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旅客
」 觀光 疫情 日本 旅遊 觀光署兩岸關係緊張嚇跑國際遊客 觀光逆差7300億創歷史新高
根據觀光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到8月的出入境逆差達到641萬人次,觀光產值逆差推估將達新台幣7300億元,創歷史新高。業者點出最大痛因,疫情前陸客是台灣最大市場,地震、颱風等天災都是短暫影響,但兩岸關係緊繃不僅陸客無法來旅遊,造成的不安全感,也降低國際旅客來台旅遊意願。根據觀光署報告,2023年外籍旅客在台人均消費4萬1590元,乘以750萬人次,產值約3120億元;而台灣人出國平均每趟花費6萬481元,乘以1750萬人次,總花費約1.05兆元。也就是說,民眾出國消費額,比外國旅客來台多花了7380億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4日召開國家觀光政策檢討座談會,會中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表示,疫情解封已3年,但觀光產業仍看不到春天,今年來台旅客人次可能達不到750萬人次,且統計數字還包含來台工作者,根本不符合觀光客的定義,目前日本已經恢復到8成,台灣卻不到6成,觀光需要整合、行銷及創意,才能吸引有消費能力的國際旅客來台。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指出,即使兩岸關係不好,疫情前陸客仍然是台灣最大市場,且陸客來台時間大多在7天左右,待的時間是日本客跟南韓客的2倍,產值可以拉升為2倍。李奇嶽說,今年遇到地震、颱風等天災都是短暫因素,但兩岸關係緊繃,會讓國外旅客覺得不安全,以日本旅客因日圓貶值不出國為例,但日客赴南韓的衰退率就沒有台灣嚴重,顯示主因是旅客擔心不安全。陳宜民表示,觀光產業是無煙囪工業,型態也千變萬化,台灣的旅遊警示燈號在國際上是橙色的,會讓國際旅客認為台灣是比較危險的地區,應該要努力讓台灣警示燈不要是橙色。智庫也會繼續蒐集業者心聲,反映給立委參考。
今年國際旅客649萬人次來台!終於突破去年 兩岸緊張「1千萬難達標」
國際旅客來台今年有望力拼1200萬人次,不過由於兩岸關係陷入緊張,今年原本估計有200萬到250萬名陸客會來台,現在必須省略不計,國際來台旅客目標也因此下修至1000萬人次。不過依據觀光署入境旅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昨日(12日)止,累計來台旅客規模約為649萬人次,已超過112年度648萬人次水準,整體市場呈現穩步成長趨勢。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年4月1日曾坦言,原本對於兩岸交流還有一些期待,但現在看不到曙光,觀光署長周永暉為此也有跟他討論,如果今年估計的200萬到250萬陸客無法到台灣來,本來估計今年國際旅客來台可能下修到950萬人次,但他跟觀光署長說,至少努力往1千萬國際旅客目標邁進。如今觀光署指出,依據入境旅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昨天為止,累計來台旅客規模約649萬人次,已超過112年度648萬人次水準,整體市場呈現穩步成長趨勢,顯示台灣觀光雖受各種因素影響,仍受來台國際旅客喜愛,並期逐漸揮別本年各項不利Inbound市場發展因素之衝擊。觀光署表示,為持續爭取國際來台旅客恢復疫前規模,本年透過擴大組織布局及多元行銷策略全方位搶攻客源市場,包括陸續成立印尼雅加達、印度孟買、法國巴黎及加拿大溫哥華等台灣觀光服務分處(Taiwan Tourism Information Center,TTIC),以擴增行銷廣度及深度,後續年度也規劃逐步增加菲律賓馬尼拉、澳洲雪梨、荷蘭阿姆斯特丹等TTIC,賡續培養未來客源市場。與此同時,為呼應疫後全球觀光發展趨勢及傳達台灣嶄新觀光品牌形象與打造口碑,觀光署本年5月推出台灣觀光品牌3.0版「TAIWAN–Waves of Wonder」(台灣魅力‧驚喜無限),10月推出全新台灣觀光品牌國際宣傳影片,以4大主題「SHARE(分享)、DISCOVER (探索)、ENGAGE (連結)、ENJOY (享受)」傳達台灣從自然景觀到多元文化的獨特魅力,並於各主力市場邀請名人擔任台灣觀光形象代言人(如日本/妻夫木聰、韓國/圭賢等)。此外,觀光署還以「五路齊開」操作策略,透過海外旅展、推廣會、戶外廣告(如紐約時代廣場)、電子與社群及多元媒體廣告(如CNN、BBC)等擴散發酵。亦攜手與跨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加強合作,整合文化、運動、生態、鐵道等多元主題,開發更多樣化及具魅力之遊程產品,推動會議後旅遊、郵輪觀光、轉機入境旅遊等主題,期盼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台。觀光署補充,每年第4季為旅客出國旅遊旺季,為加速衝刺送客,觀光署已積極籌辦各項重要引客、促銷措施,努力至最後一刻,包括推出高鐵2人同行1人免費方案、與航空公司合作促銷活動、與旅行社合作募客來台、國際自由行旅客加碼抽「遊台灣金福氣One More Time」等作為,期透過波段性促銷及宣傳,再帶動一波來台熱潮,創造台灣觀光話題及來台旅客持續穩定成長。
疫後拚觀光!來台國際客邁向600萬大關 觀光署盼國旅目標2億人次
交通部觀光署持續衝刺疫後觀光,觀光署長周永暉表示,來台國際客人數正邁向600萬大關,第4季為國外旅客來台旺季,持續衝刺,千萬人次目標不變,同時也希望國旅能補足國際市場,盼今年國旅能達到2億人次,明年來台旅客目標仍預計維持1000萬人次,國際行銷宣傳預算也將增加。周永暉今表示,目前國際觀光客來台已破500萬人次,正邁向600萬人,他坦言「今年挑戰很高」,國際認定2025年恢復疫情前盛景是常態,部分國家較早才可能在今年就恢復,而在現實問題包括郵輪、航班等無法完全恢復,不過目標也不能隨便移動,台灣仍面臨地震、颱風等狀況,預估明年才會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沒到最後一刻不能退縮。談及國旅情形,周永暉說,狀況有好一點,但沒預期那麼好,還是有匯差影響,國人心情上,悶了3年沒出國也怪,觀光署也希望國旅能有變化,目前已有22縣市的觀光群組,盼地方也能推薦旅遊亮點,一同肩負起引客任務。「明年是重要的一年!」周永暉提到,希望能在2025大阪世界博覽會期間,吸引轉機客,讓國際客在前往日本路上先停一站台灣,另外北美市場要前往菲律賓或泰國轉機客,也必須把握住。他也說,明年希望展現台灣親山親水的特質,且明年有世界露營大會、世界賞鳥會接力舉辦,由於疫後生態旅遊成強項,這2個活動算是能夠掌握旅遊市場的契機。此外,地方縣市觀光單位也要跳出來,例如南部各縣市或中部各縣市串聯合作留客,也能同步提升住房率。過去吸引大量國際旅客的花蓮太魯閣遭天災重創,周永暉指出,未來要將花蓮玉里作為「太魯閣的替身」,以「板塊」作為亮點,打造遊客中心,遊客可一隻腳踩在歐亞板塊、一隻腳踩在菲律賓海板塊等方式,吸引旅客前來花蓮旅遊。周永暉表示,明年預計持續維持千萬國際客目標,國旅目標預估2億人次,國際客加上國旅的觀光產值目標則落在8000億元左右,另外觀光署自2024年至2028 年,每年增加2至3億元的宣傳費用,總共增加10億元,多管齊下加大力道宣傳。
疫後來台旅客消費力恢復6成 韓客最拚日均花6916元愛買「這些」
交通部觀光署公布2023年來台旅客消費調查,發現外國旅客來台人次恢復5成5,消費力已恢復6成。雖每日人均購物費減少,但娛樂費增,其中在消費力及購物費的統計上,皆以韓國旅客最大方;而政府大力補助的新南向旅客,雖占全體來台人次的3成7,但消費力和購物消費排行卻皆不如他國。根據觀光署調查,2023年來台旅客達649萬人次,旅客量恢復至2019年的5成5,來台旅遊市場逐季穩步回升,以新南向18國占3成7為最多,其次為港澳占1成8、日本占1成4。平均停留夜數7.39夜相較疫情前增加1.19夜,全年來台旅客觀光支出達86.61億美元(約新台幣2,698億元),消費力已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6成。2023年全體來台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費額為180.67美元,較2019年(195.91美元)減少7.78%,主要是購物費減少32.06%最多,而娛樂費則增加5.37美元(成長89.05%)最多,顯示旅客重視旅遊體驗,而減少購物的現象。就市場面觀察,在台消費力的前3名市場為韓國旅客(平均每人每日212.14美元,約台幣6916元)、日本(197.62美元)、美國(197.33美元)。購物花費前3名依序為韓國旅客(平均每人每日44.96美元,約台幣1478元)、大陸(37.20美元)、港澳(36.17美元)。全體旅客首選仍為台灣名特產,但日客偏好茶葉,韓客、歐美客偏好紀念品或手工藝品類,而新南向、陸、港澳旅客則偏好服飾或相關配件。觀光署透過觀宏專案(東南亞優質團簽證便捷措施)等簡化簽證措施,同時以遊台灣金福氣住宿券加碼促銷及限時機票優惠,提高新南向旅客來台旅遊意願,占全體來台旅客人次3成7,不過消費力不如預期,推估帶入的觀光收益約33億美元。日本市場方面,則因受到日幣貶值、海外目的地物價上漲、航班尚未完全恢復等因素影響,2023年日本出國人次僅為疫前2019年的4成8,全年來台92.8萬人次,恢復4成2,平均每人每日消費額為197.62美元較2019年負成長13.86%,帶入的觀光收益約10億美元。根據調查,2023年與2019年受訪旅客遊覽景點前4名依序為「夜市、台北101、西門町、九份」;2023年旅客超過5成為再訪客,「探親或訪友」及「業務」目的較2019年增加,在台交通以搭乘捷運最多,顯示疫後找回旅遊記憶點,以及交通便利性因素影響,開放邊境後旅客遊覽景點較集中於北部地區。「美食或特色小吃」、「風光景色」為吸引觀光目的旅客最主要原因,且逐年增加其重要性,而在台期間參加活動前三名為購物、逛夜市、參觀古蹟,對台灣的美味菜餚、逛夜市及地方特產留下深刻印象;最喜歡景點為日月潭、平溪、九份。來台旅客整體滿意達9成7,以台灣民眾態度友善、境內交通便利、社會治安良好、遊憩環境安全滿意平均分數最高。
出口擴增力道不如預期 第2季經濟成長率下修驚險保5
由於出口擴增力道不如預期,主計總處7月31日下修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5.09%,較上次預測值減少0.09個百分點,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假設第3季、第4季GDP預測維持不變,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91%,同步下修了0.03個百分點。幸好企業投資步調加速,抵銷出口擴增不足的壓力,官員強調,經濟情勢呈「穩定向上」趨勢不變。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視察王翠華指出,受惠AI等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熱絡,帶動出口表現,但第2季表現仍不如5月預測時那麼好,商品出口比預測值減少47億美元,是第2季經濟成長率下修的主因。民間消費方面,主計總處表示,受惠於就業市場穩健,調薪、股市創高等帶來財富效果,第2季零售業、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年增2.68%及3.81%。此外,跨境旅遊熱絡,帶動航空客運與國人國外消費續增,金融市場交易升溫也挹注證券、基金等交易手續費,併計各項並剔除來台旅客消費影響及物價因素後,概估第2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2.71%,較原先預測數增加0.12個百分點。中研院經濟所31日則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88%,大幅上修0.86個百分點,主要是人工智慧(AI)、全球需求回溫,中研院對景氣前景看法是審慎樂觀。不過,4月1日台灣電價全面調漲,近來房價上漲也帶動租金上揚,加上軍公教調薪、凱米颱風來襲等多重壓力,中研院經濟所警示,「下半年通膨壓力不容小覷」。中研院經濟所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2.21%,比央行、中經院、台經院的預測值來得高。
403花蓮強震嚇跑20萬外籍旅客 日本減少近7萬人次占最多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當地觀光業,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數據出爐,4月份外籍旅客數量較前月大減20萬餘人,顯著衰退市場包括日本、韓國、港澳、新加坡等。交通部長李孟諺表示,今年吸引1000萬旅客來台的目標不變,接下來將加強國際行銷。0403地震震傷國際級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粗估要7年才能恢復以往面貌,近期鐵、公路落石不斷,也讓國人提不起信心前往旅遊,以往熱鬧的夜市現在門可羅雀,花蓮住房率不見起色,多家旅館乾脆歇業收攤。根據觀光署統計,4月份外國旅客較3月份減少20萬1462人次,日本減少6萬5169人次、港澳減少4萬3516人次、韓國減少2萬4734人次、新加坡減少1萬5001人次。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分析,4月份的來台旅客減少20萬餘人次,主要是受0403花蓮大地震影響。他指出,日韓、港澳及新加坡旅客都是自由行居多,容易因天災等外在因素改變旅遊計畫,因此4月份以這些國家衰退最顯著。而東南亞國家簽證變動不易、歐美等長線旅遊計畫變更困難,影響幅度較小。黃正聰說,後續旅遊變化還有待觀察,政府應加大行銷力度,告訴各國旅客台灣其實很安全。李孟諺回應,花蓮大地震確實對台灣的國際旅客,以及花蓮地區的觀光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目前對花蓮、台東有專案補助,不分平假日住宿都有1000元的補助;另對團客也有相關補助。李孟諺說,對於國際觀光客的推廣,交通部也希望加強花蓮的行銷,告訴國際旅客,花東除了太魯閣之外,還有很多優雅、美好的旅遊景點,未來會加強這方面對國際觀光來行銷。至於今年度預定的1000萬人次目標,還是會持續推動。
交長李孟諺備詢:2028年達成來台旅客達1400萬人次
交通部長李孟諺上任後13日首度到立法院業務報告並備詢,只是李孟諺上備詢台前一度走錯邊,走向質詢台。李孟諺表示,接下來施政首要任務就是提供安全、便捷、永續人本的交通環境及運具,更細數未來「6大施政重點」。李孟諺說明,第一「建構道路交通安全」,要軟硬體兼施加速道路優化、運用道路智慧科技提升效率與安全、函頒有聲號誌設置指南規範全台導引聲響、駕駛安全升級、交安宣教社區化、定期公布全台及各縣市道安執行績效。第二是「推動台灣觀光亮點帶動兆元產業」,5月已啟動全新台灣觀光品牌,盼藉此引客千萬來台、營造環島百大亮點,捲動國旅破億旅次、跨域整合連結科技,再創多元旅遊熱潮、數位升級智慧加值,提升景區及產業服務價值等策略,盼在2028年達成來台旅客達1400萬人次,國人國內旅遊超過2.2億旅次,觀光產業成為兆元產業等目標。第三為「提升公共運輸品質」,首要提升公共運輸使用率、推行偏鄉交通平權、全台環島自行車路網、自駕巴士推動與精進。第四是「強化幸福交通網連接」,包括幸福公路連接與改善、推動台鐵安全服務升級、推動環島高效鐵路網、推動都市捷運建設。第五是「優化海空運發展」,包括全新航廈服務躍升,打造東亞航空樞紐、優化飛航服務設施,精進遙控無人機管理、建設港埠旅運核心,開啟海運貼心服務、發展智慧綠色海運提升航運安全永續、建設AI運籌中心,便捷物流創量增值。最後則是「精進有感氣象服務」,包括觀測現代化、預報精緻化、服務多元化。李孟諺強調,將持續推動各項陸海空建設及服務,以安全為首要,秉持行動與創新精神,運用科技、優質服務與智慧數位3大面向並進,致力為台灣交通運輸、航港、觀光、氣象及行人安全等領域努力,建立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與服務。
3因素衝擊!全台攤販5年倒7萬家 年營收大縮水
攤販調查一覽表主計總處29日公布「2023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受疫情催化網購、外送平台及來台旅客人數未恢復等三大影響,攤販攤數驟降至23.3萬攤,較2018年調查下降23.95%,也刷新調查統計以來最低紀錄;從業人員也降至35.7萬人。整體營收約3954億元,較2018年大減26.7%。主計總處統計每5年進行一次攤販經營概況調查。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台灣攤販發展最高峰在2013年,攤販數、從業人員分別為31.8萬攤、49.1萬人。主計總處官員分析,攤販減少與國人消費習慣改變有關,例如24小時的便利商店林立,買麵包、飲料、餐盒都非常方便,加上網購、APP等多元零售通路發展,2018年的攤販調查中,不論是攤販數、從業人員、全年營收等,都首度出現負成長。官員指出,這次攤販數、從業人員驟減,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去年調查時來台旅客人數急凍,疫情更催化民眾網購、外送平台的使用,攤販數續呈負成長,且是有統計以來新低,比1988年首次調查的23.4萬攤還少。所謂攤販的定義,官員表示,只要沒有固定地址(店面)、攤位號碼等,都屬於攤販調查的範圍。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從事攤販工作以二度就業、60歲以上族群(占36.23%)為大宗,這些高齡就業者一旦退出攤販行業的勞動市場,新人很難遞補,年輕人不愛躲警察、擺攤位,且善用社群軟體、直播,預測2028年下次攤販調查,不論攤販數、就業人數都會比這次還少。調查從營收獲利來看,平均每攤賺53.3萬元,相較於5年前的利潤,平均減少7.3%;若以攤販經營類別來看,生鮮肉類營運狀況最佳,年營收近379萬元、利潤為82.3萬元最高。官員表示,生鮮肉類是民生必需品,且民眾還是偏愛當天的新鮮食材,較不容易受到疫情或外送平台興起的影響。調查顯示,攤販占比最高的仍是小吃、食品及飲料類,攤販數12.5萬攤,占比高達53.61%,平均每攤年營收152.5萬元、利潤54.5萬元,略高於平均值。
「國泰 亞洲萬里通」攜手台灣三井不動產 到MITSUI OUTLET PARK消費賺里數
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2023年度來台旅客人次突破648萬人次,海外旅客明顯回流。「國泰 亞洲萬里通」為了替全球會員擴充集「哩」場域,同時服務台灣本地會員,一次聯手五間百貨夥伴,包括台灣三井不動產旗下MITSUI OUTLET PARK北、中、南三據點、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台中,以及新光三越、Global Mall、昇恆昌、微風百貨,提供一站式購物賺里數服務,里數除了能用於換機票,還可於官網兌換全球飯店、租車、當地體驗行程。此外,「國泰 亞洲萬里通」亦首度公開港日旅客來台購物旅遊趨勢,結果台式醬料、大眾運輸周邊、服飾、文創商品等皆入選必買產品!自2022年8月17日起,「亞洲萬里通」及馬可孛羅會會的優勢便正式匯聚為一,精簡為「國泰航空的國泰會員計劃」,並將兩者的會員優惠整合於同一會籍之中,會員可透過國泰航空、航空夥伴及生活品味合作夥伴,從旅遊及日常生活消費賺取及兌換里數,目前全球已突破逾1,100萬名會員及800多家夥伴機構。國泰航空顧客時尚生活董事施愷民提到,台灣一直是重點市場,希望透過強化百貨夥伴合作陣容,讓會員從飛行服務到購物消費的權益都能全方位提升。而「國泰 亞洲萬里通」與台灣三井不動產旗下 MITSUI OUTLET PARK、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 的結盟奠基於2018年起與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的合作經驗,藉著國泰航空廣大的會員基數及網絡,成功吸引日本及全球會員前往造訪日本各地的 MITSUI OUTLET PARK。台灣三井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久一康洋分享,今年將合作版圖從日本延伸至台灣,在MITSUI OUTLET PARK 林口、台中港、台南及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台中購物,即可直接賺取「亞洲萬里通」里數。5/31前「國泰 亞洲萬里通」台灣會員到合作百貨消費,有機會抽中限量的「Cathay x Samsonite行李箱- 28吋」(圖中左側行李箱)。即日起至5月31日止,「國泰 亞洲萬里通」台灣會員至台灣三井不動產旗下MITSUI OUTLET PARK、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購物,可享50%額外「亞洲萬里通」里數回饋;使用新光三越skm points、Global Mall環球購物中心、昇恆昌iRich Club、微風百貨Breeze Rewards等點數兌換里數,亦可享50%額外里數回饋,再加碼抽出10名幸運得主,可獲得特別聯乘限量的「Cathay x Samsonite行李箱- 28吋」(香港參考零售價港幣4,300,折合新台幣約18,100元);港澳、日韓及東南亞等地會員至台灣三井不動產旗下MITSUI OUTLET PARK、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消費,最高可享額外三倍里數回饋。目前MITSUI OUTLET PARK、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可以直接消費賺里數,每消費30元可累積1里數;新光三越是「點數轉里數」,5,000點SKM points= 600里,5,000里=5,300點SKM points;Global Mall的「點數轉里數」則為250點= 100里;昇恆昌一樣是「點數轉里數」,520 iRich點數= 100里,5,000里=價值新台幣650元商品抵用金電子酬賓券;微風亦為「點數轉里數」,1,000微風酬賓點數=150里,5,000里= 6,000微風酬賓點數。國泰航空推出各種質感周邊,消費購買同樣可以累積亞洲萬里通里數。另外據交通部觀光署資料統計,香港及日本奪下2023年來台旅客人次的冠亞軍,「國泰 亞洲萬里通」特別針對香港及日本兩地會員發布調查問卷,其中,旅遊目的以自由行、商務旅行、拜訪親友佔大宗,並有過半成受訪者表示有興趣在未來一年內來台旅遊。而透過調查也發現港日旅客來台必備行程是「享用美食」及「購物血拚」。其中,具備「台灣味」的台式桌菜及路邊小吃,不約而同登上港日旅客的心願清單;而從購物偏好來看,香港旅客熱衷於食品點心及服飾配件,而且最在意商品CP值,例如購物時能否退稅或享有折扣;日本旅客則想收藏各種台式經典調味醬料與台鐵、捷運周邊商品,特別看重購物體驗感,包含商品種類豐富度、購物地點的交通易達性、通路信賴感等。
國際旅客人次目標下修至1千萬! 王國材證實:陸客來台看不到曙光
國際旅客來台今年有望力拼1200萬人次,不過由於兩岸關係陷入緊張,交通部長王國材今(1日)也坦言,中國不讓旅客來台的態度比他預期的還要堅定,因此今年原本估計有200萬到250萬名陸客會來台,現在必須省略不計,國際來台旅客目標也因此下修至1000萬人次。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日前坦言,若陸客遲遲不開放來台,來台旅客人數的目標將從現在的1200萬人次,下修至1000萬人次,因為原本預估的人數就有包含陸客的200萬人次。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前往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就「極端氣候災防預警暨汛期防汛準備辦理情形」進行專題報告,並接受媒體聯訪時回應,過去目標1200萬國際觀光客有將預估陸客量加入,的確中國大陸不讓陸客自由行和團客到台灣來,比他預期的還要堅定。原本對於兩岸交流還有一些期待,但現在看不到曙光,觀光署長周永暉為此也有跟他討論,如果今年估計的200萬到250萬陸客無法到台灣來,本來估計今年國際旅客來台可能下修到950萬人次,但他跟觀光署長說,至少努力往1千萬國際旅客目標邁進。王國材表示,期待兩岸觀光恢復交流,從去年8月起就一直拋出善意,希望我們先開放,對方也能開放,無奈「大陸迄今未就大陸遊客旅行團來台進行安排,又片面宣布改變M503航線」,因此台灣這邊也不開放旅行社招攬赴陸旅行團,所以中國就維持禁止。此前,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曾回應旅遊禁令,表示台灣民眾對組團來大陸旅遊期待已久,島內旅遊業界也一直呼籲民進黨當局早日解除禁令。去年8月以來,台灣有關方面幾次聲稱就恢復台灣旅行社組團赴大陸遊作出規劃,但同時附加條件,始終都在政治算計。朱鳳蓮指出,「台灣旅遊主管機構」如今又宣布原定規劃不再執行,如此出爾反爾,已經不是第一次。這只會讓台灣民眾和旅遊業界再次對民進黨當局以旅遊進行政治操弄、阻礙兩岸同胞交流、損害兩岸同胞福祉感到。
缺陸客挹注 觀光署:將下修外國旅客至1000萬人次
交通部觀光署設定今年外國旅客要有1200萬人次來台的目標,其中200至250萬為大陸旅客,但隨著兩岸互動冷淡、陸客來台前景不明,署長周永暉坦言,若到暑假仍看不到陸客團,將下修目標至1000萬人次。旅遊業則批評,官方用數字來美化觀光,業者無感,呼籲政府先釋善意、解除赴大陸禁團令,恢復兩岸旅遊才是上策。觀光署預計2024年要吸引1200萬名外國旅客訪台,其中包含200萬名陸客,但現已3月底,大陸仍無放鬆旅遊團來台的規畫。我方對此也祭出禁團令,6月後暫停組團赴陸旅遊。據統計,今年1月至3月15日,外國旅客來台近190萬人次,恢復至疫情前約8成,但與每月平均100萬人次的目標仍有段距離。周永暉表示,韓國、日本、港澳為今年第1季前3大市場,而新南向市場也很樂觀,不過陸客不來,1200萬旅客的目標難達成。他說,大陸遲未開放團客與自由行旅客來台,若到暑假都沒有結果,將檢討設定目標,今年來台旅客會下修至1000萬人次。周強調,1000萬人次為基本要求,1200萬人次則是樂觀目標,觀光署仍會繼續努力,接下來日本市場是要加強力道的方向,新南向國家如泰國、菲律賓以及雙印(印度、印尼),也會積極爭取。旅行公會全聯會研究發展委員會召集人高洺塗認為,不只今年1200萬人次達不成,恐連1000萬人次也很難做到,台灣的行銷方向錯誤,只用數字來美化觀光成果,事實是新南向旅客難以取代陸客,問題不在數量,主要還是消費力差一大截。高洺塗批評,政府拿人民納稅錢對東南亞旅客團體補助、給日本旅客補助機票或辦護照的錢,這樣子達到1000萬的人數有意義嗎?試問全世界哪一個好玩的地方,會拿錢拜託人家來玩?旅館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洪崇元也指出,業界已經很習慣這些空洞數字,中央喊來喊去,何時發布多少人來、哪時要下修多少人,實際上業者連客人在哪都不知道。他說,無論是1200萬還是1000萬,甚至是去年的600萬,業者都感受不到旅遊市場的活絡。洪崇元表示,開放陸客對旅館業者最有感,陸客團一來就是7個晚上,且行程走環島,每個縣市雨露均霑,阿里山、日月潭到花東地區都能受惠,而現在的旅遊狀況是只有北部地區有旅客。
疫後「來台國際旅客」前10名大洗牌! 港澳衝第一超越日本
疫情後哪一國的旅客最愛來台灣?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本周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去年(2023年)來台國際旅客中,最多的不是陸客也不是日本旅客,而是港澳客,其次才是日客,第3名則是韓國客。值得注意的是,前5至10名的外國旅客都是東南亞國家,東協旅客數量更佔比達34.7%,幾乎每3位就有一位來自東南亞。去年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次達648.6萬,已恢復疫情前一半,交通部觀光署本周也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整年度各地來台的國際旅客數前10大排行在疫情前後已重新大洗牌,原本疫情前來台旅客最多為陸客,其次為日本旅客,第3名才是港澳旅客,沒想到疫情後,變成港澳客最愛來台灣,2023年高達119.9萬居冠,超車疫情前領先的日本旅客人數。2023年來台旅客數第2名則是日本旅客,有92.8萬,第3則是韓國客有74.4萬,第4則是美國旅客52.9萬。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來台國際旅客數第5名至第10名則依序為新加坡46.3萬、馬來西亞43.7萬、泰國39.4萬、越南38.2萬、菲律賓35.0萬,以及中國客22.6萬。整體來台旅客前10名中,東協國家的人次佔比達34.7%,幾乎每3位就有一位來自東南亞。對此,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也分析,疫情後港澳客來台從第3衝到第1,主要是因為地緣上台灣離港澳很近,也有很多香港人在台灣讀過書,跟台灣有連結,再加上香港人出國率很高,尤其在疫後很多人希望到外面走走,因此預期這塊市場未來仍有成長空間。至於日本旅客來台人次為何在疫情後下降?黃正聰則點出,因為疫情後日幣貶值,等於出國旅遊開銷變貴,再加上日本經濟狀況其實沒有非常好,導致日本旅客出國人數變少,這也體現在去年日本旅客來台總數不到疫情前一半,不過去年底有逐漸回溫趨勢,日客來台人次已達到疫情前的6成。不過他也坦言,今年日本同樣面臨匯率和經濟問題,所以這塊市場只能期待慢慢恢復,如果能恢復到8成,其實就算不錯了。另觀察東南亞旅客人次的增長,黃正聰表示,東南亞旅客疫情前來台占整體市場可能只有2成5,但去年來台占比已提高到3成5,可以說東南亞旅客數是各個市場疫情後恢復最好的,且東南亞市場預料將持續成長,原因則包括人口紅利,東南亞人民的經濟水準提升,賺了錢就會想出國,再加上行政院規劃擴大東南亞市場,簡化通關程序,因此東南亞旅客市場很有潛力。而原先的陸客方面,黃正聰指出,目前中國大陸尚未開放自由行和團客來台,去年中國旅客22.6萬人為商務客、旅居及留學第3地陸籍人士等第3類陸客。
Klook啟動「擴大投資台灣2.0計畫」 3年將投入逾75億台幣、發展在地旅遊生態系
隨著疫情影響減弱、跨境旅遊逐步恢復正常,對2024亞洲旅遊市場高度樂觀的旅遊平台Klook台灣今(25)日宣布啟動「擴大投資台灣2.0計畫」。預計接下來3年內投資台灣75億台幣以上,用於打造台灣創作者社群、快速累積台灣觀光內容,並推動大型活動來台展演、優化產品方案、導入AI等,Klook表示將透過此計畫吸引更多亞洲甚至全球旅客來台。Klook商務長范偉能(Wilfred Fan)提到,2023年旅遊業能快速復甦,亞太地區旅客的積極出遊尤為重要,而2023至2028年成長率預估可達近乎歐美地區2倍;尤其積極出遊的年輕自由行旅客,對獨特體驗更加渴望、旅遊支出亦增加,塑造了與疫情前不同的旅遊形態;Klook台灣總經理李雅寧(Emma Lee)也表示,2019年Klook推出擴大投資1.0計畫,包括擴大徵才、擴大點數使用和吸引更多日本旅客來台;儘管疫情打亂了計畫,但目前階段性任務已完成:去年底台灣也開設了第二個辦公室,並在積分使用場景和國旅取得優異成績單。現在將整合過去三年在供應鏈和市場上積累的資源和經驗,並加大技術投入,打造和發展在地旅遊生態系。2023年Klook台灣營收成長超過3倍,圖為台灣知名地標台北101。(圖/Klook提供)說到與疫情前的不同,據Klook最新《亞太區旅遊脈動大調查》指出,2024年計畫出國的亞太旅客比例與去年相同、皆約80%,但其中約94%旅客打算在旅行上花費相同或更多錢,這比例較去年多出13%;其中60%旅客預計將超過一半旅費花在體驗行程上。調查也顯示48%亞太旅客會因演唱會、體育賽事或節慶活動等特殊活動安排出遊,這比例較去年增加11%,7成旅客則會在出發前預訂好當地所有行程和活動,這顯示出相對於2023年的報復性旅遊,今年亞太區旅客顯得更有規劃。另外社群內容也明顯影響旅客偏好,調查中亦顯示18至44歲的受訪者中,高達96%會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旅遊經歷,62%透過網路上其他人真實回饋獲得旅遊靈感,短影音和照片也成為最受歡迎的內容形式。Klook希望透過社群媒體聯盟計畫,讓台灣與其他亞太地區創作者共同推廣台灣。(圖/Klook提供)其實2023年入境台灣人次達到600萬,其中下半年就有約莫330萬外國人來台旅遊,更有超過120萬人次在Klook平台預訂台灣行程,使得Klook市占率從2019年的25%提升到35%,相當於每3名來台旅客中就有1人透過Klook預訂。預訂量最多來自香港旅客,其次是新加坡、韓國、菲律賓、美國和馬來西亞的旅客。由此顯見台灣是Klook的重要市場,Klook商務長范偉能更喊出2024年的目標,是透過持續加碼投資帶動更多亞太區域旅客來台,讓Klook市占率達到40%。而據Klook內部數據統計,外國旅客來台多選擇居住在台北和高雄市中心,如西門町、台北車站附近,或高雄車站至美麗島捷運站沿線,這些地點不僅方便遊覽,也是許多熱門一日遊的接送點。Klook除了本就受歡迎的高雄旅遊通票、泰國按摩通票之外,2023年也推出台北寧夏夜市美食通票。(圖/Klook提供)為了力助商家夥伴掌握年輕世代旅遊趨勢和偏好,2024年Klook推動的「擴大投資台灣2.0計畫」將聚焦在四大領域:1.「打造創作者社群來推廣台灣」:Klook在2023年推出Kreator計劃,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5,000名創作者,其中多數來自東南亞,Klook預計今年將擴大招募至35,000名,並讓台灣創作者比例呈翻倍成長,與海外創作者共同推廣台灣觀光,估計今年底台灣旅遊相關影音內容的觀看次數將達到19億次;2.「推動大型活動來台」:Klook觀察大型活動如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新加坡演唱會,或預計今年2月在香港舉行,由球王梅西領軍的國際邁亞密CF足球表演賽,都能有效吸引海外旅客,不僅帶來票房收入,還能增加當地旅遊消費,整體經濟效應約是票價的4至5倍。Klook也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持續促成更多這類活動在台舉辦。3.「產品創新、增加搭售方案」:根據《亞太區旅遊脈動大調查》,70%旅客計劃在2024年前往沒去過的目的地,65%表示比起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旅遊,今年打算安排多個短途海外旅行;因此Klook將持續增加平台搭售的方案,包括可彈性打包當地玩樂、美食和季節性體驗等多元種類的Klook pass通票,希望今年針對台灣的通票能增加超過20種,對旅客而言除了相對超值與便利,也藉此協助商家夥伴接觸以往較少觸及的客群;4.「導入生成式AI」:Klook在去年推出AI聊天機器人K.AI,同時與Google Cloud合作,利用生成式AI來強化平台內容,包括自動翻譯、內容生成等,向旅客提供優質且準確的旅遊資訊,解答用戶在預訂前的疑問,目前一天約有超過1千名旅客使用。
民眾出國「每3人就有1人去日本」 台日旅遊逆差破300萬人次
交通部觀光署公布統計,2023年1至11月出國人數達1074萬人次,來台旅客567.2萬人次,旅遊逆差近507萬人次,其中有300萬人次是日本市場。旅遊業者質問,「政府既然要談對等,是否考慮限制台灣旅客赴日?」根據觀光署統計,去年前11月來台567.2萬人次旅客,港澳客占最大宗,達105萬人次,其次是日本80.5萬人次、韓國64萬人次,其他主要市場還有美國46.2萬人次、越南35.7萬人次、泰國34.7萬人次。曾是最大主力的陸客,2019年還有271.4萬人來台,去年只剩19.3萬人次。出境部分,民眾就有1074萬人次出國,去日本多達383萬人次、約占35%,等於每3人就有1人是去日本。由於民眾仍可以到大陸自由行,赴陸旅客尚有159萬人次,其他包括韓國87.6萬人次、泰國70.6萬人次、越南76.4萬人次、美國43萬人次等。有旅遊業者私下批評,去年台灣對各主要旅遊市場幾乎都是逆差,光是1至11月就高達500萬人次。尤其前往日本就有383萬人次,台日一來一往就出現300萬人次的旅遊逆差。政府去年一被問到大陸旅遊開放,就跳針回答要「對等」,不要只有台灣人去、陸客不來,「既然要談對等,那要不要限制台灣旅客赴日?」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分析,許多日本朋友透露「來台灣旅遊不安全」,這並非指治安差,而是兩岸局勢太混亂,外媒整天在報導共機擾台、軍演封鎖等,台灣人長期下來可能無感,但在外國人眼中,兩岸簡直是亞洲火藥庫,形塑出台灣可能不安全的形象。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觀察日本旅客出國統計指出,只有韓國市場恢復得特別好,因韓國離日本最近、價格敏感性低,日本旅客對台灣及其他國家市場,只恢復5成左右。他認為,許多中南部景點對外國旅客而言,交通不方便,政府應提供便捷交通,才能吸引外國人來台旅遊。觀光署回應,受日幣貶值、日方解除防疫規定較晚、航班及人力尚未恢復、日本境內推動國旅補助等因素影響,去年日客出境旅遊恢復到疫情前52%,台灣仍是日客出境第3大旅遊目的地。
日本石川強震7.6海嘯警報「立即逃離」 觀光署:正了解出團旅客情況
日本石川縣能登當地時間1日下午16點6分、10分,發生芮氏規模5.7、7.6極淺層強震,志賀町可感覺到7級震度,日本氣象廳也急忙發出海嘯警報,CTWANT記者電洽觀光署,該署也正在透過旅行社公會等了解在日本旅遊國人與旅行團等情況。由於這起強震的關係,JR東日本公司宣布,由於受到地震影響,東北、上越、北陸地區的新幹線全線暫停行駛,仍無法確定何時會恢復行駛。日本氣象廳也發布海嘯警報,其中對石川縣能登發出5公尺海嘯警報,目前第一波海嘯已經抵達,氣象廳也要求該區域民眾「立刻逃離(今すぐ逃げて下さい)」;另外對於山形縣、新潟縣上中下越、佐渡、富山縣、石川縣加賀、福井縣、兵庫縣北部發出3公尺高海嘯警報,日本氣象廳也要求該區域民眾「請盡速逃離(急いで逃げて下さい)」。觀光署表示,目前已與當地相關單位聯繫,目前還未接到在日本當地旅遊的旅行團、遊客等的回報情況,待有進一步消息會儘快說明。交通部觀光署下午6時許也向媒體說明如下:一、經洽外交部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瞭解,尚未有國人因地震傷亡情事。二、經本署聯絡相關公會表示,目前未有旅遊團受地震災情受困;本署亦未收到旅行社通報緊急事故。三、本署將持續關注後續本次地震影響情形,另已請業者應注意行程安排,避免至受影響區域。觀光署1日也公布台灣觀光以多元開放全球佈局,疫情前逐年來台均超過千萬人次,疫情後漸復甦112年來台旅客已達640萬人次。目前台灣觀光政策以「多元行銷、全球布局」核心思維將臺灣觀光推向國際,採「日韓主攻、歐美深化、南向布局、大陸為守」為方針分眾、創意行銷,提升來客規模、消費力度及深化品牌印象。台灣觀光來台人次數在105年起每年均超過千萬人次,國際市場行銷持續開拓及發展。在疫情期間世界各國均受到嚴重影響,並非政治立場之有無。台灣在疫情緩和後,即全力衝刺國際市場行銷,112年來台旅客逾640萬人次。觀光署指出,台灣觀光主要維護有尊嚴的自由巿場機制,包括台灣觀光佈局全球,並不侷限單一市場;疫情衝擊全球,疫後觀光產業正向逐步復甦;我們歡迎陸客立場從未改變,希望大陸對等開放。針對陸客因兩岸關係導致陸客減少,雖然帶來觀光旅遊市場上的衝擊,但台灣觀光產業的發展,必須以多元發展為首要任務。台灣在疫情發生前來臺旅客年均達到千萬人次,至疫情期間受邊境管制,各國觀光市場均受影響,希望政府部門的努力,社會應有公論。
賴清德再喊觀光立國 侯營嘆綠執政觀光產業變慘業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最近再度高喊台灣要觀光立國,還喊話歡迎陸客來台旅遊,保證「絕對安全、受尊重」。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王敏旭回應,民進黨把台灣觀光產業變慘業,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不僅來台旅客開始減緩,今年600萬觀光人次目標還是下修過數字,陸委會更說若民進黨勝選,明年陸客來台不樂觀,民進黨根本把台灣觀光業弄的快窒息。王敏旭說,2008年至2015年國民黨執政時期來台旅客平均成長率為15%,蔡英文執政後,2016年至2019年只剩下3%,且每人在台平均消費,也呈現不增反減的狀況。交通部2021年目標是2023年806萬旅客,疫情後各國搶客提高目標,我國卻調降為600萬。王敏旭表示,2023年1月到6月疫情後觀光人數,與2019年1月到6月疫情前相比,泰國已經恢復65.3%、日本恢復64.4%、南韓已恢復52.9%,台灣只有45%,嚴重落後其他國家。他還說指出,交通部坦承今年陸客團不會來台要看明年,陸委會則說民進黨執政陸客來台不樂觀,台灣觀光業咬緊牙關撐著,更有業者抱怨「政府仍把台灣團客赴陸、陸客團來台綁在一起」,但民進黨以意識形態優先、觀光業者最後,也難怪業者們說只好「等選舉後再說」。「侯友宜十大方向帶動觀光產業」王敏旭指出,侯友宜已提出將以醫療觀光、郵輪觀光、美食觀光、藝文觀光、宗教觀光、會展觀光、文化觀光、運動及賽事觀光、生態及海洋觀光、Hiking(步道健行)及登山觀光帶動觀光展業,也會在兩岸和平條件下,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旅客、陸客,並承諾4年任期內來台旅客人數突破1800萬人,以觀光促進經濟紅利,實現真正「觀光利國」。
全年GDP下修為1.55%!主計總處指投資疲弱是關鍵
景氣前景不明、國內投資不如預期,主計總處10月31日下修第3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2.32%,較8月預測的2.54%減少0.22個百分點;主計總處簡任視察王翠華表示,投資疲弱是第3季經濟下修的關鍵,若第4季維持預測的5.59%不變,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1.55%。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不僅製造業客戶下單趨向保守,王翠華坦言,廠商投資步調也跟著放緩,加上去年基期高,資本形成比預測值減少9.61個百分點,減幅明顯擴大,是下修第3季經濟成長率主要原因;不過,投資規模仍高於疫情前,投資動能還在。王翠華以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法說會釋出的訊息為例,台積電資本支出仍維持320億美元,顯示廠商會視經濟狀況,適度調整資本支出,且考量中長期發展,不會因為短期經濟波動而大幅減少投資布局。台經院31日也同步公布9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續亮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表示,科技新品有拉貨需求,即使傳產產品仍未見大單,但時序進入歲末年終消費旺季,在備料需求下,9月出口由負轉正,外銷訂單、生產指數等年減率皆較上月縮小,推升原物料投入面及需求面等指標表現。主計總處表示,受終端需求疲弱與AI應用興起交互影響,第3季出口年減5.08%,三角貿易及航運服務也同步放緩,但來台旅客持續回升,挹注服務輸出;併計商品及服務輸出負成長1.05%、下修1.99個百分點。不過,商品及服務輸入也負成長4.87%、下修6.67個百分點;輸出與輸入相抵,國外淨需求對經濟成長貢獻2.16個百分點;內需方面,第3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8.9%、上修0.56個百分點,對經濟成長貢獻3.98個百分點,服務消費仍為帶動成長關鍵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