPV1的受體(離子通道蛋白,能傳遞熱覺、痛覺等訊號),告訴身體需要降溫。為了調節體溫,身體會開始排汗。大量汗水黏在皮膚上令人備感不適,但如果有微風或風扇,吹過的空氣有助於汗水蒸發,帶走熱量。總體來說,人體維持生命與出汗相關,流汗可以幫助人類在地球表面高溫地帶生存,至少在乾熱條件下是這樣。不過在高濕度情況下,人體出汗的效果較差,因為空氣中已經充滿了水蒸氣,皮膚無法吸收那麼多的水蒸氣;也因此在高濕度下,適合人生存的溫度就降低許多。2012年發表在《生理學報》(Acta Physiologica)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當汗水蒸發後,喝熱飲可以幫助人體暫時降溫。這項研究觀察了騎自行車的人在乾爽氣候下騎車速度是否快到可產生微風,這是讓汗水蒸發的理想條件。相反的,冷飲會降低體溫,然後刺激大腦減少出汗,使體溫回到基礎水準。美國國家衛生院於2018 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若是風較小、濕度較大或存在其他出汗障礙(例如消防員穿厚衣服),透過飲用碎冰來降溫,會比較有效。麥克諾頓表示,冷水肯定會讓身體更冷,它也會抑制出汗。如果人已經熱到大汗淋漓,那就非常適合喝冰水。感知口渴能力下降 年長者應多喝水倫敦大學學院的臨床研究員西尼巴努(Cini Bhanu)研究了英國年長者的飲水情況,對許多長者來說,含咖啡因的熱茶通常是他們習慣喝的飲料。就算不是水,而是喝10杯茶,也對人體保持充足水分有好處。由於感知口渴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巴努建議年長者無論是否感到口渴,都盡量全天喝水。另外,喝茶的人添加奶油、糖或鹽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可以像運動飲料般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電解質。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不宜喝熱水職場熱量諮詢專家馬特布里爾利(Matt Brearley),也發現了人們對飲料溫度和水分的另一項誤解。2017年《工作安全與健康》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雖然許多戶外工作者熱愛冰水,但他們誤認為寒冷會衝擊身體系統,經常避免飲用冷水。由於這種觀念,許多戶外工作者攝取水份的總量更少,體內水分也更少。布里爾利在澳大利亞炎熱潮濕的地區工作,當地工人由於容易出汗,難以降溫,很少喝冷水若熱水。他建議戶外工作者「想喝冰水就喝」,同時也需要更多休息時間與冷氣來維持人體運作。不過有一種情況應避免喝熱飲,專家提醒,當身體無法擺脫多餘的熱量,產生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狀,此時就建議避免喝熱飲,免得適得其反。 原文出處:Can hot drinks help you cool down?
父親節多關心爸爸的心理健康 給新手爸爸的3個建議
父親節即將到來,趁著節日多給予男性親友們關懷與問候,特別是正面臨身分轉換過渡期的新手爸爸們。根據一項發表於《JBI EVIDENCE SYNTHESIS》期刊的回顧研究指出,初為人父的男性在轉變成父親角色的期間,心理健康將面臨挑戰,他們希望在父親身份、配偶關係的改變上能獲得更多的指引和支持。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該研究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護理和助產學院的學者,將1960至2017年間符合標準的22項定性研究,採用澳洲喬安納布里格斯機構(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方法進行關鍵評價、研究選擇、資料提取和數據整合,進行系統回顧研究。以351位新手父親為對象,追蹤從懷孕開始到寶寶出生一年內,轉變成父親的過程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經驗與需求。研究者從數據中提取144項結果,其中142項支持性結果被歸入23個類別和7項整合結果:1.新手父親的認同2.新手父親的競爭挑戰3.負面情緒和恐懼4.壓力和因應5.缺乏支持6.新手父親的需要7.新手父親的積極面3個因素影響心理健康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初為人父者在角色過渡期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三個主要因素為:父親身份認同的形成、父親角色的競爭與挑戰,以及與此身份相關的負面情緒和恐懼。研究也指出,父親們常以否認或逃避來因應角色限制和生活改變導致的壓力。獲得支持的阻礙包括缺乏適當的資訊和資源以及專業人員的認可。伴侶的支持以及父親身份的準備,有助於新手父親在過渡期獲得更好的經驗與調適以及更佳的心理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根據一項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約有2.4%至18%的父親會有產後焦慮症狀(Leach, Poyser, Cooklin, & Giallo, 2016)。此外更有研究與上述定性研究相互呼應,並指出父親角色的壓力來源,更可能是由內、外在多重壓力的作用。父親心理健康被低估然而,2023年一項研究也特別指出,針對父親的心理健康至今仍然被低估(Garthus-Niegel & Kittel-Schneider, 2023)。邱弘毅所長提醒,家庭成員的增加本質上就是一個家庭事件,每位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都很重要,特別在華人的文化下,「男性」心理健康議題更需要家人、親友以及社會,更加細心的觀察與陪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根據一項由瑞典隆德大學發布的研究指出,不光是女性有產後憂鬱,將近五分之一的新手爸爸也會有憂鬱症狀。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男性會產生壓力與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都源自於對「未知」、「父親角色」資訊的不夠了解與擔憂,建議男性朋友在伴侶懷孕時就共同學習「父親角色」的知識,像是上網查閱或請教有經驗的人、一起上媽媽教室,主動詢問伴侶的需求,多一些了解,就能減少初為人父的不安與恐懼。給新手爸爸的3個建議研究也顯示,男性適應新角色的過程,會採用抽菸、延長工作時間這種否認或逃避的活動來因應,但這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衝突與壓力。建議男性朋友可採取三個方式來因應(1)建立有效的紓壓習慣,例如運動。(2)安排適切的獨處時間,到戶外走動至少20分鐘或是從事自己喜歡的興趣。(3)接受與尋求幫助,讓別人知道自己需要協助,並不是「示弱」而是獲得協助的開始。葉雅馨提醒,伴侶和身邊親友要對新手父親展現支持與關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能夠彼此合作與理解,度過育兒的挑戰。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俄烏戰爭將滿1周年!掀全球5大巨變 「95%烏克蘭人」相信終將勝利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這場戰爭即將於本月24日屆滿一周年。回顧這場將屆滿1周年的俄烏戰爭,烏克蘭百姓死傷無數,俄烏雙方官兵好幾萬人傷亡,而這場戰役對全球帶來了包括全球經濟、歐陸關係、國與國關係等,掀起重大改變,值得世界各國省思;而研究機構Rating Group也公布的2月初最新民調顯示,約有95%的烏克蘭人相信,自己國家終將在這場戰役中獲得勝利。根據法新社報導,研究機構Rating Group於俄烏戰爭將屆滿周年的前夕,公布相關民調顯示,烏克蘭民眾現在對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更具信心;對軍方的信任度,也從2019年的65%,已增長到現在的97%。而美聯社也彙整了這場打了快一年的俄烏戰爭,對世界帶來的5大巨變。其中在戰爭型態上,這場戰爭帶出新時代的軍備競賽,但即便人造衛星、無人機等新科技,在這年代的戰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事實證明,槍砲彈藥仍是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武器,尤其早前烏東戰役還是打得泥濘又殘暴,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學者柏利(Patrick Bury)就說,「國與國之間的傳統戰爭又回來了」。而在俄烏戰爭中,本來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想利用這場戰爭,解此分化西方國家、弱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沒想到反而讓北約組織變得更加活躍。北約不但投入大量武器支援烏克蘭打仗,也與俄、烏鄰近的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小國,均已力促北約與歐盟調兵往東防備。除此之外,這場俄烏戰爭讓極權色彩濃厚的俄羅斯,受到多數西方國家蔑視,大量國際品牌撤離俄國,導致俄國開始加強與北京經貿連結,不過大陸對這場戰事一直保持距離,未曾在軍事方面給予相助。普丁也強化與北韓、伊朗之間的軍事合作。總結這場戰役在國與國之間產生的關係變化上,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衝突與安全學教授傑爾曼(TraceyGerman)分析,俄烏之間的衝突,從戰爭上來看,拉大了美、俄兩大陣營的鴻溝。不過對連同台灣在內的一般百姓來說,俄烏戰爭帶來的衝擊,主要落在經濟層面,像是許多歐洲國家的百姓,這個冬天家裡暖氣不能盡情地吹,非洲市場糧食也發生短缺問題。俄烏這場打了快一年的戰爭,目前仍舊充滿變數。尤其 普丁曾威脅聲稱,倘若衝突升高,他將動用核武。而烏克蘭札波羅熱(Zaporizhzhia)的核電廠規模堪稱歐洲最大,俄烏兩軍在電廠周圍數度激戰,屆時車諾比(Chernobyl)的核災陰影,將有可能重演,成為全球安全的一大隱憂。
「中國氣球事件」疑點重重 3大QA一次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原訂5日訪問中國。但2日在蒙大拿州上空發現的「中國氣球」卻掀起美國政壇與民間的強烈反彈,導致布林肯的訪中行程被無限期推遲。對此,北京則表示,該氣球屬民用性質,係因不可抗力因素誤入美國國土,但華盛頓和美媒卻將其定調為「間諜氣球」,雙方各說各話,儼然已引爆新一波美中外交衝突。疑點1:氣球真的有被人為操控?據BBC的報導,倫敦國王學院國防問題研究員瑪麗娜米隆(Marina Miron)聲稱,「這個氣球可能被地面的操作員遙控,」她說,「他們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其高度,以搭乘不同氣流,去往不同方向。中方還可以讓它定點逗留,以搜集數據,這是衛星做不到的。」此說法影射中國氣球透過人為操控,在蒙大拿州上空定點逗留,以監測美軍位於該地的陸基核武設施。不過,我國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則在臉書指出,「正常情況,中緯度高空的西風很強,氣球可能在2天內就飄離美國本土。這幾天剛好遇上我們介紹的『平流層暖變』,高空西風帶位置明顯偏移,美國上空變成一個弱風帶,要一直到美國東北,快要出海前才會遇到強風。」也就是說,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而透過圖示的比對也能理解,中國氣球的飄流軌跡符合1920年代,由日本氣象學家大石和三郎(Wasaburo Oishi)發現的行星尺度大氣環流「高速氣流」(Jet Stream)的軌跡。疑點2:美加軍方1月底就發現氣球?為重大國安危機?北美防空司令范赫克(Glen VanHerck)6日在一場閉門簡報會中聲稱,軍方在美東時間2月2日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刊登中國氣球的報導以前,沒有偵測到中國氣球的威脅,是情報部門事後通知軍方,他們才認知到相關國安風險,部分外媒甚至將其形容為「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但據《彭博社》和《紐時》的報導,由美加兩國共同組成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其實早在1月28日就偵測到中國氣球進入美國阿留申群島附近的阿拉斯加州領空,但美軍當時並未將其視為威脅,而該氣球也在1月30日順著氣流進入加拿大領空,加國軍方同樣未將其視為威脅。且《華盛頓郵報》也指出,拜登政府掌握的情資顯示,中國高空氣球曾在川普政府任內已3度侵入美國領空,本次的「中國氣球事件」並非首例。倘若這顆中國氣球真的如BBC等外媒所言具備偵查能力、能夠監控核武設施,又是類似「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美加軍方卻都未能在前3次的入侵中認知到威脅,也未在中國氣球進入領空的第一時間,也就是1月28日立即反應,甚至提前在地廣人稀的阿拉斯加州將其擊落,屬實嚴重失職,影響國安程度遠比中國氣球本身更具威脅。疑點3:「中國氣球事件」適逢「布林肯訪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聲稱:「每逢中美高層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對照此次布林肯釋出訪中消息後,拜登政府從1月就開始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施壓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軍事上,美國和菲律賓則在2月2日達成協議,菲國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圖/中國外交部官網)沒想到這次卻碰了個軟釘子,中國政府對布林肯的造訪消息一直沒有給予正面回應,甚至表現出不歡迎的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在1月31日直言,美方「不能一邊談溝通談合作,一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而此時正好發生「中國氣球事件」,對拜登政府而言,不失為一種解套。
鍾鎮濤女兒赴英國求學…超正照片曝光 范姜素貞:我哭暈在飛機上
港星鍾鎮濤和台灣妻子范姜素貞,婚後育有2名女兒鍾懿、鍾幗。范姜素貞日前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陪鍾懿到英國念書,坦言自從女兒出生後,最不敢想像的就是今天,「我幾乎哭昏在飛機上。」貼文一出,掀起熱議。范姜素貞先前曾透露,鍾懿申請上了位在英國的4所大學,分別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及倫敦電影學院(London Film Academy),主修電影相關科系。對此,范姜素貞昨(13日)在Instagram曬出送女兒到當地念書照片,含淚寫下,「自從她出生後,最不敢想像的就是今天,放下她自已在異鄉,幾個月前已經跟自已彩排今天的情景,但我幾乎哭昏在飛機上。」貼文曝光後,引發討論,有網友表示「妳的女兒有一個漂亮的酒窩,她已經長大了,可以好好照顧自己了」、「她日後一定會很棒」、「完全能理解妳的心情,因為我一年前也同樣經歷過」、「辛苦妳了」。早在8月份,范姜素貞便在Instagram發文寫下對女兒鍾懿的生日祝福,「花一般的年齡,夢一樣的歲月,好好把握珍惜,給自己創造一個超級的青春,祝My Baby Blythe,18歲生日快樂。」同時鍾鎮濤也在微博祝賀,「轉眼18歲了,現在踏入人生的另一階段,在國外沒有爸媽在身邊,要好好照顧自己,乖乖小鐘懿,爸爸的最大心願,就是看著你健康快樂的成長,掛念,生日快樂!」夫妻倆對女兒出國念書均有暗示。鍾鎮濤8月份於微博寫下對女兒鍾懿的生日祝福,暗示鍾懿將出國念書。(圖/翻攝自微博/鍾鎮濤)
英女王逝世/女王駕崩加深英國經濟衰退 損失太驚人「1976危機」恐重演
伊莉莎白女王在英國當政長達70年,是全球在位最久的君王,在這個世代中,伊莉莎白二世已是英國形象代表,從現金、郵票、護照等各種物品上都有她的身影,但女王辭世後英國迎向更不確定的未來,高通膨、經濟衰退的陰霾正籠罩著英國,面對女王過世、政權交接過渡期,恐讓英鎊「跌跌不休」,1976年的英鎊危機會否捲土重來?女王辭世後英國迎向更不確定的未來,高通膨、經濟衰退的陰霾正籠罩著英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8日駕崩,享耆壽96歲,全國進入哀悼10天的假期, 根據美媒《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估算,女王過世後,英國會陷入停滯狀態,企業和商家都將關閉,這些恐怕將導致有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社會恐經歷巨大衝擊。受到俄烏戰爭衝擊,天然氣、石油價格飆漲,英國通膨率已高達10.1%。根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受到俄烏戰爭衝擊,天然氣、石油價格飆漲,英國通膨率已高達10.1%,英國人正承受G7成員國最高的通膨壓力,倫敦國王學院教授羅伯茲(Andrew Roberts)表示,「英國生活成本飆高已經是危機了,民眾希望看到王室要能苦民所苦,至少得要精簡王室,這樣的變化在未來幾個月或數年間將會見到」。英國央行持續透過升息手段打壓通膨,8月已升息至1.75%,市場投資人預期,英國央行9月會期將再度升息2碼,未來還會進一步緊縮。英國經濟正面臨不斷上升的衰退風險,投資銀行高盛上周就示警,英國恐在第4季步入衰退。市場擔憂重演1976年的「英鎊危機」,當時能源費用飆漲、財政大幅支出等因素導致英鎊貶值。市場擔憂重演1976年的「英鎊危機」,當時能源飆漲、財政支出等因素導致英鎊貶值,英國甚至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數十億美元,如今女王辭世形同讓英國「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僅經濟規模排名被過去殖民地印度擠下、落居第六,深陷數十年來最棘手的能源危機。查爾斯國王、新任首相特拉斯如何帶領英國走出這樣的困境,正備受關注。眼見冬天即將來臨,能源需求只會增加,民間已出現一股杯葛能源帳單的風潮,而女王葬禮恐怕會花掉不少英國納稅人的錢,民怨恐會高漲,未來查爾斯國王、新任首相特拉斯如何帶領英國走出這樣的困境,正備受關注。新任首相特拉斯。雖然特拉斯將能源紓困計畫放在首要任務之一,但金融市場並不看好特拉斯的計劃效益,更不認為對英鎊有拉抬效果,面對高通膨、外部失衡加劇、過於依賴外資流入,市場認為英鎊至少須再跌15%才能讓財務赤字再回到10年均值,上述種種因素都是特拉斯接下首相後的難關。
新冠疫情感冒化? 起床出現這「2症狀」…專家:直接當確診隔離!
儘管本土疫情有降溫趨勢,指揮中心也鬆綁口罩政策,但面對詭譎的新冠病毒依舊不能大意!長期追蹤新冠症狀的專家就透露,如果人們早上起床時出現「2症狀」,就要假設自己染疫,同時立即自我隔離或接受檢查。據《鏡報》報導,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Zoe健康研究」(Zoe Health Study)研究員斯佩克特(Tim Spector)指出,一旦起床時感到「疲倦」與「喉嚨痛」,最好假設自己已經染疫並立即做檢查,如果無法接受檢測,也要進行隔離並持續到「症狀消失為止」。斯佩克特表示,現今的新冠病毒已演化到與感冒十分相似,但染疫者的疲倦感與喉嚨痛症狀,依然會比普通感冒患者嚴重,因此若出現睡了一整晚還是疲憊並伴隨喉嚨痛症狀,就很可能是遭到新冠病毒感染。斯佩克特指出,當前新冠病毒的染疫數「已是普通感冒的2倍」,疫情還遠不到能大意的時候。他表示,BA.4、BA.5病毒有能力避開、甚至中和部分免疫系統,因此傳播力更強,而英國首例BA.5出現後,截至7月18日已有79%新增病例為BA.5患者。另依據Zoe健康研究針對英國今年7月中旬的1.7萬名染疫者追蹤發現,染疫者的前10大症狀為:喉嚨痛58%、頭痛49%、鼻塞40%、無痰咳嗽40%、流鼻涕40%、有痰咳嗽37%、聲音沙啞35%、打噴嚏32%、疲勞27%、肌肉痠痛/疼痛25%。
3歲女童患神秘肝炎「狂吐後眼發黃」 急速惡化昏迷…父急換肝救女
「疫」波未平「疫」波又起!歐美等國最近通報出現近百宗兒童染上神秘肝炎,甚至有部分案例有生命危險,必須立刻進行換肝手術;據了解,目前歐美國家已經出現至少169例病例,其中有1人死亡、17人需要換肝,英國甚至出現一名年僅3歲女童病例,起初是母親發現她出現黃疸病症,將其送醫後病情迅速於1個月內惡化,最後昏迷失去意識,幸好醫院緊急將父親的肝臟移植到女童體內,才將她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綜合外媒報導,神秘肝炎起初被發現於英國北部蘇格蘭,4月初發現10起重症急性肝炎報告,患者都是10歲以下兒童,而後短短幾天內,英國境內病例數飆升,丹麥、愛爾蘭、西班牙甚至美國等國家也紛紛出現病例。根據《鏡報》報導,英國肯特郡3歲女童蘿拉蘿絲(Lola-Rose Raine)日前出現嘔吐症狀時,父母親還以為是腸胃問題,沒想到3月13日其母親就發現女兒眼睛變黃。蘿拉蘿絲緊急住進肯特郡的達倫特谷醫院,沒想到幾天後她就被發現肝臟衰竭症狀,轉到倫敦國王學院醫院專科病房後,她被診斷出肝炎;起初醫師認為肝炎是由於腺病毒引起,並為她注射專門藥物,沒想到2天後病情繼續惡化。由於蘿拉蘿絲的肝臟無法有效將氨排出體外,使得毒素攻擊大腦,導致她的大腦腫脹,醫師緊急將她列入捐肝名單,其父母都願意立刻捐肝。看著受苦的女兒,父親表示在等待肝臟匹配結果過程,讓他痛不欲生「就像有人把手伸進你的胸膛,撕碎你的心臟」,幸好最後父親與蘿拉蘿絲的肝臟匹配,醫師緊急進行換肝手術,父親捐出左邊肝臟。幸好,在經過手術後蘿拉蘿絲回復順利,黃疸消退、血液指數快速恢復正常,經過約1個月的治療後,本週終於可以出院,不過她接下來的人生都必須吃藥對抗排斥反應。報導指出,目前英國已經有約114例類似病例,專家警告,由於許多病症還沒被注意到,因此這些個案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大多數患病的兒童都在5歲以下,病情始於腹瀉,接著出現黃疸病症;不過倫敦帝國學院肝科醫師泰勒─羅賓森(SimonTaylor-Robinson)也表示,99%情況下,肝臟都可以再生,只有極少數案例需要移植或死亡,家長不需太過恐慌。
患者染疫長達505天病逝「創全球最長紀錄」 專家曝:病毒在體內突變
新冠病毒一變再變,疫情何時了,各國有不同因應措施,像是南韓,從18日起全面解除實施2年多的社交距離規範,並將於25日把新冠肺炎傳染病等級從目前的1級降至2級,而據日本傳染病法分級,目前則被歸為「相當於2類」,因此暫時不調降傳染病分級,而在英國,則是出現一名染疫長達505天的患者,最終仍不幸病逝,這名患者也被認定是全球感染新冠時間最長的病例。日本暫時不調降傳染病分級。(圖/達志/美聯社)《每日郵報》引述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與蓋伊(Guy)和聖托馬斯(St Thomas)NHS信託基金會針對9名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的研究顯示,其中一名案例在染疫後,與病魔奮鬥505天,最後仍不幸病逝。根據報導,這些案例主要是進行過器官移植、感染愛滋病或是癌症導致免疫系統衰弱,而在染疫後無法康復的案例。針對這名和病魔纏鬥505天的病例,研究人員並未說明詳細病情、年齡或者是否接種過疫苗,據悉,該名病患的免疫系統嚴重受損。針對這名和病魔纏鬥505天的病例,研究人員並未說明詳細病情、年齡或者是否接種過疫苗。(圖/翻攝自每日郵報)在這項研究的9人中,有4人不幸病逝、2人需要靠抗體和藥物治療、2人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康復,此外還有1人染疫412天目前仍未痊癒,報導指出,若這名病患無法在研究人員下次回訪前痊癒,將會打破先前505天患者的紀錄。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染疫,攜帶病毒的時間一拖長促使新的變異株傳染給他人。(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染疫,主要是體內的自然防禦能力不夠強,而患者在染疫後也很難康復,攜帶病毒的時間一拖長,反而增加病毒在體內變異的時間和機會,因而促使新的變異株出現傳染給他人。英國國民保健署呼籲,免疫力低下的民眾應盡速接種第4劑疫苗。(圖/達志/美聯社)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9名患者進行基因定序,果然發現有5人至少出現一種令人擔憂的變異,甚至有1人發生過10次突變,有專家就認為,這也是肆虐全球的Omicron變異株會出現的原因,目前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也呼籲免疫力低的高風險族群,應該盡速接種第4劑疫苗。
跨性別失速列車3/日惹原則被挑戰? 人權學者承認:當時沒人考慮婦女權益
在2021年聖誕節前夕,台灣LGBTQ成員為著「免術換證」火速引入台灣,恐危急女性安全爭議不已之際,英國1名2019年登記為女性的男身孌童犯ClaireGoodier因性侵牧羊犬被判監禁「男監」20個月,跨性別議題再度燒熱英國。當歐美社會忙著修補「免術換證」或「性別(自行)認定」實施後出現的社會漏洞之際,提倡LGBT人權的《日惹原則(Yogyakarta Principles)》2006年聯署者之一的英國人權專家羅伯特.溫特穆特(Robert Wintemute)於2021年上旬坦承,「當時沒人考慮到婦女權益」。《日惹原則》源起就是英國2004年實施的《性別認同法》(GenderRecognition Act;GRA),這是全球首個國家,容許跨性別者不需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即可變更法定性別;2011年,英國更制定「跨性別囚犯照顧和管理政策」,受刑人取得「性別認可證明」、「性別不安診斷書」,即可主張「自我認訂性別」的監獄服刑,2017年再度修法放寬,囚犯不用提證明可依照自我認同的性別收監。這使得女性受刑人的安危成了問題。2016年,有性侵、戀童、暴力等前科的英國跨性別者KarenWhite,未取得法定女性身分仍入女監服刑,沒幾天就性侵2名女獄友,最後被移往男監,White為此公開募款要做變性手術好回到女監。2018年,英國殺人犯葛林也以跨性別者入女監服刑,結果爆出性侵4名女獄友。隔年,英國成立首座跨性別監獄。隨此爭議爆發,英國BBC在2018年8月調查,2016年英國與威爾斯只有70人宣稱自己是跨性別(不含已術換證的跨性別囚犯),2017年修法後跨性別受刑人有125名,其中60名是性犯罪者。《洛杉磯郵報》去年4月報導,美國加州去年1月准予囚犯申請到不同性別的監獄服刑之前,沒有男受刑人要求換女監,去年4月卻有255位男性受刑人,要求換到「自認性別」的女監。免術變更性別是否也影響犯罪性別統計?英國《每日郵報》去年10月依倫敦大學愛麗絲·沙利文(AliceSullivan)教授分析,2012年至2018年有436名強姦犯被登記為女性。據此,英國內政大臣巴特爾(PritiPatel)下令「喚醒」警察部隊,停止將跨性別女的犯罪行為記錄在女性犯罪統計數據中。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多次在推特上表示對跨性別者犯罪案件的重視,在英國社會引起相當多討論。(圖/翻攝自JKRowling臉書、推特)沒想到, 蘇格蘭警方(PoliceScotland)去年12月間表示,若一名有男性生殖器官自認為女性且未持有性別確認證書(GenderRecognition Certificate, GRC)者犯下強暴、性侵等罪行,警方將記錄為「女性」,《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JKRowling)在推特砲轟,「性侵妳的陽具人(PenisedIndividual)是一名女人」,再度挑動英國社會敏感的神經。事實上,J.K.羅琳(JKRowling)近來慘遭跨性別社群圍剿。2019年英國一名女性稅務專家因堅持生理性別不能改變的言論失業打官司敗訴,羅琳貼文聲援「只因陳述性別事實,就強迫婦女失業?」結果招惹跨性別社群,指責她「恐跨」。2020年6月6日疫情間,羅琳推文「為有月經的人創建一個更平等的新冠疫情後的世界」,再遭推特用戶圍剿,「有月經的人才是女人說法,就是歧視跨性別者」。4天後羅琳再推文,自揭是「家暴和性侵的倖存者」隱藏多年的傷痛,為要聲援有類似創傷的女性,因此不容抹去生理性別的概念。「聽到女性的聲音後」,《日惹原則》連署人之一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人權法教授溫特(Robert Wintemute)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改變,2021年4月接受《評論家》採訪時坦言,「當時沒想到跨性別權利會影響婦女權利」《日惹原則》由十多位律師及人權專家提出,多為男性以及跨性別男性,因考慮到「(跨性別者不再)被迫接受醫療程序,包括變性、绝育或荷爾蒙治療」,而訂下原則3「自我定義的性別認同」和「在所有情況下(被承認)的身分證件的變化」。「開會時,沒人提及婦女權利,也沒人連想到,未進行性別重置手術的男性,可以進入女性專用空間的情況。」「(原則3)並沒有提及是否需要診斷、等待期或任何其他保障措施。」本身為同性戀者的溫特不得不承認,「犯下這種錯誤,令人非常驚訝!」「我同意跨性別運動大多數訴求,但這些訴求如果影響到他人權利,那就要有限制」而就《日惹原則》新增10條後的原則31,溫特更大嘆「太離譜!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結束出生證明上的性別登記!」CTWANT記者就台灣正研議「免術換證」法制化,透過電子郵件向溫特詢問,但仍未獲回應。有性侵、戀童、暴力前科的跨性別者Karen White,在女監服刑時性侵獄友,在移往男監服刑期間公開募款要求進行變性手術。(圖/翻攝自香港性文化學會網站)看更多相關報導請點這
出生時罹罕見疾病「胃肝腸都外露」 3歲女童手術後重獲新生
英國倫敦一名3歲女童勞雷爾(LaurelPhizacklea)出生時罹患罕見的新生兒先天性畸形疾病「臍膨出」,意即胃、肝、腸等器官都外露在體外的臍囊袋內,所幸她在勇敢接受手術後,如今已重獲新生。根據《太陽報》報導,今年3歲的勞雷爾身體健康、個性活潑,但由於出生時胃、肝臟和腸子都在體外的臍囊袋內,她的所有器官在體內的位置完全不對,所以外科醫生不得不重新動手術「喬正」她的器官,把所有器官部位取出來,放置到正確的地方,然後再把她的肚子縫合起來,因此多次手術留下大條驚悚的疤痕。英國一名3歲女童出生時罹患罕見的新生兒先天性畸形疾病「臍膨出」,接受手術後,如今已重獲新生。(圖/翻攝自太陽報)這種「臍膨出」的症狀通常在出生時就得治療,但倫敦國王學院(King’sCollege)的醫護人員直到上個月才對勞雷爾進行手術,因為她的情況非常嚴重。勞雷爾的母親凱莉(Kelly)說,「當我們剛從醫院回家的時候,有一個階段,你會想你是否能夠過上更正常的生活。所幸經過多次手術後,勞雷爾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狀態,順利重獲新生。」主治醫生表示,勞雷爾在手術後必須在醫院住上6到8週觀察,但她只用了1週就能回家。凱莉表示,這麼快就能回家了,有時會擔心情況好得不像真的。她也透露,勞雷爾已經到了喜歡炫耀她的「新肚子」的階段了。事實上,臍膨出的發生率約為每10,000個嬰兒之中會有1例。臍膨出囊袋的大小差異很大,從幾公分到如同小孩的頭部般大小都可能發生,臍帶通常附著在囊袋的頂點處,從此透明囊袋中可以看到膨出的腸胃道,包括有胃臟、小腸、大腸、肝臟、胰臟以及脾臟等等器官。
每天都看到死者喊救我!英ICU護士見證新冠死亡潮 患PTSD生活全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前線醫護人員不但要忍受身體上的辛勞,心理也必須承擔龐大壓力。一名英國護士就因為親眼目睹太多病人在第1波、第2波疫情爆發期間喪命,至今仍深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所擾,不但走進醫院就會感受到巨大焦慮和恐慌,死者的臉甚至會天天浮現在眼前,讓他不得不辭掉工作。根據《鏡報》(The Mirror)報導,46歲英國護士喬(Jo Laplana)在當地疫情爆發期間於謝菲爾德皇家北方醫院工作,他也因此患上PTSD。「我每天至少看到他的臉一次,他是我見到的第一個死去的病人」,喬表示,一年多前他接到一位與他同年的男病人,一開始患者的病情相當穩定,沒想到病況卻突然急速惡化,後來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喬因為患上PTSD,已經離開護士工作。(圖/翻攝自@RoaringNurse Twitter)「我在FaceTime上找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並解釋了正在發生的事情」,喬回憶當時他聯絡到患者妻女,聽見女兒對著爸爸喊道「我愛你」,並希望父親能夠加油挺過來,但是過沒多久,該名男患者就在喬面前死去,這段回憶也成為他的夢魘。第2天喬的恐慌症發作,那名男病患的臉龐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儘管他請假一週去看心理醫生,情況也未見改善。因為沈重的內疚感,喬重回醫院後開始全心投入醫護工作,因此疏忽照顧家庭,孩子不斷懇求他回家,妻子也威脅要跟他離婚,最後喬無可奈何,只能放棄他熱愛的護理工作,離開醫院回家休養。喬的情況不是特例,倫敦國王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英國有將近一半的加護病房護理工作人員在去年第1波疫情爆發後,罹患PTSD或嚴重抑鬱、焦慮,一項民調也指出,英國有約一半的護士正在考慮離職
頭痛成排行第1!新冠症狀喪失味覺漸少見 專家警:印度變種病徵更像流感
新冠病毒可能造成的症狀相當多樣讓專家頭疼,其中印度變種病毒株(Delta variant)更是讓各國戒慎恐懼,近期英國一項研究指出,印度變種病毒(Delta)會造成的症狀與一般新冠病毒不同,且對年輕感染者而言,發病症狀更像是嚴重的季節性流感,導致患者不知自己已經染疫,助長疫情擴散。根據《衛報》(The Guardian)等外媒報導,倫敦國王學院教授蒂姆(Tim Spector)和他的團隊開發了一個APP,可讓患者紀錄自己每天出現的症狀,幫助科學家了解病毒,沒想到透過研究搜集而來的數據,團隊發現,新冠病毒印度變種會造成的症狀已經改變。一般而言,確診新冠肺炎會有的症狀為發燒、咳嗽與嗅味覺喪失,但是蒂姆指出,根據他們搜集到的數據,感染印度變種病毒的人,出現的症狀不太一樣,雖然發燒仍是常見病徵,但「頭痛」卻成為排名第1、最多人出現之症狀,再來才是喉嚨痛與流鼻涕,而嗅味覺喪失則被排出10名之外。蒂姆補充,印度變種病毒造成的症狀也會受到患者年紀影響,通常40歲以上患者會出現頭痛、流鼻涕和打噴嚏;40歲以下患者則會有頭痛、喉嚨痛和流鼻涕症狀,且由於年輕人染疫後症狀與一般流感相當類似,造成許多患者誤判自己只是得流感,仍外出與親朋好友聚餐等,加劇疫情傳播。蒂姆呼籲,尤其是年輕人很可能會因為免疫力較強導致症狀較輕微,但面對疫情千萬不可輕忽大意,一有類似病徵就必須就醫。
別小看月經醬 竟然是壽命殺手
美國針對8萬名護理師進行長達24年的調查,發現月經不順和早死是有關係的,若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持續到成人時一直到月經不順或時間拉很長的人,在70歲左右死亡的機率很高,調查結果顯示,月經不順比起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罹癌的人來說,和死亡的關連性更顯著。月經是除了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之外,被稱為「第5生命徵象」,可以被用於評估個體的身體健康、提供潛在疾病的線索,和生殖器、心臟、癌症及精神方面的疾病有密切的關係,並不是月經不順就一定會得到特定的疾病,而是會造成健康狀況的惡化。倫敦國王學院生殖健康學者喬那斯(Kim Jonas)表示,希望藉由這個研究,讓醫師及經期不規則的女性都會注意到這個問題,更在乎生理期對身體的影響。1989年開始的調查,是以住在美國、年齡界於25至42歲的8萬名護理師為對象,研究者要求被實驗者在一開始的2年內,用寫信或email的方式,提供生活方式、飲食、醫療履歷、是否有疾病等資訊,而且第一次的調查也會要求護理師回想在14至17歲及18至22 歲時的月經狀況,在1993年又會問一次月經周期的狀況(此時受訪者約39至46歲)。一般月經周期是26至30天,隨著年紀漸增,超過40天以上也大有人在,調查結果發現,超過40天以上才來的人,早死的機率比較高,尤其是從青春期時月經就不順的人、吸煙者又特別明顯,就算加入體重、年齡、生活方式、家族病史做考量,結果也沒有改變。愛丁堡大學研究員美濱(JacquelineMaybin)表示,最大的問題所在,就是月經不順僅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病,而月經不順不僅會在某些原因時造成不規則出血,甚至會增加早死的機率。但是,這份報告也有待商確的地方,因為調查對象僅限於白人護理師,她們的工時不規律,可能也是影響健康狀態的原因之一,不過,調查月經的相關數據,目前尚無法做到隨機抽測。本次的調查也是首次以月經不順對健康的影響做為研究題目,仍然具有可參考性。
24歲躍為香港「90後首富」 李嘉誠長孫女進入接班
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第三代正逐漸參與家族事業。相關資料顯示,李嘉誠長孫女、年僅24歲的李思德於7月進入李嘉誠基金會擔任董事,進一步接棒李嘉誠的慈善事業。李嘉誠基金會是李嘉誠慈善事業的核心,也是他非上市資產中至關重要一環,擁有李嘉誠約1/3的財產,資產規模料在千億港元以上,被李嘉誠稱為「第三個兒子」。該基金會在2020年2月透過大陸駐香港聯絡辦公室賑災專戶捐款1億港元,以支援武漢抗疫工作,並向前線醫護致意。目前,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任基金會主席,次子李澤楷任副主席。根據香港公司註冊平台資料顯示,李思德已在7月28日獲委任成為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同日獲委任的還有長江集團旗下的基建業務實體長江基建會計部經理文嘉強。截至目前,該基金會董事共16位,李嘉誠和長子李澤鉅、次子李澤楷,以及長孫女李思德都在名單上,而李思德是董事局裡唯一的「90後」。不過目前尚不知李思德在基金會擔任什麼角色、負責什麼工作,對於是否部署第三代接班時,基金會也未回復。資料顯示,李思德出生於1996年,是李澤鉅的長女,曾就讀名流雲集的香港漢基國際學校,後就讀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並於2017年7月從該校潘迪生法律學院畢業。李思德於2018年開始接觸家族事務。當年5月,她獲任由李嘉誠捐款興建的慈山寺董事。慈善寺是李嘉誠出資約17億港元建成的佛教寺廟,12名董事中大多為李家人。後來,有媒體發現李思德還擔任李家加拿大鈾礦能源公司NexGen Energy的董事。2019年12月,李思德又成為兆豐地產有限公司董事。兆豐地產是李嘉誠私人持有的公司,從事土地投資、發展及地產業務,李思德出任董事,意味著她將直接參與家族企業的管理。此外,2019年還有報導指出,李嘉誠給了李思德價值700億港元的家族信託基金權益,這讓她一躍成為香港「90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