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阻
」 電動車 BMW 賓士南陽實業油電休旅Santa Fe配額售罄 總座:品牌今年賣2.3萬台創新高
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代理的現代(Hyundai)今(25)日正式發表第5代大改款休旅車Santa Fe,南陽實業總經理徐伯達表示,「自上周開始預接單,一周接單已超過今年200台配額。」他也看好今年達成2.3萬台銷售,將達成品牌連續5年正成長,並挑戰市占率新高。Santa Fe共導入5種車型,售價分別為GLTH-A 172.9萬元、GLTH-B 187.9萬元、GLTH-B Premium 192.9萬元、GLTH-C 197.9萬元、GLTH-C Premium 202.9萬元,其中頂規版可加價2萬選配六人座,全車系比起10月中公布的預售價微降1,000元。徐伯達也提到,「訂單中有8成都選GLTH-C及GLTH-C Premium。」由於EV電動車和Hybrid油電車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新選擇,Hyundai汽車利用新能源科技,以創新的設計開創全新駕馭體驗,南陽執行副總詹醒昇表示,「目前乘用車中油電銷售占比29%,明年目標是31%。」Santa Fe全車系引進CVVD連續可變汽門技術,搭載1.6 Turbo Hybrid渦輪油電引擎,具備218ps動力。全新外觀設計採用Hyundai家族獨特的H型設計元素,配合大面積的水箱護罩,彰顯出車輛的寬闊質感。車側的簡約方正設計襯托出充滿肌肉感的車身曲線,並搭配20吋低風阻五幅式鋁圈、大面積三角窗及橋式車頂行李架。在內裝方面,Santa Fe配備雙12.3吋數位儀表、電動調整方向盤、6.6吋觸控式空調面板、SBW電子線傳排檔及Easy System數位座艙等最新科技娛樂系統。同時,全新Santa Fe搭載Platform 3.0第三代底盤平台,並採用引擎式及車身多重框架結構,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全車也標配10具安全氣囊,並配備高達20項Hyundai SmartSense主被動安全科技。看好Santa Fe的表現,「明年希望Santa Fe月銷量可以超過100台,整年有1,200台至1,500的銷售表現。」徐伯達也提到,「預計明年會導入小車Casper。」針對原訂今年第4季要發布的國產車,徐伯達表示,「配合政府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度,會確定完全符合規範後推出,因此預計到明年才會發布」,他強調,「不過公司應對速度很快,國際車廠與供應鏈的配合也很快。」
250萬有找!福斯商旅「7人座電動車」ID.Buzz上市 全台有超過300位準車主
終於來了!台灣福斯商旅今(18)日宣布品牌首款 7人座電旅「ID. Buzz Pro S」 正式上市,售價方面與預售價相同,單色車款239.8萬元、限量雙色車款為248.6萬元(雙色塗裝選配價為15.8萬,上市期間至12月底享早鳥價8.8萬),據原廠表示,目前全台已有超過300位準車主。全新ID. Buzz成為繼 T6.1 和 New Multivan 之後第3款中型商旅車級距的車款,不僅是市場上唯一德國原裝進口的 7人座電旅,更結合福斯集團先進的純電動能科技於一身,搭載的最新 MEB 模組化電動車平台除了具備空間極大化和創新科技滿載等優勢,也針對電動車獨有的電池模組、驅動馬達、電控等主要系統進行充分整合所開發的 EV 車款專用底盤平台。為因應高負重的承載和行駛需求,全新 ID. Buzz Pro S 配置目前 MEB 平台中總容量最大(91kWh)的高效鋰電池模組,其最大動能達到286匹馬力和57kgm扭力的水準,也是福斯商旅Bulli家族車系有史以來馬力輸出峰值最大之車款。車內的數位操作界面同步整合ID. Digital Cockpit全邏輯數位化儀表、Discover 12.9吋多媒體鏡面觸控主機及4種駕駛模式調整。(圖/台灣福斯商旅提供)透過優化的電能科技加持,全新ID. Buzz Pro S可支援最高達200 kW的充電功率,並同步導入CCS2充電規格,透過最高功率DC直流進行快速充電,電量自20%充電至80%最快只需30分鐘內即可完成,根據原廠依照WLTP規範的測試數據,全新ID. Buzz Pro S最高續航里程達450至480公里。在外觀上,全新ID. Buzz採低風阻空氣力學優化設計,並融合T1車系經典傳承 75 年的復古元素及ID. 家族前衛科技設計語彙,車身尺碼為4,962x1,985x 1,927 mm,超長底盤軸距達到3,239mm,是目前台灣電動乘用車市場中軸距最長的車款,並採用「2-3-2」長軸3排7人座設定,其第二、三排座椅皆具備前後滑移和傾倒功能之外,乘客艙還有彈性調整的座椅配置,並可創造出高達 2,469 公升的超大載運容積。車內的數位操作界面同步整合ID. Digital Cockpit全邏輯數位化儀表、Discover 12.9吋多媒體鏡面觸控主機及4種駕駛模式調整。主被動安全配備方面,先進的 IQ.Driv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符合Level 2半自動駕駛標準)充分整合車道維持及偏移警示系統(含修正輔助功能)、駕駛注意力警示系統、疲勞駕駛警示系統、車前碰撞預警系統(含AEB 自動輔助緊急煞車功能)、車側盲點警示系統、離車安全警示系統、輔助停車煞車功能、後方橫向車流警示等多項功能。
納智捷n⁷長程版亮相!接單首日破千張 「這車型」吸引逾5成訂單
受到許多消費者關注的首輛國產電動車納智捷(Luxgen) n⁷,目前累積領牌已突破5,000輛,納智捷也終於在10月3日推出的「大電池」LR長程版,並在今(8)日舉行的鴻海科技日正式亮相,預計最快11月交車。n⁷ LR共推出4種車型,包含119.9萬元粹鍊版、124.9萬元粹鍊+版、144.9萬元5人亮點版144.9萬元,以及149.9萬元7人亮點版。n⁷ LR長程版採用CCS2充電規格,全車系配備最高711公里續航(NEDC)、18吋低風阻輕量化鋁圈,並推出全新車色星曜灰,且升級前艙蓋氣壓撐桿。從儀表板可以看到在未滿電的情況下,仍有428公里的續航里程。(圖/方萬民攝)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全新推出的粹鍊版售價119.9萬元,是自首波最受歡迎的純粹版收集大量使用者回饋後進化而成,除了原純粹版標配的12.3吋數位儀錶+15.6吋中控螢幕、無線CarPlay / Android Auto、Smart Access智能進出車輛啟閉系統、V2L車外供電系統、ADAS Lv.2+、駕駛模式切換(ECO/Normal/Sport)、One Pedal單踏板模式及5段動能回收模式調節外,特別增設售價124.9萬元粹鍊+版,配備包含AR View⁺環景影像系統與貫穿式地平線尾燈組,以及駕駛座電動記憶座椅。頂規的n⁷ LR亮點版包含7人座與5人座2種選擇,標配全景式玻璃車頂、雙前座電動調整記憶通風座椅、無段式記憶電動尾門及全車前/後12顆感測雷達,更全新加入專屬木紋亮點環艙飾板、環艙炫彩64色調節氣氛燈、SEAS沉浸式12聲道音響。原廠表示,接單首日即突破千人報名早鳥專案,訂單方面超過5成選124.9萬元粹鍊+版,是這次最受歡迎的規格;另外則分別集中在5人、7人LR亮點版。有趣的是,因為長程版上市,純粹版的CP值也更加凸顯,銷量也連帶竄升。
福斯商旅7人座電旅ID. Buzz預售展開 雙車款250萬元有找
台灣福斯商旅宣布首款電動休旅「ID. Buzz Pro S」長軸7人座版正式在台8間專屬展示中心展開預售,單色車款預售價239.8萬元,限量雙色車款為248.6萬元。台灣福斯商旅也表示,預計在10月中下旬正式發表。全新ID. Buzz Pro S是同級市場上唯一德國原裝進口純電7人座休旅,搭載91kWh高效鋰電池模組,可輸出286匹馬力和57kgm扭力的最大動能,最高續航行駛里程達454至487km,同時支援最高200kW快速充電。在外觀上運用一脈相承的短車頭低風阻空力設計,除了溯源承襲經典 T1 傳奇車款跨越 75 年的雋永線條,更採用福斯集團最新世代MEB電動車專屬底盤科技。車身尺碼4,962x1,985x1,927mm,而3,239mm超長軸距及1,330mm的客艙內部高度,搭配車艙內部採用「2-3-2」長軸三排7人座的平整化設計,加上乘客艙可彈性調整座椅配置,建構出寬敞車艙駕乘空間。車內乘坐空間寬敞,且座椅可彈性調整。(圖/台灣福斯商旅提供)科技配備也是全新ID. Buzz的一大亮點,包含IQ.LIGHT智慧燈組(含LED Matrix矩陣式頭燈跟LED序列式動態尾燈)、乘客艙電動滑窗、腳踢感應式側滑門&尾門啟閉功能,以及IQ.DRIVE駕駛輔助系統(符合Level 2半自動駕駛標準)等。除了全台北、中、南共8間展示中心開放預售接單以外,也能登入My eVanLife APP填寫基本資料、指定業代及經銷商資訊等步驟,並付款線上預訂金10萬元,即完成線上預購流程。而正式發表日期將落在10月中下旬,屆時將有最完整的售價、規格和配備。
Skoda全新七人座Kodiaq兩動力登場 限量500台享優惠價
Skoda Taiwan今(10)日正式發表全新第⼆代7人座Kodiaq,在台提供1.5升、2.0升2種動力配置,分別推出限量優惠價153.8萬元、173.8萬元,限量500台,同時享免費升級多項機能套件8件組與三幅跑⾞式平把真⽪多功能⽅向盤。全新第⼆代Kodiaq在外觀設計融入Skoda最新「Modern Solid」設計語⾔,使整體外觀更加⼤器且充滿現代感。該⾞型採⽤⼤⾯積的前格柵設計,搭配動感⼗⾜的⾞⾝線條。⾞頂線條經過精⼼設計,結合空氣動⼒學的精準計算,創造出僅Cd 0.282的低風阻係數,不僅有效降低⾏駛過程中的空氣阻⼒,更進⼀步提升燃油效率。此外,⾞⾝尺⼨比上⼀代更寬敞,提供標準5+2座,以滿⾜不同家庭的需求。無論是在前排座位還是後排座位,乘客皆能享受到寬敞腿部空間與頭部空間;內裝採⽤豪華精緻X滾邊縫線⽪飾,結合天鵝絨灰飾板,營造出無與倫比的質感空間,同時配備投影式平視顯⽰器及InfoSense智慧直覺數位化座艙。Kodiaq副駕駛也能感受到以⼈為本的設計關懷,均衡雙島設計以及Smart Dials智慧旋鈕的直覺操作,進⼀步強化Kodiaq在⼈性化操作上的領先地位。此外,全新Kodiaq擁有更寬敞、更便利的⾏李廂空間設計,標準容積提升⾄340公升、第三排座椅傾倒後可達845公升,⽽在第⼆、三排座椅皆傾倒時,最⼤置物空間更可擴展⾄2,035公升。值得⼀提的是,全新Kodiaq⾸次導入HUD投影式平視顯⽰器(Head-Up Display),該技術可以將關鍵駕駛資訊直接投射到前擋風玻璃上,避免駕駛者分⼼,並與全新10吋全螢幕全彩數位儀表相輔相成。車內也新增具通風功能的雙⼿機無線快充區域,最多可同時為2部⼿機進⾏15瓦的快速充電,並配備中央捲簾式置物區和上下雙層⼿套箱,⽅便乘客存放和分類物品。此外,⾳響系統更是全新Kodiaq的另⼀亮點,與德國知名揚聲器⼤廠CANTON合作,CANTON環繞沉浸式聆感⾳響以13⽀喇叭+1重低⾳,提供16聲道最⼤輸出功率725W的輸出表現。Kodiaq 採⽤福斯集團最新⼀代的渦輪增壓引擎和第⼆代48V輕油電系統(mHEV),1.5 TSI e-TEC引擎整合第⼆代mHEV系統,提供150ps最⼤⾺⼒、25.5kgm最⼤扭⼒,並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另⼀款動⼒選擇為 2.0 TSI 4x4,同樣搭載集團最先進的七速雙離合器DSG⾃⼿排變速箱與四輪傳動系統,無論是城市駕駛還是⼾外出遊,兩款動⼒選擇都能提供流暢且強勁的動⼒輸出。Kodiaq在主被動安全科技配備上進⾏全⾯的升級,搭載前⽅輔助系統(Front Assist),除了有⾏⼈偵測功能外,更新增碰撞閃避輔助,能夠在緊急情況下主動避開潛在的碰撞風險。⽽AEB⾏駛中緊急煞⾞系統更進⼀步提升,新增了針對後⽅⾏⼈的⾃動煞⾞功能,有效預防倒⾞時可能發⽣的事故。同時,全新Kodiaq導入Travel Assist 2.0,這⼀綜合性輔助系統在原有基礎上新增⾞內乘員防護系統(Crew Protect Assist)和塞⾞輔助系統(Traffic Jam Assist),同時強化緊急待援輔助(Emergency Assist 3.0),進⼀步提升在各種駕駛情況下的安全性。
新車試駕/Nissan純電休旅大將Ariya登場 品味日系工藝打造出的優雅美學
歐系、韓系電動車陸續在台引進,以帥氣外型、嶄新科技向消費者招手,不過日系品牌代表之一、於2011年推出Leaf成為電動車領域先驅的的Nissan也不甘示弱,在去年底搶先亮相旗下純電大將Ariya,終於在今年並導入標準版、增程版2種車系編成,搶進台灣純電市場。就外型來說,Ariya車身尺碼為4,595x1,850x1,660mm、軸距2,775 mm,屬於中型電動休旅。外觀延續概念車「流線動感」的前衛設計,讓整車看起來圓潤卻又不失簡潔,同時還保有低風阻。車頭最搶眼是黑色大面積盾型護罩,搭配日式組子(Kumiko)日式傳統圖紋,加上鋒利設計的LED頭燈組、方向燈,還有車尾的橫貫式LED尾燈,頂上一體式擾流尾翼與後保桿皆採用運動化設計,具有極高辨識度。大面積的黑色盾型護罩,更提高Ariya的辨識度。(圖/劉耿豪攝)拉開車門可以發現,座艙內部以「粋(Iki)、行燈(Andon)、組子(Kumiko)」精緻日式美學為主軸,在黑色主題鋪陳下,結合木紋感知觸控面板,並加入觸控感知功能可調整空調,中間下方則可設定行車模式和e-Pedal功能,不僅提高與其他車款的差異,更帶起整體內裝質感,在試駕時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木紋觸控版面相當有質感,令人印象深刻。(圖/劉耿豪攝)中控下方有排檔桿,還有行車模式設定、e-Pedal功能按鈕。(圖/劉耿豪攝)Ariya全車系標配雙12.3吋螢幕,不僅在操作上非常直覺、容易上手,也內建導航系統可找到最近的充電站;此外,全車系也享有無線手機充電座、雙區獨立恆溫空調系統,以及後座出風口等,而此次增程版車型更配有10.3吋HUD抬頭顯示器、皮革材質零重力紓壓座椅、雙前座電動調整/通風/加熱功能、10支Bose Premium音響系統。無線手機充電座。(圖/劉耿豪攝)後座不僅有出風口,還有充電孔以及加熱座椅設定。(圖/劉耿豪攝)副駕駛座前方有2個手套箱,增強空間的運用;行李廂空間容量可達466公升,拉開障版下方和左右側也有額外的收納空間,而增程版還多電動尾門,更加便利、實用。行李廂空間達466公升,障版下方還有額外的收納空間。(圖/劉耿豪攝)值得注意的是,增程版還有電動前後滑移中央扶手座,也就是中央扶手座能依照駕駛需求前後挪移,一開始看到其實會想說「這有什麼用?」不過當天在停車時,碰巧遇到沒辦法從駕駛座下車的情形,剛好可以將中央扶手往後調整,然後輕鬆移到副駕下車,才發現原來這麼方便。中央扶手座可以前後挪移,是其他車款鮮少出現的功能。(圖/劉耿豪攝)目前導入的Ariya均採用單馬達前驅配置,增程版車型搭載91 kWh鋰電池組,最大擁有238hp/30.6kgm的輸出功率,同時還具備548公里的續航里程,日常通勤、外出旅遊都很足夠,不會有充電焦慮的問題,而且使用快充的話,30分鐘就可以完成20%至80%充電。Ariya增程版車型搭載91 kWh鋰電池組,最大擁有238hp/30.6kgm的輸出功率。(圖/劉耿豪攝)實際上路可以發現,Ariya油門踩起來十分線性、順暢,尤其當天試車前往陽明山時,轉換Sport運動模式後,可以感受到上坡、加速超車時,動力輸出更直接;重點是,受惠於Ariya絕佳噪音隔絕工程,因此可以降低風切聲或輪胎音,所以在車內非常寧靜。在此同時,Ariya全車系配有Level 2等級的ProPilot智行駕駛輔助系統,守護車內駕駛乘員。Ariya切換為Sport模式時,輸出更直接,而且車輛非常安靜。(圖/劉耿豪攝)Ariya全車系配有Level 2等級的ProPilot智行駕駛輔助系統。(圖/劉耿豪攝)整體來說,Ariya更優異的續航表現、更質感的內裝、更具辨識度的外型,都完整表現出品牌休旅戰力的風範,雖然在科技層面並不特別突出,不過車款呈現出的優雅、成熟,還是讓人耳目一新。今年國內200台的配額,在預售啟動後已經賣出超過150台,有興趣的消費者,可以到展間好好感受Ariya的極致魅力。今年200台的配額已經在預售啟動後,售出超過150台。(圖/劉耿豪攝)
純電車的科技王者 Kia EV6的「5大魅力」讓未來近在眼前
特斯拉的出現帶起電動車的發展,從此改寫汽車生態也改變消費者的用車習慣,是21世紀的重大轉型之一。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Kia原廠跟緊全球電動化的腳步,在2021年初原廠曝光旗下首款純電車EV6產品樣貌及細節,以「科技未來感」、「充電速度快」迅速抓住大眾目光,當年4月在韓國開放預購後,寫下短短24小時之內湧入2.1萬張訂單的驚人紀錄;緊接著2022年3月在國內開放預購後,首批300台的配額也在4天內搶購一空,可謂電動車界的「當紅炸子雞」。作為Kia的純電領頭羊,EV6不僅擄獲車主的芳心,更陸續奪下2021/2022 Best Cars of the Year年度最佳汽車世界冠軍、What Car? 2022年「年度風雲車(Car of the Year Award)」與2024「年度家庭純電SUV(Family Electric SUV of the Year)」、2023 WCOTY(WorldCar Of The Year)世界風雲車年度性能車大獎,以及2023台灣車訊年度風雲車、最佳進口電動車等國內外大獎殊榮,顯見連專業人士、資深汽車媒體也都被EV6的魅力征服。EV6國內外獲獎不斷,讓許多專業人士都讚不絕口(圖/CTWANT提供)。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多元的選擇,Kia總代理森那美起亞目前在國內引進5種車型,包含入門166.9萬元的EV6 Light標準版、197.9萬元的EV6 Air增程版、208.9萬元的GT-line增程版、219.9萬元的EV6 GT-line e-AWD增程版,更在2023年追加273.9萬元的GT性能版本,兼顧「節能」和「性能」,挑戰EV6的無所不能。Kia總代理森那美起亞追加EV6 GT版本,驚人的性能表現連賽道教練都讚不絕口(圖/CTWANT提供)。這次,本刊透過試駕最受青睞的EV6 Air增程版,盤點這輛純電先鋒之作讓全球消費者愛不釋手的5大原因。亮點1:不容錯認的前衛外型 回頭率100%Kia EV6首度亮相時,強烈的科幻感,為品牌打開全新的純電篇章。車頭採用Kia全新設計語彙Digital Tiger Face,搭配天翔之翼數位日行燈,結合IFS LED智能前方照明系統,帶來簡潔卻霸氣的氛圍;跑格化的車身兼具流線造型和低風阻設計,注重現代、時尚和空氣動力學,在任何道路上行駛都難掩帥氣;而車尾最顯眼的就是貫穿車身左右的雙月之刃尾燈,更增添EV6的未來感,停紅燈時,都能感受到周圍的注目禮。EV6的外觀沒有迎合主流,在不商業化、不大眾化的前提下打造出的作品,就像一首獨立樂團的歌曲,剛接觸的時候難免感覺衝擊、不適應,但是能感受到獨一無二的風味和不向世界低頭的覺悟,習慣以後就會加入你的生活、成為日常重要的一環。EV6車尾採用雙月之刃尾燈,增添車款的科幻及前衛感(圖/CTWANT提供)。亮點2:專屬科技化座艙 質感、環保訴求一次到位拉開EV6低風阻考量的隱藏式車門把,車內的設計又再次能感受Kia「脫胎換骨」的決心,雙12.3吋全景曲面顯示螢幕,搭配64色可調氣氛燈,加上亮黑色及金屬色交錯的材質,彷彿乘坐在前往未來的時光機,來到未來領域。EV6採用雙12.3吋全景曲面顯示螢幕,質感、科技感兼具(圖/CTWANT提供)。在呈現科技感之餘,車內也採用可循換再利用的永續材質、純素皮革與麂皮或織布製成,展現環保訴求,卻又不失質感。懸浮高架式的中央鞍座上,具有E-SHIFT電子式旋鈕排檔、Qi手機無線充電功能與多個USB充電孔,以及車輛啟閉鈕,打造以駕駛為中心的車室空間;下方則為置物空間,可收納隨身物品。懸浮高架式的中央鞍座設計,打造以駕駛為中心的車室空間(圖/CTWANT提供)。值得注意的是,E-GMP平台給予EV6寬大舒適的乘坐空間,加上電動寬景天窗,搭配一鍵放鬆模式,座椅會向後傾倒,加上車內影音系統內建的Sounds of Nature自然情境聲,可以聆聽雨天、壁爐、森林等背景音效,能降低駕駛時的疲勞感,還能隨時打造在座艙裡的me time,讓車不只是車,更是專屬於車主的個人移動空間。此外,EV6也具有彈性多元的置物空間,後行李廂擁有520公升置物空間,在後座椅背傾倒下可擴充至1,300公升,同時也額外提供最高52公升的前車廂承載空間,能裝得下出遊的行囊、日常用品的補貨。EV6也搭載14具「英國之寶」Meridian頂級環場音響系統,能為車內乘員帶來的高音質聽覺饗宴。EV6後行李廂具備520公升置物空間,十分夠用,在後座椅背傾倒下甚至可擴充至1,300公升(圖/CTWANT提供)。亮點3:安全配備給好給滿 操駕感受動靜自如EV6匯集多項智能新科技,全車系搭載符合SAELevel 2自動駕駛分級的DRIVE WiSE智慧安全輔助系統,包含SCC全速域智慧巡航控制系統、FCA前方主動防撞輔助系統(含行人、騎士、車輛、對向、橫向路口偵測)、SEA車門防撞安全輔助系統、SVM 3D環景輔助系統、RCCA 後方交通防撞主動煞車輔助系統、BCA盲區防撞主動煞車輔助等多項主動安全科技;在被動安全部分,全車系標配7具SRS輔助氣囊,搭配UHTS超高剛性鋼材,打造更安心、更優異的乘車體驗。EV6匯集多項智能配備,在打右轉或左轉燈時,儀錶板會出現該方向的視角,增加行駛的安全性(圖/CTWANT提供)。EV6也導入RSPA遙控智慧停車輔助系統,只要運用鑰匙遙控,即便車上沒有人,輔助系統也能安全地將EV6開進或駛離停車位,偵測到路障或行人時也會自動煞車。不得不說,本刊記者實際使用這項功能時,真的會有種「未來車原來就在眼前」的錯覺,無法想像科技已經進步到難以預料的境界。在操駕上,EV6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由於底盤配置電池,整體具備低重心的先天條件,加上扎實的車身及偏向歐系的運動化懸吊設定,可輕易滿足動感駕馭樂趣,在蜿蜒山路或是高速行駛都兼具靈活性和舒適性;而當經過不平路面時,車身在行進間不會有明顯彈跳,遇坑洞或隙縫也能有效處理晃動感。EV6在任何道路上都輕鬆駕馭,能感受其靈活性及舒適感(圖/CTWANT提供)。亮點4:充電快+續航里程高 跟里程焦慮Say NO許多消費者遲遲沒有入手電動車的原因,絕大多數跟「里程焦慮」有關。不過EV6支援800V高壓電池系統,能在18分鐘之內將電量從10%充至80%,更能在4.5分鐘就補充100公里的續航里程,加上現階段充電樁的布建也越來越完善,完全不怕「沒地方充電」或是「充電要等很久」。加上在WLTC規範下,EV6Air搭配77.4kWh電池容量,續航力為560公里,日前更成功挑戰不充電從台北抵達墾丁的任務,在電耗表現、充電效率上都令人刮目相看。這次試駕由於只是在台北市山區及市區穿梭,因此並未特別注意電量,只知道EV6不會讓我沒電,可以一直安心地行駛在大街小巷。EV6曾完成從台北經過花東到墾丁不充電的任務,可見其驚人的電耗及續航表現(圖/CTWANT提供)。亮點5:隨插即用V2L 車輛搖身一變成大型發電站一直以來,我們對於電動車的想法就是「幫車子充電」,沒想到EV6支援V2L車外電源分享,因此可以「支援電器用電」。車內後座下方提供110V的電源插座,能為手機、電腦等3C產品充電,讓車輛搖身一變為一間行動辦公室。尤其現在風靡全台的露營活動,只要透過轉接座連結EV6車外充電插孔,最高能支援1800W的電能,可以成為戶外燈具、吹風機、電鍋等電器的電力來源,又能變身成為露營的好夥伴。EV6的快速充電以及隨插即用的特性,許多電動車至今也未能達成,讓車不只是車,還能成為一台行動辦公室、露營的好夥伴,為EV6增添一份獨特性;而車外的科幻外觀和車內的科技配備,就像拿到一張未來移動世界的入場券,對於「未來車輛」有初步的認識。如同前面提到的,EV6並不跟隨大眾眼光,而是以獨樹一格的品味踏進電動車的市場,綻放獨有的品牌魅力,就像獨立樂團的歌曲一樣,聽著聽著,就會走入你的生命中,成為無可取代的存在。EV6不只外型帥氣、內裝質感,更有許多便利生活的配備,是一台能夠帶領車主「前往未來」的純電先鋒(圖/CTWANT提供)。
新車試駕/韓劇也愛的電動轎跑Hyundai Ioniq 6 快充18分鐘搞定
「你有感覺我們時速已經120了嗎?」受邀試駕Hyundai Ioniq 6當天,由於和其他媒體併車,在我們輪流開車時,他這麼問我,而我當時正在車上使用電腦,「什麼?已經120了?」我有點驚訝,因為整個過程沒有任何震動、吵雜感,經過一天的相處,我對Ioniq6的喜歡也像車子的加速過程一樣,穩定且快速。去年Hyundai推出電動休旅Ioniq 5大獲好評,今年3月再推電動家族第2位成員轎跑車Ioniq 6,首年配額300台在上市當天30分鐘線上完售,顯見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接受和喜愛逐漸增加,總代理南陽實業也在近日宣布已成功與原廠爭取增加200台配額。身為近期韓劇男主角的熱門用車,Hyundai Ioniq 6以Prophecy概念車為基礎進行打造,由One-Curve流線切割而成,創造出前衛的造型,搭配空氣力學尾翼、前保桿主動進氣調節系統、平準化輪弧設計及低風阻輪圈,創造出比Porsche Taycan 0.22更低的0.21風阻表現。整車加入Parametric Pixels參數化像素,包含LED日行燈、LED第三煞車燈和倒車燈、整合式LED尾燈組等,增加Ioniq 6的吸睛度。整車加入Parametric Pixels參數化像素,其實看久了會有點密集恐懼症。(圖/方萬民攝)Ioniq 6車身尺碼4,855x1,880x1,495mm、軸距2,950mm,比起Tesla Model 3長度增加161mm、寬度增加31mm、高度增加52mm、軸距增加75mm,因此具有同級最大後座空間,記者實際乘坐雖然頭部空間受限跑車設計,不如一般車款充裕,但是也不會有壓迫感,尤其腿部空間明顯增加,會讓人忍不住想伸長雙腿,以最慵懶、愜意的姿勢在後座感受舒服又寬敞的空間。擁有同級最大後座空間,尤其腿部相當寬敞、舒適。(圖/方萬民攝)電動車有的科技感不僅存在外觀細節,內裝布局更是科技的展現,車門的漸層式門板設計豐富了車內儲物空間,雙12.3吋TFT-LCD數位儀表座艙可以明確了解車內剩餘電量、充電規劃等相關資訊,更可以設定64色環艙雙色氣氛燈、加熱座椅等,可惜的是目前僅有英文介面。車內採用雙12.3吋數位儀表座艙,可惜目前僅有英文介面;門鎖和窗戶開關均設計在中控下方,一開始使用上有點不習慣。(圖/方萬民攝)關於車輛的剩餘電量、續航里程等資訊,都可以透過中控螢幕了解。(圖/方萬民攝)同時,為了更充分運用空間,Ioniq6將旋鈕式排檔系統移至方向盤右下方,打造出天橋式中控台,不僅下方有置物空間、還具有車窗及車門的按鈕設定,根據南陽實業說明,中控台的平整空間可以讓副駕乘車時在上面使用電腦;值得注意的是,方向盤上並不像一般車款顯示廠徽,而是使用智能指示燈,會依照不同的駕駛模式和充電狀態顯示不同的樣式和顏色。為了更充分運用空間,旋鈕式排檔像賓士一樣放在方向盤右下方。(圖/方萬民攝)方向盤由一般車款顯示廠徽改為智能指示燈。(圖/方萬民攝)此外,南陽實業也強調,Ioniq6具有永續材料創新應用,在儀表台、頂篷、地毯,座椅、門板等處採用甘蔗纖維、回收寶特瓶、回收漁網、亞麻籽萃取物、油菜花/玉米萃取物、回收廢輪胎等環保材質,當然也有AppleCarPlay/Android Auto、無線充電、RSPA智能遙控停車及V2L外接供電功能等豐富配備。後座具有V2L外接供電功能,可以在使用替電腦充電。(圖/方萬民攝)在充電效率上,Ioniq 6 EV600不僅配置77.4kWh電池,擁有730公里(NEDC)行駛里程及800V直流快充系統,並支援相容350kW超高速充電樁,可以在18分鐘充電至80%。64色環景氣氛燈除了有單色以外,還有雙色可選擇。(圖/方萬民攝)這次試駕的Ioniq6 EV600後驅版本動力規格為225hp/35.6kgm,零百加速7.4秒。試駕當天從台北開往八斗子沿海,在山路上行駛並不屬於猛爆型輸出,反而是順暢又飛快地前進,如同開頭所說的,當車輛行駛超過時速100公里時,坐在車內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不只是隔音效果的優異,還有毫不費力的動力補充,加上指向性優異又重手的方向盤,就像騎乘一隻好控制、溫順且反應敏捷的動物,而且經過坑洞路段時,也能過濾掉多餘的衝擊、降低不適感。行駛時即便時速超過100公里,坐在車內也沒有任何感覺。(圖/方萬民攝)透過本刊記者與Ioniq 6一天的相處,真的強烈感受到近期韓國車的崛起和熱賣,除了不同級距的車款陸續推出以外,從外觀的設計到車內的鋪陳,都展現出跨世代的進步和品牌的誠意,並且在細節處也表現出與其他電動車款不同的風格,加上不到200萬的價格,就能買到具有強大充電系統、強烈跑格外觀、強化內裝科技,以及順應目前強勢電動化潮流的車款,絕對是一個物超所值的選擇。Hyundai Ioniq 6從外觀的設計到車內的鋪陳,都展現出跨世代的進步。(圖/方萬民攝)
賓士「純電雙雄」預售價曝光 3車型7月同步登台
Mercedes-Benz宣布展開純電休旅雙雄 EQS SUV 及 EQE SUV 的接單活動,同時預告將在7月登台。售價部分,EQE SUV 將引進兩款車型,皆採四輪驅動配置,分別為 EQE 350 4MATIC 預售價 379 萬,以及 Mercedes-AMG 性能版本 EQE 43 4MATIC 預售價 496 萬;旗艦豪華休旅 EQS SUV 則推出 EQS 450 4MATIC 七人座車型,預售價 608 萬起。全新 EQS 450 4MATIC SUV 將HYPERSCREEN 超寬幅螢幕列為標準配備。(圖/Mercedes-Benz提供)全新 EQE SUV以基於四門房車相同電動模組化平台開發,不過擁有更寬敞的乘坐及置物空間,加上四輪驅動系統搭配專屬 OFFROAD 越野模式,對地形擁有更高主宰力。EQE 350 4MATIC 標準配備 AMG Line 外觀套件,流線外型與低風阻係數,造就最高純電行駛里程可達 549 km (WLTP)。性能取向為主的EQE 43 4MATIC SUV,動力一舉提升至476 hp / 858 Nm,搭載 AMG Performance 4MATIC 主動式四輪驅動系統,0 – 100 km 加速僅需 4.3 秒。而全新 EQS 450 4MATIC SUV 標配七人座寬敞空間,並透過 AIRMATIC 氣壓懸吊提供精緻、舒適的行路質感。前、後軸雙馬達設計,四輪驅動系統皆為標配,最高純電行駛里程可達 616 km(WLTP)。此外,全新 EQS 450 4MATIC SUV 也將HYPERSCREEN 超寬幅螢幕列為標準配備,由12.3 吋寬螢幕數位儀表,搭配尺寸分別為 17.7 吋及 12.3 吋的 OLED 高畫質觸控螢幕組成,打造層峰級科技體驗。
新車試駕/150萬內電動車好選擇 Nissan Leaf長程勁化版
算一算Nissan Leaf從問世至今已過了12個年頭,2010年的初代Leaf可是全球第一款量產電動車,在海外祭出了平易近人的售價,也成為了當時最容易入手的電動車之一,而2017年第二代車型的問世也同樣的創造佳績,近期台灣導入了增程版車型,並以Nissan Leaf長程勁化版為名,配備了達62kWh的電池模組、具備了214hp的最大馬力,以實惠的139萬售價,想必能在台灣市場創造不錯的成績。(圖/黃耀徵攝) 外觀採用了類子彈形外型的設計,加上平整化底盤的配置下,可創造出0.28 Cd低風阻係數,在車側腰身線條採用了更加圓滑的鈑金折線,搭配著NISSAN拿手的雙色懸浮式車頂,在外型上將時尚與科技總合的恰到好處,首先新款Leaf在車頭也因應家族黑化的V-motion水箱護罩展開鋪陳的開端,兩旁懸浮迴力鏢造型的日行燈,更使車頭的運動感倍增,當然那全新廠徽也是Leaf的新看頭之一。車尾採用了俐落乾淨的稜角折線打造,搭配著雙色的車色更顯有型,此外尾燈採用了V字型的樣式打造,使車尾的韻律感像外延伸,而那最為吸睛的17吋六爪式胎圈,更在樣式上以電動馬達內部構造為發想,更加匹配電動車所應有的未來感。採用V-motion水箱護罩並採用了家族的黑亮鋼琴烤漆配置。(圖/黃耀徵攝)腳底下踩著17吋6爪鋁圈,並在造型上呈現出科技樣式。(圖/黃耀徵攝)尾燈採用了家族一貫的V字迴力鏢樣式,可說是家族的標記之一。(圖/黃耀徵攝) 座艙中採用了NISSAN一貫的簡潔設計,其鋪陳上幾乎與旗下的國產車輛相仿,但身為電動車型仍要有些科技感的鋪陳。首先,在中控使用了8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並具備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智慧手機連結機能。而在儀表處則是使用了7吋的TFT 多功能顯示幕,並具有行車里程管理、充電指示和駕駛模式功能,排檔使用了半球型的特殊設計,並且在上頭還有像徵電能的藍色配色,另外前後座椅都增加了電熱功能,即便在寒冷的氣候下也能擁有乘坐舒適性,值得一提的是Leaf軸距為2,700mm,甚至可媲比多數的中型車款,也因此在乘坐上有更多的空間,而行李廂基本容積也有435L,甚至可放入三組出遊時所需的行李箱,當然也可透過後座分離背傾倒,擴充空間來增加載物需求。內裝的鋪陳採用中規中矩的模式,並且在操控與視覺上一目了然。(圖/黃耀徵攝)8吋彩色懸浮觸控螢幕並整合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接功能。(圖/黃耀徵攝)7吋的多功能LED儀表螢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介面上沒有中文化。(圖/黃耀徵攝)球狀排檔感可說是Leaf的一大特色。(圖/黃耀徵攝)(圖/黃耀徵攝)在動力部分此次所試駕的為長程勁化版,其搭載了容量達62kWh的電池模組,在動力輸出上也來到了214hp與34.68kgm,光就動力上來看已接近了中型車款應有的動力,其續航力經NEDC測試標準可達到463km,相信一般日常的使用上恰恰有餘。也可透過放開油門踏板時,使用電能回收的方式剎車,其阻力達到最大煞車效果0.2G,也就是說在習慣及控制好油門的踩踏下,滑行減速都不用使用煞車踏板(當然還是要以實際路況來使用),另外在安全部分Leaf標配智慧型定速控制系統、防追撞緊急煞車系統、環景影像系統、主動循跡過彎輔助系統、車道離警示系統、車道偏離預防系統、盲點警示系統、後方車側警示、斜坡起步輔助系統等輔助系統,但依舊未將車道維持系統整合於其中,這部分實在有些可惜。而Leaf的充電方式採用了CHAdeMO快充,如此的充電規格在台灣可說是少數,在充電站數量及充電速度都比如今主流的CCS1與CCS2少,車主可每天以SAE J1772慢充是能夠應付的,但在長途通勤時可能就要多注意些電量的部分了,但原廠也祭出了2023年式NISSAN LEAF的方案,可選擇提供8年或16萬公里鋰電池容電量保固,並適用於全台超過1千座公共充電站,讓車主安心駕馭無後顧之憂。在銷售、保養、維修方面,全台設有68間營業據點與23間服務廠提供售後服務。Leaf的充電方式採用了CHAdeMO快充,但在台灣屬於非主流的充電形式。(圖/黃耀徵攝)(圖/黃耀徵攝)
國內車市/鴻海三款電動車齊現身 Model C交車時間曝光
鴻海(2317)科技日今(18)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發表兩款全新自主開發的電動車,包含跨界休旅Model B、全地形電動皮卡Model V,並展示Model C量產款,預計明年交車。鴻海正式推出年輕世代主流的Crossover全新原型車Model B,以Model C平台為基礎,藉由平台尺寸的變化及全新的車身外觀,包括S-DUCT導流設計,流線的車頂造型,加上D柱上的創新氣簾設計,大幅降低空氣擾流,讓風阻係數達到0.26 的優異數值;不僅如此,Model B具備450km續航里程,以4,300mm的車長,搭配2,800mm軸距,創造出小級距大空間的舒適座艙。做為MIH開放平台打造的首款電動車Model C,由去年的參考原型車直接邁向今年的量產版,徹底展現鴻海的造車能力,在0.28的低風阻值下,提供零百加速3.8秒的優異動能表現以及近700公里續航力的階段調教成果,滿足車主對於電動、經濟、多元、性能的期待,預計明年下半年就會陸續交付給車主。創辦人郭台銘親駕Model B現身。(圖/黃威彬攝)還有一個關注焦點就是電動皮卡Model V,可視為鴻海完成乘用車及大型商用車中間拼圖的里程碑。Model V 是台灣首台自行設計開發的電動皮卡,由鴻海加上MIH 聯盟夥伴的垂直整合應運而生。考量皮卡的使用定位,在設計上擁有1噸的載重能力及3噸的拖曳能力,並具備全地形的穿越能力。鴻海所打造的電動皮卡,採用兩廂式5人座的空間設計,環繞車身的感測器搭配電子後視鏡及顯示螢幕整合儀表板,提升安全性,也為使用者增添智能科技感的體驗,能滿足駕駛穿梭在都會城市和戶外山林間的各種需求。第一屆的科技日,鴻海發表 MIH 開放平台,目標是集結眾人智慧,共同發展標準化、模組化、平台化技術,透過分工、分享,改變傳統的汽車產業體系,建立開放的技術標準跟供應鏈。第二屆科技日,鴻海推出三款電動車,Model C、Model E、和Model T,以多元產品線,展現鴻海在電動車研發生產的速度。第三屆鴻海科技日,鴻海不僅擴大在電動車佈局的廣度,更重新定義車用領域的CDMS,未來將持續推動在電動車產業上的垂直整合服務。
新車試駕/SKODA Karoq超值小改款 配備Level 2自駕及矩陣頭燈
疫情前的2018年4月,在綠島的媒體試駕,是記者第一次接觸到Skoda Karoq。當時的感覺就像是一部「縮小版的Kodiaq」,卻以不及4米5的車長,創造出豐富的空間運用。事實上,Karoq也以極佳的安全性能與CP值深獲台灣車主好評。放眼至全球市場,Karoq從2017年發表至今,全球已累積賣出超過50萬輛,是Skoda最暢銷的SUV。4年半之後,2021年底小改款的Karoq也正式於今年10月導入台灣。只是過去這兩年多,全球車廠受疫情影響,都面臨因晶片短缺、工時不穩導致交車遲緩的困境,Karoq這款熱銷車勢必也會受影響;加上同級距的競爭對手比過去更多更強,Karoq是否能再創佳績,本刊記者認為,關鍵籌碼還是在於產品本身的「升級程度」。車頭換上立體格柵六角形水箱護罩,以及全新的分離式LED頭燈組。由於是小改款車型,Karoq的外觀設計變動幅度並不大,主要在車頭換上了與電動車Enyaq相似的立體格柵六角形水箱護罩,以及全新的分離式LED頭燈組。重點是這個頭燈組也跟隨Kodiaq、Superb、Octavia等車款,升級為Matrix LED智慧複眼頭燈,是此次小改款的賣點之一。車尾部分,最明顯的辨識點在於採用水晶切割概念的全新Full LED尾燈,另外搭配拉長的新款擾流尾翼,以及新款後保桿。車尾採用水晶切割概念的全新Full LED尾燈,另外搭配新款後保桿。「Sportline」車型配備18吋Procyon黑化空力鋁圈。此外,由於本次試駕的是「Sportline」車型,配備不少運動化外觀套件,包括水箱罩、後視鏡、車頂行李架等處的黑化處理,以及運動化前後保桿、車身同色側裙、配有低風阻翼片的18吋Procyon黑化空力鋁圈等Sportline專屬配件,光看外觀就令人熱血沸騰。車室的鋪陳和改款前大同小異,重點在於配備10.25吋數位儀表與9.2吋多媒體觸控螢幕的雙彩螢幕設計。其中數位儀表的畫面呈現有5種風格可選,還可自行設定螢幕左右兩側顯示的車輛資訊;中控螢幕容量則升級為64GB SSD,並支援手勢操控,同時還支援智慧手機無線連結Apple Carplay,以及有線連結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車室鋪陳主要在於10.25吋數位儀表與9.2吋多媒體觸控螢幕的雙彩螢幕設計。 中控螢幕儲存空間增至64GB,並可支援手機無線連結Apple Carplay。小改款Karoq擁有521公升的後廂容積,後座打平更可達1,630公升。至於休旅車最在意的收納空間部分,小改款Karoq擁有521公升的後廂容積,後座打平更可達1,630公升。加上可兩段式調整高低的底板、足踢式感應電動尾門設計,以及車內多處置物空間的貼心巧思,整體空間機能表現相當豐富。小改款Karoq的動力並無變化,仍是搭載1.5升直四汽油渦輪引擎,可輸出150匹最大馬力與25.5公斤米最大扭力。搭配7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原廠0-100km/h加速數據為8.9秒。此外,在ACT汽缸休止技術的輔助下,引擎低負載時會自動關閉二、三缸進排氣門,使平均油耗達到17.6km/l的節能表現。動力並未提升,仍搭載1.5升汽油渦輪引擎,可輸出150匹最大馬力與25.5公斤米最大扭力。實際開在花東縱谷的台9線及花蓮193縣道上,在一般駕駛模式下,可以感受到這顆1.5升渦輪引擎明快的油門反應,起步時加速明確平穩;深踩油門時,引擎轉速的拉升也還算迅速。遇到幾處山路彎道,切換至Sport模式行駛,油門的跟進速度更快,動力輸出更積極,即使稍高速過彎,車身也能維持穩定,車頭轉向精準,跑起來十分過癮。一般駕駛模式下,Karoq的油門反應相當明快。SKODA引進台灣的各車系,向來在安全配備上給的不手軟,Karoq之前就已經提供了豐富的主動駕駛輔助配備,改款後又新增Matrix LED智慧複眼頭燈、數位化座艙及Level 2自動駕駛等科技,產品競爭力又提升不少。至於價位,入門的新雪山版113.9萬元、頂級的新玉山版129.9萬元,和同級進口SUV相比,也算誠意十足。本刊記者認為,新的Karoq仍會有不錯的接單量,只是首波到港只有400輛,如何維持車源穩定不缺,應是總代理SKODA Taiwan目前的首要任務。Karoq以優雅的造型及高CP值的表現,連續多年獲得歐洲最佳SUV大獎。規格表。(資料整理:王若)
新車試駕/最受期待的豪華SUV 大改款Infiniti QX60滿血登場
7人座SUV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很實用的家庭用車,汽車廣告呈現的畫面,多半不是三代同堂,就是小家庭加上幾隻寵物,車主的年齡層則被設定為35歲以上的中年男性。雖說是以載人為主要需求,但如果能同時有較明顯的駕駛性格,應該會滿足中年車主更多年輕的想望。盤點市場上的7人座SUV,最有個性的非InfinitiQX60莫屬。身為NISSAN的豪華品牌,加上F1賽車基因的加持,Infiniti從早期紅透半片天的FX35,一路到前陣子亮麗登場的QX55,一直都頗受好評,皆有著傲人的成績。而此次旗下最大的7人座QX60大改款,自然也受到眾人矚目。由於第一代QX60的產品週期長達8年,近兩年的聲量愈來愈小,已到了產品的倦怠期。這回大改款,等於是將過去8年來汽車新科技的大結合,可謂是大幅換血、全面升級。並以極具優雅霸氣的外觀,狹帶著Infiniti著名的可變壓縮引擎,將替歐式日血的榮耀,重新端回群雄競爭的餐桌上。巨大的梯型水箱護罩搭配波浪狀的鋼琴烤漆格柵,使豪華感受表露無遺。(圖/方萬民攝)扁長的頭燈組也替車頭營造更霸氣的形象。(圖/方萬民攝)在Infiniti的造車宗旨上,充滿肌肉線條的外觀是必備的識別,新一代QX60這回則是帶著更玲瓏有緻的身形重回市場。首先家族的新世代風格明顯有著歐亞混血的形象,前臉那家族化的大梯形進風口欄柵已成為正字標記,由中央欄柵頂部伸延至兩頭燈組的扁長的LED日間行車燈,使頭燈看起來更炯炯有神,搭配車側柔順的鈑金折線,使車身在光影之下更為動人。值得一提的是,盡管QX60是個長達5米以上的大傢伙,但仍擁有0.32Cd的低風阻係數。而車尾更完全跳脫以往Infiniti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濃烈的歐洲身段,在類一體式的尾燈造型下,使QX60的車尾看起來有幾分Land Rover Velar的影子。擁有5,047mm車長,搭配俐落的車身鈑線,替QX60帶來更接近歐系豪華休旅的身影。(圖/方萬民攝)採用類一體式的尾燈設計,使車尾更有英式豪車Velar的樣貌。座艙方面,QX60利用大量皮革及鋼琴漆面材質,大幅提升整體車室質感。中控台部分,使用T型直覺式的操控設計,主體是一具12.3 吋的半懸浮式彩色螢幕,在影音系統上搭載了16具BOSE Performance揚聲器,並且可支援無線連接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的功能。向左延伸,則是可顯示各項行車資訊及設定的12.3 吋全數位儀錶板。此外,QX60標配大面積全景天窗,並透過寬闊平整化設計,使後艙空間最大可擴展至2,135公升。而劇院式座椅設計,與第二排座椅一鍵式收移功能,則方便讓第三排乘客輕鬆出入。內艙採用全景天窗、大面積皮質與高亮澤烤漆的搭配。(圖/方萬民攝)排檔週邊運用功能按鍵的排列搭配了霧面塑料。(圖/方萬民攝)對成人而言,第三排座椅的腿部支撐空間仍略顯侷促,但椅背的角度還算舒適。(圖/方萬民攝)Infiniti在前幾年都未導入全速域自動跟車與車道置中等功能,此次在大改款的QX60上配備了Level 2輔助駕駛功能,包含LKA車道維持輔助系統、首創PFCW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系統、ICC全速域智慧定速系統、BSI盲點側撞預防系統、LDP車道偏移預防系統等。此外,QX60還多了速限偵測與修正、可監視前車緊急煞車之功能,更在自動跟車時還可以執行左方超車動作,並且動作後無需重啟Level 2輔助功能,可說是一次滿足了熱愛定速跟車系統的車迷。此次Infiniti終於將大家最想要的Level 2輔助駕駛功能導入台灣。(圖/方萬民攝)QX60搭載著當家VQ35DD引擎,有缸內直噴技術,可輸出295匹最大馬力與37.3公斤米最大扭力,擁有3,500磅拖力。變速箱則是捨棄了長年使用的CVT變速箱,換上全新的9速手自排變速箱。有了這具全新的變速箱加持,QX60在起步、中段加速的表現都比上一代敏捷許多。並且擁有最新的智能AWD四輪驅動系統,最多可將動力50/50平均分配至前後軸,使得動力使用毫不浪費;而當家轎跑Q50的DAS線傳控制系統也同步搭載在QX60身上,可在轉向部分改善了傳統的不連貫性,運用電子線傳方式,進一步達到更有效的操駕路感。即便車重來到2噸以上,QX60仍具有相當的操控水準。(圖/方萬民攝)大改款的QX60仍使用3.5升自然進氣引擎,應該是目前QX60最受質疑的地方。大排氣量引擎衍生而來較多的稅金自然是缺點,但NA(自然進氣)引擎的平穩、耐用及操控,也是許多「老司機」念念不忘之處。只能說,在目前小排氣量渦輪增壓引擎當道的市況下,能開到一輛NA好車,仍會讓人在踩下油門的當下,擁有無比的快樂。規格表。
200億n⁷捷報1/1000元輕鬆下訂網民瘋搶 納智捷未來6年損平沒問題
9月1日,台灣電動車市如同「驚蟄」般驚醒!去年全台純電動車掛牌7200輛,然還是一團黑影(尚未公布規格)的納智捷n⁷電動車,1日上午9時線上開放預購,7分鐘就當機,不到兩天就湧入近2萬張訂單,是去年的兩倍,迫使原訂1個半月的預售案提前喊停封盤。雖然只是預售案,但近2萬張的訂單,不只跌破納智捷母集團裕隆自家人眼鏡,整個汽車產業及科技產業也都傻眼,因為一輛n⁷若以百萬售價保守估算,這次《n⁷純電代言人》專案已催出接近兩百億元的國產電動車產值,不但讓裕隆提早損益兩平,為n⁷打造原型Model C的鴻海集團MIH平台,更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對於實際接單狀況,裕隆集團則表示,「對外我們都以逾萬訂單為主,明確的訂單數據預計10/18對外公布。」而納智捷n⁷訂單蜂擁而至,有市場人士分析,應該是消費者只花1000元,就能取得優先購車權,包括首批交車禮、首年免非充電抽獎資格、限量仕樣選擇權與獨家商品抽獎權等福利都可以保有,「1000元成本不高,嘗鮮意味濃。」一位搶先預購的網友買家解釋,「雖然明年才交車,但因為這是首款國產電動休旅車!而且只要百萬元。」事實上,2021年全台汽車掛牌數約44.98萬輛,其中純電動車掛牌約7200輛,售價三百多萬到一百多萬不等,光是特斯拉就有5000多輛,佔了近8成,又以175萬元起的MODEL 3佔大宗。納智捷n⁷預購火熱,也讓MIH平台打響第一砲。(圖/翻攝自鴻海官網)也就是說,目前在台灣銷售的純電動車,主流仍是特斯拉,德國的雙B、福斯奧迪集團,以及韓系的現代起亞集團、日本的豐田等車廠,近兩年也推出20多款電動車,多屬房車,並非國人近年購車主流休旅車。當中,最平價的是售價120萬元的現代小型休旅車Kona EV,與中型休旅車定位相似的Toyota bZ4x,則要賣到159萬元。電動車在台灣市場不算普及,未來n⁷如果真的能卡進百萬元這個價位,勢必成為市場上最便宜的電動車。究竟n⁷主要規格為何?納智捷及鴻華方面均表示:「目前無可奉告,一切等到10/18的鴻海科技日。」n⁷可說是由裕隆與鴻海兩大集團共同完成的國產電動車,原型為去年鴻海科技日公布的Model C電動車。目前已知Model C的主要規格為:0.27低風阻造型設計、零百加速3.8秒、電池續航力達700公里。「單就上述規格,要將售價壓低到百萬元以內,幾乎不可能!」國產車業者表示,未來納智捷應該會推出多款規格的n⁷,高階款使用90kWh的電池(續航約700公里,約台北高雄往返一趟),入門或低階款則採用60kWh電池(續航約400公里),其中依照配備不同,如電池規格,只有最入門款會設在99萬元左右的價位。一位韓系汽車品牌高層表示:「由於國內國產車商,多為導入其他品牌汽車國產,要生產或規劃國產電動車,時程與技術受制於母廠,三、五年內都還沒有條件導入電動車國產化。」電動車要普及有兩要素,一是充電樁數量需充足,二是入門車種價格要讓消費者不會望之興嘆。(圖/方萬民攝)「納智捷為台灣自有品牌,自主性較高,這樣才能一起把台灣電動車的餅一起做大。」車廠人士說。目前國內販售的純電動車,與n⁷規格最相近的為TOYOTA bZ4x,售價為159萬元。相較之下,n⁷至少便宜了1/3,如果真的能卡進百萬元這個價位,勢必成為市場上最便宜的電動車。單就動力成本,以行駛1000公里來算,汽油車加油費用約3000元左右,而電動車充電約需850元,但電動車仍難普及,主因是沒有足夠友善的充電條件、充電樁數量,再者,車市裡至少要有一款以上較平價的電動車,好讓一般民眾可以入手。因此,不論國產或進口車商,對於百萬可入手的n⁷電動車2萬張訂單效應,都「樂觀其成」。據裕隆今年4月法說會透露,旗下汽車品牌納智捷使用MIH平台共同開發的純電跨界休旅Model C預計2023年下半年發表,預估全年只需要銷售超過3000輛,就能達到損益兩平。「這2萬多台的訂單,等於可以讓納智捷6年可以損平。」法人指出。而以一台100萬元保守推估,等於超過200億元的電動車產值,對MIH平台而言,算是出師傳捷報。法人指出,電動車的自主性程度是成功關鍵,而MIH平台的目標,就是要提高自主性,只要納智捷電動車能夠交出一台高性價比的車種,對整體台灣電動車產業都是一件好事。
新車試駕/電動車不對TONE? 開過BMW i4再說
近年來電動車已成為車市注目的焦點,而國內市場對於電動車的更新也跟上全球節奏,在短短幾年內便有近30款新車引進。除了特斯拉外,傳統車廠更是百家齊鳴,從較平價的Hyundai Kona、Toyota bz4x到德系豪華的Audi e-Tron、M-Benz EQC及BMW i7等,都創下不錯的銷售成績。過去20年來,國人對於純電動車的接觸,首推BMW旗下已停產的i3、i8。這兩年BMW更相繼推出了以iX為主的多款純電車,也包括這次試駕的主角-BMW i4 eDrive40。家族的大鼻頭從以往的網格狀改為封閉樣式。(圖/黃威彬攝)兩旁俐落的智慧頭燈組帶出銳利的神情。(圖/黃威彬攝)很多人認為i4應該就是油轉電的4系列,實際上,在與4系列相同的GranCoupe架構下的i4,除了車格有些雷同,可說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從外觀來看,因為電車不再需要引擎的散熱功能,i4的車頭捨去了傳統大面積的散熱格柵,改為封閉式水箱護罩。左右LED頭燈組下方的氣壩,則具有主動進氣調節功能。另外,車側的平整化車門把手有助於降低風阻,使全車擁有0.24Cd的低風阻表現。車尾部分以立體的LED尾燈組為主軸,而在下保險桿擁有競技意味十足的氣流擴散器,以霧黑搭配藍色飾條的設計帶出能源感十足的面貌。下方進氣壩有擁主動進氣調節功能。(圖/黃威彬攝)腳下踩著M版的18吋輪圈,更加強調整體運動風格。(圖/黃威彬攝)採用3D立體式尾燈組,其下方的氣流擴散器有著象徵電能的藍色搭配。(圖/黃威彬攝)內裝更是科技層面的表現,全新一體式曲面螢幕是駕艙中的一大看點。其中整合了12.3吋虛擬數位儀錶與14.9吋中控觸控螢幕,並採用了非折角式的曲面設計,搭配全新iDrive 8使用者介面。這套iDrive 8介面除了操作流暢外,同時提供「Drive」、「Focus」、「Gallery」三種模式。在Drive模式下,儀錶會呈現最豐富的用車相關資訊;Focus模式則是以駕駛所需的數據為導向;Gallery模式則是將儀錶中的資訊以最純粹的方式呈現,可減少查看儀表時的疲憊感。車室內包括雙前座電動調整跑車座椅、皮質儀錶檯、多功能真皮方向盤等皮質部件,均採用豪華的Sensatec透氣皮質。而引擎啟動鍵及排檔座,則採用金屬藍的搭配,高亮澤飾板營造出極簡與科技的總和。簡約的車艙風格搭配一體式的螢幕,更顯科技感受。(圖/黃威彬攝)儀表可依駕駛需求挑選顯示資訊。(圖/黃威彬攝)透過手機連接手機導航及相關視聽娛樂。(圖/黃威彬攝)在動力方面,i4 eDrive40的動力輸出採用單馬達後驅的配置,可爆發出340匹最大馬力及43.8kgm的最大扭力,由靜止到時速百公里加速僅需5.7秒。而眾人最在乎的續航能力,最高可達590 公里,最高支援205kW充電功率,若在BMW高速充電站,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補足164km的續航里程。搭載單馬達輸出系統,可輸出340hp及43.8kgm的動力。(圖/黃威彬攝)透過高速衝電站,僅需10分鐘即可充至164km續航公里。(圖/黃威彬攝)對於電動車的作動方式許多人都不太習慣,但坐在BMW i4上踩踏油門的瞬間,會先感受到柔順的加速反應,當油門越踩越深時,湧現出的電能扭力卻是如同汽油車般的線性。歸功於整合馬達動力控制模組及單體變速結構的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創造出以油門踩踏的深淺,即可將動力掌握於駕駛腳下。加上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大師Hans Zimmer合作所打造出的BMW IconicSounds Electric純電動能音效,使得駕馭之下也多了分聽覺上的熱血感。i4在都會叢林間顯得更加優雅。(圖/黃威彬攝)i4由於電池的緣故,車重超過2噸,但即便如此,在重心轉移時也不太會出現懸吊支撐性不夠以至於車頭浮起的狀況。向來講究駕馭樂趣的BMW,在i4上創造出絕佳的車輛配重,加上電池分布下的的重心,使i4在任況均能夠牢牢黏在地面上。但由於電動扭力輸出的關係,在車尾仍舊如BMW性能車般的不安分,好在有循跡系統的輔助,讓i4在激烈操控之餘,還能創造出豐富的樂趣及安全的平衡點。規格表。(資料整理:王若)
生醫女王賣電池4/新創太陽能車加速比特斯拉還要快 aptera Motors相中台塑MIT實力
美國新創電動車廠除了特斯拉、Rivian外,還有間主打太陽能車的aptera Motors,為了找到更符合成本的電芯,與台塑四寶投資的台塑新智能展開合作,未來電動車還有機會MIT。位在美國加州的aptera Motors,2020年發表續航力達到1,600公里的太陽能電動車Paradigm,3輪設計加上水滴流線造型大幅降低風阻,還沒正式上市就已經接下3萬張訂單。為了在未來拿到台塑磷酸鋰鐵電池產能,aptera的CEO Chris Anthony特別來台尋求合作,內部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aptera會找上台塑主要還是透過協禾國際,因為協禾正在幫忙找組裝廠位置,知道台塑將在2024年投產鋰鐵電池就趕緊來談合作,除了電池外,台塑生產的複合塑膠材料,也有相當吸引力。」此次簽署合作備忘錄aptera Motors也將太陽能電動三輪車Paradigm運來台灣,Chris說,受惠於輕量化、低風阻的設計,Paradigm的加速非常快,且相當節能。aptera Motors CEO Chris Anthony指出,來台與台塑合作的原因,主要看中製造電池以及複合材料的實力。(圖/張文玠攝、翻攝自aptera Motors臉書)Chris解釋,「傳統汽車在行駛時,大約有60%的能耗在抵抗風阻,而Paradigm的風阻只有0.13 cd,比Pick Up的後照鏡風阻還要低,馬達分別採用150kW與100kW動力,零百加速只需要3.5秒、5.5秒,比特斯拉、奧迪的電動車都還要快,極速達到175km/h,售價只要新台幣80萬元。」Aptera Motors的亞太CEO邱延正補充,公司掌握2個關鍵的技術,第1個就是非平面的太陽能板,可以佈置在車體上進行充電;第2個就是低風阻,因此續航力才可以達到1,600公里。未來也會推出4輪車型甚至是皮卡、貨車,但現階段主要還是把3萬張訂單交出去,「未來也會在台灣建立年產能2萬台的工廠,將提供4千個工作機會,預計在2028年底全球會有9個工廠。」太陽能電動三輪車可上台灣高速公路?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轉述Chris回答,「Paradigm在美國原本沒辦法上高速公路,但相關單位看到太陽能車的速度快、安全性又高,所以後來就核准,在台灣部分已經查過法規、詢問相關單位,Paradigm的定位就是紅牌重機,可以上快速道路,只有高速公路不能上。」三輪車Paradigm的風阻僅0.13 cd,因此1次充電才有1,600公里的續航力。(圖/翻攝自aptera Motors臉書)
全球車訊/ Toyota商用車 Innova也要出純電版? 印尼車展搶先亮相
相信有對台灣車市了解的讀者們,都知道Toyota Innova曾經是在台常見的商用車輛,事實上在東南亞市場Innova仍在推出新款,而今年的印尼國際汽車展於今天開幕,在車展上有輛車讓筆者很驚訝,那就是Toyota Innova EV Concept概念車,而這輛純電的Innova概念車,在基礎架構上是基於泰國與印尼市場上販售的第二代車款來打造,也將是Toyota於印尼市場上將販售的十款電動車之一。在設計方面,這款概念車看起來與現行的東南亞量產市售車差不多,除了在外觀上採用了象徵了節能科技的藍色線條塗裝,在頭尾燈和Toyota廠徽上都有著藍色裝飾,在水箱護罩上換了封閉式的樣式,也換上了低風阻的鋁圈,前保桿設計也與現行市售車款有些不同。Innova EV概念車的車室內換上了雙環式儀表板,配備了Eco駕駛模式,而在中控螢幕上可顯示電池電量、可行駛里程和輸出功率等電池相關資訊。(圖/翻攝自gaadiwaad)
新車試駕/北歐純電鋼砲預購即售罄 VOLVO XC40 Recharge
VOLVO一直是大膽使用新科技的先驅車廠,早在2017年就積極朝全車系電動化的方向前進,先後推出PHEV、48V輕油電,一直到2019年終於正式發表首輛純電量產跨界休旅,台灣則是在2022年Q1開放預購,首波預售開放80台隨即售罄又接單200台。尾燈組依然是標誌性的迴旋鏢,拔掉排氣管後改以亮黑飾版取代。(圖/張文玠攝)XC40 Recharge在外型上與燃油版的XC40幾乎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原本是引擎室的車頭,已經不需要進風散熱,因此改為封閉式的水箱罩,也將尾門下戶板的排氣飾管取消,以亮黑色的導流飾版取代。原本的直瀑式水箱罩在不需要進風散熱的情況下,改以鈑金同色的飾版取代,視覺上更有質感。(圖/張文玠攝)頭燈組的亮點依然為識別度極高的「雷神之鎚」日行燈,車側與輪拱同高的鈑金依舊以內凹設計增添立體感,並以塑料原色的防刮飾板圍繞全車側裙及前後保桿,在視覺上不至於頭重腳輕。採用低風阻19 吋5輻黑鑽切割鋁合金輪圈,為了行車穩定,前後胎規格也不同。(圖/張文玠攝)為了避免風阻拖累續航里程,採低風阻19 吋5輻黑鑽切割鋁合金輪圈,但因電動車扭力大、加速快,因此前輪規格為235/50R19、後輪為255/45R19,後輪胎寬增加了20mm,扁平比也略減。充電孔在車體左後方,充電規格為CCS1,使用150kW的DC快充,從0充電至80%只需要40分鐘。(圖/張文玠攝)至於充電孔則設置在車體的左後方,充電規格為CCS1,官方公布WLTC最長續航里程為418公里,若使用150kW的DC快充,從0充電至80%只需要40分鐘,使用11kW AC家用充電的話,則需10小時。 雖然動力轉為純電,但駕駛艙佈局仍沒有太大的更動,依舊是簡潔的三輻方向盤。(圖/張文玠攝)進入車室,佈局與燃油車版差異不大,但除了能源要環保,車內也大量使用循環再生材質,像是地毯就採用100%再生塑膠,沈穩的風格讓駕駛、乘客坐進車內都能迅速得到平靜。全數位儀表板採用12.3吋高解析螢幕,與Google車載系統可以無縫接軌。(圖/張文玠攝)全數位儀表採用12.3吋高解析度螢幕,中控車機則採用9吋螢幕,而在2022年初VOLVO就與Google合作率先導入「Google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中控車機變成與車輛高度整合的9吋平板。VOLVO在2022年後的車款都搭載Google車載系統,與車輛高度整合。(圖/張文玠攝)具備了Google Maps導航、Google Play商店、Google語音助理,不過為了行車安全,在行駛時並不能此用Netflix、Youtube等影片播放功能,原廠則會附上4年免費網路、15年免費通話。為了友善動物,座椅材質改為MicrotechNubuck 纖維加工超高密度紡織,視覺上或許有廉價感,但在觸感上與皮仍椅各有春秋。(圖/張文玠攝)在中控螢幕下方,配置了手機無線充電板以及2個TYPE-C連接埠,充電速度為15W 5V/3A,鞍座佈局與燃油版的XC 40差異不大;雖然VOLVO導入的首款電動車是緊湊型的跨界休旅,但後座空間仍相當寬敞,並標配台灣消費者最在乎的後座出風口,大幅降低夏天時後座乘客的炎熱。行李箱容量維持在452公升,後座倒平增加為1,328公升,在原有引擎室內還後有31公升的小空間。(圖/張文玠攝)雖然是跨界休旅,但後座乘客無論腿部還是上下空間都相當充裕。(圖/張文玠攝)在結構部分,XC40 Recharge的底盤是由CMA平台(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所延伸,主要被VOLVO旗下緊湊車型所採用,可以被視為SPA平台(Scalable Platform Architecture)的縮小版,在推出時就將傳統動力、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力的配置考慮進去,因此加入電池模組後車室空間仍維持在標準之上。由於CMA平台在開發時,就已經將純電動力考慮進去,因此電池模組有78kWh的容量比特斯拉Model的75kWh還要多,並配置了前後電動馬達,綜效峰值馬力達到408匹,零百加速也只需4.9秒,峰值扭力為67.3kgm。在實際駕駛上路後,會發現XC40 Recharge的駕駛邏輯有別於其他車廠,從燃油車到電動車的磨合期設計,拿掉了引擎啟動鈕、手煞車以及駕駛模式按鍵,若想啟動車輛,只需踩住煞車入檔就能開始行駛,停車後則是排入P檔,關門後就會熄火,設計思維就像拿起手機、解鎖操作一樣的便利。因為有前後馬達的加持,因此即使車重達2,000公斤,在啟動或者需要瞬間加速超車時,電門只需輕踩就能獲得無延遲的動力,有別於單馬達設計,即使在時速120公里時,若還想加速,會感覺到它還能給你更多。 萬年不變的水箱罩改為封閉式後,顏值大大提升。(圖/張文玠攝)受惠於電動車低重心的設計,加上VOLVO又將XC40 Recharge的前後配重為52:48,看似與50:50差異不大,但仍可以感受到過彎、側傾的穩定度比起燃油車的表現更好。雖然XC40 Recharge在預售時就已經被搶購一空,但有興趣的準車主不妨先到展間觀賞這台北歐純電鋼砲,等到晶片供應穩定後趕緊手刀下訂。
國內車市/HYUNDAI IONIQ 5上市3小時完售 南陽汽車緊急向原廠爭取配額
HYUNDAI汽車於日前舉辦IONIQ 5新車上市發表會,並且透露出一系列電動車科技與人性化設計的研究,而在IONIQ品牌電動車設計上融入了家與生活的概念,讓車不僅是一部移動載具,更能讓人類開始想像未來移動生活。HYUNDAI IONIQ 5為車壇開創全新的電動車典範,而今年度配額的120台,也在3.5小時搶訂一空,更在首日訂車達到了200台新高數字。而全新發表IONIQ 5將提供EV400、EV500及EV500 Performance三款車型,即日起接單價EV400 $145萬元、EV500 $169萬元、EV500 Performance $189萬元。全新IONIQ 5首開先例推出「eTry」體驗專案,可依自由選擇一日短租體驗、訂閱式季租體驗及低月租長租體驗,季租期滿租金更可直接折抵購車價,搶先體驗未來純電SUV。E-GMP 電動車全球模組化平台,搭載領先業界的高密度電芯電池組,創造超高續航里程及超快速充電優勢全球最快800V系統 快充18分鐘台北直到屏東IONIQ 5搭載E-GMP 電動車全球模組化平台,搭載領先業界的高密度電芯電池組,創造超高續航里程及超快速充電優勢。EV400和EV500均是搭載先進的高效永磁同步電動馬達,分別輸出最大馬力169ps和217ps,扭力峰值同為35.6kgm;EV500 Performance版本最大輸出馬力更是高達306ps,扭力峰值為61.9kgm,最關鍵的電池系統採用高穩定性的液冷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模組,運作過程中具備優異的冷卻散熱功效,其內建EPCU能源系統隨時監控電能與溫度等數據,確保電池系統的效能及使用上無虞。南陽實業並提供IONIQ 5電池系統8年16萬公里的保固,同時導入國內首見的EV電池模組分件維修技術,大幅降低養護負擔。移動載具首見V2L外接供電,具備雙向電力供應能力,將電動車充電、用電功能發揮極致經典再創新的未來視覺設計 舒適居家生活的延伸IONIQ 5以立體線條、表面、角度以及形狀,從而完成創新具未來感的設計。從科技感十足的數位像素LED日行燈及尾燈組、Z-Shape印象式鈑線、Dynamic C柱造型到運動化流體尾翼設計,並且以前衛的車格設計美學獲歐美Autotrader最佳新車獎項的殊榮肯定,蚌式引擎蓋、平整式門把、電動車獨特一體成形水箱護罩造型及隱藏式的智慧型充電插孔,經典身型創新科技打造,凸顯IONIQ 5有別同級電動車的美學視覺。景觀式全景天窗、雙前座12向全傾倒電動座椅、中央扶手滑移功能、第二排可前後滑移及傾角調整,享受尊榮舒適的高質感生活內裝受惠E-GMP底盤極佳空間,IONIQ 5創造驚豔的3,000mm同級最長軸距,將車內乘用空間最大化設計。景觀式全景天窗、同級唯一12向雙前座尊榮級全傾倒電動座椅(附加熱/通風功能)、第二排可前後滑移及傾角調整,突破傳統空間框架。雙12.25吋數位儀表板,全新導入Column Rotary旋鈕式線傳排檔系統、i-PEDAL 智慧型動能再生制動系統,提供最新世代的智能配備。流線車體、平整化底盤、專屬低風阻輪圈、雙層隔音玻璃隨處是以舒適、靜謐的乘坐體驗。移動載具首見V2L外接供電 標配完整Level 2先進安全IONIQ 5可支援V2L( Vehicle To Land )外接供電功能,具備雙向電力供應能力,將電動車充電/用電功能發揮極致。在安全科技方面,IONIQ 5全車系標配HYUNDAI SmartSense Level 2 半自駕等級主動安全輔助系統,除了基本的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與多種安全輔助功能,而在EV500 以上標配的BVM盲區影像輔助系統、SVM環景影響輔助系統、SEA安全下車輔助,更具有首度導入的RSPA智能遙控停車,便利的都會停車位自控進出科技。完整的領先科技,把守安全最後一道防護牆。
新車試駕/豪華小休旅純電重生 LEXUS UX300e
今年秋季上市的LEXUS UX300e,單一車型不到1週就賣出100台,作為品牌佈局電氣化市場的首款電動車,銷售成績已經讓競廠咋舌,除了UX300e外,NX系列的電動車上市時間也逐漸接近。UX300e從車系名稱來看,就知道是從豪華小休旅UX系列所延伸的車型,在外型上僅針對小地方修正,凸顯其純電車的身份,也讓傳統油車的車主能無痛轉為電動車。在車頭部分,雖然電動車已經不需要大面積進氣,但U300e仍維持品牌經典的SpindleGrille紡錘型水箱護罩,細節處皆與UX車系相同,包括相當銳利的箭矢型LED日行燈頭燈組。打開引擎室(或者叫馬達室),看到的已經不是以往佈滿灰塵油污的引擎,而是電動馬達、逆變器、冷氣壓縮機等,沒有以往的高溫、引擎高頻的運作聲,而是壓縮機。引擎室內擺的是永磁同步電動馬達、逆變器以及冷氣壓縮機,不再需要檢查5油3水。(圖/黃威彬攝)車側同樣維持極具肌肉感的鈑金線條,但在後車門下方嵌上了代表電動車的「ELECTRIC(電動)」,並換上專屬樣式的雙色低風阻鋁圈,能小幅增加續航力。UX300e採用專屬樣式的低風阻鋁圈,除了增加識別度也能小幅增加續航力。(圖/黃威彬攝)兩側的前葉子板上分別配置了充電孔,其中左側充電孔為日規CHAdeMO直流快充、右側則是J1772交流充電規格,在充滿電的狀態下續航力達到368公里。車身腰線維持流線型肌肉感,在後車門下方有著ELECTRIC銘牌。(圖/黃威彬攝)車尾維持相當科技感的貫穿式LED尾燈,右下方的UX300e銘牌可以讓人清楚辨識,這是一台電動車;雖然外觀沒有太大變動,但因從燃油引擎轉為電動馬達動力,因此車身重心也略為降低。車室內佈局維持品牌一貫的低調內斂,可惜的是中控螢幕並未與海外同步採用12.3吋螢幕。(圖/黃威彬攝)進入車室後,佈局依舊維持與UX系列一致,採用駕駛導向設計,唯一的不同僅在排檔桿,有別於海外版搭載的12.3吋中控螢幕,台灣導入的是7吋螢幕版本,並在左側設置指針式時鐘。這邊需要注意的是,U300e依舊採用位在鞍座的RemoteTouch觸控板,也就是說中控螢幕無法以觸控操作,但依舊配置AppleCarplay、AndroidAuto的連線功能。在前葉子板兩側分別是日規CHAdeMO直流快充、J1772交流充電規格。(圖/黃威彬攝)畢竟依舊是緊湊型小休旅,因此後座若坐進3位乘客就會讓空間顯得略為侷促,不過Lexus也將座椅設計的更加傾斜,降低後座乘客長時間乘坐不適感;至於後行李箱空間在標準模式下容量為416公升,後座倒平時則提升到1,091公升。主被動安全輔助部分,標配LexusSafety System+2.0系統,整合DRCC全速域車距維持定速系統、PCS預警式防護系統自動煞車輔助、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AHB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BSM盲點偵測警示等功能。後座也設有獨立出風口、充電埠,畢竟是緊湊型小休旅,因此坐進2名成年乘客空間就略顯侷促。(圖/黃威彬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感受到Lexus將U300e已經調校到與傳統車相當接近,但又有著電動車的大扭力以及電門踩下瞬間加速的貼背感,行駛山路時,明顯感受到更低的重心,將側傾力道降到最低,更體會到操駕樂趣。本刊記者認為,LEXUSUX300e是被定位在都市內通勤的車種,368公里的續航力足以讓每天開車上下班的上班族,維持4至5天充電的頻率,若是從北部開車至中部、南部勢必會陷入里程焦慮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