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
」舒心BAR/吳若權:認清依附風格 愛得更親密
維繫關係,是兩個人都要共同努力付出的事情。學習去辨識出彼此的依附風格,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並且與對方建立更美好的關係!從此不用再拚命索討愛、或逃避愛!我們常聽到:要找「對的人」!好像這一生很難遇到對的人。其實不論友誼或是愛情,我們並不是真的都沒有遇見「對的人」喔,而是我們在相遇之後,很容易就徹底地忽略他。因為所謂「對的人」,有兩個重要特質:一,他們非常無趣;二,他們可能都已經有伴侶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問題可以透過心理學的依附理論,找到解答。心理學的三種依附風格不同時期的心理學家,都曾提出對於依附關係的先知卓見。儘管論述方法略有不同,但大致而言,可依照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短暫離開孩童的這段期間,觀察孩童會不會抗議,及抗議的強度,分為三種基本的依附關係: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安全型:這樣的孩童在玩耍的時候,非常活躍。和母親短暫分離時,會感到沮喪。但是,當母親回到現場,他可以很快回到剛才的狀態,繼續全神灌注地玩耍。這樣的孩童,長大後比較有安全感,情緒不容易波動,也比較能體貼、關心別人。焦慮型:孩童在母親離開房間之後,會變得非常不安,但是媽媽回到房間後,他會有矛盾的反應。一方面看到媽媽回來會很開心;也會因為媽媽剛才離開而生氣。所以會哭鬧一陣子,表達抗議。這樣的孩童,長大之後會比較沒有安全感,很渴望被擁抱,喜歡比較黏TT的相處方式。逃避型:有些書上,會以「疏離型」的描述,代替「逃避型」,但意思是差不多的。當母親離開房間時,孩童會表現出好像不在意的樣子;等媽媽回到房間,也沒有特別開心的反應。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靜,但其實他的內心隱藏著焦慮。這樣的孩童長大之後,認為自由比親密更加珍貴。在兩個人的關係裡,會很重視獨立空間,且跟對方保持距離。焦慮型容易碰到逃避型辨識出自己依附風格,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就比較容易跟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你可以觀察自己,和朋友或戀人的相處狀態, 了解自己的依附風格。譬如:剛認識一個你喜歡的朋友,彼此交換了聯絡方式之後,你會不會很期待對方打電話或發訊息給你?如果一直沒有等到對方的電話和訊息,你會不會焦慮生氣,甚至想要奪命追魂call ?如果會的話,那你很接近焦慮型。假使你明明在等待對方的電話和訊息,卻表現出很不在意的樣子,或轉移注意力,開始忙著其他工作?或是,你會找別的朋友聊天,像是已經把這件事跟這個人,都忘得一乾二淨?如果是的話,那你很可能是逃避型。焦慮型的人,很容易碰到逃避型的人。因為逃避型的人,比其他任何類型的人,都更容易因為失戀或離婚,而回到單身的感情狀態。所以,他前前後後待在感情市場的時間也比較長久。相對之下,安全型的人通常不會談很多次戀愛,因為他一旦安定下來,就會建立一段長久的關係,所以並不容易出現在戀愛市場上。逃避型的人,不太可能跟同類型的人交往。因為如果兩個人都是逃避型的人,根本沒有辦法建立感情的連結。所以,逃避型的人和焦慮型的人,最容易碰在一起。那這樣的兩個人,究竟該如何相處呢?該試著調整或決定離開心理學專家,提供以下五個原則給你參考:1 真情流露:真實表達自己的情緒。2 關懷彼此:聚焦於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要考慮到對方。3 清楚明瞭:說出你要什麼,讓對方知道。4 不要指責:一味地抱怨,很容易傷害對方。5 立場堅定:誠實表達需求。市面上,有很多暢銷書以及YouTube影片,都會教你如何透過一些手段,吊盡對方的胃口。例如,不要讓對方覺得你很好約;你千萬不要主動打電話給對方;你不要表現得太在乎對方……表面上,看起來這些做法,是為了要讓你看起來更有魅力,並且能夠得到對方的尊重。但事實上,如果這些手段,都並不符合你真正的需求和感受。或許偽裝自己,暫時會讓你看起來很有魅力,但卻沒有真正展現出實際的依附風格,所以很容易弄巧成拙。你永遠要知道,你的需求一定要被滿足,你才會覺得快樂。如果誠懇溝通之後,對方真的做不到,就趁早分手吧!畢竟,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至少我們曾因這樣的相處經驗,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也許這段友誼或感情無以為繼,但我們對於人生的眼界和幸福的看法,都會因此更開闊一些。以上分享的內容,摘要自三本和依附理論相關的書籍,分別是:遠流出版的《依附》,以及另一本同名的《依附》是由小樹文化出版,另一本是時報出版的《關係免疫力》。歡迎你到《時報周刊》臉書留下意見,或提出問題,並且和我分享:你是不是因為更了解自己的依附風格,而對相處關係更有自省的能力了?請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依附》書封(圖/遠流出版提供)《依附》在一段關係中,許多問題的癥結都源於互相衝突的「依附需求」。唯有正確掌握伴侶和自己的依附風格,彼此更精確地知道對方在意的事,就能提升安全感,讓關係更親密。———————————————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舒心BAR】吳若權:憤怒中療癒痛苦
當你願意負起教養自己的責任,願意學習在憤怒中療癒己身,對自己有足夠的同理心,就能以同情、甚至是慈悲的態度,來感知自己痛苦的根源。雖然在朋友眼中,我看起來算是好脾氣的人,但其實在青少年時期,我曾經因為和家人吵架,一時無法控制憤怒的情緒,隨手拿起一個藥罐子,打破家中的隔間玻璃。由於裝潢上有點巧思,修復起來也非常困難,只好用一幅圖畫暫時遮蓋。每次看到那一塊被我打破的玻璃,憤怒的情緒雖然早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卻是深深的內疚。或許是對這次失控的憤怒情緒,印象太過深刻,成長過程中的我慢慢學會提醒自己:要控制自己的憤怒,類似的失控行為就減少很多。截至目前為止,我人生中唯一一次在公開場合和別人大吵一架的經驗,是在微軟公司擔任行銷經理時,那時候公司剛成立公關部門,來了一個問題人物,經常在內部招惹是非、挑撥離間。某天他鬥完其他同事,沒事來招惹我,刻意捏造不實事件誣賴給我。忍無可忍之下,我在辦公室大發雷霆,狠狠跟他大吵一架。連總經理出來勸我都不給面子,摔了手中的文件就下班走人。留下一群錯愕的同事,驚訝地發現原來我也是一個會發脾氣的人。幾個月之後,他在其他公務出了私德問題,最後被迫離職,但和他大吵一架的事件也重挫我的日常形象。原來在辦公室發脾氣,破壞虛矯的和諧氣氛,真正受害的人還是自己。釋放情緒 免於暴力你常常發脾氣嗎?或是你表面上看起來平靜,但心中已經嚷嚷過無數次的「氣死我了!」「真是氣死我了!」其實,生氣並不是壞事,過度壓抑情緒,反而會讓你身心受創。我們之所以害怕面對憤怒的情緒,是因為在過往經歷中,憤怒大多會帶來攻擊性的破壞行為,嚴格說起來我們真正恐懼的是:憤怒所帶來的破壞行為,而不是憤怒的本身。《憤怒療癒力》依據心理學研究,將憤怒歸納幾種表達方式,包括攻擊式憤怒、消極的攻擊式憤怒、沉默式憤怒、否認式憤怒與自我導向式憤怒。其中,「攻擊式憤怒」,常爆發言語、肢體衝突及破壞物品等行為,更可能因為暴力而需要法律介入。「消極的攻擊式憤怒」並不容易察覺,有時會以「沒有做到答應對方的事情,而為自己或他人帶來麻煩」這種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忘了替另外一半跑腿,或是在會議前沒有準備周延,而拖累其他的同事。「沉默式憤怒」比較像是生悶氣,至於會生氣多久呢?從數小時、數天、數個星期到數個月,甚至是好幾年。「否認式憤怒」是刻意壓抑憤怒的情緒,「自我導向式憤怒」,則將憤怒的情緒指向自己,因此產生過度的自我批判,甚至是自我懲罰,最後轉變為抑鬱寡歡的情緒。這些憤怒的情緒,究竟是怎麼來的?根據研究顯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獨特的基因組合,決定脾氣是好是壞。而其實童年時期負責照顧你的人,如何滿足你的需求,對你長大後的情緒管理能力,也會有關鍵性的影響。心理學的「依附理論」說明,如果父母有時候滿足孩子的需求,有時候又冷落他們,孩子沒辦法從父母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會表現出較強的焦慮感,碰到某些事件時,引發憤怒的情緒。憤怒,固然可能帶來攻擊性的行為,破壞物品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你只要學習觀察、感知憤怒,明白憤怒只是一種訊號,引導自己去探索內在的感受、思緒及身體的反應,這個處理憤怒的過程反而是有益的。教養自己 平靜溝通我認為主動學習處理憤怒的情緒,可以讓自己從「受害者」的角色跳脫出來,轉而成為生命的「主控者」。《憤怒療癒力》提到一個很寶貴的觀點,「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家長,你必須對教養自己,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當你願意學習在憤怒中療癒自己,對自己有足夠的同理心,就能夠以同情、甚至是慈悲的態度,來感知痛苦的根源。是因為羞愧、內疚、焦慮、挫折還是恐懼而憤怒?或是因為感覺遭遇背叛而受傷,感覺遭受排斥而害怕被遺棄。你也可以用心寫下「憤怒日記」,日後用來跟對方心平氣和的討論,有助於你在憤怒過後和別人溝通與相處。學習面對憤怒,並不是為了讓自己永遠不再發脾氣,但可以在每一次快要發脾氣時,清楚且明確的察覺引發憤怒的痛苦來自何處。只要知道自己在痛苦些什麼,就不會以憤怒來轉移對痛苦的注意力,當你能夠反覆做察覺練習,就不會在憤怒的情緒中失控,反而能在憤怒當中療癒自己。———————————————《憤怒療癒力》從事心理學、諮商工作長達40年的伯納‧高登(Bernard Golden)著作《憤怒療癒力》指出,透過練習掌控情緒,便能和更好的自己相遇。———————————————關於吳若權身兼暢銷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企管顧問、生涯顧問、情感與親子專家,以清新動人的文字風格廣受讀者歡迎,為無數人帶來激勵與療癒的力量。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4期《周刊王》和2160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7/10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雜誌內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997元,粉絲切勿錯過。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