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
」 代謝症候群 糖尿病 肥胖 減肥 心血管疾病婦女3餐吃蘋果減肥!出現罕見耳鳴 就醫檢查竟是這1原因
有些人為了維持體態,會選擇很極端的方式減肥,而減重醫師陳威龍近日就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分享,過去他曾遇過一名女病患,3餐狂吃蘋果,短短2個月內減了20公斤。沒想到,卻發生低血糖、月經失調、失眠、掉髮的情況,還出現罕見的耳鳴,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患者短時間瘦身,導致其「耳咽管脂肪快速消失」,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減重醫師陳威龍在自己的Facebook粉專「陳威龍醫師|從急診到減重,走過慢病的體能大叔」中發文,表示臨床上的瘦身方式包羅萬象,不過有些方式比較特別,像是「單一食物減肥法」、「極低熱量飲食」、「代餐減肥法」及「間歇性斷食」。陳威龍建議,每個人都要在健康的原則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瘦身。以單一食物減肥法來說,前陣子流行的花椰菜減肥法、小黃瓜減肥法,甚至有蘋果減肥法等,都是攝取單一蔬菜或水果來取代三餐,就有可能出現副作用。陳威龍指出,過去他曾遇過一名40歲女性病患,體重100公斤,三餐只吃蘋果減重,短短2個月瘦了20公斤。但也引發很多副作用,不僅低血糖、月經失調,還掉髮、失眠,甚至出現罕見的耳鳴。後來經過看診才知道,原來因為患者短時間暴瘦,使得「耳咽管脂肪快速消失」,最終導致耳咽管兩側的壓力不平衡。除此之外,患者也因為蛋白質攝取不夠,出現憂鬱和極度疲憊的狀況。對此,陳威龍也呼籲,減重雖然是治療三高和代謝症候群最好的方法,也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根本策略。但選擇正確的飲食方式,配合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和調適壓力才是減重及避免復胖的鐵律。
陳重文過去「1天喝10罐可樂」 泌尿醫揭驚人後果
長期攝取過多的糖分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陳重文先前涉台灣智慧光網案遭羈押半年,日前交保後首度露面,透露自己把過去1天喝10罐可樂的習慣戒掉,瘦了40公斤。對此,泌尿科醫師戴槐青也表示,「若1天喝下10瓶可樂,勢必重創性功能,亦即導致勃起障礙」。陳重文月初獲交保後,15日首度在議會露面,不少人認為他的氣色變好。陳重文表示,因為現在把過去1天喝10罐可樂的習慣戒掉,也減少攝取澱粉、多吃蔬菜、固定運動,交保出來後沒在應酬、喝酒,剛被羈押時體重為132公斤,現在已降到92公斤,整整瘦了40公斤,以前有高血壓與糖尿病指數都變正常。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泌尿科醫師戴槐青針對「1天飲用10瓶可樂」指出,雖然可樂本身不含直接損害生殖器官的成分,但由於其高含糖量,若每天大量飲用,可能導致血糖飆升,進而引發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戴槐青說明,糖尿病會損害血管和神經,進而影響陰莖血流,最終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重創性功能,「若1天喝下10瓶可樂,勢必重創性功能,亦即導致勃起障礙」。戴槐青還提到,他的診所中也有一位醫師每天喝數瓶可樂,但因不好意思詢問,無法得知該醫師的性功能狀況。他強調,酒精和含糖飲料對血管功能有害,偶爾小酌尚可,但絕不能經常飲用,以維持男性的健康。衛福部也曾在官網提醒,近年來奶茶和其他含糖飲料日漸風行,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國人喝含糖飲料愈多者,其體重愈重,腰圍愈大;且與10年前之調查資料比較,國人的腰圍有明顯增加趨勢,年輕族群增加尤其明顯。國人在選擇飲料時應盡量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或降低糖的含量,以避免攝取多餘的糖分,過多的熱量,如此一來,才可以降低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衛福部指出,1瓶600c.c.的含糖包裝飲料通常含有250大卡的熱量,如果每天喝1瓶,每個月就會多攝取7,500大卡,這樣的熱量,足以讓民眾每個月增加約1公斤體重。過多的糖會使體內脂肪細胞堆積,還會讓血中三酸甘油酯升高,引發脂肪肝。市面上即雖然有宣稱「低卡」或「零卡」的飲料解決了熱量的問題,但衛福部仍建議多喝水少喝飲料。
三餐狂吃2食物!一家人竟「全罹糖尿病」 醫驚:罹病率100%
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家醫科暨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過去的糖尿病看診經驗,其中有一家人先後來找她看診,結果通通都確診糖尿病,罹病率高達100%,她進一步詢問才發現,這一家人每天三餐都吃炒飯、炒麵,「而且一定加辣椒醬、醬油」。楊智雯醫師提醒,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吃得很健康,忽略了吃進去的食物種類,長期偏好特定飲食導致營養不均衡,影響了身體健康。楊智雯醫師日前在粉專「楊智雯醫師 |陪你健康享瘦每一天」發文指出,60歲以上的台灣人,每5個人就有1個得糖尿病,機率是20%。她也分享曾遇過的案例,表示有一家人全部確診糖尿病,問診後才發現原來他們三餐都吃炒飯、炒麵,而且一定加辣椒醬、醬油,甚至「一個人可以連吃3碗」,也不需要有配菜和蛋白質,等於一餐吃下10份的醣,血糖立刻飆高到4、500mg/dl。楊智雯醫師指出,只吃大量的醣很快就有飢餓感,因此又會再進食,造成持續的高血糖,再加上醬料裡的鈉含量高,會增加脫水的風險,容易引發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這是糖尿病致命性的併發症,提醒民眾千萬要注意。楊智雯醫師解釋,糖尿病分成兩型,第1型糖尿病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第2型糖尿病則與家族遺傳有高度相關,所以常會看到一家人都有糖尿病的情況,但她也提醒,不是家裡有人得糖尿病,其他人也一定會罹患糖尿病,糖尿病也可能是吃出來的,「當飲食採取高碳水飲食,就會引發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與肥胖」。至於造成胰島素阻抗的原因為何?楊智雯醫師說明,通常與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異位的脂肪堆積、壓力和睡眠不足等因素有關。若想改善胰島素阻抗,她也分享3招調節方法,分別為「減少攝取精緻碳水化合物,多吃高纖維食物和健康脂肪」、「增加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及「調節壓力與保持充足睡眠」。
中年胖男打呼太吵被老婆踢下床 醫:「這症」多和肥胖有關
你睡覺會打呼嗎?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分享,一名45歲男性患者體重近100公斤,睡覺因為打呼太吵被老婆踢下床,「我建議他睡前戒除酒精,而且必須減重,因為呼吸中止症多數患者都跟肥胖有關。」陳威龍在臉書發文,「我遇到的這名45歲男性患者,他的體重將近100公斤,他太太發現枕邊人怎麼打鼾聲越來越大,把他趕到客廳沙發上睡,隔天起床夫妻兩人都沒睡好,精神狀況也很差,雙方情緒欠佳,影響夫妻感情,險些鬧出中年婚姻危機。這位患者到大醫院看了耳鼻喉科、神經內科、胸腔內科,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除此之外,還合併 高血壓、高血脂 以及 血糖偏高等問題。」陳威龍說,胸腔內科醫師也強烈建議患者減重,不然要做手術,但患者不但不減還愛喝酒,生活習性讓症狀惡化,「他來我的診間跟我聊聊男人的煩惱,從檢查數據和身體數值看來,他患有嚴重肥胖合併代謝症候群,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我幫他制訂了一套健康計劃,包括飲食調整、運動規劃和生活作息建議。一個月後,他成功瘦了5公斤,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有了明顯改善,暫時免去手術的擔憂,也讓夫妻之間恢復了和諧。」陳威龍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是一種睡眠中呼吸反覆停止的疾病,會導致睡眠期間反覆缺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通常是由枕邊人先發現的,例如睡覺時發現對方『鼾聲如雷』,甚至有呼吸停止的現象。另外,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因為睡眠品質不好,常常半夜感覺吸不到氣而驚醒,自己發覺不對勁而就醫,這些都是典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如果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置之不理,長期缺氧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猝死。」陳威龍說,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最常見類型,通常是肥胖、頸部脂肪堆積等情況引起;第二種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較少見,常見於心臟衰竭、腦部疾病等患者。至於如何改善?陳威龍表示。減重能減少頸部脂肪堆積,也要避免喝酒,因為酒精會放鬆喉嚨肌肉,也要避免仰睡,因舌頭和軟顎容易阻塞氣道,側睡阻塞氣道,「中重度患者可以在睡覺時使用正壓呼吸器(CPAP),幫助維持呼吸道暢通。」陳威龍強調,「如果懷疑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應儘早找醫師進行檢查和評估。最重要的,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要適宜控制體重,降低潛在的併發症風險。」
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增32種疾病風險 減重醫曝3招拒絕誘惑
泡麵、汽水、冷凍食品等超加工食品,吃太多恐增加各種疾病的風險。對此,減重專科醫師魏士航解釋,超加工食品通常添加5種以上的成分,通常含高糖高鹽、高脂肪,以及各種添加劑,全都是增加肥胖、糖尿病甚至導致癌症的元兇,還可能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氣喘、大腸及直腸癌、精神障礙、第2型糖尿病等32種疾病風險,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更上升50%!魏士航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說明,依照巴西聖保羅大學提出的NOVA分類系統,食品可分為4級,包括未加工或最少加工食品、經過加工的烹飪原料、加工食品,以及最不健康的超加工食品,其中超加工食品是由多種添加劑和天然食材,經工業加工而成,常含大量脂肪、糖和鹽,雖能提升口感和保存期限,卻不利健康。他解釋,超加工食品帶來的愉悅感價值往往遠大於營養價值,又富含高熱量,長期食用會導致營養不均衡,而影響身體健康和免疫系統,而且還會刺激人體的獎勵機制,讓大腦分泌多巴胺,增加食用時的幸福感,導致身體逐漸對這類食品成癮,這也解釋為什麼明知是垃圾食物,但還是想吃這類超加工食品。魏士航補充,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氣喘、大腸及直腸癌、失眠、憂鬱、非酒精性肝炎、過重及肥胖、代謝症候群、精神障礙、第2型糖尿病等32種疾病風險,其中心理疾病風險上升48%至53%、代謝相關疾病風險上升50%。至於如何拒絕超加工食品的誘惑,魏士航提出3招應對,首先是改變購物環境與習慣,盡量到肉舖、生鮮超市等提供更多健康天然選項的店家採買,並於購物前列好清單,減少臨時起意購入不健康食物的機會。此外,也可設定吃零食的時機點和份量,如旅行或聚會時才吃,避免在家裡大量囤積;學會辨認成分標示,選購選擇原味或成分單純的品項,遠離超加工食品的危害!
全家陸續確診糖尿病 專業醫解釋:三餐都「這樣吃」釀禍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而家醫科兼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解釋,其實很多人的糖尿病都是「吃」出來的,他就分享自己曾經歷過一個案例,一家人陸續確診糖尿病,細查之後,才知道原來與他們家的飲食習慣有直接關聯。家醫科兼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自己在出席電視節目錄製時曾提到,台灣60歲以上人群中,每5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患病率高達20%。但是在他的診療經驗中,曾遇到一個家庭的糖尿病患病率竟達到100%,這引發他對飲食習慣與糖尿病之間關係的深入研究。深入了解這個家庭的飲食習慣後,楊智雯醫師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的日常飲食,這個家庭的每日三餐幾乎都以炒飯、炒麵為主,而且每次都會大量使用辣椒醬和醬油調味。楊智雯醫師表示,家庭成員中有人因為食物太過美味,常常一餐能吃下三碗加了辣椒醬的炒飯或炒麵。但這種飲食方式導致每餐攝入的醣量相當於10份之多,遠超健康標準。更糟糕的是,這戶人家的餐食中幾乎沒有配菜和蛋白質,這也導致血糖迅速飆升至400-500mg/dl的危險水平。由於缺乏其他營養成分,這種高醣飲食很快會引發飢餓感,促使他們再次進食,形成惡性循環,造成持續的高血糖狀態。楊智雯醫師解釋,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當的飲食習慣引起的。楊智雯醫師以台中人喜愛的炒飯、炒麵為例,指出過度使用辣椒醬和醬油等調味料可能導致血糖急劇上升。他同時也提到,有些患者一餐可以攝入相當於10份醣的食物,導致血糖飆升至400-500mg/dl的危險水平。楊智雯醫師也提到,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引發胰島素阻抗和代謝症候群,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和肥胖等健康問題。楊智雯醫師特別提醒,雖然第1型糖尿病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第2型糖尿病與家族遺傳高度相關,但適當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展。楊智雯醫師還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代謝率下降,加上不當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更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不利於血糖的調節,其中造成胰島素阻抗的主要原因,包括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異位脂肪堆積、以及壓力和睡眠不足。為了應對胰島素阻抗,楊智雯醫師提出了三個關鍵的調節方法,分別是調整飲食、增加運動量、以及調節壓力與保持充足睡眠。楊智雯醫師建議降低精緻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增加高纖維食物和健康脂肪的攝入,同時強調運動,特別是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的重要性。
「包皮龜頭發炎」恐是三高警訊 年輕男飲料當水喝釀禍
中秋團圓難免放縱吃喝,不少人都知道飲食過度可能造成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卻不知道其實很多泌尿問題也可能跟代謝疾病有關。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醫師提醒三種泌尿科常見的疾病,背後成因可能是由代謝性的疾病所引起,包括包皮或龜頭發炎、勃起功能障礙、膀胱過動症。一、包皮或龜頭發炎顧芳瑜提到有不少因包皮或龜頭發炎來問診的個案,經抽血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過高,才發現有糖尿病。也由於血糖過高導致傷口癒合過慢,因此病患會疑惑為何傷口裂開一直沒好。而這樣的族群還有不少是年輕人,詢問生活習慣發現大多是習慣把飲料當水喝,仗著年輕,以為不會跟三高扯上邊,卻不曾想糖尿病早已找上門。二、勃起功能障礙高血脂及糖尿病都是造成勃起功能障礙常見的慢性病,由於三高常伴隨動脈硬化,陰莖血管徑窄小,往往在動脈硬化初期就容易先反映出症狀。因此若有勃起功能障礙,也應該找醫師診斷是否有三高的問題。三、膀胱過動症血糖高神經傳導也會受到影響,導致有些人會有膀胱過動症問題,男女都可能發生。有膀胱過動問題的患者常常需要跑廁所,平均1-2小時就得上一次廁所,半夜也常需要爬起來上廁所,可說苦不堪言。不過顧芳瑜也提醒,有膀胱過動症的病人很多,不是只有糖尿病問題會導致膀胱過動,生活壓力和自律神經失調也是常見原因,但在臨床上會優先排除可控因素,因此若有糖尿病,日常應多注意血糖控制。
中秋烤肉注意!小心煙霧致癌 專家建議:可放些沾過水木炭緩解
俗話說「一家烤肉萬家香」,燒烤的香味往往隨著煙霧四處飄散,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透過煙霧沾附在食材上,吃下肚可能造成危害。食藥署提醒,等待炭火溫度穩定、不冒煙時再放食材。專家則建議參考日本研究,在熱木炭上放一些沾過水的木炭,可減少煙霧產生。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表示,為避免PAHs的危害,烤肉過程可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避免吸入過多煙霧,等炭火溫度穩定不冒煙時再放食材;建議先以鋁箔紙包覆易出油或出水的食材,難熟的食材先烹調再燒烤,食材燒焦的部位則應去除避免食用。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提醒,燒烤不見得要非常高溫,可以增加食品和熱源的距離,一方面降溫,另一方面減少煙霧附著在食物上,或改用電烤箱、氣炸鍋取代炭烤。一項日本研究顯示,在熱木炭上放幾根沾過水的木炭,可減少產生煙霧,水分也有助於煮熟食物。一名年近50歲的上班族長期患有代謝症候群,平常都是靠藥物維持血壓與血糖,但中秋節前夕周周烤肉、聚餐,抽血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飆升至750mg/dl,是正常值的5倍,肉眼就可看見抽出來的血液上浮著一層油,所幸靠大量補充水分,暫時禁食1-2餐,降低三酸甘油酯濃度,解除危機。收治病患的新陳代謝科醫師周建安表示,不少民眾中秋連假卯起來聚餐,但大量攝取高油脂食物與啤酒,蔬菜攝取嚴重不足,導致「三酸甘油酯血症」,過量脂肪酸造成胰臟細胞損傷、急性發炎,最終引發急性胰臟炎。
退休男貪圖方便「3餐食用超加工食物」 活生生吃出糖尿病
超加工食物在製程都要經過擠壓或模塑等加工,往往含有多種添加劑或從食品中提取的物質,除此之外,超加工食物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鹽和添加糖,這些成分除了會引發身體發炎,甚至會增加罹患32種疾病風險,其中,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機率提高50%;據減重醫師魏士航表示,有位65歲男患者因為貪圖方便,早餐吃包子,午餐靠微波飯或麵,晚餐則是冷凍水餃,餐餐食用超加工食品,寶置糖化血色素飆到10.2%,吃出糖尿病。65歲的男子退休後為了方便,每週都會到大賣場買冷凍食品,晚餐若是老婆沒煮,就吃冷凍水餃,結果不僅身材走樣,體重飆升,還吃出糖尿病。(示意圖/Pixabay)根據《中時新聞網》引述魏士航的說法,這位65歲的男子退休後為了方便,每週都會到大賣場買冷凍食品,譬如早餐是包子、饅頭,午餐吃微波加熱的炒飯、炒烏龍麵,晚餐若是老婆沒煮,就吃冷凍水餃,結果不僅身材走樣,體重飆升,還吃出糖尿病,就診時糖化血色素高達10.2% (正常值4.0-5.6%)。魏士航指出,超加工食品由於取得容易,研發時食品製造商和食品科學家更會以「極樂點」的概念,計算出食物中的糖、油、鹽的完美比率,設計出吸引人、能帶來滿足感與誘導渴望的食物,除此之外,加入的大量精緻澱粉與脂肪,增加大腦分泌多巴胺,使消費者感到快樂,促進食慾,最終刺激出類似於藥物成癮的獎勵機制,讓人對這些食物上癮,難以節制。據魏士航指出,之前因為家庭事業兩頭燒,曾有一段時間,每晚小孩就寢後,太太就會吃一包洋芋片紓壓,若老婆沒吃完,自己也會幫忙嗑光,直到發現衣服變緊,才驚覺不能再放縱下去,「我們算有警覺性的,一般民眾不克制很容易就吃出肥胖病」。另外,從今年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從大腸癌、睡眠問題、氣喘、高血壓到代謝症候群、過重、第二型糖尿病等32種疾病,都與攝入大量超加工食品有關,研究指出,攝取過量超加工食品,會提高5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代謝症候群發生風險,焦慮等心理疾病發生風險,也會增加48%到53%。魏士航最後也分享3招戒斷超加工食品。改變購物環境:採買前先列出購物清單,減少購物衝動,並選擇肉舖、生鮮鋪或較多健康選項的店家。改變時機點與份量:超加工食品適時享用即可,像是出遊時吃洋芋片,每週最多不超過3次。學會辨認成分標示:選擇成分相對單純品項,以及避開看似健康卻含有過多的醣和油脂的食物,魏士航指出譬如燕麥奶。
「大腹人家」太危險!腹部脂肪過多將致癌 醫籲「5條件中3」要留意了
腹部內臟脂肪是健康的最大殺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指出,腹部脂肪細胞本身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會分泌出許多發炎激素,這些物質會不時在體內各器官「放火」,造成衰老、慢性病、癌症等;他強調,腹部肥胖的人容易誘發代謝症候群,若在「5條件」中含有3項,包括腰圍過粗、三酸甘油酯偏高等等,就要特別注意。劉博仁日前於臉書粉專提到,當遇到減重的患者時,除了看對方的體脂率以外,一定會看觀察是不是「大腹人家」,因為腹部內臟脂肪可以說是一種「包藏禍心」的脂肪,在10大必須減重理由之首,「腹部內臟脂肪簡直就是您健康的最大殺手」。劉博仁進一步表示,脂肪組織一般會分佈在皮下以及內臟之中,原本的功能是提供身體保暖以及內臟保護的作用,但當過多的脂肪細胞在腹部內臟儲存時,就會形成「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相當不健康,甚至可以說是萬惡淵藪。劉博仁引述研究指出,腹部脂肪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會分泌出許許多多的發炎激素,這些物質會不時在您身體各器官「放火」,導致衰老、慢性病、癌症等,「您腹部像座火山,如果不儘早減掉腹部脂肪,遲早火山會爆發的」。對此,劉博仁透露,醫學專家最早就注意到腹部肥胖的人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後來更慢慢發現這些病人會合併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逐漸有共識定義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簡稱「代謝症候群」。若在以下5項條件中符合3項,就代表是代謝症候群的患者:1.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2.三酸甘油酯≧150mg/dl。3.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是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5.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
腹部脂肪恐在身體各器官「放火」 醫示警:5指標符合3項要注意
肚子的脂肪要注意,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提醒,腹部內臟脂肪可以說是一種「包藏禍心」的脂肪,在10大必須減重理由之首,「我必須強調,腹部內臟脂肪簡直就是您健康的最大殺手。」劉博仁在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表示,脂肪組織一般會分佈在皮下、內臟之中,原本的功能是提供身體保暖以及內臟保護的作用,但是如果肥胖發生了,過多脂肪細胞就會儲存,在腹部內臟儲存過多的脂肪是挺麻煩的,大家聽過肥胖分為水梨型肥胖(臀部肥胖)以及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蘋果雖說健康,但這裡所說的蘋果型肥胖就相當不健康了,甚至可以說是萬惡淵藪。劉博仁指出,根據研究,這腹部脂肪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內分泌細胞,它會分泌出許許多多的發炎激素,包括IL-1、IL-6、IL-8以及TNF-α等等,大家如果不懂沒關係,但是只要知道這些物質會不時在身體各器官「放火」,造成衰老、慢性病、癌症等,「所以我在各處演講時都會指著有腹部肥胖的朋友說,您腹部像座火山,如果不儘早減掉腹部脂肪,遲早火山會爆發的。」劉博仁也提到,最早醫學專家就注意到腹部肥胖的人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後來慢慢發現這些病人還會合併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逐漸有共識定義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簡稱「代謝症候群」。至於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定義,劉博仁說明,以下5項判定標準,只要符合3項就屬於代謝症候群患者。1. 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2. 三酸甘油酯≧150mg/dl。3. 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 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是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5. 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
60多歲翁打嗝1周停不了 就醫才知「這東西」大到壓迫胃
打嗝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有時候吃太多或吃下容易脹氣的食物就會打嗝,不過胃腸科醫師錢政弘就分享了一個特殊案例,一名60多歲男子因整天打嗝,持續一週後決定求診,沒想到發現肝臟內有20公分大的腫瘤,而打嗝正是因為肝癌腫瘤已經大到壓迫胃部,並刺激橫膈膜。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下班經濟學」節目中指出,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中,與消化道相關的癌症包括肝癌、大腸癌、胃癌、胰臟癌和食道癌,可以看出消化道癌症對健康的影響。錢政弘也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案例,當中提到一名男子就醫時,主訴一喝水就打嗝,除了睡覺時,其餘時間都不停打嗝,且持續整整一週,讓他不堪其擾,決定求助醫師。錢政弘在觸診時發現男子上腹部有如手掌大的硬塊,經電腦斷層掃描後確認肝臟內有20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壓迫胃和橫膈膜而誘發打嗝反應。錢政弘也進一步說明,肝臟本身沒有神經,因此癌細胞生長時不會引起疼痛,但當肝腫瘤破裂出血或過大壓迫其他器官組織時,才會導致疼痛和不適。事實上,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據調查,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的發作,有15至20%會發生肝硬化,大大增加肝癌的發生率;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會有一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至5%會變成肝癌。根據衛福部公告指出,脂肪性肝炎是肝癌的致病因子之一,當肝臟內的脂肪占肝臟總重5%以上,即稱為脂肪肝。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指出肥胖與脂肪肝相關,並與代謝症候群密切相關,會導致肝發炎或肝損傷,且體內過多的脂肪也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提醒民眾若發現自己罹患脂肪肝,要先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著手,並接受正規治療,遵從醫囑、規律就醫、定期追蹤肝指數及腹部超音波。
7成台人鎂攝取不足!將增糖尿病、癌症風險 醫點名「7族群」該吃保健品
「鎂」是人體中含量第4豐富的礦物質,僅次於鈣、鉀、鈉,在300多種代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在已開發國家中,人們通常缺乏維生素D、鎂,國人亦有約70%鎂攝取不足,但由於鎂缺乏時的症狀不易辨別,長期下來恐引發糖尿病、骨質疏鬆、癌症、阿茲海默症等問題。魏士航日前於粉專發文提到,鎂的補充對人體來說有5大功用,包括改善血糖、維繫健康心血管、強化骨骼、促進放鬆及神經修復、放鬆肌肉。而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的鎂攝取大多僅達參考攝取量的6至7成,在臨床上,缺鎂的症狀大多不具有特異性,常見的有腸胃不佳、疲勞虛弱、肌肉緊繃、易怒急躁、記憶力下降、壓力大、心跳異常。魏士航說明,要評估鎂的缺乏並不容易,當發現血清鎂偏低時,通常代表著身體缺鎂的狀況已經非常嚴重了,長期下來更會促成許多慢性疾病的產生,包括糖尿病、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缺鎂時血管內皮細胞也會受損,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風險)、癌症、神經系統疾病(缺鎂和偏頭痛、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焦慮及憂鬱都有關係)。魏士航指出,現今人們的飲食包含了許多過度加工的食物,排擠了含鎂食材的攝取;再者,現代的土壤因為過度開發,其養分含量已經不如以前;最後,現代人普遍處於長期高壓的狀態,鎂缺乏與壓力調節能力降低有關,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卻也容易導致鎂的過度消耗。事實上,壓力與缺鎂之間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對此,魏士航建議平時可攝取富含鎂的紫菜、堅果類、全穀類和深綠色葉菜類及海鮮,若是諸如壓力大、外食族或常吃加工食品、愛攝取咖啡因飲料者、「本身或家族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病史」、「長期服用胃藥、利尿劑等藥物」、酗酒者、年長者的7大高風險族群,則應選擇直接補充營養保健品。
身體6部位黑黑的不是髒!醫師示警:恐是糖尿病 高危險族群曝光
現代人飲食習慣偏好重口味,長期攝取高油、高鹽、高糖食物,導致台灣每年罹患糖尿病的人數居高不下,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一。皮膚科醫師透露,有些人脖子、腋下特別暗沉、粗糙,常誤以為是身體沒洗乾淨,很可能是患有「黑色棘皮症」,原因和內分泌異常、惡性腫瘤等有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尤其常見。皮膚科醫師王佑鑫在臉書表示,有些人脖子、腋下特別暗沉、粗糙,常誤以為是沒洗乾淨,當心很可能患有「黑色棘皮症」。黑色棘皮症會在皮膚的屈側部位,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出現棕色至灰黑色的增厚和粗糙感,在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的人群中較為常見,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家族遺傳、內分泌異常、藥物、惡性腫瘤也可能是原因。醫師說明,黑色棘皮症的患處皮膚摸起來觸感粗糙,以及呈現深色,嚴重時還夾帶異味,很容易被他人誤以為沒洗乾淨,常出現在特定部位的皮膚皺摺處,像是頸部、腋下與大腿內側,甚至手肘、膝蓋、指關節也是好發處。皮膚科醫師透露,有些人脖子、腋下特別暗沉、粗糙,常誤以為是身體沒洗乾淨,很可能是患有「黑色棘皮症」。(圖/翻攝自皮膚專科 王佑鑫醫師臉書)王佑鑫指出,「黑色棘皮症」多半是胰島素濃度過高或內分泌異常,引起肌膚的角質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異常增生,導致局部皮膚變得粗糙與深黑色樣,也可能與遺傳因素或特定藥物的使用相關,常見成因包括多囊性卵巢、體重過重、藥物誘發、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異常膽固醇等)。治療方面,醫師建議,體重過重、代謝症候群等患者,應認真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內分泌異常患者首先要治療疾病,才能改善肌膚;若是藥物誘發,必須與主治醫師討論調整配方,切記不能擅自停藥、減藥或改藥;排除上述原因,水楊酸、果酸換膚、雷射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症狀,有需要時可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診斷,透過藥物或醫美治療改善。
豔陽毒眼「白內障年輕化」 醫呼籲4大護眼好習慣
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長時間在艷陽下也容易造成不少危害,受到紫外線傷害的人也越來越多,近年更出現中壯年做白內障手術,患者年輕化也成為國人一大隱憂;有醫師呼籲做好4大護眼習慣,才能延長靈魂之窗的使用壽命。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振興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許粹剛表示,台灣夏季日照時常約13小時,民眾長時間紫外線曬眼球,水晶體也會累積傷害提早老化;而白內障並非一夜之間發生,經過長期紫外線曝曬,眼睛的晶狀體和角膜都會受損,如果沒有採取保護措施,久了就會有白內障。依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約有2000萬例白內障手術,其中500萬例是與紫外線曝露有關,足見紫外線對眼睛健康影響有多大。另外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數據中得知,在長者慢性疾病中僅次於高血壓的就是白內障,而近年國人使用3C產品時間上升,用眼過度的情形,導致30、40歲中壯年族群罹患白內障比例也逐漸升高。對此,許粹剛醫師也呼籲民眾要做好護眼習慣,包括出門戴墨鏡或遮陽帽、禁菸、定期做眼科檢查和控制代謝症候群,其中提到民眾若有糖尿病,恐使白內障提早發生或加重病情。眼睛是身體相當重要的器官之一,好好保護靈魂之窗,減少外在傷害,才得以延長使用壽命。
男子含糖飲料當水喝!腎衰竭要洗腎 醫曝夏日解渴「3招數」
38歲的阿俊,平時無吸菸、酗酒不良習慣,唯喜歡吃高糖、高油的食物,每天都把含糖飲料當水喝,20幾歲就發現血糖偏高,但也都不以為意。直到去年,雙腳漸漸水腫,呼吸越來越喘,就醫檢查發現已經腎衰竭,需要透過血液透析維持腎臟功能。含糖飲料對身體傷害多 罹患這些疾病風險增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王奕淳指出,文獻統計調查顯示,在台灣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患有糖尿病,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每七個人就有一個患有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病,目前臺灣已經超過8萬人洗腎,其中將近一半是糖尿病相關。含糖飲料的主要成分多為精緻糖、奶精及化學香料等,不僅熱量高且對身體多有傷害,包括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同時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腎臟病罹患風險。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增多 糖尿病腎病變恐洗腎王奕淳表示,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病症,即使是年輕人也有可能罹患,根據統計,40歲以下的年輕人,每一百個人就有一個患有糖尿病,這個比例在過去幾年持續增加。而糖尿病會不知不覺對身體各個系統產生影響,在腎臟方面造成糖尿病腎病變,引起蛋白尿增加及腎功能下降,長時間累積下來,最後可能進展到末期腎病,需要長期洗腎。避免腎臟病 攝取足夠水分、減少糖飲、避免含磷飲料 許多人已經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但是沒有定期就醫檢查,也就忽略身體狀況,而含糖飲料的攝取會使血糖更加失控,將來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會大幅增加。」因此為避免上述情況發生,生活習慣的改善是最重要的,對此,王奕淳提供三項建議,讓民眾在酷夏中能夠清涼解渴又健康。攝取足夠白開水:腎臟需要水分排除毒素及代謝物。而夏天排汗量大,水分攝取自然也需要提升,建議至少每日補充1,500cc以上。但若是心衰竭,肝硬化或是慢性腎臟病人,就需要限制水分,每日攝取量大約是每天的尿量加上500cc。逐步減少含糖飲料:以無農藥的茶飲代替汽水、果汁等糖分含量較高的飲料,但茶葉中含有草酸,建議選擇「水多茶少」的淡茶,避免身體瞬間攝取大量草酸,每天茶飲次數也不能太多;待習慣後,可以逐漸減少含糖量,以「無糖」為目標。避免含磷飲料:慢性腎臟病的病人須減少飲用含磷飲料,以免高血磷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汽水、可樂含有無機磷、牛奶含有動物磷,這些飲料的磷在腸道吸收很快,所以都要避免;而咖啡及豆漿屬於植物磷,在腸道吸收較慢,可以少量飲用。
不只BC肝,「這1肝病」已變新世代隱形危機! 醫點名:40+應盡早肝篩
過去臺灣社會曾飽受肝炎所苦,肝炎惡化成肝硬化與肝癌等慢性肝病更曾是國內十大死因之一。但隨是疫苗與藥物普及,肝病的成因與流行病趨勢也出現轉變。BC肝之外 更須留意脂肪肝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江明峯主任表示,隨醫療與藥物普及,BC肝炎威脅降,反之因不良飲食與習慣導致的脂肪肝成最易被忽略的隱形殺手。脂肪肝是近十年來最容易被忽略的肝病,也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一種,脂肪在肝臟過度的堆積,導致肝臟長期發炎,疾病可能直接進展為肝癌,且初期大多無症狀。他舉例,診間便曾遇兩名介於30-40歲的女性病人,因擔任護理人員,長期忙碌輕忽脂肪肝危害,已惡化為肝癌,所幸及時發現,手術切除肝腫瘤救回一命。脂肪肝好發年齡下降 這些人都屬高風險族群過去脂肪肝好發年齡層約為50歲以上,但隨飲食精緻化,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江明峯醫師表示,年紀邁入中年、平時工作忙碌、少運動、經常外食的亞健康族群,正是脂肪肝高危險群。脂肪肝牽連全身器官 定期檢查莫輕忽脂肪肝是可透過飲食與生活型態調整而逆轉的肝病,但一旦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就不單是飲食減重控制或減重就可處理的。江明峯醫師強調,不是肥胖才會造成脂肪肝,脂肪肝是全身系統性新陳代謝疾病一環,實際上的危害如腦部、心血管、腎臟等多種慢性病,遠比想像還要可怕。因此,全民都應透過篩檢察覺危害,並積極透過生活型態改變逆轉脂肪肝。尤其40歲以上民眾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肝異常。
女性停經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大增! 教你「5大飲食秘訣」有效預防
婦女在停經前心臟病的發生率較男性低,但停經後的風險則與男性相近,可能是因為女性荷爾蒙雌二醇在停經後便減少,失去保護心臟的作用,也因此產生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 停經後婦女罹患風險達50%代謝症候群可預防也可治療,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糖尿病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下列五項中符合任三項就是代謝症候群:(1)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 mmHg或舒張壓≧85 mmHg(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 mg/dL(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 mg/dL(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預防代謝症候群 改善飲食成效優於補充荷爾蒙治療停經後因為缺乏女性荷爾蒙,低密度膽固醇(壞的膽固醇)及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會升高,高密度膽固醇(好的膽固醇)將降低,這就是荷爾蒙缺乏的影響而提高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使其發生率增至50%。而停經後,改善代謝症候群的方法,除了多運動外,應從飲食方面著手:依每日飲食指南,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婦女每天所需熱量約1600-1900大卡,建議限制高碳水化合物和高油脂食物,鼓勵適量、均衡飲食,以及多攝取高纖食物,例如全榖雜糧及蔬菜。增加蛋白質:為避免肌少症,蛋白質攝取建議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1克蛋白質。豆類製品(豆腐、豆漿)、白肉(魚、雞、鴨)、雞蛋、牛奶、優酪乳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維他命D:停經後婦女補充維他命D可以改變脂肪代謝,缺乏者會產生高血壓和三酸甘油酯,並減少高密度膽固醇,尤其在肥胖和糖尿病者。主要食物來源為魚肝油、高油脂魚肉(鮭魚、秋刀魚等),目前建議停經後婦女每日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D為10-15微克(400-600 IU)。Omega-3脂肪酸:建議停經後婦女每天從飲食中攝取Omega-3脂肪酸含量佔總熱量0.6-1.2%(約1-2.5克),如油性魚(鮭魚、沙丁魚、鯖魚等)、魚油、亞麻仁油。抗氧化營養素:停經後婦女多攝取具抗氧化營養素,如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多酚和異黃酮(包含新鮮蔬菜水果、未精製全榖雜糧、堅果、黃豆等),可有效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血糖。藉由飲食來改善更年期的代謝症候群,比補充荷爾蒙治療更為有效。出處: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組
「頭皮屑滿天飛」當心罹乾癬 患者8成憂鬱5成影響職涯
起床時發現枕頭全是皮屑,頭皮又癢又痛,竟是乾癬危機!張先生一開始發現後腦出現莫名大片結痂時,多次擦藥後卻未能好轉,檢查才發現竟已是中重度乾癬!面對每日雪花片片掉,從頭皮惡化到全身上下都出現嚴重病灶,讓張先生在炎炎夏日之下出門也只能全身包緊緊,不但影響生活品質,漫長的治療過程也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高達8成的乾癬病灶會發生在頭皮,導致掉屑、又癢又痛甚至落髮,不僅影響外觀,也嚴重打擊患者的治療信心。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蔡呈芳理事長表示,若有嚴重頭皮屑,且調整洗髮用品後仍無改善,就要懷疑罹患乾癬的可能性。另外,灰指甲也是乾癬常見的症狀之一。乾癬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病變,原因來自基因或外在壓力,男性罹患率比女性高,目前統計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且每年新增約3,000人,其中有2成為中重度患者,如不穩定治療可能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如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進而影響患者的心理、生活及工作。據統計,81%患者曾因乾癬而受困於憂鬱症狀、更有55%患者因此對於自己的職涯發展不敢抱有期待。蔡呈芳理事長表示,乾癬應及早治療,若已演變成慢性、則需要維持長期穩定治療,而乾癬好發年齡有兩個高峰期,分別落在30至39歲及60至69歲,這群患者大多本是扮演家庭重要角色,或正在探索人生方向、準備實現夢想的階段,卻可能因疾病而受限。蔡理事長分享,診間遇過很多在服務業工作的患者,好不容易獲得工作機會,卻因未能穩定治療而導致短時間内反復發作,尤其是掉屑易遭人誤解是衛生習慣不佳,因而無法繼續工作、甚至造成人際關係疏離。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黃毓惠醫師説明,目前中重度乾癬患者的治療非常多元,有光照治療、口服藥物及生物製劑等,患者應依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然而,觀察發現仍有部分患者曾中斷治療,可能原因包括治療效果不顯著、缺乏治療信心、經濟負擔大,另外也有可能因工作或個人情況而無法定期配合回診,顯示現有治療選擇雖多、卻並非所有患者的期待都能得到滿足。黃毓惠醫師說明,現已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的選擇,臨床證實治療效果良好、效期長,相較於傳統治療,副作用更少,且可大幅改善頭皮、指甲、手掌心等特定部位的皮膚狀況。目前有每日服用兩顆或一顆的選擇,可提升患者的用藥便利性與順從性,曾有調查統計近5成的乾癬患者優先選擇口服藥物,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有望成為新解方。乾癬不只單單影響患者,也可能連帶影響整體社會發展,尤其患者多正值勞動生產力最高的年紀,若無法穩定工作,對於國家經濟必然成為一大衝擊。台灣乾癬協會王雅馨秘書長分享歐洲一項乾癬病友醫療資源投資研究:「每投資1歐元(35元台幣)、可獲得5.4歐元(189元台幣)的投資報酬率。」也就是說,如果能投資更多資源在乾癬治療,讓病友回歸正常生活軌道,將能更提升國家社會生產力。隨著新治療選擇的出現,面對尚未被滿足的乾癬治療需求,王雅馨秘書長鼓勵,乾癬患者不該妥協於現況,可主動了解多元治療方式,並積極與醫師討論,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同時也呼籲政府應注入更多資源,讓患者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找回人生的主導權。
少吃糖是對的! 醫曝若必須使用糖「紅糖會比白糖好一些」
糖攝取過多,除了容易蛀牙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少吃糖是對的,但是如果必須使用糖,紅糖會比白糖好一些。劉博仁在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說明,紅糖是比較沒有精煉的糖,裡頭所含的鈣是白糖的8到10倍,含鐵也是白糖的3到4倍,裡面還有少量的微量元素,像是鋅、錳、鉻,所以營養價值會比純粹的白糖好。劉博仁說,「不過因為這些營養素濃度其實也不是相當高,千萬不能當作補充這些營養素的藉口,又多吃了一些紅糖,反而也不太好。」另外,他也提到,紅糖不是二砂糖,與黑糖還是稍有不同,但是已經類似了,重點是,只要是糖,都不宜攝取過多。有關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上限,國健署2018年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增列「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之建議,添加糖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與飲料時額外添加的糖,包括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及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牛奶和水果中的糖。國健署指出,喝1杯含糖飲料,添加糖攝取量就容易超過每日上限參考值,若每日攝取2000大卡,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依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近62公克,一天一杯就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