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一
」 疫苗 何大一「寒流發威」呼吸道感染恐升溫 新冠疫情預估1月中再起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2)日表示,近期寒流來襲,加以年末聖誕跨年等活動頻繁,呼吸道感染疫情恐再升溫,尤其國內COVID-19併發症疫情已呈現略升趨勢,推估最快一月中下旬可能進入流行高峰,且自今(2023)年9月26日新冠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確定併發症病例中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者占99%,依最新荷蘭研究顯示新冠XBB疫苗預防長者新冠重症效果高達7成以上,請民眾儘速接種才能儘早獲得保護力。疾管署進一步說明,依據荷蘭最新研究顯示,現有新冠XBB.1.5疫苗對於60歲以上接種後預防感染後住院保護力可達70.7%,在預防重症保護力可達73.3%,另WHO亦於12月13日公布最新疫苗建議,以及美國何大一博士團隊最新研究,現有XBB疫苗對於目前流行之XBB系列(如EG.5等)及新興變異株如JN.1皆有保護力。而國內新冠XBB疫苗已累計接種73.3萬人次,本週前三日(12/18-12/20)接種人次皆破萬,12月20日接種數11,749更創7週以來單日新高,顯示民眾防疫警覺及接種意願持續升高。疾管署提醒,國內外COVID-19疫情已開始升溫,預估疫情於年底至明(2024)年1月中下旬達高峰,且接種疫苗後約需2週後才會產生保護力,因此提醒年齡在6個月以上之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尤其是65歲以上民眾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趕快接種及早獲得保護力,另民眾及其陪病者就醫時可併同接種,降低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目前全臺約有3,000家院所可接種新冠XBB疫苗,其中約1,670家提供隨到隨打服務,各縣市獎勵民眾接種活動(詳情依各縣市實際規劃為主)及接種院所可至疾管署官網「秋冬疫苗專區」查詢。
國內新冠疫情略升!上週增258例 「新變異株JN.1」本土占比曝
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5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新增232例上升,新增病例中99%未接種新冠XBB疫苗。另上週新增32例死亡病例,與前一週新增34例相當,新增死亡個案中均未接種新冠XBB疫苗。近期國內疫情略升,併發症及死亡發生風險持續,全球COVID-19陽性率處高點且部分國家疫情上升,鄰近之東南亞國家病例數亦呈上升趨勢,須密切監測疫情變化。疾管署說明,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以EG.5(81%)為主,其次為XBB.1.9.1(6%)、BA.2.86(5%)及JN.1(3%)等;境外檢出病毒株以EG.5(53%)為主,其次為JN.1(28%)及BA.2.86(5%)等。JN.1為BA.2.86子代變異株,於多國占比快速上升,其中新加坡占比約60%,已成為該國主流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1月23日表示,依現有證據顯示,BA.2.86及衍生變異株(如:JN.1)可能具有較高免疫逃脫性,占比呈上升趨勢,惟疾病嚴重度並未上升,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疾管署表示,國內近期COVID-19疫情略升,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8%;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今年9月26日新冠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及死亡病例中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者皆占99%。依據荷蘭今年10月9日至12月5日針對60歲以上接種新冠XBB.1.5疫苗效益研究顯示,對於預防感染後住院保護力可達70.7%;預防重症(住加護病房)保護力可達73.3%。另WHO亦於12月13日公布最新疫苗建議,以及美國何大一博士團隊最新研究,現有XBB.1.5疫苗對於XBB系列(EG.5、HK.3及HV.1等)及BA.2.86系列(BA.2.86、JN.1等)之變異株皆有保護力。考量新冠可能在冬季再度升溫,且接種疫苗後約需2週後才會產生保護力,因此提醒6個月以上民眾,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趕快接種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國內新冠XBB疫苗已累計接種69.9萬人次,近七日接種人次4.98萬,亦較前期4.34萬人次增加14.7%,創近6週新高,顯示民眾接種意願升高。疾管署呼籲,民眾應持續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或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健康。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避免接觸脆弱族群,保護自己與他人。
新冠變異株「JN.1」40多國現蹤 醫籲過年前最好「做這事」
這兩年雖然各國陸續走出新冠陰霾,但現在又有新冠肺炎變異株JN.1,40多個國家地區都有發現病例。對此,醫師表示,過年前最好打XBB.1.5新冠疫苗。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今年10月,英國數據科學家首次發現了omicron另一種新突變基因病毒,叫JN.1,目前已成為全球主導的新冠病毒株。據英國COVSPECTRUM數據庫資料顯示,自10月25日至11月16日,JN.1的感染率提升了近乎5倍。」黃軒表示,截至11月中,歐洲數國的病例都變多,而丹麥更有超過一半的人口感染JN.1,「不僅僅是歐洲,新變體JN.1病毒,也在澳洲、紐西蘭、埃及、日本和其他地區呈現流行趨勢。而台灣過年期間,也會逃避不掉的!」黃軒說,「JN.1對於XBB.1.5新冠疫苗仍然表現出有良好的交叉反應。儘管新冠XBB.1.5與JN.1在序列上有顯著差異,但現有的疫苗對JN.1感染仍能提供必有的保護作用。」黃軒強調,過年前最好打XBB.1.5新冠疫苗,「在台灣最近仍然30幾個病人因為COVID-19而重症死亡,而這些人9成以上皆未有正確施打疫苗!現在不是疫苗貨源缺乏,而是有去接種疫苗的人匱乏了!這真是防疫上的隱憂。」疾管署強調,根據美國何大一博士團隊最新研究顯示,接種XBB疫苗可大幅增加接種者對抗目前新冠流行株(XBB.1.5和EG.5.1)及新興變異株(如HV.1、HK.3、JD.1、JN.1)之免疫反應,中和抗體上升可達27倍,建議民眾接種XBB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力。
大咖生技ETF1/創始股東17倍獲利驚人?鑽石二檔投資給門票進場 這一家科技廠最有實力
鑽石生技(6901)今天(19日)掛牌上市,單純一家沒有產品的投資公司能從去年興櫃到今年上市成為話題,股價一度飆到300元,40萬人搶抽新股鎖住160億元資金,除了包含四位金融傳產創始大股東獲利17倍令人稱羨,正籌設兩家上百億投資公司將有電子科技企業家加入,也備受關注。「我很感謝大股東們一路支持,二話不說一口氣答應加入。2013年成立後到2019年都沒有發放股利,投資生技新藥研發道路很漫長,心臟要很大顆才能耐得住等待」鑽石生技投資發起人、董事長路孔明道出公司設立迄今「十年磨一劍」甘苦,他也是中天(4128)、合一(4743)生技的創辦人。路孔明口中感謝的大股東即是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以及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正如蔡明興在今年2月生策會年會致詞時說,「生技產業的潛力遠大於金融業」,光是富邦金控創投、富邦人壽投資生技產業逾160億元。尹衍樑早在二十多年前即挹注生技業,像是中裕何大一雞尾酒療法治療愛滋病、浩鼎乳癌藥等最為股民熟悉。現已返台擔任主管、擁有美國多家大藥廠新藥研發經驗專家分析說,「尹衍樑先生是一位擁有多項專利者的開發者,更能體會研發生醫產品耗費智慧心力的過程,且他與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等生技前輩情感累積,讓他對生技界了解愈深厚。」「生技醫藥業研發產品一旦成功上市即受到專利、特許業保護,circle壽命長,但也因等待時間長,『要有智慧、眼光、耐心』及承受不一定能走完臨床試驗的風險。」這一名專家說。鑽石生技投資公司是由中天、合一生技創辦人路孔明發起而成立,會取名「鑽石」是取自行政院2009年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18日股價以66元作收。(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鉅亨網)鑽石生技在2020年受惠投資的三家公司合一生技與醣基、欣耀生醫的股價上漲獲利,至2022年累計稅後淨利達97億元,共發放9.58元股利;但也因其股價波動影響,今年上半年虧損。而富邦蔡家、台新吳家十年前,因鑽石生技延伸投資觸角到生技業,加上2013年、前中研院長現為生策會理事長翁啟惠發起成立的「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成員除了潤泰、富邦、台新重疊之外,還有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等。「金融界大咖不約而同2013年聚集在這兩處,應是行政院2009年推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2012年終止籌設大型生技創投基金後,促使生技產業、學界等向外尋求研發資助所致。」一名新藥公司總經理說。CTWANT調查,鑽石生技成立十年來,從籌資40億元,歷經三次增資二次減資,到目前實收資本額74.93億元,此次上市前已再現金增資44.88億元到位,共投資過20家生醫公司,並支持六所大學、機構的(中研院、台大、清大、北醫、國防、中興)研發計畫而衍生出的七家新創公司。目前最新投資組合十家,兩家上櫃合一生技(4743)、欣耀生醫(6634),其他準備興櫃轉上市、創新板上市、興櫃或是進入臨床、授權、併購等,包括醣基生醫(6586)、永笙生技(StemCyte)、地天泰農業生技、優億、原創生醫、EyeYon、Bilayer Therapeutics、Theia Medical;資金投資國內外占比為8:2。這一家公司扮演起天使投資人角色,扶植新創公司歷經種子輪、A輪…到上市櫃,透過併購、銷售股權等獲利方式,被股民形容是企業家才能做起來的「自組生技ETF」,且因多屬早期投資,目標更是打造生技獨角獸,非一般ETF的分散風險;也因為鑽石生技在新藥投資占60%,醫療器材占20%,其他包含細胞治療、農業生技等占20%,關注「細胞治療、核酸藥物、農業生技」等,都成了投資人選股參考指標之一。台灣生技產業營業額從2012年3,590億元,增加到2021年6,665億元,複合年成長率約為7.1%。(示意圖/生技中心提供)CTWANT記者比對鑽石生技公開資料,觀察到台新吳東亮、潤泰尹衍樑的投資公司近一個月來各增持股權約0.05%~0.1%;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個人與富邦創投持股較三個月前,則各稍減0.02%~0.04%。目前鑽石生技投資揭露的前十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為中天生技持股28.76%,其次為合一生技15.93%;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各14.33%,再加上富邦金創投4.98%等,泛富邦就達33.64%。台新金控則由台新創業投資、台新資產管理各持股9.66%、0.79%共10.45%,董事長吳東亮夫人彭雪芬的允德公司占比2.38%,加上吳家掌控的昶禾2.39%、兆亨實業0.95%,泛台新金則持有16.17%;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匯弘投資持股則為1.03%。總計富邦、台新兩大金控與大股東個人、公司等在鑽石生技投資占比共49.77%,加上中天、合一、潤泰等共持股95.55%,增資後股數強制集保近85%,換算流通在外股權約占增資後股本15.7%;證交所規定其內部人及前十大股東上市屆滿2年後,每屆滿6個月可領回四分之一,滿4年後始得全數領回。機殼大廠可成的定存等資金多達千億元,董事長洪水樹也正積極尋找拓展到生技產業領域標的。(圖/報系資料照)至於哪一家金融業、電子科技公司或企業家,會加入鑽石明年第一季籌資逾百億元的投資公司(一號、二號投資)?CTWANT調查,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現在是工商協進會理事長,也是生策會理事;以生策會理事會成員來看,包括機殼大廠可成董座洪水樹,可成現在握有定存等資金千億元,洪董就跟記者透露過正尋找生技投資或併購標的。國泰金控旗下國泰創投已有三成資金投入到生技業,董事長蔡宏圖今年受邀為生策會顧問之外,也傳出參與全福生技董座林羣的安富一號基金,加上台新金吳東亮與保瑞盛保熙去年推出健康基金等,預估一波波新錢不斷湧入到生技圈,既可催生疾病新藥,同時等待研發成功帶來的獲利爆發力。人在美國波士頓研發中心開會的藥華醫藥執行長林國鐘,19日越洋連線跟CTWANT記者說,藥華藥成軍23年來,有來自各界及企業家們支持,他和做傳統新藥研發的公司團隊都十分感恩,現在看到電子科技業加入生技業,運用其研發專業將可更加提升醫材技術品質,共同打國際盃。藥華藥今年4月發行GDR(海外存託憑證,籌資141億元)接觸不少摩根斯坦利銀行等美國投行,林國鐘觀察,國際資金正尋找新標的,「許多訊息顯示資金正流入台灣、韓國、新加坡為主的亞洲市場,尤其看好政府等公私部門大力扶持的生技產業,將如昔日政府扶植的半導體、電子、紡織、塑化等有蓬勃發展。」
1922平台暫關「第3劑怎預約」 超神疫苗地圖+懶人包一次看懂
眼看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國內也爆出多起本土案例,為了加強保護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2月24日起,18歲以上、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並滿5個月者,即符合打第三劑的資格。針對外界對Omicron病毒與第三劑的問題,《CTWANT》也整理出懶人包,供民眾參考。針對Omicron病毒部分:1.若確診Omicron,感染症狀有哪些?根據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指出,Omicron主要症狀有「嚴重鼻塞流鼻水、頭痛及合併身體痠痛、咳嗽、喉嚨痛,吞嚥時感到不適、嚴重的疲累虛弱」,由於目前境外移入個案中,也有多起是沒有症狀的情形。2. Omicron和Delta相比,重症和死亡率如何?「Omicron的重症及死亡情形看起來未如預期的嚴重」,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一般冠狀病毒突變、流感化趨勢及目前基因分析跟重症初步資料研判,Omicron傳播力比Delta略高,但重症、死亡率比起Delta低,至於疫苗的保護效果,也比Delta產生的抗體效果差一些。羅一鈞表示,Omicron重症及死亡情形未如預期嚴重。(圖/報系系資料照)至於施打第三劑疫苗部分:1. 為何要施打第三劑?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有鑑於Omicron肆虐全球,加上接種疫苗後體內中和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國際建議可施打第三劑,但必須和第二劑間隔6個月,不過部分國家也提到在必要條件下可縮短至5個月。2. 哪些人符合施打第三劑?從7日起,年滿18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不論任何廠牌,且滿5個月的民眾皆可追加第三劑,指揮中心也列出4類對象,建議優先接種: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及高風險工作人員(第1~3類)、容易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第9類)。此外,12歲以上者可在打完第二劑28天後,預約接種第三劑基礎劑。3. 如何預約施打第三劑?民眾可透過各地的衛生局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也可多利用衛福部所屬醫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醫院及國防部所屬醫院在周一至周五增設的夜間門診預約打第三劑疫苗。指揮中心將加速建置「疫苗地圖」協助民眾搜尋,前往接種時,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和健保卡。由於「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暫時關閉,若要施打第三劑,也可透過「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來查詢、預約。以往前兩劑疫苗可透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統一登記,指揮中心這次推出的「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已於12月29日上線,該系統的使用方式類似於Google Maps,會顯示有哪些醫療院所有提供疫苗施打,民眾也可點擊查看預約網址和電話資訊。除此之外,該系統右上方還可選「篩選查詢」,有AZ、莫德納、BNT及高端4個選項,方便民眾直接掌握哪些醫療院所有自己欲接種的廠牌。 右上方的「篩選查詢」可直接點選欲接種的疫苗品牌。(圖/翻攝自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4. 目前有哪些疫苗廠牌可以選?廠牌分別為:半劑莫德納疫苗(50微克)、一劑BNT疫苗、一劑高端疫苗(限20歲以上民眾接種)、一劑AZ疫苗 (有過敏反應、特殊情況可選擇施打)。另外,疫苗組合供第三劑混打參考如下:AZ+AZ→第三劑:BNT或莫德納AZ+莫德納→第三劑:莫德納AZ+BNT→第三劑:BNT莫德納+莫德納→第三劑:莫德納BNT+BNT→第三劑:BNT5. 若前兩劑施打高端、沒有要出國,第三劑如何選擇?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高端屬於「自由選擇」的情況,因為也有經過緊急授權使用,前兩劑施打高端的民眾,第三劑可繼續打高端,專家小組會保留民眾的選擇權利。另外,哥倫比亞大學新冠肺炎醫學團隊領導者、中研院士何大一建議,由於國內民眾大多施打AZ或高端疫苗者,應該選擇「mRNA疫苗作為第三劑加強針」。6. 若在國外接種兩劑者,在台灣補如何施打第三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國外接種兩劑疫苗的民眾,可以先赴衛生局登錄疫苗接種資料。7. 第三劑是否有副作用?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何忠祐表示,根據現有安全性資料顯示,施打第三劑莫德納副作用發生率與第二劑雷同,若把副作用細分為局部和全身性的話,第三劑的局部副作用比第二劑略高(84.7%vs.83.5%),但全身性副作用比第二劑略低(79.0%vs.81.3%)。至於BNT的副作用,整體發生率和第二劑雷同,第三劑的局部副作用比第二劑略高(74.1%vs.71.7%),全身性副作用則略低(69.2%vs.71.7%),另外施打兩劑AZ後追加mRNA疫苗副作用,常見狀況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至2天、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症狀。若有混打,從學理上來看,現在有不同疫苗的前後施打經驗,安全性沒有什麼太大問題,有些混打出現局部反應發生率較高一些,但整體仍不算有嚴重不良反應。8. 國內「完整接種」定義為何?台灣目前對於完整接種定義是施打過兩劑疫苗(含AZ、BNT、莫德納或是高端)滿14天者,先前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指出,以美國「完整接種」來定義,可能會改為已接種三劑mRNA疫苗(BNT、莫德納),或是兩劑嬌生疫苗,至於台灣會否跟進仍未定案。
迎戰Omicron新魔王 第三劑誰該挨一針?何大一揭「4字重點」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應新冠變種新魔王Omicron變異株強勢來襲,我國本來預計明年1月底才要開打第三劑疫苗,預計將會提早一個月,最快明年元旦一到就要陸續開打。而誰該先打第三劑?中研院士何大一出面建議,如果情況允許,最好「全民都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29日)記者會上表示,考量到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免疫保護力,可能會隨著時間下降,因此建議民眾接種第三劑,在此其中,以6大族群為優先,也就是包括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及容易感染與疾病嚴重風險者(即新冠肺炎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九類)等族群,都在被建議優先施打第三劑的名單裡頭。陳時中並表示,上述6大族群,應於接種第二劑的6個月後,再施打第三劑,但如果有出國需求,或是在國外施打不方便,也可以彈性把間隔期縮短到5個月。至於對一般民眾來說,什麼時候可以接種第三劑?陳時中則強調,第三劑的疫苗數量一定足夠,也可開放混打,預計最快明年元旦後,就能開打。而除了國內公布建議優先接種的6大族群,還有哪些人需要打第三劑呢?哥倫比亞大學新冠肺炎醫學團隊領導者、中研院士何大一,日前接受《TVBS大師講堂》訪問時提到,一般來說,中和抗體在打完疫苗的6個月後,濃度就會降低,就算是最好的疫苗也是如此,所以她建議,最好大眾都要施打「加強劑」。何大一當時受訪時也指出,由於台灣民眾大多是接種AZ或高端疫苗,想要重新開放,就要廣泛接種好的疫苗,所以他認為,全台民眾都有必要接種第三劑疫苗;但如果要論疫苗排序,當然還是以年長者及潛在疾病患者族群,建議優先接種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過去也曾提到,如果第三劑要開打,首選當然是打mRNA疫苗,若前兩劑是打mRNA,第三劑當然還是繼續打mRNA疫苗;而若前兩劑打的是AZ,第三劑就更應該補打mRNA疫苗。
封鎖擋不住Delta!病毒權威何大一籲 台灣應加快推疫苗混打
台灣近期遭受Delta變種病毒威脅,先前的長榮機師遭突破性感染後,新北幼兒園也爆發群聚感染案,且經過基因定序後,2案病毒基因序列不同,顯示感染來源不同,Delta變種病毒恐怕已經入侵社區。對此,曾發明「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全球病毒權威何大一直言,台灣過去自豪的封鎖抗疫策略,已經無法抵擋Delta。《遠見雜誌》報導,何大一9月1日在美國百人會(Committee 100)內部訪談時,談及Delta帶給台灣與全球的挑戰;他指出美國當地新冠病毒感染者,9成以上都是感染Delta變種病毒,顯示該國疫情已進入第5波,這一波疫情還沒有到休止的時間,大多數州未來的確診數和死亡數還會繼續上升,最終可能會讓單日新增確診數上看20萬。何大一也提及先前的長榮機師遭到「突破性感染」的案例,指出從數據上來看,美國現在染疫住院的重症患者超過97%都是未接種疫苗者,未接種疫苗者死亡人數,也占了更大的比例,因此疫苗絕對是減少重症和降低死亡比例的解決之道。何大一提出,台灣的疫苗規劃似乎亟需跟進美國,規劃接種第3劑疫苗,他認為從一些地方的數據上來看,台灣目前施打的AZ疫苗,抗體反應普遍較莫德納和輝瑞/BNT疫苗低,保護力可能也比較低,且何大一團隊初步發現,先打輝瑞疫苗的人,再混打嬌生疫苗後,保護力有明顯提升,因此他認為混打其他疫苗確實是選項,且台灣、中國大陸和紐澳等國,過去自豪的封鎖政策已經不符合現況。他指出,現下台灣最需要加強的仍然是疫苗接種進度,盡速補足疫苗缺口仍是關鍵任務,何大一表示封鎖政策再也阻擋不了更新、更強大的新變異病毒,也並非是對抗疫情的永續之道。
何大一領軍病毒新藥 中裕今宣布取得授權用於預防治療
大報喜!中裕(4147)26日宣布,已與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簽署一項全球性獨家用於預防和治療COVID-19的最新單株抗體授權,該新藥由愛滋病毒權威何大一領軍的團隊開發,預計明年春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將在最短時間內向美FDA提出緊急使用授權的申請,提供病患使用。中裕表示,該公司最高科技顧問何大一博士所領導的ADARC(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在於2019年12月31日移轉至隸屬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何大一領導的原愛滋病研發團隊經過數個月日以繼夜的努力,已經成功從住院重症病患體內分離出九個高療效之抗COVID-19病毒的抗體,在倉鼠上驗證其中和病毒的效力,2020年7月22日刊登於權威期刊Nature Journal,獲得世界各專業相關領域注目。中裕經審慎評估相關環境條件及未來可能利基後,積極爭取到其中代號為2-43的單 株抗體,並與哥倫比亞大學於美國時間2020年年8月25日完成簽署該項抗體之全球獨家授權合約。根據美國FDA發佈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加速開發準則(Coronavirus Treatment Acceleration Program, CTAP),中裕已於日前啟動研發及生產的規畫,預計明年春天進入人體ㄧ期臨床,,再進入後期臨床試驗,並於最短時間內向美FDA提出緊急使用授權的申請,以提供病患使用。中裕將依照契約約定給付哥大簽約金,後續按進度支付之研發及銷售里程金,以及按淨銷售額一定比例之銷售權利金。中裕表示,已將前期的支付比例壓低,以降低風險。相關金額會在往後財報中按規定揭露。2-43抗體是何大一團隊找出用於中和COVID-19病毒最具效力的九個抗體之一。倉鼠實驗的數據顯示只需注射微量即可除去99.99%的病毒。中裕已將此列為最優先項目,自行生產抗體並製造肌肉注射劑型成品,以便快速並廣泛使用。除了在歐美感染重災區預期會有極大的需求外,對於台灣未來開啟國門後的疫情控制也勢必有助益。此外,中裕在符合核心研發領域(病毒傳染性疾病)及生產能量內,以相對優惠的授權條件向世界知名的權威研究機構技轉研發新藥,將有助於公司資源之有效運用以及公司整體價值的提升。中裕表示,依照該公司自有資金現狀,足以支持該授權抗體藥物之生產開發,以及臨床初期相關費用支出。目前中裕用於治療愛滋病的Trogarzo在美銷售進入第三年,也即將在歐洲正式展開行銷,收入將大幅成長,提供營運資金。未來COVID-19抗體進行三期臨床試時,本公司會審酌到時資金的需求及市場條件,再進行可能的財務規劃或業務合作。中裕指出,2-43抗體源自新冠病毒感染住院重症者,而非人工基改篩選或由動物開使的產品,與人體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即血清中的抗體)並無太多不同,因此,使用上較無免疫相關的藥物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因此也相對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